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文化

2024-06-08

萨满文化(精选11篇)

萨满文化 篇1

萨满的起源及我国萨满文化, 一般学术界普遍看法是, 萨满与萨满教最早起始于通古斯。人类进化历史中, 东亚原始人在冰期险遭灭顶之灾, 部分人进入黄河流域, 游牧在河套与黄土高原的形成突厥群, 游牧在河北平原的形成蒙古群, 游牧在环渤海与朝鲜半岛的形成通古斯群。

在通古斯语言当中, “萨满”是指兴奋狂舞和激动不安的人。原始人对自然了解有限, 认为世间存在神祗并加以膜拜。通古斯人把各种自然物和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 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 赋予它们主观的意识, 从而对它敬仰和祈求, 形成最初的宗教观念, 既万物有灵。宇宙由“天神”主宰、山有“山神”、火有“火神”, 地上各种动植物均有神, 万物也有祖先神, 由此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信奉万物有灵的萨满, 就是具有神奇能力的通灵者, 作为神灵与人之间的中介, 他将人的祈求和祷愿传达给神灵, 并将神灵的意志传达给人。有了神祈, 有了传达意志的萨满, 也就出现了萨满教。萨满教的基本思想即万物皆有灵魂且灵魂不灭。萨满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 其生命历程也就是获取这些秘密与神奇能力的历程。

我国萨满文化传承因历史原因形成了三个文化圈。第一个是萨满文化传承最稳固的东北地区, 这种传承无论从内容到形式, 都带有森林、狩猎和渔猎色彩, 被称为森林萨满文化圈。第二是带有浓郁草原游牧特色的华北蒙古族地区, 这里被称为草原萨满文化圈, 不过蒙古族的萨满传承变异较大, 元朝时期随着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一部分萨满信仰融入了喇嘛教, 一部分渐次消失, 人为因素曾一度割断了蒙古族萨满信仰的传承。第三个是新疆地区, 维吾尔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在信奉伊斯兰以前, 都曾信奉过萨满教。其中以哈萨克族最为突出, 这在哈萨克族的神话《迦萨甘创世》有着记载。值得注意的是萨满文化也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精神文化现象。至今在北美、欧洲、以及东南亚等地都有很广泛的影响。

黑龙江流域是萨满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生活在这里的满、赫哲、鄂伦春、鄂温克、锡伯、朝鲜、达斡尔、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 至今还保留着萨满文化的遗俗。

萨满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现象, 渗透到古代北方民族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它既是传统文化的基石, 集北方鲜明的史前哲学、宗教、历史、天文、医学、文学、艺术、民俗诸文化之成就, 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萨满文化她蕴涵着其鲜明的原始信仰和原始仪式, 表现出积极进取、战胜灾难、驱除妖魔、保护人类安宁的愿望。萨满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弘扬氏族至上的集体主义精神, 故土观念, 声声不息的顽强生存意识。崇尚勇武和抗衡大自然的不屈战斗精神。

萨满遗迹在我国北方存在的比较普遍。例如在黑龙江省嫩江的支流乌裕尔河畔的林甸县三合乡满族村,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原始的生活方式和大自然的多变环境, 给这里的人们造就出许许多多的想象空间, 也流传了许多关于萨满神话传说。当时的剪纸也作为一种萨满传神的迹象, 如嬷嬷人、榆树神、百草神、花神、牛神、太阳神等等。人们把它作为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每逢年过节, 婚丧嫁娶, 都要剪上几幅剪纸烘托气氛, 表达祈求者的愿望。随着社会的进步, 这项艺术也相应得到了发展。

早在八十年代初, 林甸剪纸就以萨满剪纸和剪纸藏书票的形式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88年林甸萨满剪纸赴日本展出, 1990年林甸萨满剪纸参加全省优秀群体作品晋京展。1991年林甸萨满剪纸参加全省四人工艺美术作品展。2003至2008年林甸萨满剪纸两次荣获省政府第三、五届“精品工程大奖赛”三等奖, 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定为“卓越的手工艺品徽章奖”, 2008年林甸萨满剪纸获全国剪纸展最高奖“金剪刀奖”, 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和国家文化部授予剪纸艺术之乡。几十年来, 林甸萨满剪纸并多次在全国剪纸展览中获得金、银、铜奖和十佳艺人奖, 优秀群体奖及德艺双馨奖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民博会, 特别是在哈洽会上林甸萨满剪纸受到了各界人士及领导的一致好评。产品远销到俄罗斯、日本、韩国、瑞典、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就此而言,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我国在产业结构的优化, 以及国家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这些都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那么如何挖掘民间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民间文化产业;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才能把我们民间文化产业做起来, 并做大做强。

1.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战略是成败关键所需, 战略正确, 经过努力可以达标, 战略错差, 将误以千里, 无功而败。民间文化产业今后发展方略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坚定不移地走特色之路, 必须突出“中国特色”, “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没有特色, 就没有优势;二是坚定不移走创名牌产品之路, 不仅要人有我有, 而要人有我高, 人无我有。我们初步确定十种民间工艺为我们主攻方向, 准备在其中创出几个国内名牌, 世界名牌产品。三是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继承与创新结合, 在创新上下功夫, 寻找地域文化产业的自身突破, 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精华容入产业链, 创入国际文化市场, 四是坚定不移地走开放之路, 不能封闭在地域自我的狭小空间之内, 坚定走出去, 走向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2.积极扩大市场空间。

民间文化产业需要的是市场, 没有市场就没有发展空间。民间文化产业发展有两个空间:国内空间和国际空间。国内空间主要包括四个方向。拍卖、演艺、节会、教育。拍卖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形式;节会包括艺术节和博览会。这些以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演艺是指工艺、绝活的表演;教育方面就是通过以培训班的形式手工技艺的传播, 解决残疾人、下岗工人的生存问题, 扩大民间文化创作人员队伍, 培养骨干作者。扩大国际空间, 通过一些产业传播手段, 积极去开发, 去占有。

3.多方筹措启动资金。

发展民间文化产业也需要一定启动资金。俗话说, 没有钱办不成事。任何产业没有资金都将是一句空话。民间文化产业它所带来的经济文化效益, 不仅仅是民间艺人自身的。它同其他物质生产不同, 它所带来的效益是提升地区知名度, 扩大影响力, 增加魅力, 拉动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是公益性的, 其作用无可估量。因此, 地方党委和政府应支持地方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其所需资金地方政府应给予支持。这样自筹一部分。政府支持一部分、银行贷一部分。这“三部分”结合起来, 民间文化产业就可以做起来了。

4.提供优惠扶持政策

国家多次提出的文化发展战略, 表明我国对文化事业, 包括民间文化工作非常重视。而且各地还在筹建高标准的文化产业园区, 除了政府的支持之外, 也需要国家出台一些对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包括资金、场所、税收等方面。国家有了扶持政策, 地方也就有了参照和依据。文化产业需要政府的支持, 不能只谈在口上, 应尽快落到实处。在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 文化作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这使得文化产业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因此, 在这样形势下, 文化产业更需要国家给予优惠的扶持政策。

萨满文化 篇2

[关键词]萨满文化;保护;府间合作

萨满信仰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前民们的重要民间信仰,在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至今,我国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巴尔虎蒙古人等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习俗、文化特征、民族性格等都烙有深深的萨满教的印痕。这种发端于远古渔猎时代的原始宗教,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教义和规整的宗教仪式,本身又带有浓重的巫术特征,这使得政府与公众长期以来对萨满教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1.萨满文化的生存现状

在近几十年的时间内,民间的萨满教信仰愈显衰微,几近消亡。具体表现在:第一,民间的萨满教信众人数急剧减少:第二,正式的萨满祭祀活动极其少见(如今在我国北方偏远的山区仍常见到有所谓的“萨满跳神”,但很多是一些不法分子冒充萨满师,以驱邪治病为由,从事骗钱害人活动):第三,由于缺乏传承者,随着老一代萨满师的离世,如今能完整完成萨满跳神活动的萨满师几乎没有,这一点对于萨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来说,影响是最严重的,也是当前萨满文化保护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

不过,如果细心地观察一下满族、锡伯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农村地区,我们还是很容易找到萨满教的痕迹的,比如在他们的生活中仍然保有着的许多祭祀风俗(如满族的祭祀佛多妈妈、祭索伦杆等),其实都是以前萨满祭祀的一部分:又如,在重要节日里或日常商业演出中经常表演的民族歌舞(如满族舞蹈《腰铃舞》等),其艺术形式就是源自于萨满祭典活动:另外还有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故事(如赫哲族的《伊玛堪》等),其创作素材都直接来源于萨满教。或许,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已经不再信仰萨满教了,但是这些已经“碎片化了的”萨满文化早已深深地沉积于他们的生活里,或不再辉煌但不可磨灭。

2.萨满教信仰在民间衰微的原因

相对于我国主流宗教的发展现状,萨满文化衰落了,如果单从科学发展、人类文明程度提高的角度来解释萨满文化的衰落,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其衰微的原因主要还包括以下几方面:

2.1缺乏相关法律保障,严重阻碍了萨满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建国初,为了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宗教政策,为我国宗教事业管理及良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但由于萨满教与主流宗教形式的巨大差别,使其很难适用于我国的宗教政策。后经文革时期的严格禁止和镇压,“萨满教就是迷信”的看法,便从政府到民间,在人们的心里逐渐地根深蒂固起来。尽管后来我国制订了一些新的宗教政策,将萨满教作为民间信仰的一种纳入到法律的适用范围之中,但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管理细则,萨满信仰与迷信活动的区分一直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多数地方政府对于萨满教的态度一直是“限制大于保护”。这就使得以萨满信仰内核的萨满文化难以发展、日趋衰落。

