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经济效益

2024-11-26

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共12篇)

产品质量经济效益 篇1

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企业只有提高经济效益, 才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技术的改进等, 这样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很多, 如产品质量的提高、成本的控制、品牌的维护、建立危机预警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式等。在多种方法中, 笔者认为, 产品质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因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没有产品质量的保证, 经济效益的提高就无从谈起。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共查处的质量违法案件就有10万多件, 其中食品事件就达3万件。因产品、工程等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仍然比较严重。

一、树立顾客至上的全员质量意识

中国的企业缺乏的不是资源配置、人, 缺乏的不是管理、智慧、技术, 而是质量意识。在企业挖掘核心竞争力的质量、价格、交货期、沟通、服务等五个要素中, 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质量, 因为没有质量就没有企业生命。因此要求企业全体员工树立顾客至上的质量意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永远都离不开客户的支持, 企业必须时刻关注顾客的需求、积极收集客户对于产品及服务的满意程度, 并及时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坚持顾客至上, 强化质量意识。

1. 企业最高决策层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具有顾客至上的质量意识。

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在于领导者的认识和管理, 因此, 企业成立质量管理委员会, 由企业总经理任主任, 企业负责经营、生产、技术的主管领导任副主任, 成员由企业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专门负责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工作, 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的生命线来抓, 树立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的观念。

2. 全体员工树立顾客至上的质量意识。

企业决策者要向员工灌输顾客至上的企业理念, 利用各种导向性的宣传、教育和专题培训, 培育和提高员工的顾客至上的质量意识, 把质量意识注入每位员工的血脉之中。同时也能让员工领会高质量的产品会创造一个响当当的牌子, 一个响当当的牌子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它反映着公司的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也是企业人的生命。全体员工应该像维护个人声誉一样维护企业产品的质量, 让员工始终保持顾客至上的质量观, 从而将领导者的质量意识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进而提高个体在实际工作中的质量行为。

二、加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企业加强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1. 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设计过程是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起始环节。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标准化工作在制造过程得到普及,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这句话已形成共识, 这就要求企业高度重视研发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各种现代设计技术, 如可信性设计、健壮设计、质量功能配置、动态设计、仿真技术等, 保证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提高研发人员运用质量工具的能力, 从而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同时建立以专家系统为核心的设计咨询保障制度, 有偿地聘请权威专家或权威设计机构, 对企业关心的效益问题、方案的伪劣、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等进行评估和优化, 从而确定最优设计方案, 提高效益。

2. 把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关。

原材料入库, 严把质量关, 质量验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把关, 必须由专门的技术检验部门给出结果, 发现不合格的原料应拒收。未经检查验收的原料及不合格的原材料绝对不能投产, 因为原材料质量差, 严重影响到产成品质量。

3.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过关, 并不能保证产成品质量, 还必须加强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的检验, 中间产品逐项检查, 杜绝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避免因半成品质量不过关而威胁到成品质量的后顾之忧。

4. 重视售后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

售后服务工作, 既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延续, 又是产品销售过程的重要补充, 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售后服务也是产品, 是整体产品的一部分。通过对顾客的回访、问卷调查, 听取客户对产品改进的建议、建立客户档案, 同时收集、分析售后服务环节发现的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 把这些汇总的信息作为实现产品质量持续改进的起点, 实现售后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从而不断满足并超越用户的需求, 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 企业要重视售后服务工作, 把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延伸到售后服务过程。

三、完善质量检测手段

质量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检测就是对产品进行检查、试验、计量和将产品的质量特征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通过比较, 尽可能迅速地纠正产品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整改提高。企业的检验工作做得愈好, 就愈能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形成良性循环。

在实际工作中, 还应加强检测设备和仪器先进合理, 各道工序配备检测和计量手段, 跟班检测易出现问题的要害部位, 设置质量控制点, 组织有关人员对易出问题的工序进行认真分析, 改进和完善, 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还需加强化验人员的责任心, 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无误, 建立留样复查制度, 确定责任, 以备查考。

四、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 运用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设置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 把组织内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 将产品研制、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和情报反馈的整个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一切因素统统控制起来, 形成的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 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

1. 组织保证。

企业内各个部门明确责、权、利, 各个部门主动采取行动, 完成任务, 防止出现业务重叠、互相扯皮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互相推诿的现象。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是从组织上保证各个部门协调行动、团结一致, 使得企业长期稳定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2. 措施保证。

实行质量否决权与企业员工的利益挂起钩来, 产品质量对员工的劳动评价及利益分配具有最终决定权, 质量好、收益高;质量差、收益低;质量劣、无收益, 还要受惩罚, 从而使员工形成习惯, 养成自我质量意识。

3. 完备生产条件。

为生产第一线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如光线照明适度、降低噪声强度、安全生产防护措施等, 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使员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生产, 为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保障。

4. 后勤保证。

领导在生活上关心员工, 员工有工作餐补贴, 把员工的生活福利搞上去,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多为员工办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实事好事, 利用节假日慰问员工, 看望患病员工及家属。同时, 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 从而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公司的凝聚力。

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的高低, 更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必须清晰认识其重要性。市场总是千变万化的, 机遇与危机并存, 危机一旦出现, 尤其是产品质量方面出现问题, 企业应快速查明原因, 及时搜集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的一切信息, 分析其原因, 尽快做出反应, 顺利度过企业经营中的危机。

总之, 企业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利用企业优势, 充分挖掘自身的生产能力, 使企业的人、财、物资源达到最佳组合, 从每一细小环节严格把关, 创造一切对产品质量有利的条件, 搞好产品质量管理工作, 始终向市场提供合乎质量标准的产品。

产品质量经济效益 篇2

“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对一个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极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企业形象及产品形象,而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销售市场和经济效益。所以质量就是企业的效益,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竞争力的保证。

在我们磷铵厂的生产工作中,影响磷酸一铵质量的因素有原材料、设备、工艺、人的操作等其他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是关键。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这方面进行质量管理,进而抓好产品整体质量呢?

一、严格控制指标,强化员工质量责任意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质量是对责任意识的检验,好质量要求更上层楼的责任心。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质量是我们每一名员工在操作的每个细小环节控制的。我们一线的员工大部分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认为只需要做自己份内的事情,管理与自己无关,这就容易造成了各个环节质量意识的脱钩。有时候一些小的细节往往最终造成产品质量的问题。因此,向班组灌输质量责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不断的给员工灌输质量意识,加强中间过程控制,严格各项工艺指标,让他们听得进,记得住,做到“技术扎实,意识过硬”。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精心操作,落实生产任务,确保产品质量。

二、加强班组质量管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我们始终把质量和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班前班后会时刻挂在嘴边,加强执行效果,长期执行就会形成习惯,层形成的一种品质,是拿不走,跑不掉,深入到每一个人心里的一种潜在的不用明示的规则;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稳定被广泛认可的强有力保障;是一个企业的质量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这种认真对待质量的态度自始至终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工作质量,还是产品质量才会有根本保证,否则,单纯谈质量是平面化的,单一的,偏颇的。

三、强化员工劳动纪律意识,加强质量追究责任。作为一个化工企业,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危险物品,也许我们的一个细节失误,就会造成质量甚至人身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只有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禁“三违”现象,提高安全纪律意识,从细节上保护自我,那么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投入工作,更好的在每个环节认认真真的去确保生产质量。在各个岗位负起责任,严格控制工艺流程,抓好细节措施,把我们的工作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事,那么,平时容易疏忽的对质量不负责任的现象是能够避免的。

从经济学角度看产品质量 篇3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学问。质量是指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通常意义上的质量是相对数量而言的,可以用单位数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需求的程度来表示,是指产品和服务的质的方面。相对于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时期,质量是指达到预期需求的程度和不利影响的总和。在生产社会化的今天,绝大部分消费品通过市场交易或社会协调来获取,自己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也大部分通过交易和社会协调提供给别人或其他经济单位,自给自足的成分已经非常小。产品、服务交易和调配的公平与高效是非常重要的,伪劣不仅给消费者增加交易成本,带来损失,而且影响人们对市场和社会的信心,影响交易和调配的顺利进行。

与社会化相适应,产品和服务要求有好的质量,但是投机提供质次伪劣商品可以降低成本获取利益,甚至是高额利润。如果社会和市场对质优产品不能鼓励,对伪劣商品不能约束,就会形成不确定性成本,就会阻碍交易和调配的顺利进行,就会影响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从经济学角度谈质量,意在分析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经济学意义,剖析质量管理的成本和收益,分析质次伪劣的内在原因和社会对策。

产品质量的效用意义

效用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这一概念加入了个人偏好的成分,将需求和效用直接对等起来。个人偏好包括心理需求和消费心理两方面的作用,心理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对应产品的客观效用,而消费心理则是需求的影响因素。将消费心理计入效用虽然能够简化供求函数,使一些问题简单化,但也会进入唯心主义泥潭,使一些问题无从下手。

与效用相对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产品的有用性,也就是产品的效用。使用价值摈弃了西方经济学的唯心主义成分,但从字面上讲包含有价格的含义。这里讨论产品质量仍使用效用一词,因为从字面来看它突出了产品的客观性质。

