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巴氏杆菌

2024-11-23

禽巴氏杆菌(共7篇)

禽巴氏杆菌 篇1

摘要: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所引起的鸡、鸭、鹅、火鸡及野禽等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和接触性传染病, 发病急、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 给养禽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介绍了禽巴氏杆菌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临床诊断以及防治措施等。

关键词:禽,巴氏杆菌,防治,建议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出血性败血症, 简称禽出败。是由巴氏杆菌所引起的鸡、鸭、鹅、火鸡及野禽等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和接触性传染病[1]。其特征是发病急、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 康复后动物仍然带菌, 给养禽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 病原学特征

多杀性巴氏杆菌呈棒状, 两端钝圆, 中央微凸, 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长1.0~1.5μm, 宽0.3~0.6μm。菌体呈单个存在, 不形成芽胞, 无鞭毛, 也无运动性。新分离的强毒性毒株具有荚膜。本菌对环境的抵抗力很低, 在干燥空气中2~3 d内即可死亡, 一般消毒剂在数分钟内即可将该菌杀灭。

2 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对各种家禽, 如鸡、鸭、鹅、火鸡等都有易感性, 但是对鹅的易感性较差, 对产蛋鸡群的威胁最大, 因为此时的鸡较幼龄鸡更为易感。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通过病禽口腔、鼻腔和眼结膜的分泌物所污染的饲料、饮水和饲养、运输用具来传播。当禽舍内部拥挤、空气流通不畅、天气异变和饲养管理不当时, 常诱发本病的流行。

3 临床症状

本病的自然潜伏期一般为2~9 d, 人工感染时为12~48 h。按照发病病程的长短, 一般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最急性和急性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而慢性型则较低, 有时也常出现慢性或良性经过。

1) 最急性型。最急性型禽巴氏杆菌病常发生在禽巴氏杆菌病的最初阶段, 家禽肥胖易发生最急性型禽巴氏杆菌病。家禽发生最急性禽巴氏杆菌病时常在奔跑中突然倒地, 扑动翅膀即死亡;过食后死亡;家禽晚间无异动翌日早晨死亡。病程短的在几分钟即可死亡, 长者则在数小时内死亡。对死亡病鸡进行剖检, 因病程很短, 因此一般情况下无特征性症状, 有时可在心外膜发现很小的出血点, 肝脏有部分针尖大小的灰黄色坏死点。

2) 急性型。此种类型在生产上最为常见, 但是发生时并不突然。发病时家禽精神呆顿, 不喜群居, 尾翅下垂, 易打盹, 不爱动;家禽不进食或者进食量减少, 家禽体温上升, 饮水量增加;呼吸困难, 口鼻有黏液流出, 头部不停摆;家禽腹泻, 排恶臭绿色或白色稀粪, 有时混有血丝或血块;最终全身瘫痪, 于1~3 d内死亡。

3) 慢性型。在该病流行的过程中, 如果家禽能够耐受最急性和急性型禽巴氏杆菌病, 则会转变为慢性型禽巴氏杆菌病。慢性型禽巴氏杆菌病没有最急性型和急性型禽巴氏杆菌病的特征性症状。其病程一般会在几周甚至1个月以上。家禽常发生进行性消瘦, 食欲不断减退, 经常腹泻;家禽一侧或两侧关节肿胀、发热、疼痛、行走困难, 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等。鼻有黏性分泌物, 有些鸡的肉髯、耳片或其他部位肿胀, 随后坏死、脱落。

4 临床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如需确诊, 则可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 例如镜检或者细菌分离培养、生化反应等。

