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体验(精选12篇)
阅读新体验 篇1
“新体验阅读”是相对传统的阅读方式而提出的。“新体验阅读”注重学生情智平衡, 注重学生独特体验, 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体验阅读”正是基于新课标理念, 致力于让学生阅读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探究的魅力, 体验到对话的激情、成功的快乐。
一、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读的文本不仅仅是阅读的客体, 也是情感的载体, 阅读教学只有深究课文内容, 挖掘语言文字背后隐含的意思, 把作者的情感点化出来, 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读的乐趣, 阅读的愉悦。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冬天的百草园”一节:“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 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 露出地面, 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撒些秕谷……便罩住了。”到这里学生恍如置身冬天的雪景之中, 真切地体验到“雪地捕鸟”的快乐, 感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这自然是语文学习所特有的一种精神享受。
二、体验到探究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 (2011版) 中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要相信学生, 充分开发学生作为读者的阅读潜能, 进行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性阅读, 极大地满足和强化阅读主体的求知欲, 从而提高阅读水平。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师打破常规, 在前一节课 (教学另一篇课文) 的后面几分钟, 让学生把书翻到本课, 先带领学生通过参看注释, 听讲解、讨论等方式, 弄清第三自然段“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下赏。’”这几句话的字面意思 (齐威王下令悬赏群臣吏民批评朝政) , 撇开这几句话前后的内容不讲。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自古以来皇帝都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是什么原因使得齐威王要发放大奖, 让臣民们放开胆子批评朝政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后自己设法选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受到刺激, 有了探究的欲望, 反复地阅读课文, 到网上寻找参考资料,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启发, 有的甚至去请教历史老师, 最后终于弄清了问题的答案。同学们读懂课文后, 都不由得由衷地佩服邹忌和齐威王。可见同学们都获得了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体验到了探究阅读的乐趣。
三、体验到对话的激情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 与课文内容对话, 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就是不断地克服理解上的困惑的过程, 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对话就是理解作者通过作品要告诉大家什么、主张什么, 或者要呼唤什么;与同学对话就是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 与教师对话就是了解教师期望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得到些什么……没有对话的阅读多半是是肤浅的、滞重的阅读。
当同学们读到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从一开始便会受到震撼。“人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为什么要这样来比喻?问题催生了对话的需要。当同学们继续阅读文本, 一点一滴地悟懂芦苇的脆弱和思想的坚韧, 这就恍如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隔阂在无形的对话中得到消解, 阅读中的困惑一个一个地得到解除, 作者的思想逐渐走进读者的心中。
四、体验到成功的自信和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反对以教师对课文的分析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提倡让学生多思考、深体验、勤探究, 努力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一位教师在教学《孔乙己》时, 先引导学生联系已知的关于作者的知识, 联系已经读过的鲁迅先生作品, 多次阅读感悟课文, 弄清了故事梗慨、主要人物活动和全文大意之后,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三句话, 要学生设法读出字面意思中没有说出来的其他含义。 (1)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2)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 (3)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当教师写出三句话并提出要求的时候, 有学生大声说道:“老师, 这几句话的意思不是很好懂的吗?”此刻, 教师与学生展开了对话:
师: (微笑) 那你说说上边第一句话的意思吧。
生1 (看了看书, 稍作思考) :又站着喝酒, 又穿着长衫, 在那里喝酒的人中间, 只有孔乙己一个人是这样的。
师:嗯, 可是你说的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呢。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 到咸亨酒店喝酒的人, 什么人会穿着长衫?什么人会站着喝酒?
(学生阅读思考)
生2:我知道了, 那些“短衣帮”是站着喝酒的, 大概他们是一些穷人。
生3:那些穿长衫的大概是有钱人, 他们是到店里面去坐着喝酒的。
师:你们根据课文分出了两类人, 这就好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大家可以把问题带回家去研究, 也可以相互之间讨论。
等到下一节语文课开上的时候, 教师看到好多同学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他知道, 只要让学生自己说出答案, 就没有必要再用老一套的办法去概括什么中心思想了。
阅读新体验 篇2
二、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给上文分段分层,并写出段意层意。
第一段(1-3)讲述商人捡石头的故事,引出读书重要性的话题。第二段(4)“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我”的切身体会。第三段(5-11)
第一层(6)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第二层(7)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第三层(8)读书使我们美丽。第四层(9)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
第五层(10)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
第四段(11)发出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那就让我们去读书再读书的倡议。
阅读新体验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开头为什么要讲一个商人捡石头的故事,(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开头为什么要讲一个商人捡石头的故事? 因为虽然读书的好处多多,但面对年龄较小的学生,一下子又无法 立刻通过语言讲清楚,讲明白。现在作者运用类比手法,通过一个商 人捡石头的故事,让小学生初步了解读书也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作宝贵的财富。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的道理。这样写可以使说理的文章增加了生动性,可读性,也便于学 生更好地了解读书的好处。
[练习分析:练习意在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引论在文中的作用.](2)它与读书有什么关系?
