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利用实践(精选12篇)
档案利用实践 篇1
高校档案工作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维护学校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当前信息时代下,档案的公开和利用不断被强化,但在实践中, 由于档案的原始性及凭证性使之区别于文件,涉及安全保密。高校档案工作中如何既有效提供了利用,又切实保障档案的实体和信息安全,是档案工作者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笔者剖析档案工作中不同利用实例,拟从利用权限和操作细节方面对档案利用中的安全保密问题进行探讨。
一、以利用权限为例
1.父母是否可以查阅子女学籍档案。在中国传统概念中,父母翻看子女的日记是不违法的,顶多受到道德和舆论谴责。但是档案则不同,学生的学籍档案之所以放到档案馆就是为了保障档案的实体和信息安全。在子女不方便来档案馆办理档案利用的情况下,可以委托其父母或朋友相关人员来档案馆办理档案利用,但是需持有双方身份证件及手写签名的委托书。笔者在工作中,就遇到一些父母想看一下子女在学校的考试情况,是否毕业,甚至有人想查看一下相亲对象的学历真假。这些情况,由于没有被查阅人的证件和授权,在档案工作中是不能给以查阅的。而在工作实践中,高校档案馆更多地被强调于为师生服务,相较于区县档案馆权威性不足,一些家长甚至把档案馆等同于文件室,要求通过户口簿上的亲属关系,直接查询子女学籍档案,这在档案工作中是不允许的。档案实践中面对这种情况,要求档案工作者在利用中要做到有理有据有节,查阅利用规章制度张贴公示,服务态度文明礼貌,对于实际有困难的家长可建议其去学院、辅导员处了解相关情况。
2.校友是否可以查当年同学联系方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校友之间的联谊成为聚会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虽然QQ、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已成为沟通交流的便捷工具, 但是对于2000年以前的校友来说,这些工具在当时根本没有广泛普及,这些校友之间的联系就成为难题。同学之间往往只知道姓名、性别、大概年龄和就读学校,依据这些模糊信息去找到一个人,或者发掘其联系方式,都是横在校友面前的难题。为此,很多校友来到学校档案馆想在当时的学生卡、成绩单、毕业生登记表找到同学的家庭住址或电话。但是为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按照档案馆查阅规定,如果要查询他人信息要有他人证件及授权,而这正是校友无法提供的。面对这种两难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会建议校友先到学校校友会或当时就读学院去沟通做身份验证, 再持学院、校友会介绍信获取同学学籍信息。如果学籍信息中没有地址和电话,可以通过出生年月日到派出所寻求帮助。
3.公安局是否可以查阅任意档案。公安局办理案件档案馆当然要全力配合。但公安局办理的案件涉及面非常广泛,是否意味着公安局办案人员可以查阅档案馆保管的任何信息呢,他又怎样证明其调阅的档案是由于案件需要查询的呢?笔者工作时,也会遇到一些办案人员查档,虽然提供了工作证件和介绍信,但介绍信是空白的,说是方便临时填写,有的介绍信甚至人员事由经过了涂改,这就涉及身份验证和案件信息验证的问题。当询问进一步信息时,办案人员会称办理的案件尚在侦查阶段,不方便透露。 怎样判断办案人员身份及查询信息的真实性,既配合公安工作, 又坚守档案员的岗位职责呢?在档案工作实践中,一般要求办案人员到学校武保处做身份和信息验证,由武保处陪同或介绍查档。虽然手续多了一环,但是对于档案信息的安全多了一层保障。
4.子女是否可查父母房产信息。房产档案是非常敏感的民生档案,生活中由于房产引发的纠纷比比皆是。由于以前的历史原因,高校大都有过集体分房的阶段,因此也相应产生了一批房产档案。这类档案主要保存了当时的购房合同,内容包括房主何人、 同住人有哪些,享受了何种补贴,购房款多少。和父母不能查询子女学籍信息一样,子女未经授权也不能查询父母的房产档案。在工作实践中,房主凭身份证件可调阅本人房产档案。房主由于年迈不能亲自前来查档的,子女代为查阅需提供房主身份证件和授权委托书。房主去世的,必须所有同住人共同前来方能查档,不能前来的同住人需提供身份证件和授权委托书。
5.律师如何查阅案件信息。律师由于案件需要,也会时常需要调阅与案件相关的档案信息。律师如需查阅委托人个人资料时, 可由个人直接到档案馆查阅复制相关档案信息提供利用。也可以由律师持双方身份证件及授权委托书到档案馆调阅。还有一种档案信息是律师、委托人自身也无权调阅,又与案件相关的档案信息,律师需持工作证及律师事务所的介绍信或律师调查专用函进行调阅。档案查阅手续的完备,不仅是信息安全的保证,也是档案凭证作用的严肃体现。
6.科研项目参与人是否可以复印项目资料。高校科研档案保存科研项目申报材料和结题材料。科研项目申报人分主持人和参与人。项目主持人凭身份证件可查阅项目档案。参与人需持主持人证件及授权书,方可查询项目档案。一些项目参与人往往认为整个项目的文字资料他都有电子存档,调阅却还要联系项目主持人同意,手续麻烦。其实,档案的一大作用就是凭证作用,参与人持有电子版还要调档就是为了提供利用。而科研项目主持人是整个项目的负责人,对项目参与人复印项目资料的用途有知情权, 所以经过项目主持人授权并不为过,而且很有必要。并且科研档案中还有一些其他参与人的科研成果以及经费情况等信息,要求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按照规定查阅利用,保护科研人员的档案信息安全,为科研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利用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细节
1.新生录取名册,需覆盖掉别人信息。新生录取名册是每年录取的新生名单汇总,包含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高考分数、录取专业等信息。学生在参加插班生考试、各项比赛或学历认证等等情况下,均需用到新生录取名册这项学籍信息。而在档案中,新生录取名册的编排,是按高考年度组卷装订成册,每本案卷再按本专科、省份、专业、高考分数进行分类,所以个人的录取信息只是一页档案中的一行信息。当某位同学需调阅复制个人录取名册时,大多高校都是对录取名册中学生姓名所在页面进行编辑,仅留下学生个人这一行信息,对于同页面其他同学的信息进行覆盖刷白,并保留省招办印章,进行复制提供利用。这种方式比较复杂,虽然对于其他同学的信息进行了覆盖和刷白,保证了他人信息的安全性,但也正由于有了覆盖和刷白又使利用者对其凭证作用产生了疑问。为此,有的高校专门制作模板,由档案馆依据原始档案出具录取证明,加盖档案馆材料证明章,效力等同于原件,这种证明没有覆盖和刷白,格式规范,仅缺少了省招办的章。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档案利用的不同方式。而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无论方式如何,都是为了在档案利用工作中,既体现档案的凭证作用,又保证档案信息安全。像这类档案还有很多,如工资档案是按月份装订成册的,如果有一位老师要查他自己的工资档案,这时就不能像图书馆借书一样,把整本档案借出让其自己查询,因为其中还涉及其他老师的工资信息,只能由档案工作者将其工资信息找出后,同上仅提供和其相关的信息予以利用。
2.编史修志是否可以看所有的档案。众所周知,编史修志需要知道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编纂完善。但这样是否意味着,编史修志的人员可以查阅所有档案信息?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编史修志是学校授权的行为,工作者也持有学校介绍信。但是学校是在大层面授权,具体的查阅权限还要由档案馆来把握。而且由于编史修志工作量大,周期较长,一次编纂下来往往需要一年半载,甚至有时查阅了一堆档案却没有找到有用的信息。对此,笔者在长期高校档案工作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编史修志的一些基础信息往往是由一些基层人员进行收集的,而这些人员有的是刚开始这项工作,面对浩瀚的档案无从下手;有的又眉毛胡子一把抓,希望把库房里所有的档案都搬出来慢慢筛选。这样都是不明智的,不仅对于工作毫无益处,而且给档案工作者带来巨大的压力。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一般先找出“大事记”和“年鉴”让其查阅,找出重要事件和人物,再根据时间、事件、人物等关键词检索出相应档案提供利用。这并不是越俎代庖,而是档案工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积累,主动积极为学校文化宣传提供服务的方式。这样的利用,既省去了大量档案实体搬进搬出导致损伤,又保障了档案大批量查阅中的信息安全。正如,一些编史修志的老师所说, 以前编史修志都是在网上查资料,现在来到了档案馆,才发现了网络之外的更多翔实资料,开阔视野,互为补充。
综上,档案工作者在利用过程中,要区分不同层面的利用者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适用不同的审批手续,做到档案利用工作有章可循,不失密、不泄密。同时,档案工作者要加强档案法规意识,坚守职责,按章办事,有效地发现和制止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不良行为,做到既能让利用者有效查阅利用档案, 又能保证档案的实体完整与信息安全。
摘要:在当前信息时代下,档案的公开和利用不断被强化,但在实践中,由于档案的原始性及凭证性使之区别于文件,涉及安全和保密,如何在工作实践中既有效提供档案利用,又切实保障档案的实体和信息安全,是档案工作者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高校档案,安全保密,实务
档案利用实践 篇2
开放档案的利用按照国家档案局《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执行。
一、凡我国大陆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身份证、介绍信、工作证),台、港、澳同胞和华侨持本人回乡证或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均可利用我馆开放档案。
二、外国人利用我馆开放档案,应由有关主管机关介绍,经省档案局同意后,方可查阅。
三、利用者可以在著述中引用开放档案,但应注明档案的收藏单位和档号;如需全文公布或汇编出版,应征得本馆同意并签定出版合同。
四、利用本馆开放档案,一般应在本馆指定的阅览室查阅,不准带出馆外。
五、下级机关不得采取任何形式,擅自公布或出版上级机关颁发的档案文件,如需公布和出版,需经上级发文机关或主管机关同意。
六、利用者有保护档案、资料的义务,查阅档案时不准涂改、圈划、污染、拆卷、撕页等,如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借阅,并追究责任。
七、借阅者不得擅自摘录、转借档案,如需摘抄、复印等,必须经本馆同意。
八、为确保档案的安全,利用者不得在阅览室内吸烟 1
或进行其他不利于档案安全的活动。
xxxxx档案馆
档案利用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新探 篇3
【关键词】档案利用服务;理论;实践
档案的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提供档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我们每一个档案工作者的最终目标。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是介绍和报道馆藏档案的内容和成分,通过各种方式为利用者实际提供文献材料和情报信息,进行咨询服务。档案的提供利用是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直接手段,它是秉承档案工作内外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档案工作中占有突出地位。
由于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的体现者,这就突出要求档案利用工作必须有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明确方向。开展档案利用工作,在明确服务方向的同时,还必须树立坚定的服务思想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才能做好档案利用工作。因此,档案部门在利用工作中是否积极主动,对于能否充分发挥档案的效益和利用者得益大小,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一特点,要求档案工作者具有主动精神,必须积极主动地开展利用,使服务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一般是由两种因素决定的:一方面是社会上各项工作需要利用某些档案;另一方面是档案馆保存有这方面的档案可供利用。熟悉档案,主要指熟悉馆藏档案的成分、内容和数量以及存放的库架位置,熟悉每一个全宗的形成和整理状况以及全宗与全宗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且熟悉各全宗档案的利用价值。了解档案利用的需要,就是做好利用工作的预测工作。各行各业对档案利用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同时期、不同任务,对档案的需要也有所不同。熟悉档案和了解需要之间是彼此联系和互相促进的。