5 防治措施

1) 预防措施。加强鸡场的日常饲养管理。全面搞好鸡场、鸡舍的环境卫生, 并定期做好环境消毒工作。在人员和车辆的流动中, 要坚持执行最严格的消毒、管理措施, 每栋鸡舍要有特定的饲养和管理人员, 严禁脱岗、离岗和窜岗, 并且对每一个批次的鸡群, 要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对于本病的防治, 关键还在于做好预防免疫工作。疫苗分为活苗和弱毒苗2类, 可根据当地情况来合理选择[2]。目前国内使用的菌苗有弱毒菌苗和灭活菌苗2种。弱毒菌苗一般用于6~8周龄进行首免和10~12周龄进行再次免疫, 可通过饮水进行免疫。灭活菌苗一般在10~12周龄首免, 可选择肌肉注射2 m L, 并在16~18周龄要再加强免疫1次。需要注意的是, 禽巴氏杆菌病弱毒苗只可用于已经发生禽巴氏杆菌病的鸡场, 没有发生过禽巴氏杆菌病的鸡场, 不要使用弱毒苗进行防疫, 同时在弱毒苗免疫期间, 不要使用抗生素, 以防影响免疫效果。

2) 治疗措施。如发现鸡群发生本病, 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进行积极治疗。首先要对发病鸡只进行隔离, 并对养殖场内部进行彻底消毒, 同时采用抗血清对疑似健康鸡群进行紧急免疫。对发病鸡只, 可采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由于多种抗生素对该病有治疗效果, 但是在停药后, 又同时具有反复发作的缺点, 因此可以通过药敏试验来选择具有较好治疗效果的抗生素。

参考文献

[1]刘大贵, 胡宁, 罗先惠.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 2011 (7) :155-156.

[2]叶展帮.禽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3) :346.

麝鼠巴氏杆菌病的诊断 篇2

1.临床症状

2009年2月,吉林省图们市某麝鼠养殖场的麝鼠突然发病,表现为精神沉郁、背毛粗乱、鼻镜干燥、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并伴随腹泻、下痢、迅速消瘦,不愿活动,视粘膜充血、发绀,尿血、便血,神经症状明显,抽搐、麻痹,病程1至2天。

2.剖检变化

急性死亡的麝鼠,可见肝脏不同程度肿大,十二指肠黏膜呈严重出血,空肠、回肠也有点片状或弥漫性出血或带状出血斑;肺部有水肿和气肿;心外膜和心包膜有小点出血,胸腔和心包积液;皮下组织肠系膜出血。个别病例出现肝脏肿大明显,呈紫红色,肝表面有许多针尖至粟粒大的灰白色坏死点及出血点。

3.实验室检查

直接净检:肝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染色,镜检。可见有菌体呈卵圆形,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两端染色深而成两极染色。

细菌分离培养:将病麝鼠肝脏接种血液琼脂平板,经37℃恒温箱培养24h,均长出淡灰色、湿润、呈露珠样、直径l~2mm、单个或分散分布的小菌落。菌落周围不溶血,进行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均有革兰氏阴性的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

细菌的鉴别培养:经分离到的菌在SS琼脂培养基生长贫瘠。在麦康凯培养基不生长。在远藤氏培养基生长稀少,呈白色菌落。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中生长特别稀少。镜检均为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杆菌。

动物试验:培养菌接种3只小白鼠均在48h内死亡,剖检发现小白鼠肝脏出血,空肠、回肠有小点出血。取死亡小白鼠肝脏涂片进镜检。可见两极浓染的小杆菌。

回归试验:死亡小白鼠病料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有两极浓染的小杆菌,分离培养后经生化鉴定,与原病菌相同。

4.诊断结果: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学检查、动物接种试验,最后诊断该病为麝鼠巴氏杆菌病。

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技术 篇3

巴氏杆菌可侵害各种动物和禽类, 鸡鸭最易感,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给养禽业带来很大损失。

病禽和带菌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 都含有大量病菌。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和用具等, 均可成为传递因素。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饲养管理不良、长途运输、天气突变等因素, 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可促使健康带菌禽发病, 引起本病流行。一旦发生本病, 多为鸡、鸭、鹅和其他禽类相继发病, 也有仅一种禽类患病的。

1 症状

多取败血症经过, 表现剧烈下痢。

1.1 最急性型

多发生于流行初期, 缺乏特征性病状, 表现突然死亡。

1.2 急性型

病状比较典型, 体温43~44℃, 食欲废绝, 饮欲增加, 精神沉郁, 缩颈闭眼, 羽毛松乱, 离群呆立, 常有腹泻, 口、鼻流出粘性分泌物, 呼吸困难, 发绀, 后期昏迷而死。病程0.5~3d, 死亡率80%以上。

