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是制胜法宝(共7篇)
专业知识是制胜法宝 篇1
纵观当今, 世界篮坛已经进入了高水平全面对抗局面, 攻守转换日渐快速, 身体接触频繁激烈, 篮板球争夺更加凶猛。作为高空争夺最激烈的一项技术, 篮板球的争夺是篮球运动中控制球权的重要手段。攻守双方队员获得篮板球是制胜的关键, 更是一支强队整体实力的具体表现, 能够左右球队在比赛中的胜负结局。谁在比赛中抢得好篮板球, 可以增加进攻方进攻次数, 也可以为防守方发动快攻创造条件。本文就篮板球在现代篮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篮板球是球队实力素养的体现
在篮球比赛中进攻方投篮得分是最终目的, 防守方的目的就是阻止进攻方投篮得分。一个篮板球控制得较好的球队, 就是一支强队的体现。进攻队员每当抢到篮板球时, 都会直接增加进攻次数, 不但提高本方队员的信心和士气, 同时也避免了对方的反击。反之, 当防守队员抢到篮板球时, 就会迅速发动快攻, 增加了自己球队的进攻次数, 为本队胜利创造条件。2013—2014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季后赛决赛, 是国内男子篮球的顶级赛事。新疆队在所取胜的第二场比赛中, 狂摘了61个篮板, 整整比对手北京队多出17个, 而且前后场篮板只相差3个, 他们的前场篮板数量比北京队多14个。新疆队主教练崔万军评价队员们这场比赛的表现时谈到:“篮板这个环节, 是我们在整个常规赛中取胜的法宝, 全队拼抢意识非常足, 大家也知道要想取得胜利, 篮板球必须处理好。”
二、意识掌控运动员抢篮板球的状态
篮球本身就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运动, 争夺篮板球除了判断、抢位、技术和高度四大要素外, 争抢篮板球意识非常重要。前美国NBA篮球明星丹尼斯·罗德曼, 身高仅2.03米, 却7次成为美国职业篮球联盟篮板王的称号, 他的特点是反应性意识强烈, 指向性意识突出, 配合性意识也很强。反应性意识就是队员牢固树立每次投篮都可能有不中的思想准备, 做到只要有投篮就要去抢篮板球的良好反应意识, 有投必抢, 每球必争。指向性意识就是队员要掌握和熟悉场上态势, 判断投篮球员出手时的距离、角度、反弹方向、球落点, 对自己的动作做出指向反应和判断。配合性意识就是进攻方队员在本方投篮后要迅速形成有利队形和层次, 以保持攻守平衡。
三、意志决定运动员抢篮板球的能力
篮球比赛需要绝对的空间优势, 抢篮板球是最好的体现。如果没有绝对空间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球队的攻防能力。空间优势的争夺, 是篮球队员意志的抗衡。球员意志是球员拥有自觉的认识, 明确的目的, 及时调节好自己的状态, 克服重重困难而取得胜利的过程。球队要经常进行争夺篮板球的意志培养, 使这种品质慢慢成为他们的风格和特点。篮球是高强度的对抗, 只有意志顽强者, 才能在比赛中更多地拼抢到篮板球。
球队要多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练习, 以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 增强信心。在中国职业篮球比赛过程中, 马布里、杨明、西热力江、张庆鹏等身材短小的队员, 能在高人如林中经常抢到篮板球。又如一些身材较高或弹跳能力较强的队员, 却由于未能抢占有利的位置而没法去争夺篮板球。争夺篮板球除了过硬的身体素质、惊人的弹跳, 往往坚强的意志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 在篮球训练比赛中, 要特别重视意志的训练。
四、配合促进运动员抢篮板球的效率
篮球比赛的激烈程度, 决定了球场上势态瞬息万变。篮球运动员个人的身体条件、意识、技术, 常常左右篮板球冲抢中所处的优势, 灵活运用技战术配合, 依靠场上队员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才能使球队形成一个有机的联系整体, 使每一个球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所以, 在进行抢篮板球的配合时, 要根据对手的情况, 双方的实力, 预判场上队员的控制区域, 切断对方的战术衔接。一方面要通过内线高大队员的挡位, 减弱对方高大队员抢篮板球的实力, 为本队队员冲抢篮板球创造机会;另一方面, 利用外线队员挡住对方外线队员的冲抢, 为本队队员创造抢篮板球的机会。
总之, 现代篮球比赛中攻防能力日趋平衡, 篮板球的争夺也特别激烈。篮板球争抢的影响因素很多, 只有充分加以重视, 及时确定优势和战术, 才能为获得比赛的最终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着重进行篮板球的训练, 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素养, 提高运动员争抢篮板球的实战能力, 从而推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全面发展。
专业知识是制胜法宝 篇2
王琼
合肥市瑶海区七十中学
内容摘要:少先队工作中,辅导员老师应充分发挥感召力和影响力,用爱心去开启后进生的心门。观察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平和、公正地激发少先队员中的后进生学习兴趣。同时注意家校合力。用关爱共同转化少先队员中的后进生。
关键词:关爱、鼓励、帮助、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爱是生命之源,是人间至善至美的珍宝,世间唯有充满爱,人类才能创造和平、幸福和美好的生活。爱也是教师职业的核心,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就是要把爱公正地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把爱真诚地投向每位少先队员的身上。在少先队工作中,辅导员的职责有一条就是掌握了解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情况,及时把适龄儿童吸收入队接受教育。少先队组织特有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是学校其他教育途径所无法替代的,而辅导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又使他比别的教育工作者更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用爱心开启后进生的心门。
