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典型教育的现状论文

2024-09-20

高校典型教育的现状论文(精选10篇)

高校典型教育的现状论文 篇1

摘要:在新时期, 如何增强先进典型对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示范效应, 成为了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因此, 学校应该和社会、家庭形成合力, 共同营造一个通过榜样的示范来引导成长中的大学生去客观认识眼前复杂社会的环境, 去引导他们提高是非辨别能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典型,推广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于战略机遇期的青年大学生, 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其价值取向、思想道德素质如何, 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实践证明, 用先进典型教育青年大学生, 是最实在、最具体、最生动的活教材, 远比一般讲道理效果要好得多。

一、采取多种方式学习大学生先进典型

开展“学习先进典型”等类似的主题实践活动, 组织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先进典型进行学习, 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事迹。通过调查后树立起来的大学生先进典型, 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配合时代主题, 开展弘扬榜样精神, 模仿大学生先进典型行动, 掀起学榜样、做榜样的热潮, 改变过去的“说、压、管”的教育方式, 变为“实、形、引”的教育方式, 并使其经常化。笔者所在学校曾经请来了毕业后在岗位上表现突出的本院毕业生先进典型来给大学生作主题报告, 让这些学哥、学姐介绍自己成长和成才的宝贵经验, 讲述他们在同一个校园里学习和奋斗的精彩生活, 这种面对面的真实交流和现场互动, 对学生的触动很大, 让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先进典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使大学生意识到, 这些先进典型并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 他们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在自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这种亲近和熟悉的感觉, 更能激发大学生向先进典型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道德的力量, 从中找到自己与榜样的共同点, 来不断完善自己, 充实自己, 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从而增强了先进典型在大学生中的感染作用、示范作用、激励作用和矫正作用。

二、要让先进典型的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习惯

在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推广中, 我们不仅要在形式上不断探索多种途径, 更要注重如何将这些先进典型的精神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信念, 并自觉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一方面, 我们要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先进典型的敬佩之情。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先进典型的身世, 经历的坎坷和艰苦奋斗的历程, 特别是先进典型身上那些感人至深、令人起敬、发人深思之处, 让大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触动, 产生共鸣, 由衷地对这些榜样产生敬佩之情。另一方面, 在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推广活动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大学生们在了解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时, 常常会被深深的打动, 甚至激动得流下眼泪, 很多大学生会当场表现出很强烈的向先进典型学习的决心。但是, 当他们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激情却慢慢的消退, 甚至烟消云散。这并不是说, 他们当初的感动和决心不够真诚, 而是说明人的情感冲动要转化为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 是需要一个持之以恒地巩固和强化的过程的。因此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一定要善于抓住时机并坚持不懈地进行, 要不断巩固和深化大学生对先进典型产生的情感, 要善于及时引导学生把情感冲动转化为实际行动, 把对先进事迹的感动和对先进典型的敬佩之情转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道德修养。

三、建立全方位的示范教育体系

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做好这项工作, 不能单纯只依靠高校自身, 而是需要建立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才可以创造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良好育人环境。

在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 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本都是在大学校园里渡过的, 高校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 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 在大学期间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今天这个社会变革的时代, 呈现出价值多元化的趋势, 大学生面对多种价值取向特别需要一个有代表性的先进的大学生榜样的示范, 因此, 高校大学生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虽然已大多数都步入成年, 并开始逐渐走入社会, 但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具有特殊的自然性和稳定性。因此, 在大学生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中, 也需要加强学校与大学生家庭的联系。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和家访等形式, 和大学生家庭成员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并把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也及时传递给家长,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先进典型推广中的辅助作用。

无论是高校还是大学生的家庭, 都是社会的一部分, 与社会的各部门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而且, 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最终也是要为社会提供人才。因此, 积极寻求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也是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的另一重要手段。高校可以通过毕业生就业的单位、社会的各种公益组织以及社会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 大力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 扩大社会影响, 营造出学习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浓厚的社会氛围。

四、要把阶段性的宣传活动与日常化的行为养成相结合

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推广重在学实质, 贵在见行动。特别要注意防止先进典型宣传和推广活动中的形式主义或者一阵风式倾向。宣传和推广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的养成是一个由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坚持阶段性的宣传与常规化教育相结合, 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渗透先进典型教育。同时也要教育大学生在学习先进典型过程中树立科学的态度, 不要急功近利。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不是一时冲动, 也不是五分钟热血, 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品格, 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是平凡生活中的日积月累, 是点滴言行中的自律自强。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性地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 特别是要在立行上多下功夫,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才能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高校钢琴教育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篇2

关键词:钢琴  高校教育  现状  策略

随着现代社会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生自身内在的艺术涵养的塑造,而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现代家长的认可和推崇,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深入地学习音乐专业课。因此,针对现代高校中的钢琴教育问题,本文立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和研究有效改善钢琴教育的方法和科学性的教学策略,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音乐,提高高校的外在声誉和影响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高需求和高要求。

一、高校钢琴教育的现状分析

由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钢琴教学规模也开始扩大,在招生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盲目的招生计划,而忽略了招生对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制约和影响了后期高校钢琴课程教学的进度和质量。另一方面,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现代校钢琴教育的课堂还是注重于理论的教学和指导,不能够真正贴近生活和社会实践,使得众多高校的艺术学生在毕业后并不能被现代社会所认可和理解,从而影响了高校艺术生的就业问题和个人发展。然而,在现代音乐的教育中,钢琴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学习课程,是众多高校都需要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这是因为钢琴课的开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现代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正确的指导下认识音乐教育,从而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和高艺术水平的现代化青年,促进社会的长远发展。但是由于现代高校的钢琴教育越来越普遍,而高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艺术能力和塑造能力,使得招生进来的学生的音乐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严重地影响着现代高校钢琴教育的计划和进程,同时也诱发了钢琴教育课程中的问题。