1.3 慢性型

发生于流行后期, 表现呼吸道和消化道慢性炎症, 病禽消瘦、贫血、鼻窦肿大、关节发炎等。病程可达数周, 死亡率不高, 但发育受阻, 生产能力下降。

2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病变比较典型, 粘膜出血, 特征性变化是肝脏有坏死灶, 心外膜尤以心冠部成喷洒状出血, 十二指肠粘膜呈片状出血。

3 诊断

依据流行特点、症状和病变, 可作初步诊断。确诊需采取心血和肝脏等, 送实验室检查。诊断禽霍乱时, 要区别于鸡新城疫, 发生新城疫时, 鸭、鹅不发病, 病鸡嗉囊膨大, 剖检时肝脏缺乏坏死灶, 而肠粘膜上有扣状溃疡。鸡新城疫病原体为病毒。诊断禽霍乱时, 要区别于鸭瘟。发生鸭瘟时, 病程缓慢, 头颈肿大, 两腿发软, 口腔后部、食道和泄殖腔粘膜有坏死, 伪膜或溃疡。鸭瘟病原体为病毒。

4 防治

青、链霉素和四环素继磺胺类药物, 对本病均有一定疗效。但要及早治疗, 并正确使用药物。大群防治时, 用土霉素, 按0.5~1%比例混在饲料内, 连用数天。或用喹乙醇药片, 每千克体重用30mg, 早、晚各用一次, 连用两天。应用抗生素 (尤以土霉素) 时, 必须减少饲料中钙的含量。

预防本病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 消除发病诱因, 杜绝传染源侵入。当邻近地区发生本病时, 对禽群进行药物预防。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目前, 国内使用的疫苗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1)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 (G190E40株) :本品为呈淡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易与瓶壁脱离, 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用于预防3月龄以上的鸡、鸭、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即禽霍乱) 。采用肌肉注射。使用时按瓶签注明羽份, 用20%铝胶生理盐水稀释, 每只接种0.5ml (1羽份) 。本疫苗一般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注射后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 表现减食, 精神较差, 一般2~3日后可恢复。产蛋禽只注射疫苗后产蛋略有减少, 几日内即可恢复。

使用时应注意:病禽、体弱和使用抗生素后未超过5d者, 不宜接种本疫苗。疫苗稀释后放冷暗处, 应在4h内用完。在疫区接种前, 应先做小群试验, 无重反应时, 再扩大使用。接种时, 应执行常规无菌操作。

由于该疫苗是弱毒菌苗, 因此使用过的疫苗瓶、器具和稀释后剩余的疫苗等应消毒处理, 严防散毒。

(2)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油乳剂灭活疫苗:本品为乳白色乳剂, 用于预防禽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一般作颈下部皮下注射, 用于2个月龄以上禽只, 每只0.5ml, 4~6周后再进行1次加强接种。注射疫苗后一般无明显反应, 有的鸡在注射后1~2日内可能有减食现象, 对蛋鸡产蛋率稍有影响, 几日内即可恢复。

使用时应注意:使用前应将疫苗放至室温;使用前及使用中均须充分摇匀疫苗;疫苗瓶开封后应一次用完;屠宰前28日内禁止使用;疫苗不得冻结。

为防散毒, 使用过的疫苗瓶、器具和用过剩余的疫苗等应消毒处理。

种鹅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篇4

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鹅少食或不食,产蛋减少或停止。病鹅嗜睡,眼眶周围羽毛湿润,排灰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倒提病鹅时从口鼻流出大量黏液,体温42.5~43.2℃,出现缩颈、跛行症状,最后衰竭而死,病程1~3天。

2.割检变化。剖检病、死鹅可见:口腔、咽喉积聚大量黏液,气管被黏液堵塞;心外膜有斑状出血;腹部皮下有大量呈胶冻状肿物;肝肿大,呈弥漫性出血,表面有黄白色如针尖大小的坏死点,质脆;十二指肠、盲肠出血。

