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心理分析(共11篇)
荣格心理分析 篇1
摘要:电影《老男孩》让70、80后为之潸然泪下的触动是源于“青春”和“梦想”。这种怀旧情结和集体无意识回归, 既延续又区别于上一代知识青年的情怀, 又让他们不再拒绝长大、继续风雨兼程。本文旨在贯穿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找寻70、80后成长的足迹和此片让人动容的真实所在, 同时昭示要让“梦想荣归”的夙愿。
关键词:梦想,情结,原型,自我实现
序言
青春是一场战争, 理想主义者唯有死于青春, 而活下来的都已面目全非;成长是一次试炼, 现实主义者唯有忠于成长, 而背叛过的都已饱经风霜;梦想是永恒的启程, 我们唯有闪烁梦想的光亮, 才能在失意后找到上路的方向。2010年《老男孩》毫无征兆地红遍网络, 网民极其“给力”地支持了这样一个历久弥新的青春怀旧励志故事, 他们报名参加选秀节目“欢乐男生”, 试图找回追梦的力量。真诚的演出触动了众人的神经, 但最终, “青春偶像时代”的现实让两个男人“迷途知返”——“该干吗干吗去”。
1、遗失的美好
想当年, 我记得。“记住”的尽头是关于“什么”的判断, 而忘记意味着背叛。意义是被赋予的, 而生活的真实存在感却是那些剪不断的基本细节。这些最基础的元素是记忆容器的填充物, 是对第八套广播体操而非体育课的记忆。这些东西在一个时间段中游走, 落潮后只偶尔露面, 短暂的浮现让人觉悟——原来记住的不是意义, 而是最易消逝的细节。
2、迫近的现实
2.1 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在其创作者、观众自我意识范围之外的, 这种原始状态就潜在地成为文化意义上的集体歇斯底里和集体精神官能症的绝好土壤。而“集体无意识”的另一种说法“原型”更具体地说明了这一点。精神是相对于物质而言的, 故而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并且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甚至是生命本身的载体
2.2 人格面具
之所以叫人格面具, 是因为它表现的并不是人之人格的本来面目。荣格说, 这个原型好比演员所带的面具, 意于公共场合 (社会中) 显示对自己有利的形象。“各种分裂成了不仅是个人, 而更是普遍的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佩戴面具, 固然意味着表象与本真的分裂, 但这种分裂一旦“被融合”, 就显得更加可悲和具有讽刺意味——因为人们便不再知道“我是谁”。肖大宝主持婚庆面对一对“老新人”, 却还要“真诚”地说出“女俏男俊”的谎言;包小白的胖司机撞车后理直气壮要求肖大宝索赔, 而后又在华灯初上的城市一隅“啃着”面包继续当马仔。那个卡夫卡笔下的白天勤勤恳恳的小职员, 夜晚却成了一个天马行空忠于创作的天才作家。“顺应社会”让很多人执著于带着面具生活, 而一旦太钟情于社会分配的角色, 将自我意识与感知抛之脑后, 那种迷失自我, 面具对于本真的挤压, 就会使人沉于表象, 不再觉醒, 即使觉醒, 也会产生紧张不安的慌乱与茫然。
现代人是否在内心深处真的愿意“喜新厌旧”呢, 是否都愿意穿着新衣准备做那个皇帝?这是一种精神的贫瘠还是前所未有的充裕?个人也就罢了, 而是一代人似乎都有了内化的一致性的发展方向。时代的发展远远力压了个体内在的承受度, 还未来得及思考选择与否, 就已经因为被覆盖而丧失了选择的权利, 脱离了有意义而进入社会默许的有意义中。没有公开地承认自我精神的贫乏和象征的缺失, 却在公开地普遍接受着精神的感召和象征的回归。
3、梦想照进现实
“心在燃烧着”, 一种秘密的骚动不安在咬啮着我们存在的根须。现实就是, 为了挣钱找工作, 而“这在文明国度几乎人人都是这样, 但工作是手段而非目的, 所以, 人们对工作并不精心挑选, 只要它能带来丰厚的酬金就行”;现实就是, 很少有人真的这么想。
4、自我存在
我们不该被很多属于未来的枷锁给限制住。70、80后已经不想、不再一味地拒绝成长, 他们模糊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似的少年们否定成人世界, 拒绝长大的稚气和顽劣。他们也曾迷茫、绝望过, 但正如杜琪峰告诉大家的, 《柔道龙虎榜》想说“柔道要先教大家摔倒, 只是摔倒了, 不要忘记爬起来。”, 然而个人个体性的建立不等于社会性的消亡, “我们不希望成长中的青少年最终成为一个脱离社会、愤世嫉俗的‘战士’, 人的生存与成长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 而是与外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类在获得了个体对自身的认同之后必然要处理的就是和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人的成长应包括生理性成熟和社会性成年两个方面, 而且后者更加重要”。于是, 他们要面对“吃饭哲学”, 敢于“直面世俗”, 因为“我们总要去求活, 我们总要去失败, 我们也总要去遗忘。然而, 我们终需向前走, 执拗地走, 快乐地走。”
5. 结论
作品并没有遮蔽什么, 升华或者否定什么, 世界如此, 就是歇斯底里, 生活还要进行下去。那些快乐与感伤, 未来与过往, 都因为我们的选择而不同。走出电影, 我们必须选择一颗心脏和一个方向。
成长就是人生历程中不可回避的命题, 文化属性、社会生存环境如何轮回变迁都无法让人拒绝成长, 抗拒时间的流逝。影像和现实生活所要传递的, 就是——“青春可能不再, 但成长从未停息, 梦想仍在破灭中前行”。
参考文献
【1】曹飞跃著, “筷子兄弟”: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老男孩看天下2010.11.18-11.27第31期总第156期:114-115。
【2】霍尔等著, 冯川译《荣格心理学入门》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7年5月第一版:P35-P37。
【3】荣格著, 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北京:三联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P52
荣格心理分析 篇2
分析性心理治疗由荣格创立,是一种试图通过演绎象征意义来建立意识和潜意识间辩证联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具体操作时,通过对梦、幻想等潜意识产物的分析,以使被分析者建立其意识与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间的沟通。荣格生于瑞士,从小受文化启蒙运动的乐观主义熏陶,坚信对任何问题,只要通过彻底的分析,都可得到解决。最初,荣格在研究联想过程中发现,如果要求被试者看到某个词语时,自由地说出进入脑中的相关词语,许多受试者对某些特定的词语相对其他词语而言,反应不是太快就是太慢,这种特定词语的种类因人而异。因此,荣格推断:这些词语一定与人的“情结”有关,这些词,荣格称之为“情结指示词”,任何触及到这种情结的词都会引起拖延的反应,而且这种情结在潜意识水平受到压抑,无意识中的情结占用了大量的心理能量,从而干扰了人的正常活动和记忆,妨碍了心理的正常发展。荣格的这种对潜意识和压抑的理解受到Freud的赏识。之后,二人来往甚密,荣格出任了首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荣格认为,人的人格应分成:自我、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三部分。三者互相独立,同时又相互联系。自我(self)是人格的中心,是指人的现实存在,是人的思维、情感、认知和感知觉的综合。人的自我与自我原型密切相关。自我的原型是指:与生俱来的完整感和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原型最初是以特定群体共同遵照的守则出现,久而久之,这些守则演化为这一群体中个体的人格特征。因此,原型是人的潜在性格,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结构中原型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当我们身陷绝境或是当外界的压力超过我们自我(ego)的应付能力时,自我原型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反映出来。荣格认为,当人出生时,ego与self混为一体,人的前半生就是努力使二者区分开来,通过认同作用,使ego能独立,但随之我们也会发现ego不完善,不足以满足人成熟的要求,因此,人的后半生应致力于ego与self的统一,这种追求自我的实现,即使自己从集体潜意识中解放出来,实现自我。个体潜意识是指个体发育过程中压抑的个人经历和体验,在潜意识中,这些压抑的体验以及相关的观念围绕着“情结”(情结是伴有强烈情绪和行为的观念簇),而情结中心则是原型,因此,属于潜意识范围。按照荣格的观点,一个民族或一种部落会具有相同的原型思想,而每人可以因为个体差异而外观行为迥异。集体潜意识是指与生俱来的知觉、情感、行为等心理因素。荣格发现:一些精神病人的幻觉、妄想具有普遍性,与一些神话故事、寓言有不谋而合之处,而且这种现象与病人的文化程度并无相关。因此荣格推论:人在潜意识水平具有相同的部分,称之为“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经常以原始意向来表达,这种原始的意象或称作“种族记忆”,荣格称之为“原型”。原型思想可根据民族的不同,出现在在本民族的神话、寓言、传说中,也可显现于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可以说这是远古以来人类所继承的共同心理部分,譬如英雄原型(神、精灵)、母亲的原型(圣母、观世音)、智慧原型(诸葛亮、阿童木星。与个人的潜意识不同,集体潜意识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共同的,因为它的内容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发现。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总要外向显示,当它们在意识中不能表现时,就会在梦中、幻想中以象征的形式出现。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本民族所有的原型,或所具备的原型都对该个体产生同等的效应,但某些原型在人的发育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阿妮姆斯等。荣格的上述观点体现在他的著作《转换的象征》中,此书与Freud的许多基本观点大相径庭,它宣告了荣格与Freud的最后脱离。人格面具:是指人与外部环境协调的部分,是心灵的一部分,人在不同的场合可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并不等于人有不同的内在人格。相反,如果我们不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地表现自己,就可能导致情绪上的忧伤或适应不良。阴影:阴影中所蕴含的人的基本动物性比任何其他的原型蕴含的数量都多,是人心灵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这部分是由集体潜意识中人类祖先遗传而来的,是人性中代表邪恶、攻击的象征,它常以妖魔、鬼怪或仇敌的形象投身出来,这种投射是在潜意识水平运作,因此常不被自己所察觉。如果某人对某事具有强烈的反应,常预示着这事触及到他的阴影。为抑制阴影的种种显象,人就须发展自己强有力的人格面具去抵消阴影的能量。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却是降低、削弱了本能和创造力,切断了自己与其本能特性智慧的连接纽带。荣格认为,阴影也是现实世界中自我的补偿。因此,阴影还具有积极的一面。譬如,人在意识水平经历负性体验时,潜意识水平作为补偿,可能含有多种正性体验,这种情况可能指导人们重振勇气。