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与地位

2024-10-07

功能与地位(共10篇)

功能与地位 篇1

摘要:话剧是一种常见的舞台艺术形式, 而音响效果作为其综合要素之一, 在话剧表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烘托特定的气氛、交待时代背景等。而随着话剧的发展, 音响效果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本文中,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 笔者对话剧中音响效果的地位与功能做了有益的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话剧,音响效果,地位,功能

话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 它将音乐家、文学家、演员和画家等组合在一个和谐的整体创作之中, 通过多种艺术形式, 对观众的理智、情感产生作用, 制造出一种强烈的印象和情感体验。在话剧表演中, 音响效果承担着重要的功能, 地位特殊, 笔者认为, 引线功能的地位和功能, 体现在揭示人物心理、烘托特定气氛和展现时代背景三个方面。

一、话剧中音响效果的基本功能

(一) 揭示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话剧表演中的人物台词是一种语言, 可揭示任务的心理或思想活动。但同时, 剧中人物的心情通过音响效果, 也可表达的淋漓尽致, 甚至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1]。剧中人物未进行什么动物, 且仅仅有一两句台词, 但是通过音响效果, 将剧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活动充分表现出来。比如《甲申纪事》中的一场戏:闯王李自成兵败, 落荒而逃, 至荒山中的寺庙中, 远离硝烟弥漫的战场后, 某日清晨于大殿前习武强身, 其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可想而知。但是此时, 剧中人物并未有一句台词, 而是通过音响效果来传达剧中人物内心活动, 钟声、鸟鸣, 伴着荒凉的山野环境, 将人物内心的凄凉处境一览无余地揭示出来, 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无奈、凄楚及孤独。

(二) 烘托、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

话剧中的音响效果除了能够揭示剧中人物的心理或思想活动, 还可“绘声绘影”地渲染和烘托典型环境的特定气氛。比如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出的话剧《大江东去》, 在剧中, 广播通报了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消息, 指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 受到严重的损害, 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军迅速奔赴抗洪救灾前线, 然后便是某部紧急集合奔赴采取的场景。但是这时, 舞台上并未有一个演员, 那种紧张的、热烈的气氛, 紧锣密鼓的场景完全是通过音乐效果来传达的, 集合声响、跑步声、报数声等, 各种声音如千军万马一般, 均是通过音响效果营造的。这种音响效果的作用, 主要在于可转化某种音像,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 生动展现故事的时代背景

话剧中的音响效果, 除了可揭示人物心理活动、渲染和烘托典型环境的特定气氛, 还能够生动展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笔者举例说明。比如江苏省人艺创作演出的话剧《世纪彩虹》中的“序幕”部分, 发生朝鲜战场后, 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而几个桥工在战场上相聚了, 扛起了奋起抗争的枪。这时, 幕外响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生动地交代了时代的背景, 并将其中的爆炸声、炮弹的呼啸声及枪声展现出来。而南京市话剧团创作和演出的《秦淮人家》其中的一场, 为解放南京时的情景, 在室内, 主人公听到来自外面的喧嚣声, 人们都在欢庆胜利, 主人公兴致高昂地邀请朋友们品尝本地的著名小吃, 这时想起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并配置以当地的腰鼓声、欢呼声等, 生动地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音响效果在未来话剧中的功能发展

在话剧中, 音响效果展现出来的生动展现事件的时代背景、揭示剧中人物的心理或思想活动及渲染和烘托典型环境的特定氛围属于写实的、传统的。而随着国家的发展, 话剧这门艺术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话剧本身发展的需要。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先生曾指出, 在表现社会主义和新人物时, 我们所能用到的形式非常匮乏, 需要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和程式, 即创新话剧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在新的形势下, 各种小剧场不断出现, 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结果, 也体现出了话剧本身具有的包容性。在表演形式、舞台效果等方面, 已经实现了比较综合的融合。但是在高层次融合话剧中, 音响效果的作用只能加强, 而不能削弱, 应从“写实”的情感共鸣中, 进入“写意”的诗情哲理情景中, 提高音响效果在话剧中的作用[2]。比如话剧《桑树坪纪事》中就充分发挥了音响效果的作用, 使观众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效果, 具有振奋人心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 话剧将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它将极大地拓展戏剧观念, 极大丰富艺术方法, 根植于人民群众千姿百态的现实生活中, 同时也保持它所独有的基本特征, 即崇尚理性, 也遵循内在的生活逻辑, 注重人的思维、意志和心理动机, 用多种手法揭示人物的命运, 展现现实生活。而在话剧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音响效果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主要是在“写意”方面将有较大的进展。

本文的分析和判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应当引起话剧界人士的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 话剧中的音响效果, 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更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艺术部门, 而是一个关系到话剧事业发展全局的问题, 必须从思想层面重视音响效果, 加大理论研究, 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音响效果的作用, 使其更好服务于话剧的发展。

结语

话剧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 在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展现特定时代背景, 感染观众等方面, 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 话剧由多种因素构成, 而音响效果是综合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在烘托和渲染典型环境的特定气氛、揭示剧中人物的心理或思想活动, 以及生动展示话剧的时代背景上, 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随着话剧的发展, 音响效果的作用将不再局限于写实上, 向着“写意”方面发展, 对于推动话剧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金文.试论音响效果在话剧中的地位与功能[J].艺术百家, 2001, 02:36-38.

[2]张晗.浅析音乐音响在话剧表演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5:178.

功能与地位 篇2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以及由单一社会向多元化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高速发展,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在这段时期内,我国各类突发事件不断发生,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这对党和政府及各类社会组织的危机管理能力及其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社会团体机制在危机管理中的地位与功能,并就如何在危机管理中更加凸显社会团体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制度性的建议。

【关键词】 危机管理;社会团体;社会动员

随着全球化的日趋形成和社会中不确定因素的逐渐增多,当代社会的发展日益呈现出不稳定性与风险性的特征,机遇与挑战并存,机会与风险共生,社会中潜藏的不和谐的各种矛盾蠢蠢欲动,一旦复杂的社会环境发生突变,这些矛盾就有可能会像火山爆发一样瞬时间迸发出来,产生严重的危机事件,从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公民的生命安全。面对突发性危机事件,仅仅依赖于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科学利用社会总资源来有效扼制危机事件,使社会尽快回复到正常状态。对于在危机管理主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府来说,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不但要进一步树立危机意识、成本意识、主体意识,同时,应积极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把社会团体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显现在各种制度安排中,最终构建起政府、市场与社会互动合作的危机管理新模式。

一、危机的概念与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产生和发展

危机这个词所内涵的深意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逐渐产生的。按照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的定义,“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境。”巴顿对于危机的定义则是,“危机是一个会引起社会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重大事件。”从以上这两个定义来看,尽管对于危机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它们共同指出了危机所具有的三大特征,一是程度上的严重性,二是发生的不确定性,三是对于社会有着巨大的破坏性,具有强烈的负面影响。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突发性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全球化的某些特点,国外的某些突发性事件会迅速地波及到国内,而国内的某些突发性事件也会较快地影响到国外。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因突发性事件而导致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逐渐增大。

政府危机管理机制是指在政府危机管理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政府所建立的一整套社会危机监测、预防和快速反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最初萌芽可以说是政府在处理某些突发性事件后所形成的结果,这其中有的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具有了适应危机管理特点的独立的组织形式和完善的管理法规,而有的依然处在一种临时性、随意性、非科学性和无法可依的状态之中。“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不仅在国家和社会层面,而且还在公共政策领域,都在思考如何构筑公共危机管理机制问题。2003年,中国爆发了大规模的SARS危机,给中国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带来了一次巨大的挑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构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要转型期,市场经济改革所出现的失业人群的扩大、地区之间和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压力和冲突的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以及相互作用,使得各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政府如何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有效处理社会危机事件,对于避免社会动荡,确保社会稳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优势与缺陷。

政府作为危机管理中起主导作用的构成部分,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危机时,必须运用所有的政府资源以开展危机救治,恢复社会稳定。针对复杂严峻的危机情境,政府主要采取的是强制干预的手段和措施,充分调用各种资源来消解危机事件对社会和公民产生的危害。因为,在危机状态下,决策者容易陷入到一种非理性状态中,或激进或保守,再加上可能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其做出的任何决策都不可能像常规情况下一样容易达成妥协和统一,由差异所造成的分歧和争论是不可避免的。在此情况下,除了依靠政治权威、推行强制性的决议这种措施以外,别无选择。

政府在控制和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中确实有它优势的一面,但是也应该看到,它也有自己的不足与缺陷:首先是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导者,对于在公共危机发生时普通民众的知情权采取了回避和漠视的态度。传统政府体制往往喜欢垄断和控制信息,在危机爆发时习惯于采用“内紧外松”的方法来处理问题,故意封锁消息,甚至于谎报信息的来源和内容。政府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逐渐引发人们对政府的不满,给社会上的谣言四起大开方便之门,人为造成社会恐慌情绪的蔓延和社会的不稳定局面;其次是政府在控制与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未能将整个管理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从而造成了某些过度行为给普通民众的个人权利产生了极大的损害,使政府形象蒙受了损失。传统政府体制在进行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采用行政方法甚至是军事化的方法来处理危机事件,这样做从表面上来看虽然能够在短时期内奏效,但是也容易激发危机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为社会将来的发展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最后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危机事件中所暗含的国际化因素更加多样化,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单纯依靠传统单一的政府管理体制将很难有效地应对公共突发事件。

