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新探

2024-08-02

教学新探(共12篇)

教学新探 篇1

分层教学与教育创新的目的是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语文课堂分层教学在于创新, 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突破口。现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从几个方面谈谈分层教学与教育创新的问题。

一、分层教学的策略

我们的教学出发点和目标就是让学生全面发展, 但由于学生的差异性, 无法实现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课改以来, 通过对传统教学的反思, 特别是根据我校艺术中学实际情况, 学生语、数、外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的事实, 三年来我们实施了课堂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并不是把学生分为好、中、差几类, 给学生随意定位, 像代入公式一样在各科教学中生搬硬套, 也不是像复式教学那样, 上半节给优秀生讲, 下半节给一般的学生讲。我们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是这样的, 在充分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 把握学生的发展潜能和个性的前提下,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 制订教学与发展计划, 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每一位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树立自信, 掌握学习策略, 学会学习;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采取精讲精练的方法或采用合作学习, “探究—研讨”的交流形式, 或以讨论、师生互问互答方式进行交流。教师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以神圣的使命感, 高尚的人品和思想境界, 真心爱学生, 教学生, 构建宽容和谐的、民主的、生动的课堂气氛、情境, 实现教育的创新, 实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也作为学习的参与者,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教学相长、常教常新。

二、实现分层教学与创新教育的“真实评价”

课堂分层教学和教育创新是否达到教育目标和要求, 如何评价?这种价值取向, 关系教学的成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更重要的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对传统的教育评价作个分析。在评价的功能上, 侧重选拨;在评价的对象上过分关注结果;在评价主体上单一、死板;在评价的内容上, 只注重对学习基础知识、技能的评价, 非常片面。要实现教育创新, 必须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 评价重在引导, 重在激励, 其核心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程的发展, 教师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定位, 给教师的名次和奖励寻找依据。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不只是重视测试结果, 而重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如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回答问题的创新性, 作业的独到之处, 学习方法, 学习能力, 鉴赏能力, 实践能力, 在探究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发展等等, 这些因素都应作为评价的内容综合考虑。在评价方法上要多样化, 学生自评、互评, 师生互评, 教师互评、自评。

总之, 通过分层教学, 科学评价, 营造优良环境, 会使教师在创新中不断前进,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和谐发展, 进而实现我们崇高的教育理想和目标。

教学新探 篇2

初中作文教学新探

山东省安丘市刘家尧学校 李玉华 刘希芬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写作文一向是学生头疼的事情,而作文教学也一直是教师们的老大难。从教以来,我通过向专家请教,与同事探讨,以及实践反思,积累了点滴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认为,当前的作文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认识,积极作文

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时老师让我写的,我不喜欢,作文没意思。这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它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用写日记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是一种写作。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有所感,才会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而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二、改善教学,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留心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针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心理,我们可以对症下药,试着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

1.感悟生活,获取素材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语文教学论文 )倘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样的结果……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闹,就想到“天真”“可爱”……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写日记、周记,作札记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2.先说后写,动笔成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难以成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先生的这段经典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辨证关系,也就是书和写的关系。

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然后再写下来。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引导学生将“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说话还可以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起作文来,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得心应手,学生的作文兴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3.展现个性,鼓励想象

个性,是人的一种重要因素,即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实施“个性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以一致的标准和答案强求学生,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作灵活的要求。鼓励学生自我选择感兴趣的学习主题,在其独特的潜能领域进行深入的指导。”因此,我们的作文要求也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心灵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并用各自独特的视角及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所感所想。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个性,鼓励想象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拓宽思路,自由想象发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4.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阅读经验。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掌握表达方法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优秀小说等。让学生爱读书,善思考,乐于写作。

初中作文教学新探 篇3

2.一篇一得,循序渐进

作文教学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一篇一得,篇篇有得,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单元习作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循序渐进。一篇一得,不要求学生整体写的完美,欠缺的地方不必马上要求他们修改,但是本次习作的训练目标必须要达到,写不好就要反复修改,真正做到一篇一得。但同时也要避免学生选材和思路过于狭窄,应尽量拓宽学生的思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作文训练的要求,各年级有所侧重,循序渐进,落实好各阶段的训练要求,把握好低中高三个阶段的重点要求,集中力量做好重点要求的训练。

二、作文训练与阅读教学相互穿插

古人读书是读写不分家的,科举考试也是以写文章为主。古人写作是重头戏,而且还要互相交流,互相切磋。而现在的语文课就演变成以讲代写了,甚至把作文当作业留到了课下。因为没有老师的当堂指导和监督,许多学生写出来的都是应付差事。以讲代写使得学生没有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付之于笔头,老师讲过的东西也只是表面理解而已。所以,作文训练与阅读教学要相互穿插,放在课内完成。

三、作文训练的关键节点

1.作文写生

作文写生,就是要训练学生一开始就抓住生活。学生在教室里习作,会受到空间的局限,常常是应付了事。对于平时不注意观察,没有生活积累的学生就闭门造车,作文索然无味。如果老师有意组织学生选择一个真实的、特定的生活场景,进行作文“写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通过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捕捉作文的素材,边看边写,抓住扣人心弦的每一个瞬间、一个场景、一件小事,做好记录,然后回到课堂上来,就会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例如我们学习了《春》这篇课文后,正值中秋时节,我就适时地安排作文,要求学生模仿《春》当中的某些写法,写一篇赞美秋天的短文,并要求事先想好观察秋天中的哪些景物,并提醒他们注意观察事物有哪些特征,注意观察的顺序,用词造句等。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文章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和洞察生活的能力。

2.抓好细节

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毛病,原因就出在缺少细节的描写上。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才组成作品的价值”。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和叙写故事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写好人物细节。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细节之处,往往是展示人物性格品质、主题思想的关键节点。二是精心锤炼词语。细节描写中,主要是靠精炼的动词和形容词达到一字传神的。所以,作文训练一定要指导学生写好细节。如朱自清《背影》中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一个细节,就用了一连串贴切的动词和一组生动形象的形容词,人物形象和主题通过这一细节表现得异常鲜明。

