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市场

2024-10-03

护理市场(通用6篇)

护理市场 篇1

本文提出的护理市场特指“护理保险和护理服务市场” (下同) 。前者为护理服务市场提供护理资金和需求来源, 助推护理服务市场的发展;后者为护理保障需求提供后续服务支持, 与护理保险实现费用补偿和服务提供结合的一体化服务。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例, 简要介绍如下。

1 美国的护理市场

美国没有专门的国家护理保障制度, 其护理保障体系运作主要通过商业公司进行。

1.1 护理保险

美国护理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型和商业保险型。社会保险型主要包含在医疗救助 (Medicaid) 和医疗照顾 (Medicare) 制度中;商业保险型主要为各家保险公司单独提供的各类护理保险服务。从护理费用的支付结构上看, 社会保险即医疗救助和医疗照顾制度分别承担了40%和23%的护理费用, 22%为自付费, 9%为商业保险公司支付, 6%为私人及公共支出。

目前医疗救助制度承担了美国主要的长期护理费用, 政府已经不堪重负, 因此采取种种措施, 比如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 积极支持商业护理保险的发展。例如2007年底, 有效的个人长期护理保险保单达460万份, 其中税收优惠的产品占99%。

商业护理保险的产品设计没有预定利率限制, 产品缴费期多为终身, 客户中途退保能得到保单的现金价值, 因此具有长期储蓄性质。由于长期护理保险时间跨度较长, 为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大多数产品都有通货膨胀保护条款。

由于美国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设计并没有与客户享受的长期护理服务直接关联, 因此, 保险产品设计多以定额给付为主, 与德、日等市场有本质区别。

1.2 护理服务

尽管很多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与服务没有直接关联, 但美国联邦医疗救助制度和联邦健康保险制度给予疗养院和家庭健康护理服务等专门的护理机构很大的支持, 对这类机构的发展影响很大。

目前, 美国的护理服务市场, 主要包括高端养老社区、疗养院、寄宿护理机构、成人日托护理计划以及家庭护理服务等多种类别。其中高端养老社区主要是由一些商业机构投资建立的, 该类社区地理位置好, 设施服务水平高, 收费高。

疗养院是一种正式的护理机构, 大部分疗养院提供的护理服务需要由经过资格认证的护理助理人员提供, 主要针对受到严重损害而需要长期治疗的人群, 以及因急性疾病和手术后康复期的人群。有关数据显示, 超过3/4的居住疗养院人群需要协助完成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日常生活活动。

寄宿护理机构主要针对因功能或认知损害而需要帮助, 但不需要持续看护的人群提供相关的个人护理及其他支持性服务。这些机构也向其他残疾人士以及精神病人提供服务。寄宿护理机构包括成人护理院、生活辅助设施、集体宿舍、提供膳食和护理的机构、个人护理院和社区寄宿机构等。寄宿护理机构的收费差别很大, 主要受机构规模、类型和位置, 居住人员的类型和需求, 提供服务的类别等因素影响。

成人日托护理计划是家庭和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为虚弱的老年人和其他受到身体、心理和认知伤害而需要协助和护理的人, 提供兼职的健康和社会服务。提供的服务包括客户评估、看护服务、社会服务、治疗活动、个人护理、身体的职业的和语言的治疗、营养咨询、往返中心的交通和娱乐活动等。

家庭护理服务为在家中居住的残疾人和虚弱老年人等, 提供健康服务和支持性服务, 并由有资格参加联邦医疗补助制度和联邦健康保险制度计划的服务机构提供, 包括提供护理设施、上门服务和看护服务等。

护理管理服务主要帮助需求长期护理服务的个人和家庭, 提供护理服务建议, 并帮助他们获得和协调服务。

美国的商业护理社区, 作为一种高端护理养老机构, 发展迅速。如全美最大的老年人生活服务提供商“加国安老院”, 在德国开办9家联合企业, 在英国开办15家, 目前正在积极开发西欧市场。该公司在伦敦附近开设的一家老年公寓, 每月的费用高达4000英镑, 仍客源不断, 经营业绩一路攀升。

2 德国的护理市场

德国是世界上社会保险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也是第一个以社会立法形式实施社会保险的国家。1994年, 德国颁布了护理保险法, 成为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失业保险四大险种之后的“第五大支柱”险种, 对后来日本等国护理保险制度的诞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长期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紧密结合, 又给国民保留有可选择的灵活性, 民众的费用负担较轻。

2.1 护理保险

德国的护理保险制度采用了强制性社会保险的体制, 以全民为保障对象, 以现收现付为财务处理方式, 在多元自治管理的保险人架构下, 以被保险人护理给付组合的自主选择权为核心, 在专业独立的护理需求确认机制的协助下, 被保险人可以享用多元的护理服务和费用补偿。

依据规定, 除官员、法官和职业军人有专门人员负责并承担有关费用外, 其余人群必须参加长期护理保险, 约75%的中低收入人群必须参加社会机构 (护理保险基金会) 举办的社会护理保险, 其余25%的富裕人群可以选择商业护理保险, 但是需要在为其提供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险公司中进行选择。投保社会护理保险的人群占总人群的90%, 另有10%的民众选择个人商业保险。

