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胶囊

2024-06-24

乳酸菌胶囊(共8篇)

乳酸菌胶囊 篇1

小儿轻型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内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食欲不振, 偶有溢乳或呕吐, 大便次数增多, 但每次大便量不多, 稀薄或带水, 呈黄色或黄绿色, 有酸味, 常见白色奶瓣和泡沫,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1]。我科自2014年10月以来采用复合乳酸菌胶囊辅助治疗小儿轻型腹泻, 疗效显著, 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门诊、急诊和留观的70例3岁以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 男23例, 女17例;对照组30例, 男16例, 女14例。全部病例均因天气寒冷或腹部受凉导致腹泻, 每日大便3~10次, 呈黄色、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 可伴有少量奶瓣, 有酸臭味。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大便常规镜检:有黏液、未消化物、脂肪滴、红细胞、白细胞少许。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QRS预防和纠正脱水, 不禁食, 采用抗病毒治疗, 部分采用抗菌素治疗, 有脱水症状者给予静脉补液治疗。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止泻, <1岁, 1/3袋;1~3岁, 1袋/次, 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口服治疗, <1岁, 1/3~1/2粒/次;1~3岁, 1~2粒/次, 3次/d。观察两组患儿3 d治愈率及腹泻缓解时间。

1.3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72 h时大便性状和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时大便性状和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和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3 d治愈率比较

治疗组40例患者中, 3 d治愈患者36例, 3 d治愈率为90%;对照组30例患者中, 3 d治愈患者18例, 3 d治愈率为60%, 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儿腹泻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组止泻时间为 (3.10±0.98) d, 对照组止泻时间为 (4.53±1.10) d,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 治疗组临床腹泻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 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3], 属于儿科门诊和急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小儿轻型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内感染引起。临床上治疗轻型腹泻主要方法为对患儿进行维持营养治疗、水电解质纠正治疗及肠内外感染的对症治疗。复合乳酸菌胶囊的主要成分为乳酸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 产品为肠溶胶囊, 内容物为白色粉末。其通过生物途径调整肠道菌群, 定植于肠内, 形成生物学屏障, 促进机体对营养物的分解、吸收, 合成维生素, 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 抑制致病菌的繁殖生长, 改善肠道运动功能, 增强机体免疫力, 对多种抗生素药物具有耐药性, 在肠道内具有较好的生存能力[4,5,6]。本组研究显示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组止泻时间优于蒙脱石散对照组, 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龚俊霞, 孙祖红.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 (22) :1819.

[3]田春红, 吴荣初.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3) :12-13.

[4]万欣, 赖光涛.小儿腹泻采用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思密达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 2015, 36 (4) :690-691.

[5]王晓云, 杨桂英.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10 (17) :283-284.

[6]万欣, 赖光涛.小儿腹泻采用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思密达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 2015, 36 (4) :690-691.

乳酸菌胶囊 篇2

关键词:乳酸菌;微胶囊;真空低温;喷雾干燥法;响应面;活菌数

中图分类号: TS20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367-04

乳酸菌是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和保健功能的益生菌,但乳酸菌不形成芽孢,故抗逆性差、易失活而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益生功能。 研究乳酸菌保护技术以降低其在食品加工储藏、人体消化道等过程中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益生菌微胶囊化被认为是最为有效、最有前景的一种方法。微胶囊制备方法有:喷雾成型法、乳化法、挤压法、共凝聚/相分离法和静电法等[1],其中,喷雾成型法制备乳酸菌微胶囊具有干燥速率高、时间短、产品的分散性和溶解性好、生产过程简单、适用于连续化生产等优势,成为工业化应用技术研究的重点。本试验重点研究真空低温喷雾干燥制备乳酸菌微胶囊技术,优化其工艺参数,为乳酸菌微胶囊生产提供一种低能耗、高活性产品的技术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嗜热链球菌、乳酸杆菌保存于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工程试验室畜产品加工研究平台;MRS培养基: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NaCl: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光明脱脂奶粉: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麦芽糊精: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阿拉伯树胶粉: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LDZX-30KBS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YC-2000实验室低温喷雾干燥机:上海雅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SW-CJ-2D双人单面超净工作台100级: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日本日立SEMXL-2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1.2 试验方法

1.2.1 生长曲线的测定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测定的D600 nm值为纵坐标,绘制2种菌的生长曲线。

1.2.2 菌悬液的制备 将保存的乳酸菌菌种在MRS固体培养基中活化2次后,接种于新鲜的MRS液体培养基中,37 ℃培养至对数期末、稳定期前。收集稳定期前期的菌液,3 500 r/min离心10min。去上清,将收集到的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再次离心,重复3次。用20mL无菌生理盐水重新悬浮菌体,备用。

1.2.3 工艺流程 将阿拉伯树胶粉与麦芽糊精按1 ∶ 8[2-3]溶于相应量的去离子水,固形物含量为15%→40 ℃加热,4 000 r/min高速分散10 min,搅拌至完全溶解→静置待泡沫消去,加入含2种菌(1 ∶ 1)的20 mL菌悬液,40 ℃加热,500 r/min搅拌5 min→加入相应量的脱脂奶粉搅拌均匀→设置进料速度与进风温度,喷雾干燥。

1.2.4 单因素试验 考察菌壁比、进风温度、进料速度、保护载体量对活菌数的影响。

1.2.4.1 菌壁比对活菌数的影响 在进风温度80 ℃、进料速度600 mL/h、保护载体量12.5%,菌壁比(体积比)分别为1 ∶ 2、1 ∶ 4、1 ∶ 6、1 ∶ 8、1 ∶ 10条件下进行5组试验,每组重复3次。

