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规划

2024-10-07

创作规划(精选6篇)

创作规划 篇1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个性的小区已成为人们追求居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居住小区的规划创作中,我们对于小区个性的演绎往往局限于建筑的布局、形体及色彩的变化,如:不同的围合形式,不同的平坡屋顶,不同的红蓝外墙等。但停留于表象的建筑变化常常使人们在回首小区的同时,无法植根于浅薄的个性之中,获得对小区深刻认知和诠释的共鸣。因此,如何综合利用小区的其他组成元素,共同演绎小区内在的独有个性,使之脱离浅薄的表象,获得一个升华的主题,已越来越成为时代的需要。在上海万邦都市花园与北海银河小区的规划中,我们就此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上海万邦都市花园位于上海浦东花木地区,是一个跨世纪的智能化生态居住小区。开发商要求规划在满足平面功能布局的同时,深刻体现小区“万邦”的独有创意(见图1)。

“邦者”——国家、民族之意。“万邦”则意喻为“世界”。

显然,单靠建筑的布局、形体及色彩的变化,远远无法达到目的。而与之相反,“绿”以其和平的色彩,使利用整个绿化系统进行世界主题的创作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因此,我们在追求建筑明快变化的同时,选用“合欢”作为基调树种,来体现世界大家庭欢乐、祥和的美好愿望。

同时,在小区中心绿地设“日月广场”,内含“明星”雕塑。“日月”乃万物之本,为人类生存延续之基础,也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为“万邦”之必然。在中心绿地西端,我们又利用原有滨道挖池蓄水,成为上海长江入海口之状,以立足水文化之根,再现上海特色。长江为中华民族之源,大海为万物世界的一部分,其“吞江河以为水”正是“容万国为邦”胸襟的再现。

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加上在此生活休憩的人群和朝朝暮暮相依相伴的建筑与土地,无不刻录出一方和平、宁静。成长的世界缩影——“万邦都市花园”。结合绿化系统,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万邦”的独特创意。在北海银河小区的规划中,我们则充分利用道路广场系统来渲染“银河”的主题。

北海银河小区地处北海市市区东部,湖南国信开发区内,占地24 hm2(见图2)。整个用地地势平坦,3个入口均已由规划部门划定,不能调整,这使得3条主干道的形成成为必然。在主干道相互交接处,我们将其扩大形成3个广场节点,并分别赋予其文化、交通和休闲的功能,使之在缓和交通压力的同时,形成对中心绿地空间各个方向的视觉延续,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与此同时,我们又围绕中心绿地,采用一圆月星步道系统,串联各个组团及三星节点,使之成为一有机的、循环不息的“三星拱月”道路格局,暗喻银河的博大,生命的无限,并寄托了对小区团结、祥和的美好祝愿。另又在小区“银河广场”中心设“日月池”及“北斗七星”7根圆柱,圆柱按北斗七星状排列,上刻群星及祥云图案,烘托“银河”主题。整个小区浑然一体,个性鲜明,极具感染力。

由此看来,只有立足平面功能,灵活利用小区规划中的各种组成元素,共同升华表象的个性,获得一个鲜明的主题,才能以此形塑一个具有时代特色,富有生活诗意,传承地方魅力,引起人们共鸣的居住小区。

参考文献

[1]郝媛媛.住宅小区的环境建设[J].山西建筑,2007,33(3):39-40.

青岛金日紫都规划设计创作 篇2

项目定位面向青岛市城阳区的中高端市场, 定位为集特色商业、娱乐、酒店、中档及中高档住宅的综合地产发展项目, 并塑造生态化、园林式大型住宅小区。

我们力求充分发挥用地的特点, 创造出一个以自然为背景、以人工环境为基础、以人为主体的舒适优美的高尚居住区, 争取把偏僻的郊区转化为成熟的城市片区、地区中心。

规划理念:

住宅区建设应结合基地的先天条件, 以人为本, 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满足多样性的普遍需求, 从环境的整体性统筹建筑、道路、绿化之间的和谐。

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求, 力求规划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并充分考虑居民居住、工作、活动、休憩的需求, 营造具有特色的居住环境。

坚持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原则, 在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下, 尽量节约用地, 提高土地效率。

