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式教学

2024-05-28

角色扮演式教学(精选11篇)

角色扮演式教学 篇1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更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及后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相对较弱,而这已成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一个普遍问题。本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角度出发,介绍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使用“角色扮演”式教学法,及其实施过程。对“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其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优势进行阐述,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一种方法,唤醒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意识。

关键词:角色扮演,课堂,回归生活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和使用能力,学生应用技术处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知识和技能是硬性、可量化的,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这些隐性因素则会对学生产生长期影响。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往往不够,而现代社会恰恰需要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能力,这些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发展,现代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角色扮演”式教学法把知识技能与生活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角色间的交往中学习知识,增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角色扮演”式教学法的提出

“角色扮演”式教学法是美国的社会学家范尼•谢夫特和乔治•谢夫特首先提出的,在《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一书中,他们提出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进行教学,而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

我国教育工作者也对“角色扮演”式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章志光认为角色扮演是让受教育者在创设的情景中担任某一角色,认识自己的角色,了解角色的社会属性,已改善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为目的。蔡敏提出角色扮演是以培养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为目的教学,它是在教师创设复杂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对情境分析后,尝试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角色扮演”式教学法是基于情境的学习,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在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体验所扮演角色,思考如何在情境中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让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角色扮演”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它把师生间的交互,学生间的交互贯穿在教学始终,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使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角色扮演”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对其所创设的情景进行精确设计,现场指导和阶段性总结,要掌控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对学生在扮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预估,并能快速反应并形成对策。教学结束后,学生享受教学过程,并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角色扮演”式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角色扮演”式教学法的课堂应用

1.“角色扮演”式教学法的内涵

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应用的“角色扮演”式教学法是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要求决定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本质要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不仅使学生在发展个性的同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使学生应用技术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对科技具有前瞻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社会性表现在,学生要明确信息社会法律法规,权利与义务,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信息技术课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社会价值,即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因此,信息技术课中的“角色扮演”式教学法是一种以表演方式进行的教学,学生在已有经验上,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推敲角色被赋予的社会属性,通过想象,感受所体验角色的内涵,分析角色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与其他学生交流沟通,解决教学目标,进而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课前教师要预先准备一个主题,对选的主题有较细致的分析和掌握,对主题设置一些实际问题,问题的设置可以不用非常复杂,但却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在课前也要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对将要选定的角色要收集素材,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学生对将要展开的课程也要进行学习,这个过程就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课程开始后,学生分组根据自己所选定角色开始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即兴发挥,教师要对总体方向进行掌控,但不能完全干预学生表演。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素材,总结归纳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采用交流、辩论的方式,解决最终的问题。再问题较难无法解决时,教师应对过程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达到最终的目标。

2.信息技术课中角色扮演的特点

(1)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不可分割。角色扮演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体验社会性道德性的问题,通过体验百味人生人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

(2)教学方式自由民主。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角色进行准备,自由发表观点。教师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规范学生,更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当作学习目标强加给学生,学生具有自由民主的发言权利。

(3)教学过程互动为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自己主动扮演各种角色,学生可以和教师互动,也可以学生之间互动,学生还可以进行辩论,在互动过程中,既能完善自己的理论,充实自己的依据,还可以从别人的论据中找到问题解决方法,改变自身不足。

(4)教学环境开放随意。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角色扮演教学,空间选择性很大,既可在电脑房也可在普通教室,只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场所,不需要复杂的背景道具,学生也无需中规中矩地就坐。

3.信息技术课中角色扮演的实施

(1)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设置一个主题,主题选择要具有社会性和讨论性,能够让角色扮演者很快进入所创设的情景中。情境要在特定背景或环境下。如,《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一第六章信息安全这章的内容,教师可以以“信息安全需要管理部门监管还是需要上网者自律”这个主题创设情境。背景可以是听证会,角色有“快播”经营者,网络监管部门,记录员。观众可以参与两者的讨论,支持或反对两者观点。在课前,要让学生了解选择的角色,并搜集关于快播违反法律法规的素材。

(2)角色选择。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角色的选择尤为重要。角色应选择影响力大,有权威,知识背景丰富,被公众认可或大众熟知的人物。如之前设置的角色,网络监管部门人员代表政府,有权威性,而快播的经营者是大众熟知的播放软件,它所带有的数据库存储大量视频文件,使用者可以下载或上传视频。因涉事单位涉及大量非法视频而遭到查封,涉事者被判刑。这里,快播的经营者和网络监管部门进行辩论,分别就上网自律性重要还是监管重要举出论据,最终得到最终结果。

(3)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在角色扮演教学过程中也要参与其中,但只起到引导和协调作用,控制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引导学生角色走向。教师可以扮演一个记者向学生扮演的角色提问,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还能按照教师预设的方向进行。案例中,扮演经营者的学生首先承认自己的过错,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感到自责和遗憾,但他指出,如果上网者本身自律能力强,不上传和下载有害信息,这样就不会带来如此大的危害。教师此时提问观众,对此观点的支持者和反对者提出自己的想法。观众可以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然后,作为监管部门的人员发言,认为,在有害信息上传初期,作为经营者就要发现其中问题,采取措施,而不是在信息危害存在后,纵容或不作为,当传播扩大后,快播被举报,此时,已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损失。教师再根据监管者的发言提问观众,观众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参与活动,学生积极性发言,不仅拉近师生关系,更使课堂更加活跃。

(4)交互式学习。交互式学习过程包括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之间的辩论可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学习,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预先进行分组,组内成员搜集素材,整理素材,发言者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素材内容,小组内可交流讨论,小组间可进行辩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进行了踊跃发言,独到见解,深入分析,大量实例做论据,课堂精彩纷呈。

4.信息技术课中角色扮演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的观念更新,提高社会认知水平:如对网络世界的观念,学会判断虚拟世界的真假;理性的网络购物等。

(2)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道德和社会责任,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违法信息能力。

(3)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打破教材知识的局限性,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业成绩。

(4)有利于形成团队意识和促进自我完善。学生分组协作,分析,归纳,总结,表述,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组内,组外思维相互碰撞,增强学生思维能力,促进自我身心发展和完善。

(5)有利于师生互信,传统课堂教师是主体,学生服从教师安排,师生关系不平等,角色扮演课堂师生关系平等,教师和学生寓教于乐,更能增进感情,课堂更加和谐融洽。

三、“角色扮演”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局限性,一种课程,不能只用一种教学模式,只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使课堂更活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角色扮演”式教学法就存在以下问题。

1.情境选取问题

情境的选取要具有社会性,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选择不好就容易让学生困惑,甚至误导。情境选取过去简单就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选取过于复杂,就容易让学生思维分散,抓不住重点,难以控制。因此,情境的创设对教师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过高高低都无法达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时,要根据自己已有经验,阅读大量材料,对问题全面掌握,对教学过程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目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对技能与社会对接能力相对较弱,在这方面还需提高。

2.教学时间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课时较高考学科相对较少,一般一周1到2课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需要讲授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在高中阶段达到技术和技能的积累,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安排信息基础、网络知识获取,office、excel、powerpoint基础,数据库知识、信息安全知识。选修VB程序设计。角色扮演教学法可应用在知识性学习上,但完成一次课程往往需要2至3课时,这就占用了其他内容的学习时间,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操作中,只能在几节特定教学内容中使用。

3.终结性评价问题

高中阶段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自我意识相对较强,对事物本身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角色选择时对事件未必有正确的判断,角色扮演最终要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培养,而教学结果不能对全部学生有一个量化的考量和评判。课程结束后,最后做一次或多次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采样,才能对学生进行一定评价。

结论

所学不知所用,是学生的困惑,角色扮演法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角色扮演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加强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们也要客观的看待角色扮演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希望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开展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欧阳喜敏.课堂教学中学生表演的作用与形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5):15-16.