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前者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意向,后者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意向。荣格指出,人类的生理、心理都具有性倾向,在人的发育过程中,某一倾向逐渐占优势,但在人的潜意识中始终保持着另一倾向作为补偿。阿妮玛使男性具有女子气,并提供男子与异性交往的模式;同样阿妮姆斯使女性具有男子气,提供女子与男性交往的模式。每个男子/女子身上的女性/男性成分究竟如何为合适,这完全取决于该男子/女子所处的环境的社会期望。因为具有上述特点,男性/女性身上的女子气/男子气常会在梦中出现。如男子/女子梦见妻子/丈夫、女儿/儿子、公主、妓女/白马王子/强盗等等,同时阿妮玛/阿妮姆斯也是男性/女性心灵中理想的女子/男子模式,一旦现实生活中异性的形象与这一模式相左,心理上就可能出现剧烈的冲突。荣格提出,人并非自己的主宰,而主要受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力量的控制,这些力量来源于自己的潜意识部分,而我们的意识部分仅仅是潜意识这个汪洋大海中的一条小船。荣格还认为,潜意识并非只是生长发育阶段压抑作用的总和,潜意识具有负面效应,同时也具有积极作用,它赋予人创造力,能帮助人确立生活的意义,并且指导人追求个人独立,正是人的这种独立本能,使我们持续地朝向完善自我、寻找特定的生活意义。潜意识也是意识轮换、变形的场所,人不可能直接意识到潜意识。因此,常通过象征作用,使人具有能力去表达那些无法意识但确实存在的潜意识。潜意识还是我们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因为,原型具有能量,原型的显现本身就是力量的释放。因此,在心理治疗中如能很好地了解来客的原型思想,就能很好地了解此人。在荣格看来,了解人的潜意识的最佳途径即是通过分析梦境,因为梦常包含来自潜意识的信息,通过象征来表达日常语言无法表达的意思,梦的解释即通过象征这一媒体,昭示梦境中反映出来的隐晦的潜意识内容,促使来访者能尽可能地在意识水平体验潜意识内容。梦本身具有独特的逻辑性,与日常生活中的逻辑并不一定吻合,释梦过程中常常错综复杂。同一梦境,可有许多可能的解释,有时,这些解释可以是完全互相矛盾的。但是,如果连续或反复出现的梦境就特别有意义。我们常常可以根据同一梦境出现的不同场合来调整我们的解释,使之更趋合理。因此,释梦过程是一个尝试——失败的过程。治疗师应该懂得不管你采用何种途径释梦都会有一定失误的机率。有时我们需要等待下一个梦境来证实解释的正确与否。荣格对梦的解释不同于Freud,二者的区别在于对压抑的理解。Freud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经过伪装后的显现,因此释梦即是剥除伪装,分析找出隐藏其后的真正含义。而荣格认为梦只是一种表象,是一种象征意义表达的潜意识内容,而这种潜意识内容并不能、也没有必要隐藏或压抑,因为潜意识具有趋向自然表达的倾向。荣格认为:释梦可从主观和客观二个层面进行。如某人梦见自己的妻子,那么也许梦确实反映了夫妻间的某种关系,同时,从主观层面上也可认为,梦境是他内心的表达。妻子这一形象象征着内心的亲密关系、密友、权威人物等。例如,某人梦见自己正要与未婚妻拥抱时,有人敲门,她去开后即与那人闲聊起来,他为些恼怒不已。从客观水平来讲,梦预示着他与未婚妻关系不睦;但从主观水平解释,梦境中的未婚妻象征他内心的女性成分(阿妮玛),梦境象征他内心的男性成分和女性成分不能和谐,表明他为人处事上缺乏与人相处的技巧,难与人深交。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对梦不同水平的理解,可导致不同的解释,同时也产生不同的结果。上述例子中从客观水平解释,就很可能把关系不睦的责任归罪于女方;而主观水平来讲,就能促进当事人改变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梦境中的事物还常与梦者潜意识的原型有关,治疗师必须熟悉梦者民族的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各种象征意义的载体,对这种象征意义把握得越准确,梦的解释也就越贴切。在分析梦的过程中,治疗师通过分析梦境来帮助当事人涉足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对于那些过于沉溺于内心世界的患者,治疗师应努力寻找与现实联系的的梦的解释;同时治疗师必须对违背道德标准的当事人的观点保持中立。荣格的分析性心理治疗初始的主要对象是中年人,这一年龄的人或多或少成功地使自己适应了外部环境,并且在职业中确立了自我的位置。除了偶尔的挫折、失望、不满外,我们可以期待中年人会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心境度过其生命的后半时期。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生命的后半期呈现出来的适应问题是其特有的问题,而人们对此并非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一时期人的主要任务是重新将自己的生活集中在一套新的价值上,先前用于外部适应的能量必须被转向对内心存在的适应,必须树立新的价值体系。荣格认为,新价值即是精神价值,这些精神价值在心灵之中始终处于一种潜隐的状态,因为由于青年时期的外倾态势的扩张以及对于物质的兴趣,这些潜隐的精神价值往往容易被忽视。荣格的很多病人都是些具有很高造诣和技能的人,成就显赫,在社会中享有令人生羡的地位,但他们常常自诉:对生命失去了热情,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先前对他们来说极为重要的东西不再显得重要了,生命仿佛空虚而无意义,他们感到心理抑郁,精神苦闷。荣格发现了解释他们抑郁心态的道理:以前为获得社会中的一席之地所投入的精力是他们精神活动的能量,因为其目标已经实现了,于是便从这些兴趣中退出,价值的丧失产生了人格中的真空,正如荣格所说:“对一位尚未适应环境,并至今一无所获的青年人来说,尽可能有效地形成其意识自我,培养他的意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相反,对于处于生命后半生的时期,不再需要培养其意识意志力,但却渴望理解其个人生命意义,需要体验自身的内心存在。”荣格根据生命的意识及流向,把生命划分为外部适应及内部适应两大阶段,指出了中年人生命能量在这一时期完成由外向内转折的意义。荣格关于生命阶段的理论成功的揭示了为什么一些人,包括一些事业上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们精神苦闷的根源。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怀疑荣格思想的价值,然而人们对于荣格的心理学依然莫衷一是。阅读荣格的著作较困难,因为荣格的思想有一种不见渊底的深邃感,而且他的理论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他的不少研究课题是存在真实性被怀疑的课题,诸如星占学、通灵术、宗教、幻像等。除此之外,荣格认为:真正的心理活动是永远无法被确切地表达清楚的。今天,基本荣格的理论对现代心理学如: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影响颇大。
本文转自:中国心理网
荣格的情人 篇3
经鉴定,这个纸板箱属于一个名叫萨宾娜·史碧尔埃的俄国女人。这一发现勾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因为没有人会想到伟大的心理学家荣格和弗洛伊德竟然有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这一发现也让我们关注到一个一直被历史遗忘的女精神分析师——萨宾娜·史碧尔埃。
“完美”的巧合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基础的建立。在随后的几年里,荣格开始从事著名的“词语联想”测验。根据病患们对一连串经过挑选的词语的回答方式和反应时间的不同,可以发现荣格后来称为“情结”的某种东西。荣格在1903年阅读《梦的解析》时,突然发现自己所探索的问题与弗洛伊德著作中的理论不谋而合,自己在“词语联想”实验中观察到的压抑“机制”,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可以找到最好的解释和说明。这使他激动异常,甚至想将弗洛伊德的方法用于临床治疗。同时,荣格在其论文《假性疯狂》中提到了一个由别人最早报告的病例“萨宾娜.S”。这篇论文发表几个月后,荣格收治了一个真叫这个名字的犹太女孩,还不到19岁,这些巧合使荣格异常激动,而她也给荣格的人生带来了新的转折。
荣格这样描述萨宾娜·史碧尔埃入院时的情形:“她的状况如此糟糕,时而陷入重度抑郁状态,时而大笑、哭泣或者尖叫,在这两种状态之间相互转换。她无法正视别人的面孔,一直低着头,而且无论是谁碰她,她都会吐出舌头,露出满脸的厌恶。”荣格和她面谈后,从她的行为反应中推断她得的是癔症,也就是精神分裂症或“歇斯底里”症。
癔症并不是神经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而是神经系统在创伤的作用下发生功能性变化。有些创伤可能会带有性的特征,比如童年期的性虐待创伤。弗洛伊德声称癔症的症状是由于童年期受到性侵犯的记忆受到了压抑而被创造出来的,这一研究结果源自他开始使用的一种全新的、非催眠式的治疗方法,他称之为“精神分析”,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问答来追寻病人的病源。
1904年,史碧尔埃入院,她天性聪慧而且受过良好教育,与医院里其他来自中下层、患癔症的病人不同。同时她又陷于典型的精神错乱中,因此成为弗洛伊德最新观点的完美实验品,也是荣格试图利用新理论临床治疗病人的最合适的实验品。
父亲的手
史碧尔埃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她在日记里表现得严肃认真,思维冷静而深刻,也提到许多自己关于精神和心理学方面的看法。这与她在荣格办公室里发了狂似的描述自己过去的记忆时大相径庭,让我们更加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患上精神分裂症。
史碧尔埃的父母很富有,经常游走各处。但他们之间并不相爱,各有各的风流韵事。史碧尔埃的母亲经常将丈夫的名字大写以表示对他的不满和一种发泄,因为在德语里“史碧尔埃”就是“扮纯洁”的意思。当看惯了这世界的污浊后,母亲希望史碧尔埃能与外界隔离开来,所以自她出生后就被禁止接触一切有关“性”的话题。因为母亲非常富有,能随意更改本地高中的课程,以使女儿不用学习生殖方面的课程,所以史碧尔埃对生活中有关性的事一无所知,性意识一直被压抑着。她的父亲有忧郁症,也看不惯妻子的不忠,试图破坏母亲给女儿建立的“纯洁”的环境。父亲也是爱她的,但这种爱又是扭曲的,总是希望通过一些肉体接触来实现。所以父亲偶尔会把她叫到房间,然后用手打她的屁股,无论她有没有做错事。史碧尔埃也深爱着父亲,她的爱不但痛苦并且纠缠着耻辱和自虐。在那之后,她经常幻想着被父亲殴打,由此产生性愉悦,但同时也觉得受辱,产生强烈的厌恶感。这种强烈的心理冲突造成了她意识的分裂。
有一次她与荣格外出散步,不经意间外套掉在地上,荣格把它捡起来并用竹杖拍掉灰尘,没想到她却异常激动,并扑过去把外套夺走。她的这种极端反感实际上是因为荣格拍打衣服的动作令她想起了父亲打她的场景,刺激她陷入精神错乱。
被上帝选中的人
荣格替史碧尔埃做了四个半月的精神分析。这种治疗方法不同于以往把病人隔离的非人道方法,而是建立在人道、平等的基础上,与病人敞开心扉的治疗方式。每隔一天,他就和她待上一两个小时,坐在她身后,进行记录和分析。他试验了上面所提到的“词语联想法”,即一个接一个地从一张表上念单词,病人每听一个词,就必须回答出她联想到的第一个单词,沉默和犹豫的时间都用秒表来测量。随着分析的进行,她记起三岁左右时被父亲脱下裤子打屁股的情景,这时她突然变得很兴奋,就像平时看见兄弟被父亲揍一样。她的病已经发展到看见别人遭惩罚会愤怒,同时这种怒火也会产生性兴奋的程度了。
