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音乐表现力(精选11篇)
提高音乐表现力 篇1
钢琴具备丰富的音响效果与强大的表现力, 被誉为“音乐王冠上的明珠”。在教学中, 如何提升音乐的表现力, 是摆在钢琴教师面前的首要课题。
一、提高音乐表现力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在中小学钢琴课程的教学中, 只有结合培养目标的需要, 将钢琴技巧的基本练习与对音乐形象的表现力结合起来, 才能充分地体现音乐感和对音乐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受能力, 真正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谈谈相关的方式策略:
二、丰富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语言艺术能够协助教师将知识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只有以多姿多彩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语言为基础, 学生才能在深刻细致的剖析下形成对音乐恰如其分的理解, 一步一步进入音乐的圣殿。为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需要教师对音乐有良好的悟性与敏锐的感觉, 在课堂上以丰富的语言和想象力、富于灵感的创造性引领学生领悟音乐并表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从音乐的角度, 以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生动语言去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 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其个人的修养, 学生的音乐直觉便会得到提升。如笔者的一名学生在弹奏作品时, 整体来看表现都不错, 唯一的瑕疵就是曲中的和弦缺少共鸣效果, 弹得不够好听。在老师示范后, 学生还是难以体会具体的要求, 此时笔者在做示范的同时向学生解说:“一定要把声音远远地扬出去, 想象一下你舒展自己的手臂, 把声音弹得远一些, 再远一些……”学生渐渐有所领悟, 弹出了理想的声音效果。再如在为低年级的小学生讲授最基本的弹奏方法时, 笔者也十分注重语言的表达, 结合儿童形象思维比较活跃的心理特征和语言特点, 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形象、简单易懂。在训练学生的弹奏手型时, 笔者将这样的手型喻为“搭房子”:“琴键上的双手就好像一间小小的房子, 掌关节就是屋顶, 一定要拢起来;手指是柱子, 一定要支结实;虎口是屋门, 一定要打开……”儿童的想象力可以在形象的语言中充分调动, 便于加强其音乐的表现力。
三、实践环节的有机补充
艺术实践的功能是使学生获得锻炼和演奏经验, 巩固课堂上学到的东西, 在艺术实践中使自己的演奏日益完美。
(1) 阶段性学习汇报与定期观摩
这种方式为学生带来充分的舞台实践机会, 还能让学生们在广泛交流中体会“苦尽甘来”的舞台表演成就感,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促使学生在舞台表演过程的交流和反馈中提升自身的音乐表现力。汇报观摩结束后不仅要有同学之间的交流, 还要有教师总结。让学生们以自己的舞台表现来证明其演奏水平和音乐素质, 从而获得一种进取、踏实的生活方式。
(2) 举办钢琴教学实习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将钢琴教学实习课从高校引入中小学,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教学实习活动, 让学生通过角色换位, 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是由于学生在音乐学习时往往依赖老师, 渐渐养成一定的惰性, 学生当上老师之后, 就会变得主动, 充分地调动起其聪明才智和积极性, 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四、与其他艺术学科的融会贯通
音乐与其他艺术是相通的, 钢琴演奏只有从其他艺术中吸收营养, 才能更加芬芳动人, 耐人回味。笔者在具体教学中, 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出发。首先, 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熟悉各类钢琴作品, 通过扩大曲目量, 使其视野和思维变得开阔, 让学生扩大浏览面, 开拓视野, 进行全面的音乐锻炼。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曲目进行重点“精弹”, 以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其次, 笔者鼓励学生了解音乐史知识, 探究不同历史时期作品的时代背景, 以提升音乐修养, 进而拓展其音乐表现力。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 对于一部作品, 会将相关的知识, 诸如作曲家创作作品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阐述给学生。比如, 在教授学生演奏《C小调“悲怆”奏鸣曲》时, 笔者告诉学生作品是在欧洲社会发生急剧的变化, 贝多芬耳聋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创作的, 而戏剧性的处理融入了贝多芬激情愤慨的个性, 一个与厄运顽强斗争的形象就从乐曲中淙淙流出。在了解这一作品的精神内涵后, 学生便知道怎样提升其表现力了。
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涉猎其他的艺术门类。音乐修养不能局限于钢琴, 其他姐妹艺术则可以使自己在综合艺术水平上得到提高。学生在拥有了厚重的艺术感觉之后, 音乐表现力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提高音乐表现力 篇2
论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本文从音乐表现的角度,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技能教学进行分析,积极研究钢琴技能教学方法,以期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进而达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技能水平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作 者:王晓璇 作者单位: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管理系,辽宁,朝阳,12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KEJI TANSUO)年,卷(期):“”(7)分类号:G64关键词:学前教育 钢琴教学 音乐表现力 培养
提高音乐表现力 篇3
我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指挥家蒋雄达老师已年届七旬,但老骥伏枥,仍然常年活跃在音乐教育与普及的第一线,在演奏、作曲、指挥、教学等各个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其音乐著述颇丰,本刊曾陆续摘编登载,受到读者欢迎。近期又一新作《弦外之音——我的乐坛絮语》即将付梓面世,该书主要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在全国各地音乐讲座与刊发的文稿。内容涉及广泛,许多观点与建议颇有建树,对于广大业余琴童、家长与教师以及业内音乐工作者具有普遍的意义与裨益。特选登其中《浅谈我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小提琴演奏艺术发展三百年》《青少年乐队的组建与培训》《努力规范基础训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考级、比赛与展演》五篇,接续连载,以飨读者。
——编者
各位选手、家长和老师们:
今天我们邀请此次展演的评委会副主任蒋雄达老师为大家做一次讲座,蒋老师在长期的演奏与教学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且出版了很多著作,为小提琴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做出了贡献。今天,他在繁忙的活动中,能来为大家做展演点评和传授经验,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选手们、家长们、老师们,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在此做一些有关小提琴学习与提高的交流。许多问题由于经历不同,理念不同,因此谈问题肯定有片面不足之处,何况小提琴教学又是涉面较宽的学术性问题,更多的是属于探讨,而不一定归属是与非。
