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

2024-08-27

糖尿病足(精选12篇)

糖尿病足 篇1

糖友们都知道,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出现并发症。因此糖友们控制血糖的目的就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 (或) 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 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威胁糖尿病患者的严重糖尿病并发症, 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负担。冬天的时候, 糖友们就比较关心脚部的问题了, 天气比较冷, 要防糖尿病足于未然。

如何及时发现糖尿病足部病变

长期糖尿病可以影响下肢和足部的血流供应。通常早期的表现有:小腿抽筋、足部苍白、足趾冰凉、皮肤温度低, 严重者可因疼痛而出现跛足行走, 下肢供血不足还将导致足部抵御感染和伤口自愈能力的下降。

因此, 糖友如出现下列早期表现时应引起重视:脚发凉、怕冷, 皮肤苍白或青紫、水肿等症状;小腿抽筋、疼痛, 疼痛在行走时加重;出现伤口时, 经久难愈。此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如足部血管搏动检查、足部多普勒血管检查等。

糖尿病还会伤害糖友的腿部和脚的神经。神经病变可以使足部出现一些异常的感觉, 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蚁走感等。有的病人会出现糖尿病无痛神经病变, 当神经受到损害时, 它将不能正确的传导信号。此时, 发生严重足病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

长期的糖尿病可以引起一些足部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这些常见的足病, 不仅可以影响双脚的正常功能, 而且非常容易引发后续的损伤感染, 特别是在保护不当和穿不合适的鞋时发生。

冬季糖友足部宜与不宜

1.足部宜暖不宜寒。入冬后, 糖尿病患者足部应注意保暖, 可采用多种恰当的取暖方法, 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保持良好的血液及营养供应, 加速酸性代谢产物的排泄。但在取暖时应防烫伤。

2.足部宜高不宜低。经常抬高足部可以减轻足部压力, 促使局部静脉回流, 防止代谢产物的蓄积。

3.足部抬高不宜过低。足部离心脏远, 末梢循环不良, 特别是冬季, 寒冷的气候更会加重周围血管收缩。经常抬高足部可以减轻足部压力, 使局部静脉回流通畅, 防止代谢产物蓄积, 有利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4.适当运动不宜过静。俗话说,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始于足下。动则血运增加, 静则血运缓慢。经常适当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还可改善神经功能。但需要提醒的是, 糖尿病患者运动不可过量, 以免增加足部负重。

5.穿鞋袜宜合适不宜过松过紧。由于重力作用, 下肢静脉回流较之躯干上肢阻力大, 若鞋袜过松可致局部静脉瓣负荷量增加, 影响静脉回流量及速度;但鞋袜过紧则压迫血管, 致使血流阻力加大, 对动静脉血流均不利, 既不利于血供, 也不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

6.足部宜净不宜污。特别在冬季宜每日用温水洗腿足, 勤清洗更换鞋袜, 保持足部清洁;及时清理鞋袜内异物, 防止足部硬伤发生;注意清洁足部着力点角化组织, 以免有碍血运而致过度角化使皮肤形成囊泡、感染促发溃疡。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1.每天检查脚。重点检查足底、趾间及足部变形部位, 每日检查双脚, 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有无各种损伤、擦伤、水疱;有无皮肤干燥;有无鸡眼和胼胝 (老茧) ;皮肤温度、颜色情况;有无趾甲异常;有无肿胀、溃汤、感染;有无霉菌感染。

2.坚持并采用正确的方法洗脚。不要过分浸泡双脚;使用中性的肥皂;用手或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用浅色毛巾擦干脚趾间的水分, 并检查有无出血和渗液;保持脚趾间干爽, 如果脚趾间因潮湿而发白, 可用酒精棉签擦拭处理。

3.选择正确的运动锻炼方法。运动作为一种糖尿病的治疗手段, 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体重, 保持健康, 同时降低血糖;当的运动还可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帮助足部保持健康的形态和功能;散步行走通常是糖尿病人运动方式的一种选择。但是过度的行走会增加双脚的局部压力, 因此应适当控制日常行走活动, 而选择踏车、游泳之类的有氧运动帮助控制糖尿病。

4.选择一双舒适的鞋保护你的双脚。轻便合脚:采用鞋带或尼龙搭扣;特定的深度:鞋垫可以更换, 深度足以容纳定制的个性鞋垫;宽敞的足趾空间:圆形鞋头、足趾部有足够宽度和深度, 避免挤压;透气良好:面料选用弹力合成纤维面料或优质软皮, 还有一定的延展性;鞋内平整光滑:鞋内衬很少或没有接缝, 防止摩擦损伤;减震的鞋底:多采用平跟橡胶鞋底, 鞋后部有一定的自然弧度;生物力学鞋垫:糖尿病鞋通常还配特殊的鞋垫, 支持生理足弓, 分散足底压力, 提高舒适性和抗疲劳性。

5.学会买鞋。应在下午时间买鞋, 因为脚在下午都会有一定的肿胀。上午试穿合适, 下午则可能不合适;买鞋时, 需穿着袜子试鞋;两只脚同时试穿;穿鞋时动作要慢;对于新鞋, 穿30分钟后应脱下检查双脚是否有压红的区域或摩擦的痕迹;对于新鞋, 从每天穿1~2小时开始, 逐渐增加穿戴时间, 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穿鞋前, 应检查鞋里是否存在粗糙的接缝或异物;不要穿外露脚趾的、带孔的或夹趾的凉鞋或拖鞋, 也不要赤脚穿鞋。

6.怎样选择袜子。选择使用天然材料, 如棉线、羊毛等制成的袜子;袜子不宜太小, 也不能太大;不穿夹趾的袜子;袜子的上口不宜太紧, 否则会影响脚的血液循环;袜子的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 否则会对脚造成伤害;袜子不能有洞或补丁;做到每天更换。

糖尿病足 篇2

病情介绍:

患者温真满,男,41岁,因右足红肿、疼痛伴局部流脓半个月余入院。患者有糖尿病史10余年,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起水泡,自行挑破后出现红肿、疼痛,间有发热,现拟“右侧糖尿病足伴感染”收治入院。诊断为:1.右侧糖尿病足伴感染 2.高血压?患者起病以来未有神倦,胃纳尚可,二便正常,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变化。有糖尿病史10余年,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有高血压、心脏病史。饮酒约20余年,平均6两/日。

既往史:患者有糖尿病史10余年。

入院体格检查:T36.5℃ P90次/分 R20次/分 BP154/96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慢性面容,表情淡漠,神志清,查体合作,皮肤苍白,未见皮疹及出血点,体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端正,眼睑无浮肿。结膜、口唇苍白。右足有恶臭味,踝关节以远肿胀、皮肤暗红,皮温增高,沿足靴区皮肤见多处破溃小口有黄白色炎性分泌,踝部皮肤坏死,可见6.3×6.3cm皮肤缺损。皮下外露,浅触觉减退。关节活动尚可,足背动脉未及波动感,左足凹陷性水肿。双上肢活动自如。

护理诊断:

