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党组织工作

2024-07-11

高校院系党组织工作(共5篇)

高校院系党组织工作 篇1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高校院系党组织权力和权威各自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特别是对该权力的应然、法定和实然三种状态的分析, 以及对权威实现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 探讨了该类组织权力与权威的关系, 进而对高校院系党组织在处理权力和权威的关系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高校院系党组织,权力,权威,关系

高校院系党组织是我党在高等教育系统实现执政方针的直接实施者, 也是直接面对高知识群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力量, 同时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1], 因此高校院系党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院系党组织在权力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说明研究其权力与权威的相关问题是必要的。根据研究的需要, 本文所指称的高校院系党组织仅指中国共产党在公办高等院校的院 (系) 一级的分党委或党总支部。

一、院系党组织的权力与权威

(一) 院系党组织的权力。

一般而言, 权力在实现过程中可以分为应然权力、法定权力和实然权力三种情形。应然权力是理想状态和目标, 是以实然权力为基础的;法定权力是确保应然权力实现的制度保障, 是实然权力的具体依据;实然权力是结合本身具体情况对法定权力实施的实际结果, 其终极目标指向应然权力。实现三者的重合是理想状态, 但在实际权力的运行中, 三者往往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性的矛盾正是促使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内在动力。当前院系党组织的权力在上述三种情形方面主要体现如下。

1. 就应然权力来讲,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院系党组织应“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2], 同时应支持行政领导人独立自主地开展其负责领域内的工作。

2. 就法定权力来讲, 对于院系党组织的权力和政治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其他各项法规都没有明确规定 (1) , 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三条中有规定:“1.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2.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3.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具体指导党支部的工作。4.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5.做好本单位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6.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上述条例虽然没有明确院系党组织的政治定位, 但从“保证”、“参与”、“支持”和“加强”、“领导”、“做好”这两类关键词的差异可以看出, 它实际上明确了院系实行党政相互协作的二元化领导体制, 更接近于行政领导人负责制, 这有别于校级党组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可知, 院系党组织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3]的, 而非总揽全局。

3. 就实然权力来讲, 由于各个高校各个院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 因此院系党组织的实然权力也有较大的差别。当前院系党组织在其实然权力方面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类情形:第一类, 院系党组织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 统筹协调党建、行政、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群团工作等各项工作, 这一类较接近应然权力的情形, 但在实际运行中易产生“以党代政”的局面, 从根本上不利于党组织发挥执政作用;第二类, 院系党组织仅在自身主管方面发挥作用, 与行政领导人之间明确分开权力界限, 这一类较接近法定权力的情形, 但在实际运行中容易产生党政截然分开, 不利于院系各项工作的统筹和协调, 以致增加执政成本、降低执政效率;第三类, 院系党组织仅发挥协助配合行政领导人的作用, 这一类情形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应然权力和法定权力的情形, 弱化了党组织的力量。

从上述分析可知, 院系党组织应然权力、法定权力和实然权力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 决定了需要权力以外的推动力促使其三者往接近高度统一的方向发展。

(二) 院系党组织的权威。

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指出权威是以服从为前提的[4]。从这个角度看, 当前多数院系党组织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 应具有较大的权威性, 但部分院系党组织依然存在权威不足的情况。

对该情况产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可以从权威产生的来源进行分析。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威的本质在于正当性, 权威的来源有三种类型:第一, 法理型权威, 即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利的合法性之上的;第二, 传统型权威, 即建立在一般的相信历来适用的传统的神圣性和由传统授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的合法性之上的;第三, 魅力型权威, 即建立在非凡的献身于一个人以及由他所默示和创立的制度的神圣性, 或者英雄气概, 或者楷模样板之上的[5]。由此借鉴可以推论, 当前部分缺乏权威的院系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如下三类:第一, 部分师生缺乏对党组织的深刻认识, 没有充分认识到党组织在院系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得党组织应当存在的法理型权威受到了挑战;第二, 部分单位长期以来院系党组织的弱化、矮化甚至瘫痪的现实使得本单位成员对党组织的权威趋于忽视状态, 使得党组织应当存在的传统型权威受到挑战;第三, 部分院系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者缺乏必要的影响力、号召力和个人威望, 使得党组织应当存在的魅力型权威受到挑战。

