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2024-10-10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精选4篇)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篇1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 治疗方法有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闭合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骨折的复位容易但固定困难, 容易发生肘内翻畸形、尺神经损伤并发症。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个重要方面。自2004年10月至2011年4月, 我院采用经尺骨鹰嘴外侧缘和肱骨外侧髁前后小交叉多点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26 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6 例, 其中男15 例, 女11 例;年龄5~12 岁, 平均8.6 岁。均为伸直型骨折:其中伸直尺偏型20 例, 伸直桡偏型6 例;左侧12 例, 右侧14 例;Garland分型[1], Ⅱ型4 例, Ⅲ型22 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1 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 例, 行走跌伤5 例, 运动伤9 例, 高处跌伤11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 h~4 d。初次复位10 例, 非初次复位16 例。

1.2 治疗方法

患肢先行牵引初步复位, 半伸位石膏固定, 抬高数日, 肿胀有减退后手术治疗。取平卧位,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静脉全麻, 2台C型臂X线机呈垂直放置, 患肢外展90°, 旋后位手掌朝天, 标出上臂前臂中心线, 伸直位牵引矫正短缩移位和尺偏移位, 预置外翻角。一助手双拇指置于鹰嘴侧, 余指置于肱骨近段前方, 矫正前后移位。如肱骨存在旋转, 侧位不能完全复位时, 于肱骨近段自前向后钻入1枚直径2 mm克氏针, 通过克氏针的摆动调整肱骨近折端的位置, 在侧位像显示肱骨内外侧髁完全重叠, 通过牵引旋转远折端, 骨折可达解剖复位。牵引下肘关节屈曲70°, 用1枚直径1.5 mm克氏针经尺骨鹰嘴外侧缘滑车关节面穿入, 并穿透肱骨近端骨皮质。伸直肘关节检查外翻角。再屈肘90°以上自外侧髁钻入1~2枚直径1.5 mm克氏针, 外侧髁后方钻入1~2枚直径1.5 mm克氏针, 屈肘90°石膏固定。术后3周去除石膏, 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4~6周拔除克氏针。

1.3 疗效评价

术后最后1次随访按Flynn标准评价[2], 优:丢失提携角和丢失肘关节伸屈功能在0~5°, 良:丢失提携角和丢失肘关节伸屈功能在5~10°, 可:丢失提携角和丢失肘关节伸屈功能在10~15°, 差:丢失提携角和丢失肘关节伸屈功能大于15°。

2 结 果

手术时间15~30 min, 平均22 min。26 例患儿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20个月, 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一例尺神经损伤, 无严重针道感染, 未出现缺血性肌肉挛缩, 1 例正中神经挫伤3个月后完全恢复。随访结果, 所有患儿双侧肘关节提携角对比, 小于5°23 例, 5°~10°3 例, 无一例有肘内翻畸形;双侧肘关节伸直功能对比相差5°~10°5 例, 相差11°~15°1 例, 其余均小于5°。按Flynn标准评价, 优20 例, 良4 例, 可2 例, 优良率92.3%。

3 讨 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以解剖复位、维持稳定、避免并发症为治疗目的。Gartland分型中的Ⅰ型和部分Ⅱ型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Ⅲ型骨折移位明显, 手法复位固定困难, 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虽能获得较满意的复位, 但时有肘内翻发生, 而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常可影响肘关节活动, 造成肘关节功能恢复缓慢, 甚至功能障碍。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复位及穿针固定技术提高, 骨折畸形愈合概率下降。但肘内翻畸形和尺神经损伤仍是主要并发症。

