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骨折(共11篇)
儿童肱骨骨折 篇1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占儿童肘关节骨折的12% ~ 20%[1],是儿童肘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在全部儿童肘关节损伤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其好发年龄为5 ~ 10岁[2]。肥胖是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3]。其受伤机制多为伸肘位肘关节内翻应力下侧副韧带牵拉所致,其次为外翻应力下桡骨小头对肱骨的直接撞击所致[1,4]。
1 骨折分型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分型较多,多依据骨折线位置及骨折移位程度而进行分型,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四种分型列举如下。1. 1 Milch分型[5]依据骨折线的解剖位置进行的分型,Ⅰ型为骨折线起于干骺端,穿过外侧髁骨化中心,止于肱骨小头滑车沟,此类型骨折由于滑车完整,被认为是肘关节相对稳定型骨折; Ⅱ型为骨折线起自干骺端,穿过骨骺达到滑车深部,不穿过外侧髁骨化中心,此型骨折破坏了滑车外侧嵴,可使近端尺桡关节向后外侧半脱位,因此被认为是肘关节不稳定型骨折。Milch分型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临床价值近年来受到学者的质疑[6,7]。Pennington[6]通过组内及组间的对比研究认为Milch分型的一致性、可靠性较差,不应作为临床与科研工作的指导工具。
1. 2 Jakob分型Jakob等[4]通过儿童尸体研究,依据骨折的移位程度,将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分为3型( 也可以理解为骨折移位的3个不同阶段) 。Ⅰ型为骨折线不累及关节面,是一种不完全骨折,骨折远端无明显移位; Ⅱ型为骨折线累及关节面,骨折远端向外侧移位,尺骨鹰嘴外移; Ⅲ型为远端骨折块旋转,向外侧和远端移位。此型骨折中由于肱骨小头和桡骨头丧失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可导致桡骨头及鹰嘴移位。Jacob分型对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1. 3 Finnbogason分型Finnbogason等[8]依据骨折移位程度及骨折是否累及关节软骨将骨折分为3型。A型为骨折累及外髁骨骺但未累及关节软骨,骨折无明显移位,被认为是稳定型骨折; B型为骨折线累及外髁并通过关节面,外髁处骨折移位程度较关节面处骨折移位程度大,被认为是潜在不稳定性骨折; C型为骨折线累及外髁并通过关节面,外髁处骨折移位程度与关节面处骨折移位程度一致,被认为是不稳定性骨折。
1. 4 Weiss分型Weiss等[7]于2009年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型,依据骨折移位程度和关节面的连续性进行分型。Ⅰ型为骨折移位小于2 mm; Ⅱ型为骨折移位大于等于2 mm,但关节面连续性完整; Ⅲ型为骨折移位大于2 mm,累及关节面。通过关节造影X线检查,Weiss对65例Ⅱ型骨折以及93例Ⅲ型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 Ⅱ型经皮克氏针内固定,Ⅲ型切开复位内固定) 及并发症的分析,得出Ⅲ型骨折并发症概率为Ⅱ型的3倍。基于此项研究,他认为这一分型在治疗及预测并发症方面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2 诊断以及骨折移位程度的评估
2. 1诊断患儿多有伸肘位上肢外展着地受伤病史,主诉疼痛,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拒动,肘外侧皮下瘀斑是肱骨外髁骨折的一个重要体征[9]。传统正侧位X线检查可显示移位明显的肱骨外髁骨折,但对于正侧位X线片上移位不明显但患者有明确外伤史及临床体征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建议采取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如超声检查、MRI以及CT检查等,以免漏诊。
2. 2骨折移位程度的评估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移位程度的评估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极为重要。传统观点认为骨折移位小于2 mm可行保守治疗,大于2 mm需行手术治疗。而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前后位及侧位X线片并不足以正确评估骨折移位程度,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于骨折移位程度评估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内斜位X线片: Song等[10]通过前后位及内斜位X线片上骨折移位程度的对比,发现70% 的骨折在内斜位X线片上移位程度明显大于前后位X线片上观察到的移位程度。依据Finnbogason分型,75% 的患者在内斜位X线片上与前后位X线片分型不一致。作者分析原因认为大多数儿童肱骨外髁骨折骨折线位于后外侧,所以内斜位X线更接近于平行骨折间隙,较前后位X线检查更能清楚显示骨折移位情况。同时,Song还提出侧位联合外斜位X线检查并不能比单一前后位或者内斜位X线检查提供更多关于骨折移位程度的信息,他建议将内斜位X线检查作为儿童肱骨外髁移位程度判定及分型的依据。内斜位X线片对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价值还得到了Kurtulmus等[11]的肯定,Kurtulmus对比27例前后位X线片骨折移位程度小于2 mm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者,内斜位X线片发现16例移位大于2 mm。
20°倾斜前后位X线片: Imada等[12]对比正位及20°倾斜正位X线片( 前后位投照位肱骨抬高,与投照方向垂线呈20°角) 发现,正位X线显示骨折移位程度平均为6. 8 mm的骨折线外侧移位及2. 0 mm的内侧移位,20°倾斜位移位程度分别为平均9. 3 mm及5. 6 mm。其理论依据为侧位X线观察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线与肱骨长轴垂线夹角约为21°,因此20°倾斜的正位X线片与骨折线方向近乎一致,能更清晰显示骨折移位情况。但该项检查需去除石膏进行,对于拟行保守治疗患者有加重骨折移位风险。
其他检查: Vocke - Hell等[13]认为通过高清晰度超声检查能够明确 关节软骨 损伤情况,从而判定 骨折稳定 性;MRI[14]及CT[15]作为传统检查对软骨损伤情况及骨折移位精确评估拥有绝对的优势。关节造影检查[16]在闭合复位术中对于关节面损伤情况的评估具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优势,但随着MRI及CT的普及,做为有创检查,近年来临床很少应用于术前评估。
3 治疗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多数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最初治疗措施的错误所导致,因此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17]。
2. 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18]。多数学者认为移位小于2 mm骨折可行保守治疗[18,19,20],保守治疗方法为长臂石膏托屈肘位制动,制动后每周复查,制动时间4 ~6周[18]。Pirker等[20]观察51例保守治疗患者,发现创伤后第5天复查可显示绝大多数保守治疗再移位骨折病例。他将此归因为创伤后3 d内骨折局部软组织的肿胀所产生的压力会使得骨折维持原位,但3 d后随着局部软组织消肿会出现部分骨折移位。因此他建议保守治疗患者在4 ~6 d复查,复查一旦发现骨折进一步移位,建议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保守治疗的报道较少,Priker报道51例保守治疗患者,5例( 9. 8% ) 出现再移位,他认为保守治疗对于无明显移位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是有效的; Launay等[21]报道17例保守治疗患者,5例( 29. 4% ) 出现再移位,他认为保守治疗再移位风险很大,对患者依从性要求较高; Marcheix等[17]报道骨折移位在1 mm以内7例患者完全愈合,并且肘关节功能良好,他建议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保守治疗适应证应限制为骨折移位程度小于1 mm。
2. 2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临床尚无具体适应证的共识,早期报道对于无明显移位并经关节造影术证实关节面复位后病例[22],以及移位程度在2 ~ 4 mm病例[23]应用经皮克氏针固定临床效果满意。2008年Song等[24]报道63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行经皮穿刺克氏针固定术,其复位方法为对于不稳定但无骨块翻转患者经麻醉下牵引,轻度内翻应力下挤压复位骨块,对于存在翻转移位骨块患者行克氏针翘拨复位,经闭合复位骨折移位程度小于2 mm后行经皮克氏针固定,73% 患者获得愈合,但该组病例中Jakob Ⅲ型病例6例,仅3例愈合。后期于2010年该作者报道了24例完全移位伴翻转患者经皮克氏针固定,16例( 75% ) 愈合,并且分析其余6例中3例由于术者经验不足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5]。因此,Song认为大部分儿童肱骨外髁骨折都可通过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获得满意临床效果,而切开复位内固定广泛的软组织剥离存在肱骨外髁缺血性坏死风险[26]。但值得注意的是,Song所报道病例大部分是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术者完成的,临床可重复性值得商榷。
