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小结

2024-05-29

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小结(精选10篇)

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小结 篇1

摘要:初中政治课堂要重视课堂教学小结。但长期以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重导入而轻小结, 忽视了教学小结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效益,教学小结

一、情感激励式小结

所谓情感激励式小结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小结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认知活动为目的, 积极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对学习进行积极情感的感悟和体验。对于思想性、德育性较强的教材内容,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小结时, 通常可以借助音乐、诗歌、电影片段、语言等媒介营造特定情境, 激发学生情感, 产生共鸣。在小结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触动他们心灵, 进而迸发出探求新知的动力。

例如, 我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我能行!”》的第二个知识点“超越自负, 告别自卑”时, 我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照自身, 首先反思自己的思想意识是自信、自负抑或是自卑, 接着在缓缓响起的背景音乐中, 老师充满深情地朗诵道:“同学们,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 可你却只是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树, 可你却只是小草;也许你本是一条大江, 却错误地把自己当作小河;也许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 却只把自己当作一名小兵……你们也许曾不切实际得自负过, 也毫无必要得自卑过。让这一切都挥手作别吧!从今天开始, 从此时此刻开始, 我们要超越自负, 告别自卑, 树立真正的自信, 让自己迈向成功!”在激情澎湃的音乐渲染中和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鼓舞下, 课堂上出现前所未有的热烈, 孩子们有的若有所思, 有的频频点头, 还有的甚至忍不住开始喃喃自语……此时老师趁热打铁, 用多媒体出示:让我们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结果全班孩子几乎是用喊的方式读出了这句话。许多孩子纷纷红着小脸喊道:我要成为自信的人!因为这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班级气氛空前高涨。此时, 学生的情感产生了一种共鸣, 对自信的认识和渴望真正成为了一种自身积极主动的需求, 课前预设的三维教学目标就水到渠成了, 这不是空洞的说教能解决的。

此外, 在进行情感激励式小结时, 教师还要注重留给学生思考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的积极情感充分内化,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育人的功效。

二、悬念留置式小结

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 教师可以教学内容中阐明的原理、原则、规律和方法为基础, 提出新问题, 留置悬念, 为下一课的教学进行铺垫。小结得法不但能丰富巩固课堂知识, 也能激起孩子对新课堂的期待和兴趣, 实现教学的正增长。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生自强少年始》这一课题时, 和孩子们一起学完这一框题的基本内容后, 我不失时机地设置悬念, 进行小结:“无数成功者的经历, 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压力, 人人都要自强, 只要努力也都能做一个自强的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强的人了?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是个让许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许多学生迫不及待地翻阅下一章节, 希望早些获悉知识。这样的悬念留置式小结容易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激发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 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本课的结束变成了下一节课的开始。

针对这种悬念留置式的课堂小结, 教师要做到自然妥帖方能水到渠成。提出的问题既要与本课一脉相承, 又要体现新旧知识间的密切逻辑关系,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应用已学的知识去探索未知领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首尾呼应式小结

初中政治课堂在进行教学小结时运用首尾呼应的方法, 能使整个课堂更生动立体。在导入新课时, 设置疑问, 埋下伏笔;课堂教学小结时环绕课堂主题解答课初提出的疑问, 与导言相呼应。这前呼后应, 一伏一应, 环环相扣, 使全课的内在线索贯穿始终, 不但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有独到之处。

例如, 我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学会合理消费》时, 课堂伊始讲述九年级学生小敏在春节期间将长辈们给的压岁钱进行疯狂购物的故事, 设置疑问:这种消费合不合理?从而引出合理消费的话题, 导入到教材内容的学习中。在课堂学习快要结束时,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新知识, 回到课初提到的故事换位思考:

如果我是小敏, 会怎样花这笔钱?在消费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既复习了旧知, 也展示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感悟。老师在稍加点拨中, 就已经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课堂教学的小结。整个课堂实现了首尾呼应, 有一气呵成之感。在这种课堂教学小结中学生的学习是紧凑的、充实的、快乐的, 外在知识很容易内化成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政治的主体意识。

四、拓展延伸式小结

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是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常用教学方法,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拓展延伸, 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和谐。同样, 教师在进行政治课堂教学小结时, 也可以在学生对新课程内容理解把握后,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等特点, 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与超越, 做到既立足课堂, 又高于课堂;既学习理论, 又联系实际;既围绕教材, 又突破教材。让学生在巩固新知识的同时, 还能举一反三, 提升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式课堂小结多是在课程内容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由于课堂时间比较有限, 因此要注意做到适度、适情、适量, 切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不着边际, 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以免有画蛇添足之嫌。