作者讲“商人捡石头”的故事,是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读书的好处。作者形象地把读书类比作捡石头,把读书获得的好处类比成捡到了宝 石。
[练习分析:练习意在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类比特点。] 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 脑中,多好!(既然说是“偷”,为什么还说好?)偷字加了个引号,使偷具有了特殊含义,即“学”。通过读书获得 的知识,含有不用通过自己的辛苦劳累的实践,就能现成地获得某个 现成的经验或知识,但又不用征得别人同意,这不是相当于我们平时 理解的“偷”吗?但因为是通过读书而得,是学来的,所以要在偷字上 加个引号。这样的表达,既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既富有风趣的味道,又 十分地贴切生动。
(2)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 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丰富的人生”指什么?)因为“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所了解的东西,充其量只 能过他这辈子所看到、听到、了解到的东西,内容十分有限。而读 书的人就不同了。他可以有“丰富的人生”,他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与古今中外的人们一起品味多姿多彩的人生。[练习分析:练习意在让学生懂得词不离句的特点。] 3.照样子用带点的词造句
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 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
作为一个学生,我们没有金钱,没有权势,但我们却年轻,有活 力,我们的前程是不可限量的。说写双通道
读书带给你什么好处?用总起分述的方法说一说,再写下来。读书好处多多 读书可谓好处多多。
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上用得 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 哲理,让别人觉得你的文章更富有文采。读书,可以让你懂得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
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 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达礼,颇有风度。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
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 [练习分析:练习意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连词。] 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使你不断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可以让你变得聪明,有智慧去战胜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进了一步。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方式。读书可以调节你的心情,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事情。读书好处多多。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练习分析:练习意在,1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文章的总分结构的形式。
阅读新体验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27-01
情感体验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提高。本文着重研究新课改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因素。为了更好地培养新课改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文章将从创设阅读情景、满足学生情感需要、指导学生培养情感和师生情感互动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创设阅读情景
人在一定的情境中会产生相应的感情。例如,过年家家放鞭炮,传递的都是喜悦的气氛;人们常说秋天是个悲伤的季节,落叶随风飘荡。因此,人在秋天更容易伤感。将这种情境的创造运用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体验中,有利于将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中去。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创造出某种与课文相适应的情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首先是介绍背景。教师首先介绍将学课文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其次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如普希金的《加入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首诗的每一句都能联系到实际生活,当阅读者联系到实际生活时,就会与此诗产生共鸣,仿佛这首诗就是为了抚慰自己而写的。再者可以通过音乐渲染,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每首音乐的旋律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在多媒体上播放合适的轻音乐,能快速地将学生带入所阅读的情境里面。
二、满足学生情感需要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同样有这五种需求。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心理上的需要,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和学习上的问题。
首先,构建对话平台,满足学生好奇心理;要营造民主氛围,尊重学生独特体验[1]。
中学时期的学生最不稳定,不管是在情绪上还是在心理上,他们的逆反心理比任何阶段都要突出。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割离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能给学生造成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俯首称臣的感觉。教师应该与他们建立平等友好的和谐关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他们想要了解的各个方面的知识。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次,提倡分层教学,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分层教学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共同发展。对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这能更好地帮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最后是要注重情感评价,强化学生学习意志。中学时期的学生心理较敏感且脆弱,他们会因为老师的一句关心和赞美,变成在学习上奋斗努力的动力;也会因为老师一句不当的批评讽刺或嘲笑,而变得灰心丧气甚至自闭,最终导致厌学情绪。因此老师应多关心和爱护学生,这对学生的情感体验非常重要,恰到好处的表扬和鼓励有利于学习维持和加强对学习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培养情感
首先,咬文嚼字,指导学生品味情感。总有那么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阅读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这说明阅读的次数影响着阅读的深度。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知道学生多读几次,多归纳,多比较,多揣摩,多体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咬文嚼字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课文的精髓。其次,借助朗读,指导学生领悟情感。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那些难以调动学生兴趣的阅读课文,通过学生的朗读,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感知教材,领悟课文的内涵,从而体验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情景再现,指导学生体验情感[2]。现代教学手段的进步,使得大部分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多媒体教学。对于一些设计历史地理方面的语文阅读可我呢,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纪录片,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感觉。这是最好的情感体验方式。
四、师生情感互动
教学过程包含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者不可分割,同时进行。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以情引情,呼唤学生情感。对于一些艰涩难懂的阅读课文,教师可以先进行讲解,将那些晦涩的语句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教师自己先体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将学生带入自己所体验了的情境中,将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传达给学生。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灵活教法来调动学生情感;创设氛围,交流师生情感;注重实践,深化情感体验[3]。
五、结语
总之,情感体验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情感体验,学生能够与所阅读的课文发生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的把握。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冯文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 杨晋夫. 初中语文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设计[D].西南大学,2011.
电子阅读时代的新体验 篇4
互联网+的时代到来,无线网络的普及,使传统纸媒产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借助纸媒存在的阅读形式,也慢慢的向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电子阅读形式转移。电子阅读相对于传统阅读方式,增加了更多的体验部分,在动态视觉、影音、交互部分,都有着传统阅读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但在质感、阅读习惯等方面,传统阅读仍保留着独有的美感,和对于阅读的一种尊重。无论从何方面来看,电子新阅读方式仍然以不可阻挡的方式向前发展着。
1、起步阶段(2002-2005年)
互联网技术基于已有的计算机发展,已经能够提供基础的文字阅读,但在阅读的体验部分和多媒体形式的应用上,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阅读形式中,传统的纸媒阅读仍占有较大比例。
2、发展阶段(2005-2010年)
随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出版业对于电子阅读提供了更多的数字资源,这也促进了电子新阅读的受众群体的扩大。特别是各大小说新闻门户网站的建设,为电子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成熟阶段(2010年以后)
经历了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的电子新阅读,在2010年后,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成为现代阅读的主要模式。报纸杂志、小说教材,慢慢的缩小了市场的占有比例。更是由于新闻的时效性,报纸上的新闻比网络新闻更慢,也没有链接等互联网优势。电子新阅读进入了成熟期,有着稳定的用户群体和经营模式。
二、电子阅读形式的产生与发展
1、电子阅读形式的产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阅读从原有的辅助功能,变成了电子设备的主要功能之一,电子阅读形式应时而生,被大众接受。
2、电子阅读形式的发展