荣格在医治她的癔症期间,听她说“自己心里老飞着一个说德语的小天使,别人张口前我便知道真相”,他由此断定史碧尔埃拥有做医生的潜质。谈话,只是史碧尔埃接受治疗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协助荣格工作,作精神分析师的助手。这无疑为史碧尔埃后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精神分析师奠定了基础。他们渐渐成了工作伙伴,一起验证学术理论,探索未知领域,在更广泛深刻的层面上交流。当荣格让史碧尔埃帮忙写出一篇有关词语联想疗法的文章后,她的自信心显著增强了。她的建议异常出色,荣格吃惊地说:“像你这样的头脑可以推动科学的进步,你应该成为一个精神病学家。”
上帝给了她做心理学家的天赋,她有一种可以说是直觉的能力,甚至有的时候,她一度认为自己可以预见未来。很奇怪,她可以领会荣格的思绪,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同时她还具有超凡的智力,使她得以将自己的“反抗”构建成一种理论。
可怕的玩笑
大概是1907年的某个时候,史碧尔埃在写给另一个人(无法得知具体姓名)的信件中提到她对荣格的感受:“荣格医生应该是最伟大的天才,因为他的影子漂浮在我的眼前,就像一个诸神之子。”在1908年荣格与史碧尔埃的信件来往中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同寻常了。荣格在信中对她的称呼已经从“我亲爱的朋友”变成了“我亲爱的”;荣格甚至还写到:“你无法想象,拥有一个可以去爱的人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对于这个人,我绝不会将她放在平庸的习俗之中使她受到禁锢,而她自己也绝对不会这么对待自己。”
nlc202309020716
但之后,由于荣格一直想有个儿子并如愿以偿,他不得不正视他的处境:他已经是有妻有儿的人了!更何况他还是“一夫一妻”制的拥护者。于是他和史碧尔埃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开始后悔,认为他们之间应该恢复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仅此而已。这对史碧尔埃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她在日记中写道:“他对我说了很多,说他为我付出了很多,而且还在持续付出……于是,所有这些合成一句话就是:他又只是我的医生了”。荣格的夫人也觉得她已经忍受得够久了,于是给史碧尔埃的母亲寄去一封匿名信,要求她把女儿从荣格医生那儿拯救出来。史碧尔埃的母亲致信荣格问明缘由,荣格回信时没有否认恋情,但却声称他与史碧尔埃关系不同寻常的原因是从未向她收费,而本来他的治疗每次要收10法郎,因此最后他希望对方能选择这种“普通的解决办法”。
在最后一次与荣格见面并怒不可遏地离去之后,史碧尔埃离开了苏黎世,跑到乡下试图恢复理智,她的父母也匆匆赶来照料她。在走投无路时,她选择写信给弗洛伊德求助。在此之前,弗洛伊德可算是荣格的“父亲”了,两人共同研究精神分析领域的各个问题。荣格告知了弗洛伊德他与史碧尔埃的一切,弗洛伊德则帮助他们实现和解。从史碧尔埃写给弗洛伊德的一封长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史碧尔埃对荣格深切的爱:
四五年来,我爱他胜过世上的一切,如今却被他生生推开,受到鄙弃……四年半以前,荣格是我的医生,后来成了我的朋友,最后成了我的“诗人”,也就是说爱人。终于,他奔向了我,事情的发展就像所有的恋情一样充满诗情画意……
史碧尔埃试图接受当时的处境。在最需要爱的年龄,她遇到荣格,感到美好而骄傲,但荣格迫于家庭和事业的压力却不得不和她断绝亲密关系。对于史碧尔埃来说这等同于理想的破灭。这段甜蜜而苦涩的感情最后造成双方的痛苦。不过尽管这段失败的恋情给她留下了一个永远的感情阴影,但并没有击垮她,或许还给了她“化悲愤为力量”的前进动力,使她能在心理学领域留下可贵的成果。
“煽风点火”的人
1910年下半年,萨宾娜·史碧尔埃在成为新一代精神分析师的道路上迈出关键的一步。由于导师一直没有时间阅读她的论文初稿,史碧尔埃把初稿寄给了荣格,这个她许久都不愿与之交流的人。荣格对她的论文大为赞赏,并在回信中写道:“你的论文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史碧尔埃这篇名为《一个精神分裂症(早发性痴呆)病例的心理学意义》的论文于1911年在《年鉴》上发表。她的论文告诉荣格,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幼稚的、沉迷于幻想中的女孩,她已经变成一位年轻的专业人士,她可以保持在适度的距离观察事物,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利用自己的天分直达心理学的深邃之处。
这时她又再次成为了荣格最亲密的合作者,在莱瑙精神病院担任驻院心理医生。但过了不久,在参加完博士学位的期末考试之后她便离开了苏黎世。这次,史碧尔埃离开苏黎世前往维也纳的一个原因是弗洛伊德。在未被邀请的情况下,史碧尔埃出现在一次讨论会上。弗洛伊德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邀请她在下一次会议上宣读一篇论文。她选择的主题有关死亡本能,这个发现足以使她在下一个时代功成名就。对此发现,弗洛伊德不仅没有写过文章甚至连想也没有想到过,她的论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里面提到的一些材料他不赞同。
很显然,由于史碧尔埃的很多观点源于弗洛伊德主义,使得她逐渐向弗洛伊德靠拢。然而在弗洛伊德面前,她又时时为荣格的观点辩解和抗争。弗洛伊德体察到她仍然爱着荣格的心情,她却说,她并非因为爱情才抗辩,而是为了真理。另一方面,荣格和弗洛伊德的观点越来越有分歧,使得他们的关系逐渐疏离。这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他俩的事,但冥冥中好像正是史碧尔埃的出现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她在无意中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风。
悲剧的结局
在史碧尔埃确定自己与荣格没有未来后,她嫁给了同为俄罗斯犹太人的一位医生,名叫保罗·谢夫特尔,他们有了两个女儿。后来她在日内瓦行医并发表论文,带来了发展心理学最为前沿的知识。她的论文甚至还被弗洛伊德引用,据称对其“死亡本能”理论产生了影响。史碧尔埃专攻的是儿童心理学,并在俄罗斯洛斯托夫市开办了苏维埃第一家儿童心理医院。1923年,她想在俄罗斯教授精神分析,但造化弄人,她的三个兄弟在大清洗中被杀,她的丈夫去世前精神失常。尽管史碧尔埃和她的女儿在大清洗中活了下来,但在1941年,纳粹进攻苏联期间,她和两个女儿与这个城市中的其他犹太人一起被带往一座犹太教堂,母女三人在那里被杀。当时,史碧尔埃年仅47岁。
荣格心理分析 篇4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可以理解为对世界某些方面做出反应的先天倾向。《荣格文集》中提到:“我们不得不这样假设,大脑的一定结构和独特性质,并不能仅仅归因于周遭环境的影响,而且也同样应归因于生物体的奇特和自主性质,归因于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原型不为人所察觉却处处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其中人格面具原型、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阴影原型、自身原型对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本文将结合这几种原型对阿米尔的成长心理作出分析,并探究各原型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
1、阿尼玛原型
“阿尼玛是男性精神中的女性特征。这种原型有两种作用。第一,使男性获得女性特征;第二,它提供一个在男性和女性中相互交往的参照系。”处于成长阶段初期的阿米尔,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父亲的强势作风、母位的关爱缺席使得他无法形成对男性和女性中相互交往的参照,造成其性格缺陷,主要表现为胆小、懦弱。文中,童年时期的阿米尔常受人欺辱而怯于反抗正是阿尼玛作用下的表现。阿尼玛的负面作用形成了阿米尔懦弱的性格,而父亲和他人的期许则迫使阿米尔进行掩饰,形成人格面具。
2、人格面具原型
“人格面具是由于人类必须在社会中扮演某种角色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别人据以了解我们的那部分精神。”形成人格面具的目的就在于使个人能被他们生活的社会所接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采用一些技巧,这些技巧使个人的外部行为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主人公此时处于童年时期,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富家少爷身份让阿米尔明显察觉到自己与同龄人(尤其是哈桑)的差别,为维护高贵身份带来的优越感,人格面具由此而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阿米尔对哈桑身份的定位上,阿米尔对自己和哈桑身份的定位是尊贵少爷和卑等仆人。阿米尔内心十分依赖哈桑,但他在人前从来不承认哈桑是自己的朋友,而只对别人说“他是我家仆人的儿子”。尽管阿米尔被哈桑的真诚、善良打动,渴望承认哈桑的身份,但长期以来,社会环境给予他的经验是仆人不应成为与主人身份平等的朋友。若在人前承认了哈桑与自己地位平等,便拉低了自己的身份。阿米尔没有遵从内心的声音,而选择了遵从社会上对于主仆之间的看法,以符合社会期望,正是富家少爷形象的人格面具导致的结果。
其次,阿米尔为博父爱,编造谎言。主人公父亲是个英雄般的人物,父亲希望阿米尔继承自己的勇敢,但他生性懦弱,喜欢看书和写作,与父亲的期望相去甚远。他为了博取父亲的重视,经常做出与自己本性迥异的行为举止,尽量隐藏自己的懦弱。哈桑常为保护被欺负的阿米尔而负伤,当父亲询问时,主人公却向父亲撒谎说“他摔了一跤。”他向父亲撒谎的原因就在于想要掩饰自己面对他人挑衅时表现出的懦弱,而维护自己在父亲面前的形象。
人格面具是以外部期望为标准的表面人格,小说中的阿米尔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使他人格的其它方面受到排斥。长期在人格面具的支配下,就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相疏远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此时,年幼的主人公尚未能分辨人格面具驱使下的行为正确与否,且无法认知人格面具带来的影响,沉迷其中,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阴影。
3、阴影原型
阴影是每个人人格当中都存在的,隐藏在潜意识当中的黑暗面,可以说是内心的另一个自己。阿米尔的阴影原型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嘲笑哈桑。父亲对哈桑的爱护多过于对自己的关注,因此,嫉妒之意油然而生。哈桑不会读书写字,而自己却拥有读书写字的能力,拥有了哈桑没有的东西,对哈桑的揶揄正是渴望证明自己比哈桑优秀,更值得父亲的关爱,以此平衡内心的落差。
第二,冷眼面对哈桑遭到阿瑟夫的强暴。为了赢得象征胜利的风筝,阿米尔目睹了哈桑惨遭施暴的全过程,却选择了逃避,而此时的逃避并不是出于性格的懦弱,阴影占据了主人公的内心,诱发他袖手旁边。“说真的,我宁愿相信自己是出于软弱,因为另外的答案,我逃跑的真正原因,是觉得阿塞夫说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个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止,答案就从意识中冒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胜利的风筝象征着智慧与勇气,为了能在父亲面前展示自己的荣誉,阿米尔牺牲了自己忠诚的小伙伴。
第三,陷害哈桑偷窃。哈桑毫无怨言的牺牲和自己的懦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切的负罪感折磨着阿米尔。为了摆脱痛苦,不见哈桑,驱使着他栽赃陷害哈桑,逐出哈桑父子,阿米尔与哈桑情感的断裂正是由于阿米尔性格阴影中的自私与懦弱,以及由负罪感延伸出的偏激。