关节镜下骨折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肘关节关 节镜临床 应用日趋 广泛。Hausman等[27]和Perez等[28]于2007年分别报道了成功应用关节镜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病例。Hausman报道通过前外侧入路,大于3岁儿童采用4. 5 mm直径关节镜,小于3岁儿童采用2. 5 mm直径关节镜,镜下清理血肿,复位骨折后挤压维持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6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良好。Perez报道应用前外侧入路、4. 5 mm直径关节镜复位骨折后屈肘、前臂旋前维持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4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他们认为关节镜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能够在解剖复位骨折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护局部血运,避免缺血性坏死风险。
2. 3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所有不稳定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临床应用较广泛,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最主要治疗方式。采用后外侧入路,经肱三头肌与肱桡肌间隙分离显露肱骨外髁,清除血肿,复位关节面,固定骨折。术后石膏托固定制动4 ~ 6周,复查X线证实骨折愈合后去除克氏针及石膏托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于移位明显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临床效果满意[18,21]。
2. 4手术治疗的一些相关问题
2. 4. 1克氏针留于皮外还是皮下克氏针留于皮外优势在于骨折愈合后门诊行克氏针拔除即可,缺点在于容易并发浅表感染,而克氏针留于皮下需行二次手术治疗取出克氏针。 Das等[29]统计235例患者,克氏针留于皮外浅表感染概率为9. 8% ,留置于皮下浅表感染概率为3. 1% ,但是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an等[30]通过75例患者对比研究得出同样结论,留置于皮外与皮下无明显临床差异。他们认为克氏针留置于皮外是安全的。
2. 4. 2克氏针固定角度临床手术治疗肱骨外髁骨折多采用2根克氏针固定,其角度或聚集、或分离、或平行,并无统一共识。Bloom等[31]通过2根克氏针在分离60°、分离30°、平行以及内聚角度固定下抗内翻、外翻、内旋、外旋以及内外翻状态下轴向应力试验,发现克氏针分离60°时在抗应力方面强度最优,因此,建议临床采用2根克氏针最大分离角度固定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2. 4. 3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临床报道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治疗内固定材料主要为平滑克氏针[18,21],传统观点认为带螺纹克氏针及螺钉螺纹有损伤骨骺风险。近年来带螺纹克氏针[18,32]、可吸收钉[33]及螺钉[34]固定均有临床报道,发现其加压及固定效果较克氏针可靠,并且与平滑克氏针相比在骺损伤方面未见明显差异[32,33,34],但这些临床报道例数较少,效果有待进一步大宗病例研究证实。
2. 4. 4肱骨外髁血运的保护发育中肱骨外髁的血管在关节囊起始部外缘进入髁的后侧及肘部肌肉起点附近的关节软骨。因此,在手术中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剥离,保留肱骨外髁后外侧软组织的附着是降低肱骨外髁缺血性坏死发生风险的关键[26]。
4 并发症
4. 1侧方骨刺形成是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35],Pribaz报导一组212例患者,73% 患者出现了侧方骨刺形成。其发生机制不详,通常认为其与骨折复位不良、骨骺刺激有关[36],亦有观点认为其与克氏针固定后局部不稳[37]、骨折移位程度[35]等有关。但是侧方骨刺,无论其大小,均不影响肘关节活动度[35]。
4. 2内翻畸形与外翻畸形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后内翻畸形较常见,多数为程度较轻的提携角角度的丢失,一般不影响肘关节活动,不需要外科干预[7,18,36]。Koh等[36]报道175例患者随访影像学资料显示肘关节提携角平均下降( 5. 0 ±4. 6) °,肘关节活动度均未明显受累。肘外翻畸形通常是由于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连所致[38]。肘外翻后期有继发性肘关节活动受限、尺神经炎风险。传统肘外翻外科治疗主要为髁上“V”型截骨,但传统截骨会导致肱骨短缩。Tien等[39]报道了肱骨髁上穹窿样截骨治疗儿童肘外翻,避免短缩肱骨的风险,同时能够矫正外翻畸形,临床效果满意。
4. 3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近年来,随着对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认识的提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临床发生概率大大降低。Koh等[36]报道175例患者,仅3例患者发生延迟愈合,无不愈合患者。对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传统观点为植骨、螺钉加压固定,而Tien等[39]认为临床不愈合多为局部不稳定所致,单纯使用螺钉固定即可达到骨折愈合目的。畸形愈合主要为骨折复位不良所致,明显影响肘关节功能。传统观点认为没有有效手术方法重建关节面平整性。Bauer等报告[40]对于关节内畸形愈合患者通过原始骨折线经关节面截骨矫形,恢复关节面平整,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4. 4陈旧性骨折的处理早期Jakob等[4]认为超过3周骨折临床手术效果相比保守治疗更差。近年来Koh等[36]观察14例平均伤后14. 5 d行手术治疗患者均达到骨折愈合及满意临床效果,作者认为这与局部软组织及血运保护有关。
4. 5缺血性坏死、鱼尾畸形缺血性坏死通常认为与过多软组织剥离有关,鱼尾畸形多为外侧髁中心与滑车骨化中心存在裂隙所致,多为影像学畸形,不影响肘关节功能。两者早期多有临床报道,随着对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认识及治疗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大宗病例随访罕见上述两者并发症发生[35,36]。
综上所述,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目前治疗争议点为骨折移位的评估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保守治疗需严格限制骨折移位程度,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需通过关节造影或关节镜证实骨折解剖复位,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仍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主要方式,克氏针固定术后建议留置于皮外,侧方骨刺及肘关节内翻畸形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最常见并发症,但多不影响肘关节功能,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报道较既往文献明显减少。
儿童肱骨骨折 篇2
肱骨骨折康复训练:
骨折后关节功能改善需要数月的时间,只要能认真小心和坚持不懈,每日都会有进展,你不要太过于着急,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回过头来看,才会感觉到进步。因为肘关节僵硬的基本原因是骨骼与软组织之间的粘连,靠锻炼来松解和吸收这些粘连是无形中的事情,更象把橡皮筋拉松的过程,在开始时总会反弹回去,但反弹的力度会越来越小。
通常情况下,在8周内能达到30-40度的活动度,一般会恢复到接近正常,即使在3个月内达到这个度数,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也会有满意的恢复。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骨折愈合情况。前3个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时期,过度锻炼会破坏骨折愈合的基础,应该与主治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锻炼。且不可使用暴力,应注意保护骨折部位。