每一次科技的发展变革,都对文化的传播起到冲击作用。文字出现代表历史的开始;书籍的出现使文化得以交流;印刷的出现使书籍进入平常人家;而互联网的出现则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图书馆。电子新阅读形式使阅读跳出了单纯的文字想象,影音和交互,超链接和资料库,这些都是电子新阅读形式的发展优势。
三、电子阅读形式与传统书籍间的比较
1、电子阅读的主要类型
电子阅读形式多种多样,有我们所熟悉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不同电子载体给我们所呈现的不同视觉感受。
1)台式与笔记本电脑阅读
在电脑阅读中,人们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获取各类知识和信息,使阅读的目的实现。
2)平板电脑阅读
平板电脑是介于手机移动设备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设备形式,它基于智能手机的运行模式,但在功能上尽量向笔记本电脑靠拢,这是智能设备的新尝试,也有着固定的消费群体。
3)手机阅读
早期的手机仅以通话为目的,但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使交互达到空前的高度,阅读也变得不再复杂。而且手机的4G网络优势,及便携性,使其成为人们碎片时间的合理阅读工具。
2、电子阅读相对于传统阅读的优点
虽然各种电子阅读工具的出现与迅猛发展,宣告了电子阅读时代的到来。那么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有哪些优点呢?在本文中,我们将其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信息存储量巨大,阅读内容丰富
电子阅读工具的数据存储功能使其成为资源丰富的数据库,提供大量的电子版的书籍、期刊、文献、图像等,供用户所需。同时,4G网络和无线wifi的功能开发,使人们浏览和阅读更加具有便利。电子新阅读形式因此更加的丰富。
2)阅读内容具有良好的多元性
电子阅读终端产品的不断升级,电子阅读资源也呈现多元化特征。电子阅读中添加了更多的媒体元素,影音表达和交互体验,从而使单一的阅读形式具有更多的集成元素,实现多元化表现,成为更新的阅读形式。
3)电子阅读工具便于携带
传统纸质阅读材料在可携带性方面显然远不及电子阅读工具。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平板电脑,甚至是智能手机,相对于其存储量而言,设备的重量本身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种移动的图书馆,使传统的纸媒阅读形式显得更为局限性。
四、电子阅读中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1、用户体验部分与交互的作用
许多人时常会在生活中有一些碎片时间,对于许多喜爱学习与阅读的人而言,总是携带厚厚的书籍并不方便,因此人们可以用手持阅读设备进行电子阅读。电子阅读同时也具有很自由的阅读方式,方便于人们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
2、界面美学在电子阅读中的体现
许多印刷排版精美的书籍具有高品质的阅读内容,很值得阅读与收藏,然而人们的经济基础不支持收集更多的纸质书籍。但同样高品质的阅读内容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几乎却是各阶层的社会大众所能够拥有的。同时丰富多彩的界面,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还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电子杂志的点击率,获得更大的收益。
五、结语
电子新阅读形式具有传统阅读形式不可超越的优点,便于携带、信息存储量大。但是传统阅读形式仍有其不可磨灭的特点,它代表着文化的进程,时代的飞跃,也提醒着人们,文化意识的传承。在快速变化的今天,电子新阅读形式也让人产生依赖性,从而失去了对文化的深层挖掘。电子新阅读形式和传统阅读形式之间仍然在并存,并互相补充,为文化的传承起到更好的作用。
摘要:文字出现伊始,阅读就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的主要形式。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智能移动设备为媒介的阅读方式又使书籍阅读发生了飞跃的发展,和本质的突破。本文重在比较传统阅读和电子阅读之间的差异性,和新阅读形式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子阅读,传统阅读,电子阅读工具
参考文献
[1]徐丹.“无纸化阅读”时代到来.人民日报/2010年/4月/27日/第008版
[2]谢名家.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人民出版社,2002.
[3]蒋选,杨万东,杨天宇.产业经济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6.
[4]李涛.电子阅读时代的纸媒[J]
以体验统领阅读课堂 篇5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学习主体的亲身参与和实践。特别是阅读鉴赏的教学,更需要以教师为主导,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使文本回归生活,让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中逐步将外在的文本理解内化为自身底蕴。
关键词:新课程;体验式;阅读教学
一直以来,文本阅读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戏剧,都需要我们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文本的处理,很多老师却忽略了阅读的有效性,看似“讲读”,实则以“讲”贯穿整个课堂,弱化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因此,把握好阅读教学中“讲”和“读”的度,让学生参与到文本中,深刻体会文学的魅力,进而提高文本鉴赏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亟待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文本阅读教学就应当放手让学生去读,去体验,通过学习主体的亲身参与和实践,感受文字里的人生。
所谓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立足于教学需要,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或活动,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融入具体场景,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领悟知识,促进他们的学习能力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进行文本阅读的体验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叙事中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过程与方法: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梁启超的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梁启超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梁启超的“热心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1.把握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人物的写作方法;2.理解梁启超的“热心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提到梁启超,大家都会下意识地想到四个字――戊戌变法!不错,作为一个变法英雄,梁启超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总是高高在上的,但是作为学者的梁启超呢?同学们又了解多少呢?我国著名作家梁实秋曾对启超先生作过这样的评价: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可见,青年学生对梁启超的景仰主要是在哪方面?
明确:学术上。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来认识一个学者梁启超。
二、展开
(一)整体感悟
过渡:都说文品如人品,今天我就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通过品文来品品梁启超这个人。
首先请看到课后一大题示例: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
请同学们速读全文,找到描写梁启超的语句,明确属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段落,并仿照示例作旁批。
明确:正面描写的段落:3、4、7、8自然段;侧面描写的段落:1、3、6、7、9自然段。
(二)重点解析
正面描写:
1.3段:
(1)全班齐读3段;(2)明确该段描写梁启超的角度(外貌、神态);(3)语句解析: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相貌独特
“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气质不凡
2.4段:
(1)明确该段描写梁启超的角度(语言、动作);(2)请同学上台模仿这一段,并做指导。
明确:要读出那种谦虚自负,并且声音一定要沉着有力,有时还会宏亮激亢,尤其要注意“喽”的读法,得有一个向上扬的趋势。
(3)语句解析: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谦逊自负,幽默风趣3、8段:
过渡:到了这一段,先生已经正式进入了演讲正题,较之于开场白,更是成为了表演。
(1)提问:这一段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对先生进行具体描摹的?
明确:动作、神态。
过渡:用书上的原话来说就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不仅仅是手脚动作,连面部表情也可以说是精彩非常,“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到后面提到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时甚至还会“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这两哭一笑如此夸张的表情,手舞足蹈如此外显的动作,仅仅是因为先生哭点或笑点很低?又或者是他擅长演讲,善于表演?其实在这一段的描写中,还涉及了两个典故。
(2)典故品读:《桃花扇》
过渡:《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故高皇帝就明崇祯皇帝。
a.介绍崇祯皇帝……
明确:他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其实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不能改变现实,最终自杀身死,是一个可敬又可悲的人。
b.提问:可是崇祯帝死去距梁先生当时是已近300年,按理说,和任公先生又没什么关系,先生却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先生这样的悲伤流泪,定是触动了他的内心,它究竟牵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呢?提示:先生如此之悲绝不仅仅是崇祯帝,而是由崇祯帝想到了谁?光绪帝。
c.介绍光绪帝……
明确: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戊戌变法。可是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短短103天,变法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提问:正如刚刚我们所说,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那变法失败就意味着……?
明确:目的是救国图强。失败意味着振兴国家的理想不能实现。
可见,任公先生在这里哭的只是崇祯?或者只是光绪?这一哭,归根到底哭的是……国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提问:从这首诗来看,诗人此时是喜还是悲?他为何而喜?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失地收复哪些人最受益?但诗中为什么说“初闻涕泪满衣裳”?
明确:喜;失地收复;百姓;喜极而泣。
提问:启超先生在讲到杜甫这首诗的时候也像杜甫一样“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先生有如此反应,可见先生与杜甫产生了共鸣,那我们也可以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忧国忧民、心系苍生。
所以,第二哭,先生哭的不仅仅是国家,更是为人民而哭。
侧面描写:
1.1段:课前导入时,曾提到作者在第1段中对启超先生的一句评价: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对青年学子主要是学术上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先生是一位学术精英。但先生仅仅是这方面的成就吗?虽然对他的景仰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但我们能不能否定他政治上的成就?所以先生不仅是一位学术精英,更是一位政坛领袖!
