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机器人

2024-07-09

血管介入机器人(共7篇)

血管介入机器人 篇1

1 研究背景

2015年美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血管类疾病已成为全球头号死因[1],每年死于血管类疾病的人数多于任何其他死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预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血管类疾病将继续成为单个首要死因[2]。血管内微创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血管类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并得到了不断推广与应用。而影响血管内微创介入手术效率与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术中影像导航的直观性和准确度[3]。

血管内微创介入临床手术中,医生通过屏幕上2D血管造影和X线透视图,凭经验在脑中想象三维组织结构,判断导管插入的路径与到达的位置和植入支架的位姿。该影像引导血管内介入诊疗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对术前影像定量分析不足,未能给医生提供病情严重等级的先验信息和组织变形信息等,且术前影像未在术前高效使用。

(2)为了实时追踪导管位置,医生需要术中重复注射造影剂进行X-线照射,使医生和患者被暴露在大量的射线辐射下,造成安全隐患。

(3)医生基于2D血管造影图像定性判断血管分支位置和支架距离血管目标的距离,会导致支架放置位置不准确。特别是对血管狭窄严重的病人,通过2D影像难以准确确定血管狭窄的位置,会引起支架放置位置误差。血管内介入微创手术中放置支架是通过人体自然血管通道到达血管病变区,导管植入过程中血管分支会带来路径干扰,影响导管快速到达病变目标区,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所以2D的X线透视图或血管造影无法提供给医生三维的解剖信息,影响手术成功率和导管插入时间。

(4)手术过程中,医生从2D屏幕获取引导影像信息,容易造成手眼不协调的问题。

为解决临床血管内微创诊疗导航手术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相关研究不断展开。首先,为了实现影像定量分析,Sandhu等[4]通过实现血管造影图自动分割算法,对血管异常、血管堵塞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评估。但基于2D血管造影图的分析方法,会因不合适的投影角度使图像出现线性放大,导致定量评估精度低。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作为介入式血管内成像新方式,临床证明IVUS比传统的血管造影对血管成像更清晰,对血管钙化和斑块程度的诊断更准确。Wong等[5]比较了血管造影、血管镜和血管内超声影像对病变血管的管腔直径和面积的评估,认为血管内超声可以正确评估管腔直径大小和内膜缺陷。关于IVUS影像自动分割算法也相继展开[6,7],如利用一些曲线变形和统计学分类的方法。但这些算法需要医生进行较复杂的参数设置且对噪声敏感。特别是对IVUS图像中存在的伪影噪声、Ring-down噪声、导丝噪声和斑块弱边缘等。除了结构影像,一些研究也从血管功能成像出发,采用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染料,利用荧光分子成像对血管进行细胞分子水平成像[8,9],但受限于光学成像的约束、功能成像深度浅,只能实现血管表层微米级成像。

其次为了解决术中X线过度辐射问题,Sandhu等[4]提出利用电磁线圈定位系统跟踪导管导丝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基于X线透视图的追踪方式。但是单一的电磁定位信息并不能直观反映导丝导管与目标血管区域的距离,所以在临床应用中需结合部分术中X线透视图或者血管造影图,这样的方式并不能显著解决辐射量问题。一些研究也提出将磁定位和术前CT影像结合,但该方式缺少术中组织成像,缺少术中组织变形信息,影响导航精度[10]。此外,一些研究利用超声来取代X线透视图,引导血管内诊疗导航。Onogi等[11]提出利用3D超声引导,来判断血管分支与流向并重建血管网来实现血管内治疗。Ormesher等[12]提出利用3D对比度增强的超声来引导血管内导航。但是,术中实时3D超声影像在临床手术中的使用率比较低,所以该方式的临床实用性需进一步提高,而且多普勒超声作为血管常用的成像方式,并没有被有效使用。作为血管内导航方式,利用单一模态的超声影像,其导航精度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为了使术中导航影像更直观,为医生提供三维解剖信息,一种利用多方向透视图来重建3D影像、提供三维导航信息的方法被提出[13]。但这样的方式至少需要3个方向的透视图,才能完成重建,会延长手术时间,且增加了术中辐射量。George等[14]通过外部标志点实现术前MR与术中X-ray影像的融合来引导介入手术,模型实验精度为2.4 mm,未进行动物或病人实验,难以满足临床应用准确性要求。一些研究[15,16]也提出将X-ray透视图与IVUS进行融合,通过在X透视图中分割出血管的中心线,来实现IVUS序列的重排,为医生提供一个具有三维结构的目标血管,但这样的方式受限于IVUS成像深度问题,无法直观反映出血管分支信息,且提供的三维信息不全,周围组织三维解剖信息无法呈现。这样的结合方式自动化程度差,一般需要医生进行手动干预,临床实用性低。

为解决现有血管内微创介入方式的不足,相关的医疗公司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美国强生公司开发的CARTO Merge(Biosense Webster,USA)系统[17]和圣犹达医疗公司开发的Ensite Nav X(St Jude Medical,USA)系统[18]将术前影像和心肌组织三维重建图进行结合为医生提供三维导航信息,采用磁电双定位(Advanced Catheter Location,ACL)原理,通过电场感知定位导管。该系统能减少射线辐射,但主要基于术前影像,术中实时结构影像信息少,无法提供给医生定量的血管诊断信息,且设备较昂贵。

上述相关研究未能解决临床中影像引导血管内介入诊疗的不足,所以本文从基于影像分析的术前先验、术前术中影像结合与引导、直观的血管内影像引导显示3个方面展开,提出了术中无辐射的影像引导血管内介入诊疗方法,为辐射量少、3D定量、显示直观的影像引导辅助血管内诊疗的实现提供新思路。

