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伴高脂血症

2024-05-11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共10篇)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 篇1

高血压属于无法彻底治愈的一类顽固病症, 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1]。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伴有脂质代谢异常, 两种疾病同时合并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系数, 因此应及时治疗。 为了提高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 该研究通过整群抽选该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105 例患者进行研究, 主要探究缬沙坦合并辛伐他汀治疗药物给罹患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实施救治的实际效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2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105 例, 依据临床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53 例观察组和52 例对照组。 观察组男26 例, 女27 例, 最小年龄45 岁, 最大年龄79 岁, 平均年龄 (62.4±2.3) 岁;对照组男26 例, 女26 例, 最小年龄44 岁, 最大年龄80 岁, 平均年龄 (62.7±2.1) 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等方面,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在治疗前7 d, 所有患者均停止服用其他降压或降脂药物。 观察组接受缬沙坦合并辛伐他汀药物治疗, 其中缬沙坦胶囊由, 批号为H20040217, 辛伐他汀药片, 批号为J20130068, 口服80 mg/次缬沙坦, 1 次/d, 同时20 mg服用辛伐他汀, 1 次/d。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药物治疗, 口服5 mg/次氨氯地平和10 mg服用阿托伐他汀钙, 1 次/d。 两组患者同时接受6 个月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C) 等指标, 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高血压疗效评价方法:若患者经治疗后, 舒张压下降幅度≥20 mm Hg, 且降至正常水平, 则为显效;若患者经治疗后, 舒张压下降幅度>10 mm Hg但<20 mm Hg, 但未降至正常水平, 或下降幅度<10 mm Hg, 但已降至正常水平, 则为有效;若患者经治疗后, 未达到上述标准, 则为无效[2]。

②高血脂疗效评价方法: 若患者经治疗后, 若TG酶法正常参考值: 男性0.44~1.76 mmol/L; 女性0.39~1.49 mmol/L;TC空腹正常参考值3.5~6.1 mmol/L;LDLC正常参考值2.07~3.12 mmol/L;HDL-C正常参考值男性1.16~1.42 ) mmol/L, 女性1.29~1.55 mmol/L等均在参考值之内, 或是TG和TC下降幅度在20%~38%之间, 且HDL-C明显上升则为显效; 若患者经治疗后, TG和TC未达到上述正常参考值, 但二者的下降幅度在10%~19%之间, 且HDL-C也有一定的上升, 则为有效;若患者经治疗后, 未达到上述标准, 则为无效[3]。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并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对比

经不同治疗后, 观察组显效30 例 (56.6%) , 有效18例 (33.9%) , 无效5 例 (9.4%) , 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显效21 例 (40.4%) , 有效19 例 (36.5%) , 无效12例 (23.1%) , 治疗总有效率为76.9%。两组降压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36, P<0.05) 。

2.2 两组患者高脂血症疗效对比

经不同治疗后, 观察组显效31 例 (58.5%) , 有效18例 (33.9%) , 无效4 例 (7.5%) , 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显效22 例 (42.3%) , 有效15 例 (28.8%) , 无效15例 (28.8%) , 治疗总有效率为71.1%。两组高脂血症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76, P<0.05)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 两组的血压指标水平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两组的血压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86, P<0.05) 。 见表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 两组的血脂指标水平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两组的血脂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25,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和高血脂都是临床常见疾病, 发病率较高, 两种疾病可伴随发生, 相关研究表明, 高血压患者并发高脂血的几率高达50%[4]。 老年人群是 “ 三高” 高发人群, 应健康饮食和积极锻炼, 及时控制患者的血压, 避免动脉粥样硬化[5]。 有资料显示当血压升高时体内的血管紧张素水平就会升高, 会损伤内皮细胞, 加剧血脂异常。 当然若是脂质代谢紊乱也可能会增加血管周围的阻力, 使血压升高。 两种疾病均会相互影响, 因此在治疗上要合理使用降压及降脂药物[6]。 缬沙坦属于一种受体拮抗剂, 其能够有效的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分泌, 降压效果明显, 且药效见效快, 2 h之内药效就可达到顶峰, 且维持时间超过24 h, 不良反应少, 对保护心脑肾有很好的效果。 辛伐他汀则属于一种血脂调节剂, 其通过控制胆固醇的释放, 从而降低LDL合成, 调脂效果非常明显。 两药合用均同时进行降压调脂, 促进内皮细胞代谢平衡, 提升血管内皮功能[7]。

在该研究中, 观察组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治疗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0.6%和92.4%, 对照组对应分别为76.9%和71.1%, 观察组的SBP、DBP、TG、TC、LDL-C及HDLC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缬沙坦合并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 协同效果好, 这与金健[8]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采用缬沙坦合并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 疗效优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 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志华, 刘晓溪, 常惠礼.缬沙坦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4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 24 (6) :54-55.