1.有跌倒的危险

与糖尿病足有关

2.营养失调

与糖尿病引起的物质代谢紊乱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糖尿病足有关 4.焦虑

与病情严重担心预后有关

5.知识缺乏

与患者缺乏糖尿病的自我护理以及糖尿病足的预防和自我防护有关

护理目标:

1.患者能自主合理安排饮食,学会自我监测血糖 2.患者糖尿病足炎症发展得以控制

3.患者得知血糖控制对防止病情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糖尿病足的危害

护理措施:

1.环境休息与体位:注意患者的体位舒适与安全,适当限制一般活动,防止患者跌倒。嘱患者抬高患肢,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2.饮食护理: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合理安排各种营养成分,少食多餐,食用高纤维素低糖饮食如五谷粗粮、豆类、蔬菜类等

3.有效控制血糖

良好的控制血糖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最有利措施,血糖和感染可互相恶化,感染又会使血糖难以控制,故控制血糖是重中之重。合理使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更加有利。

4.有效控制感染

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可以更有利于控制血糖。合理全身应用抗生素,有效地清除创面,逐步清除坏死组织。

5.严密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色泽、温度、伤口渗液情况,检查局部皮肤感觉、肢端雪云、及足背搏动情况。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及家属增加对疾病的认识,让病人和家属了解糖尿病史终身性疾病、强调治疗的连续性,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使之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2.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了解血糖的控制目标。

3.向患者详细讲解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名称、剂量、用药时间以及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4.教导患者注意足部清洁,禁止赤脚走路。

糖尿病足的护理 篇3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131例,并发糖尿病足7例(均为入院时带入)。根据Foster等提供的简单易记的糖尿病足分类方法:1级为正常足,2级为高危足,3级为溃疡足,4级为合并感染足,5级为坏死足。其中6例为3~4级糖尿病足,1例为5级坏死足,经过治疗护理,6例好转出院,1例转往外科行截肢手术。

护 理

饮食护理: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在护理的过程中让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指导患者根据个人的饮食要求自己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同时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自测血糖以便准确的掌握进食时间及量。同时认真了解血糖与饮食的关系,提高饮食对糖尿病重要性的认知,控制每日进食总热量。一日三餐合理分配,一般按1/5、2/5、2/5或1/3、1/3、1/3的比例。总热量按每千克体重每日30~50kcal,其中蛋白质每千克体重每日0.8~1.2g,糖类占总热量50%~60%,脂肪每千克体重每日0.6~1.0g。

局部皮肤的护理:由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皮肤微循环障碍使皮肤屏障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皮肤护理至关重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定时作足部的检查。每天用软皂、温水39~40℃泡脚20分钟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足部皮肤,不要用力揉搓。如果汗多可以在趾间使用爽身粉,足部皮肤干裂者,可以使用含油脂较高的护肤霜。不要用锐器去除足上的鸡眼死皮等,以免造成割伤。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挤压伤、红肿、或溃疡。如出现皮肤干皱、青紫、感觉丧失、局部红、肿、热、痛,应该立即寻求医生诊治。平时应选择面料软、透气性好、厚及软底鞋,以免损伤脚。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循环与微循环,可采用扩血管、抗凝、溶栓的西药及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使微循环及大血管再疏通改善机体缺血。平时坐位时不要翘“二郎腿”。以免压迫封闭下肢血流,指导病人平时从足尖至膝关节自我按摩,一般早晚各1次,每次15~30分钟。也可以选择踮脚根、弯腰、步行等运动,每日坚持30分钟。

创面的护理:对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采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全身和坏疽局部感染,每日定时给予清创换药,保持病灶创面清洁,每日碘伏消毒3~4次,可采取局部渗液作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一般全身静滴抗生素,局部用生理盐水10ml+敏感抗生素+普通胰岛素8U。按比例配成混合液体,将无菌纱布用上述混合液体浸湿,敷于清创后的创面上,每日用注射器抽上述混合液将创面上的纱布滴湿2~3次。在肉牙组织生长并有治愈倾向时停止使用。也可采用中药红油膏或八二丹外敷创面后覆盖无菌纱布,每日1次,达到生肌去腐作用。对局部皮肤有红、热、痛,但感染未发生扩散及没有水疱者,用中药金黄散加入醋酸中捣烂后外敷,每日1次。让患者卧床,抬高患侧肢体并给予红外线照射,以促进肢端的血液回流。尽量减少足部伤口的压迫以及摩擦。

心理护理:糖尿病足的患者面对截肢、疼痛、经济等多重压力,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心理,从而影响血糖的变化,并影响睡眠和饮食的质量。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的护理措施:①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解释病情,鼓励家属陪患,了解患者的担忧和期望。②与医生沟通,让患者积极地参与治疗,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③告诉病人情绪不稳定可影响血糖波动,不利于治疗。如有病情好转等良好信息应立即告知病人,使病人感到希望,形成一种良好的治疗氛围。

戒烟:糖尿病人应戒烟,因为吸烟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对组织器官的供应减少,这对糖尿病足病人危害更大。另外禁止在足部放置热水袋、热垫,以免烫伤足部。对任何小的足部损伤都应该重视,应该及时处理。

健康教育:①认识糖尿病是一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终身治疗。②了解饮食治疗在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要求和措施。③了解体育锻炼在治疗中的意义,掌握体育锻炼的具体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特别是运动时鞋袜要合适,以防足损伤;外出时随身携带甜食和病情卡片以应急需;运动中如感到头晕、无力、出汗应立即停止运动。④了解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⑤学会正确注射胰岛素,知道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⑥学会尿糖定性测定,有便携式血糖测定仪者向病人说明并演示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同时病人应了解尿糖和血糖测定的结果意义及其评价。⑦生活规律,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每日作好足的护理,预防各种感染。⑧了解糖尿病治疗控制的要求,定期随访。一般每2~3个月复查GHB,每3周复查FA,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每年定期全身检查,以尽早防治慢性并发症。

讨 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见的发病因素包括:①糖尿病神经病变;②全身血管病变及缺血;③足底压力的异常脚垫的形成;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⑤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的缺乏,饮食控制的不好;⑥年龄较大,一般超过65岁的患者无法进行足底的检查;⑦由于糖尿病病人体内的高血糖环境,易发组织多种细菌感染。故平时在护理糖尿病足病人时,应积极控制和消除易发因素,做到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和精心护理,就能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足病人的病情发展,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致残率,延长病人生命。

参考文献

1 菜秀美.糖尿病足的护理.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3,6(3):12.

