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技术

2024-09-27

支气管镜技术(精选12篇)

支气管镜技术 篇1

可弯曲支气管镜(包括纤维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并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行传统的以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常处于清醒状态,需承受较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表面麻醉时,术中易出现严重的呛咳、喉支气管痉挛,极个别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难以接受、甚至中断,使患者产生不良记忆,给患者带来身心打击。不同麻醉方式下术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并发症也不尽相同。本文对目前临床上采用较多的局麻支气管镜检查法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法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索一种安全有效且真正无痛苦的支气管镜检查方法,笔者采用全麻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与传统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检查做对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3年4月~2008年8月在呼吸内科住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局麻组(A组)和无痛支气管镜组(B组)。B组选择包括难以接受或不能接受常规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或接受常规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失败的患者。A组患者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龄11~78岁,平均(47.3±18.6)岁;常规支气管镜检查30例,其中,经支气管镜取异物6例,支气管镜黏膜活检16例,经支气管镜清除血块、痰痂各1例,经支气管镜透支气管壁肺活检2例。B组患者63例,男38例,女25例;年龄3~98岁,平均(59.8±23.5)岁;常规支气管镜检查23例,其中,经支气管镜取异物12例,支气管镜黏膜活检9例,经支气管镜支架植入术5例,经支气管镜清除血块、痰痂各1例,经支气管镜透支气管壁肺活检12例。

1.2 方法

局麻组用2%利多卡因行咽部、支气管局部麻醉。无痛支气管镜组予异丙酚(2.00±0.56)mg/kg,芬太尼50~100μg,术中静脉滴注异丙酚维持麻醉,观察支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及麻醉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比较其特点。观察项目:(1)术前、术中的脉搏氧饱和度(Sp O2)、血压(BP)、呼吸频率(RR)、心率(HR);(2)术中、术后反应和并发症;(3)支气管镜检查的难度。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查前的基本情况

两组检查前的Sp O2、BP、RR、HR 5个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存在3岁和98岁高龄患者,表明B组支气管镜检查的难度更大。见表1。

2.2 两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

A组患者SBP和DBP的波动明显大于B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Sp O2较术前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中、术后反应情况及并发症比较

B组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体动、呛咳、呼吸困难的反应症状明显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A组患者发生出血16例,B组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与B组比较,*P<0.05

2.4 术后不良记忆对比

B组所有患者对操作过程的记忆均为无知晓或无痛苦;而A组仅11例(约占20%)认为无痛苦,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痛苦记忆。术后不良记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支气管镜检查的难度对比

支气管镜检查以医师检查和治疗完毕为指标。A组医师检查完毕50例,操作失败6例,占10.7%。B组医师检查完毕63例,无一例操作失败。支气管镜检查难度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异丙酚具有作用迅速、短效、体内潴留极少的优点,已广泛用于日间麻醉[2],其镇痛作用不明显,呼吸道神经反射强烈。笔者采用异丙酚辅以芬太尼应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术,取得满意效果,并与传统局麻清醒下支气管镜检查术比较观察,结果表明,Sp O2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中可有一过性呼吸抑制,辅以芬太尼后呼吸抑制可能更明显,但这种呼吸抑制短暂,特别是在支气管镜的刺激下呼吸很快恢复,经鼻导管给氧和托下颌能保持较满意的Sp O2。清醒局麻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由于术中多有呛咳、屏气,Sp O2可严重下降。异丙酚对循环有较明显的影响,但通过控制静脉推注速度,以及复合芬太尼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可减少其副作用,特别是入镜的刺激,血压很快回升正常[3],而局麻支气管镜检查术中血压明显升高,与之比较有明显差异。无痛支气管镜由于在全麻无知晓下进行,患者对无痛满意度高,术中喉、支气管痉挛、呛咳、不自主体动及并发症明显减少,主要是异丙酚对咽喉黏膜及黏膜下组织感受器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5]。加之异丙酚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扩张作用[6],支气管痉挛并发症明显减少,使患者(包括常规表面麻醉难以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要求操作时间长的患者)在舒适中接受检查和治疗,真正让患者享受无痛医疗服务。全部无痛病例均在停药后60 min内清醒并恢复行走能力,表明使用该方法患者可以不需要长时间留院。无痛支气管镜较传统支气管镜检查术优点多,特别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效果满意,但其安全性是建立在对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和呼吸道的仔细管理基础上的。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会受到年龄、性别及同时所用药物等因素的影响[7,8,9]。术中尤其要注意掌握异丙酚的剂量及速度,避免麻醉过深所致的呼吸循环抑制和麻醉过浅的严重呛咳,甚至喉、支气管痉挛,该方法必须在有较好的监测和急救设施条件的环境下开展。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6例为局麻组,用2%利多卡因咽部、气管局部麻醉;B组63例为全麻组(选择包括难以接受或不能接受常规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或接受常规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失败的患者),给予异丙酚(2.00±0.56)mg/kg,芬太尼50~100μg,术中静脉滴注异丙酚维持麻醉。结果:A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的改变、术中呛咳、体动发生率及失败率、术后不良记忆及并发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比较,无痛支气管镜优点较多,极大地提高了麻醉质量、节省了手术时间、成功率高,安全可靠且并发症少,使患者舒适地接受检查和治疗,真正让患者享受无痛医疗服务,效果满意。

关键词:全身麻醉,支气管镜技术,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2008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1):14-15.

[2]赵俊.新编麻醉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530.

[3]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96.

[4]Fairfield JE,Dritsas A,Beale RJ.Haemondynamic effects of propofol:in-duction with2.5mg/kg[J].Br J Anaesth,1991,67(5):618-620.

[5]杨小民,马红京.异丙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5):508-510.

[6]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2.

[7]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1.

[8]刘长庭.现代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

[9]曾红,陆建芳,周宏伟.纤支镜在老年COPD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3,9(4):51-52.

支气管镜技术 篇2

一、支气管镜操作麻醉方式的分类

目前气管镜术前麻醉方法主要有3种: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即所谓无痛支气管镜技术)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不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二是MAC技术(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即监测下的麻醉管理,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无论清醒镇静还是MAC都不是全身麻醉,患者有自主呼吸,不需要气管插管或喉罩进行机械通气,MAC技术因麻醉较深,需要麻醉医师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以控制呼吸,而清醒镇静根本就不需要麻醉医师来调控。

二、局部麻醉技术

早期的气管镜检查采用硬镜,其刺激性大,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20世纪70年代以后,软性纤维支气管镜(软镜)的应用,绝大多数患者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气管镜检查,该项技术迅速在临床普及应用,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了巨大作用。

丁卡因与利多卡因比较适用于气管镜操作时的气道黏膜表面麻醉,而利多卡因安全性最好,因此该药也是2008版的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中推荐的局部麻醉药物。成人利多卡因的总用量应≤8.2 mg/kg,如体重60 kg的患者,2%利多卡因用量不超过25 ml。对于老年患者或肝、肾、心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格外谨慎,在达到预计的麻醉效果时,应尽量减少经支气管镜注入利多卡因的量。

局部麻醉可以避免全身性麻醉药对呼吸及心血管的抑制作用,保留患者必要的咳嗽反射,常规软镜检查和简单的治疗均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但是局部麻醉下操作会对患者产生强烈的刺激,特别是敏感患者容易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剧烈咳嗽、屏气、恶心、躁动及窒息感等不适,并可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增高及心律失常等,甚至有些患者因不能耐受而使检查中断。部分患者甚至拒绝此项检查。而且对于儿童以及老年痴呆症等不能合作的患者,局部麻醉下难以实施检查。

当前一些新的支气管镜诊断技术,如TBNA、EBUS–TBNA、导航等技术操作较以前的常规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更为复杂、技术难度大,对患者的配合及安静程度要求更高,局部麻醉往往难于达到要求,因此局部麻醉时施加一定程度的镇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局部麻醉合并镇静用于支气管镜的操作现在已经非常普及了。但如何应用镇静药物、是否同时加用镇痛药物以及如何应用、用药剂量的个体化、镇静深度等并不是每一个呼吸内镜医生都清楚。

三、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

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镇痛,即所谓的无痛支气管镜技术,欧美国家支气管镜检查时在局部麻醉的同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已成为常规,无论操作是否复杂,有时仅仅是进行很小的黏膜活检操作,也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因为实际上将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管对患者来讲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因此给予镇静、镇痛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人道主义。国内在局部麻醉下支气管镜操作同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的并不多(近年有增多趋势),仅在患者不能耐受或做介入操作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有的仅给镇静药物、有的仅给镇痛药物、有的二者均给。给的药物种类也各不相同,诸如咪唑安定、芬太尼、吗啡、哌替啶、可待因、曲马多以及盐酸二氢埃托啡等,很不规范,因此达到的效果有很大差别,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比较常见。