二、在院系党组织工作中权力与权威的关系

(一) 在院系党组织工作中权力与权威的联系。

1. 两者目标一致。

两者都是为了实现院系党组织的职能, 最终都是为了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

2. 两者互为依托。

乔·萨托利说, 如果说权力是一种特质力量的话, 那权威则是一种精神力量。前者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强制能力, 其实质是利益关系;后者则是以价值符号为基础的信仰关系, 其实质是权利义务关系[6]。因此, 权力是实现权威的有力基础, 权威是实现权力的精神支持。

3. 两者可以相互推动。

特别是在权力运行中实然权力与法定权力、法定权力与应然权力、应然权力与实然权力出现较大差异时, 可以以权威为推动力, 依靠这一外部力量加速三者的高度统一;而在权威缺失的环境下, 则可以依靠权力作为维持目标运行的手段, 并依靠权力构建起权威赖以产生的条件, 从而促使权威的产生和巩固。

(二) 在院系党组织工作中权力与权威的区别。

1. 两者来源不同。

院系党组织的权力来源一方面是党的法定执政地位, 以及如前文所述的相关制度规定, 另一方面是选举该组织产生的党员或决定该组织产生的上级党组织。而院系党组织的权威来源则如上文所述, 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来源。因此可见, 对院系党组织来讲, 具备一定的权力是必然的, 而具备一定的权威则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2. 两者特征不同。

权力一般带有强制性, 权威一般是非强制性的。因此, 权力在处理一些刚性事务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而权威在处理一些柔性事务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3. 两者服从效果不同。

院系党组织如果依托权力实现的工作目标, 受众有可能主动服从、也可能被动服从甚至抗拒, 而依托权威实现的工作目标, 受众一般是主动服从的。因此依靠权威比依靠权力的执政成本要更低。

4. 两者实现后果不同。

权威一般具有合法性 (也称正当性) [5];而权力则有可能出现非正当性的现象, 如权力的滥用。因此, 依靠权威比依靠权力更有利于维护院系党组织的形象,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三、院系党组织在处理权力与权威的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 在院系党组织中, 权力与权威两者不可偏废。

由于权力与权威两者在目标方面的一致性, 且存在着相互依托关系和相互推动的关系, 因此强调两者的不可偏废是必然的。况且在诸多方面两者具有对方所不具备的优势, 因此强调两者的不可偏废有较大的必要性。由于两者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带有强制性的特征, 因此对两者的不可偏废, 实际上要求院系党组织在工作中既要有强制性, 又要有非强制性。

(二) 在权力与权威不可偏废的前提下, 院系党组织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权威的主要作用。

就实然权力来讲, 前文分类阐述了当前院系党组织在实然权力方面的三类主要情形中各自存在的不利因素, 其中分别包括可能带来以党代政、可能带来党政截然分开增加执政成本、可能弱化党组织等三类不同的消极后果。从权力与权威的关系研究来看, 权威比起权力能更有效地遏制上述三类不利因素的产生:第一, 权威的行为后果一般是具有合法性的, 以党代政现象是不合法的, 如果院系党组织完全依靠权力来运行, 就有可能产生这种不合法的现象, 而依靠权威可以确保合法性问题;第二, 如前文所述, 权威相比权力更具有降低执政成本的作用;第三, 由于权威的服从效果要优于权力, 因此可以较好地化解党组织被弱化的危险。因此, 发挥权威的主要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

