行政理念

2024-09-11

行政理念(通用12篇)

行政理念 篇1

摘要:科学社会的发展促使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提升, 从行政管理到行政领导的转变, 涉及的不仅仅是文字表面的区分, 更是管理理念的重要变革。行政管理到行政领导的转变, 需要通过从执行者到战略规划者、从监督者到引导者、从检查者到沟通者三个实质内核的转变来完成, 并提出摒弃单一思维, 从关系思维的视角来看待行政管理到行政领导的问题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行政管理,行政领导,路径,思维方式

经济危机的日益扩散, 给各级各类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何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行政管理者在制定政策、处理矛盾、推进工作时, 必须树立世界眼光, 加强战略思维, 筹划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善于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 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迎接风险和挑战, 着力将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 行政管理与行政领导: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 领导理论一直是管理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 有人认为, 我国提出“行政领导”只是对“行政管理”一词的替换,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区别, 但事实不然。传统意义下的行政管理侧重于对行政工作的安排、执行, 侧重于自上而下的“监管”和“监控”, 较多地考虑管理中的技术因素, 是一种分层组织式的管理模式。目前, 国内外的“行政管理”具有如下的特征:

首先, 在管理方向上, 行政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坚持等级式的管理和对低层人员的监管, 确定和保持适当的垂直交流;其次, 在管理手段上, 多侧重于硬性管理。通过制定明确的书面规章和程序, 以确定标准和指导行为, 并颁布明确的计划和日程, 以供参与人员遵守;再次, 组织架构上, 在组织等级体系下增加监管人员和行政人员, 因为有必要这样来解决组织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所面临的问题。

再让我们来看“行政领导”所具备的几个特征:一是共同性。它强调的是一个团体或组织, 不是领导个人, 是行政人员和领导的共同体, 要达成的是共同的目标;二是平行性。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平等的, 行政人员与领导在方向上是一致的, 他们具有相同的工作节奏;三是发展性。行政领导关注的是更好地促进行政人员的专业发展和行政的办事效率, 最终达到组织的共同发展。即参与者认同、适应组织共同的价值和目标, 并与个人目标形成联系, 达到共同的发展。

可以看出, “行政领导”所倡导的管理新理念, 注重和谐环境的塑造和相互作用过程的创立, 注意发挥下级领导和全体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充分依靠行政人员的智慧, 切实发挥行政人员的潜能, 让行政人员分享权力, 民主参与, 跟行政人员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 允许行政人员在平等的基础上, 参与讨论, 发表意见, 共同解决问题, 共同承担责任。它体现的是一种民主的、合作的、互动的、和谐的、开放的、多元的、宽容的思想, 致力于组织成员的共同发展。

2 从行政管理到行政领导的路径选择

2.1 从执行者到战略规划者

自2006年美国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出版《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一书以来, 对执行力的研究与重视日益加强。对管理者的执行力也要求甚高, 但不得不提的是, 执行力的提升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必要的, 可执行力的培育过程消耗管理者的稀缺时间, 并且容易使管理者陷入日常细节事务中, 这也是需要我们重视的。所谓战略管理就是对行政事务的总体管理, 战略管理包括执行力, 前者更加注意管理的全局性, 而后者更加关心管理的某个方面和环节;前者比较讲究谋略, 而后者较多重视规范;前者比较重视行政组织和环境的关系, 而后者着眼于行政组织内部本身;前者重视用忧患意识激励行政人员, 而后者更加注意常规奖惩。所以, 从这个角度看, 行政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战略规划的能力, 实现从行政管理到行政领导的转化。

2.2 从监督者到引导者

目前多数行政管理者只重监督、轻组织文化培育, 导致行政机关内部领导与成员之间带有一定的误解, 而这又造成了行政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困境。“行政管理”的特征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向, 强调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监督, 而“行政领导”强调组织成员的公平性与创造力, 较多地关注组织成员的共同发展和组织文化的培育, 行政领导作为行政机关的主要管理者, 应与行政人员协同工作, 分享权力, 并且他首先应作为行政工作人员, 实现角色转化和体验, 贴近行政服务过程。而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领导”中更多地参与组织的重要决策, 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更加频繁。行政领导者鼓励行政成员分享彼此的工作方式改革与服务创新成果, 支持参与式决定, 扮演促进者的角色, 积极发展分享的行政组织文化。

2.3 从检查者到沟通者

行政工作的监督方式多停留在检查上, 这也是行政管理者常用的管理方式。但是, 检查者角色同监督者角色一样, 会带来组织文化中的不和谐。从实践来看, 一种检查式的管理方式往往没有激励式来的和谐。而我们从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技能来看,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不断学习、团队合作等能力是必需的, 但其中沟通能力显得尤为关键, 而沟通的能力, 或者说沟通的思维意识是现代行政管理者亟待补充的内容。从定义上看, 沟通就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 把信息, 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 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有效沟通关键强调的是明确沟通有明确的目的, 达成共同的协议, 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思维、情感的交流, 这些都是行政管理者需要转变的地方。实现从检查者到沟通者的转换, 是“行政管理”向“行政领导”转换的重要一环, 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行政组织文化的共建。

3 从行政管理到行政领导过程中需要警惕的问题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需要抛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行政工作是建立在特定情境中的, 这就需要“领导”与“管理”保持动态的平衡。行政领导要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点, 要视具体行政工作情况而随时调节砝码。我们要做的, 不是在领导和管理之间择一, 而是在两者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对领导和管理的强调与平衡是对两个变量——所需变革数量和行政运作的复杂性之权变, 处于动荡情境之下而又复杂的行政工作要求高水平的领导和管理, 面临重大变革而又相对简单的行政机关要求领导多于管理, 在稳定环境下复杂的行政机关, 要求管理多于领导, 稳定情境下的简单行政机关则要求两者都淡化一些。事实上, 现在行政工作的管理情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情境, 它在某些方面是稳定的、可预测的, 但在某些方面又具有多变、不可预测等特征, 是两者共有或在特定情境中偏向某一方。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和“行政领导”视具体的情境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转变之中。

参考文献

[1]冯秋婷.改革和完善领导决策机制[J].理论探讨, 2003, (04) .

[2]杜梅红.试论从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思维范式转变的当代意义[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4, (03) .

[3]王川兰.论服务型政府的困境、超越与建构[J].公共管理学报, 2005, (04) .

[4]王秋敏.转型时期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范式取向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郭玉川, 曹静.我国政府决策机制的改革与完善[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 2006.

[6]杨婷.“以人为本”与“以被管理者为本”[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7]程瑶.领导者在行政决策中公平行为的失范以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唐娟, 黄飚.关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 2007, (02) .

[9]沈浩.中国行政管理的理念创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7, (1) .

行政理念 篇2

一、安全检查“走马观花”形式主义不保安全部分安全监督检查人员、企业领导人下基层进行安全检查,指导工作,大多采用“走马观花”式的安全检查,检查还未开始,就通知检查单位,企业做了“准备”,将隐患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隐藏;检查时,把重点放在听汇报上,剩下不多的时间到现场看看,查点不查面,看外不看内,沿着基层指定路线走,沿着“景点”转,蜻蜓点水,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提建议和希望,不分析,不处理,不了了之。领导所到之处,生产竟然暂停,环境干干净净,工人恭恭敬敬,安全好比花瓶。

二、班组检查弄虚作假,开工时段事故多发在安全生产检查中,一些班组进行安全检查时,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如某单位《安全规程》规定:“开工前,必须对工作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检查,确认无隐患后,职工方可进行工作……”可一些班组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既不检查安全,又强行让工人进行工作,结果造成开工不久,即发生事故。据统计,在交~或开工一两小时之内这个时段发生的安全事故,占事故总数的百分之三四十以上。因此,开工时段事故多发“怪圈”亟待打破。

三、安全员检查“视而不见”,以权谋私难保安全目前,政府从上到下都配有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企业也都要求配备安全员及专职的跟班盯岗的安全员。但是,由于部分安全员责任心不强,以权谋私,整天与职工吃(饭)、喝(酒)、抽(烟)在一起。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在生产现场查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监督安全时,由于拉不下脸,下不了手,狠不下心,只好“视而不见”。于是,见“三违”不抓了,见蛮干不说了,质量达不到要求马虎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造成“三违”屡禁不止,事故接连发生。更可悲的是,一些单位发生伤亡事故的地点竟有安全员在场“监督”。职工反映说:我们这里安全员好比“稻草人”,设了白设,作用不大。鉴于上述状况,各级安全生产监督主管部门在今后的安全检查中必须实事求是,切忌走马观花,弄虚作假,睁一只眼闭一眼,真正发挥安全检查的作用。为此,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推行“闭环式”安全检查,确保实现动态安全生产。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检查安全工作,要绕开基层单位事先划好的安全检查路线,反其向而查之。要鼓励领导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任务,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现场,认真查找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帮助解决处理;要推行和学会“走一遭、查一路、保平安”的“闭环式”安全检查方法,使不安全因素在“走动”中被发现,在现场得到解决处理,确保实现动态安全生产。其次,加强对安全员责任心教育,要求不循私情,严格执法,自觉当好“安全包公”;实行安全员轮岗交流制度;发现安全员与职工在一起“吃”、“喝”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避免“三不”现象的发生。要求安全员真正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确保安全生产。第三,建立安全隐患检查登记、备案和首查负责制度。安全检查结束后,要进行分析,对查出的突出问题要认真剖析根源,查找症结所在,举一反三,坚决堵塞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严格追究事故前一天、一周、一月和一段时间以来,所有到此检查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安全检查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探析高校行政管理理念的创新 篇3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理念 创新 措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在教学理念、管理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目前仍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形势较为复杂,因此高校的管理工作,尤其是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行政管理部门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重要部门,因此必须创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内涵

