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艺术境界(共7篇)
提高艺术境界 篇1
罗吉·福勒说, 张力“是互补物、相反物和对立物之间的冲突或摩擦。一般而论, 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动或意义的地方, 都存在着张力。”是的, 一个物体, 在作用与反作用的牵拉和扯拽之下, 产生内在的张力, 人若触碰它, 会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强度, 一种内在的力度。而一篇作品如果有张力, 它能够屹立起来, 以雄浑、博大和金刚怒目, 以柔细、轻巧和浅唱低吟, 给人真力弥满、意蕴深沉的生命振作的强烈感受。那么, 在创新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达致这样的艺术境界呢?
一.理与情
1. 理智的情感。
“民族的生命精神透过一定的哲学家、思想家的性情表达出来, 真正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家的思想其背后总有一个活生生的人格在那里呼之欲出!” (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 此言得之。作为思想家的龚自珍面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恶痛绝, 力主“更法”“改图”, 追求个性解放。但是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 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如散文《病梅馆记》寓理于物, 托物言志, 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健康生长的梅树遭受“斫直、删密、锄正”, 暗喻知识分子的心灵被封建统治者扭曲成病态, 蕴含着作者满腔的悲愤;写救梅、疗梅时“疗之, 纵之, 顺之”, “毁其盆”、“解其缚”、“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等一系列措施, 暗喻着解放人才, 首先必须冲破封建专制的桎梏, 也寄寓着作者为救人才于文字狱的战斗激情。全文借梅喻人, 托梅议政, 寓意深刻而不很隐晦, “微言大义”而又能“支离闪烁” (谭嗣同语) , 闪烁出透过时代的表象而看到的一种民族文化灾难, 超越生死利害冲突而为民族大声疾呼的理智的情感, 当然会引起读者“若受电然” (梁启超语) 之感。
2.情感的理智。
这种情感的理智在于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思索反省个人命运的同时, 常与民族的、国家的文化命运扭结在一起, 还在于对真理的恪守与捍卫。而在作品创作中, 情感的理智常常藉助作者强有力的思想和执着的理想追求, 通过警醒策励的语段, 饱蘸情感的笔锋, 汪洋恣肆的气势, 奔涌层递的逻辑力量得以体现。例如梁启超的政论文《少年中国说》, 站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立场, 把古老的封建中国和想象中未来的少年中国加以对比, 多向分析, 冷静解剖, 严密的逻辑逐层论证, 锋芒直指官僚统治和封建制度的疮疣, 紧接着对未来的少年中国作了生动的描绘, 盼望急切, 爱抚殷切, 可感可受, 结尾近似振臂欢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八句成排, 排山倒海, 海阔天高, 高屋建瓴, 澎湃着作者忧时伤国、“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之心和激起“少年当拏云”、兴我中华的壮士报国之志, 可谓议论纵横捭阖, 说理深广透彻, 具有黄钟大吕般的鼓动性和震撼力!又如日本散文作家东山魅夷《听泉》由不断飞行的群鸟虑及到自然之泉, 又从自然之泉联想到心中之泉, 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人生于世, 要诚实, 要谦虚, 要朴素, 要舍弃清高和偏执, 要舍弃自我, 而作者崇拜大自然, 崇拜人性的纯真情感又寄寓在深刻的象征中。
3.清澈的理智与明净的感情。
刘勰评孔子等圣人的文章“志足而言文, 情信而辞巧”, 思想充实, 情感真挚, 言辞富于文采。先哲的一番评论, 告诉我们一篇成功的作品, 应该是主体情思与主体理性内在契合于认知逻辑和情感逻辑之中, 而不是以理性去消解感性、以感性去贬低理性。命笔运思之际, 突然想起美国前总统里根于1994年11月5日致美国同胞的公开信, 作者以早老性痴呆患者的身份, 毅然坦然地把这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个人私事公诸于众, 以便“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早老性痴呆症的警惕”, “促使人们去更好地理解罹患此病的个人和家庭”, 字字含情, 有自爱、他爱、家爱、国爱, 大爱无疆;句句在理, 诚实、自信、守责、安民, 大理宏通。堪为入情入理的佳作, 节录于后, 与君共享:
我的美国同胞们:
最近, 我被告知, 我是数百万美国早老性痴呆病患者之一。
得知这一消息后, 南希和我必须作出决定, 是把这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个人私事, 还是该将这一消息公诸于众。
过去, 南希得了乳房癌, 而我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我们发现, 我们的公开宣布, 能提高公众的警惕。结果是许多人都去作了检查, 使患者在早期得到了治疗, 并恢复了正常、健康的生活。这使我们很感欣慰。
所以现在,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你们也都知道这个情况。我们衷心希望这能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早老性痴呆症的警惕。也许, 这促使人们去更好地理解罹患此病的个人和家庭。
目前, 我感觉良好。我打算在上帝赐予我的有生之年, 一如既往地做我的事情。我还将和我的爱妻南希和全家一起在生命的旅途上行进。我打算多享受些野外生活的乐趣并与我的朋友和支持者们保持联系。不幸的是, 早老性痴呆症的发展常会使患者的家庭遭受沉重的负担。我只希望有一种方法, 能使南希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当这一时刻来临之时, 我相信, 有你们的帮助, 她将有信心和勇气面对这一切。
二.柔与刚
柔, 即阴柔;刚, 则阳刚。阴柔与阳刚,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术语。在自然哲学意识中, 阴阳, 此天地之大理, 造化之至道, 日光为刚, 月光为柔, 山之南为阳, 水之南为阴;在生命哲学意识中, 男性刚, 女性柔, 雄性刚, 雌性柔;在艺术哲学意识中, “文者, 天地之精英, 而阴阳刚柔之发也” (姚鼐语) , “刚柔以立本” (刘勰语) , 就风格而言, 一切艺术作品均会有刚柔之分。
1. 以柔克刚。
“气有刚柔” (刘勰语) 推及文亦有刚柔;人之气性决定文之气性。“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 则其文如升初日, 如清风, 如云, 如霞, 如烟, 如幽林曲涧, 如沦如漾, 如珠玉之辉, 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姚鼐语) 。即是说人各有分, 体各有宜, 各得其所, 各尽其妙, 偏于阴柔、以柔克刚的作品, 可以凭用柔软温和的艺术手法, 避开锋芒, 去克制或缓冲、稀释人物之间、事件之间的矛盾冲突, 渐次达至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 使作品具有清新、柔媚、愉悦、轻松的美感特征。如散文家周涛的《过河》, 故事发生在1972年冬天天山脚下的巩乃斯草原, “我”骑马去酒厂办事, 突然一条河流横亘于前, 马不肯过河, “我”穷尽其计, 仍然奈马不何, 暗暗叫苦的“我”最后在哈萨克族孱弱的老太太帮助之下才摆脱了困境。原本是突发事件, 时间仓促, 地处空旷, 人马之间对峙、僵持, “我”被怪怨、无助、窘态重重地包围着, 情形着实让人魂悸魄动, 可是作者却用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活动, 把柔美的意境安插在紧绷、急骤的情节线脉之中和浩瀚、险峻、奇崛的环境之中, “在冬日的阳光下, 河水清澈平缓地流淌着, 波光柔和闪动”、“它小步朝后挪蹭的劲儿突然被火烧得转化为前进的力, 踏踏地跃进河中, 水花劈开, 在它胸前分别朝两边溅射。铁蹄踏过河底的卵石发出沉重有力的声响, 它勇猛地一用力, 最后一步竟跃上河岸, 湿漉漉地站定。”读者掩巻, 能不被“如清风”、“如沦如漾”的诗意美所沉醉?