(三) 应确保院系党组织拥有具体而真实的权力。

正因为两者不可偏废, 所以要确保院系党组织有真实的权力。如前文所述, 就法定权力来讲, 院系党组织与同级行政领导人是相互协作、共同领导本单位工作的, 在法定权力中明确授予党组织领导的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管理、群团工作等主要依靠非强制性手段开展的工作, 而对于本单位教学等业务工作, 党组织则是“参与讨论”, 院系本身的性质是教学部门, 而非党务部门, 教学是院系的中心工作, 因此, 党组织在其自身的特殊定位下, 法定权力有可能被空泛化。所以各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 特别是各院系要结合本单位的特点, 对党组织职权制定一些细则, 在制度允许的条件下赋予党组织一定的人、财、物的实际决定权或否决权, 以保证其党组织在基层权力方面的影响力。

(四) 权威较弱的院系党组织应适当借助权力重新构建权威。

对权威较弱的党组织, 应当借助权力, 依据权威的来源途径主动创造权威产生的条件, 使权威得到树立, 如:运用党组织掌握的政治、宣传、组织等方面的领导权, 从各个细节入手, 在校内营造党组织发挥重要作用的舆论环境, 构建院系党组织的法理型权威;上级组织在院系领导干部的配备上要特别重视党组织领导干部的选配, 改变一些单位把院系党组织领导岗位当成安置冗员的职位, 要把优势明显的干部配备到院系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上, 重视选拔、培养、指导党的领导干部, 构建魅力型权威。

(五) 在应然权力、法定权力与实然权力三者差异性较大的情形下, 院系党组织应充分借助权威推动权力的良性运行。

在法定权力与应然权力相差较大的情形下, 有关组织和领导者应充分发挥自身权威, 深入调研、广泛发动、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相关制度的修订, 如果自身无权修改制度的可以积极促使形成相关制度的实施细则, 缓解法定权力与应然权力的差异性矛盾;在实然权力与法定权力差异较大的情形下, 有关组织和领导者也应充分发挥自身权威, 深入到出现问题的一些重点环节, 推动现实情形的改进, 力争法定权力与实然权力实现高度统一。

综上所述, 高校党组织应慎重处理好权力与权威的关系, 对两者应给予同等的重视,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权威的作用, 要协调好权力与权威两者的关系, 使其发挥各自的自身优势, 共同为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仅明确规定了校级党委的政治定位, 即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校党委在高校中处于最高领导地位;但对系级党组织的政治定位, 该法和其他相关法规都未明确说明。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24.

[5]汪世锦.论权威.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6) .

[6][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 1993:190, 194.

高校院系党组织工作 篇2

一.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

1、以作风建设为重点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学院各项活动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师生为抓手,以反对四风、服务师生为重点,在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各项活动以及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自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学院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文件以及一些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学院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反思,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查找工作作风存在的欠缺和问题,纠正不良作风,培养群众感情,增强工作本领,为学院乃至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2、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工作。学院严格按照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暨“作风建设年”工作大会精神,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仔细排查学院各项工作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制定廉政建设主要任务分解表,确立廉政防控主要任务10项,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党务、院务公开,保障师生员工知情权,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坚持民主决策,尊重师生表达主张、参与决策的权利,使各项决策建立在民意、科学、民主的基础上。

3、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学院坚持领导班子周例会制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班子成员之间密切沟通协调。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得到贯彻落实。加强对党员发展质量的把关和监控。本年度发展党员7名,转正党员3名,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期。

4、提高师德师风,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学院号召广大教师真正把加强作风建设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要求广大教师明确自身职责、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来为人师表。学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关爱师生身心健康为主旨的活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多渠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5、扩大对外合作,提升服务水平。本年度,学院成功举办了-全国体验教育产学研战略合作伙伴大会,承接了芜湖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篮球赛、第五届伟星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校服务社会功能,使学校对外影响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工作

1、体育学院20xx年被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协作会聘为理事单位,为参与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学改革搭建了平台。获得省级质量工程一般项目一项,校级质量工程重点一项、招标项目一项、校级一般项目一项、《军事理论》获得校级优秀课程。

