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功能紊乱

2024-10-02

盆底肌功能紊乱(共8篇)

盆底肌功能紊乱 篇1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紊乱患者的肛管动力学特征及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97例盆底肌功能紊乱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健康对照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的肛管动力学指标,观察试验组治疗前后排便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肛管静息压、最大缩窄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静息状态下肛管高压带长度、力排时肛管高压带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力排时肛管剩余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的肛管静息压、最大缩窄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静息状态下肛管高压带长度、力排时肛管高压带长度均显著短于治疗前(P<0.01),力排时肛管剩余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试验组的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每周排便次数显著多于治疗前(P<0.01)。试验组治疗后显效34例(35.05%)、有效37例(38.14%)、无效26例(26.80%),其中4例患者半年后出现复发。结论 盆底肌功能紊乱患者的肛管动力学指标明显异常,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紊乱,肛管动力学特征,生物反馈

盆底肌功能紊乱(pelvic muscle dysfunction,PMD)属于一种常见的盆底疾病,可直接导致直肠排空障碍[1,2],从而诱发慢性功能性便秘。该病具体致病机制尚未探清,但既往研究显示,其病理生理基础为肛门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收缩功能异常[3],而结直肠及肛门动力学改变可能参与其发病、发展过程[4]。由于诱使PMD发病的因素多样,且影响其发展的机制较复杂,造成当前临床针对该病诊断手段有限,仅以患者述说、直肠指诊和X线检测为主[5],导致难以对PMD病情进展做精准的定性、定量诊断。现如今,肛管直肠测压方法得到不断发展及改进,尤其与生物反馈治疗技术联合使用时,可显著提高其在肛肠外科疾病的应用效果及范围[6]。基于此,笔者选择肛管直肠测压方法诊断PMD患者,旨在分析PMD肛管动力学特征,并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97例PMD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健康对照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男44例,女53例,年龄33~69岁,平均(46.3±12.0)岁,功能性便秘病程1~13年,平均(5.2±3.8)年;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9~69岁,平均(44.2±13.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取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标准[7]

①PMD诊断标准参考最新罗马Ⅱ诊断标准;②患者临床表现为功能性便秘;③患者经过肠镜、钡餐检查排除下消化道器质性病变;④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8]

①下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患者;②既往具有腹部手术病史的患者;③接受检查前服用胃肠动力药物的患者;④具有生物反馈治疗禁忌证的患者。

1.4 肛管动力学参数测定

两组受试者正常饮食直至检查,测前排空粪便。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屈膝、髋。分别将计算机、测压导管及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液压灌注系统打开后设定每侧孔水的灌注速度为0.5 m L/min,再分别打开八通道内第1、2、4、8通道。将测压导管经石蜡油润滑由肛门缓慢插入,待导管刻度至10 cm处,停止使受试者静休3~5 min以适应导管。再用分段外拉法每次移动导管1 cm,分别测定导管深度9~10 cm和至肛缘的压力。将液压灌注测压通道插入肛门括约肌高压区内,从测压仪观看高压图形。外拉测压导管当第8通道先进入高压区后,获取第1个高压图形则为高压带,记录该测压导管在肛门的深度,并将其设为高压带起点,降低外拉速度直到肛缘处高压图形消失,再记录此时导管在肛门的深度,并将其设为高压带终点,这两值之差则为高压带的长度。继续插入导管直至第8通道达到直肠后段,第1、2、4通道处于肛管处,并将其他通道位于肛管内再固定,导管稳定3 min后则检测肛门直肠压力,先记录直肠静息压和肛管静息压,检测方式为测定受检者安静状态下4个通道压力,而8通道压力为直肠静息压,第1、2、4通道压力为肛管静息压,记录5 s/次,共记录3次,取3次记录的8通道压力平均值为直肠静息压,而1、2、4通道中的最大值为肛管静息压;再记录肛门括约肌最大缩窄压,检测方式为受检者先用力做紧缩肛门动作,持续10 s/次,每次间隔为30 s,重复3次,记录4个通道压力,最大值为肛门括约肌最大缩窄压;然后记录静息状态以及力排时肛管高压带长度。

1.5 生物反馈治疗方法

试验组:先向患者详细解释健康排便机制,并耐心讲解治疗方式、过程和目的。向患者讲解直肠测压过程中计算机上位机软件所显示直肠和肛门外括约肌活动情况,使其能够准确识别正常及异常直肠肛门的测压图形,并做自我训练。教会患者做好正确的排便活动,并不断做训练直至可在无计算机软件显示的辅助下正常排便。患者首周1 h/次,1次/d,第2周则2~4 h/周,1个疗程为10~15次。待患者病情好转且会正确排便,可结束门诊治疗,在家中继续治疗15~21 d。