2. 以刚制柔。
与“以柔克刚”相反, 以刚制柔表现在文学创作中, 是指作者锋芒所向, 用“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于尺水之中兴波掀澜的艺术手法, 去直面、撞击、引擎看似“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的人和事, 使作品“得于阳与刚之美者, 则其文如霆, 如电, 如长风出谷, 如崇山凌崖, 如决大川, 如奔骐骥……” (姚鼐语) 。譬如韩愈《师说》, 文中虽也正面文从字顺、平易畅达地论及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等问题, 但从写作意图看, 重心是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给人以挺身而出、抗颜为师、不顾流俗、无视笑侮的耿直之勇、风骨之势。从说理论事的角度看, “昌黎文老实说出紧要处, 自使用巧骋奇者望之辟易。” (刘熙载《艺概·文概》) , 如首段层层顶接, 论述从师学道的基础上, 结尾处顺势作一总束:“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大有猛挡烈马奔腾之势;“圣人无常师”一段, 于举孔子的言论和实践之后, 随即指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既是进一步补正了前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 又是进一步有力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师事“位卑”者、“年近”者的现象, 见解精辟、深透、新颖, 有一种高屋建瓴之势。再次, 本文承转硬直, 过渡突兀而起, 如开篇暴喊一言:“古之学者必有师”, 已觉拔地而起;中间批判不良风气三小段, 各以“嗟乎”、“爱其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发端, 段与段之间没有任何字面上的缝合、接榫, 如三峰兀立, 有独傲群峦之势。我们渴盼创新作文教学中涌现更多的于平易畅达中贯注雄刚峭拔气势的“大家之文”。
3. 刚柔相济。
刚强与柔和在环宇之间相互交感, 相互调剂, 彼此从对方那里汲取美和诗情, 这种生命现象使得整个世界“端庄杂流丽, 刚健含婀娜” (苏轼《和子由论书》) , 充满着温婉芳馨、壮丽雄奇。例如2009年1 0 月1日, 共和国六十华诞的阅兵式上,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一群年方二八, 全部从北京市在编女民兵中精心选出, 号称魔鬼身材的女民兵方阵。她们集体穿着精心设计的红色军服, 搭配女士长靴, 是雄壮的阅兵式上最温柔的一个感叹号。同时, 她们又以震天撼地的足音, 神采飞扬的眼神、矫健挺拔的身影, 以东方女性特有的气势和魅力, 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威严、中国军队的雄壮、军中女性的刚强。看到这种场面, 国人都体会到一种炽烈昂扬的精神美, 一种清新崇高的风格美, 一种严整统一的纪律美, 一种刚柔相济的女性美。这种美, 被作者摄入笔端, 如萍池微风, 轻抚着葱茏、摇摆着情致, 让你的呼吸都染上带露的山花、滴翠的草叶的颜色了;如万马回旋, 电掣着平川、风驰着豪气, 让你的眼睛都点燃了“倒海翻江卷巨澜”、“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声响!可见, 刚柔相济, 阴阳互补, 是一切生命发展、一切艺术创造和创新作文教学的共同之理。
三.装饰与表现
大自然心甘情愿地用玫瑰花和紫罗兰铺设人类走过的道路, 并以它壮丽优雅的线条以装饰它可爱的孩子。而艺术的表现是多层次的, 它不只是表现看到的物象, 还要表现想到的意象, 感到的情象, 悟到的态象。作品要创新, 就得藉助点与染、露与含、底色与着色等玫瑰花、紫罗兰和优雅的线条, 来装饰它进而使它产生多层次的艺术表现力。
1.点与染。
所谓点染, 就是根据文章主旨和艺术表达的需要, 有的地方应予点明题旨或文意, 有的地方则紧承题旨或文意作生动、具体的描绘、铺排、装饰、渲染, 创造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势, 给读者以无不点首的深刻印象。如日本女作家壶井荣的散文《蒲公英》围绕反对战争、想往和平生活的主题, 铺叙展衍草原上寻找蒲公英、庭院里移植蒲公英、男孩子来到“我”家这三个片段, 且有序和谐地组织在“我”和村里的孩子唱着和平歌谣、吹着蒲公英茸毛的场景中, 极尽渲染之后点睛:“我要对这战争留给我家的两个礼物, 喊出无声的呼唤:‘须知你们是从被践踏、被蹂躏里, 勇敢地生活下来的。今后再遭践踏, 再遭蹂躏, 还得勇敢地生活下去, 却不要再尝那已经尝过的苦难吧!’”点与染, 在议论文中又像是总说与分说。如苏洵《六国论》篇首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接着分解为并列的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一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随后第二段承第一分论点, 第三段承第二分论点进行深入论证。这样“点”得斩钉截铁, “染”得纵横捭阖, 凸显了语言紧俏、机锋厉害、事出有据、理有所依的论辩文的风格。
2.含与露。
刘勰云:“或明理以立体, 或隐义以藏用。”即是有时用明显的道理来建立文章的主体, 如《你、我都是个存在》 (学生习作) :“我们, 一如平凡的生灵, 却是个特别的存在。即使是静默的花朵, 我们依旧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别轻视了自己的存在, 这里有爱你的人, 还有神圣的大自然。你不再是独立的个人, 其中牵系着许多人, 许多事。于是, 珍惜你的生命变成了一份责任, 一种对于生命的许诺!可我们依旧能看到, 世上有许多人在关注着别人的存在。还记得那个穿梭于贫民窟里娇小而不屈的身影吗?那个在每个人眼中都看到天使的修女吗?如果记得, 你高唱着我很重要的同时, 依然能读出你眼中别人的存在。……”作者态度清朗, 用语精警, 向读者明示:作为人类的我们眼中装着“自己”, 也当包含“别人”, 因为你、我都是个存在!有时用含蓄的写法使含义和作用不加直接显露, 如《春天的对联》 (学生习作) , 作者从郑板桥的一副“春天的对联”肇始, 由对联的掌故到个中意味, 由对联中的生活情趣到价值取向, 表现了郑板桥“困顿时便和光同尘, 发达时便救济天下”的寥廓襟怀, 可是作者对现实的期待这一创作意图却含而不露地藏在结尾句中:“时代和际遇可以是寒冷的, 但这将注定成为百花盛开前的料峭春寒。……春风来了, 夜雨也会来。我还是一样的喜欢它们。”真可谓意在言外、韵味深遐!