锻炼的方法应该先从关节的灵活度开始,比如旋转、伸展,然后逐渐加强负重性质的锻炼。可以用另外一只手帮忙做幅度稍大的屈伸(不引起疼痛感为是)。锻炼的同时可以辅助磁疗及热敷(用红花、田七煮水熏洗热敷或者用当归、丹参、红枣、骨碎补煮粥服用)。
儿童肱骨骨折 篇3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 克氏针固定
中图分类号R726.8文献标识码:B
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3~11岁,男多于女,约占儿童肘部骨折的50% ,其中伸直型占95%以上.屈曲型很少。Garland将其分为3型: Ⅰ型,无移位; Ⅱ型,有移位,但后侧皮质有相连; Ⅲ型,完全移位 。对于GarlandⅡ、Ⅲ型骨折,如果单纯应用手法整复并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效果差,易发生骨折再移位、肘内翻畸形、血管及神经受压等严重并发症。而切开手术治疗则创伤较大,并易发生骨化性肌炎。近年来随着C型臂X线机的普及, 闭合手法复位并经皮克氏针固定骨折这种方法越来越受到推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科自2008 年6 月至2011年5月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并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1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就其临床疗效进行报告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并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1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平均年龄为6岁3个月(3~12岁) 。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伸直尺偏型11例,伸直桡偏型5例。
1. 2治疗方法
1. 2. 1手法复位患儿仰卧位, 基础麻醉,患肢置于可透X线的手术台上。先令助手伸肘位牵引, 肘部伸直持续牵引约3分钟,先纠正骨折断端的重叠畸形及侧向移位。持续牵引下,术者双手四指把持骨折近端,双手拇指放在尺骨鹰嘴上向前推压骨折折远端,然后屈肘,保持肘关节在过度屈曲位和前臂旋前位。术中应用C型臂X线机观察骨折位置,根据透视,随时调整,直至骨折复位满意。
1. 2. 2 经皮克氏针固定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并维持复位,选用1.5mm~2mm 克氏针2~3 枚,分别从内、外上髁并与肱骨干呈45°,后倾10°,经骨折线交叉到对侧骨皮质。经透视位置满意后,将克氏针的针尾于皮肤外面弯成钩并剪断针尾。
1. 2. 3术后处理应用石膏将肘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前臂固定于中立位,石膏托固定3~4 周。4~6 周攝片示骨折线模糊或消失后去除克氏针。
2结果
16例患儿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8个月(4~32个月)。术后5~7d伤肢肿胀程度减轻,术后2周复查X线片,可见骨折处有骨痂生成,年龄越小骨痂越明显。术后3~4周去除石膏托,开始肘关节的功能训练,术后4~6周拔除克氏针。本组患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6周。无1例发生伤口感染、神经损伤、Volkmann挛缩、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骨化性肌炎及骨不连等并发症。。按Flynn的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丢失肘关节提携角及屈伸功能0~5°为优(9例) , 5~10°为良(5例) , 10 ~15°为可( 0 例) , > 15°为差( 0 例) , 总优良率98.2%。
3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 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60% , 多为伸直型骨折, 约占肱骨髁上骨折的95%。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法整复并小夹板或石膏固定,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创伤较大, 术后骨化性肌炎发生率较高,适用于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手法复位无法达到功能复位的骨折。因为近年C型臂X线机开始普及, 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并经皮克氏针固定骨折能有效地避免骨折复位后再移位,损伤小,利于骨折愈合, 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在治疗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可根据患处肿胀的具体情况决定:可在骨折后8~12 小时手术。在本组16例病例治疗中我们发现,骨折后8 小时内行闭合复位成功率高。所以我们认为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时机是在伤后8~12h内。②在复位时采用伸肘位持续牵引,容易使骨折端分离,利于术中复位 。③预防肘内翻畸形: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0% ~60%。我们认为在治疗中应充分矫正尺偏移位,因为骨折远端的尺侧移位是导致肘内翻畸形的原因之一 。④ 尺神经损伤的预防: 在内侧穿针时应注意内上髁、尺神经及尺神经沟的解剖位置关系,避免损伤尺神经。本组病例中无医源性神经损伤。⑤穿针方式及大小的选择.⑥麻醉:本组病人采用基础麻醉.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 男26例, 女14例, 年龄2~16岁, 10岁以下28例占 (70.0%) 克氏针加张力带3例, 钢板固定3例。右侧21例, 左侧19例, 所有病例行手术切开内固定, 屈曲型骨折6例, 伸展型骨折28例;桡偏型骨折7例, 尺偏型骨折4例, 粉碎型骨折1例。按Mclintyrc分类:Ⅰ型 (Ⅰb) 6例, Ⅱ型10例 (Ⅱa 3例, Ⅱb 7例) , Ⅲ型19例 (Ⅲa 6例, Ⅲb 13例) ;合并肱动脉损伤1例;损伤22例。内固定方式:交叉克氏针30例, 克氏针加张力带3例, 钢板固定3例。
1.2 治疗方法
臂丛麻醉, 在止血带下操作采用肘内侧单切口, 切口取肱骨内下方前延伸, 探肱动脉, 正中神经及静脉, 牵引下行骨折解剖复位, 选直径1.5~2.0mm的克氏针, 自肱骨内外髁穿入克氏针, 尽量穿过断端中心, 针尾弯曲于皮外, 交叉内固定的钢针必须穿透近端骨皮质才能稳定固定。
针对两根交叉克氏针固定不稳定的最多用4根, 闭合穿针的方法针对外髁。采用短管型钢板螺钉将1例粉碎性骨折固定。用石膏托固定功能位, 14d以后拆除石膏, 开始功能煅炼。40d以后根据情况考虑拔除交叉克氏针, 开始功能锻炼。对就诊时间较长、局部肿胀严重的病例, 可考虑选尺骨鹰嘴牵引, 肿胀消退后再进一步处理。
2 结果
本组所有的病例都进行随访, 时间为8~60个月。术后2例并发肘内翻畸形, 有3枚克氏针出现松动;没有任何发生Volkman缺血性肌挛缩的病例。
依照Flynn评定标准:丢失伸屈功能和丢失携带角在0°~5°为优, 6°~10°为良, 11°~15°为一般, >15°为差。本组优32例, 良6例, 一般2例, 优良率95.0%。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首选闭合复位是无可争议的。闭合复位若不成功再进行手术, 但要特别注意闭合复位次数不宜过多, 避免引起合并损伤, 加重局部出血, Hadlow[1]提出最多不超过三次。由于儿童特殊体质, 骨折的愈合速度比较快, 局部的血液循环也非常丰富, 大概都在14d左右即行使功能锻炼。但发生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可考虑延长时间恢复锻炼[2]。并且在医师的指导方法下进行功能锻炼。克氏针因为在交叉固定中钢针能穿透近端骨皮质起到固定的效果, 从而可作为内固定的首选。本组有3枚克氏针出现松动, 1侧钢针退出出现轻度肘内翻。究其原因克氏针未穿透近端骨皮质, 出现了松动, 故影响固定的效果。我们认为经肘内侧手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早期功能锻炼, 并发症少, 应为治疗儿童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理想的方法。
摘要:目的 讨论3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及相关问题。方法 36例均采用手术开放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术中解剖复位, 保留尺骨鹰嘴的完整性。结果 手术组2例并发轻度肘内翻, 随访时间最长5年, 本组优良率达97.2%。结论 通过本组36例手术治疗, 认为手术精确复位牢固固定, 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可显著降低肘内翻发生率。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内固定,儿童
参考文献
[1]Famsworehc L, Smith PD, Mubarar SJ.Etiology of Su-prahrmerus[J]J Pediatr Otheop, 1998, 18 (1) :38-42.