德国护理保险按需要护理状况分级给付, 给付方式采取提供护理服务和现金补偿两种形式。一般现金给付的额度要低于护理服务的标准, 以引导国民选择护理服务。

护理需求的确认、护理的等级、护理计划制定以及服务质量的管控, 是健康保险机构中医事鉴定服务部门的职责, 而护理给付选择权则是护理需要者, 即被保险人的权利。

2.2 护理服务

德国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可以划分为:医疗服务, 由普通开业医生和专家提供;护理服务, 由家庭护理机构、护理院和日间诊所提供;治疗方法确定的服务, 由私人雇用的治疗专家提供。全德有医院2000余家, 术后康复医院1000多家, 护理医院9000多家, 门诊护理站10000多个;每万人拥有床位约70张, 医生近50人, 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

护理服务共分家庭护理服务和住院护理两部分, 包括一般护理和重病、长期患者的护理。对高龄人群还实行附加金制度 (供给冬天暖气和部分生活费) 、房租补贴制度 (补贴房租80%) 。护理服务不局限于日常生活护理, 还包括医疗护理和精神护理, 近年来又增加了心理咨询和治疗等内容, 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要。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提出了“三化”标准, 即服务标准化、地区联网化和窗口一元化。

为了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德国颁布的《护理保险法》, 对护理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国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相当严密, 医院设立护理院长或护理部主任, 只有接受过护理高等教育和管理专业训练的人才有资格担任。

养老护理机构包含老年病医院、老年精神病院、护理院、老人院等, 护理院的服务主要是向入住的老年人提供住宿、活动场所和卧床护理服务等。

老年人入住养老护理机构, 须经保险机构鉴定。一是核定申请人的护理级别, 护理级别分0至3级, 0级是收费最低的级别, 所收费用中包括护理费、食宿费和维修费;二是核定申请人的收入状况, 老人护理院收费标准与申请人应享受保险标准的差价由个人缴纳, 如果实际收入在贫困平均线以下的, 则由政府按一定比例补给养老院。不同的老人服务机构, 护理的价格差别较大。相对而言, 私营老人护理院要更舒适、更有服务质量, 因此对有支付能力、追求生活质量的老年人更有吸引力, 而国有的老人护理院则侧重于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提供的数字, 2006年, 享受护理者达181余万人, 其中2/3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德国, 74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3%生活不能自理, 需要社会提供护理服务, 这些老年人中有72%住在家里, 只有28%生活在养老院。

3 日本的护理市场

作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日本护理服务市场非常发达, 护理保障制度与护理服务之间的关联异常紧密。基于解决老年人高医疗费用、高护理费用产生的经济问题, 缓和代际矛盾, 改善老年生活为目的, 其护理保障制度设计科学完备, 护理服务周到多样。

3.1 长期护理保险

日本1997年颁布《护理保险法》, 2000年4月开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计划。作为政府的福利政策内容之一, 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共同构成社会保障体系, 属于社会保险范围。

护理保险政府为管理主体, 将40岁以上的人员都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范围内, 采用强制保险的方式, 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 地方和中央政府负担50%。以65岁为界分为两类被保险人, 40—64岁人员负担33%, 65岁以上的老人负担17%, 在养老金中扣除。

日本的医疗体系由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 (即日本称之为的介护) 四部分组成。长期护理服务是集医疗、护理、家政服务为一体, 为65岁以上老龄者、40岁以上身体功能障碍者提供社会化服务。

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包括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补充, 护理保险主要采取按需护理状况分级给付护理服务的方式。护理保险金可作为购买生活辅助用具如大小便、人浴时使用物品的费用补助, 以及家中装扶手、整平地面等小规模改修的费用补助。还可用于支付部分家居护理看护人员的工资、护理设施的改建费用、护理病房服务的费用、护理用品的租金等。

3.2 护理服务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中护理服务的内容十分广泛, 主要包括三种类别: (1) 机构通所、设施护理服务。包括特别护理安养院、老人保健设施和老人医院等机构的护理。 (2) 居家护理服务。包括家庭服务、日间服务、痴呆老人集体疗养院服务等, 譬如医生、看护人员上门进行访问, 接送老人去日间护理设施或保健设施进行康复训练。 (3) 出借轮椅、特殊床等福利用具服务。

机构通所、设施护理包括护理病房、特别养护老人院和老年保健设施三种类型, 三者的医疗性护理程度依次增强。“护理报酬单价”对各项服务每小时的使用费用设定了固定价格, 其中10%由使用者个人负担, 余下的90%由承保机构支付。服务分四种形式: (1) 全日护理, 入住的一般都是护理级的老人, 综合状况比较差, 护理量大, 这些老人将在此度过余生。目前有近万家特别护理院。 (2) 短期居住护理, 为减轻家属长期护理老人的疲劳和负担, 或家属短期外出, 由特别养护老人院等福利机构接受需要护理级别较低的老人短期居住, 时间一周, 老人在这里接受日常生活护理和功能训练等服务。 (3) 日间护理, 在老年保健设施或医院日间服务中心等处, 提供人浴、饮食、接受功能训练等项目的护理服务, 为独居者且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中心每天派专人上门接送, 当天返回, 不留宿。 (4) 老年痴呆的共同生活护理, 将因患痴呆症而需要护理的老人, 集体安排在设置的小型福利设施内, 由专人护理。