充分发挥用地的特点, 创造出一个以自然为背景、以人工环境为基础、以人为主体的舒适优美的高尚居住区, 争取把偏僻的郊区转化为成熟的城市片区、地区中心。

规划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精品楼盘, 而不是单纯地满足了功能、开发强度、呆板、见缝插针、缺乏特点的普通住宅区。

充分体现开发单位尊重城市、体贴顾客的企业形象, 塑造集团诚信可靠的品牌效应。

规划设计:

本规划的布置采取了规整与有机自然结合式的布局结构, 在充分满足日照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布置广场、绿化, 适当设置水体, 并配以大面积的草坪绿化及精致的小品。以大面积开敞的中心花园为整个小区的核心, 并以此辐射出景观轴线及组团绿地, 层层分布, 以确保户户都有良好的视野, 并考虑景观的对景及可识别性。同时也重视对居住区档次的控制, 对大、中、小户型按照不用的位置、密度、私密度来分布规划。

以垂直于二零四国道的商业内街为起始点, 穿越小区中心绿地, 组织一条贯穿至墨水河的小区绿化步行景观主轴线。在住宅间设置休闲散步带, 并与周边的绿地相交融, 在有限的空间里组织完善的环境绿化系统。

沿中城路和二零四国道布置2-7层商业办公建筑及酒店, 形成良好的商业街道氛围, 并以此作为过渡空间来形成住宅区应有的私密性。以商业步行街建筑为节点, 与中心花园景观相结合, 塑造境界丰富的小区步行入口景观, 也形成了居住区与商业建筑的紧密结合。

本项目满足多层住宅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1:1.6, 高层住宅则满足大寒日两小时满窗日照要求, 每个住宅单位均有一个或二个居室满足以上日照要求。幼儿园及其活动场地均满足3小时日照要求。

规划设计分别沿二零四国道、中城路及清淤路布置一行人、两车路出入口。组团车行道路采用小区干路和宅前车道相接合。自由弧线型的主路网结构有利于减缓车速、降低车辆噪音。小区主干道为环路, 设6M宽道路, 宅前车行道3.5-4M, 转弯半径皆大于等于6米, 道路坡度为1%以下。每个组团内设公共绿化步行空间兼做消防通道。

景观设计以创造宁静、质朴、精致、清新的园林空间为主旨, 遵循"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的原则, 采用整合的设计手法将传统的庭院空间和现代的建筑相结合, 形成"现代肌理, 传统风韵", 体现经典居住园林景观和生态绿化两大特点。绿化系统以中心花园为核心, 再通过道路绿化、宅前绿化和空中绿化的穿插、点缀, 形成点、线、面、体交织的立体绿化体系。

绿地结合步行小径呈自由式布置, 与规整的住宅对比强烈配套公建有按规划人口规模设置6班幼儿园;物业用房及室内活动中心等配套公建集中设置在小区中心的会所中, 便民店、卫生站设置在小区入口附近, 方便居民使用。将配套设备房放置于小区负荷中心, 结合景观小品设计, 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服务半径的前提下, 同时营造清新、宜人的社区地面环境。

停车采取地上地下相结合的方式, 结合宅前路和边角空地布置集中地面停车区域, 利用高层住宅的宅间空地布置地下停车库。

建筑设计:

住宅单体平面采取外廊式布局。户型内部布局动静分区、干湿分离, 交通流线便捷而互不干扰, 户内交通面积合理, 各房间空间方整, 尺度适宜。住宅在地面均设有住户大堂, 布局紧凑, 信报箱、布告板等布置为住户提供方便。地面层入口尺度宜人, 与庭院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建筑的立面采取简洁明快、经典耐看的设计手法, 选色注重与自然的协调性和归属感, 在尺度和比例上以表达传统建筑的空间概念。

住宅单体的南立面采用较大的玻璃窗赋予充足的透明度和轻巧的时代效果。简洁的建筑处理透漏着立面节奏的明快感, 利用清新成熟的手法表达建筑的高尚品味。其他立面的设计手法一致, 但窗户较小, 增加保温墙体面积以符合节能要求。从总体上说, 建筑立面淡雅的暖色调, 为整个小区增添几分浪漫的气质, 也丰富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暖色的亲人度以及局部点缀木色的细部处理, 让外观更具质感更耐看。