2、积极落实二级管理制度,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认真落实体育表演专业、公共体育、军事理论、高水平运动队的教学、训练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和认真协调,顺利完成了全年的教学、训练任务。为保证教学质量,学院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首届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大赛为契机,多次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活动,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为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基础课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不断加强。根据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积极探索公共体育课俱乐部制改革教学模式,制定符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和计划。多次召开教师、学生代表参与的教学质量、表演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着重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师问题、学生问题、教材问题、上课方式手段问题及上课设备器材问题等等,为后期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认真组织各类教学竞赛,做好初赛选拔和决赛的组织工作。我院教师获得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一名,校教学优秀奖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五名,获得校首届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大赛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

三.学科与科研

1、学科建设取得成效,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过学校第三批重点扶持学科验收,积极申报体育学专业硕士,依托提升计划项目建成了体验教育实践基地,在全国第二届体验教育产学研战略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新项目成果3个、主题课程1套,与89家单位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与湖南中惠旅等企业签订项目3项,项目经费总额达100万元人民币。此外,来自29所高校的44名高校体验教育工作者被我中心聘任为特约研究员,为共同推动体验教育的科学研究奠定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基础。

2、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研究能力。学院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督促教师认真完成所承担的各项科研任务,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XX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XX省体育局项目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在加强学科建设、学术团队建设的同时,加强硕士点的建设,提升硕士点的培养能力和研究水平,逐步提高科研工作的层次和质量。本年度,体育学院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4篇,其中二类以上7篇;成功申报了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其中,教育部规划项目1项;省体育局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2项。

3、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学院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鼓励并支持青年教师通过攻读博士学位、访学、进修等方式,提升业务、科研素质,鼓励青年教师融入学院学术研究团队。本年度,学院引进一名体育表演专业教师、一名博士研究生,派送一名教师外出访学进修,委派2名表演专业教师进修,及时了解把握体育表演专业的发展趋势。20xx年我院3人晋升为副教授,拥有博士(含在读)4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全院教师的90%,副高以上13人,占全院教师的31%,师资队伍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四.体育竞赛和学生体质测试工作

按照学校20xx年体育竞赛计划的要求,学院积极开展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出色的完成校内外各项体育竞赛任务,取得了优异成绩,并为备战明年的省运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完成学校举办的各项体育比赛工作。配合校工会做好趣味运动会、教职工排球赛、乒乓球赛、篮球赛、网球赛、羽毛球等各项体育竞赛工作,积极承办学校舞蹈健美操大赛、校杯足球赛、校杯篮球赛等学校和体育社团的比赛工作。圆满完成了校第32届田径运动会的组织任务。

2、20xx年,我校健美操队在20xx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参加的四个项目中,荣获三项冠军和一项季军。校空手道队在20xx年全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获得三金两银和团体金牌的骄人战绩。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在20xx中国芜湖国际标准舞全国公开赛和XX省第十八届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获得多项冠军。高水平运动队沈舒同学在“MBI20xx星功夫世界拳王盛典”大赛荣获世界拳王称号。我校学生参加芜湖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八个项目的比赛获得高校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和最佳赛区奖。

3、根据教育部以及省教育厅20xx年体质测试工作方案最新要求,为认真做好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全面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院将体质测试工作纳入重点范围,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在时间紧、任务重,测试仪器不到位的情况下,学院全体教师加班加点顺利完成全校学生体质测试任务。

五.学生工作

20xx年,在校党委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院党总支的直接领导下,体育学院学生工作以“三做教育”为核心,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积极突破和创新,努力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紧密结合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工作水平,教育好、管理好、服务好学生,不断探索符合我院学生特点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开拓我院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1、以党建工作为龙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相联系,以党建带团建、带院风、带学风。

2、以学风建设为中心,积极践行“三做”育人理念,严格学生请假制度,严肃考风考纪教育,全力服务实践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学院20x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芜湖艺术剧院大型音乐舞台剧《鸠兹神韵》演出获得市政府好评,本学年举办的“舞蹈、健美操大赛”和“《表演学概论》话剧汇演”等大型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学风的进一步好转。