三、社会团体机制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面对突发性的公共危机事件,单纯依靠政府来进行控制和处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都已经逐渐显露出它的弊端与缺陷,我们应该考虑建立一个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来提高政府和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所谓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主要是指在高层政治领导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通过全程的危机管理,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各种危机,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既包括纵向上的制度安排,也包括横向上的制度安排,而这种横向上的制度安排,即是除了发挥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的作用之外,必须全面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以社会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优势与特长来弥补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的缺陷和不足。社会团体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一种社会动员的方式来进行工作,社会动员主要是指社会组织凭借着自身的灵活反应、自治自律的特点,通过积极的和富有成效的行动,处理一些政府组织无法处理或者处理不好的事务,从而达到危机管理最佳状态的一种动员方式。

随着公民社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和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日益成熟,社会团体机制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将会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1、从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的角度来看,社会团体机制的有效利用可以大大节省政府危机管理的成本,减少社会损失,提高危机管理的科学化、效益化水平。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一般是很广泛的,有的通过政府组织能够加以解决,而有的则是政府组织所无法处理的,这时只能求助于社会组织来解决危机事件。我国的经济运行方式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初步进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整个社会都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平等交易的规则来运作。社会团体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有利于社会团体机制的成熟与发展,而社会团体也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中平等交易的运行规则,有效地发挥危机管理中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关系,使社会总资源获得最佳配置,从而弥补运用强制性权力进行危机管理的缺陷与不足。

2、危机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信息的管理,它包括有关危机各方面信息的获得、分析、整理和反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掌握信息的多少会决定危机管理的成败,而在获取信息这方面,社会团体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途径。危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危机事件的预见和分析,这就需要掌握有关危机事件的足够信息。信息是影响危机管理成效的关键性因素,要准确地识别危机,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系统的扫描与各种社会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分析其中的危机信息,发现它们对危机管理的潜在影响,从而可以争取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而社会团体由于和社会公众经常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它可以通过各种民间途径来获取和传输相关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了信息搜集和传输的成本。

3、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各种行业和领域不断地细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不可能对每个行业和领域都有透彻的了解,这时就需要社会团体的积极介入,针对各个行业和领域内出现的危机事件,结合行业领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提出正确的建议和措施。社会团体一般是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代表,对本行业和领域里所出现的危机事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可以做出合理化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使行业内危机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四、社会团体机制在危机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制度化建议。

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不仅是对于政府能力的一项挑战,更是对社会整体综合应对能力的一次考验,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部门解决危机事件的方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团体的蓬勃发展为新时期危机管理注入了新元素和新活力,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构建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以奠定社会团体机制在危机管理中的角色和地位:

1、政府部门在制定危机事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应更加完善社会团体的参与渠道和方式,鼓励它们针对危机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措施,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完善应急预案中的重要作用。在重点完善政府部门应对机制的同时,必须强调危机管理系统中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充分利用社会团体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来应对危机,最终形成一种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通过确立社会团体在危机事件应急预案中的角色和地位,可以增强社会团体的责任感意识,有利于它们更加独立地发挥作用。

2、转变危机管理理念,树立危机意识、成本意识、主体意识,开创危机管理的新局面。首先是政府部门应树立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的前提和出发点,在危机管理策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危机意识在政府的最终确立,有利于政府更好地管理公共事务,有效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把危机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其次是政府部门应树立成本意识,改变传统中那种不计代价、不计成本的指导思想,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政府行为的要求,尽最大可能降低危机管理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社会资源的巨大能量,发挥好政府的引领和宏观导向作用。最后是政府部门应树立主体意识,改变传统上那种全能主义政府的认识理念,坚持“小政府”的理念要求,逐步扩大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构成,增强市场和社会这两个管理主体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多种渠道加强与它们的沟通与合作,真正建立起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互动合作的新型危机管理模式,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保障社会的稳定,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澜:《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功能与地位 篇3

从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进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人类进化的深入、拓展。在近代以前的漫长岁月里, 人类用新石器代替旧石器、用铜器代替石器、用铁器代替铜器、用水车帮助灌溉、用纺车帮助织布, 每一次科学技术进步都印证着人类社会了解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到了近现代, 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动实践能力之间的关联显得尤为突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类用机械能 (蒸汽、石油、电和原子的能源) 替代生命能 (动物和人的能源) 以来, 科学技术就一路高唱凯歌, 拓展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空间。射电望远镜、雷达、卫星及电子显微镜等观测工具的发明与利用, 使人的视力不仅能穿越银河系, 望向宏远的外太空, 而且还能深入到微观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宇宙飞船和深海潜艇使人类的活动空间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高速发达的交通和便捷的现代通信, 使人类不再惧怕长途跋涉的舟车劳顿, 能够轻松地越出地区、越出国界, 在世界各地穿梭往来;克隆技术的发明、无性生殖技术的兴起和干细胞技术的突破, 使器官的培植和生命的复制易如反掌。累累的科技硕果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几乎没有哪一样东西能够逃脱成为科学技术对象的命运。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作用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造生活中原有的一切, 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一切。在科学技术的佐助下, 人类中心主义的骄傲心态逐渐膨胀, 欣欣然以为自己就是地球的主人、宇宙的主人, 甚至对曾经依赖和恐惧了几千年的大自然无所顾忌了, 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其进行肆无忌弹的掠夺, 科学技术似乎已真的使人类变成了宇宙真正的王者。

然而, 在浩瀚宇宙中, 人类真的能凭借科学技术而达到“舍我其谁”的境界吗?看看人们越来越麻木的表情, 越来越颓废的情感, 越来越丧失的肌体机能;看看那些越来越古怪的病症;看看周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就知道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其《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指出的,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由人创造又独立于人, 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 也把人类推向了情感和肌体机能崩溃的边缘和家园毁灭的悬崖。

二、科学主义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异化作用

所谓异化, 就是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 分裂出它的对立面, 变成了外在的异己力量。换句话来说, 就是某种事物不幸沦为自己的对立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征服了自然、改造了自然, 获取能量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 这个过程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 人类生存自然环境的破坏, 以及社会环境的扭曲, 人类自身精神、肉体的病态等。异化在自然、社会与人生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 要克服异化, 超越异化, 真正做到“人不为物所役”, 在现代社会还是很不容易的。

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以范畴、定理、定律、法则等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来讲, 科学本身不规定自己的使用目的, 它是价值中立的, 我们无法用价值判断来判断科学的价值。技术是一种操作体系, 它往往是一种机械或某种装置, 它凝聚着技巧、技能、知识, 也凝聚着人们的目的。人们用科学技术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人自己的需要。科学主义对科学作形而上的理解, 它更多地表现为形而上的信念和追求。也就是说, 科学主义把科学泛化为普遍化的形而上的东西, 并相应地将科学引申为构造的原理。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 世界似乎可以被还原为数学、物理、化学等的规定性, 而这种规定性同时又成为以科学构造世界的前提。在科学主义者的视野里, 科学是被泛化的, 科学的作用被无限扩大化了。科学主义不同于科学, 也不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而科学精神则是人们在运用科学、研究科学、追求科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一种精神, 如公正、客观、认真、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等。所以, 我们反对、批判科学主义并不等于反对、批判科学和科学精神。我们所反对、批判的是对科学的错误理解和错误运用。

当代人类社会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归根结底是由于近代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人们对其的错误理解与运用所导致的工具理性的猖獗和价值理性的迷失所造成的。科学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 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对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对于丰富人们的物质产品, 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但是, 也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它的错误认识与运用, 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精神烦恼、肌体机能的丧失, 甚至是人类物种的退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固然给人类带来一块新天地, 然而, 在这块新天地中, 人类却发觉他们所得甚少, 所失甚多。

