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融合

2024-10-04

人才融合(共12篇)

人才融合 篇1

目前, 中国正处于一个发展传媒的大时代。伴着科技的进步, 我国的传媒在在经历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从报纸、互联网、广播、电视、到人手一部的手机。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发展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原本泾渭分明的传播媒介之间已悄然兴起一场新的融合, 即“媒介融合”, 其实质就是将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本文将进行如下研究, 希望对新媒体发展能起到参考作用。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媒介融合

目前, 中国正处于一个媒介融合的大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 传播媒介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 到现在每人手中的手机。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 原本区别明显的传播媒介之间已悄然兴起一场新的融合, 即“媒介融合”, 其实质就是将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媒介融合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形势下, 能否培养出适应和掌握先进传播工具的传媒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提出与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对策, 改革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

2. 新媒体的出现

“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任何事物都的诞生之初都是以新的面孔出现的, 而“新”与“旧”随着时间的流逝, 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因此, 笔者认为“新媒体”首先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因此, 对新媒体的认知可以有两种。传统意义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科技、互联网、移动手机, 通过网络、宽带、无线信号、卫星等媒介, 以电视、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 向用户提供影音、语音等服务、关联游戏、远程服务、娱乐休息的所有传播手段或形式的总称 (包括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 ;狭义上的新媒体:专指新兴媒体。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人的要求

媒介融合时代对于新闻媒体人有了很高的要求, 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形式之下, 新闻从业者所具备的素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每个新闻人除了必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之外还需具备更多的技能。在媒介融合的时代, 新闻人才已成为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很快适应媒介融合、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新型人才。这也许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复合型人才”。

三、如何提高新闻人才的素质

1. 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要明确, 新闻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因此放在首位的是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其次要了解相关的政策、法律, 从而在大信息量下辨别真伪、坚持主旋律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媒介融合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形势下, 能否培养出适应和掌握先进传播工具的传媒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提出与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对策, 改革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

2. 强化技术水平、提升能力

技术能力决定质量, 传媒工作者想做好自己的岗位, 就必须有过硬的从业技能和素质。一要有努力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即有符合传媒发展的规律、正确导向、文字表述准确、正确运用符号的能力;二要不断拓新, 掌握媒介环境下的新闻理论知识、采编技巧、不断扩大知识面、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

3. 加大对传媒行业的投入

建立、维护融合媒介时代下媒体传播的平台、不断满足媒体融合新形势下的硬件需求, 增加对于新时代新闻行业的投入, 为新时代人才能力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硬件平台, 以此提高媒体融合的整体水平和效率。

4. 提升师资队伍的能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强调理论传授与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我们力求组建一支跨学科知识、跨文化思维、跨媒体技能的师资队伍, 即培养对于各类学科的知识都掌握扎实、对于世界多元文化都深入了解、对于网络数字信息时代的技术兼会操作的师资队伍。

四、结论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笔者分析出媒介融合时代对于传媒人才的要求:操作多媒体技术、了解媒介融合思想、了解网络、善于发现热点、采编能力与速写技能、客观接收新生事物的能力、高端的审美能力、拟定标题的能力、奇思妙想、不断构建知识体系、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能力。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陈旧理论课程以及少之又少的专业对口课程、缺乏实践经验、照本宣科的薄弱师资、专业实践环节的缺失、设备老化、实验手段落后。

五、建议

媒介融合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形势下, 能否培养出适应和掌握先进传播工具的传媒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提出与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对策, 改革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更好的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强化专业技能、加强实习力度、更新媒体教学设备、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为传媒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播媒介在不经意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样的形势对于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人写这边文章主要是对当前传媒发展中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 提出要求、阻碍发展传媒因素进行详细叙述, 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科技,媒体,人才

参考文献

[1]童兵.新闻改革新思路和新闻教育新突破[J].中国传媒报告, 2003 (4) .

[2]姚治兰.体育新闻的发展对体育新闻专业人才业务素养的特殊要求[J].新闻界, 2010 (4) .

[3]贾世秋.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23 (23) :35-37.

人才融合 篇2

Ladies and gentlemen,

We engineering students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echnology is changing incredibly fast. We are thinking nervously and seriously whether our colleges are failing to provide a foundation in the skills currently needed in industry. Take my major telecommunications for example. Scientists say that 21st century is a biomedical time, not an electrical time. But without the help of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and transformation, biomedical technology alone cannot go too far. Funny enough, the word biomedical itself is just a combination of two disciplines. So the interdisciplinary exploitation serves as the critical part for ou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s world as well as any other fields to find new way of being.

But the power of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is certainly not restricted t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t is in the full community of learning. Walking around campus I absorbed a reality that there is a seamless web between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The engineering students are discussing animatedly in a philosophy lecture, speaking passionately in the public speaking club, and looking for sparkling ideas from learning history and arts. How wonderful that is! That, ladies and gentleman, is just a significant step forward to be well-rounded because once we jump out of the circle we can see the bigger picture.

人才融合 篇3

我们认为,科学美首先是"科学本身"的美,例如,科学具有美的结构.其次,科学美是指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美.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充满竞争的时代。物质经济逐渐得到满足,整个的国民素质提高,预示着未来的大学生不仅要求专业层次高,而且需要具有较高的精神风貌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高等学校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艺术教育则是完善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美术师范院校在美术教育上,就是适应社会时代培养人才,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中国经历工业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从有形的物化经济步入无形的资本经济,都没有离开美术。特别目前的科技普及,就意味着美术师范人才培养上,不仅要考虑到专业素质,还要提高学生在美术基础上的科技创意水平,以使美术专业水平伴随着科技慢慢进步。

目前高校美术课堂教育现状

进入到文化转型期,文化产业化、教育产业化成为了明显标志。科学技术全球化发展,促使文化逐渐向技术转化,高科技则成为现代教育的标志。为了深化科学技术进步,现代的文化产业正迎合着目前科技市场化需求,以多元化格局、多维化发展方向真个不同的学生,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经过融合之后,形成多种新型学科和跨界学科。

现代工业产品,在工艺设计以及后期的处理上,都融合了美术基础知识。按照这一社会需求,高校在美术教育上,就要结合科普教育研究,以为社会培养科技创意型人才。将科普渗入到美术示范人才的培养内容当中,不仅是美术教育的一次尝试,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现代的大学生几乎是伴随着信息科技成长的,属于是“科技一代”。这些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就会产生天然的好奇。针对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将美术教育的知识面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加以延伸,包括與计算机有关的科学技术原理性知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此同时,还要将社会科普高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在科学技术与美术教育融合的同时,与当地的科技馆建立合作教学关系,以使高校美术教学更符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从而改变传统教学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科学技术与美术的背离

背离是哲学概念,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事物的发展轨迹并不符合事物的本质要求。在很多人看来,科学技术与美术之间存在着背离。由于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用价值有所不同,可以将背离划分为多种。但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而言,科学技术与美术的背离是较为复杂的,而且内中更是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背离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比如金融学的背离概念,就可以而获得背离现象的启示,并进一步了解到,背离关系也存在着积极向上的相互促进。

在科技背景之下,人类社会以科学技术的手段征服着世界,生产和生活方式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对于事物的审美角度也出现了不同。逐渐瓦解的传统审美意识导致传统的艺术形式受到现代美术创作形式的冲击,从而导致很多人对现代美术的“艺术价值”所质疑。科技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传递信息的行为,美术则是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的行为,科学技术代表创新、传统美术代表传承,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科学技术与美术存在一定的背离

关系。

反叛并不意味着消极。从艺术形式的角度而言,当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背离的时候,现代艺术总是要遭到驳斥,甚至于遭到阻止。毕竟事物有属于自身的自然发展规律,并不会被人类的意志所左右。即便是对现代艺术形式存在着社会现实批判的共鸣,但是美术的功能和价值却因为能够将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凸显出来,而能够引导人们了解科技负面影响,进而延伸到对科技弊端的认识。这就意味着科学技术与美术之间所存在的背离关系,是存在着积极意义的,并富有一定的张力。与科技创意积极的一面相对应的,使科技对美术出现背离后,就会呈现出消极的一面。美术作品不再是高雅的艺术,而是走向了平庸的产业化,即美术作品成为了商品,并批量生产,美术作品的机械运用使其丧失了独特性,从而导致审美特质钝化。

