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

2024-06-10

文化类(通用12篇)

文化类 篇1

【考点解读】

地域文化是指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它包括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名胜、环境、风俗等方面的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地域文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考试中日益得到充分的体现。综观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 极富地方色彩、飘散浓郁乡土气息的“地域文化”类试题以强劲之势进入“积累与运用”和“现代文阅读”这两大板块, 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均呈多样化的特点。

例1读下面这段文字,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漫步钱江源头, 你会感觉到山川之灵秀, 民风之淳pǔ___;步入南孔圣地, 你会领lüè___到文风之昌盛, 儒风之浩荡;翻阅古城历史, 你会看到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拤、毛滂著作丰———人与自然和xié___相融,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名城衢州, 正散发着独特的mèi___力。

(选自200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试题的命题材料是一段介绍衢州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文字, 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解答此题要正确拼读汉语拼音, 拼读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确定具体的汉字。答案:朴、略、谐、魅。

例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 请逐一进行修改 (可以调整语序, 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 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

(1) 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 而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近年来, 淮安加快了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 打通了一条连接淮安和连云港的高速航道。 (2) 随着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 将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

修改 (1) :________________

修改 (2) :______________

(选自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语段的内容主要介绍淮安的水运干线盐河。答题时要仔细阅读病句, 结合平时的积累和语感, 找出句中的问题, 在不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 将句子修改通顺。参考答案: (1) 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 而 (加:且) 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 (2) (删:随着) 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 将 (加:对) 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

例3“吃在中国, 味在四川。”为了更好地了解成都的饮食文化, 某班组织了一次成都小吃和名菜的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走访、了解, 同学们知道了如赖汤圆、龙抄手、夫妻肺片、崇州的叶儿粑、邛崃的奶汤面等名小吃, 也知道了如回锅肉、锅巴肉片、宫保鸡丁等名菜。同学们准备在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宣传, 让外地的游人更多地了解成都名小吃和名菜。

请你一起参与这一活动, 并请选择其一 (也可以是你们家乡的名小吃或名菜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然后写一则广告词或宣传语, 向外地游客推荐。

要求: (1) 所选择的必须是成都或当地的名小吃或名菜, 并能突出其特点; (2) 语言生动且有鼓动性; (3) 不能抄袭。

所选名小吃或名菜:_________

所拟广告词或宣传语:______________

(选自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这道题接近考生的生活, 同时也川味十足, 能引起考生对家乡的关注和兴趣。试题以为名小吃或名菜拟写广告词或宣传语的形式,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颇具亲切感。所写的广告语除了要符合一般广告语的要求外, 还要注意试题中提出的几点要求:所选择的必须是成都或当地的名小吃或名菜;广告语中名小吃或名菜特点突出;语言生动有鼓动性;不能抄袭现有的广告。示例:“赖汤圆, 大又圆, 美妙好味道”“钟水饺, 好吃忘不了”“龙抄手, 吃了一碗想两碗”……

例4从下面两处景点中任选一处, 参考图片和文字资料, 为该景点拟写一则广告语, 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旅游。要求:突出这一景点的主要特点;句式整齐, 语言凝练, 富有文采。

山上有古时报警用的烽火台;有十几处外国领事馆旧址;山上的灯塔是烟台山的标志性建筑物。

中国四大名阁之一;有八仙过海的传说、历史名人游历的遗迹;常有海市蜃楼的景观出现。

选择的景点:__________

拟写的广告语:_____________

(选自200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这是一道富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试题。试题选材于烟台的两处自然景观———烟台山和蓬莱阁, 材料为两处景观的照片和景点的简要介绍。答题时, 应根据图片内容、文字资料及自己平时的积累, 拟写出能突出这一景点主要特点的广告语。所写的广告语要句式整齐、语言凝练、富有文采。示例:烟台山———汇集东方西方文化, 融合自然人文景观。蓬莱阁———登名阁, 寻八仙踪迹;入仙境, 觅蜃楼奇观。

例5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相关试题。

漫话溜索

(1) 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 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连系两岸的桥, 这种桥, 即所谓“溜索”, 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连系两岸, 也称“索桥”。

(2) 横断山河谷, 水流湍急, 岸壁陡峭, 雨季河水猛涨, 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于是, 各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3) 溜索, 古人称“撞”。《茂州志》中“悬撞度索”和《蜀中广记》中“度索寻撞之桥”等记载, 都是先民们对溜索的描述。

(4) 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 直到如今, 在怒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还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当初, 沿江各族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 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 两岸对抛, 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钩连缠绕, 就由其中一方把钓鱼线徐徐拉上岸, 一方面固定钩连, 一方面在钓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 再由另一方徐徐拉动, 最后藤绳横贯两岸, 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 用木棍绞紧, 即成溜索。这个传说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 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5) 解放前, 怒江上没有桥梁, 洪水季节, 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那时的溜索, 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篾索或藤索组成, 再架上底兜, 过溜时, 人、马都得捆在底兜上, 离岸时用力推一下, 靠“滑梆”在溜索上滑行。有时, 还得手脚并用, 沿索攀援。常常有人因滑梆和溜索出事坠入江中。解放后, 人民政府关心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首先将竹溜、藤溜换成了钢丝溜, 有些溜索还配上了滑轮。与此同时, 还沿江修通了公路, 架起了不少吊桥, 交通变得安全方便多了。

(6) 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 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质的溜索, 一根溜过去, 一根溜过来, 都有坡度, 过溜时既省力, 又迅速。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 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 逢年过节, 人们还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 你溜过来, 我溜过去, 欢声笑语, 别有一番风趣。

1.文章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

2.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 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第 (5) 段画线句中“无一不”的表达作用。

4.随着社会的发展, 你认为溜索在将来还有无保留的必要?请说说理由。

(选自2009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说明的对象是“溜索”。溜索是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山谷中独特的一种“桥”, 云南地区的考生对此应该非常熟悉。这篇选文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第1题, 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溜索, 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呢?这就需要仔细阅读全文, 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参考答案:本文说明了什么是溜索、溜索的用途、溜索的建造、解放前后溜索的变化和使用情况。

第2题, 考查的是对写作手法的分析。文章第 (4) 段主要说明因无具体记载, 对于“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这一问题, 只得引用民间的相关传说。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 表明溜索的历史久远, 说明了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 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 也道出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第3题, 考查的是对关键语句表达效果的分析。“无一不”表示双重否定, 答题应围绕双重否定这一句式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参考答案:“无一不”为双重否定, 表示强烈的肯定之意。画线句的“无一不”, 强调了解放前溜索在洪水季节是怒江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送物资的唯一交通工具。

第4题, 开放题, 表明态度, 说明理由, 言之成理即可。

【备考指南】

对于这类试题的备考, 最主要的就是要关注本地区文化的特色、组成及其内容, 特别是本地区的名胜古迹、与本地区有关的名人及其典故、著名事件等。复习备考中, 要立足课内, 多看看有关的介绍, 多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有条件的, 可以亲自到这些地方参观参观。对与“地域文化”相关的知识多了解、多积累, 到了考场上, 对这类试题就可以从容应对。

文化类 篇2

中国有句古话是这么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书法好似山上之仙,水中之龙。中国书法同其它书法形式有很大区别。汉字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中演化成许多不同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甲骨文、青铜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因此书法一直是一门研究艺术;千百年来中国书法家们倾注了大量的时间研究书法艺术的形式、规则及理论。

中国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There is paradise above, and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hzou below.这句话毫无夸张之意,exeggeration苏杭这两座临近上海的历史名城以其秀丽的景色每年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Home and abroad例如迷人的苏州园林,在有限limited的空间里造就了无数limitless自然景观,是赴苏州观光客的必游之地。Must-go place

同一类大脑 不同的文化 篇3

香蕉、熊猫和猴子,它们中哪两个可以分在一组?香蕉和猴子,因为猴子吃香蕉——如果你是这样选择的,那么从统计学上来说你很中国,大部分同胞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而如果把熊猫和猴子分在一组的话,那就和善于归类的美国人一样了,美国人在招研究生时就喜欢考类似这样的问题。

中国人更看重关系

这个规律是心理学家们在2004 年发现的。中国人在看待事物的时候更注重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猴子与香蕉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美国人则更注意事物本身。对联系的关注也体现在人们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态度。北京大学的心理学家朱滢和首都师范大学的张力等人在2006 年做了一个实验,分别让中国和美国的受试者在心里想着一个人,这个人可以是他们自己,也可以是他们认识的人,然后看屏幕上显示出的形容词(比如“勇敢的”、“孩子气的”)是否符合那个人的特征,而后受试者会得到一个形容词的词汇表,他们必须说出其中哪些词汇刚刚出现过。在整个过程中,受试者的大脑都被磁共振扫描。结果发现,受试者心里想着自己的时候和想着别人的时候大脑活跃的部位不同,这在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很相似。但不同的是,当中国人心里想着自己的母亲的时候,大脑的活跃区域和想着自己的时候是一样的;而美国人想着母亲的时候就和想着别人一样。这个结果反映出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不同还体现在心算上。在《越狱》第2 季第6 集里,几个FBI 特工要计算一个直径是128 米的圆的半径,于是便规规矩矩地拿出草稿纸演算了一番128÷2,让许多中国观众看着着急,并且对稿纸上那个除号颇有微辞,因为在中国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已经习惯用分数线,而不用除号了。这只能说明两国在基础教育方式上的差异,同时也是剧情中要突出这个运算推理的过程,不过科学家却找出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心算时不同的用脑方式。

中国人在心算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是大脑皮层的“运动前区”,这是引导人体运动的区域,而美国人除使用该区域外还更多地用到掌管语言功能的区域,这可能是因为中文里关于数字的词汇都是单音节的,所用到的语言处理功能比说英语的美国人少得多。

越老越有文化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观察图片时,美国人更关注图片中的物体,不怎么在意背景,而中国人对 .者的关注度并没有这么大的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用脑方式的差异会越来越大。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在2007 年做了一个实验,让中国人和美国人观察图片中的物体。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美国人的注意力明显下降,他们大脑视觉皮层的活动减弱程度超过新加坡人,而这种差异在越年长的被试者中越明显。研究人员推测这是因为年长的人受到的文化影响根深蒂固,所以在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更大。