产品质量是产品质的总和,是产品质的量化表达,代表了单位数量的产品的效用。产品质量的复杂性构成了产品效用的复杂性。由于产品或者质在效用上有替代性,所以不同产品和不同的质可以比较,从而所有产品和所有的质可以通过复杂的比较抽象掉技术因素而得出经济学意义上的一般的效用,在浩瀚的市场上得以比较定价。

质量除了效用因子的作用外还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在度中保持量变,当量的变化超过了度时,必然形成质的变化和量的跨越。比如学生高考分数是质量,被高校录取是质变,分数达到录取分数是量的变化突破度的限制形成质变,也会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产生质的影响和量的跨越。

产品质量的质差别有时形成一票否决权,产品的安全指标经常决定了产品能否正常工作而不造成人身等安全危害。安全指标不合格也经常被认为是致命不合格,这样的产品不能投放市场、发挥效用、实现价值。

产品质量的成本意义

成本也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通常被看作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与之对应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念是价值,价值是指包含在商品中的一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的概念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从字意上讲一方面不便于体现产品形成多次流通和再生产的过程,另一方面不便于包括资源、技术和装备等的消耗。

在社会生产中,技术、装备、管理,都需要付出劳动,并经多次再生产而形成。资源和环境不一定需要劳动创造,但要维持平衡仍需劳动来补偿。

成本有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当我们考虑生产所需的全部消耗并通过市场进行广泛比较时,成本就是抽象掉具体要素的技术特性和具体交易条件的具有一般意义的经济学概念。

产品是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的具体技术特征需要投入特定的技术、装备、原料和作业,还需要制定、实施必要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必要的测算、控制和验证。生产优质产品需要进行必要的技术突破、实施精细的质量控制。减少或排除产品负效应需要进行必要的分离、抑制或改性,避免相应的不当。

生产可靠的产品需要方案严谨并通过论证和验证,控制充分得当避免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发生,并进行全面可靠的验证。无论是基本质量产品的生产,还是避免负效应,还是生产优异产品都需要成本。

不同质量水平需要不同的成本投入,或者说质量不同的产品成本也不同,优质产品成本高,劣质产品成本低。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投机供应商趋向于出售劣质产品。

管理作为一种软要素同样需要大量知识、工具和劳动。确定组织目标和质量战略,规定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协调资源配置和员工培训,实施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进行文件和作业控制,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测试技术,利用统计和分析技术,实施策划、设计、执行、审核和改进循环,实施技术创新和持续改进,大量的工作内容需要投入,同样也只有通过得当的质量管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成就复杂生产,保障方案严谨、执行有力,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升级和质量改进。对于生产目标、方法、流程、標准的管理也是一种生产过程。

假冒伪劣的经济学原因

质量既对应于效益又对应于成本,质量活动也是一种生产,通过要素整合生产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效用。质量生产的效益决定了人们生产优质产品还是劣质产品。积极的质量活动能创造如下效用:

(1)实施质量改进、质量升级,通过市场广泛比较和竞争,质量效用从明显优势逐渐趋同于质量投入。(2)局部或方面的质量改进改善产品的总体效用,成本加数转效用因子。(3)质量质的变化形成量的跨越使得产品效用形成跨越,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4)质量质的变化形成质的突破,提供新的技术可能性,其经济价值不可估量。(5)按照市场需求开展质量活动提高产品质量,捕捉商机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样成本的产品具有竞争优势或独占市场。(6)从产品发展的周期看,质量领先的产品具有定价权和超额利润。

忽视产品质量生产劣质产品,除在上述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外,劣质产品还有如下不利影响:

(1)质量因素中有负因子,当负质量因子有明显影响时,产品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比如食品变有害物质,收入变赔偿。(2)在产品的统一体中,有的质量因素呈因子效应,有些质量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在这种情况下每种质量因素都具有一票否决权。一项指标不合格,产品就不合格,所有质量成本换来零效用。(3)质量不合格会引发社会问题。如食物中毒,侵害人身安全,也有企业因此破产。因此加强质量管理,改善产品质量是高效益的,市场和社会都为提高质量提供了激励,如果没有欺骗的话质量形势会令人鼓舞。

市场和社会都为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提供了内在的推动力,为什么还有假冒伪劣呢?逐利是人的通性,所有的人都希望获取更多的利润和利益。问题在于利润和利益的获取是否合情合理,提高产品质量可获取利益但需要成本和技术,明抢豪夺暗骗硬赖最简单。

垄断和供求严重不平衡会使交易扭曲,经济机制发生畸变,自动平衡的机制遭到破坏,不平衡膨胀,社会欲望膨胀,公平遭到践踏,自然会有假冒伪劣充斥。过度竞争会造成企业处于不正常的经营条件,企业为了维持残喘也会不负责任,生产假冒伪劣。

假冒伪劣之所以能在市场上流通,是因为可以获取投机利益,客户不能识别为假冒伪劣提供了土壤,交易不自由和供求不平衡为假冒伪劣提供了支撑,生产商责任缺失或恶意欺骗、明抢硬赖是假冒伪劣的直接原因,社会意识庸俗化为假冒伪劣提供了氛围,社会监控不力为假冒伪劣提供了空间。

对于质量的社会态度和策略

搞好产品质量可以提升产品价值,提高企业竞争力,赋予企业定价权,获取良好收益。与此相反,劣质产品使企业处于被动和不利的竞争地位,降低产品收益,引发信任危机,甚至使企业毁灭。

假冒伪劣带来诸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优质产品则能引领技术发展,给人民带来实惠。

社会应采取积极态度,采用各种手段促进质量提升,阻灭假冒伪劣。识别产品质量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产品标准化,在标准的平台上谈产品,在标准的平台上谈质量,才能全面地评价产品,客观评定质量。泛泛而谈、避重就轻、似是而非只能扰乱质量秩序。

建立健康的质量秩序,鼓励企业生产优质产品,避免恶性竞争,防止自我保护性劣质产品,避免质量意识庸俗化,是社会之责。

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的职责,质量不合格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有些企业凭借专业的优势,开出霸王条款,误导消费者,进行不公平交易。

不公平交易的社会基础是垄断存在和供求严重不平衡。垄断和供需不平衡不是微观问题,不是哪家企业或哪个消费者的问题,社会有职责保证供需基本平衡,价格体现价值,实施公平交易。

供应商不仅要保证产品满足社会要求,还要满足消费者的具体要求,有责任提供必要的产品说明和保证,以便于消费者能够明确产品的性能和要求,避免误选误用。

实施必要的质量抵押是保证产品终身质量的有效机制,质量保险可以避免消费者因质量问题而蒙受损失,质量的风险由制造而起,质量保险的费用应由供应商支付。

技术进步是提升质量的关键,企业在技术进步方面也会面对一次性投入和技术瓶颈,社会应鼓励技术进步,促进质量提高。

产品质量经济效益 篇4

井下作业工具, 顾名思义就是配合井下作业而使用的工具。在实施油田开发过程中, 主要根据油田的调整、改善, 按照一定的工艺设计要求, 利用一套完整的地面和井下设备工具, 对油、水井进行井下开采技术, 以达到提高是有采集量, 不破坏原有石油层及不发生事故, 提高采油速度和不影响油质的目的。这种井下施工工艺技术就是我们所提到的井下作业, 为了完成井下作业而使用的工具统称为井下作业工具。井下作业工具有很多, 其中包括防油管钳, 砂工具、抽油泵、封隔器、管套钳、液压大钳、钻管钳、拧扣机等。这类工具多为机械类产品, 所以要求生产过程较为严谨, 职工进行生产之前要做好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技能考核。再生产过程中, 做到监控到位, 不定时抽查, 以免有不合格产品的产出, 达到合格率95%以上。井下作业工具是保证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油水井正常生产的工具。众所周知, 埋藏在地下的石油, 是宝贵的地下资源, 可以做动力, 也可以做调剂, 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与人类文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地下的石油宝藏, 是国家通过花费相当高的代价钻凿地下油层通到地面的岩石通道开采出来的。而油、水井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 一直受到油气流的冲击, 为了维护正常生产所进行的修井作业, 以及为了提高采收率进行的工艺改造措施的作用, 使油井每时每刻都在承受这压力, 逐渐老化, 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导致油水井不能正常工作, 甚至停产。因此, 必须对出现问题与故障的油水井进行井下作业, 使油水井恢复正常生产。

2 井下工具产品的质量控制

井下产品工具的质量控制有很多方面的因素, 下面我们主要从其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两方面具体谈谈。内部因素包括原材料、配件、及加工过程的控制, 首先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场,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合格率, 产品的质量合格后, 生产设备才能符合生产条件, 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石油的产出率, 而往往在加工过程中零件的表面平整度是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 不管是腐蚀还是磨损都是从表面开始的, 从而导致工具的耐久性能下降, 所以加工过程极其重要, 他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产品工具的使用年限, 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尽力保证产品的表观质量。此外, 外部因素也在影响着产品的质量, 它主要包括科学的组织生产、设计、质量管理、生产环境等,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的现行标准。首先有了良好地生产环境才能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有条不紊, 只有科学的组织生产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率才能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新工艺的产生大大降低了产品的造价, 产品的创新设计不仅节约了原材料, 也使得生产速度和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所以改进设计和配件是增加产品质量和加大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归类, 防止不合格零件进场, 产品进场要严把质量关, 进场的材料要妥善管理, 防止生产之前出现产品损坏问题, 也避免了因搞错型号而造成的浪费。

