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宣传

2024-10-21

高校思想宣传(精选12篇)

高校思想宣传 篇1

近期,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中, 习近平总书记对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作出了新的要求, 他指出, 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是指导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准则。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准确把握《意见》的精神实质, 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 扎实稳妥地搞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意见》指出,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做好高校宣传阵地建设, 是一项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和战略工程, 事关高校能否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 事关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能否得到坚持, 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能否得到有效培养, 对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巩固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局面, 意义重大而深远。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密集、人才汇聚的高地, 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在高校不断加深和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西方加紧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渗透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对青年师生的争夺, 高校已成为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最前沿, 成为抵御和防范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重要阵地, 成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斗争的重要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 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意义。高校只有及时主动地占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制高点, 凝心聚力, 塑造强大的民族精神,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方向,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话语权、控制权和领导权。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直以来, 高校绝大部分师生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当前,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卓有成效, 但是仍存在一些隐患, 需要我们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1. 意识形态领域暗流涌动

目前, 世界上多种文化价值观交锋激烈, 某些西方国家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向全世界推广, 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异己, 对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渗透非常频繁, 尤其是思想文化领域的高校, 更是西方渗透的一个重点。国内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以学术为借口, 放松了警惕, 在高校肆无忌惮地传播宣扬西方的文化价值观, 稀释主流文化。

2. 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正在形成

新时期, 思想领域的差异性、选择性、多变性和独立性已经不能与往日同日而语, 以主流价值观统一人们的思想会更加困难。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让人们在择业时有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高校社会化办学程度的加大和社会组织的多样化使学生不再仅仅作为高校的个体而存在, 也作为某个社会组织的成员参与各种活动, 这对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和方式提出了挑战;当代大学生体现出了更加鲜明的特征, 他们个性强、能力突出、特点鲜明、开拓进取劲头足, 但是, 缺乏配合意识, 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 作为高校教师, 不仅要发展好当代大学生的优点, 也要对其不良倾向加以管理和正确引导, 指引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3.新媒体环境复杂

当前, 在网络上争夺主动权、唱响主旋律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网络对青年学生的渗透力极强, 已经成为青年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近年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应用, 使得青年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更强, 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应对新媒体, 是对我们的一个不小的挑战。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有意地将话题引到社会热点和政治上去, 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价值解读, 给高校的稳定带来了很多隐患。例如, 过去校园内发生的一些问题经过有关管理部分的处理就能很快地平息, 但是, 经过网络的传播, 就容易变成群体性事件。因此, 网络舆论引导任务十分繁重,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对策

贯彻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 系统地做好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 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

1.必须占领社会主义的主阵地

高校要有计划地、系统地组织青年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感, 耐心细致地解答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 增强青年学生对于错误思想和价值观的免疫能力。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入脑、入心工作, 把主流价值观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实践中, 强化政治理论课程改革, 突出效果, 在学校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 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使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让这种信仰能够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2. 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整个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守住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高校党委要确实履行好守土有责的责任。党委书记要亲自抓, 在当前的形势下, 尤其要有忧患意识、主动意识和一盘棋的意识, 在政治方面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切实担负起责任。要把依法治校和意识形态工作结合起来, 做到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 把意识形态工作融入教书育人的实践之中。要坚持完善和落实意识形态研判机制, 及时准确地把握师生的思想动态, 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 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上蔓延, 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 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严肃课堂纪律, 加强高校的课堂管理, 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严格高校学术交流活动的审批, 加强对研讨会、论坛、报告会、讲座等宣传阵地管理, 不给错误言论以传播渠道。

3. 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任务, 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主体。因此, 必须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 让“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成为每一个高校教师的职业标准, 既要做到专业知识扎实, 又要对学生关爱有加, 做学生爱戴的教师;要让教师自觉投身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去, 让教师意识到自己也是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师德师风败坏的教师要严肃处理, 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上一票否决;要教育教师守住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 带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带头做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发出理性声音, 激发和传递正能量。

4. 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要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 构建合理的高校信息监控机制, 让网络成为唱响主旋律的阵地。要建设一支以青年教师和学生为主的舆论引导员队伍, 打造主流价值观宣传阵地的品牌, 推进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建设。

5. 必须落实主体责任, 完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 严明政治纪律。校院两级党组织都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敢抓敢管, 敢于担当, 强化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 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二是完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要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构建党委统一领导, 党政工团协调配合, 党委宣传部负责组织, 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院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进一步完善保障。要把宣传思想工作“虚功实做”, 充分认识其极端重要性, 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保障, 加大投入, 在待遇、职级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 要注意保障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发展。对于硬件建设也不可忽视, 要为宣传思想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保障场地、设备等硬件的及时更新和维护, 为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保障工作。

高校思想宣传 篇2

社会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和新要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也显得更为重要。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可概括为如下方面:

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办学方向上的导向作用

1、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通过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能够使广大师生全面、深刻理解和认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保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

2、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培养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助于高校师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

3、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进行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还能够使人们认清国际国内的局势,了解世界的动向和发展趋势,拓宽视野,增强人们在复杂的形势下分辨是非的能力,认清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图谋,激发爱国热情,努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规定和要求,贯彻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4、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于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也有重大作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通过不同形式、多种途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共产党员的使命、责任教育,能够帮助广大师生员工正确地认识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理想与实现、追求自我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等辩证关系,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确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道德品质,培养独立思考的思想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自尊自强的人格意识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

二、宣传思想工作在学校中心工作中的服务作用

高等学校要成为两个中心,既是教学的中心,又是科研的中心。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于学校中心工作具有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为学校中心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能够在学校内营造一个重教学、重科研、重学习的环境氛围,形成一个长期影响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良好校风。

2、为师生员工提供服务指导

(1)学习、工作中的服务指导。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和教职工解决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咨询服务。主要针对一些心理问题、业务问题、理想信念问题等提供服务指导。

(3)就业指导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要走向市场,实行供需双方的双向选择。

(4)生活服务。

3、化解矛盾,增强凝聚力,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具有理顺情绪,疏导思想,化解矛盾的功能。

三、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的作用

高校思想宣传 篇3

关键词: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238-02

一、引言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园地,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肩负着为中国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任务。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也因此而显得格外重要。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所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在此,笔者就根据新形势的发展,以赤峰学院、赤峰职业技术学院、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赤峰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高校为例,来就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的建设与管理来做以简要分析。