在2008 年8 月的《自然• 神经科学评论》(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上,北京大学的心理学家韩世辉对包括上述研究在内的跨文化认知心理研究做了综述。他认为社会文化因素造成了大脑活动方式上的差异,而对这些差异的理解有助于研究一些精神疾病的症状,比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都具有各个文化特有的症状。在一些文化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觉得自己脑中被植入了信号接受器,所以自己被别人控制了,或者是一些病人产生幻觉看到基督。这些研究的另一个意义是弄清楚大脑的神经回路是在什么年龄,以及怎样受文化影响的。文化因素对大脑的影响在移民中尤其突出,移民的第二代一般都更容易接受当地的文化,思维方式也和第一代不同。在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很强的年龄,比如孩童时期和青春期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比成年之后移民也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

那么文化究竟是怎样影响到我们的神经回路,从而对我们大脑的活动方式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呢?因为我们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能被不同的环境“塑造”,而大脑的这种改变可能和基因的工作方式的改变有关。

环境与大脑的对话

“一般人只用了大脑智力潜能的10%”是20 世纪的一句名言。通常认为这句话出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但他的原话是:“我们只用了全部心智和身体潜能中的一小部分。”让这句话流传这么广的原因可能是缘于对癫痫病人的观察。治疗癫痫病的一个办法是切去病人的一部分脑组织,这不可避免地会让病人失去那部分脑组织的功能。但手术后经过一定的培训,病人成功地恢复了丧失的功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恢复过来的功能是被病人大脑中其他部位接管了。

于是,大脑的这种“潜能”让许多人浮想联翩。但现在科学家们却习惯把大脑的这种能力叫做“可塑性”,而不是“潜能”。区别在于:可塑性指的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让大脑的某些部位学会执行原本不具备的功能,包括接管那些被损伤或者切除的脑组织的功能,而不是说大脑有许多闲置着的资源等待开发。可塑性是由大脑中神经回路的改变来实现的,大脑神经细胞间可以形成新的连接,消除原有的连接,或者加强、减弱原有的连接。而所有这些改变都遵循“用进废退”的“神经达尔文主义”。

这种可塑性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环境(包括文化、社会环境)能影响我们大脑的活动方式。在发育、成长的早期,生活经历就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影响。

佛洛伊德曾经醉心于研究早期童年经历对人的成长的影响。他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过去的经历会在潜意识中留下挥之不去的痕迹。把潜意识中的这些痕迹发掘出来,是理解并治疗那些反常行为的钥匙。在佛洛伊德理论中,这些痕迹就是记忆,只不过它们是潜意识的。他的这个早期潜意识记忆的理论是饱受争议的。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佛洛伊德是对的,虽然是歪打正着。早期经历的确深刻地塑造着大脑,不过不是塑造脑中的记忆,它真正塑造的是基因的工作方式。基因是编码蛋白质分子的DNA 片段,或者说它就是一套指令。指令只有在能执行(且正确地执行)的时候才有意义。所以细胞中有一套系统可以阅读基因指令,并能控制和调节阅读方式,以及把阅读的结果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则在体内执行各种功能,包括改变神经细胞间的连接。而这种不改变基因本身的成分,却改变基因的工作方式的现象被叫做表现遗传性(Epigenetic),它会在基因上留下痕迹,称为“刻痕”(imprint)。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表现遗传性在人类视觉皮层的神经可塑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学习和记忆的形成的意义。但依照目前这些证据,离解释文化对大脑活动方式的影响还有一段距离,而且除了表现遗传性的因素外,遗传因素对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影响又有多大?这些都是将来要解决的问题。

Tips

刘扬,1976 年生于北京。13 岁随家人迁居德国。17 岁时被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设计系录取,师从于霍尔格•马帝斯,获硕士及大师班学位。毕业后曾先后在伦敦、柏林、纽约工作及生活。2004 年在柏林开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曾任教于荷兰设计中心,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并在国际设计研讨会及博览会讲座。作品曾多次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重要奖项,被国际多家博物馆展览并收藏。插图出自她的设计作品《东西相遇》。www.yangliudesign.com

大脑功能地图

1、当我们在推理的时候,用到的是前额叶皮层。

2、我们在说话时用到的是前额下回的布罗卡区(Broca's Area) ,这是用19世纪的法国医生保罗• 布罗卡的名字命名的。

3、第一运动区是控制肢体运动的部位。

4、位于颞叶前侧的梨状皮层可以辨别不同的气味。

5、颞叶上回的韦尼克区(Wernike's Area)是我们用来理解自己听到的

6、颞叶中的一些部位,比如海马体(hippocampus)还参与了记忆的形成过程。

文化类政务网站建设初探 篇4

一、政务网站发展现状

经多年建设, 政务网站建设格局基本成型, “信息公开、网上服务、互动交流”作为划分政务网站发展各阶段的里程碑, 成为政务网站的主要功能定位。现阶段, 大多数政务网站已完成了第一阶段建设并向第二、三阶段跳跃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加快了政务网站信息公开标准化进程,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虽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 但建设模式日趋成熟。另一方面, 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低、相关法律不健全、传统办公模式及流程难于改变等原因造成众多政务网站在后续阶段建设缓慢。

二、树立文化类政务网站的服务理念

“重建设, 轻管理”是目前中国政务网站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量网站由于缺乏管理、内容更新缓慢而成为“空站”、“死站”。政务网站是政府在网络上的表现, 维护不当不仅损伤政府形象而且降低了政府工作效能。因此, 树立服务理念, 加强运营管理作为政务网站建设的第一要务贯穿网站建设始终。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历史时期为文化类政务网站赋予了新的职责和使命。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和谐软环境氛围、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是文化类政务网站在新时期下的功能定位。

三、加强文化类政务网站的体系建设

政务网站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强、体系复杂的政务枢纽性工程, 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政务信息透明、政府服务扁平化等多个方面, 是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文化类政务网站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的窗口, 加强自身建设尤为重要。文化类政务网站应因地制宜地加强组织体系、信息报送体系、编审体系、支撑体系、安全体系、考评体系建设, 畅通网站信息采集、编审、发布、更新渠道, 建立规范、高效、合法的网上信息公开机制。

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 文化类政务网站要综合考虑网站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以最小的经济投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通过提高网站自主性创新比例, 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转变行政人员思想观念等方式循序渐进地把网站建设工作落在实处。

四、培育文化类政务网站特色栏目

在电子政务高速发展的今天, 文化类政务网站如何通过有限的政务资源进行在线服务、网上互动成为一个难题。面对这种情况, 文化类政务网站在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上应打破传统政务网站建设模式, 在文化系统自身优势项目上寻求出路。通过实际工作可以发现:高水平的专业艺术生产、活跃的群众文化生活、蓬勃的文化产业、规范的文化市场监管、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力的文物保护工作等方面信息都是文化类政务网站建设的优势资源。放弃优势资源, 盲目追求政务网站的快速发展不符合文化类政务网站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文化类政务网站在一段时间内都应围绕着合理有效地组织优势资源进行工作。

优势资源的组织应用并非只是简单地增添栏目和罗列信息, 而是通过对原始信息进行二次、三次加工实现资源的系统化配置, 在突出政务信息权威性的基础上也应兼顾信息浏览的观赏性。另外, 不同主题的专题可实现对网站固定访问用户群体的培养, 从而实现网站的持续化发展。

五、做好文化类政务网站的评议工作

同传统发达国家不同, 中国政务网站建设存在起步晚、网站数量大、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针对中国所处在特殊历史时期, 现阶段中国电子政务网站发展无固定模式可遵循。从短期角度看, “以评促建”的建设思路深刻影地响着中国政务网站的发展, 各级电子政务主管部门通过单位时间段内的考核评议对政务网站进行绩效评估, 其目的在于找出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虽然将考核评议作为政务网站建设好坏的唯一“准绳”有些片面, 但是政务网站考核评议解决的是中国政务网站发展的共性问题, 具有极强的规范性、引导性和操作性。某种程度上, 考核评议的各项指标是政务网站的“骨骼”, 脱离了考核评议体系的政务网站建设会因淡化公开、服务、互动等栏目建设而导致功能定位的偏失, 最终出现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文化类政务网站的发展应与政务网站考核评议相适应, 同时兼顾文化系统自身特点, 从而实现网站的全面协调发展。行政审批项目少、行政执法项目单一、网上办事难于开展、服务职能不紧密切合公民生活必须、网站建设投入力度不大、网站信息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虽然加大了文化类政务网站后续建设的难度, 但绝不是文化类政务网站无所作为的决定因素。文化类政务网站应对照政务网站考核评议体系, 科学统筹网站信息, 合理规划网站栏目。

六、文化类政务网站建设模式

企业文化类考题题库 篇5

一、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大事记(一)、公司发展历程: 1、2003年5月7日,神府经济开发区北元化工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2、2003年5月18日,1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一期5万吨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榆林市市委书记周一波、市长王登记,神木县县委书记万恒、县长郭宝成,神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志卿等领导参加了开工奠基仪式; 3、2007年10月29日公司与神木民营企业签订了《陕西北元化工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书》; 4、2007年12月28日公司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签订了《增资扩股陕西北元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大型聚氯乙烯生产基地协议书》,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出资6.8亿元,占股40.48%。公司与陕煤集团的强强联手,实现了二者的优势互补,对神木县、榆林市、陕西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双方合作建设大型聚氯乙烯生产基地的举措,对西部氯碱化工产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意义重大; 5、2008年4月28日,公司举行了100万吨/年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奠基仪式,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出席了仪式,并宣布了开工令。公司100万吨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奠基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公司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2009年3月17日,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7、2010年5月11日,公司与锦源化工增资扩股合作建设电石生产基地签字仪式隆重举行,合作后的锦源化工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二)、项目建设 1、2003年5月18日,1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一期5万吨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榆林市市委书记周一波、市长王登记,神木县县委书记万恒、县长郭宝成,神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志卿等领导参加了开工奠基仪式; 2、2008年5月24日,公司与德国、意大利合资企业伍德迪诺拉有限公司签订引进40万吨离子膜电解槽装臵合同; 3、2008年5月24日,公司100万吨/年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化工装臵开工; 4、2008年7月5日,公司100万吨/年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热电装臵开工; 5、2008年9月份,公司100万吨/年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厂前区、水泥装臵开工; 6、2009年2月27日,公司召开八届三次股东会暨2009年第一次董事会。会议同意公司将1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10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自备热电项目作为分公司,将盐矿、废渣水泥项目作为子公司,组建集团公司;同意盐田勘测建议方案,在扩建项目厂区打一口盐田探采井; 7、2010年11月10日,公司隆重举行100万吨/年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PVC产品下线剪彩仪式。(三)、公司管理 1、2008年8月25日,公司举行了“西北大学MBA教学实习基地”揭牌仪式。此次揭牌仪式是继公司与延安大学、榆林学院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之后,与国家211工程院校首次合作,双方的合作为今后开展多个层面的交流和互动打下了基础; 2、2010年8月18日,与北京正略钧策合作进行公司集团管控、制度流程设计; 3、2010年12月30日,与北京用友软件公司合作进行信息化建设,标志着公司步入两化融合的信息化建设轨道; 4、2011年2月22日,公司与上海奥古特国际咨询机构合作的品牌文化战略项目启动,标志着公司向企业文化战略拉动型企业转变的开始; 5、2011年11月21日,公司举行企业文化成果发布会暨企业文化论坛,标志着北元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北元企业文化体系

