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站文化(精选4篇)
班站文化 篇1
班站文化是班站建设中的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程, 既要注重文化建设, 通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 展示亲如一家、团结奋进的和谐班站形象, 更要持之以恒地结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培养和塑造目标明确、执行有力的高效团队。锦州采油厂通过因地制宜, 提炼出了四种班站文化。
1 从抓标牌文化建设入手, 努力构建“可视化”文化体系
文化理念标牌。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 各个班站立足岗位工作实际, 总结提炼出“管理油井就像呵护孩子一样”、“注汽先注热情”等贴合班站且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特色文化理念, 让其成为站上每一名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日积月累的文化熏陶, 让员工慢慢从思想上接受和认同, 潜移默化地规范员工的行为, 并逐渐形成班站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安全提示标牌。安全文化是班站文化建设的重点。连续四年开展“我爱我家·创意空间”班站原创作品征集活动, 并将“安全提示图标”作为征集内容, 共收到采油、热注、集输等基层班站的作品236件, 评选出40件优秀作品, 制成温馨提示牌发放到班站。围绕“一人安全, 全家幸福”开展“亲情助安全”活动, 将亲人的嘱咐制成小标牌, 放在员工的更衣室, 让员工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到亲人的牵挂, 将安全铭记于心。
工作流程标牌。我们按照油田公司“行为规范”要求, 提出了“程序化”理念, 结合每个岗位特点, 把各项工作内容以图表的形式进行了规范, 如《开标准井工作流程图》、《单井效益分析流程图》等, 使企业的文化要求更具有操作性, 更为具体地落实到每个岗位, 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 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指导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 保证安全、准确、高效的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规章制度标牌。规章制度标牌的作用就是要时刻告知、提醒员工的“紧箍咒”, 也是规范操作的指示牌。我们始终坚持班站管理规范化, 切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 不断强化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 营造班站员工人人尊重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的良好氛围, 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2 建设基层班站执行文化, 认真落实“完善、落实和从严”
“完善”是指不断对基层承包机制、岗位责任制和岗位操作规程等基础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打破旧框框, 使其更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近年来, 我们坚持把管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基层、强内功上, 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 从建立健全与新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要求相符合的各项制度出发, 对已有的生产、经营、安全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和发展, 对不符合实际者统统予以剔除, 据不完全统计, 该厂已累计完善和制定规章制度100余项。
“落实”就是对已有的制度通过有效的手段贯彻执行下去。长期以来, 为落实岗位责任制, 始终坚持半年一次的安全大检查、岗位大检查, 以此督促基层单位认真执行岗位制度。检查人员从全厂的角度出发, 动态的为基层制度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也有效推动了各项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从严”就是坚持严细管理, 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违章必纠。围绕制度的落实, 相应建立了完备的工作考核、奖惩机制, 以推动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在基层单位结合自身管理特点推出了“量化考核、三级夺标”管理体系, 并将其作为推进该厂基层建设的一项长效机制。体系实施三年多来, 全厂上下形成了管理有标准、执行有尺度、评比有依据的良好氛围。
3 建设基层班站关爱文化, 增加员工对班站的归属感, 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
一是将关爱落到实处, 促进队伍和谐稳定。首先全面了解员工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通过调查问卷、在厂主页开通“民情直通车”专栏、开展“热点问题大家谈”等途径, 了解员工诉求。先后为班站员工解决菜价贵、通勤车站点少等问题33个, 受到了广大班站员工的欢迎。定期开展“送清凉”、“送温暖”及节假日慰问活动, 厂领导深入基层, 为班站员工送上慰问品, 并与他们亲切交谈, 切实将关爱带到员工的心中, 有效地提高了班站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让员工传递关爱, 营造温馨之家。班站就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家, 只有员工之间相互关爱, 才能让家充满温馨。在享受企业关爱的同时, 各个班站纷纷建立自己的关爱机制, 组织员工相互传递关爱, 以“关爱”这根绳将员工紧紧的系结在一起, 凝聚强大的合力。
三是激发员工感恩意识, 实现人企双赢。人是感恩动物, 只要企业给员工三分的爱, 员工就会回报企业十分的情。企业、同事的关爱激发了班站员工的感恩意识, 在关爱文化的影响下, 积极进取, 努力工作, 纷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企业。该厂采油作业五区内残疾员工刘丽雯长期受到企业的帮扶和资助, 她对此非常感动, 在去年退休之际, 用一只手绣制“宝石花”十字绣, 在“康乃馨”爱心传递募捐文艺晚会现场送给采油厂, 一针一线表达了对企业的感恩之情。
参考文献
[1]李京辉.企业特色精品文化的探索与体会[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05) .
[2]宋芳芳.企业文化战略管理视角下的生产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 2011 (35) .
[3]郑清亮.实施“文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4 (02) .