为了避免科学与美术消极背离继续持续下去,就要求美术创作者在从事美术作品装作以及开展教育活动,要有意识地规避美术本质被赋予科技理性色彩,而是力求展示美术的个性特点,并要求创新艺术形式,形成新的艺术价值定位。科技与文化要均衡发展,科技与美术要相互协调。当美术创作者回归了创作本质,并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就是使科学技术与美术之间所形成的积极背离关系

形成。

培养科技创意型美术示范人才的途径

1.围绕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教学

美术示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将教师素质与专业技术相统一,并随着社会人才需求不断地调整教学技术。师范院校是教师培养基地,那么对美术教师的培养,除了美术专业技能的培养之外,还要将美术教师与学生未来职业挂钩,并结合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兴趣爱好,以提高美术教学效果。按照现代的美术人才需求,对于学生的美术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学生不仅要在个人特性和专业技术能力上符合社会需求之外,还要将自己打造成为创意型人才。那么在美术教学方案的制定上,就要着力于时代精神,将科普融于其中。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使教学目标内容精湛而极具深度,而且涉猎面相对很广,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2.融合科普培养科技创意型美术人才

美术创作以色彩的调和稳住。从原理的角度而言,色彩源自于物理学中的光学研究。在美术的三大构成,即平面、立体构成和色彩中,色彩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平面上,以视觉元素所构成的平面是将各个元素按照力学原理编排,并根据设计目标进行组合,以达到美的视觉效果。在结构的组成上,主要是将美术基本元素点、线、面有机结合,使形成的图案结构研究,并会产生直观而抽象的感觉。目前的许多科技产品都将光与色的原理应用于设计作品中,在光射下会形成分割了的物象的色彩。

在对师范生进行开展美术教育的时候,要将光学原理阐释出来,以使自然之美在人的主观意识中无限延伸。现代的科技成果是极具艺术表现力上,运用科技手段,将光学原理充分地运用起来,可以达到奇异视觉效果,以使人能够感觉到光在美术中的重要作用。艺术之美在与认识和感知。运用光学原理,将各种色点准确分布,并通过冷静地处理艺术作品,以使色彩符合创作者审美力和鉴赏力,以引导学生提高美术做平的创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时代需要,提高美术师范人才的培养价值,就要将科普融入到美术教育中。融合科普展开美术教学,并不仅仅是要提高科学技术的审美力,而且还通过科学技术中美之展现,相应地采取科技创意型培养费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抓教育就是抓未来,从教育上注重科技美学的弘扬和发展,让这一概念深入学生心里,就能引导未来美术向科技型创意人才发展的趋向,是从根本上解决当下美术人才培养所存在问题的良好解决方法,在教育中应大力提倡和推广,从而推动我过美术走向科技创新的蓝图。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彭一邶(1983-),女,讲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

人才融合 篇4

1“融合媒体”时代给传媒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标准

1.1 转变理念,提高要求

国外高校对于传媒人才的培养主要注重的是实用性,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技能培训,使所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之所需。国外各大高校充分认识到单靠学校自身的力量发展传媒行业进展会很缓慢,必须与政府以及社会传媒行业进行鼎力合作,共同为社会培养传媒人才,而且经实践证明效果较为显著。我国在传媒人才培养方面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培养模式,只单单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并按照实施目标培养学生。这种落后的发展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媒体对人才的需求,长此以往,会对我国传媒人才的培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理念应从传统模式逐渐向应用型培养模式转变,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1.2 融合专业,优化课程

随着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加快,先前高校在媒体专业的设置以及课程体系的安排上思想观念都较为落后,传统新闻学专业对记者、编辑等专业不管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培训力度上都比较重视,而对其他看似冷门的专业却很少关注,甚至没有安排专门的培训科目。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所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较为单一化,不能胜任综合性的新闻工作,与媒体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吻合[1]。因此,应融合专业、优化课程体系,打破专业之间的屏障,为社会培养出技能全面,基本功扎实的高素质人才。

1.3 强化师资,搭建平台

媒体的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转变传统观念,优化课程设置是基础,培养一批具有高素养、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则是关键。因为传统的传媒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很多高校传媒专业的教师大都只是针对某类媒体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相关领域有深入的研究与造诣,但对于其他新兴媒体却知之甚少,有的教师甚至对新媒体无从下手。所以为了迎合社会发展潮流,培养合格、创新型的传媒人才,高校应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师资团队。此外,还应多为教师举行相关专业方面的培训,请相关专家为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扩宽他们的知识面。传媒院校在招聘专业教师时,应选择一些专业技能扎实、对计算机等新型媒体掌握熟练的教师,对现有的教师团队进行优化,使其满足媒体融合发展之所需。

2“融合媒体”时代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2.1“融合媒体”时代背景下需要提高师生的媒体素养

随着新媒体的日益普及,新媒体的掌握群体也从先前的少数人转变为大众化。邮箱、微博等新生事物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具随意化与多样化。不管是作为传播者亦或是接受者来说,由于信息传播的方式较为灵活,只要人手一部手机即可随时掌握便捷的信息;但在对信息的筛选方面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很多不法分子乘机借助网络媒介,在网络上散布虚假广告或是制造谣言。尤其在信息化时代日益普遍的当下,学生的辨别能力有限,对待事物的认知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坚决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挑选在自己学习方面有所帮助的内容进行查阅[2]。此外,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知名度高、信息质量优质的网站,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的养料。学生在网上进行互动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网络信息相关规定,不做败坏道德之事,不触犯法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2“融合媒体”时代背景下需要创新互动交流机制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灵活性高;二是交流渠道广泛;三是信息量大,使人们在网络平台中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师生关系的提升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传统的师生关系大都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模式;而在新媒体发展的起始阶段,师生关系则是新媒体引导,学生学习的模式。这种机制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真正凸显出来,学生可在此进行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教育;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机制具有一定的任意性与盲目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浏览相关信息时可能会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基于此,可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师生之间的距离缩小在一定范围内,构建一种教师引导,新媒体牵引,学生学习的新型互动模式,这样既能将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又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出来。对于一个资历丰富、热爱学生并具有一定网际关系的教师来说,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这把“双刃剑”,让网络真正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这种机制的有效运用一方面克服了传统师生之间信息不畅通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通过采用这种教师引导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以及学生自学模式的开展,可不断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其中,为教师搭建一个网络服务平台,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3“融合媒体”时代背景下应完善社会化学习机制

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学习的焦点问题从传统的以信息为中心的时代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层面上来。新媒体也在逐渐改变着组织结构以及信息结构。WEB 2.0(第二代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流动主要是根据每个节点上的人而逐渐开展的,它面向的群体是多方面的,不仅可针对单个人,而且还可以渗透到各个组织中。用户只需找到某个信息便可根据一步一步的提示找寻到与此相关联的其他方面的人或者事,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我。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新媒体为每个使用者提供了一定的便捷条件,用户可在网上发微信、看微博,只要所发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想法和乐趣,就会拥有一定的点击量与粉丝[3]。知识信息传播模式逐渐转变,只要有想法,人人都可成为知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学习模式变得多样化,学习者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只需要在闲暇时间即可随时获取知识。不管是在上班途中或是吃饭之余都可了解到全新的知识内容,为人们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平台。

3“融合媒体”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3.1 以“小学期”培养模式为基础的创新实践