特色商业街设计理念

本地块位于城阳区北部大学区, 南面隔204国道与青岛农业大学相望, 是集自然环境、人文气息和便捷交通于一体的绝佳之地。规划以现代商业地产与传统地域商业文化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试图打造地域新热点, 繁荣北部区域经济, 塑造商业新地标。希望借大学区的有利资源, 在城区北部创造一个休闲餐饮文化特色的商业街。

设计亮点:

中心花园:规划万余平方米大型中心花园, 微地形与广场、水面和景观小品结合, 塑造特色中心绿地。

景观轴线:商业步行街与中心绿地及墨水河相联系, 构成有机的景观轴线绿化系统。

组团院落:围合的院落, 一种诗意的场所, 一种优雅的空间, 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 一种蕴含逸事、人文与感动的生活方式。这种院落围合感强的空间还有利于开放商的物业综合管理

生态社区:大面积布置中心及组团绿地, 充分利用太阳能, 结合建筑造型及单体平面, 创造生态社区。

立体绿化:绿化入户走廊及空中花园, 与地面绿化结合, 形成立体绿化系统。

人文景观:建筑造型简洁耐看, 而各类型的建筑立面协调一致, 形成具规模的标志性城市景观。

成功的园区规划有赖于

适宜的路网密度

友好的建筑界面

开放的交往气氛

步移景异的体验

创作规划 篇3

关键词:动画实作,商业模式,工程规划,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影视、媒体、娱乐业的促动下, 动画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表现形式, 迅速进入了大众生活。各大专院校纷纷成立了动画艺术学院和动画专业, 一系列动画实作项目得到迅猛发展, 在校学生参与社会型项目的机会不断增多。这时学院式的制作模式与商业化的制作模式之间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需要寻求一种能平衡学院制作模式与商业制作模式的新的工程规划。

在动画制作流程中, 分为剧本——分镜——设计稿——原画——动画——填色——后期, 这是目前国内外大多动画公司所沿袭的一种套路生产模式。这套模式能够满足动画公司的量产需要, 但是并不能适用于学院的动画生产, 原因有以下几点:1.公司的员工都有很丰富的制作经验。每日工作量可以是学生的几十倍, 因此在效率上能保障公司每月的出片量。而大部分学生没有工作经验, 不能保证每日产量, 这也是学院制作量产片的最大难点。2.公司有完善的部门分工。在动画前期、后期都有固定职员负责, 并且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 知道自己的部门该怎样与前后部门沟通协作。而在学院, 学生不能像公司职员那样固定安排在某个岗位上, 学生需要学习到动画制作的每个环节, 这就意味着学院制作中的各个部门的人员不是固定的, 这也成为学院要量产的第二个难点。

为了解决以上两点问题, 我们以学院的实作项目《孔子》为例, 在工程规划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找出一条适合学院生产量产片的制作模式。在动画制作过程中, 原画创作是最重要的一环, 因为原画就是动画片的演员。我们以此为突破口, 将传统的原画制作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 改变传统的“设计稿——原画”生产模式, 将设计稿与原画优化结合。

并将人员分为一原、二原。这一点就是针对学生的制作经验不足这个问题设置的。在参与学院的实作项目制作的同学中绘画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能让优秀的同学担当关键环节, 着重把控原画的效果, 因此由他们担任一原的绘制工作;二原就是由专业水平稍次一点的同学担任, 他们由一原直接管理。

2. 一原负责将设计稿优化为关键pose, 二原负责完善运动规律。

一原的工作, 就是利用他们专业的优势把握关键Pose的准确性、表演的生动性, 然后把卡下发给他们负责的二原手上, 二原就负责填补一原画的关键pose的运动规律, 使动作流畅, 符合运动规律。在一原的监控下, 二原也能够有效地保证作画质量。