3.底色与着色。
所谓底色, 是指绘画中用以描述材料本身所固有的色彩;而当表层通过上色处理又带有另一种色彩时, 就称为着色。将其移用到创新作文教学中, 可以借指作者敢于面对严峻的现实, 不以廉价的亮色去装点生活, 而赋予作品以力量, 底色地写生活的本来面目, 抒作者的真情实感, 如杨绛的《老王》;也可以借指在艺术上表现以探索潜意识中的矛盾为主, 譬如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和当下一些网络作品, 作者践行消解理性与现实的分水岭, 力图在现实生活表层, 通过拼接现实经验、潜意识、梦境等着色处理, 使之带有另一种超越现实的色彩;也类似于如今时行的玫瑰婚礼, 巧妙地将时尚婚礼与中国传统喜庆元素相结合, 底色与着色并举, 华丽里不失传统的韵味, 个性中凸显时尚气息。倘若就语言表达而言, “或简言以达旨, 或博文以该情” (刘勰《文心雕龙》) , 即有时用简单的语言 (即底色的语言) 来表达意旨, 文字运行自然;有时用丰富的言辞来详尽地抒发感情, 不论什么内容, 什么文体, 都可能运用着色技巧把它写得富于文采, 如《担当, 在人类的大概念里》 (学生习作) 中写道:“……人类应与生俱来的, 是一份共同的使命感。这是余光中‘此刻一种疯狂地历史感在燃烧’;这是北岛‘巨大的影子像道路穿过整个国土’;这也是鲁迅‘无穷的远方, 无尽的人们, 都与我有关’。这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喟叹。在这个巨大的概念里, 我们留下的应是震撼而不是颤栗。……”利用复沓、排比形成回环迭唱, 精当的用词, 强化了强烈的情绪和内心体验, 逻辑推理的统摄之下, 有文学思维的着色在熠熠闪光。
提高艺术境界 篇2
——中国画的诗书画印结合表现方式
授课人:董铭
教学对象:高二年级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为高中美术鉴赏研究课。在本节课内,学生、教师共同收集民间美术、实物、图片、视频等资料,并联系实际生活,引入与民间美术有关的民俗形式,在增加课程信息量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多媒体辅助教学(师、生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欣赏美、了解美、发现美、评价美,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欣赏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民间美术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在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年画、民间玩具、剪纸、风筝、编织、刺绣六类,让学生分组选题、收集素材、合作调查等,从而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本节课通过调查汇报、交流评价、实践临摹来感受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的语言、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鉴赏要点。
学生分析: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十分关注流行,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只留于表面。审美能力的培养,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设计构思:
关注教材的同时以学生为主,把“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评价延伸”的研究型学习方式用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多元发展。课前,通过课题小组等研究形式,增强学生鉴别、筛选、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学会合作,体验探究,感受发现的愉悦与成就感。同时多样的自主研究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特点,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2.简单了解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的关系及民间皮影、北京沙燕风筝等基础知识。
3.了解中国第一次“文化遗产日”活动讯息。
过程和方法:
以“欣赏美、了解美、评价美”为线索,尝试把“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评价延伸”的研究型学习方式引入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走近民间美术、走近生活,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2.通过多种实践,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懂得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民间美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教学准备: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民间美术作品实物。
1.将课题分成六个小部分,学生分成六组,由美术课代表、语文课代表、电教课代表负责组合人员。
2.各组负责搜集整理相关部分的材料(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
3.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把教师、学生准备的材料布置在教室版面上,营造出直观的中国民俗文化氛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民间美术的概念,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民间美术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师:哪位同学能来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
生:年画、民间玩具、剪纸、风筝、编织、刺绣等。
(三)展示调查报告
每个小组通过课外调查学习、搜集素材、讨论分析,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有何收获?(各组先找两位代表:一位学生作讲解、一位播放背景课件)播放6个小组课件,展示课件中大量的图片资料。小组介绍后,老师进行补充,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师补充: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春节了。据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清代中叶更为盛行,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都是著名的年画产地。
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动人民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包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理想、祝愿与爱心,也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培养和传承民风民俗的教具。
刺绣主要用于服装、鞋、帽、枕头、帐帘及钱包、香包等布什物。民间刺绣厂一间制作底样,造型质朴、大方,色彩上采用原色对比,平面色块的运用使色彩过渡跳跃感,先得鲜亮而富有喜庆气氛。
剪纸是人门十分熟悉的、用于装饰、烘托节日气氛的一种民间艺术,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早在汉唐时代,就有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做装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四)评出最佳解说员,最佳解说背景课件,最佳自创作品给以奖励
通过展示调查报告、小组解说,自评、互评、师评,最后评选出最佳解说员、最佳解说背景课件,并分别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讨论思考
学生集体讨论、思考。
为唤起全社会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与行动,从2006年开始,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文化遗产日”。据了解,在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里,各地将积极倡导举行相关的公益活动,如开展
“爱我遗产、优化环境”系列活动,举办文化遗产展和民族传统文化展、专家咨询及文物收藏鉴赏活动等。
议一议:如何开展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创新活动?