首先、认真观察,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后进生跟其他孩子一样也有很多优点,只是由于平时他们缺点暴漏太多,还经常被我们无形放大,不经意间优点就被我们忽视了。我们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任何一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在工作中认真观察,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我并不是一无是处,我身上也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老师还是关心我的。”拿我们班的胡朝杰同学来说,转学到我班时,成绩在班里最差,不遵守纪律,在班里经常惹是生非,各个代课的老师都很头疼,全班同学都很排斥他。我和他私下沟通过几次,效果都不是很好,显然孩子对自己已经丧失了信心并且十分厌学。这可不得了。十月中旬学校举办秋季运动会,我们班报4X100米接力赛的男生只有3人,正在我为选手不够为难时,忽然看到角落里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盯着我,右手在头上摸来摸去。看来这孩子肯定想参加,可又不好意思,怕老师和同学不给他机会。我想了想,决定给孩子搭个梯子,我对全班同学说:“其实老师这儿有一个人选,他非常合适,跑步速度绝对快,班里无人能及,如果他能参加这次比赛,肯定会为我们班取得好的成绩,咱们把他请出来好不好。”其余孩子顺着我的视线,为胡朝杰鼓起了雷鸣的掌声,嘴里还异口同声的喊着:“胡超杰,上·····”胡超杰摸了摸头,胆怯地问道;“老师我可以吗?”“你绝对能行,我们相信你。”我赶紧回
答他。当然,在那次比赛中,因为胡超杰同学的加入和卖力,我们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领奖时本来是班长领,我故意让他去领,因为他的大名,和这次比赛的出色表现,全校师生都为他鼓起了赞许、认可的掌声。第二天,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胡同学羞涩地站到我跟前;“王老师,谢谢你!昨天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站上领奖台,得到了那么多人的鼓励和肯定。以后,我一定会在学习上下功夫,绝不辜负你对我的期望。”我一看,这次果然选对了,摸了摸他的头,对他说;“胡朝杰,你真得很厉害,奖状是你自己赢来的。跑步那么累的运动你都能拿第一,老师相信凭你聪明的脑袋,只要多下一些功夫,肯定在学习上也会取得同样优异的成绩!”从此以后,胡同学慢慢地转变了,虽然过程很漫长,但他进步了。
其次,找准位置,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主体,要让学生自我提高,主动发展,把潜能挖掘出来,心理障碍型学生要让学生自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明确学习的目的,要让学生在外界影响下心理自我健全;意志薄弱型学生要让其自我监督;知识断层型学生要让其主动补习断层所学;环境困惑型学生要让其主动克服家庭困难、社会不良诱惑,摆脱环境阴影。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其所长,关键要发现并加以利用。如我班学生张振山,进校时基础薄弱,家长又长期在外,无人监管。孩子本来上学迟,年岁比本班学生大两三岁,依仗身材高大强壮,经常无故欺负同学。但他自理能
力很强,卫生清扫时做事干净、利落。我找他谈话,鼓励他竞选班级劳动委员。后来,他以身作则,不仅完成学校的劳动卫生工作,还因为自己是班干,让同学信服,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成绩。
第三,不放弃,不抛弃,尊重后进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几年里,我在孩子们犯错,而自己又无力解决时经常会溜出一句:“不行你就挨墙,坐到最后去。”说的多了,学生都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最后一排是差生坐的位置,谁坐到那儿,肯定是最差的。慢慢的,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一个孩子坐到最后一排,他就会逐渐消沉。他已经给自己下了一个定论,他是差的,所以老师让他坐在最后,再也不管他了。我们这样做,对教育一个孩子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给后进生寻找一个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有放弃我们,老师很关爱我们”的足够尊重孩子的座位。现在班中我是这样做的:大部分孩子根据身高和学习小组需要,从前往后排,每周左右交换,后4排推位交换,这样就没有所谓的固定的最后一排了,把这些后进生安排与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同坐,而且离讲台比较近。上课时将目光在他们身上多停留一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尊重,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
第四、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
(1)降低学习要求,激发学习兴趣。没有不想当元帅的士
兵,同样,没有不想当优秀生的学生。学生都想学好,都想上进,后进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往往有厌学情绪,不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对后进生要求,让他们在适合于自己的尺度中去找回自己的信心,找回自己的尊严,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习并不是一件难的事情。对他们布置作业可以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循序渐进,但始终要把握好适合他们的度。
(2)课堂上给他们一片展现自我的天地。我们的课堂关注的应该是全体学生,提问学生也应该有一定的梯度,我们可以将一些基础性的简单的问题抛给后进生,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课堂上对他们多一些关注的眼神和鼓励的语言。尤其是在上公开课时,千万不要怕他们回答错误而将他们完全忽视。因为我们平日的行为让大多数孩子认为上公开课老师喜欢叫的都是聪明的孩子,他喜欢的孩子,不闻不问的绝对是差生。我们应该将脚步多停留在他们身边,当他注意力不集中时,无声地提醒他“老师在关注着你”。
