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工作

2024-05-14

计算机教学工作(精选12篇)

计算机教学工作 篇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课程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是一门步入学校大门不久的新型课程, 它的特点是实践性强, 发展快。因此, 探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如何上好计算机课成了学校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 在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 这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 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 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从游戏引入新课,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把计算机课寓于游戏中, 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在学生浓厚兴趣的支持下掌握知识。再如, 用比喻教学法让学生接受专业术语。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性的名词术语最难被接受, 适当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 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极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

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系统的计算机科技教育, 培养能担任计算机课的骨干教师和科技活动辅导员。在行动策略上, 我们要强化科技课程、科技活动, 以综合课程、活动课程为主, 要以经常性、广泛性、自觉性为原则狠抓计算机知识普及, 通过课程设置、学科渗透、科技活动、科技图书阅读等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同时,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 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应不断地充实、更新, 要及时地掌握现代计算机的新理论、新概念、新动态;同时对基础理论应从拔高、加深的角度进一步地学习, 也应学习边缘学科诸如信息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计算机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改革考核方式, 把个性化的作业和考试结合

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 故检验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好坏不能凭一次书面或上机考试来判定。笔者认为, 合理的考试方法就是给学生4-5节的上机时间, 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心制作自己的课件, 考评时对学生制作的课件进行现场评分, 并把那些没在课堂上讲述的设计技巧作为附加分, 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可以说, 学生的上机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一环, 组织得当、安排合理、目标明确的上机不但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活力, 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的舞台。总之, 在这样把作业与考试结合在一起, 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会设计出很多具个性化的课件, 并且不乏很漂亮、很雅致的精美课件,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在全社会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计算机教学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已经远远不够, 必须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 提倡学生善于质疑。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 而是通过学习来认识科学本质, 掌握学习方法, 训练思维能力,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通过多方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必要。其次, 作为教师, 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抛弃旧的教学模式, 敢于创新, 创设更多让学生质疑求异、乐于思考的情境, 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所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的营造主要取决于居主导地位的教师的心境, 因此, 教师需首先在课前调整好情绪, 抛开一切不利于上课的情绪因素, 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 不仅能完成教学任务, 而且常常会有突破有创新。总之, 保持良好的心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提供给学生一种宽松自由的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六、计算机教学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 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 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和取得高效的教学质量。首先, 使用启发式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人们在初学计算机时, 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 对课堂理论教学则感到单调、枯燥乏味, 尤其是在学习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表现更为突出。此时, 如果教师运用优美的教学语言, 可以给学生新颖的刺激, 激发学生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 使用富有哲理的幽默语言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语言丰富的重要表现, 也是教师智慧的重要象征, 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工具。第三, 使用含蓄的批评提高教育实效。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 而教学批评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采用温和含蓄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消除恐惧, 缓和气氛, 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 开展计算机教育,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除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外, 还系急需培养一支稳定的、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善于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具有熟练操作能力、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能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仲严:《高职计算机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书育人》, 2002 (3) .

[2]陈烈强:《对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若干思考》, 《高教探索》, 2000 (5) 。

计算机教学工作 篇2

茶陵职专:王英

时光飞快,一学期的教学工作马上结束,受学校的安排,本学期我任教一门课程: 2002、2006班的PS。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圆满完成了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也达到了期初的教学目标。现该门课程教学总结:

总体思想要求:本人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

PS期未教学总结

茶陵职专:王英

作为平面设计领域的龙头软件Photoshop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在网页制作和多媒体课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Photoshop已经越来越普及到很多职业学校,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002、2006的教学工作。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Photoshop的各种界面的核心功能和基本用法、提高自身的界面设计水平、开阔视野、不断创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1、上好每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认为上好每堂课,尤其是图片欣赏十分重要,它能够使学生对这门课有个整体的了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每次上课时我为学生展示优秀的界面效果图像,让他们了解配色、技术在图像处理中的重要作用。滤镜是Photoshop的万花筒可以在顷刻之间完成许多令人惊叹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强大的滤镜功能,我把原图像和用滤镜处理的效果图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比较,使他们初步体会滤镜这种图像特效工具的使用效果。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我还向他们展示了同样师兄、师姐的优秀作品,从图片的整体构思、创意、色彩、整体效果等审美角度给学生进行讲解,在拓宽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使他们相信自己完成Photoshop的学习后也能进行一些复杂的界面设计处理。

2、学以致用,善于从生活中挖掘“例子”。

生活中、网络上有很多相关的界面设计的图例,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就围绕如何用Photoshop更好的设计网页界面这一主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图像处理。从实践过程来看,学生们觉得这些知识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系统。

根据我学习photoshop几年的经验,我将中文版photoshop界面设计的教学分为多个教学单元:软件启动界面设计、电子相册界面设计、娱乐软件界面设计、实用工具软件界面设计、、网页界面的制作和游戏界面的设计等。其中综合实训课又贯穿于每一教学单元中。“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其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作为教师,我将每班学生分成5-7组,每个组又选派组长,由组长管理这些学生,然后根据教学内容按排任务的大小和顺序,使得任务之间呈现相互关联,循序渐进“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认识。