二、高校钢琴教育现状的解决策略和方案

(一)拓宽课程学习的内容,理论联系实践

对于现代高校的钢琴教育的课程选材是很重要的,因为理论的课程学习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所以需要在现代钢琴教育的理论学习中,不断地丰富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学习的眼界,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类似于民族传统音乐的钢琴作品、现代流行音乐的钢琴作品,以及外校的课程教材,甚至是欧洲的教材等,综合各种类型的音乐学习,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练习,并紧密的联系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钢琴的操练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分离,发挥音乐的真正魅力,提高学生自我的音乐作品鉴赏力,培养学生即兴伴奏的实践水平。

(二)积极的转换课程教学方式

由于钢琴教育的内容与其他一般课程的教学不同,因此首先需要掌握好钢琴教育的实质特点,根据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基础水平,开设不同类型和内容的教学,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有效地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正如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不能只是完成教师的课程教学计划,这样会使两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积极地转换课程教学的方式还是必要的。

(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结合现代高校钢琴教育的现状分析,高校的钢琴教学一般都是以老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因此教师作为提高学生钢琴学习的主体,首先应当加强高校钢琴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注重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以此改善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另外,更需要定期对高校钢琴教师的技能和素质进行检测和培训,利用业余时间不断丰富教师的内在修养,从而保证高校钢琴教育的科学性,推进现代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三、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钢琴教育在现代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此需要切实的改善高校钢琴教育中的不足,以此解决和完善钢琴教育的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能力和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嘉麟.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高校典型教育的现状论文 篇3

一、先进典型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下的反思

典型教育, 是以典型的高尚道德、先进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他人, 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典型教育将抽象的教育化为身边的人与事件, 具有直观具体性。

典型教育作为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典型本身代表了特定的时代精神, 同时反映了特定的时代需要。通过可观可学的典型, 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典型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典型人物与事迹的宣传, 引导青年学生主动接触与学习, 从而引发思想共鸣与价值认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反映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1]由此可见, 国家对于高校典型教育的重视, 同时反映出典型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典型教育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英国思想家洛克指出:“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教育这样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在人们的心里。”通过典型的言行, 把高深的思想政治工作原理和抽象的道德观具体化、人格化, 使受教育者从这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典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2]。典型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具有直观形象性、目标确定性与学习自愿性。典型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社会道德的本质, 是先进思想或者符合事物发展行为的具体体现, 典型的先进思想和典型行为, 能够引领学生提升自身的行为标准, 进而进行学习与推广, 具有示范的带动作用。同时, 典型是来自校园生活中而且能够反映某些特质的学生, 而又与典型教育客体有天然的联系, 容易引起情感和价值认同, 达到影响带动的效果。

二、高校典型教育的困境:与偶像崇拜的对比研究

高校是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的前沿, 各种新视角、新观念、新创意不断涌现, 形成高校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影响下, 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 批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形成自我意识主体化的特征。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兴起与发展, 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明星偶像逐渐成为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这种现象体现出传统典型教育的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与偶像教育的对比研究具体分析。

1. 从两者的内容来看, 典型类型单一, 无法反映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追求。

青年学生所崇拜的偶像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性, 以其个人魅力吸引青年或者以其个人流行、青春、个性等元素吸引青年人。青年很容易将偶像加以神化, 放大其身上的闪光点, 从而容易出现盲目崇拜的现象。学生所选择的偶像和学校所选树的典型鲜有重叠;传统的典型类型单一, 容易过滤“平民偶像”, 树立的学生典型往往都是高大全的形象, 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者范中杰认为传统的典型教育存在四大缺陷:一是典型形象呆板;二是种类单一;三是内容陈旧, 难以激起青少年的共鸣和参与;四是忽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对典型的要求整齐划一, 使青少年难以对典型难以产生心理认同[3]。

2. 从两者的特征来看, 典型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目的性, 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

偶像具有理想性和幻想性功能, 与个人的心理成长有很大关系;而典型则多具实用性、现实性和替代性功能, 其作用与年龄和性别无特别关系[4]。学生的偶像崇拜属于自发行为, 不受学校等行政力量的约束;学生不断地适应潮流更换自己的偶像, 而学校则不停地加强传统典型教育的力量驱赶偶像。从两者概念看, 偶像包含的范围更广泛, 是学生出于心理共鸣自主选择的;典型则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 基础在于学习与模仿, 在高校校园里推行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的典型人物, 是为了达到某种教化功能而选树的, 目的是使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产生激励效果。然而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有一定的重叠, 偶像在一定情况下, 同样可以发挥其教育功能, 而典型可经过培育上升为学生所崇拜的偶像。

3. 从两者的组织机制来看, 典型教育主要依靠行政化力量, 容易忽略学生主体意识。

传统的典型选树方式趋于简单直接, 完全依照制度化的标准选树典型, 当前学生典型的选树模式主要是借助行政化力量进行推动的。这种以行政化力量推动的典型选树工作往往忽略学生个性, 容易忽略学生群体所散发出的力量。这种模式下的典型教育往往强调的是指导性、干预性与传递性, 通常是采取自上而下, 一步到位的宣传方式, 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偶像崇拜往往是青年学生的自发行为, 这种形式是自下而上的, 并且和社会时代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学生自觉的偶像崇拜特点看, 主要是青年学生自发的追求, 自觉地从偶像身上获取情感依附与心理认可, 希望复制一些偶像的成功之道, 为自己的成长提供途径。从组织方式看, 偶像的包装往往将时尚元素和一定的营销手段相结合, 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影响力接近学生, 达到影响青年学生的目的。

三、高校典型教育的发展思路:基于微观视角的工作研究

从与偶像教育的对比中, 单一化的选树标准、由上而下的选树逻辑、传统的选树方法与多元文化价值和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发生矛盾, 因此, 必须使典型教育与青年学生的偶像崇拜心理相适应, 与学生多元诉求相结合;必须使典型教育与时代背景与文化发展相结合, 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嵌入日常生活中。