在护理方案的选择上, 由护理机构配备的护理经理帮助病人和家属选择最合适的服务方案。通常每50个病人配备1个护理经理, 病人及其家属有权自由选择和申请更换护理经理。

目前, 家庭护理或居家护理的人数超过200万, 占护理总人数的75%, 费用占比46%;机构护理使用者超过70万, 人数占比为25%, 费用占比为54%。

4 国外护理市场发展的启示

据资料显示, 在挪威、荷兰、丹麦, 96%的老人独居,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在英国, 居家养老服务是老龄产业最活跃的一个因素, 价值110亿英镑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 多数被大公司控制。这个市场在德国也很强盛, 目前有一万多家养老机构为体弱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近8年内上升了23%。各种层次和形式的养老护理服务链已经成为国际上社会保障服务的重要支撑, 也给商业投资带来巨大利益和商机。

从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国家护理服务市场发展的经验看, 有以下一些特点和启示:

4.1 护理保障体制, 社会保障为主、商业保障为辅。

发达国家中不少都将护理保险直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以从制度层面保证这一重要机制的建立和作用发挥。德国以全民强制性保险为基本体制, 绝大部分人群必须投保社会保险, 少部分人群可以选择投保商业保险代替社会保险;日本则以立法对40岁以上人群采取强制性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可以对社会保险予以补充;美国将长期护理保障融入整个国民医疗保障计划之中, 并以税收优惠政策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提供补充保障。

4.2 护理保险标准统一, 服务多样。

发达国家一般采用行业统一的标准, 确定能够获得护理保障和护理服务的等级, 按照保险分级给付保险保障, 其中德国保障按照四个级别设计, 日本细分为八个级别。而在保障方式上主要有三种, 即护理服务提供、护理费用报销和定额保险金支付。

4.3 护理服务提供, 由非营利性向营利性机构拓展。

不同国家护理服务供给主体有所不同, 其中日本的护理机构以政府举办为主, 对护理设施行业进行限制, 但取消了进入居家护理行业的准入限制, 鼓励社会力量介入护理服务。德国将原福利机构进行企业转制, 要求养老护理机构都实行公司化登记, 鼓励社会资本包括保险资本投资养老护理机构。美国积极鼓励社会投资, 目前营利性的私立服务机构占到66%。

4.4 护理服务体系, 推行服务人员资质认证和规范管理。

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加强护理服务人员的资质认证, 规范养老护理管理和监管。德国建立了护理质量发展网络体系 (DNQF) , 日本对机构投资者采取一定限制, 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建立完善的评价和认定机制等。

4.5 护理服务方式, 家庭、社区、机构护理并存。

不论从养老护理政策的导向看, 还是从市场的实际份额看, 社区与家庭护理服务都是养老护理服务的主要市场。同时, 机构护理成为护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发达国家建立护理保障体系的共同之处, 就是将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结合成一体, 日本和德国采取了制度设计方法, 即保险保障直接给付护理服务, 而美国采取的是通过费用报销方式, 将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关联起来。

摘要:美、德、日等国家护理市场发展有以下一些特点和启示:护理保障体制以社会保障为主, 商业保障为辅;护理保险标准统一, 服务多样;护理服务的提供由非营利性向营利性机构拓展;护理服务体系推行服务人员资质认证和规范管理;护理服务方式为家庭、社区、机构护理并存。发达国家建立护理保障体系的共同之处是将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结合成一体。

关键词:国外,护理市场,护理保险,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The Health Insuranc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WashingtonDC, Financing Long-Term Care Needs, 2002, 41.

[2]Mary Jo Gibson and Donald L.Redfoot, Comparing Long-Term Care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What Can We Learn from Each Other?Washington, DC:AARP Public Institute, 2007, 85.

[3]OECD, “Long-term Care for Older People”, OECD Health Project, 2005, 22-23.

[4]王琪.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带来的启示[J].现代商业, 2009 (14) :42.

[5]王爽, 贾若, 王冬萌.美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体系[N].中国财经报, 2007-4-13.

[6]仝利民.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对上海的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谢红, 孟开.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对健全中国老年照顾体系的启示[J].国外医学 (社会医学分册) , 2005 (1) .

[8]周琛.德日两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比较及我国LTCI建立构想[J].法制与社会, 2007 (2) .

护理市场 篇2

资盈利分析报告

第一章 感冒药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对症疗法

一、解热镇痛药

二、鼻黏膜血管收缩药

三、组胺拮抗剂

四、中枢兴奋药

五、抗病毒药

六、提高机体免疫力药

第二节 中药治疗

一、风寒型感冒

二、风热型感冒

三、暑热型感冒

第三节 其它治疗原则分析

一、自愈治疗

二、控制感染

三、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四、感冒用药在连续服用1周后症状仍未消失者应向医生咨询

第二章2010年中国感冒药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0年中国感冒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感冒药政策分析

二、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新医改对感冒药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中国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四、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六、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

第三节2010年中国感冒药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们自我保健防患意识加强

二、消费观念

第三章 2010年中国感冒药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2010年中国感冒药市场现状分析

一、感冒药市场规模

二、市场容量

三、政策分析 第二节2010年中国感冒药市场成长性

一、拉动力量

二、推动力量

三、行业利润率和进入障碍

第三节2010年中国感冒药零售市场分析

一、中低价位感冒药市场分析

二、感冒药剂型市场分析

三、感冒药化学药市场分析

四、感冒药品种分析

第四章 2006-2010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增长分析

二、从业人数增长分析

三、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第二节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产值分析