阴影深藏于人的潜意识中,当我们趋于认同某种向往的人格面具,其对应的阴影也就愈加阴暗,两者的不协调与冲突,将带来许多心理上的问题与障碍。阿米尔正是由于倾向于富家少爷和父亲理想中勇敢儿子的人格面具,才激发了内心中的阴暗面,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阴影伴随着阿米尔,但他始终保持着深切的负罪感,在妻子索拉雅确认无法生育时,阿米尔想到的是“也许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因为某件事,决定剥夺我为人父的权利,以报复我曾经的所作所为。也许这是我的报应,也许这样是罪有应得。”正是还保持着负罪感和愧疚之情,阿米尔才有可能激发自身,走向自我救赎。
4、自身
自身也就是统一、平衡和稳定的原型。它是集体无意识中的一个核心原型。它的主要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个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使人格具有稳定感和一体感,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就是自身的实现。远在美国的阿米尔,逐渐成熟起来,处于成人时期,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生活在异国他乡的父亲失去了强者姿态,与儿子相互慰藉,甚至依赖于阿米尔,而妻子索拉雅的引导使主人公的阿尼玛原型表现出正面作用,人格逐渐完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阿米尔在阴影下始终不曾完全泯灭的愧疚感,使自身得以实现成为可能。其自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重返阿富汗,拯救索拉博。得知了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明白了父亲关爱哈桑的原因所在,阿米尔决定重返战乱中的阿富汗寻找侄儿,为自己也为父亲赎罪。在已经成为塔利班领头人的阿瑟夫面前,阿米尔一改儿时的软弱,与阿瑟夫殊死搏斗,找回了面对敌人、正视自己内心恐惧的勇气。“我不知道自己何以变得如此强硬,也许是临死一搏吧。”自身使得主人公迈出自我救赎的第一步,以实际行动找回自我,弥补过失。
第二.不惧压力,为索拉博正名。阿米尔带索拉博回到美国,其身份遭到了岳父的质疑,阿米尔予以了坚决的反驳。“你知道吗,将军大人,我爸爸睡了他仆人的老婆。她给他生了个儿子,名字叫做哈桑。现在哈桑死掉了,睡在沙发上那个男孩是哈桑的儿子。他是我的侄儿。要是有人发问,你可以这样告诉他。”“还有,将军大人,我说,以后我在场的时候,请你永远不要叫他‘哈扎拉男孩’。他有名字,他的名字叫索拉博。”小说中曾提及,对于阿富汗人来说,通奸是最不可原谅,最有损名誉的事,阿米尔并没有为维护父亲和自己家族的名誉而撒谎,用事实为索拉博正名,为的是索拉博在他人面前拥有尊严和自信。阿米尔正视父亲和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不再逃避,不加掩饰,而选择正面回应他人的质疑,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二、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利用荣格原型理论之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人格面具原型、阴影原型、自身原型对小说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嬗变的心理特征作出分析,并探讨主人公人格形成中几种原型的内在关联,使其连贯,避免生硬套用。结合荣格有关人格的心理学理论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人物在既定环境下的真实面貌。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小说围绕主人公阿米尔的身心成长过程展开,刻画了其内心世界由迷茫走向顿悟的过程。本文拟将以荣格的原型理论对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嬗变作出分析,以期瞥见其内心世界的真实一角。
从荣格原型理论分析苔丝的悲剧 篇5
[摘要]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最主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 (persona)、阴影 (shadow)和阿妮姆斯 (animus)。本论文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小说中的主人公苔丝进行解读,指出苔丝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妮姆斯等心理因素。
[关键词]荣格苔丝人格面具阴影阿妮姆斯
《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品,小说描写了农村姑娘苔丝短暂而不幸的一生。苔丝是英国文学史上熠熠发光的一位优秀女性。哈代怀着巨大的同情描写了苔丝的形象,在她身上集中了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但这样一位美丽纯洁的姑娘却“堕落”成了一个杀人犯,哈代在苔丝被行刑后有一番意味深长的描写:“‘正义’得到了伸张。用埃斯库洛斯的话说,那众神之首结束了他跟苔丝玩的游戏”,让每个读者清楚地看到了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制度的强烈控诉。
苔丝的悲剧除去社会原因外,其自身的人格面具 (persona)、阴影 (shadow)和阿妮姆斯 (animus)等心理因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心理因素导致的性格缺点使她一步步走向了悲剧性的命运。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妮姆斯是荣格原型理论的重要术语。荣格称原型是反复发生的领悟的典型模式,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原型意象。他说,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或原型意象;从一个人出生开始,这种意识就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心理活动。他把这种人的头脑中继承下来的祖先经验称作“种族记忆” 、“原始意象” 、或“原型”。[1](p828)原型有多种,但是最重要,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种: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妮姆斯。
一、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persona),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本义是指使演员在一出剧中为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也被荣格称为从众求同原型。荣格认为:“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人可靠面具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一个人以什么形象在社会上露面……人格面具是原型的一种象征。”“人格面具”的作用也被认为是抑制或掩饰“阴影”,按社会允许乃至赞赏的种种模式去工作、生活,从而获得人们的好感和容纳。[2](48-52)因此,人格面具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和睦相处。人格面具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人格面具的产生不仅仅是为了认识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也就是说,人格面具是以公众道德为标准的,以集体生活价值为基础的表面人格。
《苔丝》中的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而勤劳的姑娘,她原本可以像其他农村姑娘一样平静地度过一生,但多事的牧师从族谱中偶然发现苔丝一家原本是没落的贵族的后裔,她的父母得知后便迫使她到富有的德伯家攀亲戚,而她却被德伯家的少爷阿历克奸污。苔丝的失贞给她带来莫大的痛苦,尽管失贞并不是她的过错,但在传统的礼教和习俗的影响下,在父权社会对女性贞洁的苛求下,她潜意识里给自己贴上了“不贞”和“”的标签。当她来到奶牛场开始新生活时,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自己的秘密,在陌生人眼中她是一个纯洁美丽的姑娘。一次农场主克里克讲了一个关于挤奶工杰克风流韵事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使她联想到自己,便“满脸苍白跑到了门口”[3](119),为了避免别人猜疑,她借口说“太热了”。尽管不久她便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内心的苦痛远未平息。
在奶牛场,她和牧师的儿子克莱尔陷入了热恋。出于对克莱尔的挚爱,以及满足他对未婚女性应该具有的纯洁的期盼,她错过了一次次向克莱尔坦白的机会。当她和克莱尔赶车去送牛奶的过程中,她本有机会坦白,但“在最后关头她失去了勇气。她怕他责备她为什么不早点说明。她的自我保护保的本能压倒了她的坦率真诚。”[3]她对于克莱尔热烈求婚的闪避,她的时而欢欣,时而懊悔的表现,使得克莱尔认为她有些反复无常,容易冲动,她解释说:“是的,我也许有点反复无常,”“不,安琪儿,我并不是这样的`人——我是说,我并非天性如此。”[3](168)她的反复无常曾让克莱尔误以为她在卖弄风情。在人格面具和内心的冲突中,她默默地煎熬着。而当她终于鼓足勇气写信向克莱尔坦白时,却由于信塞在地毯下,克莱尔并没有发现,最终失去了婚前坦白的机会,从而使得婚后克莱尔以为她是“一个骗子,一个伪装纯洁的”[3](204),他头脑中的利己主义观念妨害他去接受一个并不真正“纯洁”的新娘,继而遗弃了她,把苔丝向她悲剧性的命运又推进了一步。
事实上,人格面具的作用在于它维护了人的虚伪与怯懦,这种反应来自于自身对未知事物或人的恐惧,从而启动了心理防卫机制,使人不自觉地步入了与真实人性不同的心境。苔丝便处在人格面具与内心冲突的痛苦的煎熬中,尽管苔丝对克莱尔的欺骗不是故意的,但是她表现出来的人格面具误导了他。
二、阴影
阴影是潜藏于人类心灵深处而富有破坏性和盲目冲动的力量;荣格说,“与自己的遇会首先是与自己阴影的遇会”,[4](71)荣格认为,阴影也是现实世界中自我的补偿。因此,阴影还具有积极的一面。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就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负。生活的困苦使她敏感而自卑。在她赶着“王子”去送蜂箱的路上,她甚至“看到了母亲幻想中那个要向她求婚的先生在向她怪笑,在嘲笑着她的贫穷,嘲笑着她那些裹在尸衣里的骑士祖先。”[3](25)在她失贞后,这种自卑感更加强烈。在自卑心理的驱使下,善良的苔丝也偶尔会表现出虚荣的一面。当她从德伯家的庄园回到家里后,村里的几个年轻姑娘便来看她,她们表现出的羡慕之情感染了她,“她偶尔也违背自己的思想,带点高人一等的神态回答她们提出的问题,似乎也承认她的情场经历确有些令人羡慕之处”[3](73)
荣格心理分析 篇6
关键词:舍伍德·安德森 《鸡蛋》 人格面具 阴影
舍伍德·安德森作为20世纪美国现代派小说家的杰出代表,属于历史过渡时期的作家,他将眼光聚焦在美国中西部小城镇里的普通百姓,用其富有同情心的笔调描述小镇上一个个孤独的落伍者和绝望的失败者。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染上了一身的时代病——不切实际的梦幻、贪婪和被时代遗弃的焦灼感并最终走上畸形。