(一)、文化主题

以责任为主线的北元“聚•和”文化 ——“物华聚北,天人和元”

纵观企业发展历程,从其诞生第一天起,就以责任为企业文化的主线,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自我命运与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许慎在《说文》说:“聚,会也。”“聚”是北元发展的轨迹。北元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善于整合各种资源、与不同资本和体制合作的奋斗史,它蕴含着北元独特的“聚”文化。

张揖在《广雅》说:“和,谐也。”“和”既成就了北元“聚”之高效,同时也是北元追求的文化境界。“聚”与“和”共同构成了北元的“聚•和”文化。

正是在“聚•和”文化的引领下,北元在发展过程中,聚集各种对企业发展有利的资源,确保公司产量由10万吨/年到110万吨/年的跨越式发展,并朝着打造一流盐化工的大型企业目标迈进。由此,不仅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种“家庭式”的文化氛围,为北元人创造多彩的生活,给北元人以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北元人与消费者、合作伙伴、社会各界共同和谐发展。

“聚•和”——“物华聚北,天人和元”

“物华聚北,天人和元”借用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和“物华天宝”的时空概念,巧妙融入了北元文化主题中的“聚”、“和”以及企业名称中的“北”、“元”关键元素,继而进一步延展,与北元集团的发展实际相结合,既描述了北元的发展历史、发展方式,又描绘出北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蓝图。1.“物华聚北”寓意北元扎根于中国陕北,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以积极的整合意识和共赢拓展的合作心态,在不同层面聚集各方资源,始终致力于建设中国乃至国际一流的盐化工品牌企业。“物华”引自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本意为万物之精华,此处延指各种对北元发展有利的优质资源。如陕北丰富的煤炭、岩盐等自然资源,管理、技术、营销、信息等方面的人才资源和其中蕴藉的智力、激情、奋进、包容、开拓创新等精神资源,以及符合市场运作需求的合作伙伴、资金、政策、地域文化等众多资源。

“聚”既契合盐化工生产工艺“聚合”的特点,更体现“物华”——即自然资源、人才、资金、合作伙伴、社会等对北元发展有利的优质资源的聚集。“北”,原指方位,蕴含“向上、受人尊敬”之意。寓意北元立足中国陕北,面向世界各国,致力于成为受人尊敬的一流盐化工企业。

2.“天人和元”寓意北元在发展历程中,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既以“和”促“聚”,确保企业更好地向前迈进,同时更以发展追求社会的和乐、和谐与和美。

“天人合一”是中国儒家和道家共同追求的至高境界。《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个中处处体现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指和谐、和乐、和美、和合之意。“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思维的精髓及万物矛盾的整合观,蕴含对立中的统一和客观事物的有序运转。至于“元”,有“始”和“一”之意。“和元”即“合一”。“天人和元”的寓意即北元聚集“天时、地利、人和”各种要素,通过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不断优化提升诸多资源的利用率,在力求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为消费者、北元人及社会各界创造可观价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企业标志 标志(LOGO)释义:

1.标志整体呈圆形,象征圆满成功。

2.标志上方红色部分象征朝阳,下方蓝色部分象征大海,寓意海面上升起一轮朝阳,孕育无限生机。

3.标志犹如一双手托起一轮太阳,展示北元人积极进取、拥抱未来的精神风貌。

4.标志流体曲线的运用,形成一张微笑的脸庞,昭示着北元集团团结凝聚、和乐向上的良好氛围,体现出北元集团“聚•和”文化的主题内涵。

5.标志下方蓝色部分为“北”字,上下合并就成为“元”字。又可看成“化”字和“工”字的异形,整体包含“北元化工”四字。同时标志用汉字组合而成,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6.标志整体色彩由红、蓝两色组成,醒目、美观、和谐、充满活力。

(三)、核心理念

企业愿景:打造一流盐化工企业 奉献低碳多彩新生活 “盐化工”是北元的产业定位,也是北元在陕煤化集团化工领域所承担的战略角色。

北元追求的不仅仅是规模上的“一流”,而且是产品质量、管理效率、市场品牌、人才团队、文化建设诸多方面的“一流”。同时,北元自开创以来,始终致力于低碳循环经济,为整个社会打造低碳、多彩、轻质的生活方式。企业使命:提供优质产品 培养优秀人才

企业始终致力于做好两件事:一是向市场提供优质产品;二是在内部挖掘和培养优秀人才。

“优质产品”是获得市场认可的基本前提,是获得客户口碑的最好广告,是打造强势品牌的根本前提,也是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而“优秀人才”则是“优质产品”的有力支撑,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价值观:精诚建业 共赢发展

“精诚建业”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境界。“精”,体现出科学精神,寓意高标准、严要求、重细节,展示精心成业和精细化管理的导向。“诚”,折射出人文精神,指为人做事诚实笃信。古人云:“商无信而不兴。”因而“精”和“诚”是达成北元“建业”目标的核心准则。

“共赢发展”是北元始终恪守的价值导向,既体现了合作精神,也彰显了企业的博大胸怀。“共赢”与“发展”彼此支撑,没有“共赢”,很难真正凝聚团队;没有“发展”,也达不成真正的“共赢”。“共赢发展”体现着北元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基础。

企业精神:敢于负责 勇于创新

“敢于负责”,体现了北元作为社会组织所具有的责任感。只有对社会、消费者、合作伙伴和内部员工等主动承担责任,北元才会生产优质产品,诚信经营,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而每个北元人作为企业的一份子,要做一个坚定自信的人、乐意付出的人、敢于担当的人,积极对社会、企业、家庭、朋友和自己负责任。同时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关爱照顾亲朋好友,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和提高。

“勇于创新”,体现了北元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大胆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创新”以敢于负责为前提,融汇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大到体制、机制和观念等的创新;小到技术改造、行为方式等的创新。企业和员工只有敢于负责、积极实践、主动变革、推陈出新,才能立足实际、不断突破。企业口号:我们勇于担当 我们永不止步

“勇于担当”是北元人追求卓越、勇为人先的价值取向。只有胆识兼备,锐意进取,才能不断推进企业战略,肩负起企业改革发展的重任和回报社会的使命。

“永不止步”是北元人始终践行的信念,体现了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永不止步”理念的引领,北元不断向着中国一流乃至国际一流的盐化工企业迈进。

企业口号突出“我们”两字,强调了北元人合作与凝聚的重要性。只有上下团结一致、敢于担当、永不止步、孜孜追求、始终向前,方能精诚建业、实现共赢发展,切实为社会奉献低碳多彩新生活。子理念

1.发展理念:发展企业 成就你我

2.建设理念:文化北元 人才北元 创新北元 3.经营理念:诚信为本 品质为先 4.竞争理念:文化引领 人才取胜 5.营销理念:诚信为客户 共赢求发展 6.品牌理念:责任成就品牌 品牌铸就未来 7.人才理念:人人都是一颗星 8.安全理念:安全生产 幸福生活 9.环保理念:低碳生产 高效利用 10.质量理念: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标准 11.合作理念:共建 共赢 共享 12.廉洁理念:尚俭戒贪 清廉兴企 13.服务理念:想人所想 急人所急

14.工作理念:不为失败找理由 只为成功想办法 15.团队理念:“我们”比“我”更重要 16.道德观:诚实守信 仁德谦逊 17.事业观:磨砺品格 点亮自我 18.学习观:学以致用 持之以恒

(四)、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员工日常礼仪行为规范 1.着装 统一、整洁、得体

a)服装整洁得体,衣扣整齐,不敞胸露怀,不挽袖挽裤,不穿奇装异服。

b)上班期间全体员工须穿工作服。2.仪容 自然、大方、端庄

a)头发整洁、大方得体,经常洗理,不染异色。男员工不留长须长发,女员工不留怪异发型。

b)女员工不浓妆艳抹,不留长指甲,不涂有色指甲油,不佩戴耀眼饰物;男员工应保持面部洁净,不留小胡子,不戴有色眼镜从事工作。

3.举止 文雅、礼貌、精神

a)见面互致问候,男女交往有礼有节,举止文明大方。b)坐姿端正,站姿挺拔,行为端庄。

c)多人同行时,不勾肩搭背,不并排齐行,做到二人成排,三人成行。

d)在公共场合不应剪指甲、化妆、抠鼻子、剔牙齿、挖耳朵、打哈欠、脱鞋、颤腿、伸懒腰。

e)乘通勤车时,严格遵守《乘车公约》,做到按时、文明乘车,在规定站点上下车。

f)自觉排队买饭,不插队,不拥挤,按量取食,杜绝浪费。g)严禁践踏草坪、乱折花木,爱护公共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整洁,严禁随地吐痰,严禁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h)按时作息,及时熄灯,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i)公司实施“无烟工厂”,厂区禁止吸烟。外来人员有吸烟行为,应及时制止。