3.1 肘内翻畸形的预防

肘内翻畸形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a) 内侧骨柱碎裂, 不能获得一个良好支撑, 骨折短缩;b) 骨折复位不良, 复位时存在内翻;c) 在正位无内翻, 屈曲位固定时发生内翻。肘内翻畸形的预防贯穿骨折复位固定的全过程。通过提携角判断复位的骨折有无内外翻是最精确的方法。采用术前测量正常提携角, 复位时患肢旋后位, 标出上臂前臂中心线, 测量并预置外翻角, 患肢伸直位可以有效控制外翻角。复位时正位片肱骨内外髁需皮质连续, 内侧髁粉碎性骨折有塌陷时可显示骨缺损, 但外侧髁需复位完全, 骨皮质连续, 牵引下保持肘外翻角正常。侧位X线透视前后皮质连续, 肱骨髁部前倾25°~30°。如在侧位透视发现骨折近端出现鱼尾征, 说明肱骨髁有旋转。我们采用1枚直径2 mm克氏针钻入近折段并控制该段的旋转, 并获取近折端标准侧位像, 远折段牵引下旋转多可达到解剖复位。肘内翻畸形的发生是由于骨折的复位不良, 多发生于伸直尺偏型骨折, 复位时冠状面上尺偏移位未纠正或矫正不完全[3]。判断骨折复位的优劣需要标准的正侧位X线图像, 肱骨存在旋转时不能获得标准的侧位图像, 采用控制近折段并获取标准的侧位图像, 以远段对近段的方法达到骨折的解剖对位。以往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固定都是将肘关节屈曲90°以上, 骨折才能获得一定的稳定性, 在伸直位预留的外翻角, 屈曲位固定时此角难控制, 并将丢失一部分, 甚至变成内翻。我们采用伸肘保持正常的外翻角, 牵引下屈肘70°, 可以很好地观察外翻角, 正侧位透视也不受限, 尺骨鹰嘴外侧缘克氏针进针点处也无任何阻挡, 穿针方便, 纵向固定完成后, 即可伸肘进一步判断外翻角的大小。通过预置外翻角和获取标准正侧位图像能预防肘内翻。

3.2 骨折的稳定性

Lee等[4]发现2枚穿针的稳定性排序依次为交叉穿针、外侧分离穿针、外侧平行穿针。Larson等[5]研究了内侧柱碎裂的骨折模型发现:对于扭转负荷, 3枚交叉穿针最稳定, 3枚外侧穿针次之, 其后依次为2枚交叉穿针, 2枚外侧穿针。我们采用经尺骨鹰嘴外侧缘和肱骨外侧髁前后方穿针是小交叉固定, 外侧髁前方与后方及鹰嘴外侧缘穿入的克氏针形成三角形布局, 多点多平面固定, 骨折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能更好地维持稳定, 控制旋转。配以屈肘位石膏固定能保持骨折的位置。本组无一例肘内翻畸形, 肘外翻角较正常侧小于5°23 例, 5°~10°3 例, 与复位时外翻角控制的不好有关, 肢体的肿胀影响外翻角的控制及判断。初期目测外翻角, 随意性大、偏差大, 改为通过中心线测量并预置外翻角, 产生的偏差小。

克氏针从尺骨鹰嘴外侧缘纵形穿过关节面, 对关节面有微小损伤, 但从关节面的非功能区穿过, 对关节功能无任何影响。克氏针从尺桡骨间穿过, 不影响肘关节的伸屈活动, 肘关节仍然可以近伸直。术中也不影响肘外翻角的观察和控制。不从肱骨内侧髁穿针, 对尺神经无损伤。

经尺骨鹰嘴外侧缘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手术操作安全快捷, 可以很好控制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降低神经损伤的可能, 降低手术操作者的心理压力, 手术的操控性能得到提高。虽然术前、术中充分的设计, 但肘外翻角也未能完全达到正常, 控制肘外翻角的方法还需要改进, 固定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经尺骨鹰嘴外侧缘和肱骨外侧髁小交叉固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11年4月采用克氏针经尺骨鹰嘴外侧缘和肱骨外侧髁前后点交叉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26例, 男15例, 女11例;年龄5~12岁, 平均8.6岁。伸直尺偏型20例, 伸直桡偏型6例。Garland分型, Ⅱ型4例, Ⅲ型22例, 术后屈肘石膏固定,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20个月, 平均10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 无肘内翻畸形, 无尺神经损伤。肘关节功能按Flynn标准评价, 优20例, 良4例, 可2例。结论 经尺骨鹰嘴外侧缘和肱骨外侧髁闭合小交叉多点固定, 可以有效预防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尺神经损伤的并发症。

关键词:小交叉多点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参考文献

[1]Montana MA, Richardson ML, Kilcoyne RF, et al.CT of sacral injury[J].Radiology, 1986, 161 (2) :499-503.

[2]Flynn JC, Matlhnews JG, Benoit RL.Blind pinning of displaced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children.Sixteen years experience with long term fol-low-up[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74, 56 (2) :263-272.

[3]朱敏, 周全, 齐克海, 等.闭合复位经皮克斯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10, 16 (3) :204-205.