[2]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第20卷第6期.

[4]金盛华.角色冲突·角色偏常·角色创造[J].林崇德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沈阳出版社,1990.

[5]李艺,朱彩兰,董玉琦.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其研制概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3.7.

[6]O.Donnell,N.,&Shaver,L.(1990).The use of role-playto teach communication skills.Paper presented at 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ccessful College Teaching(14th,Orlando,FL,March 1-3).

[7]李淑环.角色扮演与学生的心理发展[J].时代双学(双月版),2006.3.

[8]张传明.角色扮演教学法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2.(3).

[9]Joyce,B.R.,Weil,M.,&Calhoun,E.(2000).Mod-els of teaching(6th ed).Needham Heights,MA:Allyn&Ba-con.

角色扮演式教学 篇2

不同种类的教学系统分成许多类别——课堂过程(实况的、面对面的),广播过程(电视或者收音机),自我教学报(自学),网络基础教程(内联网、互联网),实验室活动,研讨会,讨论会,是滴考察旅行,课件(电脑基础训练、桌面管理界面),和电话会议。仅仅一个娱乐系统都有许多相互联系的组件,教学系统也一样。我们下次再调查这些组件。

角色扮演指的是一种模拟,这种模拟的显著特征是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开放式的交互。实质上,一个角色扮演要求一个人设想他是另一个人或者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个人要想其他人或者情景要求的方式表现。目的是学习一些关于另一种人或者一个不常见的情形动力的东西。那角色的描述或许很普通,留给参与者很大的活动范围,在许多情况下,目的是允许人自己的特性出现以至于他们能被讨论或者修改。在其他模拟中,例如历史的娱乐,为了表达在那个时期的真实生活描述高度细致的角色。

角色扮演模拟被证明是一个激励性的、有效的发展特技的方式。尤其是移情,我们一天天的社会行为被我们关于我么是谁、我们的伙伴是谁、为什么他们以那种方式去做等设想支配。一个强有力的挑战方式因而改变,这些假设是为了体验来自别人的观点。

角色扮演式教学 篇3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教师角色;大学英语教学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高等教育外语教学专项”一般资助课题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YGW15010)

【分类号】H319

1.引言

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在《儒效篇》中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研究也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 ”由此可见,体验对个体的认知、情感的获得、提升有很大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创设各种情境,通过组织出值得学生回忆并有所感受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留下深刻印象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通过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英语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实践。近年来随着自主学习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对教师角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已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角色, 例如教师是知识的"主讲者和传授者"的角色, 已不能实现体验式教学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实现学习过程中的从被动变主动,从依赖到自主学习的转变,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与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 达到促进其主体性充分、自由地发展。 在实际教學中让学生亲历体验,不但有助于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探究和获取知识, 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发现知识和规律,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英语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可突破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为学生创造大量机会和情境让其更多地直接接触英语材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角色,使语言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一种创造、运用语言的体验过程,成为一种栩栩如生的互动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在体验中提高英语水平和学习英语的乐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必将成为教学的主流。“体验式” 教学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对英语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研究

我国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在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也难以养成,此外,学生学习外语还会呈现出如语言焦虑等不良情绪和态度。 体验式教学强调将外语教学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来,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革,这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语言实践的组织管理者、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传授者和情感因素的调节者。

2.1 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山东现代学院从2012年12月以来,在英语教学中采取“做、乐、赛”教学模式,整合了教学资源,做到了教学资源的层次化、多样化,每堂课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设计了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在第一轮结束后教师只总结优缺点,不评价,最后根据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反馈信息,不断对其进行修改、更新、完善。

2.2 语言实践的组织者

要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发挥出色的组织管理者的作用。

英语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实践。山东现代学院采取的“做、乐、赛”教学法,组织安排了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活动。每堂课都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获得了充分的自我发展,同时,还增强了社会交往技能,这对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山东现代学院进行的“做、乐、赛”,能够敦促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倡自我发挥,使课堂始终处于活跃、真实的情境当中,例如就文中的一个话题展开小组讨论,也可以是角色扮演,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有效的帮助学生巩固理解了所学的知识,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技能。

2.3 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受多年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学生自身难以从思想认识上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认为对学习和学习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教师。因此,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进行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浓厚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而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山东现代学院的“做、乐、赛”教学法中,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并非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山东现代学院正在积极引进网络教学平台,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4 学习方法的传授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若想真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应当改变以往只注重传授知识,而更加重视传授必要的学习方法,同时要指导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方法。 只有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持续不断地自主学习,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

2.5 情感因素的调节者

体验式教学讲求知情合一的原则,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教师应在学生情感方面予以调节,而不是仅重视知识传播。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进行鼓励教育,使他们对学习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鉴于学生学习英语时易产生过度的语言焦虑,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质疑,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参与做、乐、赛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热情,使学生树立信心,进一步提升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水平。

3.结语

总之,英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他们在做中学,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知识与快乐。

【参考文献】

[ 1 ]杜宗蔚. 英语教师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研究[ J ] . 科技信息 ,2008(32).

[ 2 ]范姣莲,高玲 . 对大学外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思考[ J ] . 中国电化教育 ,2004 (5).

[ 3 ]王毅敏 .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 J ] . 外语教学, 2003(2).

[ 4 ]王蔷 . 英语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 M ] . 合肥 :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 5 ]陈佑清 . 体验及其生成[ J ]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2).

角色扮演式教学 篇4

关键词:角色扮演,情景教学,要点控制

情景教学最初由英国语言教育学家Palmer和Hornby创立, 应用于语言教学中。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要求, 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即以生动直观的语言描绘, 创设典型的场景, 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促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而角色扮演 (Role-Play) 是情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常用技巧, 起源于心理教育, 其主要特点是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回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角色扮演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 被用于许多学科的教学之中。

一、角色扮演式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主要特色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并称为“教育中的三个认识论”。建构主义是其高级发展阶段, 是角色扮演式情景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学习者在情景中与他人交流, 把学习情景看成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 自我控制整个学习过程, 进而对知识的理解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实现自我建构。

与以灌输为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角色扮演式情景教学法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色。

(一)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采用角色扮演式教学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情形, 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感同身受, 其他没有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亦获益匪浅, 最为重要的是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入的认识, 而且可以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实践表明:教学方法与个体的学习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在角色扮演中, 学生要综合运用视觉 (看伙伴的表演) 、听觉 (听伙伴的对话) 以及实际操作 (部分肢体动作) , 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有文献表明个体学习效率可达到80%。