目前国内大多将局部麻醉+镇静、镇痛称为无痛支气管镜技术,但查阅国外文献后发现有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无痛宫腔镜、无痛人工流产等,但却没有查到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的说法,想想也有道理,不同于胃、肠、宫腔等,气管支气管及肺泡并无痛觉神经,因此支气管镜操作并不会引起剧烈的疼痛。

由此我们也会提出问题,镇痛药物在支气管镜操作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支气管镜操作需要那么强的镇静与镇痛吗?需要麻醉的那么深吗?需要MAC技术吗?我们知道MAC技术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目前大多数医院中实施无痛胃镜、肠镜及宫腔镜等还是占少数,原因是麻醉医师的缺乏,同样在目前给每个气管镜室配备麻醉医师也是不现实的,即使在欧美国家也达不到这个要求!而MAC技术必须由麻醉医师实施,这就决定这种“无痛”技术只能用于少数特殊的患者。

由于气管镜操作并不会引起如胃镜、肠镜及宫腔镜那样的疼痛程度,采用类似于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的深度即可,不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清醒镇静是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引起中枢抑制,使患者镇静、注意力降低、遗忘,但具有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从而提高患者耐受性,降低应激反应,使诊疗操作得以能顺利进行。需要提出的是,镇静与镇痛药物合用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这里的镇痛药物主要起到增加患者对内镜插入及操作所引起的刺激反应的阈值,提高患者对内镜操作刺激的耐受力,而不是真正的镇痛。适宜的镇痛药物可增加镇静药物的疗效,从而减少镇静药物的剂量。少量的镇静与镇痛药物可使患者维持在基本清醒状态,对呼吸的影响很小,由非麻醉专业的临床医师实施亦很安全。需要指出的是,单独应用镇静或镇痛药物常需要较大剂量才能达到二者合用的效果,这时由于药物剂量过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因此宜镇静、镇痛药物二者合用。

因为气管镜操作并不会引起如胃镜、肠镜及宫腔镜那样的疼痛,因此也不需要MAC,而达到清醒镇静的程度就可以了!由此笔者觉得“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的说法似乎不太恰当,当然最终的称谓还有待今后达到共识。

四、全身麻醉技术

早期的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异氟烷及七氟烷等,曾作为介入性气管镜检查与手术的麻醉方法,现已极少使用。近年来,随着静脉麻醉技术的进步,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已成为该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TIVA的成熟应用得益于静脉超短效药物的开发和基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而进步的静脉给药技术。

全身麻醉需要气管插管、喉罩或硬质气管镜来建立人工气道给予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来进行,诊断性支气管镜操作一般不需要全身麻醉(特殊情况下除外,如患者极度不合作或血氧低、需要50%以上氧浓度维持血氧分压等),治疗性支气管镜操作由于刺激大、出血多,采用全身麻醉是较安全的方法。

支气管镜技术 篇3

支气管镜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主要有哪些重要作用?电磁导航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下射频消融术更适合哪些肺癌患者,它可以取代手术治疗吗?听听专家的说法。

支气管镜:肺癌“精准诊疗”的“有力武器”

本刊记者 黄 薏

专家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韩宝惠

问: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对肺癌患者而言,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韩宝惠:近30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四倍多,我国每年约有60万人被确诊为肺癌。手术治疗是早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临床治愈肺癌的重要方法。部分心肺功能差、年龄太大、合并多种慢性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一般采用化疗或放疗等全身治疗手段加以控制,副作用较大,疗效也不及手术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若有手术指证,仍应争取手术治疗;若已丧失手术机会,一般采用放疗、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总体而言,医生会根据肺癌患者的全身状况、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侵及范围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合理地应用手术、化疗、放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问:支气管镜在肺癌的诊治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

韩宝惠:在倡导精准医学的今天,支气管镜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精确诊断,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医生可以获得肺部病灶的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明确病灶的性质(良性还是恶性);二是精确定位,针对肺小结节病灶,医生可以在术前借助支气管镜对其进行精确定位,并在病灶处放置金属钛夹作为标记,以便外科医生在手术时,能顺利找到并精确切除病灶,不至于“多切”或“误切”;三是精准治疗,目前比较有前景的是在电磁导航精确引导的支气管镜下,对早期肺癌进行“定点消融”,该技术为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问:什么是电磁导航引导下的支气管镜?

韩宝惠:所谓电磁导航技术,就像是为支气管镜配备了一个“卫星定位”系统,它可以为医生“引路”,告诉医生“从哪条路走,可以把支气管镜更快、更准确地送达病灶部位。”

问:与常规支气管镜相比,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什么优势?

韩宝惠:常规支气管镜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来操作,发生“走错路”、到不了病灶部位的情况在所难免;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相当于为医生配备了一名“领航员”,它会帮助医生“计算”出一条最合理的“捷径”,能更快、更精准地到达病灶。在“导航”的指引下,医生再也不用担心在“迷宫般”的支气管腔内“行走”会“迷路”,也不会因为支气管腔内“岔路太多”而走“弯路”,不仅操作时间大大缩短,准确性也大大提高。

问:哪些肺癌患者需要用到电磁导航支气管镜?

韩宝惠:肺癌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大类。人的气管就像一棵大树,中央型肺癌长在大的枝丫处,周围型肺癌往往长在小的枝丫,甚至树梢上。早期肺癌一般以周围型肺癌居多,占70%~80%。

早期肺癌病灶较小,多位于肺叶周边(大树的“小枝丫”或“树梢”处),普通支气管镜难以到达;即便医生使用的是较细的支气管镜,想要穿过“迷宫般”的各级支气管,最终准确到达位于支气管远端的病变部位,并获取病理标本或进行治疗,难度极高。“电磁导航技术”的诞生,使支气管镜的“检查范围”明显扩大,使周围型肺癌的“精准诊治”成为可能。

问: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可以说并不是一种很新的技术,胸科医院这次为一名早期肺癌患者实施的支气管镜下射频消融术,有什么特殊之处?

韩宝惠:肺癌射频消融术属于肿瘤介入治疗的范畴,通过热效应直接杀死癌细胞。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这名早期肺癌患者,肺内结节约1.5厘米大小,由于患有扩张性心肌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无法耐受常规手术治疗。他曾在国内数家知名医院辗转求诊,都没有得到满意的治疗建议,令他陷入了“不能手术,又想治疗”的两难境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慕名来到我院就诊。经过呼吸内科、内窥镜室、麻醉科、放射科等多学科会诊后,我们决定为该患者实施电磁导航精确引导下支气管镜射频消融术。在电磁导航的引导下,带有“消融针”支气管镜在支气管腔内顺利“前行”,很快到达肿瘤位置并实施“定点”消融,整个消融过程仅耗时5分钟。

与常规经胸壁穿刺消融治疗相比,电磁导航精确引导下支气管镜射频消融完全在支气管腔内进行,创伤很小,且可以避免氣胸、出血、感染、肿瘤细胞经针道转移等情况的发生,治疗安全性大大提升。

问:支气管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肺癌既“精准”,创伤又小,是否能够取代手术治疗?

韩宝惠:虽然电磁导航精确引导下的支气管镜射频消融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短期效果较好,但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其远期疗效仍有待大规模临床研究加以证实。目前,该治疗技术仅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中国肺癌诊疗规范》也均推荐射频消融术可用于治疗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但对于大多数早期肺癌患者而言,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治疗方式。

问:如今,在体检中被查出肺内有小结节的人很多,不知哪些患者需要做支气管镜检查?

韩宝惠:由于空气污染、体检普及等原因,我国肺小结节的检出率逐年上升。我院进行的社区肺癌普查数据显示,肺小结节的检出率高达24%。我曾反复强调,肺小结节并不等于肺癌。对待肺小结节,要有科学、理性的态度,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要避免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不能一发现肺部小结节,不管良性还是恶性,就急着“一刀切”,以求安心;二要避免漏诊和误诊,不能对肺小结节“视而不见”,任由其发展。

nlc202309080930

通常,低剂量螺旋CT主要用于筛查和随访。高度疑似肺癌的肺小结节患者,应进行高分辨、薄层CT扫描加三维图像重建,以便明确结节性质。至于肺小结节患者何时需要做支气管镜检查,不能一概而论,须听从专业呼吸科医生的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常规支气管镜对于长在肺叶外侧的肺小结节“鞭长莫及”,无法在术前获得精确的病理学诊断,患者往往只能先行手术切除,然后通过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得以确诊。由于术前没有获得病理学诊断依据,故在这些患者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比例的“误切”(病灶为良性,本不需要开刀)。如今,借助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可以在术前即完成肺小结节的精确诊断和精确定位,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问:支气管镜检查听起来比较可怕,很多患者对其存在畏惧心理,不知CT检查是否可以取代支气管镜?