一、产成品增长分析

二、工业销售产值分析

三、出口交货值分析

第四节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一、销售成本分析

二、费用分析

第五节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一、主要盈利指标分析

二、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第五章2006-2010年中国医药市场产量数据统计分析

第一节 2006-2010年中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统计分析

一、2006-2009年全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分析

二、2010年1-11月全国及主要省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分析

三、2010年1-11月化学药品原药产量集中度分析

第二节2006-2010年中国中成药产量统计分析

一、2006-2009年全国中成药产量分析

二、2010年1-11月全国及主要省份中成药产量分析

三、2010年1-11月中成药产量集中度分析

第六章2010年中国感冒药消费者分析 第一节 感冒药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一、消费者对感冒药品牌关注

二、消费者对感冒药忠诚度分析

三、消费者对感冒药的价格敏感度分析

四、感冒药广告对消费者影响分析

第二节2010年中国感冒药企业顾客策略分析

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二、消费者行为角色变化分析

三、企业营销对象转换分析

四、感冒药市场竞争使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中心

第三节2010年中国感冒药市场亲民营销分析

一、中成药销售分析

二、化学药市场分析

三、亲民营销分析

第七章2010年中国感冒药细分市场运行分析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一、中国解热镇痛药现状分析

二、中国解热镇痛药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解热镇痛药原料药生产情况

四、解热镇痛药发展走势及策略

五、2010年阿司匹林市场分析

六、扑热息痛市场分析

七、萘普生市场分析

八、布洛芬市场分析

第二节 抗组胺药

一、氯雷他市场分析

二、市场规模走向

三、开瑞坦市场份额分析

四、新生代产品加入竞争行列

五、2015年全球抗组胺药物市场预测

第三节 头孢类药物

一、头孢菌素类发展历程

二、头孢曲松市场现状

三、头孢类抗生素中间体市场分析

四、2008年头孢类抗生素“风云诡变”

五、2009年头孢类药物成本走向分析

六、头孢匹胺钠用药市场的前景分析

第四节 止咳祛痰药

一、中国止咳祛痰药市场现状分析

二、中国止咳祛痰药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止咳药主要产品品牌基本市场状况

四、止咳祛痰药零售市场分析

五、中国止咳类中成药市场分析 第五节 中药类感冒药

一、中药类感冒药的地位

二、中药类感冒药市场现状

三、中药、西药感冒药市场走势比较

四、中药类感冒药零售市场分析

五、中国中药类感冒药发展前景分析

第八章 2010年中国品牌感冒药市场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0年中国品牌感冒药市场亮点分析

一、消费者青睐主流感冒药品牌

二、企业营销手段风格各异

三、主流感冒药品牌形象特色分析

第二节 2010年中国品牌感冒药市场动态分析

一、外资品牌占感冒药市场大半江山

二、国内三大热点品牌感冒药市场分析

1、真白加黑医院、零售途径销售冰火两重天

2、泰诺

3、新康泰克

第九章 2010年中国儿童感冒药市场运行分析

第一节2010年中国儿童感冒药市场运行综述

一、儿童感冒药市场特点

二、儿童感冒药市场变化的方向

三、儿童感冒药市场产销情况分析

四、儿童感冒药市场价格

五、中国儿童感冒药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第二节2010年中国儿童感冒药剂型构成分析

一、儿童感冒药颗粒剂

二、儿童感冒药口服液

三、儿童感冒药片剂

四、儿童感冒药滴剂

第十章 2010年中国感冒药市场营销解析

第一节 2010年中国感冒药市场营销特点分析

第二节 2010年中国感冒药市场营销渠道分析

一、医院

二、各大连锁药房

三、门诊

第三节 2010年中国感冒药市场营销策略解析

一、感冒药市场“亲民路线”

二、感冒药的市场定位与广告策划、第十一章 2010年中国感冒药产业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0年中国感冒药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一、医药企业感冒药竞争激烈

二、感冒药凸现品牌竞争新乐章

三、感冒药市场价格竞争分析

四、感冒药营销渠道竞争分析

五、感冒用药市场竞争空白点分析

第二节2010年中国感冒药集中度分析

一、感冒药生产企业集中分布

二、感冒药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2010年中国感冒药竞争趋势分析

第十二章2010年中国感冒药重点企业竞争性财务数据分析

第一节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 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六节 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七节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八节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九节 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节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三章2011-2015年中国感冒药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1-2015年中国感冒药前景展望

一、中国医药产业前景预测

二、中外儿童感冒药研发投入和运作分析

第二节2011-2015年中国感冒药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西结合感冒药发展趋势

二、儿科感冒药前景分析

三、农村感冒药市场前景分析

四、医药市场运作区域化趋势

第三节 2011-2015年中国感冒药市场前景预测分析

一、感冒药市场供需预测分析

二、感冒药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四章2011-2015年中国感冒药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2011-2015年中国感冒药行业投资概况

一、支持医药行业发展的利好因素

二、外资进入中国医药产业仍会部分受限

三、在医药外资并购新贸易环境下利益的博弈分析

四、中国医药产业融资机遇逐渐清晰

第二节2011-2015年中国感冒药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医药行业巨变迎来投资时期