肱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5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功能锻炼;护理
肱骨干骨折是指肱骨髁上与胸大肌止点之间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6%,多见于青壮年。下面将肱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分析汇报如下。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大多数发生于30岁以下的青年。直接暴力引起者多在肱骨中上段,成横断骨折或粉碎骨折。间接暴力引起多发生在肱骨的中下部。如跌倒时肘部着地,多为斜形或螺旋骨折。由投手榴弹、棒球、掰手腕等旋转暴力引起者也可为螺旋骨折。
2临床表现
上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移位明显时多有畸形,患者常用健手托扶患肢,贴紧胸廓,以减少患肢摆动引起的疼痛。局部压痛,可发现假关节活动及骨擦感。肱骨干中下1/3段骨折时,常合并桡神经损伤,表现为垂腕,伸拇指及伸掌指关节的功能丧失,前臂旋后障碍,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3术前护理
3.1心理护理
肱骨干骨折,特别是伴有桡神经损伤时,患肢伸腕、伸指功能障碍,皮肤感觉减退,患者心理压力大,易产生悲观情绪。应向患者介绍神经损伤修复的特殊性,告知骨折端将按1mm/d的速度由近端向远端生长,治疗周期长,短期内症状改善不明显,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预防不良情绪的产生。关注患者感觉和运动恢复的微小变化,并以此激励患者,使其看到希望。
3.2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以利于骨折愈合。
3.3皮肤护理
桡神经损伤后,引起支配区域皮肤营养改变,使皮肤萎缩干燥,弹性下降,容易受伤,而且损伤后伤口易形成溃疡。预防:①每日用温水擦洗患肢,保持清洁,促进血液循环;②定时变换体位,避免皮肤受压引起压疮;③禁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3.4观察病情
夹板或石膏固定者,观察伤口及患肢的血运情况,如出现患肢青紫、肿胀、剧痛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伴有桡神经损伤者,应观察其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检查汗腺功能,可了解自主神经恢复情况;如骨折后远端皮肤苍白、皮温低,且摸不到动脉搏动,在排除夹板、石膏固定过紧的因素外,应考虑有肱动脉损伤的可能;如前臂肿胀严重,皮肤发绀、湿冷,则可能有肱静脉损伤。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5功能锻炼
3.5.1早、中期
肱骨干上1/3段骨折,骨折远端向外上移位。第8日站立位,上身向健侧侧屈并前倾30o,患肢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支持下,自由下垂10~20秒,做5~10次;第15日增加肩前后摆动8~20次,做伸肘的静力性收缩练习5~10次,抗阻肌力练习,指屈伸、握拳和腕屈伸练习,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肱骨干中1/3段骨折,骨折远端向上、向内移位。第8日站立位上身向患侧侧屈并前倾约30o,患肢在三角巾或吊带支持下,自由下垂10~20秒,做5~10次;第15日增加肩前后摆动练习,做屈伸肘的静力性收缩练习5~10次。
3.5.2晚期
去除固定后第1周可进行肩摆动练习,站立位上身向患侧侧屈并略前倾,患肢做前后、左右摆动,垂直轴做绕环运动;第2周用体操棒协助进行肩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练习,并做手爬墙练习,用拉橡皮带做肩屈、伸、内收、外展及肘屈等练习,以充分恢复肩带肌力。
4术后护理
4.1体位
内固定术后,使用外展架固定者,以半卧位为宜。平卧位时,可于患肢下热垫一软枕,使之与身体平行,并减轻肿胀。
4.2疼痛的护理
找出引起疼痛的原因:手术切口疼痛在术后3日内较剧烈,以后逐日递减。组织缺血引起的疼痛,表现为剧烈疼痛且呈进行性,肢体远端有缺血体征。手术3日后,如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或搏动性疼痛,伴皮肤红、肿、热,伤口有脓液渗出或有臭味,则多为继发感染引起。②手术切口疼痛可用镇痛药;缺血性疼痛须及时解除压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须及时切开减压;发现感染时报告医生处理伤口,并应用有效抗生素。③移动患者时,对损伤部位要重点托扶保护,缓慢移至舒适体位,以免引起或加重疼痛。
4.3预防血管痉挛
行神经修复和血管重建术后,可能出现血管痉挛。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严格卧床休息,石膏固定患肢2周;患肢保暖,保持室温25℃左右;不在患肢测量血压;镇痛;禁止吸烟。1周内应用扩血管、抗凝药,保持血管的扩张状态。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的变化:检查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反应、腫胀或干瘪、伤口渗血等。
4.4功能锻炼。
5出院指导
5.1饮食
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
5.2体位
对桡神经损伤后行外固定者,应确保外固定的稳定,以保持神经断端于松弛状态有利于恢复。
5.3药物
对伴有神经损伤者,遵医嘱口服营养神经药物。
5.4功能锻炼
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肩、肘关节僵硬或强直而影响患肢功能。骨折4周内,严禁做上臂旋活动。
5.5复查指征及时间
U形石膏固定的患者,在肿胀消退后,石膏固定会松动,应复诊;悬吊石膏固定2周后,更换长臂石膏托,继续维持固定6周左石。伴桡神经损伤者,定期复查肌电图,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参考文献
[1] 沈培根,王晓文,朱荷英 . 膨胀自锁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护理 . 护理与康复, 2007,6(0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8例治疗体会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 男34例, 女24例;年龄3~9 (平均7) 岁;其中左肱骨髁上骨折33例, 右肱骨髁上骨折25例;伸展型45例 (77.6%) , 屈曲型13例 (22.4%) 。
1.2 方法
无移位的青枝骨折或仅有轻度前后成角移位、无侧方移位的骨折可不必整复, 用杉树皮制成直角托板加肘“8”字绷带固定, 或外敷药加三角巾悬托, 或应用石膏托加颈腕带3周即可恢复。新鲜的肱骨髁上骨折有移位者, 肿胀不严重, 无血管、神经损伤时均可采用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手法是先整复侧方移位, 再整复前后移位, 然后夹板固定、功能锻炼。
1.2.1 手法整复外固定
本组38例, 均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
1.2.1. 1 整复
患者仰卧, 肘屈60°, 前臂置于中立位, 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两助手分别握住伤肢上臂和前臂远端及肘窝下方, 沿伤肢上臂的纵轴线进行拔伸牵引, 即可逐渐矫正重叠, 缩短移位、旋转及成角移位。
可先整复桡偏或尺偏移位:一般以远端骨折端尺偏移位为多见, 方法是在上述牵引下, 术者两手分别置于上臂远端的前后方, 虎口朝伤肢远端, 以两手2~5指固定近端骨折端的外侧, 两手拇指置于骨折端的内侧, 并用力向外侧推挤, 即以“两点捺正法”矫正远骨折端向尺侧移位。若较重的桡偏移位, 整复应用“两点捺正法”, 唯手指按压处和用力方向同上述相反, 轻度桡偏可不整复。
然后整复远骨折端的前后移位:如为伸展型骨折, 术者以两拇指在伤肢肘后顶住远骨折端的后方, 用力向前推按。两手2~5指置于近骨折端的前方, 并向后按压, 与此同时, 助手将伤肢肘关节屈曲至90°或>90°, 使前后得到矫正。如屈曲型由远骨折端向前侧方移位, 术者以两手拇指在伤肘前顶住远骨折端向后按压, 两手2~5指置于近骨折端的后方并向前端提, 同时助手将伤肢肘关节伸展到60°左右。
两型骨折复位后, 可在伤肢远端做纵轴叩击或加压, 用力恰当使两骨折端嵌插, 加强骨折端稳定。
1.2.1. 2 固定
有两种固定方法效果相同, 即上臂超关节固定法和鼎式夹板固定法。
1.2.1. 2. 1 上臂超肘关节小夹板固定法
用薄木板, 其宽度和长度是:前后各两块木板, 从腋窝前起到腕关节上, 前后夹板相当, 肘关节处两面贴上等宽胶布曲成90°角, 宽度为伤肢最大周径1/5;内侧夹板由腋窝起至肱骨内上髁下1cm上, 外侧夹板由肱骨大结节起至肱骨外上髁下1cm上, 两块夹板宽度为伤肢最大周径的1/6。
固定垫的安法:在内侧、外侧及前侧后侧夹板上相应的位置上加固定垫。如为伸展型前侧垫加在近骨折端, 后侧垫加在远骨折端;屈曲型固定垫的安放与上述相反。为防止并发肘内翻畸形, 如尺偏移位骨折, 可在内侧夹板上、下两端各放一固定垫, 并在外侧夹板上相当于近骨折端外侧固定垫加大、加厚, 按三垫固定法的原则, 使骨折端有轻度的向内成角。对于桡偏移位骨折者, 内外侧夹板可不加固定垫, 如移位较严重, 可在外侧夹板的远端和内侧夹板相当于近骨折端处各加一平垫, 即两垫固定法, 但不宜过厚, 防止矫枉过正产生肘内翻畸形。
1.2.1. 2. 2 鼎式夹板固定法
用柳木制成, 竹板也可, 共四块宽度均为上臂最大周径1/5左右。长度:外侧及后侧由肱骨大结节平面至肘下3cm, 内侧夹板由腋窝至肘下3cm, 前侧夹板由腋窝水平至肘窝, 在内、外、后夹板下端, 距左右边缘1厘米处各钻一个孔, 作为穿长布带包扎连接三块夹板远端之用。前侧夹板下端亦钻两孔贯穿一长约50cm的布带后, 并用棉垫包成大头垫。固定端的安防原则同超关节小夹板固定法。术后3周内应加一前臂托板, 将前臂固定于旋前位。根据伸展型和屈曲型不同, 将肘关节放置在90°和60°位置上。小夹板固定后, 应密切观察伤肢血液循环, 特别是桡动脉搏动情况, 如有不良情况, 立即调节夹板松紧度。且在固定期间, 注意骨折端有无向外成角移位 (肘内翻) 或远骨折端有无内旋移位, 如发现后应及时纠正。一般小夹板固定时间3~4周, 骨折临床愈合后, 即可拆除夹板。
1.2.1. 3 功能锻炼