因此,在长期坚持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联想与穿越、嫁接与构思等训练,才能逐步达到锦上添花。同时,笔者还建议鼓励学生几年如一日长时间连续写故事,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保持旺盛的写作热情和提高语言文字的功力不无益处。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维嘉学校(517300)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想说“爱”你不容易张慧

有效地共享教育智慧、教学机智、教育教学成果,师生就要进行有益的文本解读的探索与尝试。文本解读时,要有问题意识存在,否则,文本解读就会流于形式,或解读太深,或解读太细,或解读歪曲,或解读误读,针对诸如此类的情况,我提出了一些想法。

一、抓住自相矛盾的句子解读文本

准确把握阅读文本的方法:抓住文本中自相矛盾的句子。理解文本,从思想方法讲,就是分析文本。分析就是把本来似乎是统一的东西(蕴含深层的内在矛盾)揭示出来,分析的对象就是矛盾。如此推论下去,如果教师在研读文本的时候能够抓住其中的矛盾句,学生自然能积极地随着教师一起有的放矢地分析文本的深意。

如语文特级教师黄群芳老师上《记承天寺夜游》,黄老师就抓住了文本中的矛盾句“解衣欲睡”的时候,作者为何“欣然起行”?“庭下”如此美景,为什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学生们在矛盾中渐入佳境,既理解了苏轼被贬后那淡淡的感慨幽微,又理解了苏轼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那份积极心态。这样的教学,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而不是脱离文本,给苏轼的作品“盖帽子”。这样的教学,如此的训练,会让学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理解并知道自己是否读懂了文本,进而在老师的导引下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能力。

二、用“填词”解读文本

读胡适的自传体散文《我的母亲》,感受出伟大而又温馨的母爱,是多数的孩子会有的感触。是啊,母与子之间的情感很容易触发,会引导着学生朗读,认真品味,解读文本。由此,请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来回答: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句子里体现?在这里,活跃着一颗童心,洋溢着一份母爱,流淌着一首叫做不老的童年歌谣。一时间,学生们汇聚出许多词:谆谆教导、教子有方、责罚严厉、宽以待人、能忍能让、品性善良、正直刚烈。学生通过一个空格去文本之中寻找到一个个句子。在学习欣赏时,学生们不仅被母亲的美好性格品质所感染,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可向课外延伸: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这样,学生就会洋洋洒洒说出好多内容,也便有话可说了。

三、用“追问”解读文本

老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文本深入地“追问”,即从赏析不同句子的角度进行“追问”。上文已说过,有些文本最好不要先去介绍写作背景。因为这个原因,我在教学时,就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追问”,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在什么环境下发生的?这时再让学生用自己的阅历、自己的理解去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事件,这样的教学全过程,才会生成出学生们的真实感受及生发出真正的文本解读。否则,老师说出的,是使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绑架”。要求学生赏析句子,不要只停留在赏析的表面,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追问”。

我任教的学校是城乡结合部,孩子们的语文基础很差,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埋怨学生是无济于事的。我始终觉得,孩子们的基础不重要,逐步帮他们打下扎实基础并不断地提高他生命因读书而丰盈相咸琴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故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

一、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读书对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如果教者知识匮乏、见识浅薄,会导致鲜活的生命丧失学习的激情,岂不“误人子弟”?教师自身的知识河流必须饱满而丰沛。“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如饥似渴阅读“充电”,迅速提高学历层次,通过各种业务测试,教育教学驾轻就熟。闲暇之余,广泛涉猎,读书让我挖掘到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读书成了我工作之外的常态,承载责任,一路跋涉,奋战了三十多个春秋。中年以后,生活、工作一肩挑,有时也觉身心疲惫,滋生职业倦怠,读书热情明显减少。“一日不读书,味同嚼蜡;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感同身受。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社会要求越来越高,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还有什么优势?为自己,为学生,去除慵懒,克服困难,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不懈地汲取知识的营养。专心阅读,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 们的语文能力,才是重要的,才是最为关键的。

于是,在赏析句子时,我往往是抓字眼——动词、形容词、修饰语等进一步“追问”。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句子是怎样运用的?这个句子有何表达效果?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此,学生会在“追问”的过程里自主地探索出不同的“心声”内涵,从而让学生去深刻地、多角度地理解“心声”。

四、用“诵读法”解读文本

诵读法是既基础又重要的方法。只有全身心投入地朗读,才会使自己完全沉浸到文本描绘的世界里去,于多次反复口读、耳闻、心想的过程中,渐渐接近文本的本体,领会其中的深义及“滋味”。关于诵读法,余映潮老师说:“朗读是培养精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对文章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也可以通过反复地朗读来进行体会和品味。”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诵读法来解决文本解读的问题了。由此,我们可以面向所有的学生,解决学生阅读能力不一样的问题,同时训练学生掌握材料、筛选信息、组织材料、用合理语言表达自己观点、培养创新思维等能力;我们又可有不同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老师引导学生在读懂时真正跳出文本,去真正解决文本解读的问题,切实地从学生的未来所需要的能力去出发和考虑,为着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英语词汇教学新探 篇4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在长期的语言变化和发展过程中, 一个词的意思和含义往往蕴涵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两种语言的词即使意思相同或相近, 往往其含义也会有所不同。另一个原因是一词多义。另外, 词汇学习不仅限于记住词义, 还涉及词的运用, 包括听说读写和文体风格等, 如口语、书面语、俚语、方言、正式和非正式文体等。词典上的解释是死的, 语言的运用却是活的。当你翻阅一本英汉词典, 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单词不止一个意思。如“regard”除“看做”之外还表示“尊敬”, “company”除“公司”之外还表示“伙伴”, “further”除作形容词、副词外还可作动词表示“增进、促进”。所以, 学生一定要消除对英语词汇学习的误解, 以为词汇学习等于单词记忆, 这种误解会影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形成。

二、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1. 增强对词汇的理解, 提高学习速度。

理解是积累词汇的前提, 没有理解的机械记忆, 在输出时会产生很大的困难。因此, 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 其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读音、构成、意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年龄特征, 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直接教学、联想教学、对比教学等, 让他们把单个的词汇转变成意义丰富的对象。同时, 根据构词规则进行教学, 例如, 可通过词的派生、转化和合成规律去提高对词汇构成的理解能力。