二、医药经济面临市场扩容的机遇

三、城市医保给医药行业带来的扩容

第三节2011-2015年中国感冒药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四节

专家投资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常见疾病

图表:常服药品类别

图表:感冒药消费者行为角色分析

图表:2008年1-10月中国出口布洛芬分国别数据

图表:头孢类抗生素在抗生素产品中的市场份额图

图表:第一梯队销售金额超过1亿元的头孢类产品(以医院用药金额计)

图表:第二梯队销售金额超过1亿元的头孢类产品(以医院用药金额计)

图表:第三梯队销售金额超过1亿元的头孢类产品(以医院用药金额计)

图表:第四梯队销售金额超过1亿元的头孢类产品(以医院用药金额计)

图表:止咳药行业各主要产品品牌分地区基本市场状况

图表:2008-2009年1季度感冒药中中药、西药、中西结合药市场份额构成图表:感冒药消费特征调查

图表:消费者治疗一次感冒购药的花费调查

图表:感冒药消费的品牌忠诚度

图表:2005-2010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0年一季度中国三产业增加值结构图

图表:2008-2010年中国CPI、PPI月度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0-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对比图

图表: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

图表: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比图

图表:2005-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

图表:2009年1月-2010年4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

图表:2010年4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照表

图表:2009年1月-2010年3月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图表:2009年1月-2010年3月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速走势图

图表:2001-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及增速变化图

图表:2008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币利率调整表

图表:2007-2008年央行历次调整利率时间及幅度表

图表:我国历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20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0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就业人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中国城镇就业人数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我国总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9年人口数量及其构成

图表:1978-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

图表:2005-200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走势图

图表: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企业数量及增长率分析 单位:个

图表: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及增长率分析 单位:个

图表: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从业人数及同比增长分析 单位:个

图表: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总资产分析 单位:亿元

图表:2010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不同类型企业数量 单位:个

图表:2010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量 单位:个

图表:2010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不同类型销售收入 单位:千元

图表:2010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不同所有制销售收入 单位:千元

图表: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产成品及增长分析 单位:亿元

图表: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分析 单位:亿元

图表: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分析 单位:亿元

图表: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销售成本分析 单位:亿元

图表: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费用分析 单位:亿元

图表: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主要盈利指标分析 单位:亿元

图表:2006-2010年11月份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2006-2009年全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分析

图表:2010年1-11月全国及主要省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分析

图表:2010年1-11月化学药品原药产量集中度分析

图表:2006-2009年全国中成药产量分析

图表:2010年1-11月全国及主要省份中成药产量分析

图表:2010年1-11月中成药产量集中度分析

图表: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护理市场 篇3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一家著名的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调查结果显示,在消费者购买力增强的推动下,2006年美容和化妆用品市场经历了过去五年来最高的增长。截止到2006年的五年间,在中国、印度和韩国,个人护理产品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2.1%,8.4% 和 6.7%。

据估计,由于亚洲地区的富裕人口正不断扩大,这种显著的增长将会持续。这将吸引更多新的商家参与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化妆品公司需要不断推出新型优质产品,防止价格下降,并且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有机硅个人护理用品的新商机

对于积极谋求发展的商家而言,必须不断了解市场发展动向。比如,在整个亚洲地区,增白、抗衰老和防粉刺类产品正日益受到青睐。在印度,随着男士护理用品需求量的上升,市场正不断推出各种产品,满足这一需求。在膏霜类化妆品中使用有机硅,有助于减少皱纹,使皮肤看上去更光滑、细腻。在中国,染发正成为众多消费者的一种时尚宣言,由此也带来了对各种可减少染发副作用(如头发变干、断发等)的护发产品的需求。有人需要保持头发柔顺,有光泽,而有人则希望解决头发稀疏、受损发质修复和消除头发蓬乱的办法。消费者口味的变化只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市场需要推出创新配方,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消费需求。

许多个人护理用品配方师都采用有机硅设计他们的解决方案。这种多功能材料,可带来独特的柔软、丝滑手感,不发黏,不油腻。有机硅材料可用于护肤品,阻挡水和风的侵害;也可在护发产品中用作保色助剂和护发剂,并可增加光泽,改善梳理性。在防晒产品中,有机硅可提高抗水洗性,从而提高SPF值。

道康宁 有机硅技术的全球领导者

作为全球行业领导者,道康宁在有机硅技术领域拥有60多年丰富经验。不断致力于推出各种新型解决方案,并与客户密切合作,为他们的产品设计出最佳的产品配方。“要让客户抓住潜在的市场商机,就必须帮助他们紧跟市场变化趋势,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道康宁公司亚洲区营销经理Mack Katoh说道,“一直以来,创新都是我们发展的基石,因此,我们能够帮助客户实现自己的品牌承诺,并提供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产品。”

道康宁公司通过与众多个人护理用品生产商通力合作,开发出各种应对不同需求的的解决方案:

习惯在印度,发油一般用于整饰和滋养头发,但使用后常常会留下厚重、油腻的感觉。年轻人已经开始寻找替代品。道康宁使用有机硅改良的发油,在用过以后,头发会显得健康、整齐,并呈现丝般柔滑;同时,不会产生传统发油那种油腻感。

