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文化(共12篇)
世俗文化 篇1
一、“圣人思想”的“世俗化”
2006年10月, 百家讲坛上出现了一位女士的身影, 她就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于丹, 其连续七天的“论语心得”好评如潮。“与易中天、阎崇年等人主要讲历史、秘史不同, 于丹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 以白话诠释经典, 讲述自己从《论语》中获得的为人处世之道。[3]”
于丹个性化的解读方式, 引来多方质疑, 除了学术界人士指责其解说偏差外, 还有人说于丹的解释“太浅了”。对此, 易中天回应道:“什么叫浅?如果你觉得听明白就是浅, 那孔子的话本身就很浅!说不明白的不是真理, 越是真理的东西越是简单。[4]”
福柯说:“知识就是权力。”知识作为一种工具, 不仅使掌握知识的人获得一定的权力;反过来, 在掌握权力之后, 知识又稳固了其拥有者的权力。
如何界定“知识”的概念, 划分出了不同的统一战线。而主体性的建立往往是通过否定的形式得以完成, 也就是说, 靠界定谁不是统一战线的一分子而界定出主体性。学术界人士对于丹个性化的解读方式的质疑, 正是凭借着自身“对知识的拥有”这一事实, 来否定于丹解读方式的权威性, 进而强调自己的权威性。
对于“孔子”———这位圣人的解读———一向都是学术界内部的事情, 和世俗生活中的人无甚关系。我们买件衣服、吃顿饭并不会想到孔子, 更不会想到要讨论孔子。在我们的意识中, 孔子只是一种神圣的符号, 而和世俗生活并没太多直接的关系。
白话的形式, 将孔子与学生的问答与日常生活中的遭遇相联系, 通过孔子的话告诉人们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目的是“为了让观众通过聆听得到启发”这一微观层面的意义———这是于丹的解读方式。这和学术界的用词和目的则大相径庭———其目的则可能在对孔子生活的时代的考证、对孔子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的界定等这些较为宏观的学术理想———这些学术理想, 怎能教人面对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琐事?
于丹解读的“亲民性”将孔子思想的“神圣性”世俗化了, 学术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性”不同。这种不同, 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得以彰显。而“电视”这一平台的性质[5], 则决定了它连接的是大众, 它在意的是大众的喜好。
这里, 我们就看到了“学术权威———学术大众[6]”这一场域, 由于“百家讲坛的于丹讲述的《论语》心得”这一电视节目的出现而发生的变动。在这个场域的变动中, 大众对学术、权威、知识有了再认识, 大众和知识的接触并非一定要通过艰深的学术活动或话语而到达。而学术界也因“于丹现象”得以认识到大众的力量, 并会引发学术界对自身的再思考。
在“圣人思想”的“世俗化[7]”过程中, 出现了“儒学热”这一大众文化现象。
二、“圣人”的“世俗化”
对于大众来说, 孔子是个抽象而模糊的“谜”, 原因在于, 孔子本身“述而不作”, 而其他著述对孔子的记录也都未能详尽, 以至于我们无法勾勒出一个轮廓鲜明的孔子。而其思想和其身份的神圣化, 则让本身也生活于世俗社会的孔子的形象更加抽象化。
对于记录孔子、描绘孔子来说, 文字一直处于“霸权”地位。我们通过文字“想象出”的“我们的孔子[8]”。
2010年初, 《孔子》在国内各大院线上映。继于丹将“圣人思想”世俗化后, 电影《孔子》的上映, 则是将“圣人”世俗化的过程。电影《孔子》从筹拍到上映一路引来各方争议。“选角风波”、“对子见南子情节的争议”等等, 学术界、大众都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想象。
这次承载“圣人”世俗化的媒介是电影。电影从其最初诞生时候的以记录为主, 到后来随着电影理论、技术[9]的发展, 电影开始成为一种讲故事、表达观点的形式。对戏剧性、连贯性的追求, 让电影这一媒介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演绎”的逻辑。通过电影表现孔子, 和通过文字表现孔子, 是截然不同的。电影场景的真实性让人们容易将电影和真实相连;而被让·皮埃尔·欧达尔称之为“主体陷阱[10]”的电影本身的特性, 则告诉人们电影背后的意识形态色彩。
于是一个场域得以凸显, 这个场域类似于上面我们曾经提到过的“学术权威———学术大众”, 只不过在这里这个场域表现的大体是“电影制作方———学术权威———大众”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场域里, 电影制作方作为电影工业中的一分子, 受到电影工业自身运作的制约和政府部门的制约, 主要表现为商业目标和政治目标[11]上;学术权威则是把握着在文字上对孔子的解释权力的权威;而这里的大众, 则是分别相对于电影制作方和学术权威而言的大众, 是相对于这两方权力的一种反抗而出现的大众[12]。
在这个场域中, 如果孔子的形象被表现得过于崇高, 场景被表现得过于煽情, 则会遭致大众的反感, 就如电影中表现颜回溺水而死的镜头, 就遭到大众的非议, 而电影中孔子偶尔提到的“和谐”, 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 也是太过敏感的政治话题, 大众也因此联想到政府的和谐社会, 进而将其当作“宣传片”来抵制;而电影为了完成自身逻辑所进行的演绎, 比如将“子见南子”作为较为重要的镜头加以刻画, 无法让学术权威接受, 遭致诟病;而学术权威对孔子的神圣化想象和电影对于孔子世俗化的描述得到大众的认可, 则体现出了学术权威与大众之间的角力。
“圣人”的“世俗化”则将“儒学热”这一大众文化现象继续延伸, 在大众对社会力量的抵抗的过程中儒学才真正渗入到了大众。似乎矛盾与抵抗, 对于大众、大众文化、进而整个社会来说, 也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下转第125页)
摘要:从“于丹现象”到电影《孔子》, 孔子这位“圣人”慢慢走下圣殿。先是用其“思想”, 接着用其“本身”, 去接触“大众”所得以生存的“世俗社会[1]”。在这一层层的去神圣化的过程中, 靠着“神圣”支撑的场域在变化, 大众文化得以在场域的变化中一次次形成, 并在其与之抗争的力量面前角逐着文化资本, 获取着反抗的快感。本文试图描述并分析这一场域[2]变化的原因, 和在这一场域边和的过程中形成的大众文化。
关键词:大众文化,反抗,快感
参考文献
[2]场域 (Field) , 是布尔迪厄提出的一个概念, 它由不同位置之间形成的客观关系网络构成的开放性结构。不同权力或资本对应于一个位置, 因此场域中的每一个位置意味着各个不同的资本或利益, 意味着资本或权力在分配结构中的不同处境。差异性的位置之间形成了对抗和竞争的客观关系, 包括支配关系、屈从关系和对应关系等等。场域是不同位置之间的关系网, 每一位置受到其他位置的界定和影响;每一位置的变动、转换将影响到整个场域的结构。 (《文化研究关键词》p21)
[3]女性视角说《论语》惹争议?易中天力挺“美女主讲”来源:《北京娱乐信报》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19/5035041.html
[4]同上
[11]这部电影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通过电影导演胡玫的简介可以略知一二。胡玫, 女, 与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高希希等同为著名的第五代导演, 现任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国家一级导演。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69556.htm
世俗文化 篇2
一、课程标准
1.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2.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二、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影片欣赏”“小组合作”“鉴古评今”等活动形式,分析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盛,理解开放与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文字和图片,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描述和体验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领悟相关的历史观点和价值情感,能从具体史实和案例中提炼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色,通过对开放与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强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元朝时开放与交流的表现。教学难点:元朝时开放与交流的原因。
四、教学设计:出示马可·波罗像,猜猜他是谁?(学生答),你能说说他的情况吗?(学生答)
现在,让我们与马可·波罗一起远行吧!<马可·波罗中国游> 出示丝绸之路图,请学生结合地图,说一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路线。提示:路线应为“从哪里出发经过哪里到达哪里。”(学生讲述路线)
师:这就是丝绸之路,它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出示视频与问题,问:马可·波罗到达大都后看到了什么?从中感受到元帝国是怎样一个王朝?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视频,等一下交流彼此的收获。
提示: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如果前面的同学所回答的与你相同,且你有新的补充,请你以下面的方式来回答:“我同意以上同学的说法,此外,我还认为………”(生:元朝是个开放与交流、繁荣的朝代)
不久马可·波罗以其精明能干、年轻有为备受元世祖器重。于是他多次奉元世祖之命出使各地,并在扬州做官3年。
后来马可·波罗又游历到东南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在那里他看到了遍地的刺桐树和刺桐花,于是就问这是哪儿?(泉州)马可·波罗在泉州一住就是好几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一组图片来揭开谜底吧!出示泉州的图片进行简介。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P119-121与这组图片资料展开同桌合作学习,从而解决心中的困惑!(资料与问题见合作单)提示:同桌合作完成问题,然后推荐一人汇报交流。(生:…………)师:泉州是元代社会开放,中外文化交流繁盛的一个缩影。一晃17年过去了,落叶归根,马可·波罗就要回家了。〈马可·波罗回乡记〉
问:在泉州的他会选择哪一路径回家呢?(海路)出示陶瓷之路图,请学生结合地图,说一说马可·波罗离开中国的路线。(学生讲述路线)问:这条海路叫什么?又名什么?(海上丝绸之路,又名陶瓷之路)问:为什么他选择走“陶瓷之路”?(学生讲述理由: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泉州临海,季风的影响,陶瓷易碎,海运成本低……)
问:猜猜看,马可·波罗带回家的会是什么物品?(书籍、火药、指南针、造船技术、丝绸、瓷器、茶叶……)以相关图片来印证学生的猜想。
问:猜猜看商船送马可·波罗回家后带什么物品回国?(生:铜器、玻璃器、阿拉伯文化等)亦以相关图片来印证学生的猜想。问:从来回的物品中可以反映出什么?(交流是双向的,陶瓷之路也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沟通中西方之间友谊的桥梁,从此在西方,中国陶瓷开始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而外国人也开始把我们中国叫做China)。
〈游后感〉
从刚才跟随马可·波罗游历中我们感受到:元朝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朝代,通过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元朝与世界加强了交流,而这种交流是双向的。这一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当时中国与世界的繁荣,反过来,这样的繁荣又影响到元朝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边述边出示板书)(板书)
问:元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空前开放和交流的局面?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帮助老师解决这一难题(资料见合作单并结合课文内容)
提示:首先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然后组内交流,归纳意见;最后推荐代表,汇报成果。(生:……)师总结,出示答案。(元帝国的统治区域空前广大,扫除了诸多割据政权,交通的发达和畅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保障,创造了便利;朝廷容许和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政策……)
元朝的空前开放与交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的中国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期。问:元朝的开放与交流对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借鉴意义?(互相讨论一二分钟)生:……
师:巩固统一,发展经济,完善各项制度,引进人才与资金,发展交通,兼容并蓄,善用人才,民族平等,求同存异,共同繁荣,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创业……
宗教与世俗共舞 篇3
穆尔西与以往的总统截然不同,他出身平民,是一名工程学学者,曾在美攻读博士并执教3年,其子女拥有美国国籍。他同时也是穆斯林兄弟会的资深成员,热衷于政治,70年代末即加入穆兄会,是穆兄会政治纲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从宗教到世俗——穆斯林兄弟会