2 影像引导血管内精准介入诊疗中的关键技术

2.1 基于术前影像精确分析的先验信息

2.1.1 基于CTA影像的血管变形分析

以颈动脉为研究对象,Ohya等[19]分析了颈动脉周围骨骼(如头骨颌段、颈椎等)对颈动脉5个分支点变形的影响。利用一些常用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如Mimics、3D slicer对6组病人的两类CT血管影像(CTA)进行分割处理,提取出颈动脉周围骨骼以及颈动脉并标识出5个重要的分支点。为保证分割的准确性,以同一个病人两类CTA数据集分割得到的骨对象的DICE系数>0.95为检测标准。CT扫描过程中,病人位姿的不一致(如仰卧位、俯卧位及侧卧位)会导致不同病人术前CTA坐标系的不一致。为了保证采集到的多组病人数据在相同的坐标系下,引入了一个新的标准化的坐标系统。该坐标系统以颌面骨段的惯性主轴为主方向建立。把两类CTA影像中得到的骨模型及颈动脉模型过渡到该标准化坐标系后,通过图像配准的方式,获得两类骨模型及颈动脉模型之间的变形量,该变形通过X、Y、Z三个轴方向的平移和旋转欧拉角来表示。为实现两类点集模型的精确配准,使用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最后通过线性回归的方式,分析周围骨组织位移与颈动脉变形之间的关系。基于CTA影像的血管变形分析,确定颈动脉变形先验信息,为术中提高导管导航的准确性,提供一定参考。如利用非侵入式的骨固定转置或者侵入式的头销方式来减少周围骨移位,防止颈动脉变形。或者通过术中周围骨影像与术前骨影像位移测定量来矫正术中颈动脉变形,而不需要术中血管造影成像,从而减少术中辐射量和造影剂的使用。

2.1.2 基于IVUS影像处理的斑块等级分析

血管内超声(IVUS)成像是一种基于导管的血管内成像技术,可用于辅助诊断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IVUS图像分析或管腔膜和内外膜的自动识别是血管形态学特征定量分析的关键步骤,也为评估病人斑块严重程度提供了参考。血管内超声影像的自动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存在着各种图像噪声(如导丝和环状伪影等),为提高自动分割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将图像纹理特征与血管膜曲线形态特征结合的IVUS影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先提取图像的laws纹理特征后,通过训练得到有监督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20]。通过图像测试,得到基于纹理特征的分类结果,利用该分类结果与曲线变形模型[21](如参数变形模型和几何变形模型)结合,实现自动初始曲线获取,自动变形参数调整以及对图像噪声的去除。该方法将图像纹理和血管轮廓拓扑结构结合,克服了传统的变形模型分割算法的不足,可实现自动的IVUS图像术前分析,且参数和初始曲线的自动设置大大减少了临床医生繁杂的手动辅助过程。

2.2 术前、术中影像与电磁定位结合实现术中无辐射影像引导

2.2.1 术前与术中影像融合技术

在血管内介入诊疗手术中,2DUS或者X-ray影像由于实时成像的特性,往往被用于对术中组织或者介入导管及设备的成像。但是受限于图像质量和2D影像的限制,单一的术中影像常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术前高质量的CT/MR影像不仅可用于术前诊断,且通过术前术中影像的融合,可提高术中影像的清晰度和影像范围来提供更有效的影像导航信息。在血管内介入诊疗手术中,为了减少X线辐射,术中US作为血管血流成像的重要影像模态,可用于术中导航。

但是US影像成像质量低、成像范围有限且对骨头等组织穿透力差,需要与高质量的术前影像融合,来提高术中影像的清晰度。但是,由于两种影像维度和模态的差异,实时的术前与术中影像融合是一个挑战[22]。为解决该问题,在术前利用一个已标定的三维超声探头进行一次扫描,得到术前3D超声影像,并记录探头在跟踪定位系统转置下的位姿。对术中2D超声探头,同样在探头上固定定位小球或线圈,实时记录2D超声探头在术中扫描时在跟踪定位系统下的位姿。为了获得2DUS和3DUS的粗配准关系,需要融合2DUS探头和3DUS探头的标定矩阵和(标定矩阵代表了超声图像坐标系与超声探头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和2D、3D超声探头的位姿信息(如公式1)。对于不同的超声探头,将选择不同的探头标定方法,对于2D探头,设计N-线标定板。改变标定板中的绕线方式,可得到IXI线标定板,用于3D超声探头的标定。2DUS与3DUS的粗配准关系由下式求得:

基于粗配准关系,利用图像信息进一步实现2D-3DUS图像的精配准。考虑到2D-3DUS具有相同的图像模态,图像归一化相关系数是图像间配准优化度量的合适选择,同时结合Powell优化方式得到最优的配准参数。为实现术前3DUS和3DMR的配准,对两组术前影像进行分割处理后,得到组织模型,并在3DSlicer平台下手动完成两者的配准,获得配准关系。融合2DUS-3DUS同模态配准和3DUS-3DMR同维度配准,最终得到术前3DMR-术中2DUS间不同维度不同模态配准关系,如下式

Chen等[23]提出的配准框架将大部分任务(如超声标定、耗时的三维配准等)在术前完成,术中只需完成基于图像信息的局部微调,故可保证配准的速度和精度。以一个动态的心脏模型为研究对象,搭建实验平台,得到的2DUS与3DMR配准结果,见图1。经融合后,术中2DUS与术前3DMR中心室轮廓可实现匹配。

注:a.术中2DUS与术前3DMR影像;b.2DUS-3DMR配准前相对位置关系;c.2DUS-3DMR配准后相对位置关系。

人体正常的呼吸作用会引起组织变形,给图像的配准融合带来困难。为解决该问题,为医生提供更精确的影像信息,一种基于可变弹簧模型的非刚性配准方法被提出[24],通过加入一个物理约束项来保证变形中不违背器官的弹性特征。假设人体器官为弹性体,利用与连接各相邻体素的3D弹簧体作为模拟。配准中以B样条变形的非刚性方式,配准优化度量是图像信息与弹簧势能相结合:

其中,Ei代表图像信息,Ep为弹簧势能,α为权重变量对于同模态影像,图像信息选择平方差,对于不同模态影像选择互信息作为图像信息。该方法不但考虑了不同组织图像信息的一致而且考虑了组织弹性特性(如硬度和柔软度)。该方法对变形影像配准精度高,能更好去除呼吸作用影响。

2.2.2 术前CT/MR影像、术中US结合磁定位引导血管内介入诊疗

传统的术中X-ray影像引导方式,只能提供给医生2D的组织结构信息和介入导管的2D相对位置信息。而且术中需要大量重复的X线辐射并对病人重复注射造影剂。为了实现术中无辐射情况下的血管分支判别,提出了一种结合术中Freehand 2D超声(Doppler效应)、术前3DCT及电磁定位的图像引导血管内导管介入的方式[25]。跟踪系统坐标系下,介入导管的路径和位置通过电磁线圈定位的方式获得。术中Freehand 3D US运行在功率Doppler状态,将得到的US图像、导管路径与术前影像结合,可获得精确的术中血管3D图像,提供给医生目标血管与导管的相对位置信息,进行术中无辐射的影像引导。

该导航方式涉及3个重要的坐标系:病人坐标系、跟踪系统坐标系和术前图像坐标系,这些坐标系统之间的相互转换流程,见图2。由于导管路径是在电磁跟踪系统坐标系下探测的,所以导管路径能直接过渡到跟踪系统坐标系下。考虑到所记录的导管路径会受到噪声点的影响,使用最小二乘样条曲线拟合,得到一个光滑的导管路径。Freehand的Doppler超声图像利用探头标定矩阵和电磁系统下探头位姿信息,也过渡到电磁跟踪系统坐标系下。对获得的Doppler图像,通过图像分割获得代表血管的彩色像素点,利用这些像素点经三角面片化得到术中血管模型。从导管路径和术中Doppler获得的血管模型,难以得到血管分支信息,因为术中超声成像范围有限。术前CT影像成像质量高,成像范围广,所以将术中影像与术前影像结合,可以解决分支判别的问题。在3D slicer软件平台下对术前CT影像分割,可得到术前图像的血管中心线。导管路径与超声图像中血管中心线已经过渡到了跟踪系统坐标系下。应用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实现术前图像中血管中心线与术中超声图像中血管中心线的自动配准,将术前影像过渡到跟踪系统坐标系下。这样导管路径、术中血管、术前血管都过渡到了相同坐标系下,通过渲染显示为医生提供影像和导管的位置信息,引导血管内介入手术。

注:病人坐标系、跟踪系统坐标系、术前图像坐标系相互转换流程。

术前影像、术中US结合磁定位的血管内引导方法,在动物猪(44.5 kg)颈动脉(血管内直径约3 mm)进行了导管介入实验。实验证实,目标血管分支定位误差为2.4 mm,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引导方式可以准确引导导管介入目标血管进行治疗。

2.3 导航影像直观的显示方式

传统血管内诊疗导航通过屏幕2D显示的方式仅供医生进行二维观察,缺乏对目标血管和血管内病灶的空间信息感知。为医生提供更直观的引导影像显示方式,能让医生对血管内病变情况及介入导管与血管相对位置信息有直接的信息反馈,是影像引导血管内介入诊疗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

2.3.1 基于虚拟视觉反馈的无辐射血管内影像引导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X线透视作为目前导管介入的引导影像,由于缺乏事实的血管内视觉反馈,难以将一个柔性导管放置到形态复杂的目标血管位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视觉反馈的无辐射血管内影像引导方法[26]。从术前CTA影像中分割出血管,建立术前信息树(图3a),完成路径规划。术中在介入导管的前端和拐角处固定两个磁定位线圈,并利用数学建模确定两个磁定位线圈固定点与导管形状之间的关系图(图3b)。则术中通过对电磁定位确定线圈处位姿信息,可进一步推导出导管模型形态。为了实现跟踪系统和CT术前影像之间的配准关系,在术前CT扫描时,先在病人的头部和颈部放置一些皮肤标志点。这些标志点在术前CT中的坐标位置可获得,同时利用磁线圈可获得这些标志点在磁定位跟踪系统下的坐标位置。利用基于点配准的方式可获得术前CT影像与磁定位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点配准中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来减少误差。确定了两个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即可确定导管在术前CT信息树中的位姿信息。最后通过导管位姿来确定虚拟内窥镜的视角和镜头方向,基于虚拟内窥镜技术,实现虚拟视觉反馈,获得血管内成像图。所以通过将电磁跟踪与虚拟血管成像和路径规划相结合,为柔性导管介入提高直观的视觉反馈导航图像,从而减少术中X线辐射和对比剂剂量。

为了验证基于虚拟视觉反馈的无辐射血管内影像引导方法,搭建了颅骨模型颈动脉导管介入系统(图4)。术前采集CT影像,图像尺寸为512×512×258,物理分辨率为0.43 mm×0.43 mm×0.7 mm。术前CT影像与电磁跟踪系统配置误差为0.73 mm。该方法的导管定位精度为(1.80±0.85)mm。在一名专业临床医生的帮助下,利用提出的影像引导方式,在5 min内成功地将导管放置到目标位置处。传统影像导航方式下,往往需要20 min~2 h的导管放置时间,这取决于病人情况和医生技能。初步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注:a.术前路径规划与血管信息树;b.双线圈导管定位;c.视觉反馈导航图像。