五、概括总结式小结

对于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内容,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小结时, 可以在回顾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采用列图表、绘知识树等方法, 提纲挈领地总结本课的知识结构, 这样既把握了重难点, 挖掘出文本的内在联系, 又理清了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 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

在运用概括总结式的课堂教学小结时, 无论是教师本身还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都要注重语言的精炼, 做到既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又能理清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 使学生对本课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做到了然于心。

总之,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墨守成规, 既要做到因课、因人、因时而异, 也要避免出现因课堂节奏过快或过缓, 使小结所留时间过少或过多, 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现象。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只有将课堂教学小结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纳入到课堂教学的整体中进行认真地思考,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才能更充分地提高课堂效益, 实现素质教育的宗旨。

参考文献

[1]苏晓蔓.初中政治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广东教育 (综合版) , 2011, (6) .

[2]朱东明.初中政治情境教学的实效性研究.吉林教育, 2011, (34) .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结方式论析 篇2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小结 方式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9-023-01

通常,我们教师比较重视教学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的教学,而往往忽视“课堂小结”。殊不知,“课堂小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通过课堂小结,我们可以将课堂知识系统地概括,思想方法进一步深化,激发学生认知水平的上升。也能及时地对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认真而全面地分析、总结和判别,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所以,我们应当对课堂小结引起重视,并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课堂形式,采取不同的课堂小结形式。

一、运用图表进行小结

针对某些零碎、纷繁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图表,把内容分类、整理后列表进行小结。这会使学生学起来感觉到有条有理,有规则可依。当然,图表内容要短小精悍、一目了然,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回顾、总结出一节课所讲的内容,同时能理顺问题解决的步骤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二、设置“悬念” 进行小结

在教学中,教师只帮助学生“解惑”是远不够的,还应该设置“悬念”,让学生去思考。这点在课堂小结中也应该运用,使他们急于求知后面的内容。如在讲“正弦定理”时,可以如下进行。

师:正弦定理的应用范围?

生:①已知两角及一边,求其他元素;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求其他元素。

师:观察所讲例题,这两种题型的解唯一吗?

生:已知两角及一边的解唯一,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解不唯一。

师: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解为何不唯一?何时无解?何时一解?何时两解呢?请同学们课后结合试题进行探究。

这样的课堂小结,既总结了本节课中的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下一节课埋下了伏笔。

三、前后呼应式小结

这种课堂小结方式就是教师在课堂导入新课时设置疑问,然后在结束课程时,环绕新课主题解答前面提出的疑问,与导入相呼应。如,在讲“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以“古印度西萨向国王要小麦做奖赏”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最后再回到故事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计算出国王奖赏的小麦约为1. 84×1019粒,大约7000亿吨,用这么多小麦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l0m、厚8m的大道,大约是全世界一年粮食产量的459倍,显然国王兑现不了他的承诺。这个结尾把引入课题时的悬念给予释疑,既复习回顾了公式,还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

四、习题巩固式小结

这种小结方式就是与课堂作业或课后练习相结合,把上课教学内容设计成练习形式让学生完成。可以是让学生做习题训练,也可以是让学生上台板演练习。这样课堂教学得到及时的反馈,既可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又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从而获得下节课教学内容。如教学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后,布置下列练习。

已知数列{an},a1,a2,a3…an,构造一个新数列a1,(a2-a1),(a3-a2)…(an-an-1),此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五、问题讨论式小结

新课标所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运用质疑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另一方面,我们教师在讲授完教学内容后,可以把所教的知识点整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也可以把新的知识点和原有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加深对新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对数函数”后,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你能归纳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能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吗?学生讨论后,由学生代表总结表达,教师指正和补充。这样,就改变了以往的课堂小结均由教师和盘托出,学生接受现成结论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学习。

总之,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堂小结,而且要创新课堂小结的方式方法。首先,在备课时,要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发,设计好小结的内容,对课堂教学要小结什么,怎样小结等应该要有明确的计划。其次,课堂小结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思维、心理进行针对性的小结,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此外还要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高度概括、抓住重点,做到语言简明准确,通俗易懂,以提高结课效率。

[参考文献]

[1]田艳.数学课堂的结课策略.西藏教育,2011年09期.

[2]陈红艳.浅谈数学课堂“结课”.现代教育信息,2011年第6期 .