二、现状

高校宣传思想阵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高校宣传思想阵地涵盖了宣传栏、标语、学术报告会、校园文化活动、校史展览馆等各类活动;从狭义上来说,则主要是指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和校园电视。从高校宣传思想的工作实际来看,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和校园电视是高校校园的主要媒体,也就构成了高校最为主要的宣传思想阵地;而宣传栏、标语墙、电子屏等则构成了辅助性的宣传思想阵地。

(一)四所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基本情况

从表1来看,赤峰市高校高度重视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四所高校都办有校园广播,建立了校园网、校史馆和图书馆,设置了数量不等的宣传栏、电子屏、标语墙等。

(二)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状况分类分析

1.校报

校报是学校的党委机关报,具有较强的办报育人作用,是目前四所高校宣传思想载体中运行较为规范的新闻媒体,其中赤峰学院报的办报历史超过了13年,其他三所高校属于新建设高校,办报历史不长,但工作机制健全。从归口单位来看,四所高校的校报由归属学校党委宣传部门直接管理,编辑人员由专职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般一月出一期,建有严格的稿件报送、审定、刊发制度,校报稿源比较充足。

2.校园广播

四所高校的校园广播都是学生参与最广、受众最多的宣传阵地,也是受学生欢迎度较高了宣传阵地,九成学生将听校园广播当成了自己一天当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四所高校的校园广播都隶属于学校团委,由普通话水平较高、热爱播音事业的学生负责播音工作,并配有播音指导教师。从播音范围来看,广播喇叭覆盖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主要的学生活动场所,早、中、晚各播放1个小时左右,播放内容以时事新闻、红歌点播、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从广播效果来看,近七成的学生比较喜欢校园广播。

3.校园网络

近年来,四所高校在校园网络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员和设备,主干带宽均为1000M,覆盖了教学区、办公区和计算机实训室。党委、团委、学生会、各系部均建设自己的二级网页,思想教育内容丰富而充实,体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

4.校园电视

目前,四所高校均未建成校园电视,从原因来看,四所高校都倾向于“建设电视台投资过大,不符合学校的办学规模”。从学来看,有60%的学生希望学校建设电视台,但也有40%的学生认为校园视频完全可以替代校园电视的功能。

5.形势政策教育报告会

从调查结果来看,四所高校都建有形势政策教育报告会制度,并交给党委宣传部门负责,一般每季至少办一场,规模大小不一,主讲人以本校领导和教授为主、校外专家和社会名人为辅,报告会内容主要为就业政策及形势和爱国主义教育。有77.1%的学生表示比较认可形势政策教育报告会,便也有10.9%的学生表示不想听、没用。

6.校园宣传设施

四所高校均将电子屏、宣传栏、标语墙和图书馆作为宣传思想辅助阵地。电子屏、宣传栏、标语墙的内容一般由党委宣传部门负责。从结果来看,98%的学生认为电子屏和标语墙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96%的学生每周至少去4次图书馆。

三、困境

赤峰市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宣传思想阵地的育人作用认识不足

在现实工作当中,部分高校仅将宣传思想工作当成反映学校工作的工具,对于其阵地作用重视不够。具体表现在:四所高校均未将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工作纳入到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和专题工作会上研究和部署,没有形成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对宣传思想阵地的育人作用认识不够,只将校报、广播和宣传栏等当成校园风景的一部分;不同的宣传思想阵地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不利于资源的整合统一,缺乏明确的考核制度。

(二)对宣传思想阵地的基础建设投入不足

虽然各高校均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也不否认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的重要性,便实际工作当中却出现了宣传思想阵地地位的虚化,导致了宣传思想阵地建设虚弱无力、缺人、缺物、缺钱,基础建设长期不到位,硬件建设严重落伍,甚至校报编辑人员与其他人员实行合署办公,校园广播站所使用的也都是陈旧落后的设备。因此,基础建设落后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的一大“瓶颈”。

(三)宣传队伍力量薄弱

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与管理,关键要靠高素质的宣传队伍。从赤峰市四所高校来看,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人员以兼职为主,专职工作人员较少,在这些人当中,具有新闻及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人更是少数。由于行家里手少,多数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还是兼职的、“半路出家”的,理论功底不足,新闻观察分析能力不足,自然影响了宣传思想工作质量的提高。另外,校园广播的编播人员均为学生,他们思想政治不成熟,对人和事的洞察能力有限,难以对校园当中发生的人和事进行深度报道,更不能胜任播发内容的“把关人”的角色,这也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传统阵地功能的弱化与新兴阵地开发不足共存

从当前来看,校报、校园广播等传统宣传思想阵地的功能呈现出了弱化的趋。在校报当中,校内新闻动态占据了一半内容,而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占据的版幅很小,加之校报出版周期长、发行量小,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校园广播也受设备质量的覆盖率的影响而削弱了宣传功效。与此同时,校园网络迅速快捷、图文并茂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没有实现宣传内容的同期上传,与宣传思想工作相关的手机客户端更属于空白领域。

四、对策

(一)保障育人功能的发挥,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

高校要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出发,深刻认识到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的育人作用,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高校领导要从当前工作出发,将宣传思想阵地建设放到也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安排和部署,强化监督、检查和落实的力度,制定并实施宣传思想阵地建设战略规划,强化在人员、组织、设备、技术上的保障。

(二)以做优做强为出发点,整合宣传思想阵地

从当前来看,高校的宣传思想阵地已经初具规模,但“内耗”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多数高校在简单地将各宣传思想阵地“拼合”起来,没有实现互补强化的目的。因此,建议各校建立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心,全面负责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统筹安排相关的人力、信息、设备资源的分配与使用,实现宣传思想工作资源的有效整合,做到宣传步调的统一和口径的一致,增加宣传思想工作的权威性、感召力和影响力。

(三)强化队伍建设,培养“意见领袖”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强调的是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强化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应该有意识、有重点、有计划地将校内学识渊博的教授、富有威望的专家和号召力强的领导干部培养成“意见领袖”,并邀请他们共同参与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使学生在校报、校园广播、形势政策教育报告会上看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声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思想教育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给予他们充分的人文关怀,使之体会到工作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李凤.浅谈加强高校网络宣传阵地建设[J].新闻知识,2007(3).

〔2〕武俊燕.浅谈高校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法制与社会,2008(7).

〔3〕郭秀芝,瞿晓昭,宗继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网络阵地建设[J].政工研究动态,2008(15).