穆斯林兄弟会不是一个世俗的政党,而是一个跨国的伊斯兰组织。1928年伊斯兰复兴运动组织“班纳运动”在埃及成立,次年更名为穆斯林兄弟会。由于采取暗杀领导人等激进斗争方式,穆兄会于1954年被取缔,之后一直存在于地下,历经政府的数次镇压。80年代后其主张逐渐趋向温和,放弃暴力活动,与激进的伊斯兰组织保持距离,逐渐世俗化,间接参加议会政治,希望通过和平斗争实现伊斯兰社会理想。
作为在埃及存在80余年的政治组织,穆兄会有着深厚的宗教背景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深厚的宗教背景体现在其基本宗旨中——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础,在现代社会复兴伊斯兰教,建立伊斯兰国家,实施伊斯兰教法;以哈里发为统一象征,建立不分民族、不受地域限制的穆斯林世界社团,摆脱外国援助,清除外来影响。但穆兄会宗教的色彩在近年来的政治活动中有所淡化。广泛的社会基础体现在穆兄会延揽了社会中坚力量并且获得了下层人民的支持。如今穆兄会的骨干成员包括大量企业主、大学教授、商人、工程师、医生、律师等社会中坚力量。穆兄会组织严密,运转高效,名下拥有大量产业,包括工厂、商店、农场、旅馆、学校、医院、投资公司、银行、法律服务中心、大众传媒,等等,能够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和进行社会福利活动,如开办医院和学校以补充政府经费的不足、以其高超的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为底层社会提供救助等,受到底层社会的信任和好评。
埃及政治的世俗化过程
埃及的现代化是世俗化的过程,政治一直试图摆脱宗教的影响,但却又不时利用宗教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
1923~1952年是埃及现代化进程中的宪政时代,华夫脱党是宪政时代最重要的议会政党。宪政时代的埃及名为主权国家,实际上在诸多方面受英国殖民当局控制。宪政时代前期,世俗民族主义是埃及政坛主导的意识形态,政府致力于埃及的民族独立和现代化。但由于华夫脱党在实现以上目标中表现不力且逐步腐化,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埃及民众的价值取向逐渐由崇尚西方的世俗政治理念转变为回归传统的伊斯兰宗教政治理念,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的影响迅速扩大。
1952年7月,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发动“七月革命”,废黜法鲁克国王,1953年6月18日成立埃及共和国。埃及由此进人纳赛尔时代。纳赛尔政权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致力于捍卫埃及的国家主权和阿拉伯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纳赛尔政权推行所谓的社会主义革命,强调政府干预经济和发展民族工业。这一时期,自由军官们作为埃及政治舞台的核心控制力量,并逐渐转化为社会统治阶层。这一时期政府与民众之间缺乏沟通,社会不满逐渐积累。
1970年纳赛尔总统病逝,副总统萨达特继任总统。萨达特总统为巩固统治,顺应民众中重返伊斯兰的呼声,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强化宗教教育和宣传。为提升埃及实力,萨达特实行对外开放的新经济政策,70年代末,他主张与以色列和谈,这遭到了国内宗教极端人士的反对,最终遇刺身亡。
1981年10月萨达特总统遇刺身亡后,副总统穆巴拉克以98%的选票继任总统,之后又以绝对多数选票连任5届总统,执政近30年。其任期内大力推行世俗化,在稳定政局和外交方面颇多建树,经济领域的改革在其执政前期和中期也颇见成效,使埃及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由于其执政时期过长,因此后期政权缺乏活力,政治腐败、贫富悬殊、大规模失业等问题日趋严重,最终酿成了2011年1月的大规模游行示威,穆巴拉克不得不在2月11日辞去总统职位,将权力移交给军方。
对未来的展望
军方在埃及统治近60年,其力量在埃及社会盘根错节,虽然现在军方已向总统穆尔西交权,表示效忠于民选总统,不会代替人民成为立法者,但是军方与新总统的博弈却并不到此为止。军方依然是埃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势力,也是敦促总统走世俗道路最重要的保证。
反对党易做,执政党难当,一个党派成为执政党后目标和任务与其作为反对党时必然大有不同,因为执政后须对国内局势通盘考虑,也须直接面对国际压力,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妥协是政治的精髓所在,没有妥协就没有顺畅的政治运转。预计,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和国内各方力量的博弈,穆尔西总统应当不会逆世俗化潮流而动,而是会考虑社会经济状况,在世俗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并在具体政策上进行一定的调整,将伊斯兰教法中的有益因素吸取进来,以回应其选民和政党的要求,防止国家的过度西化。穆斯林兄弟会也会越来越向一个世俗化的政党方向演进。穆尔西总统近期曾说,不会把埃及建成一个伊斯兰共和国,将任命女性和基督徒为拥有实权的副总统。未来的埃及走向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国公民政治文化发展的世俗化 篇4
一、中国具备政治文化世俗化发展基础
首先, 市场经济为培养公民“自由”、“平等”、“法制”意识提供了肥沃土壤。美国政治学者科恩曾说:“严重贫困的群众, 根本无法获知参加公共事务的足够信息, 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讨论, 进行有效率的组织, 并接触他们的代表。”马克思也指出:“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 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产生的现实的基础。”过二十多年的改革,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 有力地促进自由、平等、法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这一发展过程促进了我国向公民社会的发展。
其二、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其政治体系活动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同群众同甘共苦, 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由此从政治制度上提供了我国公民政治文化世俗化的制度基础。
其三、我国经济体制打破了传统以公有制为主要经济基础的经济体制, 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集体经济、私人经济、混合经济和外企经济相结合的多种经济体制。各个不同的阶层和团体为了维护本团体的利益, 都不同层度的想通过参与政治的输入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用并使之扩大。
最后, 新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科技, 文化和出版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提高了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水平, 直接推动了我国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发展。
二、中国公民政治文化世俗化中的冲突
在现实中国公民政治文化世俗化的过程中, 仍存在冲突即不协调的一面, 这种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是广大公民对政治过程和政治活动不太关心, 或即使参与了政治也提不出多少期望和要求, 形成一种政治冷漠。1996年8月, 吉林总工会对全省100个企业近万名工人进行主人翁地位的调查时, “28.1%的人认为自己已经沦为雇佣劳动者, 18.1%的工人认为自己在企业中已经没有地位, 近一半的工人认为自己在企业中丧失了主人翁的地位”。虽然我国部分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渐萌发, 具有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的诉求, 但是政治体系却对这些政治输入作出有效反映, 出现输入多于输出的严重反差, 直接导致了公民主人翁地位的丧失, 对政治文化热情的减少, 责任感和能力感的降低。
其二, 是社会上有一部分人, 具有一定的政治知识、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可是在他们看来, 自己政治输出的影响力极其微弱极。中国公民政治心理调研组提供的调查资料表明, 对政治的戒惧心理还一定程度地存在, 有43.11%的公民对“对谈论政治问题, 我很谨慎”的观点表示赞同, 有相当数量 (约73.79%) 的公民对“政治上的事, 还是少介入为妙”的观点表示“同意”、“基本同意”、“我不反对”。究其原因, 在这部分人当中, 有50.95%的公民担心随便谈论政治问题会挨整, 有65.60%的人担心会被他人利用。
其三, 教育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作用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一项对广州市和哈尔滨市中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 两市中学生政治知识政治社会化的程度, 总的来说比较高。政治知识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政治社会化效果呈现重要性知识、权利类知识、制度类知识不均衡的状况。详见表l、表2、表3。
以上图表来自于:《关于哈尔滨和广州两市中学生政治认知社会化情况的调查和建议》李元书http://www.hrbexperts.gov.cn/baogao/2003/03.12.htm
三、如何促进我国公民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首先,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 努力的方向主要是尽量减少行政审批和行政干预, 切断权力渗透、控制市场的渠道, 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第二, 实行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育制度的创新。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进行大变革, 与时俱进, 实现从革命党的政治动员式的教育向执政党的国民教育和公民教育转变。第三, 搞好基层民主建设, 使基层民主的实践 (包括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 成为培养合格公民的大学校。
我国的公民文化的世俗化不是在中国传统经济和政治根基上自然生长出来的, 尚处在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 因此要提倡力行、提倡社会运动, 需要国家支持、精英领导、全民参与。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世俗化的变化。市场经济、政治制度、和经济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这一过程的进行。但是, 我国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发展过程却表现出许多缺陷。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自己的论述。
关键词:政治文化世俗化
参考文献
[1]李传柱:《改革开放与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的新发展》中共中央党校。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感悟世俗 篇5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虽然老师说过文章标题越小越好,但是,我觉得,我心里真的有很多话要说,小的标题不足以表露出我心里的语言。
我所在的学校,是所很出名的中学,但是我却不认为这学校和普通的中学有何区别。或许是因为这所学校曾经是由日本人赞助的吧。此中学非彼中学,上至校领导,下至班干部,个个猥琐不堪。记得我们学校因为十分的“好”,每隔几个星期都会有市里的领导、干部来检查。所谓检查,其实也就是来看我们这里的小学生表演集体舞。每到领导要来检查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总是叮嘱我们不准下操场去,我们很疑惑,但是每当班主任一脸堆笑地对校长说:“不会有人下去扰乱纪律”时,我们似乎明白了一半。当时的我很调皮,决定和同学们一起去见识见识这所谓的“纪律”。于是,我们乘着所有老师和校长一脸淫笑地看小学表演腰鼓时偷偷地趴在窗台向下望——那种景象的确十分壮观,极具美感。一千人身着一色衣服,腰间挎着腰鼓。“通通通!通通!通!”一边和着节奏扯着嗓子叫:“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这种表演一来就是一个多小时,有些小学生由于体力不支,渐渐喘着气,手也跟不上节奏,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惊奇没有一个小学生停下休息。我问旁边和我一起溜出来的兄弟,他很随意的摆出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眯着眼说:“你连这都不知道?小孩子们如果停下来了,回去老师得整死他!”我一怔,这一㊣怔住了2秒才缓缓低下头继续看,小学生们脸上满是汗珠,再看看领导,一脸淫笑地边喝茶边像看戏似的指指点点,班主任、领导、校长也一脸淫笑地向领导敬茶。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学。。。课堂上,和蔼的校长笑着问我们:“你们知道你们是什么人吗?”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小学生——!”校长听了,露出更加和蔼的笑:“很聪明,对了一半,你们不仅是小学生,还是祖国的花朵!”我们甜甜地笑了……思绪被打断,视线回到操场上,不是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吗?他们就这样对待祖国的花朵?
