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精选10篇)
急性肾衰 篇1
急性肾衰竭是常见的危重病。多由于由各种原因, 包括因创伤、感染、中毒、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 该病病因复杂, 起病急, 肾功能在短期内急剧进行性下降, 代谢废物积聚和水电解质失衡, 以及其他组织器官受累, 常危及生命[1]。急性期能及时时合理治疗、护理, 预后较好。我院从2006年1月—2010年1月间共收治67例急性肾衰竭患者, 现将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间共收治67例急性肾衰竭患者, 其中男52例, 女15例;年龄16~69岁, 平均36岁。病程7d~6年。病因:肾病综合征28例, 创伤12例, 中毒26例 (包括药物中毒、鱼胆中毒、酒精中等) ;临床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 电解质紊乱, 高氮质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水中毒;入院后检查尿常规、血肌酐和尿素氮正常。
2 结果
2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3例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出院后逐渐脱离透析, 2例转为慢性, 其余患者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出院后3个月内随访检查肾功能正常, 未见后遗症。
3 护理方法
3.1 急性肾衰竭不同时期的观察与治疗
(1) 少尿期:一般出现在起病第4天之后, 机体抵抗力趋于衰竭。患者由于急性肾缺血和肾中毒, 产生少尿、无尿, 易并发严重尿毒症、高血容量综合病、心力衰竭、肺心病等。因此, 少尿期对生命体征的观察非常重要。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特别注意患者有无烦躁、抓空、嗜睡, 当发生呼吸急促、肌张力增强、频繁呕吐、呃逆时, 应想到有无并发脑部疾病。应加强护理、防止肺、泌尿系的感染和和外伤的发生。做好扩容、输血、要严格掌握输液量和速度。按患者排出量来决定摄入量, 液体要严格控制, 24h进液量按计划分配输入, 以量出为入, 入量比出量少500ml, 宁少勿多为原则。特别是使用利尿剂后的患者, 如果仍然没有尿量增加, 应减慢输液速度和控制输液量。每日抽血检查血肌酐、尿素氮, 及时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并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腔道出血外, 应做好补液, 止血及输血等抢救休克的准备工作。特别注意隐性出血, 出血严重者使用各种止血药物、大剂量维生素。 (2) 多尿期:因水及电解质大量丢失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重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和继发感染或2次休克甚至死亡。此期应继续密切观察病情, 维持体液及水电解质平衡是多尿期治疗护理的关键, 必须认真记录出入量。因多尿期, 常为尿毒症高峰, 随后尿量增多, 此期可适当补钾, 避免低血钾症出现, 以口服为主, 如果口服不足, 可静脉补[2]。患者要卧床休息。观察各项指标恢复程度及有无酸中毒情况, 注意监测尿常规和血肌酐变化。以便及时治疗和调整用药。 (3) 恢复期:仍要注意休息好, 逐步增加活动量, 积极补充营养,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患者如由于恶心、呕吐而不思饮食, 应鼓励其进食, 并提供可口的饭菜, 满足患者生理的需要。充避免受凉,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2 环境护理
尽量将患者安置在单人病房, 病室内环境要保持清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 要注意保暖, 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 减少探视人员, 严格无菌操作。每日定时通风换气, 做好病室清洁与空气净化。
3.3 心理护理
针对急性肾衰竭患者起病较急、痛苦大、症状多, 患者会产生焦虑感、恐惧感, 沮丧、甚至会产生自伤、轻生等念头, 护理人员要随时注意患者的精神变化, 态度和蔼可亲, 耐心体贴, 鼓励患者, 关心安慰患者, 并给予正确引导, 帮助患者认识疾病, 消除顾虑, 特别要告知急性肾衰竭患者经及时救治多为可逆的, 且治愈复发少。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 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念。
3.4 饮食护理
正确的饮食可以降低肾脏的负担。因此急性肾衰竭的患者除医疗外, 饮食也非常重要, 根据患者临床情况, 计算每日蛋白摄入量, 急性肾衰少尿期时要记录饮水量和尿量, 根据体液排出量来决定每日的摄入量。肾少尿期指导患者高维生素、低脂、低盐、优质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避免高钾、严格限制各种水分的摄入, 以防止体液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或稀释性低钠血症, 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保证组织的需要[3]。总之此期易消化、低蛋白饮食, 限制钠盐摄入。多尿期的治疗主要是防止电解质, 及水的负平衡, 缺什么补什么, 给予含钾、钠多的食物, 如香蕉、茄子, 防止低钾、低钠血症的发生。恢复期时膳食中的蛋白质可以逐步提高, 必要时可给予氨基酸注射液, 加快体内修复过程, 有利于肌肉蛋白的合成。忌用刺激性食品, 如酒、咖啡、辣椒等。
3.5 口腔护理
防止口腔感染, 每日加强口腔护理。因少尿无尿期患者口腔易生长霉菌, 每日早晚漱口, 给予无刺激性饮食, 浅表黏膜有糜烂时用冰硼散涂搽。口腔疼痛进食困难者用地卡因漱口液含漱后再进食。
3.6 皮肤护理
防止发生褥疮, 床铺保持干燥、清洁、平整, 给患者勤翻身, 及时更换衣物, 衣服应松软, 1次/2h, 水肿患者翻身时动作要轻柔, 避免拉拽。保持皮肤干燥, 经常叩背及时排痰以免发生坠积性肺炎。便后清洗会阴部等, 保持清洁及加强护理, 防止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皮肤及巩膜有无黄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7 准确严格记录出入量
根据各期特点, 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限制水量及钠的摄入的同时, 必须对出人体内的液体要详细记录, 尿量是反映肾脏血流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 因此应对尿量、注射液体、患者的饮食进水量、呕吐物、大小便均应正确记录, 严格控制输液量, 特别, 同时仔细观察尿的颜色、比重、有无血尿及膜状物, 对每次排尿后均应做常规检查, 特别针对用利尿剂后应详细记录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注意尿量有无增加。
3.8 血液透析的护理
本组67例急性肾衰竭的患者64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护理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透析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外, 尚须保持血管通路和引流管通畅。在血液透析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有条件者使用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生命体征, 严防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等发生。观察血透穿刺处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出血等情况。指导患者采取舒适卧位, 并注意有无肢体肿胀、疼痛、麻木无力等, 保证及时透析。一旦发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应及时处理。
总之, 急性肾衰竭患者, 作为常见的急、危、重综合征, 见于内外各科疾病, 由于其复杂的病因, 死亡率高。正确的处理可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使患者临床康复。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肾功能的变化, 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 积极预防感染, 最大限度的降低或减轻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是此期治疗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志红, 周兰妹.危重症护理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378.