基于微观视角的典型教育发展思路, 通过研究时代背景、文化发展与学生行为特点, 将高效典型选树工作置于时代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中, 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微观联系, 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增强典型教育的参与性;善用学生典型的微观力量, 发现不同学生个体的闪光点, 实现青年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借社会发展的微观秩序, 将典型教育与时代发展内在逻辑相结合, 使典型教育从自在到自为, 从自发到自觉。这与解决传统典型教育的困境相呼应, 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是基于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教育研究的意义所在。

1. 注重“微链接”, 实现给予式向参与式模式转变。

在高校典型教育中, 被树立的先进典型一直被看做是教育的主体, 而接受教育的对象则是客体。先进典型教育就是主体向客体灌输榜样的先进思想, 客体首先作为接受主体接受信息, 然后作为主体发生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 , 先进典型教育才算完成。高校典型教育的实践长期处于“主体—客体”的两极框架之中[5]。然而, 当前信息化生活已经融入每个大学生的生活之中, 信息的传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在“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的社会背景下,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由传统灌输式、给予式的单向工作模式向启发式、参与式的互动模式转变。典型教育必须跳出“主体—客体”的两极框架, 探索学生个体之间的联系, 打造一条“微链条”, 将学生参与性与典型教育相结合, 基于相互“信任”在网络中重构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 实现典型与接受者同呼吸共生长, 使得原本的主体-客体关系变成同质性的主客体共生关系。

2. 善用“微力量”, 形成“群星璀璨”的育人效果。

随着社会中平凡个体力量的增强, 其个人所代表的价值也逐渐显现, 社会个体更加强调实现自我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高校典型教育最主要的优势就是较于偶像明星具有现实可感性。然而, 传统典型教育却忽略这一优势, 塑造的典型多给人以智力非凡、能力超群、人格完美、贡献重大等感觉, 从学生的角度看, 这种“高、大、全”的典型形象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太远, 感觉不是在“作秀”就是过时。为了避免这种弊端, 必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身上的“微力量”, 强调典型个人一个方面的价值和优势, 挖掘平凡学生中的闪光点, 增强典型选树的类别, 切实增强典型的可学性与真实性, 大力营造“处处有典型、人人可成才”的校园氛围, 形成百花齐放的典型选树格局。

3. 强调“微秩序”, 实现组织动员与主体推动融合。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认为, 任何时期的社会秩序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共同发展的产物, 任何忽略社会文化发展的制度绝不是社会良性秩序。传统的典型选树工作往往忽略学生群体所散发出的力量, 这种单靠制度所推动的典型选树模式, 忽略制度赖以存在的历史文化心理基础, 容易走入“理性建构论”的误区。“微观秩序”是在遵循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上, 探索其微观的联系。对此, 高校典型教育必须适应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现实, 主动适应青年学生的偶像崇拜心理,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发力量。对此, 可借鉴明星传播的策划方案, 积极引入社会化团队力量, 对典型进行真实的“偶像化”包装, 改进传播, 扩大影响;借助明星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 将先进典型精神与对应的明星相捆绑, 增强宣传效果。

基于微观视角的典型教育工作研究, 绝不是对以前工作的否定。以前的发展模式是正确的, 是必要的, 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典型教育成效较好地证明这一点, 这是不能够否定的。以前的典型选树机制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 现在的研究是在继承的基础上, 希望有所发展, 希望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典型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年16号文) .

[2]王峰伟.典型宣传效应“短期化”现象透视[J].思想政研究, 2009 (4) :175-176.

[3]范中杰.论青少年榜样教育的时代特征[J].教育科学, 2001 (5) :49-50.

[4]岳晓东.论偶像——榜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9) :17-21.

高校典型教育的现状论文 篇4

绿色教育的内涵

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积累,人类逐步认识到天人和谐的重要性,认识到“绿色”的重要性,各行各业都提出了绿色理念,“绿色教育”理念的推进更是义不容辞,内涵更在不断拓展中。

绿色教育理念源自于教育的实践。清华大学率先实施“绿色大学计划”,举办了“大学绿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有国内外20多所重点大学。研讨会为我国“绿色教育”实践研究拉开了序幕。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一些知名高等院校相继以不同形式开展大学“绿色教育”。近年来,欧美一些知名大学先后启动了“绿色教育”计划,如澳大利亚格利福士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George Washington大学的“绿色大学”、英国Edinburgh大学等都将“绿色教育”具体化并付诸实施。大学“绿色教育”呈现着勃勃生机,它不仅为学术界、教育界专家所关注,并引起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世界自然基金资助项目。

对 “绿色教育”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仍莫衷一是。如,“绿色教育”是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绿色教育”是致力于个体终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它通过教育及管理,使教学双方形成终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力)与品质(意识),同时实现教育机构(学校)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绿色教育”指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科学技术,还注意培养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教育;等等。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认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科学人文,交融生‘绿’。”由此可见目前人们对绿色教育理解普遍是从广义上讲的,凡是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生态协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都称为绿色教育。这是对绿色教育的“质”的界定。

绿色教育的概念虽还没有统一,但其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它既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又是现代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是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素质教育所达到的理想状态,其思想与观念的核心就是平衡、协调与发展;第二,它以生态文化理论、人的现代化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为基础;第三,它从人、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着眼,并以其“绿色”的教育模式,综合反映教育实施的状态,并蕴含着令其实现的机制;第四,“绿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及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和能力的人。

高校“两课”绿色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绿色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两课教学具有很好的整合作用。

绿色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平衡、协调与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这种理念来源于人们对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的过于掠夺所造成的一系列自然与社会问题的反思,是顺应人与自然发展规律的理念。以往高校教育条块分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往往也被割裂开来,影响了教育自身及社会的发展。融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一体的绿色教育新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次超越、一次里程碑式的转型,绿色教育必将成为现代教育理念的标志之一,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2、“两课”本身贯穿了绿色教育理念的精髓,有必要创新理念,突出绿色教育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一门实践的哲学,是一门能全面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深刻地蕴含着科学发展的理念与以人为本的“绿色”精髓。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实事求是,探索与遵循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追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一直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行为准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对历史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验的总结与理论的创新,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道德与法律层面为大学生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具体做人的准则与方法,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成功的学问,对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直接的影响作用,对学生的成功起着很好的指引作用,该教材已经将绿色教育的一些理念渗透其中。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既是对已有理论的分析与运用的教育,更是实事求是精神的贯彻,不断进行理论分析与创新的理念的体现,一种追求完美与和谐的精神的体现。科学发展规则第一次全面而具体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与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方法。绿色发展与科学发展几乎是同一语,绿色理念与科学发展理念有着共同的内涵。所以,”两课”本身贯穿了绿色教育理念的精髓。