第二届全国小提琴(业余)优秀选手展演在杭州已进行了几天,我们看到会标上写着“业余”优秀选手展演,这说明了其活动是非专业院校非专业选手的展演。其实,几天来我们的评委们都处于非常激动和非常高兴的状态中,因为,我们的确看到了此次参加展演的选手们很高的演奏水平。评委们评审中几乎很难打分,只能在一些实力几乎相等的情况下,从演奏的音准、节奏等规范角度以及音乐的表现上去做权衡比较了。由于获奖名额受限,不少好选手未能进入决赛,未能获奖,获奖当然最好但没有获奖也并不意味着水平不高,展演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各地选手的实力,促进了交流。
从理念上讲,各种展演、比赛只有水平高低之分,而不应有专业、业余之别,国外任何一项比赛只有以音乐家冠名或城市冠名以及用年龄区分的青少年比赛,如用音乐家冠名的柴科夫斯基、伊萨依、西贝柳斯、帕格尼尼、蒂博、埃奈斯库国际小提琴比赛,用城市冠名的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小提琴比赛,以及维尼亚夫斯基、梅纽因等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这些历史悠久有着极好声誉的世界大赛,吸引着无数天才提琴家向往参与,这些比赛只要具备条件谁都可以报名参加,没有专业与业余之分,这在无形中促进了竞争和水平的提高。
就目前国内来说,各种展演、比赛很多,有时在水平上的确很难区分专业与业余。但总体来说,业余选手终究由于师资、时间、环境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在规范程度上总有明显差距。此次展演,我们看到不少选手素质好、技能好、感觉好、潜力大,但在音准上不够严格,音乐上缺少表现力,演奏上不够规范,总觉得可以更好些。为此,我今天想谈的就是——努力规范基础训练和提高音乐表现力。
一、严格规范基础训练
小提琴基础训练中的规范,包括手指的清晰、运弓的掌控、严格的音准、规正的节奏,以及良好的发音等。不少学生在演奏中速度极快,但颗粒不清晰、错音没意识、运弓太直白、声音无变化,而音准不严格和节奏的不规正更是一种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规范的音阶与练习曲等教材的基础训练,没有通过科学练琴培养出良好的音准概念,更没有通过循序渐进掌握常用的演奏技能,凭着才能过早地跳跃式提升。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指导与要求,对学生没有上升的高标准、高规格,再加上业余活动中许多功利的诱惑,致使练琴沉不下心来,满足现状,缺少远见。
我认为,要提高演奏的规范必须重视以下两点:
1. 必须重视各种调性的音阶练习
在小提琴的基本训练中,音阶乃是最重要的基础练习,只有通过严格规范的音阶练习,才能逐渐达到熟悉各种调性的变化,才能逐渐培养起良好的音准概念,才能逐渐锻炼出灵敏的手指机能。
我们可以发现,在演奏一些高难乐曲时,都会遇到不少快速的炫技性乐句,或是阶进的,或是跳进的,细分析无不都是各种音阶的组合。这两天听有些同学拉萨拉萨蒂的《吉普赛之歌》,一开始那句四弦转换到高把位的琶音,就出现了换把顶撞不流畅、大小音程不严格、高把音准不到位的现象。又如在拉《西班牙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现部的两句琶音,出现的问题是完全相同的,凡此种种例子很多。总之,演奏的音准不好,关键在于缺少严格和规范的音阶练习。伟大的小提琴家海菲兹,一生把音阶练习当作演奏家最重要的训练内容,其本人在繁忙的旅行演出中,都不忘上台前要静心做些音阶练习,以保持良好的音准和机能。可很多琴童往往最不喜欢练习音阶,觉得枯燥乏味,岂不知这种不从关键入手的训练,为日后的提高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空缺。由此,希望所有的琴童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必须重视练习曲的循序渐进
在小提琴训练的教材中有许多好的练习曲,只要循序渐进严格要求,都可以不断积累,逐渐完善各种演奏技能。
展演期间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演奏上出现的问题几乎是相同的,反映出在基础训练过程中没有通过练习曲规范地循序渐进练习,从而导致在乐曲演奏中技术上的不完善,能力上的不适应。如选手演奏较多的克莱斯勒的《前奏与快板》中含有的各种不同的演奏弓法,长弓不动听、华彩不自如、分弓不清晰、跳弓不灵巧、和弦不饱满。《波波拉风格小步舞曲》符点音符节奏不明确,连弓乐段四弦转换不委婉。莫扎特协奏曲中的各种装饰音,包括颤音(tr)、回旋音( nlc202309041257 《开塞》和《克莱采尔》这两本阶梯式的经典教材,好就好在每一条练习都有它的特殊功能,无论分弓、连弓、顿弓、跳弓、附点音弓、连顿弓还是颤音、回旋音、双音以及换弦、换把等内容,在课序排列上都相对的集中,因此,这两本教材的循序渐进和规范训练至关重要,由此再进入罗德、顿特等这些高难度随想曲的练习,演奏技能也就渐趋完善了。 现在不少琴童和家长对这些不可或缺的基础教材一则未认识到其重要性,再则只为实用功利出发,选练一、二首为应付考级所用,其结果是许多重要的技法训练都疏漏了。手中没有基本功的积累,就和口袋里没存钱是一个道理,其结果只能买不合格的伪劣产品。 展演期间,我看到许多有才能的学生,欣喜的同时也有一份企盼,望大家进一步严格规范基础训练,通过音阶和练习曲循序渐进,踏实提高,从而在音准听觉上,演奏技能上得以更快更好地完善。 二、努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此次展演中,我们看到不少学生演奏的技术状态很好,但就是缺乏表现力、音色没变化、演奏不感人。怎样才能提高学生演奏的音乐表现力,使这些有一定才能的学生学会用琴唱歌,并使自己的琴声变得富有感情而动听呢? 1. 要使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 老师在给学生授课时,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平和轻松的氛围,要教会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练琴,在练琴时要排除杂念,认真投入,并切记不要使学生有压力、有负担,即使在练习中遇到一时难以克服的困难,也不要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为,如若失去勇气和缺乏自信,这就等于给自己的练习设置了第一道障碍。 我们平时总说让学生快乐练琴,这是指一种心态,实际上练琴本身并不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而是一个艰苦的劳心劳力过程,只有通过刻苦的练习和对乐曲的感悟,用此心理去追求、去歌唱,唯独这样,才可能奏出好听的琴声,从而让他人和自己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与快乐。 2. 要使学生懂得乐曲的分句 一首新的乐曲放上谱台,不经过认真读谱和分析,拿起琴来就拉,这是练琴中常见的现象,其结果就是磕磕巴巴,句不成句、调不成调,因此,作为老师首先一定要使学生懂得乐曲的正确分句。新谱上手,先要清楚乐曲的起句在哪里,换句在哪里,乐句与乐句之间如何连接,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要搞清句头句尾,有的句子可能字多一些,有的句子可能字少一些,这是由于表达的内容不同,我们不能主观地按照字数的多少去分句,而必须按照话语的内容去分句,有的人讲话语无伦次,意思表达不清,听的人也会感到十分痛苦。演奏乐曲同样如此,分句要合乎逻辑,听来很有章法。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琴童在演奏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时,出现一些分句不妥的地方,如乐曲的主题: 在这九小节半的旋律中,虽然谱面上没有标明呼吸和分句记号,但实际上它的大小分句都是有规律的在半拍的起音上,即应是: 当然,在演奏时若把那有呼吸号(’)的地方完全断奏,其效果并不会很好,重要的在于要有那种感觉,如若演奏成: 这就把语气和分句搞错了。 再如维瓦尔第《g小调协奏曲》开始第八小节处: 这里如果把连续五小节切分音一口气拉下来,会使听的人觉得喘不上气来,如果让每一小节都加上重音则又显得很滑稽,我们如若认真想一下它标的“渐强—渐弱”记号,就可懂得它的乐句起音仍在后半拍,正确的奏法应该是: 这样听起来就会感到舒服和有意思了。 3. 要使学生懂得旋律的走向 旋律的走向就和我们说话的语气一样,有激情昂扬的对话,有柔绵细软的诉说,不管何种情绪的表达都会有一个积累和转换的过程。在音乐作品中,有很多情绪的表达转化过程,这种过程就是旋律的走向。乐段和乐段之间,乐句和乐句之间,都会有一定的呼应和对比,并且都是进行式的。所以我们在演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都用一种情绪和一种力度去演奏,而要用不同的处理表现方法。如不少学生都演奏过的维奥蒂的《a小调第二十二协奏曲》,那段抒情柔美的歌唱旋律: 曲调委婉自如,情绪起落有序,在演奏时要有层次,要有递进感。但不少学生不懂旋律的走向,因此在演奏这段精彩的旋律时,没强没弱如同嚼蜡,可惜了作曲家赐予我们的这份音乐财富。 又如莫扎特《G大调第三协奏曲》中这一对比乐段: 四个短句,前句细柔轻巧,后句委婉舒展,这种亲切的问答式对句,在莫扎特作品以及海顿的作品中尤为突出,演奏者若能明确这些旋律乐句的走向,在力度表现上有鲜明的对比,这就为体现作品的风格打下了基础。懂得了乐句的走向,学会了旋律的歌唱,自然也就会将运弓中的强、弱、快、慢安排得当。 4. 要使学生重视表情记号 作曲家们在谱面上所标明的每一个表情记号和音乐术语,都是他们创作的心理要求和作品效果的需要。