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通用12篇)
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 篇1
新农村建设是围绕长期困扰我国发展的“三农”问题, 实施立体式解困的重大战略;科技创新是引导农业发展、支撑农村建设、带动农民致富的根本出路。两者具有目标的一致性、战略的协调性和技术的互补性。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概括来讲,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富有创造力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高效的农业科技应用体系。这三大体系的建设, 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相结合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农业、农村的现状则是连接新农村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桥梁。本文试从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两者互动的角度出发, 分析其互动关系, 提出促进两者共同发展的互动机制。
1 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1.1 从农村现状出发
任何进步与发展都必须从实际出发, 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的实际, 都是农村现状, 因此, 农村现状是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的结合点和共同出发点。需要明确的是, 我国的农村现状是复杂的、多样的, 对科技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不仅指土地、水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现状;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现状;也包括农业生产水平、农产品品种与产量现状;还包括农民自身的种植习惯、农村基层组织、民风民俗、乡规民约、乡土知识等人文、社会、精神方面的现状。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地域特征明显, 各地的农村现状也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走特色发展的道路, 科技创新成果除了需具有普适性外, 也应重视特色性和成果的适应性。
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20%提高到45%左右。最近, 农业部在“建设农业‘七大体系’,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保障”一文中又明确提出, 到2010年, 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将由目前的45%提高到50%。提高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 不仅需要国家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的投入,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更需要将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从实际出发, 挖掘农民的科技需求。
1.2 科技创新与“生产发展”的互动关系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进步是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 纵观人类农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无不以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有着发展农业的悠久历史和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我国在杂交水稻、基因组研究、动物疫病防控、林业生态等方面获得重大进展, 动植物良种选育、节水灌溉、人工林营造、气象预报、防沙治沙等一大批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农业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必将促进农村生产力实现更大发展。
科技进步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因。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位的要求是“生产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的关键性要素, 其作用不是外力助推, 而是强大的内在驱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决定了必须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调整农业结构, 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 发展高效农业,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进入2l世纪, 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在农业领域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日趋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起点。因此, 新农村建设对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加快应用与推广的速度, 带动农村生产力不断跃升等方面的需求, 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首先,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同时, 粮食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形成我国粮食丰产的长效能力, 确保粮食安全,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到2010年,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需要达到5.5亿吨, 今后5年内粮食生产能力要提高8 000万吨, 粮食作物单产必须保持2%的年均递增率。到2030年前后, 我国人口将增加3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6.5~7亿吨, 单产要增加40%以上 (李学勇, 2003) 。因此迫切需要依靠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结合的新途径, 发掘优异农作物基因资源, 培养高产优质抗逆品种, 加强与之配套的栽培耕作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等研究, 稳定提升粮食增产能力, 保障粮食安全。
其次,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大幅度提高农村生产力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我国农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粮食、油脂、果蔬、林业、肉类、乳品等加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但在总体上初级加工产品多, 综合利用差;企业规模小, 技术水平低, 能耗和成本高, 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新农村建设中,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同时, 农业生产发展也将为科技创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空间。在农产品基本满足社会口粮需求和商品率增长的条件下, 农业由初级农产品生产向相关领域的拓展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领域的拓展, 一是需要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加工, 二是在新的社会需求和新的科技推动下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等新兴领域, 不断拓展农业的领域和对象, 既能缓解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实现农民增收, 取得良好的综合效果。不断拓展的研究领域将成为科技创新的拉动力, 使得科技发展不仅要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优化生态提供支撑, 更要面向长远, 在新的领域和空间中, 培育新的产业,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引领作用。
此外, 新农村建设还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保障和更好的基层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惠及了广大农村和亿万农民。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 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等政策法规日益完善, 为农业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1.3 科技创新与“生活宽裕”的互动关系
正如有关学者所言,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本目的在物质方面的具体体现 (张爱芹, 沈秀敏, 2006)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和受益者, 对生活宽裕的理解和认识是多元而广泛的。它不仅仅指农民收入的增加, 还包括收入渠道的拓宽、增收环境的改善、收入稳定性的增加、农村公共物品投入更趋合理等诸多丰富的内容。农民的这些需求无一不体现出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增收渠道一方面需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也要依靠新发明、新创造的成果推广、应用, 转变农业生产结构和增长方式。改善农民的增收环境, 增加收入稳定性, 急需将电视、电脑、网络、通讯等高科技产品推广、应用到农村, 改变农民的认识水平和生活方式。增加农村公共物品投入, 并使公共物品配置日趋合理, 也要依赖科技改善农村道路、饮用水、灌溉、燃料、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资源的配置。
随着科技成果的不断推广应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和认识程度也将不断提高, 这将进一步刺激农民对科技创新需求的升级。
1.4 科技创新与“乡风文明”的互动关系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主要体现为村长的文化与法制建设、移风易俗、社会治安以及新型农民的培养等方面, 其核心和本质是推进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 需要加快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运行和转化机制, 发挥科技的典型示范作用, 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 促进科学研究面向生产第一线, 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科技服务。另一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有文化、懂科技、能致富的新型农民, 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远、根本大计。总体上讲, 我国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致富能力不强, 培养新型农民, 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迫切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和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要通过农民培训、职业教育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科技创新的发展、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利用, 有助于破除由于无知而形成的封建迷信, 有利于在乡村倡导崇尚科学的新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信科学、依赖科学的风尚一旦在农民中形成, 农民自身对知识的渴求也将得到有效激发, 必将形成一代知识化、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他们将更有力地推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1.5 科技创新与“村容整洁”的互动关系
村容整洁不仅是指村庄的道路、房屋等整齐美观, 还包括广义的农业和农村环境改善。近年来, 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和困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中工业性投入的显著增加以及对资源的掠夺性经营, 加上工业生产及城乡生活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农业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当代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 期望着有一个优美的生存环境及和谐的生产环境, 因此,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热点问题。农业环境由于涉及到广大的农村地区, 同时又严重影响到城市环境, 对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需要科技支撑。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社区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住宅建设中高耗材、高耗能和污染现象还较为普遍;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农村人口还喝不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科学技术责任重大。
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需要科技支撑。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 资源、生态、环境的瓶颈制约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任务十分繁重。我国每年约有农业废弃物40多亿吨, 其中畜禽粪便排放量26.1亿吨, 农作物秸秆7亿吨, 废气农膜等塑料2.5亿吨, 肉类加工厂 (包括肉联厂、皮革厂和屠宰场) 废弃物0.5~0.65亿吨。预计2020年我国的农业废弃物将达到年产生秸秆9.5~11亿吨, 畜禽粪便41亿吨, 这既是个很大的污染源, 又是个很大的生物质资源。要达到农村村容整洁, 迫切需要开发紧缺资源取代技术和环境改良技术, 遏制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 提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整洁的生活环境 (梁荣, 2005) 。
新农村建设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其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是立体的、持续的, 因此, 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的同时, 自身也将不断得到提高和拓展, 即新农村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6 科技创新与“管理民主”的互动关系
管理民主是要建立农民利益诉求的理性表达机制, 用农民的意愿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部分,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 我国农民的民主政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大部分农民对“民主”的理解尚需加强, 对民主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各地的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也很不平衡。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是影响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培训, 是提升农民各方面素质的主要途径, 也是增强农民民主意识的主要手段。
先进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 增强国家的持续创新能力必须适时调整创新体制。既要加强科技创新, 又要推进体制创新。新农村建设有赖于科技的突破和产业的发展, 同时, 也要求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必然有些体制和机制表现出与实际情况的不相适应, 因此,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 必须不断推进体制创新。
2 建立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
如上所述, 科技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和引领作用, 新农村建设又为科技创新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促使两者的良性互动, 必须有一定的互动机制作为保障。
2.1 建立高效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
从国家的战略方针和国际经验中可以看出,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而农业科技创新则更多地要依靠国家投入和科研、教育机构来完成。因此, 要使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必须建立两者之间高效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一方面, 要将农业生产实际和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产生的科技需求、新科技成果应用的效果等有效地传递给农业科研机构等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另一方面, 也要将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动态及时传递给农民, 促进农民了解、应用新技术、新成果, 从而提高生产水平, 改善农村现状, 促进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 政府倡导实施的“特派员工程”、“信息村村通工程”等都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的有效措施。基础设施上, 需要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农业信息数据库和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支撑新农村建设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
2.2 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机制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是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机制, 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也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潜力。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要环节, 健全推广机构对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充分利用国家原有的推广体系以外, 建立集体、个人和企业参与的农业推广综合体系是一个重要的选择途径。国家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 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使对农业推广人员的培训制度化, 为农业科技应用与实践创造出一条“农业科技服务高速路”, 有效地改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质量。
2.3 完善科技入户的培训、指导机制
我国目前的农村体制以一家一户的独立经营为主, 建立科技入户的培训、指导机制, 既是适应家庭承包经营的重大科技推广制度创新, 也是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的重要举措, 更是当前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着力点。科技入户工程的顺利实施, 必将为我国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注入新的活力,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张宝文, 2005) 。第一, 要建立科技人员入户服务制度, 这是把科技成果直接传递到千家万户最快速和最有效的途径。第二, 要建立科技示范到田的制度, 把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示范安排到农民的责任田里, 以少带多, 以点带面, 有利于扩大示范效果和农民从中受益。第三, 建立多层次、实用性强的农民培训制度。科技教育和科技培训是实施科技到户的重要环节, 现代农业更是离不开科技教育。由于农民需求的多样性和农民素质的局限性, 针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必须有层次、有重点、有选择、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切忌盲目教育。
总之, 新农村建设包括产业、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提高, 是一个涵盖整个农村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宏伟目标, 支撑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创新也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综合目标扎实稳步地推进。两者须以农民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结合点, 良性互动, 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摘要: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 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角度出发, 分析和阐述了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并提出促进两者共同发展的互动机制。
关键词:科技创新,新农村建设,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1]瞿振元, 等.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36-38.