档案馆提供档案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以档案原件提供利用;以档案复制品提供利用;综合档案内容编写书面资料提供利用服务等。其中制发档案复制本、制发档案证明、参考咨询是档案工作者向档案利用者提供人档案信息及有关情报的重要服务工作:
档案复制本,可根据利用单位的不同需要,分为副本和摘录两种。副本,反映档案原件的所有组成部分,摘录,只选取文件某些部分。复制方法大体可分为手抄、打字、印刷以及摄影、复印等。
制发档案证明是档案馆根据机关、固体或个人的询问和申请,为了核查某种事实在本馆保存的档案中有关的记载而编写的书面证明材料。制发档案证明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件,对申请书的审查和档案证明的编写,都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
档案馆的参考咨询工作,是档案工作人员以根据档案解答问题的方式,向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及有关情报的一项服务工作。参考咨询的范围,包括两部分:解答咨询,通过口头或书面等形式,答复询问;协助检索,指导利用者使用工具,为查找馆藏档案资料提供新的线索。广大利用工作者在利用档案的过程中,可能遇到许多疑难问题,要求档案人员帮助解决。利用者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有的要询问查找某一事实、某个专题的档案材料或其检索途径,有的要求介绍馆藏档案与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有的要求解答与档案有关的名词、术语,有的要求扩大研究课题材料的查找线索等。答复咨询的过程,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咨询工作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接受咨询问题;接受咨询时,首先要审明咨询的目的、内容、范围和要求的深度广度,以便确定检索途径和咨询方式,特别要结合审题,明确本馆(室)有无咨询依据和承担咨询的条件。对利用者在借阅档案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有把握的则立即回答,或借助于检索工具和有关材料,短时间内予以解决。问题复杂和困难的,记录下来研究后再予答复,接待咨询要求热情认真,解答翔实。凡是重要的有长远参考的,或者可能重复出现与解答不了的咨询问题,都应作完整的记载,包括各种原始记录、解答咨询的过程、最后结果等。咨询档案对于全面掌握咨询情况,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探索规律都有重要意义,是一种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应该持久地连续积累和发挥它的效益。
开放档案对提高档案的利用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放档案有其实践、理论、法律等方面的依据。开放档案是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客观形势的需要,也是档案馆自身工作发展的规律,这对我国社会进步和档案事业都有重要的意义。开放档案是强化“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新方针,有利于政治民主化和繁荣科学文化的一项新政策;开放档案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档案馆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开放档案是新时期赋予档案工作的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我国档案馆事业发展的新开端,它向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付诸相应的措施:一是正确处理档案开放与保密的关系,明确开放档案的范围。二是做好基础工作,为开放档案创造必要条件;必须把开放档案工作和各项业务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开放档案推动和促进档案的收集、整理、完善检索体系等各项基础工作,为开放利用档案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建立和健全开放档案的规章制度;由于档案是档案馆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所以必须有严密的制度保证。
水库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实践 篇4
一、水库科技档案基本种类及内容概述
(一) 水库设计规划档案
水库设计规划档案主要包含设计规划、地质勘探资料、水库设计方案、比附文件、修改方案、施工技术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水库地形图、断面图、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内容。
(二) 水库水文档案
水文档案主要记载水库不运行不同时期的水位, 降水量、进出水量、蒸发量等运行观测记录和当地水文简报, 同时包含水库渠道流量、流速等信息。
(三) 水库设备仪器档案
设备仪器档案主要涉及水库内部所有设备仪器的安装、使用手册、说明、图纸等文件, 设备安装记录、设备调试记录、设备质量验收、鉴定报告、以及设备各种维修记录、日常保养维护记录等内容。
(四) 水库运行档案
运行档案主要是指水库运行工作日志、大坝安全检查记录、工作总结报告、水库调度方案、水库运行数据记录、数据统计报表、水库运行监控影像、水库运行抗洪抢险方案等内容。
(五) 水库养护维修档案
养护维修档案主要记录了水库主体加固施工内容、日常养护维修方案、施工勘测资料、批复文件、技术设计方案、所有施工图纸, 及相关的施工合同等资料。
二、水库科技档案的利用实践分析
(一) 优化水库运行规划
水库运行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作, 水库运行规划涉及内容众多, 结合水库科技档案, 水客管理者可通过水库运行、发展记录中, 总结水库运行一般性规律, 结合水库实际发展及运行需求, 进行针对性的科学调整, 以提高水库运行规划的科学性及工作效率, 促进水库运行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 提高水运行管理工作质量
水库管理人员由于个人原因、工作原因等因素影响, 不时会产生相应的人员调动, 新员工接触水库管理工作时, 可通过水库科技档案, 快速熟悉水库各项管理工作内容及要求, 从而保障水库运行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三) 提高水库运行安全性
水库具有抗洪、抗旱的安全职能, 依据水库科技档案记录数据, 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 可建立科学、准确的水库运行安全监测模型, 以实时观测水库运行状态, 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水库运行安全问题, 提高水库运行的安全性。
三、强化水库档案管理的实际措施分析
(一) 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 其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及素质, 对于工作效率及质量, 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 水库管理者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 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促进水库的科技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培训主要包含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两方面内容。专业技能培训主要包含档案管理制度学习、现代计算机档案管理技能培训等内容, 全方位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综合能力, 规范档案管理操作, 从而发挥出水库科技档案管理的实际效用;素质培训主要包括对于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责任意识的培训, 通过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意识, 提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此外, 水库管理者还应制定相应的个人能力考核制度以及相匹配的奖惩制度, 以激励管理人员发展, 挖掘员工个人潜力。
(二) 完善水库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水库科技档案内容较为繁杂, 管理工作工作量较大, 只有具备相应系统、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人员实际操作, 才能确保相关档案资料得以有效、科学的保存, 从而发挥出水库科技档案管理的实际效用。水库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应全面包含档案管理所有工作内容, 包括档案信息收集、核实、归档、调档、查阅等各个工作环节, 保障档案管理人员每项工作均有章可依, 从而保障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真实性。
(三) 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 档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已经成为当代档案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工作相比, 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更高, 可有效解放管理人员劳动力, 使其将工作重点放在提升管理能力方面。其次,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相比, 体积更小、便于管理和查询, 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安全性更高, 结合计算机设备可自动生成各种档案报表, 且通过相应的软件可快速建立相应的水库运行监测模型, 更符合现代水库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 水库科技档案作为水库管理者进行工作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 可有效提高水库运行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 强化水库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性。因此, 各水库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水库科技档案管理的实际作用, 通过强化管理人员培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等手段, 全面提高水库科技档案管理水平, 以促进水库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谈水库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实践[J].决策与信息 (下旬刊) , 2014 (70) .
[2]黄丽.谈水库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实践[J].决策与信息 (下旬刊) , 2015 (07) .
档案利用效果 篇5
一、利用日期:二OO三年八月十八日 利用股室:万荣分局药品综合监管股 利用者姓名:苏粉丹
利用案卷或文件题名:运食药监办(2003)2号 利用目的:取得县邮政局检查邮寄药品的配合。利用效果:取得县邮政局的全面支持。
二、利用日期:二OO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利用股室:万荣分局药品综合监管股 利用者姓名:苏粉丹
利用案卷或文件题名:运食药监办(2003)40号 利用目的:通知各医疗机构并告知范本 利用效果:使市局要求得到快速贯彻执行。
三、利用日期:二OO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利用股室:万荣分局药品综合监管股 利用者姓名:苏粉丹
利用案卷或文件题名:运食药监安函(2003)22号 利用目的:为查处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龙胆泄肝丸”提供政策支持。利用效果:明确了违法行为。