(三) 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角色扮演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 而且还要逐渐学会关爱生命、关注社会, 从而使自己的分析和鉴别能力及人文素养都得到提高。以应急管理教学为例, 在应急响应的环节中, 学生不仅掌握了应急技能, 更深刻体会了“安全第一, 以人人本”的管理理念, 有利于培养其正确的情感和态度。

(四) 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主体的转变

“填鸭式”教学中, 学生犹如“旁观者”, 并未真正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而在角色扮演式情景教学法中, 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与参与等形式, 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寓学习于角色扮演之中,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随之提升,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 从而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转变。

二、角色扮演式情景教学法的教学程序与控制要点

角色扮演模式具有较强的教学程序性, 它的实施过程需要遵循如下教学程序。

(一) 选定并进入问题情景

不是所有的教学知识点都可以选择采用角色扮演, 在选定情景时, 学生对情景的熟悉程度是最重要的要求, 越熟悉就越容易进入问题情景。一旦选定后,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向学生展示问题情境, 如讲解真实故事、提供模拟案例等。学生清楚理解问题情境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后, 是角色扮演式教学的起点, 也是整个表演过程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 “演员”的选择

一般来讲, “演员”应具备以下条件:有担任某一角色的强烈愿望;有一定的表达与表演能力;乐意与别人探讨问题;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教师在确定人选时, 最重要的是预先征求学生的意见, 强行安排可能会使学生感到不自然, 不利于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从而导致表演失败。

(三) “脚本”的制订

学生的创造性发挥与临场表现是一把“双刃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 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又要控制整个环节不至于“跑偏”。因此, 需要优先制订情景“脚本”。“脚本”的制订主要包含主要学习目的和相关知识点的串接, 使得角色扮演活动在教师整体控制下尽可能发挥个体的个性。

(四) “观众”导向

好的“表演”和观众密切相关。在角色扮演的教学组织中, 让不参加表演的学生也进入状态, 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使他们与表演者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只有大家都进入问题情景之中, 才能营造出一种活跃的氛围, 获得真实的体验, 特别是对那些表现不活跃的学生, 要想办法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也能投入对问题的探究之中。

(五) 现场引导

现场引导是角色扮演式情景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在明确的教学主线和目标的情况下, 对现场的控制能力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 要控制住整个情景走向趋于既定的脚本, 从而到达教学目的。

(六) 评估与优化

评估是一轮表演结束后教师的点评, 由于学生对问题情境的理解不尽相同, 持有的价值观念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所以对角色的行为取向会出现观点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正是评估的要点, 教师要把讨论引导到对问题的不同理解上, 分析表演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而不能只关注表演的舞台效果和角色的表达方式。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优化, 在评估的基础上, 开展第二轮的表演, 会直接达到教学目的。

三、角色扮演式情景教学法的主要难点

任何教学模式的实施都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角色扮演式情景教学法也有应用时的难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情景设置要“准”

情景设置的“准”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要准确反映教学知识点和主要教学目标, 不可为了追求满足学生表演的情景而“本末倒置”。二是在满足教学目的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选择学生熟悉的、能提升学生参与兴趣的情景。若情景设置不当, 非但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反而会打消他们参加表演的热情。在实践教学中, 情境太简单或过于复杂都会使得学生觉得乏味无趣, 从而失去角色扮演的兴趣。为避免发生这些情况, 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能力状况, 使所提出的问题情境既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又符合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发展水平。

(二) 情景扮演对教学时间要求较高

时间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就角色扮演的教学过程来看, 从准备到表演再到讨论与总结需要花费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一个完整的角色扮演周期最少也需要3个课时, 这无疑会占用其他教学内容的时间, 给课程整体安排带来困难。

(三) 教学评估难度较大

教学评估是对教育方法检验的过程, 本身就需要时间、资源和方法。实施角色扮演式情景教学的最大难点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课业评价方法, 如课堂测验、期末考试等, 角色扮演式情景教学的考核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也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平时检查、课堂观察、个别谈话和典型行为测量等真实性评价方法来考核学生经过多次角色扮演所发生的变化与取得的进步。因此, 编制各种科学的评价工具来保证评价结论有较高的效度与信度便成为检验这种教学效果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四、结语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相比较, 角色扮演式情景教学方法具备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等显著优点。本文探讨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特色, 给出了执行该方法的关键程序和执行要点, 并针对该方法具体使用时的难点做出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刘灵灵, 陈颖.情景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 2015 (18) .

[2]段晓凯.角色扮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 2013 (18) .

转变师生角色  实施自主式学习 篇5

当今社会生产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能将“授人以鱼”转查为“授人以渔”,能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们不妨先看一个案例:根据有关调查,以一个60人的班级为例,课堂上能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问的:小学生阶段为75%~80%,中学生阶段为25%~45%,为什么越到高年级,学生就越不愿回答问题呢?是学生没有答案吗?显然不是。是旧的“一言堂”、“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习惯于坐享其成地听权威答案;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使他们习惯了当“配角”。

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的讲授采用“计算机+投影”或“粉笔+黑板”的方式,以逐个知识点的讲授为主,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学习兴趣,课堂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抄写教师板书和整理笔记上,真正用于理解知识的时间很少,即使有一个知识点脱节学生也会越听思维越迟钝,最终导致学习效率降低。传统实验课依附于课堂理论教学,完全围绕课堂理论内容进行。实验只是验证理论,只是按开关、看数据、写实验报告就结束了,且大多数实验必须严格按规定好的步骤进行,失去实践教学的真正意义,学生得不到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显然,这样的实验教学只是一种操作训练,对不少学生来说,已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突出接受与掌握、强调知识与技能,冷落了发现与探究、忽视了情感与体验,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和技能准确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练,考试时用固定的方法把知识表现出来,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侵蚀。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以往的教学注重接受式学习,追求知识的明确化和标准化,较多地停留在知识的学习与记忆上,而未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自主性

1自主式学习的内涵

从学习方式上看,学生的学习活动可分为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和“自主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是学生主体所接受的信息由外部指导者直接提供或呈现,经过学习主体心理的同化和顺应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接受式学习”学习效率很高,适合学习外显的明确知识。“自主式学习”并不是指自学,而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己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

2创设学生自主式学习的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充当的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学生的任务只是被动地容纳和接受。这样的师生关系相当于“学生是储蓄所,教师是储蓄者”。课程运行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在学生那里储蓄的知识量,而学生则在不断接受所谓的“博学者的知识赠品”的过程中,其客体地位及依附于权威的心理便变得根深蒂固,批判意识及能力也就会随之丧失。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按照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既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或是对所记忆知识进行重现,缺乏对事物的探究能力和自我分析辨别能力;教师本身也已经因为习惯了按照早已熟悉的教案进行教学而使自身的思维方式程序化。倘若我们忽视了这些就会丧失了教育本身对被教育者其创造力和自我建构知识能力进行培养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改变教学中师生角色和关系入手来考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师和学生自我能动性的禁锢。