2.2自身的局限性,制约着萨满教的发展

在萨满教的发展史上,虽然有关于诸如尼姗萨满等伟大的萨满师的记载或神话传说。但是这些萨满的伟大之处更多地体现在“功力”的强大和英雄主义的张扬,而她们并非“萨满学家”,并没有为萨满教义的系统化构建提供多少理论建树。这使得萨满教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后,始终停留在缺乏完整的、系统化的信仰体系和规范化的教义和宗教仪式的原始巫术信仰阶段。同时,由于萨满教宣扬的是一种人世的观念,即依靠萨满师的法力来解决人们现实中的困难、实现改善生存环境的诉求。而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原始信仰对于世界的解释显得越来越苍白,萨满师改变世界的能力也早已被科学的发展所超越。这就不可避免的呈现出信众不断萎缩的态势。

3.萨满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建议

保护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对文化现状的维持,更重要的是对“活的文化”保护,即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重点就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对于萨满教来说,就是对萨满师的保护。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出台相关法律,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民间信仰自由

相较于我国在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主流宗教方面制定的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而言,对于以萨满教为代表的本土民间信仰却始终未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一方面由于萨满教的法律地位长期得不到明确认定,从而导致政府对萨满教的管理和保护缺乏相关法律依据,甚至以迷信活动为由加以打击: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与引导。萨满信仰中所包含的消极、迷信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泛滥起来,这更加重了政府和普通民众对萨满教的误解,从而使萨满信仰陷入更艰难的局面。因此,必须加紧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使萨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实现有序进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3.2依靠财政投入的同时,寻求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

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在政府预算中分设专门的资金项目用于保障萨满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其中一个重要的用途在于为萨满师的日常生活提供保证,使其能够专注于萨满教义研究。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借助企业、个人和非盈利型组织的力量,实现资金的多渠道供给,从而有效缓解政府财政乏力的状況。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基金的方法,吸引和鼓励社会有识之士参与到萨满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来,资助萨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的开展。

3.3加强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萨满文化在其传统生长地域的区域性发展

在我国,信仰萨满教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人文气息和风俗习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萨满文化的影响。这就为开展东北三省萨满文化保护的府际合作提供了共同的文化基础。其次,实现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各地方政府共同的文化职能。再次,萨满文化的繁荣与将为该地区的文化品牌树立提供重要帮助,同时又将拉动这些地区旅游业和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收益。

3.4创建针对萨满文化传承人保护的有效机制

萨满师、教义、仪程等是萨满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活”的萨满文化的代表只有萨满师。如今萨满信仰在民间日趋衰落,真正的萨满师已经凤毛麟角,因此,寻找萨满师、确认萨满师工作是保护萨满文化的当务之急。此外,政府授予萨满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正式身份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以使其祭祀、祈福等宗教活动顺利地开展。同时,在合理合法、双方自愿原则的前提上,政府不应干涉萨满师的挑选和培训工作。最后,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等,这样,在保护萨满文化正当传承的同时,振幅对萨满师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也能做到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英]G弗雷泽,徐育新等译,金枝[M].新世界出版社2006.

[2]郭淑霎,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蔡俊生,追寻远古,释秘现代——人类学文化学论集[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阎秋红,萨满教与东北民问文化[J].满族研究,2004.(2).

达斡尔族文化与萨满教 篇3

一、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与萨满教

从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中可以领略萨满教对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世代流传, 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靠口耳相传。从流传渠道上看, 则可以分为世俗与萨满两条渠道。古代的达斡尔族先民以自己独特的幻想方式对自然现象及其演变进行了种种解释, 主要有关于日、月、星辰、雨、雪、冰雹、雷电以及山川河流等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解释, 还有动物最初来源及其特征的来历等方面, 都有他们自己的解释和理解。这种形象化思维形式, 将自然界的事物加以形象化和人格化。

达斡尔族的主要祭祀有两种。一是祭敖包。“敖包”一词为蒙古语系民族词汇, 原指平缓山脉突出的部分, 又指用石块堆成的锥形体祭坛。敖包是中国北方民族狩猎时代, 在“万物有灵论”及“天神主宰一切”意识支配下的产物, 更加确切地说, 是依赖大自然崇拜大自然的产物。猎人们把自己的收获多少及不幸都归于神的恩赐, 认为是天神主宰万物的结果。所以, 猎人中开始出现了不少关于天神主宰狩猎生产的神话。而这种创作出来的神话成为了当时人们意识行为的规范, 自然就形成了对天神及自然的崇拜心理, 逐步形成原始的敖包祭形式。猎人们进山狩猎时, 走进大森林前, 在路旁大树下总要堆几块石头, 放上一些食物、乳或酒等物品, 跪地求天神保佑他们狩猎安全并获得更多的猎物, 然后才放心地进山狩猎。归来时再将猎获物放在石头堆上拜谢。这样来往的狩猎人见到石头堆都这样做, 人人都往石头堆添加石头块,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型敖包就变成了大型敖包。敖包祭祀活动及形式也由原来的猎人个体祭拜形式, 变成了氏族猎人群体的祭祀活动。后来达斡尔族的敖包又从森林迁到了氏族部落居住地周围或山顶上, 成为氏族祭拜天神的祭坛。

二是祭“白那查”。“白那查”一词为达斡尔语的缩写, 应该是“白音阿查”, 译意为“富有之父”。达斡尔人认为, “白那查”是主宰森林的天神或山神的代名词, 是善神, 也是狩猎人的狩猎神和保护神。山林中的旅游者、伐木者、狩猎者的生命安危、猎获的丰歉、伐木的多寡、运气的好坏, 都是由山神的喜怒哀乐等意志来决定的。因此, 达斡尔族的猎手、樵夫、放排行家, 在山里遇到奇异的山洞或古树, 就认为是银须美髯数丈长的山神的栖息地, 无不虔诚地叩头礼拜。他们在大树根部削去一块树皮, 画一老翁头, 当作象征性的山神的偶像来敬, 猎人们常把“白那查”的形象人性化地描绘出来。开始时以木炭条在树杆上绘出五官端庄慈祥的老汉形象, 后来“白那查”造型有了一些变化, 制作者首先用斧在粗大树杆的向阳面上, 在制作者等高的高度, 从两面向内劈开人面轮廓形后, 以墨绘眉、眼、鼻、嘴及发、须等。入山的人们, 每当野餐或饮酒时, 也都先向头顶空中举碗, 并以手指向空中弹酒三次, 以示对山神的敬祭, 尔后才可以开始吃喝。若是猎手, 要先把猎获的第一只猎获物供祭给山神。山神在达斡尔人心目中是善良和助人为乐的恩神, 因此达斡尔人也把善良的人比做山神。

在达斡尔族中, 关于“白那查”的神话传说也比较多, 在这里仅举一例。在古代, 有一个达斡尔族狩猎小组 (达斡尔语称“阿那格”) 在森林里建营地狩猎, 猎人们在“阿那格达” (即狩猎小组首领) 的带领下每天进山狩猎, 只有一个“图瓦勒” (即伙夫) 在营地里劈柴做饭。这个青年人非常崇信“白那查”, 每天在树林里向“白那查”膜拜求福。而猎人们不信“白那查”能主宰一切。有一天营地里来了个短胖的黑脸汉子, 与青年伙夫聊了起来, 说自己是打渔人路过此地, 见到林中有炊烟升起, 知道这里有人就过来坐坐。他问阿那格里共有多少人, 睡在几个撮罗子 (猎人用桦树皮建造的临时住所) 等等情况。青年伙夫向客人一一做了回答, 客人高兴的上路了。晚上猎人们骑着马驮着猎物回来了, 青年伙夫割肉煮食烫酒烧饭。饭后青年伙夫将白天来的客人向阿那格达讲述了一遍, 最后又提醒阿那格达要提防一点, 应该给“白那查”献肉敬酒保佑平安。阿那格达因饭后酒力上头, 晕头转向, 只对青年伙夫说了一句“白那查”祭拜不祭拜没有什么关系后倒地睡着了。青年伙夫闷闷不乐的收拾碗筷去了。此时夜幕已降临了, 黑云开始流向营地, 笼罩了森林, 到处是漆黑一片。这时青年伙夫感到肚子不适, 到林中去解手。突然有一个白发白须白衣的老人出现在眼前, 以父亲般亲切的口吻对他说, 孩子, 你们的阿那格今夜有大难啊, 你必须在午夜前离开阿那格躲起来, 否则你的性命难保。这些话你不能告诉任何人, 他们命运注定有此大难的, 说完话老人不见了。青年伙夫心中不安起来, 向老人站过的地方跪拜了三次。夜深了, 外面狂风大作, 飞沙走石, 青年伙夫感到不妙躲进了树林里, 注视着阿那格。突然白天见到的短胖黑脸大汉出现在营地中间, 双眼发着蓝光, 把一张特别大的白色网撒向阿那格住的两个撮罗子, 把猎人及马都兜进网袋里, 背起就要走。突然一个闪电响雷在阿那格上空炸开了, 只见那黑脸大汉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这时乌云散去了, 火红的太阳从树梢上升起来了, 猎人们也慢慢地醒过来了, 人们震惊了, 只见一只有锅盖大的黑色蜘蛛仰面躺在地上, 在旁边站着一位白发老人, 手里拿着拂尘注视着他们。这时青年伙夫急忙跑过来跪在地上大喊着“白那查”, 猎人们恍然大悟纷纷下跪, 向老人叩头。当人们抬起头时, 老人已脚踏白云漂浮而去。从此人们更加崇拜“白那查”了。