3、“两课”是进行绿色教育的主渠道

绿色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教育的方式与途径也非常灵活与多样,但其它什么方式都不能代替“两课”绿色教育的系统性,都不可能取代其作为绿色教育的主渠道的地位。其它学科里穿插的绿色教育,管理、服务当中蕴藏的绿色教育,都不可能代替作为主渠道的“两课”中系统的绿色教育。

高校“两课”绿色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相对分割,没有明确的统一的理念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哲学学科逻辑安排教学内容,道德教育按道德理论逻辑、法律部分按法律学科逻辑安排教学内容,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也多强调政治学科逻辑安排内容,而与时俱进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又还没有很好地与前面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衔接,所以给人一种繁杂、不系统的感觉,学习内容多而重复,缺乏一种统一的精神。

2、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绿色教育理念,不仅是环保目标,还是社会目标,在教育中,首先要承认教學以学生为本,承认学生的需求的多样性,承认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差异性。而目前,高校”两课”的教学仍然是以灌输为主,其它形式的教学方法使用很少。

3、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两课”中,很多高校仍然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与教师的地位仍然难以平等,交流的平台很少,不重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绿色教育理念的核心理念就是平等、协调、以人为本、师生关系和谐。现在“两课”教学的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绿色教育的要求。

4、“两课”的绿色教育主战场、主渠道地位不凸显。由于“两课”各部分的教学内容缺乏一种统一的精神整合,绿色教育精神并不凸显,只主要体现在形势分析与科学发展观的教学部分,分量不够,地位不突出。由于进行绿色教育,传播绿色理念,需要综合性的知识,既有人文知识内容,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等内容;也有科学知识内容,比如环境保护与开发的技术及其理念、绿色生产技术及其理念、绿色营销技术及其理念等等,这就要求“两课”教师的知识面不能只限于政治、哲学等人文学科或少部分自然学科。而目前的高校“两课”教师是在条块分割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对绿色教育一时难以娴熟驾驭,使得绿色教育难以在“两课”中全面进行,承担起绿色教育的重任。

高校“两课”绿色教育的对策

1、用绿色教育的理念整合“两课”教学内容。随着世界科学研究的发展,科学研究逐步走向分化,同时又走向融合,这是科学研究的普遍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思想品德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两课”教育必须用一种统一的理念综合各种理论,而绿色教育理念便是目前最佳的能起到这种综合作用的理念,以协调、和谐与发展为核心,以以人为本为宗旨,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理念上的指导。这从理论上能起到整合“两课”教育内容的作用。另一方面,“两课”的教学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世界的发展,其多样性体现着统一性,这从实践上为“两课”用一种统一的理念整合其内容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目前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在经历着工业文明的考验,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问题。而且,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交流与合作,世界的发展越来越体现着一种统一性,那就是共同应对生态环境、社会危机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各方面的力量的合作,合作的理论基础就是绿色理念,这就为“两课”用绿色教育整合教学内提供坚实的客观实践基础。

2、运用绿色教育方法。绿色教育方法同样体现的是多样性、和谐性、发展性,改变以往单一的灌输的方法,讲经式的方法,而应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合多样的学生、学生的多样需求,适应多样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辩论法、参观法、情景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灵活使用,让多样的元素培育出绿色的课堂。

3、采用绿色教育模式。绿色的教学模式要求体现的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谐的生生关系等。改变以往那种教师主体性、权威性至上的理念,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公平、公正、友好的人际关系。真正营造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演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中成长成才,教师在教学中享受教学人生,让“教学充”满绿色生机。

4、利用绿色教育手段。绿色教育手段体现的是节约、高效、健康,使教学主体在健康的身心中教与学。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科学分配与管理教学手段资源,既不浪费教学资源,又要使仅有的教学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益,提高教学效益。而且教学手段的使用要不断地适合高校师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其能健康地教学。

5、确立“两课”绿色教育的主渠道地位。绿色教育的成败关键在教师的教学能力,这就要求不断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走出去或请进来,让教师在自由的学术环境中不断地成长;应该适应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走跨学科团队研究的道路,发挥高校本身多学科的优势,让教师在团队中全面发展。同时,为了发挥“两课”绿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还必须根据各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实践水平,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的现状和其它科学技术的实际使用情况,与时俱进地丰富绿色教育内容。

绿色教育理念是一种发展的理念,其本身也必将随着人们对自然、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的提高不断改进完善。只有在不断丰富绿色教育的内容中进行绿色教育,才能永不丧失其教育的主导地位。高校绿色教育,是一个民族绿色意识的基础,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基础,也将成为现代高校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单位:

钟莉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两课”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刘黎明,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

赖九江,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

高校典型教育的现状论文 篇5

本次总结宣传工作, 旨在促进高校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 推动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部有关司局单位共同成了总结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并组建了由有关部委、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整个总结宣传工作分申报推荐、专家初选、社会调查、实地调研和推广宣传五个阶段。其显著特点是采用推荐和自荐相结合、专家评议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统一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突出改革和特色, 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 引入专业调查机构进行社会评价, 确保了总结宣传各阶段工作平稳、公正、有序进行。

这次公布的50所典型经验高校, 既有部属高校, 也有省属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 既有农林、地、矿、油等艰苦行业高校, 也有民族学校和民办学校的代表, 中西部高校也占有一定比例。这50所典型经验校均为各类型各地区毕业生就业水平和社会满意度位居前列的高校, 在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和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等方面创造了很多经验和特色。通过宣传推广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做法和经验, 将能积极促进各高校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进一步鞭策和推动高校深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高校典型教育的现状论文 篇6