2.6段:过渡:如果说第1段是在场所有学生对先生的一个笼统的印象,那么第6段就是作者个人对先生演讲的一个具体回忆。
(1)提问:在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启超先生的演讲对作者有怎样的影响?能否在文段中找到相应的语句?
明确:“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2)典故品读:《箜篌引》
a.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诵《箜篌引》,并对自己的朗读作评价。
b.提问:你在读的时候着重在哪些地方做了处理?
明确:无:陈述语气;竟:惊讶;奈何:无可奈何。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就应当注意这三组体现情感变化的词语。
c.提问:那这样的情感变化是因谁而起的?(诗中的公)那同学们都读了这首诗,你们对这个公作何评价?
明确:傻、疯、固执、冥顽不灵、一意孤行……
d.提问:那启超先生呢?也是这样认为的?在第6段,作者就先生对这首诗的讲解作了一个精到的评价,同学们能否在文段中勾画出来?(活画出一出悲剧)那你们是怎样理解“活画”的呢?文中有没有对“活画”作出相应的阐释?
明确: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e.提问:那这几方面你们觉得真正能震撼作者,使得他能在二十余年之后也能“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的是哪一个?(有情感)
f.小组合作探究:梁启超在解释《箜篌引》时倾注了怎样的情感?试从梁启超的生平进行思考。
明确:先生在这首诗中读到的不只是渡河而死的公,他还看到了自己或者说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影子。
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本可以逃走,当时日本使馆已帮他做好了逃亡日本的准备,但他坚决不肯逃离。他还有一首题在监狱墙壁上的绝命诗,同学们应该很熟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最后慷慨就义。谭嗣同等人又何尝不是诗中提到的那个强要渡河的公呢?
所以我们将这首诗来做一个小小的转换,并诵读:
“公无变法。公竟变法!变法而死;其奈公何!”
作为一个参与变法的有志之士,变法理想是拯救旧中国,可是在封建制度盛行的中国社会,加上慈禧太后的极力压制,要颠覆旧中国的制度、实现变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甚至还会带来灭顶之灾,但以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有志之士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路。那我们还能够说他们傻吗?
提问:这应该是种什么精神?
明确:为理想执著坚守、英勇无畏。
所以,在讲这个典故的时候,先生能够活画出一出悲剧,但他悲的绝不仅仅是国家、人民,悲的更是自己!
3.7段:其实,不只是作者,在场的所有青年学子的心也是和先生同在的。当先生背诵引证作品忽然记不起下文时,我们会屏息以待;当他敲敲秃头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会跟着他欢喜。先生的演讲不仅有讲稿中的内容,更引证了诸多作品,提问:可见先生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博闻强记、才高八斗。
(三)梳理小结
这次小小的演讲让梁实秋记忆犹新,也让在场的所有青年学子受益匪浅。我们从正面描写看到先生不仅相貌独特而且气质不凡,虽然谦逊自负,但也不失幽默风趣,忧国忧民,更是心系苍生;而从侧面描写,我们也能见出先生的确是一位政坛领袖、学术精英,博闻强记、才高八斗,他更能为了自己的理想执著坚守、英勇无畏。
其实这些,作者在文中用了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而这一句,也正是我们这篇文章的文眼。
有学问,有文采,已毋庸赘言,而热心肠也能从我们分析到的三个典故看出:不管是哭国家,哭人民,还是哭自己,归根到底都源于爱国情怀。
所以最后,我想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将先生的爱国名作《少年中国说》中的部分文段有感情地诵读一次,再次感受先生那份热心肠!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四)拓展延伸
学习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描写梁启超的手法,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角度对现在班级里的一位同学或者任课老师进行刻画。
三、结课
我们应该感谢梁实秋,感谢他让我们对任公先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谢他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八十多年前活跃在清华讲坛上至情至性,充满爱国情怀的任公先生。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交往、对话、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成的师生关系不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而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和认识的过程。特别是像散文随笔类的文学作品,更需要学生实实在的体验,因为只有切身的体会才能获得感动人心的真实,从而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鉴赏能力,不断提升其思维水平。
豆瓣阅读:给阅读最好的体验 篇6
“因为有这样的读者社群,当设备发展成熟后,转向电子阅读就成为非常自然的决策。我们有最大规模的严肃阅读者人群,他们的阅读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在电子阅读时代,我们想继续服务他们。”豆瓣读书产品总监戴钦如是解释豆瓣为何会涉足数字出版。
比起唐茶、多看、中信飞书,豆瓣起步虽晚但具有不可忽略的优势。读书栏目让他们具有不亚于出版社对阅读心理了解的优势,而且互联网基因公司的出身,在技术上也有天然优势。在产品上,豆瓣除了开发iPad、Kindle版阅读器外,还专门开发了网页版。为保证阅读效果,网页版“豆瓣阅读器”也专门做了图文混排的排版。
在阅读体验方面,豆瓣阅读花费了相当的力气。在Android平台的豆瓣阅读应用上,他们购买了方正兰亭黑字体;精心处理了引用、着重、标题、分页等等阅读版式中的常见问题;刚刚上线时,甚至费了大功夫复现了文字下加着小黑点的传统着重号;处理标点挤压(即标点的首尾禁则,以及标点间距),为的是让段落变得紧凑,阅读起来更舒服;为了售卖科技作品,优化了缩略图和大图,为的是让《新发现》上关于星空的那张星云图展示得更好……这些一点一滴的努力,都是力图给阅读最好的体验。正如豆瓣阅读的设计师于向飞所言:“排版设计的终极原则是invisable,让用户只关注在内容上。”
此外,豆瓣阅读还延续豆瓣所擅长的聚集读者社群的经验,设置了“沙龙”的概念,读者可以在“沙龙”里与同好谈论其购买的这本书,并与作者直接交流。
用户调查显示,豆瓣的用户群大部分生活在一线城市,70%以上受过大学本科以上的良好教育,每年平均会花200块以上的钱买纸书。“我们的确拥有最认真阅读的华语读者。”在采访中,戴钦毫不吝啬对用户的赞美。“想为这群读者提供好的电子阅读服务,最重要的是内容。他们的阅读兴趣往往非常广泛,这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特点。从诗歌、小说到科技;从设计、旅行到美食,他们都会感兴趣。他们不是只能读某一类型作品的人(例如大陆有读者群就只偏爱网络穿越连载小说)。在这些广泛的兴趣中,最重要的是作品的质量优秀。”从与科普领域世界,最好的杂志《新发现》、《科学美国人》合作,到与翻译文学领域拥有最好译本的《世界文学》合作;以及和台湾《联合文学》合作到允许个人作者自行投稿的漫画、古典小说、美食短篇、游记……豆瓣阅读提供足够多样、足够优秀的内容。
豆瓣阅读参与从读者决定读什么、在读书过程中和阅读之后寻找同好的整个读书环节。用户在阅读过程中体验的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电子书阅读,而是完整的阅读服务。“电子书需要高质量,不论是作品内容本身还是体验、设计等阅读服务。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高品质的融合。”戴钦说。
阅读新体验 篇7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采用正确的教学步骤
(1) “读前活动”为阅读的导入阶段。在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背景知识的激活, 引出话题;二是提前学习新词, 为进一步阅读扫清语言障碍。这两个任务也就是同学们阅读前的预习, 它是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2) “阅读活动”阶段以学生阅读为主,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对于不同的课文, 教师应采用不同形式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的常见形式有:提问、讲故事、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观看影片等。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交代清楚阅读的任务。该阶段所设计的活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 具体如下: (1) 浏览以了解文章的大意; (2) 记录文章的要点和具体信息; (3) 回答事实性问题; (4) 将事件排序; (5) 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输出,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自主学习和自主参与的能力。英语阅读教学的形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 让学生成为阅读实践活动的主角, 使阅读活动作为一种主动的、探索式的认知体验。
(3) “读后活动”阶段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根据阅读的材料进行口头或笔头练习。如角色扮演、大意复述、采访活动等;二是将阅读信息与材料外的信息相连。如换角色讲故事, 介绍自己类似的经历, 模仿写作等。另外,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 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阅读, 延伸课堂阅读。阅读后可以以英文手抄报或读书笔记的形式展出, 给学生搭建一座展示自己英语学习风采和获取成功的平台。
二、激发兴趣, 阅读从小抓起
小学生词汇量少, 文法又不甚了解, 如何读得了英语?事实上, 我们可以从母语的习得上得到启发。小孩在正规上学前就开始“读”了, 如在父母的陪伴下读漫画、童谣, 读他们身边的广告、标志等, 这些早期的快乐阅读经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整个学习生涯。