2. 利用语境学习和积累词汇。

出现在上下文的词汇不仅给学生大量的机会去理解意思、体会语境, 还能使学生熟悉相关搭配和语法结构, 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上下文语言环境所提供的信息, 指导学生根据所读内容的背景知识, 对出现在语境中的生词进行猜测。有时, 一个词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毫不相干, 如“So hot, isn’t it”, 在特定的语境下, 说话人并不是评论天气的冷热, 而是让对方开门窗或电扇空调, 或拿杯饮料等。由此可见, 单词的理解记忆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孤立地记单词常常事倍功半, 正是这个道理。

3. 掌握一定的构词法知识, 增加词汇量。

英语中有许多派生词, 它们是通过词形的变化而来的。表示否定的前缀in-, im-, mis-, ir-, dis-等, 如direct (直接的) 和indirec (间接的) , possible (可能的) 和impossible (不可能的) , understand (理解) 和misunderstand (误解) , relevant (相关的) 和irrelevant (不相关的) , agree (同意) 和disagree (不同意) 。表示词性变化的后缀-er, -or, -ist, -ment, -th, -ent等, 如garden (花园, 种花) 和gardener (园丁) , visit (参观) 和visitor (参观者) , science (科学) 和scientist (科学家) , move (搬迁、移动) 和movement (运动) , long (长的) 和length (长度) , depend (依靠) 和dependent (依靠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 若能经常将这些派生词进行归类, 必定能熟能生巧。

4. 运用心理学中的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 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记忆的一种策略。最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是联想。在运用联想学习词汇时, 通过串联归类、纵横联系、辨析分解, 建立相互依存的知识结构, 从而战胜遗忘, 增强记忆。根据李赋宁教授的《英语史》和汪榕培教授的《英语词汇学教程》, 英语的基本词汇不到1000个, 而这些基本词汇又可以和其他的一些词构成新词, 如paper—newspaper等。因而, 我们在弄清了基本词汇的语义后, 可以充分发挥联想力, 扩大词汇量。下面以in为例谈谈这个问题。in作为介词或副词时, 其基本意义为“在……里面”、“在……之内”。从基本意义出发, 还可组成inside, income, 然后再根据这两个单词的语义, 采用逆向联想的思维方式, 记住outside, outcome, 再扩大到output, outgoing。而in, out作为介词和副词, 它们还可以和许多动词、形容词构成短语, 如give in, hand in, be interested in, give out, take out, hand out, break out, send out等。同时, in又可作派生词缀, 如infirm, innumerable, insensibility等, 表示否定意义。

5. 针对语义记忆的语义场策略。

启发式教学新探 篇5

摘 要: 启发式教学一直是教学方法中耳熟能详的概念,是古今中外都十分提倡与推崇的教学方式。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启发式教学内涵与时俱进地发生着改变,本文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对启发式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对启发式教学新的看法。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默会知识

一、启发式教学“为何”

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教育家孔子与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的论著《学记》提到了有关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启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思想在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已经初露端倪,当时的教育家们已经认识到教学中启发与引导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中国,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使用的“产婆术”、“问答法”也体现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虽然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有所不同,但是对我国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启发式教学,最通俗的解释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但是我认为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不仅仅是这样,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先不要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也不要启发他。“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也就是说“启发”,就是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使他们将自己的观点准确地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从思考的层面上,要引导还未想明白的学生想明白、想透彻,其次从表达的层面上,帮助想透彻的学生表达得更准确。从这个角度解释可以使得我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更加形象具体,而不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思维诱导层面。

二、“为何”启发式教学

(一)“灌输式教学”的影响。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的发展中,启发式教学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它的提出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那么为什么启发式教育思想能拥有延续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往往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干扰,导致无法正确地施行。无论是哪一个年代,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某种思想的盛行一定是因为其对立面的思想已经到了无法维持的程度,因此急需另一种新的思想取代它。启发式教学也是如此,灌输式教学的存在为启发式教学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让我们从教育的源头开始分析,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就如同原始人的发展与进步一样,他们从自然现象中学会用火来生存,学会捕猎,发展语言,创造文字,都是因为他们善于思考,能够结合自己的生存需要进行发明与创造,说明人天生其实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开始出现,其实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教育,掌握知识的人不过是直接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知识的分享与传承,逐渐的人们习惯了这种知识的传递方式,人们即使不用自己思考,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他们开始习惯于接受,独立思考的能力被弱化,与此同时创造力逐渐下降,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这时一些有着先见之明的思想家们开始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便应运而生。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有时候存在惊人的相似性,人类总是在不断地犯错纠正,在犯错再纠正中发展起来的。启发式教学自孔子以来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是随着科举的兴起,教育逐渐走上了歧途,学生开始死记硬背,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开展教育,到今天为止,高考制度,应试教育,教师还是习惯于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那么如今的启发式教育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二)培养思维,锻炼表达。

正如第一部分所分析的,“启发”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首先要引导学生想明白、想得更透彻,其次是帮助想透彻的学生表达得更准确。从浅思到深思,再从深思到准确表达,从脑中所想转化为口中所讲。思考是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的大脑活动,说话也是每个正常人每天沟通交流的必要表达,对于学生也是如此,没有哪个学生是不会思考不会说话表达的,那么教师的责任是什么,教育的作用又怎样体现,那便是在从思考转化为表达的过程中体现出其价值的。启发式教学,究其本质,就是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思考,从而更准确地表达,这两者是不能分开、合二为一的。会思考而不能准确表达,个人的观点就不会被他人所了解,空有理论而不能付诸实践;若只有表达而没有深刻的思考,那么一切实践就只能浮于表面。因此,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就尤为重要,对于思想不够深刻的学生,教师通过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积累引导他们向更深的知识点不断挖掘,锻炼他们的思维,使得他们的思考更加深刻、细腻、有价值。就如同在矿井中挖掘矿石,学生的经验有限,认为前面的路不通了,目前挖到的矿石已经很珍贵,但是教师凭借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从而开拓出一条新路,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矿石。另一方面,对于有思想却不能准确表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经验,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梳理语言,引导他们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这就如同在挖掘矿石的过程中已经找到许多珍贵的矿石,但是不知道该如何走出矿井,这时教师就会扮演引路人的角色,通过指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出路,使他们找到的珍贵矿石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认可。