韩宝惠:CT检查虽然能够发现病灶,但不能定性,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来判断病灶的性质。然而,即便是很有经验的医生,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就像“以貌取人”会“犯错”一样。支气管镜检查能够帮助医生观察气管、支气管腔内有无异常,并可采样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灶性质,对肺部疾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CT检查和支气管镜各有所长。

支气管镜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至今,已是一项成熟的检查手段,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很低,一般情况下都是安全的。成人气管直径一般在20毫米以上,普通支气管镜的直径为6毫米左右,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的直径为2~3毫米。检查时,支气管镜通过患者的鼻腔、咽喉、声门,深入到气管和亚段的支气管。普通支气管镜检查主要采用局部麻醉,检查时虽然有一定痛苦,但一般患者都能耐受。目前,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也已经在部分医院开展,可以让患者在毫无感觉的情况下完成检查和治疗。当然,由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使用了静脉麻醉,故检查后的恢复时间要长一些。

特别提醒:肺小结节不宜做“经皮肺穿刺”

经皮肺穿刺病理学检查,即在CT引导下,用穿刺针直接经胸壁穿刺肺内小结节病灶,以便获得组织学或病理学诊断。这种方法虽然有助于确诊肺小结节的性质,但对于可治愈的肺小结节患者而言,应尽量避免,以免肿瘤细胞经“针道”种植和播散。对于可治愈的肺小结节患者,经自然腔道(支气管镜)获取病理学标本,创伤更小,更安全。

延伸阅读: 别把“精准医学”与基因检测“划等号”

最近,“精准医学”因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5年1月提出的“精准医学计划”而“大热”。实际上,“精准医学”在肺部肿瘤诊治方面的应用最早,且成绩最显著。比如,随着肺腺癌的“驱动基因”被发现,以及相关靶向药物的诞生,彻底改变了晚期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尤其是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基因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融合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时间从过去的不到1年,显著延长至3.5年以上。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精准医学”是个大概念,涵蓋了疾病的精确诊断、精确分型和分期、精确治疗和全程管理。“精准医学”并不是单纯的基因检测,也不仅仅局限于治疗。“精准医学”的理念应当贯穿于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的全过程。

专家简介

韩宝惠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肺癌临床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执委、肿瘤血管靶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肺科分会委员、肺癌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学会副主任委员。

特需门诊: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支气管镜技术 篇4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 年2 月—2015 年2 月在本院支气管镜学习班学习的共计136 位年轻医生、研究生、进修医生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68 例) 。实验组男性31 例, 女性37 例;年龄范围23~41岁, 平均年龄 (30.42±4.85) 岁;本科学历36 名, 硕士及以上学历32 名。对照组男性29 例, 女性39 例;年龄范围23~40 岁, 平均年龄 (30.04±4.25) 岁;本科学历33 名, 硕士及以上学历35 名。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学历分布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的学习时间均为10 周, 学习后统一进行培训考核测试。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即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并示范相关操作技术。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 包括案例教学和医学仿真模型教学。其中案例教学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导入的形式使学员了解患者案例, 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等。教学中的重点操作内容由教师播放小段操作视频, 并配合讲解。在医学仿真模型教学中, 利用模型让学生反复训练, 以提高操作的熟练度, 并实现由慢到快、由简到繁的练习操作过程, 最终熟练掌握各个步骤。操作过程中给予学员充分的独立操作机会。

1.3 效果评价方法

于10 周培训结束时,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理论与临床技能的操作考核以及相关问卷调查, 评估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共发放136 份, 收回有效问卷134 份 (实验组67 份, 对照组67份) ,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53%。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热情是否提高、是否提升了支气管镜操作能力、是否培养了临床思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问卷调查的结果采用 (±s) 来表示, 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2)

结果发现, 实验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两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实验组认为学习热情提高、提升了支气管镜操作能力和培养了临床思维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 (P<0.01 或P<0.05) 。

3 讨论

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是学习支气管镜技术的重要目标。对尚未接触支气管镜的学员, 在开始学习时就应牢固掌握以下技术, 包括[4,5,6,7]: (1) 熟悉纤维支气管镜的结构与性能, 了解其工作原理与特点以及各部件的功能, 这对灵活、精准地操作以及解除操作中遇到的机械以及信号传导等方面的故障等都十分重要。 (2) 提高胸部影像学资料的阅读水平, 只有在胸片上能熟练而准确地定位, 才能在操作时目标明确。 (3) 熟悉呼吸道的解剖结构, 对于初学者, 能操作支气管镜沿着支气管到达胸片上的定位是非常困难的, 只有非常熟悉解剖结构才能实现。必须让初学者熟悉正常的解剖结构, 在操作前完全了解各叶、各段支气管的解剖结构, 操作起来才能游刃有余。 (4) 熟悉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患者呼吸道的特点决定了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证, 只有掌握禁忌证才能大大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5) 了解支气管镜操作的并发症。并发症贯穿于操作的全过程, 包括麻醉药物过敏、出血、感染、心律紊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气胸、肺不张等, 应教育学员加以防范。针对以上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的基本知识, 本研究创新性地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其中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形象生动, 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他们的记忆效率;问题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

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需要学员勤学知识、苦练操作方能达到学习目标。首先应使学员熟练掌握支气管镜的调试, 只有把支气管镜的各部件调试到最理想的状态, 才能达到较好的操作效果。其次需要掌握支气管镜操作的要领。最后让学员学会支气管镜的清洁与保养,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保养维护条款。教师也应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学员良好的保养习惯。本研究中实验组学员采用了仿真模型教学, 进一步加深了学员对各级支气管解剖结构的理解, 并通过反复模拟练习提高了学员的动手能力。通过仿真模型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 能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有利于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本研究通过对比学习效果发现, 实验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实验组在学习热情提高、提升支气管镜操作能力和培养临床思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 或P<0.05) 。由此可见,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明显提升了教学效果。

本研究中多元化的支气管镜教学方法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认可, 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与实践工作能力, 可提高支气管镜教学的质量,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部分支气管镜操作技术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 评价学习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实验组在学习热情提高、提升支气管镜操作能力和培养临床思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或P<0.05) 。结论 在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好, 值得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镜,临床操作技术,临床教学

参考文献

[1]Madsen K R, Guldager H, Rewers M, et al.Danish Guidelines 2015for percutaneous[J].Dan Med J, 2015, 61 (3) :5042.

[2]Khare R, Bascom R, Higgins W.Hands-Free System for Bronchoscopy Planning and Guidance[J].IEEE Trans Biomed Eng, 2015 (6) :331-332.

[3]Badiger S, Fearnley A, Ahmad I.Fibreoptic tracheal intubation training using bronchoscopy simulation[J].Eur J Anaesthesiol, 2015, 32 (3) :209-210.

[4]Ernst A, Wahidi M M, Read C A, et al.Adult Bronchoscopy Training:Current State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CHEST Expert Panel Report[J].Chest, 2015 (12) :10-14.

[5]Mc Sparron J I, Michaud G C, Gordon P L, et al.Simulation for Skillsbased Education in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J].Ann Am Thorac Soc, 2015 (20) :271-279.

[6]Dabscheck E J, Hew M, Irving L, et al.Bronchoscopic training and practice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is inconsistent with published society guidelines[J].J Bronchology Interv Pulmonol, 2014, 21 (2) :117-122.