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是“不健全的、病态的”, 而病态社会的根源则在于科学技术的非人道化的发展。要促成一个健全的社会, 首要的是实现科学技术的人道化。爱因斯坦曾在一次讲演中表达了他对科学技术异化的惶恐:“在战争时期, 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 科学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海德格尔毕生都在反思科学技术。他认为, “现代科学技术并非人们所想象的是人所能够把握和驾驭的, 就当代的现实而言,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是人们不可控制的力量, 而且相反, 是人无处不受现代技术的统治”。在海德格尔看来, “西方技术世界中的人完全囿于技术的框架, 满脑子都被技术的利益与效用所塞满, 只知道一味地关心科技的利益与效用, 把开花的树砍倒, 以供科技之用, 把天然的语言变成形式化的语言, 他们的脑子中再也没有空隙之处来容纳事物和世界的四重性, 来接受人类的诗意般的居住, 来思考保护自然的地球, 他们完全冲昏了头脑, 他们太骄傲和满足于科技的成果, 他们不冷静, 不虚心, 不虚怀若谷, 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自然, 不能正确对待技术世界中的重大缺陷与危险”。他主张“重新体察”天道, “运用技术的力量去克服由技术的发展而给人带来的弊端”。悲观主义学派, 如以“罗马俱乐部”的米都斯为首的一些学者, 为了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 提出了“零增长”的方案, “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 向均衡目标前进, 而不是增长”。乐观主义学者博特金则提出, “必须把目标放在开发人们潜在心灵最深处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上面, 以使事态发展最终得到控制”。马克思也曾精辟地指出, “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 使劳动更具成效的神奇力量, 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 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了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我, 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

众多关心人类命运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 怀着对人类的深深忧虑, 纷纷对科学异化大加指责。笔者认为, 异化的产生是由于人类无视自身的局限性, 把自己片面的主体性发挥至极的后果。正是异化的现实给沉浸在“王者”幻梦中的人类敲响了警钟。它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用噩梦一样缠绕着人类的原子武器, 用大机器作用下逐渐枯竭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和频频灭绝的生物物种等警醒着人类。在浩瀚宇宙芸芸万物中, 人类既是演员, 又是观众;既是旁观者, 又是参与者。人类永远不可能置身于事外, 成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宰者。异化就像一柄悬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时刻提醒着人们从“惟我独尊”的梦幻中清醒过来。人并非世间的唯一生灵, 并非宇宙的唯一主人, 并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 并不能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 否则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惩罚。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 反而比其他一切更奴隶。技术的异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然的异化, 促使人们洞悉到人类自身的绝对有限性, 洞悉到拥有智慧和技术并不能成为神, 从而使人们能高瞻远瞩地采取措施, 以消除技术异化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以达到保护人类自身不致走向灭亡的目的。

三、体育在人类进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体育进行哲学研究, 需要重视这样几个条件:人与动物的差异;人与外界环境的特殊关系;唯有人类广泛使用着技术或工具;以及人类在文明进步中的退化、病态和烦恼。哲学上, 我们可以把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 称之为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的过程。而这个获得能量的过程, 又可以用马克思的一个专门术语来表述, 即“自然的人化”。

一切动物与植物相比较, 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优越之处, 就是能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 激发运动系统, 实现位移, 有选择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能量, 而不是像植物那样永远固定在一处, 只能被动地等待能量。而人与一切动物相比较, 又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优越之处, 即人有一切动物所没有的高度发展的智慧。智慧的人可以把各种经验转化为知识, 又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获取能量的手段。这个手段可以广义地称之为技术或工具。有趣的是, 人类发展史与工具的发展史几乎是相对应的。汤姆生的工具历史分期法 (即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和马克思的生产力是历史前进动力的学说 (其中生产工具又是生产力是否发达的标志) 都是由此而来的。事实表明, 工具越发达, 人类获取能量便越多、越方便, 人类付出的肉体能量也就越少。可以说,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如何最大限度发展工具, 最大限度获取能量, 并且在此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减少体力支出的过程。这是在获取能量过程中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的不同点和最大的特征。然而, 正是由于工具的发达和体力支出的减少, 人类文明也由此变成了一个逐步削弱人的动物性或逐步丧失人的动物性机能的过程。人类在肉体和精神上发生着严重的物种倒退, 人类在自然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而且较为稳定的许多物种机制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无情的历史悖论。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够真正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体育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研究价值, 简要地讲, 就在于它是一种在“自然的人化”的过程中, 能够防止和补救人类物种退化和机能衰竭的文化机制, 在于它能够积极而突出地恢复与维持人类的“自然属性”, 在于它促使人类感性从自身理性的重压下获得解放的努力。这就是在现代社会发掘体育价值的历史尺度, 也是体育具有哲学讨论价值的根本立足点———促进“人的自然化”。

四、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与地位

人类的进化与发展, 不仅决定于先天遗传因素, 更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对潜在可能性的挖掘, 对人类感性与理性、精神与物质均衡发展的“把握”。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较好地解决人类进化发展中的物种退化、机能衰竭以及精神扭曲等问题。所以, 一个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不同生活条件和不同作业方式背景下的各类具体而特殊的人群, 都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来“矫正”现实中的各种退化与异化, 从而保存自我、维护自我、发展自我。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对抗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发生的“工具理性”和“社会工艺”对人类身心的双重压迫。

现代教育, 确切地讲现代学校教育, 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是按照现代化大生产模式设置的规格化的劳动力“产品”生产“流水线”。虽然现代教育对人类感性与理性、精神与物质的束缚与桎梏, 扼杀了人类天性与本能的自由、个性化的发展, 但是, 不言而喻, 教育依然是促进人类进化、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强大推进器。寻找人类个性解放、自由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 始终是教育改革不懈的追求与努力。

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从“铸型化”、“要素化”为特征的自然主义阶段, 发展到以身体锻炼为核心的科学化阶段, 一步步趋近体育的“真义”。但是, 体育在教育中“人的自然化”的功能, 始终没有能够从哲学的层次上予以真正澄清与定位。体育常常遭到人们的轻视、鄙视、误解也就在所难免了。

中国近代几位著名思想家关于体育在教育中地位与作用问题的主张, 有助于我们认识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教育功能。严复编译了《天演论》, 引进了“物竞天择,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的生物竞争理论, 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变革社会的“尚力思潮”。引申至“教育救国”思想中, 将体育放在学校教育的第一要位。陈独秀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启蒙家, 在其1915年发表的《今日之教育方针》中提出, 中华民族的种族素质退化的补救方式, 就是进行教育上的“兽性主义”。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既不是哲学的, 也不是政治的, 而是发表在1917年《新青年》杂志上关于教育启蒙的《体育之研究》。文中首先指出中国教育的头等弊端就是轻视体育, 这是导致中华民族武风不振和体质日趋下降的根源, 进而提出“野蛮其体魄, 文明其精神”的教育思想。他关于体育之“增知识、调感情、增意志”, 以及体育之“载知识之舟, 寓道德之舍”的思想, 有严复的影子, 有陈独秀的呼唤。其思想贯穿一生, 身体力行, 坚持终身。毛泽东鲜明的行为特征和性格色彩, 影响并支配了中国亿万民众几十年的情感方式与意志行动。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早就指出, “健全的精神, 寓于健全的体魄”。体育在当代素质教育中与“人的社会化”相对应, 处于“人的自然化”的基础地位, 是人类进化、发展中物质建设的过程。体育的这种“人的自然化”的功能, 具体表现就是针对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 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 按照“抑其过, 补其不足”的原则, 抵御、补救人类物种退化、机能衰竭的异化现象, 不断促进、维护人类种族的进化与发展, 保持与“人的社会化”、“自然的人化”的和谐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在促进、推动人类进化、发展的同时, 也导致了人类精神, 特别是生物性特征异化与退化的现象。人类进化、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 但同时人类也必须自觉、积极抵御这种异化与退化, 以维护人类物种的进化与均衡发展。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 是人类进化、发展物质建设的过程, 是人类有效抵御生物性异化与退化的手段, 是“人的自然化”的文化机制。

关键词:进化,异化,素质教育,体育,物质建设,人的自然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 1917, (2) .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3]李小枫.诗话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5-6.

[4]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38.

[5]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6]欧阳谦.人的主体性与人的解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6:30.

[7][美]弗罗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9.

[8][美]怀特.文化科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349.

功能与地位 篇4

【关键词】网络时代;学校地位;教师权威;核心功能;学校教育

一、“新学校消亡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使用网络。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类似于20世纪60年代的“学校消亡论”的观点,该观点认为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利,学生完全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并在家长的帮助下接受教育,而不必到学校去。确实随着21世纪初新课程改革的火热进行,中国的一些发达城市陆续出现了一种叫做网校的学校网络机构,而且愈演愈烈。无独有偶,美国也的确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我把这种理论归结为“新学校消亡论”,以区别“学校消亡论”。

二、从学校地位看网络时代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一)网络时代与学校地位的关系

1.从学校产生的因素看

第一,受教育者。虽然网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受教育者的时空局限,扩大了受教育对象。但是对受教育者来说网络教育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网络教育实际上塑造了一个相对冷漠的情感世界。而我们的学校教育正弥补了这一缺失,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为学生塑造了一个充满爱的氛围的学习环境。

第二,教育者。网络教育下的教师从台前“尘土”飞扬、滔滔不绝地讲课变成了电脑前机械地复述,更加默默无闻了。这样的教师也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缺失了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长此以往,教师的专业性势必会降低。

第三,教育资源。“新学校消亡论”所依据的理论之一就是网络教育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这是由网络信息共享的特征决定的。从另一个角度讲,随着资源共享的深入,有关教师的著作权和产品专利问题是值得好好考虑的;而且还会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冗杂和利用率低。