[2]陈水乡.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57-60.
[3]潘维, 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113-117.
[4]李贵卿, 朱永清.对农业科技创新适应新农村建设科技需求的思考[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1) :106-108.
[5]孙站成, 梅方竹.关于构建区域农业创新体系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 2004 (4) :6-8.
[6]籍增顺.新农村建设科技需求与保障体系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 2007 (4) :3-6.
[7]李学勇.发挥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J].中国软科学, 2006 (7) :1-5.
[8]潘斌.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农业经济, 2007 (9) :43-44.
[9]张敏燕.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建设新农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9) :188-189.
[10]刘春香.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 2006 (5) :33-34.
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 篇2
供给经济理论是努力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理论基础.文章在回顾、总结、评价中、西方理论界对供给问题所进行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既能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给本质及其运行规律,又能解释、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供给理论体系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作 者:陈端计 周硕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刊 名: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4 3(5) 分类号:F014.32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有效供给 供给经济 供给经济学 创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文500字精选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心理学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习感悟
★ 新冠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
★ 全面小康社会我们来了高中作文800字
★ 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感想作文
★ 抗击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作文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优秀作文
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 篇3
关键词:公共危机 社会治理 公民意识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公共危机衍生的问题语境——风险社会的到来
1986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历史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印证了风险社会理论的深远洞见,使得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我们是否真的面临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新社会。这种反思在诸如“非典”、禽流感的全球性爆发以及波及世界的金融风暴等一连串事件的背后,都似乎印证了风险社会正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换言之在风险社会中,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风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常态现象。
风险时代的到来,让人类社会在兼顾诸多发展困境与现实挑战时,亦将不得不时常面对危机式的生存状态。与人们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范畴不同,公共危机与风险社会概念上的诸多相似之处,并不能代替事实上有关这两者莫衷一是的争论,两者的同质化的区别在于:危机与化解解决、处置相对;风险与忧患意识、反思而相随。L·巴顿说:“那些能够预防的危机,只能称之为问题,只有那些无法预知的、被忽视的、具有颠覆力的意外事故,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危机。当人们不再把危机看作确定的,就意味着一个社会已经与它过去的主要特征决裂了。
当人类社会发展演变步入变幻莫测的风险时代,一切动荡与不安仿佛都源于人际之间、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以及维系彼此信任沟通的阻塞。风险社会亦是危机四伏,危机频发的社会,公共危机式的事件也就从单一变得不再偶然。具体到我国而言,近年来随着各种公共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我国业已处于“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阶段,一些公共事件呈潜伏频发的态势。因此探索如何有效的处置公共危机以期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抵御风险的社会管理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意义。
2、公共危机的化解——社会管理体系的构筑与风险防范
在试图化解和降低公共危机所引发的风险的努力中,有关社会管理机制的探讨都有赖于对公民自身价值的深层挖掘。而公众的对于社会价值的高度认同则是构筑社会管理体系的基石。正由于公民的大众参与使得公共危机的管理不再局限于政府治理的视野。公民人际关系网络的广泛性,更容易促成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协作;政治生活中的成员资格是指公民权利,这是公民参与的前提;团体层面的社会协作主要包括信任、规范和网络。高度的信任可以降低合作的成本、增加信息的传递速度、促使互惠行为的实现,公民参与中的信任表现为政府、NGO和个体公民等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社会规范为公民提供了参与规则,社会规范是指正式的规定和非正式的习俗,这能保证公民参与的有序性;社会网络是组织之外的各种联系,构成了公民参与的机制,公民参与使最广泛的利益得到了表达,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公民参与增强了公共危机管理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社会拥有广阔的资源,完善的公民合作网络能够调集最广泛的社会资源,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
除此之外对于营造树立社会核心价值理念,传递重要信息的传媒而言,新闻传媒在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的天然优势,自然成为化解和规避社會风险与危机的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由此看来在当前风险社会情况下,在公共危机事件处置中,新闻媒介需要积极地引导舆论,达到化解风险与危机的目的。新闻媒介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助于将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新闻媒介正确引导舆论有助于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危机事件由于不可预知且破坏性大,对人民的伤害大,所以容易引起混乱和恐慌,而新闻媒介在塑造公众价值观念、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新闻媒介正确引导舆论有助于防范此类危机的再次出现。公共危机事件结束后,新闻媒介对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危机应对中的经验、教训等进行及时的总结,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危机规避和防范意识,也将有助于降低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的风险。
3、社会管理机制的构建——社会治理主体的介入
(1)责任政府的主体地位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成效
危机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职责之一。为了强化政府管理危机的能力, 政府有必要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组织体制。责任政府作为决定社会治理最终成效的主体,只有不断强化主体管控公共危机预警和预控的能力,方能使危机在大规模爆发前将其有效控制,从而避免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因为如果人们没有及时发现危机信息,或者对危机信息判断错误,认为不会引发危机,自然就不会采取预控措施,就会造成危机突然爆发,或者危机迅速扩大,这时当然也就失去了进行危机预控的最佳机会,危机管理职能立即进入应急处理阶段。增强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能力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危机管理程序,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2)公共危机的化解与社会管理的完美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共危机管理,实施公共危机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政府参与下的社会治理更加注重公共危机管理。因此公共危机的化解离不开对相关制度的构建,特别是关于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性思考和探索。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1年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龚维宾.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社会管理创新与高校安全稳定研究 篇4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高校,安全稳定
一、研究现状
笔者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日期设定为2004年6月至2014年5月, 选择2004年6月为起始时间, 是因为社会管理创新是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关键词检索情况为:“社会管理创新;高校”检索, 搜索到相关文章3篇, 关键词为“社会管理;高校”, 共有文章16篇;关键词为“社会管理创新;高校安全 / 稳定”为0篇。篇名检索情况为:篇名为“社会管理;高校”, 有1篇;篇名为“社会管理创新;高校”为0篇;篇名“社会管理创新”有相关文章686篇。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检索未剔除相关新闻报道。
从检索看, 当前对社会管理创新及高校安全稳定的单项研究较多, 将二者结合研究的还很少。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主要是对内涵、意义、路径、模式等进行论述。但我国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 发展慢, 通过对检索情况的分析, 笔者发现, 篇名中包含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章, 2004年- 2009年的文献篇数只有19篇, 关键字包含社会管理创新的仅有4篇, 反映出在社会管理创新诞生之初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但在2010年之后, 文献量增长迅速, 其中篇名中包含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章667篇, 关键字中包含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章508篇, 这主要是由于2009年底,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将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政法系统“三项重点工作” (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 的组成部分之一, “由此引发了学界特别是政法界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 从而使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1年3月, “社会管理创新”一词首次以重要篇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5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7月份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对高校安全稳定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思想、文化、心理及法制建设等层面对高校安全稳定的影响因素、预防机制建设等进行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 主要是选取某一个方面或以某个案为基础进行论述, 如从高校党建、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及高校社区建设等工作的创新入手, 研究如何推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 从社会管理的视角来研究和探讨高校安全稳定机制建设的则少之又少。
二、研究内容
此课题可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一是研究社会管理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对高校安全稳定的影响, 进而寻找通过创新社会管理确保高校安全稳定, 此方向研究的是社会问题对高校安全稳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 解决社会问题来保证高校安全稳定;二是从社会管理的视角分析和研究加强和创新高校管理, 促进高校安全稳定, 此方向研究的是将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高校管理, 给高校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加强和改进高校管理模式, 为高校和谐稳定提供保障。笔者认为, 上述两个方向, 一个是从外部找原因, 一个是从内部强管理, 但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保障高校安全稳定,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个研究方向中, 首先要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如当前社会发展不平衡, 收入分配不均, 就业压力增大, 教育不公、情感变迁及社会文化建设等, 都会不同程度的渗透或影响到高校的稳定。近年来本应宁静和谐的校园屡发血案或群体性事件, 不得不引起重视, 如2003年 , 在浙江发生的某高校大学生怀疑招工公正性竟刺杀公务员 ; 2007年 , 安徽某民办高校发生了部分学生因毕业文凭问题在校园起哄闹事、损坏公物并前往市政府上访;2010年3月-5月, 福建、广西、广东、江苏、山东、陕西等地接连发生了6起针对小学和幼儿园学生的校园凶杀案;2013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一女生因情变遭男友杀害、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投毒杀害舍友等。“一些高校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校园环境, 承受了额外的社会管理成本,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都曾因假期游人蜂拥而至, 被迫实行限入政策而引起争议, 湖南大学因市政公路横贯校园以及地处国家风景区核心地带, 长年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压力等”。这些事件告诉我们,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是维护高校教学秩序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对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判则是基础。其次要通过对社会矛盾的分析, 寻找解决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的方法, 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以社会和谐发展保证高校安全稳定。
第二个研究方向中, 要重点研究将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的新成果、好经验引入高校管理, 从社会管理的视域加强和改进高校管理。一是改进高校党建工作,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关键是建设服务性党组织,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党员的精英作用, 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高校管理创新。其次要探索高校学生组织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模式, 实现学校管理为主的行政式管理向高校引导下的教师组织学生自治的民主化管理转变。第三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通过对人的科学有效管理实现高校的安全稳定。第四要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与管理, 防止不良舆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渗透, 及时开展危机干预, 引导舆论走向, 保证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稳定。
三、研究价值
1、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校的稳定深切地影响着社会稳定的普遍性, 而且有利于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高校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子系统, 同时也是为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的子系统, “作为文明传承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在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组成要素”, “是和谐社会理念、社会管理理论的贯彻主体、实践主体和发展主体”, “在建设和谐校园进程中理应承担起运用社会管理理论优化自身建设, 并推动社会管理理论创新发展的时代重任”。当前, “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对高校事务发生影响, 另一方面, 高校越来越主动地介入社会发展”, 如何将社会管理和高校安全稳定的研究结合好, 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社会精英作用, 利用好他们敏锐的社会嗅觉, 对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有助于建立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高校维稳机制
当前, 对高校安全稳定的研究更多的是“就安全稳定而谈安全稳定, 研究的视角比较窄, 较为零散 ; 研究内容比较空泛 , 缺少前瞻性 ; 对高校安全稳定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多数是从宏观角度提出的原则性意见和建议, 口号式的论述较多 , 操作性差 , 尤其缺乏理论的支撑”。借助专家学者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专注和研究, 将社会管理理论和研究成果与高校管理相结合, 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要求, 有利于对高校的维稳机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有利于探索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徐振强, 何彩英.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学术滞后探微——文献学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现状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105.