一个好的学生首先必须非常严格和认真地去努力完善谱面上的每一处表现要求,在此基础上再不断融入自己新的体会、新的探求、新的表现手法,这就是音乐上的再创造,或称之为悟性和演奏上的个性,对于这种少有的音乐才能,就成了攀登艺术高峰的关键因素。但事实上,我们在日常培训中,更多看到的是学生埋头拉音符,对于谱面上的表情记号和音乐术语完全不予理会,p. pp. ppp和f. ff. fff之间的区别,力度的幅度和差异,以及必须掌握的运弓上的各种速度变化等等,对于这一切,绝大多数的学生并非完全不懂,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引起重视,不认真对待,一些学生从小缺少严格要求,养成了练琴马虎的习惯,这是影响提高乐感和音乐表现力的一个十分遗憾的原因。 5. 要使学生学会找情节、编故事 乐感和表现力的好坏固然有天赋和才能的区别,但多半要靠在生活成长中去补充营养,要多听、多看、多思、多想,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我们有不少学生年龄小,经历少,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在练习乐曲时自己找情节、编故事。古典作品很美,作曲家们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也相距甚远,我们不必让学生完全按照当时的人物和时代背景去刻板地解释当时的作品,而可以按照学生现在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去学会编故事。大的协奏曲可以编一个分段有不同情节的长故事,小的乐曲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学生练琴时带着自己编的故事投入情节中去演奏。这种带着情景内容的练习与演奏,首先自己就不会觉得十分枯燥,随着揉弦的运用和运弓的变化,琴声自然不会苍白和干枯了。 6. 要让学生多练传统古典小品 三百多年来琴坛乐库中积累的作品,犹如夜空中的繁星,闪烁出绚丽的异彩,而亨德尔、维瓦尔第、海顿、莫扎特、巴赫、贝多芬等伟大的音乐家们,他们所留下的经典小品则更是光芒耀眼。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严谨的曲式结构,准确的句法分段,鲜明的力度对比,丰富的色彩变化。认真多练这些传统的古典小品,可以从中完善演奏意识,规范演奏技法。 总之,努力培养学生在演奏中的乐感与表现力,使很多有才能的孩子得以插上歌唱的翅膀,自由翱翔在音乐的天堂,这是每一个从事教学的老师当务之急的课题,也是每一个真心喜欢音乐、潜心踏实练琴的学生,应该接受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 今天,我就在展演的大好形势中看到的一些演奏上的不足,谈些个人看法,目的是为了能在交流和探求中获取更多的养料,为普及与提高小提琴教学的水平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2011年,杭州第二届全国(业余)小提琴优秀展演专题讲座〕 一、重视听力训练, 培养音乐表现力 听觉训练是指对学生接受声音、分辨声音能力的训练。弹奏音乐作品时对听觉的要求主要强调的是对音量、音色, 以及曲调感、节奏感和多声部音乐感等的追求。钢琴演奏是以发出声音为切入点, 因此声音的听觉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听觉训练的关键是要求学生会“聆听”自己的琴声。所谓“聆听”就是充满对音乐的想象全神贯注的听, 努力分辨自己弹奏的声音是否符合内容要求。学生在弹琴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很多都是由于没有“用耳朵练琴”, 没有仔细聆听自己弹奏的声音。有些学生在练琴时虽然听到了自己的声音, 但不会找毛病, 分辨不出声音的好坏。甚至有些学生练琴时, 手指是在下意识地弹奏, 而思想已开差。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提高练琴的效率和质量。 二、精心研读乐谱, 发掘音乐内涵 乐谱是作曲家的语言, 仔细研读乐谱才能使我们深入了解作曲家的思想, 才能把握作曲家的音乐脉搏, 使音乐演奏更加明确而深刻。尤其是现在我们已不大可能听到大部分作曲家对自己作品的演奏或讲解的情况下, 研读乐谱是我们理解和表现作品内容的主要途径。 重视乐谱上的一切标记是研读乐谱的基本要求。完全忠实于乐谱, 就必须毫不遗漏地注意到乐谱上的一切标记, 然后恰当地把它们表现出来。其中包括音符、节拍、指法、句法、奏法、休止符、延长记号、重音记号、力度记号、速度记号、表情术语、调性变化、曲式结构等等一系列的内容。在认真研读乐谱的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进行“再创造”。钢琴演奏大师鲁宾斯坦说过:“首先要确切的按谱上所写的弹奏, 如果你已完全如实地做到这一点, 却仍感到需要进行增添或改变的话, 你可以这样做。”但这里必须强调一点:是要在完全如实地按照乐谱所写的弹奏之后进行。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演奏同一部作品时, 不同的演奏家会有不同的解释, 而非千篇一律。另外, 一部作品的乐谱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版本, 都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但应该以便于弹奏和符合作品的音乐风格为出发点。可以说, 引导学生精心研读乐谱, 是掌握作品风格的重要途径, 它有助于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掌握良好的触键方法, 准确表现作品的旋律 旋律在音乐语言中是最具感染力的, 是音乐的灵魂。一段旋律, 只有你对它有了发自内心的感受时, 才能在弹奏中追求正确的音色, 才能把它弹得有语气、有表情, 在学生的初学阶段可以选用一些他们熟悉的、喜欢的乐曲, 让他们先唱后弹或边唱边弹, 这样他们内心的歌唱感就会在弹奏中逐渐得到加强。 弹好歌唱性的旋律, 还必须让学生在弹奏方法上下功夫。要想弹奏出好的旋律就需要掌握适当的触键方法, 这是弹出优美旋律的必要条件。 首先, 要让学生弹好连音, 连奏是弹好歌唱性旋律的基础。弹奏歌唱性旋律要用深而慢的触键方法, 要注意肩、臂、腕等部位的放松, 使手臂的重量自然地输送到指尖。手腕必须柔韧、能够上下左右自如地活动。手型可稍微放平些, 用指尖后面的肉垫部分触键, 手指基本上是贴着琴键移动, 重心从一个手指自然地移动到另一个手指上, 用这种方法就比较容易弹奏出流畅自然、富于歌唱性的旋律。 其次, 要让学生学会分析乐句。音乐的语言和生活的语言是息息相通的, 像说话一样。每个乐句都有它的语气、走向及核心音。常见有些乐句的音乐走向是枣核型的;有些乐句是向上走的, 需要渐强;反之, 则需要渐弱。当然还有很多具有特殊语气和情绪的乐句, 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 再者, 处理好旋律与伴奏织体的关系也是保证旋律优美如歌的重要条件。除了要把旋律本身弹好外, 还要重视和声、伴奏织体等对旋律的烘托作用。此外, 还要注意旋律的横向进行, 这要求句子的气息相对要长一些, 弹奏旋律时不要受左手伴奏音型的影响, 要增强乐曲的韵律感。此外, 要弹好歌唱性的旋律, 还需要正确运用踏板。 四、把握弹奏速度和节奏, 提高音乐感染力 节奏是音乐的精髓, 没有节奏, 音乐就没有生命。一首作品往往通过一种特定的节奏韵律来表现它的性质和风格, 如舞曲、摇篮曲、夜曲等等, 它们都是各有特色的, 需要用心去琢磨体会、反复练习, 才能掌握好乐曲的律动, 才能使其更具生命力。在教学中, 要善于抓住学生熟悉的事物, 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 从而在弹奏中表现出作品特有的节奏韵律和特色。 所有的音乐作品, 除了它们特有的节奏韵律外, 还要凭借不同的速度来表现它们不同的性质和风格。而用什么样的速度去弹奏乐曲呢?这既要尊重乐谱本身的要求, 还要根据乐曲的性质来确定。 一般来说, 欢快的情绪不可能采用缓慢的速度去表现, 而悲伤的乐曲也不宜快速弹奏。进行曲、圆舞曲等体裁也都有它们各自特有的速度。不同的人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 很可能采用不完全相同的速度, 这是允许的, 但应以符合乐曲的要求为前提。 有些学生在听了钢琴家的演奏后, 单纯的模仿他们的演奏速度, 但由于技术能力达不到, 把曲子弹得非常慌乱, 可说是一塌糊涂。因此要告诫学生, 在听名家的演奏或录音磁带时, 不能只是单纯地模仿, 重要的是从中体会演奏家对作品风格的表现、对音乐的处理, 以进一步掌握其音乐性质和风格。另外, 有些比较快速的乐曲, 要在学生技术能力达到时再弹, 不要刻意拔高。 节奏不稳、速度不统一是学生在演奏中常出现的一种毛病。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 有技术上的原因, 也有心理上、感觉上的原因。例如, 有些学生弹到困难的地方就慢下来, 弹到容易的地方又加快;而有时候一遇渐强就加快, 一遇渐弱就放慢;弹激情的、快速的曲子越弹越赶, 弹抒情性强、速度较慢的曲子就越弹越拖等等一系列问题。要克服这些毛病需从练琴方法上解决, 难点部分要单独抽出来反复练习, 直到弹得和较容易的部分一样好才行。整首乐曲的速度要以难点部分所能达到的速度来确定。 另外, 弹奏快速的乐曲要以慢速、中速练习为基础。在声音清楚、节奏稳定的基础上再逐渐加快速度。当弹奏速度较慢的乐曲时, 内心的感觉要积极, 要有向前走和流动的感觉, 这样就不会越弹越拖了。 在钢琴弹奏中不要平均地、单调地强调小节的重拍, 这样会造成节奏机械、音乐凝滞、缺乏律动性。