四、利用日期:二OO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利用股室:万荣分局药品综合监管股 利用者姓名:苏粉丹
利用案卷或文件题名:运食药监办(2004)44号
利用目的:为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监督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利用效果:通过查阅运城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管理规定和万荣药品监督管理分局开展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为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监督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五、利用日期:二OO五年四月十八日 利用股室:万荣分局药品综合监管股 利用者姓名:苏粉丹
利用案卷或文件题名:运食药监稽函(2004)73号、运食药
监稽函(2004)89号
利用目的:通过查档了解案件执法文书的考核标准 利用效果:通过查档了解药品监督行政执法文书考评制度和运城市药品监督稽查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的通知确定了一般程序的案卷和简易程序的案卷的制作程序。编写了《案件办理流程图》、《错案责任追究制》、《药品稽查工作岗位责任制》等稽查工作制度。
六、利用日期:二OO五年八月十九日 利用股室:万荣分局药品综合监管股 利用者姓名:王春林
利用案卷或文件题名:运食药监办(2005)7号 利用目的:。为做好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利用效果:。通过查档了解运城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通知,为做好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七、利用日期:二OO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利用股室:万荣分局食品综合监督股 利用者姓名:王洪普
利用案卷或文件题名:运食安委办(2005)1号、运食安委
办(2005)2号、国食药监察(2004)442号
利用目的:编写2005年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利用效果:通过查档了解运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确定了每个单位具体负责的食品整治环节,制定了《2005年万荣县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八、利用日期:二OO六年四月五日 利用股室:万荣分局本公司 利用者姓名:王宏珂
利用案卷或文件题名:运食药监办[2004]22号,万政办发
(2006)51号
利用目的:向市局汇报作为“农村两网建设示范县”所做工作。
利用效果:通过查档了解运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建立全市农村药品监督网络的意见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农村药品监督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为书写万荣县农村两网建设提供了参考。
九、利用日期:二OO六年六月十三日 利用股室:万荣分局办公室 利用者姓名:付鹏
利用案卷或文件题名:运食药监[2006]16号、运食药监安函
[2006]38号、2006年1月到5月案卷
利用目的:了解2006年上半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档案利用实践 篇6
【关键词】档案信息;质量;开发利用
档案信息是单位发展过程中对各项具有一定价值的资料进行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料的开发利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档案信息的价值。档案信息资料具有较高的价值含量,但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是具有较高的质量,无论是内容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还是档案信息的管理方式,都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所以要切实保证档案信息的质量,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档案信息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档案信息意识,加强档案宣传 首先,提高单位管理者以及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档案质量意识。档案信息质量的高低与档案管理人员有很大的关系,作为直接从事档案信息收集与管理的档案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档案信息质量管理意识,在源头上规范档案信息的质量,保证档案内容的真实、全面。其次,要加强对档案信息质量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人们明白档案信息质量的重要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信息质量优化意识,因此要积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各种档案管理工作交流会与培训会,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
(二)规范档案信息的收集工作 档案信息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档案信息收集阶段的质量,档案信息收集得比较全面而且准确就会提高档案信息的质量,因此对于纳入到归档的信息一定要进行甄别。一是要健全档案鉴定制度,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档案信息进行仔细地鉴定,对于不符合事实的信息要坚决地给予去除;二是建立档案审核制度,对于收集的信息要经过多部门多环节的审核之后,才能纳入到档案中,通过严格的审核制度保证档案信息质量的真实。
(三)创新档案信息管理技术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强化档案信息质量,就必须要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资源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档案信息在形成的过程中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为人们使用档案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当前的档案信息管理技术主要有:一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就是通过对档案共享平台的安全管理,保证共享平台不被外界病毒等侵犯,保证档案信息共享平台的安全运行;二是数据迁移与数据仿真技术。该技术是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公共平台的重要支撑,通过该技术可以保证档案信息需求者之间通过该平台了解档案信息,而不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
二、强化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 为切实发挥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价值,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分工明确,从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后期的开发利用都需要做出明确的规划,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有利的依据。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且将其纳入单位的工作计划中,确保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提供便利的条件。
(二)确保档案信息的时效性 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应该体现在时效性方面,因为有些档案信息的收集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会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一旦超出时间范畴,利用价值将会大大折扣,甚至会失去利用的价值。尤其是具有科研性质的档案信息资料,一定要注重开发利用的时效性。所以在档案信息收集整理阶段,对于具有时效性的档案资料,要特别标注与分类,并且要及时获取第一手档案信息资料。现阶段,档案信息的滞后性严重影响到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所以在这方面要注重时效性,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料的价值。
(三)做好档案信息的整理 档案信息整理工作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利用,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档案信息是否经过整理,以及整理得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档案效用的发挥。通过对档案信息进行科学的划分,对案卷进行分类编号及库藏整序,实现档案信息的有序性、系统性,不仅有利于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和进行编研工作,而且能够准确、迅速地提供利用服务。档案信息的整理工作为充分发挥档案作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保障。
(四)要建设科学的档案检索体系 所谓对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就是为档案信息使用者提供便利的条件,使其能够方便而快捷的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并且通过对档案信息的分析研究,能够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用价值的信息,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信息的内在价值。档案信息利用者在查阅相关档案时,需要根据档案管理部门的检索来获取所需的信息,而档案检索的建设质量是查阅档案信息方便与快捷与否的重要条件。为了满足不同信息利用者的需求,应该不断的完善档案检索体系,实现信息检索的多样化,通过不同的检索方式,都能够及时的查阅到相关的档案信息,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五)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 创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在全单位范围内实行联网机制,便于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高速传输。此外,还应该创建档案信息公开化平台,让档案信息利用者能够方便快捷的获取档案信息,以此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效率。
三、结束语
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是对档案信息价值的真正体现,在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档案信息资料,通过对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能够更好的促进单位发展。为了加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提高档案信息质量是基础保障,只有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才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要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跃.强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更好为科研服务[J].中国城市经济,2011(04).