[2]阳征, 王红悦, 王婷婷.社会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稳定预警机制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58.
[3]冯刚.创新社会管理与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0) :15-16.
[4]阳征, 王红悦, 王婷婷.社会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稳定预警机制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58.
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 篇5
关键词:社会管理 劳教人员服务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教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与管理工作。2011年11月7日召开的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第四次专题会议上,***同志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特殊人群的服务和管理,根据不同类型特殊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服务管理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频发。劳教人员作为特殊人群,如果不能有效的对其进行服务与管理,很有可能会重新犯罪,势必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重要影响。因此,在新时期做好劳教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景德镇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充分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构建了劳教人员社会化帮教体系,对劳教人员重返社会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从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劳教人员服务与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上述认识,采取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景德镇市劳教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现状、取得有成绩、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促进劳教人员服务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景德镇市劳教人员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情况及其做法
(一)景德镇市劳教人员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景德镇劳教所现有劳教(强戒)人员100多人,干警60多名,在全省地市级劳教所中规模最小,人员最少,现代化程度最低。近年来,景德镇劳教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构建了从劳教人员劳动教养中,劳教人员解除劳教后重返社会的全链条无缝隙的工作体系,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构建了全社会参与的劳教人员社会化帮教格局。实现了劳动教养人性化,社会帮教覆盖网络化,职业技能教育规范一体化,劳教人员就业安置无缝化。因此,景德镇劳教所连续12年实
现安全“六无”目标,连续多年获得先进集体,并先后两次荣获省市集体三等功,为促进景德镇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二)景德镇市劳教人员服务与管理的做法
一是树立 “以人为本“理念,实施“亲情式”服务。景德镇劳教所对劳教人员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并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尽最大努力教育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首先,设立“亲情套餐”,通过安装亲情电话、设置亲情灶台、通过搭设亲情广场,让更多的劳教人员享受服务。其次,组织“阳光行动”,让“三无”劳教人员享受关爱。让“三无”人员变“三有”人员:有人关心、有衣被及日用品、有零用钱。第三、通过“亲情团圆饭”,在端午、中秋和春节,该所以“亲情团圆饭”活动,让劳教人员过好传统佳节,让全体劳教(戒毒)人员享受尊重。
二是积极开展劳教人员思想教育,不断健全劳教人员心理矫治工作机制。景德镇劳教所为了使劳教人员思教育工作取得实效,采取了多种教育形式。首先,每一个月都要通过上大课的形式对劳教人员进行教育。同时,带班民警一个月至少要对每个劳教人员谈心十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做好劳教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其次,积极开展劳教人员法制教育。劳教所积极与外单位联系,邀请专家来所对劳教人员进行法制宣传,使劳教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已的行为触犯了法律,进一步增强了矫治的决心。
心理矫治是劳教人员教育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从而增强对服刑人员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劳教人员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景德镇劳教所围绕帮助劳教人员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首先是不断完善心理矫治机构。成立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团体活动室、宣泄室、音乐放松室等心理矫治工作室,配备了相应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其次,加强心理矫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心理矫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目前全所已有3名民警获得了三级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为心理矫治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第三、抓住重点、确保心理矫治工作取得实效。劳教所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突出两个重点,针对不同群体”的工作方式。
三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社会化帮教体系。通过劳教场所以外的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影响、转化劳动教养人员,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提高劳教教育挽救质量的帮教形式。景德镇劳教所充分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不断丰富社会帮教形式和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抓制度建设,社会帮教工作由“软指标”向“硬指标”转变。将社会帮教工作列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年年进行考核,全所形成了所领导亲自抓,教育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配合抓的全所联动一
体化体系,社会帮教落到实处。其次,抓整合建设,社会帮教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劳教所积极想办法,找准重点,主动出击,多方联系。第三、抓创新建设,社会帮教工作由“单一”向“多彩”转变。社会帮教的时机由固定向更加灵活转变,帮教的主题、形式也不断更新。
四是强化劳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安置工作无缝化。劳教所一手抓就业培训,一手抓就业安置,突出以就业安置为重点,加快就业培训安置工作一体化建设。首先,结合景德镇市陶瓷、电子产业多的特点,劳教所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联合举办了陶瓷彩绘、电子产品装配、服装加工缝纫、电脑培训等培训班,年培训近100人。其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完善教学管理,加大培训经费投入,使得就业培训效果明显提高。第三、劳教所成立了“就业指导站”,定期引进企业进所开就业抓住推介会,并且与企业合作定向培训。第四、积极开展就业安置基地建设。目前,劳教所有4个安置基地,分别是景德酒业、鹏飞陶瓷、莱特陶瓷、龙腾服饰。依托安置基地,实现了就业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三、景德镇劳教人员服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的来看,景德镇劳教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但面临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转型,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对劳教工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方面。
(一)劳教人员的管理模式采取单一的封闭式管理,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司法部给合劳教人员的实际情况,下发了专门文件,把劳教人员的管理模式分为封闭式管理、半开放式管理、开放式管理三种模式。在但实际情况中,劳教所还是采取封闭式管理为主的管理手段。在对劳教所目标考核中,劳教人员逃跑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劳教人员出现逃跑现象,劳教所长就地免职,劳教所为了避免劳教人员逃跑,因此采取了单一化的封闭式管理。
(二)劳教人员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多进宫”人员偏多。近年来,劳教人员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戒毒人员的比例不断的增大,而且现在的毒品已从海洛因、吗啡等传统毒品向新型的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转变,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毒品。这类毒品对人体的毒害更大,而且使人产生依赖性更强,一旦染上,很难彻底戒掉。因此,重新进入劳教场所戒毒的人员不断增加。同时,一些劳教人员解教后由于仍然生活在原来的环境中,加之一些人本性难改,不愿意靠自已的辛勤劳动来创造财富,以致走上重新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心理矫治工作与劳教人员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首先,心理矫治工作重点不够突出,主要以覆盖面为主,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率,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了最佳的利用。其次,队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从事
心理矫治工作的民警均从事此项工作时间不久,虽然具有丰富的管教经验,但是心理学专业素质相对缺乏,容易以习惯性的思维来处理心理矫治工作,造成与个别教育无法区分之感。第三、劳教民警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如心理矫治“无用论”、“外力论”(民警是不能做心理矫治的)、“神秘论”、“万能论”还比较普遍。第四、开展心理矫治工作的保障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包括人力、物力、空间及时间的保障。
(四)劳教人员就业安置帮扶工作体系建构还没有形成,没有能够形成多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首先,相关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劳教人员就业安置工作需要社保、就业、税务、工商、教育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仅靠司法部门“单枪匹马”,难以抓出实效。其次,工作经费不足。街道、社区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有限的安置帮扶专项经费支出,不能满足劳教人员现实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教人员就业安置帮扶工作的开展。
四、提高劳教人员服务与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劳教人员单一化的封闭型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封闭型、半开放型、开放型三种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一是要科学界定不同劳教人员适用的管理模式。要根据不同劳教人员罪错性质、恶习程度、现实表现、心理特征、执行期限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对劳教人员实行的三种不同管理模式。二是要科学制定三种管理模式的管理办法。对于半开放管理的劳教人员,有一定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可办理所内试工、申请放假等。对于开放式管理的劳教人员,为他们营造近似社区或家庭的环境氛围,部分可以实行五天在所制、所外四试(试工、试农、试学、试商)和所外执行等。三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管理的科学化,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管理手段的电子化、信息化。
(二)劳教人员教育矫治模式要从经验型向科学性转变。教育矫治职能是劳教场所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所有的劳教工作职能中处于中心地位,直接关系到劳教人员劳教的质量和效果,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一是要突出以心理矫治为重点,把教育矫治工作贯穿于劳教的全过程。在劳教人员新进所时,要抓好入所教育。在进所后,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心理矫治及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在即将解教时,要做好劳教人员回归社会准备期教育,让劳教人员放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二是要把劳教人员全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劳教人员的思想动态分析,及时掌握劳教人员的思想动态。对于生活困难的、思想波动大的劳教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教育,帮助他们端正心态,安心劳教。同时,对于一些顽固派,要因人施教育,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三是要不断新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在教育内容上,要紧密联
系当前形势,组织劳教人员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在方式方法上,要改变说教式教育方式,引入启发式教学、个别教育、心理咨询等互动性教育机制。在教育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电化教育等现代化媒体开展教育工作。四是要进一步抓好社会化帮教工作。通过 “走出去”和“请进来”,使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劳教人员帮教活动中来。五是要突出抓好劳教人员的心理矫治教育。通过心理测验技术,科学掌握劳动教养人员的心理基本特征状况。对劳教人员性格特征、犯罪心理形成过程的因素及规律、对环境、条件适应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心理差异,深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六是要不断健全劳教人员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界定教育工作考核内容,建立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
(三)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党委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劳教人员安置帮扶体系。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劳教人员安置帮扶工作纳入到目标考核中来,党委政府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是第一负责人,层层签定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二是要细化考核和奖惩制度,量化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目标,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三是要把公安、劳动、人事、就业、民政、财政、税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纳入到劳教人员安置帮扶体系中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为劳教人员安置帮扶工作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四是要积级地进行宣传,发现典型,营造良好的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氛围,使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安置帮教工作中来。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队伍、企业、全社会公民都是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制度安排,充分发挥他们的有益力量,共同做好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四)强化就业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高劳教人员的就业安置率,让劳教人员生活有着落。
一是要在劳教场所广泛开展习艺型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劳教人员的特长,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特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劳教人员在劳教场所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能。二是要大力开展就业指导与职业介绍。积极引导解教人员转变观念,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实现就业。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邀请他们来所进行招聘,搭建起劳教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就业交流平台。三是政府要在公益性岗位上积极安排劳教人员就业。在社区居民服务、园林绿化、公共设施养护、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部门公益性岗位中,可以拿出一些职业招聘解教人员。四是对于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解教人员要在税收、就业培训方面积极为他们提供支持,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政策优惠。五是积极拓宽就业安置基地。
劳教部门、就业部门要共同扶持过渡性的就业实体与基地,使一些生活困难、暂时不能找到工作的解教人员能够就业。六是建立劳教人员回归社会帮扶创业基金。基金来源应该多元化,政府财政出一点、企业、社会各界赞助一点,对一些生活困难、年老多病的给予帮助,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提供有偿的资金支持,从而让劳教人员的生活有着落,成为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劳教人员的服务与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容,需要党委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要不断与时俱进,针对转型时期劳教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及时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理顺体制机制,从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 篇6