[4]Lee SS, Mahar AT, Miesen D, et al.Displaced pedi-atric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percutaneous pinning techniques[J].Pedi-atric Orthop, 2002, 22 (4) :440-443.

[5]Larson L, Firoozbakhsh K, Passarelli R, et al.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pinning techniques for pediatric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J].Pediatric Or-thop, 2006, 26 (5) :573-578.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篇2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闭合复位内固定;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54-01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骨折较为严重的一种,常见于5-12岁儿童,是儿童肘部外伤中最常见的骨折,占儿童全部骨折的5%-10%。在临床上根据Gartland分型,共分三型[1]。目前临床上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常根据分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GartlandⅠ型骨折采取保守治疗,难复性Ⅲ型骨折需要切开复位和克氏针固定,而Gartland Ⅱ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尚有争论。在大量的研究统计发现,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的并发症较多[2-3]。因此,在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上采取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和开复位固定治疗两种方式。本文将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两种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文章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其中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1岁,平均(7.1±0.7)岁,病史5h-48h,平均(16.1±1.2)h;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30例为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12岁,平均(6.5±0.5)岁,病史4h-42h年,平均(15.3±1.1)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基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观察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选择合适的麻醉该方式,麻醉成功后取肘内侧切口,常规分离皮膚、皮下组织,游离尺神经并保护。暴露骨折断端后,清除血肿并在直视下对合骨折,在确认肱骨下端的前倾角及携带角已经恢复,断端达到解剖对位后。进行内固定,术中透视复位位置满意后,冲洗关闭切口,放置引流条,常规关闭切口。对照组患者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全部患者行手法复位成功后,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麻醉后,以肱骨外髁和内上髁分别穿人克氏针在骨折线上方交叉并穿过对侧骨皮质,透视示位置满意并检查内固定稳定后,无菌敷料包扎。两组患者均用石膏托同定肘关节于屈曲功能位3-4周。定期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满意后去除内固定[4]。

1.3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的临床治疗效果、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6.5软件对两组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统计资料比较情况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中优8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3.3%,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儿童关节部位损伤中,肱骨髁上骨折最为常见,其较高的发病率与局部的解剖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由于肱骨下端较扁薄,髁上部处于密质骨与松质骨的交界处,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二窝之间仅为一层极薄的骨片,而且此处又是肱骨自圆柱形往下移行为三棱形的弱点部位,因此在受到外力时易发生骨折。而且临床统计发现,肱骨髁上骨折出现的并发症也相对较高,因此,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尤其是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必须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5-6]。

本文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比应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可见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在治疗后的肘内翻、肘外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可见切开复位固定治疗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治疗安全性高。通过与相关的文献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本文研究与既往类似研究结果相符合[7]。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相比较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罗雷茗,刘立航,鲁晓波等.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切开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3,34(6):1003-1004.

[2]余希临,徐扬,沈先涛等.儿童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2):103-105.

[3]吴立功,杨世斌.闭合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 Ⅱ型和Ⅲ型肱骨髁上骨折[J].中国骨伤,2013,26(2):98-101.

[4]顾玉东,杨建平. 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应如何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974.

[5]马益善,颉强,雷伟等.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2):173-175.

[6]杨田野,赵天昊,陈登山等.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4,54(3):77-79.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男42例,女32例;年龄1~14岁,平均5岁。全部患者均摄伤侧肘关节正、侧位片,均为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由主治医师或主治以上职称医师实行;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平均3 d(6 h~7 d)。

1.2 方法[8,9]

基础+臂丛麻醉下,在透视下先闭合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维持复位,透视下闭合穿针固定,穿针时先选两根直径2 mm克氏针固定,依据个人所熟练的方式选择外侧分离穿针(图1)、外侧平行穿针(图2)或内外侧交叉穿针(图3)。但穿针需遵循以下规范:(1)使两根针在骨折线上间距保持最大;(2)使两根针分别通过肱骨远端内外侧柱固定;(3)使每根针通过肱骨远端内外侧骨皮质固定,而不是通过前后方骨皮质固定或是留于骨髓腔;(4)使入针及出针点距骨折端距离>1 cm,并于术中进行应力测试,如骨折端不稳定,则在外侧加用第3根克氏针。术毕采用长臂石膏后托固定于屈肘90°前臂中立位。术后4周拆除石膏,并开始进行功能锻炼,术后6~8周取出克氏针。