弹奏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按照乐句的气息、走向去弹奏, 而不要机械地只按小节弹奏。在这同时也要体现节拍固有的特点, 例如:圆舞曲、进行曲要适当强调节拍重音, 而弹奏旋律性乐句则要避免重音过多, 以增强音乐的连贯性和律动感。 总之, 在钢琴教学不仅仅是一种键盘技能的教学, 而是一种全面的音乐教育。演奏好一首钢琴作品, 既离不开良好的演奏技能, 更不能缺少富有感情的音乐表现。 摘要:如何提高钢琴音乐表现力是钢琴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从重视听力训练、精心研读乐谱、掌握良好的触键方法、准确把握弹奏速度和节奏四个方面来进行有益探讨。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 参考文献 [1]亨利·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3]童道锦、孙明珠:《钢琴艺术研究》 (上)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关键词:钢琴教学 音乐表现力 作用 方法 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它是人们跨越了国界,了解彼此的文化和发展,使人民更好地沟通和交流,雅俗共赏,在音乐的世界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音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水平方面也有了更大的追求,学习乐器的人民越来越多,而钢琴作为最高雅的乐器之一,深受大众的喜爱。 但是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中学生们普遍的缺少音乐表现力,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寻找良策,解决问题是钢琴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讲述如何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一、使学生们用心感受钢琴曲,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最好的老师。 钢琴表演不同于一般的绘画、文学之类可以直观感受的艺术形式,它是要用心去感受的,感受音乐里的喜悦悲愤,慷慨激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组成一首首动人的曲子,这些音符赋予了曲子新的生命,这些都是言语所无法直观描述的。 要想让学生对钢琴教学感兴趣,首先得让他学会如何感受钢琴乐曲,喜欢音乐,激发学生在这一方面的无限灵感和动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钢琴乐曲的喜爱,从此对弹钢琴跃跃欲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钢琴,不断创作的不竭动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心 音乐鉴赏是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必经之路。 每首曲子都表达着作曲者内心的情感需求,或喜悦或悲愤,或忧伤或宁静。钢琴教师在教学时要先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并懂得从文字上该如何对某首曲子进行赏析;然后通过教师对该乐曲的亲身示范,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曲者是如何通过音符来表达自己感情的。 每节课上老师们可以有选择的选取一些曲子,由简到难,听完后让学生们说出自己对曲子的理解及曲中蕴含的感情。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听曲子时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描述出曲中的场景,让学生们用心去感受。这也是音乐上所说的艺术想象力。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大自然的安静祥和与美丽纯澈,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体验人生百态,经历一些事情,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钢琴表演的不仅仅是弹奏技巧,而是曲中蕴藏的感情,没有感情的曲子充其量只是一句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如贝多芬、莫扎特,为什么他们会成为音乐大家?是因为他们的技巧,更是因为他们曲中所蕴含的的强烈的感情。 三、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技巧 扎实的演奏技巧是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基础。 钢琴弹奏技巧是成为一个钢琴演奏者的基础功,钢琴是一门艺术与记忆并存的艺术,它需要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表达,感情的宣泄,更对弹奏技巧有着很高的要求。每一位真正的钢琴演奏者都必须具备丰富的内心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需要坚持不懈和永不言弃的毅力和努力。 关于音乐艺术大家贝多芬,就有很多关于勤奋的小故事,比如:在一个破旧的小旅馆,一位客人正闭目欣赏着楼上优美的钢琴曲,忽然一滴水滴在了他的脸上。过了会又滴下一滴,他跳起来喊来了服务员,生气的问:“楼上是谁啊怎么往楼下倒水!”服务员看着楼上滴下来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哦,是贝多芬,怪不得弹得这样好!”顿时气消了一大半。当服务员问道要不要给楼上提醒一下时,客人说:“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旅客轻声来到楼上,透过门缝看到贝多芬全神贯注的弹琴。时不时将手指往旁边的水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这才明白,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发烫,需要时不时将手指浸到水中冷却一下,又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了楼下。这位旅客看了很久才离开,他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成就和荣誉不是无缘无故的得来的,背后都是由无数的泪水和汗水所铺垫的。 四、增加学生的实践演奏机会 实践是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渠道。 老师应多给学生一些实践钢琴演奏的机会,比如:在校园内办一场钢琴演奏会,或者在班内弹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毕竟不是专门的艺术学校,演奏机会不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当学生们演奏之前肯定会加紧努力的去练习钢琴,试图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也只有真正的上台演奏,才能算是一位真正的钢琴演奏者。 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老师也应该在身边加以帮助,帮助学生调整他们的心态,教一些现场随机应变的小技巧。带着满腔的情感,弹奏出音乐之美。 五、结语 弹奏钢琴可以提升气质,沉淀内涵,陶冶情操,是一种艺术气息浓厚的乐器。演奏它,不仅仅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更需要浓烈的情感爆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对各大名家曲子的欣赏,兴趣的培养,内心的升华,上台演奏等等各种方法来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现力不是一蹴而就能达到的,它是通过时间媒介不断积累的产物。当然也有天生就拥有该天赋的人,这些人被称为“天才”,但这毕竟是少数。老师要多注意学生平时的表现,“对症下药”地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李芳.浅谈高校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音乐大观,2012,(09). 古筝, 这一古老的弹拨乐器距今有着近三千年的历史。因其音色优美、韵味悠长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民族器乐中发展较快的一个专业, 作为一名古筝教师, 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几乎每一名学生在表演这件乐器时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紧张心理, 而作为他们的老师, 有义务帮助她们解决这一问题。 