1.2.4.2 进风温度对活菌数的影响 在进料速度600 mL/h、菌壁比(体积比)1 ∶ 6、保护载体量12.5%,进风温度分别为60、70、80、90、100 ℃进行5组试验,每组重复3次。

1.2.4.3 进料速度对活菌数的影响 在进风温度80 ℃、菌壁比(体积比)1 ∶ 6、保护载体量12.5%,进料速度分别为200、400、600、800、1 000 mL/h进行5组试验,每组重复3次。

1.2.4.4 保护载体量对活菌数的影响 在进风温度80 ℃、进料速度600 mL/h、菌壁比(体积比)1 ∶ 6,保护载体量分别为7.5%、10.0%、12.5%、15.0%、17.5%条件下进行5组试验,每组重复3次。

1.2.5 活菌数测定 取喷雾干燥得到的粉末0.5 g溶于50 mL灭菌生理盐水中→37 ℃、180 r/min振荡1 h至粉末完全溶解→按GB 4789.35—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梯度稀释涂平板,得活菌数。

1.2.6 电镜扫描 对经冷冻干燥预处理的裸菌和喷雾干燥粉末电镜扫描,观察微观结构。

1.2.7 响应面分析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进风温度、进料速度、菌壁比、保护载体量为自变量,活菌数的对数值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真空低温喷雾干燥制备乳酸菌微胶囊工艺参数。响应面因素和水平设计见表1。

1.2.8 数据统计分析 将试验结果利用Excel、Design-Expert 8.0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嗜热链球菌在16 h后基本完成对数期,故选择培养时间为16 h;同理乳酸杆菌选择培养18 h(图2)。

2.2 单因素试验

2.2.1 菌壁比对活菌数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芯材与壁材在一个合适的比例得到的活菌数最高。菌壁比过高,芯材不能完全被包覆,包埋率下降,裸露的菌体在高温下失活,活菌数降低。菌壁比过低,一方面降低單位体积的菌浓度,另一方面降低壁材利用率。本研究选择菌壁比1 ∶ 4左右较为合适。

nlc202309010033

2.2.2 進风温度对活菌数的影响 在喷雾干燥工艺中进风温度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4-6],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进风温度的升高,活菌数总体呈下降趋势,60~80 ℃下降缓慢,80 ℃以后急剧下降。60~70 ℃时喷出的粉末含水率接近5%,不利于后期贮藏;而当温度升高至80 ℃时粉末的含水量降为3.9%,符合GB/T 5410—2008《乳粉(奶粉)》。温度超过80 ℃使活菌数急剧下降,因此选择进风最佳温度80 ℃左右。

2.2.3 进料速度对活菌数的影响 在喷雾干燥过程中,进料速度越快,即单位时间内要被雾化器雾化为小液滴的物料就越多,将料液干燥转化为粉粒时所需的热量就越多。因此,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即单位时间内,热风提供给物料的热量一定时,进料速度越大,干燥效果就越差[7]。另一方面本研究的芯材为生物活性物质,干燥时间越长,失活程度越大。从图5可以看出,进料速度为200~600 mL/h时,物料与热风接触时间过长,随着进料速度加快,活菌数上升。进料速度为600~1 000 mL/h,进料速度过快,随着进料速度的加快,干燥效果变差,活菌数下降。故选择进料速度为600 mL/h。

2.2.4 载体量对活菌数的影响 添加载体可带走一部分水分蒸发的热,减少热对内部微生物的伤害,相关研究表明,脱脂奶粉在与其他载体相比较时,具有优越性[5]。从图6可以看出,脱脂奶粉含量7.5%~10.0%时,随着脱脂奶粉含量的增加,溶液黏度有规律递增,体系稳定,且水分蒸发时可带走体系一部分热量,使活菌数上升。脱脂奶粉含量10.0%~17.5%时,随着脱脂奶粉含量的增加,溶液固形物含量偏高,出现粘壁现象,活菌数下降。故选择载体量10.0%为最佳。

2.3 响应面优化结果分析

2.3.1 显著性分析 Box-Benhnken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各因素经回归拟合,得出二次回归方程:

Y=-8.45+0.007 5A+0.019B+0.022C+0.005D+0002 5AB+0.017AC-0.007 5AD-0.01BC-0.015BD-0037CD-0.038A2-0.036B2-0.022C2-0.12D2。

从表3可以看出,模型的P值0.05,不显著,该资料适用于二次项拟合。该模型的R2为93.53%,修正后87.06%,说明该模型能解释8706%的响应值变化,该模型与实际的拟合性较好。

从表3方差分析可以看出,菌壁比、载体量对活菌数的影响不显著,进风温度对活菌数的影响显著,进料速度对活菌数的影响极显著,表明进风温度与进料速度对活菌数的影响呈较明显的线性关系;进料速度与载体量之间交互作用极显著,其他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说明进料速度与载体量相互影响,不是简单的主效应叠加;进料速度的二次项对活菌数的影响显著,菌壁比、进风温度、载体量的二次项对活菌数的影响极显著,说明该模型中的二次项与活菌数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抛物线关系,这点可以从单因素看出。

剔除对回归方程不显著的、贡献率不大的因素,得到二次回归方程如下:

Y=8.45+0.019B+0.022C-0.037CD-0.038A2-0.036B2-0.022C2-0.12D2。

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菌壁比1 ∶ 4.76、进风温度 79.52 ℃、进料速度714.47 mL/h、载体量9.82%。在此工艺参数条件下,产品活菌数2.88×108 CFU/g。