糖尿病足(综述) 篇4

1 糖尿病足的病因

1.1 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导致足部肌群的无力、麻痹和萎缩, 痛觉、压力和温度感觉丧失, 血管扩张和出汗减少, 导致皮肤过于温暖干燥, 易致皮肤皲裂成为微生物侵入的途径。在足部活动时应力分布异常, 日久将造成压迫性创伤, 导致感染。感染将难以控制, 最后发展为溃疡以及足坏疽。

1.2 血管病变

由于糖脂代谢紊乱、血液粘稠、高凝状态以及下肢循环障碍, 多种因素使下肢动脉容易发生血管病变、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病理特征为动脉内膜粥样硬化及中层钙化。如果动脉硬化造成阻塞, 以致所支配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造成坏疽或溃疡, 经久不愈[3]。以老年人多见, 致残率高。国内有报道糖尿病截肢率为38.1%~75%[4]。美国住院患者截肢手术50%为糖尿病患者[5]。微血管发生病变是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周围循环障碍, 下肢供血逐渐减少, 且病变广泛, 可以波及全身。如果累及肢体末端微血管, 则导致糖尿病微血管性坏疽。另外, 在糖尿病足溃疡周围血管生成减少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另一特征。

2 临床表现

2.1 糖尿病足的分级

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五级:0级:皮肤完整无开放性病灶, 仅有肢端供血不足, 皮肤冷凉呈暗红色, 伴有麻木、刺痛、灼痛, 感觉迟钝或丧失, 并有足趾或足畸形。1级:皮肤有开放性浅病灶, 但未累及深部, 如水泡、血泡、肿胀、鸡眼或胼胝, 及其他损伤所致的皮肤浅表溃疡。2级:感染皮损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 脓性渗出物较多, 但无肌腱、韧带破坏。常表现为蜂窝组织炎, 多发性脓灶或窦道形成, 感染顺肌间隙扩展, 形成足部贯通性溃疡。3级:肌腱韧带受损, 蜂窝组织炎相互融合形成大脓腔, 脓性物及坏死组织增多, 但无明显骨质破坏。4级:严重感染导致骨质破坏、缺损、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假关节形成, 部分肢端出现湿性或干性坏疽。5级:足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 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死, 肢端变黑、尸干, 常波及踝关节和小腿。一般需截肢。

2.2 糖尿病足的分型

根据足部病变的性质, 可分为湿性、干性、混合性三种类型: (1) 湿性坏疽:约占3/4。局部常有红或暗红、肿、热、痛 (不重) 、功能障碍跛行等, 并有全身症状不适发热、毒血症以及败血症等。脓性渗出物延肌间隙扩展以及溢出, 坏疽气味明显, 但足背动脉常可触及。 (2) 干性坏疽:较少见, 约占1/20。往往先有轻度动脉闭塞症, 糖尿病后加速发展, 小动脉血栓形成, 血流逐渐或骤然中断, 相似于动脉闭塞引起的坏疽, 黑色、干枯、足背动脉触不到, 足冰冷, 苍白状, 痛 (不重) 。 (3) 混合性坏疽:约占1/6。干湿性坏疽发生在同—足或不同足, 往往先有部分干性坏疽, 发展感染扩散为干湿性。

3 检查与诊断

有明确的糖尿病史和足部相应体征, 诊断不难。可是有一部分患者患有糖尿病但自己却不知, 到出现足部病变时来诊治足病, 应追问有无糖尿病症状, 查血糖、尿糖等, 以明确诊断。

3.1 预防性检查方面

3.1.1 神经检查

除有痛、麻木、间歇性跛行、温度、震动觉及神经感觉异常外, 尼龙丝检查是国际通用的评价手段。用不同直径的尼龙丝以一定的压力触压足部, 判断接触部位有无感觉。对于细丝无感觉的患者应视为保护性感觉丧失。

3.1.2 循环障碍检查

(1) 多普乐彩超, 可示下肢血管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 加速度/减速度比值增大, 此法准确性较高; (2) 经皮氧分压测定; (3) 激光血流计; (4) 血管造影或选择性血管造影。

3.1.3 其他检查

足底压力测定示足底压力增高, 因肌肉萎缩神经病变蹠趾畸形, 步态异常、少汗、皮干、出现胼胝。

3.2 诊断

3.2.1 病史

明确的糖尿病史;或经检验血、尿糖高, 经临床确诊糖尿病。

3.2.2 足部病变

显现足部不同程度及类型的病灶。

3.2.3 检查方面

血、尿糖高, 白细胞高, 渗出物培养阳性等。

3.2.4 X-线或血管造影

示肢端骨质疏松、脱钙、骨髓炎、骨质破坏, 动脉硬化等。

4 预防和护理

尤其对高危患者, 如高龄、嗜烟、糖尿病史超过5年、患糖尿病未正规治疗者、血糖较长时间未得到控制者, 应行必要的预防性检查, 早治疗。

4.1 保护足部

减轻足底压力, 控制体重, 穿较宽松透气鞋袜或糖尿病鞋, 避免不平、粗、硬、挤压、受力不均。使用泡沫敷料的垫, 可减轻足压70%, 保持足部湿润。

4.2 保护皮肤

每天以温水37℃~40℃洗足, 不可用热水烫足。可用润肤霜, 足部保温, 但不可烤烫足, 不赤足行走, 避免足部受伤。

4.3 治疗足甲癣

外用药, 如兰美抒、克霉唑膏、达克宁霜等, 剪甲时勿损伤皮肤, 以锉磨为宜。不宜用刺激、损伤性强的脚气水, 如复方土槿皮酊等。

5 治疗

因为是全身性多器官病变, 必须综合治疗, 不能只顾局部伤口, 忽略全身状态, 争取保住肢、趾, 不截肢为基础治疗, 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5.1 糖尿病的强化治疗

主要是控制血糖达正常水平, 可通过增加口服药的种类和剂量, 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加口服药不能达强化标准时, 不论哪型糖尿病都应加用胰岛素, 必要时加胰岛素泵等。

5.2 改善周围血管循环供血药物

应用扩血管药物及改善血凝固性药物, 增加缺血区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

5.3 外科治疗方面

分四大类, 即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截肢趾术。

5.3.1 手术治疗

主要有血管旁路移植术、动脉内膜剥脱术和其他手术, 如大网膜带蒂移植术、动脉内腔激光化斑块术和下肢远端静脉动脉化等、腰交感神经切除。

5.3.2 介入治疗

用于大中型动脉有病变者, 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

5.3.3 自体干细胞移植术

包括自体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两种。

5.3.4 截肢术

(1) 坏疽界限清, 感染得到控制。 (2) 坏疽扩展发展难以控制, 行截趾、附跖关节、小腿截肢。

5.4 局部伤口处理先取脓汁培养找敏感抗生素。

5.4.1

不急于清创, 在急性期除切开引流外不过分清创处理, 以防坏疽蔓延扩展, 保证引流充分、通畅。

5.4.2 清除坏死组织

宜用“蚕食”法。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得到控制, 循环改善, 坏疽界限较清时, 可进入去腐阶段, 以“蚕食”法同时加大引流, 以及取出死骨, 为疮面愈合创造条件, TAT预防破伤风。

5.4.3 换药引流

清洗创面不宜用消毒剂, 如过氧化氢或其他消毒剂, 以防损伤皮肤组织。应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引流可用1‰~2‰呋喃西林纱条为宜, 包扎不宜过紧, 不用不透气的敷料。对1、2级者可局部用美宝烫伤湿润膏, 有促愈合作用。

5.5关于抗生素治疗

局部不宜用, 对感染严重, 尤其湿性坏疽且常常为混合有厌氧菌感染应选用药敏强的抗生素, 必要时静脉加口服, 同时加用抗厌氧菌药。对干性坏疽, 除在手术中应用预防切口感染药外, 不一定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王五珍, 许樟荣.国际糖尿病血管疾病会议纪要.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5, 13 (5) :152-153.