以上两点对原画创作创新是根据学生现有水平而量身制定的模式, 从学生自身发展上讲, 能够让专业水平不一样的学生都能有发挥的空间, 并且有提升的空间, 对学生自身发展更具可行性, 更有助于提高自身制作效率与制作质量;从人员调配上讲, 能更集中地把绘画经验强的同学集中在关键pose, 这样更能提升关键环节的质量与产量。把更多正在提升阶段的同学集中的二原, 熟悉和训练对运动规律的把握, 不仅确保了关键pose的序列针的连贯性, 而且也提高的工作效率和同学自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从片子质量上讲, 在整部动画片中, 高质量的关键动态以及序列祯的连贯性的覆盖面更广, 对片子的整体效果的提升有很大推动作用。从成本投入上讲, 能把制作费用更集中的投入在关键环节, 从而提升片子质量

我们通过对动画制作流程的一点创新, 解决了学院制作量产片的两大难题, 可见, 不拘泥于传统模式, 勇于创新, 勇于探索, 勇于发现才是解决难题的关键。在继续前进的路上, 我们还会遇到更多困难, 但我们掌握了对工程规划合理调配合理运用的方法, 我相信即使面对新的难题, 我们还会探索出新的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原画设计》编著汪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创作规划 篇4

1.规划设计理念

丘陵地区的校园规划遵循因地就势的原则,尊重环境,保留原始地景,让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巧妙地利用基地丰富多变的地形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是规划能否成功的关键。故我们用“尊重环境、生态和谐”的设计理念来指导规划,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控制保护植被良好的山岗,建筑不占用山体,保护自然环境中的生态敏感区,尽量让原生态环境作为校园景观的主体与背景,创造生态景观意义的空间。

(2)利用水渠、池塘在合适的地方创造具有生态意义的景观湖面,以提升校园的生态景观质量,山水相映。

(3)界面处理时,在校园建筑临城市一面,退缩红线20m,并以植被相间形成绿色屏障,隔音减噪。

(4)借鉴园林设计手法,在入口主轴线上采用了逐步抬高、收放结合的广场形式,增强了主轴线的严谨气势,同时在主广场利用对景的手法,让人们从湖岸欣赏到近景图书馆,中景体育馆,远景运动场、学生生活区的图画,自然展开。

(5)采用场地环境优先的设计方法,将优美、好用的地段作为人们的活动场所,把景观欠佳、地形复杂的地段用以建造楼房,使建造与美化统一起来。

(6)节约用地与尊重自然环境相结合,建筑布局疏密有序,组团布置在满足间距要求的条件下,相对紧凑排布,并留有发展空间,同时也适当利用地下空间,让环境、建筑、景观与人的活动保持平衡和谐。

2.结合丘陵地形、有机发展的总体布局

2.1理性与浪漫交织的规划结构

丘陵校园的空间结构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活泼的有机生长的态势,体现在规划布局上是对所处地域环境的尊重与利用。树立校内与校外协调、校园自身整体以及建造活动与环境保护相联系的生态观,在对现状条件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本方案采用“不对称的平衡”手法,根据城市高压线等因素,将主轴线置于基地偏东,并把教学建筑布置在主轴线南边和东侧,围合主教学楼前的主广场,主广场西边向湖面开敞,同时在广场西南角临湖布置的图书馆、湖西岸布置的体育馆等建筑在体量和位置上平衡了整体构图,保持了广场湖面空间的“围合”完整,又有山水相映的生动景观,体现出丘陵地形自由变化的特点,加强了空间的联系。由于地形的变化,有时不能过分强调空间轴线的平直和两翼的对称,常常要根据形势作出退让和起伏变化。我们采用纵向实轴与横向虚轴相互交替的方式,形成层次丰富、通透、活泼的空间秩序(图3)。

2.2与自然生态有机共融的规划布局

丘陵地区大学校园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一般来说,应尽量保留基地中的主要山体,特别是基地周边的山体,它们能成为校园的绿色屏障,阻挡外界的干扰,使校园建筑掩映在群山环抱之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校园的标志性建筑通常布置在校园主轴线上,依山而建,控制空间。丘陵山岗应留作景观元素,利用山体之间的谷地和山坡下的台地布置各功能组团建筑,这使各功能区之间以绿色空间的形式过渡,模糊了界限,改善了局部小气候,同时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休憩场所(图4)。