“白那查”崇拜是从原始狩猎时代形成后延续下来的, 已成为达斡尔族的一种社会信仰心理。[1]

二、达斡尔族多神信仰的社会文化根源

达斡尔族所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 是一种多神教, 反映了人类早期在生产力水平不高时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信仰。因此, 达斡尔族多神信仰的社会文化根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 达斡尔人在物质生产方面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 每种生产活动都需要祈求神灵保佑。如达斡尔人最早的原始信仰, 所奉祀的神祗多为山神、林神、树神、兽神、鸟神、鱼神以及达斡尔族地区常见的老松树、稠李子树、老柳树、白桦树、榆树、白杨树等和其他自然神。这种信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猎物和人身的安全, 反应了达斡尔人早期的渔猎文化生活特征。而后期出现的神祗中多以植物与牲畜为主, 如畜牧神、风神、雨神、山神、星神等自然神, 其目的是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这与达斡尔族农耕畜牧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上述诸神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达斡尔人希冀保佑, 祈神眷佑的心理, 同时也体现了达斡尔族多元的物质文化结构特征。

第二, 早期的达斡尔族社会结构具有高度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其内部成员都具有自己所属的哈拉和莫昆系属。达斡尔族先民除了全民供奉的神灵之外, 每个哈拉甚至每个莫昆又都有自己所膜拜的神灵。

第三, 达斡尔族较早进入了宗法制度社会, 并较早从事了以农耕为主, 兼事渔猎业及畜牧业生产活动, 因此, 也较早地形成了不同抽象概念的思维能力。达斡尔族先民直观思维的“整体”是天、地、人物的和谐统一;它的“类比”, 则常常在事物的表象上进行, 以经验观察所提供的事物外表、形状上某一方面的共同特征而不是本质和发展规律方面的共同特征为分类的依据。他们常常把自然对象与人体引为“同类”, 似乎人与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真的能够“合一”, 能够“互渗”, 从而使这些自然对象人格化。如古代达斡尔人将苍天比喻为父亲和母亲, 并将海洋比喻为美丽的少女——海公主, 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被比喻为官人——乡土的管理者。由父天、母天、海公主天、乡土官人天四位一体形成的宇宙, 无形无体, 不设神位, 祭祀时也不请雅德根, 而是仅由萨满的助手来进行各种简单祭祀事项。[2]

总之, 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中, 从自然事物到现象, 一切自然的力量, 都被神格化、人格化甚至伦理化, 从而也就有了宗教意义, 成了他们所信奉的各种神。归纳达斡尔诸神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依赖产生崇拜。自古从事狩猎、捕鱼、采集生产生活的达斡尔人, 衣食住行都要靠渔猎活动得来, 山林中的动植物始终在为他们提供生存所需的一切。这种绝对的依赖导致了崇拜。二、恐惧产生崇拜。古人因不解神秘自然的事物和现象而对它们持有恐惧感, 这种恐惧感带给人们的是相信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自然崇拜思想。作为原始社会渔猎和狩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 萨满教的世界观也自然渗透到民间文学创作中, 于是, 达斡尔民间文学就有了浓厚的萨满教信仰特色。

参考文献

[1]鄂晓楠, 鄂.苏日台.达斡尔造型艺术[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2:24-29.

论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 篇4

论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

萨满教对满族社会风俗习惯产生了甚是广泛的影响,综观满族的人生仪礼、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岁时节俗等风俗习惯,其中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从衣俗、食俗、居俗、行俗四个方面来阐述萨满教对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有助于加深理解这一现象.

作 者:李岩 LI Yan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历史系,吉林,通化,134002刊 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HUA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8(7)分类号:B989.2关键词:萨满教 满族 生活习俗

萨满以神之名的秘密萨满初体验 篇5

“进来吧!”门嘎吱一声开了。我抬起头,声音的主人有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双眼射出的深邃目光里,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他就是大萨满,我们图瓦人眼中的通神使者。

屋内一股幽幽的香气钻入鼻孔,令人沉醉。待我在凳子上坐定,大萨满拿起一捧燃烧着的植物,轻轻地在我面前拂摆,烟雾在房间里弥漫开来。

接着,他一手拿起刻满符号的单面鼓,一手举起鼓槌,循着心跳的节奏敲起来。咒语般的呢喃声让我不自觉地闭上双眼,我觉得自己徜徉在一种蒙蒙胧胧、似睡非睡的状态里。骑马、远行……突然,耳畔的鼓声和呢喃声里加入了马铃声,一个声音来自天际却有雷霆之重:“勇敢地好起来,像个真正的男子汉!”

这时,鼓声戛然而止,一双粗糙的大手托起我的脸。

“回去吧,记住神对你说的话。”

那日治病之谜

那天之后,那句不知是谁说出的话语一直鼓舞着我,让瘦弱多病的我似乎获得了无穷的力量!也是从那天之后,萨满,就像一个结在我心里的谜,让我深深地畏惧,又让我不解和怀疑。

7年后,已是一名医学高材生的我,终于从我的导师——著名的萨满研究专家哈纳先生的课堂上,一窥那日大萨满为我治病的端倪。

“很可能他是在燃烧一捧致幻植物,用烟雾让你产生一种幻觉。另外,低频率的鼓声和咒语声会引起你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变化,使你更易进入催眠状态,并接受语言的暗示和思想植入。这是最常见的巫医术,其实,它是现代医学中的心理治疗,只不过他用了一种神秘的仪式来实施罢了。”哈纳先生一语道破。

“与常人相比,萨满拥有想象力丰富、善于掌控、表演以及心理暗示等优点,加上长期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他们能熟练运用现代医学的很多手段,比如火疗、针灸等,但往往他们会给这些披上神秘的外衣。”

多年的研究,使哈纳先生对萨满的一切了如指掌。他将名片递给我说:“年轻人,如果你对萨满感兴趣,欢迎报考我的研究生。”

老去的萨满

我如愿以偿,跟随哈纳先生在大洋彼岸研究萨满治疗。对萨满了解的越多,我越忘不了那来自故乡和萨满鼓声的召唤……求学十载后,我带着满腹的经纶和悬壶济世的抱负回到了令我魂牵梦绕的图瓦营寨。

“咚……咚咚咚……咚咚……”我终于又听到了那久违的踩着心跳的手鼓声。窜得高高的火焰,五花八门的祭品,还有在火堆边舞动腰身的人们……身着华丽神服的大萨满在做着一场古老的治疗仪式。

他明显老了,戴着面具在场中旋转,但舞步已大不如从前。

掩盖在神的名义下的秘密

几十上百个旋转过后,“腾”的一声,大萨满倒在地上,开始抽搐。

“通神了!”我从小就熟悉这种仪式。

“通神”状态持续了好几分钟后,大萨满直起身,奔向场边的一个孩子(那孩子多像曾经的我),然后身体猛然前倾,将嘴唇贴在孩子的腹部上用力吮吸。那孩子龇牙咧嘴,仿佛内脏都要被撕碎,但很快,表情又变成一种轻松和惬意。大萨满分两次往碗里吐了一些绿色的唾沫,并向众人展示所谓的“邪毒”,声称是自己“神灵附体”后从孩子体内驱逐出来的。

“朴素的按摩、麻醉和心理疗法。”我一眼便识破。我有些讨厌自己这样不断地给老萨满的每一个举动打上标注:跳神时的旋转是用运动疗法帮助孩子放松;吮吸是针对腹部和脐部的按摩;而呈绿色的唾沫极有可能是萨满原本就含在嘴里的草药,它有麻醉并缓解痛苦的作用!最关键的是,当萨满对那孩子说“邪毒”已被拔出时,这无疑是对孩子莫大的安慰,极大地减轻了他的心理压力,有利于身体恢复。

不可尽信的驱魔人

在家乡的草原上,萨满治疗几乎是人们认定的唯一治病方式。我鼓足勇气才开张的西医诊所始终不受大家的欢迎——最初,我以为西医和萨满疗法结合才是最佳的医疗方案。几个月过去了,我有些焦急,尤其是看到一些萨满疗法明显是迷信行为的时候。

一个月圆之夜,萨满对一位病人的“驱魔仪式”要在厨房举行。不知是不是为了防止我这个“同行”来偷艺,厨房的入口处被仔细地隐藏起来。萨满在听过患者的口述之后,抓起一把小刀插进火红的炉灰里。他眼睛半开半闭,舔了舔发热的刀刃,并往上面吐了一口唾沫,然后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个动作。就在大家要失去耐心时,萨满猛然将小刀扔向一个角落,原本在那儿站着的人只好敏捷地躲开……

年迈的萨满认为这样就可以杀死病魔,但显然这是不行的。

在一些特殊的时节,比如干旱或者洪涝期间,萨满还声称自己能求雨或者止雨。遗憾的是图瓦营寨里的人们根本不知道雨的形成原因,对萨满深信不疑,当然,除了我。有些好笑的是,祈雨的结果常常十次里都蒙不准两次。