从国家层面来看,行政指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国家的日常事务进行依法管理的过程;从企事业单位层面来看,单位的人事、后勤、办公室等都可以被称为行政;而对高校来说,行政是指高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置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来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等的整个工作过程。

二、高校行政管理的特点

(一)工作重点是实现自身职能

高校是一个汇集了众多高层次知识分子的场所,是学术研究基地。因此,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并不是对知识分子进行管理,而是要实现自身职能,合理分配学术资源,传达学校各项思想和精神,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从而为学术研究提供适合的环境。

(二)最终目的在于教育

高校是进行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管理,而是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服务,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便捷,从学术和教学上促进教育的发展。

三、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存在很多弊端,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成熟,它对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使行政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观念落后,存在缺乏创新意识,行政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消极、懈怠,管理过程中以个人及小团体的利益为重,忽视了大局利益,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管理决策被领导的意见和思想左右等现象。

(二)机构严重膨胀

虽然我国的高校教育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阶段,但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二者之间根本性的差异导致管理矛盾逐渐显露。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高度集权且机构膨胀。许多高校除了设置最基本的科室和部门外,还不断增加新的部门。这种做法看似将权力和职责进行了细分,实则造成部门之间工作重复,不利于责任落实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对高校的财政也带来很大压力。

(三)内部不和谐

在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大大小小不同的部门、科室、领导、员工等。各部门、科室、领导、员工之间难免会存在利益冲突或观念想法上的差别,出现明争暗斗或其他不良现象,导致内部的不和谐。且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体制的最突出特点是重视权力和规章制度,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行政管理工作就被禁锢于规章制度之内,管理工作变得呆板机械。

四、创新高校行政管理理念的措施

(一)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

服务型管理模式要求高校打破行政管理的“行政化”趋向,取消“管制行政”,更多地采用“服务行政”形式。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首先要将服务作为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改变行事作风,完全改变“办事难”的局面;其次要对学术和行政进行明确区分,将二者之间的权力互相割裂开来,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职责。

(二)提倡平等型行政管理理念

平等型行政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让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二是实行管理工作公开制。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才能使行政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解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问题,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实行管理工作公开制,能够很好地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监督,防止腐败。尤其是涉及教师和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更要实行公开制。

(三)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够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结果和效率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要注意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二是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1.专业水平。高校要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其不断提高自己管理方面的知识水平,更好地促进管理工作的进行。另外,可定期举行行政管理知识方面的竞赛,实践活动或书面形式都可以,并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为行政管理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供动力。

2.道德素质。高校可多组织行政管理人员观看优秀的行政管理案例视频,或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等,促进行政管理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彻底消灭“办事难”现象以及“官僚主义”的作风。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的日常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及其负责人要慎重对待,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机制,优化管理职能,最终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益上.服务学术为本:高校行政管理理念的必然选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07):187-188,192.

[2]汪洋,张继革.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04):143-146.

[3]卢彬彬.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理念的构建与实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04):250-251.

论行政复议中立的理念与实践 篇4

行政复议制度是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免受公权力非法侵害的重要救济手段,也是行政机关内部进行自我监督与纠错的重要机制。行政复议机构是否能以独立、中立姿态作出决定,直接关系到行政复议决定是否公正和行政复议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不完善,正当法律程序制度的缺失,行政复议机关很难保持中立性,使得行政复议制度难以发挥出本应该具有的行政纠纷解决的主渠道作用。

追求中立是自然正义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自然正义是英国普通法一项重要的法治理念,它从最初的规范法官的司法裁判活动,到后来逐渐拓展到行政领域,成为约束公权力正当行使的重要程序性原则。自然正义包括两项重要的原则:“(1)任何人都不得在与自己有关的案件中担任法官;(2)应听取双方之词,任何一方之词未被听取不得对其裁判”[1],其核心目的在于追求裁判者的中立性与裁决的公正性。

坚持中立原则是正当程序原则的客观要求。正当程序原则由早期英国的自然正义理念演化而来,正当程序的核心要求是:那些利益可能受到裁判结果直接影响的人充分而富有意义地参与到裁判结果的制作过程中来,从而对裁判结论的形成施加积极有效的影响[2]。它追求的主要价值是程序的中立、理性、排他、可操作、平等参与、自治、及时终结以及公开,其中对于中立性的追求排在显要位置。根据正当程序原则,保证中立必须排除案件以外不相干因素对结果的干扰,裁决者必须抛弃自身固有的价值观点,漠视当事人实际身份的差别,严格的法定程序范围内考虑必要的道德、经济方面的事实因素,不允许抛开程序做道义和功利上的思量。它不仅要求实质的中立,更要求权力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形式的中立,正如英国著名法官G·休厄特所言“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被实现”。

中立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的解释是“处于对立的双方之间,不倾向于任何一方”。行政复议的中立性顾名思义,行政复议机构在处理行政争议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正当程序,不存利益,不存偏见,不偏不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由于行政复议具有着准司法性的特殊属性,其复议决定关乎行政相对人与被申请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作为行政纠纷的裁决者,必须保持中立,保证裁决结果的公正。

二、英美行政纠纷解决机制下中立性的实践

英国的行政裁判所是解决行政纠纷与争议的重要机构之一。行政裁判所简称裁判所,是指在一般法院以外,由法律规定设立用以解决行政上的争端,以及公民相互间某些和社会政策有密切联系的争端的特别裁判机构。它独立于行政机关,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独立中立的受理行政案件以及与行政或社会立法相关的民事案件。英国行政裁判所制度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保证其中立性:(1)明确行政裁判所的性质、法律地位。根据2007《裁判所、法院和执行法》的规定,行政裁判所是英国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从性质上明确了行政裁判所的法律地位,将其排除在行政机关之外,为其中立解决行政纠纷奠定了法律基础;(2)组成人员的独立。行政裁判所的人员由法律人士与专家共同组成,“裁判所法官”和“裁判所成员”享有完全的司法权,人员的工资待遇与人事关系完全独立于行政机关,这这为裁判人员保持中立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3)裁判组织与程序规则完善。为了保证行政裁判的中立,公正、独立的审理行政纠纷案件,2007年的新法不仅采取新的初审裁判所和上诉裁判所两级裁判所制度,而且设立裁判所程序委员会统一负责裁判所程序规则制定,通过新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的程序运行规则,保证裁判所的中立性。(4)外部监督制度的构建。设立新的行政司法和裁判所委员会负责对整个行政司法体系的监督工作,以监督行政裁判所中立、公正、高效的处理行政纠纷。

美国的行政法法官制度起源于1946年《联邦行政程序法》,行政法法官以中立、无偏私、独立的姿态负责主持行政听证,完整的记录听证内容,解决行政争议与纠纷,扮演者“隐藏着的司法官”角色。“美国的行政法法官是行政系统内的官员。主要职责是,主持行政做出裁决之前的听证,并按听证记录作出初步裁决。就只能而言,美国行政法法官类似于我国的复议机关。”[3]由于行政法法官是政府的雇员,隶属于行政系统这必然引起人们对于其是否中立的争议,为了保证行政法法官的中立,美国联邦和各州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统一人事管理权,将行政法法官的任命、晋升、奖惩等收归州或联邦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某些州为了进一步防止行政权力的干涉成立了行政法法官办公室统一处理案件,该模式在各州不断发展;州行政法官的集中使用制度,某些州由行政听证机关统一雇佣行政法法官,行政法法官根据各行政机关的要求被派往主持该机关的听证,不仅提高了行政法法官的专业化水平,而且保证了行政法法官的中立性;加强对行政法法官的保护,严格免职程序和评价机制,行政法法官的免职需要经功绩保护委员会举行听证之后方可生效,且将行政法官排除于适用绩效评估的“雇员”概念之外,所属行政机关不能评估行政法官的工作绩效,同时联邦行政法法官对他们的裁判行为享有完全的豁免权;规范行政法法官行为,在实践中禁止其与任何涉及所审理案件的调查或其他人员单方面接触、咨询涉案事项;坚持回避制度,当事人认为主持听证和参与裁决的官员存在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理由时,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回避申请,行政法法官也可以主动回避。

通过对英美两国不同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简单梳理,可以看到:英国的行政裁判所独立于行政机构是英国司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国受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为防止司法权力向行政领域的扩张,将行政纠纷解决的权力留给了行政机关,美国建立了行政系统内部的行政法官制度,依托发达的正当程序原则和行政法官的独立,保证法官行政法官的中立性!