[3]张建亚.浅谈数学课堂的结课艺术.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18期.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篇3

新课程更加重视教学目标的综合性, 也就是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 要想很好的达成此目标, 笔者认为在进行课堂小结时, 应该紧扣此目标进行.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可以大大提高实际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训练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一、课堂小结要对新知识进行梳理, 形成网络系统

课堂上, 学生在操作、实验、观察、猜想等活动后, 对建立起来的新知识, 一般情况下都能在各自的大脑中经过加工形成初步印象, 所以在小结中, 学生一般都能把课堂中的新知识的框架叙述出来, 比如:在学习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学生在小结时, 都能概括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即:1.将方程转化为一般式;2.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3.把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4.配方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5.在方程右边是非负数的情况下进行开方;6.写出方程的解.代数中这样的知识小结在学生经过适量的练习后是都能解决的, 计算步骤的小结也是代数中经常遇到的.再如:在学习余角和补角一节时, 对本节内容的知识点也能很快掌握, 即本节的新知识有两点:一是余角和补角的定义, 二是余角和补角的性质.这也是学习几何图形时经常遇到的.研究几何图形, 就是研究这种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在一定数量的图形学习的基础上, 学生对图形知识的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小结也会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样的知识小结对学生来说也是轻而易举的.

长此下去, 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懂得如何进行课堂小结, 能使知识形成网络, 形成系统, 这样更利于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课堂小结要对数学思想进行梳理, 训练学生思维

数学思想是从本质上认识数学知识, 在具体内容和认识过程提升的数学观点, 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是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是解决问题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等.数学思想方法比较多, 在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转化、方程思想等.

如果在课堂小结时, 不只停留在对知识点的归纳概括上, 而从更高层面上对数学思想进行梳理, 那就能深入理解知识, 升华学生的思维, 最终提升学生的素质.

如, 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 对于定理的证明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它所内含的数学转化的思想.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前, 学生大脑中的180°的角有平角, 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成的同旁内角, 证明内角和定理的过程就是将三角形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或同旁内角的过程.那么在小结时, 就应该引导学生概括这种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 有了这种转化思想, 就有了思维的方向, 也就有了行动的方向.这是数学中最常用的思想方法.

再如, 学生在学习了函数后, 可以将函数图像与表达式进行数形结合来解题, 从而更好的、更直观的对函数有深刻的理解, 这是最好的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要在课堂中经常渗透, 在不知不觉中, 养成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 学生的数学素质就会得到质的变化.当然数学思想的运用很多很多, 在此不再举例.

三、课堂小结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 深入理解知识

在课堂小结中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纵横的综合联系, 能将知识融会贯通,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所谓的纵向联系, 可以理解为从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来小结.所谓横向联系, 可以理解为从知识间的作用来小结.

曾听过一节整式加减的新授课, 新内容很少, 就是两个简单例题, 授课教师让学生预习课本, 解决习题, 完成练习接着, 用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归纳概括知识, 从整式的加减 (实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的转化思想) , 联想到恒等变形, 从全局出发, 通过联系、类比, 将与整式加减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纵横联系, 求同存异.通过建立数学观点———验证数学观点———升华数学观点的思路, 这样一节普通内容的课, 通过归纳总结, 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 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效果, 使人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不只是会做一道题, 而是掌握了一类题, 所有的题.

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方法运用刍议 篇4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小结 方法运用 有效教学

构建教育学认为,课堂讲解是由众多环节、众多理念、众多方略组建而成的实践体系。其中,课堂小结是整节课整体效果和表现“总结陈词”的阶段,它是构建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课堂小结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让学习对象对教材知识要义、解题策略的认知和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小结活动“任务”经常由教师直接“代替”,“到嘴到肚”地直接将本节课教材内容要义“灌输”告知给学习对象,导致学习对象在被动接受中,缺乏动脑思考主动意识,也不利于他们对学生学习实情的及时、准确掌握。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活动中,要实现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画龙点睛”的陈述、“引人深思”的小结等目的,就必须科学实施课堂小结方法手段。鉴于上述感触,笔者现就如何进行课堂小结做探讨。

一、通过数学问题进行课堂小结

教育实践学指出,解决问题,其本质实际就是巩固强化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技能的发展过程。找寻解法策略,本质是梳理归纳已有数学内容的实践活动。学习对象有没有掌控本节课要点精髓,可以通过实际解决活动的反馈情况进行实时了解。教师可以在具体操作中,以问题为载体,以问题为引领,根据课本知识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设置和提出问题,组织初中生进行思考分析,开展实践活动,让初中生在自主实践或合作讨论等过程中,带着问题总结归纳,巩固强化课堂教学要义。如在“矩形的性质”教学活动总结环节,教师借助问题载体,通过设计如下问题的形式进行该节课的课堂小结:

1.请同学们说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的形状具有矩形的特征?

2.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矩形,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判定呢?