[2]李明喜, 高瑞通.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思路与处理原则[J].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 (16) :1140-1141.
[3]唐珍珠.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与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 2006, (5) :36-37.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篇2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ARF)是指肾小球滤过功能在数小时至数周内迅速迅速降低而引起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含氮废物蓄积为主要一组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ARF若不能及时控制,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病死率达10%~15%[2]。血液透析(HD)滤过是治疗ARF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应用HD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6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急性肾衰患者66例,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16~82岁,平均50.6±18.2岁。临床均符合ARF诊断。其中妊高征5例,感染性休克3例,药物中毒13例,产后大出血5例,鱼胆中毒2例,狼疮性肾炎4例,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7例,氧化碳中毒6例,甘露醇致急性肾衰竭5例,挤压综合征3例,大面积烧伤4例,急性肾炎4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5例。
治疗方法: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以高热量、低钠饮食。应用德国费森尤斯F6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标准碳酸氢盐透析,血管通路采用普通内瘘针直接动、静脉穿刺,先用普通肝素5000U/L的生理盐水预冲透析器和体外循环通路,浸泡10~15分,透析前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和透析器,血流量(Qb)150~250ml/分,前稀释置换液(Qf)150ml/分,后稀释置换液50~70ml/分,透析液量(Qd)100~150ml/分;循环状态不稳定者Qb 80~100ml/分,Qf 50~80ml/分,Qd 100ml/分,待循环状态稳定后可逐渐增加Qd和滤过液量。治疗时间第1次2~3小时,以后每次3~4小时,透析频率2~3次/周,待透析至急性肾衰症状缓解、进入多尿期、血尿素氮与肌酐基本正常不再升高时停止,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透析中血压下降者,在透析机的血泵前加250~500ml生理盐水快速滴注或快速推注50%葡萄糖40~60ml,必要时应用升压药物,出现严重并发症。必要时立即停止血液透析。每次透析前后测定肾功能、电解质,另外观察首次透析的时间、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血透次数及住院时间。
结 果
本组66例危重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血液透析后,其中62例(93.94%)患者均由少尿期进入多尿期,肾功能明显恢复,血生化检查中尿素氮、肌酐、血钾、二氧化碳结合率等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4例(6.06%)患者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由此可见,透析时间越早,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越短,平均透析次数越少,平均住院天数越短。
讨 论
本组资料表明,对于急性肾衰竭,首先应明确诊断,达到透析标准时,及早充分的个体化血液透析,应用药物支持疗法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一些急性肾衰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组4例死亡患者,是由于原发病无法控制导致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从本组病例的病因分析,肾前性是由于血容量不足引起,当低血容量、低血压进一步发展时,肾血液灌流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而尿量减少,产生球管失衡,此时如果及时祛除病因,肾血液灌流改善,则肾功能可改善或恢复。血液净化疗法不仅能较好地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氮质等毒素的潴留,避免由于急性左心衰、严重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引起的死亡,而且为原发病和并发症治疗赢得时机和创造条件[3]。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技术是治疗危重患者ARF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要尽快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可以适当放宽血液净化指征,早期充分透析,使失去的肾功能迅速逆转,逐渐恢复其正常功能,对降低危重患者ARF病死率有重要意义[4]。
参考文献
1 隋满姝.血液净化疗法在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13-315.
2 夏舒芳.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315-316.
3 王志刚.血液透析在肾衰竭中的应用[J].中華临床医师杂志,2009,3(6):897-903.
4 张伟明,钱家麒.血液透析治疗的规范化管理与思考[J].中国血液净化,2008,7(7):403-405.