班站文化 篇2
关键词:阶梯化管理;创新;改革
所谓的阶梯化管理就是在各项工作中制定相同的评分标准,以制度落实为根本前提,定期进行分项评比、分项考核,找出差距,进行有的放矢的整改和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它又是一个框架系统,主要有制度管理、情感管理、创新管理三大平台,由低到高,依次梯进,融合而成。坚持阶梯化更新管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上一个台阶。
一、实施制度管理,为班站建立简洁、高效的运行秩序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与生产班站紧密相连,加强班站管理首先要从整顿和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入手,建立健全以岗位经济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班站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开展安全生产、劳动管理、质量管理、经济核算、设备管理活动,提高工作质量,提高班站生产经济效益。加强班站管理必须要抓好基本功训练,认真组织员工开展好岗位练兵、操作技能比赛等活动,认真进行考核记录,建立工人技术档案,并以此作为评比的重要依据。
所有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关键因素仍是人的因素。制度是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和顺利运行的有利手段,阶梯化管理制度就是将各项制度具体细化,并切合班站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将各项制度分成台阶式,把员工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分,适时进行员工与员工、班站与班站之间的评比,并及时找出差距,进行帮扶教育,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前线中普遍存在着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理解水平、吸收水平等各方面的差距,在管理方面更是参差不齐。同样是安全工作,技能高的与技能低的员工对风险的识别和辨识就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及时准确的对技能低的员工进行有的放矢的安全教育,并督促员工进行学习和平时工作中的落实,并限期进行考核,这就有一个阶梯的降低和提升的过程。在班站评比中,只能是同等水平、同等技能的员工进行评比,当参差不齐的理解水平有了共同提高后,达到班站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情感管理,努力为班站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增强班站亲和力
班站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单位。构成班站活动的要素主要是人、物、财力、以及先进的技术和信息。任何正确改善班站组织,优化劳动结合就为阶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的要求下,要努力增强班站的亲和力和整体的战斗力。
班站的第一要素就是人,人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班站内成员要团结一致,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要不断提高每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要为他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人在工作中快乐,快乐中工作。任何班站与班站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的管理差距,这就缺乏了评比的公平性,在班站之间学的同等基础上,在采取帮扶的原则,让他们在认识到不足的同时,管理骨干及时进行有目的的帮扶,让他们找出差距,进行有必要的帮助,以避免打击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单位的温暖。
进行正常的班站评比,评出优劣找出差距,找出班站与班站、班站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的差距,并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设立评比奖励台阶。这个月某某班站管理和技能有了大的提高,就能及时进行升级,某个班站在上个月的评比中和这个月有了变化,就要及时找出下滑的原因,争取更大的进步。员工之间设立星级管理员,分为学习、创新、安全、效益、和谐、管理、环保、设备等星级,好的及时进行表彰,并号召其他的员工向他学习,提高奖励力度,造成羡慕差距,以物质来刺激进步。
三、实施创新管理,激活员工的创新潜能,提升班站的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企业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载体。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并且对整个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分析,90%的创新成果都是来自于班站,80%的创新成果在班站中得到落实和意见反馈,因此,在“四化”模式运行下,加强班站创新管理是企业创新管理的关键。
为了提升员工创新热情,增强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必须改进和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阶梯化管理就是强调员工的创新意识的提高,激活员工的创新潜能,同时提升班站的创新能力。鼓励员工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大幅度增加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提高技术消化吸收经费占企业科技经费支出的比重,对企业引进的关键技术进行再创新。制定技术创新计划,深化应用技术创新成果,发挥创新的先导力量。
设立创新技术办公室是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自我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和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必然选择。要建立现代化企业创新制度和新的运行机制,依靠科技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化,发挥技术创新先导力量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激活科技人员的创造力。凡实施科技创新成果得到普及的,均可享受有关的优惠政策。
班站文化 篇3
认真分析我们石油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不难发现, 多数事故的发生并不是操作规程不规范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往往都是人的责任心不强, 安全意识淡薄, 没有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所造成的。为进一步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 防止和杜绝“三违”现象,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集团公司颁布了反违章“六条禁令”。这些制度和规定的出台, 其目的是要实现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根本好转。因此, 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努力创造生产本质安全环境,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2 加强班站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安全文化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程, 是经过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建设班站安全文化, 把安全文化作为班站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使之渗透到生产的全过程, 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实现班站的本质安全,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1 加强班站安全文化建设是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客观要求。
