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髁骨折

2024-05-11

肱骨外髁骨折(通用8篇)

肱骨外髁骨折 篇1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占儿童肘关节骨折的12% ~ 20%[1],是儿童肘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在全部儿童肘关节损伤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其好发年龄为5 ~ 10岁[2]。肥胖是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3]。其受伤机制多为伸肘位肘关节内翻应力下侧副韧带牵拉所致,其次为外翻应力下桡骨小头对肱骨的直接撞击所致[1,4]。

1 骨折分型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分型较多,多依据骨折线位置及骨折移位程度而进行分型,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四种分型列举如下。1. 1 Milch分型[5]依据骨折线的解剖位置进行的分型,Ⅰ型为骨折线起于干骺端,穿过外侧髁骨化中心,止于肱骨小头滑车沟,此类型骨折由于滑车完整,被认为是肘关节相对稳定型骨折; Ⅱ型为骨折线起自干骺端,穿过骨骺达到滑车深部,不穿过外侧髁骨化中心,此型骨折破坏了滑车外侧嵴,可使近端尺桡关节向后外侧半脱位,因此被认为是肘关节不稳定型骨折。Milch分型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临床价值近年来受到学者的质疑[6,7]。Pennington[6]通过组内及组间的对比研究认为Milch分型的一致性、可靠性较差,不应作为临床与科研工作的指导工具。

1. 2 Jakob分型Jakob等[4]通过儿童尸体研究,依据骨折的移位程度,将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分为3型( 也可以理解为骨折移位的3个不同阶段) 。Ⅰ型为骨折线不累及关节面,是一种不完全骨折,骨折远端无明显移位; Ⅱ型为骨折线累及关节面,骨折远端向外侧移位,尺骨鹰嘴外移; Ⅲ型为远端骨折块旋转,向外侧和远端移位。此型骨折中由于肱骨小头和桡骨头丧失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可导致桡骨头及鹰嘴移位。Jacob分型对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1. 3 Finnbogason分型Finnbogason等[8]依据骨折移位程度及骨折是否累及关节软骨将骨折分为3型。A型为骨折累及外髁骨骺但未累及关节软骨,骨折无明显移位,被认为是稳定型骨折; B型为骨折线累及外髁并通过关节面,外髁处骨折移位程度较关节面处骨折移位程度大,被认为是潜在不稳定性骨折; C型为骨折线累及外髁并通过关节面,外髁处骨折移位程度与关节面处骨折移位程度一致,被认为是不稳定性骨折。

1. 4 Weiss分型Weiss等[7]于2009年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型,依据骨折移位程度和关节面的连续性进行分型。Ⅰ型为骨折移位小于2 mm; Ⅱ型为骨折移位大于等于2 mm,但关节面连续性完整; Ⅲ型为骨折移位大于2 mm,累及关节面。通过关节造影X线检查,Weiss对65例Ⅱ型骨折以及93例Ⅲ型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 Ⅱ型经皮克氏针内固定,Ⅲ型切开复位内固定) 及并发症的分析,得出Ⅲ型骨折并发症概率为Ⅱ型的3倍。基于此项研究,他认为这一分型在治疗及预测并发症方面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2 诊断以及骨折移位程度的评估

2. 1诊断患儿多有伸肘位上肢外展着地受伤病史,主诉疼痛,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拒动,肘外侧皮下瘀斑是肱骨外髁骨折的一个重要体征[9]。传统正侧位X线检查可显示移位明显的肱骨外髁骨折,但对于正侧位X线片上移位不明显但患者有明确外伤史及临床体征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建议采取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如超声检查、MRI以及CT检查等,以免漏诊。

2. 2骨折移位程度的评估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移位程度的评估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极为重要。传统观点认为骨折移位小于2 mm可行保守治疗,大于2 mm需行手术治疗。而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前后位及侧位X线片并不足以正确评估骨折移位程度,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于骨折移位程度评估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内斜位X线片: Song等[10]通过前后位及内斜位X线片上骨折移位程度的对比,发现70% 的骨折在内斜位X线片上移位程度明显大于前后位X线片上观察到的移位程度。依据Finnbogason分型,75% 的患者在内斜位X线片上与前后位X线片分型不一致。作者分析原因认为大多数儿童肱骨外髁骨折骨折线位于后外侧,所以内斜位X线更接近于平行骨折间隙,较前后位X线检查更能清楚显示骨折移位情况。同时,Song还提出侧位联合外斜位X线检查并不能比单一前后位或者内斜位X线检查提供更多关于骨折移位程度的信息,他建议将内斜位X线检查作为儿童肱骨外髁移位程度判定及分型的依据。内斜位X线片对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价值还得到了Kurtulmus等[11]的肯定,Kurtulmus对比27例前后位X线片骨折移位程度小于2 mm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者,内斜位X线片发现16例移位大于2 mm。

20°倾斜前后位X线片: Imada等[12]对比正位及20°倾斜正位X线片( 前后位投照位肱骨抬高,与投照方向垂线呈20°角) 发现,正位X线显示骨折移位程度平均为6. 8 mm的骨折线外侧移位及2. 0 mm的内侧移位,20°倾斜位移位程度分别为平均9. 3 mm及5. 6 mm。其理论依据为侧位X线观察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线与肱骨长轴垂线夹角约为21°,因此20°倾斜的正位X线片与骨折线方向近乎一致,能更清晰显示骨折移位情况。但该项检查需去除石膏进行,对于拟行保守治疗患者有加重骨折移位风险。

其他检查: Vocke - Hell等[13]认为通过高清晰度超声检查能够明确 关节软骨 损伤情况,从而判定 骨折稳定 性;MRI[14]及CT[15]作为传统检查对软骨损伤情况及骨折移位精确评估拥有绝对的优势。关节造影检查[16]在闭合复位术中对于关节面损伤情况的评估具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优势,但随着MRI及CT的普及,做为有创检查,近年来临床很少应用于术前评估。

3 治疗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多数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最初治疗措施的错误所导致,因此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17]。