支气管镜检查详细流程 篇5

第一章、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准备流程

第1节 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掌握

一、支气管镜检查的绝对适应症

1、可疑支气管--肺部恶性肿瘤:通过支气管镜肉眼观察并予各种方法采取病变部位的标本进行组织或细胞学方面的检查。如下列情况:

(1)临床表现或影像学肺部肿块疑为原发支气管肺癌或转移肿瘤者;

(2)痰细胞学检查阳性,肺内未找到病变者;

(3)支气管阻塞,表现为局限性肺气肿,局限性干性啰音或喘鸣音,以及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等;

(4)原因不明的喉返神经麻痹或膈神经麻痹者;

(5)原因不明的反复咯血或痰中带血,为疑支气管--肺部恶性肿瘤引起者;

(6)原因不明的咳嗽,难以用吸烟或气管炎解释,或原有的咳嗽在质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中老年人;

2、肺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前明确有无支气管累及者;

3、诊断不明的支气管、肺部疾病或弥漫性肺部疾病,需经纤维支气管内窥镜检查,做支气管肺活检,刷检或冲洗等,进行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者;

4、难以解释的痰中找结核抗酸杆菌

5、肺结核疑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者;

6、肺结核疑并发肺癌者。

二、支气管镜检查的相对适应症

1、可疑肺结核而痰菌阴性者;

2、非肿瘤原因肺不张,查找病因;

3、肺部炎症性病变经验治疗效果不佳,为明确病源菌者;

4、COPD、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气道疾病了解新近感染病源菌者;

5、协助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引导特殊病例气管插管。

三、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1、治疗支气管内病变,如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内肿瘤阻塞,包括激光治疗;

2、取出气道内异物;

3、局部滴药,治疗肺结核空洞和支气管内膜结核;

4、移除分泌物、出血及血栓,使气道畅通;

5、吸引冲洗,引流肺脓疡并局部给药;

6、了解病变范围、确定外科手术方式,评价治疗效果;

7、紧急镜下止血或大咯血需急诊手术术前明确出血部位者(需在手术室进行);

8、治疗肺不张等;

9、治疗气道良性狭窄;

10、大气道恶性肿瘤致狭窄放置支架。

四、支气管镜检查绝对禁忌症

1、肺功能严重损害,呼吸明显困难者;

2、严重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或频发心绞痛,明显心律紊乱者;

3、主动脉瘤,有破裂危险;

4、出、凝血机制异常;

5、气管明显狭窄者(扩张手术除外,必须在气管插管麻醉下)。

五、支气管镜检查相对禁忌症

1、一般情况极差,体质虚弱者。应待情况发送后检查; 2、1周内有大咯血需暂缓进行。曾发生大咯血的支气管扩张或空洞病变,宜慎重选择支气管镜检查;

3、高血压已经药物控制者;Ⅱ度以下心肺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心律失常病史者;检查前应有抢救预案。

4、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患者。

有关支气管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原则上由病房三级医生讨论确定,有绝对适应症而又存在相对禁忌症者,经管医生或病房主任应与检查医生讨论,仅有相对适应症又存在相对禁忌症者则应改善病情,慎行检查或缓行检查。

第2节、检查部位和检查(治疗)目的的确定

由病房三级医生讨论,确定有适应症而无禁忌症的患者,经管医生必须的申请单上明确填写检查部位,和检查(治疗)目的。特别是双肺或肺内多处病变的病人,以免检查治疗与临床期望不一致的错误事情发生。

第3节、麻醉方式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选择雾化吸入麻醉,或口咽部喷雾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方法。

12周岁以下儿童,由于不能很好配合,尽量选用全身静脉麻醉方式。特别紧张的病人,或自行提出要求的病人也应选用全身静脉麻醉。

第4节、术前谈话和知情同意书签定

术前要告之病人和至少1名家属,选择支气管镜检的目的,必要性,可能的结果(预期取材或取材阴性),大致操作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意。并将谈话内容以知情同意书的方式记录和签字。

第5节、术前用药

术前谈话发现特别精神紧张的患者,较重合并症者,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术前1小时口服安定5mg或硝基安定2mg,肌注硫酸阿托品0.3mg。

第6节、预约和护送

门诊病人原则上不安排支气管镜检查,住院病人由经管医生至少24小时前提出申请(急诊除外),内镜室登记安排并呈送检查预约单,请经管医生或护士协助病人做好预约单上提出的各项准备工作。

检查当天,请按预约单上的安排时间,由支助中心人员,特殊病人由病房医扩人员送至内镜室候检室,并提交预约单、近期胸部影像资料和相关药品。

第二章、支气管镜检查的术中操作流程

第1节、口咽、鼻局部麻醉方法

一般情况下选择雾化吸入麻醉(吸入不少于15分钟),或口咽部喷雾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方法(喷雾4次)。经镜鼻腔用利多卡因麻黄素棉杄表面麻醉2-3分钟。进入后在声门滴入5%利多卡因2ml,气管上段2ml,左主支气管开口2ml,经检部位段或亚段内滴入2ml。

全身静脉麻醉或气管插管麻醉由手术室麻醉医生进行。

第2节、审查申请单

申请单各项目是否填写完整,检查部位和检查目的是否明确,治疗药物和剂量是否正确;申请单上姓名与病人认可的一致。

第3节、审查胸部影像资料

查对姓名,日期,初步判断病变性质,进一步明确详细检查部位(要求明确到亚段支气管)。还应注意有无气管狭窄、上肺部支气管扩张、血管瘤等。

第4节、与病人说明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取得理解和配合 查叫姓名,简要说明要做的检查治疗项目和操作过程,让病人练习深呼吸3次以上,并告之在在检查过程中略做深呼吸或平静呼吸。保持平卧,正确清理分泌物。

连结指脉氧分压监护仪,特殊病人连结多道生理监护仪。密切观察生理指标变化。

第5节、具体操作流程

按检查治疗项目做好台前准备工作,如表面麻醉剂、药物,导管,标本管,细胞刷和活检钳等。

一般情况下经一侧鼻腔入镜,缓慢达到声门前,关于导管深入声门下滴入麻醉剂(迅速退出)并停留30秒以上,吸净口腔内分泌物。过声门后再滴入麻醉剂退镜后停留30秒以上,观察指脉氧分压监护仪上指标变化,连结采图摄像头。深入镜体观察隆突部位,并在左主支气管滴入麻醉剂。然后依次观察健侧(或非检查侧)、检查侧非检部位管腔情况,最后到达检查部位,镜头应接近亚段管口处。

操作顺序,各经检医生习惯有所不同。为了不影响观察,应先灌洗留取标本,然后刷检或活检。可视肿瘤样病变,以先活检再刷检为宜,以免刷检后局部出血影响活检取材。

第6节、摄像和采图

双侧支气管大致正常情况下的标准采图,应采取隆突、右上叶、右中间段、左侧上、下叶病变,检查(治疗)局部和和操作图7帧以上。

发现任何支气管或管腔内病变均应详细采图保存。

发现有咽喉或声门病变时,应在进声门前或退出时详细观察和采图保存。

第7节、无菌操作注意事项

1、镜体、导管,毛刷严格按流程消毒,活检钳送供应室高压蒸气消毒。并保存在有紫外线灯管消毒的无菌柜内。

2、术者包括台前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应以无菌敷料接触镜体、导管,毛刷或活检钳。

3、应用无菌石蜡油作为润滑剂,每日更换消毒分装瓶。

4、吸痰管做到每病人更换或消毒。

5、摄像头外表第日术前术后各1消毒次。

第三章、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后处理流程

第1节、检查情况和注意事项告知

各项操作完成并退出支气管镜后,让病人在检查台上平卧1分钟以上,询问是否有不适,有无咯血、胸闷情况。

病人无特殊情况起来后告之做了哪些检查治疗,是否成功,未检项目的原因。除疑为肿瘤情况外,应指导病人观看采取的图像,指出病变。疑为肿瘤时避开病人简略告之其陪同家属。

护送病人进入本科观察室休息。

第2节、术后观察和护送

病人术后应在本科观察室15休息分钟以上,由观察室护士负责。观察有无咯血、胸闷情况,反复告之注意平静休息,术后2小时禁食禁饮,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如1-3天内可能有痰中带血情况。

观察完成,由家属和支助中心人员护送至病房并通知病房医护人员。

第3节、检查报告书写规范和进一步建议

1、检查报告书一般项目填写清楚,如姓名、性别、年龄、病房、床号、住院号和检查号。

2、报告书内容包括、结束时间,麻醉和经镜方式。依次描述咽喉、声门、气管隆突、左右支气管检查发现,重点描述经检部位病变和检查项目,未检项目的原因。

3、术中、术后病人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4、镜检诊断和进一步的建议。

5、检查报告书应在24小时内送达病房。

第4节、术后随访制度

1、术后1周内例行随访,包括术后反应,细菌培养和细胞学结果。

2、可疑肿瘤组织活检后的结果2周内随访并详细记载。

3、结核菌培养结果2月内随访并记录。

支气管镜检查中几种严重并发症的预防抢救方案

无论术前、术中和术后发生在检查科室的严重病情变化或并发症,首选原则为就地抢救,同时迅速通知相关抢救科室、病房、医务处和分管领导,以利组织抢救。第1节、出血和大咯血窒息