《鸡蛋》通过一个男孩“我”的回忆和联想讲述了自己父亲为生计而奔波,最终失败的经历。故事开始于父亲养鸡发家的失败。场景发生在乡村,父亲婚前是个乐观、热情、知足的农场工人,这时的父亲过着田园化的生活——喝酒、骑马、干零活;婚后的父亲在母亲的怂恿下离开了干零活的地方,卖了马,创办了自己的养鸡场。父母的第一次尝试是惨败的。十年后,全家载着全部家当去了比德维尔镇开了一家小饭馆,父亲雄心勃勃地以鸡蛋为道具为到店中的顾客乔·助兴,但失败了,没有赢得更多的生意反而遭受到顾客的嘲笑。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研究父亲这一形象不能完全解释其珍藏畸形鸡仔和试图用他的“珍藏”娱乐顾客等诸多的怪诞行为和动机。本文试图运用荣格的人格面具和阴影理论来分析这些畸人,从而展示他畸形心理深层次原因。
一.人格面具和阴影
人格面具和阴影这两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是由卡尔·荣格提出。卡尔·荣格继承了弗洛伊德衣钵并在其基础上开创了现代心理学新的研究领域。在其许多专著中,如《自我与无意识之间关系》、《个人与集体无意识》及《人类心理类型》,都涉及了人格面具和阴影这两个概念。人格面具,本义是指使演员能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人格面具是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一也被其称为从众求同原型。他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原型有四种最为突出:阿尼玛、阿尼姆斯、人格面具和阴影。荣格在《原始意向和集体无意识》一书中写道:人格面具是个人适应抑或他认为所采用的方式对付世界体系。[1]286-326
因此,人格面具“是个体与社会关于一个人应以什么面目出现的折衷产物”[2]164。根据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人格面具的存在是完全必要的,其存在是人生存于社会之中对社会所要求的法律要求、道德准则的内化,形成一种人格面具。但另一方面,人们因社会法律要求、道德准则过度的内化而误以为自己的内在人格本就为其后天形成的人格面具。荣格还指出,人格面具的膨胀将会引起人的精神出问题,如果个体的人将真正的自我等同于人格面具,将会陷入分裂而无所适从。
荣格在论述人格面具这一心理学概念同时还提出另一个心理学概念,即阴影,而且还指出了人格面具与阴影之间的关系,即人格面具压制阴影。阴影这一心理学概念指的是由于人格面具的压迫使人格得不到发展的其他方面。荣格认为,阴影是我们意识中所不能接受的,不受社会欢迎的情绪、观念、欲望和动机[3]127-142,每个人的人格当中都有的隐藏在潜意识当中的黑暗面,可以说是自己内心的另一个自己。阴影深藏于人的潜意识中,若不是用面具加以掩盖,人就难以逃脱社会的批评指责。而有时阴影会成长为独立的人格,造成精神分裂症。其表现形式是人物性格的扭曲。
舍伍德·安德森《鸡蛋》中的父亲常常活在人格面具与阴影的冲突之中。在安德森笔下,父亲必须戴着厚厚的人格面具,在社会准则的影响下形成对自己错误的认知。他厚重的人格面具压抑了他的阴影——即不符合社会成功准则的隐秘天性。他内心的阴影一直在反抗,努力按照母亲愿望,按照当时社会“美国梦”倡导的那样充满梦想、渴望成功和积极进取。人格面具和阴影的激烈冲突使得他进退两难,他既不能抛弃人格面具去追求真我,也不能放下阴影成为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结果是,他一直生活在紧张的精神状态下,无法自我税负,行为怪诞并最终成为畸人。
二.带上面具,好好生活
健康的自我多少能依情境的需要成功地扮演不同的人格面具角色。但人格面具也有功能失调的情况,有三种失调最明显:一、人格面具过度发展;二、人格面具发展不全;三、过度认同人格面具,到了自我误把自身与其主要的社会角色相互混淆的地步。人格面具过度发展会导致人格内充满一组组的社会角色,留给自身一种“内在”没有真我的感觉。人格面具发展不全的人格极为脆弱,容易因遭受拒绝而受伤,或是和亲近的人相处时失去自我。《鸡蛋》中的父亲有自己的人格面具。他的人格面具敦促他按社会期望行事,但可悲的是,他让人格面具操控了他的人生,导致了他最终的畸形。虽然人格面具有很多种,但性别面具是《鸡蛋》中压制人格发展的一种基本面具。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很多角色。人首先是男性与女性。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期待。社会赋予男性的人格面具可以分为三类:理智的男性、成功的男性以及成为家中顶梁柱的男性。茱莉亚·伍德指出,社会上基本有三种典型男性:坚韧挺拔大树型、斗士型以及赡养家庭顶梁柱型[4]233。社会上认为,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男性最能体现男性气概[5]234。《鸡蛋》中的父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父亲在《鸡蛋》中,婚前是个没有责任重担的、无忧无虑的单身汉;婚后,作为一家之主,承担了所有养家糊口的责任,按照社会要求戴上男性人格面具。在这篇故事中,父亲认同自己的人格面具,完全牺牲了自我。迫使他与自己的人格面具认同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因素是来自家庭的压力。作为丈夫和父亲,妻子可以理所当然地迫使他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母亲实际上代表着社会对男性的要求。作为一个男性,他必须接受社会对于男性的期望,这样他才能被社会所接受,不被人非议。但是这样的接受是以牺牲自己的单纯的天性为代价的。在小说中,父亲逐步失去个性和自由,被牢牢地套在自己的男性人格面具中。
三.阴影的蠢蠢欲动
荣格说,他的“阴影”是“一个水的世界”,“充满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的无边之域,没有任何内外、上下、彼此、我你”[6]72,,谁要是潜入这“阴影”,那么,这一“精神的地下世界会放出它那黑暗洞穴的一切凶禽猛兽”[7]70,可见“阴影”有着实体性、无时空性和骚动不安的特点;荣格认为,他的“阴影”没有“好坏之分”[8]70,“阴影”是“对我们意识心灵永远存在和潜在而有破坏性的”.根据卡尔·荣格心理学上的阴影概念,《鸡蛋》中父亲的心理阴影是隐秘的欲望。父亲在人格面具和阴影之间的冲突中挣扎,变成神经质式的怪人。
在婚前,父亲似乎没有任何烦恼,在附近的农场里干点零活,薪水够生活,每周天晚上去乡间酒吧喝上两杯,然后趁着月色骑着马儿吹着口哨回家。婚后,有了妻子,父亲要承担起丈夫的职责;当我降临这个家庭,父亲有了子嗣,要承担起父亲的职责,被套牢在男性人格面具中的父亲变得沉默寡言,无论是对母亲还是我,他总是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单纯天性阴影与男性人格面具的无声对抗,他无法逃命人格面具,却也不想完全放弃曾经的单纯,男性人格面具的过度发展和阴影的蠢蠢欲动两相对抗,最终导致了父亲的心理畸形,欣赏畸形鸡仔,以丑为美。
四.结语
在《鸡蛋》中,安德森通过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社会的封闭和压抑对人造成的心理伤害。卡尔·荣格的人格面具和阴影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造成性格扭曲的深层原因,即人格面具和阴影的激烈冲突。在小说中,父亲已经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阴影,可悲的是他只有在疯癫的状态下才能挣脱人格面具解放出来,可随着他小心翼翼的讲紧攥着的鸡蛋放下时,他选择了回归“理性”,带着面具,揣着内心深处的阴影,就这样活着。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读[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
[4]李雪梅.论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鸡蛋》中父亲的顿悟[J].大理学院学报,2007(11):65-67.
[5]刘颖.现代社会里的异化人———论舍伍德·安德森的《鸡蛋》[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3):87-92.
[6]李幸.舍伍德·安德森及其写作风格[J].理论界,2006(8):36-40.
[7]张强.舍伍德·安德森研究综论[J].外国文学研究,2003(1):61-65.
[8]叶知秋.荣格原型理论批判[J].西北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5-40.
[9]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金丽.圣经与西方文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1]刘洪涛.荒原与拯救:现代主义语境中的劳伦斯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2]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等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13]梁工.西方圣经批评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诺思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M].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荣格原型理论下的《天边外》 篇7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天边外》,人格原型,人格面具,暗影
尤金·奥尼尔和《天边外》
1888年10月16日,尤金·奥尼尔出生在纽约百老汇一家名叫巴雷特的旅馆里。奥尼尔连续获得过四次普利策奖,并于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获此殊荣的剧作家。《天边外》创作于1918年,于1920年上演。主人公罗伯特是一位充满幻想,且具有诗人气质的青年。他从小就梦想能离开父亲的单调的农庄去寻找天边之外的生活。哥哥安迪则是本分的土地热爱者,满足于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家生活。然而造化弄人,兄弟俩竟然阴差阳错地走向了对方想要的生活。
当船长的舅父路过农庄知道罗伯特憧憬海洋,便答应带他去外面的世界,一心向往大海的罗伯特心花怒放。离别之际他向哥哥的心上人露丝冲动地表白了爱慕,露丝竟然接受了他的爱情。当安迪听到这个消息,不想继续留在农庄,于是代替弟弟出海,借此离开。海上的生活磨炼了安迪坚韧的性格,并且他还发了财,因此早已忘记和露丝那段还没开始的恋情。安迪回到家乡,昔日温暖整洁的家早已面目全非,农庄已经荒芜,而罗伯特已身患肺痨,整个家庭破败不堪。
这一切缘于罗伯特生性懒散且不谙农事。“我不是一个种庄稼的人,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去种庄稼。只是因为环境的关系,我没有别的事可做,只好支撑下去。”
对于哥哥的到来,已经成为罗伯特妻子的露丝惊喜交加,因为她很早就觉察到自己心里深处爱着的原来是哥哥,不是弟弟,但是这一切已经无可挽回。最后病入膏肓的罗伯特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蹒跚地偷偷来到那个小山顶,眺望着远处梦想已久的天边,在悔恨和渺茫的希望中死去。在他临终前说了一段惆怅和梦幻般的独白 :
你不要为我难过了。你没有看见,我最后得到幸福了——自由了——自由了!——从农庄里解放出来——自由地去漫游——永远漫游下去!瞧!小山外面不是很美吗?我能听见从前的声音呼唤我去——这一次我要走了。那不是终点,而是自己的开始——我的航行的起点!我得到了旅行的权利——解放的权利——到天边外去!