肱骨髁上骨折, 一经整复小夹板固定之后, 即可开始功能锻炼, 早期可活动腕指, 中期 (2周后) 可做肘关节伸曲活动和前臂旋转活动。但应注意, 屈曲型骨折肘关节不能做过度屈曲活动, 伸展型不能做过度伸展活动。后期骨折临床愈合后, 拆除夹板, 除上述功能锻炼外, 加做沿伤肢纵轴轻轻叩击。Ⅲ期功能锻炼均须循序渐进, 不可强力为之。
1.2.1. 4 药物治疗
在早期活血化瘀, 如内服复元活血汤, 成药如七厘散、跌打丸, 中晚期一般不用药物。
1.2.2 尺骨鹰嘴突骨牵引而后固定
本组16例, 患者局部肿胀严重, 张力性水疱形成, 皮肤有不同程度损伤, 采用尺骨鹰嘴突骨牵引6~10d, 肿胀消退, 皮肤外伤愈合, 骨折稳定后, 改为小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2~3周。牵引穿针时切勿尺神经。
1.2.3 手术治疗
本组4例, 均为开放性骨折, 行清创后经皮从内、外上髁各钻入一枚克氏针, 将骨折交叉固定。克氏针钻入的方向, 应与肱骨纵轴呈35°~45°角, 向后倾斜10°, 两克氏针应在骨折近端数毫米处交叉, 而不是在骨折线处交叉, 这样可以获得坚强的生物力学效应。针尖穿过对侧皮骨, 针尾可留在皮外, 便于拔除。钻入内侧克氏针时, 慎勿伤及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术后石膏托固定, 伸展型与屈曲型均固定在90°位, 3~4周后拔针, 去石膏, 开始肘关节伸屈活动[2]。
2 结果
本组58例, 全部得到随访, 随访期6~36个月, 平均20个月, 所有病例获得骨性愈合, 愈合时间5~12个周, 平均7.6周, 根据李相民等评定标准, 优45例 (77.6%) , 良8例 (13.8%) , 可5例 (8.6%) , 差0例, 优良率 (91.4%) 。
3 讨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骨折, 如果得到早期的正确治疗, 骨折后的功能预后是很好的[1,2]。
3.1 治疗方法的选择
对局部肿胀不严重, 骨折新鲜, 皮肤完整的可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对损伤严重, 皮肤软组织挫伤, 有张力性水疱形成的, 骨折粉碎不稳定的可采用尺骨鹰嘴突骨牵引治疗后改为石膏或小夹板固定;对开放性骨折, 彻底清创, 可采用切口直视下复位, 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
3.2 并发症的早期预防与处理
3.2.1 缺血性肌挛缩
如在组织发生变性之前 (6~8h) 得到正确处理, 多能恢复正常血液供给, 伤肢可以完全复原。如缺血性肌挛缩已发生, 可用按摩、理疗、内服外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并在前臂部安装腕指弹力功能装置, 亦可取得效果。较严重者须采用手术治疗。
3.2.2 神经损伤
以正中神经损伤为多见, 其次桡尺神经损伤, 一般多为挫伤, 2~3个月后开始恢复, 可内服通络活血中药, 外用中药熏洗, 促进神经恢复。
3.2.3 肘内翻
是常见的并发症, 以尺偏移位发生率高, 多发生在骨折后3个月内, 有以下预防措施: (1) 复位手法要轻巧, 要求一次整复成功。 (2) 有尺偏移位的伸展型骨折, 如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者, 可先整复尺偏移位, 待尺偏移位完全改善, 再做前后移位的整复, 亦可“矫枉过正”, 有意造成不超过1/4的桡侧移位, 可预防肘内翻的发生。 (3) 为了防止发生肘内翻畸形后遗症, 在复位时应外展前臂, 挤压外侧骨皮质, 使两骨折端外侧嵌插, 然后前臂置于极度旋前位。 (4) 常规在内外侧小夹板上使用三垫固定法, 伤肢外侧固定垫较厚, 此种三垫产生的杠杆力, 有预防向外成角的作用。 (5) 防止远骨折端内旋, 在小夹板外再加上肢外旋托架。
以上数种措施, 有选择地使用, 可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
3.2.4 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早期X线片上软组织内呈现云雾状阴影, 以后逐渐骨化和局限。早期可内服活血化瘀药物, 如七厘散、复元活血汤, 外用熏洗汤药, 舒筋活血。晚期内服透骨丹, 外用舒筋汤熏洗局部, 若严重影响肘关节活动功能, 且局部骨化局限时, 可考虑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李相民, 洛长河, 张兴志, 等.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25例体会[J].骨与关节挫伤杂志, 1996, 6 (4) :228-230.
儿童肱骨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肱骨骨髁上骨折的儿童患者90例, 男47例, 女43例;年龄4~15 (7.4±2.5) 岁。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观察组男24例, 女21例;年龄4~14 (7.2±2.8) 岁;对照组男23例, 女22例;年龄5~14 (7.7±2.1) 岁。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患者多有外伤史, 肘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2) X线检查:常规正位片及侧位片进行确诊, 影像显示骨折线存在 (位于为横断或位于鹰嘴水平方向或上方) 。
1.3 方法
术前对所有存在开放性伤口患者进行消毒、清创处理, 防止术中感染。给予全身麻醉或臂丛局部麻醉。对照组患者于肘外侧入路, 切开皮肤后逐层剥离, 由肱桡肌及肱三头肌之间进入, 暴露骨折断端, 注意骨折部位前侧、后侧, 避免伤及神经[1]。寻找骨折断端后进行复位, 将克氏针钻入肱骨外髁最高点, 待克氏针穿出约2~3cm后, 将针尾端埋于皮下;观察组患者采用Campblle's入路, 其余手术治疗同前。出现神经损伤或血管损伤的患者, 针对性给予神经松懈、血管吻合治疗。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 X线显示骨痂形成, 骨折部位对位对线整齐, 肘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屈伸活动正常;有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X线显示骨痂部分形成, 肘关节功能活动好转, 屈伸活动受限<15°;无效:患者主要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反加重, X线显示无骨痂形成, 骨折线仍存在, 肘关节功能活动无好转, 屈伸活动受限>15°。治疗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病例×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肱骨骨髁上骨折多由外伤导致, 骨折类型主要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两大类, 根据骨折偏向不同, 分为伸直尺偏型和伸直桡偏型。由于小儿体征特殊性, 部分患者未能及时发现, 常导致疾病治疗的延误[1]。因此, 及时诊断及治疗对于疾病恢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临床上由于肱骨骨髁上骨折部位特殊性, 常需与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相鉴别。如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得当, 将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主要包括肘内翻、肘外翻、神经损伤 (正中神经损伤较多、少数患者出现桡神经或尺神经损伤) 、骨化性肌炎等。因此, 寻找准确的手术方法成为医师主要关注课题之一。而手术入路方法的准确选择, 不仅减少手术治疗时间, 同时提高治疗有效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2]。有研究表明, 骨折患者经复位后, 即使骨折对位对线整齐, 但仍会出现肘关节内翻现象[3]。Campblle's入路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肘内翻情况, 及时切开内侧骨膜的同时, 减少来源于内侧的压力, 降低肘内翻发生率。患者术后应及时进行恢复训练, 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活动, 后逐渐进行肘关节屈伸运动, 一定程度上提高骨折部位恢复速度。
本结果表明, 通过对肱骨骨髁上骨折的90例儿童患者分别应用Campblle's入路手术治疗和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应用Campblle's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 使用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这表明, 应用Campblle's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肱骨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临床疗效显著, 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有效率, 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是治疗肱骨骨髁上骨折有效手术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总结儿童肱骨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肱骨骨髁上骨折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Campblle's入路进行手术治疗, 对照组使用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 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Campblle's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骨髁上骨折, 手术效果显著,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折, 肱骨骨髁上,手术治疗,Campblle's入路,外侧入路,儿童
参考文献
[1] 袁奇亮.肱三头肌正中切开手术治疗肱骨髁间并髁上骨折20例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及治疗杂志, 2010, 24 (3) :297.