6月26日, 教育部召开2012-2013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总结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50所年度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及部分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武汉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山东英才学院和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做了典型发言。

刘利民指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工作为探索缓解毕业生就业难提供了可行经验,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推广以改革促就业的典型高校, 开拓了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综合改革的新思路。二是创造性引入第三方评价, 是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主体从学校向社会转变的有力举措。三是推动高校及时整改薄弱环节, 是整体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就业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四是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肯定, 是推动社会主动关注就业、战线主动交流学习的重要抓手。下一步, 教育部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 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主线, 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落脚点, 深入推广宣传, 落实长效机制, 践行“以选促建”, 继续做好新一轮总结宣传工作。

刘利民强调, 目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最后阶段, 各地各高校要加强领导, 周密部署, 全面落实国务院会议和文件精神, 继续完善政策措施, 拓宽就业渠道, 健全服务体系, 加强就业教育, 努力完成今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

我国高校钢琴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篇7

一、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现状

1. 实施分级教学制度

随着钢琴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根据自身学科建设特点, 制定了钢琴分级教学制度, 在教学大纲、曲目层次、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系统而又具体的要求, 教师可以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适当穿插音乐欣赏、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演出和教学实践, 帮助学生提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实践应用能力。

2. 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高校钢琴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 钢琴教师培养渠道也悄然发生变化, 35岁以上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师范院校, 35岁以下教师很多都是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 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有一些人还有海外留学的经历。

3. 教学模式得到转变

高校钢琴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面向未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 全面、系统地构建学生综合理论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 从过去注重于“做”的单一模式, 向既注重实践又强调“知”, 更注重“知”“做”并重转变, 高师开设“钢琴教学法”, 提高师范生钢琴理论与实践的技术知识, 重点培养合格的钢琴教师。

4. 学生“童子功”得到发展

新生入学前就具有钢琴弹奏技巧“童子功”, 入学后, 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力, 继续得到提高和发展, 能更进一步表达音乐情感与内涵, 富有诠释演奏作品的审美情趣, 锻炼追求钢琴演奏技能技巧的意志与性格。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 理论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大部分高校钢琴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合理规划, “重技巧、轻理论”。虽然开设钢琴理论课程, 但在教学中注重钢琴演奏技能练习, 忽视学生对于美的理解教育, 制约学生音乐感情的培育。教师对技巧教学也随心所欲, 不遵照教学纲要授课, 教学内容也不是完全按照教学纲要需求而是依照自己经验来进行钢琴教学。

2. 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全国院校中青年教师比例过高, 多数青年教师虽具有良好的专业演奏水平, 但缺乏教学经验, 教学能力力不从心。部分教师由于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也有的教师不能因材施教, 一味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高校扩招也导致高校教师工作量超负荷, 无暇开展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与科研, 钢琴教育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3.“重练习、轻欣赏”教学模式有待改变

目前高校钢琴课程内容“重练习、轻欣赏”, 注重如何提高技能和练习音阶, 轻视钢琴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课程少之又少, 仅有的欣赏作品, 大多数也是西方作品, 学生欣赏不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音乐乐曲, 不利于学生对音乐有更高层次的理解, 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情, 不利于学生了解乐曲背后的故事。

4. 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只被动接受课堂内内容, 课外不主动探索新知识、实践新能力。钢琴分级教学曲目内容没有及时更新, 部分教师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学生的专业能力并灵活调整学习进度, 评价标准也存在重视学生专业级别能力考核, 忽视实践综合能力考核, 部分学生为了升级而盲目练琴,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不利于高校钢琴分级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对高等钢琴教育教学的思考

1.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1)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钢琴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工程, 包括培养大学生的钢琴技术、人文内涵、音乐素养、美学思想和执著追求。所以要对钢琴教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 完善课程设置, 开设新课程, 选修课程多元化。鼓励大学生大量阅读中外文学作品, 给大学生提供风格多元化的音乐体验, 开拓艺术视野, 培养审美能力,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追求音乐艺术的美。

(2) 教材选取多样化和实用化。要根据学生自身需求与能力特点以及当前社会的审美发展与钢琴专业教学软硬件的革新来选取教材, 因“材”施教, 因教选“材”, 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 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及审美的认知规律, 选取“古典与流行、民族与世界、专业与应用”等钢琴教材, 注重实用性, 提供学生感受艺术、表现艺术、创造艺术及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 为学生终身学习、提高艺术素质莫定基础, 充分发挥他们的表现力与创造力。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 教师要有严谨治学精神。高校钢琴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知识储备量, 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全面提高艺术修养, 要多动手、多动脑、多学习、多了解, 准确掌握表现作品内容的曲式、和声、旋律等, 准确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和艺术风格, 提高演奏能力。

(2) 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在钢琴教学中要“因势利导”, 要根据学生原有的水平和能力这个“势”, 来制定“乘势而上”的目标计划, 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练琴效果,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改变教学方法, 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提高和努力方向, 增强学生学习钢琴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同时, 教师也必须做好演奏示范, 用良好的动作姿势、仪表风范以及温和亲切的表情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体会作品的意境, 用自身的演奏热情去激发学生、启迪学生, 为学生理解作品、演奏作品做出榜样, 提高教师体态语言的表达能力, 唤醒学生追求钢琴艺术激情, 身临其境感受钢琴艺术气氛, 强化教育教学效果。

(3) 教师要加强乐理知识教学。高校应该为乐理知识增加学时, 增加学分, 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打牢音乐理论功底。教师还应注重乐曲欣赏教育, 让学生大体了解钢琴乐曲的创作时代背景, 让其感觉到作者在创作乐曲时的心情和想要寄托的感情, 让学生充分理解钢琴欣赏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创新方式, 把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传授给学生, 增强学生对于乐曲的理解, 弹奏出更加好听动人的曲子。