第四,核心因素。“新学校消亡论” 代表者所支持的网络教育相对于“学校消亡论”并没有触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这一“雷区”,但是倘若我们把眼光放之到上层建筑这一高度,不难发现学校的产生依托于统治阶级迫切培养代表并降服本阶级意志的继承人,同时在思想上统治老百姓。

2.从学校存在的合法性看

学校存在的合法性即指学校存在的核心价值,学校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时代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建构学生人格的重要场所。而在网络教育模式下,学校与外部世界己融为一体,“学校围墙己彻底倒塌。塑造、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信息来源又增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学校的教育工作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中进行”,学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制造者、传播者、作为精神文明的辐射基地,其地位和作用将受到质疑。因此学校传播先进文化的职能也将受到影响。

三、从学校的核心功能看网络时代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一)学校核心功能的阐述

学校的功能是在逐渐丰富的。从起初的政治功能到社會功能,再到关注个人全面发展的文化功能。现今这个社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仅是政治体制的竞争,更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所以,学校的核心功能是文化功能,特别是教书育人功能。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学校的文化功能在学校产生的初期就已经存在,只不过是隐藏的。针对学校的教书育人功能,我从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两方面来说。

(二)教育主体

1.教育主体的概述

传统意义上认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在这里,我把教育的主体这一抽象概念更加泛化,所有教育活动处于领导地位和主动地位的、非客观环境的人都称作是教育主体。根据这一观点,我认为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是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主导了教育活动。

2.网络时代对教育主体的不利影响

(1)教师专业性的降低

网络环境下,教师是一个不可见的群体。网络教学缺少了师生互动,也就缺少了教师的备课环节、教师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反思。一次备课,长久使用。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权威。

(2)学生性格的缺失

目前网络文化的发展,人们往往只看到其技术器物层面所具备的强大优势,而忽略甚至忽视了网络文化的人文特性。在网络教育中,教育者往往不注重学生性格品质的塑造;因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形式,网络教学缺少了教师与学生的深入互动,不能长时间的生活在一起。并且在网络不良文化的冲击下,就会造成学生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偏差,最终导致学生性格的缺失。

(3)注意力的涣散

在学校教学中,学生的目光紧随教师,被教师风趣幽默的讲解深深吸引;同样教师的目光也会在不同的学生的身上转动,尽可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相反,在网络教学中学生与教师面对的都是一台没有情感的机器,冰冷冷的摄像头。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专注于教师的讲课,教师也无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听课状态随时调整,使得教学内容很空洞。

(三)教育客体

相对于教育主体,我认为教育客体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和依托的载体,包括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和学校机构。

1.网络时代与教育物质资源的关系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类教学使用的物质资源也渐趋丰富。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树枝在地上和龟壳上写字;有了纸之后,便大大节省了书写材料;而在当今的知识信息时代,教学的资源便更加丰富、形式也多样。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缩短了传输时间,消解学习的中间环节,降低学习的成本。这一点上,网络教育所具有的优势是无可厚非的。

2.网络时代与教育精神资源的关系

网络的发展,必然带来许多传统社会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如:网上渗透各种思潮,虚拟信息真假难辨,人际交往的即时互动和超时空性,都将会给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社会治安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影响。尤其对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目前,关于网络教学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机构并不完善,也缺乏比较有效的制裁、监督和管理,使得网络上恶劣的资源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受到其影响。

3.学校机构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1)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可以见得,学校教育通过学校机构这一关键的载体,对学生进行职前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根据时代对不同职业的需求而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当然网络教育在此方面的优势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需要强调一点,在传统的大学中,是必须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有一定的实习经历。特别是医科专业的学生,对职前实习是非常重视的。而对于理科、医科的学生。实习的场所往往是学校的实验室。试问,在网络教育中如何同时保障学生职前职后教育不脱离。

(2)多重世界的建构

要明白“多重世界”,我们先来搞清一个定义——越界行为,指的是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中移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在学校教育中,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是及其密切的。倘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全在网络上进行,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就会少很多,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脱节会造成对学生培养的不全面。学生也很难经历越界行为,也就缺少了对其性格、适应力的培养。

(3)创造同辈学习氛围

美国学者哈里斯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又证实了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以外的社会化就发生在儿童期这些群体中。确实,同辈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在这一点上,相对于网络教育,学校是有很大的优越性的。

四、学校在网络时代下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提高学校地位

1.树立网络教育的全新理念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资源、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于意识”。虽然网络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新事物,但它的潜在力量不容忽视。网络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一场变革。因此我们学校应该树立这样一个理念:不能视网络教育为其对立面,要消除教师对新事物的恐惧,并且积极迎“流”而上。

2.加强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现今各大高校甚至中学都积极的致力于开展网络课程,网校层出不穷。就我以前报名参加“北京四中网校”的经历来说,我认为网校存在有几个问题: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由于多媒体形式单一,学生在网上学习容易分心;课程管理及学习反馈机制不健全。那么我们新时期,如何开展网络课程呢?首先,学校在开发网络课程的时候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其次,尽可能使多媒体呈现的形式丰富多样。最后,关于管理机制,我认为学校应该建立一批高素质的网络师资队伍,集中于网络课程的开发;并且在学习后期,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与评估。

3.组织结构的转变

图一是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刘继萍《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变革》。该图说明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上下级的垂直领导关系,而网络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組织者,又是指导者、咨询者和鼓励者”。所以,学校教育也要多多关注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实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校应当更新管理方式,下放权力。

(二)抱定核心职能,发挥衍生职能

1.坚持教书育人的核心职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教书育人的功能从未消失,而是被强化了。就教书而言,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教育与知识对接,教育与人才对接。就育人而言,高等学校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使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同时注重科研,加大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力度,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的高素质人才。

2.发挥衍生职能

(1)发展知识的职能

高校学校是人才的聚集地,承担着知识更新的职能,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职能更为明显。科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所以我们的学校也要立足于教育与科技的最前沿,不仅要向学生传递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

(2)舆论监督的职能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会形成舆论,学校是人流密集场所,更要注意用舆论引导学生思想。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学生涉世尚浅,很有可能盲从舆论的潮流。所以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传递正能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思想,充分发挥舆论的制约监督作用,这也体现了学校对社会大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下学校不会被消亡。但我们也不能完全乐观估计。网络信息技术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教育领域来说,如何在规避信息技术风险的前提下,更加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教育服务是一线的专家学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法翠雯..从网易公开课频道看网络教育的优势与弊端[J].理论前沿,2014(10).

[2]陈功.多媒体网络教育对教师职业的影响[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12.

[3]柏士兴.高等学校的功能与高教管理体制的分析[J].教育管理研究,1994(2).

[4]朱安安.高校网络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3(3).

[5]吴康宁.教育的社会功能诸论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6]施丽红.论网络对教育的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4).

功能与地位 篇5

中国发展比较成型的三大经济圈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40%, 利用外资约占80%, 出口贸易额约占70%, 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三大经济圈作为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 构成了我国从南到北的经济密集发展地带, 并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京津冀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之间, 山东半岛城市群正在逐步崛起, 起到了连接两大经济圈的作用, 弥补了两大经济圈对这一地区辐射的不足;但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之间的相对经济低谷区域, 由于以厦漳泉为中心的闽南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偏低而难以独立承担连接两大经济圈和填平区域经济低谷的重任, 要实现我国最强的两大经济圈的南北顺利对接和最大限度地发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带动作用, 迫切需要在此二者之间再建立一个具有相当实力的经济实体, 以衔接珠三角的北展与长三角的南扩, 其目标是构筑我国完整的和相对均质的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带, 以更好地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海峡两岸由于紧密的地缘关系、经贸合作关系、强经济互补性、依存性、两岸关系缓和、国际产业转移以及两岸同是WTO成员等多方因素的促成与推动, 地理上包括福建省、台湾省、浙南温台 (州) 地区、粤东潮汕地区以及赣东上饶、鹰潭等地区的台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形成, 该经济圈作为极具潜力的发展极, 正是满足上述要求的经济实体, 它对弥补两大圈域间的相对经济低谷与薄弱环节和推动形成中国东部沿海均衡经济发展地带具有重大意义。

二、温州在台海经济圈中的功能与地位

1. 温州是台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

台海经济圈由于地理和两岸经济发展因素, 客观上可分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东岸经济区两个部分。作为台商投资比较集中的福建省已提出在其沿海地区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 其中心城市由省内厦门、泉州、漳州、福州等城市组成, 但是这种意义上的西岸经济区与对岸的东岸经济区 (台湾) 的经济实力相去甚远 (目前福建省的经济总量大约只有台湾的四分之一) , 东强西弱的悬殊经济力量对比不利于海峡两岸经济的正常交往和良性互动, 其主要原因是其中心城市力量弱小所致, 尚不能构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东岸经济区对等部分的能力支撑。因此客观上需要拓宽西岸经济区的空间范围, 将周边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具有相当实力的城市纳入其中心城市系列。浙江温州因其在福建、浙南和粤东区域范围内居第三大城市 (人口与经济总量) , 加之其体制灵活、重商氛围、充满活力的优势, 而显然应成为台海经济圈西岸部分的核心支撑城市之一。当然, 此外如浙南台州、粤东潮州、汕头等城市也应成为其各具功能的中心城市。