4.语言 规范、亲切、诚恳、谦虚

a)工作中提倡使用普通话;语言规范、文明,不讲粗话、脏话。b)语音清晰、语气诚恳、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意明确。c)与他人交谈,要专心致志,面带微笑。d)用谦虚态度倾听,不要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

e)尽量少用生僻的专业术语,以免影响与他人的交流效果。5.人际关系

a)同事关系:懂得理解与尊重他人,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b)尊重他人:肯定、赞扬他人的长处和业绩,对他人的短处和不足,进行提醒、鼓励。

c)相互合作:在意见和主张不一致时,应理解相互的立场,寻找能共同合作的方案。

d)注重沟通:员工要尊重领导,服从管理,听从领导指挥安排;领导要关心爱护员工,经常与员工交流沟通;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真诚对待他人,如有意见应当面说清,不背后议论。商务礼仪规范 1.接待来访及外出拜访

a)实行首任接待制,接待人员要态度和蔼,服务热情,尽快将来客带到接洽部门。

b)接待来访热情周到,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对于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答疑,并作出明晰的解释;对于一时不能回答或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请示上级,积极提出合理的代替方案。c)要事先预约,遵守访问时间,提前5分钟到达预约地点,如果因故迟到,提前用电话与对方联络,并致歉。2.使用电话

a)电话铃响2-3声时接听电话,首先说“您好,北元xxx(单位),请讲。”

b)接到打给他人的电话时:“请稍等,我请xxx来听电话。” c)接转接的电话时:“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d)对方寻找的人不在时:“对不起,xxx不在,您有事情需要转告吗?”或预留电话号码。

e)中途因故暂时中断通话时:“对不起,请稍等一下。” f)在办公室接打电话时,声音适中,不影响他人工作。g)接听电话应做准确记录,确保准确及时传达。h)不打啰嗦电话,把握“三分钟原则”。3.会议规范

a)按时参加会议,不迟到,不早退,开会期间关闭手机铃声,原则上不接打手机。

b)开会期间如有紧急事务须立即处理的,应向会议主持人或领导请假。

c)保持会场安静,按秩序就座,依次发言,认真聆听和记录,不得随意打断他人发言。

d)参加正式会议时,要穿戴整齐。

e)会议结束后,把座椅移回原位,拿着自己用过的水杯,有序离场。

工作纪律规范

a)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溜岗、串岗、睡岗,上班时精神饱满,工作积极。

b)办公场所要保持安静、整洁,不可大声喧哗、吵闹,接打电话时语音柔和,音量适中,不影响他人工作。c)进他人办公室前,轻声敲门,待允许后方可进入。

d)办公室保持清洁,办公桌上只准摆放必要的办公用品。暂时离开办公桌时应收起摊开的文件、资料,关闭电脑显示器电源。e)每天工作做到“日事日结,日清日高”,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保证事事有着落。

f)保守公司机密,不得随意向外单位人员谈论或泄露公司有关业务和技术等方面的情况。

g)不得利用工作机会和便利谋求私利,假公济私,贪污腐化。员工6S基本管理行为规范(6S Basic Norms of Behavior)1.整理(Seiri)

定时整理,清除不必要的废弃物。

所有设备、工具、物品合理定位归类归位,取用方便,整齐有序。材料器具码放整齐,摆放有序。持证、挂牌上岗。

按照设定的时间跨度完成工作任务。2.整顿(Seiton)

合理规划现场的空间和场所。

做好必要的标识,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工具使用后及时清理,并放回原位。3.清洁(Seiketsu)

清扫责任区内杂物,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干净。保持设备、工具整洁完好。办公室内外整洁清爽,井然有序。个人装束、卫生整齐洁净。按照规定时间跨度完成清洁。4.规范(Standardization)

遵守作业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按照标准操作,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把毫米关,实现过程和结果的标准化。

工作标准每天有所提高。5.素养(Shitsuke)言行文明。协作配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对家庭题材类韩剧的文化反思 篇6

[关键词] 家庭题材类韩剧 社会转型 电视剧

本文中的家庭题材类韩剧指的是我国引进的韩国电视连续剧中以展示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或妯娌之间、婆媳姑嫂之间以及朋友之间的情感纠葛、道德碰撞或因价值取向不同而冲突的电视剧。

我国自1992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以来,近年来引进的韩剧越来越多,其中以家庭伦理为题材的电视剧占了很大份额,这类电视剧不仅受到了广大中国电视观众的喜爱,而且这类观众群体十分广泛,几乎不分男女老少,职业阶层,一些韩剧的剧情甚至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从2002年至今,中央电视台八套的海外剧场播出的韩剧如《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人鱼小姐》和《黄手帕》等家庭伦理剧都取得了较好的收视份额,形成了一股收视热流。这类电视剧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它的魅力何在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

一、中国社会转型是家庭题材类韩剧盛行的根本条件

分析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都不能离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题材类韩剧的热播是在中国总体的社会变革和体制转轨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韩剧进来的这十多年,正是中国社会处于重要转型期的阶段,是中国社会从政治型社会向经济型社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历史变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化。其中之一是公众关注的重心发生了变化,即开始从“国”转向“家”,也就是从一度的“大家”集体重心转移到“小家”个体重心。经济型社会的显著特点是个体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认可和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与自由的发展。经济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世俗的、平和的、稳定发展的。因此,可以说正是中国向经济型社会的转变为家庭题材类韩剧的引进和热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为只有在经济型社会,人的生老病死、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的意义与价值才能得以凸显,一切个人的、小我的、平凡的情感与意识才能够拥有最广大的存在与发育的历史空间,自然那些对个人情感、家庭悲欢、日常人生进行充分展示与细致描摹的电视剧才会受到普遍的尊重与欢迎。而家庭题材类韩剧展示的正是平凡小人物的日常家庭生活,用平常小人物的爱情、亲情、友情三大主题来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用健康向上的基调谱写人生真情,直指中国普通百姓的人心人性,因而能够广受欢迎。

与这场社会大转型相伴随,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规范和文化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国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生活越来越务实,加上道德伦理的失范,人们的心灵越来越脆弱,而韩国清新自然的家庭生活剧恰好迎合了中国观众的心理。

中国人看家庭题材类韩剧有一种亲切感,粗粗看是由于生活世界相似的缘故。对许多中国观众来说,韩剧既是外国剧,又不是外国剧,它虽带有一些异国情调,但观众对它却很少有陌生感。韩剧的人物相貌、姓名、家庭与社会生活,甚至饮食起居,都使中国观众觉得这是一个熟悉的世界。然后,更深究一些,就会发现这种亲切还应当与韩、中两国现代社会转型的相似性有关。韩国社会也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只是它的转型比中国要早几年。在韩剧中反映出来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以及家庭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是中国观众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如金钱支配的社会等级、婚姻和爱情关系、青年人的事业前途困境、子女的教育问题、妇女的事业与家庭生活关系、夫妻或婆媳姑嫂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家庭题材类韩剧中不断出现,不断被讨论,这类电视剧也自然而然会吸引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的中国观众的关注和喜欢。

另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丰裕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冲击与震荡。中国人的精神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呈现出更明显的多向度、多层次、多变化。家庭题材类韩剧就是在中国的文化市场所能给予人们和人们所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的时候涌入的。在东方文化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但是在当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融汇点却很难找到。于是人们必然要寻找其他自己喜欢的来替代。家庭题材类韩剧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这类韩剧对家庭伦理、人际交往、人与人沟通的关注,实际上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审视和反思。看一方面重视传统,另一方面又已进入现代文明的韩国人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中国观众在收看电视剧的同时,也能够受到某种启发和教育。

二、相似的传统文化背景为中国观众接受和喜欢家庭题材类韩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韩两国同处东亚,都属于以儒学为正统思想的儒教文化圈。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等核心价值观念在两国都是普遍性的道德理念。

儒家文化历来注重家的稳定、和谐与人伦之和。人伦之和是传统儒学家庭伦理经典所强调的,同时也是现代家庭伦理所需要认真对待的。传统儒学思想尽管存在着维护家长制的时代局限,但也存在着迄今为止仍然非常有价值的处理家庭关系的原则与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家庭题材类韩剧所表现的对人伦之和的呼唤、对当代人情感婚姻、道德建设前景的笃定信念,就很容易与中国观众心中积淀了几千年的儒教思想和传统契合。观众从这些电视剧中所表现出来的现代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崇尚温暖人心的亲情以及孝道、爱情、友情和信义中产生内心的感动和共鸣。家庭题材类韩剧中,那些崇尚做人的道德、重视家庭亲情、晚辈尊敬上辈和老人、兄弟姐妹之间友爱互助、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以及对生活自强不息的情节,让观后的百姓不能不对中国传统礼仪及家庭伦理进行反思。

三、家庭题材类韩剧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被广泛欢迎

有学者认为,“韩剧热”的核心原因取决于他们的编剧,他们通过生动逼真的台词体现出韩国的风土人情,而且以留意悬念的故事性见长,形成一种“期待意识”,吸引观众不知不觉地一集接着一集地看下去。一般来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戏剧是演员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在所有的电视剧制作中,编剧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对编剧来说,稿酬是更加热情地写出优秀作品的重要动机。但是大部分编剧说,还有比稿酬更重要的。这是今天的韩剧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支点,也就是“巨人精神”。至今不知道的许多人以为韩国的编剧工作是一边在家养孩

子,一边做家务的家庭主妇们做的,实际上大部分编剧都是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编剧工作中的。韩剧《大长今》的准备,整整花了2年左右的时间。执笔《大长今》的金英贤作家,为了寻找电视剧素材头绪,曾经读过装满一个屋的大量朝鲜相关书籍,主要了解朝鲜人的生活饮食习惯、爱情方式等,虽然金英贤作家做好了长期准备,但实际进入作品拍摄阶段后,为了写出更优秀的剧本,加上收视率的重压,他只能废寝忘食地工作。他与2名辅助编剧一起写出剧本,熬夜开会时工作室内充满吸烟烟雾,到很难看见对面人面孔时才结束。2005年,在上海电视节荣获最佳编剧奖的作品《生活如歌》的编剧卢喜景就认为,编剧工作“好像是连接神与人类的媒体,首先从神那里获得感悟,将此传达给人的媒介”。她经常以远离社会者的爱情和生活作为素材,这一点出自“即使0.1,也要为社会做出某种贡献的1%良心”。有些作家认为一部电视剧能够改变社会氛围、消费者倾向和流行,也会产生改变大众情绪的巨大影响力。电视剧有可能成为比刀或铁锤更加可怕的凶器,所以要强调电视剧的责任感。这样看来,编剧们实际上具有比任何人更有力的“文化权力”,所以怎么强调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不过分。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韩国能够经常拍出打动人心的优秀电视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韩剧吸引观众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韩国观众们的热心反应。韩剧一般以边写边拍边播的制片方式进行。片子开播后,观众们会热心的在各个网站上传自己收看感想的帖子,编剧们一边继续写剧本,一边观察观众的反应,而且会参照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这样重视观众的意见往往能使电视剧取得成功。因为在制作的人看来,电视剧拍出来是给老百姓看的,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当然要有老百姓来评价,这体现的是韩国国民的主导力量。韩国文化观光部文化产业政策课课长柳炳赫也认为,韩国的文化产业是由民间主导。由民间自主发展起来的。社会的民主自由、国民的积极参与、顺应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是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当然也是家庭题材类韩剧发展、受欢迎的根本动力。