(3)为后进生开“小灶”。后进生由于长期的知识断层、能力断层,上课时很难跟上进度,全部消化课堂知识。所以对后进生的课后辅导是必须进行的。我们可以利用每天早到校的那段时间,针对孩子昨天上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辅导和梳理,帮助孩子扫清前进障碍,这样他才不会越积越多,最终将学习看成一种负担;我们一天的工作非常忙碌,不可能每天都把班里所有孩
子的作业都检查一遍,但后进生的家庭作业必须天天检查,我们不是不相信他,而是要督促他,在检查作业中发现问题,及时给孩子讲解,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问题。只要长期坚持,我们对后进生的学科知识进行了辅导。我们的无私奉献也会扫清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又何尝不是一种实践型的心理辅导。
(4)建立“优帮差”一对一学习对子。在班里找几个学习优秀又乐于助人的孩子,与后进生结成学习对子,让后进生感受到除了老师的关爱,还有同学的不离不弃。在“优帮差”学习活动中,优秀生帮助后进生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良好的学习风气定会逐渐形成。
第五、建立别样的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统一才能做好的事。又有人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比作“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足见对孩子的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必须保持平衡。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尤其是与后进生的家庭之间的沟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培养等,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能成为后进生的学生,绝对与他背后的家庭教育脱不了干系,有父母把他们的责任仅仅定位在管好孩子的吃、穿上,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当得知子女成绩差时,教育方法粗暴简单打骂一顿,一般后进生的家长都不大原意参加家长
会,认为子女成绩差没有面子面对老师及其他家长,所以召开家长会显然不能有效地与这些家长进行沟通。虽说有家校网这个平台,可我始终觉得它冷冰冰的,没有一点人情味。我试着为每个后进生制作了一张精美的家校联系卡,把孩子一周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当然尽量不告状,多讲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和孩子都比较容易接受。每周五由孩子带回,下周一孩子带来家长的反馈信息。平时经常与后进生家长联系沟通。一个学期下来,我的温暖传递,感动了家长,也感化了我们的后进生,他们与我更加亲近。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只要用爱的春风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爱的春雨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我相信:每一只“丑小鸭”最终都会变成“美天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是“迟开的花朵”,他们不是不可救药,而是需要我们对症下药。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我们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和指导 “顽石”般的学生。相信只要我们积极想办法,善于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做工作,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以更大的向心力去吸引他们,后进生这一朵朵迟开的花一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
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年龄,职称,研究方向,从事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e-mail,电话等。
策划是新闻制胜的法宝 篇3
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根据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站在全局的高度,选择全新的角度,对新闻前瞻性的谋划和指导,确保新闻报道选材精、角度新、立意好、挖掘深,从而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更好地为党和人民鼓与呼。
新闻策划的作用
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极大开掘。策划,是建立在提前介入、精心准备基础之上的,可以集中众多编辑记者的智慧,站在宏观的高度,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判断新发现的新闻素材,理出清晰的采访思路,选准最佳的采访切入点,提炼深刻的主题,使新闻报道更具典型性、广泛性和普遍性。
1995年,一个名叫杨红伟的高考学生来到新乡电视台,反映他的高考成绩高出重点大学分数线30多分,却因相貌丑陋而被大学拒之门外。接待他的记者觉得这个题目不是市级电视台所能做的,想放弃这个选题。但笔者却敏锐地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求学难题,却蕴藏着我国高考制度到底是“选才还是选美”这一重大主题。笔者一方面派记者对事态的发展跟踪采访,一方面和中央电视台取得联系。经过反复推敲,精心策划,我们最终以《相貌丑能否上大学》为题,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连续报道了此事。此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圆了杨红伟的大学梦,还在全国掀起了为残疾貌丑考生维权的热潮。此节目还荣获了河南省好新闻二等奖。