这是一曲理想主义者的哀歌!本文将运用法国著名批评家荣格原型理论中人格面具和暗影两个原型分析主人公罗伯特的生命历程 :揭示他如何从一个理想主义者蜕变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者,最后走向人生的终结。
1、人格原型在罗伯特身上的体现
在荣格的原型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人格原型包括人格面具,暗影,它们与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密切相关。“面具”一词原来是指古代演员头上表明他所扮演角色的那种工具,依照荣格界定是指人在潜意识下具有的一种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来调整自身的角色。面具是心灵的部分,它保证了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然而这种性格却不一定是他本人的性格。“面具是人内心世界的象征。”在剧本开始,主人公罗伯特“有点诗人气质,面容优雅脱俗,嘴和下巴有点虚弱。他穿着灰色灯芯绒裤子,裤子塞进高绑腿的靴子中 ;上身穿着一件法兰绒衬衫,配一条颜色鲜艳的领带,正借着逐渐日落的余光看书。他合上书,把一根手指夹在刚读到的那一页,转头朝向天边,注视着田野和山外的远处”。(7)出场时的罗伯特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恬淡的诗人形象,他应该生活在和谐的家庭氛围当中,且能够潜下心来读书,并有追求有梦想。这一画面展示了罗伯特健康性格的一面。
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事情好像并非那样。当哥哥安迪出场看到弟弟的神态,说“你可真没药可救,罗伯。”可见安迪并不理解他的弟弟,罗伯特显然和哥哥交流不多,而这一切源于他们的父亲詹姆斯的喜好。詹姆斯是个地道的农民,在他眼里,能干农活的安德鲁是他的好帮手,然而对喜欢读诗的罗伯特却并不赞赏,当安德鲁告诉父亲说罗伯特试图劝他读诗时,父亲笑道“那好啊!你可以晚上对着家畜念,哄它们睡觉”。当父亲知道罗伯特要出海的事情时,并没有阻拦,并且说“以后他有的是时间想海水的事情,现在没必要那么烦心。”然而罗伯特对父亲所说的话的回应只是“轻轻地”。尤其要弟兄俩回家吃饭时,“特别是你,安迪。露丝和她妈妈要来吃晚饭。你最好快去洗洗,换上礼拜天去教堂穿的最好的衣服。”他笑起来。罗伯特的脸抽搐,似乎是由于某种痛苦的萎缩,但是他挤出了微笑。
在这个以农庄为生的家里,能够劳动的安德鲁无疑更加受到父亲的偏爱,而且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父亲,他的话是有权威的,有着诗人气质的罗伯特不仅不能干农活,而且读书还要向父亲要钱,所以当父亲向安迪暗示露丝时,他痛苦却无力与父亲抗争,罗伯特在内心承受痛苦的同时向安迪露出了微笑。而这种微笑并非发自内心。似乎预感晚宴上会发生什么,在父亲和安迪离开,露丝来了之后,罗伯特冲动地抢先对露丝表白了 ,“我这些年一直爱着你,我想到了要离开你这个想法带来的痛苦一瞬间就让我看到了事实——那就是我爱你,从我有记忆以来就一直爱着你。”此时的罗伯特完全忽略了同自己一样爱着露丝的哥哥。罗伯特过去只是痛苦地面对父亲对安迪的暗示,因为他深信哥哥爱着露丝,“我看到了安迪对你的爱——我知道你也一定爱他”。于是他把对露丝的爱埋在心里,不敢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罗伯特是压抑的,痛苦的,但当他决定离开时,他所向往的自由仿佛提前出现了, 揭开自己痛苦的伪装,大胆而且热烈的表白使他仿佛换了个人。此时的他认为“我们的爱比遥远的梦更甜美。这就是所有生命, 整个世界的意义。”仿佛在这个家里他从来没有过“天堂王国”。可是露丝催促回家吃饭时,他“不耐烦地摇了摇头,好像要摆脱掉什么烦扰的想法。”罗伯特害怕这种内心的袒露和在家人面前揭开曾经的伪装。
2、阴影原型
阴影原型是无意识中的核心部分 , 也是人心灵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它是人性中阴暗的、未被意识的一面。人格中被抑制和压抑的阴影总是暂时退隐到无意识之中。阴影一旦进行反扑或突破 , 就会导致人格的分裂。
在罗伯特的身上,这种阴影原型体现的也较为明显。和农场相比,天边外的生活对他来说更有意义。但家里所有人担心他的身体,认为他只能待在家里,正如罗伯特对露丝所说的那样,“过去,妈做饭的时候,她为了不让我挡道,把我的轮椅推到西边的窗户,让我安静点向外看,”罗伯特认为自己是家庭里多余的那个人,实际上潜意识里他想摆脱这种压抑的生活,去寻求自己内心意志所渴望的自由与心灵的释放,或者说他想去天边外的原因是为了摆脱这种束缚。从小时候起与哥哥安迪相比,他就是个弱者。而安迪则相反,他“身强体壮,皮肤被晒成古铜色,魁梧而帅气,有男子气概——他是土地的儿子,伶俐精明。”
但是因内心压抑而即将离去的罗伯特在感情上却不想输给安迪,所以当父亲暗示露丝是属于安迪时,罗伯特是难受的,安迪在父亲心中的位置永远高于他,这时候,内心的阴影出现了,他明知道自己即将出海且前途未卜,却向露丝表白,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安迪强,根本没有考虑到农场生活是否真的适合他而最终毁了自己,同时也毁了安迪和露丝。
他认为安迪只是一个粗俗的农民,所以当他读到安迪出海后写来的信时,他叹了口气,“他的信读起来像是一个农民写的日记, 这就是他对东方的印象。”内心对他不免嘲弄。同时他将自己的遭遇完全归结于上帝,认为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而安迪后来的失败只能归咎与自己,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罗伯特内心的傲慢与自大,完全不像开始时的那种恬淡和与世无争。尤其当露丝告诉罗伯特自己爱的是安迪时,“我爱他,他一直爱我的,你也知道他爱我。”(197)此时的罗伯特内心完全失去控制,“你——你这个荡妇!”当露丝听到安迪在路上的长长的吆喝声时,露丝“跑过去,抓住屏风的把手,想要把它猛地推开”,而罗伯特则以一种“命令的,强迫服从的声音”让露丝“停下”(197)“我去见安迪,你最好去看玛丽,露丝。”然后转身装出很快乐的样子应声“唉,安迪”。
在爱的选择中终于赢了安迪的罗伯特,接手家里的一切并导致家庭破败。他是无颜见到安迪的,尤其此时的安迪已经发了财。此时他只能奚落安迪的粗俗。听到哥哥对东方见闻的评论,他“厌恶地瞟了他一眼”并反问他 ,“那你发现的东方是一个恶臭的地方喽?”言外之意,他认为以安迪的文化与见识只是能看到这些而已,可是又羡慕哥哥,于是以挖苦的口气说“我想这里现在对你来说的确太小了。”(221)
当安迪知道他们的情况欲借钱给罗伯特改善农场时,罗伯特的自尊被彻底摧毁了 ,“不,安迪,再也别提了,不!我不要听!”