一般镜检、灌洗、刷检和组织活检都可能引起局部出血。鼻腔入镜时可损伤鼻粘膜发生鼻内出血。有关支气管内出血的国内统计情况,多数出血量少于20ml(75.36%,159/211),20—100ml(15.64%,33/211),大于100ml(9%,19/211),极少数发生大咯血(窒息)死亡(1.42%,3/211)。

出血的最重要措施是预防。术前必须检查血小板数,出、凝血时间,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检查或改善后检查,曾发生大咯血的支气管扩张症、结核或肿瘤性空洞病变、可疑血管瘤均应慎重。术中操作尽量轻柔。

镜检中发生的少量出血时,使镜头能直接观察到出血情况,吸引时略微离开出血部位,一般1-2分钟内可自行止血。如仍有活动性出血,局部给予肾上腺素0.5mg,仍然出血再滴注肾上腺素0.5mg或凝血酶。

大咯血是非常危急的情况,抢救重在清除呼吸道内的备注和血凝块,施行体位引流帮助排出血液,使呼吸道通畅。尽快进行分侧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分侧插管,以阻隔出血阻塞健侧气道。并施以人工呼吸(连结气囊、呼吸机和氧气)。咯血窒息病人会很快神志丧失、严重心律紊乱和心博骤停,同时出现失血性休克。紧急就地按心肺复苏抢救。

第2节、心博骤停

多发生于有心脏病史,尤其是冠心病有心绞痛和心律紊乱者。这类患者禁忌选用支气管镜检。

详细的相关病史采集和术前心电图是预防的关键,全面的抢救预案制订、正确而迅速行动是抢救成功的所在。检查室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心肺复苏培训。

对有心脏病史,在临床控制的基础上,又确实需要镜检者,术前谈话应反复慎重,做如心理疏导和术前用药,检查时准备好抢救预案,上报医务处和相关领导,有经管医生和病房主任在场,检查中予多道生理监护仪监护。

心博骤停发生时按紧急就地依抢救预案施行心肺复苏抢救。

第3节、血管迷走性晕厥

检查时发生的反射性晕厥多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多因病人过度紧张所致迷走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扩张,从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脑血流减少而发生晕厥,以青少年多见。必须立即终止操作,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0mg硫酸阿托品0.3mg--0.5mg,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并维持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鼻导管给氧。一般在30分钟后恢复。

术前术中细致的心理疏导和术前用药,是预防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的有效措施。

第4节、气胸

发生率很低,多由于合并肺气肿肺大疱的病人剧烈咳嗽破裂或肺周边肺活检使脏层胸膜破裂而发生。往往于检查后病人出现胸闷,胸部透视发现气胸。术后进行性胸闷的病人必须即时胸透或拍片,一般性气胸可护送回病房处理,高压性气胸须立即施行封闭式引流术。

合并肺气肿肺大疱的病人慎行镜检,肺周边肺活检可选择经皮针吸活检或胸腔镜下活检,阳性率高于支气管镜活检。

第5节、药物过敏

包括麻醉药物和滴注药物,均可致全身过敏或支气管痉挛。过去使用的卡因作为局部麻醉,有一定比例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必须皮试后应用。现用利多卡因未见严重过敏反应报道,术前无须皮试。1次检查使用不得超过5%利多卡因15ml。

支气管肺内病变局部治疗药物滴入有抗结核药物(单用和复合使用)和抗生素(如肺脓肿内给药)。这些药物必须是术前已经全身用药并证明无过敏反应,才能在镜下使用。现用利福平溶液对支气管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1次滴入量应少于300mg为宜,禁用于合并气道高反应性患者。

支气管镜技术 篇6

2004年3月~2006年10月25例大咯血病人,男19例,女6例,年龄25~76岁;病种包括肺结核6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癌6例,肺炎3例。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及CT检查确诊。

方法:日本实得FB-17C型纤维支气管镜。常规术前处理,用2%利多卡因喉头麻醉,用纤支镜经鼻、声门、喉、气管、支气管缓缓插入病变部位,观察各叶段支气管。镜下所见:多处叶段血凝块堵塞,有些血凝块已机化。然后对叶段口进行吸引,尽量将分泌物及血凝块吸引出,大的血凝块配合应用活检钳夹取,或夹碎再进行吸出,并进行灌洗。灌洗液4℃冷盐水,注入出血肺段支气管,每次10~20ml,停留0.5~1分钟,反复多次灌洗,直至无凝块,同时起止血作用。

結 果

所有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吸引灌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5例经1次吸引灌洗后喘憋症状缓解,未再咯血,7例经2次,2例经3次,1例经4次。10例在灌洗过程中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明显增快,但在拔出后很快恢复,无1例出现意外。

讨 论

大咯血是指1次咯血量超过200ml,或24小时咯血量超过400ml,或持续咯血需输血维持血容量,以及咯血引起气道阻塞导致窒息患者[1]。据报道,大咯血患者保守治疗死亡率高达7%~32%[2]。本组患者咯血量较大,经静脉用药后咯血不同程度减轻,少数患者经治疗后仅痰中带血,但都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纠正缺氧[3]。急性纤支镜检查,夹取血凝块,冷盐水灌洗使呼吸困难缓解,同时有止血作用。我们虽告知患者采取患侧卧位,轻微咳嗽,将血咯出,但由于出血量较多或因咯血极度紧张,担心咳嗽咯血量更多,血不能尽量咳出,在气管内形成凝血块并机化,此时行纤支镜吸引并灌洗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方法。其优点:①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本组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②疗效确切,显效迅速。本组病例多数经1次灌洗后未再咯血,配合活检钳夹取机化血凝块,呼吸困难改善,冷盐水使局部血管收缩,促进凝血。

大咯血患者多病情危重。因此,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麻醉彻底,术中注意充分供氧,加强心电监护,操作时间尽可能缩短,间断吸引,以防出现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王国伟,王鸿利.现代急诊内科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26-30

2 施毅,陈正常.现代呼吸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726-73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技术 篇7

1 病原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为冠状病毒属中的一个成员。病鸡的呼吸道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病毒, 肝、脾、肾、法氏囊、血液内也能发现病毒, 在这些组织中停留的时间比在肺和气管中还要长, 国际上已将本病毒分成8个血清型。

该病毒在56℃条件下15min多数失去活力, 但在低温条件下能长期保存。对一般消毒药的抵抗力不强, 1%来苏儿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和1%福尔马林溶液等, 过氧乙酸以及含氯消毒剂都能在数分钟内把它杀死。

2 流行病学

鸡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 尤以6周龄以下雏鸡更易感。

本病的传播方式, 主要是通过与病鸡直接接触感染, 只需微量病毒, 就能使鸡感染。因此, 健鸡与病鸡同舍饲养, 往往在48h内即出现症状。此外, 由于病毒飘浮于空气中, 通过吸入病毒造成感染, 也是重要传播方式。还可经消化道感染。实验证明, 康复鸡带毒时间不长, 一般不超过35d。一年四季都可发病, 尤以冬春季节多发;饲养管理条件差、突然更换饲料、鸡转群等都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3 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

今年年初, 某蛋鸡养殖场的125日龄鸡群发病, 病鸡表现张口喘气, 甩头, 咳嗽, 打喷嚏, 伸颈, 呼吸困难, 呼吸有咕噜声, 食欲减退, 排白色和绿色稀便, 有的窒息死亡。随后一大型养鸡户的5日龄鸡群也开始发病, 症状与上述类似。并且该病继续扩大和蔓延, 发病区域增大, 数量增多。

4 剖检变化

剖检506只病死鸡, 大部分鸡头部发绀;口腔、喉头、气管内有粘状分泌物, 气管粘膜充血、水肿, 有的在气管与支气管接触处或支气管内有淡黄色干酪样阻塞物;肺脏淤血, 气囊混浊;肾脏肿大、苍白, 输尿管扩张, 有灰白色尿酸盐沉淀物。

5 实验室诊断

常规方法采血涂片, 瑞氏染色, 显微镜下未观察到任何致病菌或虫体。将病变, 肾脏接种于普通、营养、厌氧肉汤培养基, 恒温37℃培养7d, 均无细菌生长。取9~11日龄SPF鸡胚, 尿囊腔接种处理病料悬液, 接种后4~5d, 可见胎儿发育迟缓、卷曲。