〔4〕宁秋娅.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联动机制[J].高校理论战线,2011(9).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也是宣传思想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取得突破和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的灵魂。新形势下,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在围绕学校科学发展中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收到新成效, 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现实课题。笔者认为, 要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要在思想观念、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实现突破。

一、创新思想观念, 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性

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一些基层单位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研究分析新形势下师生员工思想认识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警惕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对师生员工的消极影响方面还做得不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还存在方式、方法和途径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等问题。究其原因, 主要是思想观念滞后。宣传思想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只有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才能保证学校改革发展和各项工作的正确方向, 才能形成做学问、育人才、促和谐、谋发展的良好环境, 才能保证学校培养合格人才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要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作用, 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有突破。

要做到三个坚持。一要坚持主动融入高校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 确立“做人人的宣传思想工作, 人人做宣传思想工作”的观念。要把宣传思想工作延伸到教学科研第一线, 延伸到班级、课堂、社团, 改变只有党群部门、宣传干部才做宣传思想工作的观念, 让所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学生都参与进来, 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全覆盖。二要坚持主动占领思想阵地。高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 必须牢牢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要加强对校园网络、校园媒体、讲座报告等宣传工具和宣传渠道的管理, 严防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思潮进入校园。要加强对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新文化形态的研究, 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要针对学生班级功能弱化这一特点, 延伸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触角, 主动占领社团、公寓 (宿舍) 阵地。三要坚持主动研究和探索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确立依托课题项目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路。当前, 新的形势对宣传思想工作尤其是理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理论宣传工作的研究和探索。要建立宣传思想工作课题立项研究制度, 确定一批立项研究课题, 力争取得一批新的理论成果, 以理论课题研究推动宣传思想工作。

二、创新工作机制, 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性

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化, 就是要按照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开展工作, 把高校宣传资源开发好、利用好、管理好, 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一) 要探索形成新的领导与管理机制。

实践证明, 宣传思想工作的机制创新, 关键是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构建新的宣传工作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 应在三个层面上下功夫。一要转变思路和想法, 变全能管理为有限管理。宣传工作一直是延续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 这种工作方式, 容易产生形式主义, 限制宣传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 必须探索建立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在完成上级任务的同时, 尊重首创精神, 鼓励开展工作创新, 实现为高校事业发展服务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新功能。二要加强团结协作。做强做优宣传工作, 必须注重整合宣传工作优势资源, 组建团队, 力争出大成果、大项目。如, 按照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 各高校在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普及化宣传的方式方法上创新, 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等方面, 可开展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 可结合本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 组建团队搞课题攻关, 发挥集体智慧, 走出新路子。通过这一办法, 切实构建起依托课题抓宣传、整合资源促宣传、重点突破强宣传的新机制。三要形成宣传思想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高校要把宣传思想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 成立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机构, 由学校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要建立协调机制, 做到分工科学、责任明确、制度完善, 切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宣传思想工作领导体制。

(二) 要积极探索建立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制度。

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运行体系。使党委宣传部成为宣传资源高度整合的部门, 形成大部门大机构的运行机制。二要建立宣传思想工作督促检查制度。要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 及时对宣传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评议, 总结经验, 推广典型, 查找问题, 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要坚持把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

(三) 要探索形成新的保障机制。

一要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要善于发现、培育、树立各类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 对提升学校形象、打造教育品牌、奉献优秀作品、做出优异成绩的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二要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要结合学校发展, 根据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定期制订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划, 做到目标科学、任务具体、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调有力、措施落实、工作有序、奖惩分明。要把宣传思想工作纳入学校干部的年度考核体系之中, 以调动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积极性, 稳定宣传思想工作者队伍。

三、创新队伍建设方式, 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而具体的执行者, 其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按照“建队伍、强素质”的要求,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队伍。

强素质, 就是要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定期举办宣传干部培训班, 组织学校宣传工作者开展学习培训和调研考察, 不断提高通讯员队伍的政治思想修养和业务技能水平。加强队伍建设首要的是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理论学习,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学习动力机制、考核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长效机制, 用制度保障学习。通过树立宣传典型、表彰先进等建立动力机制, 培养宣传干部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学习档案把学习情况纳入到对宣传思想干部的考核之中, 使学习成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和完善学习网络机制;要建立学习保障机制, 坚持理论学习的“四定”, 即定学习的专题内容、定专题研讨的基本问题、定自主学习的精读书目、定学习体会的基本题目, 保障学习的长效性。要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熟悉宣传业务、具有丰富经验的宣传工作者队伍。要吸引和选拔一批有能力、有激情、想干事、愿奉献的人才充实到宣传工作战线。

参考文献

[1].莫诗浦.在“三个突破”中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华网.http://news.qq.com, 2008

[2].张奕.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坚守与创新[N].北京联合大学校报, 192, 2

[3].杜海波.关于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J].才智, 2008

[4].祝春秀, 刘建勇, 温木兰, 陈晓东.论社会结构变化与宣传思想工作创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高校思想宣传 篇5

袁贵仁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对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总部署总动员。学习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

一、充分认识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意义

《意见》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贯彻落实好《意见》,需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校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意识形态工作,连续25年保持稳定,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高校宣传思想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师生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高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的任务更加凸显﹔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紧迫。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贯彻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必须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入手,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强化正面引导。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紧迫的、常抓常新的工作。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着力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生动案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实施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发挥好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把我们底气充足的思想理念讲深讲透,使我们想说的内容入耳入脑入心,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最近印发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着力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构建相互衔接、各有侧重、梯次推进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要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进一步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弘扬正气、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

二是直面突出问题,加强阵地建设与管理。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近年来,一些国家把中国的发展壮大看作是对其制度模式和价值观的挑战,加紧对我渗透分化,方法手段更加隐蔽多样,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落实好《意见》,必须不断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要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防范对外开放条件下办学面临的各种意识形态风险,努力在斗争中把握主动,赢得优势。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制定《课堂教学管理办法》,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课堂主阵地。教材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现,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坚决抵制那些传播西方错误观点的教材进入我们的大学,打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材体系,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坚实支撑。坚持“抓源头、抓审批、抓场地”,进一步规范宣传思想阵地管理流程和工作机制,不断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宣传阵地管理,不给错误言论以传播渠道。

三是重视网络建设,壮大主流舆论。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必须坚持管建结合、善管善用,按照网络生态和运行规律,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加强网络治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网络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大机遇。加强网络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职务职称评聘条件的办法,打造一支由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优秀骨干学生组成的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队伍,引导他们用中国的理论、中国的学术解释中国的奇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特色和优势讲清楚说明白,让人民群众能够听懂和认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示范性网站长远规划,推出一批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集中优势办出品牌。推进教师博客、校务微博、班级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建设,扩大网络主流舆论阵地。继续加强对校园网用户管理,与有关部门协同建设高校网络信息应急机制,提高网络管理水平,让网络空间成为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