[2]颜昱辉.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科研生产发展[J].今日中国论坛,2013(07).
[3]怡秀春.高校档案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
档案利用实践 篇7
一、土地登记档案重要性及其特点
基层的土地登记不仅承担了较大的业务工作量,也积存了大量的一线档案和信息资料,这些资料是基层工作人员的劳动结晶,也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成果体现。土地档案是一种根本性的依据,对土地的所属权等问题利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的违法处理材料、土地登记档案等,这些都能够成为促进土地管理的依据。在当今社会中,常常会出现土地纠纷的现象,而解决此类现象的最佳途径就是对原始的档案记录进行查阅。现实生活中,在对占地建设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现象进行判断时,若当事人不予以配合,可以对土地登记档案进行查阅以便进行正确的判断。所以,土地登记档案在对群众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作为处理产权纠纷时的理论依据和法律凭证,有效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土地登记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技术资源中的一种,其能够对土地的实际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作用,不仅为过去服务,也为将来的工作服务。所以,各级土地资源部门都要对土地档案进行相应的管理,并认识到此工作的重要性。
土地的登记档案是登记制度的另一种形式体现,是相关的管理部门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土地的面积、地理位置、适于用途进行明确的记录,并附上其相关的图纸等材料,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政策性、区域性、可变性以及不可移动性。公正性:在进行档案登记时,需要申请人出示表达明确的书面申请,经办人也要联合签字,向土地管理的相关机构进行申请,在经过官方的一系列实地调查和测量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公示,并公布审核的结果。政策性,人类生存的根本和发展的基础就是土地,土地档案是土地管理人员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将相关的土地政策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实际应用的成果,也就是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区域性:土地登记有两个主要的内容,分别是土地的归属权问题和相邻土地之间的关系,换而言之,就是土地管理部门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土地登记档案,根据区域的编码将相关的资料和档案进行装订。可变性:相较于其他的档案文件,土地登记档案会随着土地的归属和实际用途而进行内容的变更,若没有进行及时地变更,则易导致国土资源资料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和用途。不可移动性:土地是不动产中的一种,不能对其进行随意的搬运和挪动,档案中记录了土地权的主体和客体,土地所有人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内对土地进行自主权的行使,不能将主观的意向实施与邻近的土地。
二、有效地对土地登记档案进行开发和利用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在遵循保密条例的基础上对土地登记档案进行积极地公开查询,将公信度较高的土地相关信息提供给社会各界。近几年来,通过原件和复印进行档案查看、目录查询的形式,土地登记每年供律师事务所和公检法机关进行查询和利用100次以上,通常情况下都是用于解决土地纠纷和经济纠纷等问题。在对土地档案进行查询和利用的过程当中,要对土地档案的相关知识进行积极地宣传,帮助人们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进行提升。在查询土地档案的众多人员当中,多数人都是由于对土地的界址不明确、土地归属不明、相邻之间出现纷争和冲突以及土地证件遗失等原因。档案管理人员严格遵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帮助其对相关的土地档案进行查询,并根据登记档案上的相关内容,对档案记录的归属、位置、规模、用途和边界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向其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即当土地登记档案成立后便具有了法律效应,受到我国相关法律的保护,就算土地所有者的相关证件遗失,登记档案也能够对土地归属问题进行证明,帮着土地拥有者解决难题,也从侧面让其了解到土地登记档案的功能和重要性。
对于土地登记档案,要进行专门的专题编制,为全区域的城市规划、园林规划和建设、拆迁重建等工作所服务,促进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保证城市建设的科学合理性。近些年,我国大力招商引资,对开发区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而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需要土地管理机关进行积极地协调和配合。土地档案的工作人员要将当前全局工作的整体趋势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土地登记档案进行充分地利用,对各区域的土地面积、用途等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并根据具体的需要对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二次加工,进行土地专题的编制,为领导的决策提高准确无误、有效的参考资料。近几年来,各地的土地资源局每年都会为大量的土地所有者提供相关的登记档案查看服务,在城市规划的工作进程中,土地档案能够为相关的拆迁和收购工作提供准确的土地用途、面积和地理位置等。在进行大范围的违法土地清查中,土地档案能够作为理论依据对土地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核查。
结语
档案管理是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登记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整理,对其开发和利用进行有效地提升,促进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进行,保护我国的国土资源和土地所有人的个人权益。
摘要:土地登记档案工作的核心就是地籍档案管理,本文对其重要性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有效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基层土地,档案登记,实践及开发
参考文献
[1]徐跃英,韩英.浅谈土地登记档案的管理[J].档案与建设,2014(04).
[2]权承珍.完善基层土地登记档案管理保障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顺利进行[J].吉林农业,2015(11).
[3]王松静.土地登记档案数字化的实现[J].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浙江省基层档案工作者论文集,2012(01).
[4]吴玉萍.土地登记档案在基层土地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J].才智,2013(17).