4、结合高一技能抽考要求,提前讲解抽考题目。

在完成教材中案例后,我另外给学生补充了高二专业抽考题库中的练习,总共10个,我的要求是每2节课下来,要求每个学生只少完成2个实训项目,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提前预习或自学完成后续的练习,通过2周的学习,计算机班学生的掌握能力还是比较强,基本上都学会了,在期未学校专业抽测时,绝大部分都能够在45分钟完成达到了初期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教学工作 篇3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 能力培养

一、中职计算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传统教学方法小析

1.传统的讲课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开动思维,实际上只注重了知识内容的灌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两种极端:一种是接受了这种授课方式的学生,成绩优秀,但缺少最重要的实际能力运用及创造性;二是不接受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连最基本的知识也无法掌握,更无法完成自身能力的提高。

2.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对计算机专业要求的最基本要求便是动手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着重点仍是教师的“教”,而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学”与“用”。很容易出现学生在某一堂课已学会当堂课的内容,但更多的学生仅是记住而非学会。出现当时会,过后忘的现象。

(二)当前中职计算机实际能力教学的内容小析

1.现有的中职计算机教育中也有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如:上机的实机操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实现动手的能力,将上课的内容转换成实际的演练,增加学生的记忆及知识的掌握。但这样的课程有限,单一且重复,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无法灵活运用到教学课程中。

2.开展实验课也是当前当前中职计算机实际能力教学的一部分,即是在实机操作的同时,布置题目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种教学方法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无法达到真正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因为实验课的课程及时间都非常有限,大多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内容时草率应付甚至是抄袭,不能真正运用到所学的知识。

(三)当前中职计算考核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

现有的中职计算考核中存在只看重结果,不注重能力的问题,且考核内容单一,一般只分为笔试、机试。而在考核题目上,多为理论题,学生只要在强制记忆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较高的分数,但在实际的能力上却没有更多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最终只会导致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得心应手。

二、中职计算机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探析

(一)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

1.从教学内容出发,现有教材中的内容多为单一的知识传授,比较枯燥,学生学起来容易产生倦怠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主要的问题是能将这些知识转变成实际操作的内容来进行。适当地运用“示例演练”法,结合书本知识,调动起学生兴趣,将内容与实际能力有机结合,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抛弃单一的理论知识,选择能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问题来进行讲解分析。例:学习Excel电子表格的运用,前期的教学多是理论性的知识,内容繁琐且重复。这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直接打开Excel电子表格操作演练给学生看,每一步的操作都让学生与教师统一步伐,达到“学、看”相关相联。

2.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前,应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会导致学生无法认真去完成该项技能。只有不断地通过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使其真正掌握这一技术。比如在设计Photo shop实践课时,可以找班上学生的照片来进行照片处理(去青春痘、修红眼),并让学生互相恶搞,将成果照片放入自己的空间给其他学生欣赏评分,从而产生对计算机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中应当完善教学方法

1.在进一步的学习中,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单一的学与看已满足不了知识的积累,这时只有再与实际操作相统一,完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学生能力提高的效果。比如Excel电子表格运用中函数的使用,内容复杂且难度大,这时就需要教师去分析这些函数的实际运用在教学的过程中的重要性,能够将复杂的内容转变成简单的知识讲述,结合课堂练习作业,提高学生在复杂性强的知识面前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并保证过而不忘,记忆深刻。例:函数“AVERAGE”的运用,首先应先告知“AVERAGE”的英文意思是“平均”,那该条函数引伸意思即为:计算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参数:number1,number2,...是要计算平均值的1~n个参数。实例:可将以往的学生成绩隐名公布,要求学生自己算出该次成绩的平均分是多少。在实际数据面前,运用所学的知识,以达到“学、看、用”三者有机结合。

2.完善实践课程的备课。完善实践课程的备课应该与理论课同时制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现有教材,对教学的进度适当调整。每节实践课都应该与理论课相辅相成,设计该课的要求、内容、重难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实践课的所学成果。

3.讲解内容的选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前几年所实用的dos操作系统已被Windows所代替,更出现了Win7、Vista、Linx等,在讲解的时候,应该选择与科技同步的内容;再比如,现流行的文字处理仍然为Excel2003、Word2003,但也出现了2007及2010新版本,在老版本的基础上新版本的内容同样不能忽视,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才能给学生注射更加新的知识血液,同时为培养他们的能力提供一个依据。

(三)对考核及评定的方式进行更新

1.前面所提到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只看重结果,不注重能力的问题。面对这一改革,所要做的首先是将观念转变,在考核及评定的方式上应该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对考试的方式应当进行转变。例:考基本的电脑知识时应当转变成由学生自己动手组装电脑和安装系统,并在组装的同时说出各类部件的名称及基本用途。这样不仅能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也一并考核,一举两得,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

2.制定专业课考核标准。例如:Excel电子表格、Word表格、网页制作与设计等专业性强的课程应该如何去考核及评定,应该拟定出其考核标准,不能以简单的笔试作为标准。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操作及运用,判定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这一专业。

(四)教师应当注意多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提高

1.各个学生能力方面参差不齐,在这一问题上,教师首先要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特点分析,掌握学生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有所不同。不同的学生可能擅长的方面不一样,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避开自己缺点的同时,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面。

2.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之中,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思考,让学生在提高创新力的同时,能力一并提高。鼓励学生多想、多思、多做。