教师不要等到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后才启动阅读训练, “听、说、读、写”虽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 但作为语言学习与应用来说, 这四种技能是并行不悖的, 也是应统筹协调发展的。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以鼓励, 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中的各种困难, 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培养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师需始终牢记一点:不能逼学生读, 否则会把他们的兴趣逼走。因此,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并保持孩子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这是顺利开展英语阅读教学, 有效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根本保证。
三、讲究教学策略, 提高阅读质量
(1) 师生互惠阅读。
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一起默读一段文章。然后教师示范讲解四种技巧——概述阅读材料、如何提问、预测下文和如何就理解不全的概念细节进行分析。接下来教师鼓励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 解释句子,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段落, 综合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分析、综合教材, 难度是比较大, 教师有必要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修正、补充和评议,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虽然学生未必能够对文中的每一句、每一段做出令人满意的分析, 问题的设计也不可能尽善尽美, 但这一实践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使问题由原来教师解决的变成在讨论中共同求解, 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激发和体现。
(2) 小组合作阅读。
该策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 可以把不同程度的学生编成小组, 各个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利用查询工具书或互联网等共同解决阅读中出现的困难。最后每个小组选一名成员充当教师, 回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并对所阅读的课文进行分析汇报。
四、根据学生实际能力精选阅读材料
阅读的开展要以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为依据,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既有的英语基础, 这直接影响到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材料所反映的背景知识一般应为学生所能接受的。生词太多, 结构太难, 即使内容再有趣, 知识性再强, 学生也是无法读懂的, 这样的阅读效果肯定无法令人满意。
阅读新体验 篇8
一、初读入情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对生活情境的描述, 语言生动、形象,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回忆, 以学生曾有过的生活情境、事理感受、阅读积累, 引领学生真切体验, 让学生进入文中感受其境, 凭借学生相似的情感感受其情、心灵相通、入情入境。从上课一开始就渲染氛围, 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感与学生情感连接沟通, 引导学生“披文而入情”。如我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 在课前播放了庐山云雾的专题片, 影片影音并茂, 把壮观多变的庐山云雾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看后赞叹不已, 接着我让学生谈一谈观后感, 大家纷纷举手, 有的同学说, “庐山真是太美了!”、“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姿百态!”、“庐山真是人间仙境啊!”、“我真想去庐山玩一玩”……学生们陶醉了。于是, 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大家朗读课文, 同学们观看影片后所产生的激动、丰富的情感体验与课文文字蕴含的情感马上得到了有机统一, 学生凭借已有的情感体验, 与文中蕴含的情感达到和谐统一。
二、细读动情
这是学生情感在萌动基础上的即时强化。它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内涵与脉络, 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 这种内心情感的发展, 驱动着他们全身心地投入阅读, 均忘情地“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着情感交流的场景中”。
自读体验。“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汉语言具有独特性, 语言体验要达到心领神会, 而不能单纯地去分析。中国传统文学一直有“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之妙, 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我们不能据此去寻找黄河的源头, 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 就能真切地感受到黄河那种奔腾而下的博大气势。因此, 教学时,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 过多地分析、讲解, 而应放手让学生自读体验, 感悟领会。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 这一切是为了诱发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初步体验语言内含的情感。
导读体验。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点拨、引领学生的语言实践, 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体验情感, 陶冶情操, 发展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情感的萌动, 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与脉络, 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实践中去感悟、领会。
三、精读移情
教学抓住学生情感趋向高潮的契机, 由细读进入精读, 品味精彩语言, 悟其神韵, 借助比较、鉴别、想象等, 深化情感, 使学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身上, 进入“我”“他”“同一”身临其境的境界, 使情感弥散而趋于稳定。
品读体验。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 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重朗读, 重感悟”已渐渐为广大语文教师所共识。小学语文教材所表达的自然、社会艺术美, 也都蕴含其中, 教师应重视让学生多读多揣摩, 也就是“在读中想”、“在读中感悟”, 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理解和体验, 享受美的教育。
想象体验。李吉林老师曾对想象的作用有过这样的描述:“想象让儿童的思维插上了翅膀。想象是会飞的思维, 想象有效地拓展了儿童的思维空间。”我们的语文蕴藏着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潜能的无限生机, 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李吉林老师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 用板画诗意的方法, 把学生的想象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请你们谈谈诗, 想想如果根据诗意作画, 该画些什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 学生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 不画蝴蝶怎么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 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的意境更深入地促进学生体验, 李老师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黄蝶’, 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说“飞入菜花无处寻, 是因为菜花是黄的, 黄蝶也是黄的, 分辨不清哪是黄蝶哪是菜花, 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的, 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 露出一点翅膀, 就更有一点意思, 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这真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 让想象展翅飞翔, 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这种状态是自由的, 宽松的, 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创新意识。
四、诵读抒情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 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 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有助于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 通过言为心声的抒发, 在同学之间交流彼此的内心感受, 相互启发, 相互感染, 并使情感更加明晰、强固。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 有助于学生增加文化底蕴, 积累语言材料。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的诵读训练, 对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和片段在学生品读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导学生诵读。这不仅仅是对语言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情感体验的一种升华, 通过这种有感而发的训练, 使学生由文本而产生的情感更加清晰、强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形式指导学生诵读练习, 让学生在诵读中张扬个性, 积淀情感。
参考文献
[1]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第1版.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版.