2. 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18]。多数学者认为移位小于2 mm骨折可行保守治疗[18,19,20],保守治疗方法为长臂石膏托屈肘位制动,制动后每周复查,制动时间4 ~6周[18]。Pirker等[20]观察51例保守治疗患者,发现创伤后第5天复查可显示绝大多数保守治疗再移位骨折病例。他将此归因为创伤后3 d内骨折局部软组织的肿胀所产生的压力会使得骨折维持原位,但3 d后随着局部软组织消肿会出现部分骨折移位。因此他建议保守治疗患者在4 ~6 d复查,复查一旦发现骨折进一步移位,建议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保守治疗的报道较少,Priker报道51例保守治疗患者,5例( 9. 8% ) 出现再移位,他认为保守治疗对于无明显移位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是有效的; Launay等[21]报道17例保守治疗患者,5例( 29. 4% ) 出现再移位,他认为保守治疗再移位风险很大,对患者依从性要求较高; Marcheix等[17]报道骨折移位在1 mm以内7例患者完全愈合,并且肘关节功能良好,他建议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保守治疗适应证应限制为骨折移位程度小于1 mm。

2. 2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临床尚无具体适应证的共识,早期报道对于无明显移位并经关节造影术证实关节面复位后病例[22],以及移位程度在2 ~ 4 mm病例[23]应用经皮克氏针固定临床效果满意。2008年Song等[24]报道63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行经皮穿刺克氏针固定术,其复位方法为对于不稳定但无骨块翻转患者经麻醉下牵引,轻度内翻应力下挤压复位骨块,对于存在翻转移位骨块患者行克氏针翘拨复位,经闭合复位骨折移位程度小于2 mm后行经皮克氏针固定,73% 患者获得愈合,但该组病例中Jakob Ⅲ型病例6例,仅3例愈合。后期于2010年该作者报道了24例完全移位伴翻转患者经皮克氏针固定,16例( 75% ) 愈合,并且分析其余6例中3例由于术者经验不足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5]。因此,Song认为大部分儿童肱骨外髁骨折都可通过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获得满意临床效果,而切开复位内固定广泛的软组织剥离存在肱骨外髁缺血性坏死风险[26]。但值得注意的是,Song所报道病例大部分是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术者完成的,临床可重复性值得商榷。

关节镜下骨折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肘关节关 节镜临床 应用日趋 广泛。Hausman等[27]和Perez等[28]于2007年分别报道了成功应用关节镜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病例。Hausman报道通过前外侧入路,大于3岁儿童采用4. 5 mm直径关节镜,小于3岁儿童采用2. 5 mm直径关节镜,镜下清理血肿,复位骨折后挤压维持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6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良好。Perez报道应用前外侧入路、4. 5 mm直径关节镜复位骨折后屈肘、前臂旋前维持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4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他们认为关节镜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能够在解剖复位骨折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护局部血运,避免缺血性坏死风险。

2. 3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所有不稳定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临床应用较广泛,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最主要治疗方式。采用后外侧入路,经肱三头肌与肱桡肌间隙分离显露肱骨外髁,清除血肿,复位关节面,固定骨折。术后石膏托固定制动4 ~ 6周,复查X线证实骨折愈合后去除克氏针及石膏托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于移位明显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临床效果满意[18,21]。

2. 4手术治疗的一些相关问题

2. 4. 1克氏针留于皮外还是皮下克氏针留于皮外优势在于骨折愈合后门诊行克氏针拔除即可,缺点在于容易并发浅表感染,而克氏针留于皮下需行二次手术治疗取出克氏针。 Das等[29]统计235例患者,克氏针留于皮外浅表感染概率为9. 8% ,留置于皮下浅表感染概率为3. 1% ,但是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an等[30]通过75例患者对比研究得出同样结论,留置于皮外与皮下无明显临床差异。他们认为克氏针留置于皮外是安全的。

2. 4. 2克氏针固定角度临床手术治疗肱骨外髁骨折多采用2根克氏针固定,其角度或聚集、或分离、或平行,并无统一共识。Bloom等[31]通过2根克氏针在分离60°、分离30°、平行以及内聚角度固定下抗内翻、外翻、内旋、外旋以及内外翻状态下轴向应力试验,发现克氏针分离60°时在抗应力方面强度最优,因此,建议临床采用2根克氏针最大分离角度固定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2. 4. 3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临床报道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治疗内固定材料主要为平滑克氏针[18,21],传统观点认为带螺纹克氏针及螺钉螺纹有损伤骨骺风险。近年来带螺纹克氏针[18,32]、可吸收钉[33]及螺钉[34]固定均有临床报道,发现其加压及固定效果较克氏针可靠,并且与平滑克氏针相比在骺损伤方面未见明显差异[32,33,34],但这些临床报道例数较少,效果有待进一步大宗病例研究证实。

2. 4. 4肱骨外髁血运的保护发育中肱骨外髁的血管在关节囊起始部外缘进入髁的后侧及肘部肌肉起点附近的关节软骨。因此,在手术中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剥离,保留肱骨外髁后外侧软组织的附着是降低肱骨外髁缺血性坏死发生风险的关键[26]。

4 并发症

4. 1侧方骨刺形成是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35],Pribaz报导一组212例患者,73% 患者出现了侧方骨刺形成。其发生机制不详,通常认为其与骨折复位不良、骨骺刺激有关[36],亦有观点认为其与克氏针固定后局部不稳[37]、骨折移位程度[35]等有关。但是侧方骨刺,无论其大小,均不影响肘关节活动度[35]。

4. 2内翻畸形与外翻畸形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后内翻畸形较常见,多数为程度较轻的提携角角度的丢失,一般不影响肘关节活动,不需要外科干预[7,18,36]。Koh等[36]报道175例患者随访影像学资料显示肘关节提携角平均下降( 5. 0 ±4. 6) °,肘关节活动度均未明显受累。肘外翻畸形通常是由于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连所致[38]。肘外翻后期有继发性肘关节活动受限、尺神经炎风险。传统肘外翻外科治疗主要为髁上“V”型截骨,但传统截骨会导致肱骨短缩。Tien等[39]报道了肱骨髁上穹窿样截骨治疗儿童肘外翻,避免短缩肱骨的风险,同时能够矫正外翻畸形,临床效果满意。

4. 3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近年来,随着对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认识的提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临床发生概率大大降低。Koh等[36]报道175例患者,仅3例患者发生延迟愈合,无不愈合患者。对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传统观点为植骨、螺钉加压固定,而Tien等[39]认为临床不愈合多为局部不稳定所致,单纯使用螺钉固定即可达到骨折愈合目的。畸形愈合主要为骨折复位不良所致,明显影响肘关节功能。传统观点认为没有有效手术方法重建关节面平整性。Bauer等报告[40]对于关节内畸形愈合患者通过原始骨折线经关节面截骨矫形,恢复关节面平整,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4. 4陈旧性骨折的处理早期Jakob等[4]认为超过3周骨折临床手术效果相比保守治疗更差。近年来Koh等[36]观察14例平均伤后14. 5 d行手术治疗患者均达到骨折愈合及满意临床效果,作者认为这与局部软组织及血运保护有关。

