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消费时代

2024-09-05

把握新消费时代(精选10篇)

把握新消费时代 篇1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 政府、企业和公众对公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 特别需要及时提供更多的新形式的会计服务。

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资料的质量好坏, 不单纯是单位内部事务, 它已经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了解和有效使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会计资料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秩序的顺利运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会计信息质量如何, 直接反映到财政工作上来, 政府预算和公共财政管理均建立在会计工作的基础上。会计工作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预算的基石, 是预算监控的主要信息来源。在公共部门中, 预算会计与绩效系统为最重要的信息系统。预算会计和报告系统是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估政府受托责任和制定决策的重要工具。

这就要求必须加强会计管理工作, 保证市场主体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能为各利益相关者普遍认同和接受,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转。在本期湖北省会计管理年系列报道中的武汉市与荆州市, 所涉及到的会计管理中的重点亮点工作均直接或间接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有联系。

会计是一门干到老学到老的工作。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变化, 会计工作也变得愈加复杂和精细, 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越来越复杂, 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 不断变化的市场规则给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会计人员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记账、算账和报账, 而是要参与到所在组织的发展战略规划制定、执行、控制和监督的各个环节中, 必须对本组织的业务经营以及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面对现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会计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会计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遇, 同时也对会计实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包括会计管理工作者在内的广义上的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规则。

会计是经济生活中十分敏感、十分活跃的一束神经。经济的繁荣与困难会很快传导到会计工作中, 会计的发展变化也往往映衬着经济的种种预期, 小中见大, 知微见著。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曾说:每次重大改革, 会计管理机构首先要进行培训, 执行好首先要自身努力, 监督会计, 以会计为基础, 又要跳出会计看问题。本期的武汉市与荆州市两地均尝试着探索“跳出会计看会计, 长于会计干会计”的新型管理方式。这就要求会计管理工作者要对属于自己职责范畴内的工作, 不退不推不让, 在工作中提升水平;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工作设置挑战性, 提高专业性。

会计工作的特性是专业性, 但社会性才是会计工作最本质的职业特征。会计的职能决定了它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密切联系。这就要求会计管理工作还要摆脱自我研究的循环, 进一步把会计理论引向深入, 树立大众意识, 摆脱自我宣传的循环, 避免圈子里热热闹闹、行业外冷冷清清, 要走出一条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会计宣传新路子, 为会计事业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

会计管理工作在改革、管理、宣传等方面, 怎样把握时代脉搏, 站在改革第一线, 为财政工作服务, 为市场经济服务, 为贯彻走出去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些均需要基层会计管理工作者扩大视野, 将本职工作与宏观经济形势、国家经济和财政政策、国际同行发展水准相结合, 立足于更广阔的平台, 思考、探索、总结、推进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

把握新消费时代 篇2

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线。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锻炼,洗涤思想尘埃,永葆先进本色,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努力实现“打铁必须自身硬”。

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首要地位,把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各项建设的统领,充分表明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总书记明确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这是对政治能力丰富内涵的集中概括和深刻阐述,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思维,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要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打牢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这个根基,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革命理想高于天。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我们共产党人经受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必须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筑牢“四个意识”,严守纪律规矩。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纪律是最根本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必须尊崇党章,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必须坚守为官从政、修身做人的底线,牢固树立纪律规矩意识、法治意识,时刻自我警醒、高悬纪律规矩戒尺,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行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做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的模范,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不断提高领导能力,主动践行责任担当。领导13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要求,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注重培养自身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增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要敢于担当、勇于实践,自觉把对党、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自觉把工作放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局中去思考、定位、谋划,以过硬本领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在本职工作中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奋发有为、忠诚履职、担当奉献的精神境界,践行党的理想信念宗旨。

新消费时代的品牌构筑 篇3

《V-MARKETING成功营销》:新消费时代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消费渠道增多,随之而来的品牌推广也逐步根据不同的渠道呈现出不同的方式,那么对于如此繁多的渠道,企业的品牌建设是否还有章可循?

David

A.aker:虽然现在的渠道增多了,但是,在进行品牌推广时,必须要有统一的形象,给受众的印象应该是连续一致的。也有的公司会针对不同的渠道有自己的子品牌,在分类不同的渠道,比如专卖店、打折店、百货公司等,都有不同的名字。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渠道增多的情况下,有些渠道销售的东西贵而有些渠道非常便宜,所以,针对价格高的和比较便宜的渠道需要有不同级别的产品来体现差异化,但同时也应该有连续一致的形象。

《V-MARKETING成功营销》:对于目前的中國市场来说,渠道中十分显著的增长点就是新媒体的崛起,网络逐步占领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此时的品牌构筑已经不是简单的单向度传播,那么如何借助网络的特点和力量实现新的品牌溢价呢?

David A.aker:在品牌建设的时候,需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战略和非常明确的目标,然后要有非常好的定位,对你的目标客户也要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对这些问题清楚了以后,就可以跟你的消费者做一个双向而充分的交流。新媒体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发挥非常好的作用,其他的渠道也可以做新媒体的支持。所以你在整个的策略里面需要有宏观的充分交流的想法,针对不同的目标,有广告商战略、有经销商战略,构筑这个品牌的时候,要把这个品牌非常好地融入市场。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www.vmarketing.cn。

《V-MARKETING成功营销》:正如您所说,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中国产品在努力打开欧美市场的时候似乎面临着一些沟通上的问题,比如会受到很多误解、产生障碍,那么中国品牌应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树立自己的国际品牌形象?

David A.aker:其实这个问题,日本和韩国的企业也遇到过,比如Toyota、Hongda、Sumsung等在过去的四十年也一直在奋斗,那些年人们认为这些品牌价值不高,而且售价也是非常低的。但是在这几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品牌在过去的多年奋斗中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高质量的产品,他们并不是在价格上做文章,避免了在低价位中打价格战,相反却是在一些高级别的产品中作竞争。

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最近10年中,Toyota在美国已经被认为是质量最好的汽车品牌之一。在中国,比如海尔这个品牌,它在全球扩张也是非常快的,我认为海尔要发展国际化战略,还是要在高端市场中发力,瞄准高端市场,才能在人们心中树立形象,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当然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遇到了一些阻力,其中有一个就是安全问题的隐患。比如说在很多玩具类产品的生产中,不是特别强调安全性指标,或者跟国际上的一些标准不统一,这样就影响了这些产品的销售。而这些产品的安全隐患,对其他中国产品的美誉度也造成了不良影响。我觉得这应该是中国品牌进军国际市场中面临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V-MARKETING成功营销》:中国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视和规划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对于品牌构筑过程中的问题还有很多认识不足,那么以您过去的经验,可不可以跟我们分享几个“问题案例”,也就是说您遇到过的失败的品牌推广案例,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David A.aker:在品牌创新方面,有些公司有非常好的创新,但是他没有把这种创新品牌化,这样就造成了市场认知的混乱,也就是说他没有把自己的功能更好地表现和发挥出来。比如一个图书销售公司,在消费者购书的时候,可以根据你过去购书的经验,来向你推荐新书,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创新,但是它没有把这种做法品牌化。

如果可以把这种形式品牌化,有一种固定的说法,那么公司在运营的时候就可以形成与其他公司差异化的优势。其实在日本、中国以及韩国,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就是公司在提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差异化做得并不是非常好,包括一些大型企业。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www.vmarketing.cn。

新媒体时代新闻题材的挖掘和把握 篇4

1 创新报道采写范式

常见的新闻报道主要包括重大主题、突发热点、问题调查、百姓故事等。重大主题往往具有新闻持续性,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对重大主题进行持续的跟踪,全方位阐释,对关键人物和重要对象要多做些采访,多留些素材。比如无锡蠡湖整治是全国治水典范,主题是生态文明和水环境治理,但效果不可能马上出来,笔者用了10年时间持续跟进采访报道,见证了每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改变。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关注度高,具有不可复制性,对采访报道的要求是反应要快,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找到真相。调查性报道要全面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呈现各方立场观点,抽丝剥茧,多问些为什么,理清头绪,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让报道更有思想。百姓故事的采写要从身边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入手,以小见大,以点触面,用真实的细节影响人打动人,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