四是坚持德才兼备,建强工作队伍。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关键在人。要强化高校党委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重视、抓得到位不到位,作为衡量高校党委领导能力的核心标准。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信”的问题,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把是否重视、是否善于做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重大问题的干部,要严肃追究责任。其次,要解决好“强”的问题,让搞马克思主义的人有尊严、有自信、有底气、有本事。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在大学生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才。再次,要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把好教师聘用政治关,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引导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三、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条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规律,不断增强方法自觉,注重方法创新,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本领。

一是树立战略思维,提高把握大势能力。总书记强调,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树立战略思维,善于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思考问题。目前来看,我们所面临的大势,首先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大势。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过去封闭状态下做意识形态工作的惯性思维,把意识形态斗争和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作为一种新常态,善于从战略层面应对和思考。其次就是把握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意识形态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放在哪儿。青年大学生是网民的主要群体,高校意识形态很多问题也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兴,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全媒体、大数据等特点,不断增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主动权。

二是强化底线思维,提高应对难题能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充分估计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底线思维,把工作基点放在可能出现的最大风险上,准备好对策。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赢得青年。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执政的最大优势是赢得青年,执政的最大风险是失去青年,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从这一点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极端重要、任重道远。贯彻落实好《意见》的各项任务,要宁可把问题想得复杂一些,把形势想得严峻一些,拿出综合的、具体的、可操作、有效的实施方案,决不能以文件落实文件,走过场,走形式。

三是增强系统思维,提高协同合作能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关涉教学、科研、管理各个领域,必须树立系统思维,善打组合拳,不断提高协同合作能力。目前,多部门协调配合、密切联动的管理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各自为战、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要加强统筹协调,协同合作,建立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高校思想宣传 篇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宣传思想工作 实效性

一、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以及互联网和新传媒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促使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和传播方式的多元,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收信息、了解社会、表达舆情的重要平台。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1、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对高校师生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从国际上来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网络飞速发展以来,西方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对国人传统价值观念进行着渗透和解构,而处在各种思想观念交锋、多种文化思潮碰撞前沿阵地的高校,最能明显而直接地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种种阵痛。从当前国内的形势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人们的选择也更趋多元化,对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要求更加明显,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旺盛和多元①。但同时,由于社会转型期还存在诸多社会矛盾,人们的思想也出现了各种变化,比如:在一些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一些人理想信念不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等等。这些思想正在以各种渠道渗透到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中。这些现象的存在和蔓延,使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弘扬社会正气、培育高尚师德师风、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方面的任务更加繁重。

2、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对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在开放的信息网络时代,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BBS、博客、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站进行大众传播,尤其是手机自媒体的普遍应用,任何人的言行经媒体放大后都有可能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形成重大的“新闻事件”或危机事件。对大学生而言,新兴媒体不仅在学习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且已形成较强的依赖性,使他们的思想受新兴媒体的影响更大。因此,这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引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3、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社会对大学的负面情绪增强,为当前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增加了新难度

近年来,许多高校出现的领导干部作风腐败、学术研究造假产生的学术腐败、学生心理脆弱导致的虐杀别人或自杀行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落后造成的效率不高、分配不公等、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导致参加高考学生减少、社会对高等教育颇有微词等等问题,这些热点问题在吸引社会关注高校的同时,让公众产生了对高校的负面情绪。使学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二、全媒体时代如何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胡锦涛同志指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要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改革创新,就是要用时代要求审视宣传思想工作,以改革精神推动宣传思想工作,积极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②这也是判断宣传思想工作是否具有实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1、遵循宣传规律,把握舆论导向,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去谋篇布局,紧紧围绕高校的办学目标,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来开展理论武装、引导舆论、化解矛盾、提升认识、凝聚人心的工作,引导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努力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舆论支持。

2、整合各种资源,拓展宣传途径,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谁掌握了新的科技手段,谁的信息就传播得最快、最广,谁的影响力就越强③。高校新闻媒体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在育人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新闻媒体融合要切实改进高校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坚持对校园活动、师生的模范事迹、先进典型等正面题材进行充分报道,使这类话题成为师生关注、讨论的焦点,增加校园媒体的参与性、贴近性和吸引力。要加强对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新文化形态的研究,积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载体④,全力打造以高校校报、校园新闻网、广播台、有线电视台等多媒体融合而成的高校“全媒体”。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在开发新的现代宣传媒体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独特作用,实现平面、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的有效整合,使新闻宣传工作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3、构建培训机制,建设专业队伍,提升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职业能力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是按事业单位干部系列来管理,不能评专业技术职称,缺少新闻职业人的专业追求,没有明确的新闻职业发展规划。有的高校由于人员编制问题,宣传工作人员已出现严重的老化现象,他们虽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在新媒体技术方面却存在短板;有的高校不断轮岗,致使许多不懂宣传工作的人员轮岗到此,有很长一段学习期和适应期,降低了宣传工作的效率。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宣传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宣传思想工作者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对宣传思想工作本身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影响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新媒体时代,高校的宣传工作者应该学会使用网络,善用微博等新兴媒体,对一些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加强与网民互动,进行舆论引导,提供正能量,但有的宣传工作人员还未掌握使用微博、BBS、论坛等发贴的技术手段,没有设立账号,致使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宣传工作者除自身需要重视学习外,各高校党政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对宣传思想工作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和培训,推进分层次、分梯队培养工作。可以通过研究和制定队伍建设规划,拓展发展空间,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包括形势政策的学习、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等方面的培训、实践锻炼和交流考察等形式,帮助他们不断地开拓思路,开阔视野,让他们感觉宣传工作有乐趣、有盼头,能创新、能实现自我价值,以此提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效率。

4、构建应急机制,加强分析研判,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正面引导能力

在外界大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高校在改革发展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成为社会新闻热点,为高校工作带来不小的舆论压力,甚至成为一种危机事件。有的事件若处理不当,还会对师生的思想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但有的高校面对突发事件,从学校的领导层到宣传部门首先想到的不是“解”而是“捂”,想到的是怎样能删贴把事件抹杀掉。有的学校没有应对机制,采取拖延、冷淡处置的方式,最终导致事态扩大,形成了舆论危机。