在音乐表演实践中, 怯场心理是每名表演者可能都会出现的问题, 主观因素是决定引起的紧张程度的重要原因。首先最基本的是演奏者的技术水平问题, 对于是因主观因素造成的演奏时的紧张心理, 笔者会建议学生首先乐谱一定要熟练, 乐曲的技术上不能有负担, 从而可以消除这种因为主观能力问题而引起的心虚。如果技术不成问题, 那么心理准备就不容忽视了。客观因素也是导致演奏者紧张的原因。公开表演时, 表演者的欣赏对象有了变化, 演奏者必须独自面对各种各样的观众, 这在平时的练习中是几乎不存在的, 有好多这样的学生:通常一个人在琴房独自练习时不会出现紧张的现象, 而在上课时, 即使只面对着自己的老师, 他们也会出现紧张感。对于这样的学生, 笔者会刻意地在她练琴的过程中邀请多名观众来观摩, 有意识地训练她们不能因为观众多而不敢演奏或是影响演奏效果。其次, 公开演奏时的外界环境变化也对演奏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个原因造成紧张的学生, 笔者会建议她们平时多参加学校的活动以及各种比赛, 以增加舞台经验, 消除她们的紧张心理。在正式演奏中由于有观众或评委的关注, 演奏者容易走神, 脑中会产生多余的想法。笔者的建议是上场前需要调整好心态, 保持冷静, 充满自信, 看淡结果。坐下时要调整好琴凳的高低前后左右, 然后稳一稳, 想好开头和速度, 将自己的状态进入与作品一致的情绪里。演奏开始后就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作品中, 完全融进音乐的表现之中, 倾听自己的演奏。生理因素是引起紧张的又一个原因, 表演者因个体差异的不同在演奏中呈现不同的状态。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就要有意识地激发她们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 提醒他们在演奏中不能患得患失, 更不能因为在演奏中错弹了一个音或是几个音而分心, 因为越怕就越容易出错, 越错就会越紧张, 这时更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乐曲的演奏中去。另外, 演奏前的体力储备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演出之前情绪过度兴奋, 过于增加练习强度, 就可能出现正式演奏时因体力不足而引起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因此, 笔者的建议是在古筝演奏前应当保持充沛的精力, 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 例如: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事物使自己全身心地放松下来, 保持良好的心境和自然的状态。 2 提高音乐表现力充分表达作品内涵 音乐想象和情感的感悟对于表演者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作品通过旋律起伏、力度变化, 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再创造, 启发欣赏者的感受。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首先, 无论学生程度深浅, 演奏基本技能尤为重要, 要强化手指训练, 掌握科学的弹奏技巧获得美妙音色, 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计划, 为学生打好基础。其次, 培养学生对旋律的感受, 表现旋律应当让学生唱谱, 注意乐句的收起、节奏强弱, 教师要多做示范, 让学生多体会音乐风格、乐句结构, 正确把握乐谱趋势, 赋予乐句丰富的想象力, 如:欢快乐段, 弹奏要有积极性;舒缓乐段, 弹奏要平稳柔和;引导学生追求声音的圆润、力度的控制、明暗对比等正确的音色。最后, 要发挥表演者的“二次创作”能力, 以表现作品潜在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要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诠释:分析曲式结构、调性布局、题材内容、作品背景、和声及旋律线条, 在引导学生把理解、感悟与想象相结合, 在演奏中通过表演者的完美技巧、独特神韵及表演风格, 在舞台上把作品深刻地表现出来。 3 总结 综上所述, 在演出、比赛、考试中的一般情绪紧张是正常的, 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缺乏表演机会, 对音乐作品的实际不够理解, 造成演奏中的紧张心理, 教师要促使表演者以更积极、专注的情绪去应对, 个别心理素质好, 应对准备充分的人, 甚至会出现超常发挥的现象, 使负面情绪产生正面的积极效果, 化紧张为动力, 在教学中, 作为教师要首先解决学生的演奏技术问题, 没有成熟扎实的弹奏技巧会降低演奏的质量;其次, 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把握对每一个音符的准确性、表情术语的使用, 把握作品背景, 从而创造音乐风格特征。只要有了充分的准备, 学生在演出中才会有心理基础和信心。总而言之, 表演者既要有娴熟的技巧, 也要有放松的心态, 还必须在临场演奏时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自己, 将艺术表现能力发挥到最好。 参考文献 [1]张媛.钢琴演奏活动中的技术和心理因素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 . [2]王朝刚.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3]周忠昌, 编译.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3. [4]何青青.钢琴演奏心理状态调节的几点探讨[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 .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教学方法 钢琴演奏,主要通过旋律进行情感表达,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将“演”和“奏”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完美演绎一部音乐作品。因此,演奏者需要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意境,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充分融入其中,再表现出来,即音乐表现力。但是,在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音符弹奏,而忽略了音乐表现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音乐表现力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音乐表现力对钢琴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的感受力 音乐表现力,从某种程度来讲,可以说是演奏者对音乐的一种自我感受,这种感受对象包括音乐声音特性、情感特性和时间特性等。演奏者先有了自己的感受才能更好更生动的表达。因此,在钢琴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对音乐全方面的自身感受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音乐的理解力 演奏者要将一首钢琴作品完美演绎出来,首先要深入理解音乐,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等等,通过对作品全方面的理解,把自己的情感全心投入其中,才有可能弹奏出打动人心的音乐。 (三)音乐的想象力 音乐是一种具有丰富形象思维的艺术,在钢琴演奏中,需要演奏者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音乐充满激情,把想象的内容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从而来感染听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重要环节。 二、大学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 音乐基础能力是音乐表现力的前提,在大学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提高。 1.加强听觉训练 在大学钢琴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用耳朵练琴”,因为音乐是诉诸听觉的艺术,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用耳朵倾听,这种倾听并非随意听,而是要全身心投入,听音色,情感,风格,层次变化等等。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此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倾听来感知作曲家的创造意图。