对照组:患者分别于早、晚餐前30 min口服马来酸替加色罗片(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1667),30 mg/次,治疗4周,若患者发生腹泻或便秘,则使用缓泻剂或止泻剂适度缓解。

1.6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大便次数、形状均恢复正常或其中之一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大便次数、形状虽然未恢复正常,但是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大便次数、形状均无改善。

1.7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及试验组治疗前后的肛管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最大缩窄压、静息状态下肛管高压带长度、力排时肛管高压带长度、力排时肛管剩余压);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的排便情况(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每周排便次数)。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肛管动力学指标比较

试验组的肛管静息压、最大缩窄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静息状态下肛管高压带长度、力排时肛管高压带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力排时肛管剩余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试验组治疗前后肛管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的肛管静息压、最大缩窄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静息状态下肛管高压带长度、力排时肛管高压带长度均显著短于治疗前(P<0.01),力排时肛管剩余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见表2。

注:1 mm Hg=0.133 k Pa

注:1 mm Hg=0.133 k Pa

2.3 试验组治疗前后排便情况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的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每周排便次数显著多于治疗前(P<0.01)。见表3。

2.4 试验组临床效果

治疗后,试验组显效34例(35.05%)、有效37例(38.14%)、无效26例(26.80%),其中4例患者半年后出现复发。

3 讨论

便秘作为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文献报道称,部分合并严重心脏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甚至可能因便秘而出现生命意外[9],而便秘也可致患者出现痔病及肛裂等肛肠疾病,此外,长期便秘则是导致大肠癌一个主要诱因。因此,便秘治疗已经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便秘发病机制较复杂,致病因素多样,而精神因素、肠道紧张性下降、结肠运动功能失调、药物影响、食物缺乏纤维素和PMD均可诱发该病[10,11,12,13]。

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诊断发现所选病例均为功能性便秘,其与盆底括约肌功能失调及直肠排便反射功能异常具有相关性。研究显示,功能性便秘主要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或不尽,可致患者出现耻骨直肠肌功能障碍、直肠膨出及内脱垂和盆底肌痉挛及盆底下凸[14,15,16,17],导致排便时间延长和排便反射降低。PMD亦是诱发功能性便秘的主要诱因之一,其病理生理基础为盆底横纹肌因神经支配或反射异常,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时盆底肌肉不松弛或反常收缩,导致盆底出口堵塞,患者难以排便。因此,笔者认为可通过分析PMD病理基础,来制订更加合理的治疗方式。

参阅文献可知,肛门直肠测压可有效评估盆底横纹肌功能,能够准确测定盆底内直肠肛门于不同状态下肌肉群的收缩情况、神经感觉活性及顺应性[18],并可根据测定值全面掌握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和排便协调性等情况,从而为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在本研究中,笔者分别测定患者肛管静息压、最大缩窄压、肛管高压带长度、力排时肛管高压带长度和力排时肛管剩余压。这是因为肛管静息压可准确反映肛门内括约肌功能[19];最大缩窄压则反映肛门外括约肌功能和诱导括约松弛神经调节功能;此外,肛管高压带长度和力排时肛管高压带长度在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与便秘发生具有相关性[20];力排时肛管剩余压则代表结肠肌传输功能。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肛管静息压、最大缩窄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1],这表示患者便秘可能与大部分肛管括约肌松弛相关,其静息状态下肛管高压带长度、力排时肛管高压带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力排时肛管剩余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试验组患者结肠慢传输和高压带不能有效缩短。基于此,笔者认为,PMD患者的肛管动力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排便时肛管括约肌松弛及反向矛盾运动。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借助专业仪器获取并记录机体器官和组织的生理活动信息,将这部分信息以图像形式让患者清楚感知,再通过促使大脑皮质及下丘脑释放的神经体液发生变化,从而使生理反应得到调整,并产生生物反馈信号[22,23,24]。本研究中,笔者针对PMD患者肛管动力学特征,采取生物反馈疗法改善其盆底肌功能,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的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每周排便次数显著多于治疗前(P<0.01),这表明生物反馈治疗PMD诱发的功能性便秘效果较佳,这是因为该疗法使患者在图像显示引导下,对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做自我收缩,可显著消除肛门内外括约肌矛盾运动,而腹部反馈技术则可增强腹、膈肌功能,增强腹部力量排便的控制力,使治疗后患者效果明显,与相关研究一致[25]。此外,既往研究均未对PMD远期预后进行分析,笔者通过对出院后患者随访发现,仅有4例复发,可见生物反馈治疗效果具有长期性,在其治疗条件下的患者远期预后优秀。

综上所述,PMD患者的肛管动力学指标明显异常,生物反馈治疗可获得较佳效果,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盆底肌功能紊乱 篇2