急性肾衰 篇3
1 临床资料
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间,我院共收治了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急性肾衰竭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65岁,均符合SAP伴AFP的诊断标准。采用Seldinger技术行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其中行颈内静脉置管3例,股静脉置管5例。使用费森尤斯4008-S机器,聚砜膜AV600S滤器,面积1.3~1.4m2,置换液根据患者病情由我院自行配制,流量为2000~4000m L/h,血流量200~300m L/min,采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抗凝,有出血倾向或出血时,尽量少用或停止使用。肝素用法:首剂用量2000U,速避凝0.4m L(4100U)+生理盐水9.6m L,4h后每小时1m L,治疗至少持续84h。
2 结果
8例患者中7例好转,1例因放弃治疗而终止CVVHDF治疗。患者在经CVVHDF治疗8~24h后,患者体温、心率、呼吸均有下降,血流动力学稳定,意识状态明显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3 护理措施
3.1 治疗前的准备
要求病室内宽敞整洁,以保证医护人员有充足的空间进行监护和治疗。准备好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备齐各种急救药品,并使之处于良好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并观察疗效。病室内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每天定时用紫外线消毒,进入病室需戴帽子、口罩。由于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发展较快,随时可能发生意外,连接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随时观察与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在行CVVHDF治疗前,医师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向患者(如意识清楚)及其家属告知CVVHDF治疗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存在的风险,并取得知情同意书。护士操作内容及观察、记录指标较多,要求护士对机器性能及各种参数都应非常熟悉,能处理简单的机器故障,要安排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CVVHDF治疗。
3.2 治疗时的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SAP常表现为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加之患者常合并各种感染,更加重了这种反应,临床最突出表现为高热。它引起患者心率增快,增加循环系统不稳定性,呼吸急促,机体耗氧增加,加重缺氧状态。CVVHDF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并观察疗效。监测血电解质及肾功:SAP伴ARF患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重紊乱。CVVHDF治疗中输入大量含生理浓度电解质及碱基的置换液,能有效纠正这种内环境紊乱。电解质的测定可以提示患者的电解质情况,血尿素氮及肌酐的变化可以反映肾功能的好坏。配置置换液时,必须严格遵医嘱加入钾、钠、钙、镁等电解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误后方可用于病人。治疗过程中,还应定期监测患者内环境状况,根据检测结果随时调整置换液配方,现配现用,以保证患者内环境稳定。维持血管通路的畅通是保证CVVHDF有效运转的最基本要求。本文患者均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治疗期间,保证了双腔静脉置管、血液管路的固定通畅,无脱落、打折、贴壁、漏血等发生;置管口局部敷料清洁、干燥,潮湿、污染时,及时予以换药,减少了感染机会。还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导管使用前常规消毒铺巾,抽出上次封管的肝素弃去,确定导管内无血栓且血流畅通后方可行CVVHDF,取下的肝素帽消毒备用。
3.3 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SAP伴ARF患者多存在出血或潜在出血,CVVHDF中抗凝剂的应用使出血危险明显增加或加重出血。因此,应注意观察引流液、大便、创口、牙龈等的出血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早发现,及时调整抗凝剂的使用或使用无肝素技术,以避免出现由此引起的严重并发症。SAP伴ARF患者在行CVVHDF时肝素用量少甚至无肝素,治疗时间长,极易发生体外凝血。为此,在行CVVHDF之前以肝素盐水浸泡滤器及管路30min后以生理盐水冲净肝素后方开始CVVHDF,且在CVVHDF过程中,保持血流量充足、血循环线路通畅,可有效减少或避免体外凝血。同时应密切监测静脉压(VP)、跨膜压(TMP)值及波动范围,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如有严重凝血时,应更换滤器及血液管路。对提高重危患者救治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使用费森尤斯4008-S机器,聚砜膜AV600S滤器,低分子肝素抗凝,进行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8~24h后,患者体温、心率、呼吸均有下降,血液流动力学稳定,意识状态明显改善,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肾功能逐渐恢复。护理要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血管通路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出血、凝血、感染);加强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相关环节的管理,病情观察、处置及护理,对提高重危患者救治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急性肾衰 篇4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89-01
急性肾衰竭(ARF)病情凶险,血液透析(HD)是治疗肾衰竭的有效手段 ,是各种肾脏替代性治疗中发展最早、应用最普遍的方法。透析疗法不仅可使患者度过危急关头,而且还可以为原发疾病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ARF54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HD)治疗,现对其治疗效果作如下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4例患者男22例,女32例,年龄为15岁~74岁。原发病:狼疮性肾炎 6例, 鱼胆中毒4例,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4例,药物中毒 9例,妊高征7例,急性肾炎 3例, 挤压综合征2例,大面积烧伤2例,一氧化碳中毒 4例,产后大出血 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3例,孤立肾合并输尿管结石梗阻1例,甘露醇致急性肾衰竭2例,感染性休克1例。
1.2治疗方法①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控制感染;②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以高热量,低钠饮食;③血液透析:血透机为德国贝朗机、中空纤维透析器 ,膜面积 1.1~1.2m;碳酸氢盐、透析液流量每分钟400~500ml。血管通路:①直接穿刺周围动脉和静脉22例。②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其中颈内静脉24例,股静脉8例。开始为诱导透析连续3天,透析血流量每分钟150~250ml ,透析时间3~4.5小时直至各项指标达终止透析治疗指征。脱水量依病情而定。抗凝方法:低分子肝素,对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患者予以无肝素透析或小剂量肝素法。