关键词: 社会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 变革与创新
当前的历史教学,往往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专业性较强,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比较刻板,没有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引入社会史的学习内容,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时代的风貌和历史发展的特征,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全方位地构建完善的历史科学体系。
一、社会史观的含义
社会史观是指以社会的角度观察和解读历史,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所认为的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中以辩证唯物的方法看社会。社会史观在本质上就是生活化、大众化,是社会习俗的历史。
二、社会史观与其他历史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调历史学科的完整性和专业性,忽略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论证式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将历史事实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需要对问题得出答案就可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或是传统的表演式教学方法,根据老师制定的教案进行有序的提问和回答问题,这样的方法只适用于公开听课和上级检查,学生只是配合教师进行“表演”,已经完全失去历史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门针对历史教学现状,在全国范围内制订了历史课程改革策略。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社会史观被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因为社会史观和其他史观不同,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的教学内容更生活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以从日常小事中分析历史,了解历史,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意义
1.完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人对做某一件事或是学习某一门学科产生兴趣,内在的动力就会驱使自己反复不断地通过学习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促进历史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要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原则,然后利用丰富生动化的人类历史生活场景反映时代的特征和生活的风貌,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在历史教学中,学习辛亥革命,传统的教学方法关注的是孙中山、黄兴、袁世凯等重要人物,包括武昌起义的成败、意义等,而引入社会史观后的历史教学方法,更关注农民、会党成员等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因此,以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历史,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从社会小人物和一些社会小事件中引发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2.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社会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引入,促使教师在专业化教学中不断得到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知识大纲,而是倾向于对时代的关注、学生的关注,让教师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规律,熟练运用史料,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应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查询史料,在图书馆和档案馆搜集资料,然后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历史课件,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遗迹和文字史料的解读能力。
3.扩展学生认知维度,增强历史探究能力。
历史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主动探究的能力。社会史观重视纵向发展,在学习社会史时必须借鉴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和生态学等社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因为社会史提倡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社会史研究具有丰富多样化的特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史学的这一特征,开展情景教学和史料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人类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局限于社会形态的变化层面,从而扩展学生的认知维度,强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
4.强化区域历史教学,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社会史的跨学科研究特点,加强对区域历史的学习研究,同时也可以利用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对校本历史课程进行开发。另外,历史教学新课标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历史调查进行学习。多样化的历史调查活动,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运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利用区域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开发校本课程,既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
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用社会史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为社会史更贴近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较大,利用社会史进行教学,更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辛博.社会史观下高中历史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 篇7
要解决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在把握实践逻辑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 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突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
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逐步暴露了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 比如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失业人口和城镇流动人口增多, 进城务工农民工急剧膨胀, 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加大, 企业用工不规范等, 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已是迫在眉睫。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应当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培养大量适应社会发展和服务社会的专业化人才。然而,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较强的专业, 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 还要具备服务于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领域的能力, 这就需要更多的实践、实习环节作为支撑, 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符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从教学功能上讲,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 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基础上的进一步体验和融会贯通[3]。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而言, 也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需要, 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社会保障学的专业知识,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 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工资、就业以及社会保障工作, 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的高级复合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 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2.1 课堂实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 必须改变过去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干、教师为主体、课堂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理念, 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参与、愉悦地探究、勤勉地动手。引导学生按照专业化的标准要求自主地去思考、选择和锻炼, 从而使教学活动由原来的以“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为中心, 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例如, 教师不应将所有知识要点都在PPT上呈现出来, 然后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被动接受, 实践证明效果较差。相反, 我们应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可以在课堂上用问答的方式提出来, 让学生分组讨论, 然后由小组选代表发表观点;或者由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走访调查, 把调查获取的资料及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 并设计成PPT, 然后回到课堂进行讲解。这种靠学生主动思考、讨论、调查、讲解的知识是很难忘记的, 通过课堂实践,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假期实践
要达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有效性的目的, 就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校园, 到社会实践中去。假期实践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假期生活, 还可以使学生真正走入社会得到锻炼。目前, 假期实践主要有社会调查、社区志愿服务、社区调查、社区兼职等形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可充分利用三个暑假和三个寒假, 将“三下乡”实践活动与社会调查、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兼职等活动结合起来, 倡导“发挥专业优势, 服务地方经济, 在实践中缔造学问”的指导思想, 使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2.3 毕业实习
学校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因此大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 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角色转换, 在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 用人单位往往都看重毕业生的工作经验, 毕业生要顺利就业, 一定的工作经验是必不可少的。所以,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实习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 实习机会的缺乏, 成为制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瓶颈。为打破这一瓶颈, 必须为在校本科生增加实习机会。一是扎实推进带薪工作。加强学校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动, 增加假期带薪实习名额, 使学生有机会深入到与本专业相关的政府部门,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也更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二是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积极联系各大企业来学校招聘大四学生进行毕业实习。
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3.1 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是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基本条件。目前, 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比较单一, 实践教学基地大多局限于学校附件的社区及福利机构, 范围很狭小, 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点多面广的特点不相符, 制约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让学生直接在社会相关机构实习、实践, 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比如, 学校可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签订相关实习、实践的协议, 确保该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践及就业能够落到实处[4]。高校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签订专项实习、提供就业岗位等合同的方式, 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储备, 提供适应社会需求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队伍。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大学生、高校及实践基地的多赢局面。
3.2 创新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融入课堂的实践教学。常见的方式有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观摩性教学等。其中, 案例教学主要在课堂上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进行实证分析;讨论式教学即对课程的某一内容或观点在课堂中进行讨论, 学生在讨论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观摩性教学即由教师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信息, 向学生播放媒体内容等。这些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另一种是课堂外的实践教学, 通常有教学参观和实习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组织学生到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社区基层组织以及公共福利部门进行实地参观和实习, 或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社会调查。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 高校普遍偏重于第一种实践教学组织形式, 而第二种组织形式由于实施难度大而受到的重视不够。
3.3 搭建全职岗位锻炼平台
目前, 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师队伍普遍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高校教师大多都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行列, 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他们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扎实的专业功底, 但对社会实际情况了解不多, 其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比较缺乏。特别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身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很多教师处于边学边教的状态, 对于实践教学来说更是薄弱环节。因此为高校教师搭建全职岗位锻炼平台十分必要。具体来说, 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 在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乡 (镇) 、村以及企业建立联系点, 设立全职岗位, 每学期或每学年派遣2到3名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全职锻炼。比如目前可以开辟村干部助理、乡镇社区主任助理、居委会主任助理等全职岗位。教师进入这些岗位后, 可由原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指导, 将书本上所掌握到的专业知识与具体的、实际的岗位要求相对接, 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摘要: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 开展实践教学改革, 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积极性作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 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对此, 应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搭建全职岗位锻炼平台, 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等, 不断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以适应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于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
[2]章小瑾.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视窗, 2009 (3) .