中国传媒大学按照媒介融合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传媒人才培养的“小学期”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思考。这里所讲到的“小学期”主要指的是在原有春季与秋季学段的基础上再额外增加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小学期”教学。这个“小学期”不仅不会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而且还会将原有的两个学期的教学时间缩短一部分。这样的设置旨在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设一定的条件,使其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能够集中在一起,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上,一方面需要大学生掌握新闻传播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学生对专业实践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开展这种“小学期”教学则大大解决了这个难题。在“小学期”教学中院校可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以及社会中进行实践锻炼,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倘若将实践锻炼放在正常的教学安排中,由于公共课与其他专业理论课的内容量较多,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会影响公共课的学习,对院校正常的课程教学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高校虽然在学期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很多实践课程,但由于学期时间较为短暂,学生将大量的时间都用到了理论课程内容的学习上,对实践培训方面较为忽视,长此以往,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大都是理论基本功扎实,而实战能力极为欠缺,很难适应社会发展之所需。“小学期”教学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一个平台,虽然时间短暂,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却是无法衡量的。

例如在某高校的传媒学院中,在每个学期的课程结束之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师都会向学生布置一些实战作业,如制作一个新闻短消息或是制作一个纪录片等。倘若没有安排“小学期”课程教学,学生在期末临近阶段大都忙于考试,很难静下心来去制作纪录片等,有的学生在制作中往往是流于形式,制作的作品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学生虽然很想将其做好,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小学期”教学的有效开展大大解决了这个难题,在学期末时学生可安心复习专业知识,集中精力备战期末考试,待期末考结束后即可全身心地投入到纪录片或是新闻短消息的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在平常教学中很难进行相关层面的练习,而掌握多种媒介作品的采制能力以及制作水平的高低对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开展“小学期”教学模式非常关键,只有通过这种集中化的实战训练,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此外,采取这种“小学期”教学模式还有一大优点,即为学生的实习以及就业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主要是对专业基本知识以及公共科目进行学习;升入大三才开始逐渐深入地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与研究;升入大四以后就是实战演练阶段,学生需要将自己在大学三年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很多学生都想在进入社会之前得到一次锻炼的机会,从而为自己后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保障。在没有安排“小学期”教学时很多学生都是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在假期进行实践锻炼;但由于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大部分学生的实习之路都是步履维艰的。通过“小学期”教学模式的正式启动,高校事先与传媒单位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未来的就业中增添一份自信与机会。

3.2 专业分流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很多传媒本科院校采取专业分流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此种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实施过程。1)大一阶段,主要以院系为单位将学科中相近专业的学生进行整合培养,对他们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2)大二以及大三阶段,学生主要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自身专业素养能力的提升。该阶段主要有两项研修内容,即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专业课的学习。3)大四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即将步入社会创造充足的条件。院校应加大培训力度,与多家单位进行联合培养,鼓励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使教学成效性真正显现出来。

采取分流培养方式,相关院系主要负责专业公共科目的教学以及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要充分凸显专业资深的亮点。学生在大一期间应学完全部的公共科目以及学科大类课程;在大二、大三阶段进行专业内容的深入学习;在大四阶段进行分流培养。传媒专业可按照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设置行之有效的职业模块,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以及专业类别,为学生安排切实可行的实战训练场所,提升学生的自身专业能力,为随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4]。

传媒本科院校的分流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征:1)在学生入学的前两年主要采取的是专业招生、大类培养模式;而在学生升入高年级后主要采取的是多向选择、分流培养的模式。2)在大一阶段实施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的目的旨在让学生初步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有大致的了解,清楚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而在高年级阶段实施多向选择、分流培养,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摘要:“融合媒体”时代给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必须从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三方面入手才能做好传媒人才培养工作。笔者分析了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几所大学在传媒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许多有益的尝试来探究“融合媒体”时代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融合媒体,媒体素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姜倩.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8中):3-4,11.

[2]李明,肖剑荣.高校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8):127-128.

[3]汤天甜.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8):32-35.

人才融合 篇5

日前,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意见》把“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指导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全过程。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力,已成为困扰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难点和瓶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成为职业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着力点和工作主线。笔者结合2015年9月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的体会,就职业院校学习贯彻《意见》精神,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树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双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从职业院校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技能水平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从企业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满足人力资源及技术提升需求,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长期坚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实现了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共同发展。

《意见》中强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这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院校应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把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作为目标,把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作为努力方向。在办学策略上,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合市场、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的一整套办学方案。这样才能做到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二、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新加坡在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将其总结为“卓越办学要素”。学院通过董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等部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成员来自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董事会预判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学校发展,进行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而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自企业专业人士,以企业需求和企业、产业发展趋势为依据,为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人才培养方案等提供咨询建议,为培养人才做好专业规划和准备。这些体制机制确保了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

2014年印发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的作用,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健全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完善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搭建对话协作平台,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日前,省教育厅刚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职业院校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文件提出实行由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教职工代表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治理能力。这些政策措施为职业院校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重要支柱和运行载体。我省已成立了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和行业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密切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引导、协调、指导各行业的校企合作工作,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统筹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等资源。职业院校除积极加入行指委和职教集团,应重点建设和完善董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等机制,科学引领和规划学校的校企合作工作。

三、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规律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特别是专业教学工作的全过程都应当积极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律。南洋理工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律,取得了丰硕成果。

专业设置方面: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开发设置新专业。首先,由专业筹备小组充分调研并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毕业生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设计专业教学结构,提出新专业建议;其次,由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听取专业咨询委员会针对新专业提供的咨询意见,并从学术管理角度修改并批准新专业计划,然后报呈学校批准。专业计划获批后,筹备小组确定培训目标,组织培训,准备教材、教学设备等,各项教学准备到位后方能开展教学,并在学生、教师和企业反馈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

课程开发方面:新课程开发以对国家人才开发需求、企业需求所进行的分析为前提。第一,学校成立有企业人员参与的课程开发小组,开展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提出新课程建议,准备课程结构和课程大纲。第二,提请系主任、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批准。第三,委托科目协调讲师,准备教学目标、教材以及教学设备。第四,制订教学计划,开展课程教学,收集反馈意见,实施课程改进等。在课程实施之后,要定期研讨,随时根据企业需求和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修正。

教学模式方面:为实施“教学工厂”理念和开展“项目化”教学,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各专业在第三学年均实行双轨制项目教学模式。南洋理工学院三年学制的前两学年为专业宽基础理论学习和学期小型项目,第三学年为专向培训、全日制项目研发和企业实习。双轨制项目教学模式把学生分为A、B 两组,第一学期A 组开展专向培训,B 组开展全日制项目和企业实习,第二学期再对调。开展全日制项目和企业实习的B组也分为全日制项目组(B1 组)和企业实习组(B2 组),3 个月后两组对调。通过这种模式保证了全年都有学生在做项目,都有学生在企业实习,满足了企业连续生产的需要。南洋理工学院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和项目及企业实习教学,特别重视具有创新性的毕业项目和企业项目教学。学生的技能水平在第三学年实现质的飞跃,毕业即可到企业上岗直接从事生产,或者在学校直接与企业开展业务,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教育部《意见》中要求“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强调了职业院校要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规律。职业院校要认真贯彻《意见》要求,在解析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学校所在区域相关行业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状况,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律,谋划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四、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南洋理工学院注重从企业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其70%的专业课教师来自于企业生产管理和研发一线,且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这部分教师与企业有密切联系,十分了解企业发展趋势、生产工艺流程、用人标准、人才需求等,在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研发中优势明显,他们既是工程师又是讲师,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南洋理工学院注重教师培养,在新聘教师入职后,为其制订专门培养与使用计划,明确一名导师负责对其进行指导培养,使其尽快适应教学需要。

《意见》要求:“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我省去年出台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中规定:“职业院校可以将编制总数的30%用于聘任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这些政策措施为职业院校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

五、搭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提升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是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教学工厂”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放置在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由模拟到模仿再到融合。同时,学校持续引进企业生产项目和研发项目,形成学校、教学工厂、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形成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借助“教学工厂”校企合作平台,南洋理工学院实现了三大目标: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得到真实工作环境的锻炼,提高了实践能力、工作意识与创业精神,达到潜能的最大开发和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毕业就能胜任企业的工作岗位。二是教师培养目标。“教学工厂”是一个灵活、新颖又富伸缩性的教学系统,以先进的科技达到对教师的“超前培训”,通过企业项目实施教学,促使教师和企业研发人员一起学习、研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开发能力。三是学校发展目标。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甚至引领需求,实现了学校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目标。同时,合作企业既获得了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又提升了产品科技研发能力,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