2.3.2 原位透视融合显示与血管内诊疗影像引导

DSA和X线透视作为引导影像通过2D屏幕显示的方式,需要医生在屏幕和患者病灶区域之间进行视野切换,来判断手术入口、介入导管和目标血管之间的相对位置。这样就会带来手眼不协调问题,且2D屏幕导航显示方式缺乏深度空间信息感知。原位透视融合显示技术[27,28]能够提供给医生叠加到真实病灶组织中的医学影像信息,见图5。该显示导航方式能够满足三维原位可视化的临床需求,解决手眼不协调问题,提高导航精度。该技术已经应用于膝关节、导针穿刺、牙科和微创手术模型、动物实验中,也将进一步被应用到血管内介入诊疗中。

3 结论与展望

医学影像分析与引导为血管内微创精准介入诊疗提供了可能,辅助医生判断介入装置或导管与目标血管病灶区和周边组织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保证血管内手术的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但是传统的术中X-ray、DSA影像引导的方式,只能提供给医生2D引导信息,术中过于依赖医生经验,对术前影像未有效利用,且2D屏幕的显示方式很不直观。另外,术中重复的X线辐射和造影剂的使用会带来不安全因素。

本文从基于术前影像精确分析的先验信息、术前、术中影像与电磁定位结合,实现术中无辐射影像引导和导航影像直观的显示方式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了目前影像分析与引导在血管内介入诊疗中的关键技术。术前影像分析主要包括基于术前CTA影像的血管变形分析和基于IVUS影像处理的斑块等级分析。通过术前影像分析为医生提供组织和病情的先验信息,辅助术中治疗。术前术中影像结合与引导包括术前与术中影像融合技术及术前影像、术中影像结合磁定位引导血管内介入导航方法。术前术中影像并与磁定位跟踪结合,可实现术中3D影像信息和无辐射的术中导航环境。导航影像直观的显示方式部分主要介绍了基于虚拟相机的血管内虚拟视觉反馈技术和原位透视融合显示技术。直观的显示方式能够解决手眼不协调问题,提高导管介入效率和精度。相较于传统的X线导航血管内介入诊疗的方式,本文介绍的影像引导血管内介入诊疗的相关技术为3D直观术中无辐射的影像引导血管内介入诊疗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虽然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制约,如图像处理的实时性和US影像对组织成像质量需要提高,且所提出的技术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实现系统效率与可行性的评估。

可以预见,安全精确的血管内影像导航方式是血管内介入诊疗重要的发展方向。其相关研究包括:①影像分析的精确定量化,即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相关处理算法,实现影像的定量化分析;②术前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与术中高时间分辨率影像结合,通过时空分辨率互补来丰富导航影像;③通过新型影像显示方式来提高导航影像的直观性;④开发设计诊疗一体化的介入设备,在诊断的同时进行高效治疗。引导方式的安全性、导航影像的精确直观性,以及介入设备的诊疗一体化将会为更精准安全的血管内微创介入诊疗提供可能。

摘要:血管类疾病作为全球头号死因,其诊断与治疗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创伤小、恢复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原因,微创介入诊疗成为血管内疾病治疗的新趋势。而血管内介入诊疗需要借助于术中影像的引导,如术中2D X线透视图。但是X线透视图引导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术前影像的定量分析不足;缺少对介入装置及组织的三维实时影像且影像显示方式不直观;术中依赖重复的X线照射会带来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基于影像分析的术前先验、术前术中影像结合及引导、直观的影像显示3方面展开,提出了术中无辐射的影像引导血管内介入诊疗方法,为医生提供3D定量、显示直观的影像引导信息,辅助血管内诊疗。

关键词:图像引导,血管内诊疗,三维直观,无辐射

介入治疗,脑血管的“排雷尖兵” 篇2

张光国老人即将迎来70大寿。儿女们早就开始张罗,说要为老人好好祝祝寿,张老特别高兴。谁知大寿前2天,张老早上刚起床,突然觉得头痛、意识模糊,特别想吐,儿女们马上将他送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张老的脑血管上长了一个动脉瘤。让人担心的是,由于张老年纪大了,不仅传统的外科夹闭较难处理,即使是按照常用的方式用金属丝去“填充”动脉瘤,金属丝也很有可能会掉出来堵住脑动脉血管,造成危险。

我们平时经常会听到“脑子有病”之类的揶揄话。不过,如果人的大脑真的有了什么毛病,可就没这么轻松了。一旦需要开颅治病,不用说患者,就连医生也感到颇为棘手。特别是由于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治疗风险就更大了。

不过,近年来神经介入治疗法的出现和发展,使一些患者不开颅也能得到治疗。像张老先生这样的脑血管动脉瘤患者,由于发病急,如果不进行介入治疗而简单采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或是外科手术治疗的话,有70%的机会还将发生动脉瘤破裂,引发大出血,瞬间死亡。

那么,介入治疗倒底是何种治疗方法呢?它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有哪些优势?

神经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电视监视下,对颅脑疾患进行直接治疗的方法。打个比方,人体的血管就像是纵横交错的江湖河道,而介入治疗就是将不同大小、不同用途、具有治疗作用的“小船”在“有线”或“无线”的控制下,通过这些“河道”运送到患病的“码头”,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时,一般采用股动脉穿刺。在X线电视监视下,将内径为2毫米的导引管经主动脉插到供应颅脑的血管——颈动脉或椎动脉内。然后,通过导引管将内径为1毫米或更细的非常柔软的微导管选择性地插到颅内有关的动脉内,直达病变部位。然后,再根据病变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栓塞、注药、扩张等操作,达到治疗目的。一般来说,神经介入治疗损伤轻、痛苦小,对中老年患者来说危险性也降低了很多。

张老先生被推进手术室,考虑到动脉瘤有随时“爆炸”破裂的危险,医生给老人实施了防止脑血管痉挛等保守治疗后,在他大腿根部开了1个米粒大小的口子,将一个金属细丝编织成管状的颅内动脉瘤专用支架,放入动脉瘤所在部位的正常血管内,给血管里面套上“网眼袜”。然后将细导管穿过支架的金属网眼送入动脉瘤腔内,把铂金弹簧圈“释放”到动脉瘤中,将动脉瘤塞满,网眼支架挡住了金属弹簧圈,使之不突入正常的脑血管内,保证脑血管的血流通畅。经过1个多小时的介入治疗,张老先生脑中的“炸弹”被排除了。