1.3 术后随访及疗效评价

术后当日、1周、3周、6周、3个月摄肘关节正、侧位片。

通过比较各组术中和骨愈合时正位平片的Baumann角[10]的变化,以判断冠状面的再移位情况发生与否。Baumann角是肱骨干轴线与沿着肱骨外髁骺板所画的直线所构成的角度,正常范围为64°~81°[11]。有资料表明[12],在投照时,肱骨干每外旋或内旋10°,Baumann角即会变化约6°。本研究中,以Baumann角改变12°视为有意义的变化;在侧位平片,以肱骨干前方皮质向远端的延长线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视为闭合复位的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外侧分离穿针组24例,外侧平行穿针组27例,内外侧交叉穿针组23例。手术持续时间平均为1 h(30 min~2 h)。平均随访时间为13个月(6个月~6年)。

比较各组内术中及骨愈合时正位片的Baumann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Baumann角的最大变化值为6°。对比全部病例的侧位片,肱骨小头于肱骨干前方骨皮质延长线的关系均未发生变化。比较各组Flyn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各组均未发生医源性神经损伤。

受伤同时合并神经损伤的8例(10%),桡神经6例,尺神经1例,正中神经1例。3例术毕麻醉效果消退后检查神经功能已恢复,其余的亦在伤后10周内恢复。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Topping等[4]及Gordon等[13]的随访结果比较,本组病例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全部患儿术后均未发生再移位,研究中所采用的外侧分离穿针、外侧平行穿针、内外侧交叉穿针等三种穿针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尽管关于上述三种穿针方式内在其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方面很有说服力,但此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工作的指导作用仍十分有限,其原因在于,上述研究均是在尸体或模型上进行的,并未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影响及术后石膏外固定的作用进行考虑。David认为单纯外侧穿针的方式稳定性较好,且可避免尺神经受到损伤,本研究结果证实了David的这一观点。此外,本研究结果亦显示,内外侧交叉穿针组均未发生尺神经受到损伤,提示内外侧交叉穿针方式并不一定导致尺神经受到损伤,与Mostafavi等[1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施术者的经验是尺神经是否受到损伤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名经验不足的施术者,尚需要选择单纯外侧穿针方式,以减小操作风险性。

本研究中,施术者在完成两根针固定后,于术中对骨折的稳定性进行应力测试,以应力测试代替患者年龄、肿胀程度、移位程度等因素,用以决定是否加用第三根针。Lee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抗旋转应力时,外侧三根针固定方式与内外侧交叉穿针方式的稳定性相当,说明加用第三根针可有效提升对抗旋转应力的稳定性[5]。本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应力测试时发现两根针固定方式稳定性差,但加用第三根针后均未发生再移位,Lee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目前有关穿针失败的报道很多[15],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即骨折复位不满意,或固定针位置选择不恰当。本研究结果提示,复位标准的掌握情况至关重要,其原因在于,对尚未达到解剖复位的骨折,其穿针的稳定性与达到解剖复位者是没有可比性的;此外,如在畸形位固定,其结果必然是再移位或是在畸形位愈合,进而发生肘关节活动受限或是肘内外翻畸形。因此,如闭合复位达不到解剖复位,应立即选择切开复位。诸多随访证明,切开复位效果与闭合复位同样令人满意[16]。

本研究中,除一例Flynn肘关节外观评分为“中”外,其余病例的功能及外观评分均为“优”或“良”,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三种穿针方式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Flynn肘关节评分为“中”的原因在于,携物角减小了15°,分析术中和骨愈合时正位平片,显示Baumann角未发生变化,推断手术失败原因在于,术中复位时未纠正因内侧骨皮质压缩而导致的肘内翻。

本研究结果表明,外侧分离穿针、外侧平行穿针、内外侧交叉穿针等三种穿针方式均是可靠的,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单纯外侧穿针足够稳定,而且能够避免尺神经受到损伤,但内外侧交叉穿针并不一定导致尺神经损伤,其决定性因素在于施术者的经验。

摘要:目的 评价几种常用的穿针方式在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近6年来经我院手术治疗的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74例,均经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依据穿针方式分为三组。通过对各组正位平片中Baumann角进行比较,评价各种穿针方式的稳定性,并应用Flynn评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经比较,各组术中及骨愈合时正位片的Baumann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肱骨小头骨化中心与侧位片肱骨干的关系亦均未发生变化;各组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评分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均未发生医源性神经损伤。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7例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2~11岁;左侧30例(44.8%),右侧37例(55.2%);受伤原因:摔伤61例(91.0%),车祸伤6例(9.0%);受伤至复位时间:1小时至8天,平均3天;骨折类型均为闭合性骨折。