在新媒体时代,街头采访是一种流行的新样式。以前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也常常想进行街采,比如过年是怎么过的,吃的是什么,怎么玩的……但那时不流行这样做,自己也不自信,总在想,这样能行吗?但中央电视台“你幸福吗?”让街采登上了大雅之堂,并且还经常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很好的创新,通过街采,通过普通人的讲述,我们能发现许多很真实的故事,也使得以前很难有机会被采访的普通百姓能在广播电视里亮相发声。还有很多题材都很适合街采,特别是对一些热点话题的评论,对一些共同关心的话题的调查等。

数字新闻也是这两年广播电视比较新鲜的一个样式,大数据时代,有互联网特征,以前我们的稿子要求不能写很多数字,但现在我们专门拿数字做文章,通过数字分析出一些现象,得出一些结论,一目了然,很有说服力。

以前传统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现在不是了,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等不到我们固定的播出时间,比如晚新闻、早新闻,早已经通过新媒体迅速扩散了。因此,在一些重要信息的发布上,要有强烈的时效意识。如果再按照传统媒体思维,等到固定的节目时间再发布,新闻的时效性就过了。

2 敏锐发现新闻线索

好的新闻题材,取决于我们的发现,取决于我们的策划,取决于我们的思考和判断。大家都说好,你也跟着说好,这很容易,但大家还没意识到好,你便意识到了,这就很难得。这就要求我们,事事都做有心人,对新事物、新理念要始终保持学习状态,才能练就火眼金睛。要和这个世界充分的保持互动。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得时时关注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还有可能发生什么。记者的工作不可能只是在上班的时候做,即使下班了,也不可能完全放松。要随时关注各种新闻和信息,思考各种问题,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这样,当一条新闻线索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就能将其放到一个大的背景下去关注,才能提炼出蕴含时代主旋律的主题。

挖掘新闻题材,关键要对新闻有兴趣,要有好奇心,要善于提问,善于提出好问题。写作,采访、思考这些都是后天的能力,都不是问题,你有好奇心就能提出好问题,能提出好问题就是一个好记者,能把这些好问题的答案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提问是采访交流的方法,获得信息的方法,同时提问也是确定报道主题和重点、理清报道思路和逻辑的极好方法。小小的问号里蕴含大乾坤。有的新媒体在这方面运用得很好,提问式标题,让人特别有兴趣打开问号,这非常值得我们传统媒体学习。我们要时刻保持对采访对象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心,就提不出好的问题。提不出好的问题,就写不出好的报道。

新媒体时代,传播速度极快,新闻更加易碎。作为传统媒体,我们一方面要快速反应,同时也要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去开拓。新媒体把一些题材消化了,传统媒体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正在丧失,这就要求我们创新表达,更多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深度挖掘,讲好故事,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内容为王是不变的。无锡经济广播在挖掘本土文化方面作了些尝试,《104声音档案》策划了有关无锡解放的“不能忘却的记忆”,还有“非遗的诉说”“望族家风”“百年锡商”“工商基因百年传承”,在地铁1号线、2号线通车时,还策划了“无锡地铁站名故事”,将24个站名,一个个讲过来,勾起了尘封的往事,发掘了历史底蕴。

我们要保持对新媒体的敏感,学习新媒体,找到创新的亮点。是什么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是竞争对手。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报道手段更加多元化。以前广播电视只有声音、图像,但现在有公众号,丰富了表达手段,不仅可以有声音,还可以有文字,图片。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原有的一些规则正在被打破。传统媒体记者要与时俱进,要学会通过新媒体获得线索,要关注新媒体的表达。

3 坚守责任永葆情怀

有责任的媒体,才有公信力,才能赢得信任,才能赢得未来。有责任的媒体,需要有责任的媒体人来共同担当、来共同创造。报道要有善意,要有温度,要有立场和态度,要体现媒体的品格。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老虎咬人事件,一些微信公众号纷纷在谴责受害者,甚至出现很多调侃的段子。尽管受害者本人有责任,但她受到的伤害最重,她本人付出的代价很大,作为媒体不应该幸灾乐祸。消费别人的痛苦,很不厚道。最近的电信诈骗的报道,舆论的立场就比较好。如果去嘲笑当事人,那角度就偏了。新媒体时代,舆论场各种声音混杂,一定要守得住底线,站得稳立场,经得住考验。

情怀是什么?情怀就是你喜爱所从事的工作,愿意付出心血和汗水,努力将其做到极致。新闻人需要什么样的情怀?热爱、敏锐、专业、专注、执着、创新,要对这个世界满怀爱和深情。

传统媒体不会消亡,但新媒体肯定也会风生水起,记者要努力跟上变革的步伐。

把握新消费时代 篇5

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计划

上海市松江区气象局

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是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之年。在市局党组和松江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认真学习郑国光局长报告和认真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国办49号文件以及市府27号文件精神,以“大气象、大宣传、大服务”为目标,以“两个百分百”、“贴身服务、贴心服务”为目的,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回顾全年的工作,我局“十一五”规划项目稳步推进;基础业务工作进一步加强;防雷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局内经济稳定发展;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实现和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及工作目标。

一、“十一五”规划项目稳步推进

我局的“十一五”规划项目建设在上海市气象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松江区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气象信息户外发布显示系统按计划完成 件精神下,业务科技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认真开展业务学习,并积极参加市局业务处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目前业务工作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测报成绩优异,有5人次获得“百班无错情”奖,测报成绩统计出站无错。

根据沪气业[2007]16号《关于开展土壤水分观测及分析评估工作的函》要求,6月24日配合市局有关部门完成了土壤水分观测仪器的安装,并完成了 今年9月15日始,好莱坞大片《木乃伊3》剧组在车墩影视基地要在夜间拍摄大量景色,需要掌握细致的天气变化情况。根据对方提出的要求(长、中、短、即时预报,压、温、湿、风向风速等),业务人员认真制作预报服务具体方案,每天 16时通过网络发送预报,遇突发性天气、转折性天气及时通过短信平台告知对方。然而,正常的预报常常被深夜来电询问天气而吵醒,但是业务值班人员总是不言其烦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短短二个月的服务,我们从开始的客户需求分析,到预报产品制订,以及到产品的发布,业务人员始终以专业、细致、贴心的服务赢得了香港客户的好评,也展示了我局良好的气象形象,同时开创了我局网络气象服务的首列。③ 加强做好自动站仪器维护工作

认真做好本站自动站和人工站仪器的检查和维护工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业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有专人负责对全区17套自动站的全面维护和维修工作,发现仪器故障及时下站进行维修,最多一天一个站点要去3次,业务人员没有怨言,体现了一种敬业精神。此外,对所有正在使用的各种仪器及设备进行了检查,为全年所有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做足了准备,做到了小修不出门,出了故障及时更换,保证了气象资料安全性和可靠性。

2、全心尽力做好汛期气象服务

汛期气象服务始终是全年服务重中之重工作。为此,我们做到思想上早动员,措施上早准备,技术上早落实,工作上早部署。并

进一步落实行政负责制,加强汛期行政服务值班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预报服务方案和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处臵预案。汛期中我区出现了5次暴雨(台风暴雨)天气、28天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达39.2度、创历史新高)和受二次台风环流影响,出现暴雨或受台风影响后,随即进行实地调查,均无灾情出现。在二次台风影响中局领导亲临预报值班室坐镇,一方面主动、积极向地方领导汇报台风动向,另一方面在区防台抗汛会议上作台风情况通报和分析预报,为领导指挥防汛防台做好决策服务。汛期中共发送重要天气手机短信26次,在二次台风影响服务中,共发手机短信16次,专题服务(传真)12次,风雨情况通报7次。