井下作业在野外进行, 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环境艰苦, 并且多工种协作施工的施工特点;石油的含量及成分又是易燃、易爆的有毒物质, 生产过程中存在隐患事故, 有较大的危险性, 因此防护措施跟不上, 就会产生一系列反应, 不仅会影响生产进度, 导致降低施工质量下降, 还可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状况, 严重时会造成生命威胁。在钻井过程中, 导致工作人员人身伤亡的概率分析如下, 因连接杆作业死亡率为50%, 打开泵运行死亡率为33¥, 其他情况的为17%。为了能够安全有效的采集石油, 首先要加大领导班子的职业技能化, 做到持证上岗, 严格实施责任到个人方略,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督促各级生产管理者抓好生产安全着一大项,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井下作业技术操作规程, 加大井下作业安全监督机制, 防患于未然。严守岗位, 紧密配合, 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作业施工安全。

就目前井下工具的质量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国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出动技术部门, 监督部门等专业队伍对石油开采施工队伍的资质, 项目负责人的能力及项目的研发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并且对井下产品的质量、使用、出处和规范标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最后, 出具具体实施方案, 对下一步招标采购、动态管理、入网增项、奖惩措施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随着井下作业难度的增加和油田可持续性发展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 提高井下工具的质量管理水平。针对这项问题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实践, 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 取得了一些实用经验。近年随着石油用量的不断增加, 平均每年增加0.39元/升。我国石油价格不断上升, 有利益就有商机, 油田工程的开发业日趋增加, 国内同类专业施工队伍竞争日趋激烈, 因此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对井下作业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归根到底, 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任何企业得以生存和井下作业行业得以发展的必要途径。目前井下作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 尤其存在外部市场开拓难度大、内部市场萎缩的状况, 而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是否可以通过自身的技能与产品的改革来控制企业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3 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矿井开采也不断深入, 井下作业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日趋复杂的井况及地质地形, 使石油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了很大的障碍。也正因为开采工作越来越难进行, 井下的施工作业过程中, 每年都会有的事故发生。严重影响职工的生命危险, 而石油又是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资源, 为了处理这一矛盾, 如何加强井下作业工作的管理, 进行好井下作业的风险控制, 从而杜绝隐患的发生, 提高井下作业的质量, 并且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便成了矿井工作实施改革的重点所在。

摘要:井下工具产品的过程控制直接关系到它的质量品质与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从质量控制方面对井下作业工具进行了探讨, 着重对机械设备和人员的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针对一些突出问题制定了相应措施, 确保了井下作业质量同时确保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井下,管理,风险,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缑晓军, 朱国新, 曹崇辉, 等.井下工具试验装置设计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 2007, 36 (8) :87—90[1]缑晓军, 朱国新, 曹崇辉, 等.井下工具试验装置设计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 2007, 36 (8) :87—90

[2]王掌洪.试油测试技术在复杂小断块油气藏的应用.油气井测试, 2002, 11 (2) :53—55[2]王掌洪.试油测试技术在复杂小断块油气藏的应用.油气井测试, 2002, 11 (2) :53—55

[3]顾永泉.流体动密封[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2[3]顾永泉.流体动密封[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2

[4]葛松, 王宏伟.井下工具密封设计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 2007, 36 (7) :62—64[4]葛松, 王宏伟.井下工具密封设计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 2007, 36 (7) :62—64

质量效益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国资委关于开展“管理质量效益年”活动的决定,进一步加强公司管理,提升公司发展质量和效益,根据区国资委的总体部署,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及十七届历次全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提升基础管理推动发展,以强化公司内部风险防控为保障,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基本原则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将公司管理与公司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健全公司各项管理功能,统筹布局,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内容

(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将以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健全为契机,通过规范管理、完善组织机构建设、打造特色企业文化、改进业务工作

水平等方式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制度和模式。公司在管理制度上,将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时代发展要求,着眼长远和宏观布局,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销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等诸多方面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制度。

建立积极的人才战略。公司将采取积极引进和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引进和培养技术、营销和管理人才,构建高素质、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团队。重点补充有经验的高学历人员进入公司人才队伍。公司将建设和完善员工队伍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帮助员工设计自己的职业目标,使得员工个人目标和公司发展目标相一致,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完善组织机构和管理层建设。公司各部门形成分工明确、相互协作、高效融洽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公司将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层以上的管理层的现代管理知识培训,增强其执行力、决策力,开阔视野,提高对宏观形势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打造富于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是强化“严谨实效、儒雅创新”的企业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立足于做有高度的事业,以更广阔的视野发展和壮大企业;二是培养“诚信守诺、和谐高效”的企业作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三是坚持“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市场

化运作”的经营理念。通过抓创新、树品牌、强管理带动发展。

(二)、加强公司内部风险防控

1、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一是资金。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体外回圈。二是成本费用。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舞弊行为。三是权力使用。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经营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防止权力滥用,造成经济损失。

2、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等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完善公司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依法治企能力。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法律风险防范,实现法律风险的全方位防范和动态化监控。切实加大对合同管理、公章管理、经济担保和出具证明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力度,把风险防控引入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股权投资、产权重组运营、不良资产处置等经济运营中的依法合规操作,有效避免经济损失。

3、根据公司2010年制订的《西藏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进一步强化企业战略规划在公司职能、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大决策、投融资、财务监控、产权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管理质量效益年”活动,公司将围绕公司主业,结合区内外和国外企业管理先进经验和理论管理,着力提升企业中、长期竞争力,注重管理的基础性、前瞻性,更加扮演好政府出资人的角色,进一步做好投融资以及产(股)权的监督、管理和运营。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注重内部风险控制,强化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完善公司管理功能,切实履行好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和资本运营的职能。

五、实施步骤

国资公司“质量管理效益年”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1、制订实施方案(4月—5月)

公司召开专题会,部署“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制订方案。确保每个部门、每位员工都明了“质量管理效益年”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工作步骤和有关要求。

2、组织实施阶段(5月—12月)

公司将全年对“质量管理效益年”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组织协调,整体推进,做到全面组织、重点突出,落实有力。

3、总结评比阶段(12月)

各部门对“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和自查,根据自查情况制定改进措施,在总结交流、查找不足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提高质量创效益的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开展“管理质量效益年”活动的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部门经理负责抓好

对本部门工作范围内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使科学管理成为提升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2、实行责任制。结合各部门实际,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突出工作重点,把本部门工作中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抓住的基础上,明确各自部门及部门成员责任,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和加强。

开展“管理质量效益年”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各部门须把搞好这项活动同当前正在开展的工作业务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公司管理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合理摆布,使开展活动与推动各项工作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西藏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九日

篇二:质量效益年实施方案 2 常减压车间“质量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通过此次“质量效益年”活动,增强车间员工的凝聚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提高公司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机构

组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工艺技术监督 安全设备监督

成员:车间全体成员(包括焦化学习员工和实习生)

三.实施活动计划 1.交接班会上组织学习“质量效益年”宣传材料和“关于开展‘拓市场、提质量、降成本、增效益’活动通知”,要求车间全体成员认真领会公司组织此次活动的精神,明确活动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提高广大员工的业务和政治素质。

2.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收率。产品控制指标实施卡边操作,保证产品合格的前提下,尽量向上限靠拢,提高产品收率,创造效益最大化。班组之间对产品质量以及产品收率进行考核,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

3.做好计量工作,控制助剂使用量。在保证化验指标合格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助剂的使用量,根据化验数据及时调整助剂用量,减少生产成本。

4.优化工艺操作,提高装置运行水平。尽可能多的回收装置余热,优化加热炉操作,提高加热炉效率,减少燃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班组之间开展能耗评比活动,对单耗较低的班组进行奖励。

5.控制装置大修用材,压缩检修时间。2014年装置检修计划尽量做细做全,优化装置检修的统筹安排,控制检修用料,尽量压缩检修时间,减少检

修费用。

6.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车间操作人员要定时对装置设备进行巡

检,严格遵守润滑油“五定”及“三级过滤”原则,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7.做好日常巡检、现场管理工作。车间操作人员定时对装置重点部位进行

巡检,做好现场管理的工作,执行“不间断”巡检制度,保障安全生产。

四.总结阶段

按照“质量效益年”活动要求,围绕产品质量是否得到提高、管理工作是否强化、工作效率是否得到提高,存在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等问题展开总结讨论,加深全体成员对此次质量效益年活动的认识。篇三:质量效益管理年活动方案

“质量效益管理年”活动方案

一、目的:

为加强物业公司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根据曾立品董事长提出的企业文化建设“一种色彩、一种声音、一种步调”和企业管理“一家人、一盘棋”、“一台戏”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评比成员: 组长:

成员:行政人事部人员 品质部成员

三、实施步骤:

1、学习宣传阶段:

各部门组织人员学习公司“质量效益管理年”活动精神,结合公司《员工手册》,从考勤、日常管理等方案认真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2、评比阶段:(1)评比依据: ①品质部检查结果评分; ②各部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③出勤率;

④部门互评;(2)评比办法:

(3)评比时间:

(4)评比流程:

3、评比结果处理:

(1)奖励:

①按照评比办法,排名第一名的部门设置一面流动锦旗,分组评比,轮流授予每季度的优胜者。

②每季度设立奖金500元,授予优胜者。

评比依据:根据每季度的检查评比结果,得分最高的部门即为优胜者。

(2)处罚:

在评比过程中,敷衍了事,不配合评比小组行事的,每次处罚各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分数10分,累计达到2次的给予撤销职务的处罚。

4、附则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物业公司行政人事部,其修改和补充,须经行政人事部同意、物业公司副总经理签署之后,方可执行。

5、附件

(1)云南温泉山谷物业公司品质检查各部门汇总表(2)各部门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评分(3)各部门出勤率统计表(4)各部门互评表

云南温泉山谷物业公司品质检查各部门汇总表

各部门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评分表

各部门出勤率统计表

各部门互评表

篇四:选矿厂2013质量效益年活动方案

选矿厂2013“质量效益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公司“质量效益年”工作要求,全面提升选矿厂各项基础管理水平,在确保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继续优化各项生产经营指标,不断强化创造安生生产良好条件。为实现“创新发展 和谐进步”的工作目标,经集思广益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思维、改进工作方法,集思广益、明确各自工作目标,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根据选厂《工作质量考核方案》,通过专人考核、专项检查的方式确保安全生产质量,努力实现选矿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

二、工作内容

选厂经过广泛讨论,努力查找各生产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选矿生产作业为顺序,以明确分工、领导牵头为前提,在各工段相继开展“保质量 增效益”系列内容如下:

1、狠抓安全质量 确保经济效益

安全是根本,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抓安全就是抓效益。选矿厂2013年安全生产工作规划:(1)从体制上入手,建议设立选矿安全专职,以竞聘的方式择优产生,给予段长级待遇,提供积极的发展空间,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2)成立选厂培训委员会,设置相应课程,开展专项安全生产培训及岗位技能培训。

(3)严格落实选厂每周的安全考核考察制度以及公司每月的安全

生产考核方案。(4)制定选厂相应的《工伤管理规定》。

2、实施精细化管理 通过考核提升生产工作质量

提高生产工作质量,就是要严格按照工艺操作标准实施精细化管理,2013年选厂计划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实施:(1)加强活性炭的管理 编制各种活性炭使用消耗台账,严格统计流程中活性炭的积存量,加强回收电解及安全筛处产生碎炭,严禁车间内外随意散落活性炭颗粒等等。(2)加强进厂外购原料的管理 安排专人进行外购矿的进厂堆存统计,合理配矿,尽量避免混矿添加,防止意外损失等。(3)加强选厂磨浸工段的质量检查,确保生产指标的真实可靠,指导生产、服务生产。

考核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保证,2013年选厂将进一步完善一系列的考核制度如:工段及工地长工作质量考核制度、安全及文明生产考核制度、跑冒滴漏专项检查考核制度、电机修理及修旧利废专项检查考核制度等等。

3、严控材料管理 “保质保量”降本增效

(1)严格落实材料计划的每月审核会议,严格领用手续,做

好材料的使用跟踪。

(2)坚持定置、定额管理。每月进行各工段临时物品存放处

的盘点,特别是对日常消耗品如节能灯、铁钎等卫生打扫工具的定额管理,要做好统计使用台账,避免物料丢失。

(3)密切联系供应、动力部门,确保材料、备品备件质量,以实施消耗最小化的方式实现效益最大化。

(4)优化重点定额材料的使用方案,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氰化钠-----2013年计划实施氰化钠的自动添加、自动计量技术改造,真正实现氰化钠添加的自动、灵活可随意调节的添加方案。

白灰--------白灰自动添加系统改造完成后,2013年将进一步实施矿浆ph值的自动检测,及时反馈及时调节白灰添加,另要重点跟踪白灰供应,提高白灰有效含量,就能减少消耗,提高效益。絮凝剂-------恢复絮凝剂自动添加系统,通过试验近一步确定絮凝剂使用的最佳浓度,进而实现絮凝剂添加的合理化控制。

钢球----------根据公司安排计划于3月份进行2系列球磨机钢球的整体更换,选厂技术组将进行技术根据管理,实现合理化加球,降低球磨机单耗指标。

4、提高维修质量 大力促进修旧利废工作

提高维修质量,避免重复维修,既能减少消耗,又能减少停车时间,增加经济效益。(1)提高维修质量,要做好相应的考核考察。(2)建立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维修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3)集思广益,设置专人管理,开展专项修旧利废活动。如各工段提出的废旧托辊的维修、托辊架的制作,废衬板螺丝的利用、废钢球废活性炭玻璃丝袋的使用等。

5、转变观念 进一步加强粉炭回收及提高冶炼回收率

粉炭回收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要求不断完善的工作,做好粉炭回收关系炭浆厂的金属平衡和提高选冶回收率的提高。(1)要在工艺上不断完善,增设二系列排炭缓冲槽,保证排炭回水全部返回电解水箱。(2)改进解析电解排炭过程中的洗炭流程,增加粉炭回收数量。(3)建立粉炭回收专项程序和操作具体流程,确保回收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

加强炼金室半产品的冶炼回收,进一步提高冶炼回收率。(1)建立健全半产品含金物料的进库台账,盘点清楚物料的含金量。

(2)建立机制,加强炼金室半产品物料冶炼回收率的考核。(3)做好银的综合回收工作,2013年起要求炼金室做好银的冶炼回收率统计考核。

6、创新思维 不断推进各项技术改造

2013年选厂将继续推进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提高选矿流程的生产质量,经初步探讨小改小革项目如下:

(1)除屑筛的改造 改造目的是彻底清除流程中的大量木屑,本

质上改善矿浆质量(使矿浆没有杂质,变得纯净),减少金属损失,同时也减少电解流程中经常堵塞管路等现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2)浸出隔炭筛技术改造 目的是彻底解决隔炭筛经常漏炭问

题,避免金属损失,同时也能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及提高更换筛片的安全性。

(3)改进旋流器组的技术改造 目的是使用∮300旋流器组代替

现有的∮500旋流器,提高分别指标,降低磨矿细度,避同时也避免粒度跑粗。

(4)二段球磨入料管漏矿改造 目的是密封球磨入料管,解决漏

矿问题,减少一台污水泵,避免有水、矿等进入稀油站,避免烧瓦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5)碎矿增大处理能力的设备升级改造 碎矿系统处理能力现为

160-180吨/小时,选厂2013年将通过流程考察,调整设备参数挖掘设备潜力,或通过利用c110更换老虎口等方案来提高碎矿系统处理能力,增加碎矿停车检修、躲峰时间,提高碎矿工作效率。

(6)选矿自动化系统的升级改造 2013年选厂将配合公司进行

选矿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在此基础之上,选厂将重点研究解决磨矿细度自动检测、磨矿处理量及相关浓度自动调整、氰化钠自动检测和添加、矿浆ph值、矿浆溶养量等自动检测在线检测等方案的实施。

(7)继续推进二系列增设浸出槽的技术改造 目的是延长浸出吸

附流程的时间,为处理高品位外购矿创造更加合理的条件,从而降低尾液,提高吸附率。

(8)重点攻关活性炭再生项目的科研项目 活性炭再生是选矿

厂一直以来的重点课题,目前在与北京理工大学的合作下取得了很大进展,选厂将进行配合,全力推进,争取尽早实施新的活性炭再生工艺。

篇五:二二二团“质量效益管理年专项活动”实施方案

二二二团“质量效益管理年专项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师质量效益管理年专项活动2015年启动仪式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法治十二师建设实施意见》,结合团场实际和法治团场建设需要,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法治团场建设的指导思想及总目标

(一)全面推进法治团场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二师党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师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团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发挥兵团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重要作用,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职工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和团场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为兵团履行维稳戍边特殊使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全面推进法治团场建设的总目标:在团党委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落实依法治团、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团场、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总要求,着力提升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

正司法、全民守法水平,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有效实施,全面建设法治团场,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18年,基本实现团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依法保障履行特殊使命。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二二二团法治团场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 长:王

军 团党委书记、政委

杨顺利 团党委副书记、团长

副组长:钟文昭 团党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工会主席

淮 理 团副团长

成 员:杨

斐 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袁慧玲 团党委常委、副政委

苏凤春 团党委常委、副团长

温新明 团党委常委、副团长

滕协力 团总会计师

周 建 团总农艺师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江青玲,副主任:李晓征,成员:陈川江、李欣、孙征平、贾理江、温新毅。

三、阶段划分

(一)宣传发动阶段:

2015年为法治基础年。主要内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健

全依法行政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及干部培训,为营造“法治团场”建设良好氛围。

(二)创建阶段 2016年为创建年。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实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法治单位”建成率达到50%。

(三)巩固深化阶段

2017年为巩固年。主要内容:巩固和深化法治团场成果,“法治单位”建成率达到80%.(四)总结验收阶段

2018年为总结验收年。主要内容:“法治单位”建成率达到100%,全面总结经验,形成长效机制。

四、主要工作

(一)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

继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转变作风、减少审批事项、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优化流程,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公文流转、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形成按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办事,依法行政的工作流程。

(二)提质量

1、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一是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或标准。财务科建立完善经济活动运行分析制度。二是召开好经济运行分析会,每季度全团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分析会,每月财务系统内部召开一次月度分析会。要认真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在充分讨论的

基础上,形成财务运行分析报告及管理建议书,落实管理责任及措施。三是抓好增收节支工作,要重点分析成本、费用的发生情况,提出增收节支的具体办法。财务科牵头,制定三年期的降本增效方案,对材料、燃料、修理费,招待费等可变费用实行限额控制,确保成本管控目标顺利实现。

2、提高生产运行质量。一是完善生产、计划、统计等管理制度。二是加强计划管理,完善生产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及调整程序,加大计划执行的考核力度。三是加大生产组织协调力度,积极做好物料平衡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生产协调会,解决问题,争取生产主动性,努力实现生产组织最优化。四是加大非计划停工管理,努力提高水、电、汽、风等公用系统的稳定性,定期对大型机组、仪表、电器及设备维护保养进行检查,严肃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对于发生的非计划停工,要及时分析、总结,并定期通报、定期考核,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努力提高装置长周期运行水平。五是深入开展生产装置“四比”对标竞赛活动,以竞赛推动工作质量达标、对标,逐步实现“达标生产、达标排放”。

3、提高在建工程质量。一是加强工程项目可研和设计质量的监督管理。二是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要求施工单位严格落实施工作业规范,对检查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通报,使大家能够认真遵守规范。三是深入开展“工程质量问题曝光活动”,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施工过程中随意改动设计方案、施工质量不过关、监理责任不履行或履行不

到位的现象进行曝光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失职行为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给以严肃处理。

4、提高生产作业质量。一是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各单位要根据团管理安排,尽快起草和完善各类工作标准。各单位、各部门完成在用技术标准和规程的清理工作,认真进行分类整理、汇总,并造册登记,上报团办公室。二是要按照“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的原则,大力推行岗位操作标准化,努力提升企业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要重视产品质量控制,重点要规范化验操作程序,加大质量指标宣传、监督和考核力度。

5、提高工作质量。一是各级机关都要深入开展工作作风整顿活动,提高各级机关办事、办文效率和质量。作风整顿由党委工作部牵头,监察室、办公室、人力资源部配合,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二是由工会牵头,全面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培训活动。有关单位要重点做好项目投产前所需各种熟练工的培训工作,为项目投产储备人才。三是加强目标管理和机关考核,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考核机制。

(三)增效益

1、要突出主业增效益。一是合理进行结构性调整,做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实现核心主导产业的盈利能力,实现主业增效的目的。二是要优化工艺操作,提高装置收率,降低装置加工损失和能耗。三是法律事务部力争年底完成非主业单位的清理工作。四是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本单位的竞争战略。

两会代表畅谈“质量经济” 篇6

以消费为主的内需拉动,应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消费,以此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消费市场是可以创造的,如果国外经济增长不好,中国企业就要生产适合国内市场的商品,这样才能促进消费,最终有利于经济增长。

拉动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没有全社会、全体国民的消费愿望,没有相应的消费需求增速的支撑,就很难实现。

我们要从现在以投资拉动为主,转变为民间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这要解决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解决就业问题,因为人有了就业才有收入和消费。二是有效改善并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让群众有钱可花、有积极的消费意愿,这是有效扩大内需、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三是要解决住房问题。政府的责任是建中低收入家庭可以买得起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或是可以租得起的廉租房,这样可以让百姓的财力转移到消费上来拉动内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监局局长刘新胜:推动质量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我国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的表现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质量意识与社会发展不同步;二是质量法律的地位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在一些领域,质量法律地位比较模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国家、政府、社会组织等各层面对质量的宣传与社会发展不同步。

要保持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应当从强化公民质量意识入手,让全社会了解质量工作、参与质量工作,从而形成人人关注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质量共治局面。

亨通集团总裁崔根良:

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增加研发投入,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品牌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要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和“中国创造”的影响力,把经济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中国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许多产品销量世界第一,但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缺乏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

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必须确立质量立国方针,鼓励制造企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多一点创造、少一点山寨,追求品质、制止伪劣,把质量当作企业立身之本。唯有如此,才能摆脱中国产品在全球低端、低质、低价形象,推动向全球产业价值中高端跃升。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明森:油气煤炭质量升级,成本与技术平衡是难题

谈到大气污染防治问题时,张明森表示,油气、煤炭质量升级可减少废气排放,目前我国技术已可达国外水平,但成本社会负担不起。从技术上讲,我国的油气、煤炭质量升级做到国外的程度是完全可以的,但成本社会接受不了,因为我们的劳动生产力还没达到可负担水平。

比如煤炭质量升级到一点污染都没有,价格就会非常高,这个成本企业承担不了就要分配到社会,整个社会成本负担水平没达到,老百姓肯定接受不了,所以这个需要和我国劳动力生产水平相匹配。比如2013年,我国能源消耗中煤炭占了66%,煤炭本身开采出来就比石油、天然气脏很多,虽然洁净燃烧和洁净利用都有技术,但成本与技术的平衡是个难题。这个平衡需要随着时间推进慢慢达到。

江苏广博集团董事长王利平:网络打假助力电子商务

2014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2.8万亿元,网店超过8000万家。但与此同时,部分电商产品质量低劣、假货泛滥、维权艰难等问题突出,不利于电子商务长远发展。

为此,应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实现电子商务投诉举报、违法案件相关数据的互通,特别要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整合工商等市场监管部门的网络监管力量;加强跨地区联动,落实属地查处,通过及时查处引导电商卖家注重信用,从源头杜绝假货;加快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监管,建立行业质量安全联盟,由电商企业、电商平台和行业协会联合构建行业自律网,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机制。

风帆股份董事长刘宝生:

完善质量立法

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经济增长 篇7

一、狠抓奶源基地建设, 严把原奶质量关

银桥乳业奶源基地以西安临潼为中心辐射渭南、华县、华阴、大荔、蒲城、合阳、山西、周至、户县、咸阳、三原、泾阳、富平、闫良、蓝田等30多个区县, 建立机械化挤奶站320个, 奶牛存栏数5万头, 鲜奶日收购量400T。为了适应奶业产业化发展, 从2000年开始实行“分散饲养, 集中挤奶”和“集中饲养, 集中挤奶”的规范化饲养方式, 即“统一挤奶、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目前, 奶牛饲养区域已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企业要求奶源事业部, 正确处理质与量的辩证关系, 严把原奶质量关。在320个奶站, 都派出驻站监督员监督日常工作, 并要求检测中心驻站人员, 坚持原则, 加强奶牛疾病监控, 加大检测力度, 保证原奶合格率100%。“三聚氰胺事件”也给银桥乳业敲响了警钟, 银桥集团共组织奶源质量专题会议10次, 对广大奶农进行产品质量教育。组织各方面人员400人次, 全面检查奶源基地的各项设施, 保证采集、贮存、运输等设施完好率100%, 杜绝一切污染因素。奶源管理过程中, 事业部成立了奶源稽查队 (配备有专人、专车) , 主要负责巡查各奶站的鲜奶数量、设备、环境卫生及鲜奶的质量控制情况, 直接向主管副总负责, 形成了奶源监督长效机制。事业部每月不定期组织人员对辖区所有奶站的设备、环境卫生进行重点突击检查, 对检查结果进行奖罚, 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使奶站的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确保硬件质量, 提高占有率

公司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挤奶设备, 实现了清洗、消毒、挤奶、制冷运输、加工等关键环节严格品控一次完成。根据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的生产标准, 制定了严格的《鲜奶验收规定》。购置进口乳品检测仪FT120及抗生素残留检测仪CHARM-II, 对进厂鲜奶逐车严检, 使鲜奶质量进一步提高, 奶源质量得到国家“白雪计划”专家组的认可和好评。投资3亿元建成了现代化综合乳品生产基地, 并从法国、丹麦、德国、瑞典等国引进了30多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套生产线和检测设备。生产车间采用国际先进的超高温瞬时杀菌 (UHT) 、无菌灌装、巴氏杀菌均质脱气罐装等生产工艺, 实行全自动控制。