3、以服务学生为宗旨,认真做好评奖评优、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事务性工作,以良好的服务换取同学的理解,以认真的态度赢得学生的尊重,为创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为学生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高校院系党组织工作 篇3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院系;党组织;突发舆论事件;引导

一、高校院系党组织对突发舆论事件引导的重要性

突发舆论事件是指在某一事件段突然发生的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的事件。在高校中,容易引发讨论的突发舆论事件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高校师生都紧密关注的国际敏感事件;一类是与高校相关的国内突发事件,;三是发生在学校的与师生利益紧密相关的事件。

高校院系党组织对突发舆论事件的积极引导,一是可以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给师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科研氛围;再是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切勿只看到事件表面,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还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高校基层党的建设,与时俱进,丰富了工作形式。高校院系对突发舆论事件的引导无论是对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还是对于师生思想深度的指导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有序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院系党组织在突发舆论事件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新讯息并发表评论,高校又是网络、手机运用最广泛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形式,提高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效率,拓宽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渠道等。但也给高校院系党组织在引导突发舆论事件过程中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是高校院系党组织部分干部综合素质还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舆论事件,对其综合素质与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部分干部固守旧观念,不愿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从而导致不能区分夹杂在新事物中各种思潮,有的干部缺乏坚定的立场信念,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较差,不能正确引导突发舆论事件。

二是高校院系党支部的活动深度不够,形式老套,没有一套应对突发舆论事件的长效机制。高校部分基层支部一般采用集体听报告、会议讨论学习来交流,形式單一,且有走过场的嫌疑,针对性不强,无法树立起党支部在院系的政治影响力。

三、高校院系党组织对突发舆论事件引导的策略探讨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能快速的及时的被人们所熟知,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言论。加上高校的学生还处在一个三观塑造期,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言辞激烈,并且价值取向多元化,心理和生理的不完全成熟容易只看到事件表面而助推舆论事件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且容易形成网络暴力。这就需要高效院系党组织的及时有深度的有策略的引导。

(一)立足教育之本,提高辨别能力

高校师生是社会舆论传播的重要主体,其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表现在其行为方式和言辞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社会舆论方向。为此,应大力加强高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观点,自觉抵制外来思潮的侵袭。借用新媒体,将舆论热点主动引入校园,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加以分析,指出其中理性的部分与不理性的部分,剖析事件本质,强调法律与道德的底线,提高师生的辨别能力,并积极主动传播正能量。高校院系党组织要围绕社会热点舆论开展相关活动和评析,并积极引导。

(二)强化政治意识,引导主流舆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高校院系党组织与广大师生应自觉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增强党性。同时还要学习党的建设与网络舆论方面的理论知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运用网络媒介的能力。高校院系党组织强化政治意识,引导主流舆论,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舆论危机前、舆论危机中、舆论危机后。舆论危机前,应该做好监测预警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尽量不让舆论危机爆发;舆论危机中,应该及时有深度的公布事情真相,掌握舆论主动权,遏制住舆论危机的蔓延态势;舆论危机后,应该有问责机制,对相关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要做好形象的重塑,挽回公众的信任。

(三)新老媒介结合,丰富引导方式

一个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渠道,其传播内容是容易对大众产生影响的,有时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被高校师生所追捧的方式开展院系党组织的建设,是当下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当然,也不能弃传统的橱窗、校报、校园广播不顾,应该采用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相结合、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去进行院系党组织的建设,掌握舆论主导权。二是要培养校园新媒体领袖。培养一支思想觉悟高、立场坚定、对网络舆论应急处理能力强的校园新媒体领袖,去引导舆论,加速舆论的正面效应传播。

参考文献:

[1]蓝善康.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3).