在校园发生突发事件后,宣传部门要及时了解事件真相,加强分析研判,让新闻发言人在第一时间给出解释,千万不能简单地删帖了事,而应以诚恳、耐心的态度回复,并听取各方不同意见,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培养意见领袖,积极引导学生对突发事件的正确认识。对于有负面影响的言论,积极疏通和引导,努力使网络和其他校园媒体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如若一味删帖而不作回复疏导,只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叛逆心理,反而还会吸引来更多的网民以及社会传统媒体的关注和跟进,造成二次危机效应,甚至引发社会和师生对高校的信任危机。要以真实、真情将危机化解,尽早还校园一片祥和与宁静,尽量消减突发事件对师生的思想产生的负面影响。

【基金项目:2011年陕西理工学院校级项目(SLGKY11-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萧思健,《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

②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2

③刘云山,《与时俱进奋力开拓 狠抓落实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到新水平》[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

④陈恕平、关天冲,《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提升实效性》[J].《社科纵横》,2010(8)

(作者:陕西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编辑)

以改革创新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篇7

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一) 经济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云计算、大数据与互联网等快速发展, 科技革命重构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 大部分发达国家均走上了“再工业化”道路, 在此背景下, 我国提出了“互联网+”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 进而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创新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不足, 随着世界文化、思想交流与融合的深入, 高校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文化、思想交融平台, 而高校学生极易受外来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

(二) 高校的发展

我国高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主要体现在其职能方面, 高校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 唯有培养出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才才能够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 进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增强。高校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力量,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要推进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要落实宣传思想工作的各项措施。近几年, 各地高校均积极开展宣传思想工作, 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加强了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进而为宣传思想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但在新形势下,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缺少针对性、高效性与主动性, 因此,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改革与创新, 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念,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大学生的成长

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 其优点十分显著, 如: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强等, 但其成长中的缺点也不容忽视, 如:不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等, 对复杂问题的分析、理解与判断存在偏差, 特别是部分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 其缺点更为明显。同时,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下,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普及率相对较高, 其中传播的信息较为复杂多样, 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为了促进大学生实现健康的、积极的成长, 使其坚定社会主义建设及共产主义理念, 要注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 并对此项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 进而保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符合大学生成长的需求。

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的措施

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日渐显著, 为了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与领导权, 要坚持改革与创新,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高校建设及大学生成长等情况, 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师生。

(一) 在理念方面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更新思想理念, 通过改革创新, 以便于指导宣传思想工作。在互联网+时代下,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积极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 要利用互联网+时代下的宣传理念, 将其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提条件, 其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下:

一方面, 突破传统理念, 以往高校将宣传思想工作作为软指标, 并认为此项工作是党政部门、政工干部及辅导员的工作内容, 与学校其他人员无关, 但在新形势下,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对复杂的环境与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证其高质量的完成, 要具备整体性、全员性与全面性。

另一方面, 明确自身职责,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师生员工为主体的原则, 并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将维护、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 在此基础上,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才能够更加显著。

(二) 在内容方面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 其成绩十分显著, 但宣传思想工作仍存在不足, 特别是在内容方面, 过于关注形式, 忽视内容, 制约着宣传思想工作作用的发挥, 为了改革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要丰富其内容。

根据国务院改革创新的策略, 结合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情况, 调动高校全体师生员工的主动性, 落实科学发展观, 并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指导其实践。同时,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实施针对性、层次化的宣传教育, 具体的教育内容有政治、思想、道德、法纪与心理等, 各个内容均具有不同的性质, 其作用也存在差异, 为了保证教育目标的达成, 要遵循教育规律, 并不断创新教育内容, 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 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师生员工的需求。

(三) 在方法方面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涉及诸多的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 要注重方法的改革创新, 适合的方法是保障宣传思想工作高效开展的可靠保障。

首先, 根据内容选择相应的方法, 例如:政治教育, 此内容具有信仰性, 其方法主要为灌输、引导与控制;思想教育, 此内容具有认知性, 其方法主要为启发、引导与说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针对同一个内容, 要考虑相关的影响因素, 如:时间、对象等, 通过综合考量采取有效的方法, 因地制宜, 才能够保证宣传思想工作的高效性。

其次, 通过调查研究采用适合的方法, 利用不同的调查方法与研究手段, 掌握师生员工的思想变化情况, 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 进而保证师生员工思想情况的有效处理, 使其形成健康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念, 现阶段, 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及思想观念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生员工处于巨变的环境下, 其思想理念极易受到利益矛盾、不良思想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结合师生员工的实际情况, 遵循以人文本的原则, 维护群众的利益, 解决群众的问题, 并将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 进而才能够获得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最后,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 以广大师生员工为主体, 以其满意度为工作标准, 尊重个体差异, 保证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方法等符合不同层次精神文化的需求。

(四) 在体制方面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融入改革创新是必要的, 不仅体现在理念、内容与方法等方面, 还要积极创新工作体制, 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新时期, 体制创新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而言, 具有积极的意义, 为了实现体制创新, 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点, 坚持党管宣传、强化责任。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领导便是党组织, 在明确党领导的前提下, 不仅保证了工作的方向性, 还提高了工作的统一性;第二点, 完善规章制度,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开展过程中, 为了激发各方面人员的工作热情, 要借助可靠的制度, 在党政工团共同管理, 规范实施的情况下, 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效将更加显著;第三点, 健全长效机制, 具体包括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 它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 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要借助长效机制。

(五) 在其他方面

第一点, 加强队伍建设。高校要注重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建设, 规划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及培训, 根据政治要求, 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知识, 通过定期轮训制度、调查分析制度, 让高校教师全面完成政治理论教育, 并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与学习需求, 同时根据业务要求, 积极培养领军人才、青年杰出人才等, 使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进而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第二点, 增强网宣能力。高校要不断提升自身网络运用的能力, 把握信息网络规律, 对新媒体操作技术进行及时的了解与积极的运用, 使微信、微博等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渠道, 并且要积极利用网络语言, 注重网络舆论的引导。高校要对网上信息发布、报送及舆论引导等工作进行熟练地掌握, 通过工作能力的提高, 有效处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借助网络评论能力, 引导支持学术大师、优秀导师参与网络评论。同时, 高校要注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对网上有害的信息进行鉴别、抵制与批判, 抵御网络攻击, 进而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第三点, 强化实践锻炼。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积极推进学校间、院系间的工作交流, 制定校外挂职办法、完善社会实践, 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如:三下乡活动、驻外工作及孔子学院任教等, 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 不断丰富参与的途径, 积极建设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登记与认证, 调动志愿服务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新时期,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此项工作是重要的, 其改革创新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适应了高校发展有学生成长的需要, 因此, 在理念、内容、方法与体制等方面均要积极改革与创新, 在此基础上, 才能够保证宣传思想工作作用的发挥, 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保障将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1]于盛达.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J].现代交际, 2012, (01) :213-215.