规划中把校园教学区布置在基地中原有植被少、坡度较缓、空间视野开阔的台地上,有利于营造生态、积极的校园主体公共空间;学生生活区因功能单元面积小,结构比较规律,常结合复杂地形进行灵活布置,设置在朝向好的坡面;体育馆、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等兼具为社会服务的项目,以及办公楼等对外联系较多的项目,通常临近城市干道布置,并与校园主入口有便捷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体育运动区需要较大面积平地,对校园的布局影响较大,通常宜布置在地势平坦的低洼地,既可减少填挖土方,还可以减少对其他功能区的干扰,满足视线通透的需求。

2.3与山地形态有机结合的外部交往空间

建筑的外部空间是构成环境的主体,在总体规划时应把相对平坦、起伏小、环境视野好的丘陵作为人们活动的场地;建筑设在起伏大、山体植被已被破坏或不易形成整体景观的方位,建设时配合环境设计体量与形式,修复和美化环境。这种场地环境优先设计的理念在丘陵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但可以节约土方,实现对环境的尊重,而且建筑又成为环境中的景点,建设的过程转变成美化环境的过程。

广场通常在校园中占核心位置,根据场地环境优先设计理论,“占核心位置的场地空间形态和尺度设计要恰当,与周围建筑呼应成趣,给人美感和激情。”1)方案中,我们首先确定从校园主入口指向后山的主轴线,在主轴线上设计了入口交通集散空间、过渡空间和中心广场三个逐级抬升的广场,中心广场是主景,面积较大,地段最好。其次采用界面特色新颖的手法,将中心广场东面以公共教学组团围合,西面以图书馆与景观湖围合,水系园林弱化了广场西面的边界,并与其自然顺畅地连成一体。在广场上凭湖而眺,视野开阔,建筑与生态丘陵尽收眼底(图5,图6)。

水可以让校园空间景观充满灵气,设计时应先根据基地现状水系进行汇聚和放大形成湖面,因为湖水不仅可以美化校园景观,还可以作为雨水调蓄器、防洪蓄水池和消防水体,并利用橡胶坝来调节水量。

2.4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

大学校园应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体,规划应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能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实现校园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校园今后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都预留一定的用地,以满足学校未来的发展(图4)。

3.顺应地形坡度,灵活组合的交通系统

3.1结合地形、人车分流的道路骨架

丘陵地区大学校园的道路蜿蜒弯曲,正体现了校园独特的个性,给行人一种独特的体验。规划中,校园主干道成环状设置,尽量顺应山体等高线,平缓而经济。

由于校园人流量大,各种不同形式道路往往相互融汇,因此“人车分流”尤为重要。通常是在校园的核心景观区与主建筑群区考虑步行优先,主要机动车交通安排在外围,减少与步行者交叉,营造人车互不干扰的校园环境(图7)。方案中,我们在教学核心区的外围设置环形机动车道,将校园的主要建筑群串联起来,各组团、各建筑之间采用步行道联系为主,让学生能安全、便捷地往返于各功能区。建筑组团内部的庭院应完全步行化,车辆绕组团外围行驶,既满足消防的需要,又避免对组团中心的穿越。还可以根据地形,通过廊道、坡道、广场、台阶等多种形式衔接车行道与步行道,便于行走、骑自行车和休息交往。

3.2形式多样的步行系统

为了实现校园步行系统与公共空间的有机共生,应该提供步行空间的多样性:首先,可以通过建筑首层架空的方式将室内外步行系统有机交融,这有利于自然景观的渗透,取得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对视觉通廊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将学生宿舍与部分教学楼底层架空,使之与中心广场两侧的生态步行林荫道、文化广场和滨水景观步行带渗透,共同构成生态、安全的主要步行线路(图8);其次,建筑中的一部分,如廊道、骑楼等,可以解决地形高差问题,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并达到框景的效果。方案中,公共教学组团与学生宿舍组团就是通过廊道来解决室内外高差,使用者可以通过室内直接到达另一个标高区域,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廊上廊下与主要步行系统相互渗透的多层交往空间;此外,步行系统还可以与绿地景观、小品、标志物等对景,形成良好的休憩空间和文化氛围。

4.融入自然的绿地景观系统

校园绿地景观系统是由自然和人工复合而成的环境风貌,关键在于建筑与自然的整体艺术效果,既要注重建筑空间形态的创造,又要综合考虑自然、场地环境等因素,创造建筑与环境对话、呼应,室内外渗透的绿地景观视廊和庭院。