[2]卢婉娜.辛伐他汀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10 (19) :10-11.

[3]苏淑芝.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10) :203-204.

[4]许志香.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理学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 (3) :67-68.

[5]孙军红.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 (4) :45-46.

[6]冀宏玉.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 (10) :43-44.

[7]吴楠, 霍聪.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剂量探讨[J].中国处方药, 2014, 12 (9) :35.

[8]金健.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 (17) :57-58.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 篇2

【关键词】 氟伐他汀;冠心病;高脂血症;TG;TC;HDL—C;LDL—C;不良反应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21—02

Fluorine cutting statin therap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50 case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hyperlipidemia analysis

MIAO Jiang—hong

Mayor of County Hospital,Sichuan Province,Yibin,Sichuan Yibin 644300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use of fluvastatin o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hyperlipidemia.Methods A total of 50 cases of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9 to August 2011 treat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hyperlipidemia,given fluoride cutting statin 40mg treatment,treatment for 6 weeks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TG,TC,HDL—C,LDL—C,as well as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blood sugar levels,12—lead resting ECG,etc.in order to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patients with TC to reduce the effective rate of 29.0%,TG reduce the effective rate of 32.2% effective rate was 30.5% lower LDL—C,HDL—C increase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37.0%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a marked improvement.Conclusion Fluvastatin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ombined hyperlipidemia therapy,fewer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orth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Fluvastatin;Coronary heart disease;Hyperlipidemia;TG;TC;HDL—C;LDL—C;Adverse reactions

高脂血癥在临床上是导致冠心病的致因之一,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不仅能够防止血栓的形成与斑块的破裂,还能显著地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并减少冠心病导致的高致残率与高病死率[1],防治高脂血症正逐渐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氟伐他汀是新一代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其作用在于降低血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是目前市场上疗效良好的调脂药物[2]。本文就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使用氟伐他汀的疗效进行探讨与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共50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依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3],对于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以TC高于6.60mmol/L,TG高于3.60mm/L,LDL—C高于3.60mm/L,满足上述三项中任意两项为主。本组病例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48岁至75岁不等,平均年龄(63.2±3.8)岁。50例患者中存在心绞痛共36例,存在心肌梗死史共17例,无任何冠心病症状者共8例。在选取患者的过程中排除以下一些情况: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存在甲状腺、肝胆疾病者、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4]。

1.2 治疗方法 对患者给予氟伐他汀口服治疗,每天晚上睡前使用40mg,疗程持续6周。要求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保持正常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并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TC、TG、LDL—C、HDL—C、肝肾功能、血常规、12导联静息心电图进行检查,并记录不良反应[5]。

1.3 评价标准 对每一位患者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显效为TC下降超过20%,TG下降超过40%,HDL—C升高超过0.26mmol/L满足上述三种之一;有效位TC下降超过10%至19%,TG下降超过20%至29%,HDL—C升高超过0.104至0.250mmol/L;无效为未达到显效与有效标准者;恶化为TC、TG均上升超过10%,HDL—C下降超过0.14mmol/L。注意: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的和。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资料采用χ±s的方式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通过6周的治疗后,患者的TC降低有效率为29.0%,TG降低有效率为32.2%,LDL—C降低有效率为30.5%,HDL—C升高有效率为37.0%,说明氟伐他汀对于降低血清中TC、TG、LDL—C有显著疗效,并能有效升高HDL—C,详细结果,见表1。此外,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及症状询问等可得,患者的冠心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对5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可得,出现胃肠道反应者共1例,出现乏力、疲倦者共1例,均完成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血脂异常在临床上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致因,根据相关文献报道显示,LDL—C是主要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而HDL—C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高脂血症是导致冠心病以及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调脂治疗是预防冠心病与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主要措施。氟伐他汀在临床上是作用最广的他汀类药物,它为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有大量临床资料显示,他汀类降脂药已经成为冠心病防治过程中越来越不可忽视的药物。氟伐他汀不仅能降低血液LDL水平,还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恢复内皮功能,预防感染等。由于氟伐他汀能够让斑块趋于稳定状态并防止其破裂,因此对于一些冠状动脉事件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就能起到预防的作用。除此之外,氟伐他汀还能够抑制血管内膜下平滑肌细胞以及内皮细胞增殖,以达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氟伐他汀的调脂作用具有多面性,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清TG、TC以及LDL—C,还能够使得血清HDL—C水平升高,并改善冠心病症状。由于氟伐他汀的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因此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降血脂药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赣珠.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66—268.

[2] 吕家高,陆再英.他汀类药物与冠心病[J].医药导报,2011,20(3):168—169.

[3] 楊永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4—105.