2012年印发的《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要求“各级政府应整合职业教育相关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要用于资助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设立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建设实验室或生产车间等校企合作项目”,这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平台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职业院校应根据学校自身专业特点,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和发展趋势,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与体制机制的指导下,搭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总之,要破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难题,从学校外部看,需要政府政策的引领,需要社会的认可,需要行业企业的支持。从学校内部来说,一定要切实树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规律,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搭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提升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实现学校、企业办学双主体的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我省职业教育在实施职教攻坚进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在兼顾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更加注重对产业竞争力和经济运行质量的人才支撑,而坚持产教高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正是实现这个关键转变的重要突破口。我们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内涵突出的示范职业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使职业教育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才融合 篇6

[关键词] 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课程

一、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文明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的传承。艺术作为表现意识形态的方式之一,其传承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的。艺术教育,重在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充满朝气的行为人格。高校艺术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以育人为目标,旨在通过各种艺术载体,在普及艺术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艺术教育,另一类是非专业类的艺术教育,即公共艺术教育。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培养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是培养艺术类专业技术人才,后者则是普及教育,注重提高学习者的艺术修养。信息化时代,人才的创造力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长时间不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艺术教育受到排斥和挤压,难以发挥作用。一提到艺术教育,人们普遍认为是专业类艺术教育;大部分院校的艺术教育属于特长式、星点式、点缀式培养,这也直接导致不少学生毕业后艺术素质较差。

二、新时期对高校艺术教育培养的规划与要求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艺术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教育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艺术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新形势下如何发挥高校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一是建立科学的艺术教育体系。艺术教育要充分发挥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的作用,通过构建科学的艺术教育体系,建立课上课下、校园内外相互依托、内外有别的艺术教育主阵线。创新艺术教育课程,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结合当下环境,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艺术教育主阵地。

二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人格。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传递真善美的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在面对工作、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时能够勇敢地面对。要因地制宜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形成艺术教育在人才创新工作中的“立体攻势”,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达到事半功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学生搭建好对外交流的平台。

三是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艺术教育资源整合力度。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组建,艺术教育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艺术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生活情趣、性格情感方面起着连接作用。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建立共享、开放的资源平台,将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输送到高校。

四是吸取外来艺术教育的精华,提升本土艺术教育质量。当今世界处于信息化时代,国与国之间交往日益增多,艺术教育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艺术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外来艺术时,不能简单地模仿、复制、克隆,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好的东西为我所用,提升自身艺术教育质量,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艺术。

五是建立艺术教育评估体系。构建艺术教育综合评估体系,建立健全高校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相挂钩的机制。

三、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

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培养全方位发展人才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推动整个人才培养战略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要认清形势,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使艺术教育有效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

(一)正确处理好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几个关系

1.艺术教育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随着艺术教育的深入,艺术教育的作用将日益显现。在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和实践功能。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不同程度地获得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促进学生性格、情感及品质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专业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关系

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宗旨,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然而现实情况是艺术教育在普通院校特别是在部分理工科院校遭遇“尴尬”,这就需要学校兼顾发展专业技术与艺术教育,正确处理好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高校要营造艺术教育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平台。

3.实践能力与创新培养的关系

艺术教育以其表现方式的跳跃性、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内容表达的多样性,为人才的创新培养提供了另一种途径。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中还有一个关系较难处理,那就是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需要具备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活动的行为能力,重视前期艺术教育设计,言传身教,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

(二)构建科学的艺术教学体系

1.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管理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艺术课程,分为理论类、鉴赏类和实践类三大类,课程涵盖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电视、文学等门类。以教学检查为契机,对公共艺术教学的各项工作进行严格检查。加强课程组建设,规范课程管理,在艺术教育课程中,鼓励教师积极尝试考试改革,如举办作业展代替课程考核,把“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落到实处。

2.打造校园文化,开展艺术实践

明确艺术实践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教学目标,以强化艺术技能训练、学生艺术展演、毕业晚会、校园合唱节、对外文化交流等艺术实践教学为重点,开展各类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艺术课程学习情境。结合各自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将艺术实践指导纳入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按照学生现有艺术水准进行分级、分层教学。建立规范的艺术实践课程体系,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案进行教学。成立大学生艺术团,各团每学期规定课时,每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集中考核或采用表演的形式进行集中教学汇报。

3.创新办学模式,发展特色项目

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项目制教学。开门办学,聘请社会贤达。在开设专业艺术课程基础上,建立艺术团分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凸显群众性、普及性的特色,发挥各自优势,保证艺术团阶梯式成长,推动校、院两级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4.加强对外交流,充分展示成果

对外艺术交流是展示学校育人成果的重要窗口。为进一步加强艺术实践教学,高校可结合艺术教师的专业特长,举办声乐、交响乐、民乐、钢琴专场音乐会及书画作品展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充分展示艺术教育成果,进一步提高学生创作的激情。

参考文献

[1]张瑜.试论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6-17.

[2]毕迎新.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4-85.

[3]刘彦.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误区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8,(2):73-77.

[4]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3):51-52.

三网融合时代传播人才的培养 篇7

那么何为媒介思维?媒介思维即在三网融合时代, 产生的开放、共享、互动、个性化、场景化等新思维。 这种媒介思维引导着新媒体和新传播人才的发展,已不容忽视。

1三网融合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三网融合代表了时代的发展,发展的同时也会给传统媒体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与冲击。但是三网融合促进了一系列新媒介的产生,并且推动了新媒介的发展。通过对这些冲击和优势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总结如何去培养新一代传统媒介的传播人才。

首当其冲的是对终端的冲击。以往的传统媒介指的是报纸、广播、电视,而现在的终端逐渐转移到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人们再也不仅仅依赖于读报纸、 听广播、看新闻来被动获取信息,而是更倾向于主动通过新媒介的各种方式来获取自己想了解并且感兴趣的信息知识。

随之而来的是对内容的冲击。新媒介传播信息速度快、范围广、信息量大,并且针对性强。传统媒介不再具备信息传播优势。同时,发布信息的主导者再也不单单只是媒介,普通群众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新媒介上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

众所周知的是对受众的冲击。传统媒介传播信息的单向性特点,导致无法与受众达到良好的沟通,传统的说教型传播方式容易造成受众的反感,所以使用传统媒介的受众越来越少,受众大多转向新媒介。

2三网融合对新媒介发展的优势

三网融合促进了媒介的融合,刺激了一系列新媒体的产生,并且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接收终端对新媒体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三网融合的发展,使新媒体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为受众提供各种信息以及服务,促成了接收终端的多样化和多功能化。同时,三网融合为移动媒体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无线通讯实现了终端的移动化。

并且,新媒体的涌现,创造了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制造者,传播模式也从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海量信息的交流造成了内容的互动化。同时各种新媒体通过大数据分析,生产个性化内容,也进一步促进了新媒体的繁荣。新媒介讲求“受众用户化”, 把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数据库管理受众。通过优质的服务来征服受众,类似于“顾客是上帝”,个性化服务的理念更容易使受众依赖新媒介。

3三网融合时代传播人才的培养

3.1正确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法律素养

自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产生以来,媒体便是党和国家宣传政策方针的喉舌,传播人才自然也就是喉舌的喉舌。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现在是信息爆炸的社会, 人们的思想多元化,传播人才作为信息传播的领导者, 要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正确的信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甄别出正确的信息是传播人才所要做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事。所以,打造传播人才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对于新闻传播来说至关重要。

现代网络社会信息鱼龙混杂,很多网民会恶意发布各种虚假信息,扰乱信息社会。新媒介的传播人才作为网民的同时,也是信息的监管者。不仅自己要做到拥有较强的职业自律,善于分辨真假信息,不跟风、不制造社会舆论,同时也要及时对虚假信息进行辟谣,让民众拥有一个良好的信息社会。

3.2多元融合的专业知识结构

在三网融合时代,信息传播不只停留在传统媒体上, 而是扩展到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等终端。新媒介的传播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新闻采集、编辑等方面的基础性知识,还需要具备网络平台运营、数字产业链等专业跨媒体的知识。这要求传播人才的知识领域更加广泛而深入。