档案利用实践 篇8
一、发挥高校后勤档案的历史凭证作用, 做好校园历史建筑和景观的保护、修复和改造
校园环境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保护好校园历史建筑和景观, 才能发挥学校历史建筑和景观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清华园建园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清华大学校园内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迥异。古建筑有工字厅、怡春院和古月堂, 其中工字厅始建于1762年, 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是清华大学早期标志性建筑之一, 清华学堂西部建于1909年, 清华学堂东部建于1916年, 属德国古典风格;清华大学早期四大建筑有大礼堂 (建于1917年, 是罗马式与希腊式的混合建筑) 、图书馆 (建于1916年) 、科学馆 (建于1917年) 和体育馆 (建于1916年, 外表采用西方古典形式) 。可见, 清华大学的早期建筑不仅展现了欧洲古典建筑风格和形式, 也反映出西方近代学校建筑在中国的演变过程。
近年来, 我校以早期建筑档案和校园规划档案为依据, 对校园内的早期建筑进行了保护性的修缮, 在“修旧如旧”的同时, 梳理建筑的再利用价值, 并对相配套的景观进行改造和修复。例如:在清华学堂修缮工程中, 根据留存的清华学堂建筑档案, 修复了清华学堂东部的地下室, 还原了清华学堂历史原貌。又如西体育馆的修缮工程, 根据我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情况, 在保留西体育馆内原有室内游泳池外观的情况下, 将其改建为学校体育工作荣誉室, 为西体育馆增添了展览宣传的窗口, 同时根据西体育馆档案材料对西体育馆周围景观进行了恢复性改造。值得一提的是, 我校依据早期校园规划档案, 于1998年对工字厅进行了修复与保护工程, 该工程于2002年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目前工字厅及周边地区基本保留了清华园皇家园林风貌。
二、推进高校后勤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 为学校后勤工作提供快捷便利的信息服务
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使高校后勤专门档案信息的采集、管理和使用变得更为高效, 推进高校后勤专门档案信息数字化、后勤专门档案管理信息化、后勤专门档案查询网络化, 有助于后勤相关单位和领导对信息及时获取和有效利用, 为后勤制订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为后勤领导决策提供快捷、便利的信息服务, 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快捷、便利的后勤服务。 (1) 推进校园市政工程档案信息数字化, 建立校园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GIS) 。该信息系统将我校不同时期建设工程的图纸进行了整合, 集成了校园内供排水、供电、供暖、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等管网线路信息, 具备地下管网的数据录入与存储、信息查询与统计、空间分析与决策、数据更新与管理等功能, 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档案信息的查询速度, 为工程险情的及时排除发挥了作用。同时, 该信息系统也为学校市政工程建设和日常维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后勤部门利用该信息系统将以前的被动抢修转变为主动地对市政工程管线进行定期维修更换, 提高了市政工程日常维护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 推进后勤财务档案信息数字化, 建立后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后勤会计核算平台的基础上, 开发了“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将后勤各实体中的学校固定资产与自有资金购买的固定资产分清明细, 做到账实相符, 产权明晰;开发“大管家系统”, 加强对后勤各实体账户和资金的管理;建立后勤各实体经济业务基础信息数据库, 提供可靠、有效和科学的财务分析信息;建立了后勤各实体财务分析评价体系框架, 根据后勤各实体的业务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财务分析;完善了会计核算、管理与服务内容, 为后勤相关单位和领导提供方便快捷的经济数据查询服务。 (3) 推进后勤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 建立后勤人力资源信息库。该信息库包含后勤人员的基本信息、编制、岗位、职称职务、薪酬等内容, 为后勤领导提供快捷便利的后勤人员信息查询服务, 为后勤干部队伍、骨干队伍、职工队伍的建设提供依据。 (4) 推进后勤服务工作档案信息数字化, 建立后勤综合服务平台。梳理后勤各单位的工作职能和服务内容, 将后勤管理和服务项目信息在网上进行发布, 同时整合校内服务资源, 引进社会优质资源, 后勤平台承载了维修、宾馆预订、餐厅预订、车辆租用、订票、快递、网上购物、医院挂号等多项服务内容, 师生员工可以通过电话、登录网站、Email、传真、语音留言、接待前台等多种方式获取便捷的后勤服务。
三、开发利用高校后勤档案资源, 使校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学习的课堂
清华大学新校区的规划、新建筑的设计和新景观的修建都以校园档案为依据, 力求新建筑、新景观的设计与周围建筑和景观融合为一。2010年3月, 清华大学被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评选为全球14个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 建筑家们认为, 清华校园“随处可见亭台楼阁, 苍松翠柏和湖光山色让人很放松。清华校园内有庄重古朴的建筑, 也有时尚现代的建筑, 它们相互融合, 感觉十分和谐。”校园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纪念亭、纪念雕像、纪念碑等纪念物超过百件, 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17件, 清华校园已是我校学生美术写生的课堂, 也是青少年接受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再有, 2008年, 我校完成了校园中水雨水综合利用工程, 处理后的中水和收集的雨水用于校园绿化灌溉和学生宿舍冲厕;2010年学校在中水站建立了学生节水教育馆, 馆内既有表现节水技术的知识互动, 也有节水教育的图片展示, 该馆已成为我校师生接受绿色教育的第二课堂。第三, 根据我校档案记载, 建校初期校内有花木15类691棵。现在清华校园内乔灌木品种有1200多种, 百年以上树龄有300多棵, 其中国家级一类古树13棵、二级古树94棵。为便于大家识别植物种类, 现校园内树木都挂有树牌, 校园已成为师生了解植物、认识树种的课堂。后勤从校园内植物中精心挑选出近300种木本植物编辑出版《清华树木》一书。
四、利用后勤档案资源举办展览, 促进后勤宣传工作的开展
高校后勤档案真实、准确、客观地记录了学校后勤历史, 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是高校后勤宝贵的教育资源。利用后勤档案举办展览, 使人们了解学校历史的同时, 受到教育。2010年, 开发利用我校十年来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的档案材料, 编辑制作了“清华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成果展”展板, 同年7月份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成果展, 我校被评为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2011年, 收集整理了近十年后勤优质服务项目的档案材料, 编辑制作了“清华大学后勤近十年优质项目展”展板;2012年制作了清华校园新旧图片对照展, 将清华校园的变迁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师生和校友的面前, 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后勤工作, 进而理解和支持后勤工作。再现后勤工作历史, 也使后勤职工从中得到了教育, 更加坚定了他们“学习先进、爱岗敬业、立足岗位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 高校后勤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利用后勤档案是高校后勤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对推动后勤和学校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维护和延续高校的历史、提高后勤科学化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高校后勤档案内容丰富, 为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本文以清华大学后勤开发利用档案工作的实践为例, 对开发利用高校后勤档案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档案,开发利用,高校后勤
参考文献
[1]刘耿生.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及利用的实践 篇9
1 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具体作法
1.1 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是一个以开发、应用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单位, 成立于1958年, 至今已有50年的农业科学研究历史。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1982年建立科技档案室, 在此之前, 科技档案虽然每年都有积累, 并做了妥善保管, 但由于缺乏统一要求和系统科学管理, 严格的说, 科技档案仍处于杂乱无章状态。在所领导重视下, 通过1982年的清理整顿和近年逐步提高, 目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已步入正轨, 现有专用科技档案库房60 m2, 存有科技档案2 255卷 (其中科技课题档案1 483卷, 科技成果档案126卷、科技管理档案181卷, 项目建设档案332卷, 其它科技档案134卷) 。有专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1名, 负责全所农业科技文件材料的收集、科技档案的日常管理利用工作, 遵照上级档案管理规定, 结合本所实际, 制定了一系列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使全所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1.2 规范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档案利用的前提, 只有管理好档案, 才能更好地利用档案。农业科研档案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研人员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 是科学决策、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开发利用的凭证和依据。依据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档案分类标准, 结合本所档案工作实际, 全所2 255卷农业科技实现分类管理、组卷合理、目录抄写清楚、方便利用, 其中科研课题档案按专业、学科、项目进行细分。实现农业科技档案整理规范化、标准化。档案库房做好防火、防尘、防虫、防盗等常规工作。在申报成果时, 要由档案部门对归档科技材料进行检查, 验收合格盖章后, 方能申报成果。另外, 为防止档案材料的流失, 凡调出、退休、留学、进修等人员必须到档案部门办理科技材料归档和档案归还手续后, 才能办理有关调离手续。由于具有过硬的管理办法, 从根本上保证了科技档案完整、系统、准确, 案卷质量不断提高, 有效地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开展。
1.3 树立为科研服务的观念