[4] 王自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氟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61—62.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 篇3

患者, 女, 体质指数:23kg/m2, 主因“阵发性心慌、胸闷2年, 再发1h”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 呈阵发性, 无黑蒙、胸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 行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 (AF) , 给予对症治疗缓解后出院。近半年反复发作3次, 此次就诊缘于患者无明显诱因再发心慌、胸闷。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 最高血压达170/90mm Hg, 平素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 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左右。患者有高胆固醇血症病史2年, 血清总胆固醇6.11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3mmol/L。入院体格检查, 血压130/80mm Hg, 口唇轻度发绀,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不大, 心率102次/min, 律不齐, 心音强弱不等,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科心电图:快速性AF。诊断为 (1) 心律失常, 阵发性AF; (2) 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组) ; (3) 低钾血症; (4) 高胆固醇血症。入院给予药物治疗如下:普罗帕酮注射剂20mg, 静脉注射;阿司匹林片100mg, 口服, 1次/d;贝那普利片10mg, 口服, 1次/d;厄贝沙坦片15mg, 口服, 1次/d;氨氯地平片5mg, 口服, 1次/晚;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口服, 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口服, 1次/晚;氯化钾溶液20ml, 口服, 3次/d;乳酸钠林格注射剂500ml+氯化钾注射剂1.5g, 静脉滴注。

2 讨论

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其发病率为0.5%, 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1]。AF是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 其血栓栓塞并发症所致脑卒中导致AF患者致死、致残率高[2]。

目前AF抗凝治疗药物有抗凝药物 (华法林) 和抗血小板类药物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3]。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为静脉和皮下用药, 一般用作华法林的短期替代治疗或华法林开始前的抗凝治疗。AF的危险分层不同, 所需的抗凝方法也不同。依据2010欧洲心脏病协会大会 (ESC) AF治疗指南, AF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需要进行血栓危险度评分 (CHA2DS2-VASc评分) 及出血风险评估 (HAS-BLED评分) , 依据评分权衡利弊使用[4]。患者AF抗凝药物治疗分析:患者伴有高血压、年龄65~74岁、女性, CHA2DS2-VASc评分为3分, 同时HAS-BLED评分为2分[4]。指南指出CHA2DS2-VASc评分≥2分, 推荐口服抗凝药治疗 (如华法林) (I类适应证, 证据水平A) ;评分为1分, 可以选择华法林或者阿司匹林抗凝, 但是推荐口服抗凝药治疗 (I类适应证, 证据水平A) ;评分0分, 可以选择阿司匹林或不用抗栓治疗, 推荐不抗栓治疗 (Ⅰ类适应证, 证据水平A) 。患者HAS-BLED评分为2分, 指南指出该评分≥3分提示出血高危患者, 无论使用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均应谨慎。

综上所述, 患者入院期间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是欠妥的, 并未起到抗栓作用。临床药师建议该患者选用口服华法林抗凝, 并长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在1.8~2.5, 这样既能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同时患者出血的风险也得到控制。为保证患者得到安全、合理、有效地治疗, 临床诊疗及药物地选择上应当综合评估,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黄从新, 马长生.心房纤颤: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二) [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 6 (10) :167-188.

[2] 郭继鸿.心房纤颤的新理念[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0, 10 (19) :381-390.

[3] 杨进刚.心房纤颤的诊断与药物治疗 (中国专家共识) [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 8 (8) :215-222.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怎样治疗 篇4

1.高血压及高尿酸血症均可损害肾脏。因此,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选用降压药时,应使用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卡托普利(巯甲丙普酸)、依那普利、西拉普利、培垛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包括氯沙坦、缬沙坦等。据报道,氯沙坦是目前唯一的一种既能降低血压又能降低血尿酸水平的药物,并且氯沙坦的降压作用持久、平稳,对心、脑、肾等脏器均有保护作用。因此,氯沙坦是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首选降压药。

2.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果患者已经合并有痛风,则还应针对痛风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有丙磺舒(羧苯磺胺)和磺吡酮(苯磺唑酮)。丙磺舒的用法是:每次口服0.25克,每日服两次。磺吡酮的药效较丙磺舒强,其用法是:每次口服50毫克,每日服两次。值得注意的是,尿路结石患者及每日尿酸排出量大于600毫克的患者不宜使用此类药治疗。患者在服用此类药物期间,应多饮水。并应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以防尿酸盐在泌尿道沉积,形成结石。

3.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宜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及水杨酸类药物治疗。常用的噻嗪类利尿药有双氢克尿塞、氯噻嗪等。常用的水杨酸类药有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赖氨匹林等。

4.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避免进食动物的内脏、鱼虾类、肉类等高嘌呤(嘌呤可在人体内代谢成尿酸)。