罗伯特一直压抑着自己,在最后临终时,说出了内心一直想说的话,“(声音中突然想起幸福的希望) 你们一定为我感到遗憾,这太可笑了,!你们看不到我最终快乐了吗——因为我要去遥远的地方了——自由——自由——! 从农场里解脱出来——自由地不停漫步——永远的!甚至连山也没有能力把我关起来了……你们看不出吗?我赢得了我的航行——解放的权利——天边外!……”(351)
结束语:
对荣格理论中阴影涵义的理解 篇8
对于未接触过荣格理论的人而言, “阴影”的喻义一般是指, 由于以往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是耳闻目睹他人的生活经验, 带给自己的直接的、不好的深切感受, 从而在自己内心深处留下或深或浅的不愿触摸印痕。这也是非心理学人士常用的阴影涵义。它们是意识中的体验, 由于种种缘故而被压抑和忽视, 如一段痛苦的思想、一道无法解决的难题、一种内心的冲突、一次道德的争端。在它们当初被体验到的时候, 可能往往因为似乎不相宜或不重要而被忘却。所有那些微弱的不能到达意识, 或微弱得不能存留在意识之中的体验, 统统被储存在个人的无意识中。
在“中国知网”上, 在教育和社会科学综合库和文史哲库中输入“阴影”关键词查询近30年来的文献, 可得3000余篇论文, 其中实际与阴影有关的只占近500篇, 而在此中除去近百余篇有关数学中阴影面积计算的, 大部分阴影相关的文章都是局限于“走出××的阴影”或者是“不要在××阴影下”等类似的范围中, 即从童年、自卑、厌学、失败、权利、恐惧、死亡等诸多类别的阴影中走出来或不要笼罩在××的阴影下的相关论文, 而真正与之人格阴影相关或涉及荣格阴影理论的论文只有十余篇, 目前, 甚至是本科主修心理学专业的学生, 也有相当一部分对于荣格理论中的阴影和人格阴影尚未形成概念, 所以有必要在此对荣格理论中的“阴影”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二荣格理论中阴影涵义的界定
荣格认为:阴影将患者不愿意承认、却又能与他有关的各种事情人格化了, 尽管它们仍然直接地刺激着他。它们也许是性格中的某些恶劣品质和其他不协调的倾向。阴影是我们原始的, 不受控制的, 动物性的方面作祟。简而言之, 荣格认为, 阴影就是指一个人不希望成为的那些事物。
这一简单的概述中, 概括了他反复提到的阴影是人格的消极方面, 是个体想要隐藏的所有不愉快的特征的总和, 是人的本性中卑劣的、无价值的和原始的方面, 是个体心中的那个“异己”, 是个体自己黑暗的方面。但从内容上来说, 阴影是无法定义的, 所有我们不接受或还不能接受的东西都可以算是阴影, 但阴影并非只是消极的, 它在有的场合也能产生积极作用, 即阴影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极。阴影是那些隐藏起来的、被压抑下去的东西。因为大部分低劣的或邪恶的人格其最遥远渊源都可以追溯到我们的祖先那里, 这些东西构成了无意识的全部历史侧面……如果至今还有人相信人类的阴影便是万恶之源, 那么现在有充分的研究材料表明, 无意识的人, 即人的阴影, 不仅包括某些应受道德谴责的方面, 也包括一些优良品质, 如正常的本能、适当的反应、现实的洞察力、创造的冲动等。
埃里希·诺伊曼 (Erich Neumann) 在其《关于阴影的看法》一文中指出, 阴影是人格未知的方面, 它通常以黑暗的形式、以怪模怪样的邪恶图形来面临自我, 面临光明面和意识的中心和代表——对抗这些阴暗的东西对个体来说总是一种注定的经历。
哪里有光的照射, 哪里就会产生阴影, 光明和黑暗是互为条件, 互相依存的, 自然界中是这样, 人格中也同样如此我们把自己的某些方面公之于众, 让人了解, 同时却把自己的另一些特征隐藏在阴影里。
荣格指出, 每个人都有阴影, 而且它在个体的意识生活中具体表达得越少, 它就越黑暗, 越密集。如果一种低劣的东西能被意识到, 个体就总会有机会去改正它。而且, 阴影问题与 (意识) 不同的兴趣相联系, 所以它经常要遭受矫正。但是如果它被压抑, 并与意识隔离开来, 它就永远不会被修正, 从而就倾向于在潜意识的某一时刻, 突然地被爆发出来, 从各方面看, 它形成了一个潜意识的障碍, 阻碍了我们最没有恶意的意图。每个人的阴影都是他 (她) 在个人幼年时期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由于我们需要别人 (包括父母) 的爱, 也需要自尊, 于是凡是作为“好的”而被奖赏的东西, 我们自己便将它们培养起来, 凡是不被赞成或作为“坏的”而被处罚的东西, 我们就试图从自我意识中摒弃。人性中这一被否认的部分, 就是荣格所称的“阴影”中的一部分, 这部分阴影具有个体的和个人的标准:我从我的自我形象和公认的身份所剔除的, 与你从你的自我形象和公认的身份所排除的略有不同, 这里存在着一种文化标准:一个国家对善和恶的看法不同于另一个国家对善和恶的看法。
总之, 个人的阴影包含了各种尚未开发的, 没有表现出来的潜能。它是无意识的东西, 是对自我的补充, 代表着那些意识人格不愿承认, 因而作为个体的人总是用意识去忽视遗忘甚至加以掩饰, 只有在与他人不愉快的遭遇中才可能会发觉的特征。
三对荣格理论中阴影涵义的理解
阴影并不是一样东西, 而要把它想成“阴影的”或“在阴影中”的某些心理特性或品质。不像人们平常认为的阴影是意识层面的, 荣格阴影是处于无意识层面的。而荣格认为:“无意识”不是心理的东西, 而只是“类心理的”东西。它所指的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以外的另一种现实, 它本身中永远不可直接感知的物自体, 但又可以作为表象和观念的组织者 (或组织能力) 显现自身。也就是说, 我们自身并不能直接感知阴影是什么, 而必须通过意识层面的东西来认识发现。
首先, 可以从我们意识层面最讨厌的人或事来感知我们的阴影, 它通常以“我讨厌、不喜欢某人某事”等形式表现出来。当我们特殊地厌恶某一个人, 而尤其当这种厌恶是不公正的, 这时就应该猜到, 事实上, 我们是在另外一个有着我们的面貌、身体的人身上去厌恶的。
其次, 对个体阴影的理解, 可以从补偿和投射的观点来看。阴影包含了被个体有意无意忽略或压抑着的东西。在社会这个在环境中, 从小就受到一些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教导, 主观意识去相信一些东西是不好的、是恶的, 而这些东西本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它只能深藏在内心深处, 不让自己看见它或者有意识地去压抑它, 甚至我们都不相信自己是具有这些东西的。但事实上, 它们没有消失, 而是成为阴影的一部分。由于不同的个体天生的禀性不同, 经历不同, 于是他们形成的阴影也就不同。所以, 由此可以看出, 阴影包含了一些难以融合进个体生活但却为个体所需要的价值。由于个体不愿意承认自己身上的这部分, 因而个体往往很难意识到自己存在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难以接受, 所以个体往往在意识中就将之否定, 但是通过投射和补偿, 个体的阴影却很容易在别人的身上体现出来。他人身上让自己看得清清楚楚但却让自己厌恶至极的那些品性或冲动, 往往就是自己身上所不愿承认的阴影。
再次, 还可以从梦中对阴影进行认识和了解。荣格说, 梦是无意识精神自发的和没有偏见的产物……梦给我们展示的是未加文饰的自然的真理。由此可以看出, 梦是无意识心灵最清楚的表达和显现。但这并不是指单个的梦, 事实上, 荣格认为对个别的梦进行分析几乎没有什么意义。梦的连续系列还可以揭示某些反复出现的主题, 因而也就揭示心灵在梦中的主要倾向。而荣格正是通过对梦和象征的研究, 最后才发现了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而阴影面常作为一个低劣的或者原始的人出现在梦里, 带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特点, 它也可以作为一个我们所不喜欢的人出现在梦里。
四个体要勇于开放心灵, 体验阴影
大多数人从来都固执地否认自己的阴影, 这是因为我们的人格阴影一旦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就将有损于我们的声誉, 使自己感到非常难堪、羞愧和害怕, 因此否认是阴影最常见的防卫形式。
荣格不无理由地假定, 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大多数人并不像他们表现得那么道貌岸然。我们都比自己所希望的更贪婪、更放荡、更好嫉妒, 乃至犯下各种十恶不赦的罪行。
阴影作为精神中最隐蔽、最奥秘的部分, 由于它的存在, 人类就形成不道德感、攻击性和易冲动的趋向。阴影代表一个人的性别, 同时影响着这个人与其他同性别的人的关系。他们往往将自己受压抑的阴影冲动强加到别的同性别的人身上, 因而与同性别的人之间总处不好。它实际上是表达了被自我抑制的部分即被人格面具所压制的内容, 尽管一定的克制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 但压制阴影面却并非没有危险存在。在无意识当中, 阴影似乎获得了力量, 增强了活力, 当它自我表现的时刻到来时, 那就更加危险, 更加有可能摧毁人格的其余部分, 这些部分在另外条件下能够作用为健康的一种节制。关于阴影原型, 可以说, 它使一个人的人格具有整体性和丰满性。这些本能使其富有活力、富有朝气、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排斥和压制阴影会使一个人的人格变得平庸苍白。
在心理分析的意义上, 若是能够具有面对阴影的勇气, 通过阴影的挑战, 那么往往就可以从阴影中获取积极的力量。阴影使人生病——同阴影的交锋会使人康复!这是理解疾病和治愈的关键!一个病症永远是一个具体的阴影部分。
唯有当自我与阴影相互协调和谐时, 人才会感到自己充满生命的活力。对阴影的体验是通向真实的道路, 接受阴影是一个更恰当的解决办法, 正如荣格更多地注重人格系统动力平衡的维系方式和修补方式。因而对阴影, 我们应该学会认识它、面对它, 并将之整合进个人的整体之中。当我们正确地面对阴影时, 就能把这些力量融入实际经验中, 而使它不仅仅是我们的敌人, 还能成为我们的朋友。
面对与认识阴影需要勇气, 这正是勇者的风度。阴影中包含着许多本能的内容及能量, 原始与幼稚的心理特点, 以及阴暗之中的玄妙。觉察自己的阴影, 乃至达到某种心理的整合, 也是心理分析过程中重要的工作目标。
摘要:本文从荣格的阴影理论的基本概念出发, 从荣格及相关学者对荣格理论中阴影概念的解释切入, 对荣格阴影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 从而为个体心灵整合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关键词:荣格,阴影理论,人格阴影
参考文献
[1][美]霍尔等著.荣格心理学入门 (冯川译)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2][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荣格文集 (谢晓健等译) [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1
[3][瑞士]F.弗尔达姆.荣格心理学导论 (刘韵涵译) [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4][德]诺伊曼.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
[5][瑞士]维蕾娜·卡斯特.人格阴影——起破坏作用的生命力量 (陈国鹏译)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6][英]安东尼·斯托尔.荣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荣格心理分析 篇9
荣格是瑞士的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的原型理论不仅用于精神治疗方面, 对文学批评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自性和自性化是其原型理论的核心思想, 是心灵发展的起点和终点。
本文通过运用自性化理论着重分析在人格实现自性化过程中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尼姆斯三种原型相互之间的关系, 同时探讨它们在玛利亚姆人格变化以及人格整合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从而使以上三种原型处于平衡统一状态。这一过程与玛利亚姆在自我觉醒后进行反抗并实现自我这一“自性化”目标的心路历程基本相符合。由于其不被接受的出身, 玛丽雅姆和母亲娜娜一直生活在郊外的一座泥屋里。玛利亚姆从小到大有一种渴望父爱, 得到承认, 成为“别人眼中的重要的人物”, 而为其内心渴望提供心理内驱力的是潜意识中的“阴影”, 从而使得玛利亚姆对其母亲娜娜心生逆抗之意, 以及对其婚后莱拉的介入心生芥蒂, 一度对其反感甚至发生冲突。然而在父权制社会下, 玛利亚姆内心的渴望以及自我被封闭在沉重的布卡之内, 从而在强大的人格面具下, 封锁了自我。后来玛利亚姆经历了重重挣扎, 真正的自我开始觉醒, 并在积极阿尼姆斯的影响下, 对现实进行反抗并实现了自我。
一、人格面具——停滞