4. 5缺血性坏死、鱼尾畸形缺血性坏死通常认为与过多软组织剥离有关,鱼尾畸形多为外侧髁中心与滑车骨化中心存在裂隙所致,多为影像学畸形,不影响肘关节功能。两者早期多有临床报道,随着对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认识及治疗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大宗病例随访罕见上述两者并发症发生[35,36]。

综上所述,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目前治疗争议点为骨折移位的评估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保守治疗需严格限制骨折移位程度,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需通过关节造影或关节镜证实骨折解剖复位,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仍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主要方式,克氏针固定术后建议留置于皮外,侧方骨刺及肘关节内翻畸形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最常见并发症,但多不影响肘关节功能,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报道较既往文献明显减少。

肱骨外髁骨折 篇2

肱骨骨折康复训练:

骨折后关节功能改善需要数月的时间,只要能认真小心和坚持不懈,每日都会有进展,你不要太过于着急,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回过头来看,才会感觉到进步。因为肘关节僵硬的基本原因是骨骼与软组织之间的粘连,靠锻炼来松解和吸收这些粘连是无形中的事情,更象把橡皮筋拉松的过程,在开始时总会反弹回去,但反弹的力度会越来越小。

通常情况下,在8周内能达到30-40度的活动度,一般会恢复到接近正常,即使在3个月内达到这个度数,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也会有满意的恢复。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骨折愈合情况。前3个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时期,过度锻炼会破坏骨折愈合的基础,应该与主治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锻炼。且不可使用暴力,应注意保护骨折部位。

锻炼的方法应该先从关节的灵活度开始,比如旋转、伸展,然后逐渐加强负重性质的锻炼。可以用另外一只手帮忙做幅度稍大的屈伸(不引起疼痛感为是)。锻炼的同时可以辅助磁疗及热敷(用红花、田七煮水熏洗热敷或者用当归、丹参、红枣、骨碎补煮粥服用)。

肱骨外髁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 其中男38例, 女12例, 年龄最大的14岁, 最小的1岁。其中4~8岁者最多, 共35例, 占70%。

其中左侧22例, 右侧28例, 入院时间最短的为伤后半小时, 最长的为6个月, 平均2.4 d。本组病例肱骨外髁骨折块均有移位, 其中严重移位的32例;有25例有90°~180°的旋转, 合并有肘关节脱位的3例, 尺骨鹰嘴骨折的1例。本组病例手术前有13例行手法复位均告失败。

2 手术方法

2.1 麻醉

幼儿用全麻, 10岁以上儿童可用臂丛阴滞麻醉。

2.2

手术显露及复位取肘外侧弧形切口或肘后外纵切口, 显露骨折部, 切开关节囊, 清除关节腔内积血或粘连;仔细辨明骨折块移位及旋转的情况;按骨折块旋转相反的方向使其复位。复位时要注意保护骨折块上前臂伸肌总腱及其他软组织, 以保存血运。

2.3

内固定方法骨折完全复位后, 用一枚克氏针通过干骺端骨质向肱骨干骨折处斜行固定, 注意勿损伤关节软骨。固定前后要仔细检查肱骨外髁与滑车的关系是完全恢复。为防止骨折块滑移, 在近端肱骨外侧上钻一小孔, 用细钢丝穿过小孔做成张力带固定骨块。对于幼儿新鲜病例, 可用粗线或铬制肠线缝合骨质和腱膜作固定。

2.4

术后处理用长臂石膏托固定患肢于屈肘90°, 3周后拆去石膏, 开始功能锻炼, 骨折愈合去除克氏针及钢丝。

3 治疗效果

本组术后随访半年以上者41例, 其中随访1年以上者20例, 最长3年。疗效优者28例;良者18例, 尚可者2例, 差者2例, 疗效评价标准:①优:肘部外形和功能正常, 无后遗症;②良:肘屈伸在110°以上, 肘外 (内) 翻在10°以内, 无疼痛及其他后遗病;③尚可:肘屈伸在90°~110°, 肘外 (内) 翻在11°~15°, 无疼痛及其他后遗症;④差:肘屈伸在90°以下, 肘外 (内) 翻在15°以上, 或有骨折不连接, 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等后遗症[2]。

4 讨论

4.1

诊断肱骨外髁骨折多发于儿童、幼儿骨折块大部分为软骨, 在x线上只有肱骨小头的骨化中心和干骺端小片骨质显影, 易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 因此, 健侧x线对比片, 对确诊有很重要的意义。

4.2

治疗方法 肱骨外髁骨折无移位者无需住院治疗, 多在门诊用长臂石膏托固定于屈肘90°位和前臂旋后位3周。对有移位和旋转的手法复位是很难成功的, 因此, 必须尽早手术复位及内固定。

4.3

手术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肱骨外髁骨折手术的疗效与伤后时间关系很大。有的学者认为骨折2周以上手术的病例, 其功能难于完全恢复[2]。本组20例中随访结果, 伤后4周内手术者大多数功能恢复良好, 并发症少且轻, 伤后4周以上手术者, 大多数功能恢复差, 并发症多且重。

本组有2例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 分别于伤后1-6个月手术, 术后并发肱骨小头缺血坏死, 导致肱骨外髁发育障碍, 随访3年, 2例各有20°~25°的肘外翻。肘屈伸有较大障碍。分析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手术疗效差的原因主要有:①术前肘关节已存在严重僵硬;②瘢痕粘边或骨痂形成, 对骨折块复位造成困难。③前臂伸肌总腱和关节囊挛缩, 使骨折块难于复位, 为了复位, 往往将骨折块上附着的软组织剥离太多, 从而影响骨折块的血供, 导致肱骨小头缺血坏死, 或骨折不连接。因此, 我们主张有严重移位或旋转的肱骨外髁骨折应尽早手术复位及内固定。对于较晚病例, 如不处理, 后果更严重, 为了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 也应积极手术治疗。

4.4

内固定方法 关于肱骨外髁骨折手术复位后内固定方法, 目前主要有下面三种:①粗线或铬制肠线缝合骨质和腱膜;②用克氏针作交叉固定;③用镙丝钉固定。我们认为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方法①疗效好, 但操作困难, 适用范围窄, 只能适用于幼儿新鲜骨折。方法②操作简单, 但固定不牢靠, 容易滑移。方法③操作简单, 固定牢靠, 但损伤大, 特别是骨块较小时容易使骨块碎裂, 损伤骨骺, 进而影响骨骼发育。而我们用克氏针加张力带的固定的方法, 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①只用一枚克氏针, 操作方便快捷, 损伤小。②因加用张力带, 固定牢固, 骨块不会滑动移位;③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去除也方便。

摘要:目的 探讨肱骨外髁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肱骨外髁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随访1~3年, 优者28例, 良者18例, 有效2例, 无效2例。结论 正确诊断、有效治疗, 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儿童,手术

参考文献

[1]过邦辅.小儿骨折及其他损伤.上海科技出版社, 1965:123.