(五) 教学中应安排学生多进行课外实践

1.提高能力的最有效及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安排学生多进行实习,为了能让学生有责任感,应该多尝试校外的课外实践,能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成果转换成能力的一种变相方式,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学生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更能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将计算机这一学科灵活的与各学科相结合,使学生在综合知识运用、自行解决所遇到的难题上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

2.课外实践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简单介绍几种:联系单位用于学生的实习基地。比如联系信息广场,让学生参与进工作的实践中,对多种多样的计算机产品加深学习的印象。

3.学校开展“电脑维修部”等工作部门,联系客户,让学生能自主帮各种客户解决各种问题。开展及参加各种能力竞赛,例如:“打字比赛”“组拆装电脑比赛”等。这些都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及培养很好的方法。

结论

中职业教育明白地讲即是为就业所创造的教育。根本目的就是以就业为根本,培养能力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模式。而中职计算机更是为了向社会提供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所创造的。为了实现提供实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根本。上述表明,学生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教导,只有完善教学,精讲多练,适当的选择教材内容,做好实践课的开展才能真正地培养及提升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乐萍. 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N]. 科技创新导报,2010(32).

[2]史丽霞. 中职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浅谈[J]. 科技信息,2011(15).

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工作刍议 篇4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1. 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希望达到的目的, 是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应考虑并明确的内容。”如前文所述, 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技能就无从谈起;而学习理论知识的目标还是在于能够更好地应用计算机专业技能, 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缺一不可。

2. 明确学生的水平。

学生的原有水平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水平、基础知识水平、性别差异及个别差异, 以便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这就告诉我们, 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是计算机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下面根据几年来职业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体会, 谈几点做法。

1. 申明意义, 提高认识。

一般而言, 学习兴趣产生于学习的需要。学生如果认识到了某一课程的重要性或重要价值, 那么就更容易对课程产生好感或兴趣。职业中学的学生不仅有专业课, 也有其他通修类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使计算机成为自己的特长, 从而可以安身立命, 并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 精心设计, 导入课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 是成功的一半。”课程的导入部分, 对于调动学生的情绪,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都非常重要。因此精心设计课程的导入部分就十分必要了。很多教学老师都习惯了老套的方式, 对课程导入的灵活多样性没有清醒的认识, 也就影响了课堂氛围的形成。

3. 充分备课, 深入浅出。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 尤为如此。一个好的课程导入只是一个开始, 教师在授课之前做好认真细致的备课, 更为重要。对于教师本身而言, 充分备课之后信心十足、饱含激情, 才能做到授课张弛有度、挥洒自如, 淋漓尽致、深入浅出地展现所有的教学内容, 同时感染和带动同学的学习情绪。

4. 任务驱动, 调动兴趣。

任务驱动, 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简称。指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 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 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职业中学的计算机课程, 重视培养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 具有较强的任务性, 可以说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教学是符合课程特点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在总体任务目标的设定上, 要把总任务根据课堂教学单元进行分解成, 用分解的目标来实现总的任务。其次, 任务的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 既不能好高骛远, 也不能过于简单, 否则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第三,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在教师进行了讲解之后, 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加强认识, 然后再下达任务。最后, 在教师的引领之下, 让学生主动地去寻找设定任务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三、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计算机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操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讲, 后者是归宿点所在。不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就搞不好计算机教学。边上机边教学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但是有些老师在给学生们练习的机会时, 只是把课本或指导书的习题拿出来, 实际上也是不甚恰当的。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 在上机操作中应当布置一些具有现实需要性的题目。老师还应该注意有意识地逐渐提高题目的难度, 引导同学们去回忆课堂知识、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 使他们在一个个成就感中获得激励。同时, 展开一些分组或个体之间的竞赛也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朱文彬等.高等教育心理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计算机教学工作总结 篇5

一、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

现如今,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多,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和计算机密切相关,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生活、工作,纷纷选择计算机专业,除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正是出于这种思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纷纷选择计算机专业,但社会上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不多,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产生,因此出现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低的状况。另外,企业在选择人才上也存在着困境,很多毕业生只是持有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证书,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却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难以胜任公司所给职务,使得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质量不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即使社会有大量的计算机人才需求,却依然导致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的不理想呢?

二、计算机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脱离实践

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教师占主动地位,而学生占被动地位。教学模式也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传统的授受关系,只是教师在前面教,学生在下面听,唯一的传播媒介就是课本。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所学到的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与实践相结合。造成这种局面的,当时是我们的考核制度,很多学校的考试所考察的大部分都是学生所学科目的理论知识,只有掌握理论知识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过于重视理论,忽视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犹如纸上谈兵。有些学校开设了实践课程,但实践内容却也是以教科书为蓝本,只是一些简单的操作,不具有针对性,未能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结合,也就无法为社会培养适合性人才,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难就业。

(二)教学内容单一笼统

在全国大多数的高校里,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不管学生自身水平如何,也不管将学生送入哪所大学,毕业后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几乎是一致的,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毕业后缺少一技之长,丧失市场竞争力。另外,学校里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技术更新慢,课程编写调整不及时,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步伐,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三)脱离实际