(六)欣赏拓展
1.现代生活中的民间美术
2.奥运标志与民间美术
提问:奥运标志中的图形与那种民间美术有关?
3.视频欣赏:动画片《奥运吉祥物》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自己尝试制作一幅剪纸作品。
(八)本课结束,师生再见。
教学流程
教学线索
教学内容、流程
策略与方法
开始
欣赏导入
1.视频欣赏:
2.出示课题
欣赏、提问
导入新课
欣赏美
民间美术的分类
1.实物展示、辨认
2.民间美术的种类简介:
说一说、认一认
看一看
了解美
民间美术简介
1.概念
2.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
阅读理解、讨论与研究
走进民间美术
学生课件展示
1.年画课件
2.民间玩具课件
学生展示
生生互动
民间美术的特点
一、生活实用:实用简洁,因材施艺
二、审美需求:质朴率真,乡土气息
三、表达情感: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1)独立的符号系统(2)含蓄寓意的表现方法(3)多元的造型方式
创设问题情境
讨论与研究
欣赏与理解
评价美
传承与创新
议一议:新华社新闻一则
阅读理解
讨论探究
结束
欣赏拓展
1.生活中的民间美术品
2.实践剪纸操作
欣赏拓展,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1.本课尝试把研究性学习引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共同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学生课件的展示交流,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讨论构成了本课的亮点。
2.创设情境、研究主领,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学生课件的展示,使学生在生生互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形成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自主发现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课上的学习,学生对民间美术已不再陌生。通过对“如何开展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创新活动”的热烈讨论,学生们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如:“把民间艺人请到身边”“从小加强民间传统文化的学习”“学校开设民间美术研究型课程”等,一个个金点子充分体现了学生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在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抵制了不良文化的影响。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学科;整合;媒体;网络
顾恺之(约348~409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画家和理论家。是现存卷轴人物画的最早一个作者,也是现存专篇画论的最早—个作者。在他的美学思想中有两个著名论点,即:“以形写神”“迁想妙得”。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据记载,他作画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原因。他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认为绘画中人物形体的美丑对绘画的意义不是最紧要的,而传神写照的关键是描绘眼睛。同时他也擅长于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
在很旱的中国古籍里就有“存形莫善于画”的说法。又有“形具而神生”之说,因此。“写形”和“传神”便成了中国画创作理论与作品评价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南齐的谢赫进一步发展了“形神兼备”理论,把“气韵生动”列为绘画“六法”之首。气韵原是品藻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所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时的用语。在绘画中,“气韵生动”是说作品及其所刻画的形象要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到后来,气韵的概念渐渐涵容进更多的立体表现的因素,气韵便指的是作为主观融合的艺术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了。
关于“迁想妙得”的几种说法:
潘天寿说:“顾長康云:‘迁想妙得’乃指画家作画之过程也。迁:系作者恩想感情结合对象,以表达其精神特点。得:系作者所得之精神特点结合各不相同之技法,以完成其腹稿也。然妙字,系一形容词,加于得字之上,为全语之关纽。……此妙果(襞楷像颊上三毫),既非得形象之上,又非得于技法中,而得之于画家心灵深处之创获。
迟轲说:“‘迁想妙得’提出了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显示了顾恺之在具备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存在着朴素的辩证观点。‘迁想’既指的是由此一物象联系到另一物象,又指的是画家将自己独有的思想感情迁移人对象之中,与对象融合。‘妙得’是说通过画家深刻的认识、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使作品表现出独创性和典型性。”
中国画家主张:“夫画者,从于心者也。”提倡“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认为“意”是绘画创作的灵魂。并强调“写心立意”,通过表现客观世界实现自我感情的抒发。所以中国画的状物抒情,主要是通过以“意象”为基础的造型活动来进行的。
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有着较大的差距:不注重严格的科学原则和数字规则,诸如直线透视、对象的体积、光影的体现和人物形象的解剖真实。因此,如果把创作论的“迁想妙得”仅仅作为审美主体与客体普通意义上的对立统一,这便不能从创作论的差异上区别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事实上,西方的科学原则和数字规则形成了模仿说一“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永远把它所反映的事物的色彩摄进来”(达·芬奇《绘画论》)。相形之下,如果从整体上把握“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内涵,不难发现中国绘画对审美客体的观察与研究在艺术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相对小于沉思默想,凝聚精神的作用。
中国画家认为,把握对象不能仅用眼睛。而是要用心灵去把握虚廓空灵的宇宙整体。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没有固定的视点,是俯瞰式的,或者是流动游移的。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关照律动的大自然,他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作品不是“模仿”出来的,而是“妙得”的。正如顾恺之所画裴楷像,顺在颊上添画三毫,始获其妙。
中国画家追求的是克服个别的、偶然的东西,揭示天人合一的必然的、本质的东西,并极力把转瞬即逝的东谣铭记在自己心中。又表现在客体之中。中国画家笔下的静水和飞瀑,不是对某些自然奇观“超功利的快感”,而是画家思辨的精神写照。中国画的特点:_方面,它多姿多彩,令人惊诧不已;另一方面,它又是那么千篇一律。一再重复,同样令人惊异。它说明,中国古代绘画并不在于发现新的内容,而在于古代传统文化氛围里那些“物”背后的特定象征意义,画家在掌握这些稳定的艺术程式之后,迫使他们不断寻求最敏感的即兴创作,是为了展示画家自己的个性意趣。