3.实验室检查。取死亡鹅的肝脏组织抹片用美蓝和瑞氏染色,镜下观察见有两极着色深的巴氏杆菌。另取病理组织磨碎用无菌生理盐水做1∶100稀释成乳液,取1毫升腹腔接种一只健康家兔,家兔于24小时后死亡。再取死亡家兔心肝涂片,发现视野内有大量两极染色的巴氏杆菌。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可确诊为鹅巴氏杆菌病。

一例禽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篇5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13年12月10日, 普兰店市丰荣街道办事处某鸡场从外购种鸡2000只, 2013年12月12日有100多只鸡体温高达43~44℃, 精神不振, 羽毛松乱, 弓背缩头, 头藏于翅下, 离群呆立, 不愿走动, 带有剧烈腹泻, 粪便呈灰黄色或深绿色, 头冠、肉髯呈蓝色。呼吸困难, 从口鼻流出淡黄色带泡沫的黏液, 张口呼吸时, 发出咯咯声。至2013年12月15日发病鸡只150只, 死亡鸡只105只。

2. 剖检特征

在皮下组织、腹膜、脂肪、肠系膜、肠浆膜、生殖器官等处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 心包膜常有大量出血, 心包内积有渗出物。心冠沟、心肌和心内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肝肿大呈红黑色, 表面布满灰白色或黄色的坏死点。经常有肠炎变化, 以十二指肠出血性炎症最为严重。在胸腔和腹腔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类似煮熟的蛋黄。慢性的除上述病变外, 鼻腔及上呼吸道内积有黏稠分泌物, 腹膜和卵巢出血, 可见卵黄破裂, 并在腹腔内存留, 或在其他器官上附着干酪样卵黄物质, 肉髯水肿, 关节肿大, 切开有炎性渗出物或干酪样坏死。

3. 实验室检验

取病死鸡的病变部分进行分离培养, 新分离的细菌有荚膜, 经培养后迅速消失。革兰氏染色阴性。镜检呈细小、两端钝圆的球状短杆菌, 多散在, 不能运动, 不形成芽孢。用碱性美兰着染血片或脏器涂片, 呈两极浓染, 故又称两极杆菌, 这一染色特性具有诊断意义。

4. 诊断

根据上述发病情况、临床症状, 病理学检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 确诊为禽巴氏杆菌病。

5. 治疗

孔雀感染禽巴氏杆菌病的病例分析 篇6

1发病情况

江西省新建区长镇东湖巷夏某在自家楼顶饲养孔雀17只, 另从农贸市场购进鸡2只, 与孔雀同笼饲养, 2016年2月3日鸡突然发病死亡, 2~3 d后孔雀也陆续发病, 并死亡8只。

2临床症状

发病孔雀精神不振, 羽毛松乱, 呆立, 弓背, 体温达43℃~44℃, 呼吸音增粗, 鼻和口中流出混有血色的粘液, 不断甩头, 拉绿色或白色水样粪便, 喜欢喝水, 鸡冠、肉髯发绀呈黑紫色、水肿、发热并疼痛。

3剖检病变

肺脏充血、出血, 心内外膜见有出血斑点, 肝脏稍有肿大, 周边有灰白或灰黄色坏死灶, 脾肿大、出血。急性死亡的子宫、十二指肠、小肠、盲肠浆膜、黏膜严重充血和出血。

4实验室诊断

4.1快速诊断试剂卡

通过采集孔雀口腔、泄殖腔棉拭子, 利用高致性禽流感病原快速诊断试剂卡进行快速检测, 结果阴性, 从而排除了高致性禽流感病。

4.2抹片镜检

取病死孔雀的肝、心血抹片镜检, 均见到两端钝圆, 单个存在的细小球杆菌, 多数菌体呈典型的两极浓染。

4.3细菌培养

取病料肝接种于普通琼斜试管内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 h, 可见湿润、圆形、隆起、周边白色的菌落。取急性病死孔雀的心血、肝、脾、淋巴结、肺等组织涂片, 用瑞氏和或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 显微镜检查, 可见卵圆形、两极浓染的球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

4.4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病状、剖检和实验室检查即可作出确诊, 孔雀是因为鸡先发病死亡而感染了鸡巴氏杆菌病。