3、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工作 ① 继续扩大手机短信用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2007年是我区、政府领导和街道、园区领导换届之年,为此,我们对手机气象短信用户进行了及时更新。同时对特奥会的举办,我们又扩大用户,并根据不同服务对象、性质,划成不同的区域和系统,现在短信用户数量由原先500户增加至589户。通过重大活动的宣传和气象信息早、快、准的效果,进一步扩大了手机短信的覆盖面,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广泛周到的气象服务作出了力量。② 积极融入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区三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圆满成功

“服务大局、服务决策、服务社会”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方向。7

月1日上午我区 业务处也通过NOTES网将这次保障服务作为一次典型的区县气象局为当地政府做好决策服务的事例,一次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典型案例在各区县局予以宣传,这些都无疑给了我们更大更多的鼓舞与激励!这次预报服务过程,充分体现了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成果在区县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大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向郊区延伸的一种尝试,并对精细化预报服务在区县区域内提高预报准确率和增强服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③ 为特奥会成功圆满,预报服务尽心尽力

从特奥会前的准备到开幕、闭幕,正是处于汛期后期,又正遇16号台风环流的影响。松江在这次2007夏季特奥会赛事中承担着全市接待任务的五分之一,足球和高尔夫球二大赛事、五个外场的重要任务(93个国家、1723名运动员、239名教练员和技术官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对我们气象服务是机遇更是挑战。在明确任务后,在市局特奥会服务工作机构和区特奥会执委会统一部署与具体要求下,我局干部职工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措施上落实到位,业务技术上责任明确,预报服务上全力以赴,并以“精细、贴身、互动”的服务宗旨,以“万众一心、万分努力、万无一失”政治责任感,从动员、成立领导小组、制定预报服务方案,到组建预报服务工作组、志愿者等等,我们始终做到精心准备、积极主动、贴身贴心,并发扬“特奥、城市、团队、奉献、科学”五种精神,使气象信息、预报服务通过我们的努力,按时、按质完成了任务,在锻

炼了队伍的同时,提高了预报服务能力。为此,区组委会送来了感谢信,并获得2007夏季特奥会松江赛区“优秀参与奖”,王超同志获个人先进奖。

三、防雷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1、领导高度重视,加强防雷减灾宣传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气象法》和上海市实施《气象法》办法等有关精神,通过网站、报刊和企业服务中心简报大力宣传防雷安全知识,同时会同区安监局、区消防支队三家单位联合发文共同做好2007年防雷装臵安全检测管理工作。根据沪气发[2007]92号关于转发《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与要求,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向分管区长汇报。任向阳副区长对此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对教育系统的防雷装臵进行全面检测,消除雷灾隐患。同时主动与区教育局联系洽谈防雷装臵检测事宜,得到了区教育局领导的密切配合,并安排了专人推进此项工作,市防雷中心九亭检测站从7月1日起对全区各类学校的防雷装臵进行年度安全检测和普查(目前已把检查情况汇报有关领导)。在暑期一开始,我们在安排检测站就对区内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测和普查,同时对学校的领导、教师进行了防雷知识的宣传,以后在松江新闻中多次播出学校、幼儿园防雷自救知识。这不但间接加深了学生的防雷意识,而且真正做到了防雷知识的普及从小抓起。

2、三级管理网络进一步巩固

在市局的指导和区有关部门支持下,我区防雷减灾三级管理网络已纳入全社会安全管理的范畴,并将防雷减灾列入各级安监干部安全管理职责制之中,真正做到了防雷减灾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5月15-16日区防雷办举办了各镇、街道、园区安监队长和安监工作人员共30人参加的“防雷减灾管理培训班”,收效显著。在松江大学城,通过与各校方保卫处一起学习、一起研讨,最后一致通过了大学城常规年检工作计划,现7所大学已检测了5所,另2所还未验收。目前,全区防雷管理工作正朝着规范、有序、有效方向深入推进。

3、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执法,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管理部门与企业、单位之间的沟通,为积极开展防雷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如9月28日国际黄金田径大奖赛在东华大学举行,为比赛场馆安全,事先对东华大学体育场进行了细致、认真的防雷安全检查,存在隐患督促整改。再如为做好特奥会运动员入住的宾馆安全,由消防配合我们进行宾馆的防雷检测,确保特奥运动员安全、顺利参加比赛。10月8日本部门联合新桥镇安监队对龙工集团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并对存在的隐患及危险性进行了认真剖析,最终落实了年检制度。由于加强了联合管理、联合执法的防雷网络管理体系,使之我区的防雷三级管理网络真正落到实处,也使雷击损失降到最低。

4、防雷业务稳定发展

今年我局的防雷工作在所有职工的齐心协力、团结拼搏下稳定发展,避雷检测业务量和防雷工程项目比去年有新的增长。其中:窗口受理审核、登记412家,竣工检测验收通过372家;去年12月到今年11月预收检测费671万元,已检测单位497家,比去年增长了21.5%;常规检测收费128.8万元,比去年增长了41.1%。防雷工程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发扬了“艰苦创业、努力拼搏”精神,截止12月5日,签订合同总价607万元,合同到帐460万元,同比去年合同总价增长12.3%,到帐增长4%。

四、局内经济继续稳定发展

2007年我局局内经济继续稳定健康发展,科技服务与产业各项收入接近735万元。其中:气象服务7.5万元,电视广告4万元,气球广告7.31万元,221与121为5.52万元,避雷检测(包括常规检测)250.68万元,防雷工程460万元。

2007年我局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且今年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增长幅度大。气象事业费55万元,专项经费50万,全年为105万元,项目经费150万元。

气象科技产业的良性稳定发展和区财政的大力支持,大大促进了松江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1、继续抓好新一轮文明单位创建

在获得2005-2006年度 落实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即树立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和看望甘肃省一线气象职工时重要讲话;中纪委《若干意见》;市 反腐倡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另外,今年上半年通过资产清查工作,解决了上海华云气象信息公司投资损失款的长期挂帐问题和原有气象用房的销帐及现有气象办公用房按规定入帐问题。

六、全面完成以上各项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1、提高预报准确率,增强服务能力,就要狠抓基础业务工作,提高基础业务质量。基础牢,事业稳,这是我们工作的根本。

2、基层台站的各项工作要立足当地,跳出小区,融入大局,要起点高,立意深,才能在大风浪中博击。这是我们工作的基点。

3、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开创性谋事,实效性做事,高效性成事。这是我们工作的前提。

4、共享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成果,以强补弱,以高补低,以精补粗,这是我们工作不断取得成绩的关键。

5、以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和城市气象服务体系为抓手,主动融入,积极参与,认真拓展,这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七、存在不足:

一年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

1、抓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向深度发展的力度不够,致使各项工作不能均衡发展;

2、学习各项方针政策和上级各项精神有待与本单位实际更紧密结合;

3、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008年工作计划

2008年工作抓住一条主线,落实二个项目,完成三个目标,做好四项工作。

把握新消费时代 篇6

在这样的商业变革过程中,零售业依然活跃在最前线。而谈到零售业的增长,就不禁让人联想到社会化营销的迅猛发展和大数据风潮的涌现。

所谓社会化,就是如何利用顾客的社会人际网络实现首页的最终交易,其中包括社会化媒体与社会化客户关系。而大数据的盛行,则反映了这样一个行业事实:购买不再是发生在商铺门店之中的事情,而是充斥于顾客生活空间中的一系列过程的构成元素;购买不再是生活事件,而是生活故事。

拥有近20年市场营销与互联网研究经验的马旗戟还下了这样的定论:“未来的商业与零售的成功将不仅取决于进销存和资本、运营等能力,可能取决于顾客间的联系紧密度以及这种紧密度在巨大生活空间中的位置。”

新营销的趋势:SoLoMo对连锁经营商家的启发

2012年,中国互联网网民达到5.38亿,普及率达39.9%,手机网民达3.88亿,网络购物用户达2.1亿,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为8.1万亿元,其中的B2C、C2C、O2O网站交易额(大部分为日常生活消费)超过万亿。数字是枯燥的,但这些数字的背后反映了新消费(以及与其相关的营销)在商业零售业、服务业上的活生生表现。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世界不可逆转地改变了。