3.请同学们说说你对矩形性质的感受和体会。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时,运用问题开展小结活动,要结合初中生个体之间的学习情况,不能设置“超越”他们认知实际的问题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学习情况,设置具有层次性、递进性的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全体初中生获取实践时机,获得成功快乐。

二、通过设计图表进行课堂小结

数学学科知识要点抽象、复杂,知识点严密、深刻、丰富。学生在学习认知和探究研析时感到较困难。图标符号能够将深奥、复杂的事物进行形象、直观的体现和呈现。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结尾环节,教师在总结本节课所教、所学数学知识内容时,可以将事先制作好的数学图表进行展示,组织初中生根据图表内容,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提炼”,开展完成图表的填写活动,在图表填写中归纳总结数学学习所得,进而巩固所学知识。如在“菱形的性质”一节课的课堂小结时,教师设计关于菱形性质的空白图表,展示呈现给初中生,组织初中生根据图表内容,进行独立填表活动。初中生在填写菱形表格的过程中,对菱形的边、角、对角线的特征进行了再次巩固和强化,既培养了初中生的动手探究能力,又提高了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又如在四边形章节复习课中,教师引导初中生结合四边形学习活动所得,提出让初中生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四个图形,按其内涵外延特性,进行图表制作活动,以此让初中生对特殊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及内在特性有明晰、科学的认识。

三、通过当堂测验进行课堂小结

学习数学,是为了更高效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学习对象的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助力他们提升自身数学素养。当堂测验,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检测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初中生对某一知识点认知和掌握情况,可以通过习题完成情况予以呈现。教师应将当堂测验作为课堂小结的一种有效方法,帮助初中生及时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当堂测验课堂小结的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教师在测验习题的设计中,可以在设置本节课课堂所学知识内容基础上,融入下一阶段需要学习的习题,为预习下节课的新知埋下伏笔。

四、通过前后联想进行课堂小结

各个知识点之间具有深刻、密切的关联,从而构建成系统、复杂的知识架构体系。教者在总结归纳活动中,应结合知识要点的密切关联特性,组织和指导他们进行前后练习、前后联想、前后对比,从而准确认知要点“本质”,在由此及彼、类比对比中达到巩固总结之功效。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讲解结束时,教者可以组织初中生联系以前所学的有关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内容,引导他们初中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与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二者之间内容的异同点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探析,帮助他们更深切、全面地领会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内涵,助推学习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举措外,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类比推导、探究问题等方式进行课堂小结活动。初中数学教师要遵循新课改要求,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紧扣教学要素内在特性,科学实施课堂小结,让初中生在科学课堂小结进程中,更深入地学习探知,更自由地“遨游”数学“海洋”。

参考文献:

[1]李勤.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结[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6).

[2]牛帅.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03).

[3]王新奇.有效总结精彩生成——对《幂的乘方》“课堂小结”环节的评析与思考[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09).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结 篇5

有的教师总是在本课时结束时以“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等如出一辙的提问方式进行,或者是有教师再把本节课所学知识在简单的重现一下. 不能把新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学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本人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况,尤其关注数学课堂小结的设计,本人认为课堂小结时可以有本节课所学知识简单的再现, 也可以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但这些并不是主要的小结目的,其主要目的是对本节课规律的总结和知识的提升. 接下来谈谈在课堂常用的几种小结方法.

1. 对于课堂解决的例题要随时随地的总结规律和方法 ,涉及到本节的哪些知识点及前面所学的知识点等. 同时也要有思维方法的总结和提升.

2.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要有个简单梳理 ,要总结成知识树或框架图、口诀、歌谣、顺口溜等等形式. 如学不等式组的解集可用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

3. 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对学上今后的学习能起到什么作用? 如何去用? 如学完全等三角形就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其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等等.

4. 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对于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实际意义及作用? 如学完相似或三角函数可以利用它们进行测量等.

5. 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等.

6. 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来源及发展等.

上述小结方法不一定每一节课全用得到,涉及到哪一条就用哪一条,不要牵强. 如果条条都用也会占用过多的时间,不符合实际.

小议初中数学课的课堂小结 篇6

一、趣味式小结法

所谓趣味式小结法, 是指在课堂小结时, 把当节所学的重点内容归纳整理成几句有韵律的词语或富有诗意的短句, 使学生既感到富有情趣, 又简明好记, 我们称这种课堂小结方式为趣味式小结.其特点是简明扼要而又有趣味性.在教学中, 当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点比较多而要记的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又比较长时, 学生运用“理解记忆”“逻辑记忆”等方法往往能事倍功半,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趣味式记忆法就非常必要了.