接下来,说说我们班的事。我们班人不多,也就五六十个人的样子吧。可是班主任不知道怎么选的,竟然选出一些媚上欺下、爱贪图小便宜的尖子生来担当各种职务。我们的数学课代表是一位女生,此女生成绩并非名列前茅,但其相貌特别,眼睛极大。或许这年头眼睛大也能博得老师的好感。此人上课时而玩手机,时而听课:下课时而和男生打闹,时而去老师那里打小报告。
世俗的女人 篇6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大多有着相似的表现方式,在描写男女情爱以及所产生的情感冲突中描绘女性形象,表达女性意识。在封建宗法文化背景下,女性作为他姓,一直是作为外在、附属、异姓而存在的,她们大多处于家庭和社会的边缘。而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努力从边缘向中心转变,她们在家庭中最终得到了主导权、她们获得家庭经济权利、她们敢于勇敢追求自己所希冀的幸福。在具体的作品中,《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梁太太是典型的家庭掌权者,她生活奢侈,骄奢淫逸,利用年轻的女孩获取年轻男性的注意,来满足自己的感情需求,这是典型的封建时代家长的写照;《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在多年的隐忍之后,成功地获得了家庭经济主导权以及子女婚配权;《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在面对生活的窘境中,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范柳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命运捉弄后,最终成就了一段世俗的婚姻,从另一方面来说,白流苏也获得了胜利和这场婚姻的主导权。
我们可以看到,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大多数都有着独立的意识,占据着家庭的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她们算得上是独立的个体,而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虽然在张爱玲的笔下这些女性并没有特别的高尚,有的甚至于拥有扭曲的价值观念,但是这种自始至终把女性当做独立的个体,力求在抛开父权主义的影响下,真实地还原和刻画女性形象的创新,可谓是进步的思想和女性为自我发声的成功。
虽然张爱玲小说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并不完美,甚至是庸俗的。但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也有过对理想女性的寻找和描绘,当然张爱玲所刻画的理想女性,她们大多数平凡而坚强,拥有着传统女性身上的优点,又具有现代女性的先进思想,她们一心追求自己的幸福,面对命运的不公,亲人的伤害,她们没有怨天尤人,毅然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半生缘》中的曼桢便是作者所认为的理想女性之一,她接受过先进的思想教育,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相信并坚持自己的爱情,在受到姐姐和母亲的联合迫害以后,她依然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即使面对男友的抛弃,她也没有因此放弃生活的希望。甚至到最后不计前嫌地赡养母亲,照顾侄子,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
类似的形象还有《茉莉香片》中的言朱丹等等。我们也许会发现,张爱玲所描绘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否是理想的女性形象,都没有得到圆满的爱情。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多处充斥着让人纠结的矛盾,一方面她想要冲破父权的束缚,为女性争取社会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却也在与男性的情感生活中苦苦挣扎。一方面想要将女性与父权社会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又描写了父权社会对女性所造成的伤害。一方面极力要表现女性对命运的抗争,另一方面却也让女性最终接受了既定的人生。正是在这些看起来矛盾而纠结的描写中,张爱玲塑造着一个又一个鲜活而又真实的女性形象,诉说着属于她自己的女性赞歌。而我认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张爱玲虽然致力于提高女性的话语权和社会地位,但没有失去理智和对现实的清醒判断。这世上的芸芸众生又有谁能够完全脱离社会世俗而独立生存,说她们是世俗的女人,我觉得更加准确的说,她们是真实的女人。
张爱玲能有这样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思想,除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她是女性本身以外,跟她的家庭背景和自身经历也息息相关。张爱玲出身名门,虽然到她的父辈家道中落,但却维系着以往的生活格局和礼乐制度。张爱玲的幼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优渥的物质生活,声势浩大的生活排场,而在这样的世家里生活的张爱玲自然也受着男尊女卑的思想迫害而不受重视。父母的结合是老式的包办婚姻,母亲常年旅居海外,成年以后因为自己的才气和弟弟的不争气而渐渐被父亲看重。但是对父亲略微的好感足以被父亲的毒打、逐出家门、断绝父女关系等磨灭殆尽。所以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男性在其中的形象实在不是很美好,甚至是丑陋的。这也跟作者对父亲的态度和思想息息相关,张爱玲曾经直言对于父亲没有好感。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男性角色不是从未出场就被作者“杀害”,就是懦弱、胆怯、好色、不上进、沉迷酒色,这些男性角色或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或百病缠身聊生于无。张爱玲的这种近乎于毁灭的男性角色设定真实地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经历。至于母亲,张爱玲在被父亲逐出家门后投奔了她的母亲。然而这并不是她想象中的母子团聚,终于回到了母亲温暖的怀抱,而是像林黛玉进贾府般的“步步留心,处处在意”,这对张爱玲的性格以及她的价值观念都有着莫大的影响,以至于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母亲的形象不是高大、温暖、充满母爱的,她们总是为自己打算,为了自身利益甚至可以对子女下手,为了填补自己内心的扭曲可以牺牲子女的幸福。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出,在张爱玲的创作中有着鲜明的自我特色,她往往会受自身的感情的支配去刻画和描绘人物,一个作家的人生阅历决定了他的风格,张爱玲也不例外,她独特的人生阅历造就了属于她自己的文学风格。
文学之于人类来说,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存在。每一位作家的笔下都是在勾勒和倾诉着属于他们自身的那个时代的生活故事,那是时代的烙印,就像张爱玲小说中的那些女人,今天的我们也许会觉得她们世俗,但她们确实是活生生的存在过。因为世俗,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更加难能可贵。
世俗文化 篇7
亨利·戴维·梭罗, 19世纪美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 28岁的他独自来到瓦尔登湖畔并在此生活了两年。《瓦尔登湖》就是他对这段生活后的作品, 它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 在与大自然水乳交融的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 向世人揭示了这样的人生真谛——一个人如果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 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梭罗生活的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 工业发展蓬勃, 经济增速迅猛, 但它却使人们普遍的陷于拜金主义思想之中, 物质与经济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梭罗对工业文明侵蚀人性心怀忧虑, 他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 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 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 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 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 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他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 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 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他曾说的“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在同时代的人眼中, 梭罗一直被当作一个行为怪异的人而得不到认同。一直到世纪之后他及他著作才得到了理解, 而现代人在浮躁、焦虑的人生状态中反思人生, 也越来越能体会到梭罗的睿智与深刻。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 (АлександрИсаевичСолженицын) , (1918年12月11日-2008年8月3日) , 苏联—俄罗斯的杰出作家, 苏联时期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之一。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曾参加卫国战争, 因作战英勇而荣获勋章并且衔至大尉;却又因敢于批判现实的言论而被劳改和流放, 长达11年;70年代后, 他实际上已成为与物理学家萨哈罗夫齐名的苏联“持不同政见者”;1970年10月8日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 “以表彰他在发扬俄罗斯文学的宝贵传统方面所显示的美学力量”, 由于苏联当局拒绝承诺他领奖后还能返回苏联, 所以索尔仁尼琴未能去领奖;1974年2月13日他被强行押上飞机驱逐出境, 直到1994年5月27日才结束了长达20年的流亡生活回到祖国。索尔仁尼琴著述颇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1916年10月》、《1917年3月》与《1914年8月》组成三部曲, 名为《红轮》, 这是目前世界文学史上篇幅最宏大、卷帙最浩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小说。它构成了俄罗斯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完整而又真实的重现了整个20世纪俄国和苏联的历史。他曾经说“作家绝不能以事不关已的态度去评论社会和自己的同胞, 他应该分担自己的国家和同胞所犯的一切罪孽的结果。如果你的国家的坦克曾在邻国首都的马路上进行屠杀, 那永不褪色的血迹将永远喷在你的脸上。如果在一个深夜, 在那些信赖你的人中有人被从床上推上绞架, 那绞索必然在你手上留下紫色勒痕。如果你国家的青年们懒惰而玩世不恭, 甚至吸毒、绑架, 那么你的呼吸中必然杂有污秽之气。我们谁能够大言不惭地宣布, 现在这个世界的弊病与我们无关?”很多西方人视索尔仁尼琴为与苏联当权者斗争的伟大文学家与英雄, 但索尔仁尼琴又抨击所有的民主派, 资本家, 个人消费者, 自由主义者等, 在他们眼中索尔仁尼琴是个难以理解和面对的人。在俄罗斯国内,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对他的争议从未停止过。因为他既不同“民主派”站在一道, 也不同“爱国派”站在一起——因为, 用他自己的话表述——他只与俄罗斯在一起。索尔仁尼琴比苏联活得更长了17年, 这个曾经被他抨击、开除他的公民资格并将他驱逐出境的超级系统, 已于1991年宣告解体。索尔仁尼琴似乎早已洞见了这一天的到来, 有人曾说“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 他代表了俄罗斯的良知, 正因为他的良知使他能够超越同时代人们的眼界限制, 超越政治压迫, 超越时代环境的局限, 而看清眼前、看到未来, 从而为世界贡献出了一笔无比丰厚的文学财富, 虽然他的一生饱经磨难, 却为人类的前行之路点燃了一支明亮又温暖的火把。
还有许多伟大的作家, 无论是有生之年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 多年后却被奉为现代主义开山鼻祖的卡夫卡;或者是承受着同代人们的不理解和排挤, 却有毫无保留的著就《忏悔录》的卢梭;又或者是身后数百年才为人所理解, 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皈依的象征的, 被成为“千古隐逸之宗”的靖节先生, 等等, 他们生前都曾饱尝孤独, 他们是思考者、是践行者、是引路人, 他们也许都曾经历过卞和一样的痛苦, 他们的孤独, 正是来自于他们的超越, 超越了世俗趣味乃至文化环境, 以此点亮了人类精神前进的火把。
参考文献
[1]张丽军, 梭罗.生态文学的开创者[J].长春大学学报, 2007, (5) .