2. 发挥枢纽港优势, 为台海经济圈经贸交流建立便捷通道

温州港是全国20个枢纽港之一, 其海港河港兼具, 尤其是目前正在兴建的状元岙深水海港更具潜力, 完全可以发展成为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出海口和台海经济圈经贸交流的便捷通道。温州通过港口把台海经济圈与国内各大经济区和世界各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更好地充当经济圈对内对外的“桥头堡”和枢纽作用。

3. 产业吸纳与传递功能

从动态比较利益来看, 依据近年来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类型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岛内衰退部门, 到大陆投资蓬勃发展, 包括皮革及制品制造业、杂项制品业、成衣服饰业、食品饮料业、造纸及印刷业、纺织业、塑胶制品业等;第二类是岛内成长部门, 到大陆投资亦呈稳定增长, 包括电子及电器产品制造业、精密器械业、基本金属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制造业等;第三类是新兴部门, 发展潜力大, 包括通讯科技业、医药科技业、生物工程业、软件业等, 这些产业对大陆投资处升温阶段。对照目前温州拥有的传统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 如工业电器、鞋革、服装、化工、塑料制品、食品、烟具、眼镜、汽摩配等, 正在大力发展或待发展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如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石化、能源、环保等产业, 可以看出温州与台湾处于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梯次阶段, 互补性很强, 而且温州目前的发展状况完全具备吸纳和传递台湾投资和转移产业的能力。因此, 在台海经济圈的构建及两岸经济一体化过程中, 温州充当产业吸纳和传递功能的角色是其应有职能。

三、温州应对台海经济圈的发展对策

1. 建立对台贸易区, 加强温台 (湾) 经济合作

温州与台湾两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地相邻、语相通、习相似, 两地民间往来由来已久, 目前台商在温州投资的项目有数百项, 总投资数亿美元, 温台 (湾) 经贸合作已具有一定基础。温州应抓住WTO和台海经济圈促进台湾产业、投资向祖国大陆转移的机遇, 积极申请设立对台贸易区 (先期可考虑状元岙深水港区范围) , 加强温台 (湾) 经贸合作, 探索温台 (湾) 合作新项目, 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扬长避短, 达到经济互促互惠共荣的发展目的。

2. 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拓展经济腹地与市场空间为提升温州在台海经济圈中的经济能量和在台海经济圈中

发挥更主动的经济中心作用, 温州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 向北加强与沪杭甬的合作, 积极接受长三角的发展辐射并融入其中;另一方面, 往南加强与闽东、闽南的福厦泉漳的交流, 西进争取对赣东地区的吸引, 努力形成以温州、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鹰潭、上饶等为中心的空间经济协作区域。通过建立经济协作区, 联合拓展旅游市场、物资协作、多边投资和科技交流等方面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 互融互进, 形成温州与周边地区的紧密经济联系, 拓展温州的经济腹地和市场空间。这是温州提升其在台海经济圈中地位与作用, 增强其与海峡东岸经济对接与互动能力的必要和有效途径。

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温州在台海经济圈中的区域协作水平

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 现代服务业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是提高温州在台海经济圈中与各核心城市尤其东岸城市的区域协作水平的重要举措, 也是温州在新一轮全球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机遇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温州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立足于服务整个台海经济圈, 充分利用其现有基础和优势, 紧密结合台海经济圈域内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打造区域性服务中心, 实现共同繁荣的“双赢”和“多赢”。一方面, 要加快引进境外服务贸易投资温州, 快速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另方面, 以台海经济圈的发展需求为导向, 做好科技研发、港口物流、商贸会展、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等方面的衔接服务。如可以借助优势产业和举办世温会、轻博会的成功基础大力发展各种相关专业型会展, 凭借国际轻工城战略和优势构建我国最大的轻工产品贸易口岸, 等。再方面, 充分利用温州的知名旅游资源和众多名牌资源的磁引作用, 加强温州与周边地区和台湾的旅游合作, 通过会展、商务活动和合理的观光休闲旅游线路组织等途径, 努力使温州成为台海旅游经济圈的重要一环。

4. 通过疏通开放通道, 为台海经济圈提供海空港口

温州港作为大陆主枢纽港之一, 是海峡西岸广大区域重要的出海口, 温州港与海峡西岸的各大港口一起将台海经济圈与我国各大经济区域和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起来。温州可以在台海经济圈西岸区域更好地充当对外开放“桥头堡”和枢纽作用, 实现以开放带动发展。下一步, 温州要与周边地区共同努力, 进一步缩小与周边和中心城市的时间距离, 畅通对外联系。一是建设连接通道, 加快温福、甬温铁路的建设步伐, 完善与金温、温福、甬温铁路及杭温、温台 (州) 等高速公路的连接配套路段及相关设施, 推进温州与台海经济圈西岸的通道畅通。二是加强深水海港与航道建设, 加快建设半岛工程促其早日进入正常服务期, 加快以状元岙为中心的深水海港的建设以尽快形成航运规模, 加快进港铁路和深水港航道的建设与疏通, 推进港区配套和集疏运体系的完善。三是如果温州新机场落户半岛工程, 应按现代化国际机场标准进行建设, 以适应今后频繁国际交往与运输的需要。四是增强辐射能力, 争取增辟通达国内外的海上航线和空中航线, 形成通达各大洲主要港口的集装箱航运网络, 完善公路、铁路快速交通网络, 推动海空多式联运和转关运输。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设, 优化作业流程, 强化配套服务, 延伸平台业务, 实现向国际性中转港的角色转换。

5. 建设交流合作基地, 促进温台 (湾) 经贸融合

温州作为我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要用足用好用活国家赋予的政策, 推动与台湾两地的交流合作。一是促进温台 (湾) 产业对接, 主动跟踪对岸经济政策走向, 采取适合措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依托已有的台商投资, 以商招商, 承接台湾新一轮产业转移, 大力吸引台湾有实力的跨国公司、上市公司来温投资。争取中央支持, 尝试在特定区域 (比如洞头状元岙深水港区) 实行对台自由贸易政策, 吸引更多台湾资金、技术的投入, 促进温台 (湾) 产业优势互补与交流协作。率先对台开放服务贸易领域, 促进贸易、金融、法律、会计、旅游、会展等领域的合作, 在此基础上深化第二产业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二是扩大温台 (湾) 民间往来, 发挥涉台团体和商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作用, 采取务实灵活的方式, 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传媒等方面, 扩大双向交流。在目前台海形势下, 争取建立小范围的温台 (湾) 直航线路和业务, 拓展两岸客货运输新模式, 提升对台航运地位。

6. 大力发展港口经济, 把温州发展成大陆对台航运基地之一

功能与地位 篇6

关键词:常州,长三角一体化,副辐射级中心

1 长三角一体化的空间布局

依据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 (2009-2020) , 按照优化开发区域的总体要求, 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布局, 形成以上海为核心, 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 长三角区域要实现一体化发展, 首先要在空间布局上实现一体化的布局。 (详见图1)

1.1 环太湖城市圈构成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中心

长三角区域内的竞争与合作已进入新一轮态势。目前愈演愈烈的竞合格局, 正自然而然地催生出一个地缘性新概念, 这就是:由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五城市组成的环太湖城市圈。“小圈子”并不会阻碍“大圈子”的发展, 反而有助推和加速的效果。沪宁杭大三角的崛起对环太湖区间的五个城市确非幸事, 嘉兴与湖州同苏锡常一样面临着被沪宁杭两个极点挤压或撕裂的可能。但同时恰恰为五个城市突破行政区划, 构筑“环太湖城市圈”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细细分析, 其实, 苏锡常嘉湖地区并非由苏锡常和嘉湖两块构成, 而是由苏锡常和苏嘉湖两块构成, 苏州则是苏南、浙北这两大板块的自然结合部, 同时更是浙闽等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战略节点。随着民营经济的兴起, 环太湖地区民间资本的相互渗透已成为“挡不住的诱惑”, 产生出1+1+1+1+1>5的效果。

由苏锡常嘉湖五市组成的“环太湖城市圈”重大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不是人为划定而是客观存在的, 是通过地缘的接近而形成的多方位的“牵手”和“联姻”。放眼沪宁杭大三角框架上, 如果说苏锡常只占一条边, 那么苏锡常嘉湖则就占全了三条边。加上苏嘉高速公路的修筑, 五市间的高速环通在即, 大三角中的“小回流”形成, 就可以形成要素集聚效应。

1.2 核心城市上海向南辐射的增压点分别是杭州和宁波

由于浙北杭嘉湖, 浙东甬绍台舟, 浙南中西温丽金衢即温州—丽水—金华—衢州高速公路沿线的市县。充分利用浙西南地区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和山区资源条件, 建设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发挥毗邻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环境良好、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 重点发展日用商品、汽车机电制造和商贸物流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建设浙中城市群, 成为连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纽带。