从表3可以看出,各单因素对活菌数的影响大小排序为进料速度>进风温度>菌壁比>载体量。

2.3.2 响应面立体图分析 由回归方程得出拟合的进料速度与载体量对活菌数的影响的响应面见图7。表示当进风温度和菌壁比为零水平时,进料速度和载体量对活菌数的影响。响应曲面的坡度陡峭程度反映了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力大小,表明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强弱。从图7可以看出,进料速度与载体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图8为等高线图,等高线的形状反映出交互效应的强弱,越趋向椭圆表明交互作用越强,越趋向圆形则相反,表明交互作用越弱[8]。从图8可以看出二者交互作用强。

2.4 电镜扫描图片与菌粉图

电镜条件为加速电压3 kV,工作距离8.2 mm。3 000倍

电镜扫描的图片见图9,左图是微胶囊处理前,右图是微胶囊处理后。8 000倍电镜扫描图片见图10,左图是微胶囊处理前,右图是微胶囊处理后。对比可知乳酸菌包被效果良好,微胶囊的微观结构呈凹面空腔,表现为“扁球效应”[9-10]。

喷雾干燥后的粉末样见图11,样品呈淡黄色,质感细腻,有淡淡乳香。

2.5 最佳工艺条件的预测和验证

根据试验所得模型预测出理论条件下低温真空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菌壁比1 ∶ 4.55,进风温度

79.07 ℃,进料速度727.54 mL/h,载体量9.80%,活菌数288×108 CFU/g。按最佳组合工艺参数重复试验3次,得实际活菌数2.81×108 CFU/g,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小于3%。因此,基于响应面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有实用价值。

3 结论

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对低温喷雾干燥制备乳酸菌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菌壁比、进风温度、进料速度、载体量4个因素对喷雾干燥制备乳酸菌微胶囊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进料速度>进风温度>菌壁比>载体量,最佳工艺条件为菌壁比1 ∶ 4.55,进风温度79.07 ℃,进料速度727.54 mL/h,载体量9.80%,此条件下得到的微胶囊活菌数为2.81×108 CFU/g,满足一般产品加工要求。

参考文献:

[1]Liu X G,Xie Y T. Comparison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f micro-encapsulation[J]. Cereal & Food Ind,2005,12(1):28-31.

nlc202309010033

[2]Kurozawa L E,Park K J,Hubinger M D. Effect of carrier agent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 spray dried chicken meat protein hydrolysate[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9,94(3/4):326-333.

[3]韩冬冬. 革兰氏阴性菌微胶囊制备技术的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44-45.

[4]张 煜,孙 波,接伟光. 活性乳酸菌豆粉喷雾干燥工艺的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260-263,267.

[5]刘绘景,陆海霞,楼加佳,等. 喷雾干燥对双歧杆菌存活影响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4,20(3):11-12,22.

[6]付 博,马 齐,王卫卫,等. 真空冷冻干燥与喷雾干燥长双歧杆菌的工艺比较研究[J]. 食品科学,2012,33(7):188-192.

[7]谢 明,王伟良,黄建科,等.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小球藻藻粉喷雾干燥工艺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6):263-266,271.

[8]国 蓉,李剑君,国 亮,等.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甘草饮片中甘草酸的超声提取工艺[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9):187-192.

[9]de Castro-Cislagh F P,Carina D S,Fritzen-Freire B C,et al. Bifidobacterium Bb-12 microencapsulated by spray drying with whey:Survival under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conditions,tolerance to NaCl,and viability during storage[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12,113(2):186-193.

[10]Maciel G M,Chaves K S,Grosso C R,et al. Microencapsulation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 by spray-drying using sweet whey and skim milk as encapsulating materials[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14,97(4):1991-1998.裘紀莹,陈相艳,刘孝永,等. 银杏花粉及其发酵饮料的总黄酮含量及总黄酮测定方法比较 [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371-373.

乳酸菌胶囊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7月我院门诊诊断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患者286例, 其阴道分泌物检查提示为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乳酸菌少或无, 阴道p H值≥4.5.临床症状:外阴灼热, 外阴瘙痒, 阴道分泌物增多。患者年龄18岁~59岁, 病程1 d~1年, 其中首次发作者179例, 病程多为数天至数周。1年内发作次数2~3次者58例, 1年内反复发作超过4次者49例。286例患者就诊时随机分为2组, 每组143例, 2组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

1.2 诊断标准

参照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的检验结果, 并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诊断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1.3 阴道分泌物检查方法

采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对即时采取的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 取分泌物前24 h~48 h避免性交、阴道灌洗、局部用药。检查内容包括阴道p H值、乳酸菌含量、念珠菌、滴虫、细茵性阴道病 (BV) 、白细胞等项。

1.4 治疗方法

试验组:每日晚温开水坐浴后保妇康栓1枚置于阴道后穹隆, 连用8 d;第9天开始将乳酸菌阴道胶囊2粒置于阴道后穹隆, 连用10 d, 前后18 d为1疗程。对照组:用8 d保妇康栓温开水坐浴后阴道上药为1疗程。2组中复发性VVC患者应用保妇康栓同时口服氟康唑150 mg, 顿服, 3 d后重复1次, 但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时不可同时口服氟康唑。

1.5 判断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及体征消失, 阴道分泌物检查连续3次阴性[2];显效:自觉症状及体征减轻, 阴道分泌物检查阴性;有效:自觉症状及体征减轻, 阴道分泌物检查阳性;无效:症状、体征、阴道分泌物检查均无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表2.