企业要求液奶生产部、奶粉生产部、外协单位和各分支机构, 以为人民生命安全负责任的态度, 严把原辅料进入生产线前的检验关, 坚决杜绝不合格原辅料流入生产线。要求生产现场加强“5s”管理, 坚持文明生产、清洁生产, 对质量控制中违反操作规程的人与事紧抓不放, 严肃处理。“三聚氰胺事件”后, 质量、检测、生产管理等部门, 先后派出200人次的检查人员对各生产部门、外协单位、各分支机构的生产受控状态进行全面检查, 对非受控环节进行拉网式排查, 进一步杜绝安全生产漏洞, 确保各生产环节无质量安全隐患。企业严格执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制度, 凡检验不合格的产品, 一律不准出厂并予以销毁, 有力地保证了产品质量。陕西省技术监督局监督检查组9月17日进驻企业以后, 各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取样抽检工作, 并以此为契机, 全面展开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人人为产品质量负责”为主题的质量大整顿工作。对发现的问题, 要求相关部门不得推诿、敷衍, 及时通报主管领导, 采取针对措施, 及时组织整改。过硬的产品质量为企业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银桥牌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名列行业前茅, 创造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走上了质量增长型发展道路。

三、对接国际标准, 着眼世界市场

作为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化企业, 银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全公司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 并于1996年率先在行业内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以此为基础, 从原奶的收购、生产、产品检验、出厂一直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一个环节, 都严格按照ISO9001标准执行, 建立起了一套严格地、规范地、可控的、先进的质量保障运行体系和操作规程, 确保了出厂产品100%合格。为了保障乳品安全, 公司在ISO9001和GMP的基础上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建立起银桥乳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即在业界颇为推崇的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为各关键工序设立了CCP点, 并进行了严格、细致的监控。所有这些努力, 为企业打开世界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目前, 企业产品出口呈现良好势头, 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 吸引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乳业合作伙伴, 为银桥全球化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落实“三检”制度, 做好售后服务

发展过程中, 银桥始终坚持产品“零缺陷”方针。银桥的质量公式是“100-1=0”, 即100个产品中只要有一件不合格, 则合格率为零。公司大力推行“三放心”工程:一是上道工序让下道工序放心;二是原料采购让流水线放心;三是流水线让消费者放心。在此基础上实行“自检、互检、抽检”三结合检验制度, 形成了多层把关的质量管理模式。除严格执行质量规章制度及工艺纪律外, 品控小组成员对各生产线进行全天侯的巡查, 对环境卫生情况、工艺纪律执行、设备参数波动、产品品质稳定性进行重点监控, 并及时将信息分析反馈, 保证整个生产线运转的稳定性, 坚持做到原料不合格不投料, 半成品不合格不转序。生产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操作规程, 有效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种问题。各个关键控制点 (CCP) 有明确的控制标准和监控频次。对于参数偏离情况, 做到及时纠偏, 杜绝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银桥企业将诚信作为立足之本, 大力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多年以来, 坚持做到投诉24小时处理制度, 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 使银桥牌系列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几种蚕桑产品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篇8

关键词:蚕茧,桑枝食用菌,果桑,经济效益,比较

中国是最早开展养蚕和织绸的国家, 至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 目前我国丝绸工业年产值已超过1 000亿元, 从事栽桑养蚕的农户大约有2 000万户。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 我国蚕桑生产区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后, 我国西部省区都在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在全国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特别是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尤为迅速。广西桑园面积从2000年的2万hm2增加到2007年的13.47万hm2, 增加了5倍多。2007年的蚕茧产量达到了20.52万t, 占全国产茧量的26%[1], 蚕农销售蚕茧收入达到35亿元以上, 已连续3年 (2005~2007年) 在全国排名第一, 蚕桑产业极大地促进了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我国蚕桑业生产最终主要产品———生丝是以出口为主, 受全球市场经济影响很大, 导致蚕茧价格波动变化很大, 给各地区蚕桑产业稳定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 广西近几年蚕桑产业也与全国其他省区一样, 正逐步加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开发, 例如进行桑枝食用菌栽培、桑果资源开发、桑园套种套养等, 这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开发提高了蚕桑产业综合经济效益, 巩固了蚕桑产业经济发展的成果, 对稳定蚕桑产业发展起到较好的作用。本文比较分析桑枝食用菌栽培、果桑种植和蚕茧生产的经济效益, 并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 为桑蚕产业生产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蚕茧、桑枝食用菌和果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

1.1 蚕茧生产经济效益

随着近几年桑蚕优良品种得到大力推广, 我区蚕茧单产和质量明显提高, 全区平均每667m2桑园产茧量达100kg以上, 个别农户达到200kg以上, 按每kg蚕茧24元 (2006年的平均价格) 计算, 亩桑收益达2 400元以上[1]。

1.2 桑枝食用菌生产经济效益

一般每667m2桑园可年产鲜桑枝1 500kg, 经处理得500 kg干桑枝。按1kg干桑枝可以栽培出1kg鲜菇, 市场鲜菇平均销售价4元/kg计算, 亩桑收益约2 000元[2]。

1.3 果桑种植经济效益

种植果桑品种, 一般每667m2桑园年产桑果平均可达1 200kg, 按市场销售价格3元/kg计算, 亩桑收益达3 600元[3]。

根据以上蚕茧、桑枝食用菌和果桑的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3种产品的亩桑收益相当, 均在2 000~4 000元之间。而根据桑蚕业本身特点, 3种产品可以结合生产, 如桑叶用于养蚕后, 再取桑枝生产食用菌;或者果桑摘果后, 可以利用桑叶养蚕, 这样亩桑收益就可以成倍增长, 经济效益可观。

2 蚕茧、桑枝食用菌和果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蚕茧生产存在的问题

2.1.1 蚕茧生产用工数量多, 比较效益不明显。

如在我区种植667m2桑园, 平均可以饲养5张蚕种, 而从桑园管护、采叶养蚕、蚕茧出售等方面全年需要用工约80个, 即使亩桑收益比其他作物高, 但比较效益也没有明显优势。

2.1.2 蚕茧价格波动大, 蚕农收益不稳定。

如2006年我区蚕茧平均价格在24元/kg以上, 个别批次高达30元/kg以上, 而到2008年我区蚕茧平均价格在20元/kg以下, 很多批次低于16元/kg, 蚕茧价格变化很大, 影响种桑养蚕收益的稳定性, 打击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

2.2 桑枝食用菌生产存在的问题

2.2.1 菌种单一。目前, 适合利用桑枝作为主要栽培原料生产的食用菌种缺少, 而且各类栽培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低。

2.2.2 原料资源分散, 处理成本高。目前, 蚕桑生产主要以个体为主, 没有形成规模, 所以造成桑枝资源分散于各家各户里, 导致原料收集和处理成本高。

2.2.3 生产规模小, 生产方式落后。

桑枝食用菌生产工序很多, 包括桑枝粉碎、拌料、装袋、消毒、接种、培养等工作。目前, 各地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基本上以农民小作坊为主, 生产规模小, 经营分散, 产量低, 质量难以保证, 致使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2.2.4 产品保存困难。

鲜食用菌一般保质时间较短, 生产的产品需要及时上市新鲜出售, 而各地基本都是以小作坊生产为主, 不具备生产干制品包装销售的能力, 而且相当一部分食用菌品种也不适于生产干制品, 只能新鲜出售, 极大地限制了销售范围。

2.2.5 缺乏人才和技术。

桑枝栽培食用菌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菌种的选择、操作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技术, 现有的技术还未能普及, 真正熟练该项技术的人才不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桑枝食用菌这一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

2.3 果桑种植存在的问题

2.3.1 鲜桑果易变质, 贮存困难。鲜桑果皮薄采摘后室温放置24h马上变质、发霉, 即使低温 (5~10℃) 冷藏也只能保存6~10d。

2.3.2 桑果盛产期时间短。在华南地区, 每年桑果成熟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 成熟期时间较短。

2.3.3 缺乏人才和技术。种植果桑, 生产桑果汁、桑果酒等产品, 涉及果桑品种选育、种植、食品加工、发酵、贮藏等方面技术, 需要熟悉这几方面技术的人才进行开发生产。

桑枝食用菌和果桑的生产都面临人才短缺和技术的问题, 而且发现两者原材料的生产和收集难度都较大, 如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 按市场平均销售食用菌价格4元/kg计算, 加上其他工序的成本, 必须极大降低原材料桑枝的收购价格才能有利润可言, 而蚕农需要收集和运输桑枝才能销售, 收益太低, 也很难调动蚕农的积极性。关于果桑生产加工的原材料问题, 据刘学铭等 (2005) 报道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产的桑果汁最初是利用桑种场的桑果原汁作为原料, 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但随着桑果汁加工业的发展, 原料供应就出现不稳定性, 只能自身建立桑果基地生产原料[4]。根据以上分析表明, 桑枝食用菌和果桑的生产只能以企业形式进行开发、生产, 即以企业形式 (包括企业+蚕农模式) 建立小规模的原料供应基地, 再以工厂化方式生产产品, 而与广大蚕农的利益相关性不大。反观蚕茧生产, 涉及蚕农的利益就比较大, 仅在我区就有80多万养蚕户, 蚕茧生产效益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因此, 稳定和提高蚕茧生产效益是促进我区蚕业发展的根本。