例如, 在讲“解直角三角形”这一节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间关系式有四个,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怎样准确、迅速地选好适当的关系式, 学生往往感到十分棘手, 但如果把选择关系式的方法概括成六个短句, 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掌握, 即“有斜用弦, 无斜用切;求对用正, 求邻用余;宁乘勿除, 取原避中”并说明, “斜”是指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弦”是指正弦或余弦, “切”是指正切或余切;“对”是指对边, “邻”是指邻边, “正”是指正弦或正切, “余”是指余弦或余切;“宁乘勿除”是指当可以用乘除关系式时, 选用乘法关系式, “原”是指题中的原始数据, “中”是指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中间数据.

又如, 在讲“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时, 可把其解法小结为“二元二次, 消元降次;一分为二, 二分为四”.其中“消元降次”是指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一分为二”是指如果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能因式分解, 那么这个二元二次方程组就可化为两个方程组, 如果两个方程都能因式分解, 那么这个二元二次方程组就能化为四个一次方程, 然后再解这四个一次方程组即可.

二、数字式小结法

所谓数字式小结法, 是指在课堂小结时用数字结合所讲内容的关键词语, 把某一节或某一章的每个内容串联起来, 排成一定顺序或划分出某一类题的具体解法步骤, 我们称这种小节方式为数字式小结法.在教学中有时一节或某一章所讲内容比较多, 或某一节课所讲内容的重点是某一类题的解题方法, 而课本中只有解题的过程, 却没有总结出具体的解法步骤, 这样学生就容易产生误解, 解题时也常常出现错误, 这时小结时通常采用这种小结方法.

例如, 在讲“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配方法虽不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主要方法, 但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四种解法中的一个难点, 为化解这个一难点, 使学生掌握这种解法, 可把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归纳为“一化, 二配, 三求解”.并结合例题讲明, “一化”是指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二次项系数化为1;“二配”是指配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使方程左边是完全平方式, 右边是非负数;“三求解”是指开方后, 解一次方程的两个根.

又如, 在讲完《因式分解》这一章时,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四种, 在对具体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时, 学生往往不能准确及时地选择恰当的方法.因此, 在进行小结时要针对多项式的特点, 把因式分解的步骤概括为:“一提二套三分组, 十字相乘细评估.”并结合例题讲明, “一提”是指见到一个多项式, 第一步要看它能否用提公因式法分解;“二套”是指当多项式不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时, 第二步要看能否套用公式;“三分组”是指当不能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分解时要分组;“十字相乘细评估”是指当以上方法都不能把多项式分解因式时, 最后用十字相乘法, 这样在分解因式时学生就会有条不紊, 游刃有余.

三、表格式小结法

所谓表格式小结法, 是指课堂小结时, 把当节所讲的内容分类整理后列成表格的小结方法.当一节课所讲的内容显得有些零碎纷繁时, 通常采用这种小结法.这样会使学生学起来感到既有条理, 又有规则可依.有时所讲的内容虽然简单, 但通过列表小结后, 能使所讲的内容更加深刻、具体、详细.这样的实例很多, 这里就不讲了.

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小结 篇7

一、依据《标准》的要求, 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小结,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新《标准》中, 有5个能力要求。有5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根据新《标准》中所要求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 应就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小结。

1.冶情励志,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当授完新课后, 结合教材内容, 运用生物学史资料适时介绍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授完8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节课后, 补充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例子, 让学生通过这些“故事”从侧面了解到“坚实的理论基础, 坚持不懈地努力”, 是孟德尔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通过科学家们的人格力量和治学精神鼓舞学生, 使学生有学习的榜样, 学习的信心、动力;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潜移默化、陶冶、激励学生, 落实生物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

2.强调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标准》的基本理念, 探究性学习贯穿于教材的各个章节当中, 因此探究性学习能力是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

探究性学习可以看作是一种学习方法、是一个实验、是一系列观察分析的过程。通常在一节课下来, 学生可能会有知识遗忘、思维混乱、分析错误等情况发生, 从而影响学生探究性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 抓住要点,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理顺思路、掌握探究方法。如“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该活动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第1个探究活动, 学生第1次接触到探究性活动, 不了解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因此在小结时应侧重于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如何控制变量的问题, 强调在探究活动中, “每组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 此活动的唯一变量是‘湿度’”、“控制好变量, 才能有效地进行对比, 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不同的探究性活动, 侧重点不同, 教师若能抓住学生探究能力上的不足进行小结, 必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营造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