[3]任树歆.科学发展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管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 .
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 篇8
市场上每年都有许多新产品出现,但每种新产品上市获得成功及成功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Tom. Haar在报告中指出,有近80% 新投入的产品并没有在市场上长久存活,绝大多数新产品均会遇到创新抗拒[1 - 2]。而创新抗拒( Innovation Resistance) 被认为是消费者在面对创新事物时所产生的天然反应,主要表现为拒绝、延迟和反对这3种类型[3]。 因此,企业必须关注那些可能造成创新扩散失败的因素,降低新产品扩散的风险。
在影响新产品扩散或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中, 消费者所属的社会网络及其群体的影响不可低估[4]。 社会网络在新产品扩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Rogers[5]特别指出,人际关系会影响个人对于创新产品的态度与购买决策。创新在消费者中的扩散实际上是创新在人际网络中的传播,在此过程中消费个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己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6 - 7]。此外,学者在定价、促销政策、分配、发布策略等多个层面对社会网络效应进行了实践检验[8 - 10]。
复杂社会网络以往的研究对象涉及现实经济系统中的各个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如Watts、Stroga- tz[11]及Newman[12]等学者引入复杂社会网络理论对全球电影演员合作网络进行了研究; Parhi[13]以汽车零配件制造、供应商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汽车零配件供应链网络。随着复杂社会网络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真实社会网络的拓扑结构并试图解释网络结构是怎么样影响创新扩散的。 Abrahamson和Rosenkopf[14]提出了网络结构效应的另一种数值模型,他们质疑了被广泛接受的假设, 即创新扩散是充分的,或扩散过程会一直继续,直到每一个潜在采用者采用,他们的质疑成为本研究的基础。然后,他们研究了消费者在面对从众压力的情况,如增加前期使用者的数量,创新扩散的动态过程,数值上证明了不完全采用的可能性,即存在创新抗拒。特别是,他们研究了社会网络结构( 网络节点密度,网络压力点,网络内部边界的薄弱点) 是否能够完全影响创新扩散。
不少学者开始研究创新扩散行为( 过程) 与社会网络( 包括企业网络与群体网络) 结构间的关系。如李卓蒙[15]提出个人是否采用创新是任意时刻相邻个体博弈的结果; 赵良杰等[16]认为个体是否采用某一新产品,主要受其自己偏好和其所处社会网络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最终累积转化为个体在某一时刻采用新产品时获得的效用。赵正龙、陈忠、 李莉[17]基于企业间合作关系网络的拓扑特征构造了具有自然选择特点的创新扩散过程。研究发现,创新扩散过程受网络拓扑结构和企业行为模式的影响; 企业网络的结构性差异会显著影响网络上各种动力学过程,进而影响网络的整体功能。
在营销领域,Goldenberg、Libai和Muller[18]从复杂网络的视角解读过口碑传播的渠道,实质也是想要了解创新通过在微观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扩散。Lee和O'Connor[19]建立了关于具有网络效用的产品发布策略和成功之间关系的经验模型。 其研究结论是,用户规模的大小和发展速度对产品的长期业绩起着关键作用,即在早期阶段建立网络效应对创新扩散的成功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关注社会网络是如何影响创新扩散过程的,没有研究扩散失败( 即最终出现创新抗拒) 的情况,有些只证明了创新抗拒是存在的,这就给研究消费者所处的复杂社会网络与创新扩散失败的联系提供了方向。在研究方法上从以前的定性分析转向了定量研究,采用建模的方法,试图通过分析社会网络中微观个体的行为,以得到宏观层面的结果,这种方法是可以借鉴采用的。
不同的复杂网络类型对消费者的影响不同,其原因是不同复杂网络内部成员的互动沟通方式是不一样的,这种互动的方式,抽象出来体现为不同的网络结构。所以,本文实质上主要致力于考察创新( 产品或服务) 在复杂社会网络中扩散的情况,其中的创新抗拒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个体消费者对创新采取的拒绝采用的行为,二是指宏观层面( 整体规模上) 的创新抗拒,即如果创新在社会网络中扩散的程度不高,就可以认为在其社会网络中出现创新抗拒。
2建模理论基础及过程
本文主要研究复杂社会网络结构与创新抗拒( 扩散失败) 的关系,创新抗拒出现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要进行仿真研究,就必须借助扩散模型, 同时选择合适的复杂社会网络模型借以代表实际的社会网络。
2. 1创新扩散模型
至今为止,对于创新扩散模型的研究,根据研究方法侧重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宏观层面创新扩散模型的研究,微观层面创新扩散模型的研究( 见图1) 。宏观层面创新扩散模型侧重于统计社会网络中总体的采纳数量,微观层面创新扩散模型侧重于对社会网络中的个体采纳行为进行模拟。
2. 2本文所采用的扩散模型
Padmanabhan、Rajiv和Srinivasan[20]从略微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社会网络效应如何影响新产品扩散的成功或失败。其研究指出,消费者不仅关注用户群大小( 即其社会网络中采纳创新人数的多数) ,同时还关注产品质量,这和本研究的模型类似。他们起初假定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是一致的,然后逐渐放宽假设条件。本研究模型假设该变量呈正态分布,与罗杰斯的实际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消费者往往处于复杂社会网络中,创新信息主要通过这些复杂社会网络进行传播,所以复杂社会网络可以看作是创新扩散的载体,创新扩散实质上是,网络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最后表现出一种宏观上的扩散成功或者创新抗拒。所以本文选择采用微观扩散模型,认为消费者是否采纳创新主要受到产品本身及自己所处的社会网络中其他人的影响及消费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消费者的决策模型如图2所示,而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3所示。
为了弄明白社会网络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创新抗拒,本文开发了如下仿真模型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建模基于以下假设:
假设1: 经济人假设,身处复杂社会网络中的消费者会综合考虑采用创新所带来的效用及支出, 做出决策。
假设2: 本文中的创新产品指代一般大众消费品或服务。
假设3: 本文忽略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单个消费者是否愿意采取创新的产品或服务是由3个主要建模元素组成: 产品( 或服务) 的独立效用,社会网络的影响和消费者内在的抗拒。在此忽略营销活动对创新扩散的影响,认为营销活动的影响会通过社会网络中口碑传播等形式影响消费决策。
消费者i在t时刻愿意采用的产品或服务的意愿是
Uit表示消费者i在t时刻使用某产品或者服务的意愿,Uit的值大于零时,消费者采纳创新,其值小于等于零时,抗拒创新。
Qi表示消费者i所感知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的内在属性( 表现为其质量或工艺性能) ,即创新能够满足消费者i的某种需求,其值大小不受其他用户是否采用的影响。这里假设Qi相对于时间表现为常数值,且其值服从均值为Q、方差为S2的正态分布。
a Ni( t - 1)表示社会网络效应造成的影响,即消费者i的选择受到市场上所有其他顾客对创新使用情况的影响,本研究模型假设消费者只受到局部社会网络的影响。也就是说,Ni( t - 1)表示在t - 1时刻消费者i所在的局部网络中邻居( 比如朋友和家庭成员) 使用创新的占比。比例系数a表示社会网络影响相对于个体总体收益而言的权重。
最后,Ri表示消费者i对于创新性产品或服务固有的内在的排斥程度。此排斥效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阈值,当消费者采用该创新的益处( 产品本身的效用与社会网络效用的总和) 超过该阈值时,顾客才会购买该创新性产品或服务。换句话说,消费者i将在公式2 - 1中UM it的值为正时购买创新性产品。假设最初有若干人倾向于采用创新,他们会在没有社会网络影响的情况下购买创新性产品( 如Ni0= 0) 。他们满足条件: Ri< Qi,亦即所谓的 “创新者”。随着创新在市场上的扩散,更多的人会在前人的影响下变成使用者,即市场上逐渐出现早期采用者、早期采用大众。注意Ri是受时间影响的变量,因为保守程度代表用户的创新性或对待创新的内在态度,正如Katz和Shapiro[21]所指出的,Ri可认为遵守均值为 μ,方差为 σ2的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被广泛用来表示顾客的异质性或者差异性[22]。
2. 3仿真过程
仿真过程通过Matlab 7. 0实现。
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设置仿真模型中的所有参数值( 表达式) ,每个消费者所感知的产品或服务的内在属性被指定一个数值,所有赋值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根据小世界的运算法则,消费者所处的复杂社会网络对其决策的影响,由参数p表示,p值将决定扩散模型中所运用的网络类型或者网络连接的拓扑结构。
第二阶段: 为了创新扩散的进行,要初始化模型,简而言之,要设定最先试用者的比例,这部分人不会受到社会网络中其他人的影响,他们使用产品可能仅仅是因为自身喜欢创新也可能是因为容易受到市场宣传等因素的影响。根据Rogers的研究, 这部分消费者占到总体消费者的2. 5% ,当然这个数值并非对所有的创新适用,但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调整Q,s2,u,σ2的值来确定最先试用者的数量。反映在公式2 - 1上就是Ri< Qi。如果Ri> Qi或者Ri= Qi消费者i在创新刚开始扩散时是不会采用创新的,因为绝大部分的消费者是属于风险厌恶型的,除非消费者i的社交圈中开始有 “朋友” 向他传播这项创新,即i的决策受到了复杂社会网络的影响。
第三阶段: 仿真过程会从计算Ni0开始,即计算所有可以接触到最先试用者的消费者。对于处于复杂社会网络中的个体消费者i而言,如果他所感知创新的内在效用及社会网络效用a Ni( t - 1) 的总和大于其内在的消费抗拒,他就会采用创新,反之, 他不会采用,仿真过程按照这一规则循环进行。
3仿真结果及分析
3. 1基本特征
为了检验仿真模型的效果,本研究检验了3个基本的外生因素。
首先,图4反映了当改变早期采用者的数量时, 创新扩散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到当初始使用者的数量越大时,扩散过程越快; 初始使用者的数量越小时,越容易出现创新抗拒的情况。这个结果符合人们的常识,当周围有很多人使用某种产品时,人们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它不错,或者出于从众心理, 做出购买决策,而且如果觉得使用效果不错,会向其他人推荐,这样的推荐又会加速产品扩散的进程; 当周围使用该产品的人数较少,面对此类产品时, 人们决策的时间会比平时长,而且在心理上,大多不愿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采用的意愿很弱。
其次,本文单独分析Qi的作用,当均值Q变小时,在扩散成功前,可能出现扩散失败的情况。 这一结论也符合一般常识,均值Q代表当人们感受到的创新的质量或者某些功能的效用,如果Q值小, 表明消费者认为使用创新可以带来的效用小,当创新的相对优势较小时,创新进入市场的困难就加大。 最后比例常数a代表社会网络中其他个体对于消费者i的影响,研究者发现a值与Q值一样,当其值较大时会加速扩散过程; 当a的值低于一定的水平, 在扩散过程中途停止,扩散失败,其图形类似于图4。
最后,研究者还检查p和其他网络测度指标的关系,比如与群体中心性的关系。群体中心性衡量的是具有最高度的节点与网络中所有其他节点的不同。群体的中心性与重新连接概率p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图5 ( 数据点是由1 000次的模拟平均值获得) 所示,随着p值的增加,群体中心性变大, 但p值增大到一定数值时,p值对群体中心性的影响减弱。总的结果表明,作为子网络连接桥梁的增加( p值较大) ,群体中心性增加,个体的异质性增加。但WS的小世界模型的中心性的变化是相当小, 主要因为连接分布与较大的p值可由泊松分布来近似[23]。小世界网络的这个属性与无标度网络存在很大差异,无标度网络中其他所有的节点都会连接到一小部分所谓的 “社会枢纽”的节点上。
3. 2仿真结果
3. 2. 1扩散失败。首先,通过调节p值,可以模拟消费者所处的不同社会网络的结构,模拟实验表明, 增加p的值与子网络连接数量呈现正相关。图6显示了在1000模拟实验中部分“失败”扩散或者遭遇创新抗拒实验的比重。根据Rogers关于创新采用者的分类,本研究定义,当创新的采纳人数在达到消费人群的16% ( 即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的总和在总人群中的占比) 前停止扩散,就认定创新扩散失败即创新扩散遭遇抗拒。参照图6发现,p值很大时, 创新扩散更加可能失败。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研究的仿真实验中,除了网络结构不同,其他参数相同, 也就是说都是相同的所有实验。这一结果表明,创新在有过多子网络连接的小世界网络中反而更容易遭遇创新抗拒。
3. 2. 2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传播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网络结构和扩散的速度之间的关系。图7示出的平均时间( 即仿真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 。 研究设定实验参数为创新扩散超越了总人口的50% 。结果表明,当p的值是0时,创新扩散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平均时间是最长的,也就是说在创新扩散的早期,规则网络或者小集团网络是不利于创新快速传播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研究者推断可能是因为处于类似规则社会网络中的消费者,接触到的人群比较少,已采用创新者的意见或评价没有及时的传播到该消费者的耳中,其决策行为只受到很少人的影响( 比如亲戚、朋友) ,这时候对于创新负面的信息一旦多余正面的信息,其采用行为就会推迟或者拒绝采用。整体来看,创新在整个网络中的扩散速度较慢。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创新扩散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创新采用更可能发生在有更多的子网络连接桥梁或随机连接的网络中,创新抗拒更可能出现在规则网络或者小集团网络中。