手术完成了,但治疗和康复还没有结束。脑血管动脉患者手术后,要注意多休息,注意合理的饮食。

多吃素菜少饮酒素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维生素C、钾、镁元素。维生素C可调节胆固醇代谢,防止动脉堵塞,同时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酒类尤其是烈性酒,可促发动脉硬化,诱发动脉瘤,要少饮或不饮。

饮食清淡不过饱饮食以清淡为宜,因为嗜咸饮食,钠会进入血管壁,使其增厚,血压增高。进食量也应适当,不宜过饱。

蛋白海味不能少应保证足量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以供应身体必需氨基酸。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含有丰富的碘、铁、钙、硒、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大脑营养剂、血液稀释剂,可调节胆固醇,防止动脉瘤的发生。

血管介入机器人 篇3

关键词:血管介入术,脑血管痉挛,预防,原因,对策

脑血管痉挛(CVS)主要指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系统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生成血流涡流[1]。一般涡流速度加快时,可能对患者脑部血管壁产生刺激,进而导致血管痉挛,其发病机制相对复杂[2]。有文献提示,介入治疗与脑血管造影是引起脑血管痉挛产生的关键原因[3]。基于此,为总结血管介入术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病原因,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案,我院对收治的接受血管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展开了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血管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6~72(60.4±6.4)岁;大脑前动脉载瘤14例,中动脉11例,后动脉3例,基底动脉4例,颈内动脉8例;动脉瘤直径>11mm患者9例,<5mm者8例,5~10mm者23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5~73(61.2±6.1)岁;大脑前动脉载瘤13例,中动脉10例,后动脉5例,基底动脉3例,颈内动脉9例;动脉瘤直径>11mm患者12例,<5mm者7例,5~10mm者21例。纳入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研究对象均经脑部CT检查证实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动脉瘤破裂,拟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有脑血管痉挛相关危险因素。排除发病时间超过3d,心肝肾功能不全及术后颅内感染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术治疗,以弹簧圈填充颅内动脉瘤破裂部位。介入时机均在4d内。术中行加压维持,静滴罂粟碱。术后常规滴注罂粟碱,低分子右旋糖酐,人血白蛋白,多巴胺。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方案。术后2h,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地平,2.5ml/h,观察患者血压下降情况,若未出现血压骤降现象,则给药2h后增加至5ml/h,持续治疗2w。观察组则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方案,将2ml盐酸法舒地稀释于100ml分子量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静滴0.5h,3次/d,每次间隔8h,同样治疗2w。且两组患者均未给予其他脑保护剂、抗血小板药物及治疗脑血管痉挛的药物。

1.3 脑血管痉挛诊断标准[4]

(1)多普勒超声诊断提示脑中动脉血流均速超过120cm/s,与颈内动脉比值超过3;(2)有意识障碍,有失语及偏瘫表现;(3)CT检查可见低密度区。脑血管痉挛分级。轻度: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在120cm/s~140cm/s;中度: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在141~200cm/s;重度: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超过20cm/s。

1.4 疗效判定标准[5]

于治疗2w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痊愈:神经缺损功能评分降低幅度在90%~100%;显效:神经缺损功能评分降低幅度在45%~89%;好转:神经缺损功能评分降低幅度在18%~44%;无效:神经缺损功能评分降低幅度0~17%之间。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痊愈18例,显效14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高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见表1。

2.2 两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5例患者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2.5%,术后3~4d 1例,5~8d 4例;对照组14例发生脑血管痉挛,占35.0%,术后3~4d 2例,5~8d9例,9~14d 3例;对照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较为常见且相对严重的并发症。有研究提示,在动脉瘤成功摘除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率依然可达45%左右,且其中超过30%患者可能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表现,导致脑损伤,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残疾或死亡[6]。

本组对80例动脉瘤破裂患者采取两种不同方式治疗,以预防脑血管痉挛发生,结果提示观察组CVS发病率为12.5%,对照组为35.0%,相较早期报道而言偏低。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防治脑血管痉挛的产生是降低疾病致残率与死亡率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其预后水平的重要措施[7]。本组观察组5例脑血管痉挛患者中,据Fisher分级提示,其中Ⅲ~IV级4例,II级1例,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越大,脑血管痉挛发生可能性越大。因而,必须在出血后早期清除患者脑部血块,降低红细胞的降解,限制有害物质的释放,以预防脑血管痉挛的产生[8]。

当前临床上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血管内介入神经放射治疗方案。本组80例患者同样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给予弹簧圈栓塞处理。其中74例患者均于发病3d内行介入治疗,在降低手术风险的同时,减少了术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也有文献提示,人体血红蛋白溶解后是释放的高分子氧合血红蛋白是引起术中脑血管痉挛产生的重要原因,同时其氧化合成物可能发生过氧化反应,导致氧自由基、内皮素释放,均可能参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过程[9]。患者脑血管在较长时间内均处于积血溶解物中,造成其自身调节机制异常,血管舒张功能降低,收缩能力强化,进而导致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因而采取血管扩张药物预防方案,是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的有效方案,但同时还需注意,必须在动脉瘤处理与治疗完毕后方可进行处理,否则可能提升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率[10]。

本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其属于钙离子拮抗剂中的一种,在抑制磷酸化方面效果显著,可促进血管平滑肌舒张,阻断血管收缩反应,同时可限制由压力诱发的络氨酸磷酸化肌原性收缩作用,阻断钙离子内流,进而达到抵抗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本组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治疗有效高达87.5%,且其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仅为12.5%,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也进一步证实,盐酸法舒地尔在降低血管内介入术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龙霄翱,陈兵,陈立一,等.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介入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应急处理[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2):169-174.