(本刊综合)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 篇5

2005年全球死亡原因调查表明:490万死于吸烟的后果;260万死于超重和肥胖的后果;440万死于总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后果;710万死于血压升高的后果。高血压的危害触目惊心!严重损害了心、脑、肾等重要脏器, 甚至危及生命。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高血压病不加以重视, 有病乱投医, 胡乱吃药, 往往适得其反, 引发了许多并发症, 其中对肾脏损害相当严重, 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升高, 提示体内代谢紊乱。而高尿酸血症可直接引发心血管疾病, 何谓高尿酸呢?血清尿酸水平男性>416µmol/L, 女性>357µmol/L即确诊为高尿酸。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长期嘌呤代谢障碍, 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或尿酸排出减少, 而形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当血液中尿酸水平>390µmol/L时, 即可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但这是可能还没有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 如果长期出现高尿酸血症, 或血中尿酸水平达到480~540µmol/L患者即可出现痛风症状。大量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1]。首先, 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是由于尿酸有促炎性反应和促血栓形成的作用[2]。其次, 高血压除引起大血管病变外, 还可以同时损害微血管, 导致组织缺氧, 可以使乳酸水平增高, 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作用, 是肾脏肾脏清除尿酸减少;另外可使尿酸形成过程中的底物增加, 导致血中尿酸水平增加, 血尿酸增高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阻力增高呈正比, 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受损的早期表现。那么高血压患者易伴发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1) 高血压引起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 造成机体组织缺氧, 血乳酸升高, 导致肾脏清除尿酸功能降低; (2) 有些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后, 血容量明显减少, 使尿酸被重复吸收, 而引起高尿酸血症。所以要合理选用有效降压药物, 减少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降压方案应该既能平稳降压又能同时保护肾脏, 防止因降压而使受损的肾脏功能进一步恶化[3]。目前的降压药物多数都会影响尿酸生成和排泄, 致血尿酸 (UA) 浓度升高, 诱发或加重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进而损害肾脏, 因而在用药时应合理选择, 综合评定利弊, 尽量选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作用的降压药物。迄今为止有两类: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代表药物是卡托普利; (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物是氯沙坦。这两种药能够同时降低血压和血尿酸水平[4]。据相关资料记载:经大量临床用药比较, 氯沙坦是唯一能在降压同时又降尿酸的药物。与卡托普利对比, 它的优点在于平稳降压、作用持久;不影响心率、血糖、血脂等指标;对心脏、血管、肾脏及脑有保护作用, 而且不良反应少, 不产生持久性干咳等的不良反应, 患者比较容易接受, 依从性较好, 适合长期用药, 在此之后有临床观察报道:厄贝沙坦、缬沙坦具有与氯沙坦相同的作用。这三种药的降压机制已经基本明确。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是由于其对血管紧张素Ⅱ的阻断作用, 能有效改善肾血流量, 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降尿酸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动物实验表明, 缬沙坦是直接通过抑制近曲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作用, 而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本身无关。需注意的是患者在服用此药同时, 要考虑配伍禁忌, 不宜使用降低尿酸排泄的降压药物, 比如噻嗪类利尿剂及其复方制剂以及水杨酸类药物 (如阿司匹林) 等, 以防止血中尿酸水平升高, 引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作。还要积极消除诱发痛风发作的各种因素 (如进食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酗酒、受凉、使用利尿剂等) 。

综上所述, 在选择降压药物时一定要慎重, 不能盲目吃药, 不能自己听广告吃药, 更不能听从其他高血压患者用药效果好就也跟着吃, 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遵从医嘱有选择的服药治疗, 并定期检查及时调节治疗方案, 避免因治病而致病。

参考文献

[1]张月安, 武阳丰, 赵连成.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 32 (2) :40-41.

[2]党小霞, 蔡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杂志, 2002, 30 (3) :151.

[3]Fauvd JP, Vebn S, BerraN, et a1.Effects ofLosartan on re-nalfunction patintswith essentialhypertension[J].J Cardiovasc PhamJaco, 1996, 28 (2) :259-260.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参照美国2001年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组治疗指南[1], 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患者,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3.4 mmol/L;具有两项以上危险因素患者, LDL-C≥4.2 mmol/L;具有1项危险因素患者, LDL-C≥5.0 mmol/L。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2005中国高血压指南[2]。

1.2 排除标准 近期有各种急、慢性感染或损伤性炎症;肝功能损害:天冬氨酸 (AST) 或丙氨酸转氨酶 (ALT) ≥正常上限1.5倍;肾功能不全:尿素氮 (BUN) ≥10.71 mmol/L或肌酐 (Cr) ≥176 μmol/L;甲状腺功能减低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