根据一体化理论、区位理论、城市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理论和经济作用强度分析法公式, 得知浙江南部与中西部要更好地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目标, 必需依托中间节点的传递增压上海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而无论从经济作业强度条件还是地理区位以及城市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来分析, 杭州和宁波两个城市都符合辐射增压点的最好条件。

1.3 核心城市上海向北辐射增压点分别是宁镇扬同城化和泰常一体化区域

根据长三角区域规划, 核心城市上海北部有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发展带, 其中苏北五市徐州、宿迁、连云港、淮安、盐城构成一个经济圈, 以徐州为中心, 而南京由于地理区位原因, 发展辐射能力受限, 现在宁镇扬同城化构想推行下逐渐增强自身竞争实力, 加上苏北五市无论从经济条件还是地理区域等方面与上海、南京都存在较大的技术落差。为了要减小区域之间的技术落差以真正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必需要有一个副增压中心正如南部的宁波一样经济作用强度与区位优势相当的城市体, 这时必然会发展泰州常州一体化区域将是具备最好条件的副中心区域, 以承接上海的辐射效应传递向苏北区域。

图注:图中区域中心的绿色圈域是环太湖经济圈为长三角区域的核心;上海南部的杭州、宁波两大经济圈构成副中心增压区域;温丽金衢构成浙西南部经济圈域;上海北部的宁镇扬同城化区域与泰州常州同城化区域构成副中心增压与技术落差缓冲区域;北部苏北五市构建传统老工业基地;图中箭头全部表示辐射传递方向与增压方向。

2 常州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城市定位研究

2.1 常州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空间地位

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构建常州泰州一体化区域为副增压中心区域板块的空间地位。如图1所示,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中心为环太湖经济圈, 南部有杭州、宁波两大经济圈副增压中心, 而北部只有宁镇扬一个副增压中心, 由于常州泰州无论从经济、地理区域, 还是城市发展主要联系方向以及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等方面, 都是最好的副增压中心区域板块之选。

2.2 常州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产业地位为先进制造业基地

江苏的产业资源丰富, 生产资料成本低, 基础设施、科研能力较好, 相对于浙江更适合装备制造业发展。

除了南通、宁波以外, 长三角装备制造业基本在江苏, 产业基础更好, 但需要支点与老工业基地徐州为中心的苏北经济圈沟通, 常州泰州在苏南工业基础相对更好。

长三角是中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基础, 对周边的带动影响主要是随产业结构转型的产业转移。常州在产业转移上区位和产业特殊的优势。浙江环杭州湾城市群人口占全省51%, 面积占44%, GDP占70%, 苏南人口占全省30%, 面积占27%, GDP占60%, 上海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不够, 且苏州无锡靠上海太近, 制造业基础薄弱, 具有优势制造产业的常州泰州成为合适的传递辐射支点, 定位为建设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区域城市板块。

2.3 常州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功能地位为“副辐射级”区域中心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核心、以沪宁杭都市连绵区为腹地的空间结构意味着, 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扇状放射型而非中心辐射型。

长三角各城市都是通过建立与上海的联系通道来提升自己的区位优势和谋求发展的动力源。因而, 常州与沪、宁、杭距离相等的中心地理位置优势的经济价值, 并没有常州所理解的那样大。长三角的物流、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等是以上海为极点的轴线运动, 并不一定向常州这个地理区位中心汇集。随着长三角城市连接上海的通道建设加快, 城市之间各种方式的跨域联动出现, 尤其是宁镇扬同城化区域板块的推行, 常州的区域地理中心位置的价值还将进一步弱化。将南通直接纳入上海都市圈的苏通大桥的通车, 使宁波直接接轨上海的杭州湾大桥的建设, 江阴与靖江、苏州与南通、镇江与扬州、泰州与常州之间的跨江合作联动发展, 会使长三角传统经济地理版图和区位地理优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从区域板块的面的角度考虑, 建区域次高地或区域凸点。由图1可知, 长三角区域南部板块中, 浙江杭宁绍以南, 衢金丽一线是山区, 杭州宁波辐射能力有余;而区域北部板块中, 江苏的苏南地区有纵深的腹地, 需要加油站性质的副辐射级与杭州、宁波相呼应, 其中有南京省会城市作为一个辐射支点, 另一个辐射支点选定常州泰州同城化区域板块中心, 作为“传递辐射能量, 实现增压效果”的副辐射级中心。

对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板块中, 常泰一体化中心板块瞄准沿江向苏北辐射, 借助同样制造产业优势的泰州携手共创强势区域板块, 提升区域辐射能力, 对常州内提常金一体化, 目的为提高常州内在竞争实力, 形成“副辐射级”中心区域板块角色担当的素质。

3 常州泰州承担长三角沿长江向皖鄂渝川纵深辐射的节点城市功能

目前常州更多地是承受上海和南京的双重挤压负效应而不是辐射带动效应, 上海的辐射带动效应难以沿沪宁线抵达苏北和安徽, 是常州“副辐射级”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失缺的表现和结果。

常州泰州一体化区域板块为“副辐射级”区域中心板块的双重功能定位清晰, 现实基础可行, 使常州泰州在苏南、苏中、苏北、长三角各个城市中具有了鲜明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常州泰州真能承担和发挥好承接传递、汇集整合、增压辐射支点这一功能, 常州泰州就能借势成为经济聚集高地和现实的经济辐射点。

常州泰州板块承担和发挥“副辐射级”区域中心板块的功能, 是长三角和苏南苏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而迫切的要求;常州泰州承担和发挥“副辐射级”中心的功能, 发挥大腹地大支点的功能, 承担长三角向皖鄂渝川纵深辐射的节点城市功能, 是长三角区域内南北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是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内部协调和谐发展、区域外部主动辐射的传递者和增压站。

4 常州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提升综合实力的对策建议

建议配合常州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地位与功能, 制定常州泰州一体化区域板块的产业联动发展政策;建议配合长三角区域产业规划、上海产业规划以及宁镇扬同城化产业规划, 制定配合江苏“Р”字型同城化区域的常州产业发展联动政策;建议配合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 制定承接上海、宁镇扬辐射效应的政策准备;建议制定做强做大常州金坛城乡一体化区域板块的计划;建议制定扩大常州城镇化并提升常州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计划。

4.1 常州金坛溧阳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紧密结合常州发展实际需求, 金坛溧阳要加快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 加速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以提高居民收入为核心, 全面实施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 推进金坛、溧阳争先进位。大力推动产业西进、科技西进、项目西进和基础设施西进, 促进武进和金坛、新北和溧阳挂钩合作, 推进常金一体化发展, 加快把溧阳建成苏浙皖边界的重要门户。调动和激发金坛、溧阳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 促进更多的资源、要素向金坛、溧阳集聚, 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提升常州的区域竞争实力。

4.2 常州泰州一体化区域的产业联动政策

长三角区域规划中要求:泰州发挥滨江优势, 建设以医药、机电、造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成为长江南北联动发展的枢纽、滨江生态宜居旅游城市。常州发挥产业和科教优势, 建设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创新型城市。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常州泰州要实现上述目标, 必须先避开威胁, 发挥优势, 剔除劣势, 迎接机遇。首当其冲的就是常州泰州的旅游产业一体化, 这就需要两地政策的支持, 故此建议常州出台相对应适用于两地旅游产业联动合作发展的政策。接下来就是制定一系列突出常州泰州的共同优势的产业联动政策, 即发挥民营经济的强竞争实力, 实现两地传统优势产业的合作。如建议制定常泰两地装备制造业的联动合作政策;建议制定新能源、新材料为主产业联动合作政策;建议制定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联动合作政策等。

4.3 配合环太湖城市圈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中心的产业协作发展对策

由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五城市组成的环太湖城市圈的发展目标是助推和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此, 环太湖五市应配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需求, 发挥五市临湖的生态优势,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以保护太湖及其沿岸生态环境为前提, 严格控制土地开发规模和强度, 建议制定沿环太湖的旅游产业联动合作以及生态联动政策体系, 建议制定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配合环太湖城市圈的区域中心地位, 制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商贸物流服务产业的对策。

4.4 做好承接和传递上海区域中心的辐射效应的政策准备

随着沿海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 江苏的南通也将被纳入到上海、苏州、无锡的一体化区域, 这将进一步增强上海一体化区域的辐射效应, 常州应做好承接并传递该辐射效应的政策准备。如建议配合上海一体化区域发展的需求, 制定常州与上述城市的产业联动政策;建议制定常州与上海的嫁接式创新合作的产业政策;建议制定常州与苏州、无锡的传统产业技术合作提升的产业联动政策。

4.5 做好承接和传递宁镇扬同城化区域的辐射效应的政策准备

随着宁镇扬同城化的推进, 南京的辐射效应将更强, 常州应做好承接并传递该辐射效应的政策准备。如建议配合宁镇扬同城化区域发展的需求, 制定常州与扬州、镇江的产业联动政策体系;建议制定常州与扬州的交通旅游、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物流服务等产业的联动合作政策;建议制定常州与镇江的沿运河的生态产业链。

4.6 建议制定常州泰州一体化“副辐射级”区域中心板块的构建计划

为满足常州城市定位的需求, 配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 建议制定常州泰州一体化区域构建为长三角“副辐射级”区域中心板块的计划:依托长三角区域中心环太湖经济圈的形成, 建议制定常州泰州一体化区域承接上海与环太湖经济圈的辐射政策计划;在长三角区域实现交通一体化的基础上, 配合上海向南辐射浙江的杭州、宁波两大中心节点城市的承接传递效应, 建议制定常州泰州一体化区域和宁镇扬同城化区域的两大节点同时成为长三角“副辐射级”区域中心板块 (相当于中心城市地位) 的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锋.建设长三角和谐家园[J].城市, 2010, (12) :12-16.