在商业圈中最为活跃的淘宝、京东、当当、苏宁易购、美团、携程、大众点评为代表的电商网站;新浪微博、腾讯空间、人人网、开心网、天涯社区、豆瓣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 iPhone、ipad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街旁、玩转四方、航空管家、1号店、维络城为代表的新应用模式,这些的出现都向传统的商业市场传达着一个明确的信号:新消费时代已经到来,消费者不再是以往那种有着固定品牌忠诚、固定生活轨迹、固定消费预算、固定人际关系、固定传播通道、固定购物场所的群体,他们变得更加不可捉摸,更加随意、更加容易受到影响和更加关注受益回报。

于是,在最近两年里,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成为社会上最热的三个关键词。而这三个活跃在商业环境中,同时也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词汇又催生出了一个代表着新的生活形态趋势的新名词,它就是SoLoMo。SoLoMo是最初是由著名风投美国KPCB风险投资合伙人约翰·杜尔提出的,这个新名词不仅成了媒体的新宠,也实实在在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商业。

实际上这些专业的名词和术语并不难理解,马旗戟举了两个极为生动的例子。

麦当劳曾携手人人网联合推出“见面吧”活动。麦当劳利用人人网的好友互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来达到促销的目的。于是我们看到,借助迷你博客、互动mini站、App植入、持续的促销小活动,同时通过手机捆绑人人网资源来发放优惠券,做到“随时随地的销售拉动”。而活动的结果出人意料,活动上线后广告点击率高于其他活动200%,短短10天内60万人发送见面邀请,首周内10万人更改状态,高校边的麦当劳在晚间售罄。根据尼尔森权威调研数据,“见面吧”共计吸引2144万名用户了解、传播、分享和参与活动,有超过50%的参与者到麦当劳进行了消费,直接参与者对麦当劳品牌的好感度提升了33%。超过12万个手机或普通优惠券被下载,大幅增长了麦当劳的门店销售,与往年相比,麦炫酷销量增长80%,原计划为五周的McDonalds Hello Kitty纪念品,在三周内销售一空。

更为新颖和热门的是基于本地化的LBS服务在新营销中的应用。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星巴克在全美七大城市推出基于地理定位(LBS)的服务Mobile Pour。用户只需在手机上确定自己的位置并下订单,踩着踏板车的星巴克咖啡配送员就会将咖啡送到用户手中。这项服务是为了满足那些想喝星巴克咖啡,但又在附近找不到星巴克门店的用户。

“我们可以注意到潜在顾客并非在抵达某个实体门店(之内或附近)后,才有机会被商家所吸。是在他或许存在的消费需求可能尚未真正产生之时,便通过对其生活轨迹中某个阶段的触发影响,使他的消费需求变成真实的购买欲望和冲动,并最终实现抵达商家的购买。”马旗戟分析。

因此,SoLoMo一方面是大数据的聚集,一方面是商家完成推广或者营销的佳径。这就是SoLoMo的魅力所在。

O2O:连锁商家的幸运与遗憾

“如果说,SoLoMo可以丰富和提升连锁经营商家的营销形态与效率的话,那么更加基础的O2O就为这一实现提供了基本保障。”马旗戟说。

也许大家对O2O并不陌生。O2O就是Online To Offline,也就是把线下商务交易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终端交易、购买和消费者的前台接触点。O2O的核心就是传统连锁经营的商家或营销服务机构先吸引足够多的用户(潜在消费者)成为网络用户(包括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然后借助有效互联网工具、推广、应用和平台把其中一部分用户筛选出来,引导他们成为商家实体店铺的现实顾客的过程。

马旗戟说,“O2O平台帮助连锁商家解决的最本质的需求就是通过生动、新颖、性感和体验丰富的网站或终端设备覆盖到了最大量的用户(潜在顾客),并且让其中部分顾客能够被特定商家的品牌、产品、服务吸引,最终这些被吸引打动的用户成为了商家顾客。”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O2O的实践已经完美无缺了。多数O2O平台都是采取先聚集用户,然后把特定的商家需求大规模推广给所有消费者,这样只能激发起他们当中极小一部分人的兴趣,甚至有这部分用户本身就是商家的忠实顾客,而不是商家期望争夺和影响的竞争对手的顾客,也不是商家期望启发和引导的新尝试顾客。特别是由于技术手段和模式的限制,很难做到对顾客的长期持续追踪和影响,更不用说将顾客作为商家的一种资源与流向加以有效利用。

nlc202309030340

“究其原因,O2O的优点与缺点均在与Online To Offline,其核心是把一部分(网络)用户引导到连锁商家消费从而实现O2O商业赢利模式,并未现实真正的O2O——借助网络平台是将来自线下终端门店的真实顾客进行串接、引导与分享,也就是Offline to Offline by Online。”马旗戟说,“实际上为连锁经营商家提供的最有效的营销与服务应该是基于店面和线下行为的,需要把在不同业态商家门店发生消费购买的真实顾客作为一种可开发、可重复营销、可交易的资源,让某一商家顾客变成另一商家的顾客,实现整个商业链条中的二次销售。”

实现完整的 SoLoMo 闭环传播和O2O应用通路

无论是SoLoMo还是O2O,都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美的业态,也没能找到一个好的结合点。因此基于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下的新营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如何避免海水炼金的现象,尽可能提升商家获取潜在顾客的效率;如何帮助连锁商家顾客也能变成连锁商家资源,并因此获取更高客流量和客单价;如何让顾客越来越高的消费利益欲望同传统连锁商家的服务、促销相结合;如何让商家顾客的无意识社交行为能借由某些核心价值形成稳定群体,等等。

马旗戟和共同创业的互帮团队找到了一个相对好的办法,他也因此而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这也是北京互帮国际技术有限公司的价值所在。

这个办法是什么呢?马旗戟说,互帮国际研发出了商家POS打印外挂解析设备,将设备连接于POS机与打印机之间,当POS机打印小票时,打印解析设备在收到打印数据后可以追加优惠券图像,然后发送给打印机。这样,一张附有优惠信息的水单就生成了。除此之外,通过这个设备还能实现无纸化水单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拍摄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电子化水单及电子化优惠券或电子会员卡,从而将商家交易终端升华为消费分享终端,实现顾客电子凭证、数据身份、移动支付、社群分享、真实点评、精准推送、手机卡包、无卡会员……实现完整的SoLoMo 闭环传播和O2O应用通路。

举个简单的例子便足矣说明。在传统的O2O模式下,当顾客团购一份午餐之后,直接进入商家店面进行密码确认,就可以享用午餐。顾客用完餐,整个营销过程也就随之结束了,也就是说O2O营销只完成了从线上到线下的部分。而通过水单解析技术则可以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当顾客团购一份午餐后,顾客可以通过团购网站的APP到商家的POS端进行到店确认,确认完毕后团购网站就收到了一组数据。根据水单解析技术的数据采集和消费行为分析,团购网站可以更准确地了解顾客的兴趣爱好,可针对性地继续向顾客推送量身定制的优惠活动,这就为留住顾客埋下了伏笔。

当顾客用完餐结账时,商家可在结账水单下方输出一个唯一的二维码,顾客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将本次消费的电子记分保存在社会化媒体手机客户端中,在便捷地完成积分的同时,把自己的消费体验一键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这不仅仅是简答地改变了传统会员卡不便于携带、功能单一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将顾客从线上引导到线下,再从线下分享到线上的O2O闭环传播和应用通路。

与此同时,通过水单解析技术所获取的消费数据,是商家的宝贵资源,大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可为商家实现精准营销、商业智能建设等提供依据。