地理分布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客户需求不同。例如,在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消费者需要油性偏高的保湿霜,而生活在温暖潮湿地区的人们则偏好含有较少矿物油、清爽的乳液。道康宁公司可为护肤产品提供多种解决方案,确保产品符合当地市场需求。

社交一份摩根-斯坦利报告显示,城市中富裕女性地位的不断上升,正极大地推动护肤用品需求的增长;市场需要更精致、更独特的产品来吸引她们的注意力,尤其在2004年一年,就有近700种新产品投放市场。在意识到亚洲市场上正流行皮肤增白产品后,道康宁公司与一家知名的个人护理用品公司合作,开发一种含有有机硅成分的新配方,可提高一种面霜的增白效果。同时,忙碌的生活方式也使消费者希望能够买到兼备多种功效的产品,如具有防汗功能的除臭剂,带保湿功效的防晒霜,含护发成分的洗发水等。

生活方式在东盟和印度许多地方,目前正流行使用“速效产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速效修补”用品的需求,使快速梳理护发喷剂、定型用品/发胶和活性发乳等市场呈现出巨大的增长势头。这些产品虽然目前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多,但可能成为未来亚洲市场增长的强劲驱动力。

“我们的客户意识到,随着全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设计创新配方是抓住这一巨大商机的关键。” Katoh说,“作为一家拥有成熟解决方案的全球性公司,道康宁一直与客户保持合作,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配方,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个人护理市场取得成功。在确立未来技术和市场优势地位的过程中,他们努力开拓进取,不断寻求突破。我们为他们提供各种材料,使他们可为客户生产出独具特色的产品。我们还提供专业知识,激发新的创新理念,并帮助他们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我国护理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篇4

1 护理市场需求

我国提早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和日益严重的慢性病多发趋势,使社会对养老护理服务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供给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护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1.1 人口老龄化发展明显加快

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到2012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73万人。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17.1%。未来几十年,无论是人口基数还是增长速度,老年人口都将以不可逆转之势逐年上升。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护理市场消费人群。

1.2 慢性病、失能性疾病成为健康主要问题

据2008年权威调查,过去十年,我国居民传染病发病率逐年减少,现代生活方式疾病日益增多,其中慢性疾病两周患病率持续上升,由1998年的39%增加到2008年的61%,10年增长22个百分点。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最主要问题,其中,2008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466‰,远高于全国平均189‰的水平,老年人慢性病率和失能率也分别达到51%、49%。到2012年,失能老年人口约为3600万人,慢性病患病老年人约为9700万人。

1.3 护理服务和护理保障需求空间巨大

全国几次较大规模的调查数据都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1/4左右的时间处于肌体功能受损理。照此推算,我国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护理服务。目前,纯粹老年人家庭(空巢家庭)越来越普遍,一些大城市已经达到了30%。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9.92%,2012年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20.66%。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加快,不得不依靠子女、亲戚、朋友、邻居照顾的老年人群将达到该群体的90%以上。这是在护理市场发展严重滞后背景下的被迫选择,特别是家庭护理,因其远远超出了小型化家庭的人力负担而难以为继。

1.4 老年人购买养老护理服务的愿望和能力增强

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养老护理功能的逐渐弱化,愿意入住养老护理服务机构的老龄人口逐年增加。据2005年调查显示,大约89%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或社区养老,11%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其中选择机构养老的比2004年提高1%左右。

老年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养老金、劳动收入、子女赡养、社会保险和救济等。据统计,2000年我国离退休人员约为6000万人,可用于消费的金额达到4000亿元。到2010年,仅养老金一项就增至8383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收入必将不断增长,这将为老年人提高购买养老护理服务的能力提供经济支撑。据预测,到2015年,城乡居民仅护理保障需求就可能达到1825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4791亿元。

2 护理市场供给

护理市场向上链接护理保险等护理保险金融领域,向下延伸至护理服务(机构、社区和居家护理)、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等领域。由于我国老龄事业中的养老服务与护理服务(除医疗护理以外)两个体系尚无严格区分,因此下面所称的护理服务市场一并将养老服务纳入,统称为养老护理服务市场介绍。目前,我国这一市场的供给严重不足。

2.1 养老护理服务市场

首先,福利性服务机构严重不足,社会性养老护理机构刚刚起步。据调查,2008年,全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为3.5万多个,床位200多万张,后者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0.8%。而各地希望到福利性养老机构养老的人数达1400多万,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1%多,供需差距巨大。

大部分民办养老院因资金问题,无法形成规模化的有效供给。一般而言,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占老年人口比重最低不少于1%,而中国目前只有0.28%,缺口巨大。随着老年人口和越来越庞大的慢性病、亚健康人群的不断增长,对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而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缺乏全面涵盖保障特定的护理服务的制度安排,无法满足人们对护理服务的保障需求。

近年来,在支持政策的推动下,养老服务体系正在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福利救助型向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的社会多元型,由以民政主导的政府制度安排,向社会各界参与的综合养老护理服务体系发展,未来将形成以居家养老护理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体系模式。

其次,养老护理服务亟待专业化。从我国民政系统认证的养老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看,2005年,全国只有2万多有资质的养老护理员。不论是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实,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达到1000万。目前,这类人员不到10万人。