[2]冯光,钟治军,段继新,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腰池引流和间断腰穿防治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89-91.

[3]王国伟,高建忠,郑虎林,等.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14):2050-2052.

[4]张志华.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及治疗体会[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7):42-44.

[5]宋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3,12(4):24.

[6]刘晓波,周格知,鲍翔,等.颅内动脉瘤破裂介入治疗失败开颅夹闭术15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9):1373-1374.

[7]杨旸,刘云会,关俊宏,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4例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出现血管痉挛的对比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7):1033-1034.

[8]李贵福,马朝晖,罗望池,等.中西医结合方案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10):1345-1349.

[9]高天,杜世伟,田荣,等.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防治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2(10):6-8.

血管介入机器人 篇4

【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治疗法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F动脉鞘置入颈总动脉,预扩张球囊通过狭窄部位行预扩张,支架在导丝支撑下通过狭窄部位,回撤外鞘将支架释放。结果:支架定位准确,34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30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8例减少70%。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介入治疗;支架成形术;颈动脉狭窄

【中图分类号】R5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13-01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stenting of severe carotid stenosis

Long Jifa

(Nanchong town center hospital ,Nanchong,Sichuan ,637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stenting of severe carotid stenosis. Method Place the 8F carotid sheath in carotid, and expand stenosis by sacculus first, let bypass through the stenosis and released. Results:The stent is fixed accurately, carotid stenosis disappeared in 32 cases, 30 cases recoverd 90% and 8 cases recoverd more than 70%. Conclusion: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is effective to treat carotid stenosis, but we need observe the safety about it.

【Keywords】intercentional treatmentstentcarotid stenosis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2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32~81岁,平均56岁。其中左侧颈动脉狭窄30例合并左侧胚胎大脑后动脉2例;右侧颈动脉狭窄42例合并右侧胚胎大脑后动脉7例; 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2例。狭窄80 %~85 %占51%;狭窄85 %以上占58%。高血压31 例;糖尿病11 例。

1.2术前检查所有患者均行CT 或MRI 检查示病灶为陈旧性或脑梗死发生已3周。均行灌注CT 检查,确定临床症状与狭窄血管有关。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未发现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

1.3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查检查正常。术前5~7 天口服拜阿斯匹灵300mg 每日一次、氯吡格雷75m g,每日一次 。会阴部备皮。术前4 ~6 小时禁食水。微泵静点尼莫地平。

1.4治疗方法微泵静点尼莫地平调控血压,局部麻醉下股动脉穿刺置入8F 动脉鞘,经鞘管送入泥鳅导丝及相应的导管(猎人头、单弯、细蒙等) 。将泥鳅导丝送入颈外动脉,先送入5F猎人头导管到狭窄段的颈总动脉后再跟进8FGaiding 管,然后撤出5F 猎人头导管及泥鳅导丝,留置8FGaiding 管在颈总动脉。沿Gaiding 管送入微导丝,经微导丝送入保护伞,沿保护伞导丝送入球囊对狭窄血管进行预扩,撤出球囊后,沿微导丝送入相应大小和长度合适的支架。支架放置后重新造影观察支架的贴壁情况及支架后的残余狭窄率、前向血流情况、是否有血管痉挛的发生。观察十分钟无异常情况发生撤出保护伞及与放置支架相关的器械,留置动脉鞘。术后3 小时拔除动脉鞘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平卧24小时,穿刺点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盐袋压迫6 小时,8 小时后右下肢可适当活动。

2结果

造影显示支架定位准确,34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30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8例减少70%。术中血管痉挛11例,言语不清伴一侧肢体无力3 例,及时给予尿激酶和罂粟碱后缓解。术中发生急性血栓8例,余均为偏侧肢体无力,造影示支架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或上、下急性闭塞,1 例出现眩晕、复视,造影右侧大脑后动脉不显影,均给予尿激酶50 万u 动脉直接溶栓,后症状完全恢复。术后2 天脑出血2 例均为额叶血肿,量约10- 15毫升,给予稳定血压,控制高灌注后恢复正常。支架术后穿刺点再出血2例,及时给予压迫止血更换绷带。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及时发现和处理未留后遗症。

3讨论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支架治疗是一种创伤低的治疗方法,我们在治疗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应注意的几个方面:①血管重度狭窄,放置保护伞时,应该准确、轻柔的通过狭窄段,以免保护伞碰撞狭窄段的斑块引起脱落而引发脑栓塞[1];②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会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使心率减慢,甚至骤停。应在球囊扩张及支架释放时应在放置前应用阿托品,提高心率可预防发生窦缓或心脏骤停;③在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的情况下,支架成形后可以立即扩大管腔直径,大量的血流进入既往低血流灌注的脑组织后,会对血管床产生较高的压力,使得长期缺血状态下的部分血管壁可能发生破裂而形成脑出血。在术后稳定血压在较低水平是防止术后脑出血的关键,在血压监测下应用尼莫地平使血压达到相应低的水平,维持2~3天。一过性血压升高应用舌下含服心痛定快速降低血压;④支架术后出现低血压状态,引起脑灌注不足。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会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可引起患者全脑低灌注状态,应补充血容量、适当的升压药物,及时的监测血压变化是保证脑梗塞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宝民,李生,周定标,等.应用支架成形术处理颈动脉系血管狭窄[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668-670

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就医的45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 男性25例, 女性20例, 患者年龄范围在20~80岁, 平均年龄为 (58.5±12.2) 岁。

1.2 治疗方法

患者在局部麻醉下, 行一侧股动脉18G动脉穿刺针穿刺, 再自穿刺点部位将8F动脉鞘管置入, 实施血管造影检查, 对血管直径和病变血管长度进行测量, 使用规格适当的病变血管支架, 在引导管的引导下, 在脑血管狭窄部位置入支架, 将支架安置好后, 再行血管造影, 以掌握患者的支架位置和支架放置后血管狭窄改善情况。对于发生斑块脱落或动脉斑块硬化的患者, 需使用保护伞。在血管狭窄远端置入保护伞并释放。以保护伞导丝为导引导丝, 沿保护伞将支架的导丝置入。