首先我们要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只有教师从学生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坛上走下来,才能把以往单向辐射式的知识传输变成网状多向的知识交互。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打破学生服从教师的旧观念。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破除学生“无知者”的主观假设,不再把学生看作是不成熟的、不能承担发现知识和创新知识重托的个体,而应该认为学生是具有批判力、创造力的个体,他们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视界,有着自己个体的独特性。在情感方面,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在教育过程中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育过程和教育活动;在传授知识方面,教师要善于改变单一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对引导形式进行研究探索,从而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的研究探索活动,又完全不能代替学生,只能当好学生的引导者和研究伙伴。教师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成就并予以鼓励,可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来源。在得到教师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易于激发出来;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心最容易树立起来;学生无限发展的潜力最容易挖掘出来。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尊重、爱戴和喜欢,亲和力强,也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创设一个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充满合作的学习环境和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角色,激发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些知识,有些学生确实已经掌握,甚至比我们的想法更新颖、更独道、更优秀,不妨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来当“老师”,老师当“助教”。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个组负责讲解一堂课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明确所探究的问题,自己收集、分析信息,做出自己的假设或预测。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对其他同学的问题进行解答。对于在该组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则由老师与全体学生经过共同探究求得答案。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已在“备课”时对所探究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理解或预测,课上的探究是在教师的参与下,与全体同学共同讨论证据、比较结论,并把自己的结论与科学知识进行比较,建立联系,获得新的观点和新的思维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构建、修正或放弃自己原有的认识和解释,从而扩展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角色的互换一方面调动起了学生内心自己要当老师讲课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平等、民主、和谐了。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工作者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了通过自我的探究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能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感受人类探索自然规

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会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学生感到书本中的知识就在身边,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强烈,进而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形成依靠自主的学习来认识客观世界的意识。

三、教师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在师生角色转换的教学情境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的思想犹如一只只放飞的风筝,而教师就是放风筝的人。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在探究问题时的分析能力、认知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学生的思维相对于教学内容发生脱离或在理解知识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时,教师的核心作用不是简单地将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而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的每个教学决策都要以学生的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动为基础,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出发,达到新知识经验的建构,而不是从教师。从课本出发,在这种意义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但另一方面,教师并不是跟在学习者思路后面的追随者,而是要基于学生的反应采取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的、积极的教学策略。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与监控者,教师需要设定教学目标,需要把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起来,如教学内容、学生的差异、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设计等,教师是教学这部戏的导演,同时教师和学生又都是教学中的主角演员,他们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对自己的学习成败作出正确的归因,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纠正,最终引导学生走自主学习的道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的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为核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让学生走自主发展终身学习的道路,最终使他们成为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雷文华,中学物理课程的探究式学习,教学与管理,2007(6)

[2]冯文权,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命题的多学科视角的审视,教育研究,2007(10)

[3]张伟,沈瑞珠,自主式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

[4]张志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奠基—一山东省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2007(3)

角色扮演式教学 篇6

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又是“项目”的负责人———项目经理,在这里我称为“教师项目经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精准把握住这双重的角色,从而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育任务?

作为教师,其原有角色的职责在“项目式教学”中是仍然完整的存在的,在这里不在赘述,需要分析的是教师如何在新的模式下担当好“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这一角色。我认为最终要的是明确教师项目经理的责任,并在实践活动中尽职尽责。

项目经理,百度百科这样描述:从职业角度,是指企业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对项目实行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的责任保证体系和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设立的重要管理岗位。而“项目式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教师项目经理的职责也应该源于此,但不局限与此。

首先是实践活动中“项目”的选择。在真正企业管理模式下,项目选择不是完全是项目经理的职责,起码不是由项目经理一人决定的,并且在选择项目依据更企业化,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往往是企业最直接的目的。但是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下,选择怎样的“项目”去实施却是需要教师项目经理来决定的。

教师项目经理在选择项目时,第一要考虑的是项目的现实意义,是否具有一定社会价值,这也是项目和平时教学中实例、练习的区别。现实意义可以是社会价值,给人们生活、生产、学习等带来哪些帮助,不需要用货币来衡量;而另一种就是企业相同的价值观,可以给企业创造多少效益。

第二要考虑项目的难易程度和项目中所含知识量的多少,要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项目经理的带领下,通过一定研究、探索能够完成。所选项目太难固然不好,学生知识水平达不到,揠苗助长效果不好,不像企业还可以再招聘高级人才。但项目太容易也不成,达不到教学的目的,项目中所包含知识量少,学生通过项目掌握不了必备的技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要考虑项目的工作量、任务量,要满足教学周期的安排。实际的企业级项目往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到几年,而作为实践教学活动是不可以的,我们有时间的限制,应结合实际,综合考虑,但是要保证项目的完整性。

在企业项目实施中,组织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是项目经理管好项目的基本条件,也是项目成功的组织保证。我们的“项目式教学”实际活动中也同样如此,一个班级的同学往往被分成若干个项目组。这就要求教师项目经理精心组织、分配项目组,每一个项目组实力均等,并且人员搭配合理,不能仅仅以学习成绩为依据划分。一个组内既要有管理系人才,又要有技术型人才,还要有商务型人才。每个项目小组还要指定项目组长,并且应该定期轮换。

在教学“项目”确立后,教师项目经理要领导各项目组进行项目策划,制定项目的质量目标和项目的开发进度,以及各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任务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项目经理要做好指导工作,教的是管理的方法和企业运行的规章制度,至于各项目组策划的好与坏不要过多的去强调,有差异才有比较,学生才能从中学会更多的东西。这是和真正的企业项目管理有所区别的,企业在进行项目策划时肯定是要做到尽善尽美。

在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项目经理要宏观指导各项目组的各项工作,遇到难题,提供研究方向,去引导他们自己解决,而不是亲自动手或是像传统课堂那样开讲。组织项目组定期召开进度、质量、安全例会。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尽可能的营造出真正企业氛围,使学生感到,他们就是在企业上班,真真正正在参与某个项目的实施。及时检查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对于中间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处理。

最后,当教学“项目”结束时,做好收尾总结工作,在这个阶段整个教学活动将会升华。首先考察蕴含到项目中的知识要点学生们是不是已掌握,教师项目经理要和学生一起回顾,查漏补缺。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对于企业员工这一角色进行深入挖掘,在工作中学到了什么,哪些做的还不好,怎么做才能做的更好。最后,要和学生一起做项目总结,项目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为企业解决了什么问题,实现了多少利润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和真正和社会接轨,和企业接轨,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总之,“项目式教学”是学与做结合最紧密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受企业欢迎的教学模式,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为了“教师项目经理”,我相信“教师项目经理”引导下的“项目式教学”将会给我们教学改革开创一片新天地。

摘要:本文针对现下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法”做教学研究,在这中基于企业实践的教学活动,教师这个传统角色如何转变,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什么,作者深入的做了研究,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教师项目经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15(4).