中国画的“意境”是一种借助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所营造出的情景交融、境与意会、意味隽永的艺术境界。“意”是人的思想和情感,而“境”则是由象引发的“象外之象”。意境的表现能带给绘画创作和欣赏更加广阔而深邃的艺术空间与审美享受,因而也是画家们刻意追求的境界。
品古琴艺术与诗词之境界 篇4
词如此, 琴亦如此。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他的视角并不直接状物, 至于琴是什么样的, 琴声又如何, 作者只字未提, 而是藉琴言它, 通过咏物, 表达独特的思想。
这是两组问句, 先假设一个前提, 然后再以疑问来否定这个前提, 使诗的内容和形式都很特殊:如果说琴声来自于琴本身, 那琴放在琴盒子里, 为什么发不出声音?如果说琴声来自于手指, 那人们为什么不在手指上欣赏美妙的音乐?言外之意在于, 只有琴不行, 只有手指同样也不行。诗意很明显, 琴和手指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就在于, 它不写景, 不抒情, 不咏物, 而意在阐发一种哲理:世上万事万物, 无不相依相生, 无不对立统一, 都需要互相依存, 相互成就。似乎在无意之中, 苏轼已经将古琴与诗人的关系, 阐释得异常明了了。
郭沫若长诗《凤凰涅盘》中写到凤凰在火中舞蹈, 歌唱, 然后重生。涅盘是佛家用语, 指修炼至极致, 便入不生不灭之地。据说佛教的修炼要经过这样的层次:初入佛门,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稍解佛性, 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参透要义, 见山还是山, 见水还是水。如此境由心转, 便可达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之地。这是佛家所追寻的境界。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琴之“打谱”, “打谱”为操琴术语, 意在绝响始复响, 历代琴家皆主张“打谱首求无我;次求有我;再求无我”。
境界,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由于道的不同, 由于时代的不同, 境界的表现也便不同。
颖师是唐朝一位以抚琴著名的僧人, 当时的大文人韩愈就写下《听颖师弹琴》以记述自己的感受:“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 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 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 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 无以冰炭置我肠!”听琴听到泪水滂沱不忍卒听, 琴曲的力量可见有多大。琴动人心, 诗由琴生。琴诗的出现, 恰好体现出彼此的渗透与影响以及所产生的境界。
唐朝有名的琴诗还有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 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这首诗写的是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作者用大自然的“万壑松”来比喻琴声, 用不同景物来表现音乐曲调的变化, 把听觉的感受转换为视觉形象, 使琴声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铿锵的张力。而更为独到的是, 除“万壑松”之外, 作者的笔墨重在听琴时的感受, 不更多描写琴声, 而是表现弹者、听者之间的感情融合。琴曲的内在力量由此凸显, 奏的是曲子, 听的是感情, 体会的是境界。
1600年前的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愤然辞官, 每日种豆南山下, 遇到乡里或是来了客人, 一概相见无杂言, 但道桑麻长。看淡了, 所以能安心地在东篱下悠然采菊。因为什么呢?心远。心远, 地自然偏僻了。
在这看似的洒脱中, 所隐含着的往往是与之相同比重的无奈和沉重。会有人为了企及某种境界而制造困顿吗?圣贤不会, 智者不会, 庸人更不会。黑云压境, 风雨已来, 陶渊明选择的是逃避, 诗人所处的魏晋, 清谈之风曾经盛极一时, 无论朝野, 气候相对温和;社会世相, 贵贱悉可置喙。五柳先生陶渊明辞官、归隐, 逞个人之能, 泄一时之气, 也实属正常不过, 除了褒扬, 委实不会有时人侧目。
嵇康是中国魏晋时期一位才华横溢而又傲骨铮铮的哲学家、文学家和琴家。他在赴死之前, 从容奏响《广陵散》, 使之成为魏晋风度的最好表现。
在《琴赋》中, 他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音乐的喜好, 认为音乐“可以导养神气, 宣和情志, 处穷独而不闷, 莫近于音声也”。从琴的制作到演奏, 他都熔铸进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凝聚山川之气的梧桐, 才能做出好琴;只有隐士高人之琴缘, 才能寄托自己的志趣。这个观点不只表现在琴曲中, 同样表现在他的行为中。他绝不苟合于当政的司马氏, 所以终为司马氏所害。临刑前, 据说曾有3000太学生为其求情。《广陵散》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与众不同的乐曲, 气势慷慨, 旋律激昂, 营造出一种杀伐气氛, 从形到神都表达出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 其思想性及艺术性不言而喻。嵇康所感染所钟情的, 就是其中的不肯流俗和反抗精神。他对《广陵散》的喜爱和传世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恰恰体现出他愤世嫉俗的精神风貌和刚正不阿的文化风骨。
刘禹锡也是文坛高手。他有两首关于玄都观的诗, 玄都观是唐都长安的一所道观。先是《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其时, 他刚刚过了十年的贬谪生活, 回到长安, 这首诗表面是写桃花, 实际是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因为这首诗, 刘禹锡被再度发配。14年后的一个暮春季节, 他回到长安, 却发现那玄都观早非旧日模样, 燕麦野葵, 一片荒凉。于是又赋诗《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14年前的感伤无奈消失得无影无踪, 呈现的是一张咬牙切齿地冷笑着的脸孔。那些和他斗法的宦官权贵, 一个个都如当年的种桃道士, 无处寻踪, 我刘禹锡却故地重游了, 冷冷的笑声里带了得意。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给了儒学境界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惜的是, 中国崇尚儒学的千年历史中许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与此相去甚远。
在中国古今的文化人中, 李叔同似是惟一一个没有内忧外患的幸运儿。一个享尽了红尘繁华的人, 因为看破, 所以放下, 自在随缘出家念佛去了。不是“忍把浮名”, 而是彻底放下身家资财, 放下悲欢恩怨, 心无旁骛地了断了尘缘。一心向往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这样的向往, 消失了文化名流李叔同, 却诞生了佛门弟子弘一。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 使他有能力带领常人走入一个从前无法完全领悟的境界,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纯粹由于自然而然, 丝毫无关乎勇气。
回头看去, 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怎样的人生, 都不可避免地被当时的风尘所浸染。而且, 几乎所有的豁达, 都是在沉重的心理背负和肉体折磨中一点一点地锻造而成。即使是把境界条分缕析得如此透彻的王国维老先生, 也没能摆脱自杀的境遇, 在1927年6月51岁时蹈京城颐和园昆明湖而亡, 留给后人许多的谜团。或者是士可杀不可辱, 或者是功成名遂身退, 或者是苟全性命于乱世, 或者是但向菩提求正果, 人依本心, 各取其义, 然后将之融入到自己的人生。