1 一般资料

26例中,男11例,女15例。翼外肌功能亢进16例,翼外肌痉挛10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54岁。患者多有情绪焦虑,精神紧张,失眠等因素。主要表现开口度异常,咀嚼运动时关节区疼痛、弹响,无自发痛。检查时发现患者开口过大或过小,开口型偏斜。

2 治疗方法

采用口腔科所用5号长细针头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ml和曲安奈德0.5ml混合液混匀,嘱患者头稍后倾,半张口,可使用皮肤压痕作标记,消毒皮肤后,在耳屏前2.5cm,颧弓下乙状切迹中点,垂直皮肤进针3.5~4cm,回抽无血,注入混合液。拔针后压迫止血,嘱患者可自行放松,略做开闭口运动。该封闭疗法为每日一次,一般7次为一疗程,如封闭后疼痛明显减轻,开口明显增大,可隔日封闭一次。部分患者还应配合中药热敷治疗。

3 治疗结果

26例患者经治疗,大部分患者在注射后症状明显减轻。治疗一个疗程后,开口度增大,基本达到正常开口度。X线显示关节间隙比例得到改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弹响基本消失。显效率100%.

4 讨论

盆底肌功能紊乱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愿接受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孕妇58例(干预组),另安排30例未进行锻炼的孕妇作为效果对照组。入选孕妇的年龄22~36岁,单胎,孕周<28周,超声检查确认属于正常妊娠,无先兆早产、羊水异常、前置胎盘、胎儿生长受限等症状。两组孕妇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58例孕妇均在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先对孕妇的身心功能进行评估,为孕妇讲解盆底肌群、锻炼的目的、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孕妇平卧躺在软枕上,双腿屈曲,稍微分开,试做排泄动作,慢慢收紧盆底肌肉,然后慢慢放松,收紧时吸气,收缩肛门3~5 s,放松时呼气。先让孕妇掌握方法,然后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和次数,在不疲劳的原则下,收缩时间要持续8~10 s,2~3次/d,15~20 min/次。同时,配合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盆底肌肉刺激器、阴道负重(哑铃训练)及盆底训练器进行锻炼。另30例孕妇未进行任何盆底肌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阴道收缩压(VSP)、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持续的时间,使用盆底肌肉康复治疗仪测试上述指标。

孕妇盆底肌张力的测定时间在产后3个月,测试方法为会阴肌力测试法。共分为6级评价,0级表示手指不能感觉到肌肉的收缩运动,1级表示手指能感觉到轻微的肌肉收缩运动,但持续时间不能达到2 s,2级表示能感觉到明显的肌肉收缩运动,能进行2次,每次能持续2 s,3级表示肌肉收缩运动能够带动手指移动,持续时间能超过3 s,4级表示肌肉收缩运动有力,持续时间超过4 s,5级表示肌肉收缩有力,持续时间能超过5 s。3级及3级以上表示盆底肌力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产前VSP、VRP及阴道收缩时间比较

产前,两组VSP、VRP及阴道收缩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孕妇产后3个月VSP、VRP及阴道收缩时间比较

产后3个月,干预组VSP、VRP,均高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孕妇产后3个月盆底肌张力比较

干预组的盆底肌张力正常率为89.7%(52/58),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盆底肌肉是由一组肌肉群组成的,对骨盆底部形成封闭的状态,其中包括尿道括约肌、括约肌、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这些肌肉的收缩能力在孕产妇分娩时起到增加产力的作用。女性妊娠后,孕周时间的增加,胎儿体重的增加,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变形向下、向前突起,腹腔内的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方向向盆底肌肉,再加上子宫重量的增加,持续的压力使盆底肌肉受到挤压,盆底肌肉在受到极致的压迫后,逐渐松弛[3]。在阴道分娩后,胎儿显露下降压迫,使宫颈、阴道扩张,阴道周围的肌肉和筋膜也受到了牵拉,严重时会发生断裂的情况,进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4]。本研究针对盆底肌损伤情况,收集孕妇病例,予以盆底肌功能锻炼方式,与未进行盆底肌锻炼的孕妇进行对比,发现VSP、VRP及阴道收缩时间均优于未进行盆底肌锻炼的孕妇,这说明盆底肌训练对孕产妇是有效的。盆底肌训练是1940年Arnold Kegel医生提出的,也被称为“Kegel训练”,这种锻炼方式是对耻骨尾骨肌进行的,有意识的收缩尿道口、阴道及肛门附近的肌肉组织,使盆底肌肉进行被动的运动,从而增加肌肉的紧张感和收缩力,促进盆底血液循环,减轻了子宫对下肢静脉造成的压迫,使盆底神经激发,恢复盆底组织的功能和形态,增加了盆底肌的张力,从而有利于孕妇采用阴道分娩方式进行分娩[5,6]。

综上所述,盆底肌功能锻炼安全性高,能够增加孕妇盆底肌的收缩力,改善盆底肌张力,促进阴道分娩,值得孕妇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分娩前后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盆底肌张力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选择自愿接受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孕妇58例,从产前开始锻炼至产后3个月,设为干预组,另安排30例未进行锻炼的孕妇作为效果对照组,观察阴道分娩前及分娩后3个月阴道收缩压(VSP)、阴道静息压(VRP)及发生早产的概率。结果:干预组阴道分娩前及分娩后3个月VSP、VRP均高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分娩后3个月的盆底肌张力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增强盆底肌收缩力,对促进阴道分娩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阴道分娩,盆底肌,功能锻炼,盆底肌张力

参考文献

[1]陈燕辉,杨卫萍,邓敏端.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6):757-758.