规划中,我们通过四个层次来构建绿地景观系统,即:建筑庭院空间——建筑组群绿化空间——山水广场相映衬的核心绿色空间——校园与城市的过渡空间。建筑庭院空间是由建筑围合而成,是校园中最常见的场所,其景观的设计应亲切,通常在园林景观的基础上适当配置一些休息椅、小路等;建筑组群绿化空间是各种不同功能建筑的外部体系,通过建筑首层架空和建筑间的廊道,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与庭院空间相互渗透,连续地围合成一个生态环;山水广场相映衬的核心绿色空间是校园整体绿地系统的统帅,应以自然、生态为基调,保持生物多样性,从而维持校园绿地景观系统的稳定性,使校园更近似自然,这种以中部自然植被大块区为中心,向四周契入的放射环状绿化系统,对丘陵地区大学校园比较有利,不仅有利于保护原生态环境,提高校园的生态质量,而且使校园成为学生认识自然的教育基地,对提高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也有重要的作用;校园与城市的过渡空间是对周围环境的叙述和延伸,通常以山体为过渡,使校园建筑与城市保持一定的退让距离,并使校园景观与城市景观有机共融(图9)。自然驳岸、广场与湖水直接,加大了中心开敞空间,显山露水,取得了从广场纵深立体观赏校园景色——学生的学习、运动、生活的良好效果。

5.与环境协调的建筑体形

5.1建筑群体组合依山就势

场地环境优先设计决定了建筑单体所处地形的复杂性与用地的局限性。为了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相融共构,建筑群体组合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建筑有合宜的体量分散组合,紧凑有序,与场地有良好呼应;二是建筑应有良好的朝向;三是“节地、节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在丘陵环境中,建筑体量适度合宜尤为重要,尺度过大会缺乏亲切感和人情味,因此建筑体量应合宜,对标志性建筑可适度放大。由于场地环境的优先设计,让建筑应顺应场地形态作出回应,场地围合界面的建筑立面应连续、完整,过渡自然。方案中中心广场东界面的教学楼之间、以及与广场北侧的教学主楼之间通过廊道连接,形成完成连续的界面,与广场形成良好的呼应。

从风水的角度来说,应充分利用丘陵地区得天独厚的山水格局,使建筑取得背山面水的优良风水之势。但切忌随意转变建筑的朝向来获得图面的美观,采用正确的朝向、合理的平面布置,将有利于建筑的采光与通风,可以节约空调用能。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在地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校园的广场、运动场、集中绿地等地下资源进行开发,将一些附属用房,如:停车场、超市、餐厅、娱乐设施、污水处理厂等,尽可能建于地下。开发地下空间不仅可以节地,而且可以改善室内微气候,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还有利于防震、防灾,并保持校园土地的完整性。

5.2建筑形态与丘陵环境相协调

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丘陵地区大学校园的建筑往往不可能完全置于平地上,其形态与地形密切相关。在设计时,应根据场地环境来设计建筑,把“经济实用”放在首位,创造出具有丘陵地区特色的建筑形态(图10、11、12、13)。

方案中,为了突出教学主楼的标志性,我们利用高差,采用室外台阶与花坛相结合的形式,突出主体建筑的气势,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力。公共教学组团则采用中国古代书院典型的院落式空间结构,为了亲近自然,平面规模相对较小。建筑单体还可以采用坡屋顶或跌落的形式,并作层台状的绿化处理,使建筑整体形态融入到自然环境中。用地紧张的校园,可以将建筑设计成部分掩埋于地表之下的覆土建筑,使其能向上下左右发展,没有太多限制,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原有地貌,而且扩展了周边的休闲活动场地,使屋顶空地真正成为充满绿化的界面空间。宿舍等体型较小的条形板式建筑,可以划分为几段,以首层架空、层层退台的方式爬上坡地,有效地减少了建筑基面与山地地形的对接。

在建设中提倡就地取材,在建筑立面造型上,可采用一些设计手法来适应当地的气候。由于南昌夏季炎热,我们采取建筑外墙出檐遮阳及屋顶棚架等方式,既能达到节约能源、调节室内外温度平衡的目的,还能形成建筑的统一风格。

结语

丘陵地貌对大学布局而言,既是规划的制约因素又是创作的源泉,当前我国校园建设所面临的土地资源匮乏、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生态设计理念使得丘陵地区大学校园建设更趋多元化、个性化。它强调在满足大学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必须结合自然环境,从总体布局、交通、景观、建筑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规划设计,注重规划设计的创新性和经济性结合,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校园。

注:参加本次规划的主要人员还有:陶金、聂明魁、任栋、谢松武、曾啸华。

参考文献

[1]肖大威,谭玉菩,许吉航.场地环境设计法初探[J].新建筑,1999(3).