三、当前我国行政复议中立性实践现状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行政复议中立性的实践与研究现状

复议机构冗杂,缺乏统一性,权威性与独立性,难以保证行政复议的中立性。现行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然而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只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没有独立的行政主体地位,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书面审理为原则的审理模式,难以约束行政复议保持中立性。我国行政复议的审理方式以书面审理为主,除非当事人申请和复议机构认为确有必要时,才会向相关当事人调查情况,听取各方的意见。以书面审理为原则,虽然有利于提高行政复议的效率,及时化解行政矛盾,降低行政复议的成本,但是由于其过程的不透明,使得复议申请人无法全程参与行政复议决定的作出,复议申请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受到限制,难以通过正当程序制度监督制约行政复议机构,使得行政复议的中立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理论研究领域对于行政复议中立性的重视不足。2016年4月1日作者通过对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以“中立”为篇名关键词检索发现共有5081条,“行政中立”只有8条,“复议中立”只有1条,且研究层次还比较低!同时理论研究中过于强调行政复议的独立性,而忽视独立性所追求的的内在价值之一即中立。关于行政复议中立性的研究与中立性在行政复议中应有的地位相比,显然没有受到行政法学研究领域与行政实务部门的足够重视。现行行政复议法对于中立原则的保障或体现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实践中直接影响了行政复议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实现。

(二)中立性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保证行政复议的中立性,一方面要保证复议机构能够独立自主的做出行政复议决定,不受其他政府部门任意干涉;另一方面也要制约监督复议机构,防止其滥用权力,违反中立原则,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合理的借鉴外国模式,总结梳理行政复议从1990年初步建立,实行近三十年的经验教训,是推动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便捷性不断增强的有效途径之一。完善我国的行政复议中立性原则保障机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坚持行政复议原有的制度定位,发挥高效便民优势。

行政复议的制度优势在于成本低廉、方便及时的解决行政纠纷。“行政复议既有行政性质也有司法行为与程序的性质、特征,行政复议是不同于纯粹行政,也不同于司法诉讼那样的纯粹司法制度,它是具有双重色彩的行为与程序。”[4]行政复议制度中立性的保障完善应该坚持行政复议制度设立的初衷,保持其行政性和准司法化的双重属性,避免其过度司法化与行政诉讼的同质化。行政复议制度应该与行政诉讼作为两种重要的救济手段,相互补充,有机衔接,将行政复议制度建设成为行政纠纷解决的主渠道,行政诉讼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对公民权利救济的最后屏障。

其次,增强行政复议机构的独立性,从组织体制上保证复议中立。

保障行政复议的中立性,首先要增强行政复议机构的独立性。行政复议的中立性是行政复议独立性的目的与价值追求,独立的目的在于实现复议结果的中立,从而实现程序正义。关于如何增强行政复议机构的中立性与独立性,从2008年9月,我国就开始进行行政复议体制的改革,出台了《关于在部分省、直辖市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设立统一的行政复议委员会,优化复议机关人员配置,增强组织机构和人事管理的独立性,提高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独立性与专业性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增强复议机构的独立性和中立性是行政复议体制的一次重大突破和改革。”[5]它在预防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合理利用行政复议资源、增强行政复议统一性、监督依法行政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最后,坚持程序正当原则,约束复议机构审慎用权。

坚持程序正当原则,完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完善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方式,改变过去以书面审理为原则的制度设定,扩大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保障行政复议申请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同时完善行政复议的公开制度,以复议过程公开,复议信息公开为重点,通过办案过程和案件受理、证据审查标准的公开透明,约束复议机构审慎用权,促使行政复议机构保持中立,公平公正的审理案件,从而维护行政复议决定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摘要:行政复议的中立性不仅关系到行政相对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法治政府的建设,社会的稳定和谐。行政复议的中立性是行政复议决定公平、公正的重要保证,是推进依法行政,化解社会矛盾,树立政府权威,增强行政公信力的关键环节与步骤。由于行政复议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行政复议的中立性备受社会各界的诟病。在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应该以提高行政复议的中立性为重点,全面增强行政复议的公正性、效率性、经济性,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行政纠纷解决中的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行政复议,中立性,理论,实践

参考文献

[1][英]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M].李双元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787.

[2]陈瑞华.论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J].法商研究,1998(2).

[3]应松年.把行政复议制度建设成为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J].法学论坛,2011,26(5):5-9.

[4]杨小君.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03.

推进依法行政的理念和目标 篇5

一、推进依法行政的理念

依法行政,简言之,就是行政机关自身的设立(包括职能的确定、组织设立、权力来源)、行政机关的运行(尤其是行使行政权力)都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并遵守相应程序,一切行政行为都要接受法律的监督,违法行政应承担法定责任。

依法行政作为一个原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封建专制的产物,是法治主义在行政领域的体现。由于国情的差异和对法治的理解不同,依法行政原则的表述也因国而异:在称谓上,英国称为法治或依法行政,法国称为行政法治,日本称为法治行政;在具体内容上,英国主要反映为越权无效原则和自然公正原则,美国为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德国为法律优先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各国尽管在依法行政的称谓和具体内容上理解不一,但是行政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在法律之下进行是共同的。

与西方建立在深厚的法治传统基础上不同,我国提出依法行政口号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从1984年彭真同志提出要从依靠政策办事逐步过渡到不仅依靠政策还要依法办事,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再到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入宪,依法行政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道路,作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不仅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

我国的依法行政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受制于转型期种种现实情况的约束,目前在许多方面还带有大量的人治因素和现象,过于注重形式上行政的“合法性”,忽视行政的实质目的、法本身的正当性,这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后新形势对政府的要求是不一致的,不仅给依法行政事业本身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党的16大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形势均对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些要求,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并在推进中实现自身由形式主义向实质主义的转型,是今后开展依法行政工作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法律的变革,不单纯是法典的编纂问题,重要的是社会的演进和观念的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努力克服计划经济下人治传统对依法行政的不良影响,真正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依法行政,使依法行政的理念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的彻底转变,具体而言,新形势下推进依法行政应树立下列理念:

(一)要树立法律至上理念

法律至上,是指法律取代其他社会规范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宰,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效力。法律至上是法治的核心理念,对于政府权力而言,这意味着在法治状态下,静态的政府权力受到法律的“边际约束”;动态的政府权力受到法律的控制。简言之,法律至上要求行政在法律之下,无法律即无行政,行政职能和行政组织实现法定化,行政权力来源于法律,行政权力的行使和对社会的干预必须依据法律并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违法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律至上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市场主体能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自主地进行交换,这就需要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来明确并保护产权,确保存在一个公平的市场和竞争环境,规范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要求规范政府权力,防止政府干涉市场的同时承担市场无法承担的职能,这也需要用法律的形式规范政府权力和行为。市场经济需要法律提供产权、自由和市场,并作为规则协调市场主体之间、市场主体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法治的经济自然呼唤法律至上。此外,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理性资本主义”,理性分析的前提之一就是存在重视原则和形式,具有可预测性的“形式理性”的法律,显然,法律至上是确保法律具有“形式理性”的重要前提。

法律至上是法治和依法行政的本质要求。法治,顾名思义即为法律的统治(ruleoflaw),法律在人之上,人们必须接受并服从法律的统治,与人治相较,其本质特点在于法治情形下法律取代个人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法律在最高、终极的意义上具有规制和裁决人们行为的力量,它是公民行为的最终向导,是司法活动的唯一准绳,不论是私人还是政府都必须首先和主要受法律约束;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也应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即法律至上,其核心在于宪法至上和司法至上;法律至上性原则的价值一方面在于确立法律下的公民主动、自由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在于确立权力必须在法律授予的基础上依法行使的原则。依法行政,要求行政依法律进行,法律构成行政的依据和规则,法律具有至上的权威和效力。

当前树立法律至上理念也是我国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在一个法律并不具备最高权威和效力的国度能真正实现依法行政,此时的依法行政只不过是权力的一个好看的摆设而已。我们要推进依法行政,首先就必须培养起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因为没有被信仰的法律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并不能真正规范权力,而要使法律被信仰,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使法律(尤其是宪法)在行政中真正树立起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至上不仅要求法律具有秩序意义上的最高权威和效力,而且还要求法律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而不是一种工具存在并发挥作用。当前,受制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人治传统、法律工具论思想在人们的心目和行为方式中具有极为浓厚的影响,现实中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等现象普遍,法律缺乏权威,得不到贯彻或被任意违反,其根源即在于法律缺乏价值属性而导致不被信仰,法律现实中没有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确立至上的地位,这反过来更强化了法律工具论、人治的意识和相应行为,形成了一种“怪圈”。要扭转这种局面,出路在于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和地位,使法律真正作为一个规则运行并发挥作用,分配权力、义务,实现自由、公平和正义,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最终实现人治文化向法治文化的转型,实现依法行政。

(二)要树立权利本位理念

权利本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应当树立权力来自权利,权力为权利服务的理念,权力不得侵犯相对人的消极权利,同时又必须积极运作以保障相对人积极权利的实现;一是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上

现代治理理念下的行政体制改革 篇6

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政府作为改革的统筹者和领跑者,担负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者”的关键角色。政府职能转变事关改革全局,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领域,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其他领域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关键前提,在改革这盘大棋局中,能起到全盘皆活的关键棋子的作用。

行政体制改革已经成为联系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结合部和中间点。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在后端,可以带动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领域,如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所有这些领域的改革,都离不开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甚至取决于政府自身改革的程度和力度;在前端,则可以促进政治要素改革,如反腐败的深入、司法公平、从严治党、转变作风等,同样也离不开政府自身改革的深入。

现阶段政府自身的问题依然突出,也急需加大改革力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还不尽合理,管理经济事务部门相对较多,分工较细,导致职能交叉、职能重叠,引发政事多门、多重管理。二是政府管理运行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职能转变滞后、自身改革滞后、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等。三是政府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主要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等问题比较突出,使政府公信力下降。因此,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政府自身改革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将决定着到2020年能否在重要領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并最终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二、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

(一)政府限权

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关键前提是政府的自我定位,是建立一个有限政府而不是一个全能政府。限制政府权力,建立有限政府,是“政府现代性”的根本标志。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该管的要管好,不该管的不要管,这样才能使政府不越位、不缺位和不错位。政府职能的合理界定和边界的合理划分,决定着国家治理的质量。

因此,政府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有限政府,这里有两个标准:法制政府是低标准,要求政府依法施政,守法护法,是政府必须要做好的;服务型政府是高标准,要求政府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政府需要努力去改善的。与两个标准相对应,政府就有两项基本任务,即维持法治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二)简政放权

简政放权包括向外放权和向下放权,主要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以及上下级政府间三种关系。