采取微量凝集试验, 选用96孔血凝板, 1%鸡红细胞, 取接种鸡胚尿囊液检测, 无血凝性。但在用1%胰蛋白酶或磷酸酯酶C处理尿囊液24h后, HA效价可达6log2。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6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病鸡隔离。鸡舍用过氧乙酸或消毒王消毒1次/d, 连用3~5d。泰乐菌素饮水, 剂量按100g药物兑水400kg, 2次/d, 连用5d;抗病毒药拌料, 按其说明书计算使用用量, 连用5d。

对个别不吃不喝鸡, 采用下列药物。5%病毒灵针10m L25支, 氨茶碱 (0.1g/片) 50~80片, 强力土霉素1袋加水25L, 按鸡2h饮水量计算加药, 2次/d。

采取上述药物治疗后, 症状明显减轻, 个别鸡3h后恢复食欲, 用药5d后, 症状消失, 病鸡全部治愈。

7 小结

7.1 加强管理是减少本病的主要措施

在饲养家禽的过程中, 应把通风换气、饲养密度及消毒结合起来。通过通风换气可减少和清除舍内氨气、二氧化碳、尘埃及病原菌。特别是在饲养密度较高的鸡舍和炎热的夏季, 利用喷雾和通风换气, 可降低舍内的温度、湿度, 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该病虽然发病急, 无特效药物, 但用药得当, 治疗及时, 是可以控制的, 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7.2 做好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 分别由两种毒株制成:H120疫苗用于初生雏鸡, 不同品种鸡均可用, 免疫后至1~2月龄时, 须用H52疫苗加强免疫。H52疫苗专供1月龄以上鸡应用, 初生雏鸡不能用。使用时, 用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冷开水稀释10倍, 每只鸡滴鼻1滴 (约0.03m L) , 或采用饮水免疫法, 饮水免疫要用无氯离子清洁水, 如蒸馏水、冷开水稀释 (每只鸡用含病毒组织量应为0.01g) , 饮水器要用搪瓷或陶瓷的, 免疫前鸡群停水10h左右。要保证每只鸡都能充分饮服, 并在较短时间内饮完, 饮完后经1~2h, 再正常供水。以下饮水量可供参考:5~10日龄, 5~10m L;20~30日龄, 10~20m L;成鸡, 20~30m L。疫苗稀释后, 应放在冷暗处, 当天用完。接种后5~8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H120苗暂定为2个月;H52苗暂定为6个月。

支气管镜技术 篇8

对于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如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 要抵抗其强毒攻击, 既需要全身免疫 (血清抗体) , 又需要局部免疫 (局部抗体和细胞免疫) , 特别是呼吸道的局部免疫。一种理想的免疫方法应该同时能够使所有鸡产生良好的局部免疫 (特别是呼吸道的局部免疫) 和高水平的抗体, 同时能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在常用的免疫方法 (喷雾、饮水、滴鼻、滴眼和注射) 中, 只有喷雾及滴鼻、滴眼免疫符合这一要求。

通过喷雾、滴鼻、滴眼免疫后, 少量病毒还可以被吞咽进入胃肠道, 大量的病毒可进入鼻粘膜、哈德氏腺、副鼻腺, 在这些部位, 因无母源抗体的干扰, 即使母源抗体较高的雏鸡, 疫苗病毒也可刺激, 产生良好的局部免疫和细胞免疫。喷雾免疫与滴鼻、滴眼相比较, 其突出优点是适用大批鸡进行免疫 (每小时免疫多达5万~10万只鸡) , 避免了逐只抓鸡, 而且疫苗能直接接触眼、鼻、咽道粘膜, 甚至较细的雾滴能进入气管的上部, 比滴鼻、滴眼能产生更好的免疫效果。

2、喷雾免疫的技术要点

1) 雾滴大小

雾滴大小是影响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 雾化粒子太大, 由于沉降速度快, 疫苗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短, 使疫苗的利用率降低;雾化粒子过小, 疫苗在呼吸道内不易着落而被呼出。喷雾时要坚持小鸡大雾滴、大鸡小雾滴的原则, 尤其进行新城疫活疫苗免疫时, 雾滴大小的控制更为重要。一般8周龄以内的小鸡进行喷雾免疫时雾滴粒子为60~120微米, 8周龄以上的大鸡要求30~60微米的小雾滴。同时喷雾颗粒的整齐性也很重要, 要求机器产生的雾滴80%以上在标准范围内。

2) 稀释用水

稀释液要求为清洁、凉爽、不含消毒药、清洁剂和金属离子, 最好选择蒸馏水, 没有蒸馏水的饲养场可以用桶装矿泉水替代, 不可使用生理盐水, 也不能用金属容器溶解疫苗。

在稀释疫苗前最好加入0.1%的脱脂奶粉, 然后将疫苗溶于稀释液中。

喷雾水量的大小除跟喷雾机器有关以外, 还跟鸡群的饲养方式有关, 一般个体比较分散的鸡群用水量要大些, 喷雾用水的用量 (以每1 000只鸡为单位) 参照如下:1周龄200~300mL;2~4周龄400~500mL;5~10周龄800~1000mL;10周龄以上1 500~2000mL, 例如, 1日龄雏鸡每1 000只的喷雾量是200mL, 平养鸡每1000只的喷雾量是250~500mL, 笼养鸡每1 0 0 0只的喷雾量是250mL。

3) 喷雾形式

不同日龄鸡群或不同的饲养方式, 喷雾的形式也不一样。

装在箱子内的1日龄雏鸡喷雾时, 应把装有雏鸡的纸箱排成一排, 在距鸡40cm处向鸡喷雾, 为使所有鸡获得均匀的免疫力, 应控制好用量, 以便往返进行2~3遍的喷雾。即先用1/2 (或1/3) 的疫苗将排好的雏鸡从头到尾喷雾一次, 然后用剩下的疫苗往返喷雾, 直至用完。喷雾完成后, 应使雏鸡在纸箱中停留15min。1日龄以上的雏鸡喷雾时, 手持喷头, 在距鸡40~50cm处向鸡喷雾, 边喷边走。往返2~3次后将疫苗均匀喷完为止。在喷雾时及喷雾后15min内应关闭通风系统。

4) 运行速度

喷雾时的行进速度决定所用疫苗量的多少, 是比较难掌握的。一般先进行试喷, 即将—栋舍的鸡分成三部分进行免疫, 先用1/3鸡群所需要量的水试喷一次, 以掌握最佳喷雾速度, 要求较慢、匀速地喷两遍, 且刚好喷完。进行速度不能过快, 否则鸡群可吸入的疫苗少, 并且容易导致鸡群应激。

3、喷雾用疫苗的选择

支气管镜技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胸部CT检查患者中随机筛选出右肺各段支气管通畅并显示清楚的病例156例, 其中男99例, 女57例, 年龄11~83岁, 平均年龄52.5岁。采用Siemens公司的SOMATOM Definition AS128层螺旋CT机, 准直0.6 mm, 螺距0.7, 扫描层厚0.75mm, 重建间隔0.75 mm, 电压130 k V, 管电流100 m As。

1.2 方法

将所有患者数据传送到工作站3D界面。支气管树图像:利用SSD中的种子技术重组支气管树三维图像, 显示支气管树内腔表面形态, 最初阈值设为-1024~900 HU, 下限固定, 调整上限, 上限越小, 显示的肺组织越少, 当肺组织完全消失, 支气管树分支显示效果最佳。CTVE图像:利用飞跃技术, 沿支气管镜头行进, 将镜头调至右肺叶支气管发出段级支气管的分叉口处, 调整镜头位置和角度, 观察支气管开口及共干情况, 保存图像。MPR图像:利用MPR技术获取与支气管长轴平行平面, 根据SSD原理, 支气管树和CTVE图像均显示一定阈值范围内组织的容积图像, 对图像进行伪色彩处理, 获得目标区域的三维图像, 根据图像上各支气管的特定走行方向及相应肺段分布范围确认右肺各段支气管各种共干情况。统计各种分支形式出现概率。

1.3 右肺各段支气管分支类型研究方法

综合应用支气管树、CTVE和MPR图像处理方法分析统计右肺段支气管常见分支类型及特殊类型, 辨认右肺段主要分支类型规律[2]。

2 结果

综合应用MSCT的支气管树、CTVE和MPR这三种后处理技术, 可三维立体观察支气管分支形式和支气管在横断面走行分布, 评价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一种后处理技术。采用MPR易于发现各段支气管, MPR和支气管树图像能确定共干长度较长类型, 两者均能将各段分支情况直观、准确显示出来, CTVE可作为MPR和支气管树的补充。综合应用三种技术对右肺各段支气管的分型结果为:右肺中叶段三分支者6 (3.8%) 例 (图1) , 右肺下叶前外共干型67 (42.9%) 例 (图2) , 上叶尖段与前段共干7 (4.5%) 例, 尖段与后段共干38 (24.3%) 例, 前段与后段共干19 (12.2%) 例。