[2]浦立昕, 梭罗.生活观的意义及影响[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 .
[3]王庆平, 杨丽艳, 索尔仁尼琴.写作主题与艺术特色[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8) .
[4]张俊翔, 索尔仁尼琴.的坚守与孤寂[J].中国图书评论[第一期], 2007.
世俗文化 篇8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实际上正是莎翁在文本中让读者思考“死”的基督教意义所设置的情节.生活在十六世纪的英国, 莎士比亚象大多数人一样, 没能跳出基督教世界观。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个真正的教徒, 因此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当时先进文学所共有的那种反封建桎梏, 争取个性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强烈的时代精神, 同时又存在着明显的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李尔王》中, 莎士比亚正是通过“死亡”的结局势这部悲剧超越了一般的道德教训而赋予作品更加深刻的内涵, 体现了作者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基督教传统中的美德而形成的关于生命, 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更深刻的思考。
一、基督教《圣经》对死亡的理解
按基督教经典《圣经》对死的理解, 我们便可明白莎士比亚让义人考狄利亚与那两个恶魔式的姐姐一同死去的情节并不是胡乱拼凑的。此情节正是莎翁为了让读者对“死”的基督教意义有所思考而特意设置的情节。此情节原型恰恰源于“耶稣和两个强盗同钉十字架”。
同时, 基督教对这三个人各自“死”的意义, 以及灵魂的归宿也有着不同的阐释。《圣经》中的“死”一般分为三种:1) 肉体的死亡, 就是人的身体与灵魂的分开。这种死亡因灵魂和肉体的分离而死, 也会因灵魂和肉体的再次合一而复活, 这就是基督教的复活论。根据基督教的传统, 如果一个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那死后必将进入人人渴望进入的“天堂”。因此此时我们可以说尽管他们的肉体死亡了, 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因此进入了真正的“乐园”, 在“乐园”里得以“复活”并获得了“永生”。因此从基督教的角度来讲, 他们的死不是上天的不公, 而是上天对他们的肯定, 毕竟肉体的短暂存在是无法与精神的永生相比的!2) 灵性的死, 就是人在属灵生命上与神可以恢复的分离.这二种死和第一种死一样都有复活的可能。如:与耶稣同上十字架的两个强盗的灵本是与上帝分离的, 也就是说他们的属灵生命本来已经死了, 但其中一个强盗在最后一刻“信靠”了耶稣, 于是耶稣对他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 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这时这个强盗的属灵生命就复活了。3) 永远的死, 就是指人落在地狱里, 永远与神的分离。第三种死是指灵魂永远与上帝分离, 灵魂不能复活, 没有希望, 只能在火湖里接受永远的惩罚。那个到死还讥笑耶稣的强盗和死不悔改、执迷不悟的高纳里尔和里根的最后结局一定会使有基督教信仰的读者联想到这种“永远的死”。他们的死是一种坠入深渊、毫无指望、灭绝性的死。
二、从基督教传统解读考狄利亚之死
考狄利亚是李尔王的第三个女儿, 是这出悲剧主人公中正面人物的代表, 她留给读者的是诚实, 真挚, 忠诚, 正直的完美形象。她不像她的两个姐姐那样为了获得巨大财富而极尽逢迎之能事。在王权和父权的重压之下仍然坚持己见, 诚实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她爱她的父亲, 但她也会爱她的丈夫, 她不可能只爱她的父亲。
除此之外, 考狄利娅这一人物更多的是以一个理想的基督徒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她的命运与基督教传统中“磨难——死亡——复活”的模式相吻和。她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那样诚挚无私的爱着她的父亲, 即使被父亲无理的遗弃, 仍默默忍受, 毫无怨恨, 甚至还让她的姐姐们“好好对待父亲”, 并说:“要是我没有失去他的欢心, 我一定不让他依赖你们的照顾”。当她知道了父亲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处境悲惨时, 更是悲痛万分, 并立即“出师”, 尽管这很危险甚至会让她付出生命的代价, 她却毅然替她的老父“支持正义”。这更是表现出了耶稣基督曾经表现过的那种为了拯救人类默默付出死而无憾的美德。因此, 当她最终为救父而被缢死, 不禁使人联想到了那个熟悉的画面:耶稣基督为拯救人类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情景。如果说十字架上的耶稣全身发出了神圣的、让世人顶礼膜拜的万丈光芒, 那么, 被缢死的考狄利娅也因此带上了一层耀眼的光环, 并充满了“神性”而更加“神圣”。她的一生就像耶稣基督一样是得到上帝嘉许的。她不是因此自己有罪而死, 而是像耶稣一样是为了拯救他人而被害的。因此, 她的肉体尽管已经死去, 但她的精神却必将在世人的心中“复活”, 并获得“永生”。
三、考狄利娅之死的基督教意义
由此可见, 在这部伟大的悲剧《李尔王》中, 悲剧主人公考狄利娅尽管以死亡作为结局, 但在基督教传统中, 这并不是悲惨的结束, 相反, 这预示着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 以及精神的“永生”。按照《圣经》中对死亡的分类, 第一种“死”对异教徒来说就是叫他们失去一切认为是美好的事物, 接受神的审判, 最终被抛在地狱里承受永远的惩罚。但对行为端正的信徒而言, 死亡就是对痛苦人生的一种解脱, 使他们进入一个更美好的境界, 享受永远的福乐。《圣经》中的耶稣死后灵魂回到了天堂和圣父的怀抱。考狄利亚也像耶稣一样为“义”而死, 所以她死后也像耶稣一样, 不但受到了人们的敬重和怀念, 而且也回到了父的怀抱之中, 灵魂得到了永远的福乐和超度, 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喜剧, 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悲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这里似乎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和人生价值得思考:短暂的肉体的存在与崇高的精神的永恒哪个更有意义?作者显然选择了后者。因此把考狄利娅的死仅仅作为一个悲剧来看至少是不完整的, 作家更强调的是她精神的永生。
除此之外, 考狄利娅的死还在宗教层面上给了人们希望。我们都知道耶稣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但他的死并不是他的事业的终结, 相反, 他的事业比过去还要蓬勃, 那个上帝应许之国还要建立, 不久耶稣就会回到世上来完成这个事业。与此相似, 考狄利娅等人的死也预示着他们希望打破这个“现在只是一些阴谋、欺诈、叛逆、纷乱”的“丑恶”的世界, 并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的愿望也终将得到世人的支持。在故事中, 这个理想的实现是有希望的.奥本尼和爱德伽就是这一希望的继续。他们作为正面人物在同敌人的斗争中幸存下来, 而且声称:“不幸的重担不能不肩负”, 他将“培养这已经斫伤的国家”。他们给人们带来了现实的希望。
四、小结
生与死”是《圣经·创世记》神话里的中心话题,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也反复出现。如何理解悲剧主人公的死, 尤其是代表着“善”的人物的死, 对于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深受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影响, 莎士比亚对“生”与“死”这一问题的理解也就带有了一定的宗教色彩。在基督教观念中, 人在现世的层面上是有限的, 只有超验的精神性存在才使人的存在具有永恒的终极意义。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 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好人”却最后死去等诸如此类的结局。, 其目的主要是通过他们肉体的死亡来反观和突显他们精神的永生, 这也正体现了作家对剧中主人公崇高精神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因此, 我们在解读莎剧《李尔王》中的悲剧主人公的“死亡”命运时, 应注意把它放在基督教文化传统这个大背景之下, 不仅要看到悲剧主人公肉体的死亡, 更应该看到他们精神的永生。