肱骨外髁骨折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 其中, 男14例, 女9例;年龄2~13岁, 平均7岁, 5岁以下4例, 5~10岁14例, 10岁以上5例。左侧6例, 右侧17例。伸直型17例 (其中, 尺偏型10例, 桡偏型7例) , 屈曲型6例 (其中尺偏型4例, 桡偏型2例) 。伤后至就诊时间1h~5 d。所有患儿均有明显外伤史, 均为闭合性骨折。

1.2 方法

1.2.1 手法整复

患儿于臂丛麻醉 (或不麻醉) 下仰卧位或坐位, 两助手分别手握患儿患肢上臂上段和前臂中下段, 在前臂中立位做对抗拔伸牵引3~5 min。术者位于患侧并用两手环抱患儿患肘, 待骨折断端牵开时用力夹挤矫正重叠、侧方及旋转移位。助手维持牵引, 术者移至患肢外后侧, 两手拇指置于骨折远端背侧鹰嘴部, 用力向前推, 两手余指环抱骨折近端用力向后拉, 同时让远端助手在持续牵引下缓慢向前屈曲肘关节90°~120°, 直至患侧手指能触及同侧肩峰以纠正前后移位。如触摸肘关节无畸形, 屈肘时阻碍已消失则复位成功。

1.2.2 固定方法

骨折复位后维持对位, 将患肢置于外展位, 肘关节屈曲90°~120°, 前臂旋前位。先于上臂及肘部缠绕绷带3~5层, 术者再取后侧夹板并将梯形垫放于肘后部位骨折远端和尺骨鹰嘴部位。内侧板上、下端垫分别置于腋部和内髁部位, 中间为凹形, 外侧板塔形垫置于骨折端上方。前侧夹板为叉子板, 呈“人”字形骑跨于肘横纹部。内外后侧夹板均超过肘下2.0 cm, 肘下垫纸垫并用绑带将内外后夹板及前叉板固定于肘下以封肘。铁丝托屈曲90°~120°托起肘关节固定。对于远端尺侧移位及倾斜者, 若桡侧骨膜破裂而内侧骨膜“铰链”完整的尺偏型骨折, 采用屈曲90°旋前位固定;若内外侧骨膜完全破裂则采用旋后位。然后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

1.2.3 功能恢复

固定期间嘱患儿进行握拳、展掌等锻炼和肌肉收缩运动。内服止痛、活血化瘀、接骨之药, 早期1~3 d、中后期5~7 d复查1次, 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随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3~4周摄X线片, 骨折临床愈合后解除夹板。外固定解除后嘱患儿主动进行肘关节屈伸运动。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肘关节活动范围和携带角改变2项指标评定疗效:肘关节活动和携带角均正常为优;肘关节受限10°以内, 肘内翻5°以内为良;肘关节受限11°~20°, 肘内翻6°~10°为可;肘关节受限20°以上, 肘内翻10°以上为差。

2 结果

本组23例患儿均一次手法整复成功, 4周内解除外固定并行功能锻炼, 经6个月~3年随访, 其中优11例, 占47.83%;良8例, 占34.78%;可3例, 占13.04%;差1例, 占4.35%。有效率为95.65%, 优良率为82.61%。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 也是儿童最常见骨折。肱骨下端较扁薄, 髁上部处于松骨质和密骨质交界处, 前、后分别有冠状窝和鹰嘴窝, 两窝之间仅为一层极薄骨片, 该处又是肱骨由圆柱形变为三棱形的形状改变部位, 为应力上的弱点, 故较易骨折, 两髁稍前屈并与肱骨纵轴形成向前30°~50°的前倾角, 前臂完全旋后时上臂与前臂纵轴形成向前10°~15°外翻的携带角, 骨折移位可使此角改变而呈肘内翻或肘外翻畸形[2]。

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及时准确的复位, 切实有效的固定, 合理的功能锻炼, 必要的用药, 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基本原则。手法复位、切开复位、牵引、小夹板或石膏制动等是肱骨髁上骨折的主要处理方法。其治疗目的主要是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恢复上肢功能并获得满意外观。

肘内翻畸形是肱骨髁上骨折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3], 远端骨折端向尺侧移位是导致肘内翻一个重要因素。肱骨髁上骨折以手法复位为主的治疗方法已形成共识, 良好的复位、旋转移位、纠正骨折端的尺偏、恢复骨折段的正常轴线等是预防肘内翻畸形的关键一步。旋转移位是造成肘内翻的重要因素, 因此复位时须纠正旋转移位, 恢复两骨折端的正常轴线关系, 同时要纠正骨折端的尺偏, 尤其对于尺侧骨质损伤较重和折端有压缩改变者, 复位时尽可能呈桡侧倾向, 使尺侧骨折端骨皮质张口, 人为加大携带角以达到矫枉过正[4]。

复位后以夹板加垫扎带固定, 夹板固定一般采用伸直型骨折屈曲位固定和屈曲型骨折伸直位固定。对远端尺侧移位及倾斜者, 若桡侧骨膜破裂, 内侧骨膜“铰链”完整宜采用屈曲90°旋前位固定;若内外侧骨膜完全破裂则宜采用旋后位、中立位固定, 考虑到前臂、腕、手部的功能, 以屈曲90°旋后位固定为佳, 切忌旋前位固定[5]。肘前应用叉子板使其骑跨于肘横纹处, 符合肘部的生理机制。此外, 夹板固定的松紧应适宜。若固定过紧则影响伤肢血液循环, 易出现张力性水泡及伤肢远端肿胀缺血导致volkmans综合征[2];若过松则易使骨折再移位。加垫不当也是导致骨折再移位的潜在因素, 并可发生压迫性溃疡, 而复位后固定体位的合理与否对肘关节的功能恢复也至关重要。复位固定后适当给予止痛、活血化瘀、促进骨质生长药物可起到止痛、消肿、促进骨痂生长的作用。此外, 早期进行恰当的功能锻炼对预防肘关节僵直具有重要作用[6]。

本组经上述方法治疗后, 效果满意, 未发生严重的肘内翻。有效率和优良率分别达95.65%和82.61%。笔者认为, 手法整复及夹板外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428.