[2]覃媛,黄丽梅,陈淑瑜.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6(3):98-99.

[3]范雅萍,刘圣英,黄丽燕.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练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4):430-431.

[4]林东红,邱柳华,李艳虹,等.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和会阴自然裂伤对盆底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5):738-740.

[5]林丽莎,黄吴健,宋岩峰,等.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9):785-788.

盆底肌功能紊乱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产妇112例, 入选标准:正规产前检查, 单胎, 足月产。排除标准:患有器质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盆腔手术史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产妇56例, 年龄为21~36 (27.0±3.1) 岁, 孕周为38~41 (39.3±0.6) 周, 新生儿体质量为2.8~4.2 (3.6±0.5) kg。观察组产妇56例, 年龄为20~37 (27.2±3.0) 岁, 孕周为38~40 (39.1±0.5) 周, 新生儿体质量为2.9~4.3 (3.6±0.6) kg。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体质量比较时,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仅给予常规康复指导, 未行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产妇行盆底康复训练, 内容如下:电刺激时, 设定频率为8~33 Hz, 脉宽为320~740μs, 行Ⅰ类肌纤维训练;设定频率为20~80 Hz, 脉宽为20~320μs, 行Ⅱ类肌纤维训练。20 min/次, 2次/周, 6周/疗程。Kegel运动时, 患者平卧, 让双腿屈曲后稍分开, 指导吸气时收缩肛门10 s, 呼气时放松10 s, 间隔10 s, 连续做20 min/次, 2次/天, 6周/疗程。

*通讯作者:E-mail:651509166@qq.com

1.3 评定标准。

手测盆底肌力的评定标准[3]:医师指导下行阴道收缩, (1) Ⅰ级。能感觉到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持续。 (2) Ⅱ级。能明显感觉肌肉收缩, 仅持续2 s, 完成2次。 (3) Ⅲ级。肌肉收缩能使手指向上向前运动, 持续3 s。完成3次。 (4) Ⅳ级。肌肉收缩有力, 能抵挡手指压力, 持续时间4 s。完成4次。 (5) Ⅴ级。肌肉收缩有力, 能持续对抗手指压力达5 s以上。完成5次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见表1。治疗后, 两组产妇手测肌力、电测肌电值、盆底Ⅰ类肌纤维 (持续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 、盆底Ⅱ类肌纤维 (持续收缩压、收缩个数) 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产妇手测肌力、电测肌电值、盆底Ⅰ类肌纤维 (持续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 、盆底Ⅱ类肌纤维 (持续收缩压、收缩个数)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 盆底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产妇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 从诸多方面均有多体现, 如持续收缩时间增加。分析原因如下:电刺激时, 使用特定频率的电流, 可以刺激盆腔组织器官, 也可刺激支配器官的神经纤维, 通过效应器作用[[33]], , 影影响响神神经经通通路路活活动, 达到改善膀胱的功能, 激活盆底肌后, 可重建神经肌肉兴奋性, 增加增强其活性。

注:*为两组产妇治疗后相比较P<0.05

给予产妇长期电刺激后, 还可增加盆底横纹肌的抗疲劳性, 增加肌纤维数量, 能产生传导性神经冲动, 抑制逼尿肌收缩。强化盆底肌肉收缩, 应区分不同纤维类型, 效果更好, 故认为, 盆底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4]。

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产妇112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56例产妇未行盆底康复训练为对照组, 56例产妇行盆底康复训练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结果 治疗后, 两组产妇手测肌力、电测肌电值、盆底Ⅰ类肌纤维 (持续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 、盆底Ⅱ类肌纤维 (持续收缩压、收缩个数) 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产妇手测肌力、电测肌电值、盆底Ⅰ类肌纤维 (持续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 、盆底Ⅱ类肌纤维 (持续收缩压、收缩个数)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

关键词:盆底康复训练,产后,盆底肌功能

参考文献

[1]王艳, 金春香, 冯丽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对女性生活质量的诠释[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33) :5412-5414.

[2]刘浏, 张妤, 卫兵, 等.3种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底肌力的疗效分析[J].安徽医学, 2015, 36 (5) :522-525.