参考文献
归顺自然看淡世俗与生死 篇9
【本经】
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凶。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王, 王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没身不殆。
【臆解】
消除所有欲念, 达到虚空的极致, 保持内心平静, 守神归一, 透过世间万物生发的表象, 我观察到它们回环往复的运行规律。草木初生, 叶绿花繁, 最终又都枯萎凋零, 各自回归于本根。叶落归根可以视为寂静, 这种寂静也便是回归到生命的初始状态, 万物最终回归生命静寂的初始状态即是永恒, 懂得这永恒的自然法则才可以称为明道。不懂得生命的这种永恒法则, 轻举妄动, 胡作非为, 最终就会导致灾祸降临。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了生命及其法则, 才能做到胸怀宽广, 顺其自然地无所不包容;心广而能容, 才能明辨是非与高下, 做到公正而无所偏私;公正无私者, 才能治身与正人如一, 得到民众的拥护, 乃至于成为天下之王;君临天下, 依然能做到正德修身, 才能与天地相通相融;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则德亦与天地相合, 内心淡定至于虚无之极致, 这才算是得道;化道于心, 融身于道, 穷极虚无, 那便是永恒之境;有容而后能公、能王、能天、合道, 四者齐备, 则可谓生命与天地齐同, 就算身形寂灭亦无危殆。
【评说】
说到“没身不殆”, 一般世人会心存疑虑:那怎么可能?甚至于会把它当作是胡言乱语。可另一方面, 后世的道教信徒却是深信不疑, 并且缘于这一点而求所谓长生不老之术。自先秦以来, 历代都有所谓炼丹之士, 以为炼得仙丹就可进入极乐仙境。这两种态度, 其实都误解了老子, 与老子的思想本意相去甚远。这里, 老子要表明的是什么观点呢?人, 只有透彻地了解了生命, 穷极虚无, 才能顺其自然地生活, 无妄见, 无妄言, 无妄行, 才能把生死看开看淡, 生则生, 死则死;把得失看轻看透, 得则得, 失则失。如此, 则生有何欢, 死有何惧?则得有何喜, 失有何悲?很显然, 这里讲的是修心养性, 很多人都可以做到, 不是那些无知的道教徒们所孜孜以求的修身之术。《庄子·养生主》里记载:老聃死, 秦失吊之, 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而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 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 有老者哭之, 如哭其子;少者哭之, 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 必有不蕲言而言, 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 忘其所受, 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來, 夫子时也;适去, 夫子順也。安时而处順, 哀乐不能入也, 古者谓之是帝之悬解。”无论生死, 皆视为自然, 如此超脱, 才可谓深得老子思想精髓。
第十七章
【本经】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臆解】
君主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有如下几个层次:最好的, 也即是社会政治最清明理想的时候, 君主“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百姓仅知道有君主的存在, 视君主如常人, 非神亦非仇;其次, 君主有所施为, 其德可见, 恩惠可以称道, 所以百姓拥戴并赞颂他;再其次, 君主以威治国, 以刑罚统驭天下, 百姓便有所畏惧并敬而远之;最坏的, 君主无德失威, 百姓就会轻慢他, 甚至在心里咒骂他。君主不能取信于天下, 百姓也就不以诚心侍奉君主。要慎重啊, 作为君主, 一言一行都不可以随便。功业成就了, 百姓无需感念君主的功德, 都认为那是自然的事情, 这才是君主与百姓同心同德的理想政治社会。
【评说】
对于“太上下知有之”的那种理想政治社会, 我不敢向往, 或许, 只有让人类回归到原始状态, 才有可能出现吧。因为人性便是这样:没有谁不喜欢听赞扬的话, 没有谁不想得到他人的敬重。我自己也不例外, 尽管也知道, 那些其实于我并无益处。那么, 就让我们一起祈求“其次亲而誉之”的社会的到来, 让我们拥有值得亲爱并赞颂的领袖吧。作为国家最高领导者, 也不妨想想, 我能让天下百姓“亲而誉之”么?如果不能, 可否思考一下, 应该再做些什么或是不应该做什么?
第十八章
【本经】
大道废, 有仁义;智慧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
【臆解】
自然的大道不能通行于天下, 人们便开始倡导仁义;智慧被世人认同, 虚伪与奸诈也就相伴而来;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睦, 人们才想到以孝慈来维系社会关系;社会混乱, 政局动荡的时候, 便有忠义之士出来匡正除邪。
【评说】
端坐在书桌前, 闭上双目, 清除世俗杂念, 让我们回到太古时候吧:原野里, 草木生发, 各种动物杂然相处, 遵循着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然各取之有度, 无损于自然的平衡。作为其间的一个群体, 人类亦遵守这一法则, 有所获而生则幸, 被捕获而死亦为常事。父子相承, 母子相亲, 兄弟相和, 夫妇相顺, 一切皆来得自然, 无任何造作与伪饰, 天下无所谓君主与政治, 各相安守, 太平无事。当此之时, 何来仁义与孝慈之说?哪里需要智慧与忠臣?回到现实中来, 人类发展到今天, 可以说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只能往前走, 不可能倒退到原始时候。然而, 我们不妨常让心灵流浪, 回到人类的出发点, 在自然中去感受生命, 觉悟人生的真谛。当此之世, 人们若能谨记孟子的话:“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依儒家的道德观修身养性, 或许不失为自救之策, 从而让世间多一些自然的人性, 少一点勾心斗角, 多一些自然的闲适, 少一点辛苦忙碌吧。
第十九章
【本经】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此三者, 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臆解】
屏退圣贤理想, 抛弃智慧, 归于无为, 民众便会获得百倍于今的福利;断绝仁爱思想, 丢弃信义, 崇尚自然, 民众就会恢复天然孝慈的本性;拒绝机巧主张, 不刻意占有物质财富, 精神归一, 盗贼也就销声匿迹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样东西, 都是人为的诈伪文饰, 不足以用来教化百姓, 所以还是要让百姓的思想归于大道:当抱素守真, 不尚文饰, 笃朴处世行事, 减少私心, 淡薄名利欲望, 去除浮华, 弃绝学问, 方可至于无忧无虑。
【评说】
老子主张质朴, 反对追逐华美, 在他看来, 凡耗费大量人力与物力而生产的精美物品, 实则于人无所用, 当不得衣食, 所以要求世人“见素抱朴”, 此诚至言。然而, 人性总是追求新奇与华美, 所以这话便成了耳边风, 没人听得进去, 老子也几乎变成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当今之世, 物品可谓极度丰富, 可真正于人有益者又有多少?疯狂的创造与生产, 损耗资源, 破坏环境, 更是后患无穷。如此想来, 人类还是宜抑制私欲, 奉行“无为”。不过, 从另一方面来说, 对于巧利的追逐, 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丰富了人类的文化, 比如古代贵族的奢侈用品, 不都成为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么?