[2]陈发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 19 (2) :172.

[3]高俊.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研究[J].中国骨伤, 2006, 19 (1) :47.

[4]周根欣.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预防[J].中国骨伤, 2007, 20 (8) :515.

[5]叶伟国.手法整复和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 13 (7) :18.

肱骨外髁骨折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中年龄最小4岁, 最大14岁, 5岁~8岁最多, 共33例占56.9%。男44例, 女14例, 男女比例为3.14︰1。左侧25例, 右侧33例。致伤原因:小儿玩耍致伤24例, 高处坠落摔伤16例, 自行车摔下12例, 跑步及行走绊例6例。骨折类型及X线表现:本组病例均系儿童严重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X线片示肱骨外髁骨折块严重旋转移位, 呈90°~180°翻转, 骨折块翻转并向前移位者23例, 骨折块翻转向右移位者17例, 骨折块翻转向外上方移位者1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58例手术中, 2周内手术者40例, 3周~12个月陈旧性骨折手术者18例。

1.2 手术方法

1.2.1 麻醉

幼儿及不能配合的较大儿童用氯胺酮全麻, 较大儿童用臂丛阻滞麻醉。

1.2.2 手术暴露及骨折复位

肱肘外侧Kocher切口, 长4 cm~5 cm, 应先暴露肱骨外侧髁骨折断面、沿关节囊撕裂口向近侧稍加扩大。用小拉钩向切口两侧牵开, 扩大手术野, 暴露翻转骨块, 清除关节内血肿及粘连, 按骨块旋转的相反方向使其复位。对陈旧性骨折在分离粘连和切除瘢痕组织时, 要注意保存骨块的血供。

1.2.3 内固定方法

骨折完全复位后, 于骨折线中1/3处用巾钳夹住骨块与肱骨下端外侧骨皮质, 保持骨折端对位, 内固定前要仔细检查肱骨外髁与滑车的关系是否恢复, 关节面是否平整。 (1) 7号丝线内固定:在维持对位之巾钳两侧, 分别距固定点1 cm, 骨折线上下各0.8 cm, 先用巾钳在骨块前侧打一骨隧道, 将7号丝线穿入短粗圆针自骨隧道引出;同样方法在骨折块后侧引出7号丝线, 分别打结, 移除保持对位之巾钳, 再在骨折块前后二针之间固定一针。对幼儿只要缝合骨膜与外侧肌间隔2~3针就能阻止骨折块再移位。本组共36例。 (2) 克氏针内固定:通过干骺端骨折片向肱骨干骨折处斜形穿入1枚克氏针, 如骨块固定不移位, 为防止术后骨块滑移, 再交叉置入1枚克氏针, 剪短针尾, 弯成钩形, 埋于皮下。本组共22例。

1.2.4

术后用长臂石膏托固定2周~4周, 摄X线片证实骨折愈合后去除石膏, 行功能锻炼。

1.3 疗效判定标准

随访时间为1年~15年, 平均7.5年。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1]标准判定疗效, 优:95~100分, 肘关节发育及屈伸功能正常;良:80~94分, 肘关节屈伸范围在120°, 携物角增大或减小在5°以内, 能从事任何工作;可 (一般) :60~79分, 肘关节屈伸范围在100°~120°, 携物角增大或减小5°~10°, 持重物酸痛;差:0~59分, 有下列一项者为差:肘关节屈伸在100°以下, 携物角增大或减小在10°以上, 有肌肉萎缩、肌力减退、骨不连、关节内骨质增生。

2 结果

本组患者优38例, 良9例, 可8例, 差3例, 伤后2周内手术, 疗效优良的患者比例明显较高。

3 讨论

3.1 治疗方法选择

(1) 肱骨外髁严重移位型骨折, 手法所致的软组织损伤远比手术损伤要严重得多。本组有11例因手法整复失败而行手术治疗, 我们在术中发现前臂伸肌群在肱骨外髁起始处形成一个狭小的颈, 翻转移位的肱骨外髁被锁扣于外侧肌间隔外面。对于翻转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 一般很难采用手法将骨块推入“扣孔”返回关节内使骨折复位, 更难达到解剖对位。故不宜按常规施行手法整复, 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对陈旧性翻转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 如果没有明显的骨化性肌炎、骨折未畸形愈合、骨折块未出现明显变性、时间不是过长, 为争取较好的功能, 更应积极手术处理, 术前关节活动差并不是手术禁忌证[2]。 (2) 本组58例患者内固定物选用7号丝线或克氏针, 不建议使用螺钉固定。因为螺钉固定虽然比较牢固, 但由于儿童肱骨外髁的结构特点, 螺钉使用不当会损伤骨骺而影响肱骨远端的生长发育。

3.2 骨块对位程度与疗效的关系

完全解剖对位于日后功能恢复极为重要, 通过对本组58例术后X线片观察, 术后肱骨外髁解剖对位者37例, 其中33例在维持解剖对位下骨折愈合, 肘关节发育正常, 功能完全恢复;另4例在术后3周解除石膏固定, 摄X线片复查时, 骨折端已愈合, 发现肱骨外髁骨块有1 mm~2 mm向前或向后或向外移位。在1年~5年的随访中无明显异常, 6年后随访X线片上出现肱骨外髁骨质增生粗大及携物角的改变。本组陈旧性骨折18例, 术中未获得解剖对位者16例, 术后肘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限。