3.3社会责任心与服务意识

不管是社会新闻还是经济新闻,各种新闻对于社会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人们可能会根据报道产生社会舆论,这就需要传播人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担负起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不隐瞒信息, 不报道虚假信息。对媒体人来说,业务素质固然重要, 但责任才是最重要的素质。

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初创期,广播和电视节目往往呈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式的节目形态,对于现在社会,这种节目形式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受众所需要的是平等交流与服务,这时传统媒介传播人才的服务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传统媒介如果想要发展创新不被时代淘汰,便需要有社会责任心与服务意识的传播人才。

3.4节目创新意识

经典节目固然有它长期传承经久不衰的理由,但是现代社会发展快,变化多,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往的几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人们想收听或收看更多种类型的节目,这就需要传播人才拥有对节目的创新意识。通过不断对节目进行创新与改编,来更好地发展传统媒体。 我认为传播人才应该多去关注外国媒体的优秀节目案例,因为创新首先是学会模仿,但是绝不能一味地照搬, 买了人家节目的版权并不代表这节目就是自己的了,我们要结合中国本土特色,挖掘中国文化深层次内涵结合到节目中,对节目进行创新。

3.5跨媒体的操作能力

三网融合时代,各种媒介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传播人才不仅仅是为单一一个媒体部门服务,而是为集团内多个媒体部门或信息发布机构服务。现在的新媒介需要的传播人才是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懂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不仅会写稿,还要能编辑视频软件或是出镜。

3.6媒介融合意识

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三网融合使得各种媒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所以新时代的传播人才需要树立新的传播观念,要拥有媒介融合意识。在传播新闻与信息服务时,要考虑多种终端可能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来实现传播信息的意义最大化。

4传播人才培养的途径

4.1深化高校的课程与专业改革

三网融合时代对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在的新闻教育并不能达到时代的要求,这便需要对高校的新闻传播课程进行改革。在遵循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上,可以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我认为, 首先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可以启发很多创新的灵感,制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其次应该加强对新媒体知识的学习,与时俱进。

4.2探索实践教学新形势

新闻传播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能把传播人才的培养禁锢在书本中,要多进行实践。要着力更新学校内的新闻设备,提高实验教学器材的使用率。多在校园中举办一些实践活动,同时组织传播人才亲临实地进行实习,积累经验。

4.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三网融合体现了信息全球化,同时也促进了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学校的新闻学院自身条件差,所以热爱传播事业的学生很多都选择了出国深造。我认为国内大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至关重要,可以邀请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的教授过来做讲座,并且把优秀的学生送到外国进行交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培养更优秀的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升民.三网融合:构建中国式“媒·信产业”新业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4):1-4.

[2]乌建中.浅析三网融合时代网络视频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J].新闻知识,2011(9):69-71.

媒介融合时代广播人才的培训策略 篇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数字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应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当今媒体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传媒业从“泛媒体传播时代快速进入超媒体时代”。传媒类型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异质媒体之间甚至同质媒体之间的竞争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激烈残酷。曾经辉煌的传统广播如今已普遍被认为是弱势媒体。广播要跟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要在残酷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足够的广播传媒人才。

依照广播媒体的业务流程与管理设置来划分,广播传媒人才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媒介高级管理人才,新闻、专题、文艺、广播剧等节目生产人才,现代数字传送技术人才,懂得创收营销、社会活动创意、形象品牌推广、广告策划的营销人才,以及高层次的财务、后勤管理人才等。

尽管时代发展对广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受自身观念落后、人才培训机制不畅等因素的制约,传统广播在人才使用与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业务素质跟不上工作要求。基于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当今广播人才需要复合型的素质,不仅需要会采访、会音频制作,还需要懂得新媒体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广播营销手段等。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明显不足,这就造成决策层的一些思维战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执行,造成一些媒体陷入被动落后、社会影响渐弱、运作市场不断萎缩,甚至陷入举步维艰的窘境。

人才培训缺乏长效机制。在人才建设方面,广播媒体可以采取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并举的方式进行。人才引进可以起到“短、平、快”的作用,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需求问题,还是要立足现有人员,提高和加强广播媒体的全员人才培训。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广播人才培训的长效机制,要与时俱进、不拘一格,加强针对性,拓展广泛性,采用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借良好的机制培养人才,巧借人才培养人才。如此,才是促进广播媒体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好办法。

培训工作制度化

人才培训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所以在具体落实中,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有效的措施和机制缺一不可。

首先,从主管机关到电台的各部室、各频率都应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培训工作机制方案,方案应明确不同岗位被培训人员每年应受培训的时间、内容,培训的方式、方法,以及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培训机制方案,应涵盖从制订方案的部门领导到工作一线的全部在岗干部职工。上级培训机构应负责监督检查下级单位培训方案的制订和具体落实情况。

其次,上级机关应将培训工作列入考核下级单位或部门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年终考核,单位是否认真落实了年初制定的培训工作目标,是否达到预期培训工作的目的和效果;个人年终考评,在个人考核表中,“何时受何培训”一栏不得出现空白现象,并将其和个人的评先、评优、晋级、晋职挂钩等。当培训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有关制度、规章得到认真贯彻落实时,培训工作就有了切实可行的组织保障机制。

培训内容目标化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全球化、多元化,我国的广电传媒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宣传任务;随着技术设备逐渐数字化,各类多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广播、电视受众的接收平台也更加多元化。为适应这种新变化,传统广电媒体必须加快媒体间融合发展的步伐,用全媒体理念引导今后发展的实践。

在这方面,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进展颇丰:除了传统的十套广播频率,还新发展了新浪河南、中原之声网络、楼宇电视、电话广播、手机广播、《魅力中国》杂志等一系列新媒体、全媒体业务。业务形式的多样性,带来了工作岗位的多样化,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广播从业队伍也迅速扩大,因此决不能把培训工作简单化。如让具有一定技术职能的人重学基础知识,就不妥当,但让他们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岗位业务能力培训就比较合适。信息时代,传媒技术和传媒观念更新速度加快,这些拥有一定技能的人,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另外,培训工作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考虑不同人才层次问题、不同工种问题、不同传播媒介问题等。还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需共同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如各种政治学习,各种政策、法律、法规、国际国内形势等方面,采取相应合适的培训的方式。

因此,广播媒体在进行人员培训时,目标性一定要强,要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什么样的人,对什么样的岗位,通过培训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在培训计划中说明,培训结束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验收,以便达到预期效果。对于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可以要求以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或开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检验;对于技术操作性较强的业务,培训后要进行实际操作验收考核,检验实际培训效果;对要求通过培训达标而未达标者,应明确要求某个期限内达标。否则,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调整出重要工作岗位,或下岗再培训。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达到培训的目的。

培训方式多样化

培训工作由于着重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高,往往会给人一种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呆板教条的印象。因此,广播媒体在人才培训问题上,一定要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首先,应注重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双方的适当沟通,特别是培训者对被培训者的实际需求和实际状况应事先做好调查研究,做到胸有成竹、了如指掌。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把培训变为双向交流,当培训者和受培训者之间谈论的问题是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时,共鸣与碰撞一定会激起智慧的火花。

其次,各受训单位还应主动出击,针对部门所需,及时递交培训方案报告。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目的明确地组织骨干力量出门取经学习,有针对性地请师上门,或发挥自己单位业务骨干的作用进行自培,也可以发资料鼓励自学。

另外, 培训资源的再利用也很重要, 往往单位化大本钱, 送部分人出去学习培训, 学习者培训学习后, 信息仍然掌握在少数受训人员手中,事实造成了培训信息的截流,因此,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培训内容信息,共同享受培训信息成果。