[2]周兆熊, 张柏根.糖尿病足溃疡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 26 (2) :98.

[3]李仕明等.糖尿病肢端坏疽的综合治疗.中华医学杂志, 1994 (, 6) :358.

[4]邝安主编.糖尿病在中国.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312.

糖尿病足 篇5

糖尿病足(Diaees fo^DF)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 发症之一。本病于1956年由Okla提出,1972年Olerall 再次明确其定义为:糖尿病病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 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3]。是 糖尿病的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 残、致死的主要因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常常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临床主要表现 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近年来,糖 尿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病人数也在逐渐增 多,但发生率及所占比例却在逐年下降,这都得益于糖尿 病诊疗措施的完善,如采用中西结合,内外合治,多法并施 的综合疗法,其中护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拟从临 床护理的一些实践,结合权威文献资料有关临床护理的可 靠证据,就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1对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度”的把握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是糖尿病得以良好控制的重 要环节。一般原则是,糖尿病病程较短,体质较好,以糖尿 病足为首发表现,且创面多为湿性坏疽者,要求严格控制 饮食的摄入;糖尿病病程达十年以上的糖尿病足,一般患 者身体痩弱,抵抗力低下,创口颜色暗淡,分泌物清稀、无 臭,生长速度缓慢,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应适当增 加,否则创面组织缺乏营养支持,生长乏源,难以愈合。有 学者认为糖尿病足伤口不易愈合,为加速伤口的愈合,患 者饮食中必须有充足的蛋白质[4]。然而,是否予充足的营 养补给应该结合患者的体重指数(BU1)情况、合并并发症 多少、当前的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lAlq的高低而 定,一般情况,对于高BMI(男性>5Kg/m女性>24Kg/ m2)、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的DF患者,主张严格的饮 食控制;而EMI过低(男性< 25Kg/m2女性^ 24 Kg/m2) 同时合并其他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甲亢)或贫血的DF 患者,则应积极给予必要的营养补充,包括精细优质蛋白 的补充。DCCT(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和UKIDS(英 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已证实,糖尿病足患者同样可以从 饮食控制中获益,该研究还强调饮食控制应当个体化[5]。 可见对DF而言,饮食控制必须因人而异,因并发症而异。

2心理护理的“过度”与“不及”

由于糖尿病病程长,难治愈,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给 患者带来巨大精神负担;同时高昂的医疗费用给患者造成 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疾患主要来 源于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两方面。于是,这部分患者往往 因悲观失望而迫切希望得到来自家人,朋友及医护人员的 关心、鼓励和安慰,同时又特别容易被激惹,表现为言语过 激,脾气暴躁,无名怒火。因此,医护人员在实施护理之 前,要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是否为空巢家庭、丧偶等)及 性格特点,揣摩其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和 调试。大量的临床护理实践及研究已证实,心理护理可以 发挥药物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然而,对DF患者而言,心理 护理也必须把握好过度与不及的问题。部分糖尿病足患 者往往有逆反心理,常常在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时将素时的 积怨莫名的往医护人员身上发泄。这时,心理护理多了不 如少的好;相反,对于性情温和而渴求得到关心的患者,耐 心细致的心理调试将有助于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利于 疾病康复。

对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度”的把握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是糖尿病得以良好控制的重 要环节。一般原则是,糖尿病病程较短,体质较好,以糖尿 病足为首发表现,且创面多为湿性坏疽者,要求严格控制 饮食的摄入;糖尿病病程达十年以上的糖尿病足,一般患 者身体痩弱,抵抗力低下,创口颜色暗淡,分泌物清稀、无 臭,生长速度缓慢,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应适当增 加,否则创面组织缺乏营养支持,生长乏源,难以愈合。有 学者认为糖尿病足伤口不易愈合,为加速伤口的愈合,患 者饮食中必须有充足的蛋白质[4]。然而,是否予充足的营 养补给应该结合患者的体重指数(BU1)情况、合并并发症 多少、当前的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lAlq的高低而 定,一般情况,对于高BMI(男性>5Kg/m女性>24Kg/ m2)、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的`DF患者,主张严格的饮 食控制;而EMI过低(男性< 25Kg/m2女性^ 24 Kg/m2) 同时合并其他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甲亢)或贫血的DF 患者,则应积极给予必要的营养补充,包括精细优质蛋白 的补充。DCCT(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和UKIDS(英 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已证实,糖尿病足患者同样可以从 饮食控制中获益,该研究还强调饮食控制应当个体化[5]。 可见对DF而言,饮食控制必须因人而异,因并发症而异。

3胰岛素使用的价值及其“利”与“弊”

将胰岛素应用于糖尿病足的局部治疗已经很普遍,目 前认为胰岛素可以改善局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减少乳酸 堆积,促进感染局部M值升高,增强细胞修复力[6];可以 降低局部血糖,加速组织修复,使新鲜肉芽组织形成及利 于溃疡愈合[7]。对于胰岛素用量的大小,胰岛素使用的类 型、是否稀释以及稀释的度等问题,就近十年的相关文献 来看,差别很大。剂量大小尚可根据局部溃疡面的大小灵活选择,对于剂型的选择上,还未发现有关普通胰岛素、人 工胰岛素、混合胰岛素之间的疗效差异的试验和临床研究 结论。稀释与否及稀释度的循证学证据尚缺如。因此,尽 管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呈现出有益的作用和价值, 但目前的证据来源还停留在经验的层面。目前的共识是, 胰岛素的使用并不是多多益善,一般地,对于血糖控制较 理想的患者,足部胰岛素的使用有造成局部低血糖之弊, 使抵抗力降低,影响溃面愈合;而对于胰岛素抵抗(insL1n resistance R)和/或高胰岛素血症(hyperjnsu丨inmia)患者,由于其可通过促进脂质合成及剌激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 增殖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这于创面愈合显 然不利,此时局部胰岛素的使用应当谨慎。因此,我们认 为在缺乏可靠的循证学证据之前,是否局部使用胰岛素应 结合患者的局部及全身情况而定。

4中药外用的适应症及其“扬”与“弃”

临床和试验研究结果已证实,中药具有改善局部血循 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加速溃疡愈合的作用。并在临床 上得到小范围应用。然而,目前文献有关中药外用治疗糖 尿病足的报道多属小样本、非随机、非盲法研究,个人经验 色彩较浓厚。因而,其被认可和推广尚缺乏令人信服的证 据。就糖尿病足而言,按糖尿病足W angr分级法(即将糖 尿病足分为0 ~ 5级:0级一有发生足部溃疡的高度危险 性,但尚没有溃疡形成;1级一有浅表性溃疡,没有临床感 染征象,但可出现胼胝;2级一有较深足部溃疡,可伴有蜂 窝组织炎,但无深部脓肿和骨髓炎的形成;3级一可出现深 部感染、骨髓炎和脓肿;4级一有局限性坏疽:5级一坏疽累 及整个足部。)指导中药的局部外用更具有科学性。我们 认为,0 1级溃疡是中药汤剂使用的适应症,2级非开放性 溃疡仍可适当的选择中药治疗。任何2级以上的开放性足 溃疡,中药汤剂的使用原则上应列为禁忌。依据有以下几 个方面:①创面新生组织娇嫩,局部神经损害不同程度损 害,感觉减退,浸泡或熏洗时易造成烫伤;②中药汤剂残渣 微粒较多,易留置或藏匿于创口深部及褶皱处,形成异物, 影响愈合;③创口急性期脓液及分泌物较多,中药浸泡或 熏洗有造成脓液之弊,使感染扩散。现代药理证实[8],桂 枝具有扩张血管、促进发汗、镇痛抗菌之效;伸筋草、红花 等活血祛淤药具有改善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抑制血小 板聚集[9],改善局部供血、供氧,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 复,可作参考使用。