3.3 影响骨块对位的因素

(1) 手术时间:本组1周内手术者完全解剖对位占88.9%, 2周手术者占78.2%, 3周手术者占36.8%, 4周后手术者均未达到解剖对位。陈旧性骨折影响解剖对位的主要原因是肘关节瘢痕粘连, 前臂伸肌群和关节囊挛缩, 游离骨骺生长受限。而未损伤骨骺正常生长或比损伤前生长更快, 骨折端有骨痂形成, 使骨折线不清楚, 致骨块难以解剖对位。伤后手术时间的延长不利于骨块解剖对位, 为提高疗效, 应视为急诊手术。 (2) 操作熟练程度:本组2周内手术40例, 术后解剖对位者35例, 骨块移位1 mm~2 mm者5例。由于对骨折断面以及关节内血肿、瘢痕、软骨碎屑的清创认识不足, 尤其在关节囊皱褶内隐藏的血肿、瘢痕、软骨碎屑, 当骨块复位过程中, 松弛的关节囊也随着拉紧而被挤入骨折断端内, 影响骨块的解剖对位。 (3) 内固定必须牢固, 外固定有效, 才能维持骨块解剖对位至骨连接。

3.4 对前臂伸肌腱缩短的处理

有学者认为术中将前臂伸肌腱间断部分切断, 若牵拉力仍较大, 对位不满意, 不得不把伸肌腱Z形延长, 而使骨块完全游离复位, 复位后再将伸肌腱延长缝合。本组陈旧性骨折18例, 严重伸肌腱缩短者4例, 均采用先切开肱骨远端外侧骨膜, 向远侧分离瘢痕粘连, 暴露外髁骨块软骨面, 小心分离骨块周围粘连。若骨块拉力仍大, 可间断部分切断外侧肌筋膜, 将伸肌腱Z形延长, 直至骨块复位满意。术后随访1年~5年, 前臂伸肌群无粘连, 腕关节及手指背伸力正常。

3.5 功能锻炼

按时复查、适时去除外固定, 行有效的功能练习, 确保肘关节功能优良。在术后至石膏拆除前, 肘关节局部不宜活动, 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或影响组织愈合。为了避免整个上肢功能下降过多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应尽早并尽量多行手部及肩关节的功能练习, 根据内固定物的固定牢固程度及骨折愈合情况, 去除外固定后, 开始逐步活动, 恢复肘关节功能。但要遵循以下原则:主动活动为主, 被动活动外辅, 功能练习循序渐进。在骨折3个月~5个月后, 全面恢复肘关节的活动角度与肌肉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733、858.

肱骨外髁骨折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肱骨外髁有移位骨折315例,男233例,女82例;年龄1岁9个月~12岁,平均5.7岁。左侧171例,右侧14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28 d,平均5.2 d。骨折分型:JacobⅡ型136例,JacobⅢ2型179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12例,合并肘关节脱位12例,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3例,合并肱骨内上髁2例。1.2治疗方法以肘关节外侧纵行切口切开皮肤,沿肱三头肌与肱桡肌间隙进入,到达肱骨外侧髁,通常会有一个肱桡肌腱的破口直接通向骨折处。清除关节腔内血凝块,分离前侧软组织显露关节前面,注意保持外髁骨折块后方软组织完整以保护外髁骨骺的唯一血供。将关节面及干骺端准确复位,尤其是保证滑车部位前侧关节面的光滑。以1~2枚直径1.5 mm克氏针从外髁骨骺斜向内上方钻入直至肱骨内侧皮质,再以1枚直径1.0 mm克氏针从外髁干骺端处从后向前内方钻入至肱骨前内侧皮质;C型臂X线机透视见复位良好并确定1.0 mm克氏针远离骺板边缘后,根据测量长度以1.0 mm克氏针为导引针拧入1枚3.0 mm空心拉力螺钉加压固定,拔出1.0 mm克氏针并将1.5 mm克氏针折弯剪短埋于皮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其中1例行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其余11例因骨折均无明显移位,予外固定制动治疗;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3例均无明显移位,予维持外固定制动;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2例行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合并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后维持外固定。

1.3 术后处理

术后维持上肢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制动周时间,待伤肢急性期疼痛及肿胀减轻后即去除外固定,进行伤肢肘关节主动活动锻炼康复。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后手术取出内固定。

2 结果

本组315例患者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形式是门诊复查,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2.6个月。无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无肘内翻、肘外翻及肘关节畸形,无神经并发症,无肱骨小头骨骺缺血性坏死,无骨化性肌炎。按HHS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优247例,良58例,一般10例,优良率96.8%。

典型病例为一4岁女性患者,右肱骨外髁骨折,JacobⅡ型,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3。

3 讨论

肱骨外髁骨折占肘部骨折的13%~18%,可能是由于撕脱,或因上肢伸展位摔倒时内翻应力传导至肱骨小头,或桡骨头对肱骨小头撞击造成。骨折部分包括肱骨小头与肱骨滑车的桡侧壁及关节面、肱骨远端桡侧生长板、肱骨远端桡侧干骺端骨折片及肱骨外上髁骨骺。肱骨外髁为关节内骨折,属于Salter-Harris分型Ⅱ型或Ⅳ型骨骺损伤,要求解剖复位。临床常以Milch[1]和Jacob分型[2]分型为主。Milch分型是以肱骨小头骨骺是否损伤为依据,其中Ⅰ型是Salter-Harris分型Ⅳ型骨折,骨折线通过干骺端和肱骨小头骨化中心进入关节;MilchⅡ型骨折线通过肱骨小头内侧,延长到肱骨远端的滑车沟,相当于Salter-Harris分型Ⅱ型骨折。Milch分型较为常用,但临床指导意义不大。Jacob分型以骨折分离的程度为依据,对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式更有价值。Jacob分型是以骨折的分离程度为基础的,JacobⅠ型滑车软骨性铰链可以存在,即并非完全性骨折,骨折线宽度小于2 mm。临床上有时会出现凭借X线片难以判断肱骨外髁骨折移位程度的情况,这时可以进行MRI检查,如果高亮线已进入关节,则软骨部分已经完全折断[3,4]。外力足够造成铰链完全断裂,则形成JacobⅡ型骨折,骨折线完全通过关节面,但没有旋转。JacobⅢ型骨折最为严重,是完全移位的骨折,骨折断端旋转出肱桡关节。骨折移位程度分型与其预后也具有一定相关性,分级越高骨折移位程度越大的预后越差,JacobⅢ型骨折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超过Ⅱ型骨折的3倍[5]。

肱骨外髁骨折是儿童骨折内少数可造成不愈合的骨折,由于骨折块浸泡在关节液内,大部分是软骨,血液供应相对很少,故移位的、漏诊的骨折容易发生不愈合。常见的并发症还包括:骨折畸形愈合、肘内外翻、肘关节外凸、骺板早闭、鱼尾状畸形等[2]。其治疗目标是解剖复位,而保守治疗或手法复位很难达到解剖复位,效果常常不理想[6],所以对于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应倾向于以手术治疗为主。有报道对Ja-cobⅡ型骨折采取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7],但我们认为闭合复位很难保证关节面的精确复位,所以切开复位恢复关节面的连续性更为可靠,对JacobⅡ及Ⅲ型骨折而言都具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指证。