广播媒体在人才培训问题上,除了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外,还应当把培训人才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激发人们对接受培训工作的热情和兴趣,达到新广播时代的发展要求。首先,广播媒体的领导层要十分重视、亲自指导和部署培训工作,带头参加培训工作,在电台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培训文化氛围。其次,应在电台内部建立一种良好的培训机制,如可将培训工作和年度部门或个人创先争优,岗位人员晋级晋职相结合,对在培训工作中成绩优异者给予名誉或者物质奖励等。通过这种人才培训机制的形成和有效运作,会使整个广播事业行业人才水平整体上升,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人才,在持续培训工作中提升人才,在创新工作中成就人才的良好局面。

人才融合 篇9

改变报网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的思想观念及工作

报网融合是指原有的报纸式新闻行业与现有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 在对新闻的编辑, 对新闻知识的获取, 新闻消息的传递上有所进步, 有所改变。报网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主体产业管理上;在广告产业体制上;在新闻发布技术及报纸印制上;在与新闻行业相关的其它业务中。以此使新闻业务达到最大的利用率。对于新闻编辑人员来说, 报网融合的体制改变了其思想方向及工作方向。

对于思想方向, 原有的新闻产业只是单一报纸的生产机构。而新闻编辑人员也只是单一的采集信息, 将信息编辑成合理的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 缺乏与读者大众的交流, 缺乏多方面的信息资源, 并不能使其思想得到解放, 然而新形势下的报网融合却能使新闻编辑人员的思想得以改观, 使其思想不再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 而是吸收广泛的思想, 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资源。这也使新闻工作不再乏味无趣, 新闻行业不再像是一个机械的文字编辑报社, 而是得以扩大资源, 变成报网融合的新时代互联网社团。新闻编辑人员由于结合了互联网的新技术, 其工作性质也由原来的编辑文字变成广泛的多技术性的报网信息加工者。然而对于以前的报纸读者来说, 不仅能从报纸、期刊、互联网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社会信息, 更可以与新闻业务进行交流、互动, 互相传递信息资源, 交流思想观念, 这是报网融合背景下, 又一种全新的改革。

报网融合对新闻编辑人员的要求

原有的新闻行业是靠编辑人员的人文思想提高市场竞争力, 而新时代下的互联网是靠优良的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 如果将传统的人文思想体制与全新的技术型体制相结合, 新闻产业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改革大潮, 下面对新闻编辑人才提出以下的要求。

报网融合实现了新闻行业由单一的报纸信息平台到多方向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对于新闻编辑人才来说, 在对编辑版式、编辑整合、编辑形式、编辑效果等方面进行处理的时候, 要注意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原有的编辑体制是单单对二维空间的定位, 只注重于平面的设计, 而新型互联网体制是三维的效果, 技术需要提高, 需要编辑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总结。

由于报网的融合, 使读者的思想亦有所改变, 这也需要新闻编辑人员站在读者的角度, 用群众的观点思考问题, 使编辑内容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符合读者的需求, 使社会新闻产业更好的服务于民, 贡献于民。

报网融合使新闻产业由报纸编辑向互联网技术编辑的转变。编辑部门转变为互联网线上编辑部门, 新闻编辑人员也转变为多媒体技术型编辑人才, 编辑的文件也不再死板无生气, 编辑人员可以融入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意愿, 提高了编辑文档的可读性、可塑性。

报网融合对新闻编辑的人才培养

1.对编辑人员进行综合性的培养

原有的新闻编辑主要对编辑人员进行报纸编辑能力、修改整合文件能力、编辑排版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而新型的报网融合体制需要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整合改进, 培养出多面型、综合型、技术型的高科技编辑人才。编辑人员需要增加知识面, 提高对社会形式的准确洞察力, 使编辑人员有高度的学习能力, 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处理图片, 制作网页, 学会运用网页排版技术, 编辑技术对文件进行编辑。

2.培养编辑人员理论与实际性结合

在新时代的报网融合形势下, 编辑人员应该做到理论知识融合实际案例, 以此来报道社会现象。编辑不能只对理论进行阐述, 不能长篇大论讲述问题, 而是应该结合实际的社会现象, 再加上合理的理论基础, 运用高科技的技术知识, 才能做出新形势下的编辑文稿。

总结

人才融合 篇10

一、高技能人才的界定

高技能人才是服务在一线工作岗位的, 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能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的员工。我国现在对高技能人才的认定主要是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 包括高技技工、技术拔尖人才或技术专家等。高技能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和知识储备, 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破解难题的技巧。和初、中级技能人才不同, 高技能人才处理的是复杂的任务, 需要突破技术难题才能引导产品升级进而带动产业转型。同时, 高技能人才还需要有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产业融合首先是技术融合, 需要高技能人才不断学习新技术、补充新知识, 了解前沿的技术资讯, 并能够转化为自身知识储备, 用于技术革新, 这也是产业融合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新要求。高技能人才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作风, 富有创新意识, 具有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等品质。技术能力的提升需要有一段比较长时间的积累过程, 许多技术人员正因为难耐枯燥的技术累计过程而放弃了坚持, 才没有成为高技能人才。所以, 高技能人才的胜任力结构中应至少包含的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二、产业融合下高技能人才开发途径

1. 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 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运作机制

职业院校, 尤其是高职院校, 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对于高技能人才产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高等教育阶段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习环境, 是高技能人才校园培养阶段的关键。校企合作已经被公认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许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方式。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 一个组织持续发展和繁荣必须考虑其个体的利益需求并满足他们。校企合作也一样, 只有满足合作双方的利益诉求, 才能建立起真正稳定长久的合作关系。所以, 高职院校应积极联合企业, 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 这就需要创新校企合作的形式。和以往校外实训基地的松散管理不同, 校企利益共同体的组织应有统一的章程、管理制度、发展规划和固定的场地等。高校和企业由于性质的不同, 在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 双方在合作的时候都需要为了共同目标而做出改变和革新。校企利益共同体为校企合作服务, 在合作过程中对高校和企业提出适应校企合作的改进建议, 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合作机制。校企利益共同体实际上是学校和企业剥离出适应校企合作的部分后, 结合而形成的高层次组织。其管理团队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派, 融合高校资源和企业资源, 把培养学生和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结合起来, 把科学技术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结合起来, 实现人员的互通、管理的一体、发展的一致、文化的交融。形成利用多方资源、利益紧密结合、共生共荣的校企共同体。

2. 开发技能培训包, 革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线操作人员, 这必然要求技术和能力的培养要源于岗位需求。高职的课程体系开发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同时围绕技能培养和技能应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技术和能力并重、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并存、普通教育和精英教育并举的办学理念, 这样才能给高技能人才的产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首先要有比较完整和稳定的技能标准培训包。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发展迅速, 但这些院校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方面却相差甚远, 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技能标准培训包的开发可以把不同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技能标准明晰和统一起来, 这样有助于不同院校间资源的整合和专业的建设, 同时也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3. 在高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和特长生培养实验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高等职业教育元素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比传统的学徒制, 它具有更加稳定和正规的人才培养方式。在现代学徒制下, 学生的角色在“学徒”和“学生”之间转换, 教学环境在“教室”、“实训室”和“工作现场”之间变迁。这种模式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有机会体会高技能人才 (即自己导师) 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领略掌握先进技术的魅力, 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职业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现代学徒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 难以达到批量培养人才的要求。因此, 高校可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特长生培养计划, 对生源开展调查和评价, 对有能力有意愿的学生开展带徒工程, 以点带面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带徒工程的实施需要高校和企业的密切配合, 高校应积极聘请企业的高技能人员作为学校的企业兼职教师, 引入适合的企业项目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同时, 创造适合带徒工程实施的环境, 比如校内实训室或工作室等, 把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延伸加以利用和拓展, 调配区域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 为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应建立针对于带徒工程的培养效果评价方式, 通过校企双方制度层面的系统性设计, 激励企业高技能人才把“带徒弟、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4. 打造公共实训基地, 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高技能人才成长有渐进成才和实践操作的规律, 高职院校需要校内外实训基地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于企业里的员工, 同样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再教育的实训基地, 因此, 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政府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 加大财政投入, 针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性、公益性、规范性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 免费向高校、企业和培训机构等开放。同时, 采取配套补贴等扶持政策, 激励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共建实训基地, 依托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大师工作站, 为高技能人才开展带徒工程、技术研修、跨专业团队建设等创造条件。