第二十章
【本经】
唯之与阿, 相去几何?善之与恶, 相去何若?人之所畏, 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 如享太牢, 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 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 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 我独昏昏。俗人察察, 我独闷闷。惚兮其若海, 恍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 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
【臆解】
世事纷乱, 顺从与抗逆又有什么分别?美善与邪恶又有什么差异?有道之人所畏惧的, 我们不能不心怀畏惧。而世俗人心浮动, 无所归依, 我看不到出路在哪里。众人皆放纵情感与欲望, 就像是饿了急着去分享祭祀时的太牢, 也像是一到春天便急忙登高赏景。只有我甘于淡泊, 不敢纵情声色, 像是还不会发出笑声的婴儿, 没有情感、知识与欲望, 熟睡在摇篮之中, 任人摇晃, 像是无所依凭。众人皆有所余积, 唯独我像是被万物所遗弃, 一无所有。我只知守一而不移, 完全是愚人心态, 真是愚钝啊。世俗之人仿佛什么都明白, 我独昏昧无知;世俗之人仿佛洞察天下万事万物, 我独昏暗不明。行走在世间, 我就像是在海浪上漂浮不定、不知归止的一片木叶。众人都各有各的事情, 而我独无为, 还迟钝愚笨并且浅陋, 不肯随波逐流。世上也只有我与众人不一样, 看重并求索生育万物的大道。
【评说】
如果说第十五章是行道者的精神素描, 那么这一章展示在世人面前的, 则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行道者了。他洞悉天地之奥, 有无与伦比的智慧, 却不懂得融身于现实生活, 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对世事一无所知, 不知名利为何物, 不懂得追逐物质的享受。在纷纷扰扰的尘世, 他只是静静地立于一隅, 默默地观察着, 思考着, 天地万物与人间万事都在心中又似乎都与自己无关, 有时竟浑然忘却身在何处, 甚至分不清物我之别。你要说他痴傻吧, 他却视通万里, 思接千载, 神游天地之外。这是怎样一位遗世而独立的老人啊, 难怪后人尊奉他为神明。
第二十一章【本经】
孔德之容, 惟道是从。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自今及古, 其名不去, 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臆解】
于物与人而言, 最高德行的具体表现是遵循大道, 顺着天然的品性而生存。道作为一种事物而存在, 却又恍惚不可捉摸, 无固有之形状。虽然恍恍惚惚不可捉摸, 但人们能感知它的影像;虽然隐隐约约无固有之形状, 但它又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道虽深远不可见, 但万物因之而生, 其中自有精气神。道之精气纯真无诈伪, 是实实在在可以信赖与效验的。自古及今, 道不曾泯灭, 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 万物亦凭借它的精气而生发。我怎么知道万物因道之精气而生发呢?究察眼前万物生发的规律便可知晓。
【评说】
一直在论道, 可到底什么是道呢?于是, 老子作了这样的描述: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 却又恍惚不可见;要说它虚妄, 它又有精、真、信, 万物皆因它而生发。对此, 庄子在《知北游》里如是说:“有先天地生者, 物邪?物物者非物, 物出不得先物也, 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 无已。”显然, 在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认识中, 道就是天地间既实在而又抽象的规律。但在当时, 他们也只能那样对道进行解释, 一般人还是难以理解, 不然也就不会有后世儒家所标榜的伪道德了, 也不会有那虚无不足信的道教了。只有到了近代, 随着科学的发展, 人类认识到天下万物与世间万事皆有规律, 天地皆依规律而运行, 这时以规律来解说何谓道, 也就简明得多了。当然了, 这怪不得老子, 在当时条件下, 他能对道作出这样精准的描述, 已经相当难得了。毕竟, 他终究是一个人, 并不是所谓的神。另外, “以此”的后边, 我总觉得应该还有一段话才完整。帛书本的后边就把第二十四章置于其后, 这不妨作为一种参考。
第二十二章
【本经】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臆解】
树木弯曲可保全, 人能曲己可求全;枉屈之木可矫正而直, 德亏之人亦可成正直之士;地势低下而水流注, 品德谦卑而道归往人归附;器物残破了会被更换, 不弃敝旧者则常能自新;每次少取, 可以常有所得;拥有太多, 则会陷入迷惑。所以圣人谨守大道, 作为天下的法式。不只相信自己所见, 常能借助于他人的眼睛, 才会看得更明白;不自以为是, 常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更能彰显自己;不自取其美, 常能与人分享, 才能得到拥护而成功;不自高自大, 鄙薄他人, 才能取人之长日有进步。正因为不与人相争, 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与之争锋。古人所说“曲则全”这句话, 哪里有半点虚假啊!确实明白这个道理, 则遇事不会与人相争, 可成为天下之所归, 众望之所属。
【评说】
论新闻的世俗化 篇10
新闻世俗化的涵义
世俗化的概念有两个基本意义:“其一是随着科学的发展, 普遍主义与理性原则取代神学教条;其二是指一种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 注重现世的善的生活, 而不是来世的生活方式, 世俗化表明信仰力量的消解和宗教禁忌的瓦解”。因此, 世俗化就是肯定现世生活、肯定感官享受、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具体功利为追求、以感官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 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尺度。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新闻世俗化, 即是以大众为收视对象, 采用平民的视角, 站在百姓的立场, 报道与大众利益密切关联、满足大众心理感官需要的新闻。大众的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 也包括安全、公正、道德、荣誉、审美等社会价值利益, 而心理感官需求则是人们对事物的好奇、趣味等的心理满足。
新闻世俗化的原因
受众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新闻信息的接收者由原来体制下的受众变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消费者。人们为了缓解生活和生存的压力, 宣泄情绪, 在筛选信息时, 增加了对能传达出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结合、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软新闻的需求。
政策体现。随着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全面贯彻,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的提出, 给关注民生、体验民情、反映民意的新闻世俗化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党中央强调, 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 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2003年3月, 《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大力减少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 将重要版面、黄金时段让位给群众和基层, 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2003年8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科学技术发展。电子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完善, DV等数码产品的普及, 标志着21世纪进入了“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 也促进了新闻世俗化的进一步发展。河南电视台《DV观察》是一档电视杂志式的DV专栏节目, 由普通百姓用DV拍摄。所有节目在整体上表现出纯现场的原生态展现和无配音播报, 以绝对的平民视角, 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 记录人生百态, 反映社会万象。
竞争的结果。面对新闻行业激烈的竞争, 本土化和贴近性成了地方节目最强有力的竞争武器, 而新闻世俗化盘活了本地新闻资源, 在接近性、贴近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化优势。2002年以来, 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这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到了各自合适的定位, 在内容上独具区域性, 贴近本土受众, 真实并具有服务性, 彰显出浓重的人文关怀, 激起受众的地域心理认同, 进而为广大受众接受并认可。
新闻世俗化的特征
个体性。新闻的世俗化让新闻叙事策略正逐渐走出单一的“宏大叙事”而趋向于个人化即“私人叙事”。总体趋势是由关注事件到关注人物的重心偏移。其中对人物的关注, 由关注群体转向关注个体;由关注社会精英转向关注普通百姓;由关注衣食住行转向关注喜怒哀乐。“宏大叙事”不再居于强势地位, “个人”开始成为叙事的主体。
区域性。新闻世俗化对于地域性的强调已成为一种竞争性的策略与价值诉求, 通过对区域性资源的充分开掘与利用, 激发区域性受众的价值认同。新闻世俗化既是各区域表现自己的题材, 也是媒体实现价值的题材。在各媒体竞争中, 由于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不同, 新闻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比如说武汉民生新闻、南京民生新闻以及成都民生新闻, 这些都是无法克隆的, 凸显了区域媒体的优势。
娱乐性。我国的新闻世俗化现象, 明显带有社会转型期的特征。一方面是媒体的市场化改革, 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发行量、收视率的追逐;另一方面, 我国正处于转轨与转型同步的特殊时期, 社会市场化程度不高, 发展不平衡, 受众的信息需求层次和种类差别很大。娱乐化现象成了媒体争夺受众的一条便捷途径, 因此在媒体实际操作中, 各种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灾害事件、花边新闻成了报道的内容。有的甚至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中挖掘出娱乐价值, 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的道路。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趋向, 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对改变说教式、僵化式报道模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增加了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互动性。以往媒介将既定的价值或者观念, 通过自己搭建起的话语平台传播给受众, 然后说服受众来接受。整体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单向度的, 民众 (受众) 始终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而新闻的世俗化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话语平台, 将受众的话语引入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之中, 实现价值观念的“互动”。民众的话语权通过媒介平台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障。
新闻世俗化的缺陷