反映家庭生活的韩剧全都内容健康、贴近生活,用琐碎的语言、琐碎的事、普通的场景展示普通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它对生活的艰辛从不掩盖和粉饰,对小人物的奋斗描摩地生动感人,甚至有些属于小市民阶层的市侩和庸俗也不避讳,反映的是真实的人性和真实的生活,但同时又加上一些梦想的东西,给人一个可以期望的理想;它的台词虽然琐碎但也很精彩,画面干净,没有色情和暴力,剧中的人物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坏人,但也都不完美,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毛病,就像我们自己一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没有雕琢的痕迹;它注重刻画人物的细腻笔触,故事里透着一股向上的执著,主人公总是满怀信心地期待明天,让许多年轻人看了韩剧以后,觉得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困难都可以战胜,它还教人尊重别人、善待别人,要诚信有礼、尊重老人、长幼有序、重视家庭,很适合全家老小一起看,有了这些特点,尽管出现了超长电视剧,但观众仍旧看得津津有味。

四、电视剧这种家庭媒介形式的传播特点决定了家庭置材类韩剧的热播

在现代社会,电视剧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家庭文化。而家庭题材电视剧的核心就是表现家庭故事,并通过电视这一家庭文化形式进行传播。由此可见,家庭剧的兴盛也和电视剧家庭化媒介形式有着紧密联系。在家庭题材类电视剧的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着表现对象、传播方式、接受对象三位统一的相互关系。其中的核心即家庭,它表现家庭故事,通过电视剧这一家庭文化形式进行传播,由家庭成员来接受。这一传授方式是家庭题材类电视剧吸引广大电视观众的优势所在。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是它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它与百姓生活情感的切近是任何其他类型电视剧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这种切近并不等同于对生活的简单复制或照搬,而渗透着创作者对日常生活诗意的开掘与发现,是在平常中见人所未见、道人所未道,于人们习焉不察中提升生活的诗意与美好,而家庭题材类韩剧在这方面做的尤为突出,艺术水准较高,因而比国产家庭剧更能吸引中国观众。

五、结语

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探析 篇7

一、电视文化节目建构的多元认同

1. 电视文化节目建构的政治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 学术界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展开了讨论, 提出了多元化的观点, 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尽管观点纷纭, 但有一点已基本形成共识, 即:文艺和政治关系密切。“政治作为一种社会观念, 与文艺一样, 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它们的关系是互相渗透, 互为条件的。”文化艺术与政治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代表的国内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诞生, 具有一个深刻的政治背景, 即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这是自从十七大以来, 中共中央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后, 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 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瞩目。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最爱是中华》等文化类电视节目, 其核心都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以关注、重温、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凝聚中国人的自我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为根本宗旨。

2. 文化类电视节目体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

在我国电视领域, 一直“韩流”盛行, “欧美派”也有众多粉丝。而体现我国文化的节目并不多, 我国的电视节目, 缺乏创新, 缺乏文化自主性。电视领域自主创新, 展现中国文化是我们要大力提倡的。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宣传标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 民族的未雨绸缪”。“文明传递”“未雨绸缪”显示了电视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以及文化与民族未来的密切关联, 这其中也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类电视节目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认同。

3.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市场认同

2013年10月20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限娱令”发布后, 各大卫视开始转向节目的调整和创新, 加大了对其它类型节目的开发。2013年下半年以来,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成语英雄》等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节目相继播出, 便是应对“限娱令”的创新之作。文化类电视节目娱乐性不强, 但是从当下电视节目的市场需求来说, 这些节目如果不加上娱乐的元素, 将很难获得市场认可。娱乐元素和传统文化结合, 是深受广大受众喜爱的方式, 获得市场的认同。

二、文化类电视节目节目热潮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升华方向

现今电视上成功热播的各类文化节目, 都多多少少掺进了娱乐成分。电视文化节目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杜绝“娱乐”, 但也必须把握底线, 决不能为了“博眼球”就丢掉文化品格和文化品位。节目内容还是应该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 要保持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文化“纯”度。以《汉字英雄》为代表的益智竞技型文化节目就较好体现了这种审美追求。《汉字英雄》的节目成分虽有部分综艺性, 但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仍然是该节目能够通过竞技的形式, 将汉字文化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另外, 未来电视台在开展原创文化节目工作时, 应当开阔创作视野和创作思路, 地方电视台可以结合频道定位, 突出当地的地方特色。例如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的《二人转总动员》栏目, 就是典型的地方特色文化节目。该栏目以大赛的形式, 展示真正东北二人转文化, 自2006年开播以来, 不断吸引关东各地超过150万二人转爱好者前来参赛。2014年重磅推出了“首届东北电视二人转大赛”, 在东北平原掀起一股观看二人转的热潮, 一度获得吉林电视台双料收视冠军。

2. 借力互联网的新型传播方式

当然, 有了好的内容, 还要有合适的传播方式。“汉字、成语、谜语、民歌、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 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累积的智慧、思想、信仰。这些传统的精髓, 只靠学校的教育, 书籍的传播, 影响力仍是有限。”而采用对抗性的竞赛形式, 并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将它们展现在大众面前, 是创新而高效的文化传播形式。

3. 激活传统文化, 唤醒民众心理认同

文化类节目还有一个重大作用, 它让人们看到当下社会成员的传统文化素养是什么状况。传统文化曾是中国老百姓的“信仰”, 但这种“信仰”在当今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因为种种原因正在被不断削弱。丢掉这种“信仰”会使人们价值观混乱, 导致底线不断降低。躬耕文化之田, 践行媒体责任, 是大力发展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初衷。“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播出, 以往安静地矗立在古籍中的经典文字, 开始重新发出夺目的智慧光辉, ”此后一大批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相继亮相荧屏, 建立起媒体弘扬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

4. 文化输出是更高层次的目标

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资源丰富, 且绝无仅有。纵观世界文明史, 唯有我中华文明能够延绵千年而不断。因此中国的影响力不能是仅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上, 更应该在文化上发扬光大。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即获得了国际主流媒体的关注, 《华尔街日报》以亚洲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节目的决赛。第二季听写大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散, 决赛队伍扩充了港澳台代表队和五个外籍代表队, 这是我们在文化输出方面积累的重要经验。未来电视文化节目的制作, 眼光都不应只局限在国内市场上, 抓住文化贸易的最佳时机, 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节目走出去, 是应有的战略考量。

参考文献

[1]阎国忠, 张艺声.文艺与政治——一个应重新审视的话题[J].理论与创作, 2002 (5) .

[2]陈明.思想政治教育在抵制“三俗”之风中的作用与路径选择[D].四川:西南科技大学, 2012.

[3]刘茜.文化大众化莫失品味[N].中国文化报, 2014-07-17 (2) .

文化创意类人才不同培养模式分析 篇8

一、文化创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 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大幅度提高, 这是当前任何产业都不可比拟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建立在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上, 而单靠资源和资金的大量投入难以实现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人才。

2. 我国急需培养更多相关专业人才。

当前,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缺少高素质人才, 这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到人才匮乏的严重制约, 具体表现在从业人员数量多, 但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依然十分短缺。高校是文化创意类人才的培养基地, 要根据社会和职场所需, 采用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文化创意产业输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二、我国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及经济分析

1. 创意人才的高校培养模式。

目前, 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普遍通过高校教育系统培养创意人才。在以高校培养为主体的背景下, 我国当前文化创意类人才培养方法主要有四种:有效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学科建设、搭建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共享交流平台、举办开放性名牌高校精品讲座、积极发挥高校孵化器的产出功能。

当前, 我国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了文化创意专业, 各个高校在坚持发展优势专业的基础上, 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在创意类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上述四种方法已经被我国多数高校不同程度地采用,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 各个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状况, 结合创意类人才的特点及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纷纷与文化创意类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为了能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细则, 学生按照企业的要求和标准, 发挥自己的创意, 动手制作文化创意类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可知, 学生能大大适应企业工作的流程, 这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垫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能够大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提高文化创意类企业的经济效益。

2.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创意类人才培养效果需要企业来检验和证明, 但创意类专业学生离开高校并不意味着培养过程结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而要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就需要进一步培养创意类人才, 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 自我人才培养机制和系统在我国还未有真正形成, 高校和企业创意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缺点:高校培养缺乏新意, 学生获得的实践操作机会少, 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法还未形成;从企业方面来看, 很多企业仅注重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 并没有对其进行创意理念培训, 还有一部分企业未会对员工进行培训, 员工创意理念的发展完全靠个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创意人才培养周期长, 短时间内很难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高校和企业不愿意将过多精力投入到创意人才培养方面。

3. 基于艺术人才的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 其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尤其在经济寒潮的背景下, 在人们普遍借文化产品来慰藉心灵的市场需求下, 它更显示出极大的发展优势。目前, 我国紧跟时代潮流, 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并成为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文化创意人才具有极强的创造力, 善于从其他学科获取创作灵感, 因此, 高校在招收文化创意类学生的过程中, 要专门招收艺术专业的学生, 为以后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艺术专业学生独特的设计思维是其他专业学生难以比拟的, 这与长期的艺术熏陶有关, 对我国高校艺术类教育工作者而言, 培养艺术专业学生是一条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国很多艺术高校或者一些艺术专业每年都会招收一批学生, 学生在校期学习过程中形成了艺术化的思维方式, 其毕业后大都进入形象设计企业、广告设计企业、影视传媒企业等一些对创意要求较高的企业, 这些企业每年注入新鲜血液后, 获得了较强的生命力, 企业发展突飞猛进, 我国创业产业每年的净利润高达百亿元。

三、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创意是疯狂的, 有些创意作品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 但创意过程是理智的, 创意灵感来源于生活, 创意需要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 在有意无意间实现自己的创意意图。文化创意产业也是高风险行业, 高校需要培养在校学生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 这样才能使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更为完善, 使未来的从业者能更好地面对市场。

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 随着文化设施建设及文化市场的再度繁荣,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后对精神产品需求的不断加大, 文化创意产业将会出现爆发式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有可为, 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价值将在我们进行相关课程集群的建设完成, 培养人才进入产业体系并发挥作用后逐渐地彰显出来。

四、结语

我国创意类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 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文化创意类人才的需求量依然很大, 面对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需要从市场需求和企业效益出发, 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培养模式, 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校的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促使高校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刚刚起步, 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长, 高校要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 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 不断调整和创新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以有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提高文化创意企业的经济效益, 促使文化创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琦.文化创意产业亟待突破人才瓶颈[J].中国人才, 2010 (5) :15.