3. 培养学生学习钢琴基本才能

(1) 培养学生学习钢琴兴趣。钢琴教师应尽量鲜明、生动地展示钢琴音乐作品的全部内容, 教师要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接触艺术和感受钢琴音乐, 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提高音乐表现力。鼓励学生多听、多看钢琴音乐大碟, 大量阅读音乐家故事和传记, 参与师生的演奏会和钢琴音乐会, 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技巧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 提高学生对钢琴学习的爱好兴趣。教师应遵从学生弹奏技术技巧进阶的连贯性与连续性, “因势利导”, 使学生的弹奏技术有较大发展, 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练习习惯。

(2) 学习钢琴所需的基本才能。提高学生钢琴专业能力, 教学过程尽可能富有音乐性, 用心感悟钢琴音乐的意境, 借助于想象实现由声音到物景再到意境的转化, 增加他们对枯燥无味的练习过程的磨砺, 培养他们的钢琴节奏感、钢琴音乐感、钢琴记忆力和钢琴歌唱艺术, 提升对弹奏钢琴音乐的爱好程度, 鼓励他们在弹奏中建立信心与自信感。

综上所述, 钢琴教育对象涉及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各种程度的广泛群体, 面对不同的对象, 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与要求也当有所区别, 钢琴分级教学应充分结合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 逐步由固定学分制向弹性学分制转变, 调动各阶段、各层次钢琴学习者的积极性, 为培养学生“一专多能”拓展就业面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华莉.浅谈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J].黄河之声, 2013, (10) .

[2]张红霞.《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分级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 (11) .

[3]林珊琳.论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的分级教学、分级考核和分级管理[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7 (02) .

关于高校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篇8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现状,改革,建议

现行教育中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传统的理论教育已无法适应一日千里的社会变革, 与此同时, 人们普遍认识到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使得人们对美的追求日新月异, 对美术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在这种大环境的促进下, 众多的高校都先后创立了自己的美术学院, 致力于培养美术人才。仔细分析目前高校的办学理念、育人体制和教学模式, 改革创新的步伐在不断迈进, 这是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 其中暴露出来的弊端, 我们也不容忽视, 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现阶段高校美术教育现状剖析

1、高校盲目重视教育规模, 忽视教学质量

美术这一领域, 作为人们精神文化追求的象征, 其发展和创新是缓慢的, 需要的也是高质量的人才来推进。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更, 这一小规模领域却被人们以各种方式推向了更大的平台。许多高校都是在这种环境下, 提高了对美术专业的重视, 盲目的进行大规模的扩招, 扩招的压力带来的直接后果, 一是摒弃或改良传统的教学模式, 过分强调技术的培养, 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致教学模式日趋雷同, 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二是给师资队伍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 教学环境变得更加艰巨, 师资队伍也会进行盲目扩建, 对教师素养的重视也会越来越轻。如此的恶性循环, 只会导致美术教育走向模式化的道路, 教学质量不断下降, 反而不能契合社会需求, 造成了更大的社会压力。

2、学生偏向专业技能, 忽视文化教育, 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目前的高校美术教育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 学生的专业课很优秀, 但文化课程往往一塌糊涂, 所以整体素质不高, 很难满足社会需求。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偏重于对美术技能这种基础课程的训练和考核, 对文化课程强调不够, 考核也不够严格, 学生完全不清楚当下的社会环境需要什么样的美术人才, 也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 只能遵循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从现今的美术在衣食住行中的应用可以知道, 它并不是简单直接的应用, 而是融合了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 如果不了解这些相关的学科, 试问又怎么能将美术得心应手的运用于实际中呢。专业技能只是敲门砖, 文化素质的培养才是对审美能力的提升, 对创作性情的陶冶, 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才是社会的根本需求。

3、社会环境因素导致大众对美术教育缺乏重视

国家的应试教育弊端在美术这一领域的具体体现, 就是义务教育阶段, 家长对孩子的美术学习放任不管, 只重视认知基础学科的学习;而学校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也不够重视, 为了升学率的提高, 经常牺牲了学生的美术课学习机会, 转移到其他学科上, 导致学生从小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意识, 美术课程并不是学习的必修课, 与今后的工作生活没有多大关联。这种意识, 一方面扼杀了在美术方面有天赋的学生, 导致人才的流失, 另一方面, 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使得木桶效应的现象更深的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 国家社会环境中, 大众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直接决定了美术人才素养的程度和美术教育的发展速度。

二、反思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加强对生源质量的考核, 合理控制招生数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腾飞, 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 进行扩招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这也带来了就业和教学质量上的诸多问题, 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从根源上进行改善。从学校里面走出去的学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了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学校品牌的效应, 因此招生的规模和生源的质量应当作为高校招生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防止学校品牌的过渡消耗, 高校应该本着对学生和社会负责的态度, 合理规划招生数量, 杜绝盲目扩招的现象, 并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对生源进行筛选, 防止学生的盲目报考, 为美术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除此以外, 学校可以结合社会需要, 开拓复合型人才和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 在保证质量的同时, 完善人才种类培养的多样性。

2、科学培养师资队伍, 合理分配硬件资源

美术教学的改革呼吁了很多年, 但是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殊不知, 它的成败极大的程度上受制于师资队伍的素质。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 众高校需要做到:一是科学培养师资队伍, 二是合理分配硬件资源。一支强大的美术教师队伍, 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突出的美术专业修养, 能做到德艺双馨, 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对美术和教育的认识。同时, 学校需要对美术教师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 以往的考核体系多侧重于教师对专业技术领域的贡献, 然而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投入比例应当成为一个更重要的衡量标准, 因为它是作为一个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在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分配方面, 学校也要予以重视。美术教育重在实践体验, 而硬件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了实践的效果。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 类似于多媒体这种感官体验突出的方式已变得越来越普遍, 其硬件资源的实施也必不可少。