注:左为支气管树图像, 右为CTVE图像

注:左为支气管树图像, 右为MPR图像

3 讨论

随着MSCT的广泛应用,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熟起来, MPR已成为图像后处理的最基本方法, 其对于支气管先天发育异常的发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但由于易产生阶梯状伪影, 难以确定一部分短共干支气管, 而且相较于支气管树, 其图像直观性较差。支气管树图像避免了支气管造影中支气管之间的重叠, 可将各段支气管全部立体显示出来, 只要旋转一定角度, 就可准确显示出两两共干部分, 但若两两共干过短, 单纯利用该技术无法观察支气管。CTVE是采用仿真技术模拟三维立体空间环境, 真实感很强, 可重建出支气管内腔形态, 并对内表面涂以不同颜色, 能观察到100%段以上支气管和80%以上亚段支气管[3]。

本研究156例患者资料中, MPR易于发现各段支气管, MPR与支气管树图像能确定共干长度较长类型, 两者均能将各段分支情况直观、准确显示出来, CTVE可作为MPR和支气管树的补充, 联合应用MPR、支气管树、CTVE图像可对短共干、三分支的支气管具体进行区分。可见三种后处理方法各有不足, 需共同应用, 优势互补, 并互相验证彼此准确性, 从而将右肺支气管变异情况清楚显示出来。

参考文献

[1]冯薇, 骆宁, 李泰然, 等.斧形皮瓣在修复眉区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 5 (1) :40-42.

[2]夏海泓, 王守彪, 孙迎晖, 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右肺支气管变异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0:1481-1484.

支气管镜技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急诊接收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患儿共60例, 其中男性患儿35例, 女性患儿25例;年龄为1~5岁, 平均年龄为 (2.5±1.8) 岁;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为2 h~10 d, 平均时间为 (1.5±1.0) d;临床症状表现为:呛咳、咳嗽、呼吸困难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中, 男性患儿18例, 女性患儿12例;年龄为1~4.5岁, 平均年龄为 (2.3±1.5) 岁;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为2 h~9 d, 平均时间为 (1.3±0.9) d。对照组中, 男性患儿17例, 女性患儿13例;年龄为2~5岁, 平均年龄为 (2.6±1.6) 岁;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为3 h~10 d, 平均时间为 (1.5±0.8)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观察组:采用CT检查仪器进行扫描, 在扫描前对患儿的情绪进行安抚, 必要时可以让患儿服用水合氯醛, 等患儿进入镇静状态后再开始检查。扫描时采取仰卧位, 扫描后进行数据处理, 对患儿肺部、气管、支气管位置的图像进行仔细检查, 查找异物的具体位置, 同时观察异物的其他情况[3]。

对照组:采用X线技术进行检查。让患儿采取仰卧位, 趁着患儿啼哭的时候进行检查, 对肺部透亮度进行观察, 并观看纵膈是否摆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出率, 并且观察两组患儿的异物征象, 包括肺不张、气管堵塞、纵膈位置改变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出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气管、支气管异物检出率明显更高, 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表1) 。

2.2 两组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征象检出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气管、支气管异物征象检出率明显更高, 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3 讨论

儿童处于好奇心旺盛的成长阶段, 对异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容易把异物放进嘴里, 这是导致异物误入气管、支气管的首要原因。同时, 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早期阶段中, 吞咽功能比较弱, 一旦误食异物, 异物容易进入气管和支气管内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必须获得及时救治, 否则会造成窒息的发生[4,5]。

目前, 常用的异物检查方法是放射影像技术, 主要是X线平片检查方法和螺旋CT检查技术[6,7]。其中, X线平片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诊断作用, 但难以直接显示阴性异物, 需根据患儿的异物征象进行确诊。螺旋CT检查技术分辨率比较高, 可根据患儿的异物情况进行窗位的调整, 有利于对异物的准确查找, 并且能够对异物的具体情况进行清晰的观察[8,9,10]。

根据本文研究可见, 螺旋CT检查技术与X线平片检查方式相比较, 前者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查具有更高的检出率, 同时还对气管、支气管异物征象具有更高的检出率。由此可见, 在使用放射影像技术诊断检查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时候, 采用螺旋CT检查技术比X线平片检查方式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11]。

综上所述,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查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覃纲, 杨洪斌, 田蓉等.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8, 16 (4) :278-280, 298.

[2]董世杰.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4, 24 (7) :4508-4509.

[3]BAI W, ZHOU X, GAO X, et al.Value of chest CT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racheobronchial foreign bodies[J].Pediatr Int.2011, 53 (4) :515-518.

[4]RAMACHANDRAN PV, HARIGOVIND D, SHAMSUDEEN H, et al.Imaging spectrum of bronchial carcinoid--a case of central bronchial obstructing lesion[J].J Indian Med Assoc, 2002, 100 (7) :461-462, 464.

[5]刘永幸.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21) :59-60.

[6]吴伟.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 2015 (5) :201-202.

[7]邱妮妮.探究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31) :137.

[8]DEAR JD, JOHNSON LR.Lower respiratory tract endoscopy in the cat diagnostic approach to bronchial disease[J].J Feline Med surg, 2013, 15 (11) :1019-1027.

[9]齐娟.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5 (53) :194.

[10]孟宪安.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2, 33 (16) :3488-3489.

支气管镜技术 篇11

[关键词]麻醉方法;支气管镜检查;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含漱法

[中图分类号] R76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1-89-01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上无痛肠镜、胃镜检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技术还不是很完善。笔者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在支气管镜患者检查中的效果,寻求最好的麻醉方法,为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术的发展提供参考[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5月~2009年8月收治的96例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25~69岁。肺占位性病变56例,咯血查因1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16例,肺不张8例,咳嗽查因3例,肺脓肿2例,双肺移植后肺部感染1例。96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4例。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在检查之前均禁食禁水4 h,在支气管镜检查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选取2%利多卡因[江苏安格药业有限公司,苏卫药准字(1994)第347515号]为麻醉用药。所有患者检查通道均为通气良好的鼻孔,检查通道采用2%利多卡因棉签局部麻醉,麻醉满意判断为牵拉棉签时无疼痛为宜。第1组是在雾化器容器中加入2%利多卡因8 mL,患者取坐位,患者口含雾化喷嘴的2/3,进行3~4 min的口吸鼻呼雾化吸入。要求患者头部尽量后仰,在患者口咽部注入2%利多卡因5 mL,同时患者张口发啊音,持续2~3 min。第2组是患者头部尽量后仰,取坐位,在口咽部注入2%利多卡因6 mL,患者张口发啊音,持续4~5 min,患者在吐出或吞服的时候可以追加5~10 mL左右。在检查术中追加5~6 mL麻药。第3组是在雾化器容器中加入2%利多卡因10 mL,患者口含雾化器的2/3,取坐位,进行5~6 min的口吸鼻呼雾化吸入[2]。在检查术中追加4~5 mL麻药。第4组是在喉头喷雾器小瓶内加入2%利多卡因40 mL,将喷雾器对准患者后部喷射4~5次,每次喷射2~3下,持续6~7 min。在检查术中追加5~6 mL麻药。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第1组采用2%利多卡因含漱法联合空气压缩雾化吸入麻醉法达到有效麻醉时间比其他几种麻醉方法达到有效麻醉时间都要短,而平均耗药量又比其他几种麻醉方法少,麻醉维持时间比其他几种麻醉方法要长[3]。这充分说明2%利卡多因含漱法联合空气压缩雾化吸入麻醉法的显著麻醉效果。见表1。

表1  4组患者采取不同麻醉方法的最終麻醉效果统计表[n(%)]

组别n优良中差

第1组2420(83.33)4(16.67)00

第2组2411(45.83)6(25.00)4(16.67)3(12.50)

第3组2410(41.67)7(29.17)5(20.83)2(8.33)

第4组24 7(29.17)5(20.83)8(33.33)4(16.67)

3 讨论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就患者的角度来说,是一种痛苦的体验[4]。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依赖于良好的麻醉效果。选取不同的麻醉方法,通过实际麻醉效果的统计,以及达到有效麻醉时间、平均耗药量、麻醉维持时间等方面的比较,发现2%利卡多因含漱法联合空气压缩雾化吸入麻醉法最终麻醉效果显著,达到有效麻醉时间短、平均耗药量少、麻醉持续时间长,相比于其他几种麻醉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当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5]。

[参考文献]

[1] 李锦燕,张海邻,周晓聪,等.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利卡多因氧气雾化麻醉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8,12(9):236-239.