5结语

如何治疗糖尿病足 篇6

1.控制饮食

糖尿病足患者应根据病情和个人的饮食习惯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合理地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一般来说,此病患者在一日三餐中摄入的热量应按照1/5、2/5、2/5或每餐1/3的比例进行分配。糖尿病足患者应多吃蔬菜,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其食谱应多种类、多变化,做到粗粮细粮搭配、荤食素食搭配。此外,此病患者还应坚持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

2.进行药物治疗

糖尿病足患者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①前列腺素E1。前列腺素E1具有扩张病变部位的小动脉和微动脉、增加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抑制血小板聚集、修复受损血管的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很适合糖尿病足患者使用。②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压宁定、丁咯地尔等α-受体阻断剂都具有扩张小动脉、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非常适合伴有高血压、心力衰竭或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足患者使用。③抗血小板聚集药。糖尿病足患者血液的黏滞度明显高于正常人,其血液经常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形成血栓。因此,此病患者应及早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进行治疗。④抗氧化剂。普罗布考、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均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临床实践证实,糖尿病足患者若将此类药物与他汀类降脂药联合起来进行治疗,常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3.进行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移植又叫细胞性血管搭桥术,可分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两种。目前,国内外的多家医院都成功地应用这项移植技术治愈了很多糖尿病足患者。

4.使用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

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是指一种用超声波在血管内直接消融血栓和动脉硬化斑块,从而使发生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再通的疗法。此疗法可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缺血的状况。

5.使用中医药进行治疗

糖尿病足护理体会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患者中男6例, 女2例, 年龄52岁~78岁, 平均年龄61.2岁;有吸烟史3例, 嗜酒史2例, 足癣1例;糖尿病病程5年~20年, 平均16年;糖尿病足病程1个月~3年。

1.2 足部病变的表现

8例均有不同程度足部缺血表现, 患肢皮温均降低, 其中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2 例, 肢体末端麻木、间歇性跛行3例;呈烧灼样及针刺样疼痛1例;患肢溃疡单侧趾间4例, 双侧趾间1例, 双侧趾间伴足后跟底部1例, 单侧后跟底部1例。本组有2例进行截肢 (趾) 手术。

2 护理

2.1 严格控制血糖

给予糖尿病饮食、胰岛素治疗等降血糖, 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

2.2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面对截肢、致残率高的危险和经济压力, 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等心理, 从而导致血糖波动, 影响睡眠和食欲。医务人员要针对患者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变化, 加强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鼓励患者, 及时告知患者治疗进展情况, 每次换药时将创面好转的信息反馈给患者和家属, 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 增强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由于糖尿病病程迁延不愈, 所以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2.3 糖尿病足病变的观察

(1)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弹性及皮肤颜色, 如有搏动减弱或消失, 皮肤逐渐变白或暗红提示有缺血表现, 若进一步由暗红变为暗紫红或黑色提示局部缺血、缺氧加重, 易形成坏疽。 (2) 观察皮肤温度。糖尿病足患者由于局部缺血, 微循环不良, 皮肤温度降低, 肢端发凉。 (3) 观察创面。注意局部红、肿、热、痛的程度, 渗液的量、颜色、性质, 溃疡面的大小、愈合情况。

2.4 糖尿病足局部护理及健康宣教

(1) 首先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洗脚, 并用柔软的、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拭干净, 趾缝间避免擦破。同时检查足部和趾部的水肿、皮损程度及血管搏动和皮肤感觉等。 (2) 教给患者从趾尖开始逐步向上按摩足部及下肢, 以达到恢复和提高足部感觉功能的目的。 (3) 告知患者禁用刺激性强的消毒液, 霉菌感染的涂克霉唑软膏。 (4) 在冬季, 嘱其注意保暖, 穿软而宽松的棉袜, 袜腰要松, 以免妨碍脚部和趾部的血液循环, 每天更换袜子并保持干爽、清洁。 (5) 指导家属学会正确修剪趾甲, 不要把趾甲剪得过短, 剪趾甲时必须横向剪直, 不要把两角剪掉。 (6) 宜选择圆头、厚底、面料软且透气好的布鞋, 鞋应宽松, 足端距鞋头有一定的距离。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裂痕、粗边, 穿新鞋时对易摩擦的部位放置少许棉花, 并逐渐延长试穿时间。 (7) 局部破溃者, 清创要干净、彻底, 尤其对坏死创面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彻底清创、引流脓液, 每天换药1次, 局部可用山莨菪碱、胰岛素、庆大霉素湿敷, 促进创面肉芽生长。 (8) 对有烟酒不良嗜好者, 说明原因, 劝其戒掉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长期神经和血管病变的结果[2], 因糖尿病患者不但糖代谢异常, 而且白细胞功能和细胞免疫受损, 易受感染。由于血管和神经病变的存在, 加之足是人体离心脏最远的部位, 微小的创伤即可引起微生物 (包括有氧菌、厌氧菌、真菌等) 的侵袭和感染, 并且易于扩散, 造成糖尿病足的难治性。部分糖尿病患者反复住院治疗, 并面临截肢 (趾) 的危险。本组2例进行截肢 (趾) 手术, 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并且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精神遭受打击。由此可见糖尿病足已经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下, 感染一旦发生常经久不愈, 当感染难以控制时不得不采取截肢 (趾) 手术, 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也是护理的难点。因此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 应迅速清创, 早期使用抗生素并辅以积极的护理, 加强足部护理, 重视足部局部用药及处理, 促进伤口愈合。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354-355.