(三)默会知识。

启发式教学并不单纯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或简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而存在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获取更多的默会知识。一般而言,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会接触到两类知识:第一类是可以用语言文字表?_或者形容出来的,显性的、明确的知识,如概念、历史事实、文言常识等;第二类是默会知识,很难通过文字记录或者语言表达传递出来的,本质上是一种对于事物的理解力、判断力、领悟力。虽然默会知识具有不可言说性和隐蔽性,但是这种知识同样是可以在后天学习中获得的,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方式很可能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默会知识的获取。课堂上,学生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无非是想、说、做,思考、表达、操作,其实“做”更多的是“想”和“说”的具体表现,“想”和“说”明显更加重要,需要教师引导的正是学生“想”和“说”的能力。学校教育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思维能够得到锻炼,从浅显走向深刻,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从词不达意逐渐走向准确流畅。我们接受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书本上那些已有的、固定的、显性的、直白的文字知识,更多的是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更多的默会知识,培养我们的思维、表达等一些隐性的、内在的素养,从而促使我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其实我们之所以再次将目光投射到启发式教学的主张之上,正是因为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主体,填鸭式授课,过于在乎高分,追求表面的成绩,忽视默会知识,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表达单一,除了死记硬背、刷题做题外一无所长,对学习失去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启发式教学显得更加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锻炼思维,培养表达,提高素质与修养,这才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可以说启发式教学是在解救学生,让他们从学习机器成长为真正会深刻思考、能准确表达的人,不仅仅是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显性的知识,更多的是引导他们意识到默会知识的存在,并通过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默会知识,提升他们内在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即使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独立地学习与生活,从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良性的影响。

三、“如何”启发式教学

在启发式教学中,主体是学生,一切都要从学生的思考出发,而不能仅仅是教师为了完成启发式教学的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有的时候教师需要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要适当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毕竟启发式教学教师的主导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基础上的,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主体对象学生的感受与想法,那么引导就无从谈起。就如同医生为病人制定治疗方案,如果他都不了解病人的病情,那么怎么能够引导病人的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呢?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考虑。

第一个方面,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必须要制订一个比较详细的教学计划。首先,在刚刚接手新班级时就需要对学生的整体思维状况及他们的表达能力进行摸底考察,了解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并根据考察结果制订适当的教学引导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进行复查、比较,及时调整策略,尤其要注意每个学生发展情况的特殊性,毕竟每个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我们不能使用相同的引导方式,必要时要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只有对学生的情况非常了解,教师的引导才能够更加准确。因此,要切实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唯有使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并不是两个冲突的存在,两者之间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主导者重在方向的引导,主体者重于参与学习的对象,如同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巨轮,教师如同船长,控制着航行的方向,使之不偏离航道,避免危险的发生,保证乘客的安全;而学生则是乘客,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所要乘坐的船只,对于自己要去的地方有着自主选择权。在航行的过程中,乘客们可以通过与船长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到一些新的知识,但是船长的引导作用仅限于航行的过程,一旦下了船,今后的路还需要这些乘客们自己去选择。所谓教师主导正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向正确的发向发展,但是学习终究还是学生的事情,他们的未来只有作为学习主体的他们才能决定。因此,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的理念,是一个特殊的教学坐标。

第二个方面,就教学的不同阶段而言,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启发式教学的实施目的有所变化。以语文教学为例,小学生刚刚接触到有关语文的知识,还需要时间慢慢消化与吸收,因此这一时期的启发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通过开展课堂活动,让他们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意义,为接下来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这一阶段的启发式教学需要更多地借助提问的方式实现,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教师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毕竟小学时期学生的知识有限,单向的引导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教学策略。而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对于语文学习他们产生了自己的体会,这一时期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在原先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语文学习有更多的想法与体会。因此这一时期教师要尽可能多地通过启发使学生说出问题的答案,也要开始关注其思维的过程与方式。高中阶段,主要是一个升华时期,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指导学生思考得更加深刻,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让他们将自己的观点有效地表达出来,使得自身的相关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一阶段不仅要启发学生说出答案,或者他们自己的想法,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调动他们各个方面的主动性。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贯穿每个受教育阶段的教学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结合各个阶段学生的特性、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从而开展最有效的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其实与素质教育一样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就如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质疑一样,启发式教学的发展一直受灌输式教学的影响。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灌输式教学的危害,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灌输式教学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理由,尤其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无法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相较而言,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比较抽象,实施方法不够统一,评价方式不够明确,教师在实施中往往会走入误区,反而对教学造成更大的伤害。中国的教育其实一直处在改革与探索之中,但是为什么一直都未见成效,这是有原因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当一种政策或者新的教学方式出台之后,大家纷纷趋之若鹜,不论好坏,不管前因后果,直接拿来使用,甚至都不明白这种教育方法真正的内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过于在乎表面和形式,这就使得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纷纷受到批判,然后被抛弃,那些旧观念又重新站上教育的舞台。作为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平常心,面对新事物要看清方向,不能一味埋头向前,有时候观念和方法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操作者、实践者们的理解和实施。理论与实践总是会存在差异,但是只要保持理智,坚持对的,那么教育一定会向前发展。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永远正确,只有相信自己的内心及见到的事实真相。教学也是如此,不同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每个人都有属于他们不同的理解与定义,实施的过程也是具有个人特殊性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使用怎样的方法都应当擦亮双眼,只有对学生好的才是教育工作者真正应该做的,无论何时,学生的成长才是成功教学最有效的衡量标准。

参考文献:

作文评价教学新探 篇6

除了对学生写作前的启发指导,作文评价也是很重要的。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评价时应多采用柔性语言,把学生摆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真正的作文评价不是随便在课堂上诵读一两篇范文,在学生作文背后笼统地用一两句话判定他们的作文好或不好。如何玉霞老师在《作文评价——师生心灵的平等对话》中提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性情,让学生受到信任和人格的自主。批阅时不可忽视‘文’后活生生的生命存在。批阅过程应视作生命体之间情感交流与对话的过程;关注学生们流露的愉悦、焦虑、幸福、痛苦、兴奋、迷茫、悲哀等等的生命体验和独特感受,并动情地写下自己或慰藉或理解或劝导或激励或警策的话语。”

新课程标准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强调被评价者以及所有同学都应成为评价主体中成员,建立生生、师生合作的评价制度。

一、正视差异,动态分层

学生在认识水平、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发展潜力、个性和特长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作文评改实施时,要正视这些差异,实验教师接手一个班时,首先要做好学生写作水平的调查、摸底、测试。再根据所掌握的材料,以写作水平相近为原则,合理地动态分层,比如班级有40名同学,可以按作文水平与能力差异分成A、B、C、D四层,每层又可以根据情况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负责人,全面负责本组学生的评改活动。分层分组办法不宜挑明,且分层成员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是动态组合。

二、示范评改,分层要求

作文评改实施前,教师首先要对全体学生实行岗前培训,可选一、两篇典型文章进行示范评改,结合实例传授评改基础知识,比如一篇文章该从哪些方面评改,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题目与内容是否对称。(2)语言运用特点:如遣辞造句是否恰当,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形象等。(3)思想内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倾向、感情,想让人知道什么,明白什么等。(4)文章结构:开头、正文、结尾、以及照应与过渡,正文采用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等。通过这样必要的培训,学生掌握了评改基础知识。另外实验老师每节作文评改课上,都要根据评改内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评改标准,对不同层次小组采用不同层次的标准。比如:同是评改记叙文,对有的小组要求是侧重评改错别字、语言不通顺、思路不清等,对有的小组则侧重评改文章的结构安排、思想深度。同是对语言的评改,有的侧重语言通顺、流畅,有的侧重语言的严密、生动。评改前教师可把各层学生的评改要求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在掌握了评改知识、清楚了评改要求的情况下就差不多可以实际操作了。

三、生生合作,师生对话

动态分层小组确定了,基本的评改知识以及层次评改要求了解清楚了,这一环节各层次小组就要进行评改实际操作了。首先要求小组成员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认真品读,并作简要的背景介绍或思想内容介绍以及评价,然后组内成员合作讨论,畅所欲言,对其习作发表看法,提出意见,评改组组长记下评议结果。这样使同学相互之间能取长补短,对习作者有益,对其他评改者也有好处。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引导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到各层次小组中,特别是低层次的小组中,由于该层次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力、水平等可能都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平等参与对话、讨论点拨是非常重要的,既活跃了交流的氛围,又能及时地给评改工作以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4.分层推荐,精彩再放。这一环节的实施是在上一环节分层小组评改的基础上进行的,各层次小组评改结束后可以推荐几篇佳作,全班师生共同评议。先请习作者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余人在认真欣赏;朗读完毕,再请习作者简要介绍自己文章的构思过程、选材方法、立意方法等;然后生生共议,各抒己见,文章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精彩等,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这一过程的进行对所有参与评改者都有好处,大家在欣赏中感受美好的东西,在讨论中对美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升华;被推荐的习作者更是受益无穷,从大家的讨论中受到启发,又获得了成就感,树立了自信。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到一个不适当的位置,整个过程基本是老师的独角戏。要么是教师不堪重负的精批细改,可学生是看过分数就完事;要么是“经典评改”,类似如:“本文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真不知道这样的评语学生就是看了领悟多少。而“分层—合作”的评改方式对教师而言,力避以往评改工作的高付出、低收效等缺点,评改工作变得轻松愉快,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与对话中,教师自身也常常受到触动、受到启发,教师的工作成效可以用事半功倍来形容。

作文评改历来是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教师要想从沉重的“文山”中走出来,摆脱传统评改方式艰辛、枯燥而又无效的沉重枷锁束缚,笔者认为“分层—合作”型作文评改方式还是前景光明的,非常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语文朗读教学新探 篇7

一.朗读指导

1、读准字音

有了朗读的兴趣, 就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流利的朗读。首先, 要强调一个“准”字。要求学生朗读时发音要准, 吐字要清晰、圆润, 发音要响亮, 不念错, 不任意加字、丢字, 不读错字, 不唱读, 不重复字句, 特别要注意不可拖长尾韵, 做到“字字咬真, 字字咬准”。同时要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朗读的机会, 及时纠正错误。

2、感情朗读

(1) 读准语气。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的对话及人物的心理叙述。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 就可以较好地体会人物的特点。 (2) 把握语速和语调。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直接影响着感情的表达, 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 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一般来说, 高兴激动时用高昂的语调, 悲伤难过时用低沉的语调, 突发情况, 激烈的场面语速快一些, 自然的叙述语速平缓一些。

二.朗读形式

1.范读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 通过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 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 或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 或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 或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 或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反省。

2、借助电教媒体指导朗读

在教材中, 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 如《美丽的大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 都是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 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的声像系统, 播放生动的画面、优美的图片, 让学生进入意境, 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等,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提高朗读效果。

3、角色转换, 模拟表演

“听其声, 视其形”, 教师都知道评析学生朗读的好坏, 不仅要听学生读, 还要看学生朗读时所表露出来的神态。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 可先请几位小朋友表演。表演小壁虎的学生将小壁虎的天真可爱的神态以及当小壁虎的尾巴断了, 借不到尾巴时心里很难过和后来看到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时异常高兴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表演小鱼、老黄牛、燕子及壁虎妈妈的学生也将大人对小孩说话的神态、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不能很快地领略文章的情感, 但针对他们的模仿力很强的特点, 教师可适时充当演员, 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 而后进行分角色朗读, 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三.评价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语要既恰如其分, 又妙语生花。指导学生互评不能简单的一句“他读得好吗?”教师评价就更不能吝啬你的赞美和表扬, 要以肯定鼓励、积极引导为主, 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读得好就说“棒极了”、“读得真好”、“你真行”、“读得很好, 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等;读得一般要先指出优点, 然后用“如果”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确实读得不怎么样也不是就无法鼓励, 教师可以找出这位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进行迁移, 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 朗读也可以很好, 给他信心和勇气。因此, 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 每个学生都会成功, 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情感。