2结果
2.1急性肾衰竭痊愈42例,6例死亡。后者均系在少尿1周后入院并开始HD治疗。治疗期间发生出血8例次,低血压19例次,肾功能恢复并脱离透析时间5~16天,平均为7天,透析次数平均为5.8次。
2.2死亡原因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2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因严重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各1例。
3讨论
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骤恶化,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至正常的50%,可以出现血尿素氮及血肌酐迅速增高,患者可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并可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急性心力衰竭则是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其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其原因大都与钠、水潴留及高血压有关 ,此外与毒素滞留、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贫血、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1]。本组54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治愈42例占 77.8%,转为慢性 6例占11.1%,其少尿期均> 15天。死亡6例占 11.1%,死亡率比文献报道的 50%低 ,可能与本组危重病例少,早期透析有关。本组资料表明,对于急性肾衰竭,首先应明确诊断、达到透析标准时,及早充分的个体化血液透析,应用药物支持疗法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一些急性肾衰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我们进行的健康指导方法是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方法,以口头讲解与文字描述相结合,示教与指导相结合,提问与讲解相结合。同时护理人员应该进行正确及时的心理疏导,血管通路的护理,合理膳食,控制血压和体重,防止感染,按时行血液透析,加强对家属的宣教。影响肾功能恢复的因素有:肾功能受损程度、受损原因、救治的措施以及血液透析的处方。血液透析是救治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 ,故细致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可使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生命得到延长,并有一定的生活质量。确保血液透析医疗安全、提高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是血液透析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3]。因尿毒症毒素及肝素化均可导致出血或使出血加重的患者 ,在遇到透析后出血不减轻或加重 ,应在透析结束后加鱼精蛋白对抗肝素或使用体外肝素化。若仍不能控制出血或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 ,应停止血液透析改用腹膜透析或其它血液净化疗法。血液透析终止的指征:对于少尿型急性肾衰竭患者,透析治疗可以每日最小排尿量达800ml作为终止的指标,因为排尿量达到这样的水平时,患者自身的肾功能通常足以使尿素清除率达到透析治疗所能达到的水平。急性肾衰竭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包括高龄、原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由某些严重外伤、感染所诱发的急性肾衰竭以及在此基础上并发 MODS等均可以使病死率升高。对这类患者我们应该应给予高度重视 ,及时发现并处理诱发急性肾衰竭的潜在危险及并发症 ,及早预防 MODS,以减少急性肾衰竭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谢文卓.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体会[J].广西医学,2006,28(6):851-852.
[2]夏舒芳.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315-316.
[3]张伟明,钱家麒.血液透析治疗的规范化管理与思考[J].中国血液净化,2008,7(7):403-405.
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评估与护理 篇5
1 护理评估
1.1 健康史
了解患者有无创伤、感染、中毒、休克及泌尿系统梗阻等病史。
1.2 身体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尿量, 评估有无少尿或无尿;水肿的程度及有无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脑水肿、肺水肿症状;高钾血症时心律及心电图的改变;有无昏迷、抽搐等尿毒症表现, 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1.3 心理状态与社会状况
评估患者在少尿期有无烦躁、焦虑、恐惧等情绪;若肾功能长久不能恢复, 病情迁延不愈, 了解其有无意志消沉、悲观失望或绝望情绪;询问患者和家属对康复知识的认识程度;观察患者和家属对医护方案的配合执行情况。
2 护理措施
2.1 少尿期护理
2.1.1 限制入水量
限制入水量是防治水中毒的根本措施。少尿期补液原则为“量出为入”, 每天补液量=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量。补液量是否适当, 可参考下列标准: (1) 体重每天减轻0.5 kg。 (2) 血清钠>130 mmol/L。 (3) 中心静脉压在正常范围。 (4) 无脑水肿、肺水肿及循环衰竭等表现。
2.1.2饮食护理
在少尿初期 (3 d内) , 机体分解代谢亢进, 代谢产物在体内迅运增加, 需禁食蛋白质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禁用含钾高的食物和药物。少尿期3~4 d后, 组织分解代谢减慢, 可进食少量蛋白质, 一般限制在20 g/d以下。如不能进食, 应自静脉输入必需氨基酸、葡萄糖和维生素, 仍需避免含钾丰富的食物。
2.1.3 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1) 高钾血症可导致患者心律失常, 甚至心脏停搏。治疗中禁用含钾药物及输入库存血、水解蛋白等, 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血钾。在紧急情况下应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 以对抗血钾对心肌的抑制作用。 (2) 代谢性酸中毒较重时给予碱性药物静脉滴注, 既可减轻酸中毒又可促进K进入细胞内。 (3) 低血钙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缓慢注射, 以防发生抽搐。
2.1.4 防治感染
急性肾衰竭患者机体免疫力极差, 易发生继发感染。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严守无菌操作规程, 避免感染的发生。使用抗生素时, 应考虑其对肾脏的毒副作用:首选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必须减量;四环素类、新霉素、磺胺类等禁忌使用。