[3]蔡江美, 寿亚琴.不同产科因素对孕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J].健康研究, 2014, 34 (5) :545-547.

盆底肌功能紊乱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规律产检并足月分的单活胎初产妇1 12例,随机分为锻炼组及对照组。锻炼组56例,年龄20~35岁,平均29.3±1.2岁,体质量指数22~35kg/m2,平均26.5±2.4kg/m2;对照组56例,年龄21~36岁,平均26.7±0.8岁,体质量指数23~35kg/m2,平均24.2±3.1kg/m2。两组产妇均排除妊娠合并症,孕周、年龄、体重指数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仅定期产检,产妇入院后医师仔细询问其病史并行常规妇科检查,了解产妇外阴有无红肿、硬结,会阴体弹性是否良好,是否出现盆腔器脱垂或尿失禁等症状。锻炼组产妇知情同意,由一位盆底康复师在产妇妊娠20周始行盆底健康教育和分娩宣教,让其了解妊娠、分娩方式和产程进展对盆底功能的损伤,告知盆底肌锻炼的意义并指导盆底肌锻炼,盆底肌肉锻炼:教会孕产妇缩紧肛门阴道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s,而后放松,连续锻炼10~15min,每日2~3次或每天150~200遍;一对一电话随访了解其盆底肌锻炼情况及咨询,促进产妇积极锻炼[2]。两组分别于37周评估盆底肌力,分娩时记录产程及分娩方式,产后42天再次评估盆底肌力。

1.3观察指标

盆底肌力分级测试参照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试法(GRRIC),产妇腹肌放松后,将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放入阴道内,两指分开下压或上抬与阴道各壁肌肉接触,让受检者以最大力度和最快速度收缩和放松阴道,根据6s工作时间内收缩持续时间、连续完成次数、收缩次数和持续完成次数分级,共6级[3]。0级:手指感觉不到肌肉收缩动作;1级:能感觉到肌肉轻微收缩(蠕动)但不能持续;2级:能明显感觉到肌肉收缩,仅能持续2s,并完成2次;3级:肌肉收缩能使手指向上向前运动,持续时间可达3s,能完成3次;4级:肌肉收缩有力,能抵抗手指的压力,持续时间达4s,能完成4次;5级:肌肉收缩有力,能保持对抗手指的压力达5s或以上。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检验,由PEMS3.1进行统计。α=0.05。

2结果

2.1盆底肌力

妊娠37周两组初产妇盆底肌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236>0.05),锻炼组产后42天盆底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0001<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1

2.2产程

锻炼组产程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3分娩方式

锻炼组阴道顺产37例,剖宫产19例;对照组阴道顺产32例,剖宫产24例;锻炼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讨论

女性盆腔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承托盆腔脏器,维持女性排尿、排便、性生活等多种生理功能。女性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会对盆底支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1948年Arnold Kegel首次提出盆底肌肉锻炼,其有意识地自主收缩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此方法无禁忌症、副作用和并发症,可有效收缩尿道口、阴道、肛门肌肉,增加盆底肌的紧张度和收缩力,改善盆底肌的血液循环,促进盆底肌张力恢复。盆底肌肉锻炼的关键是正确收缩盆底肌肉和持之以恒,孕中晚期进行盆底相关健康教育,让孕妇对分娩有正确认识,减少社会因素的剖宫产,促进自然分娩;孕中、晚期加强孕妇盆底肌锻炼应请专业的康复医师评估,并根据每位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个性化锻炼方案,避免孕妇自己随意改变运动量而适得其反。

综上所述,孕中、晚期加强孕妇盆底肌锻炼效果理想,能有效的提高初产妇盆底肌力和顺产率,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忠,赵军玲,张政昌,等.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状况调查[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5):342-344.

[2]吴君.盆底肌肉功能训练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09-411.

盆底肌功能紊乱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妇科盆底中心进行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的325例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1) 认知力正常,无沟通障碍及精神病史; ( 2) 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 ( 3) 知情同意,能配合完成问卷调查及随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成实验组( n = 38) 和对照组( n = 34) ,其间因联系方式、个人意愿等原因,实验组失访4例,对照组失访5例,最终完成研究的人数实验组为34例,对照组为29例。两组病人平均年龄、体重指数、术前尿频及尿失禁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详见表1、2。