5防制措施

5.1因该病原是由巴氏杆菌引起,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故用敏感药物治疗, 如氟苯尼考、金霉素、杆菌肽、环丙沙星、四环素类药物、霍乱宁片喂服。

5.2每只肌肉注射青霉素5~10万u, 2次/d, 另将0.5%磺胺二甲基嘧啶拌在饲料内饲喂, 连用3~4d。

5.3对死亡孔雀进行无害化处理, 并用消毒剂对圈舍及所有设备进行多次彻底喷洒消毒。

6小结

6.1禽霍乱是对鸡、鸭、鹅、孔雀等禽可共同感染发病、死亡率高的传染病, 一旦发病, 将造成重大的损失, 所以严格禁止畜禽或禽类混养和从外购进不健康的家禽或珍禽共养。引种后必须经严格隔离一个月以上, 免疫和临诊健康方可混群。

6.2本病与禽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在临床症状、病理解剖有很多相似之外, 并容易混合感染, 要确诊本病, 一定要取病料涂片镜检, 并进行实验室的病原分离鉴定。

6.3应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 所以应注意禽舍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垫草要勤换, 同时应注意禽舍的温度变化和通风透气, 定期做好禽舍消毒。

禽巴氏杆菌 篇7

该病的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 组织或血液涂片瑞氏染色, 菌体呈两极着色。巴氏杆菌对消毒药的抵抗力不强, 5%石灰乳、1.5%漂白粉、3%臭药水及其他消毒剂均可使用, 1 min即可将其杀死。该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 60℃经10 min即死亡。在日光直射下, 薄涂片的病菌可很快死亡。在腐败尸体中可存活3个月。对各种试验动物, 如小白鼠、家兔等均可致死[1,2]。

禽霍乱侵害所有的家禽及野禽, 鸡、鸭最易感, 鹅的感受性较差, 该病的发生有时是由外地传入, 有时可自然发生。外购病禽或处在潜伏期的家禽都可带入该病。禽霍乱的病原体在自然界分布很广, 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 在健康禽体的呼吸道中就有该菌, 但不发病。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天气突变、长途运输、阴雨潮湿等都能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消化道和呼吸道是该病主要的传染途径, 机体抵抗力减弱和细菌毒力增强时即可发病。特别是当有新鸡转入带菌的鸡群, 或者将带菌鸡调入其他鸡群时, 更容易引起发病流行。该病常发生于成鸡, 成鸭、雏鸡也有发生。发病季节性不明显, 但以夏末秋初为最多, 在潮湿地区也容易发生。主要通过呼吸道及皮肤创伤传染。病鸡的尸体、粪便、分泌物和被污染的运动场所、土壤、饲料、饮水、用具等是传染的主要来源。维生素缺乏症、蛋白质及矿物质饲料缺乏、感冒等皆可成为发生该病的诱因。昆虫也可能成为传染媒介[3,4]。

2011年1月, 南平市延平区某村陈某饲养的一群蛋鸭发病, 通过临床症状, 解剖检查和实验室观察确诊为禽霍乱, 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1 发病情况

2011年1月14日应某从外地墟市购回26只退毛但未开膛的鸡准备宴请酒席, 造成陈某 (住同一座房子) 饲养的蛋鸭发病, 该蛋鸭场共存栏蛋鸭165羽, 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鸭瘟、禽流感的免疫接种。据畜主陈述:该群鸭于2011年1月20日突然发病, 产蛋明显下降并停止, 有12羽无症状表现就突然死亡, 且多为营养状况较好, 大部分都能产蛋的个体。另外有20多羽鸭出现不同症状的拉黄绿白稀粪, 摇颈甩头, 有黏液从口中流出, 头弯到胸部, 不食或少食、呆立, 不愿下水, 第2天到兽医站求诊时发病鸭36只, 发病率21.8%, 还陆续死亡, 共死亡鸭68羽, 死亡率41.2%。邻近的住户也有半番鸭、全番鸭、鸡相继发病, 周围离较远住户家禽没有发现异常现象。