[2] 吴昱成.小儿肱骨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体会[J].临床骨科杂志, 2012, 15 (5) :59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篇8
1 肘内翻的机制
1.1. 肱骨髁上部的解剖特点
肱骨髁上部处于密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 前后扁平, 前后面形成两个窝, 两窝之间有一层极薄的松质骨相对薄弱, 另外肱骨圆柱解剖形态往下转变为三棱柱形状, 受伤时, 此处应力较集中。髁上部尺侧骨的横面小于桡侧, 约为1:1.4。生物力学研究表明, 肱骨髁上区在轴向压缩应力下, 尺侧压应力、应变明显较桡侧大, 基于上述特点, 肱骨髁上骨折时髁上部尺侧皮质压缩而发生尺倾。
1.2. 骨折远端尺侧倾斜及移位
骨折远端尺侧倾斜是肘内翻发生的重要原因[1], 尺偏的远折骨片未得到矫正, 使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作用点向内倾偏移, 远折端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下, 加重了内侧倾斜, 使携带角变小, 甚至直接造成肘内翻。另外前臂重力作用加重了骨折远端尺倾, 刘氏[2]应用二维有限元分析肱骨髁上部的应力场分布, 得出肱骨所受的轴向外力偏重于尺侧。
1.3. 骨折远端的旋转移位
当远折端发生旋转移位时, 尺侧接触面小于桡侧接触面, 在重力作用和肌肉牵拉易造成骨折远端尺倾, 因此肱骨髁上骨折后常发生肘内翻;有学者[3]通过尸体实验以生物力学观点说明在一定条件下骨折远端的内旋可造成其尺侧倾斜而致肘内翻, 但有学者[4]认为并非所有骨折远端旋转移位都会导致尺倾, 临床上也常有未出现骨折远端尺侧倾斜而以旋转移位愈合的肱骨髁上骨折。
1.4. 骨骺损伤
上个世纪40年代, 学者[5]提出低位的肱骨髁上骨折, 是前臂屈肌群和肱二头肌收缩, 使内侧骨骺受到挤压和刺戮, 外上髁及肱骨小头骨骺受刺激, 使外髁生长速度增加而产生的肘内翻畸形。但经过数十年的研究, 目前大多数学者否认此观点, 他们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 受伤时远端骨片即使有尺侧移位, 骨折愈合时即已发现有尺偏成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肘内翻角度并不增加或减少。Siris认为生长紊乱是一种罕见的合并症, 极少是携带角改变的原因, 因此认为肘内翻与骺板损伤无关。
2 国内外的治疗进展
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伸直型可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90%为伸直型。若治疗不当, 可导致肘内翻、Wolkmann缺血挛缩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近年来,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1 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
早期施行手法复位外固定仍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基本方法, 几乎无明显的禁忌症。对肱骨髁上骨折的复位要求获得断端的完善对线, 彻底纠正骨折端的旋转畸形、前后倾斜及侧向倾斜, 特别是有尺偏移位的骨折, 一般主张"矫枉过正", 让桡侧嵌插, 尺侧稍见分离, 这样可以更好的预防肘内翻的发生。
2.1.1 夹板固定
夹板固定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 临床工作者通过实践不断的丰富、提高治疗的方法, 使夹板固定在临床治疗中列为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麦敏军[6]用小夹板固定患肢于屈肘90度位, 通过加垫的方法使骨折远端呈桡侧倾斜及桡偏位, 定期调整夹板的松紧度, 治疗84例闭合伸直型骨折, 结果只有2例出现肘内翻畸形。陈发祥等[7]采用超肘关节固定屈肘于110度左右, 前臂旋前或者中立位,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1.2 石膏固定
采用石膏固定能比较好的控制前臂的旋转和屈肘的角度。前臂旋前位时外侧桡骨对肱骨的作用是压力, 内侧尺骨对肱骨的作用是拉力, 这种观点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可;刘氏[8]通过生物力学研究认为骨折远端尺侧移位、外侧骨膜断裂、内侧骨膜完整者, 宜屈肘90度旋前位固定;骨折远端内外侧骨膜均断裂或粉碎骨折者, 应屈肘90度旋后位固定。吴银生[9]将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固定于前臂伸直外展位, 结果发现肘内翻发生率比传统的屈肘位固定更低。
2.1.3 其它固定:如夹层纸板固定和"8"字绷带固定等
目前国内外对整复后固定位置各家意见不一, 主要集中在肘关节屈曲位时前臂应固定于旋前位、旋后位和中立位的问题上。按Salter理论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骨折远端向内侧移位, 外侧骨膜破裂, 内侧骨膜"铰链"完整, 屈曲-旋后位固定可防止肘内翻;反之, 屈曲-旋后位固定可防止肘外[10]翻。李文霞等[11]认为大多数病例受伤体位为前臂处于旋前位, 损伤时, 旋前应力已将远端折块旋前, 加之重力的引垂作用, 以及内侧未断骨膜的牵引, 采用前臂旋前位固定, 只会增加尺偏及旋前移位的可能, 应旋后位固定为宜。杨建[12]平等、郭彬等[13]认为骨折整复后前臂应中立位固定。王国平[14]等, 利用微力传感器对旋前位、中立位和旋后位进行了力学测试发现, 旋前位固定, 压力值明显优于中立位及旋后位, 旋前位固定时, 前臂伸肌群张力集中在肘关节外侧, 能使骨折断端的桡侧插, 可以避免骨折远端出现向尺侧的再移位。
2.2 牵引治疗
牵引可能消除骨膜及肌张力等影响肘内翻的因素, 文超等[15]应用尺骨鹰嘴牵引治疗GartlandIII型肱骨髁上骨折, 取得了良好效果;谭国昭[16]运用三维牵引 (在尺骨鹰嘴牵引的基础上配合骨折近端的横向旋转牵引维持骨折对位) , 纠正骨折的残余移位, 治疗3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未发现肘内翻畸形。但牵引方法要求患儿卧床, 一般患儿不易配合, 且牵引治疗住院时间长, 药费高。
2.3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
2.3.1 两内外侧交叉进针
如张征石等[17]取直径为1.5mm克氏针自肱骨外上髁最高点处进针, 在冠面上与肱骨干纵轴成40度, 知状面上向后10度经过骨折线穿透对侧近端骨皮质, 肘关节伸至屈肘50度位, , 拇指角摸到内上髁滑至下方遮挡尺神经沟保护后, 再由内上髁顶点进针至近端外侧骨皮制裁穿透。交叉于骨折线近端1 cm处。
2.3.2 两外侧平行进针
取两克氏针自外上髁平行时针到骨折近端皮质, 因桡神经行于前后位的肌间隔的解剖位置, 为避免桡神经损伤, 所固定的针应位于侧髁上脊的后方, 在透视控制下进针于内侧皮质, 无需穿透, 以保护尺神经。
2.3.3 两外侧辐射进针
取两克氏针从外上髁部辐射进针经骨折线至对侧皮质并穿透, 正位片所示两针于骨折线外保持最大分离, 同时一针穿过鹰嘴窝。
2.3.4 两外侧交叉进针
复位后第1枚由外上髁钻入, 越过骨折线上升到内侧髁出皮质, 第2枚是从外侧骨皮质骨折的近端, 越过骨折线下降至内髁但不穿透皮质, 第2枚应注意到进针是外侧的干骺端而非骨干。
2.3.5 3枚交叉进针
如周荣平等[18]型臂下第1枚克氏针从远骨折端外下方斜向近骨折端内上方皮质, 第2枚针平行第1枚于其外上方1cm处打入, 用拇指触摸到内髁固定并保护尺神经, 之后从远骨折端内下方斜向外上方与侧克氏针交叉固定第3入克氏针。