注: 括号中为百分比

1.2方法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自术后第2天起由盆底康复护士对其进行一对一的PFMT指导。首先向每位患者讲解盆底的基本解剖学知识、导致盆底肌力退化的因素、PEMT对盆底肌力恢复的重要性等,然后运用图表或立体模形指导患者正确进行PFMT的方法: 即患者自主地反复进行收缩肛门及阴道的动作,可采取站位或坐、卧、蹲位。吸气时努力收缩肛门及阴道,呼气时放松。每次收紧不少于3 s,然后放松。连续做15 ~ 30 min,每日进行2 ~ 3次,或每日做150 ~ 200次,10 ~ 12周为1个疗程。指导过程中,引导患者讲述功能锻炼的感受和困惑,通过提问了解患者对PEMT指导的理解,以保证PEMT指导的有效性和实验的可持续性。出院后,康复护士利用电话随访的方式继续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和指导,督促患者自术后第2天起持续至少10周以上的PEMT。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后的3、6个月进行随诊,对盆底肌力训练效果进行评价。

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包括饮食、活动等一般知识宣教,不给予持续PEMT指导干预。

1.3效果判定

1. 3. 1盆底综合肌力测定采用手动肌力测量法结合阴道肌电图肌电压测量患者盆底综合肌力,将肌力分为6个级别: 0级: 未感觉到阴道肌肉收缩,患者阴道肌肉收缩持续0 s,记为0分; Ⅰ级: 感觉阴道肌肉轻度颤动,持续1 s并重复1次,记为1分; Ⅱ级: 感觉阴道肌肉存在不完全收缩,持续时间为2 s,重复2次; Ⅲ 级: 感觉阴道肌肉完全收缩,持续3 s,重复3次,无对抗,记为3分; Ⅳ级: 感觉阴道肌肉完全收缩,持续4 s, 重复4次,有轻度对抗,记为4分; Ⅴ级: 感觉阴道肌肉完全收缩,持续5 s及以上,重复5次,有较强持续对抗,记为5分[9]。盆底肌肉张力评为0 ~ 5分,评分越高,说明盆底肌肉张力越好[10]。

1. 3. 2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采用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短表7( 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short form 7,PFIQ-7)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问卷-短表20 ( pelvic floor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 、 性生活质量问卷-短表12( pelvic organprolapse /urinary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short form 12,POSQ12)[11]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 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 χ2检验,P < 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盆底重建术后3、6个月,盆底综合肌力得分实验组患者分别为3. 97 ± 0. 93、4. 64 ± 0. 54,对照组分别为2. 89 ± 0. 85、3. 17 ± 0. 84,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 05) 。术后自觉症状改善情况除便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外,尿失禁、盆底肌肉紧张痛、下腹坠胀感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 P < 0. 05) 。见表3。

注: 括号中为百分比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4。

3讨论

全盆底重建术是目前治疗女性POP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如此,据文献[12]报道,全盆底重建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便秘、尿失禁、性交不适、下腹部坠胀等症状。本研究通过专业康复护士给予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一对一的持续PFMT指导,观察PFMT对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结果显示: 术后盆底综合肌力实验组两次测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FIQ-7、PFDI-20、POSQ12评分显示实验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术后自觉症状除便秘外,尿失禁、盆底肌肉紧张痛、下腹坠胀感等症状发生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

PFMT需兼顾5个方面: ( 1) 强度: 肌肉收缩可以产生的最大张力; ( 2) 速率: 最大张力和达到最大张力所需时间之比; ( 3) 持续时间: 肌肉收缩可以持续或重复的时间长度; ( 4) 重复性: 可以反复收缩达到一定张力的次数; ( 5) 疲劳: 维持肌肉收缩达到要求或预期张力产生疲劳。康复护士通过盆底肌力测定确保患者掌握正确有效的PEMT方法。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训练时间及次数。Ⅰ类纤维训练主要针对力度、持续时间和重复性几个方面; Ⅱ类纤维训练主要针对力度、速率和疲劳几个方面。此外,PFMT还需要考虑超负荷、特异性及保持这3个要素。超负荷的阈值要依据每个患者的盆底肌力评估确定,不能盲目设定: 如设定过高,超出患者的承受能力,易使患者丧失治疗信心导致依从性下降; 如阈值设定过低,则达不到训练效果。特异性是指针对不同纤维特性的肌肉训练模式。快纤维通过快速收缩来加强力度和提高速率,慢纤维通过最佳休息时长来获取更持久收缩,而部分纤维同时具备快收缩和慢收缩的潜力。因此,康复护士要根据每位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反应制定个性化的模式和方案,包括相应的家庭PEMT指导。例如,康复初期患者可采用卧位或臀部下方放置枕头进行锻炼,这种模式下收缩无需对抗重力。对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指导其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Ⅱ类纤维收缩,增大尿道闭合压,避免漏尿。

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是一个持久漫长的过程,每个患者的盆底情况不同,每个人初始的肌肉收缩能力、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盆底肌肉康复是无法统一治疗标准和固定训练模式的,必须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13],针对每个患者的自身情况及在康复过程中的效果作及时的调整,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模式和方案,强调PFMT的持续、针对性。