1.2 治疗方法

以右侧伸展型为例,患儿取坐位,助手握住其肩部,术者右手握住患肢前臂中下段,左手拇指按住前臂肘窝上骨折近端,虎口压住外侧骨折近端,余四指斜向下环抱后侧及内侧的骨折远端,将患肢前臂极度旋前,再略带牵引徐徐屈肘至45°,沿肱骨纵轴方向拔伸牵引。术者左手拇指用力挤按骨折近端的外侧,四指端提远端内侧,右手将患肢前臂在旋前位极度屈曲,同时左手拇指将骨折近端后推,四指将远端向前回捺。复位后,术者将患肢前臂保持在旋前位、屈肘120°。在患肘后方敷我院特制的消肿止痛膏,用桃花纸包缠2~3层,按内、外、后、前放置杉树皮夹板,尺侧夹板比桡侧夹板长约5cm,于远折端的内外侧分别加棉花垫,用胶布从上而下螺旋形粘扎固定,肘部用两条胶布从内到外纵向拉紧,再分别用绷带和胶布做螺旋形包扎,三角巾悬吊于胸前。患肢经3~7天肿胀逐渐消退后,复查X线片,若断端无移位,于外固定外捆扎2~3道绷带加固。

1.3 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4]

优:丢失携带角和丢失伸屈功能在0~5°;良:丢失携带角和丢失伸屈功能在6~10°;可:丢失携带角和丢失伸屈功能在11~15°;差:丢失携带角和丢失伸屈功能大于15°。

2 结果

67例均获随访3~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在复位后3个月内恢复,其中优39例(58.2%),良21例(31.3%),可7例(10.4%)。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周围血管、神经损伤和骨筋膜室综合征。

3 讨论

目前,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目的是尽可能获得断端的解剖复位,防止肘关节内、外翻畸形。要获得良好的愈后,复位是第一步,我们认为复位也要讲究时间性,如肿胀情况允许,复位越早越好,且第一次复位尤其重要,因为患肢骨折后断端移位时存在所谓的“骨折移位通道”。复位时手法要轻柔,逆受伤时外力的方向,先理顺软组织的卡压,然后再复位骨折断端,切忌在受伤机制不明的情况下复位。早期复位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减轻患肢的肿胀程度,因为断端复位于解剖位置后,封闭了断端间的髓腔,可有效控制髓腔内的出血。

本组病例根据受伤机制运用手法将断端复位,手法复位可归纳为旋前屈肘、拔伸牵引、端提挤按和极度屈肘四步。其中拔伸牵引是纠正骨折的重叠移位,端提挤按是纠正尺偏移位,极度屈肘是纠正骨前后移位,听到断端回捺的声音和触摸肱骨内、外上髁间骨脊在一条线上是判断断端复位的有效方法。当然,上述步骤需一气呵成。我们根据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移位特点而设计的尺侧加长杉树皮外固定联合捆扎法,其中尺侧加长板于远折端加棉垫把骨折远端压向桡侧,外侧板于远折端加棉垫把骨折远端压向内侧,“8”字外固定肘关节于屈肘120°,使内、外、后、前四块杉树皮压力相对而作用力相反,骨折端可保持有效稳定。另外,根据前臂旋前使骨折在外侧合拢可减少内翻畸形的原理[3],固定期间始终将患肢前臂保持在旋前位。定期复查X线片,尤其是前两周,若断端无移位,于外固定外捆扎绷带随时调整固定的松紧,尽量避免重新包扎带来的断端移位。最后,对就诊较晚、骨折断端移位严重、肿胀明显,甚至皮肤有张力性水疱者,先轻柔复位断端于大体位置,待肿胀消退、皮肤张力性水疱基本痊愈后再行上述复位和固定,切忌盲目追求一步到位,防止出现医源性周围血管、神经损伤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本文结果显示,尺侧加长杉树皮外固定联合捆扎法治疗小儿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良好,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421.

[2]王亦聪.骨与关节损伤[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48.

[3]S.Terry Canale,James H.Beaty.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王岩译.1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49.

上一篇:生态住宅环保下一篇:前进中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