萨满帮人们惩治那些偷盗者的方式更让人哭笑不得。他先将一个用油面做的正三角形放在红木盘上,接着念起咒语,然后突然抓起三角形向某个方向扔去——萨满认为这样便会让偷盗者遭到报应和不幸……

多面的萨满

虽然萨满的各种手法和一些故弄玄虚的仪式不可尽信,但不得不承认,萨满对图瓦人的影响已经太深了。作为图瓦人眼里的通神使者,萨满带给大家更多的是精神寄托和安慰。

相对于我,萨满负责的领域也广泛得多。比如,牦牛生病了,大萨满会扮演起兽医的角色。他抓着牦牛的毛,发出恐怖的尖叫,并用嘴不断地贴在牦牛的身上。足够仔细的人才会看到萨满的嘴里衔着一根细细的骨头。经他一番折腾,有的牦牛也竟渐渐地好起来。而这,是只懂得给人看病的我无法做到的。

更令我惊喜的是,随着日月久长,萨满竟也主动让一些病人来我的诊所里接受治疗。因为他也明白,有些病例是他无能为力的。是的,一个称职的大萨满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法,必须还有谦逊的态度和草原一样宽广的胸怀。

守卫图瓦人

后来,哈纳教授多次联系我,让我带着大萨满去参加顶级的现代医学交流会,他认为萨满在治病救人上的很多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已经有多所医院引进萨满巫医,用医院允许的一些通神仪式帮助病人在精神上接受手术治疗。”哈纳先生说。

我也曾多次劝说大萨满和我一起去美国,访问当地医院,以了解萨满在现代医学上的作用,但每次都被大萨满委婉地拒绝。起初他只是说:“我老了,再也走不了远路了。”最后一次,他诚恳而坚定地告诉我:“我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我更适合呆在这里,图瓦人也需要我!”

我的思绪仿佛被埋进老萨满那如刀削刻的皱纹里……在图瓦这样缺医少药的高海拔地区,即便是像萨满这样朴素甚至有的只是安慰的治疗手段,也是弥足珍贵的。

再后来,我也决定长留在我的家乡图瓦营寨,和大萨满一起,用毕生的精力和所学,去救治去守卫越来越多的人们。

萨满文化 篇6

关键词:商人公会,经济社会,职能

非遗是人类共同守护的精神财富, 通过建立非遗名录可以从一定意义上保护非遗。目前, 我国成为拥有世界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有36个项目入选非遗名录 (包括急需保护名录) 。萨满文化产生久远, 在宗教、民俗、文学、艺术领域影响深远。非遗名录中有许多项目都渗透着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以特殊的姿态仍然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对非遗目录中的萨满文化遗存进行梳理, 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1年) 的实施, 有助于保护和研究萨满文化这种记录人类思维发展轨迹的宝贵财富。

一、世界非遗名录中体现的萨满文化遗存

在120多个世界非遗名录中, 受到萨满文化影响和渗透的有6项, 我国有两项。我国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中有叙述萨满求神的故事, 这样萨满文化就以文学形式在赫哲族文化中传承至今。

越南的西原人主要信仰萨满教, 他们的铜锣文化空间中有对铜锣的崇拜, 认为锣钲声是人、神交流的“语言”, 这正是萨满文化的表现。马来族社会创造马克—扬戏剧的一些仪式表演多是有关萨满巫师的, 体现的是巫师通过唱歌、附体舞蹈等治愈患者。博逊地区的居民仍然保持着一些传统仪式, 包括治病的萨满仪式, 从而在博逊地区文化空间中, 萨满文化也占有一席之地。板索里史诗说唱起源于17世纪的朝鲜西南部, 据考证是萨满说唱的一种新形式, 只是后来增加了新的文学内容。

二、我国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萨满文化遗存分析

目前, 我国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共1219项。在这些非遗名录中, 有一些项目渗透着萨满文化, 尤其以民俗类为多 (见表1) 。在我国细分的10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有5种非遗名录中的项目体现出萨满文化遗存, 分别是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曲艺和民俗。而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杂技竞技、传统医药、传统手工技艺这5种非遗目录中则没有涉及萨满文化。

三、我国省级非遗名录中的萨满文化遗存分析

我国省级非遗名录中有着萨满文化遗存分布的集中在黑、吉、辽、蒙、新等省份和自治区, 正是集中在早期信奉萨满教的少数民族聚集区, 不过也有像青海土族纳顿节那样保留萨满文化残影。从表2中分析出, 满族的萨满文化遗存最为丰富, 其次是蒙古族。从类别上看, 仍然是民俗类最多, 有17项, 增加了一项手工技艺——萨满骨质神偶制作。

以上对非遗名录中的萨满文化遗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从非遗级别、非遗类型、所在民族、所在地区进行了统计划分。萨满文化对于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可见一斑。《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鼓励发挥非遗资源的特殊优势, 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 可以合理利用非遗代表项目开发有市场潜力的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渗透在非遗项目中的萨满文化, 可以在当代社会继续承载着使命, 镌刻着色彩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戴士权.论中国北方民族早期文化的源头——萨满文化[J].长春大学学报, 2011 (12) .[1]戴士权.论中国北方民族早期文化的源头——萨满文化[J].长春大学学报, 2011 (12) .

萨满文化 篇7

一、萨满文化遗产的发源

萨满文化遗产源于我国的北方持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支的远古先民, 萨满文化的信仰源自于“万物有灵”论, 尊崇神灵恩赐、万物和谐、繁衍生息的理念。萨满文化艺术从远古时代一路走来, 成为满族民众的精神伙伴, 充实和丰富着满族民众的文化生活, 鲜活和形成了满族文化艺术生活的形态, 尽管发展的过程中坎坷波折, 然内在的文化生命力, 还是奠定了其抗打压的品质, 在保护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春风吹又生”绽放出特有的活力。

二、萨满文化遗产的特性

萨满文化遗产具有尊神奉教、祭祀祈福、舞乐结合的特性。

尊神重教的特性。“在强调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的对象‘神’是各种宗教的中心与基础的学者中, 通常把萨满教规定为具体信仰对象和信仰系统, 于是, 萨满教的本质等同于信仰观念的本质”[1]正如此论, 萨满教的本质和萨满信仰观念的本质是一致的, 共同定位了萨满文化遗产尊神重教的特性, 将神视为具有最大灵性能量的代表, 将萨满教作为民族和氏族的根脉。

祭祀祈福的特性。萨满文化中最突出也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祭祀祈福的形式, 且凡祭祀祈福必烧香“跳神”, “跳神者”身着异装, 手持神器, 神态痴迷, 手舞足蹈, 念念有词, 恍如神仙附体。因之, 会有人将萨满的祭祀祈福文化视为封建迷信文化。其实, 萨满祭祀祈福中的跳神同封建迷信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家族性质, 萨满跳神以一族一姓的同血缘关系为基础, 领神人和跳神人都必须是同祖同宗之人。二是图腾性质, 萨满跳神所要表现和追求的是对自然、祖先、英雄的崇拜, 希冀从崇拜者那里获取启示和力量。三是祷告性质, “萨满祭祀的宗旨是‘慎终追远’, 不忘根基, 牢记祖宗。内容是:祭奠祖先, 垂念根基;祈祝天地, 风调雨顺;祈求子嗣, 人丁兴旺;祈福延年, 祛病消灾;祈祝亲人, 外出早归;祈祝将士, 荣升凯旋;祈福祈寿, 阖家平安。”[2]四是功利性质, 萨满跳神满足满人求取今生平安、富贵的愿望, 跳神者和观跳者都以虔诚的心态和信念为自己和家族祈福。

舞乐结合的特性。以萨满祭祀活动为例, 萨满祭祀活动的全过程极其讲究排场, 从人员阵容到物品准备, 从大的环节到细枝末节都精心准备并形成了套路, 如必须着神服, 有神偶, 持神器。而且从祭拜程序开始到祭拜活动尾声, 响器、乐曲、舞蹈一直贯穿其中。响器大多是打击乐器, 唱词即神祠, 格式和曲调是固定的, 不能信口而出, 而且必须以满语来演唱。

三、萨满文化遗产的传承

古往今来, 萨满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主要为口口相传、实务演示的传承。例如“教乌云” (即祭祀满语培训) 。“‘乌云’为满语, 汉译为数字‘九’。缘何称之为‘教乌云’, 其因有三:一是九天为一学习周期, 对所传知识进行检测;二是九天一更换供品、供酒与供果, 清理香案、拂去香灰与积尘;三是整个培训需要九个九天才能完成大部分学业。”[3]再如对于《满族说部》的传承。《满族说部》的满语称“乌勒本”, 汉译其意即满族英雄传。“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 满族说部具有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十分广泛的社会生活内涵, 乃是满族及其先民社会史、氏族史、家族史的浓缩与剪影, 属于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无比丰富的载体。”[4]这笔珍贵的满族文化遗产的最初传承方式就是在氏族内部以说唱演形式的口口相传。口口相传的形式虽通俗, 有广泛流传并深入人心的基础, 但口口相传的形式又极易疏漏和变形。时至今朝, 萨满文化遗产的传承亟须给予拯救式的保护和传承。

在现下国际社会和我国十分重视保护人类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环境下, 萨满文化遗产获得了被珍视被保护被传承的生机和活力, 传承的形式日渐多样, 传承的效果越来越优于过去, 相信通过大环境的给予, 通过我们文化工作者的努力, 萨满文化遗产的珍视、保护、传承会别开生面, 这笔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充分挖掘、工于整理、科学探究地扩大其社会影响, 并传承给后人。

摘要:萨满文化遗产十分珍贵, 珍贵之处既在于其民族品位的特色内涵和特殊的表现形式, 亦在于传承者寡, 必须给予特殊的珍视保护和传承, 绝不能让这笔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被淡漠, 甚至遗失。本文通过对萨满文化遗产的发源、特性、传承等方面的分析, 力求匡正和加深国人对满族萨满文化遗产的认识, 为珍视保护传承萨满文化遗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萨满,文化艺术遗产,发源,特性,传承

参考文献

[1]孟慧英.关于萨满教的认识[J].满足族研究, 2000 (2) .