琐碎化。一些媒体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普通琐事上, 满足于各类原生素材的堆积。大到突发事件, 小到个人纠纷都详加报道, 结果新闻成了百姓琐事的堆砌。连篇累牍, 日复一日如此, 最终造成了受众的审美疲劳。现在大多民生新闻节目在被异化的理念的指导下, 将有限的新闻资源聚集于残缺不全的、价值低下的琐碎事件的记录, 将吵架、纠纷、口角等鸡毛蒜皮之事, 以及打、砸、抢的新闻通过屏幕予以放大, 给观众呈现出的是“乱哄哄”的“拟态环境”, 这种环境导致观众对社会的认识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 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表面化。琐碎化必然导致表面化。在报道事件当中, 一些媒体无暇分析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 只在事件的表象上做文章, 抢一时之先, 吐一时之快, 对媒体的责任和义务置之不理。因此, 报道形式过于单一, 风格日趋雷同, 丧失了个性和对受众的吸引力。受众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中, 就会降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并且在休闲娱乐中淡化或放弃了理性判断和世界观重建的意愿, 放逐了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真善美的价值判断, 逐渐对社会现实产生麻木心理, 进而丧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能力。而与此同时, 媒体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求新闻的表面消遣价值上, 也会使得新闻媒体丧失社会责任, 弱化其社会功能, 削弱其舆论监督引导作用。
庸俗化。为满足受众简单的娱乐心理, 一些媒体刻意展示难登大雅之堂的花边新闻和市侩新闻, 大大降低了新闻的品质和格调。例如某电视台关于“莫斯科人质事件”报道中, 竟然开展短信有奖竞猜“有多少名人质”。一些娱乐新闻、体育新闻也热衷于报道明星名人的隐私, 有的甚至还滑向恶俗。
窄众化。现在大多数媒体错把“民生”当“市民”。“民生新闻”中的“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 所有具有公民权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 包括市民和农民。但是, 许多“民生新闻”电视节目中的“民”是有局限性的, 所谓“民生新闻”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市民新闻”, “民生新闻”所遗忘的农民, 恰恰是最庞大而且是最需要媒体关注的弱势群体。媒体不能忽视他们作为新闻主体的重要性, 他们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与“三贴近”原则背道而驰, 这也会使媒体津津乐道的平民视角、人文关怀显得苍白无力。
同质化。由于新闻世俗化的准入门槛较低, 市场容量有限, 导致了许多新闻媒体的内容大同小异, 经常会碰到从标题到内容以及结构完全一致的新闻, 媒体千人一面。新闻的同质化还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 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这样, 媒体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 而且这样的市场份额不可能是一个相加的关系, 有可能是重叠的关系, 甚至也可能是相减的关系。各家媒体传达给受众的也只能是重复的信息。
新闻世俗化的发展
为了避免新闻世俗化的缺陷, 推进新闻世俗化的健康发展, 应该从加强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 政府要发挥其宏观导向作用。 (1) 舆论导向。媒介是实现社会舆论导向的阵地, 在政府的舆论宏观调控中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要改变以前硬性监控的模式, 政府的主流舆论导向, 一定要从媒介的实际出发, 探索媒介的常态增量空间, 增加政府调控的可信度和质量。 (2) 法制导向。通过加快新闻立法的步伐、加速新闻传播相关法律的起草, 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 明确媒介及从业人员的职责与义务。依法对新闻媒体实现有效监管, 减少媒介发展的“制度壁垒”。
第二, 媒体要加强自身的调整。 (1) 发挥自身优势, 找准独特定位。随着受众通过大众媒介满足获取信息、接受知识、了解社会等基本需求后, 高层次的归属感、信任、尊重、审美、娱乐、自我实现等需求进一步凸显。今后媒体的定位重点应当放在较高层次的“自我”、“超我”需求的开发与满足上, 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本我”层面。 (2) 报道内容要深化。要抓住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挖掘其与民生的深层关系, 注意从民生的视角采访、写作、编辑, 突出服务性、时效性、贴近性。新闻节目要引导观众寻求积极向上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不是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和心理失衡;要给观众以希望和力量, 而不是消极悲观甚至失望;要尽量做到不把所有琐碎的生活问题都作为民生新闻加以报道, 而是把生活中发现的有着相同实质的琐碎线索进行梳理和挖掘, 使琐碎的线索变得有价值和有意义。 (3) 报道形式要创新。新闻媒体要力避跟风和模仿, 力避形式内容的雷同和单一。媒体采编队伍要提高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分析能力和驾驭能力, 在以质取胜的同时, 突出个性和创造性, 形成自己的特色。 (4) 加强新闻媒体的行业自律与从业队伍建设。在政府加强他律的同时, 新闻媒体也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强队伍建设, 首先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媒体的总体道德水平和社会道德的发扬与保护。其次是加强职业教育, 包括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此外, 还要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整体协作意识, 使其端正从业态度, 尊重事实,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新闻媒体担负着巨大的责任,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因此必须克服新闻世俗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
参考文献
[1].尹学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世俗化发展之趋向》, 《学术探索》, 2004 (4) 。
[2].姚劲松、郭辉:《从生存规律分析民生新闻的现状及突破》, 《学术前沿》, 2006 (7) 。
[3].赵振杰:《新闻的世俗化及其走向》, 河南大学, 2003年硕士论文。
[4].岳健能、房尚文:《“新闻娱乐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新闻知识》, 2008 (12) 。
婚姻“世俗”才幸福 篇11
最近,我发现自己新添了一个毛病,具体症状是:每天早上8点,我都会在门口借着穿鞋的机会磨蹭时间,直到听见隔壁的门响了并且有了说话的声音,才像打了鸡血一样赶紧冲出去,然后装模作样地跟人家打招呼:“啊,您早,准备上班去啊……”
对象是我的邻居,一对30岁出头的夫妻。再具体点,我想见的是那位挽着丈夫胳膊、把眼睛笑成两个月牙的准中年太太。
这么做似乎很没意思,我已经34岁了,在一家效益不错的企业里当高管,社会地位、经济收入都不错,可我就像有些电视连续剧里的猥琐大叔那样,“迷恋”上了邻居家的太太。更让人感到没有意思的是,这位太太既不美貌,也不年轻,身材敦实,皮肤粗糙。而且我怀着“阴暗”的心理探知,这对夫妻几个月前才从郊区来到市区,衣着打扮也略嫌土气。
我是想说什么呢?其实,我是想说,她真的不是一个从外貌上能让男人迷恋的女人。可她到底哪一点吸引了我呢?或者说,我到底喜欢她什么呢?我细细想了想,觉得应该这样说:她给我的感觉,像北方家庭蒸出来的大馒头,模样或许没有饭店里的点心精致、好看,但是实在、扛饿,对于饥肠辘辘、奔波劳碌的人来说,咬上一口这样的馒头,那劲道绝对胜过饭店里那种华而不实的点心。
在分析了自己的心态后,我内心一阵惭愧,我是不是太猥琐了?
在没有遇到她之前,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男人。算来结婚也8年了,好歹走过了世俗所说的七年之痒。
但是,我必须承认,结婚前,我只了解女人的身体,不了解女人的灵魂。而我老婆韩悦,条件真的很好。她今年33岁,嫁我时25岁,刚研究生毕业,是某艺术院校舞蹈教师兼某艺术团体的舞蹈演员,主攻民族舞,什么新疆舞、蒙古舞、孔雀舞等,其他舞蹈多少也都会一点。
现在想来,我对她一见钟情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虚荣!20多岁的年轻女孩子瘦瘦的,穿衣服特好看,又有舞蹈家的清高气质,于是像我这样正常的男人就被迷住了,半年后我们结了婚。
不是不知道韩悦有在政府部门供职的父母,她从小娇生惯养;不是不知道她从来十指不沾阳春水;不是不知道她袅袅婷婷娇娇弱弱需要人疼爱。但我以为,随着岁月流逝,小姑娘最终会成长为忙着刷锅洗碗的贤妻良母。
以韩悦所受的高等教育和看似良好的家教,我以为她是绝对有这个潜力的。
可惜,事情并没有朝我希望的方向发展。有句老话:活到三十还没断奶。我确信这句话是专门针对我那个高雅老婆说的。她婚前靠父母,婚后靠老公,自己从来不为家里操半点心。
结婚的时候,买房、装修、买家具、跑礼仪公司,包括蜜月旅行都是我一手操办的。她妈妈说了,闺女没吃过苦,这种事情少干点是幸福,总是干就是不幸了。我那时工作没有现在这么忙,她的艺术家脾气又让她买东西时挑三拣四,最后时间耽误了,啥东西也没有买。算了,还是我来。就这样,家里的大小事情我全包了,一直至今。
平心而论,她也曾想帮我,但上学上到25岁,刚毕业又回到学校,环境单一,几乎什么都不懂,看我忙得脚不沾地,她甚至不懂得给我倒杯水、擦个汗什么的。
婚后才发现,我真的是搞不懂女人。韩悦喜欢浪漫,每年过生日都要我给她买礼物、照纪念照,情人节要送花。结婚前几年,我坚持下来了。可过了30岁,事业起步,应酬多了,忘性会大吧。再说结婚几年了,老婆身上哪儿有个斑我都熟悉得要命,还有什么可浪漫的!
不是我抗拒浪漫,我是抗拒把“佐料”当“正餐”,所以每次要完成她做出的这些规定任务时,我的内心都一百个不愿意。特别是每年“三八”节,她都要我到她学校接她,还要带一大束花。有一年我忘了,她三天没和我说话。
纯粹的形式主义,真的这么有意义?我不是个沉闷的男人,自认为性格外向,喜欢跟人逗乐、耍贫嘴。但在韩悦面前,我偏偏逗不起来,只要开点过头的玩笑,她就给我脸色看。她在我面前一直保持着高贵的艺术家的范儿,吃饭给她递个碗,她也要说声“谢谢”,优雅无比。可我现在是准中年了,特别是进入30岁之后,事业处在上升阶段,难得不应酬回家吃饭时,就希望饭后能跟老婆亲亲热热地挤在沙发上说会儿话,一起看看最新的言情片,然后把这股温情卷进被窝里。
说到这儿,我就更郁闷了。性爱的美妙感受,其实身体的因素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气氛和亲昵的需求。记得前几年看完《色戒》,我贴在她的耳边逗她,说晚上不如试一下新花样,她当然没同意。可这种夫妻夜话,她也敢告诉她妈。结果,周末丈母娘把我骂了个把小时。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动这方面的心思了。
现在,我特羡慕人家的老婆会来事,该抛媚眼时抛媚眼,该装严肃时装严肃,还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根本不用老公操心。老公回家把拖鞋一换,喊一声:“上菜!”这才是家啊!
有时候,我真愿意韩悦穿着围裙满厨房地转悠,时不时地探头跟坐在沙发上的我说两句笑话。电视里演的老夫老妻不都是这个样子吗?可在我家里,永远是保姆忙里忙外。
那天我在厨房洗手,看到隔壁的夫妻搂在一起晒太阳。人家也是30多岁,可那股亲热劲……我真没贪图那女人的姿色,可她那敦实的腰,还是让我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当天晚上我失眠了,我想是不是男人进入中年后,审美就不可阻挡地开始发生变化了?老婆就睡在我身边,她到现在还是杨柳细腰,那是每天晚饭后必钻练功房得来的。可我真想对她说:“老婆,我25岁时爱你弱柳拂风,35岁时更愿意搂着你粗壮的腰身困觉。”
我睡不着,于是拉了拉她的手,轻声说:“老婆,我们生个孩子吧!”她在睡梦里迷迷糊糊地哼了一声,没忘记把我的手甩开。
我的老婆大人,从来就没有自己拿过什么大主意,除了不怀孕这件事情。是,她是艺术家,爱美。可再漂亮,如果是一个蜡像,又有什么意思?也许只有到了我这个年龄的男人才有这个体会,老婆瘦得一把骨头,搂在怀里硌得你生疼,实在不是什么美好的体验。
这几年,我多次试图跟她沟通,干什么都讲个天赋,她跳到80岁,也成不了杨丽萍啊。与其那样,不如好好当个教师,管管家里的事情,尽尽老婆该尽的责任,不好吗?我现在家里大到吃饭穿衣,小到鞋油放什么地方,都得问保姆。
上礼拜天,保姆请假了,韩悦决定贤惠一把,给我下速冻水饺。结果我在书房看了半小时的书还不见她喊我吃饭,我饿得受不了去厨房一看,一锅饺子生生被煮成了咸汤。“艺术家”哭着告诉我,她把饺子下在凉水锅里,打开煤气就进练功房了。
我瘫在沙发上,闻着隔壁飘来的红烧小排的香气,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我是个俗人,奇俗无比,只觉得与其说她是搞艺术的,不如说她被艺术搞得不食人间烟火,走火入魔了。
当天晚上我俩一人一盒方便面。她一边嫌味道难闻,一边问我:“老公,你说我是不是老了?我是现在这样好看,还是再瘦点好看?你说我还能得奖吗?”
“我现在都不敢和你上街,怕人家嫉妒我。你说你漂亮不漂亮?”她真的很单纯,我说上几句好听话,她就眉开眼笑地放我进书房了。
两个小时后我出来,“艺术家”已经在客厅睡着了。我轻手轻脚地给她盖上毯子,看着她小巧的嘴唇、清秀的面孔、长长的睫毛、耳后弯曲的头发,还有怀里抱着的毛茸茸的熊猫玩具,感觉她真的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我想我还是爱她的,但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女人是不是都有公主情结啊?但是,你见过30岁以后的公主吗?现在,我还有精力哄她,可是等我到了40岁、50岁呢?