3 提高蚕茧生产效益的对策

在蚕业历史发展过程中, 有两项技术突破显著提高了蚕业发展, 一是杂交一代 (F1) 蚕品种的应用;二是人工孵化蚕种和桑树剪伐技术相结合促使夏秋蚕的饲养。依靠这两项技术的革新, 使日本蚕业在20世纪初超过中国成为第一蚕业大国, 并为其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现在广西是世界重要的蚕茧生产基地, 年产鲜茧占世界蚕茧产量25%以上, 但如蓝广芋等 (2005) 比较近些年促进广西蚕茧产量增长的要素, 发现桑园面积的增加、张产茧量、单位桑园可饲养蚕种量的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50%以上、30%~40%、15%以下[5], 说明我区近些年蚕茧产量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桑园种植面积的扩大, 而不是依靠单位桑园可饲养量的增加, 相比浙江省蚕区, 其单位桑园可饲养蚕种量的贡献率在50%以上[6], 表明我区蚕业生产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根据我区蚕业生产形势, 需要加强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完善我区蚕业技术服务体系, 提高我区蚕农养蚕技术水平。据统计, 我区每年因蚕病危害造成的蚕茧减产损失约10%以上, 如能提高广大蚕农蚕病防治技术水平, 将能极大提高我区蚕茧产量。因此, 各级蚕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开展蚕桑生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把成熟适用的先进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和配套, 以项目实施带动千家万户, 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栽桑养蚕新技术培训, 提升蚕农的蚕病防治技术水平。二是加快育成适应我区气候、环境条件的优质桑、蚕品种。在蚕业发展过程中, 蚕桑良种体系是推动蚕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 虽然在我区蚕业从小蚕区发展成为蚕业第一大省过程中, 高效优质桑蚕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做出很大贡献, 如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和“桂蚕二号”是我区家蚕饲养当家品种, 占全区年饲养量90%以上;桑树品种有“桂桑优系列”桑品种, 2006年上半年“桂桑优12”、“桂桑优62”的桑园面积已达5.3万hm2, 是我区近几年推广速度最快的桑树品种;但是在蚕业生产实践中, 发现我区缺乏适应高温多湿气候条件的高丝量蚕品种, 我区推广的桑树品种抗病、抗逆性也不是很理想。因此, 需要加强桑、蚕品种选育工作, 育成抗高温多湿、抗病性强、强健好养、丝质优良、繁殖系数高的四元杂交蚕品种, 选育成适应广西各地土壤和气候环境条件, 发芽早、落叶迟、生长旺、长叶快、发条多、节间密、叶大叶厚、抗性较强、桑叶产量高、叶质优良的桑树杂交组合[7]。

另外, 需要采取措施稳定蚕茧价格。据统计报道生丝产量在纤维总产量中所占比例仅为0.18%左右[8], 丝绸面料易皱、脱色是限制其销售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组合科技攻关, 解决丝绸面料存在的问题, 将能提高丝绸服装的销售量, 扩大生丝产量规模, 进而稳定蚕茧价格, 稳定蚕茧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肖丽萍, 祁广军.广西蚕桑产业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蚕业, 2010, 1:39-46.

[2]梁贵秋, 唐燕梅.桑枝食用菌在广西的发展前景[J].广西蚕业, 2007, 44 (4) :12-15.

[3]梁贵秋, 何骥, 陆春霞, 等.果桑种植的效益分析[J].广西蚕业, 2010, 47 (2) :67-70.

[4]刘学铭, 徐玉娟, 陈卫东, 等.广东蚕业所桑椹利用开发研究近况及几点启示[J].北方蚕业, 2005, 26 (3) :78-81.

[5]蓝广芋, , 吴大洋.广西蚕茧产量增长要素贡献率分析[J].中国蚕业, 2005, 26 (4) :94-97.

[6]顾国达, 周金钱, 张磊.蚕茧产量增长的要素贡献率分析.面向21世纪蚕业振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西安:陕西省蚕学会, 2000.

[7]朱方容, 陆瑞好.广西蚕桑品种创新及其繁育体系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 2007, 28 (1) :8-13.

产品质量经济效益 篇9

1 加强入场物资质量监督检验的重要作用

入场物资管理和质量监督是任何一个行业都要实施的管理工作, 但是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 使得人们常常忽视这部分工作的重要意义。入场物资质量从一定程度上而言, 决定着石油生产的好坏, 与开采、制造、生产缓解也密切相关, 石油开采属于井下作业, 物资的质量达标, 也能够更好的维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因此, 对入场物资开展严格的检验和测量, 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资金花销, 提高企业的资源开采量, 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声誉。

与此同时, 石油企业生产使用的物资多样, 需求量大, 材料复杂, 难以控制, 随着市场对石油资源质量要求的提升, 对入场的物资实施检验也就成为了大势所趋。对此, 在物资入场的时候, 必须通过先进的技术加强检测质量, 确保物资100%符合检验要求。质量监督部门还应当不定期的进行抽查检测, 确保其质量合格。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为石油企业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吸引购买者, 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帮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 油田入场物资质量监督与检验的有效对策

近年来, 由于市场对石油质量要求的提高, 以及工作人员长时间的探索, 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对物资开展入场监督与检验的积极意义, 并且通过招投标、质量认可等手段确保物资的质量, 使得入场产品在整体上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 由于入场物资的多样性, 对监督与检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油田入场监督人员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坚持全程控制的原则, 确保没有任何劣质产品, 从而严格把关物资质量,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 突出“三化”模式, 建立健全物资质量管理长效机制鉴于物资质量管理时效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 企业应该积极将质量责任意识内化于心, 努力推动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促进生产经营大发展。例如, 辽河金马油田开发公司为了进一步明确入场物资质量管理监督, 制定了具体的方案, 划分监督人员的职责。针对产品监督中预先控制、检验控制和使用控制三个环节做出具体的规定, 并严格落实物资申报、检查等各个环节, 规定质检部门为质量认定的第一责任者, 从而确保物资质量达标。

(2) 从源头上加强管理物资入场过程已经不是产品购入的第一环节, 想要省去中间的繁杂步骤,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质量源头加强把关, 强化质量监督与检验工作, 为事后的环节做铺垫。对此, 油田企业应当建立信息化档案, 制定具体的物资准入标准, 一旦查出有物资不合格, 就必须禁止购买, 从各家厂商中选取质量好的物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并组织技术专家开展质量监控, 实施量化考核, 保证油田入场物资的质量水平, 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 从根本上把握物资质量控制物资入场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 提高石油开采水平的首要环节, 在现场实施监督和检验也是强化管理的主要对策。为了确保入场物资的质量, 就必须坚持全面监督, 强化入厂验收、产品抽检和现场监督环节。严把入厂质量检验关, 定期对物资进行抽样检验, 并提高监督人员的技术能力, 对不同的物资进行分类检测, 设立专门的检验机构, 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作的损失。

(4) 通过专项治理多方位提升物资质量专项治理是确保入场物资质量的关键环节, 企业要有针对性的实施检测, 对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波动性大的物资开展集中检查, 根据最终的检验结果, 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 企业还要建立物资入场监督检验档案, 做好资料的存档工作, 并通过图片做出分析, 为日常的监督供作提供更多的依据, 确保入场物资的管理更加程序化和规范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 入场物资质量监督检验是油田开采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油田产能建设的不断扩大, 入场物资的数量和种类都变得愈加多样化, 想要保证油田开采石油的质量, 就必须完善入场监督检验工作, 把产品质量监管放在首要位置, 对重点物资开展检查, 制定合理的检验方法, 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逐步提高检验者的综合素质和检测技术, 确保入场物资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瑞华, 黄丽媛.油田质量监督检验业务经济效益的量化[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3, 01:4-6.

[2]付颖.浅谈油田企业采购物资质量监督的有效途径[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3, 12:25-27.

[3]曹健.对油田物资供应质量控制有效性的思考[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7, 03:17-21.