[2][3]张寒冰.浅析满族萨满文化[J].中国培训, 2015 (11) .

萨满文化 篇8

“通古斯”鄂温克人将萨满的面具也被称之为神,即“阿巴嘎拉戴”神。“阿巴嘎拉戴”神是一种铝制的面具,面具的造型是由被挖空的眼睛、凸起的高鼻子、被挖空的嘴型、嘴上还有用公鹿皮毛做的胡须,大小与人面相近,比较形象生动。关于“阿巴嘎拉戴”面具神也有一个传说:“阿巴嘎拉戴”神是“高林”汗的女婿,是第三天神的儿子。有一天“阿巴嘎拉戴”带着儿子在“因更”河附近闲逛,这时儿子突然被蛤蜊鱼吃掉了。“阿巴嘎拉戴”很难过的回家时老婆问:“儿子怎么啦?”,他说:“我把儿子卖给大海另一端的人了”。老婆又问:“用什么换着卖的?”,他说:“用七个卷烟卖的”。这时他老婆非常生气的说:“你怎么那么傻呀?既然用卷烟换儿子”说完用金斧子砍断了“阿巴嘎拉戴”的头扔进了九十丈深渊的“因更”河里。“阿巴嘎拉戴”神的头,随着河流到了河的末端,人们沿着“因更”河找了“阿巴嘎拉戴”神,但是只找到了头部,于是人们把“阿巴嘎拉戴”神的头部当神灵供起来。人们认为“阿巴嘎拉戴”神是九个天神的指导员,八个天神的“套路马亲”(鄂温克语意为能说会道的人),所以人们非常虔诚的祭祀他。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通古斯”鄂温克人的面具神是第三天神的儿子的代表并且具有神秘性,所以面具具有神圣的性质和偶像崇拜的含义。

“通古斯”鄂温克萨满平日里将“阿巴嘎拉戴”面具神供奉在神龛里,神龛前横排放9个公鹿右腿的踝骨,嘴上挂羊尾肥肉一块。除夕夜和举行“奥米那楞”仪式时主祭萨满要戴面具跳神或挂在神树上进行祭祀仪式。当萨满戴上面具跳神时显得更加威武神秘,使人有一种恐惧感,所以平日里是不能去触碰和损坏面具,认为会给人带来厄运。人们只能在除夕夜晚当萨满做完巫仪以后才被允许去触碰和戴面具玩耍。

二、萨满服饰的造型艺术及文化含义

“通古斯”萨满服饰是最能体现萨满特殊身份的标志性东西,它包括法帽、服饰和盔甲等。萨满服饰由各式各样的造型艺术组成其中包含着特殊的文化含义,是“通古斯”鄂温克萨满文化的精髓部分,是不可缺少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着较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纵观这些萨满艺术品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造型艺术特点:

(一)蛇的造型艺术

“通古斯”鄂温克萨满服饰的最突出的造型艺术特点就是蛇文化。蛇是“通古斯”萨满的最大的神灵。“通古斯”鄂温克萨满神服背上挂着三个蟒蛇即蛇神灵,被称为“萨何义乌”,每个蟒蛇的头部由形象立体的15个小蛇头包裹在一个蛇头里,蛇头上缝制了眼睛和舌头,为了使蛇的形象看起来更加立体而形象,人们在缝制蟒蛇时在蛇身里放一些羊毛絮,将其填满。三个大蟒蛇神灵的造型中,中间的较大两边的较小,蟒蛇造型的长度跟神服的长短一样。萨满平日里把三个大的“萨何义乌”(鄂温克语,意为神灵)供奉在鄂温克包的西北方向,悬挂在包里的“乌尼”(指椽子)举行重大萨满仪式时将蟒蛇造型的神挂在萨满服饰的背面。萨满神服的前面和背面也有很多小蛇造型,这些蛇的造型各个都神灵活现,让萨满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通古斯”鄂温克萨满神帽上的最显眼的造型就是蛇神灵的造型,随着萨满法力的增强,神帽上的仿制蛇的造型也会不断的增加。神帽上的蛇神灵造型较之服饰上的较细长,约20-30公分,造型上也有蛇头,并且在蛇身里填满羊毛、棉花和羊毛絮等使蛇的形象更加立体。

萨满的神帽和神服中的蛇神灵的造型无处不体现着“通古斯”鄂温克萨满的蛇图腾崇拜,蛇在“通古斯”鄂温克人当中是具有神性的动物并且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是“通古斯”鄂温克人独特的思维和哲学观的体现,具有造型艺术研究的价值。

(二)鹿的造型艺术

“通古斯”鄂温克人一直从事狩猎的生产生活方式,常年游猎在森林深处所以生产生活与森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国初期“通古斯”鄂温克人一直从事着游猎的生产生活方式,后开始从事畜牧业,所以在生产生活中处处与鹿的造型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古斯”鄂温克萨满的造型艺术当中鹿的造型艺术也是一大特点,神鹿的造型艺术在萨满的神服和神帽上处处都被体现着。其中最能体现神鹿的造型艺术的是萨满的神帽。“通古斯”萨满的神帽用鄂温克语称之为“麦卡布奇”。神帽的主要架子是用铁制作而成,神帽的帽顶是有两个6厘米宽的铁片,按头的大小制作成十字形的造型,冠架正中间有用铜雕刻的立体的布谷鸟神灵的造型。神帽的两侧是铁制的鹿角造型,鹿角造型都是仿制鹿角制作的,鹿角造型代表着萨满的神力,鹿角造型的多少来衡量萨满的功力,所以萨满神帽上的鹿角象征着萨满的神力,萨满鹿角造型被赋予了神秘和特殊的文化含义而显得尊贵,普通人是不能随便触碰神帽的鹿角。为了突出鹿角造型的神秘感,每个鹿角都要用各种各样的动物造型和颜色来装饰一番,装饰的动物有变色龙被称之为“古日巴拉”还有“扎个达尔”(由9块各种颜色的绸缎一个接一个的拼缝的,约一米长)和蛇造型。萨满的神力增加时鹿角也会随着增多,鹿角上的装饰物也会增多。神帽的帽檐上缝制了皮条、红缨穗的面帘,长度到萨满鼻尖,这些各式各样的造型和装饰使萨满在跳神时显得更加神秘而让人敬畏。“通古斯”鄂温克萨满神服必须用公鹿皮为原料缝制,这样缝制的神服厚实而结实并且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

萨满文化 篇9

1 萨满文化及其资源

“萨满”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语言,其意思是“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来在发展当中逐渐演变成为了萨满巫师的通称[1]。在北方地区先民的生产与生活中,萨满需要于重大事件发生时或者庄重的宗教节日来临时举行祈祷仪式,或者担任巫师“跳神”治病。当前能够被人们所熟知的萨满文化主要是原始萨满教发展至晚期后形成的独特文化形式。由于萨满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有着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不同文化内涵,可以说是北方地区独有的、珍贵的文化“活化石”,更是“各类文化与艺术的综合体”。此外,萨满文化能够涉及心理学、医学、宗教、生理学、服装、刺绣、生态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存在着萨满舞蹈、萨满祭祀、萨满图腾等多种表现形式。由此可见,有萨满文化而形成的产业能够创造的经济资源价值亦比较巨大。

2 萨满文化艺术产业的经济资源特征

萨满文化虽然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但是由于其属于世界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且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对萨满文化艺术产业的经济资源特征与价值进行研究。

2.1 典型稀缺性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至今已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萨满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了萨满文化记录的信息支援、实物存储资源、实物信息资源、智力型信息资源、口头文化资源、零次信息资源等。经过了千年的文化沉淀,萨满文化资源显得及其珍贵和稀缺。通过对现有萨满资源的探索发现,在萨满文化中,“人”和“神”是整个萨满的媒介,更是所有萨满文化资源的创造者[2]。当前,世界上最后一位“萨满”在鄂温克族,原本以萨满文化为核心宗教文化的内蒙古境内鄂伦春族已经完全没有了萨满的身影,其他当地少数民族亦无萨满,后续的继承者亦十分缺乏。据调查发现,当前吉林省能够对萨满文化活动进行完整表现的家族仅有叶赫那拉氏族祭、稀客特里氏族祭、纳音瓜尔佳氏族祭[3]。由于萨满文化资源的稀缺,人们逐渐意识到应该对该特色艺术资源进行保护。