“其实我们做的是一个成熟产业的新应用。”马旗戟这样形容这项新发明。

在这样的新消费时代,马旗戟和共同创业的互帮团队的新营销方案也许将成为潮流,而这股技术和商业模式大潮最初由中国掀起,也许将会覆盖全球。想必这也是马旗戟的欣慰之处。

把握新消费时代 篇7

关键词:时宜,“医生”,平和,巧借东风

时下,微信、微博、播客等新媒体风起云涌,传统媒体受到强劲挑战。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影响力似乎越来越弱。究其原因,就是新媒体快捷,互动性强,甚至每一名手机用户都可以是“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快”虽然是新媒体舆论监督的一大特点,但是,由于新媒体从业人员以年轻人居多,经验普遍不够“老道”,加之过于追求“抢新闻”,导致舆论监督时出现失真或不够严谨。鉴于上述特点,笔者以为,新媒体时代恰恰给传统媒体舆论监督报道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栖云微观”公众号主笔、著名专栏作家栖云明确指出:“舆论的力量可以推动法制、文明的进程。”栖云举例称,2016年5月初,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魏则西之死事件,通过舆论的推波助澜,最终,越炒越烈,抖落出了“莆田系”医疗机构的丑恶面目,一场全国性的行业洗礼风暴拉开序幕。

栖云的观点道出了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力量。舆论监督仍然是传统媒体一大不可缺失的致胜法宝。那么,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哪些问题是我们需特别注意的呢?笔者归纳出了“四个把握”。

1 把握之一:快的时候要快,慢的时候要慢

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时机把握特别重要,不可慢条斯理,亦不可操之过急,简言概之,就是舆论监督要符合当下形势的发展需要。

斯言道出了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诀窍所在。

笔者所理解的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时机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主管部门想解决的且容易解决的问题可以进行舆论监督。这点是舆论监督的一大要点。二是相关部门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尽可能不做监督报道。因为条件不够成熟,时机不到,我们就该事件进行监督报道,很可能吃“夹生饭”。最终的结果是政府相关部门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报道媒体亦无法得到满意回馈。这就导致监督力量大打折扣。

某报记者采写《查个信息咋就那么难?》这组舆论监督报道就属于第一个类型。该地信息查询系统上线本来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可是,上线时间不长就出了问题,系统端口拥堵,信息无法查询。记者采访报道了此事。结果,见报第二天,主管部门就安排专业人员重新调试查询系统,更新了部门软件,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这组舆论监督报道的时机就把握得比较到位。

2016年5月3日,《沈阳晚报》发表《团购去游凤凰山,上山无票回家险无车》,批评了“五一”小长假期间个别旅行社欺客的现象。这篇报道时机把握得就特别到位。因为,“五一”小长假过后,旅游等相关主管部门开展了广泛征集线索、查处违规旅行社和景区的行动,《沈阳晚报》报道可谓恰逢其时。果然,这篇报道见报以后,相关部门迅速调查、处理此事,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2016年5月5日,《沈阳晚报》发表题为《团购网站承诺尽快给游客退全款》的接续报道,称网站已正式向游客道歉,承诺“在最短的时间内悉数退还全部费用。”

2 把握之二:帮患者找病因,记者应是“医生”

患者的手臂长瘤,医生得给他医治,甚至是打麻药、动一次大的手术。医生当然不能草率地锯断患者的手臂。这个时候好医生的主要责职是帮患者找到病因、找到药方。

这番话正是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精髓之处。

笔者在新闻业务培训会上多次强调:舆论监督必须注重建设性,就是说,不就能把事情弄坏,得把事情弄好,得解决存在的问题。

舆论监督事实上一直存在诸多误区。其一,记者以“法官”自居,动不动就搞所谓的“媒体审判”,导致舆论监督失去公信力。某地发生一起“家暴”事件,记者先入为主,凭自己的主观好恶下了“判决书”,报道中强烈谴责男子殴打妻的罪恶行径,甚至男子解释的几句话都被记者在文中写成“狡辩”。但事实真相并非如此。原来,女子长期好吃懒做,经常夜不归宿,男子气极之下将妻子推倒在地。其二,个别记者视舆论监督为发泄不满情绪,甚至是泄私愤的工具,这样,舆论监督失去了正确的立场,失了真,变了味。其三,记者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就是负面的,就是带有较强破坏性的。

以上是记者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此,笔者需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记者首先是一名普通市民,是一名普通的社会建设者、城市建设者,绝不能当“破坏者”。记者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

居民楼漏雨是居民伤脑筋的事。《沈阳今报》记者是怎么报道这件事的呢?2006年6月,《沈阳今报》记者接到读者投诉之后,采写了一篇言辞犀利的报道:《居民楼漏雨谁来管》。值班领导看完稿件之后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记者行文语气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二是记者未采访房产部门;三是记者采访还不够细致。这样的报道发表出来可能会激化居民和房产部门的矛盾。记者在值班领导的指导下重新采访房产部门。当天,记者和房产部门工作人员一起深入社区,找到职能部门,专门召开协调会。结果,问题顺利解决,原本立意舆论监督的“批评稿”变成了一篇解决问题、充满正能量的稿件。

3 把握之三:采十成写七成,激情不能偏颇

“栖云微观”公众号主笔、著名专栏作家栖云指出,“舆论监督其实就是一次新闻事件转化的进程,我在报道中,努力弱化舆论监督的气氛和色调,以一种温和、平静的心态,朴实、客观的笔法,尽可能地报道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台前幕后,绝对不是高高在上地进行所谓的监督。”

栖云的观点针对性、指导性很强。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凭借满腔“激情”进行舆论监督。他们嫉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舆论监督讲究的是以理服人,不是什么“情绪服人”,监督报道“激情”过度反而不妥。

“我们写的文章观点可以尖锐、深刻,可以刺痛人的心灵,不过,尖锐、深刻必须帮助人绝不能伤害人。这就是文章的奥妙之处。”因为凭借满腔“热情”采写舆论监督报道,事实判断很可能会出现失误,所以笔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地过程中,格外讲究舆论监督报道技巧:笔者明明采访了十成,可能只写九成甚至七成,给自己留有充分的回旋空间。那种“采访九成写十成”,甚至“采访六七成写十成”的方法万万不可。

例如,商场存在某种普遍不良现象,笔者认为,可以批评问题比较突出的个别商场,“以点代面”,不宜“全面打击”。

虽然舆论监督需要记者的激情热情,但是激情热情并不能和失去理性划上等号,更不能和情绪化划上等号。

某记者采访超市卖临近保质期食品的新闻,起初,记者带有个人偏见,认为这种食品不宜出售,就写了一篇“立场鲜明”的批评稿。值班领导认为,超市卖此类食品并无明显不妥,只是提示工作做得欠佳。后来,超市方面听取记者意见,撤下临近保质期食品,统一摆进“临近保质期”打折食品专柜。

冷静还可避免舆论监督失实。某报实习生在采访中发现一家饭店在卖“国家保护动物”孔雀肉。指导记者听了实习生的话不以为然。因为记者知道孔雀并不都是国家保护动物,有的是可以食用的。记者就让实习生求证了专家。结果,专家看了照片后说,饭店卖的是蓝孔雀,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近些年国内大量养殖,可以观赏,亦可食用,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4 把握之四:掌握政策法规,巧借各路“东风”

舆论监督对象的行为多数是违法的或是不符合规定的。因此,舆论监督记者可以熟练地掌握国家和地方各种法规、纪律和政策等,巧借各路“东风”,好好保护自己,巧妙避开各种报道风险。

这样做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记者在采访中的人身安全可以得到有力保障。近年来,记者采访舆论监督稿件被打、采访器材被砸事件屡见不鲜,记者人身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二是稿件需把握的尺度和政策导向可以得到保障。政策、法律、法规就是记者采写舆论监督稿件的后盾。三是稿件的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为稿件得到了国家和地方各种法规、纪律和政策的强有力支持,所以,稿件质量一定会突飞猛进。