产品质量经济效益 篇10

经济结构的调整包含丰富的内容, 从总体上说, 它既包括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也包括投资、消费、出口结构的调整, 既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也包括各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既包括区域结构的调整, 也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 既包括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也包括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在宏观经济运行中, 要妥善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 保增长关注的是短期目标, 是一种战术性措施, 而调结构关注的是长期目标, 是一种战略性措施, 既要实现保增长, 又要在保增长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相互协调, 相互配合,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构建公正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居民收入, 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 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规范地区津贴补贴标准, 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 加快事业单位改革, 完善事业单位全员聘任制度, 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加强税收征管和调节。

二、投资、消费﹑出口的结构调整

促进投资﹑消费﹑出口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2009年来看,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出口下滑, 我国实现“保八”基本都是靠投资拉动, 从以后的发展趋势看, 我国出口前景并不乐观, 而单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也导致了过剩的生产能力。所以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大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提高农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缩小收入差距, 树立健康的消费文化, 建立低成本﹑广覆盖的消费信贷记录, 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上涨现象, 防范新的金融风险。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改变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局面, 转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同时在产业内部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具体来说, 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振兴装备制造业,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注意产业的地区布局规划, 引导发展产业集群;在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中, 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更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不应该出台政策去救助那些产品落后﹑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差﹑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 该破产就破产。同时要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 加快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 但是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以经济手段为原则, 以优势互补为前提﹑以一个大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系为纽带﹑以生产能力的重组为主要手段。

四、区域结构的调整

区域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合理发挥, 和而不同, 各尽所能, 促进效率的提升;各地区人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体来说,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应当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支持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二是推进形成功能区:功能区包括主体功能区和特殊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进一步细化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特殊功能区进一步细化分为生态保护区﹑蓄洪地区﹑粮食主产区﹑能源区﹑污染防治区﹑旅游休闲区等。三是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从今后的重点看, 国家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 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五、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

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的目标是通过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推进:一是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严格规范土地管理制度,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力,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不断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大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繁荣农村文化,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医疗事业,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力度, 认真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四是加强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巩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五是加强对进城民工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开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 加强民工权益保护,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鼓励就近转移和创业, 完善进城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

六、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们要走出“国家要控制就必须搞公有制, 不搞公有制国家就不能控制”的误区。一是要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性调整, 实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 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企业产权转让, 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二是要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积极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 放宽市场准入, 积极构建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体系, 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融资问题,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摘要:2009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0年的六大任务之一, 即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文章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 投资、消费、出口的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 区域结构调整、城乡二元结构调整, 所有制结构调整六个方面论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措施。

关键词:经济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二元结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2]、张军扩, 侯永志.协调区域发展[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学习辅导读本[M].新华出版社, 2008.

[4]、陈佳贵, 李扬.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质量和效益成为经济工作的关键词 篇11

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中的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工作取得显著成就,表明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中央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两年多的经济增速持续回调态势结束,经济在2012年四季度出现了温和回升。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就2012年全年而言预计将明显低于年初的预期目标。内需、外需,投资、消费比例出现积极变化,消费在内需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从生产结构看,服务业发展加快,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注重质量和效益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中国经济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增速问题,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质量和效益问题,中国经济将始终处于不稳定、不可持续状态。这次会议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就是要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应该看到,当前经济增长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相当突出。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发生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内原有竞争优势、增长动力逐渐削弱,新优势尚未形成,市场信心和预期不稳定。我国食品供求总体处于紧平衡格局,供给波动很容易引起食品价格上涨;新一轮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这些因素都可能推高今年的CPI涨幅。实现2013年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已经出现了阶段性变化。一是市场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产能过剩普遍出现;二是要素成本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将继续提高。

这就必然要结束粗放和数量扩张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和质量效益为主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阶段性下降。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也应该相应下调,使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宏观总量大体平衡。

“我们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原来靠投资增长的模式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面临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开拓创新在此背景下尤显重要,要服务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张立群说。

继续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就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看作是2012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延续,在政策的总基调和总体框架上将会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明显,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大作用,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2013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两大亮点:一是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二是突出重点把钱用在刀刃上。”贾康表示,结构性减税仍有加大力度、做足文章的明显必要性。我国在全面开放、外向依存度高的情况下,今后不论是经济相对高涨期还是相对低迷期,都必须更加注重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结构性减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防止为了财政增收而加大企业负担。落实研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加速企业折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力的支持,提高地方政府基本保障能力。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积极扩大营业税、房产税、资源税改革试点范围,积极培育地方政府新税源。在货币政策方面,通过多种措施保持基础货币的合理增长,保持必要的流动性。进一步缓解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困难。针对全球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适当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

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3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要高度重视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质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即货币政策既不明显放松、也不明显收紧。”

连平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运行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实施的货币政策。2013年中国经济将较为平稳:GDP增速有望保持在8%—8.5%的平稳增长水平;物价虽进入上行周期,但会比较温和,预计全年CPI涨幅为3.5%,略高于2012年;资本流入压力小于以往,国际收支不会出现较大顺差;就业形势也将好于2012年。“在这种平稳的态势下,货币政策既不必大幅放松,也不必大幅收紧,而应维持稳健。”

从外部看,“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仍在持续,可能导致热钱流入进一步加大,外汇占款增多会造成我国基础货币投放进一步增长,加剧我国的通胀压力。”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同时,我国出口还面临着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以及欧美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强的风险,2013年外贸形势还不容乐观,所以有必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连平表示,2013年货币政策需要在增长、物价、资本流入等方面寻求平衡点。如果操作过紧,会因中外利差的扩大而导致资本流入增加,还会影响经济增长;如果过松,则会加大物价上涨压力。“因此,2013年货币政策需要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他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明年物价水平将在食品价格和服务类价格的推动下出现小幅上扬。猪肉价格可能出现周期性快速上涨。国内粮食价格低位运行,可能引发2013年粮食生产积极性下滑,国际粮价上涨和主要粮食库存的低下可能导致2013年输入性粮食价格上涨压力较大。“预计全年CPI涨幅可能达到4%左右。为确保物价的总体平稳,货币政策不宜过度宽松,仍应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他说。

连平分析,2013年上半年,由于经济下行风险降低、物价温和上行,利率可能不降不升维持不变,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如果物价涨幅较快不排除加息一次的可能性。

产品质量经济效益 篇12

一、课题与目标

近年来,马钢修建工程公司陆续对马钢二钢1#—4#炉进行了改造。马钢二钢1#炉扩容工程是最先施工的。该工程位于二钢炼钢车间主厂房北侧,轴承座基础为两座钢筋砼独立基础,该工程特点是技术质量要求高、工期紧、环境恶劣、劳动力综合素质要求高,施工难度极大。

按蓝图设计及工期要求,从原钢筋砼基础拆除开始,包括环氧树脂锚固螺栓、基础脚手架支撑、支设模板、绑扎钢筋、安装螺栓、固定架、预埋铁件、浇筑砼等诸多工序,须确保在120个小时(五天五夜)的工期内完成,以利于后续设备及炉体安装并早日投产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归纳,为满足缩短工期、降本增效、确保质量等几方面要求,按图施工,有以下几个的问题需要解决:

(1)原钢筋砼基础如何拆除,是采用风镐拆除、还是凿岩机拆除、或定向爆破拆除;(2)脚手架支撑如何搭设并减少触地点,设法缩短拆模时间;(3)螺栓如何就位并固定,精度如何保证,并严格控制周转材料以利降本;(4)砼如何就位并保证顺利浇筑砼;(5)在工期紧的情况下,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轴承座基础施工。

我们的目标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全面分析可能造成工期延长、成本超支和质量不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的各种因素,准确、有效地改善各方面情况,在节约材料、压缩时间、满负荷工作安排劳动力的基础上,在总网络工期安排的节点时间内以最短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马钢二钢1#炉扩容工程轴承座(钢筋砼独立设备)基础。

二、问题分析

项目部首先对过去承接的各类检修、技改工程中相似的钢筋砼基础拆除、支模及支撑、螺栓标高和中心控制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钢筋砼基础拆除方法共有三种:风镐拆除、凿岩机拆除、定向爆破拆除。其中风镐拆除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小面积拆除时工效突出;凿岩机拆除机械效率高,速度快,但可能对需保留的基础存在不利因素,并且要求现场场地开阔、具备足够的机械回转半径;定向爆破拆除精确度高、工效快,效果最好,同时安全要求严,但亦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环氧树脂锚固螺栓从钻孔到锚固螺栓约需24个小时。基础脚手架支撑、支设模板约需24个小时。绑扎钢筋约需12个小时。安装螺栓、固定架约需24个小时。预埋铁件约需16个小时。最快的泵送砼浇筑约需16个小时。但本次二钢1#炉扩容工程轴承座基础须确保在120个小时的工期内完成,由此可见矛盾最突出的问题发生在工期和成本与质量之间。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工期和成本之间。即如何改良脚手架与模板做到少支少拆、即降本增效又缩短工期是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难题;(2)如何拆除钢筋砼、采用何种砼进行浇筑、如何优化施工网络(包括人力资源配置、施工工序如何衔接等)是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3)如何安装螺栓、固定架(包括通过经纬仪和水准仪控制标高和中心)是第三个需要解决的难题;(4)环境恶劣、作业空间小是第四个需要解决的问题;(5)本工程牵涉工种多、工序烦琐,如何进行全方位协调是第五个问题。

三、方案制定

1.首先必须确定应采用定向爆破的方法拆除原钢筋砼基础至图纸设计位置。经比较后,发现定向爆破是唯一能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的拆除方法。采用定向爆破的方法拆除原钢筋砼基础即可以缩短工期满足网络工期要求,还可以通过精确计算,将原钢筋砼基础爆破至图纸设计要求的位置,同时现场又具备打眼放炮的条件。所以在做好安全工作的情况下,为满足网络工期的要求,定向爆破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2.检修工程现场情况复杂,很难有宽敞、方便的施工场地。应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恰当的、尽可能简练易行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方案。采取了一次性模板和螺栓固定模板的方法为主要施工技术方法。

3.采用吊车安装螺栓、埋件,短时优质地完成螺栓、埋件的吊装工作。

上一篇:管理场景下一篇:籽粒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