策划成功的新闻,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奇兵。我们有太多的新闻报道,因为缺乏成功的策划,没能挖掘出蕴藏在新闻事实背后的价值和内涵,报道流于形式,从而成为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表扬信”、“批评信”,或者“年终总结”。事实上,如果插上策划的翅膀,新闻本身也是生产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的经济领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央关于促进中西部崛起重大战略的实施,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化,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这些变化,为中西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新闻工作者,如果能站在发展的前沿去深刻领悟中央的经济政策,认真策划经济报道,紧紧抓住经济发展和新闻导向的结合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采写经济报道,其报道往往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奇兵。
新乡市过去是河南省的建材基地,大大小小几百家水泥厂,不仅给新乡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还严重影响了新乡的投资环境,此事引起了新乡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个背景下,新乡电视台联合新乡市环保局,多次策划对违规水泥厂、碎石场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批评报道,最后促使各县市区政府痛下决心,关闭了78家水泥企业和175家碎石企业。环境的大幅度改善,为新乡成为“外商眼中河南最佳投资城市”稱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新乡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3家,总投资近5亿美元,位居全省前列。新乡的经济,有了脱胎换骨的发展。
策划成功的新闻,是帮扶弱势群体的一支尖兵。下岗职工就业难、特困家庭看病难、贫困大学生上学难、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等社会热点、难点,一直是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难题,而这些问题又大量以新闻线索的形式被反映到新闻单位。近几年来,新乡电视台就探索出一条策划先行、新闻联动、社会化运作筹集资金的新闻扶贫之路。
2007年,新乡电视台就成功策划了《用爱温暖生命》、《希望与你同行》、《手拉手》等新闻扶贫活动。通过精心策划,周密采访,编辑记者把特困群众、贫困大学生以及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原生态拍摄得淋漓尽致,然后安排在各个频道、多个栏目中播出,社会反应十分强烈,在观众中引发起扶贫的热潮。与此同时,新乡电视台又派编辑记者走进企业、走进医院,以新闻策划的方式引导企业和医院积极参与扶贫活动,这样既可以募集更多的资金,也可以树立企业、医院的良好形象,相关单位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由于策划到位,几次新闻扶贫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共募集资金200多万元,帮助200多位贫困学生圆了求学梦,帮助50多位贫困病人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新闻策划须避免的误区
谨防“闭门造车”。策划先于新闻,它离不开想象和推理,但这种想象和推理必须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为了增强策划效果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这样做的话,还会闹出亩产几十万斤的新闻笑话。
谨防新闻“策划秀”。策划也要牢记“三贴近”原则,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或者为了媒体乃至个人的利益而放弃原则,移花接木,制造新闻。
谨防新闻功利化。如今,基层单位的同志特别害怕某些媒体的所谓“策划”,究其原因,都离不开一个“钱”字。有的记者打着为基层单位策划正面报道的幌子,实质上是索取钱财;有的记者提前“策划”对基层单位进行曝光,然后又暗示出钱可以不曝光而索取钱财。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必须严加制止。
新闻策划的要点
新闻策划要“站得高”。要想做好新闻策划,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悟中央的政策和精神,认真分析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把中央的“大政策”和身边的“小事件”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小见大。只有这样,地方媒体才有可能采制出精品来。
新闻策划要“看得远”。领先一步,抢占先机,是新闻策划成功的关键。我们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前瞻性,正所谓“看得远”。
策划要有前瞻性。记者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要准确把握社会的热点、难点,要密切联系群众,全天候、多渠道地获取各种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用超前的思维、独特的创意,策划出“出奇制胜”的新闻来。