[2]张开祝.关于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五个基本问题[J].世纪桥, 2011, (09) :54-56.

[3]李征, 马福运.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论要[J].学术交流, 2011, (12) :204-207.

高校思想宣传 篇8

高校作为党的宣传思想的前沿阵地,理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针对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媒介使用习惯,以传递党的声音、传播先进文化、体现人文关怀、激发进取精神为主旨,以打造可信、可用、可管、可控的宣传思想新阵地为目标,主动探索,精心设计,积极推进校园新媒体建设,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把新形式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落实到实处。

本文以笔者所在的黑龙江工商学院为例,对高校打造新媒体宣传思想文化品牌进行研究。

1 黑龙江工商学院新媒体发展概述

黑龙江工商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统筹用好新媒体平台和校园网两个网络主阵地,新媒体归口负责单位,党委宣传部主要以黑龙江工商学院、黑龙江工商学院官微(新浪微博)以及我们正在试运行QQ公众平台“黑龙江工商学院”等线上传播为载体,同时业务指导各相关二级单位新媒体平台,达到线上传播与互动模式整合新媒体资源,在打造学院特有的宣传思想文化品牌的同时,把党的组织建设优势转化为网上舆论优势,努力开辟和巩固学院宣传思想工作新阵地。学院新媒体运营总的责任与使命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的“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48字方针。

2“微思享”文化品牌建设

新媒体必须要擦亮自身的品牌,要有自己的校园文化风格。高校新媒体平台,作为传统媒体和网站的有利补充,要体现新媒体个性,要从“受众者”的角度考虑,以贴切和创新的文本风格服务学生,努力从一个“说教者”向大众的良师益友角色转化,增强新闻策划的可阅性。基于此,黑龙江工商学院提出了“微思享”文化品牌。微即微信、微图文,意味着“微时代微传播微素养”;思即思考,意味着高校本身对新媒体的思考及微信公众平台要带给大学生应有的文化启迪和思考;享即网络分享精神。“微思享”总体来看,即为“讲好学人的故事、做有内涵的新闻”为准则,努力推出“三有”作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努力打造“四度”网络平台,即有深度的微思共享平台,有态度的舆论引导平台,有温度的师生交流平台,有厚度的文化涵养平台。

在这样的品牌建设基调下,“黑龙江工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一系列“三有”作品。如图文策划类的《毕业季:这么远,那么近》《这是一个只愿和黑龙江工商学院分享的梦》《“漂流”图书馆,星辰大海在前方》《你爱过你的黑龙江工商学院吗?》《图标好好放,别挡住我的黑龙江工商学院》;文学文化类的《图书馆赋:育人无声书香氤氲》《重雾重雾莫忘流年归路》《陪你度过最美的春夏秋冬》《校园花开君可缓缓归矣》《晨光浓淡暖春间校园有味是清欢》《夜色亦可读诗歌亦可听音乐亦可观》;反映基层师生的《知勤人知勤事》《军训之时,只诉温暖,不言苦》《一名辅导员的告白》。

此外,高校新媒体平台理应拓展理论学习空间。微信公众平台分别组织了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国梦、新闻舆论观、“四进四信”“两学一做”“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症候”等热点问题的图文解读和资料汇编。

3“青梅”文化品牌建设

“青梅”即青年媒体人培训计划的简称。文化品牌的提出不仅有感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对新媒体的发展,更有感于在互联网冲击下的高校舆论场的应变和转型的强烈需求。

“青梅”之本在于学生。高校新媒体必须要依托大学生通讯社开展专题培训、研讨会,力求实效。

“青梅”之魂在于媒体。依托新媒体平台,秉承服务型、学术性、趣味性、文化性的原则,重策划,抓深度,改文风,讲故事,与人才培养同步推进;结合学院的学科、资源和文化建设,推进文化校园“走出去”,呈现“有深度的微思共享平台,有态度的舆论引导平台,有温度的师生交流平台,有厚度的文化涵养平台”。

“青梅”之形在于果实。高校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和文化引领的主题,寻找融合新闻宣传的现实导向、新闻创意的灵感展现、媒体情怀的感性认知中的融合点,培育起“写作+人文+策划”三维双向的学生媒体人养成果实;“服务师生+服务教学+创意图文”三方联动的校园图文产品果实;“文化资源挖掘+文化成果推广+服务人才培养”三点融合的特色校园品牌文化的果实。

4“微萌”文化品牌建设

“微萌”即校内公众平台联盟。高校内新媒体平台通过互相关联形成新媒体联盟和矩阵,互为犄角,相互推广,开辟更多的渠道,获得更多的转发与关注,最终实现提升品牌形象的目的。

新媒体联盟要建立起信息传播联动机制。建立统一入口,对于国家大政方针,学校发展理念、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组织统一发布信息或提供通用发布素材,形成宣传思想工作合力。

新媒体联盟要建立起文化成果联展机制。学校的文化理念、文化成果以及各个单位主办的展览、演出等各类活动以及文化创作,利用联盟平台统一进行推送和展示,共享文化成果。

新媒体联盟要建立起舆情事件联对机制。针对舆情事件或突发事件,统一对外进行信息发布或情况说明,统一思想,统一口径。

新媒体联盟建立起知识产权联享机制。各个平台互相授权允许转载其他成员单位已发布的消息,转载时注明来源,实现信息联动和共享。

新媒体联盟要建立起工作队伍联训机制。依托高校的宣传部门,要对各级新媒体平台宣传管理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新媒体工作能力。

5 总结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在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上,必须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和优势力量。黑龙江工商学院积极构建的“微思享”“青梅”“微萌”的新媒体校园文化品牌的时间探索经验表明,在高校“微体系”的打通与构建中,必须明确新媒体时代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了解新媒体对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带来的深刻的变革,围绕主线,突出重点,活化形式,抓住受众,才能更好的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策略与途径。

摘要:高校作为党的宣传思想的前沿阵地,理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针对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媒介使用习惯,以传递党的声音、传播先进文化、体现人文关怀、激发进取精神为主旨,以打造可信、可用、可管、可控的宣传思想新阵地为目标,主动探索,精心设计,积极推进校园新媒体建设,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把新形式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落实到实处。文章以笔者所在的黑龙江工商学院为例,对高校打造新媒体宣传思想文化品牌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新媒体,宣传思想,品牌

参考文献

[1]陈小松.高校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89-93.