[3]李庆明.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3年8月第1版.
阅读教学与情感体验 篇9
注重情感体验, 是《语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新的课程目标在第一学段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读诗歌要“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提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领悟内容”, 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要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阅读诗歌要求“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 到第四学段则提出综合性的要求,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这些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 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 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 学生就不可能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阅读教学的任务怎么能够完成?阅读教学的效果如何得以提高?
因此, 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把“情”带进课堂,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改变以往的纯理性的, 甚至是机械分析的区别感, 阅读教学的效果将会由事倍功半, 变成事半功倍。笔者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我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 做了如下的几点尝试:
一、激活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
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同样都是情辞兼美的文章,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 运用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 去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 学生就会情动辞发, 捕捉到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 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一)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 创设特定的情境, 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 在情感共振中获得情感体验。而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又成了情感体验的良好举措。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不仅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阅读文本, 而且能很好地引起学生深入探究语言文字的欲望。
1、用在导入之时。
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始学习, 是很多教师喜欢的导入技巧, 因为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更能够在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抓住, 吸引他们尽快地投入学习活动。如在设计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春》一文时, 教学时间不在春天, 为了唤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我利用多媒体放映了万物复苏, 百花盛开的春景图, 再配上优美动听的乐曲《春江花月夜》, 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进入情境, 在学习兴趣浓郁的情况下开始学习。
2、用在学生生活经验匮乏之处。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曾提过:学习要从具体经验入手, 逐步到抽象;缺乏具体经验而去学习抽象的知识, 是注定要失败的。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 他们的认知经验是十分有限的, 而语文学科的知识涉及到的范围广、内容多。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为学习本课内容而储备的经验, 那么就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 阅读效果肯定也不好。视听工具比起言语、视觉符号来说, 更易于提供比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创设情境的同时, 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自然就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旨。
《观潮》一课描写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 可是学生没有观潮的经验, 光是阅读文中的语言加以想象, 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于是在“潮来时”一部分,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钱塘江大潮的汹涌壮观的景象, 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代替的经验, 使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文中像“一条白线”、像“一座白色城墙”、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的生动传神的比喻。优化了教学效果, 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 巧借学生生活经验, 互联情感
利用电脑, 利用网络收集各种各样的素材, 制作电脑课件, 为学生呈现图片、影片, 可以创设情境, 但也要使用恰当适量。因为学生本身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生活经验也是非常珍贵的教学资源。激发其原有生活经验和课文情境相沟通, 可以加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沟通。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童趣》写的是作者童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时所得的“物外之趣”, 《风筝》是新选来的鲁迅先生的散文, 写的是他少年时不懂“玩”是儿童正当的天性, 粗暴地踏坏弟弟的爱物——风筝的故事, 还有《羚羊木雕》一课, 写出了小孩与大人之间因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产生的矛盾……这些文章所讲的内容都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相接近, 教师应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这样学生很容易与文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文章的主旨自然也就容易理解。
(三) 体态语言, 传达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体态语言 (尤其是面部表情) 应是教学的晴雨表。教师如能将生动多变的体态与言语结合起来, 在课堂上的喜怒哀乐与课文中作者的情感协调、同步, 使学生随教学情境而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进入课文所表达的情境, 传达情感。像《土地的誓言》的乡情, 《羚羊木雕》的友情, 《背影》的父子情,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爱国情, 都可以从教师的不同体态语言中表现出来, 让学生感悟体验, 在课堂上互相交流, 从而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 而别人被这些情感所感染, 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二、角色转换, 个性体验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 常会随着故事情节时而慷慨激昂、时而黯然泪下, 时而忍俊不禁。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就是因为读者融入了情节, 把自己假想成了作品中的人物, 从而在读到某一特定情节时, 便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人物的情感。基于这一点, 我想, 我们的学生若在阅读中也走进文本内容, 把自己假想成文中人物, 融入情节, 真实地体验人物感受, 再经过自己认知系统的吸收整理, 那么将形成个性化的读后感悟。