[2]张学良等.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同城化趋势下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157-165.

园林中树木的地位、功能及使用 篇7

1 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不论是乔木、灌木还是草本植物, 都具有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 不同树种各有所长, 或孤植、丛植、列植, 都能发挥其个体或群体的观赏目的, 给人以美的感受。风韵美亦称“内容美”、“象征美”, 因为树木除了姿态、色彩美之外的抽象美, 多为历史形成的传统美。树木除固有的色彩、姿态、风韵外, 而且能随着季节和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丰富和发展, 随着光线、气温、气流、雨、霜、雪、雾等气象上的复杂变化而形成朝夕不同、四时互异、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景色变化。正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所写的“朝而往, 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2 调节空气、改善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

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出氧气, 维持空气的正常比例, 保证生物界呼吸所用的氧气。据测定, 阔叶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t/hm2, 放出氧气0.73t, 约可供1000人1天呼吸之用, 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绿色植物, 其中乔木占主导作用。树木还有强大的蒸腾作用, 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此外城市中树木的树冠郁闭可以遮荫防暑, 对地面起到降温的效果, 蒸腾作用中吸收热量, 降低空气温度, 改善小气候条件。

3 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功能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 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 人类因大气污染而引发的呼吸道疾病直线上升。在城市绿化中, 许多树木还能吸收和滞留空气中的SO2、HF和CL等有害有毒气体、吸滞灰尘、杀灭和减少细菌, 所以人们形象地称树木为“空气净化器”。此外, 树木还能降低噪音, 同时林带还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4 园林树木的经济效益

园林中很多树木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又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 在发挥其绿化、美化、生态、环保功能的同时, 还应该结合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 如生产药材、香精、木材、果品、粮油等。

“大树”实质上是指乔木, 不是说一定要达到某种规格, 大规格的树木在自然界中毕竟数量有限且在原生长地“根深蒂固”, 所以城市中所需“大树”应人工培育为主, 如确因应急工程的需要, 也应在绿地或山林中抽稀调整, 或是移植城市建设和市政道路拓宽中需搬迁的大树, 且应选择适宜的植树季节, 在技术措施保证、相应机械设备到位的前提下移植, 移植时应删减、短截枝条, 尽量保持原树形不被破坏。

植物的自然分布由生物进化和优胜劣汰的规律所决定, 盲目引进不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异地树种是不严谨的。在城市绿化中, 作为骨干的乔木应尽量选用乡土树种, 投资少, 生长好, 见效快且养护管理方便, 同时也反映了一种地方特色。

功能目的论下的译者地位 篇8

功能目的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它的出现在翻译理论界掀起了新的浪潮, 为翻译界提供了新的亮点。在这之前, 翻译一直处于二元对立的局面, 在讨论着“忠实”与“不忠”, 归化与异化等问题。译者的地位也一直处于原文、作者之下, 处在一个从属的地位。而翻译目的论的提出解救了译者, 将其从原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为翻译者提供许多自由和权力。

二、功能目的论的形成与发展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德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角度研究翻译, 试着从“等值论”中走出来, 创立了功能学派理论, 主要是以达到的功能为目的, 不是单单考虑语言层面的翻译, 而是将更多的影响翻译的因素考虑进来。

首先, 是由凯瑟琳娜·赖斯 (Kantharina Reiss) 提出了“功能类型”这一概念, 她在1971年提出了翻译功能论, 认为译文应该与原文具有对等的功能, 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交际目的都应该相互对等, 并将文本功能作为了翻译批评的一个准则。她的理论实际上还是以原语文本为中心, 没有脱离对等理论, 但却为翻译目的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其次, 汉斯·威密尔 (Hans J.Vermeer) 和贾斯塔·赫兹·曼塔利 (Justa Holz Manttari) 以翻译行为的目的为首要原则创建了目的论, 从对等理论中脱离出来。威密尔认为翻译应该是以原文为基础, 具有目的性的行为, 翻译的目的将引导译者如何选择翻译方法。曼塔利则把翻译和翻译行为进行了区分, 认为翻译行为更具广义的概念。在翻译过程中, 不仅只有原文、译者、译文参与其中, 还有翻译的发起者, 委托人, 译文的使用者和接受者, 而译者是翻译行为过程中最重要的。

最后, 克里斯汀娜·诺德 (Nord Christiane) 针对理论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理论。他进一步地发展了目的论, 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联, 必须与各参与方协商好, 这使目的论更加完善了。

三、目的论的基本原则

汉斯·威密尔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 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在这三原则中, 目的原则是占首要地位的。目的原则指的是翻译时应遵循翻译行为的目的, 即翻译发起者对译文所要达到的效果。连贯原则是指在翻译时要达到篇章衔接一致, 上下文通顺。忠实原则是指译文应与原文要有一定的连贯性, 译文应将原文的主旨正确地表达出来。在这三原则不能兼顾的时候, 应该首要遵循目的原则, 然后是连贯原则, 最后是忠实原则。

四、译者的地位

在翻译目的论中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的地位, 不再是从属于原文之下, 原作者之后了。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力,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甚至是可以对文章进行删减和改译。对于委托人提出的翻译目的, 译者首先要有自己的理解, 根据自己理解的翻译目的从事翻译行为。有时译者也担当者翻译的发起者, 这时的翻译目的就取决译者本身想要对译文达到的效果。

根据翻译目的论,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译者应具有专业水平, 熟悉整个翻译活动的流程, 且对翻译活动的结果负责[1]。由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认识不同, 翻译目的的不同, 所以所选择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就有所不同。比如林纾和魏易在翻译Uncle Tom’s cabin时, 当时国内正处于反帝爱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中, 这种主流意识思想影响了翻译的目的。他们把题目进行了改译, 对应的译法应该是汤姆叔叔的小屋, 但通过阅读全文, 我们知道该著作描述了黑奴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 所以林纾将其译为《黑奴吁天录》, 这更能体现小说的内容主旨, 更能吸引读者, 激发读者的同情和反抗。而对于著作的内容, 林纾也做了很多的删减, 把黑奴感到快乐幸福的场景描述都简单概括。这可算是对原文“不忠”的翻译, 但这样的翻译是为了达到很好的激励民心的效果, 而译文也确实做到了。

五、结语

翻译目的论赋予了译者更多的自由和权力, 可以在翻译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可以对原文进行删减和改动, 这大大地提升译者的地位。但这不意味着译者拥有绝对的权力, 译者不能乱译乱改。如果译者没有很好的语言功底, 对译语文化不够了解, 仅依靠自己理解的翻译目的进行翻译就容易造成错译, 夸大其词, 甚至完全脱离原文主旨, 这还需要译者提高自身水平, 更要遵循功能忠诚原则。

摘要: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的核心理论, 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汉斯·威密尔, 他将翻译目的作为首要因素来研究翻译, 这为翻译界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翻译目的论为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翻译版本做出了解释, 提升了译者的地位, 将译者从原文的“不忠”中解脱出来。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译者,译者的地位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Nord.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1

[2]America.Harry Beecher Stowe.黑奴吁天录[M].林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医生处境与地位浅论 篇9

一、医生天生是个领导者

古时候,医生称为“大夫”、“郎中”,都是很高級别的官。公元前541年《国语.晋语八》中就有“上医医国”的记载,“上医医国,其次医疾,故医官也”。一个人从学医那天开始,既要学习自然科学和医学知识,也要学习社会、人文和管理。有人说,再年轻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长者,他肯向你倾吐一切;再无能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圣贤,他认为你可以解决一切。医生的神圣在于此,做医生的难处也在于此。

钟南山在谈到医患关系时说:医务人员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这将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目前的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中,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引起的占半数。沟通不当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医惠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医学的人文精神不仅包括医德医风,还涉及待人处事。

二、目前医生的地位

在常人眼里,医生是一个有地位、收入也高的职业。“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我国首位南丁格尔奖得主王瑛曾这样形容医护人员的工作。然而,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也逐渐“升级”,原因大概有这么几条:看病贵、看病难,普及医学知识的力度不够;医生凭知识技能赚取的合法收入不高没成就感,为病人服务的积极性不高;患方偏面甚至过度维权;个别医生不钻研业务,对病人麻木不仁,只关注吃回扣拿红包等等。