初中阅读教学新探 篇8

一、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过程

思考过程是思维不断深入直至完善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使学生学会思考,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探究结果。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又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启发创造想象

想象是对人脑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 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耐人寻味之处, 大胆想象, 便会激活思维, 诱发创造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项链》结尾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想象:“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 她会怎么样?”这样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 一段段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续写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而且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真可谓是事半功倍、一箭双雕。

三、陶冶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流动着热烈的学习情、教学情的场所。在情感场所中, 教师带着对工作的热忱, 对孩子的关心、期望, 用自己的情感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畅游。让出色、成功的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赞赏;让犹豫、自卑的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鼓励、自信;让失败的孩子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动力。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 学生感受后再作用于教师。这种循环形成了“亲近、和谐、师生共创”的良好的人际情境, 使教师与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教与学的活动中, 使学生积极投入, 主动参与, 努力创造, 获得主动发展。

四、还学生阅读的乐趣

阅读的过程是心灵情感和精神素质涵养的过程, 阅读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心灵自由和蕴籍的情感交流, 每次阅读行为, 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灵魂的升华, 一次对人生的思索, 对命运的扣问。它把自由的心灵带到遥远的地方, 让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丰沛的扩张。美国文艺批评家霍兰德认为:阅读是一种个性的再创造。好在新课程改革意识到当前教学所存在的弊端, 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 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重视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把阅读的乐趣重新还给我们的学生。

1.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要使阅读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教师应不断突破旧的教学模式, 积极探索、变革创新, 使师生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平等和谐的关系。首先, 教师要尊重、宽容、理解每一位学生, 并坚持无错原则。多给学生以肯定和赏识,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给学生真正的心理安全和自由。其次, 营建平等的对话关系。因为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 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 可保持师生的互动关系, 实现师生角色互换, 达到师生共振。

2. 培养主动探究和质疑的精神。

叶圣陶先生曾说:“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 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困惑而没法解决, 到讨论的时候就有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励阅读的兴趣, 增进阅读的效果。”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地。这样,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深入地进行了思考, 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3. 鼓励个体化、多元化的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新探 篇9

一、语文教学是人的言语生活教育

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教育?这是在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层面之上的更为重要的概念。许多教师和专家的不同看法, 形成了上个世纪语文教育界时常争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即使是在今天, 这仍是语文教育研究无法回避的话题。多年的思考之后, 我的结论是:语文是人的言语生活。语文教育是人的言语生活教育, 语文教育 (特指母语) , 说到底是人的教育, 是以言立人。

言语涉及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言语生活教育中自然包含了生活的多个层面和内容。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言语水平的同时, 也在进行言语生活教育所包含的多个生活层面和内容的教育。因此, 小学语文教学就其本质来说, 是言语生活教育;就其目的来说,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言语生活能力;就其功能来说, 是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比如:热爱祖国语言, 感受中华文化, 扩大生活视野, 发展思维, 提高品德修养, 提高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个性, 培养健全人格等等。

我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功能概括在一起, 浓缩为三个词语:发展言语、滋养心灵、感受文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只是在提高学生的言语生活能力——教书;也是在滋养心灵——育人, 让学生在言语学习中成人;还是在让学生感受优秀文化——育中国人, 育现代中国人。

二、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 以生活为源

让人更好地生活是人类各项活动永恒的主题, 它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和教学应以学生的美好生活 (它包括明天, 也包括今天) 为最终的价值体现。

语文教育最终体现为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美好的言语学习生活——语文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始终是言语生活的主体、语文学习的主人, 他们主动地探求知识, 能动地发展自己, 总是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和行为归宿, 否认了学生这个本体, 教学活动就会被异化。

“生活”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 是指人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息。“生活”是人活出生命斑斓的色彩, 显示出生命内在的精神力量, 体现出生命个体的非凡价值。“生活”是指人的整体生命活动, 不是专指某一方面的活动 (如智力活动等) 。感悟式教学认为: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言语生活、言语实践、言语学习过程。生活是教学过程的实质, 更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实质。认识了这一点, 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才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为真正有生活价值的精神活动、情感活动。生活是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本源, 离开了生活, 语文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文教学在处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有害倾向:一种是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与生活割裂”的倾向, 即将语文教学同学生的心灵生活割裂开来, 拉大语文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走封闭训练之路;另一种是“等同于日常生活”的倾向, 即把语文教学无限制地“贴近”生活, 甚至有意识地等同于日常生活。教师不向学生明确地提出要求, 不指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自然习得的状态, 一节课下来空热闹一场, 学生所获不多。这两种倾向, 前者否定了生活是语文教学之源, 后者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这两种倾向最终都将导致语文教育的崩溃。

三、语文学习过程:实践、感悟、内化相统一的立体活动

“感悟式教学”认为学习中国语文的关键是实践、感悟和内化。从学习过程上看, 语文学习是实践、感悟、内化三个过程相统一的立体活动过程。

过去, 我们一直认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能力”的过程。也就是说, 语文学习是一个始于知识而终于能力的线性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不符合人的语文学习实际, 而且会自然导致题海战术和封闭训练的出现。尽管后来, 这条线被丰富为“知识——感知——体悟——练习——能力”, 但仍然没有摆脱从知识到能力的线性学习思路。其实, 许多知识的掌握是在具备掌握这个知识的能力的条件下才完成的。感悟式教学认为:语文学习是实践、感悟、内化三者相统一的立体活动过程。这里的实践是指学生自主的言语实践;感悟是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对言语的感受、理解和领悟;内化则是指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与感悟中, 慢慢地积淀、逐渐地获得, 最终融入到自己的身心中去, 化为自己的言语生活能力。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 言语实践过程、感悟过程和言语内化过程是同时发生的, 并且水乳交融、不可分割。例如:叶圣陶先生在40年代赞许“吟诵”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 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在这段话中, 学生的“吟诵”就是一种言语实践, 学生的“理智地了解”和“亲切地体会”就是学生在用心智去感受和领悟课文的言语,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就是学生对于言语的内化。这三者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同时发生, 分不出你、我、他来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提高的。