[2]姚争, 项雁.高校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福建论坛, 2012 (8) :18-23.

浅析电视文化类专题片的缺失 篇9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特别是一些省市县的自办文化类专题栏目, 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具体表现为纪实化、文学化、社会化三个方面的缺失。现简单分析如下:

纪实化是文化类专题片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是专题片贴近动态现实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必然。文化类专题片纪实化的几个主要表现特征为: (1) 从正在进行的一件文化事件入手, 切入历史的表述。文化的历史与现在交错进行;或完整记录一个鲜明的文化活动:婚丧嫁娶、社火、祈雨、祭祀、大法会等。 (2) 充分运用自然的现场声音, 现场声音成为表达的主体。 (3) 合理运用音乐, 以少为好。音乐有独立的空间, 和解说交替进行, 而不是相互打架、覆盖。如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中的音乐元素为鸟飞行时翅膀拍打的声音。音乐必须有出处、有含义, 否则宁可不用。 (4) 各种声音交错进行, 扩展声音时空。比如表现崆峒山、武夷山、少林寺, 声音除解说、音乐之外, 还有钟、鸟、风、游人、做佛事所发出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是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纪实化不可或缺的元素。

纪实化的文化类专题片以《望长城》为代表, 《望长城》就是凭借彻底的纪实而横空出世, 成为中国文化类专题片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甘肃电视台5年前创办的日播文化类栏目《美丽甘肃》中我们看到:天水台反映民俗的《年初一》就是因纪实而取胜, 它充分反映了民俗中原生态的摇曳多姿。但这样的作品比例偏少, 也因此影响了这个品牌栏目的现实主义精神。现在甘肃卫视播出的《中国西北角》栏目, 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纪实化的元素大大增加。

文学化是文化类专题片成熟的标志。文化类专题片不是新闻专题, 恰到好处的文学化是此类专题片的必要因素。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西藏的诱惑》到《望长城》, 再到近几年出现的大型文化系列片《江南》、《苏园六记》、《中国博物馆》、《考古中国》以及中央台10套节目的开播, 我们可以看到:电视一直与各种文学思潮 (文学复兴、哲理小说、寻根文学、纪实文学、文化散文) 相伴相生, 文学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类专题片的整体趋向和成熟的标志。同时, 一批知名作家作为策划和撰稿进入文化类专题片的创作, 更能说明这一点。

文学化是编导对采访对象的发现、创造与想象, 是对过往历史的复读、复活;文学化不是漂亮词语的堆砌、不是对画面浅表化的描述, 而是编导对画面背后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含量的解读、提炼与升华;文学化是编导个人情感的投入, 画面因情感而复活生动, 节目因情感被长久记忆。而电视文学化的一种主要手段是“陌生化”。陌生化是一个戏剧理论的概念, 通俗来讲是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 将陌生的事物变为熟悉的;将近变远, 将远变近……

文学化的几个主要表现特征为:叙述基调统一, 呈现个人风格;具备文学语感, 富有诗意;编导的情感投入与文字控制;文化的发现。

在笔者创作的纪录片《东方的微笑》里, 重点表达的是麦积山石窟的风雨千年, 我们发现这座原本自然的山已经变成了文化之山, 成为丝绸之路佛教石窟的又一高度;同时, 和塑像一样, 麦积山也完成了自己的千年禅修:原本远离人间, 最后又回到人间烟火, 与不断进行的现实遥相呼应又合二为一。在这里, 文学化最后催生了麦积山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文化类专题片的社会化是节目的深度表现, 是对文化的深层次挖掘与思索。社会化的过程是编导将纷繁的采访素材进行系统化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不要单一地去看待一个问题, 而是将采访素材纳入广阔的社会学空间, 来判断取舍, 并阐释文化的含义。说到底, 文化类专题片最后的落脚点必须是对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透视、提炼、表述与发现。比如甘肃庆阳的窑洞, 兰州的中山桥、羊皮筏子、牧民的帐篷, 它们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也是文化变迁的有力载体。所以, 兴隆山、麦积山、崆峒山这些甘肃名山, 它们之所以风格各异, 是因为它们的文化背景独具风采, 而不仅仅是因为摇曳多姿的风光。山因为文化而存在, 而被人阅读;阅读的人多了, 山也就成为一代名山。

我们可以说美丽风光是招牌、是索引, 那么索引的背后是什么?在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中, 导演雅克贝汉向我们昭示的是:鸟无言无辩, 却坚持飞翔, 生命不止。而在众多的游记中, 赏三峡、登黄山、临赤壁、悟敦煌、游故宫……除了传递水墨画般的自然意境之外, 更多的是对遗址的凭吊、历史的感悟、人生的喟叹、文化的阐释、时代精神的挖掘等。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 阳光明媚与风雨摇曳的交错中, 是这样的慨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里, 我们又经常在文化古迹中, 看到一个个王朝的背景, 一个个曾经风华的书生命运与时代大潮的穿行与错失……

总之, 文化类专题片不要因为风光美丽而躲避动态的生活所蕴涵的文化;不要因为文化而忽略深度;不要因为非线编辑等技术忘掉节目的朴素和节奏;不要因为不合适的音乐而破坏了解说的空间, 破坏了生活的原生态, 损耗了节目素材丰富的内容含量;文化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在我们的社会里, 在一点一滴的细节里;文化就在我们敏感的心灵和豁达的胸怀里。我们文学地、纪实地、社会地去表达美丽甘肃、美丽中国、美丽世界, 因为, 人类诗意地、艰难地、顽强地栖居在大地上。

浅析文化类电视专题片的创作特点 篇10

(一) 纪实化

“纪实化是文化类专题片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是使专题片贴近动态现实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必然。” (1)

在《中国写实油画》中, 以“中国写实油画五周年特展”为切入点, 选取一个正在发生的文化事件, 并选择了引导者的视角来参与到文化事件中, 然后再开始介绍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历程, 进入历史的表述。从具体事件切入历史叙说, 这样比起泛泛而谈的介绍更容易让观众接受。“电视艺术给观众所营造的影像世界不是受众可游可居的精神家园, 可以说它带给观众的只是瞭望外界的窗口。” (2) 观众不是被动的, 他们完全可以选择“受”或者“不受”, 因此想要让观众从心理上接受影像所传达的信息, 就必须为专题片的纪实化选择一个切入点, 使文化的历史与现在交错进行。

在画展中随机采访时现场的自然声音成为表达的主体。我认为在文化类的专题片中, 音乐的运用以少为好。音乐必须有出处, 有含义, 否则宁可不用。这点我个人感触颇深, 在电视台期间, 我作为专题部的编导被电视台的领导派去永济市, 拍摄关于本校2001级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高华的人物专题片。在后期制作中, 为了烘托高华在事业道路岔口的艰难选择, 升华主题, 我将音乐, 环境音, 和人物对白交织在一起, 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非但没有渲染了气氛, 反而使得作品纪实部分最终的声音效果杂乱无章, 毫无层次感。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无论是人物专题还是文化类专题, 音乐都应该有独立的空间, 和解说交替进行, 而不是相互“打架”。

(二) 文学化

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再到央视10套的开播, 电视一直和各种文学思潮相伴相生。因此, 适当的文学化是文化类专题片的必要因素。

“专题片的叙事, 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型的创意组合结构, 它一般不局限于时空结构的具体性和声画结构的一体性, 更不一定再现出事物发展的事件流程和完整性, 而是围绕主题, 选取独特的生活视角, 再通过富于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事例创意组合、直接、生动、感人地揭示了生活的深刻意义。” (3) 在专题片《中国写实油画》的创作中则通过非局限性的时空结构进行了多元化叙事。没有将结构局限于某一时空或事件中, 而是游走于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历程, 选取某些特定的时间点进行排列组合, 对过往历史进行复读。

我个人之前独立编导了关于倡导儒商文化的常氏家族的专题片《漫话常家》, 在这部专题片的创作中, 我深刻感受到文化类电视专题片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声画两张皮”。在画面表意性不强或其背后另有涵义时, 编导就要依靠解说词来为观众传达信息。既然是给观众讲故事, 传达信息, 那么文化类专题的文学化表现在哪儿呢?在利用解说词叙事时, 不用华丽的辞藻进行堆砌, 也不对画面肤浅地进行描叙, 而是要对画面背后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含量进行解读、提炼与升华。画面正是因编导将自己的敬佩, 崇敬, 赞美的情感表达出来而更显得更加生动。作为一个编导来说, 最好的文学化就是投入个人情感并将这种感情渗透到字里行间, 才能使作品充满感情而被长久记忆。

二、文化类专题片创作方法个人体会

接着, 我想想谈一些创作这类电视专题片的个人体会。

(一) 对旁观者采访的必要

在表现主体时, 必须要辅以对旁观者适当的采访, 否则主体必然显得单一或者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例如专题片《中国写实油画》里, 对画展现场观众的随机采访, 能够客观反映中国写实油画派在这五年里所取得的成就, 可以更好地表达主题。