虽然政府陆续发布一些关于养老护理机构服务的规范性标准,但从全国范围看,不管是政府举办的还是社会性的养老护理机构,在养老护理服务评估、服务标准和收费管理标准等方面都不一致。

从专业分工看,国外老年保障机构一般包含三个层次,养老机构、护理(康复)机构和医疗机构。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供给多以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为主,专业护理机构十分匮乏。同时,各种机构都接受部分老年护理服务,专业分工不清晰。虽然一些地区建立了护理院,但多是由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转化而成,主要针对慢性疾病和康复治疗,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护理服务机构。因此,无论是专业护理机构、专业护理人员等,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2 护理保险保障市场

2.2.1 社会保障体系中缺乏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从国内现有的社会保险体系看,主要有养老与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养老体系目前主要满足老年人退休之后的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主要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并未将老年生活护理等费用包含在保障范围之内。

作为主管养老的各地民政部门,如北京、上海等地,制定了区域性的各种财政补贴政策,对部分失能老年人给予一定的现金或实物服务补助,以减轻老人的生活负担,但作为一种行政手段,其实施范围和补贴水平都非常有限。

2.2.2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起源于2005年初,截至2009年,共有五家保险公司推出了超过30款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保费规模快速增长,2009年接近30亿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在产品特点、保障的层次性、产品种类,特别是市场影响力和覆盖面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护理保险相关的护理服务,目前保险业还没有介入。

2.2.3 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缺乏协调发展。

国外经验告诉我们,要促进护理市场的发展,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积极推进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的协调与融合,在这方面国内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例如,长期护理保险缺少第三方鉴定及护理服务支撑;护理服务市场目前的客户资源主要来自社会福利,资金来源也只有民政补贴和福利资金,以及个人支付资金,缺少与保险制度的衔接,客户与资金来源不稳定。护理保险和护理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都很薄弱,在基本责任界定、分级评价、服务项目规范和定价收费标准等方面都没有建立起各自规范的体系,相互之间缺少有效匹配。护理保障提供主体与护理服务主体之间缺乏一定资金链条及战略合作,发展规划和市场机制都还没有很好建立。

3 保险业开拓护理市场的思考

3.1 认清有利条件

随着商业保险特别是人身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不少保险集团逐步成长为大型综合保险金融集团,拥有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含护理保险)、健康产业及投融资等综合业务板块,为未来大力开拓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打下良好基础,也具备了积极介入护理服务市场的条件。

过去,一些行业包括保险公司,介入养老护理产业多以短期的资本运作和资源占有(如养老地产等)为目标,并不过多关注长期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的深层次、一体化发展等问题。而保险资金尤其是人身险业务资金的特性决定了它需要进行长期的资源配置,加之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密切相关,未来保险业介入护理整体市场,将可以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引领护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3.2 抓住政策机遇

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护理服务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由政府包办,服务对象主要为“三无”老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护理压力,政府着力推行养老护理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大力倡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护理服务机构。但由于实施时间较晚,养老护理服务市场供给缺口依然很大,而且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尚未形成市场竞争。

2006年初,国务院转发全国老龄办、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文件,提出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的指导意见;2008年1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意见,提出逐步加大投入,研究制定“民办公助”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业;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28号),进一步明确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老年医疗保障、生活照顾、健康护理服务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政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出台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护理产业的政策措施。保险业应抓住机遇,用足政策,做大做强护理保险和护理服务。

3.3 选准经营策略

我国护理市场目前尚无大品牌企业的全面介入。而护理产业具有品牌效应大和可复制性强、建设周期短、扩张速度快、形成规模后维护成本较低等特点,可连锁经营,运营稳定、后期盈利能力较强。一旦保险公司介入护理市场,使保险人和养老护理提供者的利益一致,形成“管理式护理”经营模式,将促进护理市场的大发展。

为此,保险公司应以护理保险为基础,以健康护理为核心,以护理网络为支撑,通过政策支持和多方合作,大力推行护理服务与护理保险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打造护理保险和护理服务两个体系有效融合的运作平台,积极开拓护理产业领域,获取服务性收益和保险盈利的双重利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Z].2006.

[2]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08]4号)[Z].2008.

护理市场 篇5

石材护理业作为石材业的衍生产业,它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石材业的发展、石材的大量使用。我国的石材业经历了两次石材热,第一次从80年代到90年代,是石材的高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可以理解为中国石材业的创业期;90年代末到2000年,中国石材业整体提升了一个层次,近十年的发展,石材进出口贸易额的比例不断攀升,使得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材大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世贸的加入、奥运、世博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更是长足刺激石材市场的发展,石材业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

随着石材的大量使用以及用户对石材护理观念的逐步了解,市场对石材护理的需求呈几何增长。从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最早从石材养护剂销售开始培育市场,逐步演变为覆盖护理产品生产、销售、石材病症处理服务,石材护理工程服务、石材护理知识咨询、培训、网络销售等综合服务产业群体,经过短短10年左右的发展已完成了一个新兴产业市场的培育。

中国石材护理业相较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得益于中国石材使用量的巨大,以及与国内外同行的频繁交流,使得中国的石材护理业发展非常快,在施工及日常护理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准。而且随着产业配套的完善,市场细分开始显现,品牌意识开始加强,服务专业化趋势明显加强。

石材护理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从业人员的数量猛增。行业入门门槛较低、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行业管理的不规范,也让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遭遇了发展瓶颈。