盆底肌功能紊乱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诊的初产妇100例, 年龄21~30岁, 平均年龄 (25.6±4.5) 岁;孕周32~41周, 平均孕周 (37.4±2.6) 周;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 无妊娠相关合并症以及其他相关疾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0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产后先评估其盆底肌功能, 包括阴道的收缩压、盆底肌力大小等, 在家自行Kegel法训练:肛门收缩舒张运动, 单次收缩舒张时间各为3 s, 每次持续20 min, 3次/d;辅以生物反馈技术、电刺激等技术治疗。

1.2.2 实验组妊娠中晚期、产褥期及产后在家自行Kegel法训练, 在此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技术、电刺激等技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两组均于产后4个月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及国际尿失禁问卷简表 (ICIQ-SF) 调查, 并进行盆底肌肉张力测定;产后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压力性尿失禁例数和POP-Q分度, 评价两组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产后4个月实验组盆底肌力≥Ⅲ级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实验组及对照组产后12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4.0% (2/50) 和10% (5/50)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7.531, P<0.05) 。实验组及对照组产后12个月POP-Q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分别为24% (12/50) 和40% (20/50)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880, P<0.05) 。见表2。

注:两组比较, χ2=10.256, P<0.05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骨盆的出口有多层肌肉和筋膜共同组成了女性骨盆, 妊娠、分娩、难产、子宫和阴道手术、绝经后卵巢功能丧失、性激素缺乏等均易造成盆底肌肉和神经损伤, 导致盆底功能障碍[3]。怀孕和分娩, 是造成盆底肌损伤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产后运动在产褥期保健中早已受到重视及开展, 但是孕期的运动锻炼对妊娠及分娩有着重要作用, 却在我国孕期保健中做的很少;孕期运动训练主要是为了增强与分娩关系密切的腹直肌和背后相应肌肉肌力的加强和盆底肌肉的活动。一旦盆底功能受损, 盆腔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 从而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 如阴道松弛、盆腔脏器脱垂、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因此, 所有的中、晚期妊娠及产后妇女, 均应当进行盆底肌肉康复锻练。

Kegel法训练可以锻炼盆底肌肉, 盆底肌肉有力可以减轻分娩造成的盆底肌肉损伤或松弛。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 产后6~12 h内即可起床做轻微活动, 产后第2天可在室内随意走动, 再按时做产后健身操。有利于体力恢复、排尿、排便、避免或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且能够使骨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

通过刺激尿道外括约肌收缩, 神经回路进一步增强括约肌收缩, 加强控尿。抑制膀胱收缩能力, 降低逼尿肌代谢水平, 增加膀胱容量, 加强储尿能力。因此可以缓解产后尿失禁至恢复正常[4]。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肌电图、压力曲线或其他形式把肌肉活动的信息转化成听觉和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 并形成条件反射。本研究中实验组盆底肌力≥Ⅲ级的例数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实验组产妇出现盆腔脏器脱垂以及尿失禁例数明显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中、晚期妊娠及产后妇女, 进行三位一体化盆底肌功能锻炼及非手术治疗, 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盆底肌力, 减少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薛竹, 郑颖.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近期疗效研究.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32) :7823-7825.

[2]邓晓云, 于雅, 吴秀娜, 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力恢复效果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 (20) :2393-2395.

[3]王莲萍, 阚影, 王芳, 等.1270例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 (1) :29-31.

盆底肌功能紊乱 篇8

资料与方法

收集吴中区在产后42 d的产妇344例;孕前20例, 已生育过的育龄妇女26例。

测量方法:用阴道肌力表进行盆底肌功能检测。

统计学分析:对不同阶段的育龄妇女所检测的结果、回访结果进行百分比统计, 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育龄妇女不同阶段盆底肌功能情况:≥3级的孕前妇女70%, 产后42 d9%, 已生育过的育龄妇女34.6%。可见, 产后42 d未进行锻炼, 盆底肌也会有一定的恢复, 但远达不到孕前状态。见表1。

顺产与剖宫产盆底肌自行恢复的情况:顺产后42 d盆底肌肌力达到3级的8.1%, 过后自行恢复26.7%, 而剖宫产后42 d肌力达到3级的10%, 过后自行恢复的45.5%, 可见剖宫产对盆底肌的损伤小于顺产, 同时肌力恢复较顺产好, 但妇女经过孕期及分娩对盆底肌的损伤也恢复不到孕前。见表2。

盆底肌肌力与胎儿体重的关系:把胎儿体重分为<2.5 kg、2.5~3.5 kg、>3.5 kg 3个档次, 统计各级肌力的例数, 通过计算百分比, 无明显差异, 体重 (<4.2 kg) 与盆底肌肌力无明显关联。同时也把产妇分为几个年龄段:<25岁, 25~30岁, >30岁, 统计各年龄段产妇各级肌力的例数, 也无明显差异, 产妇的生育年龄在20~41岁的情况下, 年龄与盆底肌功能无明显关联。