语言中带了时代的烙印也不怕, 毕竟大家都在天地之间, 谁也不饮清风玉露, 谁也离不得柴米油盐;行为上张扬自己的个性也无妨, 毕竟一花一叶都自成格局, 一水一沙都自为世界;文字中袒露自己的心迹也正常, 毕竟人有思想、有智慧还需要倾诉, 用语言倾诉, 或者用乐曲倾诉, 都是途径之一。最要紧的是别为了造势而作秀, 别为了标榜而饰非, 别为了得意而忘我。
境界当是这样的自然随形, 掺杂进刻意的因素, 就缺少了纯洁, 就显出了造作。不到时间, 不够火候, 没有机会, 求之不得的。
提高艺术境界 篇5
文/原绿色
今年夏天我在北京开会期间,参观了中关村四小,在参观过程中,该校校长很自豪地对我说:“许多教育专家、学者在参观完我校后,都说我校的师生很自然。”在反复琢磨校长说的“自然”一词后,我觉得它实际上包含了一种很高的教育境界。
自然是一种真实的状态。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真谛在于“求真”。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告诉我们生活与教育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将师生上课、锻炼、游戏以及生活的状态自然地呈现,是一种道德层面的高姿态,将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和教育。而那种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平时一个样,上级检查一个样的做法,只能给大家以作假、作秀、不自信的感觉。而对于教育来说,实际上这是一种失败。因为它对师生的心灵是一种侵蚀,会不自觉地让师生虚伪起来。因此,以自然的状态面对来访、参观,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自然,折射出的是一种自信和大气。我也在学校提倡“开门办学,推门听课”,欢迎各界人士,包括教育界同行、家长、社会人士,到校园里参观、进教室听课。但我有许多不自信的地方,如个别教师讲课一般化,管理上存在不少盲点和不足,包括学校的卫生、学生的文明与礼仪等,因此总有这样那样的担心。中关村四小能以自然的状态示人,就好像很讲究卫生的家庭一样,根本不怕有不速之客来访。而不少学校就如卫生搞得不怎么样的家庭一样,一旦有来访便需要搞一次大扫除。
自然,应该是教育追求的一种高境界。
我们追求自然,是希望把平时的工作做到最好,达到有上级检查,或客人来访时的那种状态。如果平时严格要求的都做到了,那么,我们也就能自然、从容地应对来访和检查了。
色彩斑斓:莫言小说的艺术境界 篇6
古历四月里一个温暖和煦的黄昏,马桑镇上,到处都被夕阳涂抹上一层沉重而浓郁的紫红色……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八隆河堤上密匝匝的槐树枝头一片雪白,浓郁的花香竞使人感到胸口微微发闷。(《民间音乐》)
这段文字,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小镇风景图。用语清新素淡,又饱蘸深情,朴实的文笔中蕴含着纤柔的情致,为人物的活动营造了一种和谐、明朗、空灵的艺术氛围。莫言善于捕捉色彩和气息的杰出才能已经显露出来。后来,莫言的语言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以上这样的文字是非常少的。《民间音乐》是他创作初期的作品,得到孙犁的撰文称许。莫言就是“拿着孙犁先生的文章和《民间音乐》敲开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大门,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河上传来的水声越加明亮起来,似乎它既有形状又有颜色,不但可闻,而且可见。河滩上影影绰绰,如有小兽在追逐,尖细的趾爪踩在细沙上,声音细微如同毳毛纤毫毕现,有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银丝儿,刺透河的明亮音乐穿过来。(《透明的红萝卜》)
《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此时的莫言擅长以极富张力的语言和神奇超凡的感觉方式把握世界。他由写实转向写意,以主观感受写世界。选文已不再是单纯的写实描摹,而是有意打破生活常规,融入自己主观的独特感受。莫言说:“我的长处就是对大自然和动植物的敏感,对生命的丰富感受,比如我能嗅到别人嗅不到的气味,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发现比别人更加丰富的色彩。”(莫言《寻找红高粱的故乡》)因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钱锺书《通感》)莫言有意赋予声音以形状和颜色,用“明亮”形容水声,又把“细微的声音”比作“纤毫毕现的毳毛”和“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银丝儿”,新颖、贴切、形象。通感手法的运用,打破了读者习惯的阅读经验,造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给人新鲜奇特的感觉。
村子里一声瘦弱的鸡鸣,把他从迷蒙中唤醒。他的肚子好像凝成一个冰坨子,周身都冷透了,月亮偏到西边去了,天河里布满了房瓦般的浪块。他想翻身,居然很轻松地翻了一个身,身体像根圆木一样滚动着。他当然不知道他正在滚下一个小斜坡,斜坡下有一个可怜巴巴的红薯蔓垛。紫勾勾的薯蔓发着淡淡的苦涩味儿,一群群枣核大的萤火虫在薯蔓上爬着,在他眼睛里和耳朵里飞着。(《枯河》)
《枯河》曾获《北京文学》“1985年度优秀小说奖”。莫言以童年视角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心智不全的小虎无意闯祸后,在愧疚中凄凉地、被动地选择用死亡作为补偿。小说着意用新奇、变异的语言点缀意象,营造一种冷色调的凄凉意境,映衬了小虎悲凉、愧疚的现实处境。作家善于运用通感手法,以“瘦弱”修饰“鸡鸣”,表现了鸡鸣声的微弱,也表现了小虎的神情恍惚。萤火虫“在他眼睛里和耳朵里飞着”,暗夜中他真切地看到了萤火虫自由自在的欢舞,也真切地听到了萤火虫无忧无虑的歌声。可是,自由与欢乐属于它们,小虎什么也没有,因为他是“有罪之人”。莫言用这个细节表达了小虎对活着的渴望,体现了作家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求生而不得,更增添了悲剧的凄凉气氛,引发人们深沉的思考。
我站在火热的太阳下,表皮流汗,内里冰凉,我的空壳里,结着多姿多彩的霜花,还有一排排冰挂,状如狼牙。(《爆炸》)
小说并不直接交代人物内心的失落与伤感,却用幽默、戏谑的语言,以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法,凸显人物内在的冰冷、凄凉。莫言善于“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用感觉和意象连缀着故事的发展,充实并且透视出更为隐秘的心理内涵。”(孙东《怪才莫言》)“表皮流汗,内里冰凉”,对照鲜明。“我的空壳里,结着多姿多彩的霜花”,他用这个富有色彩的比喻,由“霜花”到“状如狼牙的冰挂”,逐层递进,透视出人物隐秘的心理内涵,真实生动地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极度苦痛,把细腻的写实与奇妙的虚化有机融为一体。
公鸡花像火苗子一样燃烧着,画眉的眼殊像两颗明亮的火星。(《红蝗》)
在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里,莫言对红色最为敏感。公鸡花红艳似火,“火苗子一样燃烧”,画眉鸟活泼多情,眼珠像“明亮的火星”。他有意用一种幽默诙谐的语调,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暗示了人物情感的高涨、欲望的扩张。
小锤更慢了,东一下,西一下,宛如一只吃饱了的鸡,在米堆里拣虫吃……炉子里的火半明半暗,蓝色的火苗柔软无力,犹如微风中的丝绸。(《月光斩》)
莫言以口语化的形式描摹情景,“宛如一只吃饱了的鸡,在米堆里拣虫吃”,以鸡缓慢的动作来表现铁匠父子锻造时的小心翼翼。“丝绸”本是柔软的,更何况还在微风的吹拂中;火苗也“柔软无力”。比喻铁匠父子的筋疲力尽、浑身瘫软。
当然,最能体现莫言小说色彩斑斓的艺术风格的作品,还是《红高粱》等代表作。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飘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夜色紫葡萄,金风串河道,宝蓝色的天空深邃无边,绿色的星辰格外明亮。(《红高》)