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未来,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完全取决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不是盲目的跟随课本的脚步,现如今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只是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没有更好的联系实际,不清楚社会的需求是什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是,教师们大多数是由师范类学校毕业后参加到学校工作,虽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本身缺少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需求的定位不准确,难以掌握社会动向,也就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三、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要求学生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机会。学校在安排实践课程之前,应确保学校设施的先进性,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应主动建立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实习机会,帮助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更快的适应社会。教师应合理准确安排学生的实践内容,确保学生明确实践任务,达到实践要求。加大实践考核在总考核中的比重,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者朝着相辅相成的方向发展。

(二)联系实际培养专业型人才

针对教育内容单一的问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每一个学生都各有所长,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还要完善师资力量,在教师选择上注重实践经验,并组织教师的定期培训,使教师观念不断更新,顺应时代发展。还要做到课程资源的不断更新,定期检查更新教育资源,主动与社会接轨。加强对社会需求的调研分析,有针对性的培养技术人才,解决社会上计算机某些领域就业不足的问题。

四、结语

计算机教学工作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案例教学;非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9-0000-01

Talking on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Basis Teaching

-Computer Basis Advanced Case Teaching Research

Liu Wei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Shenyang110122,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status of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and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Keywords:Computer basis;Teaching reform;Case teaching;Non-computer major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根据“智联招聘网”发布的招聘信息粗略统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应聘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企业要求毕业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目前高职院校均将“计算机基础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可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一、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计算机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老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对此我们已对大一新生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计算机分级教学的尝试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针对全校非计算机各个不同的专业,今后计算机应用的侧重点不同,目前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各个不同专业的后续使用要求。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必须跟得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如果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使学生完成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计算机基础案例高级应用教学》,在新生完成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掌握了计算机常用操作基础上,在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案例高级应用课程》,精心设计挑选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针对各个专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深入挖掘本门课程与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相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学习氛围,教师尽量只起到引导、启发的功能。

三、计算机基础高级案例教学研究具体措施

(一)贴近专业需求,制定新课程标准。针对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的8个系38个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按不同的系分别进行调研。我们计算机基础教研室8位老师各有分工,每人负责一个系。通过网络搜索、阅读相关资料、并与各个系部的专业主任反复沟通,深入了解各個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技能需达到的水平、行业标准以及就业方向等,力求制定出适合各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为今后我们教学提供参照依据,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掌握使用技能,具有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二)搜集编写适合各个专业案例,自编教材。在走访学校各个专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每位老师整理、收集、查阅大量适合相关专业的实用、原始数据,编撰、设计适合各个专业的案例。每周利用教研室例会的时间,定期讨论数据的收集、整理;调整案例的设计、组织。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们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看法和意见,我们多次组织召开了“计算机基础课教改师生座谈会”,邀请了各系部相关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学生代表涵盖我校各个开设计算机基础的非计算机专业,约30人左右。在座谈会上,师生们就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以及课程计划进行热烈的讨论。此外,对学校部分专业的大一学生以及毕业生就计算机基础课做了问卷调查,通过反馈跟踪了解企业对相关专业计算机的要求。通过不断积累,最终生成适合全校各个专业《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这门课的案例库并编纂成教材,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对应选择与不同专业适合的案例做到“有的放矢、因专业施教”。我们目前根据学校8系38个专业的不同培养方案,设计的案例库按应用来分,暂分为商务类、管理类、策划设计类、工程类、综合类五大类。(三)实时更新案例库,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高等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计算机基础课总学时一般在52-84学时之间,想利用课堂时间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是不可能的,平时需要大量的上机实践。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我们把教师积累的案例库、素材、习题、以及设计项目要求按侧重专业方向和难度层次分类实时动态发布到网络学习平台上,便于学生课余时间自由选择练习。(四)多组织提供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学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应该让其兴趣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比如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计算机基础大赛,设定主题,允许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参加网页制作、Word排版或PPT设计比赛,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比较满意复杂的综合作品,必须通过多名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多方面提供学生参加校外比赛锻炼自己的机会。

四、小结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计算机课,如何把我们课程内容更贴近专业建设,更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以及今后对他们进一步学习更有利,更符合计算机不断更新发展的技术,是我们要一直不断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影,王波.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法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Vol.4,No.9,2008.12

[2]杨玉强,赵绪辉,陈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渤海大学学报,Vol.30,No.3,2009.09

计算机教学工作 篇7

一、会话式教学

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软件, 可以把教学内容即教师需传授的知识, 通过各种文字、图形、动画展示在屏幕上, 同时还可以配上精练的语言, 学生可以通过屏幕提示选择合适的内容, 用计算机学习。计算机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会随时向学生提问, 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能正确回答计算机的提问, 计算机会自动将学习内容加深, 进入下一步学习, 若不能正确回答, 计算机会给以适当的提示和辅导, 直到学生学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这种会话式教学形式, 越来越完善, 目前出现的不少软件, 学生不仅可以回答计算机提出的问题, 而且对不懂的地方, 还可以随时向计算机提问, 让计算机来回答, 如超媒体技术的发展, 对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设计了超级链接, 学生对某一个问题不懂, 只需要用鼠标点击一下相应的文字、图像等, 其解释和说明马上就会显示出来。