随着下课时间的临近, 学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逐渐分散, 为此教师必须组织好教学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巧设疑问、推波助澜、营造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北师大版8年级上册生物教材《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一节中, 引导学生对酵母菌、乳酸菌发酵过程、结果进行分析、归纳之后。由于我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亲身经历过相关食品制作的非常少, 生活经验不足, 而且能一次到位成功完成“自制泡菜”活动的学生较少。因此在小结时, 让成功完成任务的学生发言, 读出家长对其自制泡菜的评价意见, 一方面促进学生与家庭之间的情感交流, 让学生得到家长的表扬, 从家长处获得学习的动力:一方面也是通过课堂对学生的成功给予肯定, 让学生体会成功, 鼓励学生进步;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营造出活跃的气氛;在此基础上, 再让实验失败的学生提出实验中遇到的 (如“泡菜发霉”、“乳酸菌的来源”等) 问题并通过集体智慧把问题解决, 从而在课堂小结中活跃学生思维,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前再来一次小高潮, 让课堂教学打上圆满的句号。

二、从记忆和遗忘规律看, 课堂结束前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小结,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1.结合遗忘规律, 及时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小结

著名的揭示记忆和遗忘规律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 即“先快后慢”。针对这一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完成新课教学任务后, 应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 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结束前, 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小结。

2.后摄抑制有助于学生掌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艾宾浩斯的研究还表明中间材料容易遗忘, 开头与结尾的内容容易记忆。这就是著名的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所以, 在一节课中, 教学内容较多, 在小结时, 有必要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小结, 克服识记过程中的抑制于扰。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小结合, 有助增强学生的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小结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场所.众所周知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归纳和小结是对每一节新知识内容的强化和提升,同样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精彩的小结对整节课能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能激起学生对下一次课堂教学的强烈渴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根据具体的学情进行恰当、巧妙的系统归纳、总结、处理,不仅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小结有它的精彩之处,通过归纳总结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并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效果,使所学的新知识能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以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感觉余味无穷,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深入展开.当然对于每一节数学的内容和不同类型老师的教学风格,他们肯定有自己的方式来归纳与小结.下面本人将个人对课堂小结中的一些心得阐述如下.

一、归纳小结要具有比较性

比较是认知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数学中,有些学生容易将新学概念与原有概念、并列概念与对立概念,或者前后法则的内容混淆,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及不同点,再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相同点,帮助学生从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中掌握记忆对象.比如,在七年级数学中的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例如:(-1)+(-2)=-3,(-1)+(+2)=+1,(+1)+(-2)=-1.学完这两条法则后,学生容易将其相混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归纳时,重点把握三点:一是观察是同号还是异号,二是定和的符号,三是定和的数值.从而使学生既明白了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更主要理解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从而避免知识的负迁移现象,帮助学生对法则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准确深刻.

二、归纳小结要具有针对性

归纳小结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凡是学生难理解、难掌握和容易出错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都应及时阐明.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九年级圆的知识中,关于圆的切线证明主要有两种,一是定义: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二是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这两条结论在应用过程中学生存在很大疑惑.因此教师必须做归纳和小结.例如下面两个问题:1.已知:如图1,P是∠AOB的角平分线OC上一点.PE⊥OA于E.以P点为圆心,PE长为半径作⊙P.求证:⊙P与OB相切.2.已知:如图2,△ABC内接于⊙O,过A点作直线DE,且∠BAE=∠C.求证:⊙O与直线DE相切于A.

在第1题中作PF⊥OB于F点,再证明PF=PE.第2题中连结OA,延长AO交⊙O于F,连结CF,去证明AF⊥DE.其中第1题利用定义来证明,第2题利用判定来证明.此时引导学生如何归纳,其实观察发现第1题中所谓的切线当中的切点是虚的,所以要作圆心到这条线的垂线段,再证明与半径相等.第2题中切点是实的,所以只要连接圆心和切点,再证明与该直线垂直即可.

三、归纳小结要具有简洁性

课堂小结并不是单纯地将所讲内容简单地重复,而是要浓缩提炼,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简明扼要.特别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起点不是很好,在课堂上刚建立的知识体系往往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特别是新旧知识会容易产生混淆、想不清、理不顺等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精选小结的内容,去芜存精,去支蔓存主干,提纲挈领地展示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做到一目了然.注重对每节课进行纵横的综合联系,抒发学习感受.我们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在课堂小结时应注重纵横知识的联系,这一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机会,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在上整式的加减这堂课时,新内容很少,就是两个简单例题,在学生预习课本,解决习题,解决练习后,用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归纳概括知识,从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的转化思想,联想到恒等变形,从全局出发,通过联系、类比,将与整式加减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纵横联系,求同存异.通过建立数学观点———验证数学观点———升华数学观点的思路,让学生把一节普通内容的课,通过归纳,把相关知识达到了融会贯通的高度.这样的小结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积累的简洁性.