3、优化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当前美术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传统的美术教学很多地方都没办法与当代的发展契合, 导致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严重脱节, 对学生和社会带来双重压力。因此, 优化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迫在眉睫。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审美概念的传授方式, 优化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除了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学的内容也需要更新。比如, 除了传统的西方美术形态的传授外, 可以引进当地特色的艺术形态资源, 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 这也有利于今后工作中学以致用。最后,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各高校之间应当相互关注和交流, 尽可能的建立合作的平台, 实现资源的共享, 最大程度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实现双赢的局面。这也是建立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

4、重视学生各学科的均衡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典型教育的现状论文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现状高校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31-02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在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是极其特别的。就时间来说,约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就内容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文化形态。

《教育法》明文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继承传统美德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为了全面了解和分析高等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状况,我们以一所985高校、一所211高校、一所普通本科高校为对象展开了调查。该调查覆盖三个高校38个专业的568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563份。

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的《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状况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全面性、真实性,问卷采用无记名抽样问卷、选择性访谈、客观评测法等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生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量不足,知识储备水平呈下降趋势

单说传统文化类书刊的阅读量,仅有4.9%的学生一学期阅读会超过10本,少部分(20.6%)学生能基本保证文化经典的阅读量在6-9本之间,绝大多数(65%)的学生一学期的传统文化专著阅读量在5本及以下,还有9.5%的学生几乎不关注此类书籍。

通过卷面的信息数据采集,客观题(30题)卷面答题的平均正确率总体不高,为63.3%。文史类学生的答题正确率仅接近30%,也只是理工类学生的一倍。

二、学生选课态度普遍带有功利性色彩,但女性功利性比率低于男性

统计显示,66.7%的大学生选择“传统文化课”的主要原因,是因这种选修课程的期末“考查方式以‘论文’形式为主,学分高且易得”;有31.7%的受访者是出于“发展兴趣与提高素养”的需要;28.3%是抱着“拓展知识与消磨时间”二者兼得的心态; 选择“喜欢授课的教师或者学习的氛围”的学生,占总数的55%。需要注意的是,从性别角度来看,女性(31.4%)以“拼学分”为目的选课考虑比率远低于男性(68.6%)。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

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的分程度数据统计(除去第一、三部分的主观选题),在问卷的第二部分即“文化信息”类中,许多问题都涉及传统文化的基本热点,包括传统戏剧、伦理道德、名言典故等。从学科专业与答题错误率的关系来看,在30题的文史常识客观题中,文教类专业的学生平均错题数为9题,理工类学生与艺体类学生的错题数分别为18题与20题。可见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是非常欠缺的。

四、造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动机不纯

66.7%的学生是以“轻松获得高学分”的选课态度来参与学习的,选修课成为他们获得学分的一种工具。这种学习动机颇具功利色彩,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文化修养了。

(二)传统文化教育主导体系欠完善

一是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普遍不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会安排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即使是其他文科专业,比如传播学、新闻学专业也鲜有传统文化课程,至于理工科专业,基本没有传统文化课程。学生除去上个别公选课以外,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基本没有。

二是教师教学方式僵化古板。教师授课多以“快餐式”为主,只求课堂灌输,缺少生活引导与关注,学生的课后实践缺少教师的引导与关注。

(三)校园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从学生方面来说,在校学习追求的目标是掌握就业的工具,很少有人考虑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从学校层面来说,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文化修养的培养,从而影响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形成。

(四)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存在认识误区

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不合时宜,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他们认为西方的文化是科学的、前卫的,西方的教学方式是民主的、高效的。学生的这种想法既是对传统文化模糊的、错误的认识,也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全盘的肯定。

五、综合以上情况分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方面

1.要提高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加强自我教育

所谓的“文化自觉”,“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1]要想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首先就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倘若这群接班人连学习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与继承的意识都没有,拿什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也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认识自己的文化,还要做到自我教育。

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是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唤醒自己的心灵,使自己不再迷失于多元的文化之中。文化意识的自我反省,要求大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对自我的认知状态进行结果归因,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文化意识的自我创建是一种自信,一种感情,这种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情感。

2.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制订学习计划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学习计划的制订首先必须从长远的角度,缜密地思考并做出长期乃至终身的发展计划。其次,学生应在原有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依據自身实践特点和学习方法,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最能吸引自己兴趣的文化作为计划实施的切入点,循序渐进。最后,因为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在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后,还应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对计划进行不断地修正。

(二)学校方面

1.培养一批受学生敬仰,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高素质、亲和力的专业教师

从学生选修课程可以看出,学生很大程度上看中的不是内容,而是哪位教师上这门课程。一般来说,他们更青睐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风趣幽默、讲究教学艺术、学识渊博、工作尽责的教师。因此、此类教师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一批受学生敬仰,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高素质、亲和力的专业教师,巧妙地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求知兴趣。

2.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要体现综合性、选择性

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要体现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既要突出主流文化,也要有适当的民间文化,让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既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又要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修身。

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理应尊重学生兴趣的选择。传统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大,所以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必要时应按照学生基础知识、兴趣、性格、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班教学。例如,性别差异对学习文化的选择性影响很大,女生比较热衷于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诗词曲赋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等感性文化,男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兵法、历史等方面比较感兴趣。

(三)高校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教学

“传统文化”这一课程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还只是作为选修课供部分学生学习,尚未成为专业课。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也不同,这导致了“只学专业知识”的学科本位。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设置针对普及所有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课,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做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云南大学思想战线,2004(2).

[2]丁鼎.礼记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张琪.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1):93.