[3]李江帆.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4]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角色扮演式教学 篇7

在上班式课程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角色定位首先是引导员。以《出纳员岗位实训》上班式课程为例, 出纳工作是财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假设一个学生初入某个单位的财务部门, 要把他引领到出纳员的岗位上来, 就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

(一) 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内涵

课程伊始, 学生对出纳工作只有一个笼统的认知。教师要通过课程定位, 规划课程内容, 让其对课程的认知“由点到面”, 并明确自己“该做什么, 怎样去做”, 即出纳员应该完成财务工作中的哪些业务, 要具备哪些基本操作技能。上班式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 要与实际岗位工作紧密联系, 尽量做到“零距离”对接。这就要求教师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切实做好企业调研, 了解和掌握企业出纳工作的现状和相应政策法规的新信息, 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比如, 发放职工薪酬业务, 要让学生除了掌握现金发放, 还要掌握怎样通过企业网上银行用银行存款发放;再如, 新版发票与旧版发票相比, 防伪识别点有哪些不同等等。要学生学到的都是真实的实际知识。

(二)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境, 引领学生从感官上自觉进入角色

上班式课程教学模式要求教学环境尽量接近企业实际, 尤其是实训类课程, 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的建设上, 在方便教学的同时, 一定要尽量做到仿真。

实训室的硬件环境布置, 要打破传统“填鸭式”课堂的布置习惯, 即便做不到与实际财务部门一模一样, 也要尽量做到方便教学。比如,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一小组围坐, 一人一桌一台电脑;每一小组配备若干实训工具, 如点钞机、支票打印机、计算器、印章盒等, 指定专人负责;设立实训成果档案柜, 定期整理、评价和统计小组实训成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这样布置实训场景, 既方便学生学习讨论和查阅资料, 也便于实训过程中的角色模拟、分工协作和互动。

在软件环境建设上, 教师应根据出纳岗位的经济业务、工作流程和应掌握的操作技能,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企业调研成果, 结合企业实际, 做好案例开发, 把知识点融于实训软环境中。要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会“按程序办事, 用凭证说话”, 在教师的引领下, 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总结和体会知识技能点, 自觉进入出纳工作状态。在完成实训任务之前, 教师还要交给学生“三把尺子”, 即实训技能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行为规范, 以方便学生度量和评价自己的工作业绩,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使其明确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出纳员。

教师是辅导员

采用上班式课程教学模式, 学生是主体, 在前台;教师是后盾, 在后台。教师要脱离“满堂灌的教书匠”角色, 从繁重的主动讲解中解脱出来, 放手让学生“当家作主”, 让其不但从感官上进入角色, 还要从理性上自觉接受并融入这个角色。作为“辅导员”的教师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 教学组织设计

教师要根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量化教学内容, 要搭好教学组织的框架, 进行“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情境”三段式设计。首先, 结合企业实际设计完整的案例, 将教学内容置身于案例之中, 并划分工作项目, 如出纳员基本操作技能、现金业务处理、银行存款业务处理、银行转账结算方式业务处理、外币业务处理等。其次, 在每个工作项目中设计若干工作任务, 如现金业务处理项目包括的工作任务有现金结算的管理、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的保管与清查等。再次, 在每个工作任务中设计若干工作情境, 如在现金收入的工作任务中, 根据现金收入的范围, 可设计的工作情境有用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收回剩余差旅费和小额零星销售收入现金等。

教学组织的框架搭好之后, 要让学生在这个框架里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最有效的方式是交给每名学生一枚出纳个人印章。印章代表着权力和责任, 要让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实际工作, 去体会作为一名出纳员, 如何才能立足本职, 使用好手中的这枚印章。要让他们有使命感, 有角色意识, 在工作中体会这枚印章的分量。

(二) 教学过程设计

上班式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是“上班式学习、研究性工作、竞赛式考核”。所谓上班式学习, 指学生的身份是工作者, 在实训环境里不是被动地学习, 而是主动地工作,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上班的过程, 要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研究性工作, 指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是同事关系,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要相互讨论协商解决。学生遇到难点和关键环节解决不了时, 教师要做学生的后盾, 以“师傅”的身份出现, 答疑解惑。竞赛式考核, 指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 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 完成工作任务, 考核和评价工作成果。

为了突出上班式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理念, 应将整个教学过程按以下几个严谨的工作步骤设计: (1) 教师分配工作小组, 下达工作任务通知单, 公布工作任务内容、流程、知识和技能标准。 (2) 学生分小组进入工作情境, 分析、讨论工作任务, 明确完成工作任务的难点和关键环节。 (3) 教师进行关键环节的指导和知识技能的拓展。 (4) 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提交和展示工作成果。 (5) 教师根据任务内容、流程、知识和技能标准评价学生工作成果。 (6) 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总结和报告, 教师对其进行评价, 找出教学中的问题和薄弱点, 以调整以后的教学。

(三) 教学方法设计

任务驱动教师要规定好每次课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工作任务的设计要合理, 既要满足课程需要, 避免学科之间的重复, 又要接近企业实际, 经得住企业专家的论证和认可。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有两层含义, 一是教师和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角色扮演, 教师是“师傅”, 学生是“徒弟”。教师不能面面俱到地辅导讲解, 要设定一些问题, 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 讨论对策。比如, 发票的审核和人民币的真伪识别, 要先让学生鉴别, 再指出其不足, 让其明确:徒弟经过经验积累, 终究会有独当一面的一天。二是教师和学生在工作情境中的角色扮演, 教师和学生有可能是某个工作流程里的两个角色。比如, 学生是出纳员, 教师或是客户, 或是财务主管, 或是银行工作人员, 帮助学生完成某个工作流程的演绎。比如, 预支和报销差旅费、从银行提取现金、商场销售收入现金等。教师要尽量脱身, 让学生自己完成流程中各种角色的演绎。

小组竞赛每个工作任务都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考核和评价。教师要让学生明确, 每一个人工作任务完成的好坏, 都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工作成绩, 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教师要通过设立每个小组的工作档案柜, 让各小组的工作成果有目共睹, 奖优罚劣。

专家点拨一是教师要与企业专家保持经常性联系, 得到专家持续的指导和帮助, 二是启发学生从从事出纳工作的家长或亲戚朋友那里获取就业指导, 促进课堂学习。

(四) 教学手段设计

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目前, 我院《出纳员岗位实训》课程基本完成了相应网络课程的开发, 其课程定位、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学方案、教学课件、案例库、相关法律法规等资源已经开放,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和评价。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结合工作任务所需, 可利用大量图片和场景视频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如学生在完成开立银行存款账户这个工作任务时, 可利用一段实景视频, 让学生既有身临其境之感, 又避免教师空洞的指导,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与企业协作, 让企业专家进课堂这里的企业专家主要是指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他们大都是从出纳员角色开始, 慢慢走上财务工作岗位的。他们在工作中有很多切身体会, 在适当的时机, 把他们请回课堂现身说法, 与教师的指导相比, 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师是评论员

采用上班式课程教学模式, 教师还要做好考核方案设计, 扮演好评论员的角色, 对学生的工作业绩和职业素质作出合理评价。

(一) 工作业绩评价

结合小组竞赛式考核, 以财务主管的身份, 做好过程性评价教师在组织实训工作过程中, 已经建立了小组档案柜, 每个学生每次的工作成果都以小组为单位在档案柜里展示。教师要以财务主管的身份, 及时对每名学生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和打分, 并分组汇总成绩, 对成绩优秀的小组要及时表扬和奖励。通过这种形式,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 出纳工作并不单纯是一个人的事, 出纳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财务部门的工作质量, 要让学生在明确自身工作职责的同时, 增强团队意识。