新闻策划要“跟得上”。新闻策划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摒弃一切与时代发展相悖的旧观念、旧理论、旧做法,发现新时代不断涌现出的新事物、新规律、新属性。通过策划,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当今新闻媒体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今天,策划确实是新闻制胜的法宝。
(作者单位:新乡电视台)
培训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制胜法宝 篇4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 企业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 人才结构的频繁调整, 使得培训工作对增强企业的生命力、适应环境的变化、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提高企业的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坚持有效的培训, 才能使企业各种不同素质的员工获得不断的知识更新, 使企业适应日新月异的和充满挑战机遇的环境, 企业只有保持这样的人才队伍。因此能在激烈竞争中获胜的企业都会将培训工作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 作为提供企业增强驱动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在于人, 而人的因素关键是素质,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良好素质并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只有卓有成效的培训才能提高员工的素质, 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比如, 企业员工的言谈举止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员工在顾客心中的位置。向顾客许下一个有吸引力的承诺, 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 关键在于企业员工如何把自己良好的素质修养表现出来。通常员工素质高, 这个企业的工作标准就高, 工作效率就高, 完成任务的概率就高, 企业发展的速度就快, 生存希望就大, 发展空间就大。反之就会束缚企业的发展, 甚至造成企业不得不停产、转产或破产。同时员工素质的高低, 还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素质的高低。看企业的发展, 更要看企业领导者的素质, 在市场竞争无比惨烈的情况下, 很多企业不适应这个变革, 不适应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不得不退出市场竞争, 开始转产、倒闭等等。而这些企业几乎都存在三个必亡的因素;首先, 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不高, 找不准企业效益的增长点;其次员工的素质不高, 领导者不注重员工的培训、教育及素质的培养, 本企业就没有一支稳定的人才团队;第三就是企业产品生存空间太小, 质量差, 无法持续不断地开发出新的有市场前景、有生命力的产品。在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因素从根本上说还是员工素质及员工培训的问题。因此必须认识到真正有效而且能带来长期效益的做法是尽可能多培训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高素质的企业员工。
从这个意义上讲, 加强员工培训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 增强企业竞争力。
通过培训, 不仅可以帮助新员工掌握新工作所需要的各项技能, 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也可以使老员工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从而更快地适应工作变革和发展要求, 并为企业不断培训后备力量, 补充和更换新血液。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更重要的是, 培训可以使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新形势, 树立新观念, 不断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有效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培训可以说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 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 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二、改善工作质量, 提高工作效益。
通过培训, 员工的技能得到提高并能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有效地减少工作压力增加工作乐趣, 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其工作质量也就大大提高。员工掌握的技能越多, 范围越广, 越能提高企业内部不同岗位之间人力调配的灵活性。随着企业员工知识的增多, 能力的提升, 在工作中自然就能减少失误, 减少工作中的重复行为;通过培训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多向交流的机会与场合, 可以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减少部门间的摩擦和冲突,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整体企业效率。