高职院校应积极争取获得政府审批和资助, 与企业合作建立“示范”性人才培养基地, 整合教育和行业资源, 向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和实训服务。同时, 职业院校加强与企业的互动, 积极开发符合企业需求、针对具体岗位的培训项目。政府应依托区域经济资源, 联合高校和企业, 建设区域人才培养基地, 既可为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所用, 也可为企业员工培训创造条件, 同时也为社区劳动力提供培训服务, 形成校区、园区、社区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 高校还可依托实训基地, 与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 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高技能人才成长保障机制

1. 政府建章立制, 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纵观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 都需要政府出台一定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合作各方的行为。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做法, 建立一套清晰、可操作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通过提供减免税、企业员工免费培训、优先获得学校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等优惠措施保障企业在合作中能够获得利益, 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同时, 制定关于企业义务的政策体系, 对于什么情况下企业应进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合作中企业需要尽到什么义务, 发挥什么作用做出具体的规定, 明确企业在合作育人中的责任与义务, 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 为促进校企合作育人保驾护航。

2. 行业协会参与, 政府推动, 建立多方位的组织保障

高校和企业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公益性而企业追求的是利益, 双方在合作中需要摒弃自身的偏好, 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谋求共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单靠他们自身的能力来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或利益纠纷是难以实现的。随着教育产业化进程的加快,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打破由高校独自培养人才的格局, 形成企业参与、政府推动、行业协会协调管理的多元化管理体制。首先, 各职能部门需改变各自为政的行为方式, 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 把职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形成培养制度较完善、评价机制较科学、人才培养效果能够满足企业需求、教育与就业良性互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次, 吸引行业企业加入到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来。行业协会可在职业能力标准制定、职业资格证书发放、人才能力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企业则可进行专业培养计划调研、产业行业人才需求分析与预测、课程内容的开发与设计等, 并直接联合高校成为育人的主体。第三, 建立健全人才能力评价体系, 推行国家职业资格和就业准入制度。在社会上形成技能认定与流动的标准和规则, 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社会的职业技能认证与就业形成统一的系统回路。

3. 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流动提供支撑保障

人才评价机制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支撑。高技能人才是技能型人才中脱颖而出的群体, 其成长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累积, 同时也需要全程的技能评价体系, 从高职院校的培养阶段开始, 一直伴随着人才成长的终生。只有建立起权威、完善的技能评价体系, 才能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流动提供支撑。技能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形成管理规范、标准一致、层次递进的技能评价体系。建立多样化的高技能人才评价和选拔制度, 包括职业资格证书、企业人才评价、社会职业技能鉴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同时, 多元化技能鉴定主体, 在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基础上, 可选择一批管理规范、技能人才密集、鉴定工作基础较好的大型企业作为试点, 探索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4. 塑造崇尚高技能的文化氛围, 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文化保障

文化是激励行为的内在动力, 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就得建立崇尚高技能的文化氛围, 形成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激励机制。应逐步提高技能岗位的工资待遇, 建立政府津贴制度, 认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 形成“崇尚技能, 尊重劳动, 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改变人们“重知识、轻技能”, “重学历、轻职业资格证书”的思想。建立技能贡献表彰制度, 给予技术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以物质和荣誉奖励;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给高技能人才提供风采展示的舞台, 这对形成崇尚进步的文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政府应引导自己的部门和企业在招聘时拒绝学历歧视, 放弃以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全日制学历作为判断人才的固化标准, 建立学历和技能证书并重的招聘机制, 畅通技能型人才成长的上升通道, 在社会上形成对走技能发展之路的真正认可。

摘要:技术的交叉融合冲击了高校人才培养专业的划分, 产业融合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高技能人才成长有其自身规律, 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应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运作机制、革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和特长生培养实验、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 同时, 从校企合作、组织管理、评价支撑、文化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开发,保障,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邹心遥.基于人才成长规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5) .

[2]王若虹.利用人才成长规律培育高技能人才[J].经济师, 2009, (8) .

人才融合 篇11

[摘要]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就需要产教融合,也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利于于学生的就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共同设计与实施专业课程体系,共同构建“工学交替”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

【分类号】G712

高职教育以培养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养成、技能训练、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不仅能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还能将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深化产教融合,理论联系实践,对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教融合的含义与类型

所谓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协同产业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双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1]在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下,企业和学校通过建立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的密切联系和互动互通机制,充分发挥出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各自的优势,把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技能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既具有理论知识素养,又具备相关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中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类型:

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要素组合的一种办学模式。企业和学校通过共同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设施,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为数不少的职业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这种合作,改善了实习实训条件,同时带来了企业的经营文化、管理模式,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工艺流程,企业的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才,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2.校中廠模式

校中厂模式的实施由学校为合作企业提供生产场地、部分设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吸引企业将研发、生产中心迁移到校园,企业节约了土地、设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企业直接向学校开放生产教学现场及相关技术传授、生产管理实践,并提供给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同时教师可参与生产研发,共同取得技术升级的研究成果。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技术革新、产销两旺,并充当了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并向学校上交一定利润,可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3.厂中校模式

厂中校模式是指学校为企业提供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满足企业需求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也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习实训锻炼了实践技能,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管理与研发,提高了专业水平。企业为师生提供学习、食宿条件,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该模式主要采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生分批分阶段交替开展学校的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建立了人才资源保障和实践基地保障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

除上述三种主要模式外,企业与学校的生产要素还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优化组合,前提是这种组合能够产生更高的效率。

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意义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任务,衡量职业院校质量优劣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受社会和企业欢迎。实用性技术人才培养,仅依靠职业院校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有行业产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产教融合”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产教融合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制度,学生既可在学习中工作,也可在工作中学习。学生通过到企业一线实践,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减少盲目性,也能更好地熟悉产业的生产情况和工艺流程,在了解、掌握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能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既能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也能满足高职教育与市场接轨的需求,的确能促进学生成才,同时也是校企双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捷径。

2.产教融合有利于校企资源的合理配置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可对学校和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合理使用。当学生去企业实习时,学校对于暂时闲置的教学资源可用于教师培训,也可用于承担的校外培训业务,这样既解决了教师培训的设施设备不齐的问题,也为学校带来了新的创收。有些设备成本太高,学校不可能直接购买使用,学生可以在企业实践期间接触到更多、更先进的设施、设备。这样,既可以使企业设施、设备发挥最大价值,也降低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

3.产教融合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践性人才,因此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也就是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教师。因此,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便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产教融合”,学校一方面可鼓励专业教师多参加技能培训、考取证书,并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通过一线工作经历弥补实践经验缺乏以及对最新、最前沿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的缺憾;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从企业聘请技术能手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

4.产教融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高职教育一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办学宗旨,因此,通过“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学生能在实践中了解企业的招聘意向和用人需求,并获得更直接的就业信息,学生也因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距企业的招聘要求更近了一步。同时,企业和学生直接接触,也便于企业的招聘人员直接了解学生的情况,择优录取毕业生。

在产教融合体制中,企业已成为育人主体之一,通过主动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最终解决人才输出和用人需求之间不匹配、相互脱节的矛盾。通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企业既满足了人才战略实施的需要,又有效的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还可以从专业师资的技术咨询服务中,得到流程改善、业务标准化、管理能力提升、解决技术难题等多方面的外力支持,从而提升企业生产力。从学校方面来说,实现了专业与行业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极大地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最终使学生获得提升,同时也为社会服务。

作者简介:

李永荣(1983-)宁夏中卫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讲师。

人才融合 篇12

一、当前我国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思路上存在误区, 一些概念及政策边界亟待廓清。一些人将媒介融合简单定义为传媒从业者跨媒体技能的培养, 将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简单定义为广播电视媒体从业技能、网络媒体从业技能和书面媒体从业技能培养的简单结合, 而忽视了媒介融合是多种媒体之间的聚化裂变反映, 它催生了新的媒介理念、媒介形态、媒介内容、媒介运行机制等, 带来的是媒介发展的革命性变革。它对传媒人才培养带来的是从理念、机制到内容的系统化创新, 绝非是技术层面的简单叠加。还有一些人简单地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一个实践命题, 单纯注重应用层面的技术融合、运行机制融合、所有权融合等的路径考察, 对媒介融合的理论研究进路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导致媒介融合在实际推进中后劲不足。