二、个别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是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各有不同的能力和特点, 而教师只能以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同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形式很难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 能有效地实现教学个别化, 每名学生都可以单独通过计算机学习相关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 计算机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 显示不同的内容, 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 随时调整学习进度, 若感到内容太简单, 可调到更高一级水平的学习, 若感到有困难, 也可降低一级水平, 学习进度完全可以由学生自由掌握。

三、趣味教学

寓教于乐, 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到知识, 是知识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使教学的趣味性不断增加, 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计算机引入教学领域, 使这种趣味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它可以创造一种特殊的趣味教学环境, 作为一种完整的教学形式完成某种教学任务。

教学游戏就是利用计算机的一种带有竞争性的教学形式, 将科学性、知识性、教学性融于一体。这种软件主要侧重于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游戏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障碍, 要越过这些障碍, 有多种选择途径, 这就迫使学生尽可能用到所学的知识, 千方百计地战胜对方, 如有一个英语学习软件, 听到计算机发音后, 让学生拼写单词, 写对了, 游戏才能继续进行, 否则只能在原地徘徊。有些游戏软件设计多人参加, 竞争性强, 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很难战胜对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教育游戏软件已朝着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界面越来越漂亮, 不仅有二维图形, 还有三维动画, 不仅有图形交互, 还有语言交互, 使学生爱不释手。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 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 游戏中引入的竞争机制, 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求学精神。

四、仿真教学

幻灯投影、电视录像曾给我们带来生动形象的情景教学, 受到师生的喜爱, 但由于这种媒体缺乏交互功能, 因此不能达到仿真教学的高度。

所谓仿真教学, 即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环境或事务进行某种技能的训练。多媒体计算机强大的造型功能和语言功能, 能形象地将现实生活中的环境, 通过屏幕展示在学生面前, 学生通过鼠标、触摸屏等交互手段直接在屏幕上和计算机对话, 就像真实的实际操作一样。如飞行模拟训练器, 就是一种以模拟的方法对飞行人员进行强化训练的教学系统。近来适合中小学用的仿真软件也不断涌现, 有一个照相机操作软件, 模拟真实的照相机, 可任意调整不同的光圈和速度, 当按下快门后, 随着照相机“咔”的一声, 一张照片就显现在屏幕上。不同的光圈和速度, 会出现不同的效果。通过操作训练, 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光圈、速度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论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工作 篇8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而利用计算机进行实训教学也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教育部也非常重视计算机实训教学,将此列入高职院校的必修课中,以实现计算机实训教学的正规化和系统化,提高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

1 计算机实训教学的意义和现状

高职教育阶段,计算机实训教学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表现为可以极大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计算机实训教学之所以是现代教学方式的重要内容,在于其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方法、熟悉计算机应用技巧,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习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各自专业领域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了计算机实训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好、学生掌握知识不到位等现象。

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特有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各个行业的全方位复合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学校不但要教授学生们各种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各种途径,锻炼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使之能够胜任毕业以后的工作。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训教学发展时间不太长,还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安排,同时,由于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创新,导致了计算机实训教学的方式落伍、内容陈旧。

2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对计算机实训教学的重要性理解不够深入

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系改革,希望能够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但受限于当前的教育体系,仍有大量的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以计算机实训教学为例,引入该教学方式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职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虽然计算机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全方位的能力提供一个合适的途径。但在现实中,许多学校只是将计算机实训教学当作一门辅助课程对待,课程设置和教学设施都不重视,即使实训教学也是为了最终考试成绩而安排的。只要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就当是圆满完成计算机实训教学的目的,而不去深入考虑这门课程设置的目的何在,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有什么不同之处,国家为什么积极推进计算机实训教学等问题。学校的不重视导致计算机实训教学严重偏离了初衷,浪费了人力物力却得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2.2 计算机实训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各个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实训课程设置各不相同,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比如,有些院校在设置课程时贪多图全,不但将一些与学生专业息息相关的课程包含其中,而且将一些与专业无关甚至已经过时的知识和课程包含在内,这导致了学生们的精力分散,失去学习的正确方向。有些院校在设置课程时突出计算机的理论部分,加大了对学生理论课程的安排,而对相应的上机实践课程安排较少。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还有的院校课程安排相当不合理,没有安排计算机入门基础课程就直接学习专业课程操作课程,或者将实习课程全部安排在一起。

2.3 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师资队伍不够强大

由于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近年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教师队伍也得到发展壮大。但由于计算机实训教学开展时间尚不够长,专职计算机实训教师数量还不够多,大大限制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开展。为了弥补教师资源的短缺,许多学校会在社会上找一些有相应专业能力的人兼职授课,但一般兼职老师都有着本职工作,无法将精力全部放在教学工作上。他们大多数都是抱着为完成教学课时的想法,所以也无法保证相应的教学质量,从而会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4计算机实训教学的设备设施落后,不能满足教学任务

计算机实训教学需要建立计算机室,而计算机室的建立需要花费高职院校大量的教育经费。此外由于计算机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以及计算机室的使用频率太高,往往是刚建立几年的计算机室就面临全部更新的问题,又需要消耗一大笔经费。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要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实训设施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果实训设施落后,而又无法及时更新,实训教学就会面临无法进行相应操作的困境。这显然是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极其不利的,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新技术的热情。

3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的改革意见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出现的以上问题,并结合我国的教学理念和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经验,可以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以使理论教学与计算机实训教学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既丰富计算机实训教学方法,又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培养出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的教学目标。