2.2 必要需求性

所谓必要需求性即是指人们对于萨满文化这种生产要素具有一定需求性。萨满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信息资源,自然便能够被视为一种生产要素,且是促进信息生产的促进要素,具有重要信息价值。萨满文化资源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长廊,在其长期的发展中涵盖了诸多历史遗留的文化艺术瑰宝。例如萨满神话、萨满图腾、萨满舞蹈等,均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与神秘的色彩,且风格迥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精神生活需求亦在不断地增加。受现代人们思想变化的影响,萨满文化并不能够按照传统的形式存在与发展,萨满教的影响力已经逐渐减弱,甚至逐渐淡出历史舞台[4]。但是,萨满教的饮食、民俗、住宅、服饰、舞蹈等文化资源仍旧与当今人们的生活存在密切关联。

2.3 使用选择性

一般情况下,经济活动均需要信息资源予以支持,由此,萨满文化资源能够渗入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且产生不同的经济资源价值。加之萨满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形式多彩多样,对萨满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例如,在萨满文化的原生态艺术经济资源价值开发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其岩画、图腾、神话等资源。对其旅游文化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开发时,可以利用萨满舞蹈、萨满民俗、萨满住宿、萨满面具、萨满绘画、萨满服饰等体验休闲旅游模式吸引大量游客。在进行地方品牌特色经济资源价值开发时,则可以充分的开展萨满节事活动。由此可见,萨满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多选择性。

2.4 时代跨越性

萨满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且具有十分完备的信仰体系,已经超越了世界上其他诸多形态的原始宗教,对我国北方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人性等均系统且深刻的体现。虽然萨满文化起源于原始的氏族社会,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其并没有完全消失,反而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出现了演变,几乎在历史的各个阶段均能够发现萨满文化,甚至在现当代的民族文化与特色艺术中亦存在着萨满文化[5]。由此可见,萨满文化资源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跨越性。若在开发萨满文化艺术产业的经济资源价值时充分利用其时代跨越性,则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萨满文化。

2.5 资源共享性

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性之所以不同,主要由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存在差异。萨满文化属于世界性的代行特色文化艺术形态,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文化发展均具有重大影响。中国北方地区为萨满文化的发源地,对萨满文化资源进行探究,便能够对中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性、文化特色、民俗特征等作出相应了解,便于加强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实现人类发展信息与文化资源信息的共享。

3 萨满文化艺术产业的经济资源价值

3.1 具有原生态艺术经济资源价值

北方先民所信奉的萨满多元神观念,与其生产生活分不开联系。主要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基本上均长期处于社会劳动中,无法对大自然的力量进行抵抗,因而便会产生自然力量是世界主宰的思想,因而便会向神灵膜拜、祈祷,随即产生了萨满教。萨满文化中,古代岩画主要表现了对鸟的崇拜,包括乌鸦、鹰和水鸟等。尤其鹰更成为萨满教的图腾。图腾面具更是萨满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强烈的神秘色彩,一般用于较为庄重的节日进行戏剧娱乐表演或者祭祀等。可以说萨满文化中无论岩画、图腾面具均是珍贵的原生态艺术资源,是珍贵的遗产,能够为现当代戏剧、美术、语言、民俗、民族、考古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巨大的原生态资源支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6]。

3.2 具有旅游文化经济资源价值

自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我国各个行业均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化当前已经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增加旅游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因此,旅游产业的开发必须要加大对文化软实力的挖掘与重视力度。将萨满文化产业作为旅游文化经济资源进行开发,能够大幅度提升地方旅游质量和价值。为此,地方政府首先可以在旅游文化中增添民族文化的展示,例如建设萨满艺术博物馆等静态展示馆,建设萨满文化民俗村落或者进行萨满歌舞表演等动态展示。通过该种方式使得游客能够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引领游客积极参与体验其中。其次,地方政府可以安排民族文化游戏,或者组织节事活动。该种方法使得游客能加具有参与性,能够极大程度地体验民族文化原型色彩,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增加对萨满文化的了解。最后,可以创办民族文化休闲活动。通过游客休闲、自由地参与到萨满文化活动中,予以游客真实的萨满文化感受。此外,地方的民族文化宣传要到位,各个部门必须要积极促进、资源共享,这样方能对萨满文化良好利用,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资源价值。

3.3 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经济资源价值

北方地区在进行经济结构优化时,可以将萨满文化产业的开发作为一个主要切入点,主要原因在于萨满文化时北方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文化资源。通过萨满文化产业,能够积极地打造民族文化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萨满文化中比较具有特色的应该为“乌日贡”节,属于赫哲族十分盛大的节日,主要发源于黑龙江,其内涵主要为娱乐或者文体节日,每次举办均要3天,节日中会设有撒网、划船、游泳、叉草球、射箭、射草靶等活动,晚间也会举办歌舞晚会,跳萨满舞或者鱼鹰舞等,以此彰显赫哲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7]。此外,吉林省的伊通县是萨满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已经能够对萨满文化进行整合与开发,形成了以萨满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商贸城。伊通萨满文化旅游商贸城无论在交通、区位、格局,或者旅游资源方面均能够充分融入萨满文化,体现民族特色艺术的新鲜点。在该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旅游区内,不仅会观看到萨满歌舞、听萨满神话,亦会亲身感受萨满服饰的独特,十分具有旅游吸引力,发挥其巨大的地方品牌特色经济资源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萨满文化艺术在我国的特色民俗文化艺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宗教文化起源、发展能够提供重要支持。萨满文化发展至今,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多方面独有的经济文化资源特色,例如具有典型稀缺性、必要需求性、使用选择性、时代跨越性、资源共享性。与此同时,萨满文化产业发展至今,仍旧延续了萨满舞蹈、萨满神话、图腾、服饰等地方宗教文化素材,具有重要的原生态艺术经济资源价值、旅游文化经济资源价值、地方品牌特色经济资源价值,值得我国乃至世界的特色艺术研究学者对其进行深入开发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钊.吉林省萨满文化旅游开发现状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15).

[2]徐迎花,任连柱.黑龙江省萨满文化资源产业化刍议[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08).

[3]刘海洋.文化变迁视角下的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为例[J].满族研究,2015(03).

[4]孟祥荣,王成名,邹丽明.试论萨满文化资源的经济功能[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5]戴士权.试析萨满文化的历史渊源及保护传承的现实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2012(07).

[6]陶瑞峰,王泽娟.挖掘和利用北方民族萨满艺术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3(02).

探秘萨满教(下) 篇10

清朝萨满教的概况

一般认为,早在原始的渔猎时代,萨满教就已经形成,之后几乎长期独占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它给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建立后,萨满教迎来了一段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清朝疆域辽阔,拥有从外兴安岭、库页岛到蒙古高原、贝加尔湖,再到阿尔泰山、巴尔喀什湖的广袤北疆,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北方诸民族皆拥有各自的信仰和本民族的特色。萨满教作为北方各民族最普遍笃信的宗教和清王朝主体民族的核心宗教,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传播,影响进一步扩大。当时诸多的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满族兴起的东北地区普遍信奉萨满教,包括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费雅喀以及库页等民族。虽然这些民族在形成渊源和民族发展阶段上都不尽相同,但对于萨满教的笃信是一致的。其中赫哲、鄂伦春、费雅喀等民族因与满族的族源相同,民族风俗文化相近,所以他们所信仰的萨满教与早期的满族萨满教比较接近。不同的是,满族入关后,萨满教信仰体系有所调整,例如形式上以请神驱魔治病为主的野祭改为以家祭为主的祭天、祭祖先;但赫哲、鄂伦春等民族仍保持着野祭这一较为原始的形式。蒙古、达斡尔和锡伯等民族族源上与满族不同,但在萨满教信仰上却有诸多相似性,形式上也有跳神驱魔消灾、祭天祭祖等方式。

清朝满族萨满教的特点

满族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肃慎人;而在之后的历史中,肃慎民族不断整合,名称也不断变化为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等。在这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满族及其先民克服严酷的气候条件,适应复杂的地理环境,从而形成他们不屈的灵魂和顽强的生存意识,这也为萨满教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因为在氏族、部落阶段或地方民族政权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以渔猎为主,加之生产生活环境的恶劣,萨满教作为原始宗教信仰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灵魂支柱,同时也造就了满族萨满教浓郁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随着清朝满族中央王朝的建立,满族内部出现了急剧的阶层分化和明显的等级差异。为了迎合这种时代特征和统治者的政治需求,皇家萨满祭祀从民间萨满祭祀中衍生出来,形成了不同的形式,并且在职能上发生了转变,从而使这一时期的萨满教出现了新的特点:

萨满教祭祀活动性质的转变。为了符合统治民族的宗教信仰的地位,统治者对萨满教进行了典制化和规范化的改革,使萨满教的祭祀活动充满浓厚的政治色彩,并逐渐呈现出仪式的形式意义大于祭祀本身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萨满教也获得了类似“国教”性质的地位。

仪式及祭祀对象的改变。清朝建立后,满族成为统治民族,因此很多古老但被认为是简陋的仪式,包括跳神祛灾等,在宫廷祭祀中不得不被取消,而这些仪式在民间萨满祭祀中仍得以延续和流传。同时,宫廷祭祀朝祭神佛,民间祭祀中则没有这一内容,而是祭祀土地神灵以及一些满族民间的神。

萨满教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满族入主中原,既为满族的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作为统治民族有足够的政治优越感,但是身处汉地的儒家文化圈,满族上层统治者不得不忧心于民族文化的独立和传承。为了保护身处汉地的满族文化不被淹没和同化,也为了提升满族人的民族认同感,萨满教就被赋予了延续民族文化传承和增加汉地生活归属感的历史使命。