在一个有社会网络效应的市场中,当网络效应的影响无法超过一定的临界点时创新扩散就会出现失败。所以,对创新扩散至关重要的是,创新产品的最初使用者一定要达到最少采用数量以上,不然就会遭遇创新抗拒。类似的还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推出的一些服务的扩散。
3. 3实证分析———米聊兵败微信
移动即时通信( IM) 服务就是一项应时而生的产品,它是以准实时的方式在用户之间传递文本、 图像、音频或视频的业务或者应用。早在2010年10月Kik应用通过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上线, 在短短15天便吸引100万用户( 获得同样规模的用户数Twitter花费了2年,Facebook用了9个月的时间) ,创造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又一个奇迹。Kik应用短时间内成功的扩散,其他企业纷纷开始开发此类应用,国内企业中反应最快的当属个信互动( 北京)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小米科技,分别于2010年的11月和12月推出了移动即时通信应用个信与米聊。随后腾讯推出了微信、奇虎推出了口信、电信推出了飞信、中国电信与网易共同推出了易信等[24]。除此之外,由个人电脑应用软件向手机应用延伸的手机QQ、手机旺旺、飞信等应用也属于移动即时通信。还有国外厂商开发的手机MSN、LINE等在中国也有相当一部分用户。
这些手机即时通信应用在市场上发布后,其扩散效果或者发展状况各不相同,手机QQ依据其强大的用户规模稳居移动即时应用的榜首。在新兴的手机即时通信应用中具有可比性的是米聊与微信。 它们均是基于通讯录的新型移动即时通信,依托后台运行、信息推送、节电和省流量等特点,活跃用户增长率明显高于传统移动IM。
对比2011年第三季度与2013年第三季度的数据可以发现,2011年第三季度微信的累计账户份额为2. 5% ,较第2季度0. 5% 的市场份额,实现爆发式增长; 而比微信更早出现的米聊的累计用户份额为0. 5% ,与上季度持平。2013年第三季度的微信的累计账户份额30. 3% ,2年的增长速度为1112% ; 米聊的累计账户市场份额时1. 1% ,增速为120% , 虽然累计用户有所增长,但相比微信而言,米聊的市场扩散无疑是失败的。
小米公司在自身出产的手机上绑定安装了该聊天软件,最初目的是想在及时通信市场获得一席之地,但其最初的使用者无非是部分小米手机的使用者 ( 其用户在整体手机用户中的占比并不大) ,在与其他手机聊天软件的竞争中,如手机QQ、飞信、 微信,小米米聊等,最终没能在手机应用市场上扩散成功,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短短几年后几乎消失 ( 见图8) 。
研究者试图去寻找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米聊扩散的失败呢? 单就产品本身功能而言,米聊与微信的差异并不大。应该说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初始用户和产品扩散的渠道。
在初始用户方面,微信与米聊的初始用户都应该算是移动IM的创新使用者了,而且在产品刚上市时,米聊的初始用户要多于微信的初始用户,因为小米公司在自身出产的手机上绑定安装了该聊天软件,而腾讯推出的微信并没有这样的推广策略,所以在最初阶段,米聊不仅在上市时间,而且在初始用户规模上是领先于微信的。
在扩散渠道方面,微信的特质在于基于手机号码和QQ朋友形成了每个用户的初始朋友圈; 而米聊的特点是基于手机号码形成了每个用户的初始朋友圈。米聊与微信的目标顾客基本是一致的———拥有智能手机的消费者,换而言之,米聊与微信扩散的社会网络规模一致。
米聊扩散的渠道或者社会网络是消费者手机号码形成网络; 而微信的扩散渠道或者社会网络包括消费者手机号码形成网络及QQ朋友网络。消费者手机号码形成网络是一个熟人网络,基本上类似于在一种规则网络或者小集团网络或者子网络桥梁较少的小世界网络,其创新的最初使用者数量较少, 且扩散的范围有限。根据上述仿真的结果,可以知道创新在这类网络中扩散,容易出现创新抗拒,创新扩散以失败告终。
微信的扩散渠道或者社会网络有一部分与米聊是一样的———消费者手机号码形成的熟人网络,但包括QQ朋友形成的社会网络,QQ经过多年的市场积累,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用户,同时使用过QQ的人都很清楚,你的QQ好友的数量一定会大于你手机里储存的电话号码,因为QQ好友里有很大一部分的陌生人以及不那么熟悉的人。也就是说微信扩散的社会网络类似于拥有众多子网络桥梁的小世界网络。
米聊和微信自上市至今,仅仅3年多的时间, 它们的扩散成果完全不一样,米聊一开始领先却最终没能保持快速的增长,微信的市场份额却一直持续地增长,最终成为仅次与手机QQ的移动即时通信,目前微信用户已超过3亿,而米聊仅仅4 000万用户。通过对比它们最初的采用人数以及各自扩散的社会网络,它们最终的扩散成果也从侧面说明了本次仿真实验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
4结论与启示
4. 1主要结论
本文主要考虑的是消费者的采用决策容易受到社会网络中其他个体使用情况影响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探索的关键问题是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网络结构是否会影响创新采纳,以及创新在何种社会网络结构中容易遭遇创新抗拒,并试图找寻在这类社会网络中创新扩散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根据前述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创新在类似的小集团网络中扩散是容易遭遇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可能是,类似小集团网络的社会网络中缺少连接小集团的网络子桥,创新信息不易在整体中传播,另外一旦消费者接触一些负面信息,又没有正面信息来平衡,出于风险规避心理,也可能拒绝采用创新,从整体上看,创新抗拒出现的几率就较高。
其次,社会网络中的初始使用者人数较少时, 创新也不易扩散成功。这一结论与平常的认知是一致的,如果周围没有使用同样产品的人,当面对此类产品时,人们决策的时间会比平时长,而且在心理层面,通常不愿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采用的意愿很弱。在技术层面,一个社会网络中的初始使用者人数较少,就会影响创新扩散的动力学过程,所以创新扩散也易失败。
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基于微观层面的创新扩散模型,开发了社会网络结构影响创新抗拒的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模拟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复杂社会网络结构与创新抗拒的关系,从而丰富了社会网络与创新抗拒关系的理论研究。( 说明: 这是修改后增加的部分,突出显示而已。谢谢! )
4. 2营销启示
本研究显示,创新扩散时有两个策略可以使用: ( 1) 利用网络子桥; ( 2) 专注于高度聚集的小集团网络。在创新信息扩散的情况下,一个网络中许多网络子桥的存在会降低社会平均距离,从而提高了扩散的速度。
产品上市时常常采用的快速渗透策略就是试图加快创新扩散的过程,但事实证明,快速渗透策略是有风险的。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培养自成一个小集团网络来减少这种风险。Palm公司曾成功地推出过PDA产品,其成功主要在于它很好地利用了小集团的社交网络营销。现在,很多商家已利用某种小集团网络展开营销活动,比如安利的网络营销。
虽然一个小集团网络有利于建立一个早期的客户群,但它往往会抑制创新的快速扩散。为此,营销人员可以采用混合营销策略。也就是说,可以选择一个小集团网络与几个小世界网络,以达到既快速又全面扩散的效果。病毒式营销模式的成功正是同时利用了小集团关系和随机子桥的拓扑性质,其目的不仅在于利用熟人关系达成口碑效应,而且还通过桥梁迅速地传播信息。社交网络服务软件如My Space 、Facebook、微信等软件已变得非常流行, 也许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此外,研究发现,如果在新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社会网络影响不足,那么创新很可能无法扩散。因此,可以借鉴约翰·迈克菲创建的一种新的创新发布策略,在产品上市前期个人客户免费提供杀毒软件产品,其他软件公司其后跟随这一策略。 因为其成本的主要部分是开发成本( 固定成本) ,一旦软件产品开发成功,其成本以某种方式收回就可以了,营销过程中可以采用更为自由的营销策略, 以避免扩散失败。
摘要:通过建模与仿真的方法,选择小世界网络模型代表实际社会网络,用微观扩散模型模拟实际的创新扩散过程,考察复杂社会网络结构与创新抗拒(扩散失败)之间的关系。仿真研究发现,在连接更加随机的社会网络中反而更容易出现创新抗拒,而且社会网络中的初始使用者人数较少时,创新也不易扩散成功。并就如何减少市场的创新抗拒给出营销建议。
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 篇9
(1) 夯实大学生价值基础, 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发展迅速, 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 必须要有核心思想的引领, 否则社会思潮必定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理论, 进行国家建设必须一以贯之。
另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是科学的、先进的思想, 在大学生的政治教育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时代的要求, 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必须要明确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
(2) 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 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精神旗帜。这面旗帜引领着社会思潮, 引领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第一, 马克思主义思想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科学的思想。针对大学生的教育首先必须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开展大学生教育活动时针对这方面的教育必然不能忽视。
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体现着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并为之奋斗终身。
第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拥有的精神, 这样大学生才能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
第四,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人们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 大学生应积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评判自己的行为, 时刻以此警示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添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促使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 与时俱进, 不断与时代、与社会接轨, 永远保持生命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可以分为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内容创新、目标创新四个方面。
第一, 从理念创新、理论创新来讲, 政治具有稳定性, 也充满变化。核心价值观所贯彻的理念,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大学生拥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对社会发展中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强, 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在不断与时代接轨的同时, 又可创新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从而推动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新。
第二, 从内容创新、目标创新来讲, 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政治层面也是如此, 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不断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丰富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密切的联系, 必须准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 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政治范畴, 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政治形势瞬息万变,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搏, 与时俱进, 在教育中不断融入新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辩证关系, 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武装大学生的思想, 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铜学, 仇小梅.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及其实践——以怀化学院物信系宿舍管理阳光台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
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 篇10
参考文献
[1]邹广文.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