四、课后小结要具有延伸性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往往前一个结论是后一个规律的基础.只有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前后的知识相联系,学生才能学得活,学得好,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课堂小结时教师应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疑设悬,让学生课下自愿地去探索、探究,起到课断而思不断,言尽而意不尽,同时,也能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例如,在八年级中“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an·am=am+n(m、n都是正整数).an·am·ap=am+n+p(m、n、p都是正整数).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抓住重点进行课后复习.以及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并且延伸后面涉及到它的熟练应用,以及今后m与n的范围扩大后的使用.

五、课后小结要具有及时性

人类遗忘的规律通常为先快后慢.而学生在短短四十五分钟内接受了大量的零碎信息,他们尚缺乏概括、归纳、总结能力,对所学知识如不及时加以总结,遗忘得会更快.只有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重复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才能使他们对学习内容有较好的记忆.在八年级下册矩形的性质中“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及时地和科学地利用例题加深小结.例如: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60°,AB=4.求矩形对角线的长.通过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因此,在每节课新知识或结论产生后,及时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对加深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是必不可缺的.

课堂教学中的归纳小结是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忽视的环节,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最后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方式,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当我们进入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时,当我们面对学生提问“今天有何收获”时,学生在思考.教师也应当回顾,“这堂课我教会了学生什么”.课堂小结对于教师而言,应是一种回顾,回顾每一个教学环节,思索每一个教学细节.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此时,课堂小结犹如一面镜子,折射着这堂课亦或暗淡亦或闪耀着明亮的光辉.虽然是简短的几分钟结语,对学生而言.却是对“学”的一种深化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把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的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这样,我们明确具体的任务,抓住教学重点,就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使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再掀波澜,从而使数学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课堂归纳小结,如何合理地运用,提高课堂小结实效性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袁才先,袁水波.数学课堂教学小结的方式及作用.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1).

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小结 篇9

关键词:初中教学;课堂小结;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1

一、课堂小结的作用

1. 整理归纳课堂信息。随着年龄的增加,初中数学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而学习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通常每天都是学习了一类课程后,休息几分钟又进入到下类课程的学习,就会有很多的新知识点,那么学生们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就会结合以前的知识点做一个归纳总结,但是还会存在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通过总结出来的问题,老师就可以更明确的帮学生突破难点,抓住重点,所以,整理课堂归纳信息是很重要的。

2. 反馈与提升学习效果。为了测试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老师通常会通过课堂小结的方式来进行测试。比如,快要下课的时候对学生提一些问题,通过他们的回答来检验出他们的学习效率,这样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点,还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承前启后。知识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延伸的一个过程,它具有连贯性,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新知识上更好的延伸。老师们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课堂小结加深对旧知识的巩固,与其新知识相互融合,所以课堂小结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

1. 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是我们学习初中数学是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利用下课时的几分钟时间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浓缩,突出重点,归纳整理成自己能看懂一种系统化模式。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从而加深了对这堂课的印象,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对于不懂的问题就会去问老师,在这样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就会对初中数学产生更多的兴趣。老师也可以作出对学生的评测,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本章节学习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在运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通过课堂小结,你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启发等等。以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从而对他们的记忆力进行了巩固,又提高了他们对问题质疑和分析的能力。

2. 拓展延伸法。初中数学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师们应该通过对课堂知识的延伸,从而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和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联系起来。不仅开发了学生们思维动脑的能力,在课堂小结中,还可以布置将课堂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一些家庭作业。这样不仅体现出了教育的人文性,还拉近了教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和对新知识的探讨欲,在自己的思想基础上开拓了更宽的知识领域。

3. 加深印象法。中学生处于叛逆阶段,他们有着许多的特点,比如活泼好动、热情开朗等。在课堂小结中,老师们可以开展有利于所学知识加深巩固的一些活动,比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思维也具有了一定的独特创新能力。

4. 比较异同法。通常初中数学都有多种解答思路,多种答题方式,我们可以把新的知识点与旧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对比,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并列概念、对立概念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总结出它们之间的特点,然后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一个异同的比较,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而通过自己总结的思路作出简单有效的解答,同时也加深了他们的记忆。

5. 质疑法。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疑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会因为学生存在的这种疑惑,从而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不懂的问题,老师也可以在课堂小结时让学生们自由的提问,给予学生们一些提示,让他们自己试着解答,然后不懂得地方大家在互相讨论,这样会对很多知识点进一步的掌握。