1.3 研究对象 将符合条件的100例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 (心脑舒通联合辛伐他汀滴丸组) 和对照组 (辛伐他汀滴丸组) 。实验组50例, 年龄58岁~85岁 (72岁±6岁) 。对照组50例, 年龄57岁~89岁 (73岁±7岁) 。两组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血浆hs-CRP水平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4 研究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 均予辛伐他汀滴丸20 mg, 每晚口服。实验组增加心脑舒通胶囊 (吉林敖东洮南药业公司) 口服3粒/次, 每日3次。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周分别于早晨空腹检查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LDL-C、高密度脂蛋白 (HDL-C) 、hs-CRP及肝肾功能。

1.5 检测方法 血脂测定采用酶法, 使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ODULAR型检测。血浆hs-CRP测定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BN prospec型检测。

1.6 统计学处理 由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采用配对 t检验。

2 结 果

2.1 血脂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 血脂检查显示组和对照组TC、LDL-C、TG、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TC、LDL-C、TG、HDL-C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hs-CRP的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均有显著下降 (P<0.05) , 观察组降低了37%, 对照组降低了31%,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 (AS) 是由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吸烟等多种危险因素等引起的一个全身动脉慢性炎症性,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事件的早期病理变化。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必要危险因素, 血清TC、TG、LDL-C水平过高, HDL-C水平过低等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事件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CRP作为一种炎性标志物, 不仅是体内重要的炎症介质, 也是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4]。CRP对心血管事件的单独预测力比LDL-C高, 是心血管独立的危险因素[5]。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他汀类药是目前最有效降低血浆胆固醇的药物, 也是目前预防、延缓、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和消退斑块及显著降低CRP水平最有效的药物[6]。

心脑舒通胶囊, 主要成分为蒺藜, 其甙元有薯蓣皂甙元、芰脱皂甙元、罗斯考皂甙元等, 该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主要为[7]:抗血小板聚集, 提高前列环素同血栓素A2比值, 防止血栓的形成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 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 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强抗氧自由基酶活性, 抗脂质过氧化, 减轻和延缓缺血引起的损伤, 同时还能有效的降低血脂。

本研究发现, 心脑舒通联合辛伐他汀滴丸比单用辛伐他汀滴丸能明显降低血脂, 同时降低血浆CRP水平, 蒺藜总皂苷通过抗炎症, 减轻其对动脉内膜的毒性和损害作用而在AS的发生和发展阶段起到抗AS的作用[8]。本研究时间短, 例数少, 更肯定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对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心脑舒通联合辛伐他汀滴丸) 50例和对照组 (辛伐他汀滴丸) 50例,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和hs-CRP, 比较两组血脂及hs-CRP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C、TG、LDL-C、hs-CRP比对照组明显减低 (P<0.05) , HDL-C明显增高 (P<0.05) 。结论心脑舒通可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 降低血浆hs-CRP水平。

关键词:心脑舒通胶囊,高脂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症,高血压病,辛伐他汀滴丸,超敏C反应蛋白

参考文献

[1]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nd treat 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Ⅲ) [J].J Med Aso, 2001, 285:2486-2497.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指南 (2005年修订版) [J].高血压杂志, 2005, 12:1-53.

[3]Fichtlscherer S, Rosenberger G, Walter DH, et al.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i mpaired endothelial vasore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culation, 2000, 102 (9) :1000-1006.

[4]Yasmin, Carmel M, McEniery, et al.C-reactive protein is associated with arterial stiffness in apparently healthy individual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4, 24 (5) :969-974.

[5]Ridker PM, Rifai N, Rose I, et al.Comparis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in the prediction of first cardiovascular events[J].NEngl J Med, 2002, 347:1557-1565.

[6]赵水平.冠心病整体防治中他汀类药物的重要地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379-381.

[7]丁怡.天然甾体皂甙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 2000, 8 (9) :5215.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汉中市三二零一医院2014 年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伴高脂血症患者80 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制定的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3]及高脂血症诊断标准[4], 总胆固醇 ( TC) ≥5. 18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 C) ≥3. 37mmol / L, 三酰甘油 ( TG) ≥1. 70mmol / L。排除有心、肝、肾等严重内脏疾病、凝血功能不全、精神疾病等患者。其中男48 例, 女32 例; 年龄63 ~ 82 岁; 急诊手术27例, 择期手术23 例; 胃肠手术11 例, 腹创伤探查9 例, 其他10 例。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 1) 综合评估。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患者病情、文化程度、健康知识、心理状况、个体需求等, 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 ( 2) 病房管理。保持病房温度适宜 ( 23℃ 左右) 和空气清新, 定时开窗通风, 定期对空气和地面进行消毒, 限制访视人员和次数, 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 ( 3) 增加营养摄入。由于患者年龄较大, 身体虚弱, 术后应及时补充营养, 注意膳食搭配, 适量摄入蛋白质, 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等。 ( 4) 加强呼吸道护理。咽部细菌定植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 应积极预防。注意口腔卫生, 使用1% ~ 4% 的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3 次/d, 保持口腔碱性环境, 减少细菌定植。患者取仰卧位并抬高床头30°, 协助其翻身拍背, 促进排痰。流质胃肠减压患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 5) 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术后给予患者吸氧至其清醒, 并依据血氧饱和度对氧气流量进行调整。待患者清醒后指导并协助其做深呼吸和有效咳痰。分散患者注意力, 减少创口疼痛感, 必要时可服用止痛药物。鼓励患者进行活动, 及时排除胸腔积血、积气, 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