[2]洪书源.论新媒体时代高校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

作者简介:

高校院系党组织工作 篇4

1 要以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为准则, 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高校院系党组织要加强和改进组织建设, 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首先要按照《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中的有关要求, 根据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改进工作方式, 创新活动内容, 紧密联系群众, 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

1.1 保证监督作用。

即“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基层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应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学校各项工作中起到引领思想的重要作用。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理论学习活动, 不断丰富教职工的时政知识, 更新思想、与时俱进, 为学校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基础。

1.2 参与讨论和决定的作用。

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实际上是享有同行政一起决定的共同决策权。要做好参与讨论与决定工作, 首先要在本单位做好调研, 掌握本单位的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情况,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辅助行政做出正确的决策。要利用班子民主生活会、支部学习等机会与本单位领导及党员同志研讨系内工作, 给系行政提出参考意见。

2 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 着力加强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层党组织最根本的任务和职责是按照《条例》的规定工作, 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着力做好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要在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发挥重要作用。

2.1 做好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 夯实党员发展基础。

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上要确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目标, 要坚持“三早”原则, 从新生入校开始就注意“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 打牢思想基础。在初步考察的基础上, 对基本符合积极分子条件的, 要建立积极分子档案, 委派学生党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同时, 对积极分子队伍要坚持进行经常性的考察和整顿工作, 并对积极分子队伍变更情况, 及时详细地以书面形式张榜公告。

2.2 健全校、系两级党校培训体系。

党校作为培训、教育党员、积极分子的“熔炉、阵地、主渠道”在提高党员质量以及壮大党员队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校级党校应坚持每年定期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 对重点培养对象、预备党员、党员进行集中培训, 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系党总支严格把关, 坚持发展党员标准。

党总支要坚持发展大学生党员标准, 对准备发展的大学生要进行综合考察。严格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 认真履行入党手续, 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

2.4 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

坚持开展新党员宣誓, 组织理论学习, 召开优秀学生党员事迹报告会, 实施党员包班制度, 并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载体, 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作用。

3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抓好自身建设

院系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 要做好对本单位党支部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更要切实抓好自身建设。搞好院系党组织自身建设, 是确定政治核心地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必要条件。

必须抓好党总支班子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 抓好班子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班子的理论、政策水平和能力, 促进院系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中, 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由总支委员会集体讨论, 作出决定, 分工负责, 督促检查执行, 最大限度地调动班子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要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工作方法, 积极探索围绕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的新举措, 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营造出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要注重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协调好各方利益, 促进学校发展, 维护学校稳定。

4 贴近实际、真抓实干

4.1 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指导服务。

院系党组织要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 面对高等教育的新情况, 通过提供有效的服务使教育和管理相得益彰。比如在做“特困生”工作和为大学生解决因就业压力带来的困惑和矛盾等工作上, 仅靠思想教育显然是不行的, 还要想方设法把工作做细, 尤其要贴近学生, 主动、及时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和学校的相关部门一道,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

4.2 落实党管人才政策, 为教师服务。

作为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 院系党组织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发挥“教师之家”的作用, 为本单位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要特别注重从中青年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和把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骨干, 把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教师的个人成长结合起来, 通过优秀人才典型体现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在人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教师成才和充分施展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

高校院系党组织要在全面把握好《条例》所规定的职责范围内, 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正确处理好与行政的关系, 根据我们党所面临的新情况, 与时俱进地拓新自己的工作任务, 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处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最前沿, 能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 是推进高校各项工作快速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发挥作用,高校,基层组织,政治核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EB/OL].合肥大学网, 2008-01-14.