2.1.5 透析疗法护理
透析疗法是利用血液和透析液所含溶质的浓度差, 使患者血中的代谢产物、过多水分、电解质、尿素氮及肌酐等通过透析膜进入透析液而排出体外。早期使用可明显降低急性肾衰竭的死亡率[1]。透析疗法分为血液透析 (人工肾) 、腹膜透析和结肠透析三种。血液透析效果最好。腹膜透析是目前国内基层医院采用最多的一种, 操作方法: (1) 准备好手术器械及透析硅胶管, 下腹部常规消毒铺巾, 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局部麻醉后用套管针穿刺或做腹壁小切口, 将透析管插入腹腔直肠前窝内, 外露端与Y形管相连, 分别接透析液瓶和床边引流瓶。 (2) 将加热至37~38℃的透析液1000~2000 ml (儿童500 ml) 在15 min内滴入腹腔并保留30 min, 开放Y形引流管, 利用虹吸原理引出透析液。每天或隔天1次。 (3) 透析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腹痛等现象。
腹膜透析的注意事项: (1) 患者取半卧位, 以利透析液集中在盆腔, 便于虹吸。 (2) 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 插管处每天消毒并更换敷料。 (3) 硅胶管内不得有空气进入, 以保持有效的虹吸作用。 (4) 勿使引流管高于透析管, 否则会引起引流瓶内的液体倒流进入腹腔, 造成腹腔感染。 (5) 记录每次注入和排出的液体量。 (6) 保持引流管通畅, 防止阻塞、扭曲或脱出。
2.2 多尿期护理
重点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防治感染, 纠正低蛋白血症。患者虽已进入多尿期, 但并未脱离危险, 体内的各种紊乱依然存在, 仍需严密观察。入水量一般为出水量的1/3~1/2。加强营养,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2.3 恢复期护理
此期时间较长, 约需1年。患者应注意休息, 逐步增加营养。避免劳累、创伤及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女性2年内不宜怀孕。
2.4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沟通, 关心体贴患者, 耐心解答患者问题, 消除其紧张情绪。增加其康复信心, 争取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健康教育
主要目的是保护肾功能, 促进康复: (1) 指导患者家属掌握护理知识, 以便胜任家庭护理工作。 (2)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急性肾衰竭的相关知识, 避免一切对肾脏有害的因素。 (3) 适当参加劳动, 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犬膀胱结石术导致急性肾衰的诊治 篇6
患犬膀胱结石术取石后12h未出现排尿, 其体温38.5~39℃, 心率150次/min, 呼吸47次/min, 精神沉郁。触诊肾区, 犬有疼痛感, 触摸膀胱, 无尿。
2 实验室检查
术后犬的尿素氮、肌酐测定值比术前明显升高, 出现低氯血症、高血糖症, 这提示患犬的肾小管严重损伤。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 淋巴细胞减少, 提示犬抵抗力下降, 处于感染阶段。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史, 初步诊断为急性肾衰竭。膀胱取石所采用的846加舒泰的麻醉方式可能是诱发急性肾衰的因素。
4 治疗
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甘露醇、多巴胺、呋塞米、碳酸氢钠, 皮下注射胃复安、氨苄西林、B族维生素, 口服FORTEKOR。
治疗当天, 该犬排尿约50 m L, 尿比重为1.010。
随后患犬恢复食欲, 精神好转, 尿量正常, 尿比重为1.025。尿素氮、肌酐值, 血糖下降明显, 接近正常值, 但K+由于尿量的增多而大量流失, 导致低钾血症。这提示肾功能正处于恢复状态。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正常, 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较之前有所下降, 淋巴细胞依然较低, 这说明犬体炎症得到控制。减少利尿剂的用量, 并在输入的液体中加入氯化钾, 纠正低血钾症。
经调整, 患犬食欲、精神、尿量等均正常, 尿比重为1.031。
5 小结
5.1 病因
犬的急性肾衰竭多继发于休克、创伤、严重感染、溶血、中毒、严重脱水、尿道堵塞等, 其可导致肾单位失去过滤功能及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 从而造成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846和舒泰有一定的肾毒性, 两者混合麻醉诱发了急性肾衰竭。
5.2 诊断
诊断急性肾衰竭必须了解病史。血常规、生化检测是诊断肾衰的必要项目, 血常规可提示感染程度及贫血或脱水程度;生化检测提示肝肾损伤程度、电解质情况、酸碱平衡情况。放射线检查可排查器官病变和结石。尿比重是判定肾功能的参考指标。
5.3 治疗
急性肾衰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无效时患犬死亡率超过60%。急性肾衰竭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急性肾衰竭的治疗原则是排除病因, 通过输液和利尿纠正血液动力学紊乱及水、电解质平衡, 使肾小球得以修复及代偿。根据这一原则, 每天应输入足量生理盐水、甘露醇、多巴胺、呋塞米等利尿剂, 这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 有效滤过压上升,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尿量增多。碳酸氢钠可缓解酸中毒。注射胃复安、雷尼替丁可抑制胃酸分泌, 减少酸性物质产生。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等可控制炎症。口服FORTEKOR可降低所有由血管紧张素Ⅱ所介导的效应, 起到降血压及利尿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衰临床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住院急性肾衰患者共72例, 均符合急性肾衰的诊断标准, 均为少尿型急性肾衰, 所有患者均有明显肾损伤, 有血尿和蛋白尿。72例患者随即分为两组, 治疗组42例, 男28例, 女14岁, 年龄23~61岁, 平均42.5岁, 原发病:重症感染12例, 多发伤10例, 药物7例, 中毒8例, 肾炎5例;对照组30例, 男20例、女10例, 年龄24~59岁, 平均41.8岁, 原发病:重症感染10例, 多发伤7例, 药物5例, 中毒5例, 肾炎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并发症等方面具有均衡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加血必净注射液 (主要成分为赤芍, 川芎, 丹参, 红花, 当归等) 50 mL, 静滴2次/d。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少尿持续时间, BUN、Scr降至正常时间, 尿蛋白转阴时间, 血液透析次数。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尿量>1000mL/d, BUN<7.19mmol/L, Scr<176.8 umol/L;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尿量>1 000 mL/d, BUN较前降低2/3以上, Scr较前降低2/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尿量>400 mL/d, BUN较前降低1/2以上, Scr较前降低1/3以上;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或加重[2]。