浦立勇[19]通过对比内侧交叉克氏针、外侧交叉克氏针、外侧平行克氏针三种克氏针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后表明:双侧交叉克氏针在抗压、抗侧弯、抗侧方移位、抗旋转方面明显优于外侧交叉克氏针和外侧平行克氏针组, 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骨折复位后的骨折远端倾斜、旋转移位引起的肘内翻。贾传广[20]通过对8具尸体制成骨折损伤模型, 采用交叉克氏针加8字钢丝、交叉克氏针、平行克氏针三种方法固定, 结果发现交叉克氏针加8字钢丝无论在强度还是在钢度方面均优于其余两种固定方法。
2.4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并非首选。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虽有时能获得较满意的复位, 但不能防止肘内翻发生, 预防肘内翻发生的关键在于原始移位及能否维持复位的稳定。目前手术的入路主要有以下3种:肘内侧切口、肘外侧切口和肘后侧切口。肘内侧切口:肘关节内侧作纵切口, 游离并保护尺神经, 从内侧肌间隙分离到骨折部。桡侧不能直视, 凭手感骨折复位固定。肘外侧切口:肘关节外侧作纵切口, 从肱三头肌和肱桡肌间隙进入, 清理骨折端, 复位后用手指或巾钳固定骨折端再行固定。肘后侧切口:肘后正中线直或"S"形切口, 分离尺神经, 肱三头肌腱"V"形切开, 轻剥离骨膜, 复位后行固定。国内外在手术的入路问题上存在争议, 但多数学者认为外侧入路为佳, 王晓等[21]通过后方入路和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比较, 结果发现外侧入路的明显优于后侧入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虽能获得较满意的复位, 但不能防止肘内翻的发生, 而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常可影响肘关节活动, 造成肘关节功能恢复缓慢, 甚至功能障碍。尾原敏英[22]报告了392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对其中118例手术以过1年-11年 (平均6.3年) 随访, 肘内翻发生率31%;王根学[23]回顾分析164例不同类型的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 对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 非手术治疗平均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35天, 恢复优良率92.98%, 手术治疗平均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62天, 恢复优良率62.50%, 其认为大多数肱骨髁上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 肘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S.TERRY CANALE认为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不满意者, 才有切开复位和内固定的指征。
3 总结
儿童肱骨骨折 篇9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骑缝钉,闭合骨折
儿童肱骨外科颈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错位严重的骨折手法复位困难且很难成功, 骨折复位不理想也后需手术治疗。我院自1975年以来行自制骑缝钉治疗难复性的儿童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 13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 132例均为闭合骨折, 其中男 74例, 女58例 ;年龄 5~ 14岁, 平均 10.6岁。本组使用单枚骑缝钉固定者 105例, 多枚枚骑缝钉固定者 14例, 加用克氏针内固定者 13例。
1.2 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19例, 横性或短斜性骨折113例。X线示:骨折端均有明显的移位、成角、旋转畸形。
1.3 内固定材料骑缝钉为自制, 用1.5~2 mm克氏针制成, 呈“∩”型, 视骨折情况不同钉体长 2~ 4 cm, 钉脚长度为 2~ 3 cm, 钉体、钉脚并相交成 80°夹角, 钉脚尖锐利, 一侧钉角较长。
1.4 手术方法, 患者在适当麻醉下取肩前三角肌前缘纵弧型切口, 在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分离进入, 将胸大肌与三角肌分别向内、外侧牵开, 显露骨折处, 清除骨折端嵌入的软组织。通过推提、撬拨、牵引、旋转整复骨折。骨折复位后, 在离骨折端 1. 5~2.0cm的远折端前外侧用同样规格克氏针垂直肱骨干钻孔, 穿透对侧皮质。根据钉体长度在肱骨头钻透一侧关节面, 选择合适的骑缝钉钉入肱骨头及骨孔, 直到钉体与骨面贴合, 粉碎骨折可加克氏针或两枚骑缝钉固定, 旋转上臂证实固定可靠后逐层缝合切口。本组术后行三角巾胸前悬吊固定, 固定期3~4周, 拆除外固定后逐渐加强患侧肩关节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 术后 3~4周时复查拍片, 骨折对位好, 骨痂生长良好, 拆除三角巾后行肩关节功能锻炼。4~ 8周后肩关节活动自如。复查未发生骨折错位, 骨骺发育也未见明显异常。参照上肢骨折临床愈合标准骨折愈合时间最短为4周, 最长时间12周。疗效评定参照尚天裕等[1]采用的肩关节功能标准。取得了良好疗效。
3 讨论
肱骨外科颈是松、密质骨移行部位, 是上肢骨折的好发部位。骨折因临近关节囊, 骨折错位严重则不但手法整复困难, 复位不易维持, 复位过程中有加重损伤的可能, 故常需手术内固定治疗[2]。儿童肱骨外科颈骨折, 如移位较小, 骨折未粉碎, 虽然保守治疗有一定的难度, 经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均能达到治疗效果, 方法也很多。部分复位后不易维持的可经皮行克氏针固定, 创伤亦较小, 效果亦理想。如骨折移位严重, 手法复位失败;骨折断端有软组织嵌入;软组织明显肿胀手法复位难以进行;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错过了早期行闭合复位, 后期复位困难等, 均可考虑手术治疗。我们采取骑缝钉内固定, 术中主要采取推提、撬拨、牵引、旋转整复骨折, 减少对局部软组织损伤, 不剥离过多的骨膜, 不影响骨骺的血供。骑缝钉内固定, 操作简单, 固定方便、可靠, 能通过小切口经肌间隙进入, 组织损伤小, 不需切断三角肌, 保护了骨折处软组织的完整性, 可避开骨骺, 对骨骺几乎没有损伤。骑缝钉体积小, 固定可靠, 能达到稳定骨折端及恢复肩关节功能的要求, 故属于有限切开加较小内植物固定并早期活动的治疗方法[3], 且该钉材料价廉, 取材方便, 术中可根据要求更换克氏针的直径及该钉的大小, 我们认为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虽然有学者报道了手术治疗后有肢体短缩发生, 是手术损伤还是复位损伤引起的不能肯定, 本组患者未发现肢体异常发育的情况。
根据肱骨近端的解剖特点可以看出肱骨头直径大于肱骨干直径, 在应用时我们发现常须对骑缝钉的一脚重弯塑型, 如反复弯折, 则骑缝钉强度降低, 钉脚易折断, 故如第一次制作不理想, 可根据调整后钉脚大小用一枚新的克氏针再重新制作, 避免意外发生。严重粉碎骨折特别是大块骨块时应用一枚骑缝钉骨折端稳定性差, 需选用两枚骑缝钉或经皮加用克氏针辅助固定以达到固定效果。
参考文献
[1]尚天裕, 顾云伍.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临床经验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219-221.
[2]季卫平, 柳育键, 泮水章, 等.严重肱骨近端骨折分类及治疗方法探讨.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4, 9 (1) :36-38.