1. 3 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出院前发放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满分100 分, 其中非常满意: > 90 分, 满意: 70 ~ 90 分, 不满意: < 70 分。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率+ 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 采用 χ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及血脂控制情况比较研究组肺部感染控制率及血脂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见表1) 。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 , 高于对照组的7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2) 。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3 讨论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 局部及全身防御抗病功能降低, 多脏器功能衰竭, 呼吸道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低下, 体质下降, 因而极易引起肺部感染, 病死率高[5]。由于老年患者气管、支气管纤毛功能降低, 咳嗽反射差, 肺组织弹性减退而致排痰功能降低, 细菌较容易侵入下呼吸道产生肺炎[6]。老年患者鼻纤毛减少, 呼吸道黏膜萎缩, 呼吸肌力量降低, 排痰能力减弱[7]。老年患者多有吸烟史, 术前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呼吸代偿和储备能力差, 手术及术后创口疼痛使其下床活动时间延迟等[8]。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 老年肺部感染伴高脂血症患者已是常见疾病之一。治疗肺部感染合并高脂血症不仅要给予对症治疗, 多数患者病情反复, 病程较长, 使其心理压力较大[9], 必要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综合性护理干预从患者的角度进行全方面考虑, 本研究从综合评估、饮食、病房管理、呼吸道护理、促进呼吸道功能恢复等多方面行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研究组肺部感染控制率及血脂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可见系统性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且对于肺部感染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 更涵盖了心理及医疗护理等不同方面, 从而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服务, 进一步促进临床护理疗效的提升[10,11]。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80例。纳入病例标准:符合冠心病伴高脂血症西医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者;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实验阳性;年龄18~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病例标准:经检查证实为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胰腺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和肝肾功能异常;8岁以下或70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妇女;过敏体质者;参加其它临床试验的患者[4]。其中男60例, 女20例;年龄46~82 (平均68.5) 岁, 病程1~10 (平均4.5) 年。上述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2周所有患者在此期间必须停用所有降脂药物。然后对照组口服立普妥 (阿托伐他丁钙) 40mg, 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 1~2丸/次, 3次/d, 两组均治疗28d。治疗前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C、TG、LDL-C、HDL-C含量。在试验期间禁止使用除硝酸甘油外其它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中西药物。

1.3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最新版本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订。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以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5]。

1.4 安全性评价标准

1级:安全, 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2级:有轻度不良反应, 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3级:有安全性问题, 安全性指标检查有轻度异常。4级:因严重不良反应终止试验, 安全性指标检查明显异常甚至恶化[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以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 对照组为70.0%,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血脂变化

两组治疗前相关TCTGLDL-C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后, 治疗组TCTGLDL-C均显著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对照组下降幅度不大 (P>0.05) 。两组的HDL-C治疗前后变化都不大 (P>0.05) 。见表2。

2.3 安全性标准

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治疗前正常, 治疗后未见异常, 按照安全性评价标准认为两组试验药有良好安全性。

3 讨论

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病因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暂时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发作性胸骨后疼痛, 为突然发作[7]。中医理论认为:气行则血行, 气滞血亦滞, 而气滞常致血瘀;气血得寒凝, 得温则行。麝香含有诸多化学成分, 其中以麝香酮为主要成分。对由于血栓引起的缺血性心脏障碍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对心脏冠脉血流量有实验结果显示可增加, 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 可使纤维蛋白原的凝固时间延长, 有抗凝血酶作用。它通过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抑制白细胞的游走而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麝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味辛, 性温, 归心、脾经, 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通诸窍, 开经络, 透肌骨, 若诸风, 诸气, 诸痛, 惊癫癥瘕诸病, 经络壅闭, 孔窍不利者, 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之、通之耶?”同时当前许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发现降胆固醇治疗能延缓大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促进粥样斑块的消退, 而且在短时间内出现显著的临床效益远早于冠状动脉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之前, 因此推测降脂治疗对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益[8]。本组结果显示, 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 对照组为70.0%,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前相关TCTGLDL-C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治疗后, 治疗组TCTGLDL-C均显著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对照组下降幅度不大 (P>0.05) , 同时两组的HDL-C治疗前后变化都不大 (P>0.05) 。按照安全性评价标准认为两组试验药有良好安全性。

总之, 常规阿托伐他丁钙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同时, 使用麝香保心丸能提高疗效、改善血脂状态, 安全性好,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立普妥 (阿托伐他丁钙) ,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 对照组为70.0%,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前相关指标 (TC、TG、LDL-C) 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后, 治疗组TC、TG、LDL-C均显著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对照组下降幅度不大 (P>0.05) 。两组的HDL-C治疗前后变化都不大 (P>0.05) 。按照安全性评价标准都认为两组试验药有良好安全性。结论 常规阿托伐他丁钙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同时, 使用麝香保心丸能提高疗效, 也可改善血脂状态, 安全性好,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高脂血症,麝香保心丸,立普妥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烫手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55-354.