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所为农业综合性研究单位, 专业研究涉及:水稻、玉米、大豆、果树、蜂学、烟草、蔬菜、植保、食用菌、旱田栽培、水稻栽培、土壤肥料等, 年均承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农业部项目、财政项目、丰粮工程项目及省科技攻关项目、省财政、省农委、自然基金项目、牡市科技局、农业科技合作共建项目30余项。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科研材料, 并分散在全所11个研究室或课题组的科技人员手中, 涉及面广, 归档难度较大。形成了科技档案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科技人员由过去埋头搞科研转向适应目前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化的需要, 实行“科研、开发、服务”一体化, 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尤为突出。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在按归档要求接收档案的前提下, 结合各研究项目的工作特点、季节忙闲、工作需求等实际情况, 采取灵活机动的措施, 如对周期不长的延续课题将科技资料暂时保存在研究室, 待课题结束统一归档, 对于育种项目田间试验材料采取隔年归档, 这样既减少科技人员工作量, 又提高了科技人员归档积极性, 有利于对当年通过鉴定或验收的课题材料及时归档。同时, 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还主动上门收集科研材料, 帮助科技人员整理资料, 宣传档案基础知识, 明确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 增强科技人员的归档意识, 以期达到科技材料收集齐全, 完整的目的。并将科技档案纳入科研计划管理, 课题管理和成果管理, 确保科技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1.4 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 档案利用是实现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2]。如果档案得不到利用, 就不能达到为农业科研服务的目的。为了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我们编制了多种档案检索工具, 其中有档案总目录、分类目录、移交目录、检索卡片等。编写了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人事任免、历任领导一览表等编研材料。利用档案资料为《黑龙江省省志·科技志》撰写农业科研方面的稿件、为领导决策、制定计划、选育新品种、申报成果、开发推广、编史修志、评聘职称等, 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1.5 提高科技档案利用率, 发挥信息库的作用
根据研究工作需要, 把封闭式的贮存保管、变成积极利用, 建立健全了借、查登记等各项规章制度。“十五”以来每年平均科技人员借阅人次160余次, 档案利用卷数350卷左右 (科研管理随时调用未列) , 为科研课题申报、科技成果审定、科技论文撰写提供了原始依据。向上级编撰科技材料和相关单位提供历史资料。为年轻科技人员提供积累的系统资料, 为研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发挥信息库的作用。
2 取得的成绩
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 这些资源的利用为科研生产、管理、开发等工作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依据。通过信息反馈和跟踪调查, 获得了大量的档案利用典型事例, 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五”期间, 牡丹江分院共承担国家各级部门下达的研究课题64项, 其中承担“863”等国家级课题4项,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课题 19项,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推广及产业化项目4项, 黑龙江省火炬项目1项, 黑龙江省自然基金课题4项, 黑龙江省农委课题6项, 牡丹江市级科技攻关课题14项, 黑龙江省农科院院级课题11项, 品种后补助1项;共审定各种农作物新品种12个, 18项科技成果获奖;64项研究课题总投资797.0万元, 其中, 国家、省、市等部门投资680.5万元, 单位自筹116.5万元;科技人员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25篇, 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30余次;先后选派22人攻读硕士学位, 迅速改变科技队伍学历结构偏低的状况。自建所以来共审定品种83个, 总计170余项科技成果, 累计创社会效益200多亿元。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科研人员说:在品种选育过程中, 制定计划、进行总结、审定品种、申报成果等工作, 都离不开档案的支持。
3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受重视
有的领导及科技人员往往对课题的申报立项、科研计划的落实非常重视, 而对科技文件的形成、积累和作为档案归档保存却重视不够, 造成了科技档案流失和不完整。档案的不完整, 造成了借鉴、继承无法进行, 经验、教训无从查考, 使生产、科研重复劳动。
3.2 归档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部分科技人员对农业科研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意识淡薄, 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注意在科研工作过程中的记录保存, 随着课题的完成, 原始记录就散失了;有些科研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不重视科研实验原始记录, 或科研报告不完整, 造成无价值档案;有的科技人员则把科研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视为私有, 不放心将科研资料交由档案管理人员整理、管理, 不主动配合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 致使归档工作难以开展。
3.3 档案管理方式落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 档案数量越来越多, 数量庞大, 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困难;加之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检索工具单一, 主要表现在查阅工具多为手工制作的专题卡片或目录, 检索方法落后, 速度慢, 准确率不高;同时, 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上尚未运用, 致使档案信息检索、存储、加工、传递等缺乏现代技术, 因此应加强基础设备建设, 特别是要增加投入, 购置电脑、管理软件等现代化设备, 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4 编研工作开展不够
档案编研工作是提供档案服务的一种高层次的形式, 是创造性的劳动。编研工作的好坏, 直接影响档案的开发利用。目前, 我所仅停留在一、二次文献的编研上, 而对于在此基础上的深度开发还远远不够。
4 农业科技档案规范化管理思路
4.1 领导重视是关键
一个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重视程度。只有领导重视了, 才能在人、财、物上得到保证, 才能使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得到贯彻执行, 并能做到常抓不懈。
4.2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并严格执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结合农业科研工作特点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要从档案的形成、积累、收档、整理、立卷、归档及分类、编目保管、借阅、保密等各个环节都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要求切实做到把科技档案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纳入科研工作管理程序、纳入课题计划、纳入管理部门和有关领导的职责范围。要做到科技档案的形成与管理与下达科研任务同步, 与检查课题执行进度同步, 与科研成果验收鉴定同步, 与科技人员考核同步[3]。要依据农业科研工作的特点和档案工作的要求建立起农业科技档案收集、归档制度;科技档案分类、立卷、保管制度;科技档案查阅制度;档案保密条例及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使档案工作达到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4.3 提高科技人员的归档意识及加强对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每年应不定期对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档案重要性等知识的培训, 提高科技人员的归档意识。要求各课题都要设专人负责原始材料的收集整理、组卷, 及时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并加强对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 都是利用单位提供的土地、资金、仪器和设备手段进行的, 或者是完成单位所交给的任务。他们所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都属于职业发明。因此, 要加强对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使他们明白, 未经单位同意的所有非法出售、转让科研成果 (含阶段性成果) 的行为, 都是违法行为。杜绝知识产权的流失, 保证科技档案的完整性。
4.4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及服务意识
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参加省市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班, 通过专家授课、参观学习、相互交流等探讨科技档案管理方法, 传授管理经验。同时加强科技人员试验记载方法的指导, 从源头规范科研项目的科学记载。各项目一经立项, 档案人员就应跟踪指导, 将应归档的内容、形成材料的要求逐项告知项目组人员, 使档案的收集积累规范化、科学化。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要经常深入各课题组, 指导和协助他们收集、整理、组卷档案资料。对于归档的材料要严格把关, 确保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准确性。
4.5 提高科技档案利用率, 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为农业科研服务的作用
科技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利用, 使科技档案由保管状态转为利用状态, 发挥它的技术效用和社会经济效益, 充分体现科技档案的使用价值。
4.6 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档案管理微机化是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档案管理微机化可以大大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减轻查档人员的工作强度, 方便了管理人员查询相关数据, 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在接待咨询时, 通过微机目录索引, 可以迅速、方便地查出各类档案的基本信息, 从而改变手工操作费时的工作方式, 提高了档案查阅的准确性、极大地方便了服务对象。
5 小结
几年来, 我们围绕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提高素质、加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使档案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使科技档案归档率达98%以上, 2006~2007年度科技材料归档立卷158卷。有效地促进了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在新世纪里,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强化档案管理, 促进农业科学创新, 是实现档案和档案工作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抓住机遇, 大胆探索, 开拓进取, 努力走出一条为农业科研提供有效服务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档案工作之路。
摘要: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具体作法为例, 分析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转变科技档案管理方式, 提出了农业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利用,实践
参考文献
[1]韩千红.农业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3, 31 (6) :1019-1020.