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实就是要发挥市场主导下政府的有效作用,对于政府的行为应引入“权力清单”制度,而对于市场的作用则应引入“负面清单”管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就理清了政府与市场边界,划定了政府的职能边界。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说到底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一张行政审批“万里长征图”引发的改革,震动了广州,也震撼了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政府要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简政放权,而且要放准、放实、放到位,真正为审批“瘦身”,再造管理流程,减少行政干预,服务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理、取消大量的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事项;二是对于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较为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责任追究制。

2.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市场的监管单靠政府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组织通过“行业自律”实现自我监管,比如行业协会就应该是自我监管的机构;公共服务的提供单靠政府也是无法满足需求的,需要社会组织通过“项目管理”和“服务合同出租”承接政府的部分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职能。可以说,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是对政府缺位的补位。《决定》中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所以,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识到绝大多数社会组织是公益性、服务性的,是我们政府很好的帮手,是老百姓生活里的好伙伴。 因此,政府要向社会放权。一是把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职能分开。通过合同的方式把政策执行职能交由专门机构或政府外公共组织甚至民间机构承担,政府专司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监督管理职能,实现政府“掌舵”、社会“划桨”的分工与协调。二是逐步实现公共管理社会化、公共服务市场化。政府将部分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让渡给社会中介组织或私人部门承担,引进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垄断,为公众创造更多更好的自由选择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机会。

政府向社会放权,社会就要接好权,这就要求自主的社会组织高度发达,具有承接政府权力转移的基本能力,这是一个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我国的公民社会不发达,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运作空间很小,力量非常弱,社会自治能力较差。所以,我们要重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重构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的法律体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要通过改革社会组织管理登记,取消“双轨制”,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二是要通过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制造市场需求,“倒逼”社会组织发展。政府应该对需转移委托的事项,逐项列明具体内容、受托单位应具备的标准和条件、履行该事项的具体要求、委托时限、经费标准和来源、年度购买服务计划等,“倒逼”社会组织对照要求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3.上下级政府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政府间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及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向下放权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下一级政府的承接能力,不要出现“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情况;二是权力下放到哪一级,需仔细分类梳理权力清单,明确哪些权力保留在本级,哪些权力需要下移。放权还要遵循两个标准,即财权和事权相统一、权力和责任要一致。同时,要努力寻求解决政府运行中存在的多头治理结构、结构性传导阻滞和沙漏型结构的问题,实现上下级政府间运行关系合理、信息对称性好和资源流动顺畅。

(三)加强监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可见“简政”不是“减政”,“放权”并非“放任”,“放”与“管”要双轮驱动。政府要加强和创新管理,管住管好该管的事情,把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公平正义上来。政府要改善自身的管理,杜绝贪污和浪费,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政府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从建设法治政府角度看,就是要管住管好公共权力和自身建设;从建设服务型政府角度看,就是要管住管好市场和个人不能做、不愿做或做不好的公共服务。

通过“限”、“放”、“管”,最终要实现“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各归其位,形成职能边界清晰的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格局。

(作者单位:中共嘉峪关市委党校)

行政理念 篇7

确立学校经营理念

1.市场意识

传统的行政管理注重照章办事, 强调如何贯彻、落实、执行上级文件精神, 强调对上负责, 寻求行政支持。行政管理对于实现学校管理职能, 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弱点和弊端。这种管理“等靠要”思想突出, 被动消极, 缺乏进取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势必受到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双重制约, 学校必须根据社会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确定自己的位置。市场意识对学校管理者来说, 要有一种学校生存的危机感, 认识到学校必须经历生源竞争、教师流动等考验。对教师来说, 要有一种职业危机感, 认识到随着教师双向聘任制的全面实施, 学生和家长选择权的加大, 教师职业社会化的步伐加快, “铁饭碗”将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职业风险不断增强。这都要求我们逐渐形成市场意识, 以适应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2.服务意识

行政管理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管理的垂直性等特性, 其核心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完成目标任务, 学校管理者是行政命令者, 教师是施教者, 缺乏服务意识。学校经营的核心是如何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谋求学校生存发展, 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它关注学校在市场中的地位, 强调服务, 谋求主动发展, 提升自己的信誉度和美誉度, 努力满足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需要, 所谓“顾客是上帝”正是这个道理。

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 其服务意识体现在:要树立教师才是学校发展主体的办学思想,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工作氛围, 挖掘教师的潜力, 焕发教师的斗志,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把先进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共同建构学校发展的美好前景。

对教师来说, 其服务意识体现在: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 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帮助, 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真正体现教育就是服务。

3.品牌意识

传统的行政管理, 有严密的组织机构, 统一的目标, 统一的行动, 它的着眼点是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以上级满意为目标, 学校工作的重点是迎接检查、验收评比、晋级升格等活动。学校经营强调教育是一种产品, 教育服务产品既然是产品就必须讲品牌, 以品牌求生存, 求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确立品牌意识。

因此, 对学校管理者来说, 根据教育市场需求, 创造特色“品牌”和质量“品牌”, 通过“品牌”, 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生源市场, 使学校具有一定的经济资本, 从而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学校“品牌”, 由此形成学校品牌———生源市场、生源市场———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学校品牌的良性互动。

对教师来说, 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强化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形成教学风格, 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和能力, 形成自身的质量“品牌”, 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品牌就是生命”这是学校和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是赢得美誉度、信任度、知名度的前提。

当然, 我们也认为:学校经营与企业经营是不同的。工厂企业是“人—机系统”或“人—物系统”, 学校是“人—人系统”, 学校不是追求利润的经济实体。“经营学校”是一种时代的要求, 不是学校的本质, 学校本质仍然是“育人”。所谓的学校经营, 应是一种经营理念下的教育管理。学校不是不要行政管理, 只是要在学校的管理中逐步融入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等经营理念, 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步实施经营性管理, 使学校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建立学校经营机制

1.建立市场用人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 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 事业用人向社会用人转变。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单位用人机制, 在经费总包干的前提下, 学校根据内部的定岗核编, 签订聘用合同, 确定工资待遇, 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 建立平等的双向选择。这样有利于克服“人浮于事”“能进不能出”的弊端, 体现优质优酬,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校长而言, 可以采取校长资格培训的市场化, 校长任用的竞岗制, 校长待遇的职级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校长经营管理学校的水平和能力等综合评估, 给校长进行职级的评定, 不同职级的校长享受不同的年薪和待遇。校长在聘期内, 有明确的目标任务, 有相应的学校经营权, 获得相应的报酬, 责、权、利结合。校长聘任期满后, 接受考核, 兑现奖惩, 并决定是否继续聘任。

2.逐步扩大学校的自主经营权

学校经营必须要有相应的自主经营权。在法规政策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自主筹集经费, 自主用人、自主内部分配、自主进行教改实验, 自主开发教育产品、自主开发学校品牌等, 也可对学校品牌进行输出, 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开发教育市场。自主经营权能主动解决学校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不利矛盾和弊端, 学校才能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学校有自主经营权, 能促使学校积极地投入竞争, 减少非正常消耗, 减少教育经费的浪费,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取得最大化办学效益。有了自主经营权, 不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 校长都必须精打细算, 以最少的投入去赢得最大的效益。

3.建立以质量标准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转变评价的主体。既然教育是一种产品, 那么它的评价势必由它的消费者———学生、家长和社会来参与评价, 或者代表消费者的社会机构来参与评价, 不能只是教育内部自己评价自己。

要建立质量标准化体系, 克服评价标准的模糊化和不可比性。质量标准化体系是一项系统工作, 尽管很复杂, 但是它毕竟是一个方向。

标准要体现导向性。我们认为评价不只是对过去工作的诊断, 更重要的是对未来工作的导向。比如我们评价教师, 由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评价更多关注教师工作的过程, 注重过程性评价, 淡化终结性结论。我们就要调整评价指标,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标准为导向, 一步一步引导教师把工作做规范的基础上, 逐步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进而提升境界, 让教职员工感受到在学校工作是快乐的, 为学生服务是快乐的, 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这些都需要通过评价的标准来引导。

4.创建公正和谐的经营环境

行政理念 篇8

以创新的理念推动资产管理工作实践创新, 就要求我们在管理体制、机制、内容、技术上大胆创新、克服弊端、激发活力、提升效能。

一、创新资产管理体制, 实现资产监管最大合力

管理体制是否优越, 主要是看它能否促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凡是能促进工作科学发展的便是优越的体制。反之, 则是不好的, 需要对体制进行改革创新。

经过八年的工作实践, 自治区本级建立了财政部门代表同级政府履行综合监管, 部门、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该体制最大特色是, 资产监管权力集中在财政部门。在资产管理工作尚未全面展开的初期, 该体制对确保国有资产处置安全是有成效的。随着工作的延伸和改革的推进, 该体制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一是工作量大与财政资产监管人手少的矛盾相对突出;二是财政部门未能与主管部门及纪检 (监察) 、审计部门建立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三是没有主动借助于社会中介的专业优势和服务优势。

由于现行监管体制存在上述弊端, 羁束了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导致资产监管长期徘徊在处置领域。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要想从资产处置领域向配置领域拓展,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对现行体制进行改革创新, 要在放权和借力两方面同时下足功夫、做好文章, 建立起有利于实现资产监管合力的管理体制。

1. 要勇于放权

放权是创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 有利于激活主管部门资产监管的正能量。财政部门作为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应正确定位, 强化裁判员的角色、弱化运动员的身份, 抓大放小, 主要在宏观领域研究政策、制定政策, 并监督政策落实到位情况。对于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微观领域的事务性工作要勇于放权、坚决退出, 授权主管部门承担。