《红高粱》以其新颖独特的表述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莫言的代表作,后改编成剧本被张艺谋拍成电影,夺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张艺谋曾经感慨地说:“首先要感谢《红高粱》小说的作者莫言。电影和文学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好小说、好文学作品是电影的基础。”“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以血红为底色,暗示着生命的勃发,也预示着一场生死之搏斗即将发生。“瓦蓝”的天空,飘荡的“白云”“紫红色”的影子,奇巧的搭配组合,显示了莫言对颜色的天生敏锐。“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飘荡。”这里短句的使用,短促有力,跌宕流转,自由洒脱。“夜色紫葡萄,金风串河道”两句,整饬典雅,造语新奇。作家善于用色彩斑斓的繁复意象铺设场景,有意张扬生命的活力与狂野,渲染英雄的传奇色彩。
nlc202309031144
西天边一片血红,天空中游走着破云败絮,残缺的天空时而如碧绿的树叶,时而如玫瑰色的花瓣……他撕一片月光——如绸如缎,声若裂帛——把中药包裹起来。他挥舞双臂,如同飞乌展翅,飞向铺满鲜花月光的大道。从他的两根断指处,洒出一串串晶莹圆润的血珍珠,叮叮咚咚地落在仿佛玛瑙白玉雕成的花瓣上。他呼唤着母亲,歌唱着麦子,在瑰丽皎洁的路上飞跑。他越跑越快,纷纷扬扬的月光像滑石粉一样从他身上流过去,馨香的风灌满了他的肺叶。(《拇指铐》)
主人公阿义为了救治母亲的病痛,历尽坎坷才抓到的中药被冰雹打烂,被雨水打湿,与泥巴和杂草混在一起,他自己昏死在路上。作家以梦幻般的笔调写阿义昏迷中出现的幻境:他神奇地飞了起来,终于回到母亲温暖而安全的怀抱。莫言以有声有色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奇景:月光“如绸如缎”,撕起来“声若裂帛”。宽阔明亮的大道“铺满鲜花和月光”。阿义洒出的鲜血像“一串串晶莹圆润的血珍珠,叮叮咚咚地落在仿佛玛瑙白玉雕成的花瓣上”。月光本是静止不动的,作家故意更换了参照物,来写阿义奔跑的速度之快。“馨香的风灌满了他的肺叶”,表现了归家途中阿义的幸福感。莫言用虚实相生、亦真亦幻的手法描绘了幻境的多彩、纯净和温馨,反衬了现实中阿义的孤独、痛苦和恐惧。莫言说:“梦幻是小说的羽毛,翅膀。”莫言特别注重感觉的渲染,善于打破时空的阻隔,对传统叙述方式的封闭性、单调性实行了瓦解与突破。
莫言的笔下,色彩是如此丰富绚烂,这完全得益于他有着丰富的感官和神奇的想象力。莫言说:“一个作家应该有关于气味的丰富的想象力。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好作家,在写作时,应该让自己的笔下的人物和景物,放出自己的气味来……作家在写作小说时应该调动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你的味觉、你的视觉、你的听觉、你的触觉,或者是超出了上述感觉之外的其他神奇感觉。这样,你的小说也许就会具有生命的气息。它不再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文字,而是一个有气味、有声音、有温度、有形状、有感情的生命活体。”(《小说的气味》)这个独特的创作观念,让莫言的小说呈现出五彩斑斓的丰厚意象,将现实和梦幻融合,创造出一个意蕴丰富、引人遐想的多彩世界。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唯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账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得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尤为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选自《美文选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
模拟演练
1.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
【解题思路】这道题着重训练归纳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应注意先结合全文,整体阅读,然后对内容要点进行提炼浓缩,力求简明。
【参考答案】特点:幽雅、恬静、优美、古老、纯朴、生动。它给人的感觉是引人遐想,使人有恍如隔世、多情之感。
2.第③自然段说:“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综观全文,“莫名”实际上已“有名”,请概括说明这“悲”与“喜”的具体内容。
【解题思路】此题着重训练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对文中信息的概括能力。要联系上下文来揣摩、概括“悲”与“喜”的具体内容。关于“悲”,可从第①段提取“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从第④段提取小巷的“沧桑”“落寞”“黯然”;关于“喜”,可从第③段提取“延展着世人的想象”,从第⑨段提取“平静与安宁”。
nlc202309031144
【参考答案】悲:①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或:尘世纷扰,心灵疲惫)②江南盛世不再,小巷四处透露着沧桑、落寞与黯然。喜:①雨后的江南小巷,虽褪尽铅华,但依然延展着世人的想象。(实与虚)②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内心暂得宁静与慰藉。(景与情)
3.第⑤自然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像”“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作者描写的井边“蓝衣少女”与戴望舒诗歌《雨巷》中描写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解题思路】本题重点训练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挖掘隐含信息,然后综观全文,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思路,再根据文脉合理推断,用简洁的语句“分要点”加以概括,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用意:①展现江南的小巷的独有的风情、特殊的韵致;②体现历史的沧桑感。作用:本文描写的井边“蓝衣少女”主要是以动写静,表现小巷的幽雅与宁静,同时“姑娘”的影像出现又消失增加了小巷的虚幻感和历史的沧桑感。戴望舒的诗歌《雨巷》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美好理想的象征,这种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4.第⑨自然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这道题主要训练分析文章思路结构的能力。答题时,应从整体上去分析、理解,注重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这种关系体现在思路结构上的对比和认识上的深化。
【参考答案】对比关系。在文中作用是: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
现作者别样的思绪:现实之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熨帖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
让人得到慰藉。
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