6. 情感教育法。初中数学是一门烦闷的课程,学生们听着往往会觉得很枯燥,它全是公式化的。所以,老师们应该带有感情的去教学,结合学生的特性,带着感情的和他们去交流沟通,情感能感动人的内心,它能对学生的心灵起到滋养和净化的作用,从而激发出他们心灵的感触,开发出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知識水平。

7. 知识梳理法。这也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的比较频繁的一种小结方法,它主要是通过老师对教学知识的总结,对难点和重点进行划分,以一种更有规范的系统形式来准确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效的梳理方法可以使学生们更能快速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小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组成部分,它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有着承前启后和提升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为了保证课堂效益的一种方式。在强化记忆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佑武.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J].吉首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z1).

[2] 马强利.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堂小结的必要性[J].南北

桥,2013(11).

[3] 鲁明丽.例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方法[J].中国数学教育(初

中版),2014(7).

[4] 颜仁荣.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有效性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

初中数学教学结尾方式刍议 篇10

一、课件回放式结尾

无论哪门功课的学习, 兴趣是相当重要的, 没有兴趣的学习味同嚼蜡, 无异于做无用功.数学教学也是一样.爱因斯坦有句耐人寻味的话:“思维世界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尾采用课件回放式, 既是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一次有序地梳理、巩固, 同时回放也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 使学生产生愉悦、享受的心理.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比教师单纯地总结式讲解效果要好得多.比如, 学习《勾股定理》这节课在教案预设时以“问题情境———分析探究———得出猜想———实践验证———总结升华”为主线, 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与验证过程.在教法上采用的是启发探究式, 即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师生交流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探索、发现的时间和空间.正因为学生是以一个创造者或发明者的身份去探究知识, 课堂上形成了自觉实践的氛围, 来达到收获知识的目的, 所以, 我在结尾的课件式回放中不是简单地将知识和盘托出, 而是采用了一幅图、一个问题, 再一幅图、再一个问题的方式, 让大家在回味学习过程中进行复习巩固.由于知识的呈现不是教师讲出来的, 是学生通过思索回忆起来的, 这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结尾方法学生喜闻乐见、兴致盎然.如回放中有这样的图形:毕达哥拉斯在朋友家做客时, 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种特征, 黑板前的屏幕上先后从不同角度飞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你发现了什么特性吗?2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点?3你怎样看待我国数学家赵爽的证明?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要想课件回放式结尾成功,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 那种随意拉几幅图的粗糙式做法是不可取的.

二、学生主持式结尾

不少学生对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相当崇拜, 甚至有学生还是某一主持人的粉丝, 原因是主持人知识广博、才华横溢、随机应变能力极强.初中数学教学当然不可能给予学生这样的机遇, 教师也没有这方面的才能, 但是, 能不能在课堂结尾也让学生主持一下当堂课的结尾, 过一把主持人的瘾.我尝试着这样去做, 经过多次实践总结, 觉得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刺激性, 能激发学生正能量的发挥, 张扬他们的好胜心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当一回课堂结尾的主持人, 难度不大, 成功的概率高, 每一个学生都愿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比如, 学习《平行四边形》, 请学生主持结尾, 有学生在总结时运用生活中见到的例子, 通俗准确地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并且从边、角两方面较好地诠释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学生主持式结尾, 必须在课前与学生沟通好, 让学生有个思想准备, 保证结尾的主持成功.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那就是要“头尾兼顾、内外兼顾”, 意思是成绩好的成绩差的、个性内向的和外向的都要兼顾到, 不能只顾了优等生和外向型学生, 而忽略了弱势群体.

三、激励表扬式结尾

激励表扬式结尾也是我经常运用的一种方式.因为“如果 (教师) 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 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爱因斯坦语) ”.而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表扬是非常不错的一种方式, 它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学习的成功, 老师对自己的肯定, 同学对自己的羡慕, 从而激发内在的潜力, 更加的积极进取.在这个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更为直截了当:“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一般情况下, 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踊跃发言的、作业正确的学生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我觉得, 这样的标准太高, 学生是来学习的, 好学生毕竟不多.我的做法是:将标准降到最低.只要有了其中一点就可以表扬, 甚至在某一点上有了进步但做得还不够的学生我也尽量给予表扬.例如, 有个学生, 在学习《三角形》时, 作业有错但听讲特别认真, 我在结尾时表扬了他, 夸他课上的用心听讲, 说:“如果你在作业时, 克服了粗心, 就更棒了.”这样说, 既鼓励了他, 又指出了他努力的方向, 他十分开心.

上一篇:武汉银行业发展问题下一篇:水平旋喷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