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 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 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稳步提高, 将安全事故、伤害事件可能性降到最低限。
2.2 加强班站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安全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是企业文明和素质的重要标志。通过安全文化建设, 让每一名员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符合企业的安全价值观。通过安全文化制度约束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 使每一名员工自觉地增强安全意识, 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以及应具有的安全道德, 从而自觉地遵章守纪, 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 最终形成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奋勇拼搏的安全文化氛围, 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信赖感、可靠感、依靠感和归属感, 企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3 加强班站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
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全面提升员工安全素质,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产生了强大的“安全效应”, 实现了个“人无违章、班组零隐患、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连续5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3.1 强化理念引导, 夯实安全文化建设基础。
搞好安全生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理念渗透的结果。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着肥沃的土壤,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和以“爱国、创业、奉献”为内容的石油精神, 为建设安全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安全文化建设中, 为使“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入脑入心, 我们充分利用油田网络、欢采电视台、本单位《集输视窗》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 从每个联合站的大门口开始, 安全教育警示语一直延伸到岗位。我们把收集整理的安全规程、案例警示、紧急救护以及员工创作的安全小故事、安全漫画等资料做成展示板, 建立了安全文化阵地。利用每周二全员学习时机, 组织学习、示范、演练, 让员工在学习中逐渐掌握了操作要领及应急措施, 提高了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 激活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 让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 充分体现“我要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 逐步使每个员工时时、处处、事事都把安全记在心上, 落实在行动上。
3.2 强化制度创新, 完善安全文化建设机制。
安全文化建设一定要有制度保证, 而在这种制度保证中要做到制度文化的创新, 要根据自身的安全文化理念, 不断完善适应新实行的管理制度。我们在安全文化建设中, 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 不断创新安全管理制度。我们把全大队21个生产岗位的所有制度进行了进一步整合和规范。在每个岗位从室外到室内规定为八块图板, 分别是岗位简介、危险点源辨识、HSE和重点工作提示板、岗位制度、工艺流程、亲情板、星级达标展示板以及《对标管理指导卡》。我们在72个操作间都制作了《对标管理指导卡》, 悬挂在操作间的醒目位置, 员工在操作前, 对照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 (巡检内容、操作规程、应急处理) 、以及工作标准 (质量、设备、安全) , 对号入座, 按标操作, 确保人机安全。
3.3 强化教育培训, 筑牢员工安全思想防线。
接受教育是员工安全文化观念形成的最主要途径。通过安全生产教育, 掌握安全技术知识, 提高员工的专业操作技能、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使员工能识别风险, 安全操作, 才能防止不安全行为, 杜绝人为失误, 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3.4 强化亲情管理, 丰富安全文化建设内涵。
我们将安全管理向亲情管理延伸, 注重发挥员工家属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从而让员工自觉地把安全生产与家庭幸福、企业发展联系起来, 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形成了员工、家属共保安全的良好局面。我们在每个岗位都制作了“安全亲情提示板”, 始终把握“安全责任大如天”这条主线, 广泛开展家庭亲情寄语、亲情信、亲情板等活动, “平时多张婆婆嘴, 胜过事后妈妈心”, “别让家人操心变成痛心”等这些安全寄语, 都是员工家属从亲人的角度出发, 来提醒员工要遵章守纪, 不要违章操作, 营造了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
3.5 强化环境建设,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有利于强化安全生产, 提高管理水平。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环境的建设, 努力推进班站安全生产环境的本质安全化。一是加强班站安全文化教育阵地建设。我们在各联合站设置了HSE管理体系知识、安全操作规程、人身伤害现场急救、事故案例警示分析、职业健康常识和员工安全漫画展六大板块内容, 采用了安全工作好的做法、人机合影、身边活生生的事故等方面的图片, 有效的引导了员工安全意识的养成、安全知识的掌握, 达到了安全教育的目的。二是加强班站安全技术练兵场建设。我们在欢四联建立了大型的实物练兵场, 采用实物模拟练兵, 收集了100余种管阀配件、30多类仪器仪表、离心泵、加热炉等15种模拟工艺流程, 有效地增强了员工的感性认识。并配备技能专家现场讲解, 为员工“自己想学, 按需所学”提供一个便利的学习条件。三是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我们投资80万元更换陶纤毡加热炉为水套炉;投资10万元更新了智能巡检仪;投资4万元对配电间电缆沟积水的改造;投资10万元安装了化验操作间的密闭通风橱及药剂防晒棚;投资4.8万元在危险区域安装屏蔽器;投资1.5万元在易燃易爆区域安装了静电释放器;投资2万元架高了室外两台变压器。
4 加强班站安全文化建设的启示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一个系统工程。几年来, 通过对班站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 得到了以下三点启示:
4.1 班站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围绕“安全理念”来进行。
无论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装备多么先进, 如果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 安全管理就会非常被动, 只有人人主动要安全, 人人时刻想安全, 长治久安的目标就会实现。
4.2 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安全永远没有终点, 因此, 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安全教育方式必须不断创新,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活泼新颖的安全教育活动, 使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安全教育, 牢固安全意识。
4.3 班站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