对有移位的肱骨外髁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往通常使用克氏针进行内固定,目前趋向认为直径在2.0mm及以下的光滑克氏针通过骺板固定不会引起生长紊乱,所以不必强求不通过骺板。但单纯使用克氏针固定易松动,有退针的可能。当留置的克氏针针尾过长时,易引起局部软组织刺激症状,固定骨折段的同时连同肘部的肌肉一起固定会引起疼痛,有文献报道克氏针内固定感染发生率高于螺钉内固定。由于克氏针不能起到对骨折断端加压的作用,骨折远近端往往会有微小间隙存在,并且可能会导致折端间的微动,这种Ⅱ型骨折愈合方式会在折端周围产生较多骨痂。所以单纯使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往往后期愈合后更容易在其外髁处形成骨赘,并表现为肘关节外侧较为高凸甚至假性内翻,影响外观[8]。由于克氏针内固定后要求辅助外固定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为石膏托外固定4~6周,儿童肘关节功能恢复也相对较慢。采用克氏针加以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拉力螺钉可以起到断端加压、坚强固定骨折作用,减少了折端的微动,达到Ⅰ期愈合的目的,骨折周围无明显骨痂形成,故明显降低了外侧骨刺发生率。由于坚强固定的作用,可早期去除外固定并进行肘关节主动活动功能锻炼,使患儿尽快恢复日常生活,减少骨折创伤对其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肱骨小头骨折是肱骨外髁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几乎不带有骺板上方的干骺端,十分少见。这种类型不适宜使用螺钉固定,仍应使用传统克氏针通过骺板平行或交叉内固定。

空心拉力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有移位肱骨外髁骨折方法安全可靠,在减少并发症、肘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及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315例儿童肱骨外髁有移位骨折患者,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及克氏针进行复位固定,其中男233例,女82例;年龄1岁9个月12岁,平均5.7岁。左侧171例,右侧144例。术后短期外固定,约术后1周可进行肘关节主动活动功能锻炼。结果 315例患者术后经平均10个月(6~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2.6个月(2~5个月)。无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无肘内翻、肘外翻肘关节畸形,无神经并发症,无肱骨小头骨骺缺血性坏死,无骨化性肌炎。按HHS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优247例,良58例,一般10例,优良率96.8%。结论 采用空心加压螺钉结合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外髁有移位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无骨折不愈合、骺早闭、骨骺缺血坏死、肘外翻等并发症,可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内固定,肱骨外髁,骨骺骨折,儿童

参考文献

[1]Milch H.Fractures of the external humeral condyle[J].JAMA,1956(160):641-646.

[2]Jakob R,Fowles JV,Rang M,et al.Observations concerning fractures of the lateral humeral condyle in children[J].J Bone Joint Surg(Br),1975,57(4):430-436.

[3]Pudas T,Hurme T,Mattila K,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ediatric elbow fractures[J].Acta Radiol,2005,46(6):636-644.

[4]Kamegaya M,Shinohara Y,Kurokawa M,et al.Assessment of stability in children's minimally displaced lateral humeral condyle fracture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J Pediatr Orthop,1999,19(5):570-572.

[5]Weiss JM,Graves S,Yang S,et al.A New Classification System Predictive of Complications in Surgically Treated Pediatric Humeral Lateral Condyle Fractures[J].J Pediatr Orthop,2009,29(6):602-605.

[6]van Vugt AB,Severijnen RV,Festen C.Fractures of the lateral humeral condyle in children:late results[J].Arch Orthop Trauma Surg,1988,107(4):206-209.

[7]Song KS,Kang CH,Min BW,et al.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displaced unstable lateral 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children[J].J Bone Joint Surg(Am),2008,90(12):2673-2681.

肱骨外髁骨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患儿15 例, 均为新鲜骨折。其中男11 例, 女4 例;年龄4~9 岁, 平均6.9 岁。Ⅰ度骨折2 例, Ⅱ度骨折9 例, Ⅲ度骨折3 例, Ⅳ度骨折1 例。

1.2 治疗方法

麻醉生效后, 取肘外侧切口,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显露骨折部, 清理关节腔及骨折面, 复位骨折, 注意保持滑车关节面平整, 复位满意后交叉钻入2枚直径1.0~2.0 mm的AO带螺纹克氏针, 针尾折弯埋于皮下。术中应注意:a) 肘外侧切口要稍偏后侧, 以避免损伤桡神经;b) 克氏针要求打入对侧骨皮质, 且克氏针带螺纹部分要过骨折线;c) 术中应尽量避免过多地剥离骨折块附着的软组织, 以免引起外髁部缺血性坏死和骨骺过早闭合。术后无需石膏外固定, 4~6周拔除克氏针。

2 结 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肘部外形、活动动能和并发症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优:无症状, 关节活动正常, 无外观畸形;良:无症状, 肘关节活动轻度受限且小于15°, 无显著的外观畸形;差:肘部有疼痛, 肘关节活动受限大于15°, 提携角有显著的改变。

2.2 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15 例, 其中优12 例, 良3 例, 优良率为100%。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 骨折术后4~6周X线检查见外骨痂生长。随访1年未发现有骨折再移位、肘外翻畸形、骨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及骨化性肌炎的发生, 疗效满意。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2。

3 讨 论

肱骨外髁骨折占小儿肘部骨折的13%~18%, 属于Salter-Harris Ⅳ型骨骺损伤, 是累及骨骺的关节内骨折[1]。对这种骨折一旦误诊、漏诊或处理不当, 将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或畸形愈合以及骨骺早闭, 进而引起进行性肘外翻和迟发性尺神经麻痹, 甚至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因此, 我们在诊断的时候对儿童骨折特别是骨骺的骨折要有充分的认识, 并结合病史、体征、X线检查仔细判断。尤其对肘关节外侧肿胀、压痛明显的患者,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要时可加拍健侧肘关节X线片对比, 有条件的可以借助螺旋CT及MRI进一步检查。