[2]刘明亮.加强高校院系党组织的堡垒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浅析高校院系行政秘书的工作 篇5

关键词:工作现状 角色定位 职业素养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正式颁布与实施,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跨入新的里程碑。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院系行政秘书既是办公室行政工作的管理者,又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基层人员。行政秘书对院系与学院、院系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院系与社会之间的沟通,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维持高校正常工作的基本保障。

一、高校院系行政秘书的工作现状

高校院系行政秘书是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涉及教育学、管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由此,院系行政秘书的工作现状为事务繁杂,专业知识综合性强,职业规划不清晰,执行力不强。

1.工作繁杂,专业知识综合性强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人才济济,只有具备全面、良好、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门类众多、事务繁琐的行政秘书工作。院系行政秘书队伍中,包括秘书、计算机、数学、化学等各类专业毕业的人员。非科班出身的行政秘书缺乏普通语言学、档案管理学、行政管理、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综合性理论知识。行政秘书必须熟悉学院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掌握院系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拓展与工作紧密联系的学科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做好院系管理、协调等工作。

2.职业规划不清晰,执行力不强

细致繁忙的行政工作,缩短了行政秘书参加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时间。高校行政秘书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充满困惑,职业倦怠等消极情绪悠然而生。高校必须制定严格的信息素质培训制度,针对全校行政秘书,策划高水平的、系统的学习培训项目,开放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坚定院系行政秘书的信心,为高校教育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院系行政秘书在高校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行政秘书工作?首先,要明确行政秘书的角色定位,熟悉行政秘书的工作职责。其次,强化职业素养是提高行政秘书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院系行政秘书的角色定位及工作职责

院系行政秘书只有明确角色定位,增强角色意识,才能高效准确地履行工作职责。

1.行政事务的小管家

行政秘书辅助系领导做好院系各项工作,管人、管物、管钱,是名副其实的小管家。

(1)人事管理。协助院院系领导做好有关招聘教师的面试、试讲等工作,并提供决策依据。负责本院系教职员工的考勤、考核、职称申报工作。

(2)资产管理。根据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的需要,填报维修、添置办公用品的计划,领取和发放办公用品及备品,以保证正常教学的需要。负责保管院系公章,按学院制度监督公章的使用范围。

(3)经费管理。拟定院系每学年的经费预算,负责记账及报销各项活动的费用。

(4)档案管理。负责院系会议记录、行政文件、各种教学文件、教学档案及教学资料的收集、汇总、立卷和归档工作。

(5)其它事务管理。负责做好日常的行政事务工作,负责考务、学生成绩、学生学籍管理、教材征订等教学工作。做好各种信函、报纸、杂志、学术期刊的收转传阅工作。负责各届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审核,保正毕业证书的准确印发。

2.院系内、外交流的协调员

院系行政秘书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包括院系领导、教师、学生、校外来访者。因此,行政秘书是高校院系内、外交流的形象窗口。

(1)协助院系领导做好院系内部与学院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

(2)负责接待本部门的外来办事人员,对不宜领导接待的来访,需委婉拒绝。负责接听电话,礼貌回答校内外人员对院系日常事务工作的咨询。

(3)负责学院各职能部门通知的传递工作,及时转发到院系教职员工。正确理解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贯彻执行上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布置的各项任务。

(4)行政秘书必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与教职员工的沟通,灵活处理学院、院系、教师之间的多种关系,确保院系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强化职业素养

1.良好的心态

院系行政秘书工作看似简单,接踵而来的突发事件,使人压力倍增。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巧妙地处理紧急问题。行政秘书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沉着、宽容、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

2.加强业务技能

加强业务技能是提高院系行政秘书职业素养的关键。院系行政秘书需具备的业务技能包括:公文写作能力、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

(1)公文写作能力

公文写作要在“学”、“练”、“改”三个环节上狠下功夫。规范公文写作的基本格式,掌握语法、逻辑、修辞三方面的知识。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大量优秀范文、勤奋学习、修炼语言。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庄重朴实,准确精练。熟悉各类公文结构、措辞,套用固定性用语。