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是经, 学生在实践中的自主感悟是纬, 经纬交错, 编织成绚丽多彩的学习过程的锦缎。在这个过程中, 对学生一切有用的东西, 言语知识、言语技能、言语方法, 以及精神、情感、思维、情绪、道德、伦理、意志、品质、人格、个性、文化、社会, 等等, 一点一滴地积淀在学生的内心, 不断地实践和感悟, 不断地积淀和运用, 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良好的言语生活能力, 这应是语文教学的宗旨。所以说, 实践、感悟、内化相统一的立体活动过程, 是真正的语文学习过程。

四、语文教学方法论:注重实践、注重感悟、注重内化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 实践、感悟、内化这三者缺一不可;语文教学的方法有很多, 从方法论上说, 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注重感悟、注重内化。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言语材料, 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获得言语的发展。言语实践的量很重要, 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提升。学生在课上读书的时间, 一个学期的课外阅读量, 书面表达在规定时间里应达到的字数等等, 都应该按照要求落实。只有这样,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可能。

感悟是学生言语实践中内潜的部分。注重感悟的关键是提高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内在质量, 使学生的言语实践成为他们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思考、品味、讨论等方式, 进入到课文言语的世界里, 感受课文言语的形象、意象、情境、情感、趣味、神韵, 领悟课文言语的意思、思想、道理, 领悟课文言语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 同时领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在人与文、人与人的对话中倾听和欣赏他人, 发现并确认自己, 学习和享受交流。

学生在言语实践过程中, 言语学习的同时就在进行着言语内化。优秀的言语“入于耳, 根于心, 布于肺腑, 而发乎四体”, 可以说, 没有言语的内化过程, 言语的学习是无法完成的。这个内化过程中, 学生不是对课文言语进行原样的吸收, 而是在课文言语和教学活动的影响下, 对课文言语进行独具个性的改造、消化, 进而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言语结构, 最终形成自己的言语。有人认为, 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是将课文言语变成自己的言语, 这是一种非人化的学习观。

语文教学中, 这个内化过程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将言语材料 (字、词、短语) 纳入学生自己的言语结构中去, 在言语实践中运用自如; (2) 将优秀的言语作品 (古诗词以及精彩的白话句、段、篇) 融入学生的心灵中去, 提升言语品质, 补益情感与精神; (3) 将丰富的高品质的语文经历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充实到学生言语实践中, 提升言语技能。

注重内化的集中体现是言语生活能力的提高, 是人的心灵生活品质的提升。

五、语文教学的主要策略:引导阅读、诱发感悟、指导练习

“感悟式教学”把“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它可以分解为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练习。

引导阅读策略: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以读为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诱发感悟策略:是指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想方设法促使学生用全部心智去感悟语文学习的过程。

指导练习策略: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有目的、有要求、有效果的语文练习。“指导”是教师的事, “练习”是学生的事, 合起来是“指导练习”, 也就是语文训练。

关于指导练习策略,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曾经在片面强调“工具性”的情况下, 将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训练成了语文课中的全部内容。如今,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始淡化语文训练, 语文课上, 教师不敢向学生提出要求, 放任自流, 影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这是两个极端, 都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感悟式教学”认为, 语文课上,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练习, 但同时应强调, 语文教学中还包括更丰富的内容。“指导练习”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语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良好语文习惯的教学, 都需要实施指导练习策略。

六、对“注重感悟”的思考

“注重感悟”是“感悟式教学”的鲜明特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感悟就是心对心和心对物的发现以及在发现过程中的创造。“感”是感受, 是“感之于外, 受之于心”, 又是“目击事物, 便以心击之”。“悟”是领悟, 是在感受基础上的进一步领会和思考。领悟因过程的长短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有渐悟和顿悟之分。感悟具有整体性、个体性、模糊性和不可重复性。即使处于同一情境, 由于每个人的心态、经历的不同, 感悟也会迥然不同。在语文学习中, 对于教材中的言语作品, 学生是用心灵的触须去触摸, 把言语转换为形象、意境、情感, 在自己再造的情境中进一步引发心灵的体验, 思考课文言语的内涵、咀嚼课文言语的滋味, 体验课文言语的感情, 领会课文的思路、内容、道理和表达方法。

“感悟”与“理解”相比, 应该有三个方面的不同:一是实质意义不同。前者是用心灵去触摸, 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后者使用大脑进行概括和归纳等思维, 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二是达成渠道不同。理解可以通过外在的讲解、分析来达到, 可以由他人教会;感悟只能由学生潜心读书, 在自身体验中达成, 只能是学生自求得之, 别人是无法教给的。三是结果形态不同。理解可以用言语表达大致相同的内容;而感悟则往往因人而异, 有时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这二者在语文学习中都很重要。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是以背诵为基本模式, 背诵注重的是记忆;后来较长一个时期, 语文教育是以讲读为基本模式, 讲读追求的是理解;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不应放弃理解, 同时应强调感悟, 感悟更为注重学习者心灵的活动。感悟使得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用眼睛去凝望, 用耳朵去倾听, 用皮肤去接触, 用心灵去体验, 用情感去触摸, 用全身心去探求课文言语的内涵, 使语文学习由抽象走向形象, 由一元走向多元, 由片面走向整体, 由表面走向深入, 由封闭走向开放。感悟是学生心灵的律动、心灵的体操, 是学生生命活力的体现。

语文课堂教学新探 篇10

1. 创设民主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勇于创新的基本前提。只有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才会放心思想包袱, 消除心理压力, 才会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的观察和思考, 使其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要想形成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在于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中, 教师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 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 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和学生一样只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参与者, 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不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 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是平等的。教师只有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 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属于师生双方的, 学生的主题地位才能得以确保, 学习兴趣也必然得到激发, 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2. 要有充分的阅读。