[2]戴鑫蓝.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4(2):78-80.

[3]王爱丽.整合精神动力资源再塑龙江文化之魂——我看“龙江精神”的建构[J].学术交流,2012(1):11-13.

高校思想宣传 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创新宣传思想工作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核心,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邓小平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 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

当前, 我国教育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教育改革越深化, 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就会越凸显出来。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我们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更需要我们的科学决策和科学观念的引领。党的十七大把教育作为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 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 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让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改革发展中肩负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因此, 高校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 办学以教师为本, 全面推进教育创新, 使高等教育进步的过程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要始终牢记广大师生员工是学校的办学主体, 是学校各项事业长盛不衰的根基, 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师生员工的力量, 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行使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权利, 集思广益, 民主决策,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群策群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 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高校党的宣传部门, 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 凝聚人心, 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我们要牢牢把握大局, 始终坚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切实将宣传思想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不同的历史时期, 我们的宣传重点有所侧重, 宣传思想在表述上也有所不同, 但是, 必须看到其中的关联性和继承性, 与时俱进地学习, 与时俱进地宣传, 始终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

我们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宣传理念。为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宣传思想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我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更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成就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全体大学人的智慧和才干, 共同谋划学校未来发展大计。

我们要不断创新, 努力开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创新作为力量源泉。多年的工作实践, 使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在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方法的同时, 更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在宣传体制、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 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我们应牢牢把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 占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阵地, 构筑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大网络”。

学校过去五年取得成就的根本经验就是发展, 在新的基础上使学校各项工作继续上质量上水平, 还是要靠发展。过去, 我们在发展中破解了许多难题, 同时也产生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事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归根到底, 还是要靠事业的科学发展来解决。

参考文献

[1]万晖.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成才之路, 2008, (28)

[2]刘静.论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J].党史博采 (理论) , 2008, (01)

[3]王彦斌, 胡春光.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兰州学刊, 2006, (09) .

高校思想宣传 篇10

在进行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时,要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为主要目标,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能够通进行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校宣传工作主要是通过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

在进行高效工作的宣传时要充分利用校园中的传媒作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化活动的形式要能够使学生感兴趣并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实现寓教于乐,体现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为学校宣传工作开创出新的局面。随着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在高校中国的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接触也越来越多,因此,学校可以有效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网络宣传和教育,使学生在进行网络使用的同时能够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学校中的各专业特点不同,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有差别,不同学校的教育方式各异,因此要进行学生思想特点的准确把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理论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进行校园文建设时要保证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使教师能够有效将素质教育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将必修课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进行课程的开设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效果,更能够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1.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这一论断,深刻道出了社会主义大学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道出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首先,高校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教育人民, 高校是重要渠道,广大教师是重要力量,广大学生是重要对象。高校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系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进”,关系到“两个巩固”的历史重任,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其次,高校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目前,哲学社会科学70%以上的研究人员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2/3出自高校。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主线,及时跟上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步伐,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高校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第三,高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切实增强高校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在师生员工中释疑解惑、疏导情绪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净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舆论氛围,既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要求, 也是推进高校落实育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要。

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13年8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高度,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怎样认识宣传思想工作、怎样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全党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3年12月召开的第二十二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强调了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第一,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社会联系、社会交往、 社会流动日益频繁,多种多样的大众传媒、精神文化产品、娱乐方式等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不断增强。作传统形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如作报告、开大会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二,改革进入崭新阶段,改革的演进、体制的转换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失业率不断攀升,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的逐步呈现,市场风险因素的增加,给学生带来一些思想困惑和心理压力,甚至发生信仰危机。思想政治工作平衡心理、理顺情绪的任务十分繁重。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贵在创新 篇11

创新宣传思想工作,重点要在理念和思路上创新。

强调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观念创新,就是要转变过去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教育模式,努力做到扮演好职工思想状况的侦察兵、思想解放的总先导、深化改革的助推器等角色。

当好职工思想状况的侦察兵,就是要知道职工当前在想什么、怨什么、盼什么,有什么苗头性的思想和倾向需要引起注意,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在突发事件和敏感话题中,职工对企业党政领导有哪些希望和建议等等。

当好思想解放的总先导,就是要不断为思想解放、更新观念摇旗呐喊,同时自身必须是思想解放的先行者。

当好改革发展的助推器,需要通过舆论引导为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鸣锣开道,造声势,鼓实劲,让宣传思想工作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要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企业职工的思想特点和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要努力营造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氛围,教育引导职工自觉为企业改革发展献计献策作贡献。

创新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勇、善、勤。

首先是勇于创新。创新的本质在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创新难免受到传统习惯势力的抵制。因此,要不畏艰难、敢为人先,勇于打破常规,革除陈规陋习,树立开拓精神。要在体制和机制上创新,要在方法和手段上创新。要善于运用科技成果,不断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向力;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络、手机短信息等新兴阵地,搭建网上学习教育、交流沟通、文化建设、内外互动四个平台,全方位地增强职工“眼、耳、嘴、手”的功能,积极抢占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和制高点。

创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选准和用好多种多样的载体,解决“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劳动竞赛以及其它生产经营活动为载体,寻求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规律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当前,要紧扣企业的生产经营,坚持以开展紧贴实际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始终做到以正面宣传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教育职工,充分调动职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催化剂和助推器的作用。首先是着力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和运用,通过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不断增强职工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企业各种规章制度的教育,增强职工的法制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通过开展“精品工程”、质量内审、5S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等,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和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其次是加强对职工教育培训措施的研究和运用,努力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在狠抓科技、销售、管理、干部队伍等后备人才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一线操作工人的素质提高,大力培养知识型工人队伍。通过不断完善教育培养机制、正负激励机制、推优上岗机制,从根本上缓解各关键岗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每年产销旺季组织开展“每周一星”、“让党徽在大干中闪光”等立功劳动竞赛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单位、优秀个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和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活动,形成你追我赶的舆论氛围。