[2] 马宝义,魏学全.改制的利卡多因气雾剂在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08,36(9):142-144

[3] Zhao Donghai,Fan Xinmin,Zhang Bao. Weihai links laryngeal mask and endotracheal tube for ventilation when bronchopulmonary lavage compared the effect [J].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1,16(1):90-91.

[4] Yang Tianming,Zhao Donghai,Lu Weizhong.Ouli links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emergency bronchoscopy lung bleeding in the application [J].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2010,17(2):86-87.

[5] SiMa Liang jie, Guo Suhong. Remifentanil in outpatient endoscopic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s [J].Xinjiang Medical,2010,20(8):189-190.

支气管镜技术 篇12

关键词:气道阻力,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支气管舒张试验,儿童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 (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 ) 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当接触多种刺激因素时, 气道发生阻塞和气流受限, 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 (或) 清晨发作或加剧。由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引起的气道可逆性阻塞及气道高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特征, 支气管舒张试验作为哮喘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1], 常规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作为其评价指标, 但在实际检测FEV1时, 年幼儿童往往不能配合, 笔者自2008年10月始采用阻断技术测定气道阻力 (Rint) 作为评价指标, 效果良好, 为哮喘及时诊断提供了依据。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哮喘门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7例, 其中男29例, 女18例, 男、女之比1.61∶1;年龄6~13岁, 平均年龄 (9.41±1.92) 岁。所选病例符合2008年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 患儿均处于急性发作期。

1.2 测定仪器

MicroRint气道阻力测量仪 (英国MicroMedical公司生产) ;MicroLoap肺功能测量仪 (英国MicroMedical公司生产) ;PARI压缩雾化吸入器 (德国百瑞公司生产) 。

1.3 方法

1.3.1 基础气道阻力测定与FEV1测定。

测定过程严格执行MicroRint气道阻力测量仪和MicroLoap肺功能测量仪操作标准, 由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照测量仪器程序要求规范操作。测定前3d患儿停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测定前操作人员与测试患儿充分沟通, 测定过程中操作人员态度温和, 以缓解或消除患儿紧张情绪。首先利用MicroRint气道阻力测量仪进行气道阻力测定, 测定开始计算机录入患儿姓名、性别、年龄、身高及ID编码等测定基本信息, 在患儿放松状态下予面罩紧压口鼻, 平静呼吸, 待呼气时流速达到峰值水平, 测量仪自动进行阻断, 屏幕顶端显示即所得气道阻力值, 连续测试直至获5次合格测量值, 取5次测量值中位数即为该患儿气道阻力测量值。气道阻力测定完毕, 更换MicroLoap肺功能测量仪进行用力呼气肺功能测定, 指导测试者先充分吸气至肺总量位, 迅速做最大用力呼气 (用力需均匀, 呼气需平稳、充分, 呼气过程中无咳嗽, 无中断和转向吸气, 呼气时间>3~6s) , 测得患儿FEV1值, 连续测试直至获得3次合格结果, 取3次测量值中位数即为该患儿FEV1值。

1.3.2 支气管舒张试验。

测得患儿基础气道阻力值和FEV1值后, 按0.15mg/kg剂量 (生理盐水补足至3ml) 给予患儿雾化吸入5g/L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 (葛兰素威康公司生产, 批号C366630) 。雾化吸入药物15min后按前述测试要求重新测定患儿Rint值和FEV1值, 仪器自动计算Rint值改善率和FEV1值改善率。

1.3.3 结果判定。

用药后Rint值较基础测量值下降12%以上或FEV1值较用药前提高12%以上判定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 计量数据用x¯±s表示, 定性资料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

2结果

见表1。

注:χ2=4.167, P<0.05。

结果提示:Rint值与FEV1值分别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评价指标, 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Rint值作为评价指标阳性复合率更高, 结果更可靠。

3讨论

支气管舒张试验是指使用一定量的支气管扩张剂使缩窄的支气管扩张, 测定患者用药前、后肺功能状况, 观察其改变以进行支气管反应性测定, 确定气道阻塞的可逆性和可逆程度, 诊断和鉴别诊断哮喘、评价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性, 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用药。传统的肺功能检测需要患儿配合良好方可得出可信结果, 由于学龄前儿童理解能力和配合能力的欠缺, FEV1和PEF均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给结果判断带来影响[3]。Bacharier等[4]研究发现, 大多数哮喘儿童FEV1值在正常范围内; Brand等[5]发现尽管患儿FEV1值正常, 在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里却可见凹形曲线支。因此, 传统被大家认为最确实、最敏感的指标FEV1已经受到了挑战。在本研究中, 47例急性发作的哮喘儿童中FEV1<80%者仅有26例, 占55.3%;以FEV1为评价指标,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为48.9%;以Rint为评价指标,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为72.3%。

随着儿童肺功能检测工作的开展, 适合儿童支气管舒张试验的评价指标有了很多的扩展, 万莉雅[6]将IOS指标应用于儿童支气管舒张试验;何金根等[3]利用潮气呼吸法进儿童支气管舒张试验。气道阻力反映呼吸道阻塞情况, 以每秒内1L气流所产生的压力差表示[7]。阻断技术是在呼吸过程中给予一个短暂的阻断, 阻断末瞬间在吸气肌和呼气肌完全放松的情况下, 肺泡内压与口腔开口压马上会达到平衡, 用此时的气道开口压除以阻断前瞬间的气流速度即得气道阻力[8]。此种方法测定气道阻力是在潮汐呼吸中进行, 过滤了口腔肌伸缩平滑性对结果的影响, 能避免用力呼吸在儿童操作中重复性差的不足, 具有简便、耗时短、无需配合等优点, 尤其适合小年龄儿童。阻断技术在测量支气管肌伸缩的可能症状不明显增加方面, 比肺活量测定法更灵敏[9]。哮喘儿童由于呼吸道黏膜肿胀, 平滑肌痉挛, 管腔狭窄, 易形成湍流, 使气道阻力增加, 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其气道阻力明显减低, 与FEV1负相关。自2008年10月始笔者将阻断技术气道阻力测定应用于1~13岁喘息儿童中, 发现气道阻力改善率能灵敏地反映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变化[9]。沈春荣等[10]将此方法应用于2~5岁咳喘儿童中, 认为在不能配合常规肺功能检查的儿童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在FEV1呈阳性、Rint呈阴性的9例病例中, FEV1值最大73%, 最小34%, 显示为中至重度的气道阻塞, 在阻断技术中, 由于阻断时气道开口压和肺泡内压能瞬间达到平衡是该检测方法的立足点, 所以重度阻塞、上气道顺应性增高均会延长两者平衡的时间, 肺泡压会被低估, 重度阻塞的患者Rint会比实际低[8]。重度喘息的患儿在病情缓解后再行阻断技术测定气道阻力的检测, 可避免假阴性结果。

4结论

总之, 阻断技术测定气道阻力通过对哮喘儿童呼吸动力学的检测可用来替代传统指标以评价支气管舒张试验, 为低龄儿童进行肺功能检测提供了一种安全、简单可行的方法。

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相比, 阻断技术测定气道阻力作为儿童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评价指标操作简便, 结果可靠, 可以作为低龄儿童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张琪, 殷菊, 李珍.脉冲振荡技术在儿童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 2003, 9 (6) :497-499.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2008年修订)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10) :745-753.

[3]何金根, 潘家华, 计明红.支气管舒张试验在0~6岁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 2007, 12 (12) :1357.

[4]Bacharier LB, Strunk RC, Mauger D, et al.Classifying asthmaseverity in children:Mismatch between symptoms, medicationuse, and lung func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 170 (4) :32-46.

[5]Brand P, Roorda RJ.Usefulness of monitoring lung functioninasthma〔J〕.Arch Dis Child, 2003, 88 (11) :1021-1025.

[6]万莉雅, 张琴, 袁艳.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小儿慢性咳嗽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 2007, 25 (6) :445.

[7]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05.

[8]张皓.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无创监测及评价〔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 24 (4) :244-248.

[9]肖运迎, 江爱萍.阻断法呼吸道阻力测定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 24 (24) :1920-1921.

上一篇:立法语言下一篇:居民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