改变传统的闭卷考核模式, 做好期末考评出纳员应掌握的会计核算理论知识点主要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两部分, 难度并不大。这些业务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点是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所以, 教师要结合考核重点, 调整期末考核内容和形式, 要避免单纯的理论知识考试, 避免传统的单选、多选、简答式题型, 代之以案例操作形式的实务闭卷考核, 重点评价学生的实务处理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 职业素质评价

学生要扮演好出纳员的角色, 就要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协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教师在实训过程中要随时从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考评。比如, 在工作习惯方面, 某个学生实训结束时, 教师要看他所用过的财务印章是否保管齐全、有关单据和账页是否装订整洁、作废的单据是否按规定销毁等等, 要让学生明确, 很多时候良好的工作习惯决定工作的成败。

摘要:上班式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方式, 引领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情境, 进行“上班式学习、研究性工作”, 让学生在主动的工作体验中掌握职业操作技能, 理解理论知识点, 即做中学。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书先生”的角色, 成为学生的引导员、辅导员和评论员。

关键词:上班式课程教学模式,教师角色,任务驱动,出纳岗位,实训

参考文献

[1]沈宝燕.出纳员岗位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 :5-7.

[3]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0-26.

[4]施菁, 刘文辉.角色定位教学模式在《销售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新农村, 2010 (7) :148.

角色扮演式教学 篇8

一、对第二语言汉语课堂中的案例教学的运用的再认识。

尽管案例教学在近年的第二语言汉语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但毫无疑问的是,对于这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法,不管是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依然存在着广泛的疑问。有人觉得案例教学和我们课堂举例就是一回事,案例教学只是一种时髦的说法而已,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有人觉得案例教学课堂虽然看似精彩,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根本没有掌握实际知识;更有偏激的人觉得案例教学就是教师的一种懒人工作法,根本不是一种有效的可以称之为一门专门的教学方法的方法。

上面我们列举了诸多对案例教学这一问题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疑问。但我们认为,案例教学的出现和推广是具有广泛意义的,这一点在范围日益扩大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验证。从事实上,哈佛商学院、医学院的实验已经证明,案例教学法在教育领域是存在着巨大意义的,虽然这并无法验证在语言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但这依旧是可以探究的。第二,案例教学是符合社会发展:

(1)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MTCSOL,即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英文全称是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现代社会,人们的各种观念、习惯都在快速变化,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适应新时代教学活动的需要,我们需要挖掘案例教学这样的新兴方式方法。第三、案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绝不是一种随意地糊弄,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准备以及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等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上好一堂好的案例教学课,并不像大家猜测臆想中的那么简单。从根本上讲,伴随着现代社会多媒体的发达,人们获得结构性知识的途径变得十分丰富,而大家认知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在这样的一种新的形势下,如何让学习者建立起程序性知识,才是教师应该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用中国一句老话来说即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深入了解并推广案例教学,是具有深刻的意义的。

二、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作为我们前文提到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在案例教学式的第二语言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呢?根据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王千幸教授的说法,教师必须具备倾听、回应及沟通,以引导学习者进行案例探究的能力,促使学习者针对案例批判分析及深入洞察(insight),此乃案例教学法成败之关键。那么在第二语言汉语课堂教学中,又有哪些不同呢?

我们认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引导者,怎么引导呢,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一)课前教学准备。这一方面不仅仅要求教师自身进行案例准备,教学设计,这里要解决怎样选择案例,怎样使用案例等多方面的问题;另外,也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课堂的准备过程,案例教学的课堂,学生是必须在教师指导下做了充足准备的,否则,整个课堂教学中会死气沉沉,甚至无法延续。

(二)课堂的教学实操,这一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

1、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抛弃传统的教师定位,学会当一个倾听者,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里要求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唯一正确答案的枷锁,例如我们用汉语怎么问一个陌生人的名字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将是多方面的,学生可能会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也可能会回答“你姓什么?”,“你叫什么?”,“你的名字是什么?”……区别于我们的传统教学,我们往往只会教一到两个规范的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方法,但这也往往造成我们的学生说话死板,而在实际交际中显得非常奇怪。语言是一种生动的东西,注定在运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千奇百怪的变化,这不是像数学公式那样的固定化。这一点在口语表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你叫什么名字?”“我的名字是XX。”“我叫XX。”这是标准的规范的表达,但实际呢,我们往往会直接回答名字,而不是回答一个完整的句子,因为完整规范的句子在这里这不符合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省力原则(1)。

2、除了当好一个倾听者,教师还应该当好一个引导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为主导,但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还必须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虽然答案可以多样化,但是不代表着答案的任意性,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中去寻找合适的答案。我们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汉语数字表达中,很多学生由于文化习惯不一样,受母语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往往会说出十三千,二十十万这样的表达。虽然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准确地表达了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会严重影响交际,但我们认为对于这样的答案,教师还是应该进行引导的,引导学生掌握符合汉语表达规范的方式。我们再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们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发展汉语教学,学生给出一个答案:把不说汉语、不学汉语的人全部抓起来关到监狱里。从理论上讲,也许这是可能实现的,但从人性、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来说,这个答案是必须得到引导纠正的。以上两个例子都表明了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我们上文提到的引导,我们进一步认为,教师应该隐性地掌握着课堂教学过程,而且教师还应该以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回应。这种回应既包括鼓励学生重新检视自己的个人观点、引导学习者分析以及挑战学习者的思考三个方面。虽然我们要保持学生是主导,但教师仍然可以通过有效的回应,对学生的思考过程、思考结果进行有效调节,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并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4、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三点,我们还认为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相长”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很多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往往会比较发散,超出了教师的教学设计预期,但这正代表着一堂案例教学式课堂的成功,如果学生在长期的课堂表现中都无法突破教师的设计预想,那么这只能说是课堂教学的失败了,没能达到案例教学课堂所想要达到的目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放下,要承认学生的能力和表现,真诚地为学生哪些超出自己预想和自身知识范围的见解而喝彩。

(1)语言中的省力原则使人们在使用和发展语言中普遍遵循的一条原则,是语言发展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系统中任何一个层面的发展都可以看到这条原则所起到的作用。

(三)课后总结。上面我们重点探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还有课堂教学过程结束后的总结。这种总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每节课的课堂小结,一是整个课程结束后的总结。教师必须要定期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这样有利于更加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轨迹及知识成长轨迹,并根据学生水平的变化及对案例教学方法适应程度来合理设计课堂难度,以便让更多的学生最大限度获得我们前文提到的程序性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来适当调节结构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安排,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对国际汉语教师角色定位的建议

前文我们重新认识了第二语言汉语课堂教学中所运用到的案例教学,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探讨了作为一个教师所需要做到的方方面面的细节。我们在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一个总结性的表述:我们认为,要成为一位成功的国际汉语教师,要学会把握全球化发展下时代新形势的变化,掌握学习者的变化,学会接收了解认识并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诸如“案例教学”。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加深对案例教学本身的了解,调整作为一个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及基本素质,更需要结合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不同因素,采取适当得体的教学实施方式,从教师自身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等多个方面做好准备,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完成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搬运工到一个知识体系构建者的转变,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让参与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本门课程学习的成功,更能够锻炼其自身愈发强大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做到了以上这些,我们才可以算德上是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1]所颁发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要求下的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

参考文献

[1]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11):ISBN:9787100066617,P284.