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建立对优秀钢琴演奏的感知,能分辨出演奏的好坏以及精彩与失误的地方,确认更精准的弹奏。 2.加强技能驾驭能力的训练 在传统大学钢琴教学中,容易忽略对学生技能驾驭能力的培养,即学生只是单一性掌握技巧,在处理不同的作品时,就会出现迷茫状态,不知道该怎样用技巧来表现作品。因此,在大学钢琴教学中,需要加强对技能驾驭能力的训练,在熟练掌握技能的前提下和音乐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灵活的使用技巧,用不同的力量速度把握技巧,从驾驭技能到驾驭作品,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 在钢琴学习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作品本身(包括创作背景、风格特色等),作品旋律中的情感。要想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力,需要从以三个方面着手。 1.整体把握音乐作品 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投入到对作品的解读中。首先,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比如作曲家的时代背景,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创作动机,创作特点等等,在此基础上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基调与变化;其次,对作品的层次、旋律进行研究,掌握其曲式结构,全方面把握作品。 2.把握音乐作品的节奏 对于音乐作品,节奏是骨骼,节奏的轻重缓急对作品的表情达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同一首曲目来讲,若变换其节奏或速度,其表达的情感就会出现天壤之别。比如哀乐节奏较慢,如果加快节奏,就会变成欢快的音乐。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好音乐的节奏是重中之重。 3.对乐曲的独到认识 学生在演奏钢琴曲目时,若想完美演奏,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作品,要解读出隐藏在谱子背后的意义,准确的恰到好处的处理作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觉把音乐生动的表达出来。比如德彪西的作品,由于其属于印象派,作品中包含朦胧性和不确定性,演奏者只有将这种感觉和意境表达出来,才能更深层次的展现作品。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与社会发展、文化民族变迁等均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而言之,钢琴音乐本身是一种文化形态,并且与其他学科之间处于相关联的状态。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就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一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音乐理论知识,并且将其贯穿在每一节课、每一首作品中;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哲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申和介绍相关知识,课后指导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互相交流,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四)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训练 1.舞台表演实践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面对台下很多的观众,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对演奏环境的不断变化,进而产生紧张、不适应等情况,影响演奏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在大学钢琴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艺术实践的训练,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舞台表演中。比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的文艺演出,或者联系演出机构,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演出中,增加学生的演出机会,锻炼学生适应不同的演出环境,从而积累更多的舞台经验。 2.加强欣赏实践 在钢琴学习中,自身演奏固然重要,但对音乐的鉴赏也同样重要。教师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可以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钢琴音乐鉴赏活动,比如按照流派、风格等进行划分,通过观看视频、聆听CD等途径来感受大师的演奏,分析其特点风格所在,并加以学习,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更精准的把握作品。 3.加强指导 在大学钢琴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上课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觉,不断发现问题和错误,从而分析并解决。 三、结语 一、为幼儿提供给歌曲编动作的机会 边唱边跳是幼儿活动的特点, 他们不但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平时多让幼儿观察自然, 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同时也给幼儿做一些示范动作, 教他们一些表达方法。这样如果歌词是具体的, 并易用动作表现的, 孩子们就会自己根据已有的经验想出一些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如:《谢谢好叔叔》一歌中的“汽车喇叭嘟嘟嘟”, 幼儿就会很快地用生活中曾经见到的按喇叭动作表现出来。 二、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我们应该常常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朗诵歌词, 弹奏优美的曲调, 用悦耳的声音唱幼儿能理解的歌曲, 跳一些舞蹈, 做一些有节奏的动作, 配上自然的表情, 给幼儿欣赏, 吸引他们的注意, 并启发他们学习的愿望。可以采用音乐游戏的方式, 选取优秀的音乐教材, 带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 动手、动脑、动脚、动口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 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如采取愉快活泼的音乐游戏活动。小班《走路》让幼儿模仿动物叫声、走路的姿势, 使他们有兴趣配合音乐的节奏拍节做游戏。 三、加强节奏训练 节奏性动作是幼儿喜欢的活动, 针对这一特点, 一方面通过拍手、跺脚、踏步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 另一方面是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 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如:学习歌曲《大鼓小鼓》, 准备一个大鼓、一个小鼓, 让幼儿用大鼓和小鼓做节奏练习, 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到两个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大鼓的声音大而强, 小鼓的声音小而弱, 大鼓和小鼓的音色也不相同, 通过有节奏的训练, 联系大鼓和小鼓的音色及音强的特点, 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四、鼓励幼儿为歌曲增编歌词 让幼儿给熟悉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 发展唱歌的能力, 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如幼儿非常喜欢玩《菜场游戏》, 那些逼真的菜十分讨人喜欢, 《买菜》这首歌, 幼儿很爱唱。在教会幼儿唱这首歌后, 还可以问幼儿:“菜场里还有哪些菜, 你想买什么菜呢?”并根据这些菜的特征配上动作, 这样小朋友会兴致很高, 回答十分踊跃, 很快就会编出许多菜名和动作。这样一来, 幼儿把自己想买的菜唱入歌中完全是自愿的, 气氛十分活跃, 既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又增强幼儿敢于独自一人在大家面前唱歌表演的勇气。 