由于审批权集中在财政部门, 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资产管理部门大部分时间, 如2012年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办理的500多个文件中, 有400多个为资产管理审批文件, 这样以来便造成了两个尴尬局面:一方面, 财政资产管理人员深陷事务性工作不能抽身, 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研究政策、制定办法, 导致资产管理层次提不上去;另一方面, 主管部门由于审批权限太小, 在资产监管中主要扮演着传递文件的角色, 对资产监管没有太大的积极性, 职能优势无法得到发挥。

通过授权, 不但可以将财政资产管理人员从大量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有较多时间去提升研究政策能力、完善制度能力、推动工作能力、深化改革能力, 而且能够有效调动主管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 充分发挥其管人、管事、管单位的职能优势。这是个双赢的结果, 有利于提高资产监管质量。根据自治区本级的实际情况, 授予主管部门一次性处置200万元资产 (不含房、地、车) 审批权限是比较合适的。地州 (市) 财政部门可比照自治区的做法,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扩大对主管部门的资产监管权限。

2. 要善于借力

借力是创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 有利于破解资产管理政策执行难的问题。制度发挥效用的关键在于不折不扣地将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目前, 资产管理政策执行不是特别理想, 存在令行不止的问题, 如:有的单位违规处置资产、有的单位擅自出租 (出借) 资产、有的单位未经批准对外投资。要强化资产管理政策执行力, 举财政一家之力是不够的, 要善于借助纪检 (监察) 、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及社会中介机构专业优势和服务优势, 建立起以财政部门为主导的、多部门联动的政策落实督查体系, 切实增强政策贯彻落实的威慑力和推动力。财政部门每年应联同纪检 (监察) 、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资产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抽样检查, 对于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的专项检查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进行。对查出的问题尤其是重大问题, 该处罚的要坚决处罚, 起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对政策执行有力的单位, 要作为典型加强宣传, 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正反两方面教育, 以确保资产管理管理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二、创新资产管理机制, 实现资产监管最好效果

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 是实现资产监管最好效果的内在要求。创新资产管理机制要在实现“两个完善”、“一个建立”上下功夫。“两个完善”是指要进一步完善资产处置审批机制和资产使用审批机制;“一个建立”是要建立资产配置预算审批机制。

1. 完善资产处置审批机制

目前, 区本级资产处置审批机制总体比较科学, 能基本保证资产处置工作顺畅运转。但处置资产的评估环节和进场交易环节还没有规范的工作程序和良好有序的工作机制, 操作中有较多随意性, 影响了资产评估的公正性和资产交易的严肃性。

为确保资产评估的公正性, 维护资产进场处置的严肃性, 应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要认真研究并尽快建立起符合区本级实际的资产评估机制和进场交易机制。

资产评估机制要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谁来选定资产评估机构的问题。评估机构的选定权应按资产处置审批权限来判定, 审批权限在财政部门的, 应由财政部门来选定, 审批权限在主管部门的, 应由主管部门来选定。无论是由谁选定评估机构, 都要经过集体研究决定, 防止个别人说了算;二是选定什么样的评估机构问题。财政部门应通过公开招标方式, 将那些有评估资质、服务质优、信誉良好的评估机构纳入评估中介管理库。评估机构的选定, 只能从中介库中随机抽选。只有解决好上述两大问题, 才能确保评估机构客观、公正、独立执业。

进场交易机制建立, 要切实明确财政与交易机构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 是被服务和服务的关系, 谨防出现资产交易关系本末倒置的现象。要通过交易流程的科学设计, 切实解决目前资产进场交易时间过长、成交率过低的问题。

2. 完善资产使用审批机制

为规范国有资产使用审批行为, 自治区财政厅分别制定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管理办法。从近几年的工作实践看,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审批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审批机制由于缺乏集体研究和专业决策的审批环节, 很难对对外投资的方向、领域、项目的正确性进行科学判定, 无法从专业角度去防控投资决策风险。鉴于此, 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增加对外投资集体决策环节, 主要从政策的可行性角度进行研究决策。二是要增加对外投资专家评审环节, 主要对市场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这样有利于降低对外投资的风险。

3. 建立资产配置预算审批机制

2013年, 自治区财政厅已将开展资产配置预算试点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范畴。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预算审批机制, 是健康有序推进资产配置预算试点工作的前提。目前, 财政资产管理部门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试点前期准备工作, 其中之一就是制定资产配置预算编审规程。总体编审规程与部门预算编审规程基本一致。主要的区别在于, 资产配置预算较部门预算早一个月进行, 财政资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审核单位资产配置标准是否合规, 财政业务处室主要负责审核能否安排资产购置资金, 单位提出的资产购置计划主要由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自行审核完成, 经财政预算管理部门认定后再导入部门预算编审系统。

三、创新资产监管内容, 实现资产监管最好质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前进的动力。资产管理包含的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三环节工作内容, 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约束, 利用好、处理好资产管理内部之间的矛盾可有效促进实现资产监管最好质量。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制约,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基本停留在资产处置、使用环节, 资产配置环节基本没有触及, 资产管理三环节工作被割裂开来, 其结果是, 资产管理陷入配置苦乐不均、使用效率不高、处置违纪现象时有发生的困局。

破解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困局之道, 在于创新资产监管内容, 开展资产配置预算工作, 将资产管理三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 充分利用好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矛盾。

资产配置处于资产管理矛盾的主要地位, 决定着资产管理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应将资产配置置于资产管理的中心, 作为重点来抓。当前, 最主要的要抓好资产配置预算试点工作, 为全面推进资产配置预算工作积累经验。要制定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 确保资产配置科学;要制定合理的资产配置预算编审流程, 确保资产配置预算编审工作高质、高效;要将资产配置与资产处置、资产使用紧密结合起来, 规定单位只有依照政策要求使用、处置资产才能配置资产;要将存量资产与增量资产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以存量资产控增量资产合理配置、以增量资产促存量资产高效使用。要通过创新资产监管内容, 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单位形成的“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观念, 实现资产监管最好质量。

在推进资产配置预算创新的同时, 还应不断丰富资产处置领域的监管内容, 合理制定资产报废年限标准, 将行政罚没资产、公职人员涉案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监管范畴, 积极探索报废资产回收再利用的管理方式。

四、创新资产监管技术, 实现资产监管最大效益

创新资产监管技术是优化资产监管方式, 实现资产监管最大效益的重要保证。目前区本级行政事业资产监管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主要依靠原始人工操作, 信息化技术应用较少, 延缓了资产管理改革向纵深领域推进的步伐。

2013年, 自治区财政部门已启动资产配置预算工作, 选择部分单位进行试点, 标志着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已步入新阶段。开展资产配置预算工作, 意味着每年需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对1000多个单位几十万条信息进行审定核实, 传统的监管技术力量显然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必须创新资产监管技术, 依靠信息化技术手段确保资产配置预算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为实现资产监管最大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要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 必须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解决系统功能单一的问题。资产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必须考虑资产管理的客观属性和现实需求, 从现有的资产使用、处置功能向资产配置功能进行拓展, 对于单位而言, 还应满足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需求。

二是要着力解决系统操作复杂的问题。要组织力量研究解决资产系统操作难的问题, 切实实现系统操作简便、灵活, 让用户感觉到系统好用、喜欢使用。

三是着力解决系统网络化部署问题。实现资产动态监管, 是实现资产监管最大效益的根本途径。我们要牢牢抓住自治区财政部门实施“金财工程”大平台建设的有利时机, 抓紧时间推进资产管理系统部署大集中的网络化管理模式, 争取利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完全实现资产动态监管。

在努力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 还要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部门预算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等系统的对接, 实现信息共享共用, 促进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的有机结合, 以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工作效益。

行政理念 篇9

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使得政府治理环境充满了变动的因素。面对异常活跃的信息交互和知识、技术创新,传统科层制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行政组织,无论是管理方式还是手段,都面临极大冲击,“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提出,在信息、技术成为战略资源的今天,如果一个组织缺少学习机制或是学习速度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该组织的命运只能是被淘汰,行政组织作为一个与外部环境互动,共生的系统,面对信息社会高度呈现不确定状态的行政环境,学会学习,形成有效的学习机制,必将成为政府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式。

就我国目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而言,学习型政府塑造和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适应WTO的管理模式,提高中国政府管理市场经济的能力,要求中国政府迅速形成好启动有效学习机制。从WTO规则的实质性内容来看,它是成员政府屡次谈判的结果,是政府制定的,也只有政府才能履行它。因此,中国加入WTO的关键是政府加入,而最不适应的也恰恰是政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政府与企业、居民、市场的关系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但反映在管理理念上,任然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各级行政组织还习惯对经济活动中的公共权力进行限制和审批,习惯于数量、项目管理不是规则管理;习惯于微观干预而不是宏观控制。上述种种习惯,与世贸规则的基本精神格格不入,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政府的创新发展,制约着我国政府参与影响国际竞争能力的显著提高。我国政府迫于外力的挤压,要想走出上述习惯误区,当务之急是快速启动系统学习机制,认真地去解读WTO规则,解读行政系统自身的功能和结构。学会在变动中捕捉各种有效信息,在竞争中获取发展机遇,在诚信合作基础上拓宽生存空间。

(二)为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各级地方行政组织在中央政府简政放权后必须尽快学会自主决策、自我约束和自主发展。纵观中国历次行政改革,几乎每一次都涉及到行政权力的纵向划分问题,总是放放收收。从1955年到1989年期间的几次简政放权情况来看,我们总是在“一统就死、一是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统”的怪圈中循环。怪圈真实并不“怪”,问题主要出在地方各级行政组织自身。一方面,地方各级行政组织一直在拼命争取更多的权力,希望有更大的自主决策、自主管理空间,以便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已经习惯了按中央政策的价值取向来安排本地本区域的发展政策,对地方社会经济小环境的特殊系缺乏“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同时,对公共权力的运用也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机制,从而导致“一放就乱”现象的反复出现。中央政府从全局性考虑,为维护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也只能作出“一乱就收”的选择。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内行政环境中变动性因素的剧增,公共权力下放已成为行政变革的必然趋势。各级地方行政组织要想走出“一放就乱”的误区,就必须下决心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洞察权力运用的规律,提高捕获信息、分析信息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使自身发展成为具有自主决策能力、自主约束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管理主体。