[责任编辑:陈明]

高校典型教育的现状论文 篇10

(一) 取得的成效。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较为广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对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 是针对学生专业及年级特征进行系统的课堂理论教育, 使其具备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论素养。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课堂教学, 有利于学生在日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并为其今后的工作及创业管理奠定专业素质基础。2016年, 按照国家要求, 各高校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 保证专门教学课时, 这都体现了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的决心。

2.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普遍认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 在全民创业的倡导下, 近年来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了新的认识, 不再认为创新创业是已经就业的社会工作者的事情, 他们开始理智认识到, 大学学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再造学习的能力, 在这种精神和能力中, 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组成, 他们开始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主动学习、主动寻找与自己适合的创新创业方式, 进行某种形式的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理解和支持。

3.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增长迅速。在国家倡导、社会需要的背景下, 各类型高校都开始努力探索与自身办学方针、办学特色相互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途径, 进行了更广泛的理论研究。通过数据整理, 单从发表论文的数量看, 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从2009年的4, 064篇增长到2015年的6, 834篇, 增幅为68.15%, 说明全国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研究热情增长迅速, 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着眼点。除了理论研究的增加, 各高校也积极努力探索, 在实践中摸索改进方式方法, 寻求更有效的开展路径。

(二) 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方式单一。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在高校中一般都与专业课程开设方法一致, 依然采用课堂讲授教学的形式, 这种以第一课堂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显然还存在理论到理论, 课堂到课堂的局限, 并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技能。

2.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效果不理想。现在社会及各高校对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效果的评定主要是以学生及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在各类活动及竞赛中的获奖情况等来衡量, 并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衡量评价体系。这使得评价结果流于形式, 缺乏后续指导性。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在各高校中, 由于长期以来侧重专业教育, 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各自为政、独立运行、独立评价”的现象, 二者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4.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形式缺少学校特色。现在高校的竞争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办学特色的竞争。符合自身办学定位、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可以成为高校利用有限教育资源, 形成办学特色的出彩点。而由于缺少经验, 各学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都还处于效仿西方、效仿名校的阶段, 很少有学校根据自身所处地域特征及资源优势, 探索出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开展形式。

5.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涉猎广泛, 具备知识的横向跨学科拓展能力。不仅如此, 教师的实践经验及其知识的更新速度也直接影响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决定着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进度及深度。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大部分是在原有专业教师的基础上经过培训产生的, 这其中绝大多数教师本身在创新思维发展、创业经历方面就很有限, 这种精神与经历的匮乏将极大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多数高校教师来源多元化不足, 尤其一些地方性高校, 很难聘到理论和实战双磬的师资。

6.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现在主要有学校-省市-国家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这些平台主要依托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设立、管理、运行, 鲜见社会力量的参与, 尤其是地方性高校, 社会资源更加匮乏。

二、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具备的条件

(一) 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应突破创新教育只在大学阶段开展的现状, 将创新意愿培养、创新能力训练提早化。从小学抓起, 把创新精神融入孩子的价值观培养中, 以获取更持久和长期的精神动力。国家整体教育系统应有更长远规划, 从源头加强生源的创新创业思维。高校中不同年级、特质学生应有差异化的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教育中应避免“一刀切”, 统一的模式和方法本身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 不利于宽泛的创新意识培养。针对各年级设计培养方案, 提供恰当的实践路径, 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与信心。将学生进行分类整合, 使不同特质的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的创新创业理念, 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向和方法。

(二) 多形态的开展形式。高校应积极探索更加丰富多元的培养形态。创新创业不仅要在校园内模拟开展, 还应更多地迈向社会实战锻炼。现在很多高校还是“校园课堂+竞赛”的格局, 尤其是社会资源相对缺少的地方高校, 这种体系只是想象、模拟, 实战意义很有限。课堂教学也局限于老师的创业课程基本理论讲授、作业训练等形式, 真正意义上精神、理念、思维的训练很有限。所以高校要突破现有教学的模式, 大胆创新, 探索更有力的培养方法途径。

(三) 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老师的引导对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思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立一支层次丰富、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储备完善的专业教师和实战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员都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有创新创业经历的专业师资更是珍贵的稀缺资源, 应打破系统、职称、专业等的限制, 将这些师资整合起来充实到教学一线, 真正实现“教的人会做, 做的人会教”。

(四) 多来源的参与力量。创新创业更多的动力应来自于社会, 更有价值的检验也应来源于社会。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来, 各种不同类型社会力量的参与, 能够给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创新视野、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场所、更有效的实践指导, 对高校教育效果的评价也更真实可信。

三、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 发展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学教育也应该“两条腿走路”,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一样,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并非专业教育的附属或补充, 二者具有相同的教育地位, 是平行的组成部分, 应相互交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一是高校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背景、较高专业理论素养、较强专业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思维, 并具有创业素质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二者相辅相成, 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合到专业教育理念之中, 是对传统的、单一的教育理念的革新, 是技能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的转变。二是专业教育的教师要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革新教育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思维及理念,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 有针对性进行创新创业训练, 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二) 设立立体化的培养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要适应不同区域、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具体情况, 依不同的目标特点具体实施, 这就要求课程设置体系化、个性化。

1.课程设置方面。对创新创业基本素质与精神的教育针对全体学生开设, 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创新创业思维和品质;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教育根据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学生能力有针对性开设;创业技能的教育可结合地方高校的办学方针、区域特点设置, 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应有层次持续推进。

2.教学实施方面。除了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选修课外, 还应增加校外教学环节, 直接与校外基地或参与机构对接, 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这些校外教学环节应被纳入正式的课程培养体系, 保障相应的课时和学分。

(三) 建设多元化的教师队伍。目前高校中很多教师本身缺乏创新创业的意愿、素质和能力, 并且在现有职称评定模式下, 教师不愿将精力投入耗时耗力、见效慢的教育环节。现在教学科研的功利化倾向也很严重, 能带来利益的教学、竞赛、指导才愿意投入精力, 失去利益基础, 积极性也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对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给出更科学的评价奖励体系, 避免急功近利。

1.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士做校外导师。高校应针对学生专业、年级的特点, 聘请各行业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成功及有创业经历的人士来校兼职,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也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通过成立校友联合会邀请校友参与母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2.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深入挖掘各学校的资源, 让较强的师资在各学校间可以流动, 同时积极向实务界拓展师资来源。

只有教师知识多元化、经历丰富化、眼界开阔化, 思维活跃化, 才可能将创新创业所需的素质传递给学生。

上一篇:基层部队素质管理下一篇:采油工艺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