五、联系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 幼儿歌曲来自生活, 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 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结合歌曲内容,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还有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 提高歌曲的兴趣和表现力。 《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将艺术领域的总目标定位为“ 感受与欣赏”“ 表现与创造”。 强调幼儿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 支持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自主艺术活动, 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 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 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每次观看非正规幼教专业的青年教师上幼儿音乐游戏活动课, 若仅从整个教学课堂设计和课堂可操作性来看, 大都是相当不错的, 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能够熟练地配合老师, 在老师的设计意图下整齐划一地进行活动, 但从整个幼教的要求和目的来看, 就有一种仅为教而教的感觉———我们的一些青年教师并没有将幼儿游戏活动理解到位, 他们往往将娱乐性的儿童游戏、教学化的幼儿游戏以及游戏化的幼儿教学混为一谈。 在他们看来, 幼儿音乐游戏活动之教育的核心即以“ 游戏”为主, 游戏就是一个“ 玩”字。 任何传授幼儿的知识都应服从于传统的游戏。 他们认为, 在幼儿音乐游戏活动中, 只要让幼儿玩得高兴、玩得乐不思蜀就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最佳效果。 诚然, 不管是游戏化的教学还是教学化的游戏, 让幼儿玩得高兴是没错的, 甚至是很有必要的。 但部分青年教师并没有理解清楚“ 幼儿园是让孩子在‘ 玩中学’的”, 也就是说“ 幼儿音乐游戏活动不只是玩”。幼儿教育必须有其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价值和教育的观念等等。 在幼儿游戏活动中, 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是幼儿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需在生活化的游戏活动中, 在幼儿玩得嗨翻天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挖掘其表现力和创造力, 让幼儿从中养成一定的生活习惯、了解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知识、懂得一定的道理、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关键词:古筝演奏 情感表达 各派风格 音乐表现力 古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弹拨类乐器,其精湛的文化精髓和独特的声音表现力从古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人们对于音乐的鉴赏和审美能力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只有不断提高古筝艺术的表现能力才能够让音乐作品的生命力得到更好的体现。 一、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只有对于音乐作品有着足够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对于其情感内涵有着精确而又透彻的把握才能够表现出音乐作品的真正魅力。音乐是人们的一种情感表达,演奏的人道出心事,听众得到情感的共鸣才算是一场成功的古筝演奏。所以,在我们演奏一个音乐作品之前,一定要对音乐作品的背景、风格和主题做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加入自己的理解,演奏出既能表达原有主题也能展现自己风格的作品。但是想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并不简单,这对演奏者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不仅仅是对音乐技巧的表达和运用,更多的是对于人文知识的掌握和内心透彻的理解才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作品更丰富的色彩。 二、作品的处理 对于音乐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对于音乐作品成熟的分析和对于演奏技巧高超的把握能力是一个优秀的演奏者应该具备的技能,做好了这些才能够使自己的音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于音乐的把握一定要精确和通透,我们将这样的把握具体分为以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几个方面: (一)音乐情绪 1.抒情类:抒情的乐曲大多数都是缓慢的、悠扬的,以一种娓娓道来的形式诉说着。这种情况下,对于音乐的把握应该更加注重它的温柔和优美。 2.欢快类:欢快类的部分需要表现得欢乐一点、活泼一点,这种乐曲都是节奏感和感染性比较强的。 3.激越类:在很多庄重严肃的音乐作品中会出现,比如:《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这些曲调的情感表达更加的复杂,也更加的激昂,这样的音乐作品需要更多的感情注入。 (二)速度 演奏中速度是必要的,可以根据需要对演奏的速度进行调整,尤其要注意的就是音乐不同段落之间的速度对比,只有对比才能够显示出节奏感的变化。 (三)力度 力度的大小变化,比如由弱渐强、由强渐弱等等,需要根据情况适时处理。 (四)节奏重音 对于某些需要强调节奏的音进行加强处理。 (五)乐句或乐段间的关系 乐句或乐段间的停顿就好比标点符号对于整篇文章的作用一样,只有正确的划分停顿才能够使音乐有节奏感和层次感,才能够使好的音乐作品更加突出。 想要做好以上几点并不简单,需要演奏人员对于音乐作品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了解,从原本的音乐修养的功底之上加入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和心境的变化,才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 三、音色 音色是古筝音乐表现的重点。音色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对观众的情感共鸣产生重要的影响,古筝音色的艺术表现力非常丰富,激烈的、婉转的、强劲的、柔和的都能够将演奏者内心的情绪非常纯粹地表现出来,直接地引发听者的情感共鸣。音乐的情绪变化需要对音色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所以,在音色的处理技巧上也有着很多需要去学习的地方。 古筝的音色根据其性质可以划分为两种:点性与线性。 点性音色比较适合欢快的节奏和场合,点性音色的声音并不是以连贯的形式出现,而是像一颗颗珍珠落下的声音,干脆、清亮、爆发力强,一粒一粒地十分饱满。想要表现出这样的声音,需要将自己的力量集中于指尖前端,指关节进行回弯运动。点性音色的情绪传达是很具有感染力的。 线性音色,顾名思义是就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就像流水一样不间断,声音绵延不绝,纯美、柔和,不完全在指力上下功夫,之间触弦的动作幅度要大一些,落下来的时候要柔和、轻缓,在表达演奏者抒情等情绪的时候比较契合。 好的演奏技巧是需要演奏者在不断地演奏中不断学习和揣摩的,将自己的感情灌注其中,通过古筝音色来声情并茂地表达。 四、各流派的風格 古筝是中华民族一种古老的乐器,自古以来便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这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的流派,主要的几个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武林筝和客家筝等几种。每个古筝演奏的派别都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果能够对各派的风格和演奏的特点进行了解和融会贯通,那么对于提高其自身的艺术表现魅力也是有所裨益的。 