笔者总结了如下4个方面的策略。

1)记者进行舆论监督报道尽可能借助“法律力量”。例如,矿难、员工工作期间伤亡事故、厂房倒塌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与事故责任倒查制度、安全生产法规结合起来;居民的房产利益受损事件与《物权法》、地方相关拆迁法规结合起来。案例:某报记者采访了某开发公司野蛮拆迁居民房屋的稿件,在编发过程中,编辑动了心思,在稿件醒目处配发了一条政府有关打击强拆的法规:野蛮强迁将被重罚。这个链接可谓神来之笔!开发商原本想就此篇报道“兴师问罪”,可是,“野蛮强迁将被重罚”这条法规的配发,让他们难以狡辩。

2)记者可借助一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等进行舆论监督。例如,“五一”期间,一些企业违反劳动法,工人权益受到较大损害,这个时间突出报道这方面的问题效果就会很明显。“三八”期间则可重点关注妇女权益问题。

3)舆论监督可在有关执法部门的某次专项打击或查处行动期间进行。例如,国家或地方启动集中查处黑校车行动,那么,记者就可以策划借势进行查访黑校车的舆论监督报道,这样,可谓巧借“东风”,师出有名。

4)记者配合执法部门行动。某报记者策划了一次暗访饭店卖地沟油水煮鱼的大行动,起初,他们以应聘的名义进入饭店工作,通过后厨暗访、偷拍、和厨师“套话”等,掌握了饭店卖地沟油水煮鱼的最直接的证据,然后,配合执法部门一举“端窝”,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梅.浅析如何做好电视舆论监督类新闻栏目[J].新闻研究导刊,2016(4).

[2]来颖杰.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在建设性舆论监督中的作用[J].视听纵横,2015(6):6-7.

简论新媒体时代的消费 篇8

法国传播学家鲍德里亚将媒介阐释为主要的模拟机器, “这台机器大量生产出形象符号、代码, 而这些构成了 (超) 现实的独立领域并最终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性的消除中起着重要作用”。 (1) 以数字技术为特点的新媒体不仅带来传播范式和传播效果的改变, 还带来生活方式、生产模式、消费模式乃至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的改变, 这些改变的实质性内容和影响也许我们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才能认识清楚。本文尝试对新媒体引发的消费模式与消费观念的变化做初步探讨。

网络实物消费模式突破了时空局限, 使更多的需求成为可能

网络消费是近年来在年轻群体中十分时尚的消费方式, 它又分实物消费和虚拟消费两种。实物消费其实只是传统消费的延伸, 消费对象仍然是传统的商品, 只是改变了认购方式和支付方式。不要小看这一点改变, 它带来的消费频率和观念的改变却是不容低估的。网络上的各种小店和淘宝场所, 为网上顾客准备了大量视频资料, 所有的商品成为可视而不可触的存在, 坐在家里, 轻轻移动和点击鼠标就完成了逛街和选购的过程, 支付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来完成。这种时空的改变大大方便了购物者, 使消费行为可以和大量的社会活动兼容, 人们不仅可以在工作学习的间隙完成消费活动, 更可以在旅途中、在休闲时, 甚至在会议上、在办公室里、在一切与购物无关的时空中完成消费活动。消费的时空局限被打破了, 消费的可能性和消费的绝对值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 网上认购主要凭视觉来决定, 商品的外观比质量、用途更容易让人心动, 眼睛替代脑袋来做选择, 消费的感性就更容易战胜理性。另外, 所支付的货币也仿佛只是一个数字概念, 不存在从口袋里掏出货币时可能存在的窘迫, 这也加大了购物的冲动性, 真正的需要被搁置了, 人们在点击的随机性和便捷性的操纵下, 购买了许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网络虚拟消费突破了商品的“实物”局限, 更多的消费品被生产出来

虽然符号的消费、体验的消费、意义的消费已经是媒介社会里的常见现象, 但这些符号和意义仍然附着于商品的实体, 即使是体验的消费, 也必是现实社会中现实环境的体验。可网络带来的体验消费、权限消费和概念消费, 却在根本上改写了“商品”的含义。“电子技术的运行机理就在于符号的编码。这是符号社会的社会技术存在”。 (2) 网上的体验是用编码形成的虚拟世界的体验, 网络不仅可以提供大量视听内容供顾客通过网上购买方式来享用, 还可构建无数虚拟环境, 通过互动提供虚拟的体验乐趣。体验者在步入这些虚拟环境以后, 人类共有的探索未知、追求结果、解开悬念、体验极限的本能被不断挑逗唤醒, 导致难以逆转的深度步入。在这种沉迷中, 人很容易忘掉自身的客观存在, 忘记身处的现实环境而陷入虚拟的自我陶醉。大量的网络游戏就是这样兜售沉迷的。在游戏消费中, 玩家能力达到的权限, 既可以通过虚拟的货币来购买, 也可以通过现实环境中的现实货币来购买。不管哪一种方式, 玩家购买的, 只是一种虚拟的权限, 有了这种权限, 他在自己沉迷的虚拟世界中可以到达别人难以到达之处, 可以完成别人难以完成的壮举, 登上别人无法攀登的高峰, 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这种以出售虚拟体验、虚拟满足为特征的商业行为, 在新媒体领域快速膨胀, 为许多商家所看好。当虚拟满足可以用虚拟货币来消费的时候, 人们将进入一个巨大的游戏, 消费也将成为一种虚拟行为。但人们又可以通过实物货币购买他人消耗生命而获得的权限, 这又使虚拟的游戏无法逃离真实社会。总之, 虚拟体验、虚拟满足与虚拟消费构成新媒体时代的又一特殊景观, 商品的实物界限被突破, 无数不依赖物质资源的新的消费品被生产出来。

新媒体时代的消费模糊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界限, 消费的含义被改写

从传播学角度看, 新媒体的互动性模糊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 一个人上网, 他可以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随着网络事件的增加和网民热情的高涨, 由普通网民所发布的信息正在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期间, 当爱国激情以一系列图像和符号的方式汹涌于网络时, 这些符号和图像很快成为特殊的时尚元素, 被商家和生产者成功利用。这是网上网下共同完成的生产者与消费者角色模糊的现象。在纯粹的虚拟环境中, 这种生产者与消费者模糊的可能性其实早已出现。有一部网上词典就是在互动中不断趋于完善的。发起者将最初的条目上传, 大量参与者在使用的同时对条目进行修改补充, 使条目的内容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这虽然还不是真正的生产和消费, 但我们看到, 正是在传者与受者模糊的可能中隐藏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模糊。在最新的数字艺术创作中, 创作者将一个艺术装置的最初设计放到网上并呼唤参与, 如果这是一个有新意、有激情的创意, 将会聚集网上有相同爱好的人, 形成一个有趣的、开放的族群, 人们不断地把自己的创意叠加上去, 这种叠加又及时反馈到最初的创作者那里, 唤起新的灵感, 于是, 这件作品便在互动中不断被丰富、被改造, 以超出最初创作者设想的形式更新自己。这种不可预见性将成为作品最具魅力之处, 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 作品的未来也就具有了无限的可能。这一情景让我们不禁遐想, 假如这是虚拟世界的一件可供体验的商品呢, 那么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当我们可以改变眼前的装置时, 我们是在享受它, 还是在制造它?我们是在参与生产, 还是在参与消费?当然还有, 我们是作为传者, 还是作为受者来体现我们的存在?数字艺术创作与新媒体带来的体验是崭新的, 它开启的新的可能已经充满魅力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无限的需求与消费将成为可能