[2]林谦.冠心病 (胸痹心痛) 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J].中国临床医生, 2000, 28 (10) :58-60.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8-60.

[4]邓宝澄.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治疗概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 24 (3) :765.

[5]衷敬柏.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防治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 2010, 28 (10) :9-11.

[6]Ferrier KF, Muhlmann MH, Baguet JP, et al.Intensive cholesterol reduc-tion lowers b lood pressure and large artery stifness in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J].J Am Coil Card iol, 2002, 39 (6) :1020-1025.

[7]戴小梅, 高灵通, 宫伟民.生脉注射液联合复方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 28 (17) :1599.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 篇9

我今年65岁,几年前我在医院体检发现有血黏度偏高、血压为142/90mmHg、血脂为1.85mmol/L。医生要我吃阿司匹林肠溶片,但我服阿司匹林后,不是大腿上出现红色斑点,就是小便出血。最近我吃了5-6天的阿司匹林,大便时就会痔疮出血,用痔疮栓、膏都不管用,而一停服阿司匹林就不出血了。请问:除了服阿司匹林外,还有什么方法和药物能控制血黏度偏高和高血压、高血脂?

南昌市·王××

王××同志:

你有血压偏高(142/90mmHg),血脂偏高,以及血黏度偏高等。经服用阿司匹林又出现大腿皮下出血、尿血、痔疮出血等。现就你提出的问题分别答复如下:

你的血压偏高,你应在不同的时间点多测几次,如果每次测得血压都高于140/90mmHg,则可诊断为高血压病。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就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降血压的药物。降血压的药物种类很多,老年人最好选择长效的钙离子拮抗剂(CCA,如苯磺酸氨氯地平或硝苯地平缓释片等),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或苯那普利等)。上述两类药可单用一种,也可联合两种同用。有的病人服ACEI类药易致干咳,不能耐受。则可改换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s,如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

你的血脂偏高,但未说明是胆固醇增高还是甘油三酯增高。如果目前尚不是很高。我建议你先控制和调理一段时间的饮食。即:要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吃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然后,你再复查一次血脂。如仍然增高(以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为主),则可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如果是以甘油三酯增高为主,则最好服用贝特类药物(如苯扎贝特或非诺贝特等)。

至于血黏度偏高的问题,你不必过于紧张,除关心血脂、血糖不过高外。平日尽可能不让自己口干作渴,你可多喝点水,尤其是在晨起及晚睡前都喝杯水。如血液流变学测定血液黏度仍高(尤以纤维蛋白原高),则应适当服药调治。鉴于你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可改服搏洛克(蚓激酶)等,以防血栓。

教授 主任医师 罗发瑞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 篇10

1 病因病机

中医医学文献里没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病名记载, 但根据病因病机以及临床特点属于“痰浊”“瘀血”等范畴。佟晓哲[1]认为痰浊、瘀血是水液和血液代谢障碍的产物, 并认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以气阴两虚为主, 痰瘀阻滞脉道为标, 而致各种并发症。张芳[2]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病涉五脏, 但究其根本在脾、肾, 脾肾亏虚与痰湿瘀血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同时认为脾肾亏损是病变之根本, 痰湿、浊毒、瘀血既是脾肾亏虚的病理产物, 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郭美珠, 肖燕倩等[3]认为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痰瘀内阻。同时认为痰湿瘀血既是脾肾亏虚的病理产物, 又是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张氏与郭氏的看法具有一致性。叶英法, 刘怀珍[4]认为脾胃的运化失常是导致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紊乱的根本原因, 此病和脾气虚、阴虚、阳虚的气机升降失常等关系密切。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汤剂治疗