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研讨 篇10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49-01
肱骨外科颈骨折发生在肱骨干骺端、大结节与小结节基底部,是肱骨近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占肱骨近端骨折90%[1]。外科颈骨折有明显的两个高发年龄段:① 青少年时期,由于青少年骺板相对薄弱而活动能力又比较强,所以较易发生外科颈骨折,多为Salter-HarrisII型骺损伤;② 老年人,骨质疏松与老年人易发外科颈骨折有明显关系。由于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不稳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争议很大。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45岁,左侧18例,右侧11例。骨折类型按Neer骨折分类:I型骨折5例,Ⅱ型骨折l7例,Ⅲ型骨折7例。致伤原因:摔伤19例,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
1.2方法
要求术前均行肩胛骨正位片、切线位片及CT检查,以明确骨折移位程度以及是否可以排除肱骨大、小结节及肱骨头损伤。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或臂丛阻滞麻醉,患者呈仰卧位,以便患肩后方可透X线。首先采用对抗牵引闭合复位,顺畸形方向牵引,内收上肢以放松胸大肌,向外侧推压远折端纠正内侧移位,向后侧推压远折端纠正向前成角,在正位和腋位上观察复位情况,证实复位满意后维持复位,术者在透视下行闭合穿针。采用2.5 mm螺纹克氏针,自三角肌止点以上部位斜向内上至肱骨头,然后自肩峰下大结节稍前方经皮穿针,至少3枚不同方向的固定针固定,固定完毕后被动活动肩关节[2]。在X线透视下观察折端是否有反常活动,证实复位及固定满意后,将固定针尾折弯埋藏于皮下或直接留于皮外。
1.3术后康复
术后早期即指导患者开始肩关节被动功能锻炼,术后3周行被动肩关节锻炼,如被动内收、外旋、内旋的锻炼;术后6~8周根据骨折愈合以及肩关节功能康复的情况拔除克氏针。术后3个月开始加强各方向的被动锻炼,6个月后如在X线下显示骨折临床愈合良好即开始主动锻炼。
1.4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方法进行疗效判定,肩关节疼痛占2O分,日常活动水平占
3O分,功能占5O分。90~10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可,<70分为差。
2 结果
本组29例病例,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骨折愈合良好,平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周,无不愈合及迟延愈合病例。7例术后针尾突出,出现局部刺激症状,骨折愈合取针后消失。经6个月一1年的随诊观察,本组优16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达86.2%。4例评分为可的病例,是因为患者没有按要求复查并不能及时配合功能锻炼所致。
3 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肱骨近端骨折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多见于青少年和老年,它的不稳定性均存在折端成角、移位和肱骨头旋转。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属于两部分骨折,直接影响结节间沟的平滑,对肩关节的活动造成障碍。传统上对于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有很多种治 疗方法,常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是一项微创技术,不做切口,对周围软组织干预少,不破坏血液供应,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快,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结合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 骨折的特点,手术适应证为①轻度粉碎性;②肱骨外科颈内收型;③骨折线 呈短斜形、短螺旋形; ④肱骨近端骨骺分离;⑤多发骨折。禁忌证:①外科颈严重粉碎骨折或闭合复位无法成功;②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③长斜形、长螺旋形骨折,克氏针不易固定;④合并血管神经损伤;⑤严重骨质疏松病人要慎重考虑经皮穿针内固定的效果。术中注意事项:①为减少患者的疼痛,最好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复位手术;②应在x线机监视下进行复位,以便调整位置,保证穿针位置良好;完成后必须在透视下被动旋转活动肩关节,以证实折端无异常活动;③骨膜、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肌肉或其它软组织有可能嵌入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可将进针点偏向三角肌内侧;④对于粉碎性骨折,要多针固定, 术后加用外固定,增强骨折的稳定性;⑤术后进行早期、正确的肩关节功能锻炼,以增强患肢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的愈合。
经上述资料显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时间短,操作簡单,对周围软组织干预少,术后早期便可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的恢复,且取针简单方便,是治疗外科颈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严重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42例治疗体会[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4。23(1):32—33.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与分析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由该院接收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60例患者, 其中男47例, 女13例。年龄在1~14岁之间。平均年龄 (5.4±2.3) 岁。经初步检查, 其中48例为左侧骨折, 12例为右侧骨折。均有外伤史, 其中52例跌倒、6例交通意外、2例坠落伤。患儿从受伤到医院就诊的时间为30 min~4 d。平均2.2 d。临床症状表现为肘部出现疼痛、畸形、肿胀, 个别严重有张力性水疱等;X线检查均可见骨折。根据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为手法复位, 30例。对照组为切开复位, 30例。
1.2 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伸直尺偏型最常见:以左侧为例, 首先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 助手肘部屈曲为90~100℃旋后牵引;术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先进行尺侧的移位纠正, 再纠正前后移位。治疗过程, 注意恢复肱骨下端的前倾角以及肘关节的提携角。最后采用石膏将其骨折固定于屈肘130℃位置, 并将前臂保持在极度旋前位固定3周。用三角巾悬吊, 固定后复查肘关节正侧位片, 并按时到医院复查。伸直桡偏型:采用屈肘90~100℃旋前位牵引, 复位后采用石膏将其骨折固定于屈肘130℃位置, 并将前臂极度旋后位固定。屈曲型:可屈肘45℃旋前牵引, 该手法复位方法和原则与伸直型基本相同;术后根据骨折类型石膏固定。必要时, 选择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外用石膏托固定。
切开复位:患儿出现了血管神经损伤或是手法复位失败, 从而选择切开复位手术治疗。首先给予患儿臂丛或全身麻醉。其次, 切口选择在肘后外侧或是肘后正中。术中注意保护好尺神经, 待骨折部位暴露后, 开始复位。复位良好后在肱骨内外髁处用2枚克氏针交叉将骨折断端进行有效固定, 肘关节屈曲根据骨折类型用石膏固定。固定4~6周之后,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拔除克氏针并开始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疗效指标为, 通过治疗, 优:患儿无疼痛感, 患部外形正常, 功能恢复, 携带角接近正常状态, X线检查骨折部对位、对线比较满意 (对位超过2/3) , 骨折端有明显的骨痂形成;良;患儿无疼痛管, 功能正常, 携带角消失但没有发生肘内翻畸形。X线检查可见骨折部对位、对线较为满意 (对位超过1/2) 骨折端有明显的骨痂形成;差:患儿无疼痛感, 功能接近正常, 但有肘内翻畸形现象出现。X线检查骨折对位对线较差, 骨折远端出现旋转等。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结果数据均采用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 统计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两组患儿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 通过随访治疗得知, 利用手法复位的观察组的患儿其疗效为优的有26例, 占总人数的86.7%, 疗效为良的有3例, 占总例数的10%, 差的为1例, 占总人数的3.3%, 优良率达到了96.7%。而利用切开手术复位的对照组的患儿其疗效为优的有25例, 占总例数的83.3%, 疗效为良的有4例, 占总例数的13.3%, 差的为1例, 占总例数的3.4%, 优良率达到96.6%。两组数据显示从伤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看, 手法复位要优于手术复位。见表1。
2.2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6个月内出现畸形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 只有少量病例出现肘内翻的现象, 观察组出现畸形1例, 占总例数的3.3%, 对照组为2例, 占总例数的6.6%, 两组患儿经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从临床愈合时间来看, 采用手法复位的观察组其临床愈合时间为4~6周, 采用切开复位手术的对照组其临床愈合时间为6~8周。这一点来看, 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该次调查结果显示, 伤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率, 手法复位高于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恢复率低的原因是手术的创伤和术后粘连的无法避免, 为伤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造成了一定阻碍。尤其是在术后康复治疗, 很多小孩子表现出来不配合肘关节功能锻炼的不良情绪。对疼痛的耐受力也差, 活动量少, 活动效果不佳[1]。延长了愈合时间。所以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愈合时间也较长, 建议除非患儿出现了血管神经损失或是手法复位失败, 从而选择切开复位手术治疗[2];否则尽量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占儿童肘关节损失的50%~70%, 且易出现神经损伤及肘内翻畸形并发症, 因此一定要在临床处理中, 根据患儿情况不同, 选取最佳的治疗方法。选取手法复位, 由于肱骨髁上骨折多数是小儿, 因为小儿的肌肉张力较低, 内部组织也承压能力也弱, 因此在进行复位过程中, 切记手法要轻便柔和, 不能粗暴;同时患者家属要积极配合, 避免反复多次复位。而切开复位手术的患儿, 医生和家长要做好患儿的沟通, 使其有效配合, 早期功能锻炼, 从而促进其早日康复[3]。
综上所述, 根据上述调查显示和结果分析, 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最佳的方法应为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有利于患儿伤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临床愈合时间短。除非患儿出现了血管神经损失或是手法复位失败[4], 从而选择切开复位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 分析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比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2年1月——2013年4月由该院接收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60例患者, 根据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为手法复位, 30例。对照组为切开复位, 30例。对其治疗情况进行记录, 并进行追踪调查。对受伤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和是否出现畸形等情况进行记录分析, 并阐述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利用手法复位的观察组的患儿其优良率达到了96.7%。而利用切开手术复位的对照组的患儿其优良率为96.6%。两组数据显示从伤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看, 手法复位要优于手术复位。从畸形率和临床愈合时间来看, 观察组出现畸形1例, 占总人数的3.3%, 对照组为2例, 占总人数的6.6%, 两组患儿经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采用手法复位的观察组其临床愈合时间为46周, 采用切开手术复位的对照组其临床愈合时间为68周。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上述调查显示和结果分析, 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最佳的方法应为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有利于患儿伤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临床愈合时间短。除非患儿出现了血管神经损伤或是手法复位失败, 从而选择切开复位手术治疗。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切开复位
参考文献
[1]杨军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治疗分析[J].教育研究, 2012 (36) :72-73.
[2]赵维龙.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45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9 (3) :262-263.
[3]郑黎明, 林镇树.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治疗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2009 (13)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