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行数据分析, 以 (±s) 表示计量资料, 样本均数行t检验, 计数资料样本比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 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尿蛋白转阴时间, 少尿持续时间, BUN、Scr降至正常时间均明显缩短, 血液透析平均次数明显减少,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疗效、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肾衰属临床急危重病, 病情复杂多变, 死亡率高, 发病机理复杂, 涉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肾毒性、肾缺血再灌注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等。其中肾缺血、肾毒性物质可导致近端肾小管、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 肾缺血可通过炎症反应直接使血管内皮受损伤, 也可通过小管细胞产生炎症介质 (IL-6等) 使内皮细胞受损, 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引起血管收缩因子产生过多, 导致肾血流量下降, 炎症反应导致肾组织进一步损伤, 引起GFR下降, 导致急性肾衰发生[1]。
中西医结合有长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以及可靠的疗效在治疗急危重病方面。中药血必净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奠基人王今达教授, 选用古方血府逐瘀汤为基础, 反复精炼筛选出的静脉制剂, 主要成分为赤芍, 当归, 红花, 丹参, 川芎等。很多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 血必净有强效抗内毒素作用, 也有强效拮抗内毒素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内源性炎症介质失控性释放的作用, 有扩血管, 改善微循环, 改善组织灌流, 提高血流量, 抑制血小板聚集,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能抑制炎症反应, 从而有效减少损伤因子对机体的损伤, 保护脏器功能, 对应激器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3,4,5]。
该研究结果显示, 血必净注射液对于急性肾衰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缩短BUN、Scr降至正常及尿蛋白转阴时间, 缩短患者少尿持续时间, 减少血液透析次数, 降低死亡率, 在有效缓解病情的同时, 对肾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其肾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改善肾内微循环, 增加肾血流量等有关。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26-8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63-166.
[3]胡元戚, 万小健.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J].实用医药杂志, 2012, 29 (5) :397-399.
[4]朱雪琦, 王蕾.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肾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6 (11) :680-683.
急性肾衰 篇8
1 临床资料
12例病人其中男性10例, 女性2例, 年龄8~55岁, 平均33.8岁。创面情况;见表1。
所有病人均经早期加强补液, 选用无肾毒性的抗生素抗感染, 碱化尿液, 加强营养支持等处理。开始透析时以上病人均符合《烧伤治疗学》中急性肾衰的诊断标准[1]。
2 治疗
12例病人中10例行腹膜透析, 1例行血液透析, 1例先行腹膜透析后因腹腔感染改为血透。 (1) 腹膜透析治疗:取患者脐下2cm做一切口, 分离组织到腹膜, 切开腹膜植入腹透管, 成功后接上九寸短管, 根据病人出入量选用1.5%、2.5%或4.25%浓度的透析液即可开始透析。每次进液体1000mL, 保留45min放出, 每天12次。 (2) 血液透析治疗:血管条件好者可直接穿刺动静脉;血管条件差者可行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血管通路建立后接上血路管即可开始透析。抗凝方式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用无肝素、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透析每次3~4h, 每周3次。脱水量根据病人的出入量调整。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严重烧伤病人多无生活自理能力, 亦不允许家属陪护。因此入院后应加强日常生活护理, 做好病人的清洁护理,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另外, 此类病人多存在创伤后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 应多与病人交流, 做好解释工作, 缓解病人紧张情绪和顾虑心理, 使病人对病情和治疗保持乐观的态度, 帮助其度过心理应激。
3.2 腹膜透析的护理
腹膜透析最主要的并发症是感染, 因此在腹透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每个病人应居住在单人病房, 房间事先应做好地面和空气消毒;操作人员进入病房应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隔离衣;采用有双袋系统的腹透装置, 严格按操作规程更换透析液, 每日更换碘伏帽, 定期留取腹透液行细菌培养。
3.3 血液透析的护理
血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 并发症相对多, 可出现低血压、低氧血症、失衡综合征、首用综合征等。故透中应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及时给予吸氧、输液、调整血流速度、合理给予药物;定时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 滑脱;深静脉置管者有无血肿。透后病人有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失衡表现, 及时给予速尿或甘露醇降颅压;观察止血带是否按时松开, 有无出血;深静脉置管处有无血肿、感染;定期用肝素盐水 (每端注入肝素25mg+生理盐水1mL) 封管, 防止血栓形成。
4 结果
抢救成功7例, 其余5例死亡。其中Ⅲ度烧伤面积在70%以上的3例病人均死亡, 死亡原因分别位:1例死于严重感染导致败血症, 另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MODS) 。其他2例病人1例在血透过程中死于心血管意外, 另1例死于感染。
5 讨论
烧伤合并急性肾衰的发病机制复杂, 病情凶险, 预后不良。预后与烧伤的深度及面积有密切关系, 死亡率基本和烧伤的严重程度及烧伤面积成正比, 这与相关资料相符[2]。烧伤发生后应针对危险因素按“四早”[3]原则早期输液补足血容量, 碱化尿液;早期用药物预防和控制感染;早期给予胃肠道营养支持及时处理创面 (切、削痂) ;有严重吸入性损伤者早期行气管切开, 保持气道通畅, 必要时采用辅助通气。当急性肾衰发生后则强调早期透析。腹膜透析简单易行, 不需要特殊设备, 血流动力学稳定, 对中分子物资清除效果好可首选[2];血液透析对尿素廓清除好, 对高分解代谢状态、水中毒、高血K+及小分子物资清除快可作为腹透的补充[2]。
良好的护理是治疗的保障, 此类病人一方面缺乏自理能力, 另一方面这些病人病情严重通常需要长时间的严密监测, 多种的侵袭性操作, 大量辅助性器械的使用。这就要求高质量的、有责任心的、专业的针对性护理。这同样对病人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第一军医大学烧伤协作组.烧伤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362.