三、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培训, 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综合素质, 从而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减少失误, 降低成本, 提高客户满意度;而降低成本是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培训对于降低企业成本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 培训促使成本降低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 就是通过培训能使员工更高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所从事的工作, 更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熟练程度, 增强工作信心。从而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中减少劳动事故、工具损耗和原材料浪费等现象, 并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四、提高士气、稳定队伍、留住人才。
通过培训, 可以在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稳定性的同时, 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要, 使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适应社会市场的变化, 提高员工和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在现代社会, 任何企业员工都渴望成才, 希望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从而使自己的潜能不断得以挖掘和释放。因此, 工作对很多员工来说, 不仅仅是一份职业, 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舞台。所以, 当企业重视并投资于员工的各类培训, 并作为一种激励手段, 可以使员工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被企业所认可, 增加了员工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从而产生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工作驱动力, 使企业保持高昂的士气。成功的培训能通过员工技能的提高, 有效地减少工作压力并增加工作乐趣, 减少人员流动和流失。培训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企业的每个发展阶段, 都要有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和相应的岗位, 企业只有通过对员工培训、让其得到相应的技能和素质, 培训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如果没有培训, 员工没有相应的技能和素质, 是不可能留下来的, 即便是留下来了, 企业和个人也不会有所发展。
另外, 企业员工尽管层次不同, 岗位不同, 但他们都会把参加培训当作自己发展、自我提高的大好机会。因此, 如果企业能够有计划地给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员工们也许就不会因为缺乏本企业的支持而频繁“跳槽”, 从而为企业稳定人才打下较好的基础。企业给予员工培训机会也是企业另一种留住人才的技巧、方法。相反, 如果企业长期不开展培训工作, 企业中的员工特别是那些有发展潜力的骨干员工就会因为看不到发展的机会和前景而走人, 给企业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随着终身就业时代的结束, 终身学习时代已经到来。由于企业组织结构重组、技术革新、工作方式变革、顾客需要更新更好的产品及服务, 企业将发生不断的变化, 其结果常常用更少的人完成更多更复杂的工作。所有这些变化都转化成对培训和开发的大量需求。通过培训, 可以改变人的工作态度, 更新技术技能, 改善知识结构, 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 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更重要的是使员工不仅形成适应变化, 并且接受甚至追求变化的一种心态, 从而使整个企业适应环境变化并不断成长。
总之, 投资培训是一种双赢行为。投资人才, 就等于投资未来。企业要发展, 就必须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就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 通过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调整员工的积极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效地执行企业的经营策略。只要通过培训培养企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使员工进一步做到:热爱本职工作, 对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忠于职守, 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有不断创新的信心;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做好对内对外的服务工作, 是客户感到舒心;发扬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让企业领导放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企业健康、稳定、高效率的向前发展。
挫折的磨炼是我制胜的法宝作文 篇5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经历许多风风雨雨,而我也不例外。自小就喜欢跳舞的我长大后立志要当一名舞蹈家。可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在我扬帆起航驶向理想的道路时,一场大风暴迎面冲向了我。
上了初中后,学科多了起来,而我的学习负担也加重了许多,但我对舞蹈的热爱依然只增不减。学校的舞蹈社要招新了,我兴冲冲地跑去报了名,并跟父母分享了这份喜悦。可他们好像对这件事不感兴趣,只是淡淡然地叮嘱我不要耽误学习罢了。看见他们这样的神情,我心中不禁有些难过,“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理解我了?”