秦泗关, 张有涛等[5]治疗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 (血脂康胶囊) 和中药组 (大黄茯苓泽泻汤:酒大黄、土茯苓、泽泻、石菖蒲、萆薢、桃仁、红花、黄芪、党参、白术、薏米、地龙、川牛膝、没药、鸡血藤、生甘草、威灵仙) , 结果显示中药组治疗前后TC、TG、LDL-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且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胡玉芳, 陈希源等[6]将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 对照组采用降糖药和服用力平脂治疗;治疗组在服用降糖药治疗基础上加益元清肝健运汤 (黄芪、丹参、葛根、山药、生地、枸杞、黄精、决明子、玉竹、虎杖、荷叶、茵陈等) , 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梁爽, 张骞等[7]用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0例, 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健脾益肾活血汤 (黄芪、丹参、山药、菟丝子、白术、川芎、赤芍、山楂、太子参、沙参、麦冬、天花粉) , 对照组加血脂康;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杨珏进, 杨景成, 廖志强[8]将6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两组均采用降糖药控制血糖, 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治疗;试验组服用自拟神叶汤 (神曲、桑叶、生地、鸡内金、赤芍、丹参、茯苓) 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郑海燕, 廖勇敢[9]随机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自拟调脂茶 (决明子、生山楂、黄芪、银杏叶) 治疗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辛伐他汀片口服;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

2.2 中成药制剂疗法

顾建明, 张新民[10]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46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4例, 对照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血脂指标明显改善。张兴平, 邓玮[11]将68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他汀类或贝特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TG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顾勇, 马亚娜[12]治疗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患者口服荷丹片;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治疗后的改善程度,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且未见不良反应。熊泽文[13]观察五黄养阴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458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给予五黄养阴颗粒;B组给予糖脉康;结果A组的疗效指标均优于B组 (P<0.05) 。

2.3 中西药物联合治疗

颜日阳[14]将70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根据血脂成分的不同分别给予贝特类和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竹叶黄芪汤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周亚萍[15]应用血脂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 并随机分成治疗组 (血脂康胶囊和辛伐他汀片口服) 和对照组 (辛伐他汀片口服) 各30例;结果显示治疗组降TG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管东[16]应用辛伐他汀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100例, 随机平行分成对照组 (采用常规控血糖+辛伐他汀治疗) 和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发丹参滴丸) , 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王震[17]在均给予降糖治疗基础上, 用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39例与口服阿托伐他汀的对照组39例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和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2.4 针灸治疗

许宁, 史大卓等[18]纳入同时符合血脂异常和高血糖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共48例, 随机分为针刺血脂论治组和针刺血糖论治组, 针刺血脂论治组选取中脘、关元、天枢、血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穴位;血糖论治组选取胰俞、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位, 针刺治疗12周;针刺治疗后,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袁爱红, 刘志诚等[19]对35例2型糖尿病伴发血脂代谢紊乱的患者采用针刺合耳穴疗法, 辨证施治3个月后, 结果显示患者的FBS、TC、TG、LDL-C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HDL-C回升, 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 (P<0.01) 。

3 辨证分型

刘怀珍[20]通过对300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进行证候调查, 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证候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显示痰湿阻遏证最多为105例, 其次是气阴两虚证84例, 脾肾阳虚证12例最少, 患者TG升高血瘀脉络证型与其他证型比较最严重 (P<0.01) ;其次痰湿阻遏型患者TC升高较其他证型严重 (P<0.05) 。柳红芳, 陶红宝[21]将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血脂异常分为高脂血症组和非高脂血症组, 通过测定TG、LDL-C、HDL-C、TC等实验室指标并判定中医证候, 结果显示两组痰湿证、血瘀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徐晖, 张英来[22]将14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情况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对脂代谢异常组的五组证型 (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血瘀脉络证和阴阳两虚证) 的血脂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紊乱患者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证为主, 以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多见, 但湿热困脾证为其中最常见的证型;其次为阴虚热盛证、血瘀脉络证和阴阳两虚证。韩丽蓓[23]调查60例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患者, 结果60例患者中, 痰浊阻遏证21例为最多, 其次是气阴两虚证17例, 无证可辨7例。

4 展望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疗效是肯定的, 并且在降糖调脂治疗上具有无明显毒副作用、多靶点调节等独特的优势, 具有西药无法替代的功效和作用。况且降脂中药比较广泛, 例如白术、薏米、山楂等,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饮食调节来预防和改善糖尿病伴高脂血症。因此, 中药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比较广阔的前景。

虽然中医药在辨证施治、复方多靶点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 但是在临床研究过程中, 对照组纳入标准较粗、样本较小、随机对照不够严密, 导致其临床研究的准确性下降。因此, 今后的临床研究应遵循病证结合、方证关联、理法方药统一的整体研究思路, 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 严格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以此提高临床实验研究的准确性、真实性。糖尿病伴高脂血症具有多种复杂的证候表现, 目前本病的证候分型虽然多样化, 但缺乏统一规范的辨证分型及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建立规范化的证候诊断标准, 统一证候分型, 以适应中医临床研究等方面的需求。

摘要:通过对近些年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 概述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药物治疗。目前, 该病在中药治疗、针刺、中药不同剂型等方面获得了肯定疗效, 但在证候的辨证分型上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 需要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

上一篇:保密文化下一篇:安全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