3.1 建立计算机实训小组,辅助开展教学工作

为了有效开展计算机实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建立不同的实训小组。各小组可以以不同的专业划分,模拟参加工作后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实训室合作完成工作项目。实训小组拟采取自愿的原则,在全校范围内各年级招录。小组内部以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方式,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协作开展一系列实训项目。这种教学模式更加贴近实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参加热情,有利于加强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也有助于日后的就业质量。

3.2 加强高校自身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学校可以采取引进人才的方法迅速壮大自己的教师队伍,选拔在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过、有实操能力的员工从事教学工作,这样不但可以解决院校对教师的急迫需求,又能够将当前流行的技术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给予他们进修的机会,通过安排到企业去学习交流,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和企业应用最广的工艺,以传授给学生。当然,教师自己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关心自己专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3 重视计算机实训教学,完善实训教学设施

计算机实训教学是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方向,对在校大学生自身实践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高职院校应该自上而下加强对计算机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多花精力推进计算机实训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断优化学生们的课程安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经费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及时更新计算机实训设施,采购当前流行的设备和软件进行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硬件能与时俱进,满足教与学双方面的要求。

4 结语

由于肩负着特定的使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实训教学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计算机实训教学作为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教学形式更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实训教学体系,保证实训设施满足教学要求,培养实训教师队伍成为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有了长足发展,但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该工作的开展,需要不断改革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方颂.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5(5):23-25.

[2]常娟.关于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09(2):36-38.

计算机教学工作 篇9

1 迎合社会需要, 紧跟时代发展

要想对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进行创新, 各高校教师一定要明确创新的目的和创新的方向,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高校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满足社会需要, 推动国家发展。因此高校的教育教学应时刻与社会接轨, 积极的掌握社会上对人才的需要, 合理的调整学校的教育教学。各大高校应积极的组织有关人员对社会中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调研, 对资料进行整合研究, 为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创新奠定基础。社会上对人才的需要就是高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创新的风向标, 因此各大高校对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育教学创新应严格围绕着社会的需要展开, 迎合社会的需要, 紧跟时代的发展, 保证高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先进性。

2 建立发展目标, 制定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育教学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的, 其应脚踏实地, 有理有据, 一步一步的进行, 保证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合理性。因此高校在创新的过程中应建立发展目标。要想让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育教学的创新科学, 合理。各大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在进行具体的教育教学创新之前, 建立起有效的发展目标, 为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创新指明具体的方向, 使其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可以维持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 避免创新过程中的盲目与激进, 减少教育教学创新过程中的失误。教学计划是计算机应用与创新专业教育教学创新的第一步, 因此各大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 应充分的对多方面进行考量, 将创新的元素融入到教学计划中去, 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计划的创新同时还应注重新旧教学计划的衔接问题, 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过渡,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3 改革教学内容, 搞好课程建设

教育教学的内容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创新的重点, 因此如何有效的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是各大高校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 传统的教育教学内容已经难以满足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学生对知识的需要, 因此各大高校教师应对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材进行研究删减掉教材中落后过时的内容, 并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增加一些最新的计算机知识, 保证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 确保课堂授课与时代同步, 促进学生与时代接轨。同时搞好课程建设, 合理安排学习内容。课程建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各大高校在课程的安排上应保持科学的态度, 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 合理的安排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 确保课堂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保证学生可以有效的掌握各学科知识, 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4 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的关键, 因此在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育教学的创新过程中, 各高校教师也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对教育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应加强师生交流, 开展开放式教学。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 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直缺少足够的交流, 尤其是在课堂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是显得生硬, 被动。因此在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各高校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交流问题,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开放式的教学, 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 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其次要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由于高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好动的年纪, 在其内心中对一切死板, 束缚的东西都存在着反抗的心理, 因此一些高校学生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 对枯燥无味的教学手段产生排斥心理, 导致学生对课堂的教学内容产生厌恶感。鉴于此高校教师应积极的改变教育教学现状, 针对青年人喜欢新鲜感, 富有好奇心的特点, 合理的对教育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丰富课堂的教育教学, 通过多种途径,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前面保障课堂的授课质量。

5 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学生实践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用人单位在对学生的招聘过程中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各大高校应重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 积极的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授课, 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为其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但是由于现在高校课堂教学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其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导致一些学生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顺利的进行实际的工作。鉴于此在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高校教师应将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工作相联系, 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 同时积极寻找实践机会。实践对于学生知识的运用有着巨大的帮助, 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还可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随着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人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因此各大高校应积极的对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的创新, 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重视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 篇10

一、上机实践法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要学好信息技术必须有充足的上机实践的时间和机会, 它是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学的一大优势, 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可以手脑并用, 从理论到实践, 在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加深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易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所以我更加注重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让他们每堂课必有所学、有所获。但是上机操作如果组织得不好, 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一位教师上课, 要辅导30~60位学生, 由于学生上机往往目的不明确, 准备的也不够充分, 结果一节课下来, 表面上课堂气氛很轻松、活跃, 其实效果很差, 学生上完机后觉得自己一节课后好像什么也没学会。针对以上情况, 我们在机房上机操作前, 首先利用双向教学系统或在机房通过屏幕广播把主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一遍, 并在上机操作以前及上机完毕后让学生完成《上机实验报告》, 包括: (1) 上机目的 (学生通过这次上机操作想要学会哪些知识及达到什么要求) ; (2) 上机内容 (根据所讲内容及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 (3) 上机步骤 (此次上机操作的简要步骤及提纲) ; (4) 疑难问题及遗留问题 (学生此次上机操作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 (5) 自我评价 (对此次上机操作效果的简要评价) 。其中 (1) 、 (2) 、 (3) 在上机操作以前必须填好, (4) 、 (5) 在上机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二、强化练习