2 临床症状

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 离群呆立, 不愿行走、下水, 行动缓慢无力, 独蹲一隅, 闭目瞌睡, 羽毛松乱, 两翅下垂, 缩头弯颈, 食欲减少, 少食或不食, 体温升高, 渴欲增加, 嗉囊内积食不化。鼻和口腔黏液增多, 呼吸困难, 常张口呼吸, 摇颈甩头。企图排出积在喉头的黏液, 故有“摇头瘟”之称。病鸭排出黄绿白稀粪, 粪便腥臭味。有的混有血液, 有的病鸭发生气囊炎, 病程稍长者可见局部关节肿胀, 病鸭完全不能行走或跛行, 还有见到掌部肿如核桃大, 切开见有脓性和干酪样坏死。

3 病理变化

剖检6只病死鸭:病鸭的腹膜, 皮下组织及腹部脂肪常见小点出血, 心包内充满透明橙黄色渗出物, 有的含纤维素絮状液体, 心冠脂肪, 心外膜有出血明显, 肺呈多发性肺炎, 间有气肿和出血, 鼻腔黏膜充血或有出血, 肝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 肝稍肿大, 质变脆, 呈棕色或黄棕色, 肝表面有许多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点, 脾脏一般不见明显变化, 或稍微肿大, 质地较柔软, 肌胃出血显著, 消化道内含有大量黏液, 肠道以小肠前段和大肠黏膜充血、出血严重, 小肠后段和盲肠较轻, 肠内容物混有血液。

4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取病鸭肝脏组织触片, 瑞氏染色, 镜检可见到两端浓染的卵圆形, 两极着色明显有荚膜的小杠菌 (由于乡镇条件限制, 其他未做) 。

5 紧急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 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鸭霍乱, 故将病鸭立即隔离饲养, 场地用200 mg/kg消特灵 (二氯异脲酸钠粉) 每天消毒1次, 对病死鸭深埋处理, 做好鸭舍的通风换气和保暖, 加强饲养管理。同时, 先做药敏试用, 选用最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 剂量足, 疗程合理。 (1) 病鸭用青霉素每只鸭胸肌注射5万~10万单位, 每天2次, 连用3~5 d。 (2) 用0.1%氧氟沙星拌料或饮水, 疗效较好。每天2次, 连用1周, 鸭死亡明显减少后, 继续投药2~3 d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6 诊断

根据临床检查, 剖检病变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杠菌病, 即鸭霍乱。

7 体会

(1) 农村宴请酒席到市场所购买的动物或动物产品, 必须经当地兽医部门检疫合格, 并盖有动物检疫合格印章和兽医站出具的检疫证明, 方可购买。同时场地被污染后要做清洁冲洗。喷洒消毒药十分重要, 可以及时杀灭环境中被病禽污染的传染源, 杜绝外源性致病菌诱发该病的发生, 最好能在当地购买自产自销商品动物。

(2) 该病既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 又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多雨潮湿、气候多变、饲养管理不当等应激因素存在时, 或者有外源性致病菌污染环境、饮水时, 都可诱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多呈急性暴发, 对养殖业危害较严重。因此, 要尽快确诊、给药治疗。

(3) 对常发地区或鸭场, 可考虑应用疫苗进行预防, 免疫预防有灭活菌苗有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 免疫期3~6个月, 有条件的地方可制作自家灭活苗对鸭群进行注射。

(4) 发病后的防制措施, 鸭群一旦发生该病后, 在治疗病鸭的同时, 在假定健康群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对鸭舍、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用具, 应彻底消毒或冲洗干净, 粪便及时清除, 堆积发酵处理, 将病死鸭全部烧毁或深埋, 发病鸭群还应实行封锁、隔离、消毒[5]。

参考文献

[1]陈文彬, 邹殿民, 陈彩玲.禽霍乱的诊断及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 2011 (4) :111.

[2]黄婵燕, 黄纯华.禽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J].家禽科学, 2011 (1) :33-35.

[3]时太坤.一例鸭禽霍乱的诊疗[J].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 2010 (10) :46.

[4]王坤彪.禽霍乱的有效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 (10) :89.

上一篇:游戏学习法下一篇:纳米碳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