(三)提高我国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也迫切要求在政府系统内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国加入WTO以来,新的管理环境对公务员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和工作作风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公务员的能力、水平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关于我的工作作风和效率代表着政府的公众形象。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学习型政府的形成和发展,其关键在于作为行政系统“灵魂”的公务员队伍能否养成“学习型人格”,能否在履行公务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地向国际社会学习,向国内公民社会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政之魂”。

国内学者曾概括指出,政府学习就是在动荡环境中,行政组织不断解读环境,进行威胁和机会分析,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并不断调适自我,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实现组织发展和环境改造双重目的。从这一层面上理解,政府学习除了进行知识、技能的积累和传承外,同时还应是一种治理理念、组织形态和制度安排等更深层次的变革活动。在中国要推动政府发展,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塑造“学习型政府”不但是发展目标之一,同时也是政府能力全面提高的根本动力。学习理念引入政府发展,必将大大提高政府治理的理性水平,推动中国政府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成为中坚力量。

二、基本结论

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行政理念发展必须要树立学习型政府的理念,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府的建设。当代中国行政理念的评判和选择,要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中国政府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因其独特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而尤其显现出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在这个过程中,理念的评判和选择将会一直伴随。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大国文化底蕴的国家,在理念评判和选择问题上历来具有反思历史的传统,而在借鉴、改造和吸收外来文化方面,却往往表现的较为谨慎一些。按照传统的文化区分标准,“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来自西方文化领域,在信息社会和全球化的条件下,文化的地域差异变得越来越小,因而,我国政府要在行政理念的选择问题上只有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引入,通过“自觉”的主动性变革,推动我国政府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无限走向有限,从集权走向分权,从人治走向法制,从权威者走向学习者,才能进一步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摘要:行政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是促进政府管理模式更新、全面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先决条件,树立学习型政府理念,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当代中国行政变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行政发展,行政理念,学习型政府

参考文献

[1]邵景均.扎实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10(02).

行政理念 篇10

关键词:多元化,行政纠纷,解决方式,合法原则,法律构

目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方面, 人们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 人与人之间、人与行政机关之间的交互矛盾也在逐渐增多, 例如这些年“上访热”、“集体散步”、“集体静坐”等社会事件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如今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不畅通、救济渠道单一, 反映在行政纠纷解决领域则主要表现为我国行政纠纷解决主要是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二者为主线, 在一些领域适当适用行政调解的纠纷解决方式。传统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在适用解决现如今人们权利意识不断高涨、诉求亟需满足、“官、民”矛盾突发、规模性群体事件频发的社会背景下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为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化解社会矛盾, 在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视角下建立、完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 完善行政救济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应有的内容, 也是其内在要求。构建一套方式多元、运行有序、相互衔接、保障有力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体系, 更好的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实现, 化解公民与行政机关的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这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之所在。

一、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视野下的行政纠纷解决之界定

对某一制度进行构建或者设定之前必须先对这一制度的概念作出明确合理科学的界定, 这是研究某项制度的前提。所谓多元化是相对于单一性而言的, 其意义在于避免把纠纷的解决单纯寄予某一种程序, 如诉讼, 并将其绝对化;主张以人类社会价值和手段的多元化为基本理念, 不排除来自民间和社会的各种自发的或组织的力量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选择权) 。[1]纠纷解决方式是指争议当事人用以化解和处理纠纷的手段和方法, 从维权的角度上讲也可以称为权利救济方式。法学界一般将纠纷解决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即私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其中, 私力救济包括无需第三人参与, 仅凭借当事人自己的力量解决纠纷的自决与和解;社会救济包括调解、仲裁和部分ADR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即不包括仲裁等准司法解纷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 其特点在于有中立的第三方出面调停, 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公力救济主要是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 虽然公力救济也需要第三方介入纠纷, 但它与社会救济的不同之处在于公权力作为救济力量具有超越纠纷两造的国家强制性和权威性。[2]所谓多元纠纷解决是指“在一个社会中, 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以其特定的功能和运作方式互相协调地共同存在, 所结成的一种互补的、满足社会主体多样性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体系”。[3]换句话说即是, “在纠纷发生以后, 当事人可以选择寻求不同的救济模式, 例如可以进行诉讼, 也可以选择调解或仲裁等诉讼外争议解决的方式, 赋予当事人更广泛的程序选择权, 以期达到妥善解决纠纷、充分尊重公民权利、节约社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保障公民权利的目的。”[4]笔者本文所称的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视野下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是指, 在一种互补的、满足社会主体多样性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体系的指导下, 对已经发生的行政纠纷, 赋予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以化解行政纠纷为目的的选择式的纠纷解决方式, 并且这种纠纷解决方式是具有体系性的, 是一套方式多元、运行有序、相互衔接、保障有力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

有学者认为, “纠纷解决机制, 包括诉讼、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申诉、信访、请愿、调解、和解等法院内、法院外、国家体制内、国家体制外、有第三者介入、没有第三者介入等各种模式、各种类型的人类纠纷解决的机构、组织、制度及运作方式、程序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5]还有学者将纠纷解决机制划分为:“私人解决机制、共同体解决机制、社会解决机制、裁判解决机制。”[6]笔者认为, 行政纠纷的解决, 涉及到对行政主体的权力运行规范和行政相对人的权益保障以及社会和谐安定的问题。为保障行政主体行政权力的合法合理运用、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一个行政纠纷问题的解决要获得法律的认可取得法律层面的效力, 应当从现行法律规范的角度出发寻找依据。因此行政纠纷的解决必须首先回归法律的本体规定, 以法律规定解决方式为原则。另外, 在保障行政主体权力不滥用的前提下, 为促进社会和谐, 化解行政纠纷应当允许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协商选择解决。因此, 本文将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视野下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划分为:协议解决、行政解决和司法解决三个大类。其中, 协议解决方式包括:“大调解”、协商和解、第三方仲裁、公证、专家委员会论证、民主投票等;行政解决方式包括:行政复议、行政仲裁或裁决、行政听证;司法解决方式主要是行政诉讼。对于协议解决、行政解决和司法解决三种解决方式之间如何协调运行及效力保障的问题, 本文下文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下行政纠纷解决方式之构建部分将做具体论述。

二、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适用于行政纠纷解决之价值分析

今天, 无论东方或西方, 法律与诉讼已不再被视为寻求正义的唯一路径, 和谐已不再被视为法制的对立物, 开始成为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7]作为传统纠纷解决方式的司法解决和行政解决方式, 至今仍然发挥着定纷止争、构建和谐的重要的作用, 但这种传统的纠纷司法解决或行政解决方式存在其自身的不足。如司法解决纠纷要求法院严格依照现行成文法的规定进行诉讼程序和作出判决, 但是由于法律规定的滞后、法律规范之间相互矛盾、法官个体专业素质及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诉讼成本较高及诉讼固有程序造成纠纷处理的效率较低等等, 造成法院的判决会与当事人的期待或愿望相差甚远, 有时还会加剧当事人之间的摩擦与不和, 在新的层面和范围上酿成新的或潜在的纠纷, 难以达到案结事了的和谐状态。在行政执法与解决行政纠纷的社会实践中, 政府强势推进经济发展导致行政机关与老百姓之间矛盾多发, 大量行政纠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老百姓的合法权益没有获得有力保障;对所有行政纠纷的处理缺乏通盘考虑, 各种行政纠纷解决制度缺少配合, 相互之间脱节现象严重, 未能发挥制度群体的组合优势;重复处理行政纠纷, 一些纠纷经过了重重程序却长期得不到解决, 没有一种最终的纠纷解决机制为行政纠纷的处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行政纠纷解决制度面临权威性不足的困境, 行政纠纷解决的结果很难得到当事人的信服。[8]正是传统纠纷解决方式存在的这些不足, 导致其作用的发挥及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效果大打折扣。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 司法解决和行政解决不应是解决纠纷方式仅有方式。在一个社会当中, 为真正达到定纷止争、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 实现社会实质的正义, 应当赋予当事人多元化的纠纷的解决方式, 并且应当赋予当事人有根据自身情况及切身利益考虑的相对选择权的纠纷解决方式。当前,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 正在迈向现代化的中国, 在突飞猛进的经济奇迹背后, 社会矛盾纠纷发生率和激化率也在急剧上升, 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 不仅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数量增多, 尖锐对立的程度加剧, 而且纠纷与冲突涉及的范围扩大, 带有明显的多元性、发散性。在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时期, 一种便捷、节约、高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9]就行政纠纷解决来说, 由于社会结构变化, 利益冲突加剧, 权利意识高涨, 我国行政案件呈现激增的形势, “民告官”的案件越来越多。但从我国当前国情来看, 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在人力物力方面还存在不足;加之我国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尚处于实践初期, 行政机关处理行政纠纷的方式难免存在不成熟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因此, 为分流处理行政纠纷, 缓解法院的诉讼压力, 充分发挥司法资源的效用;弥补政府解决行政纠纷方式的不足, 加快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化解“官民”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多元化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成为最佳选择。

三、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下行政纠纷解决方式之构建

构建多元化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 从机制上来说, 应当包括宏观指导原则与具体操作规则两个方面来入手, 笔者下文即是以此为出发点论述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下行政纠纷解决方式之构建。