3 讨论

目前对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多采用唑类抗念珠菌制剂治疗, 但没有任何一种剂型或制剂适合所有的患者, 而且临床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治疗好转后又再次反复者比较多见, 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我院通过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及保妇康栓治疗阴道环境中乳酸菌缺乏或较少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旨在提高其总有效率, 提高治愈率 (月经后连续3次复查阴性为治愈[1]) 。

阴道内有多种细菌存在, 正常情况下多种菌群间处于一种生态平衡状态, 并不致病。乳酸菌是阴道微生态系统中的优势菌群, 一方面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使糖原分解为单糖再分解为乳酸, 维持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 (p H 3.8~4.4) , 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2];另一方面乳酸杆菌产生的H2O2及抗微生物因子可抑制或杀灭其他细菌, 对滴虫、念珠菌、葡萄球菌等具有直接阻滞作用[3];同时外源性乳酸菌牢固黏附于黏膜, 起到占位保护性作用, 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4]。乳酸菌胶囊是乳酸杆菌活菌制剂, 是从人体或动物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并经过体外人工繁殖后制成, 能调节阴道内菌群, 调节p H值, 维持阴道内生态平衡, 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 但临床多种抗细菌、抗真菌药物的应用会抑制阴道内乳酸菌的含量, 不可同时应用。保妇康栓为纯中药制剂, 其成分为莪术油及冰片, 可起到抑制病毒, 杀灭真菌及细菌, 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我们联合两者, 杀灭念珠菌, 提高阴道内乳酸菌含量, 改善阴道内微生态环境, 能够明显提高疗效, 增加治愈率, 减少临床复发。

总之, 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及保妇康栓治疗阴道环境中乳酸菌缺乏或较少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减少临床反复发作, 疗效确切, 且无毒副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郝敏.妇科速查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73-75.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36-239.

[3]吴宝萍.乳杆菌在阴道炎防治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 20 (5) :269.

乳酸菌胶囊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检查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78例, 年龄54~76岁, 平均65岁, 绝经年限2~30年。

1.2 诊断方法

绝经女性, 外阴瘙痒, 阴道分泌物增多, 伴或不伴尿频、尿急等症状, 除外糖尿病患者及脚气患者, 使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 按照其检验方法及检验结果以除外阴道分泌物的滴虫及念珠菌感染。

1.3 治疗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39例:A组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 (西安正浩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1粒/次;B组给予0.5%醋酸液阴道冲洗, 甲硝唑泡腾片 (北京顺鑫祥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0.2g/次阴道上药。两组均治疗10d。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为痊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为显效;症状和体征减轻为好转;症状和体征无改善为无效。

2 结果

关于痊愈、显效及总有效率, 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老年性阴道炎是一种门诊常见病, 也是困扰绝经后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 其发病原因为卵巢功能衰退, 雌激素水平降低, 阴道壁萎缩, 黏膜变薄, 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 阴道内pH值上升, 局部抵抗力降低, 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1]。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 呈淡黄色, 严重者可有血样脓性白带。检查时见阴道呈老年性改变, 阴道黏膜充血, 有小出血点, 有时有表浅溃疡。多年来一直采用阴道冲洗配合上药治疗, 严重者再配以口服或局部用药 (己烯雌酚) 阴道上药7d, 疗效满意。但对于老年人来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 行动不便, 冲洗不到位, 上药吸收差, 雌激素的应用产生的心理顾虑及撤药性出血等不利因素, 再加上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 上药后甲硝唑的胃肠道反应时有发生。以上因素皆影响治疗效果。乳酸菌阴道胶囊每粒含600万活乳酸菌, 可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提高阴道酸度, 阴道上药后可改善阴道内酸性环境, 从根本上治愈老年性阴道炎。而且免除了冲洗步骤, 易吸收, 其治疗效果与甲硝唑相仿, 且安全可靠, 无毒副作用, 适合于临床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

关键词:乳酸菌阴道胶囊,阴道炎,老年,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乳酸菌胶囊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及分组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74例, 均符合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标准[2], 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霉菌、滴虫、淋病奈瑟菌引起的阴道炎及急性盆腔炎;有感染性、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治疗前4周使用过抗生素、微生态制剂及进行阴道冲洗。将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7例。观察组年龄 (32.8±4.7) 岁, 病程 (7.2±1.4) 个月;阴道清洁度:Ⅲ度26例 (70.3%) , Ⅳ度11例 (29.7%) 。对照组年龄 (33.2±4.5) 岁, 病程 (7.0±1.3) 个月;阴道清洁度:Ⅲ度28例 (75.7%) , Ⅳ度9例 (24.3%) 。两组年龄、病程和阴道清洁度等大体一致。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甲硝唑栓500mg阴道放置, 每晚1次。观察组加用乳酸菌活菌胶囊 (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0.25g/粒) 1粒, 阴道放置, 每晚1次, 连用10天。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暂禁性生活, 避免使用抗生素、其他阴道用微生态制剂及阴道冲洗治疗。停药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 随访1年, 观察复发率。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评估标准[2]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 线索细胞和胺试验检查结果显示 (-) ;有效:症状及体征较前明显好转, 线索细胞和胺试验检查结果显示 (±) ;无效:症状及体征较前无明显好转, 线索细胞和胺试验仍检查 (+) 。治愈+有效=总有效。