[2]徐兆辉.有效利用农业科技档案的尝试[J].河南农业科学, 2001 (5) :20.
档案利用实践 篇10
一、网络环境下档案鉴定的实践
1. 实施档案鉴定与数字化同步的推进路线。
我国综合档案馆受经济条件、保密观念、总量偏大等因素的影响, 档案数字化和档案开放比例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档案鉴定工作相对滞后。吉林省长春市档案馆对馆藏数量和档案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从利用的角度出发, 急需数字化档案的比例不大, 而档案数字化后共享的需求却很迫切。所以, 针对永久、长期档案比例相当的馆藏, 与其平推全部进行数字化, 不如把档案价值鉴定、开放鉴定与档案数字化同步进行更符合节约、高效的原则, 使经济欠发达地区投入档案数字化的有限资金, 通过同步建设发挥数字化档案更大范围共享的整体效益。档案鉴定与数字化同步, 从作用上看, 可以解决制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瓶颈———档案是否开放的问题, 满足档案信息公开的需求;从成本上看, 是避免失效档案数字化的较好方法;从效率上看, 在网络中同步进行可以减少调卷次数, 提高工作效率。这就是长春市档案馆根据馆藏情况选择档案鉴定与数字化同步进行的意义所在。
2. 完善档案鉴定和数字化同步的工作体系。
档案鉴定与数字化同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春市档案馆在调整原有档案鉴定委员会成员的基础上, 组成了档案鉴定初审组、复审组、档案鉴定委员会办公室, 并明确相应职责。档案鉴定委员会由馆领导、业务专家、部门负责人组成, 主要负责制定计划、规章制度、标准规范, 并组织实施, 利用网络进行档案鉴定结果的最终审查、批准;档案鉴定初审小组集中档案馆优秀的档案鉴定专业人员, 在网络环境中对照文件级目录数据与档案实体进行档案价值鉴定、开放鉴定、扫描鉴定, 并在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相应字段上标识;档案鉴定复审组由业务专家和数字化部门负责人组成, 主要对初审开放和缓销档案进行二次复审, 然后提交给档案鉴定委员会审查;档案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由局级业务专家、鉴定初审组负责人、档案馆数据管理员组成, 主要负责鉴定业务协调和鉴定委员会主任 (馆长) 最终审批结果的技术处理。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档案数据录入·鉴定·数字化·整理一体化的流程团队, 确定了科学、严谨的档案鉴定与数字化同步的业务流程。
3. 精选档案鉴定和数字化同步的首批对象。
为了保证档案鉴定与数字化与当前需求的紧密联系, 长春市档案馆以全部馆藏428个全宗、涉及142个年度、50万卷 (件) 档案、5个年度档案利用卷 (件) 次登记数据为第一手材料, 建立档案利用登记数据库。利用Excel软件排序功能, 按照档案利用目的、利用频率、利用年代、所占比重、基数大小分类排队, 多角度进行统计分析, 统筹考虑达到目标、完成时限、人力配备、设备配置、资金投放等各种因素, 使用直观选择数学模型精选馆藏20个全宗11万卷档案作为优先进行鉴定与数字化对象, 追求局部最优来体现整体最优的效果, 同时把其他满30年的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设和网上开放鉴定审查纳入工作计划。
4. 制定档案鉴定和数字化同步的业务规则。
长春市档案馆制定了档案鉴定和数字化业务规则, 主要包括: (1) 档案价值鉴定:按照新的保管期限表, 将鉴定后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分为永久、30年和缓销三种, 判定原则如下: (1) 按照档案内容是否继续发挥效用来判定, 肯定则留, 否定则销; (2) 按照档案内容是否具有凭证作用来判定, 具有凭证作用的从长保管; (3) 按照档案内容是否反映主要职能活动来判定, 反映立档单位主要职能活动档案从长保管; (4) 按照本级档案及孤本档案从长保管的原则判定; (5) 按照档案是否产生于特殊年代来判定, 如“文革”时期的档案从长保管; (6) 按照立档单位的性质来判定, 地方党委、政府档案从长保管; (7) 按照档案内容所反映的问题大小来判定, 反映重大问题的档案从长保管; (8) 按照同全宗同年度档案内容的齐全完整程度来判定, 对档案残缺不全的全宗及年度档案从长保管; (9) 按照档案馆内是否唯一来判定, 利用软件功能查档案重复件, 第一责任者单位留存, 其他剔除销毁; (10) 按照档案内容是否具有典型性、特色性来判定, 对反映特定内容、具有地方特色、典型意义的档案从长保管。 (2) 档案开放鉴定:包括档案目录开放和全文公布两方面内容。 (1) 档案目录开放, 把科技、文化、经济方面涉及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档案, 把与民生相关的政策性档案提前开放;满三十年且不在控制使用范围的档案全部开放。 (2) 档案全文公布, 参考政府现行文件公开的内容。主要公布涉及公民切身利益且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机关机构设置、职能等档案。 (3) 档案扫描方面:档案数字化规则明确鉴定后永久档案全部扫描, 定期档案按照档案利用率及是否重复利用来决定是否扫描, 暂未扫描的档案采用现用现扫的方法解决即时利用问题。
二、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思考
当前, 档案鉴定和数字化是影响档案信息共享范围和档案信息准确检索的关键性难题, 渴望解决两个方面的大问题。
1. 抓紧出台档案鉴定的规则和标准。
档案鉴定工作是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 紧密联系着档案信息网上公开, 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利用安全, 是决定档案工作成败的重要一环。在地方档案馆档案鉴定的实践层面上, 当专业人员面对一件件档案鉴定时, 困惑和难点很多。档案开放鉴定实践渴望对《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进行全面的修改, 增加网上开放档案相关规定, 细化档案开放标准, 进而推进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深入发展。档案价值鉴定方面:面对不同时期按国家不同保管期限表确定的档案保管期限, 面对立档单位职能大有改变或已撤消的状况, 今天档案馆重新进行档案价值鉴定需要实施细则和具体规定。通过引进先进的项目管理机制, 组织省、地、县不同级别的国家综合档案馆试点, 在成功案例基础上出台档案价值鉴定标准, 以此规范馆藏档案价值鉴定的实践, 早日实现档案的分级管理, 为分类进行档案数字化提供依据。长春市档案馆6年间进行了30余万件现行档案价值和开放鉴定。数据统计显示, 按照国家新的保管期限表进行档案价值鉴定使永久和销毁档案的比例增大;受需求拉动和档案公开规定约束, 民生档案专题目录数据开放比例较高, 档案全文公开比例较小。
2. 重点培养利用现代技术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人才。
如今, 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 加快档案鉴定的步伐已成为档案馆的紧迫任务。地方档案馆无论是档案鉴定与档案数字化同步进行还是分步实施,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档案鉴定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档案鉴定与数字化同步进行, 需要多名懂鉴定业务、会操作软件的专业干部参与, 才能达到效率高, 见效快的目标。档案鉴定与数字化分步进行, 对照数字化档案进行档案开放鉴定, 同样需要复合型人才。所以, 解决既具备档案鉴定能力又懂软件操作人才奇缺的矛盾, 培养利用现代技术承担档案鉴定任务的人才群体是重要环节。
随着现代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档案鉴定工作必将跟上时代的步伐, 由制约环节变为带动因素, 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摘要:天一阁藏品档案包括基础档案和动态档案, 要做好建档后的补充和完善, 利用数字化技术管理藏品档案信息, 提高建档速度和利用效果;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加强岗位责任制, 搞好藏品档案的利用工作。
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保护和开发利用 篇11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开发利用
档案信息化,就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化的处置和管理,提高档案服务效率,推进档案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应当积极加强档案信息化,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开发利用,从整体上提高档案服务质量。
一、推动档案信息化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积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推进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化建设,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动化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一是加快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化建设的步伐,档案信息标准规范的制定具有一定复杂性,为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融合,应当从档案信息建设、档案信息调用等多个方面对档案信息标准进行完善,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实际利用率,推进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二是强化认知,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电子档案一体化管理,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提高档案信息的服务质量,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提升档案信息化的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指导工作。切实做好对全省各级档案馆(室)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中的服务工作,推动全省各级各部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二是确保档案信息数据安全。按国家档案局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要求,从技术上和制度上确保档案目录管理系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档案数字化加工系统、档案利用服务系统、档案网站系统、档案办公系统的安全。三是切实做好档案资源网站建设。一是按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要求,努力实现“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的功能,二是要完善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档案信息检索。四是继续争取发改、财政和经信委等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努力为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条件。