344例产妇中配置阴道哑铃产妇264例, 自行到医院回访的23例, 自觉回访率8.7%, 其他电话回访为少部分, 告知偶尔锻炼, 更多的是不锻炼;进行提肛锻炼宣传后回医院检测的产妇3例, 自觉回访率为3.75%, 很多产妇基本不进行锻炼, 而且还有患者已经不记得医师宣教的盆底肌锻炼方法和作用。

讨论

通过对育龄妇女生育前后3个阶段的调查, 可以得出未生育的妇女盆底肌功能基本正常, 生育是造成盆底肌功能受损的一大因素。妊娠期随着子宫的增大, 体重增加, 骨盆倾斜度也发生改变, 使盆腔承受压力增加[1], 使得盆底肌纤维变形, 肌张力减退。尽管盆底肌有自行恢复的功能, 但不加锻炼, 仅靠盆底肌自行恢复, 其肌力无法达到生育前的状态, 因而产后要注重产后操的普及和运用, 加快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恢复, 以便接近孕前状态。

通过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肌力的检测情况汇总可见, 顺产因为胎儿经过产道, 产道需经过扩张, 从2.5~10cm, 造成盆底肌肉的弹性明显下降;而剖宫产大都未经过产道的扩张, 因而从盆底肌肌力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顺产对盆底肌肌力的损伤大于剖宫产, 且从已生育的育龄妇女的检测中也可以得出同样结论。同时通过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自行恢复的肌力情况分析, 可以看出剖宫产肌力恢复的程度较顺产好。

不考虑因胎儿体重增加引起的产道进一步扩展的因素, 仅从胎儿体重而言, 对产妇的盆底肌功能影响较小。孕期增大的子宫造成对盆底肌的负重从而引起盆底肌功能的受损, 妊娠的子宫还包括羊水、增大的子宫、胎盘等, 相对而言, 胎儿体重只占其中一部分。为了优生优育孕妇的年龄一般在20~35岁, 极少数>35周岁, 通过年龄分段未发现其与盆底肌功能受损有关联。

产妇对盆底肌功能的重视程度较低, 无论学历如何、从事何种职业, 对盆底肌功能不了解, 且因为盆底功能障碍症状不明显, 因而产妇一般不重视, 虽然在产后42 d检查时医师进行宣传告知, 医嘱进行提肛锻炼或用阴道哑铃进行康复锻炼, 但坚持的产妇很少。对于配置阴道哑铃的产妇, 自行回门诊复诊的只有数例, 电话回访少部分告知偶尔锻炼, 更多的是不锻炼, 但通过产后42d的宣传, 对于盆底肌功能还是有所了解;进行提肛锻炼宣传的产妇基本不进行锻炼。因而对于妇产科医生的宣传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压力, 让每一例产妇都能真正了解、重视产后康复的重要性。每一例产妇产后都要进行产后锻炼, 如存在盆底肌肌力低或有盆底肌功能障碍的产妇则更需要进行产后康复治疗, 以免错过了最佳康复时间加重盆底肌功能障碍, 甚至必须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的种种缺陷和诸多并发症, 盆底康复治疗是一种更理想的途径, 其被誉为当 (上接第161页) 前治疗和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最有前景的方法[2]。

注:0、1、2级肌力必须进行训练康复, 而≥3级则建议康复、巩固训练。

目前国内盆底外科起步较晚, 医务人员重视手术的应用, 对盆底肌康复缺乏重视, 认识不足。产后42 d检测以社区医院为主, 产后盆底肌检测还未全面普及, 因而要把这一检测作为产后42 d检查的常规内容, 并指导孕妇认识到产后监测、评估盆底肌损伤程度, 并及时进行康复保健训练, 是预防、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首选方法[3]。通过妇产科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 逐步让人们了解和重视起来, 减少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提高妇女同志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情况及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吴中区344例产妇在产后42 d检查时进行肌力检测, 同时对孕前20例、已生育过的育龄妇女26例进行检测, 并做对照。结果:产妇经过分娩盆底肌力明显低于已生育恢复0.5年以上的育龄妇女及未生育过的育龄妇女;顺产对盆底肌的损伤大于剖宫产;产后不经过盆底肌的锻炼其盆底肌也有一定的恢复, 但无法回到孕前状态, 同时剖宫产恢复较顺产好。产后盆底肌功能减退, 但若暂无盆底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 产妇的重视程度较低, 依从性差。结论:要加强对产妇的盆底肌锻炼的宣传, 让广大妇女同志提高对盆底肌功能的重视。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产后,育龄妇女

参考文献

[1]王秀, 张顺仓, 贺清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2010, 1 (7) :23-28.

[2]马乐, 王雪影.中国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0, 8 (21) :55-56.

上一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下一篇:城市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