2 结果

所有45例患者中, 43例有效, 治疗和护理的总有效率达到96%。患者的脑供血不足、头晕头昏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 与临床治疗前相比, 血管狭窄部位的血流量显著提高, 脑梗塞的发生率显著降低。2例无效患者的主要原因在于血管过于迂曲, 无法将支架置入血管狭窄处, 因而导致治疗失败。

3 讨论

3.1 护理措施

3.1.1 术前护理

第一,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术前应向患者说明麻醉和手术情况, 以缓解患者由于对治疗过程不了解而产生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为患者提供细致耐心的解释说明工作,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第二, 常规护理。全面调查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病情, 对于患有脑疝、出血倾向以及心脏、肾、肝疾病的患者, 以及脑干功能障碍的患者, 要避免实施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麻醉情况, 适当应用镇静药物, 保证充足睡眠。术前做好皮肤清洁和备皮工作, 实施皮肤准备。手术前天减少患者进食量, 术前4h禁水、禁食, 术前30min应用镇静剂。

3.1.2 术中护理

手术护理应帮助术者准备无菌手术台面并常规消毒, 准备好局麻药物和生理盐水, 与压力输液装置相连接, 提高压力至300mmHg。保证术者面对监视器, 将监视器角度调整好, 以保证术者观看方便。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每一操作细节, 准确快速地为术者提供物品和材料, 确保无菌操作。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监测, 主要包括呼吸的深度、节律、频率、血压变化, 以及血氧饱和度、瞳孔和神志变化, 心率控制在60次/min以下, 控制血氧饱和度在98%以上, 呼吸频率在14~16次/min之间, 保证血压正常, 避免手术过程中发生脑出血。注意监测患者下肢活动能力、温度、颜色等的变化, 以了解患者的麻醉情况, 不能仅仅依靠其语言表达、呕吐、头痛、意识变化等对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和动脉瘤破裂症状进行判断, 而主要的判断依据应该是对比剂影像检查结果, 同时, 要严密监测DSA显示屏的影像, 对于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况, 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1]。

3.1.3 术后护理

第一, 术后监测。对患者的伤口情况和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主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的变化, 每天进行1~2次检测。注意观察患者伤口是否存在渗血现象, 若伤口敷料发生脱落, 则应及时进行更换, 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保证无菌操作, 树立无菌理念。对于术后保留动脉鞘管的患者, 应加强鞘管保护措施, 防止发生大出血。鞘管拔除后, 使用沙袋进行连续6h的加压包扎, 24h患肢制动, 注意监测患者足背动脉搏动现象。指导患者用力时按压穿刺部位, 并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 避免由于局部压力过高而出现现象[2]。第二, 出院指导。第一, 置入支架后, 新生的血管内膜将会覆盖于支架表明, 将血管与支架融为一体, 该过程通常需要8~12周时间, 这一过程中, 为了避免支架内壁形成血栓, 需连续12周以上适量应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第二, 患者出院后应继续服用药物, 若用药过程中发生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尿便或皮肤黏膜出血现象, 需及时停止用药并到院进行治疗。第三, 术后加强饮食控制, 多食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 包括豆制品、鱼肉、瘦肉等, 避免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 包括猪油、动物内脏、蛋黄等, 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控制好盐的摄入量, 每天不多于5g。第四, 出院后坚持服用, 定期到院复查, 定期进行血压监测, 若发生偏瘫、眩晕、头痛等不良反应, 需及时就诊。第五, 保持情绪稳定, 戒烟戒酒, 适当锻炼, 保证睡眠充足。患者应与护理人员保持联系, 留下患者的住址和电话, 定期进行信件或电话随访, 以掌握患者疾病恢复情况, 以及用药的遵医性[3]。

3.2 总结

综上所述, 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 对于神经科包括动脉瘤在内的一些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术后辅之以系统的临床护理措施,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因而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更高。

摘要: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就医的45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 以及相关的临床护理,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脑血管疾病的各项临床症状症状均显著改善, 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6%, 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较为严重的临床并发症。结论 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 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介入治疗的基础上, 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 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 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脑血管,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柯贵伟.64例全脑血管造影及部分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1, 6 (20) :208-209.

[2]乔磊.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40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 2009, 46 (32) :47-48.

巨大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对5例巨大肝血管瘤进行了博莱霉素和超液态碘化油(BLM-Lip)乳剂经导管动脉栓塞硬化治疗。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9~58岁,主要临床症状是腹胀。全部病例术前均经CT、MRI和DSA检查确诊,肿瘤直径最大12 cm,最小6 cm。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均为阴性,肿瘤位于肝右叶4例,位于肝左叶1例。

1.2 方法

常规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后,依次置入扩张器及动脉鞘,经动脉鞘推注肝素盐水,选择性置入5 F RH肝管或亚西路导管行腹腔干/肝动脉造影。造影表现为:在动脉早期可见到血窦及多发血管湖显影,血窦显影通常呈环形或“C”形,系肿瘤中央纤维化或血栓、出血所致,常于注射后1~2 s出现染色、8~10 s最清晰,因瘤内血流缓慢,一般20 s左右流空,静脉期瘤内仍有造影剂存留,呈“树上挂果”征,这一“早出晚归”征象是血管瘤与肝癌的主要鉴别点;有时可见动-静脉瘘,肿瘤较大者,可见血管增多、增粗且受压、移位[2]。超选择性导管置于血管瘤供血动脉,用博莱霉素碘油(BLM-Lip)乳剂行肝动脉栓塞术(必要时选用3 F SP同轴微导管),直至供血动脉消失,再次造影肿瘤染色消失,碘化油沉积良好。