五、结语 古筝演奏表现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训练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需要演出者有很大的毅力和付出,去不断地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只有古筝演奏者对于各流派的演奏风格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用心体悟才能够将其融会贯通,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之上进行更加有意义的创作。 参考文献: [1]周巍.浅谈如何提高古筝演奏的音乐表现力[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2]刘娜.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的三要素[J].艺术研究,2011,(03). 在琵琶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教育。比如, 对于初学者应该从基础知识教起, 兼顾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就要在音乐表现上下工夫,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演奏中捕捉音乐的灵魂, 真正与艺术融为一体。 一、应该具备弹奏琵琶的基本技能 对琵琶的熟悉和基本弹奏技术的掌握, 是对琵琶艺术深度掌握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如果演奏者没有对琵琶弹奏技术熟练掌握, 所谓的表现力也不存在了, 所以, 对琵琶弹奏的勤奋学习、对琵琶形态美的理解, 以及各种指法的熟练掌握是具有音乐表现力的前提。只有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功底, 才能弹奏出“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才能弹奏出不同难度、不同力道的作品。因此, 演奏者对技能的熟练程度对于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 所以, 在开始阶段, 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熟练的演奏技巧、自然松弛的演奏技巧, 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对曲子本身艺术境界的把握。 二、提高学生对作品的了解 琵琶是一种能够演奏古今中外各种曲目的乐器, 从《十面埋伏》到《天鹅》, 从《草原小姐妹》到《野蜂飞舞》, 每一个时代、每一种风格的曲子都可以被琵琶演绎得淋漓尽致。每一首曲子、每一个作品都有它独特的艺术境界, 这就需要弹奏者从中体会每一个作品中琵琶应该体现的美。由于琵琶的发音孔小, 它的音色较为薄弱, 同时演奏者也要注意各种演奏方法的运用。琵琶的演奏是审美、感知和传情的艺术, 学生就应该在演奏前感知作品的内涵、风格、特色、调式、和声、结构、力度、高潮等,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 去表现出最好的音乐, 这就是所谓的“二度创作”, 即演奏者能够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解去表现作品中的深远意境。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人经历、学习基础、艺术素养不同, 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留给他们发挥的空间, 让他们努力去诠释自己心中的曲子, 这就叫做“音由心间出, 功夫在弦外”。 三、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奏心态 在开始学琵琶的时候, 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具备一种良好的心态。因为在临场表演时, 演奏者可能会因为心里紧张而造成动作僵硬、思维停顿、错误百出等状况, 更不用说表现力了, 往往连基本的完整演出都不敢保证。而拥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却恰恰相反。在舞台上, 拥有一种良好的心态, 演奏者往往会发挥得当, 全神贯注地进行表演, 冷静大方, 感情自然流露。 当然, 拥有一种良好心态的前提就是前面所说的扎实基本功。当演奏者站到舞台上, 娴熟的演奏技巧是他的底气, 只有充满了自信, 感情才会真实流露, 才会有令人惊叹的音乐表现力, 同时才能感动观众。另外, 音乐的表现不是外在技巧的夸耀和显示, 而是用与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和心态去体会和展示音乐并通过这种形式感动听众。 四、教师要具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学习琵琶的过程中, 一个会指导学生的教师, 对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有着重大的作用。弹奏琵琶是一项集韵律、乐感、表现力于一体的音乐形式。在教授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课堂小游戏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例如, 可以通过一些歌舞———与琵琶相通可形式完全不一样的艺术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由于舞蹈的律动性特别大, 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娱乐性, 同时, 也可以用舞蹈的节奏性、律动性来增加学生的艺术功底。作为教师, 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中穿插各种艺术形式的表演, 让学生在了解琵琶的同时, 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 五、注重实践表演, 积累经验, 提高音乐表现力 演奏者要想拥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除了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外, 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表演。俗话说“熟能生巧”, 当学生对一个作品熟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对作品的感情就会应运而生, 从而不用刻意去营造那种氛围, 对音乐的表现力自然而然地就流露了出来。所以, 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参加演出, 进行实践, 在无数次的表演中演绎心中美好的琵琶曲, 展现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弦上之音在于弦外”, 一个拥有再好弹奏技能的演奏者, 如果没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他也只是“奏”, 他表演的只是曲子本身, 而曲子本身所表现的情绪却不能展现在观众眼前。所以, 一个优秀的乐者, 除了扎实的基本功, 还要有参透曲子本身艺术境界的能力, 在作品中融入自身的情感, 将自己投入到演奏中, 将作品的内涵挖掘出来, 做到形神合一。而做到这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掌握方法, 以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严格要求学生, 使学生在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 掌握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丰富舞台经验, 提高自己的水平, 让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庄永平, 《琵琶手册》[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项琳, 《艺术探索》[j], 2007 【提高音乐表现力】推荐阅读: 提高音乐素养08-09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效率06-01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07-02 调动课堂氛围,提高音乐教学质量07-18 如何有效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10-19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08-28 提高音乐院校师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用指南08-14 音乐表现力09-17 音乐表现手段05-14提高音乐表现力 篇4
提高音乐表现力 篇5
提高音乐表现力 篇6
提高音乐表现力 篇7
提高音乐表现力 篇8
提高音乐表现力 篇9
浅析古筝演奏的音乐表现力 篇10
如何实现琵琶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 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