(2)应变能力

即指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请假、离职等异动工作状态,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如开学初期,某位教师偶然患重病,尚未确诊,教师申请病假二周。行政秘书得知同时生病的消息,致电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情况,主动提出援助。教师病假期间,重新落实教学任务迫在眉睫,采取就近原则,优先考虑院系内部适合的教师代课,联系学院内外适宜的教师安排兼课等事项。院系行政秘书与患病教师保持电话联系,密切关注教师身体状况。当获知教师病情不稳定,要进行几个月以上的长期治疗后,立即致电慰问,可否前往探望。教学工作方面:行政秘书向学院人事处提交专任教师招聘需求报告,引进新教师。校内外兼课教师的合理安排,为聘任新教师赢取了充裕的时间。患病教师,身心疲惫,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教师战胜病魔增添一份力量。良好的应变能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勤于总结,具备较高的警惕性,做到忙中有序,不断提升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事件的能力,确保正常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教学质量。

(3)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指行政秘书统筹策划并完成所分管方面的工作能力,包括能力和善断能力。“条条道路通罗马”,什么是最佳的办法?在管理工作中,行政秘书要讲究处事策略,判断出最佳方法,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并坚持果断地实行,成为智慧型的组织管理者。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各部门、各岗位的行政管理干部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人人能起到独挡一面的作用,才能做好全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以达到提高整个学校行政管理质量的目的。

(4)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无论是信息、宣传、调研等工作,还是处理公文,都离不开文字表达。行政秘书要多思考、多练习、多交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做到思维敏捷、下笔如神,写出的文章观点鲜明,层次清晰,向上能如实反映事情的真相,向下能准确表达领导的意图。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行政秘书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无论是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还是协调工作,都离不开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院系内、外交流的逐渐增加,直接以语言表达作为处理公务活动的手段变得极其重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包括普通话水平、英语口语水平以及言语措词等。

(5)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指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办公室设备的使用能力。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各大高校正立志于实现办公的自动化、现代化、信息化。熟练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能力,掌握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照相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推动文件、宣传简讯的发布速度,节省纸质资源。

四、改善工作方法,完善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院系行政秘书工作繁杂,专业知识综合性强,因而行政秘书必须改善工作方法,多谋善断。纵横结合建档工作法、自我培养和完善高校培训制度等手段,对行政秘书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1.纵横结合建档工作法

从纵向和横向分别建立档案,纵横交错贯穿于整个高校教育工作。为宏观的教学决策、微观的教学管理及教学科研服务,为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作出贡献。如高校师资业绩档案。横向档案:按教师类型建立档案。高校教师分四类: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校外兼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纵向档案:以教师个体为单位,建立业绩档案。每位教师业绩档案主要有基本资料(身份证、学历学位证、高校教师资格证、职称证、职业资格证等),教学信息(教学任务书、每学期教学情况登记表和工作总结等),教科研成果(论文、教材、教科研项目、荣誉证书、继续教育等)。纵横结合建立档案为院系领导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

2.自我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系部行政秘书,不仅仅依赖于外界的培育,关键在于自身建设。行政秘书从我做起,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主动利用校园环境优势,坚持不懈地完成目标。与企业单位相比,高校拥有资源丰富、时间宽裕、学习气氛浓郁等优势,有助于行政秘书的自我培养。工作期间,行政秘书踊跃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类专题培训活动,如公文写作、行政管理、心理健康、高校教育改革等讲座;浏览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和电子书籍,补充薄弱环节的理论知识。寒暑假期,行政秘书积极参加各式各样的学历进修,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修养。

3.完善培训制度

高校必须制定严格的职业素质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开展行政秘书岗前培训工作,强化行政秘书职业素质培训的力度。行政秘书岗前培训包括行政管理学、普通语言学、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高校鼓励行政秘书通过在职或派遣脱产进修硕士、博士等方式提高文化素质;激励行政秘书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院内外教研科研项目,参加专题学术交流会议,组织行政秘书外出调研、考察,吸取各大高校先进的优秀的管理经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应不断更新教育培训内容,与时俱进,促进行政秘书队伍蓬勃发展。高校还可以建立全校行政秘书的信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工作中的难题和对策。(免费看电影tang)

五、结束语

上一篇: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下一篇:女性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