快要半期考了,作为一名社员,我不仅每天中午要去社团排练,有时,周末还要去参加社团活动。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社团活动的双重压力下,我感到,我的学习成绩下滑了许多。
半期考过后,果然不出我所料,因为参加社团活动,我各科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数学,竟然从原先的八十多分降到了六十多分。老爸老妈知道后,对我一顿训斥,并叫我立马退社,去补课。幸好,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保证下,他们终于勉强同意不让我退社。但是,却要求我期末考数学要考到八十分以上。听到这句话,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可是,好景不长,在接下来的几次测验中,我的成绩都很不理想,远远达不到他们对我的要求。我心想;“这回死定了,该怎么办啊?”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仅仅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闪电而已,大风暴还没来呢!
回到家,家人的责骂声铺天盖地的涌入我的耳中,老爸老妈也要求我马上就去退社,然后,这个周末立马去补习。这些我都不怕,我都可以不在乎,但最让我心碎的是——我们社团辛辛苦苦排练的节目居然榜上无名。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心中五味陈杂,我久久的伫立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老爸老妈知道这个消息后,更是软硬兼施,企图让我退社。而我自己也产生了退社的念头。就在我写好退社申请书,准备交上去的那天,我无意中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句话,这句话,让我彻底打消了退社的念头。因为女作家桐华说过;“青春的可贵在于那颗盈满勇敢和热情的心。勇敢和热情是他制胜的法宝。”
专业知识是制胜法宝 篇6
关键词:反复;诵读;主体性;语文素养;课堂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82-0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少了朗朗的读书声,多
了教师费力不讨好的细致地分析,多了五光十色的课件展示,多了教学形式上的花样翻新,多了流于形式的讨论。这些课堂看似热闹华丽,手段多样,但是课堂成了少数尖子生展示的平台,而多数学生心神游离。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以为,主要是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是老师的认识和理解,学生没有机会去自己熟悉文本,去理解内容,去感悟情感,这一切都是老师给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被动理解,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收效甚微,既违背了“面向全体”的原则,也违背了学生主体,教师引领点拨的教育精神。这样的课堂肯定是低效的。那么,怎样扭转这样的局面,切实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呢?我以为,一种最简单,最易行,最朴素,最能解放老师和学生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
反复诵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制胜法宝。语文,是有声的语
言。语言,当然不是静寂的字符。学习语文少不了反复诵读。只有反复诵读,学生才能对文本有所认识,有所感悟,才能获得积累,才能模仿并创造。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充分体现与发挥,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理解、感悟、积累、创造等语文素养的提高可以水到渠成,切实实现了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感受到读的魅力,唤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要让孩子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而且要声情并茂,
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感受到美,以感染和带动学生。用感情和表情读书来把学生带到课堂需要的情绪状态中,产生读的欲望。这是让学生喜欢读书的动机。
二、读的形式要多样,让学生始终保持读书的热情,兴致
浓厚,积极参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读懂一篇文章,需要反复读
很多遍。要了解内容,理解意思,体会情感,感悟运用等,要完成这些目标,就需要学生多读,只有多读才会了解内容,理解意思,感悟情感,创造运用。那么,多读学生会厌烦的。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老师在读的形式上花些心思了。首先有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采取他们平时喜欢的形式,如小组竞赛,个人竞赛,学生当评委,师生对赛,分角色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反复读的兴趣,在高昂的兴趣中,读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三、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让学生有读书的自信
激励性的评价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我们班上有位