1、再现文中角色, 与文本产生共鸣。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体验情境, 会渲染整个学习情境, 那种新异感、好奇心, 往往使他们激动不已。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移情作用下, 学生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了, 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进入角色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与他们的心灵相碰撞, 从而读懂蕴涵在语言文字后面的深厚内涵。《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曲父爱的颂歌, 文中有几处父女间的对话, 我让学生来扮演父亲这个角色, 都很投入, 当“女儿”赖床不去上学时, “父亲”瞪着眼, 厉声叫道:“怎么还不起来, 快起!快起!”“晚了也得去, 怎么可以逃学!起!”当“父亲”病倒住进医院, 女儿要他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时, “父亲”笑着用沙哑的嗓子轻轻地说“英子, 不要怕, 无论什么困难的事, 只要硬着头皮去做, 就闯过去了。”“没有爸爸, 你更要自己管自己, 并且管弟弟和妹妹, 你已经大了, 是不是?”一位既严厉又慈爱的父亲形象仿佛就在眼前, 师生皆为之动容。作者为何在几十年后还来写这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的主旨又何在?这些问题学生都已经明了。
2、想象特定角色,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
《老王》是著名作家杨绛的作品, 文章写了她与丈夫在文革时交的一个朋友——三轮车夫老王, 他是一个残疾人, 孤身一人, 经济很困难。杨绛夫妇经常接济他, 就在他病死前一天, 行走已经很困难, 但他还是硬撑着, 把舍不得吃的一篮鸡蛋给杨绛夫妇送去, 在教到这一情节时, 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请学生们想象: (1) 从老王与杨绛夫妇的交往看, 再联系课文写的老王送香油和鸡蛋来看, 老王病危时躺在床上想些什么? (2) 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上杨绛家报昔日之恩, 请你想象他一路很多学生在回答中加入了自己的感受与想象, 很快, 一个下层劳动者善良、知恩图报的个性特征就为学生所理解、接受, 并深深的受其感动。
3、引领学生创新角色, 延伸练习发展语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选了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散文叫《信客》, 讲述了一个为人诚实无私、宽容厚道的乡下信客, 在工作上任劳任怨, 恪尽职守。后执教小学, 工作出色, 被提为校长。深受四乡群众敬重。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在学生通晓课文内容时, 我要求学生以信客所在村村长身份, 给信客写一篇简单的悼词, 追述信客的一生, 并稍作评价。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 纷纷举手发言, 表达出对信客富于个性化的看法。在这一次尝试中, 信客这个平凡而可敬的形象就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 阅读上的其他问题自然也能迎刃而解。
让体验阅读回归真诚 篇10
一、生本对话, 让学生进行原汁原味的阅读
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都会设计“整体感知”这一环节, 让学生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这些老师往往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有以下两个习惯性的做法:1.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2. 给学生的阅读时间一般只有3~5分钟。这两种做法是有问题的。首先, 我认为初读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与个性差异走入文本, 从而形成个体对文本的感知。这一过程最好不要有任何外来的干扰, 要进行“原汁原味的阅读”或称“裸读”、“素读”、“零干扰阅读”等。如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 那学生势必会被问题牵着走, “初读”变成了“找读”:即一边读一边找答案, “整体感知”就难达不到了。其次, 学生从接触文本到有所感悟是需要时间的, 这就好比食物消化的过程, 阅读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消化吸收, 就被老师用问题拉出了文本, 前面的阅读效果就大打折扣。所以,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原汁原味的阅读, 是对追求所谓“高效”的分析教学的匡正, 是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真阅读。例如, 沈复的《童趣》一文, 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的趣事, 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心的童趣图, 整篇文章童趣横生, 每个故事引人入胜, 每个细节生动传神, 字里行间凸现童真。老师在疏通字义、句意之后, 就要让学生进行原汁原味地读, 学生一边读一边会不由地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 想起那些曾经做过的类似的“趣事”或者“傻事”, 那定是一种快乐的阅读体验, 这份最真实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仅靠分析是不能达到的。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让学生进行真实的阅读体验, 学生自然能体悟文本之中的情味,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师生、生生对话, 让阅读有滋有味
前面所说的原汁原味的阅读定位于学生的初读, 意在让学生不受外界的影响, 真正贴近文本。但要注意的是, 这样的初读绝不是浅尝辄止、随意随性的读, 而是要为再读、细读做准备的。学生的阅读经验、理解能力毕竟有限, 仅仅通过生本之间的对话恐怕还不足以把握文中的味、篇中的情。这时候, 就需要有教师的介入和引导, 让阅读走向深入, 走向细微, 启发学生读出文章的滋味。
首先是教师基于学生的初读体验, 平等地与学生展开关于文本的对话交流。教师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启发、指导, 将学生的阅读引向细微、关键处, 启发他们细细品味、深入思考, 读出情味来。
教学《童趣》一文, 学生进行了原汁原味的阅读后, 对课文有了初步认知, 这时老师可以提问:“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呢?”, “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在充分阅读后自然就明确:“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 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 从中得到的乐趣。这种乐趣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老师再进一步引导:“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这样层层深入引导, 学生经过反复阅读就知道了作者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象的人, 真正理解了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领悟了作者的奇思妙想, 丰富了自己的想像力。再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不难体验到:在生活中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能发现美, 认识美, 这样才算是有情趣的人。文本无痕地得到延伸, 作者写作的宗旨不知不觉地感悟出来。
其次是生生对话, 让学生围绕阅读的感受和各自对文本的理解, 以学习小组为展开充分的对话讨论和合作探究。如果在对话中产生了疑问、有了分歧, 可以立即再读文本, 进行生本对话。如此, 有了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文本, 学生与作者之间反复多次的对话, 阅读感悟自然会从浮光掠影的粗略感知, 走向深入细微的深层阅读。如《孙权劝学》一文,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讨论人物的语气、口吻和心理, 体验孙权说“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时的语重心长、言辞恳切;感受到孙权再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时责备、恼怒的语气, 读出反问的意味;品出孙权说“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时语气的殷切以及神情的激动;更发现吕蒙说“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时的自得和自满……在这样的“读”和对话中, 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人物的特点、感悟到文章的道理, 这显然比死板的分析有趣多了。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 需要更多身心投入的体验与感悟, 而不是理性的逻辑思维与分析。很多的文章是需要回归最淳朴的阅读体验, 才能感悟出其中言犹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来。比如《背影》中父亲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爱, 都融入几乎平淡的描述中———“进去吧, 里边没人”“到那边来信”“于是拍拍身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等, 这些语句平淡质朴, 读来却令人潸然泪下。有了这样的阅读体验作基础, 对文本的理解就顺理成章了。
阅读、体验、感悟 篇11
其实,说到底,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应是思维品质和审美品质的培养,而教会学生阅读、体验、感悟便是实现这些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当然,这三者并不是并驾齐驱,而是循序渐进,逐层提升。