人类社会永远面临着一个矛盾, 一面是有限的物质资源, 一面是人类不断膨胀的占有欲望。当人类理性地意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 本应检视自己的行为, 对不断膨胀的需求作必要的节制与遏制, 但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选择的经济模式却注定了这是一个必须靠“需求”来支撑的社会。需求已替代生产, 成为社会的中心, “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问题不再是获得最大利润和生产的理性化之间的矛盾, 而是潜在的无限生产力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因此张扬消费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3) 假如没有新的需求, 生产将倒退, 社会将停顿。于是源源不断的制造新的需求成为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 这就有了消费社会的奇观, 那些可以不断更新符号的消费、意义的消费超越物质的消费, 成为消费的核心内容。但迄今为止, 绝大多数符号与意义仍附着于具体商品上, 作为物质商品的附加值而存在, 尽管有时附加值会远远超过物质产品的价值, 可你在消费附加值的时候, 还是必须通过购买具体商品来实现。这种状况虽然为需求的扩展开辟了巨大的空间, 但由于物质资源的有限性, 这种需求也根本不可能是无限的。新媒体时代开启了虚拟的大门, 一旦我们的生产与消费可以在虚拟领域里完成, 我们就拥有了无限的可能。尽管虚拟世界的构建仍需要物质的基础与技术的支撑, 可是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却可以生产无限丰富的画面、场景、故事、悬念, 无限丰富的概念、符号、意义和无限的可能。新媒体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无限的生产、无限的传播以及无限的传播需求。这一科学预测, 将演绎出无限的产品、无限的体验和无限的消费。通过消费行为完成虚拟满足, 将使人类不断膨胀的占有欲望有了新的宣泄场所, 人类必须依赖不断消耗物质资源来证明自己的状态有望改变, 这种改变为社会的无限运转开启了希望。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与消费是人类在新领域遇到的新问题, 我们看到了其中孕育的新可能与新希望, 但伴随这些新可能与新希望的, 很可能还有我们未能察觉的新挑战与新危机。但愿我们及早认清这一切, 对未来保持理性与清醒。

注释

1道格拉新·凯尔纳:《边界和分界线:对鲍德里亚与批评理论的反思》, 《社会理论时评》, 1988年。

把握新消费时代 篇9

关键词:新消费主义,中小企业,小众消费

时间迈入2011年, 几年前还被人们激烈讨论的4亿多80、90后已登上或正在登上社会舞台。他们是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个性鲜明、时尚自我, 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有着鲜明的个性对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的高速流通, 让他们这一代的生长环境中也充满各种时尚元素。大多经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们对新事物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 同时也对时尚、个性有着强烈的追求。因此以他们和不断崛起的城市新富为主体的新消费主义也随着而来。

所谓新消费主义是20世纪末, 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 在世界范围内以年轻消费者为主导的、以互联网为载体的, 另外就是追求多种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的这样的一种多元化的消费形象和消费形态。具有以下特征:

一、崇尚物质, 注重享受生活

新消费主义是崇尚物质、消费至上的。城市里的“月光族”比比皆是, 比如在上海这座繁华城市里, 你永远可以看到穿着时尚的女士护着自己心爱的LV包包去挤地铁或者搭公汽, 人们不会认为这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 相反, 他们会鄙视那种不会享受生活, 身上没有名牌的人。他们不会为了显示自己优越的生活和丰富的家境而挥霍无度, 但却会为倾心已久的消费品而毫不吝惜。他们用在体育锻练诸如网球、游泳上的费用可能上千元, 平时看上去过分节俭的女生可能每年花费上万在美容院里……在他们眼里, 这不仅仅只是一种消费, 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自我的价值取向。

二、追求品牌, 通过品牌展现个性和价值取向

新消费主义群体喜欢品牌, 追求品牌, 对品牌内涵和精神能够准确把握, 他们不盲目, 不跟从, 只购买符合自己理念的品牌, 并忠实于它, 直到自己的理念和追求发生变化, 才会更换自己喜爱的品牌。新消费主义群体信息搜集比较快, 关于品牌的知识他们学得很多, 而且他们喜欢研究自己喜欢的品牌, 希望通过品牌有自己的社交圈。在美国的大街上, 总能看到穿着体恤、牛仔裤和普通皮鞋的女人, 手里却拿着上千美元的包包。这种特别的“风景”在中国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全身穿着、配饰总价值过千乃至上万的大有人在。他们觉得穿着名牌只要自己喜欢就行, 不会理会别人的目光。

三、消费准则是个人偏好和对自我个性的展现

《当代中国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追求时尚与形象、展现个性与发展自我逐渐成为新消费主义者的愿望与需求。消费者购买商品越来越多是出于商品的象征意义与自我价值实现, 选择产品或品牌的准则不再基于“好”或“不好”, 而是基于“喜欢”或“不喜欢”。因此, 他们重款式、重品质、重服务, 希望能处处展示出自己独到的品味, 希望自己能享受到VIP的待遇……“我选择, 我喜欢”在现代消费者心中成为了至理名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受任何束缚是新消费主义群体所追求的生活状态。比较聪明一点的品牌在产品广告文案的创作时就会迎合现代消费群体的心理, 说他们爱听的话。

四、喜新厌旧, 是真正求新求变的一族

新消费主义群体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 好奇心超强, 追求新奇、有趣的东西。不论是自己的生活状态还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时时刻刻都在“更新”和“升级”。他们对自己喜爱的品牌系列产品了如指掌, 对每一款新产品都要尝试一次。像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这些洋快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限量推出新食品, 他们就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品尝。另外, 新消费主义群体的“跟风”消费特征也十分明显。新产品推出后只要得到了“敢于吃螃蟹的人”的支持和宣传, 就会有大量的“跟风消费者”前来消费, 但是, 跟风消费最大的特点就是“风”吹来的时候轰轰烈烈, 而这阵“风”过去了, 一切又都恢复平静了, 这也是新消费主义群体喜新厌旧的结果。上海的“麻辣小龙虾”、武汉的“掉渣烧饼”等食品的火爆和淡出都是这种“跟风消费”的结果。

五、媒体参与意识强烈, 要求掌握话语权

新消费主义群体喜欢表达自己的感觉, 希望能受到社会的关注, 因此他们的媒体参与意识非常强烈。这种热衷表达自己的个性就体现在他们对媒体的消费特征上:新消费主义群体是非常热爱媒体的, 无论是新兴的网络媒体、短信媒体, 还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这样的传统媒体, 而且这种热爱不再是受教育因素影响的结果, 而是获得资讯的要求和参与媒体的欲望使然。他们要求掌握话语权的愿望十分强烈, 因此博客、网络杂志等等很多新兴的跨媒体传播方式都是现代消费群体玩出来的, 这些形式非常有活力, 给社会也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六、注重购物环境的舒适度

新消费主义群体非常重视购物过程的享受, 特别是环境的舒适度。购物场所的交通是否便利、环境、氛围、空气流通性是否良好等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购物感受, 他们对于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的购物氛围也有更高的期望。

新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 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市场发展的机会。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正处发展的黄金时代, 但目前的发展也是十分艰辛。究其一大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这造成了中小企业的千人一面无个性, 少活力。伟大的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 在特殊的市场上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就是中小企业赢的战略。中小企业的成功不在于资金实力的大小, 而在于能否发现市场, 瞄准缺口, 合理利用资源, 有效实施营销战术。市场机会点是中小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 是中小企业实现生存和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中小企业与传统大型企业相比具有贴近市场, 反应灵活等特点, 更容易迎合新消费主义的注重个性、求新求异、寻求参与、重视体验等消费特征。根据新消费主义者特征选择行业、设计产品、树立品牌、创新营销, 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一, 速度消费加速行业发展。

新消费主义者追求效率和速度、缺乏足够的耐性的特征, 促使速食食品、快餐店、便利店、服装、饰品、网络购物等行业发展提速。中小企业可尝试进入此类行业提高成功的机会。

第二, 小众化消费呼唤个性化产品。

新消费主义者欣赏创新、尝试创新、享受创新。“酷”、“炫”是他们的网络语言。只有创造“酷”劲十足的产品, 才能赢得他们的心。根据零点公司调查显示, 新消费主义者品牌极为挑剔, 品牌不仅要质量上乘, 还需要有个性, 并且包含时尚和流行的元素。个性定制成为他们的热点, 阿里巴巴诚信通用户酷绅公司提供的定制衬衫包括近3000个号型, 除了尺寸, 顾客还可以自主选择衬衫的颜色、面料、领型、袖型甚至包括纹理。