任何课程的实施都经历着又个别到一般、有特殊到普遍的过程, 语文更不例外。语文课堂教学是从个例中获得普遍的认知过程, 一篇篇选文中蕴含着学生需要的信息, 阅读的过程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讲, 认知是一种建构, 是主体根据已有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观、价值观、审美经验等在客体的刺激下“同化”, 从较初级的过渡到较复杂的结构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文本就是最主要的刺激, 学生只有在这种阅读刺激中才能得到提高, 这是任何其他人的作用都无法取代的。读的形式很多, 有朗读、默读、诵读, 有品读、精读、略读等等, 这些都是阅读的重要方法。这样多种形式的阅读的配合使用, 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 享受审美的乐趣。

3. 开启冷静的思考。

独立的思考本是学生学习中的最基本的品质。传统的教学重结论而轻过程, 排斥了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学生不知去思考、去诘问、去批判, 在了知识的传声筒, 更谈不上去创新。目前在语文课堂中同样存在着思维空白的缺陷, 具体而言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老师害怕“冷场”, 他们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 便只提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 或者在问题提出之后, 不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 便以“引导”甚至“告知”的方式将问题解决掉, 这样一来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另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 对老师所提的问题总是不经思索地脱口便说。前一种情况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 后一种情况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不负责任的习惯:这都是与新课程相违背的。在语文课堂上, 老师的提问应有层次感, 要难易结合, 要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问提出后一字不苟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切不可横加“引导”, 急于得到问题的答案, 同时更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寻求解答。

初中阅读教学新探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方法

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阅读,首先必须使他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可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就是仔细地读,它要求阅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对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及遣词造句等都注意到。课堂教学中练习精读可以积累阅读经验,养成深入阅读的良好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和语言材料,为阅读打下基础。与精读相比,略读跟应用的关系更直接。在人的一生中,更多的阅读是采用略读的方法进行。在教学中,也可通过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紧张、热烈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交流,扩展学生的活动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阅读素质,也就是让他们能够对阅读材料所包含的意义具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每一位学生的感悟有着不同的角度,因此语文教学正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领域。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阅读教学怎样培养、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呢?真正的素质教育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出发,“因人制宜”。

一、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过程

思考过程是思维不断深入直至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探究结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启发创造想象

想象是对人脑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耐人寻味之处,大胆想象,便会激活思维,诱发创造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项链》结尾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想象:“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她会怎么样?”这样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一段段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续写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真可谓是事半功倍、一箭双雕。

三、陶冶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流动着热烈的学习情、教学情的场所。在情感场所中,教师带着对工作的热忱,对孩子的关心、期望,用自己的情感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畅游。让出色、成功的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赞赏;让犹豫、自卑的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鼓励、自信;让失败的孩子从教师的微笑中得到动力。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学生感受后再作用于教师。这种循环形成了“亲近、和谐、师生共创”的良好的人际情境,使教师与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教与学的活动中,使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参与,努力创造,获得主动发展。

四、还学生阅读的乐趣

阅读的过程是心灵情感和精神素质涵养的过程,阅读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心灵自由和蕴籍的情感交流,每次阅读行为,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升华,一次对人生的思索,对命运的扣问。它把自由的心灵带到遥远的地方,让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丰沛的扩张。美国文艺批评家霍兰德认为:阅读是一种个性的再创造。好在新课程改革意识到当前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重视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把阅读的乐趣重新还给我们的学生。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使阅读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教师应不断突破旧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变革创新,使师生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平等和谐的关系。首先,教师要尊重、宽容、理解每一位学生,并坚持无错原则。多给学生以肯定和赏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灵活性,给学生真正的心理安全和自由。其次,营建平等的对话关系。因为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可保持师生的互动关系,实现师生角色互换,达到师生共振。

2.培养主动探究和质疑的精神。叶圣陶先生曾说:“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有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地。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深入地进行了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给学生提供了一個自由发展的空间。

理科基础化学教学新探 篇12

综合化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理基中化学课的特殊性,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有以下几点总体思路和基本策略。

一、适当取舍教学内容

理基考试的范围广,而复习时间短,按部就班地、逐章逐节地细致复习不切实际,必须有所取舍,突出重点。凡教材的主干内容、考试大纲要求的学习重点必须精讲,次要内容则由学生自学,例如必修2中有机化合物的基本要求涉及具体的化合物,不上升到类别,官能团与物质类别的层次和水平是模块5《有机化学基础》中要求的,因此在新课、复习课中都不需要随意扩展内容,其它知识性介绍内容由学生自学。对于虽然不是教材重点,但具有强烈生活信息的热点问题还是要讲解。如,涉及苏丹红、有害气体泄露、碳纳米管、燃料电池等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新型材料及能源的内容,由于其特殊性,必须给学生有意识地予以介绍。另外,要尽量遵照理基考试大纲的要求,不必盲目创新,只需了解的内容就不必加深扩展。整个复习过程既要容量科学、不需面面俱到,又要内容科学、重点突出,这样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

二、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理基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复习过程中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非常重要。在基础知识复习中,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可以要求学生通读课本,自己整理本章的知识结构及重难点,教师则在学生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更系统。对于有些概念或性质比较容易弄混的地方,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如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以及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这类概念,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给出适量与所述概念相关的多项选择题,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通过讨论、自学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学到基本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助于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而且解决了理基复习课时间短、内容多,学生花时少、效率低的问题。另外,还应注意横向联系,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关注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化学问题并非直接对大脑中的原有知识进行筛选与组合,有时甚至需要对知识进行迁移才能得到解决。在日常的学习中需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给出背景资料,暗示进行综合的切入点,由学生完成最后的综合。

三、正确处理好新旧教材的关系

理科基础考试是一种能力测试,不一定非得局限于课本。教师不能认为涉及新教材内容的就超纲,也不能将新大纲提及的内容过度延伸、扩展,必须正确处理新旧教材的关系,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比如老教材里讲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比较零散,难度较大,而新教材将零散的内容进行整合,将中学要求的几种重要金属(钠、镁、铝、铁)放在一个章节,进行分类比较讲述,难度有所降低,综合性要求却提高。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在新教材中又被拆成两个章节———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内容侧重点不同,在复习过程中重点也应作相应调整,但一定要把握好度。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上一篇:地球你还好吗下一篇:热成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