第一,阅读。阅读是积累的前提,积累必须在阅读中完成。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内部,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而非对文本语言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虚心涵咏,切己体察”(朱熹语),感受言语生命的活力,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让我想到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是在小学的《寒假生活》中,当时就死记硬背了它。直到后来借助词典查找了出处,了解了典故?及其时间节点等,才得以明白,而后便记得更加牢固。当然,我们不可能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就能把这知识的海水吸干,但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方法,尽可能多的加强积累,实为必需。
第二,体验。情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元素。我们强调学生作文具有真情实感,读文章也要带着感情去读,为什么?这其实就是要让学生用心灵去体验。这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自己亲身经历的,需要仔细去回味,把真实的情感从自己胸中“揪”出来;二是间接的,或眼观耳闻,或书本猎来,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甚至遐想,把自己假象进去。要说到这两点很容易,其实真要教会学生真正去做有效体验,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很多时候,学生往往会猜想老师提出问题可能需要的答案来谈自己的体验,而掩饰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这就需要语文老师自己要情感丰富,方可让学生大胆放飞心灵
第三,感悟。感悟是体验的高级阶段,是由情及理的过程,重在悟。学生在有了丰厚的积淀、丰富的情感,且能流利地口头和书面表达之后,如果不能形成较好的思维方式或者正确的思想,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不完全成功的。这就需要?要我们让学生对事物、事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谈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用以指导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形成适宜自己个性成长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包括认识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语文,本身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感、所思、所悟的载体,正如一名学生说,项羽和勾践都是我敬佩的人。两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两个不同性格的领军人物,在遭遇失败后选择了截然相反的处理?方式和人生道路,也直接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结局,成全和缔造了两个不同的时代,也成就了两个英雄!我常常在想:如果项羽过了江东,或许不会有汉朝,李清照也不会在细雨残荷中纠结他为何“不肯过江东”了;如果勾践泉下有知,知道后来有个项羽做出那样的壮举,他会不会羞愧地一跃而起找项羽华山论剑?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情,我明白了:做人,有时需要大无畏精神;有时退一步思考问题,的确能够看见更加清朗的天空。
阅读新体验 篇12
一、使情感贯穿阅读过程, 以情促教
汉代刘勰曾经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文心雕龙》) 阅读者只有充满情感地进行阅读活动, 才能更完整地理解文本内容, 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悟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主题。要想使学生迅速进入文字材料中去, 保持较持久的阅读注意,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要以饱满的激情构建课堂氛围, 根据文章的内容, 精心设计课堂语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槐乡五月》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 课堂上, 我在学生的阅读基础上, 因情诱导:“有朝一日进槐乡, 魂牵梦萦永不忘!我忘不了那白茫茫的槐花海, 忘不了那香喷喷的槐花饭, 更忘不了那些热情好客、天真质朴的槐乡孩子, 相信大家的感受和我一样强烈吧。此时此刻, 你想对槐乡、对槐乡的孩子说些什么呢?”学生被我的话语所感染, 纷纷谈论自己的阅读感受, 课堂氛围非常热烈, 这是以情促教的好例子,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努力营造阅读“场”, 创设体验空间
阅读教学要想产生效应, 就得营造阅读的“场”。要使学生在阅读时, 把文字材料激活为生动的场景、形象的画面、动态的世界, 阅读者神游其中, 才能有会心的微笑和感动的泪水, 才能产生共鸣, 才能留下深远的记忆。
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加强直观教学, 积累知觉材料
(1) 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资料。教师应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资源, 尽量将课文中描写的景物换化成形象的画面, 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例如, 教学《世界多美呀》一课时, 我利用挂图优美的画面, 指导学生理解“蓝湛湛”“碧莹莹”等词语, 感受小鸡刚出世时看到的美丽的世界, 感受小鸡新奇、愉悦的心情。这样的例子在低年级课堂不胜枚举, 教学挂图是教师阅读教学的好帮手。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 使得视觉、听觉效果更加逼真, 丰富了学生形象知觉, 为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的空间。
(2) 选择音乐伴奏。配合课文内容, 选择音乐伴奏, 在音乐中朗读、默读、表演, 是学生非常喜爱的阅读形式。听着音乐阅读, 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吸收信息和进行学习与创造活动, 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 调动生活积累, 强化情感体验
调动学生生活积累, 再现文字内容, 是实现独立阅读的极其重要的环节。要逐步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映像, 即在头脑中再现文字表达的情景, 使自己感受文字传达的内容。
(1) 加强朗读, 调动情感。朗读训练对学生头脑与文字产生联系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基础朗读, 使学生熟悉文字内容, 从而迅速在自己的生活资料库中寻找相关经验, 再将经验与文本结合, 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把情感付于朗读中表达出来, 影响其他学习者, 此刻, 便形成阅读的“场”。
(2) 引导学生进入文字材料中, 感受文字魅力。这个“进入”, 是指自己的眼睛要看到文字所描写的形象, 耳朵要听到文字所传递的声音, 鼻子能闻到文字中的气味, 舌头能尝到文字的味道, 皮肤能感觉到文字中的冷暖、粗滑、痒痛……力求身临其境, 设身处地, 感同身受。例如, 在教学《槐乡五月》时, 我引导学生用眼看、鼻闻、口尝说说来到槐乡的感受。学生们通过自我阅读, 有的说:“一到槐乡, 就看到白茫茫的槐花, 就像刚下完一场大雪。”有的说:“我看见蜜蜂飞来飞去, 忙着采槐花蜜, 槐花真多啊, 蜜蜂高兴地唱起歌‘嗡嗡嗡……’”, 有的说:“我闻到好浓好浓的槐花香, 看到好多小朋友正够槐花呢!”……学生的发言丰富多彩, 我请大家用一个词概括初到槐乡的感受, “热闹”、“美丽”、“清香”、“香甜”、“快乐”……一个个词语踊跃而出, 只有进入文字材料之中, 才会有如此多样的阅读体验, 形成这样精彩纷呈的场面。
(3) 边读边想, 强化感悟。语文教师一定要给学生阅读后沉思默想的时间, 不要跳过这个步骤, 急于和他们交流。阅读前, 教师应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阅读目的去读, 读后, 给学生较为充分的时间思考, 如何将自己阅读后得到的东西有条理、语句清晰地表达出来。“静思默想”正是学生反思文本, 体会感受, 组织语言的一个过程, 经过这个过程, 交流将更流畅、更深入、更有价值。
三、适当补充阅读材料, 拓展阅读体验领域
古人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阅读对学生增长见识、待人接物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课本中所选的文章, 文辞精美, 立意深刻, 但仅靠课本阅读量, 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教师应根据课文安排, 适量地补充一些阅读材料,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拓展阅读体验领域。
选择补充材料可以根据单元安排进行补充, 如是写景的单元, 可以找些写景佳作进行赏析;写人物的单元, 可以找些人物描写部分给学生阅读;涉及名著的单元, 可以择取该名著的另一部分阅读或鼓励学生读原著。
【阅读新体验】推荐阅读:
APP阅读新体验08-16
新课标需要新体验阅读09-04
阅读体验高中语文06-26
英语体验式阅读教学10-17
丰富阅读体验的途径07-05
体验性阅读教学策略10-17
语文体验性阅读教学08-20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10-22
体验性阅读教学尝试06-21
让体验学习走进语文阅读教学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