人格面具 (persona) 指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是个人面对世界时所呈现的外在面貌。在小说《灿烂千阳》中, 人格面具这一原型在玛丽雅姆身上的投射较有代表性。直到玛利亚姆举着铁锹挥向拉希德之前, 她一直都被笼罩在人格面具下卑微而屈辱地生活。“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 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它可以被称为顺从原型。”[1]48而玛利亚姆在选择自己社会的角色时, 母亲娜娜的形象对其个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她一再教诲玛丽雅姆这辈子要学会:“只有一项本领。就是这个:忍耐。”[2]81
当母亲自杀, 父亲将她远嫁, 除了选择屈从玛利亚姆无法抗拒这似乎被挟持的命运。在玛利亚姆生活的男权社会中, 女人不过是男人的一件私有财产, 布卡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丈夫的暴戾使得玛丽雅姆麻木到只抱定了一个念头, “忍受他的轻蔑和责骂, 他的嘲弄和斥责”。[2]101此时, 她的个性被动地陷入了一种自我禁锢的停滞状态。
二、阴影——觉醒
关于阴影 (shadow) , 荣格在《Psychological Reflections》写道:“从更深层的意义而言, 阴影是人类藏匿其后的蜥蜴尾巴”。[3]217它的形成要么是意识的自我压抑, 或是意识自我从未认识到的部分, 但大多数是让人觉得难堪却又硬生生存在于无意识中的人格特点。然而, 这些人格中被抑制的阴影总是暂时隐退到无意识之中, 并以投射的形式出现, 伺机进行反扑。当年轻的莱拉介入这个家庭后, 经历多次流产, 生活不幸的玛利亚姆对莱拉的敌意日益湍急。此时莱拉成为玛丽雅姆性格中阴影进行反扑和投射的对象。当她们最终争吵时, 玛丽雅姆内心深处内心的不满、仇恨与愤怒最终彻底地外化为对莱拉的精神折磨。然而, 当莱拉的女儿出生之后, 多年来心如死灰的玛利亚姆找到了人世间的真情。此时, 阴影中所具有积极的一面使得玛利亚姆重振信心, 并激发出了她的爱心、勇气与潜能。玛利亚姆的自我开始苏醒。
三、阿尼姆斯——反抗
与人格面具不同, 阿尼玛 (anima) 或阿妮姆斯 (Animus) 是人的内在面貌, 即通常所说的“灵魂”。在荣格来看, 在每个男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他称之为“阿尼玛”的女性特质。对于一个男人来说, 他的全部气质并非都是男性化的, 在他的灵魂中也有着某种女性的特征。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 她潜意识中的男性特质即阿妮姆斯多以隐秘而神圣的、但又比较确定的形式出现。它带有勇敢、理性、力量等积极的品质会基于社会环境和个人境遇等各种条件体现在个体中。而现实生活中, 女性心中的阿尼姆斯形象会投射到具体的某个男性的身上去, 一般第一个投射的对象是自己的父亲。而《灿烂千阳》中, 玛利亚姆从小就不能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父爱的缺乏使得这种投射一直都没有发生, 导致了她性格中的正面的、积极的男性特质一直被社会与自我压抑着。然而, 正当拉希德即将杀死莱拉时, 玛丽雅姆身上的男性特质在那一瞬间得到了具体化, 在勇气与力量的促使下, 她第一次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从这一刻起, 玛利亚姆已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摆脱了人格面具的钳制, 消极阴影的束缚, 在阿尼姆斯积极力量的感召下, 真正自我开始萌生。她选择留下来承担责任, 达到了内心与外在的统一和平衡。作为一个对生活已经失去希望和不抱有希望的人, 玛利亚姆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对生活燃起了很多希望, 心中不再是懊悔, 而是一种安宁的感觉。她“终于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重要人物”。一定意义上, 玛利亚姆成功地实现了自性化的心路历程。
结语
美籍阿富汗裔小说家卡勒德·胡赛尼 (Khaled Hosseini, 1965—) 2007年发表的《灿烂千阳》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 是一部有关“勇敢、荣誉与宽容的书”。许多人读完了这部小说, 都会为这个故事感动。曾经的玛利亚姆身世不济, 命运坎坷, 逆来顺受, 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有能力付出爱也收获爱的女人, 爱和希望得到了延续, 内心也获得了安宁。以荣格原型理论为理论基础, 从人性层面对主人公玛利亚姆的自性化心路历程进行分析,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把握该作品的主旨。
参考文献
[1]、[美]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M].冯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2]、[美]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M].李继宏,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荣格原型理论视阈下的苏珊之死 篇10
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被认为是英国继伍尔夫之后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尽管莱辛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 但女性成长问题却始终是她一直关注的焦点。《到十九号房间》就是一个典型, 被誉为最优秀的英语短篇小说之一。苏珊寻找内心完整自我之旅与荣格原型理论中所涉及的个人心理个性化过程正好契合。在荣格看来, 人体寻找内心完整自我的过程就是心理个性化过程, 在该过程中个体将依次面对可能出现的以下四种原型 :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自性。《到十九号房间》主要讲述了女主人翁苏珊为寻找自我苦苦挣扎, 最终自杀寻求解脱的故事。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自我意识、渴望独立自由的知识女性。但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使她被迫陷入奔溃绝望的深渊。
2. 遭遇人格面具
作者一开始向我们展示了苏珊幸福美满的家庭及婚姻生活, 同大部分女性一样, 由于社会对妇女角色的畸形定位, 使得她不得不放弃工作, 被动接受了“相夫教子”这一普遍的女性命运。在众人眼里, 她和丈夫“基于爱情”而结合的模范美满婚姻是所有人都羡慕和梦寐以求的。婚后, 苏珊留在家中一心照顾丈夫和孩子, 等着孩子上学了后, 苏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压抑和不安。长期以来被动戴着的“贤妻良母”的人格面具, 久而久之给了苏珊从未有过的苦闷和彷徨, 这个看似理应感到幸福满足的女人, 开始对她的命运及其所谓的美满婚姻产生了怀疑。
3. 遭遇阴影
正如荣格所说, 阴影是个体人性被压抑着的, 不为人知的一面, 是“本能的, 非理性的投射” (荣格, 1951:147) 。阴影的标志包括蛇, 龙, 怪物, 魔鬼等意象。一旦被阴影所控制, 个体将“失去理智, 表现得像个原始人” (荣格, 1989:669) 。撕裂人格面具之后, 苏珊遭遇了阴影原型。主要表现为萦绕她内心的挥之不去的魔鬼。在极度压抑和忧愁之下, 她产生了幻觉, 总感觉敌人时刻准备着偷袭她。这些幻觉正是隐藏在苏珊体贴睿智的人格面具下, 内心愤怒, 空虚, 邪恶的反应。遗憾的是, 苏珊没能对内心潜藏的这种阴影做出正确的应对。最终, 她在一家肮脏的旅馆自杀了。苏珊这种绝望中渴求一个属于自己个人的房间其实是一种对自我的潜意识追寻。但她最终还是失败了。
4.遭遇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阿尼玛原型为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 阿尼姆斯则为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象。两者又可译为女性潜倾和男性潜倾。男性心灵中的阿尼玛与女性心灵中的阿尼姆斯即个体的内部形象。小说中苏珊就如笼中困兽, 一点行动的自由都没有。经济的依附导致了丈夫背叛。对于这种背叛, 苏珊没有质问的权利。一直以来固守自身的贤妻良母角色使得她过度意识到反应在丈夫身上的阿尼玛, 却没能积极主动意识到投射在自身上的阿尼姆斯。最终被阿尼玛所困住, 并最终导致了她的崩溃和死亡。
5. 遭遇自性
人的精神或人格一开始就是一个整体, 这种人格的组织原则是一个原型, 荣格把它叫做自性。自性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 它把所有别的原型, 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显现都吸引到它的周围, 使它们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 是充分的自性的完善和实现。一开始苏珊试图在家为自己单独要了一个房间, 但这种安排太过人为了, 她仍无法摆脱家的烦扰。于是她外出, 发现仍然不能得到解脱, 最后在十九号房间, 苏珊暂时找到一个自由之地。却因丈夫的窥探和怀疑, 选择了自杀。苏珊在其个性化之旅中始终没办法摆脱社会和家庭的牵绊, 因而最终没能实现完整自我。
结语:
身处男权制边缘的女性, 千百年来都以“第二性”的角色存在于父权制社会中。虽然时代的变迁赋予了现代女性更为广阔的天地, 唤醒了她们的自我意识, 然而随着这种新的自我的出现, 女性无法在自我和爱两者间取得平衡。苏珊的悲剧反映了整个男权社会中主妇处境的两难。苏珊表现了妇女受压抑的现状 :她们被剥夺了经济上的独立从而必须依附男性, 身处社会边缘, 没有话语权。在晦涩的自由女性的困境中, 苏珊的悲剧实质上是对父权制社会的无声控诉。现代妇女虽然获得了一些表面平等的权利, 但仍然受到各种传统习俗的束缚。在以父权文化为中心的现实社会中, 女性受到来自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只有彻底摆脱父权文化与传统观念, 男性与女性相互扶持, 人类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虽然在女权主义者的奔走呼吁下, 女性地位有所改善, 但真正实现妇女解放还任重道远。
摘要:本文以荣格的原型理论, 尤其是个体心理个性化过程中遭遇的四个原型分析《到十九号房间》中女主人公苏珊之死。体现了莱辛对现代西方社会中女性精神状态的关注, 以及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 尤其在压抑之下人性如何走向极端, 警示现代女性在个性化之旅中保持和实现完整自我。
关键词:《到十九号房间》,荣格,原型理论,个性化之旅
参考文献
[1].Jung, Carl.Gustave.“Phenomenology of the Self”.The Portable Jung.New York:Penguin Books, 1951:147-166.
[2]多丽丝.莱辛, 女性的危机, 顾涛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3]姜红, 不归路上的十九号房, 《外国文学》, 2008.
荣格心理分析 篇11
由荣格工业传媒有限公司及旗下《国际塑料商情》杂志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塑料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评选结果在中国广东深圳隆重揭晓, 经行业协会、科研院校、用户企业的资深专家组成的独立评委团严格评选, 梅特勒-托利多的OneClickTM一键称量热失重分析在“测量与检测”领域荣获“2011年度技术创新大奖”。
梅特勒-托利多是全球领先的精密仪器和服务供应商, 也是全球最大的实验室、工业和食品零售业称重设备的制造商和销售商。梅特勒-托利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40多家分公司和销售机构, 在全国范围内建有30多家办事处, 与200多位分销商紧密合作。梅特勒-托利多为塑料行业提供的解决方案, 基本覆盖到所有的科研、研发、生产及质量控制过程。梅特勒-托利多致力于为用户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并始终关注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各个领域的贡献。
【荣格心理分析】推荐阅读:
意象对话与精神分析和荣格心理学10-27
荣格事业说明会标准版06-14
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06-05
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10-10
心理学心理感悟06-10
心理心理健康知识10-04
产妇的心理与心理护理06-14
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07-24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10-02
初级心理健康心理调适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