[2]央青.案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应用[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01).

[3]赵嫚.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4]曹晓霞,王飞.纠正案例教学教师角色错位的几项措施[J].管理观察,2009(17).

[5]周蓓,李杰.关于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3).

[6]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

[7]王千幸.个案教学法迎向千禧年:新世纪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创新,1999(台湾).

角色扮演式教学 篇9

一、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1. 语文教师的角色地位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前那种教师独演主角、学生作冷漠看客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语文教师的角色地位已经转变为“平等者中的首席”,即语文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具体方法上,构建在人格平等、思想敞亮基础上的文本与师生多边交互对话,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追求。同时,语文教师已经不再是课程的附属者和教材、教参的“传声筒”,而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人文、网络诸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引进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积极主体。

2. 语文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偏重于学生单向对知识的接受,价值重心置于客体的学科知识系统上。新课程标准注重的是对语文知识有意义的、积极自主的和发现性的学习,其价值重心落在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之上。自主学习,在尊重学生独特兴趣和对生活独特理解的前提下还其选择的权力。这样,教学就应该是一种顺应学生身心和谐成长的促进力量,一种使学生思维开放、视野敞亮的推动力量。

总之,新标准下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合作教学”。它把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师—生”关系扩展为“师—生”、“生—生”、“生—本”多向关系。这种关系中,教师、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语文教学不但要给学生以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赋予其持续发展、成人成事的人格构建,使之可能由今日的学习主体而成长为明日的创新主体。

二、如何构建新型合作式的师生关系

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体会到要构建合作式的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做到心中有爱

要做到师生合作,首先教师要爱学生,爱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必经之路。“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课堂上,有的学生不爱读写,只喜欢听讲一些与书本相关的名人轶事,结果这些学生的成绩就可想而知了。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热爱语文。直到有一次在学生的作文上我发现了这样一段话:“老师给我讲故事了,当时她还对我笑了笑,好像我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原来他们更喜欢被关注,而不是被冷落,于是我试着让他们在课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荒谬,也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从书中向我问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很重要。

2. 给每个学生以尊重

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也不再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木头”,而是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每周一的最后一节课,我们学校都要进行集体劳动。我利用这个好的机会,和他们聊天,谈生活,谈学习,谈理想。主要是自己要先动手,他们帮忙时要注意及时表现自己的感激之情。几个“谢谢”下来,没想到从那以后,一些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语文课堂上明显活跃了,成绩也稳步提高,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劳动时我和学生们聊天,了解了许多学生心中的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原来他们已经是这么有思想的小大人了。师生共同劳动的记忆是美好的,我用照相机给他们留下了一幕幕美妙的时光,拉近了师生关系,有什么知心话他们也愿意说给我听。由此看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要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 课堂上要让真理作主

教师在课堂上要抛开自己“知识权威”的地位,遇到不懂的地方,或是无意的疏漏,要敢于承认错误,让真理作主。我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堂教学实录:小学四年级某班的语文课上,出现了如下一幕:“老师,应该是‘憧(读“充”,第一声)憬’,不是‘憧(读“宠”,第三声)憬’,您读错了。”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读课文,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喊道。“哦,是吗?”老师愣了一下,然后说:“那同学们打开辞典查一下吧。”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哗哗声,同学们查辞典好像从来没有如此兴奋过。结果出来了,老师说:“刚才老师的确念错了,希望大家记住它。你们如果能对老师讲的课提出质疑,就说明你们没有机械地读书,而是在思考。”让知识作主,让真理作主,这里也就是让学生作主。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厌学情绪就会减少,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汲取知识、提高技能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尽量做到这一点,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有较大的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状况也肯定会有较大的改观。

综上所述,合作式师生关系的确立已经迫在眉睫;合作式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地有赖于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优化。正如有学者中肯地指出:“许多教师从僵化的教参中挣脱出来,享受到一种解放感。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课堂对话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把学生个体动态生成的无序问题,有序地、随机应变地引向深入,要站到一个鸟瞰人生的思维高度去与学生开展对话,进行教学。

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 深刻地影响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 语文教学已经从从前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合作式教学。在新课程的指导下, 结合教学实践, 本文论述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生合作式关系的确立, 并提出了几种使合作式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新型合作式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条) .

浅析旅游教学“角色扮演” 篇10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旅游专业

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旅游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专业实践技能。而目前中职旅游专业的大多老师依然采用以课本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模式,过分注重书本中的知识,形成了理论和知识成为主体,实践和技能成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就出现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难、从业难的问题,也违背了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 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含义

“角色扮演法”,就是用演出的方法来组织开展教学。要运用小品、短剧或实现模拟等形式寓科学教育于表演过程中,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学习科学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2 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特点与意义

2.1 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特点。学生的角色扮演其实就是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通过情境中的角色展现出来,如何让学生更快地“入戏”,离不开情景支持。情景可分为环境情景和材料情景,在角色扮演中,要用好这两种情景。如在讲到《导游业务》中的处理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一方扮演导游,一方扮演游客,然后现场即兴表演。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他们真实的体会到若遇到这样的事件时,他们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处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心理来揣摩游客的心理,这就是环境情景带来的作用。

角色扮演的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角色扮演中,常常会因学生的一些幽默语言可能会活跃整堂课的气氛,学生不仅在学习中得到乐趣,还可以在乐趣中获得知识,一举两得。

2.2 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意义。①角色扮演法体现了教与学的开放性。②角色扮演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③角色扮演法可以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基本流程

4 以角色扮演教学法为例的课堂设计

下面以《导游业务》模拟处理旅游者个别要求为例具体说明这一流程。

4.1 提出问题。①旅游者要求单独用餐,该怎么办?②旅游者要求调换房间,该怎么办?③旅游者要求参加别的娱乐项目,该怎么办?④旅游者要求退换商品,该怎么办?