[2]刘耀亮, 徐慧珍, 肖玉瑞.烧伤并发急性肾衰75例临床分析[J].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7, 17 (3) :214~216.
急性肾衰 篇9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经积极治疗,治愈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5%。无效3例,2例因经济困难出院;1例转为慢性而无法脱离透析。结论:随着人们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衰竭(ARF)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和及时合理治疗,患者预后多为良好,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诱因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70-0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临床并不多见,但病情危重,只有加强对其诱因的认识,及时诊断并给予合理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预后。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32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中合并急性肾衰竭24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6.8岁,病程7d~6年,均符合PNS及ARF诊断标准[1],①24h尿蛋白定量>3.5g,血浆白蛋白<30g/L;②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肾淀粉样变和糖尿病肾病等);③病程中出现ARF的临床表现,肾功能于数小时至数日急骤下降,在原正常肾功能基础上GFR下降50%以上;或血肌酐(SCr)每日上升44.2~88.4umol/L。④双肾B超提示肾脏体积增大或正常;⑤均有肾活检资料。
1.2临床表现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及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其中18例为首发肾病综合征,6例为复发;少尿或无尿14例,尿量正常10例,伴有血尿11例,血肌酐255~953>mol/L,血尿素氮9.7~45.4mmol/L;合并高血压7例,贫血6例,肺部感染1例,胸腹水1例;高凝状态21例(87.5%),血浆纤维蛋白原:3.7~14.6g/L;均有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4.4~18.5g/d;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10~27g/L;
1.3诱因2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诱因分别为:血流动力学改变5例(20.83%);感染7例(29.17%),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例,恶心、呕吐致血管内容量不足1例,过度利尿1例,肺部感染1例,自行停止使用激素1例;药物中毒3例(12.5%),肾静脉血栓形成1例(4.17%).余8例(33.33%)无明显诱因。
1.4治疗方法2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根据发病诱因,采取因人而异的治疗手段,首先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激素治疗,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或口服泼尼松1mg•kg•d,激素不敏感者采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然后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血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时间等指标进行常规抗凝治疗,给予(尿激酶4~10万联合低分子肝素5000U)/d静脉滴注;肾静脉血栓形成1例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加用血浆静脉滴注.其中1例因病情加重行血液透析治疗。
1.5疗效标准治愈:肾功能正常,尿蛋白转阴;有效:肾功能正常或好转(血肌酐下降≥50),尿蛋白减少;无效:肾功能无好转(血肌酐下降<50),尿蛋白未减少。
2结果
2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经积极治疗,治愈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5%。治疗后24例患者在1~3d尿量逐渐增加,5~15d24小时尿量达高峰(3600~6200ml/24h);血肌酐7~14d恢复正常。7~73d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2例肾功能明显好转,出院后1例失随访,11例半年内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且肾功能多于尿蛋白明显减少前恢复正常,提示肾功能的恢复与PNS的缓解并不平行。无效3例,2例因经济困难出院;1例转为慢性而无法脱离透析。
3讨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衰竭(ARF)是PNS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它的诱发因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肾间质水肿、肾毒性药物多侧肾静脉血栓形成、大量蛋白管型堵塞小管等[2]。通过监测PNS并发ARF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增高,D-二聚体阳性,说明这些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微小血栓堵塞肾内小血管,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也可能参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临床上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利尿及血液透析减轻水肿,可以使肾功能恢复,说明肾间质及小管损伤是PNS并发ARF的病理基础。随着人们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衰竭(ARF)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和及时合理治疗,患者预后多为良好,但如早期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转化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等,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参考文献
[1]王海燕,郑法雷,刘玉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31-134.
[2]叶任高.肾病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5:19.
[3]李俊霞,庄永泽,林沁,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56例报告[J].临床肾脏病杂志,2008,8(9):405-407.