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 篇11
关键词:和谐社会;体育;文化;责任
建设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也为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文化事业事关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之一。
一、全面理解体育文化
(一)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
体育文化伴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主要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逐步建立的体育认识、体育价值、体育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在体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育制度、体育文化产业和体育物质产品的总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人与文化的和谐进步。文化作为人精神世界的主要源泉,为人的社会生活提供着一种持久性的支持,同时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旗帜,对于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引领和凝聚作用。
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表现为:(1)人是体育文化的主体,体育是按照人的发展需要所进行的对象化的活动,人在体育活动中的内在主观心态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体育文化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形态文化等。(3)体育文化体现着内在价值系统和外在行为模式的统一。体育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样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体育文化的进步所达到的水平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是相适应的。
(二)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
当代体育文化生成的复杂背景,决定了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我国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以人文体育观为主导价值观、多元体育价值观并存的趋势。体育文化价值观念的更新,主要体现为要自觉树立以下四种文明观念:(1)独立个性意识。独立的个性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必须充分彰显个体的自我意识,全社会应创造各种机会,使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交往,与其他个体和社会的生产进行相对普遍的交换,使个人摆脱地域的、民族的限制和陈旧狭隘的社会关系,尽可能形成丰富、全面的自由人格和个性价值。(2)公平竞争观念。公平是运动竞赛的灵魂和体育实践的准则,公平也是和谐社会人的最基本的诉求。(3)法律法制意识。法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本位利益观念、自由自主观念的体现,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秩序的体现。从广义上讲,法制观念还包括契约观念和信誉观念。(4)文化开放视野。兼容并蓄的心态是文化繁荣与进步的前提。
体育文化的建设与繁荣,有赖于社会整体体育价值观念的更新。体育价值观决定着体育实践发展的走向和价值标准,当代中国体育改革面临的许多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受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从本质上看则是文化问题,具体表现在体育价值观念上的功利主义、体育思想方法上的经验主义、体育社会心理上的机会主义和体育管理上的技术主义。当代体育文化建设的责任在于对体育文化理论和实践进行一种文化和价值层面的分析与思考,加速体育价值观念的更新,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体育文化环境。
二、加快体育文化事业发展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顺应时代潮流,加快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是利国利民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事业。
首先,发展和繁荣体育文化事业,有利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体育是一项社会事业,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就是搞社会建设。同时,体育又是一项有着特定功能的社会事业,发展体育事业,必然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这是由体育事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此,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其次,发展和繁荣体育文化事业,有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素质优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人民大众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只有体魄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并享受和谐社会的发展成果。
最后,发展和繁荣体育文化事业,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当今,体育已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和一项新的经济增长点,被国际社会喻为朝阳产业,对推动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三、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与责任
(一)体育文化能够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体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社会和谐的前提是人的和谐,而人的和谐包括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最为关键。体育文化不但可以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坚强不屈的性格、敢于挑战自我的品质、不怕困难的意志、承担风险的勇气、公平竞争的观念和竞争意识、协作意识、法制意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公民基本道德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诉求必然从技术层面逐步上升到文化层面,从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上升到满足精神世界的需要,从在各类体育活动中追求简单的身体活动发展到文化心理的满足,这些都是由体育文化的属性所决定的。
(二)体育文化能够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发展和繁荣体育文化事业,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改良社会的“润滑剂”,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融洽人际关系,弥补现时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造成的人际疏离,可以调适心理,预防和缓解由社会矛盾造成的社会不稳定,从而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团结合作、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以及公民的平等参与、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现代意识。
(三)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就要逐步扭转区域、城乡体育发展差距扩大的局势,让人们在更好的条件下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使体育成为更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要大力建设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体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都能够公平享受基本公共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体育发展成果。要不断提高体育的文化创新能力,包括创新体育的理论、形式和方法。要尽量提高公共体育资源和社会国有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其他有益于体育的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是公共体育设施和公立学校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体育文化创新的要求
(一)提高大众健康水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方式
1.加快体育文化事业发展,首先要抓好群众体育,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群众体育是大众最关心的,与大众利益最密切、联系最紧密。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深化体育改革,下大力气抓好人民群众身边的公共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体育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要。要不断拓展群众体育工作的新思路,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要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体活动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要举办经常性的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并打破部门的界限、行业的壁垒和区域的封锁,使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相得益彰。
2.社区体育作为城市群众体育的核心,在沟通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联系、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和邻里关系、缓解社会冲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把城市体育文化创新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和社区,如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不断健全、完善体育文化基层服务体系和管理网络,建立体育社会工作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基层体育服务能力,更多更好地为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服务,不断推进城市基层体育文化组织的实体化和规范化。
3.发展农村体育是体育文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结合各地实际,大力实施“体育扶持工程”,缩小区域、城乡差距,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可较大幅度地将“体育彩票公益金”重点投入到中、西部地区,用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以缓解中、西部地区社会体育资金短缺、设施不完备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改变农民的体育文化观念,使他们逐步树立体育意识。大力挖掘符合地域特点的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在经济发达和体育传统较好的农村地区,可适当推广普及适合农村开展的竞技体育活动,如河南省焦作的太极拳、登封的少林武术等。通过“龙抬头”“端午节”“重阳节”“农民运动会”等时机,促进农村体育向兴趣化、生活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提高农村体育发展水平,培育一批农村体育骨干。
(二)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普及全民体育,首先要从青少年体质健康入手,必须以学校体育为基础和重点,这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体质健康,对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有赖于学校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为终身体育提供了实践的环境。当前,学校体育投入以及设施建设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师生员工的健康意识不强,缺乏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中肥胖率、近视率在上升,而某些基本的体质指标,如耐力、肺活量则呈下降的趋势,一些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河南省非常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小学生“曙光”、中学生“晨光”和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引导学生自发地组织课外体育俱乐部或运动专项小组,达到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目的。