A.作者以时空为序,给我们描绘了具有幽雅恬静、古老纯朴特点的江南雨巷,读后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本文和戴望舒的诗歌《雨巷》都有着浓郁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描绘了江南雨巷烟雨迷蒙的图景,借此构成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C.文章第⑤段,作者写雨巷两旁屋子里面的人,有的打着盹,有的忙碌着,刚写完人接着就写人去楼空。这样描写一方面以动写静,突出江南雨巷的寂静;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给人以“闹”的印象,更能突出雨巷的自然、古老与宁静。
D.文章第⑨段,作者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出作者别样的思绪:现实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抚慰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
E.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者对眼前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而倍感落寞,但最后还是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洒脱。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训练对文章内容与写作技巧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必须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逐条进行辨别、筛选。A项作者采用的不是以时空为序,而是移步换景的方法;E项作者未体现对过去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并被眼前的嘈杂与躁动取代而倍感落寞。
【参考答案】AE
提高艺术境界 篇7
关键词:二胡 禅宗 境界论
一、禅悦在音乐中的意义
禅悦的境界打破了空无的境界,历来为文人、音乐家推崇。唐代诗人王维就是一例。王维善弹琵琶,精通音律,他所创作、弹奏之曲充满佛境禅意;他的创作音乐所描绘的行云、空山、花笑、鸟语真正都是一个个和谐空灵、圆满自在的真实禅境;他把自己领悟之禅意与禅境和与清雅灵异的音乐相交融,深入人心、含蓄隽永、又平淡自然,神韵超然,犹如落花香浮,月印水底。王维创作的一首小诗《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那绝无人迹的地方,芙蓉花默默地开放,又默默地凋谢,自生自灭,一切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王维正是以他富于禅境的禅乐、禅画、禅诗,影响了后世众多的文人墨客。这是一个没有欢乐、没有时空与悲伤的圆寂之境地,此乃 “空无”境界。
二胡就是通过演奏把人们心中的情愫表达出来,达到禅悦的境界,二胡曲中不乏禅悦的例子,比如刘天华先生的《良宵》。《良宵》原名《初夜小唱》,后来修改为《良宵》,是刘天华先生于 1928 年 1 月 22 日,正是农历除夕,即兴舒怀,偶成精品。当晚,刘天华和一些学生及友人在家共度佳节,心情十分愉快。此曲是刘天华在民族音乐事业发展上的再次探求。《音乐杂志》创办,国乐改进社成立,作者对筹办“国立北平音乐学院”的美好憧憬。在这样一种容易令人激动的时刻,舒畅、愉快的情感自然流露。与此同时,《苦闷之讴》写于 1926 年,亦名《苦中乐》,刘天华积极地工作,积极地创作有志改进民乐却不被世人理解,因而作品充满苦闷苦心,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控诉。关于这首乐曲刘天华曾说:“意为苦中作乐”。将音乐的意境归结到对生活的向往和自己心情的愉悦上来。境界论之与禅宗境界的思维源远流长,让禅者到达精神追求的彼岸,之与刘天华先生为二胡近现代时期的发展起到了奠基、开拓的作用。
二、禅悦在二胡曲中的意义
研究二胡曲中禅境和二胡艺术境界的统一,就是对二胡音乐中想象力轨迹的一种探索,这样的“琴外功夫”应该是有益的。刘天华先生提到胡琴的音乐时便说:“不论哪种乐器哪种音乐,只要能给人们精神上些许的安慰,能表视一些艺术的思想,都是可贵的”,禅宗是一种超越,是从情志得不到安宁; 在二胡曲《空山鸟语》中刘天华先生把古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改为“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的寓情与物、借物抒情的手法的体现。
三、禅定境界对二胡演奏的启示
禅定,是忘我的境界,从“身空”、“心空”而进入到虚空法界。 二胡演奏也可以借鉴这种状态。 演奏者心无杂念,运用气息的支持去演奏,做到气息通畅,控制住思维,内心只呈现音乐形象,二胡演奏时以这种境界有规律地演奏,一定会达到淡泊、含蓄、朦胧、幽远的美好境界。
四、《二泉映月》中“境界说”的探索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中充分描写了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幽美景色,在农历每月望日前后,水怀月、月恋水,佳景天成、同辉水韵,流水潺动,月光、泉水在作者指尖化为动人的音符,在弦上一泻千里。作品中表达对,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对命运的控诉,只有二胡音乐带给他心灵慰籍。
在禅宗中讲《二泉映月》的创作及是禅宗本性之回归,比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描述的人生三种境界之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山山水水之情成了作者情感的寄托,窘迫的生活折磨使他这颗纯净之心有了“不觉”的感悟,但二胡音乐唤回他的本性,回归本心,作品的意境中使他超乎一切,达到真心超越世俗、心性如镜之圆明、天地合一的禅宗境地。
综上所述,“禅悦”是结局,“禅定”是方法、过程。二胡演奏艺术要到达“禅静”的河岸,这种境地,便是“音美以悦耳,形美以悦目,情美以悦心”。这种“悦目”、“悦心”、“悦耳”的美好感悟与“禅悦”境地相似。追溯“禅悦”境地之研究方法,引入“禅定”概念就是将二胡演奏艺术禅宗思维具体化的大胆尝试。研究禅者的修行过程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并用“禅悦”诠释,大胆运用于二胡演奏艺术表现手法中,进一步认识二胡演奏艺术的境界,来真正深层次解决二胡演奏艺术存在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杜一心.禅宗图文百科1000问[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方立天.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J].哲学研究,1995,(03).
[3]贾纪文.音乐表演理论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华乐等.音乐儿童教育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5]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1.
[6]王东涛.禅宗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J].齐鲁艺苑,1996,(02).
[7]宗白华.美学散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提高艺术境界】推荐阅读:
提高课堂教学艺术05-30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10-19
提升境界提高标准07-20
基层干部提高思想境界07-17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12-30
提高农村小学生艺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研究01-04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境界12-31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论文09-23
谈二胡演奏艺术至高境界之唯美独尊论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