1.3 术后处理

嘱患者直腿平卧24 h,穿刺部位盐袋压迫止血6 h,对于凝出血机制较差的患者更应注意,一旦发现穿刺部位出血或渗血,立即采取临时手压迫止血法重新压迫止血。由于介入手术后,肝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术后肝功能的测定和保肝治疗十分必要。本组患者术后常规静滴谷胱甘肽、甘利欣5~7 d,进行保肝治疗,均未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术后3d内应给予大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一般情况下栓塞药物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症状,栓塞会引起疼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对此,应在术中给予止吐药物(注射盐酸恩丹西酮8 mg),对于疼痛明显者给予肌注哌替啶50 mg止痛。肝血管瘤患者一般实行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即便如此,有时栓塞剂的反流仍难以避免。其次有些肝动脉发自肠系膜动脉起始端,故栓塞剂反流至胆囊动脉、肠系膜动脉导致异位栓塞可以引起胆囊动脉及肠系膜动脉被误栓,从而引起相对应的腹痛症状。故针对上述两类患者应密切观察腹痛情况,尤其针对非肝区的疼痛情况,应及早处理(本组患者未发生此类现象)。同时注意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一方面栓塞剂反流,向双下肢行走,另一方面穿刺部位血栓形成,向下肢血管行走,均可导致双足背动脉搏动的减弱和消失,如出现上述症状有可能出现下肢动脉栓塞,应及时给予静滴肝素钠等溶栓药物进行溶栓处理。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性栓塞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病例由肠系膜上动脉参与供血,利用3 F SP同轴微导管栓塞成功。随访半年(经增强MRI或CT证实),5例肝血管瘤均明显缩小,肿瘤体积缩小50%~80%,最小者肿瘤基本消失。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3 讨论

肝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当瘤体>5 cm时称为巨大肝血管瘤。大的肝血管瘤常有右上腹疼痛、胀满等症状,并有自发性或创伤性破裂出血的危险。一旦出血其病死率极高,可达70%[3]。本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经导管栓塞硬化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是一种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肝血管瘤主要由血窦组成,血窦间为纤维性间隔,将栓塞物填塞其中形成血栓,血栓机化使肿瘤变为纤维瘤样结构,肿瘤就会缩小,不会有破裂出血的危险,利用BLM抑制和破坏血管内皮的作用,导致靶器官的微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及组织纤维化,加入超液化碘油内,使其在血窦内高度浓聚,持续发挥作用。栓塞剂量应根据肿瘤大小、血供情况及栓塞过程中肿瘤血管流速的变化而定。本组病例博莱霉素用量10~15 mg,碘化油用量10~15 ml左右,总量≤20 ml。在X线监视下,栓塞剂注入速度以不发生反流为准。如使用球囊导管阻塞肿瘤供血管近端或同轴微导管则可放心大胆进行栓塞。

栓塞剂注入后,即可见肿瘤供血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窦显影较少、变淡。对于控制肿瘤增长、减轻临床症状有较好效果。对于需要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前一定范围的肿瘤栓塞对于减少术中出血也有一定的意义[4]。娴熟的手术技巧、完善的术后处理方案对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对于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减轻临床症状、控制瘤体破裂出血等。肿瘤多发且散在分布者,治疗尚有一定难度。肿瘤血管迂曲、超选择插管困难者,栓塞治疗也有一定难度。有待于介入器械及栓塞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施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结果 5例病例均一次性栓塞成功,随访半年以上瘤体均有明显缩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疗效确切、创伤小,可部分替代外科手术治疗。

关键词:巨大肝血管瘤,介入治疗,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微导管

参考文献

[1]曹然,朱彬.微创临床介入放射治疗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87-91.

[2]李国威,赵促蓉,季宝生,等.肝海状血管瘤栓塞治疗及机理研究.陕西医学杂志,1993(22):515

[3]蒋学祥,彭勃,邹英华,等.巨大肝血管瘤的动脉栓塞治疗.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14):468.

血管介入机器人 篇7

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科共开展各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术650例,现就其常见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50例,男390例,女260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年龄36岁,平均年龄61岁。

1.2手术方法早期主要采用经股动脉,后期主要采用经桡动脉穿刺分别行单纯冠状动脉照影术、经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导管射频消融术。

2结果

本组病例中单纯冠状动脉照影310例,经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冠状动脉照影+冠脉内支架置入术291例,导管射频消融49例.其中并发低血压18例,迷走神经反射5例,皮肤大面积瘀斑8例,局部血肿8例,假性动脉瘤1例,

3护理

3.1一般护理

所有术后患者均持续心电血压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血管穿刺部位渗血、出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监测凝血酶原时间。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照影剂排除减少肾脏损害。

3.2并发症防治

3.2.1低血压:本组发生率2.7%。术后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对不明原因的低血压在排除血容量不足后,如患者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时,要检查有无腹膜后出血,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冠状动脉有无破裂或穿孔,若出现出血并发症,应立即调整抗凝药物用量。若持续低血压不仅会影响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的灌注,严重者可出现死亡,因此需及时查明原因给以相应处理。针对精神紧张进行心理护理,给以补充血容量,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升压药治疗。

3.2.2迷走神经反射:本组发生率0.76%,多见于术后拔管过程中,拔管后也能出现,并可反复发生。患者可以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出冷汗,甚至低血压休克,严重可以出现生命危险。可以在伤口局部给予局麻药,减轻压迫力度。若已经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应及时多巴胺、硫酸阿托品治疗,同时补充血容量,行止痛治疗。

3.2.3局部血肿:本组发生率1.24%。可能原因为穿刺不当、拔管时压迫不当、肢体活动过早、盐袋移位。血肿小者可无明显症状,应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理疗,大者可伴局部疼痛,严重时影响肢体活动,可采用再次压迫止血。

上一篇:相关教育下一篇:水文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