[2]肖大威,陈军,王璐,许吉航.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古镇中心广场方案创作方法思考[J].建筑学报,2002(9).

[3]何镜堂,涂慧君,邓剑虹.共享交融有机生长——浅淡浙江大学新校园(基拙部)概念性规划中标方案的创作思想[J].建筑学报,2001(5).

[4]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2(5).

创作规划 篇5

城市规划设计系设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小城镇发展与规划、城市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新农村规划建设、城镇景观风貌规划、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修复治理等。近年来,城市规划设计系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部省级科研项目多项,主持或参与各类横向规划设计工程项目50余项。

诸城市潍水商业步行街城市设计

设计简介

项目名称:诸城市潍水商业步行街城市设计

项目地点:山东省诸城市潍河南岸

规划面积:12公顷

设计时间:2009年

本项目位于山东省诸城市潍河南岸,西临和平街大桥,与潍河公园隔河相望,规划面积约12公顷,主要功能为集商业、餐饮、休闲娱乐及时尚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步行街区。

规划以“街·坊”为构思切入点,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功能具有围合感的“街坊”,并以一条绿色步行街将这些“街坊”联系起来,同时该方案还通过一系列景观视廊将潍河的自然风光引入到商业步行街中,塑造一个空间组织流畅,景观环境愉悦的现代商业步行街区。

苏州市胥王山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规划设计

苏州胥王山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规划范围以清明山为中心,北到子胥路南侧,西南以苏州绕城高速为界,东到东山大道,总规划面积约760公顷。规划以绿树、湖光、山色为背景,以丰富的植物景观和物种多样性为载体,以乡村文化、田园风光、休闲体验、农事活动为特色,以现代农业生产为核心,以“农”为形,以“旅”为魂,以“富”为本,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逐步建设成环太湖乃至长三角地区高品位特色生态园,成为人们回归自然的生态空间、感受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和放松身心的休闲胜地。

规划设计理念强调:

(1)生态优先,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将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新农村建设综合考虑,努力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

(2)充分体现文化生态旅游的特点。从农业观光、文化追忆、生态体验等方面进行创意,提供一个适合不同层次游客休闲的场所,以缓解城市紧张的生活节奏;

(3)深入挖掘吴文化“水+鱼+稻+桑蚕+桥+船”的内涵,为游客提供一种真实的、可观的、可体验的全方位的体验空间;

(4)生产性、参与性和观赏性相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高质量、高效益的精致农业,以此带动旅游、农产品等行业发展,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5)服从苏州城市总体和旅游规划的要求,使观光园的规划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以及适度的超前性,同时安排好项目建设前期与后期的过渡与衔接。

设计简介

项目名称:苏州市胥王山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规划设计

项目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

规划面积:760公顷

设计时间:2008年

创作规划 篇6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建国后到上世纪90年代以前,地域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或被忽略,或是流于表面形式,城市面貌逐渐趋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意识越来越回归理性,建筑的地域性又重新被提到重要的地位。这种地域性并非是简单模仿和延续民族、地区文化符号等,而是理性分析当地气候特征、环境和使用功能,并以建筑的形式呈现出来。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三亚城市职业学院项目与我们不期而遇。海南地区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且四季不分明;干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且多热带气旋;日照时间长,水资源丰富。三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建筑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要求建筑师考虑当地的客观因素,如造价、学院功能要求、专业设置、学校规模、分期建设等。