(二) 电视专题片中的结构方式与叙事方式是构成全片的骨架, 而细节则是血液与灵魂

细节, 在专题片中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可以体现、深化主题思想。细节虽然小, 但它却能细腻、具体的表现主题, 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无论在镜头的拍摄, 还是全片的节奏都应注重细节这一关键性因素。例如我在创作电视专题片《漫话常家》时, 为了表现常氏家族儒商文化的百年传承, 我选取了一个道具, 即一辆旧式的马车, 将静态的马车画面和以摇镜头拍摄的常氏家族族谱这两个镜头在后期剪辑时进行叠画, 以车轮象征历史的脚步, 通过这样的方式更直观形象地表现常氏家族儒商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事件中道具等细节的描表现, 更鲜明的交代了所要表达的意义。电视是通过声音画面表现内容的综合艺术, 好的画面、声音、解说词都可以成为表现细节的手段, 有了细节电视专题才有了鲜活而又真实的艺术魅力。

(三) 编导的个人文化修养

作品的成功和编导的个人文化修养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故宫》等系列文化电视片里, 编导的发现, 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变迁、生命力、包容和开放能力的发现。说到底, 编导要发掘节目的深度, 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 对节目背后的文化进行思索。不要因为匆忙而忽略深度;不要因为非编等技术忘掉节目的朴素;不要因为不合适的音乐破坏了解说的空间, 损耗了素材丰富的内容含量。

结论:想做好文化类的电视专题片, 就得记住一点, 其实所谓文化, 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在一点一滴的细节里, 在我们阔达的胸怀里。成功的编导不仅要有技术层面的知识, 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收获。

摘要:近年来, 在我国的电视荧屏上, 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文化类专题栏目。央视10套节目的开播标志着文化类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已走向一个高峰, 产生了《探索·发现》、《见证》等一大批精品文化类专题节目。文中将结合专题片《中国写实油画》拍摄中的问题与体会, 针对文化类电视专题片创作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以及如何使用文学化等创作手法方面进行相关分析。

参考文献

①中国纪录片网.

②张凤铸等《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381页.

灯谜文化源头或为人类远古神话 篇11

在灯谜文化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神话时代是人类文化发生的时代,而所有文化的发生都源自于人类的问题意识。当人类具备意识之初,人类意识的主题便是考究天地形成、万物生长、四时变更、阴阳交替、风雨雷电、生命何为、人类何来等等。向世界的一切提出问题,用尽早期人类的智慧去解释世界,这就是神话时代的文化责任。由于神话有故事、叙事式的言说,也有歌谣、说唱式的诗说,所以,其中的问与答的形式和考问,都孕育着我们今天的谜语这种文化形式的各种要素。在神话思维的追问下,远古的先人们一点点地积累起关于世界的解答(知识),这些解答不仅构成和支撑起原始社会的信仰、知识、意识、精神的文化结构,也成为后来人类和社会的思维与意识的深度模式和底层文化。当先人们要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他们的下一代时,儿童游戏中的谜语形式便诞生了。把先人们的文化问答通过新颖、曲折、变形、变化了的游戏问答加以传授和衔接,这就是谜语的应运而生。设问与回答是后世猜谜活动的本体,谜语的一切文化的发生,都是从这里出发的。所以说,古老的问答文化是谜语文化的母体。

我国古代见于史载的谜语,有人以为春秋《左传》中的“有麦麴乎?有山鞠穷乎”是较早的谜语,所谓“‘鞠穷’,作废词嚆矢”。(清末张玉森《百二十家谜语叙》)也有人认为,东汉赵晔(《吴越春秋》所载黄帝时代的《弹歌》也是关于制弹弓以猎鸟兽的谜语。到了汉魏六朝时代,刘勰《文心雕龙》已经专辟了《谐隐》篇,他指出:“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刘勰还提出了谜语隐语的表现与功用:“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同时,他从诗学、美学、艺术学、文学的高度,概括了谜语的特征:“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像品物,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从刘勰的这段文字看,谜语在《文心雕龙》时代已经相当成熟了,它在此之前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

事实上,中国谜语文化的发展自中国文字创立后与文字的发展同步相生,从此又走上了特立独行的文化历程。甲骨文的出现是基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也算得上是一种猜想的文化),谜语与此相生,出现了离合隐语与谶语。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汉代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隐“董卓当死”),就是拆字、测字与文义隐语相结合的产物。东汉文学家蔡邕所写曹娥碑中以“黄娟、幼妇,外孙、齑臼”隐“绝妙好辞”也是在字形字义上大做迷惑的文章。这种文字性谜语,在形式上主要围绕拆字、离合、会意、谐音、别解动脑筋。也正是在汉代,关于汉字的造字法,有了“六书”之说。“六书”之说与谜语的技术技巧其实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也是谜语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只是有更多生发与引申,所以刘勰还说谜语的美学风格是:“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文心雕龙·隐秀》)。总之,是中国文字的形、音、义的多变性,给中国谜语特别是字谜提供了形式基础。自此以后,字谜的传统绵延未绝,形式与内容都向无限生发的境地扩张,形成中国谜语文化特别的一路,达到了旷世无双的文化地位。其中一个支脉还反过来为儿童的识字服务,成为狭义的字谜,即以识别汉字为目的的谜语。这类字谜在传播汉字文化上发挥了历久不衰的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唐代诗人皮日休为了隐晦地歌颂黄巢起义,作有如下字谜:“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曲律。”(“黄巢”)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则作有“研犹有石,岘更无山,美女还在,孟子不还”(“砚盖”),也是别有雅趣。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渭《徐文长佚稿》载有“田字谜”:“四山纵横,两目绸缪,富是他起脚,累是他起头。”果然是别开生面,入了高境界。

唐宋以来,谜语以挡不住的魅力,进入了文学名家的创作视野,明清以来,写谜事几乎是古典小说不可或缺的内容。《西厢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拍案惊奇》《镜花缘》《阅微草堂笔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无不有精彩谜语和谜事描写。

宋代谜语还与传统灯彩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灯谜”。“灯谜”不仅在语言名称和概念上几乎成了后来中华谜语文化的代称,其更有意义的文化意旨在于回归大众,把走向雅化的猜谜活动又引回到大众生活之中。猜谜与制灯、观灯、赏灯相结合,实际上也是文人雅士与俗世民众在文化上的接轨。与灯彩灯会相结合的谜语,其实是通过民间灯彩这种手工艺术参与到民俗节日中来了。特别是在元宵节时,赏灯猜谜成为此一民俗节日的核心内容。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元宵猜谜也成为中国人在最隆重的节日中的智力狂欢。就是说,在灯谜一途,谜语从此就在文化上形成三种路径:一是民间传承未绝的文化自娱,二是文人雅好的精致化文化,三是雅俗结合。这又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奇特景观:分分合合,有分有合;从古至今,多样整合;妇孺皆知,雅俗共赏。还没有哪一种文学样式有这样的文化景观和场景。

谜语文化在中国的生态样式还不仅仅以上所述,它甚至在中华大地上开出了更加别样化的花朵。这就是谜语村、谜语镇、谜语城。比如,湖北省宜昌市的青林寺村。该村的谜语文化精彩绝伦,乡民们颇有说唱谜语的传统,地方学者调查、整理、出版的该村谜语就达厚厚四大本,恐怕在全世界也难以见到这样的文化风景,你不能不油然而生对中华文明的感叹与赞叹。还比如,广东澄海市、福建漳州市、福建泉州石狮市、福建晋江市,也是著名的谜语文化之乡,并且几地的灯谜文化可上溯至宋、明时代。几地谜语不仅具有方言特色,而且深深融入当地民俗之中,民间谜事、儿童谜语十分流行,地方的人很早就有制谜传统且多有结集、结社活动。当代以来,好谜、疾谜、爱谜、迷谜的地方更是不可胜数。最突出的是当代的网谜,谜吧、谜网、谜线更是不可胜数,其中主体更是以青年大、中学生为主,活动频繁、参与踊跃,显示出谜语文化在当代先进传媒时代旺盛的生命力。这样壮观的谜文化,且问全世界还有何处可寻?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独特的骄傲与光荣!

游戏、问答、求知、索解、娱乐、识字,观灯、过节、设疑、迷惑,旁出、别致、奇思、妙想,传道授业、修身养性、逆反逆向、嬉笑怒骂、酸甜苦辣;包罗万象,无所不涉,小谜语关联大世界,小谜语里有大人生。有了谜语文化,中国人的生命与生活,平添韵味,别有情趣。

谜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形态,也是中国人生命与生活的别样的构成,所以,它的题材无限丰富:有字谜、灯谜、典故谜、生肖谜、名人谜、名著谜、事谜、物谜、花鸟鱼虫谜、飞禽走兽谜、成语谜、古诗谜、音乐谜、哑谜、戏谜、曲谜、画谜、知识谜、益智谜、趣味谜、联谜、笑话谜、故事谜、歌谣谜、动作谜、音响谜、色彩谜、数谜……简直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迷宫。这是谜语的迷人魅力之一。

谜语的迷人魅力还来自于它的变化无穷。谜语表面上看是短语短句短诗而已,实际上在小小的格局里却变化多端,机关无数,巧思佳句绝韵随手可得。

首先,谜语的奥妙无穷,来自于世界之大而人所知却少,也就是来自于人们对无知和未知的好奇天性。人不能生而知之,人也不能世事无所不知。制灯谜有各色人等,人人可为,所以灯谜所涉就广,就得冥思苦想、浮想联翩。往往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中,人生的意趣就油然而生。

其次,谜语的奥妙来自于语言与文字、知识与游戏的结合,在快乐中获得智慧,从智慧中体味趣味,这些是谜语的天性。谜语的别解思维,长期以来训练了中国人的逆向思维、逆反思维,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智慧的发展与构成。这一点给予再高的评价都不为过。

再次,谜语的奥妙来自于它与文学的相映成趣,有语言与文字的高度的艺术性和文学性,令人赏心悦目。比如,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字谜,射“慧”)精美谜语,讲究别思另解之外,还要炼字炼句,所以意蕴无穷:谜面是一种诗意和画境,谜底又是别有洞天。比起单纯的诗句来,多了许多的曲折、情节、故事和异想天开。这大大地打开了谜语的境界。