学生要熟练使用计算机, 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 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练习的方式要多种多样, 如课堂问答, 上机操作, 课内外作业演示等。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 一般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例如, 在讲完“Word”软件中的文字录入及排版知识后, 要求学生课后准备一篇50字左右的短文, 在下一节上课时使用Word软件进行录入、排版, 并对排版提出合理的要求;又如在讲完IE浏览器的使用后, 就让每位学生运用IE浏览器浏览本市的网站和其他教育网站。这样, 每教学一项新内容, 就及时让学生进行定量的练习,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所学的新课内容, 熟练掌握操作要点, 提高学习效果。

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指在整个教学过程, 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 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 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 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例如, 我在因特网的教学中, 我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订阅电子杂志、加入邮件讨论组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 又可以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发送一个影像、把同一个文件发送给多个接收者、成批发送信件等子任务。

四、实现分组教学, 提高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上机操作时, 学生会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果教师一一解答操作, 不仅教师感到忙碌、时间紧迫, 而且还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分组教学可以避免诸多弊端, 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根据上课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 每组人数不要太多 (控制6--8名) , 每个小组有固定的机位并设两名小组长, 上课前先进行培训。当本组同学遇到问题时, 由小组长充当小老师进行辅导。当有些问题较难时, 教师要鼓励全组成员一起研究解决。如果处理得当, 教师要及时表扬,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这样一来能够极大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动手能力。如果小组解决不了, 可由其它小组提出方案或由教师进行指导。

五、实现课堂教学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可以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 不仅能使学生更扎实的掌握课堂所学内容, 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更完整的认识。例如:我让初中二年级学生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上网技能, 到因特网上查找文字、图片、照片等资料, 制作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PowerPoint幻灯片。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查找有关环保资料, 精心制作出一套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幻灯片。这样, 让学生完成了课堂学习内容的同时, 还增长了课外知识, 实现了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信息采集、处理、加工的全过程,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质和信息实践能力。

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机教学工作 篇11

【关键词】物理教学 计算机 辅助教学

一、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调动积极性,提高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以课堂集体教学为基础,这种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尤其在物理教学中很多抽象概念很难由教师用语言描述清楚,对于一些物理现象,学生不能亲眼看到,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抽象”变为“直观”,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例如,在讲述参照物的不同,选取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时,我们可以利用课件演示四种不同情况:

1.汽车在两边是树木的公路上行驶。2.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3.两车以不同的速度同向行驶。4.两车相向行驶。

然后再让学生分析汽车以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情况。这样动静结合的操作演示,再辅以老师生动的语言做引导,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降低了该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

二、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演示,化解难点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把成功率低的实验模拟演示出来,可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同时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抽象物理现象及规律知识死记硬背,而缺乏感性认识的弊端。例如:“晶体的熔化”这个内容的教学难点是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如果该现象用实物进行演示,条件难以控制,成功率极低,而且会浪费许多时间。而通过模拟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晶体熔化温度变化的规律,给出了所测的实验数据,且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是毋庸置疑的,这样学生对该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模拟演示强化了直观效果,有效地把晶体熔化的规律传授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再如:“分子的运动”,传统教学方法是无法演示给学生的,但我们可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演示,学生在神奇的现象中深刻地理解“分子”的运动情况,这对帮助学生记忆这种现象的规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避免了死记硬背的现象,加深了对该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变“静”为“动”,突出重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口授、板画、投影等方法讲述运动物体的一些相关知识,这样老师讲得无味,学生听得乏味,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理解、掌握程度不好;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动、静、声、像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趣味中观察、分析、归纳知识,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例如:在讲授连通器原理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利用挂图、幻灯片或学生看插图讲授,学生常常会觉得干涩无味,没有兴趣,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率低下。笔者用自制的课件,首先演示船通过船闸的情景,并提问:船怎样才能通过船闸?学生讨论积极,有的说,先打开上游闸门;有的说,先打开上游阀门,同学们各执己见。我问学生是这样的吗?课件演示,并让第二种说法的学生观察后分析,该同学心悦诚服,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处,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连通器的知识。通过演示,学生既了解、分析了船闸的工作过程,理解了船闸的工作原理,又欣赏了精彩画面,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四、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减少教师的劳动量

计算机能演示各种图表,减少课堂板书、绘图的时间;利用计算机的重放、定格、缩放、转移、慢镜头、快镜头等功能,调节计算机的演示,可省去教師的许多重复性劳动。

例如,掌握知识必须经过多次实践和练习,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常把练习题写在黑板上,这样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在写题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其弊端显而易见。我们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采用从题库中随机提取的办法,既节约了时间,又减少了劳动量。同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随机性,在同一知识点上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复习、巩固需要掌握的知识。