其次要善于创新。创新是有条件的,是有章可循的。善于创新,就要讲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讲规矩,坚持一切按法纪办事。要尊重传统,重视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出新意、求实效。为使企业宣传思想工作顺应形势,充分发挥激励、导向、鼓劲作用,企业要不断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法和手段。为依次为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可适时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职工思想动态调查,采取问卷、座谈、提合理化建议等形式,调查结果在内部网或通过专栏、靠牌发布,让大家知晓“职工追求什么?领导希望什么7工作欠缺什么?发展依靠什么?”把形势任务告诉职工,把利益前景告诉职工,从而使领导班子的决策迅速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第三要勤于创新。创新不是与生俱来、一劳永逸的。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因此,要坚持常创常新、再创再新、工作不息、创新不止。只有坚持不懈地创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才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要把企业的对内对外宣传作为展示职工精神面貌、树立企业良好外部形象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对内坚持“镜头对准一线,笔尖对准基层,话筒对准现场”的原则,运用广播、网络、画廊、班组学习专刊、宣传靠牌等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报道工作;对外则通过国家、省、市的主流媒体大力宣传企业三个文明建设成果,既激发职工的士气,增强企业的感召凝聚力,又向行业内外“推销”自己,赢得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贵在创新,贵在与时俱进。只有紧紧扣住企业生产经营的“脉搏”,不断研究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使内容更加丰富实际,形式更加生动多样,手段更加先进有效,机制更加健全完善,才能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打造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良好氛围。

高校思想宣传 篇12

1多元高校舆论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

1) 新媒体传播渠道发展迅猛, 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的重要群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 截至2015年6月底, 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6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8.8%, 而手机网民的规模也已达到5.94亿。2015年5月, 腾讯公司公布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 微信覆盖了90% 以上的智能手机, 用户群体主要为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四类。在广东某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大二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 经常使用手机微信进行信息传播的比例达到92%。由此可见, 大学生使用手机微信进行信息传播所占比例非常高, 对掌握新媒体传播渠道的能力十分强。

2) 自媒体传播渠道存在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 在互联网+ 手机网络的传播时代, 每一位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同时也不断接收和更新来自外界的信息, 人人处于信息海洋之中, 同时也为网络世界提供大量信息。这种互动性新媒体传播工具下的信息世界, 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软件的大量普及使用, 使“人人都是自媒体”已成为现实, 促进了“全民围观式”的透明社会的形成。在这种舆论环境之下, 要想控制信息的传播成为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3) 舆论生态环境存在多元化和复杂性。在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所能接触的传播渠道来说, 信息的来源存在多元化。既有学校、各院系主办的报纸、学报、刊物、广播、宣传栏等传统传播渠道, 一般由校院两级官方机构主办和发布, 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也有各类大学生社团举办的各类宣传制品, 传播的内容一般有严格把关;校院主办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新兴媒体, 由于一般有专人发布和比较严格的信息发布管制, 仍是较为严肃和权威的传播渠道;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互联网和手机各类app软件提供的信息传播渠道, 由于与校外社会信息相连互通, 因而存在复杂性, 许多不实信息经常充斥其中, 还有一些不健康信息也可能侵害大学生心身健康。

2多元舆论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

1) 传播渠道多元化, 让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在全球性互联网上, 各种思想意识形态都是敞开传播的, 甚至还存在一些涉黄、诈骗性信息也可能危害到大学生心理健康。一些对大学生心理具有毒害性的网站时刻都可能侵害到受众,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渠道实施诈骗、 诱色等犯罪行为, 也可能威胁到大学生正常生活。 可以说, 新媒体已经成为争夺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对高校思想教育而言, 打赢这场仗具有深远意义。

2)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模式受到冲击, 需要管理者不断探索和调整。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模式, 一般存在单向性, 主要由传播者主动向受众进行灌输性传播, 作为受众的大学生群体成为被动接受的地位。但在多元化舆论传播环境下, 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不再是单向性, 而是双方传播, 两者的互动性越来越强, 且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定位越来越模糊。这对宣传思想工作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一直扮演传播者角色的学校管理者们如不切实转变传播渠道和话语体系, 将存在与受众“离心离德”的风险。

3) 如不及时疏导大学生思想问题, 极易诱发高校舆情事件。随着信息流动性十分频繁, 高校已不是一个封闭的领地, 而是与社会紧密相连。一些个别人的言论, 如在互联网上进行放大, 可能演变成一个网络舆论的焦点。如北京大学孔庆东骂人事件, 可能由一个特殊语境下的个案, 演变成一个影响到学校形象的舆论事件。一些在大学生群体中酝酿的不满情绪, 如得不到释放和及时疏导, 也可能诱发为一场舆论风波。这些因个案引发的高校舆论事件, 对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极大的挑战。

3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路径选择

1) 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法的同时, 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来指导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争夺思想阵地和树立大学生正确思想意识形态过程中, 要善于利用科学理论来解释和指导当前工作, 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大学生头脑, 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方式,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转化为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并契合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有效传播。多种方式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办好校园网络、校史馆、主题文化园、学生社团等文化传播平台,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 活化到各种校园生活中去。

2) 善于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 形成师生共同话语体系。针对多元化的舆论环境, 要不断深入学习和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 研究传播效用和有效渠道, 不断改进传播渠道和方法。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渠道工具具有更新升级快、转移性强、受众年轻化等特点, 从最初的博客到后来的微博, 再到现在微信的火爆, 每当出现一款具有颠覆性的传播平台之后, 都可能引发一场传播渠道的演变。但不管这些平台如何变化, 都符合互联网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高校思想工作者们要及时掌握互联网技术发展进程, 及时占领新媒体的舆论阵地, 形成与大学生群体一样的话语体系, 才能既做到对新兴舆论工具的监控和管理, 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工具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引导, 提高思想宣传工作的传播效率。

3) 建立和完善“学校+ 辅导员+ 学生干部” 的舆情应对机制。为应对一些可能出现的突发性舆情事件, 应逐步构建一套“学校+ 辅导员+ 学生干部” 的校园舆情应对机制。充分利用党员学生干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加强对大学生群体中的思想意识问题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反馈;辅导员是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上最直接的一线管理人员, 应通过分布在各班级的学生干部及时掌握学生动向, 对可能发生的舆情事件的第一手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学校管理部门对辅导员上报的舆情动态, 应及时进行反应, 并果断出台处理意见, 通过正式渠道和权威主流媒体发声, 平息或降低舆情事件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4) 紧抓主流媒体传播渠道, 弘扬社会正能量, 加强思想正面引导。尽管传统的报刊、校园广播、 宣传橱窗等宣传渠道的传播效率有所下降, 但没有改变其权威性和主流媒体地位, 在弘扬正能量、树立良好风气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媒体中刊播正面报道, 树立正面典型, 倡导良好风尚, 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十分积极而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强化传统主流媒体的地位, 通过正面奖励激励机制, 引导大学生形成主动接收主流声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

上一篇:阅读理解两篇下一篇: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