(一) 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下行政纠纷解决方式之基本原则

1. 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 是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是贯穿于我国行政法、行政诉讼法领域的一个基本原则;合理原则是源于行政活动的实际需要, 基于行政自由裁量权而产生和存在的, 是与行政合法性原则并存的一项基本原则, 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特别是在行政机关拥有较大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活动过程中要做到合情合理、适度恰当。笔者认为, 多元化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也应当遵循合法合理的基本原则。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方针是依法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国家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多元化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是推进依法治国、构建社会和谐过程当中的一环, 同样必须遵守合法原则进行。

2. 民主协商原则

从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 发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作用的角度来说, 由于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是国家的公权力, 有强大的国家力量作为后盾, 并且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享有法律赋予的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而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纠纷处理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为平衡双方力量, 在构建多元化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时, 应当给予行政相对人“谈判的筹码”。从实质的公平正义出发, 行政权、司法权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当中应作适当的让步, 以此获得“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效果。民主协商, 从制度归属来说, 属于政治制度建设的范畴, 是指在一定的政治共同体中, 特定主体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讨论、商谈、妥协、交易、沟通和审议等协商性的方式及机制参与政治的一种民主类型。基于该制度的优越性, 各主体在该制度下能够自由而平等的参与, 笔者认为, 构建多元化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 为其设定宏观指导理念, 可以借鉴民主协商的制度, 让参与纠纷解决的各方主体在法律框架之内, 自由平等的选择纠纷解决方式, 或诉讼或仲裁或调解等。当然, 为保障多元化行政纠纷解决方式作用的发挥及纠纷解决效力的确定性, 对纠纷解决方式民主协商选择应当作出适当的限制, 笔者认为, 首先必须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前提, 不得违反现行法的强制性规定;其次, 既然是协商选择, 参与纠纷解决各方可以签订“纠纷解决承诺书”, 内容包括纠纷的解决方式、处理结果、法律效力认知等, 也即对纠纷解决的意思表示进行法律确定、公示, 可做证据使用, 除有证据证明这种承诺违反纠纷解决参与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不得反悔。

(二) 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下行政纠纷解决方式之运行规则设定

按照本文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下行政纠纷解决方式构建的思路, 为促使行政机关依法合理行使行政权、司法机关依法适用法律规范、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在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下行政纠纷解决方式之基本原则的宏观指导下, 协商解决、行政解决、司法解决三者并行, 行政纠纷主体可以自由协商进行选择。

1. 协议解决

本文所述的协商解决方式主要是指一种结合各种纠纷解决渠道、集合多方力量 (如行政、司法、社会团体或个人) 的民主、公开的综合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这种行政纠纷的解决方式的优势在于:第一, 是在现行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方式之内的综合, 具有合法性。第二, 以化解行政纠纷为目的, 公权力作出适当让步, 积极参与行政纠纷解决过程, 具有纠纷解决可能性。第三, 在多方力量参与、公开透明的程序下, 协商解决行政纠纷, 具有的公权力运行的公信力和行政纠纷解决的彻底性。第四, 为促进纠纷解决、构建和谐, 在不违反现行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 对现有纠纷解决方式作适当的扩展, 具体一定的开放性。

如上文所述, 行政纠纷协商解决方式包括:“大调解”、协商和解、第三方仲裁、专家委员会论证、民主投票等。所谓“大调解”, 是指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等多种调解的资源优势, 形成以行政调解为中心、多方协调互动的矛盾纠纷处理体系。其中行政调解是指以党委、政府为中心, 由司法、工商、公安、信访、劳动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联合行使调处矛盾纠纷职权的综合性、实体性的办事机构。在这种机制下, 行政权力深度介入调解, 通过充分整合行政资源, 达到平衡矛盾各方利益、化解纠纷的作用。[10]协商和解是指在行政纠纷解决处理过程中, 整合行政和解、诉讼和解、当事人之间和解资源, 形成以诉讼和解为中心, 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自愿选择为宗旨的行政纠纷和解解决方式, 通过双方平等协商自愿签订纠纷解决和解协议, 化解行政纠纷。这种方式下, 一方面, 在司法权的介入下, 监督行政权的合法行使,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又是在双方自愿选择的情形下进行和解的, 能够取得较好的化解纠纷的效果。第三方仲裁是在行政诉讼当中, 引入民事仲裁模式, 将行政纠纷提交独立的第三方仲裁机构, 选择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仲裁员进行仲裁, 以确定纠纷争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这种纠纷解决方式下, 行政纠纷双方都独立与纠纷解决机构, 仅负责相应的举证责任, 实体权利义务关系由第三方仲裁机构经过对证据进行考量,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从合法与合理两个方面对纠纷进行裁量, 以此获得公证的纠纷处理结果。行政纠纷专家委员会论证解决方式是指对一些疑难复杂的行政纠纷案件, 如无法协商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 或涉及对引起纠纷的行为性质认定的“类似行政纠纷案件”, 或无法达成纠纷处理结果, 或权力 (权利) 义务主体众多、关系交叉等纠纷的解决时, 经过涉案纠纷各方的协商同意进行专家委员会论证, 以确定纠纷解决方式。在这种纠纷解决方式下, 纠纷各方将“疑难杂症”交由专家委员会进行权威论证, 由专家根据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法学理论等制作专家论证意见书。涉纠纷各方可以依据专家意见书对行政纠纷进行解决。当然, 为了确定专家论证意见书的法律效力、防止论证专家违法出具论证意见, 未来应当通过立法或者司法解释的方式进行规定专家论证这种行政纠纷解决方式的法律后果。民主投票, 本文所称的民主投票的方式解决行政纠纷指的是当行政机关作出的行为, 如涉及公共事项、公益事业的, 或者是抽象行政行为引起的纠纷的, 或是按照现有行政法或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不属于进行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管辖范围的等类似情形, 引起的“官民冲突”, 造成社会矛盾与纠纷的, 可以经某一地区的利害关系人或其他可能享有权力 (权利) 或负担义务的群体进行纠纷解决集体投票。至于民主投票的组织管理机构、纠纷解决后果的认定发布机构, 笔者认为可以整合现有的人大常委会、政府部门机构、信访机构以及检察院、纪检监察部门等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法纪监督机关的资源, 成立重大事项临时特别调查组, 专门处理这类纠纷。由重大事项临时特别调查组的联合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权力 (权利) 义务主体的投票结果, 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作出纠纷解决处理结果。这种纠纷解决方式不但是尊重民意的体现, 也有效的体现了国家权力部门的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的意旨。

2. 行政解决

本文所称的行政纠纷行政解决方式, 是在我国行政法所规定的传统的行政救济当中若干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突破。按照本文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视野下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构建思路, 此处特指:行政复议、行政仲裁或裁决、行政听证。但笔者认为, 此处所称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是以行政权的运行为中心的, 行政机关系统内部为主导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这种行政解决方式的是对现行法律规定的传统行政救济方式的适用范围作了一定扩展的, 打破现行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行政仲裁或裁决、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的限制, 采取统一化的适用范围涵涉于所有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纠纷, 并且赋予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两类主体协商、选择权。在传统行政救济方式当中, 行政救济途径单一, 某些行政救济方式的适用受到适用范围的严格限制, 这一方面不利于纠纷的快速、彻底解决, 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资源的闲置或浪费, 如现行行政法规定的复议前置司法裁判终局程序, 要求行政相对人必须先行申请复议, 对复议决定不服方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笔者认为这种行政复议前置不利于快速解决现今权利意识高涨、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背景下形成的数量激增的“官民”矛盾。只有打破行政救济方式范围限制, 扩展救济渠道, 让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协商、选择行政复议、行政仲裁或裁决、行政听证等行政纠纷解决方式才能有效化解矛盾, 真正实现有效利用资源、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促进和谐的效果。对于某些专业性较强或其他需要评估、认定的行政纠纷案件完全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评估机构、第三方仲裁机构等独立于纠纷双方的权威部门进行专业评估、鉴定 (如涉及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业评估) , 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依据这种专业机构的评估、鉴定报告进行协商、选择解决纠纷。

3. 司法解决

司法代表着国家公权力的行使, 属于公力救济范畴, 相对于私力救济、社会救济等纠纷解决方式而言, 更具有正统性和权威性。司法制度在现代纠纷解决机制或系统中毋庸置疑地处于核心和主导的地位。[11]司法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任何机关、团体、社会组织或个人都不得剥夺或妨碍公民通过司法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权利。笔者认为, 结合现今司法改革的大背景, 在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指导下构建行政纠纷司法解决方式时, 要在保障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司法权力的同时, 还要保障公民诉讼权利的实现。因此, 在完善我国行政纠纷诉讼解决机制时, 应当扩展诉讼管辖范围, 宽化立案标准, 规范诉讼程序, 丰富诉讼结案方式, 强化判决权威, 完善判决执行保障机制。让行政纠纷主体在寻求司法解决途径时获得尽可能多的机会, 得到公正严明且具有保障执行力的裁判。

四、结语

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就有冲突产生的可能, 冲突落实到人的身上即表现为主体之间的纠纷。行政权力作为公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 同时人民又通过制定法律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 权力的运行与人民的监督之间必然也会产生纠纷。因此一个完善的纠纷解决方式是保障权力正常运行、维护公民合法权利的重要保障。本文是在司法改革、倡导多元化纠纷解决理念的大背景下, 探究行政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方式, 其旨在寻求行政纠纷解决过程中有效利用资源, 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促进权力与权利之间和谐的效果。

参考文献

行政理念 篇11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模式 服务理念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发展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不少高校的新型专业或院系也在逐年更新,人们对于高校的行政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构建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成为诸多高校发展的新方向。