最后,谜语的奥妙也来自于它那庞杂神秘的技术技巧。小小的谜语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庞杂的谜格。谜格是制谜、解谜的体式、技巧、技术、方法、手段之体系,也是制谜、猜谜的理论概括与总结。宋代以来的早期谜格多采用典雅的四字格名,是就成谜手法加以注解或提示,以方便解谜。如阳乌戒晓、星象拱辰、蛰龙出水、双凤朝阳、行云流水、落花点地、鱼跃鸢飞、风行草偃、月照海棠、拨云见日、寒谷生春、梅影横溪、篆烟凝霭、江涵雁影、鹤立鸡群、月轮穿海、竹影扫阶等。至明清,谜格完善,出现了以三字直至二字的谜格体系。例如,著名的“广陵十八格”,包括:会意、谐声、典雅、传神、碑阴、徐妃、卷帘、虾须、寿星、粉底、燕尾、比干、双勾、钓鱼、含沙、锦屏、碎锦、回文等。到晚清和民国,甚至达到谜格数百。这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所以有识者讥刺曰:“谜之用格,终嫌造作,纵极灵巧,究失天然。”关于谜格的功能和它的利弊,谜界众说纷纭。但是,它毕竟是对制谜、猜谜规律的一种认识,从理论上说,具有抽象性和认识性,若将谜格与谜语作一个整体看,谜格的理论价值还是值得深入发掘的。从谜格所见出的谜语的庞杂深奥的技术技巧,反映的是谜语文化向繁复化的审美趣味发展的轨迹。其实,到了晚清,中国文化中的很多种类与形式都出现了堆砌、繁复的风格,如木雕、石雕、刺绣、服饰、陶瓷等。但是,灯谜谜格的繁复本质上又与灯谜无所不涉的内容相关,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到词牌戏目、人名器物,莫不涉谜成趣。所以,为一物谜成一方法,为一字制谜造一谜格,大体也是可以理解的。谜格是谜语的格律,但这格律运用得好坏优劣,却是因人而异的。谜格其实隐藏着的是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汉字艺术以及诗词的技术与技巧。也就是说,谜格从深远处通向汉字文化的底层和深处;从高处又抵达古代诗歌的意境与诗境。从一字、一物、一诗、一句、一言、一人、一名、一事、一语、一话、一情、一景、一图、一画中,谜语回互其辞,引申出大境界、大物象、大文章。谜语里有政治、宗教、哲学、伦理、道德、信仰、风俗、文化、文学、文艺等等,这是谜语以小见大的真功夫。所谓方寸之间,寓万千气象是也。

提高文化类专题片的创作水平 篇12

作为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形式, 历史文化专题片在其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上也有独特之处。通过自己做文化栏目的经验, 笔者认为, 创作文化类专题片可以从主题提炼、素材取舍、结构布局三方面入手。

主题提炼

主题是一期历史文化专题片的核心价值所在, 也就是我们制定选题的目的意义, 是我们想通过一期历史文化专题片所要达到的目的。一处遗迹、一件文物、一个文化景观所折射出的内涵是什么, 它对于今天的人们、今天的社会究竟存在什么意义, 只有较好地提炼出专题节目的主题, 我们的专题创作才会有方向。例如, 郑州电视台曾经拍摄制作过《走出历史迷雾的唐青花》两集共计3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青花瓷肇始于唐代, 可是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 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可谓洋洋大观, 青花瓷甚至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外销瓷的主角。中东西亚等国的国王还专门从中国订购青花瓷, 西方国家把中国称作China其实就是来源于瓷器。今天, 对于中国人来说, 青花瓷已经远远超出了作为器物的基本含义, 它已经成为代表中华文明的一个符号。如此闻名于世的中国文化的一个文化符号, 它的诞生地最后经专家确认正是在我们郑州, 这是郑州人的骄傲和自豪。正是基于这样的主题意义, 我们才选择唐青花作为报道对象。再如对郑州文庙的报道, 文庙是一种在全国各地常见的文化建筑, 是城市的一个文化符号, 郑州文庙在其历史上几经毁灭重建, 它凭什么屡屡得以死而复生?它与郑州这座城市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这正是我们创作名为《穿透时空看文庙》这部专题片的主题所在, 在创作过程中也始终围绕着这一主题前行。

内容取舍

有了提炼出来的主题, 文章就找到了灵魂, 围绕主题取舍内容就有了方向。那么如何进行内容的取舍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典型!具体到专题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典型的人, 典型的事, 典型的物。例如对中岳庙的报道, 中岳庙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两千多年来前来中岳庙的人数不胜数, 而我们以前来中岳庙的几十位帝王为典型主线, 以对中岳庙影响较大的帝王在此的活动为典型故事, 以中岳庙中的典型建筑如化三门、五岳真形图、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仿的中岳大殿为典型背景。通过这些典型的人、事、物将中岳庙这个北方道教圣地生动丰满地展示出来, 起到了选择重点、展示复杂、以点透视、丰满全局的效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在专题素材要素的取舍上应该分清由重要到非重要的主次层次:1.最重要的是第一现场的拍摄。2.周围的环境。3.情景再现。可分为现实情景再现的补拍、摆拍和对历史情景的模拟再现。4.采访。采访首先应选择当事人而尽量回避领导或转述人, 被采访人说的内容应该是事实细节而尽量回避空洞的总结性、概念性的语言。5资料。历史资料是文化类专题片经常用到的宝贵财富。

结构布局

在结构布局上, 笔者认为可在起、承、转、合四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起”。起就是整部文化电视专题片的切入点。一般来讲, 片子的开篇应该是先声夺人, 起到吸引、摄取观众眼球的效果。这一方面的典型例子很多, 例如郑州电视台在创作文化专题片《走出历史迷雾的唐青花》的过程中, 片子的开篇场景选取的是远离中国大陆几千公里的印度洋勿里洞岛德国“黑石号”打捞船出水的瞬间。我们认为这是典型的场景, 因为正是这次打捞才使得唐青花找到根在河南巩义的直接证据, 接着, 专题片的导视解说词这样写道:“一艘印度洋沉船的打捞, 为何给远在中国内陆的巩义带来了无上的惊喜?三件青花瓷盘的重见天日, 又是怎样为青花瓷认祖归宗的寻根路画上了句号?请收看《文化郑州》本期最新探索《走出历史迷雾的唐青花》。”这样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 这样具有视觉、听觉冲击力的场景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总体上讲, 专题片的切入多以悬念为手段、引人入胜为目的, 同时也为接下来展开主题抛出一条线, 贯穿整个文化专题。

其次是“承”。笔者认为“承”应该是文化专题片的主体, 是“起”的延续。这一部分就是整个文化专题片的支柱, 是主要内容的承载处。如何展开主题呢?换句话说就是用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呢?笔者认为目前专题片的主要叙述方式是讲故事。文化专题片通过一处遗迹、一件文物、一个文化景观背后隐藏的故事来丰满我们的主题。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故事”实际上分三个层次:一是指有头有尾、有人有事的故事。例如我们在创作历史文化专题片《寻觅汉代古荥冶铁烈火》的过程中, 就找到了一个内容丰富而且生动的故事:古荥农民发现冶铁遗迹并加以发掘保护的过程。二是指仅仅有情节、场景的。例如在创作历史文化专题片《掘堤花园口》的过程中, 我们就选择了不同的寻掘堤口、扒堤等一系列场景作为叙述方式, 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是用细节讲述故事。如果没有上述两种情况, 那么对细节进行讲述同样是“故事”。例如我们在对郑州文庙的专题创作过程中, 偶然发现文庙中有一个幼儿教育班, 而且幼儿还穿着汉服, 这样我们就对这种细节进行了发掘, 包括他们的书本、服装、诵读儒家经典的声音等, 这样的细节对于丰富《穿透时空看文庙》的内容很有意义。

再次是“转”。笔者认为“转”是整部文化专题片的高潮, 是经过整体叙事铺垫后的升华。恰当的“转”不仅在行文上可以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灵动感, 而且在主题的表达上会产生升华和意境递换的层次感。例如我们在创作文化专题片《看不透的山神庙》的过程中, 连续用“转”, 从汉武帝的巡幸到武则天的登临, 再到乾隆帝光临, 对中岳庙封名加誉、步步抬升, 层层递进, 如歌音婉转, 高入云霄, 让观众直观上看到中岳庙是怎样由一个山野小庙渐渐声望日隆, 至今名震四方, 成为全国罕见的宏大庙宇。还有一些专题片采用整体铺叙, 一“转”达到高潮的方式, 例如在《黄河号子》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 我们用了整体篇幅叙述主人公李富中热爱黄河风土人情, 热衷于黄河号子, 历尽千辛万苦收集保存黄河号子, 并且通过大量努力终于申请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专题片中对黄河号子的优美旋律、历史意义和濒临消亡的现状以及李富中的执着付出作了大量叙述, 然而在文章高潮的选择上, 我们没有定格在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上, 而是一“转”, 将目前无人愿意学唱黄河号子, 黄河号子将后继无人, 李富中的无奈展示给观众, 虽然整个篇幅看上去李富中好像是历经艰难、步步走向成功, 可是这样一转, 用李富中的无奈和黄河号子前景渺茫为过渡, 专题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高潮, 给人们留下了沉思, 升华了专题本身的意义。

最后是“合”。合就是专题节目的落脚点, 是一部专题片的收尾, 对于文化专题片来说, 在经过起、承、转的过程后, 其中所蕴含或折射的意义得到了总结和揭示。这种“合”是整部片子主线的落脚点, 应与全片的主线保持一致。例如我们在对黄河花园口这一历史文化题材的系列专题报道中, 一直遵循着选堤、扒堤、水患的主线进行。在最后一集描述水患的结尾, 我们特地展示了今天花园口游人如织、风景如画、遍地金黄稻米的情景, 解说词这样写道:“70年过去了, 今天的花园口, 今天的黄泛区经历新中国的改造后到处一派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景象, 灾难的阴影似乎渐渐淡入历史的深处, 我们之所以用连续三期系列报道的方式重温花园口决堤带来的那场灾难, 目的在于感受此刻的幸福, 珍惜今天美满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样, 我们就找到了连续三期对花园口进行报道的意义所在, 也就是在专题片结构布局中起、承、转、合的“合”!

上一篇:哈尔滨电业局下一篇:油田开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