中小企业可尝试切入小众市场, 通过提供个性化产品谋求企业发展, 如台湾美容美发、个性化饰品等行业都爆发了消费热潮。

第三, 消费者全面参与要求产销合一。

新消费主义者不管消费不消费企业的产品也要评头论足, 他们不再处于被动, 他们希望能随时与企业对话, 并且不相信权威, 更相信直觉和口碑, 这预示着产销合一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小企业可通过建设与新消费主义者的沟通平台, 通过与新消费主义者的互动开发新消费主义群体认可的产品。

每年5月到12月的销售季节中, 全球卖出的奇异果中有70%来自新西兰。即使从全年来看, 年产8000万箱的新西兰奇异果也占世界奇异果总产量的25%。新西兰奇异果的热销关键点之一就是重视产销合一。“水果和孩子一样, 可以教育成你希望的样子。”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新西兰奇异果的销售人员同时是情报搜集员, 及时把消费者的反馈传达给果农。他们有独立的技术研究院, 每年投入150万美元作为研发经费, 根据市场的偏好改良奇异果的口味、外观和营养成分。1998年, 新西兰改良了原先口味偏酸的绿色奇异果, 推出了口味偏甜的黄金奇异果, 目前占新西兰奇异果销售量的20%。

第四, 品牌认同感需要品牌内涵。

新消费主义者喜欢一个品牌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多深刻的理由,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对品牌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品牌带来的差异化、品牌故事、品牌内涵对于打动他们显得非常重要, 中小企业在塑造品牌时要确保该品牌确实表达着消费者心中看重的某些东西。

阿呀呀在塑造品牌内涵时他们的市场部从年轻网民、在校中学生和店内顾客中选了500人进行调查, 发现68%的被访者希望通过时尚饰品凸显个性。从此, 阿呀呀的品牌内涵被调整为“炫耀”。阿呀呀首先把产品架构调整为时尚饰品、美颜化妆、精美礼品、化妆工具和针织百货五大类, 共有上万种款式。他们还建立了自己的产品设计团队。“竭力给爱美的时尚女孩带来最新潮流且品质卓越、价格相对大众的产品, 让她们能做最美、最炫的自己。”阿呀呀的广告词也调整为“绽放我的美丽”, 他们去高校甚至小学大张旗鼓地启动宣传计划。

第五, 知情消费推动透明化营销。

新消费主义者学习能力增加, 产品说明书、从成分到出处的透明的信息从来没有对他们如此重要, 真实性营销、透明化营销是中小企业未来市场之上策。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全面启动了开放日活动。经过预约登记的消费者加入到60分钟的麦当劳厨房参观之旅, 见证麦当劳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同时麦当劳在中国的所有餐厅公布了麦当劳食品的营养成分组成, 每种食物所含的卡路里、脂肪、微量元素等均明确标出, 给消费者明白选择的权力。

第六, 新感官主义关注用户体验。

新消费主义者对时尚的关注已经不再停留在翻翻时尚杂志就能解渴的初级阶段了, 走进品牌的体验店、参与企业的时尚活动成为新消费主义者了解时尚的重 (下转第16页) (上接第38页) 要举措, 卖场终端的体验型设计对于品牌的意义也越来越突出。中小企业可尝试通过体验营销开拓市场机会。

“潘多拉”音乐网站下载音乐不像传统网站那样通过音乐名称或者歌手名字。他们做了一个叫音乐基因工程, 把每一首歌曲划分为400个属性, 然后用专业的音乐工作者对它从各个层面去分析标记, 这首歌曲到底有哪些本质的特点, 根据用户点播的关健词猜测用户喜欢什么风格。

中小企业要抓住新消费主义时代的市场特征, 在产品、营销上大胆创新, 使企业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史忠良等.小企业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2]舒马赫.小就是美[M].立绪出版社, 1998.

[3]菲利普.科特勒.营销革命3.0[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把握新消费时代 篇10

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学说, 接受美学首次举起了“读者中心论”的大旗, 使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最后一个要素”真正为人所重视, 它侧重研究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 填补了“四要素”中的这个薄弱环节, 最终使艾氏所构建的那个经典图式趋于平衡。[1]从这一点来说, 接受美学是有其深刻性的, 即使是“片面的深刻性”。

接受美学的两位旗手尧斯和伊瑟尔在具体的理论上有很多不同, 单就作者、读者和文本这三者来说, 尧斯更偏重于从读者的“期待视野”入手, 而伊瑟尔则偏重于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但是不论是从读者一端入手, 还是从文本一端入手, 他们二人的理论都是殊途同归的。

“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 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中。”[2]“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 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 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 等待阐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3]

由此可见, 在接受美学家的眼里, 文本和读者以及读者的阅读活动之间是可以划上等号的。这是其理论的核心之处。

在消费时代, 文学作为一种商品, 被抛入了市场的大潮中,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决定文学文本的价值。读者作为消费者, 其地位空前提高, 读者的喜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创作方向, 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 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斡旋, 以期使作者创作的文本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所以说, 接受美学的核心, 即“读者中心论”在消费时代中获得了更为肥沃的土壤, 在消费时代中, 接受美学的那种“片面的深刻性”不但值得保留, 并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诚如本文在开头所提到过的, 接受美学有其“深刻的片面性”, 那就是极端抬高读者的地位, 认为读者或者读者的阅读就是文学本身, 读者的接受决定一切。这就使得在整个文学活动中, “接受”几乎就是终点, 这样就形成了单向的和断裂的文学关系。尽管尧斯后期曾经指出:“以康斯坦茨学派闻名的接受美学自1966年以来逐渐转化为一种文学交流理论。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文学史。它将文学史界定为涵盖作者、作品和读者三个行为者的过程, 或者说一个创作和接受之间以文学交流为媒介的辩证运动过程。接受概念在这里同时包括收受 (或适应) 和交流两重意义。”[4]在这里, 他明确地赋予了接受两重意义, 但是在长期的批评实践中, 后一重意义即交流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消费时代的背景下, 这个问题或许能够得到初步的解决。

在消费时代, 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作者, 读者, 文本之间构建其了交流的桥梁。媒介这个概念从宏观上来说可以说是市场, 从微观上来说就是出版商, 电视台, 各种文化制作公司等商业集团, 以及为这些集团服务的编辑, 制作人等个人。媒介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了解读者的“期待视野”, 然后以此定向指挥作者的创作, 使生产出来的文本能够满足读者的喜好。从文学创作, 到文学传播, 再到文学接受, 每一个环节媒介都牢牢地把握着。是媒介调整着文学生产, 使作者、读者、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过程流畅起来, 因此只有把媒介概念引入, 接受美学的交流意义才能够完整而具体地呈现出来。

在肯定媒介的作用的同时, 有两点值得一提。第一、媒介的力量是如此之大, 甚至于可以通过广告等宣传策略来改变、引导读者的“期待视野”。媒介一方面讨好读者, 一方面控制读者, 这使得读者的至高地位形成了内在的悖论, 值得深思。第二、媒介是如此重要, 对文学创作和接受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以至于产生这样的疑问:在消费时代, 是否应该把媒介列为文学活动的第五要素?[5]

不管怎么样说, 在消费时代的图景下, 接受美学在批评实践中可以不再将眼光单单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以及两者的关系方面, 而是将一直隐藏在作品身后几乎看不到的作者也纳入视野之中, 研究作者、读者、作品三者之间的能动关系, 这是对传统接受美学的一个突破。

综上所述, 消费时代一方面强化了读者的崇高地位, 另一方面使读者、文本、作者之间的交流得以明朗化, 既继承了传统接受美学“片面的深刻性”, 又弱化了其“深刻的片面性”, 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个修正的过程。同时由于媒介所发挥的特殊作用, 引领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丰富了接受美学的研究领域。

注释

1[1]参见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2]尧斯.走向接受美学.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P9

3[3]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P275

4[4]张延琛.接受理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P194.

上一篇:隐喻形象下一篇:荷载-应变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