清朝紫禁城内的萨满教

中国历史上的诸多王朝,包括我们熟知的契丹辽朝、女真金朝还有蒙古元朝,都曾在深宫之中有过萨满教祭司跳跃的身影以及萨满教皇家信徒的虔诚祷告。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显眼的现象,即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东北地区的通古斯民族多次建立王朝并入主中原,进而萨满教也堂堂正正地进入到王朝的帝都。那么,清朝紫禁城内的萨满教究竟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清朝宫廷中的萨满教祭祀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宫中祭和堂子祭。二者都具有皇家祭祀典礼的特点和满族传统萨满祭祀的一般形式;但是也有区别,宫中祭更多用来家祭,而堂子祭则主要是皇帝举行重要的祭祀典礼、公祭和皇族公祭。

宫中祭

首先,我们来看看宫中祭。宫中祭的地点在坤宁宫,因此也称坤宁宫祭。清朝时期的紫禁城直接从明朝继承,清朝立国之初,很多制度包括紫禁城内的宫殿职能设置基本沿袭明朝旧制,但在坤宁宫的使用上,则少见的不同于明朝。在明朝,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清朝的坤宁宫被赋予了一项新的重要功用,即成为清宫内萨满教的家祭之所,成为清宫之内萨满教活动的中心。坤宁宫分为东暖阁和西暖阁,东暖阁用于冲龄践祚的皇帝大婚迎娶皇后之后3天的居住场所,类似于洞房。西暖阁才是真正举行皇家萨满祭祀活动的地方,清宫萨满祭祀中频繁举行的当属坤宁宫祭,主要的祭祀包括日祭、月祭、四季献神和春秋大祭。

日祭分为朝祭和夕祭,每日早晚祭祀。朝祭神佛和关帝,殿前设供案祭祀。坤宁宫内杀两头猪,在宫内肢解、煮熟后用于供奉。朝祭供神后,由参加祭祀的人和值班大臣、侍卫就地“吃肉”,而有幸获得日祭之后“吃肉”的臣僚都以此为莫大的荣光。夕祭穆哩罕神、画像神和蒙古神,神像立于桦木杆上,悬7个神铃,前置供案祭祀。夕祭中,萨满祭司念祝词、唱神歌,并起舞、摇腰铃、击鼓,献牲。

月祭为每月初一日举行。月祭中一律用酒不用水,且酒为坤宁宫酿造,以表示对神灵的敬意。月祭第二天于庭院拜神杆祭天,跪拜神杆,并在神杆下杀猪献上牺牲。

四季献神,每年中的正、四、七、十月祭神,以牛两头、马两匹供奉于坤宁宫的东西两侧,并献上金银绸缎,唱祝词来祭祀。

春秋大祭,每年三月初一和九月初一两次,每次3天,形式与月祭相同。大祭的祭品有清酒、敬神索绳、纸钱、饽饽等。此外,坤宁宫祭还举行其他的祭祀活动,包括背灯献祭、报祭、常祭、四季献鲜、四季敬神求福祭等祭祀活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堂子祭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堂子祭。京城的祭祀堂子是依照入关前盛京堂子的样式、在北京紫禁城外东南重新修建的。清初的堂子祭还没有固定时间的规定和礼节,而且民间也可以在自建的堂子内进行萨满教祭祀活动。但到了皇太极时期,堂子祭开始确立了较规范的祭祀仪式,民间禁止私自进行堂子祭。从此,堂子祭成为清朝国家及贵族的祭祀形式,并逐渐被塑造成满族尤其是皇室举办带有民族特点的宗教仪式。清朝的堂子内建有亭式殿即拜天圜殿、尚锡神亭和飨殿。这里要说明的是,堂子祭与宫中祭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所有祭祀都是不使用献祭的。堂子祭的祭拜礼包括元旦祭、圜殿与尚锡神亭月祭、春秋立杆大祭、浴佛祭、马神祭、出征凯旋告祭等。

元旦祭即元日拜天,每年正月初一日举行,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祭祀典礼。元日祭前,内务府要去坤宁宫请神到堂子供奉,并每日进香。在元旦祭当天,皇帝亲率亲王、贝勒等皇家亲贵及文武官员到堂子拜天、祭祀,在圜殿里进行三跪九拜礼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

堂子浴佛祭是在释迦牟尼诞辰之日的四月初八举行,届时内务府官员请坤宁宫供奉的如来像、观音像和关帝像到堂子的飨殿,由萨满祭司浴擦佛像并祭拜祈祷,更换佛亭内的布置,祭祀后送返宫中。

清朝是萨满教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萨满教在民间、尤其是中国北方各民族间广泛传播,更享受到当时一统中国的满族清宫之内“国教”一般的地位。在清朝的发展过程中,萨满教的身影也时隐时现,对清朝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萨满教去探知清朝的历史,从精神层面去理解那段近300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也是一个独特的视角,在这里提出,供读者借鉴。

试论满族的萨满教与萨满音乐 篇11

满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渔猎民族, 是中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中具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 由于历史原因, 形成了满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态, 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 满族人口增至9821180人, 比1982年满族人口增加128.18%, 占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二位。主要分布在辽宁, 吉林, 黑龙江三省, 其余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山东、福建、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成都、广州等省市自治区。

几千年来, 经过满族直系先人及世世代代的创造, 音乐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各个时期均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满族音乐传统, 流传至今。满族人民原以狩猎为生, 善于骑射, 曾信奉萨满教, 并由此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萨满音乐。

2. 满族先世信奉的萨满教

三千多年前的肃慎人, 为我国东北地区古老的居民之一, 史学界已经认定是满族最早的先世。肃慎人作为东迁的通古斯群体的后裔, 无疑是信奉萨满教的。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 我国北方各民族原来都信仰过萨满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承受着社会与经济的变迁, 萨满教在许多民族中已被佛教 (喇嘛教) 和伊斯兰教所取代, 惟有满族, 鄂伦春族, 达斡尔族等, 直到解放时还信仰它。萨满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内容和祭祀活动仪式。早期满族人敬的神多达一百多种, 大多是女神, 只有几个是男神, 经常出现的男神是猎神。各种神都有偶像, 有的是泥塑的, 有的是木制的, 也有用布缝的。猎神身材魁梧, 佩带了箭, 嘴边还有两缕小胡, 形象逼真。人们既然创造了这些被崇拜的神, 必然把自己的安危与福祸寄托在这些神的身上, 于是逐渐形成祈求“神灵”的各种祭祀活动。这便产生了交往于人和神之间的使者—萨满。

萨满是“巫”的意思, 是多神论。萨满教信奉世界为三层, 上层为“天堂”, 诸神所居;中层为人类所居;下层为“地狱”, 鬼神所居, 人类的祸福是诸神赐给的。萨满非世袭, 上一代萨满死后相隔数年后, 产生出下一代萨满。新萨满被认为是上一代萨满的“神灵”选择的。因而婴儿出生时未脱胞者、神经错乱者、久病不愈者, 被认为是当萨满的征兆。学习当萨满者要学会祭神的祷词, 熟悉萨满宗教活动的内容。最后考试的时跳得神智不清, 才被认定这是萨满“神灵”已附体, 这才取得进行宗教活动的资格。

萨满必须有“神帽”、“神衣”、“神鼓”等一套用具。“神帽”以铜条或铁条为帽架, 帽顶前侧有一只铜制的鹰, 后侧是两根铜制鹿角, 角的多少表明萨满的品级。“神衣”是紧身对襟长袍, 一般用鹿皮制作, 周身上下缀有铜镜、小镜、腰铃等。下身后侧是飘带。“神鼓”以板条做鼓边, 用山羊皮, 小牛皮或狍皮做鼓面。此外还有神刀、神杖等用具。萨满跳起“神”来有节奏地敲“神鼓”, 大小铜镜和腰铃相击作响, 飘带四飞, 俨然如沙场上的勇士, 用以显示“神灵”的威严。

萨满的宗教活动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声称“消除灾祸, 保佑人的安全”, 为祭家消除灾祸。第二, 声称“为病人祭神驱鬼”, 这是萨满经常性的宗教活动。根据患者的症状, 如果认为是“外来的鬼”致病时, 在大门外或村边上生起篝火, 萨满在篝火边“跳神”, 并做象征性的射击, 表示“驱鬼”。如果认为是触犯某一种神致病时, 便杀猪, 杀牛或杀羊进行祭礼, 由萨满主持献祭, “请求神的宽恕”。遇到病危的患者, 认为其“灵魂已经离开肉体, 到了“阴间世界”, 便在夜间祭祀, 萨满的“神”到“阴间”把病人的“魂”带回来附还于肉体。据说不管你患了何种病, 病情多么严重, 萨满都可以用不同的办法给你治好。第三, 声称能“祈求生产丰收”。不同地区的生产活动方式不同, 祈求生产丰收的宗教活动的形式也不同。狩猎的人长期捕获不着野兽时便供祭萨满的神。祭祀时先用柳条做成鹿、猪等模型, 萨满披挂上阵, 做拉弓射箭的模样, 于是鹿、猪模型纷纷射倒, 这时猎人便可以上山, 据说马上便能获得大批猎物。如果遇到旱灾、虫灾或水灾, 萨满当然也有办法, 他们又披挂起来, 去祭祀“河神”、“虫神”, 于是便风调雨顺, 害虫绝迹, 牲畜兴旺, 五谷丰登。