医生这个职业虽然地位较高风险也很大,行医者都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医疗有许多未知数,并不能保证每个病人进了医院就像进了保险箱,不允许出一点意外。另一方面医生工作强度大风险高,面临的压力也相当大。

三、医生面临的压力

对医护人员来说,首当其冲的是工作压力。一方面是工作量,现在很多大型医院的医生都是超负荷工作。门诊医生一上午要看40多个病人。另一方面,是工作环境。由于多年来医疗投入欠账,患者自身花费巨大,对治疗结果期望值过高,加上医院人手短缺,医患之间的沟通时间减少,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其次是继续教育的压力。医院是一个高学历集中的地方,激烈的竞争逼迫很多医护人员攻读更高学历和学位。医生要提高医术,不仅要靠临床实践,还要不断吸收新的医疗技术成果,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还有科研、晋升的压力。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没有压力不是好事,压力太大肯定要坏事——医生护士本身心情不好,如何能对病人满腔热情?一位老专家说“以前我们会对刚入门的医生说,‘你们要时刻以患者利益为重’。但现在,医生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诊疗过程中保护自己,如何来规避风险?

四、如何来规避风险

医生的职责是医疗,以前医生行医都处于主导地位,不知道从何时起,好医生的标准动摇了,纯粹意义上的医生已经很难生存了,疾病诊治过程中贯穿了许多与疾病毫不相干的问题。国外医生的工作只是把病看好,但中国医生还得承担医保定额、公费医疗结算等负担,还有经济考核指标要积极地为医院创收,这些方面出了问题,医生同样要承担责任。

如何来规避风险呢?个人认为第一条原则:不要充当患者的“家长”,应把选择权让给患者。医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与患者讲清楚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查,有哪几种治疗方式手段,应该是帮助患者选择。把你自己认为最成熟、最简单、最便宜、对病人损伤最小、愈后最好的治疗无私地奉献给病人才是最好的治疗。

第二条原则:医学只有观察没有承诺。执业一生没有发生过医疗纠纷的医生几乎不存在。近年来,有关医患矛盾的事例和数字经常传出。在一些患者眼里,医生成了冷漠的、可牟取灰色利益的职业。有患者甚至携带录音笔和摄像机就诊,记下医生的言行,以备将来“对簿公堂”。调查显示,仅2%的医生没碰上过患者或家属辱骂医生。

因此我们要醒广大医生朋友,话要先说在前头,现在的医生既要“躲明枪”、又要“防暗箭”一只脚在医院,一只脚在法院,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该做好预防医疗纠纷发生的准备。

三条告诫是包治承诺埋隐患,预后评估要科学,掉以轻心招麻烦。告诫之一:包治承诺埋隐患。目前医疗质量评价既看成功率,又看失败率、误诊率。误诊现象是由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和事物本质的复杂性造成的,并非理想的期望及良好的态度所能解决的,承诺过高容易使患者期望值升高,一旦达不到会心理失衡。

告诫之二:预后评估要科学。在医患关系复杂多变的今天,对于一些功能性手术,对手术效果一定要科学地展现,艺术地表达,真实多方面地评估,把有利和不利因素都充分说出来。一旦患者对治疗的效果不满意或不理解,要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争取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接受。同时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也要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作必要的防备。

告诫之三:掉以轻心招麻烦。医务人员只有通过见微知著,保持警惕并及时发现诊疗过程中的问题,才能预防危机的发生。一个有责任感的医生,一定有两把“刷子”: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一个医生应该念念的是“生命所系,性命相托”,你面前的这个生命很可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后就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你要做的就是动用一切力量去呵护它!

功能与地位 篇10

一、结合课程特性, 突出教学设计, 让学生明确知识点的重要地位

上述课标在初中历史课程性质描述中, 阐释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等四大特性。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拓展国际视野” (思想性) , “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人文性) ,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综合性) 等, 这些教学目标因体现历史课程的四大特性而显得相当重要。

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可以根据如下对知识点地位和作用的分析, 突出教学设计的理念。《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从列强侵华过程看, 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 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与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构成了近代列强侵华的主线。从战争的危害性看, 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近代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看, 这场战争使得清王朝腐朽不堪的现象彻底暴露无遗, 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这场战争既是危机也是转机, 此后, 一个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了。因此, 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特点, 其地位举足轻重。通过本课学习, 让学生了解清楚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使学生不忘国耻, 并从中吸取教训, 拓宽国际视野,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全面认识历史与社会, 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为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承前启后这一特点, 我们可以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环节。我们可以用一个“读图明史”的环节来展示前面列强侵华战争的典型图片, 让学生回忆这是反映哪一次侵华战争的图片, 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最后教师总结道:这些图片构成了近代列强侵华的主线, 它的恶果就是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步步加深, 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但在危机面前中国人民并没有畏惧和退缩, 而是进行了一次次坚苦卓绝的抗击!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自然就会让学生明白了本课承前启后的特点了。

二、理解知识点的功能价值, 让学生明确三维目标

《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主要知识点是黄海大战和《马关条约》的签订。邓世昌等爱国官兵的英雄事迹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马关条约》的签订, 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 这两个知识点蕴涵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拓宽视野”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等丰富的功能价值。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 在《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应层层加以落实。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通过提前发学案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史实

例如: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大战、威海卫溃败和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等, 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教材基础知识, 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

2.在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 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例如:针对本课战役繁多的特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动画演示战争经过, 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对于黄海大战这场当时世界上激烈的海战, 可以通过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断, 生动再现这一悲壮的历史场景, 也可以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关于《马关条约》的影响这一重点知识, 可以运用比较法、提问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时我先将《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一一作比较, 然后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探讨:①割三地给日本, 会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②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到九千万两, 这两亿两白银怎么还?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④增辟的通商口岸都在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 列强究竟有什么企图?通过以上探究学习,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马关条约》签订后,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地加深了, 中国的民族危机也空前严重了。通过以上环节的探究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对比、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创设历史情境, 层层设疑, 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本课学习的较高层次的要求, 本课的知识点特别有利于引导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因此, 把握好该知识点的功能价值, 帮助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感受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精神,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并认识到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是教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要为学生确定的主要目标所在。教学过程中, 当我播放《甲午风云》的视频剪辑, 学生看到在弹尽之时, 邓世昌毅然驾着烈火之舰决死相拼, 水柱如林的海面上传出他的吼声“我等从军卫国, 即使死, 也要撞沉吉野!”这一惊心动魄的悲壮场景时, 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一股莫名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实现了精神的升华。紧接着抛出设问:虽然中国爱国官兵誓死抗争, 但中国最终还是战败了, 清政府缘何会失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1874年, 天皇诏令:从即日起, 天皇开始撙节内宫开支……天皇不要享受, 不要排场, 只要海军。1893年, 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 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 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作造舰。

材料二光绪大婚庆典 (1889年) , 耗费银子500万两。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 (1894年) , 修建颐和园, 挪用海军经费, 耗资三千万两白银。

材料三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 (光绪十四年, 即1888年) 北洋海军开办以后, 迄今未添一船, 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 窃虑后难为继。

通过对这三则材料的对比分析, 清王朝的腐朽不堪与日本的励精图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这场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王朝自身腐朽的封建统治这样的结论。

最后, 我在《夜深沉》的乐曲声中出示丘逢甲像及其诗歌《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从战争的失败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教训?这对我们今天维护国家安全和加强国防建设有何借鉴意义?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 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推进军事现代化”等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以史为鉴, 这就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这样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文字资料, 通过“看—说—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以充分发挥能力的学习空间, 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都一一实现。

三、理清课程关联结构, 挖掘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主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与之相关联的事件主要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中,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理清课程的这些关联结构, 并挖掘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树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理想。

由日本发动的这次侵华战争, 导致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到破坏, 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是本课知识点的内涵。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显示出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在亚洲国家的扩张是其国家利益使然, 导致日本一直以来与周边邻国之间存在固有的领土争端等矛盾, 这就不难理解日本为什么会搞出钓鱼岛“国有化”的闹剧。我在教学设计中, 抛出“钓鱼岛国有化”, 为振兴中华, 展望未来, 21世纪的中日关系应如何才能健康发展等相关问题, 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把学习历史和社会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学以致用,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这本身也体现了知识点思想情感教育的内涵。

诚然, 知识点内涵与外延挖掘的深度, 会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课业负担。但教师对知识点的内涵挖掘, 对知识要点的讲解, 采取提升历史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仅从史学角度理解知识点, 没有从社会、人生、课程的视野, 任何仅有知识点的历史教学都难以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2], 因此, 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等方面, 整体理解知识点的地位和功能, 是提升历史教育效度的关键。

注释

1[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02052c00cc175527072208fa.html.

上一篇:民办中小学校下一篇: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