二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工作亟待加强, 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储备需要进一步夯实。面对媒介融合快速推进的态势, 我国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预研及理论储备工作明显滞后。当前只有个别高校对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培养路径等在学理层面进行了关注与研究, 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尚未形成有效对接, 具有通用性、被相关高校所普遍认知与接受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仍处于初步建设阶段, 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不同层次高校分层化、多类型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尚未进入大多数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视野。媒介融合相关要素在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话语通道亟待疏通、话语内容亟待补位、话语效果亟待进一步彰显。

三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现状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形势发展需要。当前我国传媒单位中跨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职后培训、传媒从业者自我兴趣迁移等方式来实现。媒介融合尚未作为一个专业开展普及性、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实践。在一些开展媒介融合试点的高校, 也大都局限在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中, 增加媒介融合背景、现状及趋势等的相关介绍, 或者开设一些媒介融合关联题材的选修课等;设置若干研究课题, 开展国际媒介融合最新发展动态及国内媒介融合现状、趋势等的追踪研究, 提供媒介融合发展策略与路径的理论研究等。或者以教学改革试点方案等形式, 在部分学生群体中开展跨媒体技能培养的尝试等。媒介融合专业的师资储备、培养培训力度亟待加强, 相关教材建设等急需填补空白。从总体上说, 媒介融合尚未作为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因素、产业发展的革命性技术创新因素发挥其对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的创新引领及变革驱动作用, 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辐射面、推广力度及现实绩效等都“乏善可陈”。

二、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误区形成的内在成因

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误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传媒教育与传媒产业发展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 媒介融合对传媒教育创新的引领力、整合力、渗透力、发展力不足, 产学研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梳理与完善。办学与市场发展相脱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较为明显的弊病。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高校忽视办学实际及办学规律, 简单迎合市场表面的发展态势, 导致办学在战略方向层面出现误差;二是高校漠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与规律, 在办学中墨守成规, 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作为应用性专业, 虽然从总体上说我国传媒院校与行业保持了密切联系, 但是两者之间一体化、协作型发展格局仍然没有形成。主要表现在校企之间的合作仍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培训、学生实习等方面, 尚未进入到传媒发展战略设计、管理架构与运行机制创新、传媒形态与传媒门类变革等核心业务层面, 高校对传媒企业深层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拉动作用有限, 这也直接制约了传媒院校深度追踪行业发展动态, 把握行业发展规律, 适度超前引领、预判行业发展走向的能力, 使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媒介融合的发展实际相脱节。即使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体制环境相对健全, 传媒院校与传媒企业之间政产学研合作机制较为完善, 合作成效相对明显的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地区, 传媒变革的最新趋势投射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上仍然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性, 其传导机制过于复杂, 反应机制的敏锐性有待提升。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当前传媒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的态势下, 传媒企业过度重视短期市场份额的博弈, 热衷于挖人才、抢时段、买创意获取竞争优势, 在人才梯队建设、长线技术储备等发展命题上关注不足, 严重忽略了传媒院校办学对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力, 进而造成传媒院校与传媒企业之间合作动力的流失, 对传媒院校贴近行业一线办学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同时在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中, 过分重视传媒企业主体与传媒院校之间的能动作用的发挥, 政府调控、引领职能相对不足, 在合作某一方出现问题时较易影响到整体的合作格局。传媒院校在办学过程中, 办学机制的内在调适与优化能力不强, 对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紧迫感、使命感的认识有所欠缺, 对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性不足, 在遭遇政策壁垒与行业藩篱时, 破解体制障碍的勇气与办法不多, 其重要原因在于当前的高校办学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分解了市场竞争对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压力, 即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反响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直接转化为高校办学资源获取的压力。所以解决好校企合作的深层次问题, 促进传媒人才培养创新与媒介融合发展现状的紧密结合, 提升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水平不仅需要从战术上进行规划与布局, 更需要解决战略层面的制度障碍及动力机制建构问题。

三、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视角

提升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质量, 满足传媒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最关键的是要从制度层面入手, 建立与完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建设分为战术与战略两个层面。战术层面主要解决基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实施路径的保障体系建设, 战略层面重在解决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深层动力机制建构及体制障碍破解的问题, 建立起促进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在战术层面的制度体系建构中, 当前需要做好四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疏通媒介融合进入传媒人才培养视野的话语通道, 在顶层设计层面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伸展空间。通过将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纳入党委、政府文化及教育决策的视野, 为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与文化土壤。地方政府在区域传媒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时, 要充分考虑到人才队伍建设对传媒及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及保障措施等, 尤其要关注好、回应好新形势下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问题, 阐明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意义、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及保障机制等。同时, 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时, 充分考虑到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发展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制度设计层面构建产学研贯通、面向市场、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前沿, 有效推进办学创新、提升办学质量的理念与机制。各高校尤其是传媒院校在制定学校“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时, 要充分注重将最新的媒介及文化产业发展动态纳入办学视野, 作为办学的重要权变因素加以考量, 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提供制度空间。二是要厘清形势与要求, 摸清规律, 科学设计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要科学分析媒介融合的走向, 对未来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数量、规格层次等形成全面科学的判断, 作为编制人才培养规划、确定招生数量, 分专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依据。在传媒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中, 完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定位、培养方式等系统化指标体系, 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提供清晰的路线图。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重“新”与“旧”的结合, 要注重对传统传媒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手段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梳理, 在此基础上, 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要注重“快”与“慢”的结合, 媒介融合人才培养不能一味求快, 盲目追求“新奇特”的形式美感, 要尊重培养规律, 踏准产业创新的步骤, 注重实效, 注重衔接, 分层次、分阶段地有序推进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注重“普”与“特”的紧密结合, 在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 要尊重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 把握其通行模式与常态机制, 同时又要充分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实际与办学特色, 提炼有特色的办学内容、办学环节等, 进一步提升传媒人才培养的效果, 凸显传媒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三是要完善媒介融合人才的保障机制。完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 与国外有相关研究基础高校联合培养媒介融合专业博士生, 在国内积极尝试开展媒介融合专业的硕博士教育, 从国外选聘部分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者与从业者, 来国内开设讲座等, 全方位涵养师资。推进业界与高校师资互通计划。高校具有传媒教育背景的师资去跨媒体业务经营较好的企业开展定期实践, 积累业界工作经验, 吸引、引进一批具有媒介融合工作经验的业绩精英, 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知名院校培训后, 充实到传媒院校一线教学队伍, 开展媒介融合的相关教学工作。政府和高校要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供优惠政策, 确保能“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

在战略层面的制度建构中, 要着眼于解决传媒企业和传媒院校合作的内生动力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强有力的手段解决传媒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 推崇“新奇特”的短期收视率竞争等, 通过制度手段坚决规避媒介低俗, 引导传媒企业营建绿色收视率, 更关注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传媒企业要通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企业发展定位、频道特色、人才梯队建设要求、设备投入规模及技术储备等, 明确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创新路径等, 比如联合开展创新节目形态研究、定向培养高端人才等。政府可以牵头组织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明确运行机制与原则, 实现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政府在对高校的考核中, 不仅要注重其办学规模等指标, 更要注重考核其实际发展绩效, 考核其增量中的内容构成及效益等。比如产学研合作收入是以重大行业创新成果的转化作为驱动还是以初级员工的培训收入所得;学生就业率背后所呈现的就业质量等。并通过适当的方式, 将发展绩效与高校发展资源的供给与分配相衔接, 真正激发学校发展的动能, 促进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内在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制度创新的视角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人才融合】推荐阅读:

目标融合07-17

融合中心05-11

深度融合05-17

生态融合05-20

融合终端05-20

颜色融合05-22

细胞融合05-24

融合接入05-27

资源融合05-31

融合基因06-05

上一篇:磨蚀研究下一篇:钻孔灌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