萨满向每一种“神”祈祷都有不同的祷词, 祷词中有各种“神”出身历史、丰功伟绩以及这位神仙的性情爱好等、从而使每一种神都有了各自不同的“高大形象”。祭祀不同的“神”都有不同的祭祀方式。有的“神”在白天供祭, 有的“神”必须在夜间供祭, 有的“神”需在室内供祭, 有的“神”必须在野外供祭, 有的“神”喜欢猪、羊、牛等家畜, 有的“神”则喜欢飞禽或鱼类。供品一定要适合“神”的不同口味, 供错了不但不灵, 还会引起“神”的愤怒, 带来灾难。萨满的宗教活动不仅使萨满教的内容更加复杂化, 而且使各种“神”的形象也定型化了。在虔诚的萨满教信仰者心目中, “神灵”是如此的可敬可畏, 萨满的神通是如此的广大, 他们的宗教活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又是如此的息息相关, 因而生活在哪个时代的满族先人都离不开各种“神”的庇佑和萨满的沟通。虽然许许多多的病人在萨满的“神鼓”声中死去, 自然灾害也并未因为向“神”献祭祈求而丝毫减少, 但人们对此只能认为是“神”的旨意, 对萨满教仍然笃信不疑。萨满教做为原始宗教, 虽然没有人为的欺骗, 但它同样把人们引入虚幻的信念之中, 磨灭人们的斗志, 不是引导人们向自然进行积极斗争, 而是要人们祈求冥冥之中的“神灵”的宽恕和恩赐, 去做大自然的奴隶。

3. 满族的萨满乐器

正如“萨满教”是一种尚无统一教义的自然宗教一样, 满族萨满乐器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中也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标准。萨满乐器的生命之流依然是在民间涌动, 靠着民俗传统之风。得以绵延至今。

3.1 萨满膜鸣乐器:

3.1.1 依姆钦, 汉译“鼓”, 民间俗称“抓鼓”, 为抓执型的单面鼓, 是满族萨满乐器中鼓类的代表性乐器。无论在民间, 抑或宫廷的跳神活动中它都是萨满的灵魂。在萨满那里依姆钦具有神奇的魔力, 它能作舟负萨满过河, 它还能载萨满飞翔。当然, 依姆钦的最大作用还是降神附体。

3.1.2 同肯, 即“抬鼓”。满族宫廷萨满祭祀的同肯, 是悬挂在特制的红漆鼓架子上击奏的。两张鼓皮是用皮绳上下交叉对拉绷在鼓身上的, 而不是用铁钉镶嵌的。可见这面鼓是满族民间萨满所用的传统样式, 只是所用的红漆鼓架比民间制作的更为考究罢了。

3.2 萨满体鸣乐器:

3.2.1 西沙, 汉译“腰铃”, 以其围于腰间演奏而得名。它是满族萨满乐器中的另一种重要乐器。亦称“摇铃”。

3.2.2 轰勿, 汉译“铃杆”, 以其制作方式而得名。亦称“晃铃”, “桦铃”。表演时铃分两组用铁环镶嵌在杆子上端, 每组由两个铃铛组成, 并加进一个小铁环, 铁环由一根锻成四棱形的铁条弯制而成, 演奏时铁环与铜铃碰撞而响。

3.2.3 托力。汉译为“铜镜”。托力有两种样式:一种为雕有图案的“花镜”, 一种为平滑无纹的“素镜”。铜经的大小不一, 在科尔沁草原蒙古族萨满那里至今还有使用这种托力的。他们把大小不等依次叠置的若干个铜镜系于腰际, 摆动时碰撞作响, 或者提在手中摇动作响。

3.3 萨满弦鸣乐器

3.3.1 三弦:

满族统治中原后在萨满活动时引进的弹拨乐器。檀木质, 方槽, 琴头雕大顶花, 其尾端雕刻花纹, 琴杆正面为指板, 尾端护弦为兽皮。左手持琴, 右手拇指食指戴骨指甲拨弦, 有弹、挑、分、扫、砸、搓儿等技巧。清朝宫廷中用于演奏宴乐, 民间用于伴奏鼓书, 单弦等。

3.3.2 琵琶:

满族统治中原后在萨满活动时引进的弹拨乐器。秦汉以来, 琵琶经不断改进, 逐步发展为阮咸、秦琴、三弦、月琴等多种形制, 其共同特点为圆形直颈, 至宋以前统称“琵琶”。

4. 满族的萨满器乐及乐曲

4.1 萨满器乐

萨满乐器及其它所演奏的器乐, 是满族萨满祭祀的重要表现手段和与神灵沟通的媒介, 是一种世俗化的宗教音乐, 它们从形与声上构筑了萨满仪典的“物质”框架。满族萨满活动的全部仪典和施术过程都借助于乐器和它演奏的音乐, 这是公认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萨满做为族人中无可比拟的音乐家, 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由此可见, “萨满教”也进入了音乐学家的理论视野中是顺理成章的。

4.2 萨满乐曲

萨满乐曲是满族萨满活动中演唱的歌曲, 因其内容多涉及神祗、魔鬼和灵魂, 故称为“神歌”。从民俗学的角度看, 满族萨满信仰属于一种民俗活动故其神歌应属民间风俗歌曲, 从宗教学的角度看, 满族萨满活动则是一种原始宗教, 故其神歌亦可视为宗教歌曲。满族自其先世便笃信萨满, 认为萨满具有“特殊品质”, 是人与神的沟通者, 故祈神、祭祀均由萨满主持。神歌在整个萨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与萨满活动相始终, 祈神、传喻神旨, 均由萨满用神歌宣示, 故神歌是满族萨满活动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满族萨满神歌在萨满活动中采用以鼓伴歌, 且歌且舞的表演方式, 它几乎贯穿萨满活动的全过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以鼓伴歌、且歌且舞在我国北方民族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 这种形式早在满族先世———女真族中就已经广泛流传。大约在12世纪, 女真族这种以鼓伴歌、且歌且舞的艺术形式就传到了中原。

满族萨满神歌绝大多数是四音曲调,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在满族萨满神歌中五声音阶的曲调并不常见。辽宁、吉林两省比较而言, 辽宁满族萨满神歌五声音阶曲调多于吉林。在见到的30首吉林满族萨满神歌中, 仅有两首曲调为五声音阶, 其中一首还是以Mi、Sol、La、Do四音为主, Re音仅在一个不重要的地方出现一次。七声音阶萨满神歌尚未见到, 仅在辽宁搜集到两首由六音构成的神歌。仔细分析可发现, 这两首神歌的上句均为五声音阶, 而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下四度移位。实际这两首六音神歌是由五声音阶派生出来的。

总之, 满族萨满乐曲的历史相当古远, 在处于封闭状态的萨满活动中代代相传, 变化缓慢, 保存了满族及其先世在各个时代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 它是研究满族及其先世乃至人类音乐进行的活化石。

5. 结束语

满族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 首先在于它能不断吸收和运用汉族的先进经验, 从汉文、汉语到汉族音乐都兼收并蓄, 用以丰富自己民族的文化。这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满族能统治人口众多的中国长达200多年之久的重要原因, 而且也是满族萨满音乐能在汪洋大海似的汉音乐文化包围之中得以不断传播和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当然, 满族萨满音乐自清代至今300多年, 由于汉族音乐的影响, 满汉音乐达到了比较高度的融合和同化, 而出现了满族萨满音乐自身特点保留较少的情况。从表面上看, 似乎满族萨满音乐固有的特质较少被保留下来, 更多地被汉族音乐所融合。然而, 从满汉音乐达到难于剥离分解的程度中也可以看出, 一方面汉族音乐对满族音乐产生过影响, 另一方面汉族音乐亦从满族萨满音乐中吸取过某些积极因素。其实, 各民族之间音乐的融合和同化, 不论是谁融合谁, 或谁被谁同化, 都富有积极意义。满族萨满音乐在清代以来几百年间的发展历史就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

纵观满族萨满音乐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 从社会、生产、经济、语言、习俗等文化氛围对音乐生成发展的影响, 它与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有着共性。然而满族萨满音乐在特定历史文化氛围中却有着明显的特殊性。满族萨满音乐虽然源远流长, 但是为了生存在世代不断与汉文化融合迈入文明社会的同时, 形成民族内部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融入汉文化的族民与停留在渔牧文化的族民之间文化形态有着悬殊差距, 由此造成萨满音乐文化发展的停滞甚至断裂, 使得它不能像其他少数民族那样完整又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立于各民族音乐之中。这种历史的特殊性, 使满族萨满音乐在多种不同文化氛围中生存发展, 从而形成了不同发展轨迹。虽然如此, 满族萨满音乐却有着可观的艺术价值, 并曾影响过中原北方和东北地区的音乐发展, 给这些音乐增添了无穷魅力, 萨满祭祀音乐是满族古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为世界艺术家研究萨满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摘要:本文通过对富有悠久历史和独具特色的萨满教和萨满音乐的全面探讨, 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萨满教,萨满乐器,萨满乐曲,萨满音乐

参考文献

[1]钱茸:古国乐魂[M],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1.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1.

[3]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M],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4.

[4]石光伟:满族跳神歌舞[J], 吉林省长春:《吉林歌曲》.1981.3.

[5]张佩吉:满族民间音乐[J], 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82.4.

[6]杨久盛:满族萨满神歌考略[J], 河北省承德:第2届满族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1996.9.

[7]罗明辉:清代宫廷音乐[J],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1.

上一篇:拦截技术下一篇:三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