4.2 确定角色。教师将班级分为四个小组,每组一个组长,组长负责安排好角色和公众评委,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参加。

4.3 布置场景。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任务情景稍微布置下场景,但不改变学生整体座位,如需用到道具,请学生自己准备。

4.4 明确观察者任务。每组安排2名公众评委,他们可以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且分别记录对每组表演者的表演评语。

4.5 进行表演。表演者提前做好准备,按照顺序进行表演,要求表演时间限制在5分钟之内;同时观察者必须遵守纪律,若出现扰乱课堂的组员,取消该组的表演资格。

4.6 分析评论。表演完毕后,公众评委将自己的评分结果交给老师,由教师来公布结果。公众评委还要将自己记录的评语进行解读,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可以让公众评委快速掌握本堂课的知识点。

4.7 提升概括。教师对刚才表演的情况做一个总评,包括对本堂课的知识要点做一个概括以及对学生的表演做一个点评。最后教师在这堂课内容的基础上提升知识要点:“除了这些要求,旅游者还会提出什么个别要求?面对这些要求,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请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师就将这些问题作为学生的课后练习,以便巩固知识点,下节课教师将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问题。

5 角色扮演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角色扮演教学法虽然在笔者的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成效,但同时也有一些弊端。①教师难以把握尺度。②学生表演失当,遭受其他学生嘲笑。③对教师的要求较高。④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否得到保证。

6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根据笔者运用角色扮演法教学的经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为保证表演效果,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教师要明确角色扮演达到的目标,同时也让学生清楚演出要达到的目标。②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并及时调整。③在学生交流角色扮演体会时,教师要耐心聆听,并且接受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④课堂上要始终保持轻松、自由的氛围,让角色扮演者具有安全感,不要因为角色扮演而被人嘲笑。⑤教师应给予学生关怀和信任感,可以让学生更加愉快、自愿地参加演出。

总的来说,角色扮演法对于许多旅游专业教师而言还是一种新事物,一种新型的教学法,正如哲学中所说的,任何新生事物都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坎坷,但只要努力去克服,它就会不断地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殷会芳.新课标下的新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2006-3-

21.

角色扮演式教学 篇11

一、合作式角色扮演学习方法的描述

传统教学模式中, 强调个人学习, 很少有合作式学习, 学习者之间很少互动。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团队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 在合作中学习, 丰富知识的积累,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 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 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1]。为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采用合作式角色扮演方法来完成教学过程。人力资资源课程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 拟定了规划、执行、文献和总结的模式, 在培训团队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将体现这一过程。

二、员工培训的目标与角色的分配

培训团队的任务是学习员工培训与开发这一章节的内容并需要完成实战演练, 通过团队的集体讨论, 决定以“桂林观光酒店”为背景, 以介绍酒店岗前培训以及培训后的效果为主题, 展开了实战演练。此次演练向大家介绍员工培训中的一部分———岗前培训, 以使大家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培训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员工知识的增加。通过培训, 员工具备了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 而且员工能很好地了解企业经营的基本情况。第二, 员工技能的提升。经过培训, 员工完成了本职工作所必备的技能, 如谈判技能、操作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等。第三, 员工态度的转变。通过培训, 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 增强了员工的职业精神, 培养了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 也增加了员工适应并融于企业文化的主动性。第四, 员工行为的改变。员工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工作态度的积极转变, 主要体现在员工回到工作岗位后的行动中去, 把新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中, 解决了以往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转变原来的工作态度, 增强企业主人翁责任感及团队合作意识, 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第五, 企业效益的增加。员工将培训结果及时运用到工作中, 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最终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 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三、角色扮演法的应用及益处

角色扮演法的目的就是培养我们如何正确地去确认角色。学会了解角色内涵, 较快进入角色, 圆满完成角色承担的工作任务。通过角色扮演法, 不仅增强了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也使得学习者懂得了所学知识应该怎样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这种方法真正的让我们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好处。只有密切合作, 才有真诚交流。团队成员之间精诚合作、相互真诚地分享和交流对于彼此的专业成长和资源共享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在角色扮演过程中, 需要角色之间的配合、交流与沟通, 因此可以增加角色之间的感情交流, 培养人们的沟通、自我表达和相互认知等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同学之间一起接受培训进行角色扮演时, 能够培养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与以往我们所学的其他以老师一味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课程相比, 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不仅更能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还增加了我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角色扮演中还锻炼了我们其他方面的能力, 这种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才是利于老师的教学方法, 也益于学生学习知识, 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好方法。

四、合作式角色扮演学习模式的效果

通过对比以前的传统教学, 从合作探索中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 通过对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1. 学习者个性得到张扬, 兴趣明显提高。

(1) 根据学习规划, 明确了教师在团队中应扮演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 让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活动形式, 使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转变。自主、探究、合作三种学习方式,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正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 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看法以及意见, 这正是体现个性的发展与张扬。 (2)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运用,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最大的学习内在动因。通过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运用, 特别是与生活相关的景观、图片、许多社会问题及现象, 都引起我们的强烈好奇心及探究心理, 激发了兴趣, 进而提高了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2. 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通过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运用, 使我们学到了许多对终身学习有用的知识, 改变了被动应付, 机械背诵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具体资料和问题的分析, 使学生开始关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 能有意识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3. 提高了学习者各种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逐步成为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个人与团队互动的过程。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在各种互动中, 各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第一,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二, 学生学会了如何融洽处理人际关系。第三, 激励了学生的成就感。成功的体验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生活及对以后工作的自信心[3]。 (1) 通过实践,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实践中, 通过自主搜集材料、交流搜集途径、组内合作探究、质疑、表演、演讲等课堂活动, 质疑与批判意识得到了增强,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使我们学习《人力资源》课程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了增强。 (2) 通过实践, 主体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有所增强。在实践中, 我们注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 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的有效参与, 使我们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检验和反思自我的积极参与过程。在实践中我们看到, 学生主动接近老师的多了, 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多了, 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提建议的多了, 这充分说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正在不断地提高。 (3) 通过实践, 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在辩论时, 团队成员在准备过程中能共同研究本方辩题, 分别搜集材料, 然后共同分析、处理;自由辩论时, 团队成员之间能互相补充。讨论时, 团队成员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 由一个人做好记录, 并选出发言人。

4. 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半年的实践探索, 学生逐步掌握了如何学习, 如何获得鱼, 而不是从别人手中去拿鱼。学生能够更有效率地分析并剖析问题, 解决问题。

五、模式总结及应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 采用角色扮演法, 设身处地地从自己的角色出发, 参与案例的分析, 讨论和解决。这样的教学活动更接近实际, 有利于学生把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境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认识。角色扮演是团队合作的一种体现, 团队合作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有了团队合作, 相信会更精彩。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 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所依赖的不仅是集体讨论和决策以及信息共享和标准强化, 它强调通过成员的共同贡献, 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 这个集体成果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 并且会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 同时会给予那些诚心, 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时, 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和深远的意义。

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 而且可以应用到我们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去。最简单的角色扮演就是换位思考, 对事、对人进行不同角色的剖析, 进行全面的掌握, 这样做事才会事半功倍, 因为一切可能的变化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团队合作更是应用的非常广泛, 可以准确地说, 世界上除了个体, 就是合作, 就算两个人的交流也需要合作, 没有合作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深层次的合作对于工作来说是必然的, 一个人要融于整体, 在合作的模式下去研究, 去探索, 共同达到最终的目标。

摘要:团队合作式学习方法已经在许多课堂上广泛应用, 在既定目标的引导下, 采用角色扮演方法进行角色之间的配合、交流与沟通, 可以增加角色之间的感情交流, 培养人们的沟通、自我表达和相互认知等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同学之间一起接受培训进行角色扮演时, 能够培养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培训团队的实战演练为案例, 对合作式角色扮演学习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合作式,角色扮演,员工培训

参考文献

[1]沈静超.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 (93) :17-18.

[2]付英华, 赵义泉.体验合作式教学资源的开发[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1, (5) .

上一篇:存在难点下一篇:碱性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