1.3.2反复的评价标准治疗有效者随访期间细菌性阴道病的症状及体征再次出现, 或症状有加重, 线索细胞和胺试验检查结果 (+) 。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表1) 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7, P>0.05) , 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 6, P<0.05) 。

2.2反复率比较 (表2) 观察组随访半年及1年反复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细菌性阴道病主要是阴道内菌群失调, 乳酸菌数量明显减少, 产过氧化氢含量下降, 导致阴道加德纳菌、厌氧菌、衣原体及支原体等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3]。甲硝唑是临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经典药物, 主要通过干扰脱氧核糖核酸合成, 抑制致病菌及厌氧菌的生长繁殖, 导致细菌死亡[4]。但甲硝唑在抑制致病菌增殖的同时也抑制阴道内正常菌群的增殖, 破坏阴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 不利于阴道自身防御机制的建立, 治疗后易复发[5]。

乳酸菌活菌胶囊有效成分为活性乳酸菌, 通过局部用药可大量补充阴道内的乳酸菌并在阴道内大量繁殖, 竞争性阻碍致病菌生长繁殖, 有效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 重建阴道正常防御机制。乳酸菌还可分解糖原产生乳酸和乙酸等有机酸, 降低阴道p H值, 提高阴道自净作用和免疫力[6]。本文结果显示, 甲硝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效果好于单用甲硝唑栓, 且可降低病情反复率。

参考文献

[1]廖秦平.女性阴道微生态及阴道微生态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0, 26 (2) :81.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41.

[3]加子珍, 谢小军.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21) :120.

[4]胡贵玲.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妇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9) :193.

[5]张建平, 刘梅兰.生殖道感染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专题讨论——生殖道微生态环境[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8, 24 (6) :321.

乳酸菌胶囊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将2011年1 2月至2 01 3年8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42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均符合Amsel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1) 阴道分泌物增多, 呈均质的灰白色乳状; (2) 阴道p H>4.5; (3) 阴道分泌物涂片线索细胞存在; (4) 胺试验 (或H2O2试验) 阳性, 符合这四项标准中的三项, 其中第3项标准是必备标准[1,2]。这些病例阴道分泌物Nugent革兰染色积分法评分≥7分[3]。自愿参加, 排除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妊娠和其他重要脏器疾病者。患者年龄20~45岁, 平均32岁;平均病程8天。将4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5例和对照组215例, 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甲硝唑阴道泡腾片, 每晚使用1片, 连用7天。观察组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 (西安正浩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0.25g/粒) , 每晚两粒, 与甲硝唑阴道泡腾片隔天交替使用, 13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疗程结束后3~5天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并取阴道分泌物做Amsel症状和体征评分及N u g en t革兰染色评分。随访3个月, 统计复发率。

1.3.1 Nugent评分

用无菌棉拭子取样涂片行革兰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查找线索细胞并作Nugent计分。线索细胞即涂片中阴道鳞状上皮细胞黏附大量加德纳菌及其他小杆菌而形成巨大细胞团, 上皮细胞表面粗糙, 有斑点和大量细小颗粒, 边缘呈锯齿状, 细胞趋向深解或已深解, 模糊不清者。Nugent阴道分泌物评分标准 (表1) , 总分0~3分为正常, 4~6分为中介, 7~1 0分为细菌性阴道病。

注:总分为A+B+C

1.3.2 pH值、唾液酸苷酶活力等

另取阴道分泌物检测p H值、唾液酸苷酶活力和H2O2, 用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LTS-V400阴道炎检测仪及配套试剂。唾液酸苷酶阴性表示正常, 阳性表示细菌性阴道病阳性;H2O2阴性表示H2O2浓度正常, 阳性表示H2O2浓度偏低, 提示菌群失调。

注:1、2分别为用药前后组间比较

1.3.3 阴道分泌物评分

根据阴道分泌物的量和性状进行评分, 严重程度从无分泌物、穹隆少量分泌物、穹隆可见多量并有脓性分泌物和穹隆积满脓液分别评0~3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行大样本u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前后A m s el相应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后阴道分泌物减少, p H值下降, H2O2、线索细胞及唾液酸酶阳性率降低, 两组之间用药后除H2O2阳性率、p 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 其他项目用药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N ug ent评分及高倍镜下阴道乳酸杆菌分布情况比较 (表3)

用药后Nugent评分, 观察组恢复正常占9 1.2%;而对照组以中介为主 (6 8.8%)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8.35, P<0.01) 。观察组乳酸杆菌数量集中在+++~++++之间, 占82.9% (170/205) , 而对照组乳酸杆菌数量集中在+~++之间, +++~++++只占6.5% (14/21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 54.4 6, P<0.0 1) 。

2.3 复发情况比较

用药后3~5天回院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 对照组215例中有23例 (10.7%) 检出假丝酵母菌, 进行规范治疗;观察组全部正常。治疗后3个月内随访, 对照组共有49例 (22.8%) 复发, 观察组有2例 (1.0%) ,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8, P<0.01) 。

3 讨论

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主要是某些因素导致阴道微生态菌群失调, 使占绝对优势的乳酸杆菌 (主要指产H2O2乳酸杆菌) 数量下降, 阴道加德纳菌和其他厌氧菌数量上升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4]。