(三)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保障
法规和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加快体育文化发展、繁荣体育文化,必须加强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的法规和制度建设,以实现体育文化事业的和谐发展,保障全体人民的体育权利。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必须进行体育功能改革,完善管理机制,优化服务功能。要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完善以及政府适度的干预,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的社会公平,促进体育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体育文化政策,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有效地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邹广文.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2]杨文轩等.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 篇12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
随着国内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 我国有不少高校采用的体育教育方式现已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在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合理性、教学内容十分的单一化、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 这些现象的存在将直接阻碍了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在高校教育事业中, 体育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核心部分, 怎样丢掉传统体育教学中一些滞后的观念及教学模式, 构建新的与现代高校教育特征相一致的体育教学体系, 这是广大的高校体育教育者们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
1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 虽具有较广的涉及面, 但缺乏一定的深度, 所有的运动项目均呈现出了“蜻蜓点水”的局面;另一方面, 实际传授的教学内容中存在大量的中小学所学的运动内容, 不仅不具备时代性, 而且也毫无健身性、专业性可言。未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明确相应的教学内容。学生所训练的运动项目大部分都是球类、体操、田径等, 根本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和涉及自己未来岗位的运动项目。由于以往的体育课程在设置上未以学生青睐的运动项目为主, 致使学生无法对体育课产生浓烈的学习积极性。
1.2 体育教学形式太过单一
以往高校所采用的体育教学形式通常是技术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动作规范性, 形式太过单一。由于实际教学中教学形式的单一以及一味的注重动作的规范, 不仅削弱了学生的乐趣, 而且呈现在学生们面前的教学也乏味、无活力。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开展体育课过程中主要以讲解、示范及练习的模式为主, 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进了讲解、示范及练习中, 没有多余的时间亲身体验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慢慢消灭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进而影响到体育教学实效性。由于未充分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科学与体育运动健康知识, 特别是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最终将导致学生难以有体育方面的丰富情感体验, 更阻碍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形成。
1.3 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 我国有的高校领导者与体育教育者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没有充分全面的认识, 未根据现状及时树立起相应的教育观念、教材观念, 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来开展新教材。师资队伍里存在老、中、青三代, 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且均缺乏良好的综合素质, 没有时代意识, 不知道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1.4 缺乏先进的体育教学设施
关于场地的设施,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及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多数高校将重心放到了教学设施上, 而对体育场地建设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达不到现代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 直接阻碍了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2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1 教学的改革
2.1.1 体育课程应实现全面化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科学合理的设置基础必修体育课程, 比如, 篮球、田径等运动项目, 以确保学生体质的全面提高, 熟知基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设置合理的选修课程, 应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及运动爱好, 安排组织专项运动技术或者和学生今后岗位相关联的体育技能课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质, 还应将当前我国比较流行的一些运动项目融入至教学中, 比如, 瑜伽、高尔夫等, 以让学生了解和现代社会有关的运动项目, 从而在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参与社会中一些时尚的运动;在课外活动中, 可安排组织娱乐、健身、竞技等各类科目的课程环节, 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和评价能力, 比如, 交谊舞、太极拳、轮滑等运动类项目, 以使学生感受健康运动带来的乐趣, 减轻学习、生活压力。采用体育课程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能够使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主动性提高, 增强他们的体质, 培养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从而实现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全面性目标。
2.1.2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育者在制定教学方法时, 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比如, 可采用游戏与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在健美操教学时, 应注重将学生自身具有的自主能动性全面发挥,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创编动作;以小组形式展开比赛, 活跃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此外, 教育者应结合课堂实况来明确相应的教学方法, 对于动作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不相同的学生, 应以分组教学方式为主, 有的放矢的指导, 还可将对动作技能较熟练的学生列为一组, 以示范给还未熟练掌握动作技能的学生, 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团结精神。
2.1.3 加快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在体育教学中, 人力与物质两项资源是不可少的。要想营造出有着浓烈高校教育特色的体育教学体系, 就必须尽快培养一批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所以, 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优化配置师资队伍结构, 培养体育教育者的创造性已经成为了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此外, 高校还必须加快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投入充足的资金, 购买先进高效的设施, 改善体育场地, 只有这样, 体育课程才会得到深入改革, 促进体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2.2 教学的创新
2.2.1 教学理念的创新
当前, 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也秉承着这一理念。教育者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制定健康的课程体系, 以体育教学多元化为主体进行教学, 在做到锻炼身体的同时还愉悦了身心, 并且, 体育教学还必须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确保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度、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等。
2.2.2 创新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与核心目标
体育教学过程并非就是直接的身体锻炼过程, 体育教学和健身不同, 仅凭体育教学是达不到增进体质的目标的。现阶段, 我们应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意识、能力、习惯的培养有机的综合起来,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健身意识和能力及习惯, 最终促进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中, 要始终以健康第一、增进体质为根本, 让学生充分的掌握体育知识, 了解健身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形成终身从事健身的观念;让学生熟知健身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各类基础运动技能及健身方法来锻炼;培养学生独自完成健身的习惯。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颁布实施, 高校体育要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上, 加快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构建。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树立良好的体育精神, 推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当前, 在我国不少高校中, 体育教学依旧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 其是高校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要与时代同步, 深入改革和勇于创新, 教学过程中总结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从而确保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未来社会中散发着无穷的光彩, 为国家培养一批批优秀的体育健儿。
参考文献
[1]王勃, 王亚芳.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新思考[J].科技信息, 2012 (3) .
[2]谢静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整体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7) .
[3]王小平.浅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 20l0 (1) .
[4]郑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其发展刍议[J].经营管理者, 2012 (1) .
[5]杜伯武, 张素霞.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 .
[6]秦若鼎.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N].张掖日报, 2009.
【社会主义与创新研究】推荐阅读:
东方社会主义实践研究05-14
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研究05-29
科学社会主义路径研究09-0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09-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朝鲜社会主义09-20
以人为本,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08-16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研究05-31
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