一、服务理念下构建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必然性

高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优秀的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将人才的培养、良好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这就需要各个高校的行政管理模式要逐渐摒弃原有落后的模式和传统观念,采用能够适应行政管理发展的新型模式,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从而推进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因此,建立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具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首先是对于高校优秀人才的培养。由于服务理念下构建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才能有效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科教兴国的目的。同时人才多少直接反映出高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各个高校的根本任务依然是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良好的教学质量得以实现。从教师的观点来说,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的发展平台,能够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益。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而学校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不仅要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所以,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在对于构建服务理念下的校行政管理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将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的人才作为主要内容,从而使服务理念融入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其次是有利于学校的科学研究。由于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能够为高校的科学研究提供有效保障。而高校实施行政管理主要是为了确保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但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往往是以行政权力为主,从而使教学和科研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从根本上制约了高校的发展。因此,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要求各个高校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自身的管理职能,从而保障科学研究成果,从而促进高校的发展。所以,建立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协调好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做好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确保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推动高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特色

1. 专业化服务模式

构建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专业化服务模式。只有通过专业化人才管理,才能有效减少在处理事情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误差,使服务得到进一步提升。各个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由多个岗位共同构成,且由更多的专业化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而在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中,其专业要求没有如此高的要求,但是高校行政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工作失误就要责任至人。所以,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就需要有更为专业的人士进行工作,才能胜任这项烦琐的工作。

2. 规范化的服务模式

除构建更为专业化高校行政管理模式之外,还要建立更为规范化服务,这是实现高质量服务模式的重要途径。由于高校行政管理本身是一项复杂而烦琐的工作,为了有效实施更为规范化服务管理模式,各个院校应根据高校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因此,这就需要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将制度和程序进行有效规范,同时加强服务型行政管理。比如,实施人性化管理或将烦琐的流程尽量简单化,从而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益和科研成果,同时将规范化服务模式应用于高校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推动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3. 尊重性服务模式

由于尊重这一话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构建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实施尊重性服务模式,可以确保高校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或者矛盾。具体可以包括:首先,各个高校应制定自己的管理章程,要将尊重贯穿于整个行政管理过程,这样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其次是在高校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人性化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事情。如果行政管理人员一味利用制度进行对教师或学生的束缚工具,那么,高校行政管理的效果将不能达到原有的预定效果。因此,这就需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过程中,用人性化的态度进行严格管理,构建行政管理的尊重性服务模式。最后是通过各种适时机制,让尊重性服务模式得到完美展现。比如,由于行政管理涉及管理对象的基本权益过程中,这就需要行政管理人员要给予管理对象一定解释的权利,根据实际情况,行政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复查或复核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问题,进而避免矛盾或者纠纷的产生。

三、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构建

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满足了高校发展需求。基于这种条件下,各个高校逐渐面临新形势和新的挑战。基于服务理念构建高校行政管理模式主要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1. 有效树立良好的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理念

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原则,将直接决定了服务的质量。因此,高校行政职能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将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行政管理模式中,在提高服务的过程中,加强行政管理,将服务和管理内容充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理念。同时,行政工作人员也要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将服务意识深入到行政管理模式中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服务成为首要的行政管理职能。另外,在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强制或命令的工作方式,积极提倡主动的工作模式,以尊重师生利益为前提条件,这样才能以优质的服务有效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高校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保障。endprint

2. 积极组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只有充分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才能有效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变革,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通常以学校自己的规章制度作为基础内容,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服务理念下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比如学习管理中的组织和策划沟通能力等,这样才能使行政工作的专业化操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为学校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化队伍。同时积极组织行政工作人员接受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或者到其他优秀高校进行学习和交流,从而了解其他学校的行政管理优势。总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主动通过各种方式或途径进行行政工作的学习,从而使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构建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有效推动高校事业的不断发展。

3. 健全并完善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各个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以服务型管理为首要前提,建立一套适合本校实施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而有效推动高校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权。比如,学校一旦有一些重大问题或者决策,学校应充分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或建议,从而有效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协作。通过实施民主决策权,建立一些透明化制度,从而提高师生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信任感。其次是建立部门服务制度,这主要体现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从而确保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效进行。最后是建立并完善服务承诺制度。通过一些服务承诺制度不仅能够让广大师生了解行政工作人员的职能,还可以增强广大师生对行政工作人员的监督化管理,一旦工作人员出现违规现象,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从而使高校行政管理有章可循,赏罚分明。

4. 创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考核制度

通过创建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考核制度,从而使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内容及服务质量得到有效开展,同时对于积极行为的工作人员能够起到一定激励作用,从而否定消极的工作行为,进而让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以身作则,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制定考核制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教师机科研人员作为主要核心内容,将服务水平及师生之间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从而有效对行政管理部门服务效率进行合理评价,有效提高行政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确保高校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推动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育也逐渐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服务型高校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其服务型是其自身亮点,体现的是一种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为推进高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构建服务理念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必然发展,为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符瑾.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12):94-95.

[2]宗宇.打造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7):132-134.

[3]范作闽.建设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2):78-81,90.

[4]邝洁.论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J].湖南社会科学,2010(1):206-208.

行政理念 篇12

一、服务型政府与行政审批制度基本理论概述

1. 服务型政府理论起源与追溯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 是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模式, 就其理论基础而言, 追根溯源则是美国学者登哈特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一套理念, 其核心价值在于:追求公共利益, 奉行服务理念, 凸显公民社会的公民权利、公民意识等。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日益扩大, 新公共理论传入中国, 加之中国悠久的以人为本思想, 逐渐演化出服务型政府, 即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 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 通过法定程序, 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2. 我国当前的行政审审批制度及其特点

在我国, 行政审批制度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审查行政相对方提出的申请, 并授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等各项具体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行政审批机构、审批依据、审批标准、审批程序、审批方式和审批监督等方面。在社会主义国家, 行政审批特点一是本质上以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二是审批的主体在于国家行政机关;三是受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及其自身规律所决定, 并从维护公民合法权利出发。

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十八大以来, 李克强总理对建设服务型的政府进行进一步阐述, 并且在经济建设中要“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此外防腐倡廉建设也上升为打一场防腐、反腐战争, 因而, 笔者从三个角度论证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从邓小平时代到习李主政,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不断地推进, 最显著的变化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对经济的管理有了较大的改变, 更多的是采取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前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经指出:“我们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在于行政体制改革, 而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当前行政审批普遍存在着“过滥审批”、“层层审批”、“重复审批”等问题, 只有进行大力改革才能实现政府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

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从1994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今天“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理想的市场经济应该能够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资源有效配置、经济活动的开放化、市场管理的法制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平等性等。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追根溯源, 起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审批制度的负面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审批事项过多过滥、时间过长、成本过高及效率过低等诸多问题已经引起很多阶层的不满。

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

腐败是当下中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王岐山担任中纪委以来虽然进行强有力地反腐, 但是要形成有效的机制, 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腐败严重制约着公权力的正确合理行使, 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严重障碍。我国当前的行政审批制度存在审批事项过多, 审批权滥用、审批不透明、监督制约体系不完善以及行政审批法律依据不健全等问题。例如企业需要建立项目, 如果不从政府内部人员走点关系, 就很难拿到项目, 即使是正常程序, 也费时费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减少行政审批项目, 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等, 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从某种意义上讲,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

三、服务型政府理念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议的探讨

1. 加强审批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审批监督管理力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一方面是应付上级, 另一方面是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必须要按照“首问负责、联审联批、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的原则进行。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是加强监管的所在, 同时也要降低审批门槛, 大力扶持公正、规范的中介组织, 切实履行监管责任, 完善事后监管, 逐步与国际上“宽进严管”的准入制度相衔接, 使政府职能得以充分的挥。与此同时, 有关部门也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 充分利用公共网络资源, 全面实现横向与各职能部门、纵向与各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的联网, 形成完善的行政审批网络格局。让监管无所不在, 让普通的群众能够通过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预审、网上查询、网上投诉和网上查询审批等过程, 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有关审批事项。

2. 构建审批联动新格局

就市级行政审批而言, 笔者认为应该参照国务院"大部制"改革做, 从地方实际出发, 推行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审批事项的整合和集中改革, 各级行政审批中心管理办公室, 要加强对行政审批工作实行综合监督管理, 各科室分工明确, 职权清晰, 确保责任到人。此外, 适当的引进市场机制, 加快培育与完善社会中介机构, 减少审批环节多的现状, 并且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等设立便民服务中心, 形成联动的审批服务网络, 按照“归口受理、分线办理、全程代理、按时办结”的原则提高行政效率。

3、大力推进审批机制创新

一是要大力优化审批流程, 认真做好对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 制定出?标准, 从实际情况出发, 调整评估审批环节。二是要尽量缩小审批手续, 例如对于建筑面积小于10000平方米的民间投资项目可以简化程序, 并且是时候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三是, 从实际出发, 进一步创新审批方式。例如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对一些原来重要项目、民生项目、环保项目等可以通过后续补办手续, 促使项目早开工, 早出效益, 这样能够节省了审批时间, 为单位早开工建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四是加强全程监管, 严厉打击强买强占的涉黑势力, 特别是对于农村有关土地项目。

4, 努力提高审批人员素质

在服务型政府理念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审批人员的观念和素质的转变尤为重要, 行政审批人员必须认识, 审批是管理也是服务, 一切行政审批都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一切以人为本, 做事情要依法行政, 切实为广大人民办好事。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05

参考文献

[1]房文双.关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J].前沿, 2010 (17)

[2]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M].中国方正出版社, 2013

[3]吕普生.中国行政审批制度的结构与历史变迁[J].公共管理学报, 2007 (1)

上一篇:包容、理性与建设性下一篇:选择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