五、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物理学科的科学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动态模拟演示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理解;人机交互练习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较多的练习,并且能立即知道是否正确及得分;学生参与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避免了教师个人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使教学更符合学科教学的规律、教育规律和心理学规律。

计算机教学工作 篇12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分层教学,策略

计算机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因此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无法缺少计算机。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 中职院校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是因为学生原有的基础水平差异性明显, 单纯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效果不明显,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选择尝试分层教学方法。

1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主要培养的是专业性人才, 计算机作为重要的课程, 中职学校一直都比较重视。现阶段,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一, 学生计算机的原有基础水平差异性明显, 有些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学生从小就接触计算机, 所以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基本都已经学会, 而经济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地区, 学生没有条件接触到计算机, 有些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全无了解, 由于大批的务工人员涌进城市, 计算机基础不同的学生有机会共同学习, 但是由于学生原有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比较大, 所以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扰;第二, 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不高。一般情况下, 中职学生的自觉性都不高, 通常是跟不上正常学校的课业, 才选择中职院校。绝大部分中职学生都不愿意利用课下时间展开自学, 仅仅靠课堂时间, 根本无法保证学习效果;第三, 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已经十分迅速, 但是中职院校所应用的教材却迟迟没有更新, 内容比较老旧, 再加之, 相关的教学资源、设施不健全, 因此使得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2 分层教学法介绍

基于上述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如果教师依然选择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只会使计算机课程教学陷入到更为尴尬的境地中, 因此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 首先应该从自身出发, 转变教学思维, 尝试着应用分层教学法。教育领域的专家也曾经指出, 教师应该按照学生能力差异、性格差异来进行教学, 同时教材编写者也应该依据学生的这些差异来编写教材, 以此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

所谓分层教学法简单的说, 就是在分班授课的前提下, 按照学生自身的差异, 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师依据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以及心理态度, 来设计差异性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 同时变化授课方式, 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 与此同时制定合理有序的评估体系。简言之, 依据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以此确保各个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 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分层教学方法

3.1 依据学生特点分层同时实时调整

教师首先对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进行预先的了解, 同时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意向进行了解, 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进行分层。新生进入学校之后, 学校应该进行组织模拟测试, 依照测试成绩进行编班, 将特别优秀的学生选拔到计算机重点学习班。分班的过程中, 还需要考量到学生的心理因素, 可以依据学生性格、兴趣、努力程度等进行分班, 要充分尊重学生, 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机遇。由于开学之初, 学校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不甚了解, 学习一段时间之后, 教师了解情况之后, 可以对学生进行实时调整。比如有些学生虽然计算机水平比较高, 但是其自身对计算机并没有很高的兴趣, 教师就可以将这类学生调整到普通班, 以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实践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另外, 教师还应该实时对学习难度进行必要的调整, 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不会落后。

3.2 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融入分层理念

由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材更新的速度慢,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需要对教材作出实时的调整, 制定符合学生日常学习实际的教学大纲。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学生分班之后, 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基础水平, 设计教学内容, 制定教学大纲。对于基础水平不是很高的学生, 教师着重对其进行基础知识教学, 教学之初, 起点比较低, 教师一定要十分耐心。待到基础水平比较低的学生知识量增加之后, 再进行深入的教学, 满足教学大纲标准需求。而对于基础水平比较高的学生, 教师着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学时, 增加一些系统的操作, 如流行软件、应用软件的高级操作,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操作内容要避免墨守成规, 根据教学内容给出一些综合性的操作, 鼓励他们对同一类问题可以多种角度考虑, 拓展他们的思维,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 给学生创造展现自己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3.3 分层考核, 注重可持续发展

考核方式分层实施, 普通班和提高班采取不同侧重点的考核方式。对于普通班学生, 根据教学大纲, 可提供与上课例题相似的必选题和稍有拓展的可选题, 必选题必须完成, 可选题可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有选择地完成。以鼓励为主, 并指正错误, 适当降低评价要求, 激发学生积极性。对于提高班学生, 侧重综合类题型操作, 要求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处理, 并寻求解决方案, 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教师及时作出点评, 提供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 拓展他们的思维, 指出不足和改进方法, 启发其更好地完成操作任务。教师在考核中, 应以实用为主, 不仅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 更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在安排考核内容时, 要结合学生的专业, 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 能将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工作。比如财会专业类, 考核内容可与财会专业相结合。如讲WORD排版技术时, 以“企业评估报告”为例;讲EXCEL公式与函数时, 以“月工资结算”电子表格为例等。证书考核是一种社会考试, 目的是提供一个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 应该说, 学历在整体上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平, 而证书则在一个侧面反映持证人的能力。对于普通班学生, 要求其完成教学大纲的证书考试;对于提高班学生, 积极鼓励其参加更高层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可知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可以选择应用分层教学方法, 此种方法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潜力, 而且利于人才的培养。分层教学方法取得效果的关键, 就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班, 这一点学校定要做好相应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何静宁.中职计算机教学障碍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8) .

[2]柯桂周.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J].广东教育, 2005 (3) .

[3]李立新.对中职学校分层递进教学的探索[J].职教通讯, 2004 (4) .

[4]许吉平.中专化学教学中班内“隐性”分层教学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 2005.

上一篇:肺部并发症下一篇:预算执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