糖尿病足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5~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更新并颁布了2010版糖尿病治疗指南, 首次正式将Hb Alc≥6.5%列为DM诊断的标准之一, 将其≥5.7%作为筛查标准之一[5]。2012版ADA指南再次推荐了这一诊断标准[6]。采用感觉定量检查仪 (型号为BIO-THESIOMETER) 测定感觉定量及多普勒血流探测仪 (型号为HADECO ES-1000SPM) 测定踝肱指数 (ABI) , 筛选出的高危糖尿病足 (高危糖尿病足标准:感觉定量值大于10伏特, ABI值小于0.9) 患者60例。男35例, 女25例, 年龄 (50.6±14.7) 岁, 病程 (7.4±3.4) 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认知、病情、治疗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入组患者均能生活自理, 意识清楚, 无视力障碍, 能进行语言沟通, 具有民事能力, 能配合定期复诊和随访, 知情同意后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护理教育, 并由内分泌科医师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规律进行糖尿病常规复诊。

1.2 方法

1.2.1 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内分泌科医师、运动治疗师、足病治疗师以及统计人员组成。糖尿病专科护士为已取得江苏省省级糖尿病专科护士资质的主管护师, 拥有5年以上内分泌科临床护理经验, 通过“看图说话”培训资质考核, 具有糖尿病教育、管理经验及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并能定期参加糖尿病知识培训及相关学术会议。

1.2.2 干预方法

实验组:运用“看图对话工具”每周三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 本研究采用新增的“糖尿病足部护理”看图对话工具。该组患者围绕图片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讨论, 充分体现了护患沟通。教育过程中患者是主导者, 而专科护士只充当辅导员的角色。

对照组:采用多媒体幻灯形式每周四组织为患者集体授课。教育过程中糖尿病专科护士是主导, 而患者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负责收集资料、建立档案, 进行基线评估, 每次课程均提前电话联系, 安排3~10名患者参加, 每次课程时间1~2 h。课程结束后均发放糖尿病足部护理健康教育相关宣传资料。两组患者教育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 教育6个月后评价教育效果。

1.2.3 评价工具

1.2.3. 1 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业、月收入、每月医疗费用、诊断、病程、并发症、是否参加过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是否吸烟及饮酒、血压、体重、身高、体重指数、腰臀围、治疗药物名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1.2.3. 2 采用台湾王景璇编制的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8] (Diabetes Self-Eficacy Scale, DSES) 中足部护理部分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 该表在我国台湾地区及内地使用, 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该表有鞋袜正确选择、定期足部检查、足部趾甲修剪、外出问题和足部问题的应对5个条目。每项从“完全没有把握”到“非常有把握”分别赋1~5分, 由研究对象自评。总分为5~25分, 总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1.2.3. 3 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8]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 Care Action, SDSCA) , 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对自我的日常生活照顾活动能力。该问卷由Toobert等针对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发展而来。内容包括: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遵医嘱用药、自我血糖监测、足部护理5个维度, 共12个条目.主要询问患者在过去7天内从事以上活动的天数, 并以此天数作为该条目的分数。在各维度内部计算各条目的平均分, 作为该维度的得分。各维度均单独计分。得分越高, 代表患者在该维度的自我管理水平越高。该量表进行汉化后请专家进行评定, 内容效度指数 (CVI) 为1.00, 各维度的Cronbach'sα在0.64~0.88。

1.2.3. 4 采用糖尿病足部自护行为问卷[9], 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知识和行为。本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2, 内部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8。该问卷包括鞋袜及减压鞋垫正确选择、定期足部检查、趾甲正确修剪、外出时管理、足部问题处理、日常习惯6个方面, 共47个条目。每个条目分5个等级:1分为完全做不到, 2分为很少做到, 3分为少数做到, 4分为较多做到, 5分为完全做到。总分范围为47~235分, 得分越高, 足部自护行为越好, 反之越差。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改变的比较

基线时两组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终点两组的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改变均有改善;但应用看图对话工具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验组, 各项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的比较

研究基线时两组的血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应用看图对话工具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 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lc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4 讨论

4.1 看图对话工具应用于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糖尿病治疗的5项基本措施, 其中健康教育是公认治疗糖尿病成败的关键[10], 不仅直接影响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而且决定糖尿病临床结局。而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早期对糖尿病足的防护重视不够, 缺少足部护理的有关知识[9]。已经证实通过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 可以降低40%~80%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率[11]。因此, 如何才能寻找到既有效又能让患者满意的教育形式来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改变其疾病自我管理行为, 目前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问题。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这一新型的、互动的教育形式, 针对性强、互动时间充分、趣味性强、成本低, 患者易于接受, 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该教育工具在中国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特别是运用工具“糖尿病足部护理”进行足部护理健康教育未有报道。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教育重于治疗, 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和工具, 能促使患者足部护理行为持续改变, 使糖尿病足部护理教育体系趋于完善, 对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尤为重要。

4.2“看图对话工具”互动式教育工具有利于增加2型糖尿病患

者足部护理知识并促进其行为持续性改变“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作为一种效果较好的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工具, 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患者自护水平, 使患者能主动的实施健康行为, 改善血糖控制状况, 预防和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整个教育过程以启发式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通过患者与患者之间积极、热烈的讨论, 增加了其足部护理知识, 并最终促成其足部护理行为持续性改变。该工具还规范了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使其有章可循, 保证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提高了患者知识掌握率, 提升了患者自我效能, 改善了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教育满意度。

4.3“看图对话工具”互动式教育工具有利于患者更有效控制血糖代谢指标

表2这一结果与Belton AB[12]及Omar D等[13]调查结果一致, 85%的患者认为看图对话工具小组教学更具互动和参与性, 能为患者带来共享的喜悦, 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教育更生动活泼, 更能促进患者互动交流、改变其生活态度, 使其自我完善, 增加行为改变的潜力, 并提高临床疗效。通过控制及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对稳定患者病情, 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包含一系列生动的图像和标志, 使糖尿病护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应用该工具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糖尿病护理相关知识, 启发患者在寓教于乐中进行思考, 自己判断正确或错误观念, 鼓励患者讨论、倾诉并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找到被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从而能更有效控制血糖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新增“糖尿病足部护理”看图对话工具对高危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知识、行为改变及血糖代谢指标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5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规律就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 (经踝肱指数测定筛选) 60例,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0名患者。实验组应用新增“糖尿病足部护理”看图对话工具对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改变进行健康教育, 对照组采用常规多媒体幻灯形式。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改变的效果及血糖代谢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改变 (糖尿病足理论知识、合适的足部保护措施、识别高危因素能力、足部情况检查和处理能力) 及血糖代谢指标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看图对话工具”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 能帮助患者掌握足部护理知识, 促进其足部护理行为持续性改变, 能更有效改善血糖代谢指标, 从而避免糖尿病足发生, 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的护理探讨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6例, 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6.2±12.63)岁,均2型糖尿病。根据Foster糖尿病足分类方法(1级为正常足,2级为高危足,3级为溃疡足,4级为合并感染足,5级为坏死足)将患者按病情分类,其中2级患者15例,3级患者18例,4级患者11例,5级患者6例。50例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及综合性护理 ,45例创面愈合出院 ,1例截肢。

1.2糖尿病足的护理 干预

1.2.1创面处理1使用生理盐水对已经发生溃疡、感染及坏疽的伤口创面进行反复冲洗,伤口周围5 cm以碘伏消毒,钝性分离坏死组织,可取局部渗出物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效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静脉滴注控制感染,同时使用8U胰岛素+敏感抗生素+生理盐水5 m L混合喷在创面上,以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换药一次。也可用去敷生肌药物涂于伤口促进伤口愈合。抬高患肢,以红外线照射30 min,促进患足血液循环;2对于形成糖尿病足水疱者,小水疱予以保留,大水疱无菌注射器抽取渗出液,保留创面皮肤,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待其干燥结痂自然脱落;3出现胼胝者,应以毛巾后热水浸泡使其软化后逐次修剪,以防发生感染坏死;4对足部有其他感染者,如脚癣应及时作相应处理防止污染创面。