三、防范和应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网络安全风险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进一步强化档案服务质量,应当积极建立相应的档案服务制度,完善档案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做好档案安全的防御工作,以争取有效防范和应对档案信息化工作中的网络安全风险,提高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推进档案事业的稳定发展。针对此种情况,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积极创建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环境,采用多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手段,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强化档案信息管理,通过签署技术、加密技术以及身份验证、防火墙等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和保护,提高电子档案信息的原始性和真实性,防止病毒和黑客的供给,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充分运用到档案信息保护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完善档案信息化进程,真正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提高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可靠性。二是营造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为档案信息化创设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促使档案信息的自身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为社会提供更加优势的档案服务。与此同时,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直接关系着档案信息管理的高效性。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大环境下,社会群体逐渐加大了对档案信息检索的重视程度,为真正实现档案信息化,进一步档案保护效果,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积极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对物理安全问题、软件安全问题以及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有效应对档案信息化工作中的网络安全风险,保障档案信息资源安全,以免造成信息泄露而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效率。三是加强档案信息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电子档案存放环境。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积极建立电子档案的共享联盟,真正实现电子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保障待腻子档案载体的物理安全,创造适合磁、光介质保存的温湿度环境,并提高电子档案内容的逻辑性,尽可能保持电子档案内容、格式及编排上的一致性,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
四、加强档案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家禽阿甘档案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有助于明确岗位职责,目标清晰,促使档案管理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确保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员工行为规范与档案行政管理价值观念保持高度一致。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构建高效的档案行政管理体系,有助于实现硬性纪律与制度文化的柔性作用之间的相互协调融合,推进档案行政管理的总体效率提升,实现人性化与规范化的统一,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五、曾三与新中国档案事业体制发展
曾三同时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先驱者,是新中国档案事业体制发展的开拓者,是著名的档案学专家。曾三同志致力于党和国家档案事业的开创和发展,提出我国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基本原则的意见,主持制定了与新中国国情相符合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档案干部专修班和档案科研机构,并积极倡导建立各类型档案馆。曾三同志领导中共档案三次大转移,保障了档案材料的安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三同志致力于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的筹备,以及制定档案和档案工作同一管理的制度,并指导全国各地开展档案工作,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六、结束语
档案利用实践 篇12
声像档案是最能客观、真实记载疾控发展历史的档案资料, 是见证疾控发展的佐证者。疾控声像档案在疾控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的保存和利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特别是近几年,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工作的推进, 使声像档案的作用尤为明显, 重视疾控声像档案管理, 科学地积累完整的声像档案资料, 是文化兴疾控的一个重要环节。
疾控的重要职责是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技术指导工作, 并对重大传染病疫情、职业中毒、重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监测、报告、控制等, 各类事件处置、活动实施的全过程都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载体真实的记录下来, 这样, 除了纸质材料这一单方面的载体以外, 更需要声像档案这种更具说服力的特殊载体形式, 它能将事件的整个过程真实的、形象的记载下来。
二、声像档案的管理问题
(一) 缺乏声像档案意识
我中心文书档案已有144盒, 而声像档案也才从2005年开始收集存档, 照片档案已有册, 经走访调查, 乡镇卫生院基本没有照片、录像档案。平时单位举办的重大活动、会议、下基层进行业务指导时的录像、照片, 大部分都散存在个人或科室内部, 没有集中统一管理。加之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意识, 没有积极主动的去收集整理, 致使声像档案流失。
(二) 已有的声像档案本身问题较多
有的声像档案摄录后, 没有及时辅以文字说明, 也没有按照声像档案的保管要求进行保存, 时间一长, 时过境迁、人事变动, 日后查找资料时就是摄影人员本人恐怕也无法准确说出原由。对于单位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科研项目等材料, 都必须是真实的现场记录, 若不按照声像档案的保管要求进行保存, 致使这些重要资料失去了其参考价值和利用价值。还有的有积存照片却没归档, 多数照片、底片早已分家或无底片, 有的虽有声像资料, 但大多数都是会议场景、人物发言、集体合影, 缺少有意义的特写境头、下基层开展业务工作和处置重大事件的照片、录像。
(三) 声像档案的储存
声像档案的储存条件比文书档案要求更严格, 档案室既要有一定的库存容量, 又要具备恒湿、恒温、防磁、防震、防灾、防火等条件, 但绝大多数单位因领导不重视、经费不足、档案管理员缺乏主动意识等因素制约, 致使声像档案缺损、未保存。
三、多方面灵活开发声像档案
档案工作者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多方面的灵活开发声像资料, 充分利用档案, 将储存在档案室的死档案变活, 让声像档案推动疾控又好又快发展。
(一) 声像资料档案的编目管理
声像档案是疾控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每年年底我们都会对声像档案进行统一收集、整理、归档, 一年一本照片档案, 对每张照片都进行编目, 重点对照片的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等描述齐全, 这样既方便于查阅又使人一目了然。
(二)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许多声像档案成为了教育职工的生动教材, 2004年监督体制改革, 我中心由县防疫站改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为疾控历史上的重大变革, 档案人员应抓住时机, 积极开展有关疾控发展历史的声像档案编研工作, 不断提高档案编研能力。
疾控发展的点点滴滴都凝聚着职工的辛勤汗水, 记载着疾控历来的艰苦奋斗和忠诚服务的真实历程。利用照片、摄影录像, 从中发掘题材, 把一些真实性强、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声像资料, 制作成疾控专题政治教育片, 用来开展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可以与多部门合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编研工作, 如出版疾控历史专题图片展、专题片、印制史志、年鉴等, 展现疾控不平凡的发展轨迹和疾控人的风采, 提高职工爱岗敬业精神和文化内涵。这不仅是疾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也是档案工作者展示、宣传档案的一个有效手段。
(三) 使声像档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疾控在处理突发公卫生事件等活动中, 一方面可以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特点进行处置;另一方面也可借助于声像档案, 搜索查看之前的材料, 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发挥了档案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 使之进入良性循环, 又使得单位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得以提升。
疾控声像档案是疾控前进和发展的见证者, 不仅可以记载历史, 更重要的是反馈信息, 提供利用, 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在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我们要重新认识疾控声像档案在疾控档案馆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索疾控声像档案新载体的方法, 以不断提升这一特色档案的活力和效应, 充分利用其优势为疾控事业服务, 为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向雯.试论现代企业中的声像档案工作[J].管理观察, 2012年23期.
[2]张庆伟.声像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刍议[J].机电兵船档案, 201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