一、规划设计

1.总体结构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位于三亚市区以北的荔枝沟抱坡岭山东侧。基地内有3个小山包,最高一个的相对高度约35m,人们站在这里可俯瞰三亚市。校园占地19.6hm2,对于5 000人的学院来说,用地仍显紧张。本案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地形,形成“一山两轴”的核心空间布局,塑造优美的自然公园形象,力求实现既保护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依山而建、巧于因借—地域特色的生态校园主题。设计依据场地条件与环境特点,强调生态主题,以山地作为校园生态景观核心,使山地景观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气候应对、建筑体现—合理的功能布局。寻求简洁、明晰的布局结构,主体建筑垂直主导风向布置,建筑群呈现总体北高南低的态势,保证建筑通风顺畅。

循序渐进、有机生长—分期建设的步骤。设计首先树立开发建设环境先行的观念,将轴向开发、山地开发与组团式开发相结合,力求首期建筑集中紧凑,并在后续建设中形成有机发展的空间模式。

2.功能分区

设计强调建构景观生态网络,将建筑作为环境界面,以几何、开放的姿态面向山地景观布置。教学区设置于山丘南侧,采用带状结构,最大限度地将生态环境与建筑组群相融合;生活区位于山丘北侧,采用组团式布局,依山势层层抬高,组团间以绿化带隔离;山丘西侧布置体育运动区。几大功能区由南北向的步行景观主轴串联,并通过周边环形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疏密有致的建筑群落。

3.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校园内设置环状曲线型主干道,连接各功能区。教学区与生活区内分别设宽度为6m的环道。结合山地景观设置蜿蜒曲折景观小路,形成完整的校园步行网络系统。此外,沿环状主干道串联若干停车场(可根据需要逐步增设),以满足机动车长远发展需要。

4.空间组织与绿化景观规划

校园景观追求自然风格,道路两侧以及景观主轴栽植景观型的椰子树,并保留原有部分芒果林,将人工化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在方案深化中,设计师采用一体化的设计手法,在整体大尺度的连续空间中营造近人尺度的局部环境和景观空间,塑造生动化和人性化的校园氛围,满足师生活动和交往的需求。

二、单体建筑

5栋公共教学楼依山势而建,底层多作架空处理,二层以上部分为教室。4m宽的走廊位于南侧,围合出内部的公共交流平台。平台外围均设混凝土遮阳百叶,使建筑单体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遮阳效果。

图书馆采用了“大”而非“高”的策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一层布置查询、书库、阅览、会议、办公等功能。建筑北部与山体结合的位置设计开槽,既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也解决了北侧的采光问题。图书馆屋面覆土起到了很好的防热作用,也使建筑犹如从山体中生长出一般。

综合行政楼采用中庭式布局,将核心筒设置于建筑东西侧,底层完全架空,形成烟囱效应,保证了自然通风的顺畅;外墙均挂混凝土百叶,起到遮阳效果;二层设置了接待室和展厅等公共功能;三层以上为教师办公室,并且局部设置有演讲报告厅,用于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

食堂及后勤服务中心地上4层(局部4层)、地下1层,其中地下一层为后勤及停车用房,1~3层为学生餐厅(共计1500座,可引入不同商家参与今后的学校服务),4层为160座教工餐厅,并设有内庭。每个楼层外围均设置休息平台。

学生宿舍均为板式建筑,基本垂直主导风向布置,通风效果良好。底层架空,起到良好的防潮效果,立面上的百叶起到了遮阳效果。其中前3栋宿舍为地上6层(提供4人/间标准,其中教工为2人/间标准),北部2栋为地上9层、15层的错落跌式建筑,宿舍局部通过连廊连接,并且在局部楼层设置有公共空间节点,可容纳学生的小型聚会活动等,顶层设置有公共活动室(如乒乓房等)。

三、气候应对与地域性特征

本工程地域特征明显,因此设计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对气候及反映地域性策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总体布局垂直主导风向,南低北高,保证建筑群通风顺畅其享有开阔的视野;底层架空、单廊式建筑布局造就良好的通风环境;屋顶种植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并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南向走廊挂百叶,有效防止日照过度;综合楼、食堂等体量较大的建筑均采用中庭布局,结合底层架空形成被动式节能系统;建筑外墙均为浅色,增大反射系数;局部使用太阳能板充分利用本地太阳能资源。

项目概况

学院规模:5 000生

用地面积:19.6hm2

建筑面积:16万m2

结构形式:教学楼为厚板结构,宿舍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他为梁板结构

上一篇:工作困局下一篇:工具书的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