1.2.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的基础管理措施 ,是决定糖尿病管理成败的关键。每位糖尿病患者均应接受全面糖尿病教育,充分认识糖尿病并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糖尿病足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使其意识到日常护理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掌握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处理病足异常情况的能力。

1.2.3心理护理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终身性疾病 ,患者病程长、饮食受限、经济负担重,加之糖尿病足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担心、紧张的情绪中,严重影响血糖的稳定,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此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家庭情况及患者需求等积极与其沟通,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缓解器紧张情绪。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取得患者信任,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1.2.4足部一般护理强化糖尿病足患者的日常足部护理教育与指导,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足部护理卫生习惯,使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环节[1]。督促患者每日以温水洗脚,浸泡不可超过10 min,洗完脚后用柔软毛巾轻轻吸干,以免损伤皮肤。皮肤干燥者涂润肤膏,仔细检查足部有无红肿、伤口等情况,检查完后按摩足部及小腿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动作需要轻柔,按时修剪指甲,穿着宽松、活动大的鞋袜,防止挤压。

1.2.5饮食及运动护理长期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因此糖尿病足的治疗必须控制好血糖,而血糖的控制不仅依赖药物,更基于医学营养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等计算其每天所需总热量。对于营养物质的含量,仍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占50%~60%,但应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蛋白质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以确保必须氨基酸的供给,脂肪提供能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同时控制胆固醇的摄入。增加纤维食物的摄入,可有效减缓食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同时需戒烟限酒,合理分配糖类、蛋白质、脂肪,可按每日三餐1/5、2/5、2/5或1/3、1/3、1/3分配。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水平,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对于有条件运动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展有规律的合适运动,循序渐进,但运动锻炼宜在餐后进行,运动前后都应监测血糖,以免发生低血糖。

2 结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血糖控制不佳、足部外伤、长期足底压力、衰老及知识缺乏等都是其危险因素,合理的糖尿病治疗以及全面的足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还可缩短糖尿病足病程,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6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护理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 45例患者好转出院,1例患者截肢。结论 适当的健康教育、心理安慰、足部护理、合理的饮食及运动等可加快糖尿病足的好转,降低致残率,同时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足的手术治疗 篇10

关键词:糖尿病足,截肢,手术治疗

糖尿病足(DF)是由于糖尿病而引起的下肢血管堵塞或细菌感染,从而导致的下肢动脉硬化及出现的足部疼痛、溃疡和坏疽也是糖尿病晚期的一种病变症状。临床对糖尿病足的治疗除了保守治疗,就是采取手术截肢的方法。且有关报道说明,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及致残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 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而本文则对24例糖尿病足患者行手术截肢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足患者24例 , 其中男18例 , 女6例 ; 年龄58~80岁 , 平均年龄67.8岁 ;病程5~11个月。所有患者病发糖尿病足的原因包括脚癣或皮肤裂口感染、热水烫伤、修脚损伤、蚊虫叮咬或鞋子挤压摩擦等;根据其分级标准,符合5级的有7例,符合4级的有11例,符合3级的有6例。

1.2 手 术方法

1.2.1支持治疗和术前准备术前所有患者需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血糖控制,并注意观察患者电解质及蛋白血症等的情况;同时采用多普勒彩超对患者进行检查,便于医师作为手术的依据;同时对患者溃疡部位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待患者血糖控制到6~8 mmol/L及平稳观察后 ,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

1.2.2跖趾关节离断术足趾行截断术时 ,切刀需从足趾背侧围绕足趾两侧交于趾蹼处约为2 cm进刀,切开方向顺应跖骨方向,切开后将足部伸屈肌腱、血管、趾神经切断,并将暴露跖骨剥离,然后将坏疽足趾截除。注意足部拇趾截除时,一般将其籽骨一同截除。之后进行止血和冲洗,并进行皮瓣缝合。

1.2.3小腿截肢术小腿截肢需根据彩超检查结果和皮瓣设计进行,并沿坏疽部位截除画线进行切刀,将小腿外侧肌肉切开后,把腓神经和胫后神经分离出来,然后将胫骨和腓骨逐层剥离出来根据事先设计将其用线锯锯断。并用骨凿将胫骨嵴处切成楔形使截断处与骨干形成30°或60°角, 再将腓骨边缘用骨锉将其锉平。然后用锋利的手术刀将小腿后侧肌肉切断,并将漏出的胫后血管进行结扎,之后切断,将胫后神经和腓神经进行处理后,对其切口处进行冲洗,然后置引流片并进行逐层缝合。

1.2.4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 ,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残端渗血情况, 待48 h后若无渗血可将引流片拔除,并采用抗生素对其进行感染预防,对疼痛难忍的患者采取适当处理, 同时经截肢手术后患者心理会出现极大创伤,医护人员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1.3 糖尿病足分级标准

根据Wagner的分级方法分为五个等级[2],0级 :足部产生危险性溃疡,皮肤没有发生溃烂,但骨骼出现畸形。1级:皮肤表面出现局部溃疡,但无感染。2级:出现较深溃疡,并出现软组织炎症,但无致骨感染和脓肿。3级:出现重深度溃疡和感染,并引发骨髓炎和脓肿。4级:骨质出现损坏,部分足趾或前足发生坏疽。5级:足的大部或全部发生坏疽。

1.4 疗效评定

患者治疗效果的判断需根据其术后症状的恢复程度及回访记录进行判定,分为痊愈、好转和无效三类。痊愈指患者症状全部消失,并可安装假肢或拄拐进行正常行走;好转指患者症状稍有改善,且伤口出现感染,并需行截肢手术进行再次治疗;无效指患者症状全无改善,并发生死亡。

2 结果

24例糖尿病足患者经手术治疗及随访记录显示 ,痊愈者2例(83.34%);好转者2例(8.33%);无效者2例(8.33%),且因脑梗导致患者死亡的1例、由于感染严重而导致脏器衰竭致死的例;治愈率为83.34%。

3 讨论

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足 篇11

中医学文献中并无与糖尿病足相对应的病名,但有些疾病描述的症状表现类似于糖尿病足。后世医家多根据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将之归属为中医的“消渴”“脱疽”范畴。认为糖尿病足基本病因病机是久病消渴,气阴两虚,致燥热内结,耗灼营血,络脉瘀阻,热毒内蕴。临床上,用速效救心丸联合京万红软膏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方法 在积极控制糖尿病,给予控制血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病灶局部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然后取速效救心丸6粒研为细末,与京万红软膏适量进行调和,涂于创面局部,再以无菌敷料覆盖创面,消毒纱布包扎,保持创面清洁无菌,不得用手及其他物品触及伤口,每日换药一次,21天为一疗程。

药理 京万红软膏由地榆、栀子、大黄等30多种中药组成。其中地榆、栀子、大黄、黄连、黄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血、凉血的作用,有较强的杀菌力,能有效控制创面的感染,防止毒血症发生;山甲能活血软坚散结,改善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当归、红花具有补血、活血、止痛功效,并能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山栀子性味苦寒,具有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