有生以来第一次,我不太敢去想象与她在一起的未来。
巴中石窟造像世俗化研究 篇12
一、巴中石窟简述
“所谓“巴中石窟”多系开凿于崖壁上的浅龛, 实为摩崖石刻龛像, 只有少数深广者稍可称“窟”, 因研习旧俗, 故许多时候仍称为“石窟”。”1巴中石窟以佛教造像为主, 并有少量的佛道合龛造像、民俗造像等。市境内的石窟造像数量庞大, 据统计, 全市现共存石窟59处, 500多龛, 8000余身造像, 多数建造于隋唐年间, 宋至明清到民国亦有少量开凿, 主要分布于巴中市郊的南龛、北龛、东龛、西龛、水宁寺、千佛崖、佛爷湾、龙门村、石门寺、佛尔岩等地。其中以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的石窟造像保存得最为完好, 已于一九八八年一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巴中石窟造像世俗化的倾向
(一) 造像的世俗化
佛教自汉代东传进入中国起, 就逐渐开始进入一个世俗化、地域化的过程。巴中石窟在造像造型方面就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最初传入中国的佛教造像, 是严格按照佛经中所描绘的佛像为模型来建造的, 外表呈现出“梵相”。但自隋唐起, 巴中石窟的佛教人物造像开始呈现出一定的世俗化倾向。
在巴中石窟中开凿较早的北龛, 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隋代佛龛。如北龛01号龛, 龛内雕刻有药师佛与观音像、地藏像, 药师佛居中位, 左侧立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居右。主尊佛像表情严肃庄重, 显得神圣而有威严。右侧地藏菩萨和左侧的观音菩萨造像造型皆承继南北朝清秀、神逸的造像风格, 与隋唐佛龛造像的丰腴壮美对比强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隋代的石窟造像的风格处于由南北朝的秀骨清灵、飘逸造型风格向唐代丰硕健美的风格转变过渡的阶段。
唐代是巴中石窟发展最为兴盛, 开凿建设最多的朝代。唐代早期的佛像造型同隋代佛像体型修长佛像相比较, 其体态更为宽厚、健壮, 如西龛34号龛“释迦天尊并坐龛”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早期的风格。
自盛晚唐起, 巴中石窟佛像造型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此时的佛教造像既有当时时代所共同追求的丰腴、健美的审美趣味, 又平添了许多地域文化和生活的气息。如南龛第68号龛雕刻有一组“鬼子母佛”。鬼子母佛是佛经故事里的一大恶人, 她自己有许多的孩子, 但每天却要偷食别人一个孩子, 后来在佛教的感化下弃恶从善, 变成了专门保护和保佑小孩的佛。在龛内我们看到, 工匠所雕刻的鬼子母佛是一位体态丰腴的妇女, 头顶梳着圆髻, 身穿长裙, 戴着项圈、手镯和许多胖小孩一起盘腿而坐, 显得其乐融融。“鬼子母佛”衣着朴素, 形态朴实, 脸型上已经完全具有汉人的特征, 面部圆润, 慈眉善目, 完全就是一位普通汉族母亲的模样, 没有丝毫佛或鬼的影子。可以看出工匠们是借普通老百姓的形象以为蓝本, 用佛经故事来反映世俗生活的情趣和教化人心。又如南龛的第116号龛有一尊脚穿草鞋的天王, 这种样式的造像在全国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据说是因大巴山山路泥泞难行, 所以天王就换上草鞋。天王的造型也已不同于佛教经书中所描绘的半裸, 而是带有川北味道的衣冠。民俗化是这一时期的巴中石窟的重要特征。
(二) 题材的世俗化
隋末唐初, 中国社会正由动乱转为国家民族的和谐统一, 在各方面因素的推动下, 佛教在中国极为盛行。石窟艺术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巴中石窟中, 最早的题材就是严格以佛教经书、典籍为蓝图, 来建造西方佛国净土世界。在巴中石窟中较早开凿的西龛, 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题材的石窟。西龛第37窟的西方净土变天宫楼阁, 全楼阁高约两米, 共三层, 阁上雕刻有供养菩萨、供养人和伎乐飞天, 雕刻精美而写实, 是初唐建筑风格真实的再现。随着商业的兴旺发展, 各地之间文化、贸易来往频繁, 北方石窟艺术风格的传入巴中, 使巴中石窟的创作题材受到北方石窟艺术的深刻影响, 许多题材已经不再按照佛经故事中所讲的去雕刻, 而带有明显的北方石窟风韵或巴中本土的特色更。例如西龛61号的千佛龛。千佛龛是由许多的小佛像组成的小阁楼, 是唐代时期北方石窟中多见的题材。又如南龛的双头瑞佛, 佛像有两个佛头, 这种题材的佛像在中国极为少见的。双头瑞佛是以故事教化人们心诚则灵。
“宗教的神圣与现实的世俗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宗教要存在下去, 就必然要与世俗社会相调适, 而在这种调适过程中, 宗教及其宗教艺术就要接纳世俗的内容, 在有些时候甚至宗教与宗教艺术还对社会的世俗化起到某种推动作用。”2巴中石窟全面展现了佛教和中国社会相调适的画面, 也正是佛教的世俗化推动了巴中石窟的持续发展。
(三) 服饰风格的世俗化
巴中石窟佛教造像的世俗化在佛教服饰上也有所体现。服饰是社会大众审美的体现, 巴中石窟佛教造像服饰总的来说呈现出多元化, 并不同程度的打上了社会审美趣味和本土艺术特色的烙印。在盛唐以前, 菩萨多袒露上身, 配饰多为项圈、手镯等。如水宁寺01号药师佛菩萨, 主尊身形挺拔、健硕, 颈上有三道纹, 双耳垂至肩部, 身披袈裟, 裙长至脚背, 宝带束腰, 衣纹线条简洁而流畅, 简单朴素的装饰带有唐初的气韵。又如水宁寺02号龛的供养菩萨。此尊供养菩萨的世俗化倾向更为明显, 侧壁的供养菩萨梳双分发髻, 内穿圆领衣衫, 外穿广袖衣, 双手捧钵于胸前, 衣着装束就如同当时宫廷侍女一般。到了盛晚唐之后, 观音造像的服饰风格逐渐变得装饰繁复和绮丽。在巴中石窟佛教造像服饰中最为精美华丽的要数观音菩萨造像服饰了。南龛87号龛的观音立像就是典型的代表。观音菩萨有内圆外桃形的两层头光, 双耳肥大垂肩, 戴手镯, 镯上镶嵌有宝珠, 项戴三排璎珞下垂至脚踝, 上身斜挂络, 下系长裙, 裙纹贴于双腿。从服饰造型由朴素到繁复, 由胡韵到汉韵的变化, 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经济实力的和工匠工艺以及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变化。
三、造像世俗化的成因
“在宗教雕塑里,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 有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美的思想, 大体可划为三种, 即魏、唐、宋。魏以理想胜, 宋以现实胜, 唐以二者胜”。3这正好总结了巴中石窟的特点, 世俗化一直贯穿其中。
佛教造像艺术自印度传入中国后, 就不断被中国本土文化所同化, 佛的神圣性逐渐被消解, 神与人之间的距离已不再那么遥远。佛像的世俗化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都有着重要而密切的关系, 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 佛教的教化作用被当时的统治者所看重,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佛教被统治者大力推广, 佛教得以在中国迅速发展。
隋代的两位皇帝都信仰佛教, 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兴建寺庙和石窟造像的局面。唐代的帝王中, 除武宗外, 其余皇帝均对佛教持支持的态度。巴中石窟隋唐造像居多数也印证了隋唐时期佛教在当时的辉煌历史。这为石窟艺术的从单纯模仿、再现到世俗化、本土化提供了可能。
(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唐初国家安定统一, 经济快速的发展, 文化相互交汇, 新样式和新技术的进入使石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推动了巴中石窟的世俗化进程。
(三) 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对佛教造像世俗化进行了推动作用。
巴中石窟佛教造像的崇拜者和欣赏者的大多数是平民百姓, 工匠们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就按着大众的审美需要对石窟佛教造像进行改造, 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情趣。
四、总结
巴中石窟佛教造像中, 创作了许多带有巴蜀地域风情的精美佛像、佛龛, 这些佛像、佛龛是世俗美的典范。通过对这些佛像的研究, 我们看到了巴中石窟佛教造像的演变史, 显示出当时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劳动人民强大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力。巴中石窟是我国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摘要:巴中石窟的开凿始于梁魏, 兴盛于隋唐。自初唐起, 巴中石窟的开凿、建设就已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趋势。巴中石窟的世俗化表现主要体现在石窟造像题材、造型、服饰风格上。早期巴中石窟严格按照佛教经书典籍为蓝图, 唐中叶时期, 随着各地文化、贸易来往频繁, 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 也逐步受主流社会的会、历史、经济、文化所影响, 完成了世俗化, 形成了佛道儒三教并存, 宗教世俗相辉映的局面, 石窟造型与服饰风格也体现了世俗的主流社会价值观与审美观。
关键词:巴中石窟,造像,世俗化
参考文献
[1]雷玉华.程崇勋.巴中石窟.巴蜀书社, 2003, 02页.
[2]蒋述卓.宗教艺术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 178页.
【世俗文化】推荐阅读:
世俗音乐10-03
世俗化06-25
宗教与世俗共舞07-31
世俗作文600字05-24
生命意义的世俗化09-19
美国教育的世俗化10-09
《世俗奇人》读后感750字06-17
被世俗通化与命运纠缠散文06-19
把世俗从爱里去掉的美文07-09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