急性肾后性肾衰的临床治疗观察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例, 男9例, 女5例, 年龄48~79岁, 平均年龄 (63.56±8.93) 岁。引起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上尿路结石7例, 术后输尿管功能性梗阻2例, 术后尿液结晶引起输尿管梗阻1例, 其他原因4例 (1例输尿管癌引起输尿管梗阻, 2例直肠癌转移引起梗阻, 1例腰大肌结核刺激输尿管引起梗阻) 。B超检查提示:肾积水、输尿管积水等异常声像图。血清肌酐 (Cr) 404.5~1 310.5μmol/L, 平均 (765.45±342.43) μmol/L, 尿素氮 (BUN) 14.6~37.6mmol/L, 平均 (23.72±8.39) mmol/L。
1.2 设备
采用德国Storz 7F输尿管硬镜、美国Cooc100W医用钬激光治疗机、SONY电视监视系统、医用加压泵、斑马导丝及各种型号的输尿管导管及双J管等设备。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积极给予抗感染、纠正酸中毒、解痉、维持电解质平衡等保守治疗, 同时术前常规行肾功能等检查, 依据血尿素氮测定值将肾功能损害分为轻、中、重三类 (血BUN 7.5~14.3mmol/L为轻度;血BUN 14.6~25mmol/L为中度;血BUN 25.3~35.7mmol/L为重度) [1], 对轻、中度肾功损害者, 急诊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输尿管镜检查, 钬激光碎石及双J管置入术;重度损害者急诊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输尿管镜检查、双J管置入术,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并双J管置入术等治疗;若治疗失败则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或开放肾造瘘引流等。
患者连硬外麻醉成功后置膀胱截石体位, 常规消毒, 铺巾, 将Storz 7F硬性输尿管镜经尿道直视下进入膀胱, 找到输尿管开口, 将斑马导丝经患侧管口插入输尿管内, 在导丝引导下, 同时辅以低压灌注扩张输尿管壁内段, 顺导丝轻轻插入输尿管镜。镜体前端越过壁内段后, 迅速调低水流灌注压, 以防结石被冲走, 在导丝引导下, 边观察边上行。观察到结石后, 用钬激光 (激光脉冲频率10~15Hz, 能量0.8~2.0J) 将结石击碎, 留置F5~F7双J输尿管支架管, 待肾功能恢复正常后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ESW等治疗。术后常规留置气囊导尿管, 并监测24h出入量, 待患者肾功基本正常后拔膀胱引流。双J管术后1~2个月拔除。
2 结果
本组14例患者术后即进入多尿期, 持续4~11d, 平均6d。在此期间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11例患者在术后3~21d, 其血BUN、Cr值逐步恢复正常。1例输尿管癌、2例直肠癌转移引起梗阻者, 术后2周血BUN、Cr分别下降至9.2~18.7mmol/L、185~230μmol/L, 以后复查血BUN、Cr, 检测值均波动在此水平左右。5例术中结合钬激光1次击碎或取尽结石;5例置双J管, 其中2例待患者肾功能恢复后再次行钬激光碎石, 1例术后1周排尽结石;2例输尿管功能性梗阻者留置双J管3d后, 肾功能恢复正常。
3 讨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 (简称急性肾衰,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是以肾小球滤过率 (GFR) 迅速下降 (几小时到数周) 和代谢紊乱 (含蛋白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为特征的临床危重综合征[2]。ARF无并发症的死亡率在7%~23%, 而手术后或脓毒症合并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80%[3]。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之一, 主要由结石、创伤和炎症、UPJ梗阻、肿瘤性、后腹膜纤维化等[4]引起的上尿路梗阻所致, 临床上以结石和肿瘤性最为常见。一般梗阻的患肾功能大多数是可逆的, 肾功能的恢复程度与梗阻时间长短、解除梗阻是否及时、方式是否恰当密切相关[5]。为提高肾功能恢复的有效性, 尽早解除梗阻, 本组14例中, 5例术中1次钬激光击碎或取尽结石;5例输尿管留置双J管, 待肾功能恢复后进一步治疗, 都取得良好疗效, 治疗成功率达71.43%。本组患者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输尿管镜被认为是一种在麻醉下进行的能够“一步到位”的治疗方法[6], 它已成为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治疗, 可镜下置管, 或钬激光碎石治疗[7,8]。当患者血BUN>28.92mmol/L, Cr>458.8μmol/L时首先行输尿管逆行插管, 因输尿管逆行插管是最简单的方法, 插管成功率达77.8%[6], 置管成功后充分引流尿液, 待全身情况改善后再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等治疗。钬激光是目前逆行输尿管镜治疗结石的最佳选择[7]。综合文献报道, 结石清除率为71%~94%[6]。我院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 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恢复快等特点, 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病变, 对于急性肾后性梗阻的患者, 不仅能明确梗阻原因, 还可同时解除梗阻因素, 达到治疗目的。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3年1月14例急性肾后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14例患者术后即进入多尿期, 持续411d, 平均6d。11例患者在术后321d, 其血BUN、Cr值逐步恢复正常。1例输尿管癌、2例直肠癌转移引起梗阻者, 术后2周血BUN、Cr分别下降至9.218.7mmol/L、185230μmol/L, 以后复查血BUN、Cr检测值均波动在此水平。结论:输尿管镜下置双J管或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等所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恢复快, 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结石等特点, 可作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等所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输尿管镜,钬激光,结石
参考文献
[1]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64.
[2]朱有华.泌尿外科·诊疗手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83.
[3]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622.
[4]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5.
[5]甘艺平, 余强国, 刘克龙, 等.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微创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 21 (11) :848-849.
[6]那彦群.2011年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26-263.
[7]潘正故, 林芝, 李成山, 等.经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并急性梗阻的疗效[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 21 (12) :919-920.
【急性肾衰】推荐阅读:
老年肾衰05-13
慢性肾衰05-11
老年慢性肾衰竭08-28
肾衰竭怎样检查06-15
急慢性肾衰竭07-18
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11-07
肾衰竭时降糖药的使用07-01
急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09-14
急性肾炎07-15
急性发热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