糖尿病足的治疗探讨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4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51例,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76±2.19)岁,平均病程(5.41±2.08)个月;对照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83±3.11)岁,平均病程(5.72±2.33)个月。血糖:9.2~26.3 mmol/L,溃疡面积:1.0~7.5 cm3,wagney分级:2例0级,12例1级,17例2级,14例3级,4例4级,2例5级。发病诱因:10例水疱破裂,14例鞋袜摩擦伤,9例洗脚烫伤,6例足癣,12例自发性溃疡。诊断标准:参照ADA推荐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足部皮肤缺损、红肿溢脓、骨质破坏、软组织感染坏死、足部变黑坏死。两组年龄、病程、血糖、溃疡面积、wagney分级、发病诱因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应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如下。

①消酮降糖:应用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消酮降糖,酮体完全消失后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进行药敏试验与细菌培养试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②营养神经:500μg的弥可保肌肉注射,2次/d,连用14-21 d后,改为500μg的弥可保肌注,1次/d,连续30 d。调节微循环:30 mL脉络宁+250 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连用14~21 d。以潘生丁与阿司匹林改善血小板的功能或以抗凝药、促纤溶药缓解患者高凝状态,改善局部微循环。③对症治疗:对于感染严重的患者,使用3%的双氧水彻底清创,然后应用250 mL生理盐水+24万U庆大霉素+40 u胰岛素清洁数次,使用654-2+康复新液+庆大霉素纱布外敷,1~2次/d,以无菌敷料或外用油纱进行包扎,抬高患肢[2]。

1.3 疗效标准

痊愈:足部溃疡面愈合,症状消失,末梢循环功能改善显著;有效:足部溃疡面基本愈合,症状减轻,肢端末梢循环功能有一定改善;无效:足部溃疡未见改善,症状体征未见减轻。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痊愈17例(70.83%),截肢1例(4.17%);对照组痊愈10例(37.04%),截肢3例(11.1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足作为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随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延长而增加。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较大,血糖控制不良,下肢血管出现病变,致使血管发生狭窄硬化,影响血供。神经病变能够升高足部皮肤的痛觉,改变足底压力的承受部位,患者足部极易发生溃疡、感染与坏疽。刘文导[3]的研究认为,糖尿病足病变基础在于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两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作为一种培养基为细菌滋生、繁殖与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长期高血糖状态能够造成代谢紊乱,降低机体防御功能,致使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出现血管病变,造成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微循环与微血管障碍,下肢血供减少,加上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能够减弱肢体末梢的感觉,机体难以及时保护足部,引起温度损伤或机械损伤,发生损伤后此种病理改变又难以修复,不能有效控制感染,最终导致糖尿病足高发[4]。糖尿病足属于一种全身性慢性进行性疾病,既有典型糖尿病的症状表现,又有感染溃烂等临床症状,通常伴发神经病变、眼底病变、血管病变、局部感染、肺部感染、心肾异常、酮症等并发症,因此往往涉及多种学科的诊断、检查与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整个治疗始终应当贯穿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糖、疏通血管、抗感染、改善局部微循环、支持疗法、纠正各种急性或慢性的并发症。正确处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要单纯治疗局部伤口,而忽视患者的全身状态;②不要急于清创局部伤口,对于急性化脓的糖尿病足应当及时切开引流,不要过分清创进行手术处理,避免坏疽逐渐蔓延扩大;③宜用蚕食方法清除局部坏死组织,基础治疗取得一定效果后,患者病情会逐渐有所好转,不良代谢得以纠正,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有所控制,微循环与整体循环出现一定改善。此时足部坏疽的健康组织与局部组织界限清晰,可以进行去腐[4]。因糖尿病的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难以彻底预防,因此糖尿病防治的关键措施在于加强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检查足部有无皮损、水疱或抓伤,是否存在足部畸形或趾甲病变等危险因素,动脉搏动有无减弱倾向,便于及早发现足部微小破损,进行预防[5]。若患者合并高血脂症或高血压,应当给予积极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与促纤溶药均为临床常用药。该研究中,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给予潘生丁、阿司匹林、链激酶、辛伐他汀、尿激酶等药物缓解患者的高凝状态,调节血脂、疏通血流、改善循环,在间接上预防糖尿病足。相关研究表明,病情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致残率高,预后差,因而此类患者的早期预防与及早治疗尤为重要[6]。该研究中,在控制感染与血糖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弥可保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能够增强蛋白质与核酸合成,促进突触传递尽快恢复,从而使损伤神经及早修复。脉络宁可以通畅微血管,抑制血小板与粒细胞的聚集,缓解再灌注后造成的损伤,有利于减轻血液的粘稠度,调节局部微循环。清创后使用胰岛素与抗生素冲洗创面,以胰岛素静注降低血糖有利于形成肉芽组织,康复新液外敷去腐生肌效果显著。该研究中,应用综合疗法的实验组痊愈17例(70.83%),截肢1例(4.17%);对照组痊愈10例(37.04%),截肢3例(11.11%),实验组总有效率(91.66%)显著高于对照组(70.3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糖尿病足应用综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临床治愈率,有利于患者的健康质量与生命质量,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临床中应当指导患者重视足部护理,尽可能的减少糖尿病足发生诱因。叮嘱患者选用鞋头部分宽松的软底鞋子,不穿夹趾、露趾凉鞋,避免赤脚穿鞋或穿过硬过紧的鞋子;穿棉质袜子,保证每天换洗,促进足部血液流通;每晚温水泡脚10 min,确保足部干燥清洁,用软毛巾充分擦干趾缝间残留的水分;修建趾甲时避免剪切太深,避免伤及甲沟,检查足部是否出现摩擦伤、红肿、水泡、变色,避免烫伤与外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取暖方式正确合理,不要直接以足部接触暖气,避免烫伤;加强血糖控制,胰岛素适量应用,注重调脂治疗;适当运动,改善机体神经的营养供给,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7]。保持足部卫生,做好保健工作,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发生、发展。形成糖尿病足后,临床医生需要根据病变轻重与病程长短,保守治疗结合手术治疗,局部用药结合全身用药,全身治疗基础上注意调节血脂、血糖与血压,局部清创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足部情况,并与骨科、烧伤科等科室协同合作治疗,方可得到良好效果,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截肢率,保存正常的足部功能。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患者应用综合疗法能够控制病情,降低截肢率,缩短康复进程,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建军,郑洁,方建文,等.实施足病护理师介入糖尿病足治疗室创面处理模式的体会[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21(5):529-531.

[2]赵青松,赵楠,夏楠,等.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28(4):5595-5598.

[3]刘文导,梅世伟,孟凡喆,等.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中药内服、沐足对老年糖尿病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2(9):6281-6283.

[4]张健,赵珺,梅家才,等.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24(7):664-667.

[5]欧阳文莺,黄雅丽,黄翠英,等.“五位一体”动态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1,21(13):82-83.

[6[王亚娜.探讨“脱疽方”通过对醛糖还原酶和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治疗糖尿病足的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上一篇:自主合作与探究下一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