护理市场 篇6

关键词: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昌吉卫生学校始建于1959年, 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校最早的卫生学校之一, 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昌吉卫生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把“打造特色品牌中专, 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之路”列为全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03年, 我校总结多年办学经验, 更新教育观念, 开始实施教育教学2个“一把手”工程, 本着“适应市场设专业, 注重实践抓质量, 围绕就业育人才, 创建名牌争一流”的发展思路和“以德为本、突出特色、发展个性、育人树人、强校富民、有益社会”的办学理念, 提出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新疆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2003年, 在国家教育部对国家级重点中专复评中, 专家组评价我校在新疆中等职业学校中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作用。2004年, 我校被教育部、卫生部等6部委确定为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2005年9月护理专业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专业。目前, 学校专业设置达15个, 3年累计招生3 885名, 平均就业率在90.00%以上。笔者总结多年的办学经验, 将学校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 面向市场需求, 转变教学观念, 注重思想建设, 创新课程设置

我校护理专业创立于1959年, 是自治区同类学校最早建立的专业。学校十分重视护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着力在办好、打响品牌上下工夫, 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教学改革, 不断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教学中, 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紧紧围绕护理技术领域和护理职业岗位的要求, 参照护理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做到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相吻合, 形成了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以及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学校2004年起实行模块化教学, 在此基础上, 逐年深化课程改革, 尤其加大选修课程改革力度。注重心理健康、就业指导、人文素质、伦理道德、服务意识、诚信意识的教育, 增设现代护士礼仪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等选修课;编写《人体结构学及护理应用解剖学》校本教材, 将护理操作涉及到的人体结构部位分系统讲授, 为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打下良好的人基础, 提高了课程的针对性, 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以项目需求为导向的职业课程教育目标;新生一入校, 积极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让学生全面了解今后所从事的职业,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同时提高其学习兴趣。要求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2 工学结合, 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 构建情境职业教育环境

多年来, 学校始终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观念。为了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采用情境教学, 实现了工学结合建专业。学校逐步摸索出1年基础课、1年专业课、9个月专业实习、3个月就业培训的培养模式, 并在课程内容上采取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3段式教学模式, 在技能培养上采取见习—实训—实习渐进式模式, 建立边讲授、边学习、边见习、边操作的工学结合的学习过程 (见图1) 。经过这种模式的培养, 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能够快速胜任岗位工作, 就业率明显提高。

为强化学生技能培养, 应整合实验教学资源, 使实验教学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学校于2004年3月成立实验中心, 将过去分散管理的实验室实行“三统筹”管理, 达到人、财、物的统一协调和资源共享。建立了由教学副校长、教务科长、实验中心主任等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管理队伍。每年投入20~5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 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7年融资850万元新建医护实训大楼, 投入260万元用于医护实训楼教学设备的购置, 相继建成了配置与标准较高的护理工作站、模拟病房、护理技术实训室, 并向学生开放。与昌吉州人民医院、昌吉州中医医院、昌吉市第一人民医院、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等4家临床教学医院签订了教学合作和业务用房协议, 利用真实情景, 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见习和实习。学生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的练习, 能最大限度地熟悉未来工作环境, 熟练掌握岗位技能, 使学生从不会干转变为会干, 从不愿干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想干。

学校高度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在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 将昌吉7县 (市) 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我校长期实习基地。同时在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库尔勒等地区医院共建了订单式培养基地、就业实训双基地、单一实训基地等3种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47家。各专业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期间, 由学校和实训基地共同管理, 学生均带着具体学习任务, 在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学习。为了保证学生安全, 方便集中管理, 学校在我州各县 (市) 医院投资建房解决实习生住宿用房问题。定期由教学副校长带领相关人员赴各实习点进行督查, 针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要求, 积极协调解决。

事实表明,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立, 创造了教育情境, 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岗位职业能力相对接的有效载体, 是学生快速适应岗位的有效途径, 更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巩固专业思想的有效方法。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加强, 越来越多的医院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合作层次不断提高, 原来是单一实训基地的医院逐渐成为实习、就业双基地, 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 严格考核制度, 构建评价体系, 培养护理专业实用型紧缺人才

对于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来说, 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水平是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志。多年来, 学校坚持实践训练考核的改革和探索, 在全疆中职卫生学校中首家编制了《昌吉卫生学校各专业核心技能考核手册》, 出台了评价标准, 将核心技能项目分解到各门课程中, 要求课中明确任务、课后强化训练, 课程结束后对所有学生实行一对一的现场操作考核, 技能考核通过后, 方可下实习点实习, 实习结束前对技能操作再进行强化培训, 经考核合格者准予毕业 (见图2) 。

几年来, 经过层层严格把关, 学校的每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操作。据80家用人单位填写的“毕业生跟踪调查表”分析显示:昌吉卫校毕业生工作适应性强, 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体评价称职率达94.88%。

2008年4月, 新疆首届中职在校生“天堰杯”护士风采大赛, 我校参赛的6名选手, 从来自全疆14所卫 (护) 校的84名选手中脱颖而出, 分别获得个人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并一举为学校摘得团体一等奖的桂冠。学生的出色表现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良好素质和形象, 而且为学校赢得了赞誉和好评。

上一篇:高职人文素质课下一篇:党政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