乳酸菌阴道胶囊是有益菌乳酸杆菌的活性制剂, 其主要成分为活肠链球菌, 在阴道内通过分解阴道上皮的糖原产生大量的乳酸、乙酸等有机酸, 实现维持阴道处于低p H值的作用;其代谢产物H2O2、细菌因子等具有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的作用;实现提高阴道局部抵抗力、恢复微环境平衡的目的, 有效预防复发。但目前, 临床上对各种类型阴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等, 特别是细菌性阴道病, 虽有效地杀灭或抑制了病原菌, 但阴道内正常菌群微生态并没有得到改善, 生理防御功能也没有得到提升, 结果是阴道炎反复发作、耐药甚至继发混合性感染。

笔者采用Nugent评分对不同方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进行评价, 发现两组BV患者用药后阴道分泌物明显减少, p H值下降, H2O2、线索细胞及唾液酸酶阳性率降低, 阴道清洁度明显好转, 两组之间用药后除H2O2阳性率、p 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 其他项目用药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Nugent评分也显著下降, 且Nugent评分变化与Amsel指标变化有显著相关性。治疗后, 观察组Nugent分数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在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治疗BV, 在预防复发方面效果肯定[5]。

综上所述, BV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经抗菌药物治疗后阴道微生态环境并未完全恢复, 治疗后并未对其进行客观评价。Nugent评分中的乳酸杆菌量是十分重要的指标, 给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加微生态制剂-活菌制剂巩固治疗, 有助于恢复阴道正常菌群, 维持生态平衡, 从而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摘要:目的 用Nugent评分系统评价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 (BV) 的效果。方法 将420例BV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甲硝唑阴道泡腾片, 观察组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治疗, 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Amsel临床症状、阴道乳酸杆菌数量及Nugent评分变化。结果 用药后两组Nugent评分均明显下降, Amsel临床症状有较大改善, 与用药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ugent评分下降与Amsel症状改善有明显相关性;观察组用药后阴道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Nugent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治疗BV, 可有效增加阴道内乳酸杆菌数量及活性, 恢复阴道正常菌群, 减少复发;用Nugent评分结合Amsel诊断标准可有效指导临床医生进行BV诊断和阴道微生态环境评估, 指导临床用药和疗效评定。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乳酸杆菌阴道胶囊,Nugent评分

参考文献

[1]Amsel R, Totten PA, Spiegel CA, et al.Nonspecific vaginitis.Diagnostic criteria and microbial and epidemiologic associations[J].Am J Med, 1983, 74:14.

[2]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61.

[3]Nugent RP, Krohn MA, Hillier SL.Reliability of diagnosing bacterial vaginosis is improved by a standardized method of gram stain interpretation[J].J Clin Microbiol, 1991, 29 (2) :297.

[4]Verhelst R, Verstraelen H, Claeys G, et al.Comparison between Gram stain and culture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vaginal microflora:definition of a distinct grade that resembles grade I microflora and revised categorization of grade I microflora[J].BMC Microbiol, 2005, 5:61.

乳酸菌胶囊 篇7

关键词:复合乳酸菌胶囊,小儿,肠道菌群,腹泻

小儿免疫力低下, 易感染各种病原造成一系列疾病。对小儿使用抗生素不规范, 则会破坏其肠道内菌群平衡, 引起小儿腹泻, 进一步加重原发病。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6月共接收由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儿童38例, 应用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治疗, 效果显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因口服抗生素后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儿童38例, 其中男17例, 女21例, 年龄8~41 (23.7±14.3) 个月。

1.2 病例选取标准

(1) 患儿1个月内无胃肠道病史, 无腹泻史; (2) 原发病抗生素 (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 治疗史; (3) 经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腹泻症状, 具体表现为:体温正常或低热, 大便颜色为黄绿稀水样便, 甚至脓便, 伴有肠鸣、腹胀与排气增多, 少数患儿伴有鹅口疮, 肛门周围皮肤发红; (4) 实验室检查示:脂肪球 (+) 或 (++) , 有少许白细胞及红细胞。粪便培养排除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等感染。

1.3 治疗方法

停止口服抗生素的使用, 进行药敏试验, 使用窄谱敏感抗生素, 经静脉及肌肉途径给药。同时口服复合乳酸菌胶囊, 服用1周为1个疗程。

1.4 菌群检测方法

收集患儿新鲜粪便10g, 分2份分别盛放于无菌小瓶和无氧小瓶送至实验室, 稀释后, 将其依次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产气荚膜梭菌采用TSC琼脂培养, 肠杆菌采用伊红美蓝琼脂, 肠球菌采用七叶苷琼脂, 双歧杆菌采用BBL琼脂, 乳杆菌采用Lbs琼脂, 拟杆菌采用改良GAM琼脂。产气荚膜梭菌及肠杆菌培养24h, 其他菌群培养48h。结果以每克粪便湿重中菌落形成单位的对数值表示。

1.5 疗效评定标准

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痊愈:大便性状、次数恢复正常;好转:大便次数减少, 性状改善;无效:大便次数、性状无变化。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粪便菌群结果采用t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粪便菌群比较情况

详见表1。

38例患儿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治疗前、后对比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治疗后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肠杆菌治疗前、后对比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治疗后肠杆菌菌群数量明显减少;产气荚膜梭菌及拟杆菌治疗前、后对比P>0.05, 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治疗对于两者影响较小。