肱骨外髁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 对儿童肱骨下端生长的影响十分重大, 因而精确的解剖学复位是非常必要的[2]。由于肱骨外上髁是前臂伸肌群的附骊部和起点, 所以肱骨外髁骨折是不稳定的, 常因伸肌的牵拉而移位, 甚至在固定期间也可能发生[1]。因此, 我们认为, 对于Ⅱ~Ⅳ度肱骨外髁骨折, 应早期手术切开复位。对于Ⅰ度骨折, 可予石膏外固定。注意将前臂旋后并屈肘90°, 同时每3~4天X线检查一次, 若发现移位或移位增加大于2 mm, 也应早期手术切开复位。近年来, 有不少学者报道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髁骨折。在X线下骨折块仅显示为肱骨外髁的骨骺骨化中心与干骺端骨折片, 而近关节面的软骨则不显影。因此, 在闭合条件下无法精确判断复位情况及关节面是否恢复平整, 而且, 在进针过程中容易引起骨折块发生移位, 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有资料表明, 单独闭合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目前仍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复位和维持复位固定的效果[3]。本组2 例Ⅰ型骨折的患儿, 即是在石膏外固定3 d后, X线检查发现骨折块移位, 而行手术切开复位的。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戴祥麒等报道98%的病例疗效满意, 肘关节功能接近正常[1]。无疑,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不仅能获得满意的复位和较为坚强的固定, 同时也降低了对骨骺的损伤。但在以往的应用当中, 仍出现了克氏针退针的病例。因此, 在怀疑其固定可靠性的同时, 我们在术后往往辅以石膏外固定将肘关节制动, 这就大大增加了关节僵硬的概率。由于制动本身可造成机体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发生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病理改变, 当肢体经制动治疗后, 其关节功能恢复将变得困难[4]。近年来, 我们运用带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克氏针头部的螺纹增加了与骨组织接触的紧密性, 而有效地解决了克氏针退针的问题。手术后无需石膏外固定, 给患儿提供了早期功能锻炼的机会, 减少了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当然, 对于患儿因惧怕疼痛, 而不敢进行有针对性的主动锻炼, 需要家长的正确指导等问题, 也是我们医者必须关注的细节。

综上所述, 对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应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有移位的骨折, 我们认为应早期手术切开、精确复位、可靠固定, 这样有利于减少各种畸形与并发症的发生。带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具有复位准确、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目前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吉士俊, 潘少川, 王继孟, 等.小儿骨科学[M].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 2000:522-523.

[2]陆裕朴, 胥少汀, 葛宝丰, 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587.

[3]张根民.骨折诊治失误分析及对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51-252.

肱骨外髁骨折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汝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肱骨外髁骨折患者52例, 男31例, 女性21例, 年龄3~50岁, 均在受伤后1d~6周就诊。经临床诊断,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红骨外髁骨折, 多并发骨片游离, 且体积较小, 应用常规方法难以将其整复固定。

1.2 方法

52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取患者肘关节外侧切口, 以暴露骨折部位, 如为陈旧骨折者, 应注意清理骨折端间的瘢痕肉芽组织, 同时给予完全复位[2]。可根据骨折骨块的大小及数量, 进而选择与其相对应的骨片钉, 要求固定至对侧皮质, 准确固定, 避免由多次固定引起骨块损伤或松动情况发生。术后可适当给予抗感染治疗2~5d, 同时可配合适当功能锻炼, 定期进行复查拍片, 待骨折骨性愈合后可将骨片钉取出。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对位对线满意, 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局部无压痛及叩痛。伤肢无明显畸形, 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在15°内。好转:对位良好。骨折线模糊。骨块对位在2/3以上, 对线满意。肘关节伸屈受限在30°~45°以内。未愈:骨折端畸形愈合或不愈合, 对位对线差, 持续疼痛, 功能障碍伤肢不能持重, 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在45°以上[3]。

2 结果

经分析得知, 治愈30例, 好转19例, 未愈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4%, 进一步随访观察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探讨

3.1 发病年龄

肱骨外髁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肘部损伤病症, 损伤年龄大多在2~18岁, 属于骨骺骨折, 且多数为关节内骨折, 骨折块常包括肱骨外髁、肱骨小头骨骺也可至滑车外侧部分及干骺端骨质。由于儿童期肘部骨化中心出现和闭合时间相差较大, X线检查常表现为外髁的骨化中心移位, 在诊断时往往容易被忽略, 从而延误早期治疗, 且骨折时关节软骨常发生翻转情况, 进而导致骨折断端无法愈合, 最终影响外髁部位骨的正常发育而造成肘外翻畸形的发生, 造成一定的后果[4]。

3.2 骨片钉内固定术的特点

以往临床常应用克氏针作内固定, 但是, 由于儿童肱骨外髁的结构特点, 如螺丝钉使用不当极易对骨骺造成损伤, 从而影响骨的发育生长, 同时克氏针固定不够牢固, 有滑动移位的倾向容易造成骨折的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等不良后果。对骨片钉的设计结构进行分析得知, 其特点是将克氏针与螺丝钉的优势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有如下特点:骨片钉有一三棱尖端, 与克氏针类似。前部有螺纹, 向后逐渐增粗的杆与螺纹连接部分, 形成“肩部类似于螺丝钉的尾部。后部无螺纹部直径稍大于前端, 使用时由前端处套人一圈形垫片卡于前后端之间。螺纹部钻入骨块后垫片对骨块产生加压作用, 保证骨折片的良好复位。骨片钉与常规螺丝钉一样, 螺纹部分有不同的长度与直径适合于不同部位及不同大小的骨块。此外, 骨片钉在骨折块上施以向内上的拉力, 可与伸肌的拉力相拮抗, 消除了骨折块滑动移位的倾向, 有助于肘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5]。除此之外, 还应指导患儿进行一般的关节伸屈锻炼, 并加强肘关节的被动练习, 有助于肘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

综上所述, 临床对肱骨外髁骨折行骨片钉内固定术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 骨片钉将克氏针与螺丝钉的优势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消除了骨折块滑动移位的倾向, 对肘关节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骨片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来汝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肱骨外髁骨折患者52例, 并对采用骨片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经分析得知, 治愈30例, 好转19例, 未愈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4%, 进一步随访观察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临床对肱骨外髁骨折行骨片钉内固定术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骨片钉内固定术,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张荣英, 张建立, 朱振华, 等.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 1998, 18 (7) :444.

[2]郭维维, 娄多蜂.骨伤手术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杜, 1988:14.

[3]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62.

[4]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601-607.

上一篇:企业研发大家谈下一篇:医用水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