班站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 思想工作的优势就在于做人的思想工作。因此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全面培养、教育和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 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 并要坚持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思想政治工作抓得紧做得细, 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就比较强, 员工素质提高也就比较快, 班站的安全生产就搞得好, 安全文化的氛围就比较浓。
结束语
班站文化 篇4
关键词:油气班站,精细化管理,运用实践
当今社会, 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些油气班站已经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实际管理中, 但是所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油气班站的经营者并不了解精细化管理的运营手段, 也就是不知道怎样把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实际的管理制度中。由于国内没有成功的例子可以作为参考, 油气班站管理者不能够及时发现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这些都导致了油气班站精细化管理在实行中举步维艰, 效果差强人意。
1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 将管理的无意识形态、不可分割性、易变性即不可逆等特性, 运用有形化的管理手段将管理模式技巧化、可分化、标准化、可调化、效率化, 对与企业的管理的目标、承诺、展示、现场行为、语言、过程、结果等关键的管理要素进行控制, 以达到服务的有形化、关注性、可靠性, 保证性等令顾客满意的目的。
现代化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简单定义是“五精四细”, 即精华、精髓, 精通、精密、精品, 以及将管理对象, 管理职能和管理的岗位进行细致化。还要细化具体的工作种类, 细化管理制度的具体环节。“精”可以理解为更好, 精益求精;“细”可以理解为更具体, 细大不捐。
2 精细化管理的优点
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 可以实现长治久安的目的。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应需而生的, 特别是在油气班站这种特殊的动态环境之中, 必须摒弃粗放的管理模式, 推进精细化管理体制, 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油气班站必须严格实行HSE管理体系, 现场走动管理模式, 确保闭路循环检查落实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使管理细化于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 形成一个完全的标准化格局。每个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管理标准进行业务操作, 减少工作的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避免有不正确的管理理念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一些安全隐患。尤其是油气班站这个特殊的企业, 每一个细微之处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大的安全威胁, 而精细化管理模式就是通过对这些细节进行严格监管, 要求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不要留参与问题。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管理规章, 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确保企业能够长久, 高效的发展。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有主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现代管理学认为, 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规范化, 精细化, 个性化。也就是说, 精细化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提高的。
3 油气班站如何实现精细管理
3.1 油气班站的管理制度精细化
油气班站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细致的管理制度。对于油气班站的每一个作业步骤都要进行严格的规定, 每次作业都要严格的遵守管理制度, 以免上保的数据不准确, 影响其他作业。
3.2 油气班站作业管理精细化
油气班站的工作任务就是油水井的日常管理, 包括按照规定录取各种油水井的地面资料, 监测油水井的变化情况, 及时处理油水井故障, 并把变化情况向上级报告, 以及油水井的井口设备管理、抽油机管理、计量站管理、集输管网管理、各种机泵的管理等日常维护性工作, 并对油水井的资料经初步分析进行上报。
3.2.1在录取油水井地面资料的过程中, 要求准确无误的对各监测点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 记录后应采取统一的格式抄录到上报的表中, 在抄录的过程中, 要求细心, 多检查几次, 不要把数据弄混了, 以免影响后续的工作。
3.2.2在监测油水井变化情况的过程中, 要充分选取采样点, 要求采样点要具有代表性, 在对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时能够准确的表述油水井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及变化规律。
3.2.3精细化管理制度要求从业人员在处理油水井故障之后, 将油水井故障原因, 故障时间, 如何解决故障近路下来, 然后上报到上级。如果油水井故障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 就可以通过这种分析避免同样的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再次发生;如果是因为机器引起的故障, 就要及时对机器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以免引起其他灾难发生。
4 油气班站精细化管理可能遇到的问题
精细化管理制度在我国的现代化虽然被广泛应用, 但是缺少成功的例子, 外国现代化企业又不同于国内的实际情况, 所以, 国内的精细化管理仍旧处在一个不成熟的状态。因此, 精细化管理制度在时间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
在油气班站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比如说, 有的作业人员只是处理了油井故障问题, 并没有多油井故障原因及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分析上报。或者, 在油气班站作业人员的日常作业中, 有的作业人员会觉得按照统一格式对记录进行抄写是多此一举的, 认为只要是能看懂就行, 并没有意识到统一格式对统一管理的重要性。
5 结语
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理念, 还是一种管理文化。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特点, 油气班站在实践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 油气班站的管理者应该积极处理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油气班站是否能够成功的实行精细化管理制度是石油行业能否节约成本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陈鸣红.油气班站精细化管理探讨[J].北京干部管理学院报[J].2010, (03) :36-39.
[2]王志胜.油气班站精细化管理方法探讨[J].2013, (412) :122.
【班站文化】推荐阅读:
班站管理06-17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07-15
秦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07-12
文化消费文化产业10-22
企业文化≠老板文化10-28
中原文化齐鲁文化05-24
旅游文化文化产业06-23
地产文化与文化地产06-25
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08-08
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