2.2疗效情况

38例患儿中痊愈21例, 有效12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86.8%。

3 讨论

正常人肠道内寄生的菌群相互制约, 限制彼此的发展。当外在因素破坏其平衡时, 未被破坏的菌群就会大量增殖, 影响肠道正常的吸收, 甚至破坏肠道黏膜, 进一步加重营养的流失。小儿的胃肠道十分脆弱, 极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造成肠道菌群的异常, 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口服抗生素的滥用, 有研究表明,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可造成患儿抗感染能力下降而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1]。由于抗生素使肠道正常菌群紊乱, 主要是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显著下降, 产毒性大肠杆菌在菌群中所占比例相对升高, 产生大量肠毒素, 使肠上皮细胞减少Na和水的吸收、促进Cl-分泌, 形成大量水样便, 导致患儿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抗生素的应用也可直接刺激肠道和植物神经引起肠道蠕动增快, 导致患儿腹泻[2]。

人类很早以前的研究即发现酸牛乳对人体健康的保健作用。近年来也有研究表明, 乳酸菌制剂中所含的大量活性益生菌可以刺激肠道内益生菌的增殖, 并抑制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繁殖[3]。目前小儿肠道内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已受到重视[4]。本文显示, 小儿肠道菌群失调后, 如能按要求服用富含益生菌的乳酸菌制剂, 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即可恢复。乳酸菌制剂能在肠道繁殖, 产生乳酸, 抑制肠道内腐败细菌的繁殖, 调整肠道菌群, 改善肠道的运动功能, 进而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

我院自行调配的活性乳酸菌液, 虽然保存起来相对困难, 但益生菌的活性较高, 而且味道相对容易使患儿接受, 加之其为液体, 患儿服用起来更加方便。

参考文献

[1]李岩.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3, 23 (10) :584-586.

[2]路明.复合乳酸菌制剂对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预防[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8, 19 (6) :350-352.

[3]何冬梅, 朱海明, 赖蔚苳, 等.活性乳酸菌饮料对人体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6, 18 (6) :454-456.

乳酸菌胶囊 篇8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乳酸菌微胶囊制剂山东华牧天元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1.2 乳酸菌微胶囊与酶制剂复合微胶囊制剂山东华牧天元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1.3 试验动物

动物采用杜长大三元猪, 共180头, 28日龄断奶后用于试验, 试验期间的饲养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

1.1.4 20%猪用浓缩料

试验所用基础饲料为山东华牧天元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1.5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从2011年8月21日开始, 预试7d, 8月28日进入正试, 到10月28日结束, 试验时间总计60d, 试验地点山东华牧天元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研发示范基地生态养殖基地进行。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与分组

28日龄断奶后的杜长大三元猪共180头, 随机分为I大组 (A、C、E) , II大组 (B、D、F) 组, 共2个大组6个小组, 每小组30只, 按发酵床面积计, 饲养密度为1.5m2/头。A组采取常规饲养模式, 喂20%猪用浓缩料;B组采取发酵床养殖模式, 喂20%猪用浓缩料;C组采取常规饲养模式, 喂添加0.2%乳酸菌微胶囊制剂的20%猪用浓缩料;D组采取发酵床养殖模式, 喂添加0.2%乳酸菌微胶囊制剂的20%猪用浓缩料;E组采取常规饲养模式, 喂添加0.2%酶制剂复合微胶囊制剂20%猪用浓缩料;F组采取发酵床养殖模式, 喂添加0.2%酶制剂复合微胶囊制剂的20%猪用浓缩料。

1.2.2 指标测定

(1) 生产性能指标:试验始重和末重、每日耗料、饲养天数、日增重和料重比。 (2) 垫料检测指标:试验结束时采集猪垫料样品, 垫料样品为各个栏舍取5个点约20cm深处 (开始发酵产热部位) 的混合样。检测样品中的总氮、总磷、铵态氮, 检测地点为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实验室。 (3) 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检测指标:选取猪舍内代表性位点4处, 用氨气测定仪和硫化氢检测仪测定环境中氨气和硫化氢浓度。 (4) 各阶段试验前后, 早晨空腹称重。记录日采食量和猪的健康状况 (腹泻数) 及用药量, 并仔细观察各试验猪的生活习性及表观变化。

1.2.3 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比较, 以P=0.05为显著水平。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1.2.4 饲养方法与管理

常规饲养模式的小组均在同一封闭式水泥地面猪舍内分栏饲养, 将仔猪饲料按湿拌料 (手握不出水) 分别投入饲槽, 饲喂3次/d, 时间为早上6:30~7:30, 中午12:00~1:00, 晚上6:30~7:30, 以鸭嘴式饮水器提供充足清洁饮水, 保持舍温17~25℃, 清粪2次/d, 保持舍内清洁, 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消毒。发酵床饲养模式按照发酵床养猪工艺的日常管理要求进行, 每天定时将集中成堆的猪粪耙散、垫料翻堆、调节维持垫料适宜水分、猪舍通风换气, 其它饲养管理, 如饲料配方、饲喂方式、免疫驱虫与保健等均按照猪场常规方式进行, 标准发酵床饲养模式饲养。

2 结果

2.1 试验猪的生产性能检测

从表1可以看出A、B、C、D、E、F组日增重分别为502g、545g、536g、592g、578g、642g, I大组与II大组的日增重差异显著 (P<0.05) ;A组、C组和E组日增重差异显著 (P<0.05) , B组、D组和F组日增重差异显著 (P<0.05) ;I大组与II大组的料重比差异显著 (P<0.05) ;A组、C组和E组料重比差异显著 (P<0.05) , B组、D组和F组料重比差异显著 (P<0.05) ;A组和B组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显著 (P<0.05) ;C组和D组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显著 (P<0.05) ;E组和F组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显著 (P<0.05) ;F组与其它组相比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差异显著 (P<0.05) 。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下表类同。