很胆小的女生,一次,我点名让她来读课文,该生越读声音越小,为了鼓励像她一样的学生,我故意略带夸张地说:“听,多好听的声音啊!像一位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主持人可要大方哟,声音再大些就好了。”只见这位学生小脸通红,两眼放光,腰板直直的。这样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有了一点成功的体验,树立了他的自信心,在以后的课堂上经常看到她高高举起的手。一位男生总是不敢主动站起来读书,我有意点他的名,因害怕他读的很快,我惊讶地说:“看他读的多流畅呀!这么难读的课文,他能读这么流畅,真不容易,如果稍微慢一些,就像你平时表达的速度一样就更好。”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评价不仅消除了学生的胆怯心理,树立了他们读的自信,更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也充分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每次的语文课上,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很高,都想一展读的身手,其主体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这就是激励评价语的作用。
四、方法点拨,让学生成为会读书的人
实践证明,停顿、重读、语调等是衡量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水平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指标。学生有了读文兴趣,有了自信,就会爱上读书。但要读得好,要通过自己的读来表现感情,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这还要老师从读书技巧上作适当的点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引领,同时还通过老师评价,学生互评自然而非生硬的讲授来提高学生在停顿,轻重,语气等方面的技巧。具备了这些读书技巧,不仅学生的读书水平得以提高,其理解、感悟能力都得到提高,而且在感情诵读中进行积累,体验成功的乐趣,这一切都是在读中轻松完成。
五、边读边交流,让学生成为会思考的读者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过程中,学生
会遇到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交流探讨,在交流探讨中思想碰撞,认识提高,之后再回到读书中来。这一过程是学生在读中进行的探索,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和引导,以使学生探索有方向,不盲目,有话可说,不流于形式,使学生逐渐养成爱读书爱思考的好习惯,成为会思考的读者。
六、边读边练,让学生成为会创造的读者
语文学习的其一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积累语
言。但这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会运用,会创造才是语文学习的较高境界。读得多了,学生不仅了解了内容,而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模仿,尝试创造,会简单得多,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其实很简单,不再惧怕语文,语文素养的形成也可水到渠成了。
七、结语
学生好读书,会读书,会思考,会创造,这不是课
合作制胜法宝 篇7
十多年来奇瑞人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现已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在国际领先的整车、发动机、变速箱、关键零部件等汽车核心技术。国际化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连续九年出口位居中国乘用车前列,占全国乘用车出口的 35%。中国汽车要做强做大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奇瑞一方面深化转型,转变理念,通过建立国际化体系,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品质,建立国际化品牌,把产品做上去。另外一方面,我们积极寻找中国汽车行业优势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减少低水平重复开发,重复投资,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纵观世界汽车行业企业间的产品和技术合作比比皆是,不仅有同一个国家汽车企业的合作,还有跨国汽车企业之间的合作。至于合作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双方整合资源,提高能力,增加效益,相互取长补短的基础。
我不认为现在的自主品牌面临的是内外夹击的市场情况,而且也没有这么糟糕。在30年前,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外国企业进入,但中国的汽车市场一样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反而在外资企业进来以后,我们自主品牌变得强壮了,市场也打开了,也得到了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们更应该欢迎这种竞争,更应该欢迎合资企业的竞争,迫使我们往上走,这就是我们自主品牌的渠道。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实际上不是一个品牌的国家,很多品牌还是在制造产品,不是在制造品牌。许多企业也和奇瑞公司一样,在建立品牌的道路上也是有一些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