2.2 不同试验组氮、磷和铵态氮的含量

F组垫料中氮的含量最低, 为0.48g/100g;D组垫料中氮的含量最高为0.53g/100g, D组与F组相比氮的含量差异显著 (P<0.05) 。F组垫料中磷的含量最低, 为0.09g/100g;B组垫料中磷的含量最高为0.15g/100g, B组与F组磷的含量差异显著 (P<0.05) 。F组垫料中铵态氮的含量最低, 为0.19g/100g;B组组垫料中氮的含量最高为0.30g/100g, B组与F组铵态氮含量差异显著 (P<0.05) 。

2.3 不同试验猪环境中氨气和硫化氢浓度

A组、C组和E组这三个组都是采用常规饲养模式, B组、D组和F组都是采用发酵床饲养模式。F组环境中氨气浓度最低, 为2.5mg/m3;A组环境中氨气浓度最高, 为85.6mg/m3, A组和C组环境中氨气浓度差异不显著 (P>0.05) , A组、C组与E组环境中氨气浓度相比差异显著 (P<0.05) ;B组和D组环境中氨气浓度差异不显著 (P>0.05) , B组、D组与F组环境中氨气浓度相比差异显著 (P<0.05) ;A组、C组和E组与B组、D组和F组环境中氨气浓度相比差异显著 (P<0.05) 。F组环境中硫化氢浓度最低, 为0.01mg/m3;A组环境中硫化氢浓度最高, 为0.16mg/m3, A组、C组与E组环境中硫化氢浓度差异不显著 (P>0.05) , B组、D组与F组环境中硫化氢浓度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A组、C组和E组与B组、D组和F组环境中氨气浓度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2.4 试验期间猪腹泻率和死亡率

试验期内各组猪均未发生死亡, A、B、C、D、E、F组的腹泻发生率为70%、30%、30%、17%、27%和7%, F组的腹泻发生率最低, A组腹泻发生率最高, F组的腹泻发生率比A组腹泻发生率低了63个百分点。

3 结论

(1) 试验结果表明, 在猪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剂, 可提高肥猪日增重, 提高饲料转化率。C组、D组、E组和F组在饲料中添加了乳酸菌微胶囊制剂, A组和B组没有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剂, 从试验结果看, 试验小组中的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F组与A、B、C组差异显著 (P<0.05) 。原因是大量的微生物在猪的消化道内和饲料中繁殖时生成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 特别是维生素和酶的大量产生, 对消化系统有营养和增强消化的作用, 提高了猪的抗病力和免疫力由于垫料和饲料适量有益菌的添加, 有效抑制了环境中和消化道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从而提高了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乳酸菌能将糖和淀粉生成有机酸并能分解粗纤维, 这样就提高了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 促进了猪的生长。 (2) E组和F组在20%猪用浓缩料中添加乳酸菌微胶囊与酶制剂复合微胶囊制剂, C组和D组只在饲料中添加了乳酸菌微胶囊制剂, A组和B组在饲料中没有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剂也没用添加乳酸菌微胶囊与酶制剂和中草药的复合微胶囊制剂, 结果表明E组和F组与C组和D组的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差异显著 (P<0.05) 。也就是说基础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微胶囊与酶制剂的复合微胶囊制剂在提高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比只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剂要高的多, 酶制剂 (如木聚糖酶) 协同乳酸菌微胶囊制剂, 可通过多种途径共同调节动物机体的机能, 提高应用效果。 (3) 在猪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剂能增加猪对常见疾病的抵抗力, 减少猪感冒和猪胃肠炎的发生。主要是大量有益微生物能拮抗和抑制病原微生物, 使失调的菌群平衡而恢复优势种群, 对猪起到保健作用, 这样就减少了日常疾病防治的开支, 增加了收入。 (4) 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能对肠道中的不良代谢产物起到转化和消除作用, 特别是减轻尿粪臭味, 试验证实能有效减少NH3、H2S气体的排放, 降低污染, 改善环境, 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绿色养猪业发展的方向。 (5) I大组里3个小组采用常规饲养模式, II大组里3个小组采用发酵床饲养模式。I大组与II大组在日增重、料重比、环境中氨气和硫化氢浓度差异显著 (P<0.05) , I大组比II大组试验期间猪腹泻率和死亡率高, 说明发酵床养猪技术要比常规养猪技术好, 原因就是垫料里添加的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尿排泄物, 从源头上避免污物的产生, 有效减少了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了猪的福利和猪肉品质零排放养猪法的运用, 使得猪粪尿被快速降解、消化, 全面改善了猪的生长环境, 提高了猪的福利。同时, 由于有益菌强力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舍内传染病大大减少, 猪只生长发育健康, 几乎不用抗生素等药物, 减少药物残留, 猪肉品质得到更好的保证。 (6) 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配合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剂可以大大提高猪的日增重和料重比, 而且环境中有害气体大大减少, 所以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并配合基础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微胶囊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并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剂与酶制剂和中草药的复合微胶囊制剂要比只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剂效果更好。 (7) 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配合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剂的养殖模式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降低生产成本;发酵床上饲养, 生长环境更优、发病率大幅降低, 药费成本显著减小;最后, 由于发酵床养猪冬暖夏凉, 不用地暖、空调等设备, 大大节约了能源。

参考文献

[1]肖驰, 罗建模, 周淑兰等.Et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对生长猪的效果观察[J].养猪.1997 (4) :2-3.

[2]刘丽英, 张日俊.乳酸菌累微生态制剂及其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 第40卷第4期.

上一篇:卫星应急通信下一篇:胆管扩张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