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心理焦虑

2024-10-10

患者心理焦虑(精选10篇)

患者心理焦虑 篇1

焦虑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尤其是近些年来,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 我国的焦虑症患者人数逐渐增加, 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因此,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及护理, 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为探讨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对采用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两种方式对接收的120例焦虑症患者进行护理, 且效果显著,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收的12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 女性患者32例, 患者年龄最小为28岁, 最大年龄为50岁, 平均年龄为 (40.3±2.3) 岁;其中45例患者为广泛性焦虑症, 15例患者为急性焦虑症;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 女性患者35例, 患者年龄最小为26岁, 最大年龄为48岁, 平均年龄为 (39.5±1.6) 岁;其中43例患者为广泛性焦虑症, 17例患者为急性焦虑症;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及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 其具体措施如下。 (1) 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焦虑症的相关知识, 比如该病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等;且应使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该病虽然是一种心理疾病, 但通过有效的治疗及干预是可以康复的, 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充满希望, 积极主动的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 (2) 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和患者进行沟通焦虑,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 并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尽可能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耐心的患者家属进行交流, 嘱咐患者家属耐心的和患者进行交流, 通过患者家属耐心、温和的交流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实际想法, 及时明确患者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并及时协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家属的关心、交流还可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有助于消除患者孤独、不安等情绪。 (3) 护理人员应嘱咐家属多给予患者鼓励及帮助, 不断给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 帮助患者调整其心理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还可通过例举治疗成功的案例以逐渐增强患者的信心及勇气, 使其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4)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病房环境护理的重视, 确保病房干净卫生, 且应定时进行通风, 并可以患者自身喜好为依据摆放合适的饰品,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 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此外,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及鼓励, 逐渐获取患者信任;且护理人员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以感染患者以最佳心态面对疾病, 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焦虑程度以SAS焦虑状态评分表为依据进行判定, 无焦虑:患者焦虑评分小于40分;轻微焦虑:患者焦虑评分为40~47分;中度焦虑:焦虑评分为48~55分;重度焦虑:焦虑评分>56分;护理满意度以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 非常满意:调查表评分为90~100;较满意:调查表评分为80~89;满意:调查表评分为70~79;不满意:调查表评分为低于70分[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120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 采用 (±s) 形式表示计量资料, 同时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展开χ2检验, 若P<0.05则表示差异性显著, 记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20例患者无焦虑, 占33.3%, 25例患者为轻度焦虑, 占41.7%, 12例患者为中度焦虑, 占20.0%, 3例患者为重度焦虑, 占5.0%;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后8例患者无焦虑, 占13.3%, 17例患者为轻度焦虑, 占28.3%, 23例患者为中度焦虑, 占38.3%, 12例患者为重度焦虑, 占20.0%;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非常满意36例, 占60.0%, 较满意14例, 占23.3%, 满意9例, 占15.0%, 不满意1例, 占1.7%, 其护理总满意度为98.3%;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非常满意21例, 占35.0%, 较满意19例, 占31.7%, 满意11例, 占18.3%, 不满意9例, 占15.0%, 其护理总满意度为85.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焦虑症也叫焦虑性神经症,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症,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患者的焦虑情绪体验[3]。该病主要包含两种形式, 一是慢性焦虑, 即广泛性焦虑;二是急性焦虑发作, 即惊恐障碍[4]。该病患者多伴有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忧、坐立不安、植物神经症状等[5]。现阶段临床上尚未明确焦虑症的发病原因, 通常认为和遗传、认知、个性、不良生活事件、躯体疾病等因素有关。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 我国的焦虑症患者也逐渐的增加, 因此,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及护理, 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给予患者药物治疗通常只可放松患者情绪, 缓解其身体状况, 而为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就必须要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干预, 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调节, 以逐渐改善患者焦虑、不安、孤独等负面情绪;积极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 以促进患者疾病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两种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比较有较大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就表明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 且可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应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2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的护理效果。结果 采用两种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比较有较大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 且可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焦虑症,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权, 李彤, 崔晓琼, 等.劳拉西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 (7) :763-764.

[2]李萍, 张群如, 唐远山.逍遥丸治疗焦虑症150例[J].陕西中医, 2014, (7) :834.

[3]郭小明, 靳海斌, 王猛, 等.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状的中西医治疗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 (14) :96-97.

[4]陈华峰.酸枣仁汤加味联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19) :82-84.

[5]张小青, 张凤英.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措施对焦虑症患者病情症状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0) :346-347.

脑胶质瘤患者家属 焦虑心理调查 篇2

[关键词] 脑胶质瘤;家属;焦虑

[中图分类号] R73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31-02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一经确诊,往往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强烈的冲击,患者家属除维持原先在家庭中的角色,还需要照顾病人,体力精力的超负荷运转,家庭经济支出多,负担重。近几年,临床上对于家属焦虑的心理护理研究越来越关注。脑胶质瘤手术的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可能提高或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等因素,需要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获得理解与支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脑胶质瘤患者家属焦虑心理调查,以便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干预措施,完善患者家庭支持系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脑胶质瘤的流行病学

胶质瘤占脑肿瘤的40~50%,为一种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1]。我国资料表明,胶质瘤发病年龄有两个相对高峰期,分别是11~20岁和31~40岁,第2个高峰期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明显下降。根据Gousias K等[2]的研究表明胶质瘤的发病率也与颅脑外伤史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手术不易全切,治疗效果差。在全身肿瘤中,恶性胶质瘤5年病死率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居第3位[3]。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与病理分级有密切关系,对恶性胶质瘤即使采取了各种治疗手段其存活期还是以周为单位计算[3]。据最新统计报告,即使通过最积极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及化疗)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2年生存率也仅分别为66%、45%和9%[3]。

2 脑胶质瘤患者家属焦虑现状

据冀孟菊等[4]报道,凡家属对疾病采取乐观、积极的应对行为者,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相对较轻;反之,家属焦燥不安、不知所措时,患者焦虑、恐惧心理较重。根据“家庭系统理论”认为,患者发生变化时家庭成员也必定出现变化,家属往往经历忧虑、焦虑、紧张、无助等负性情绪[5]。研究表明,当家庭中1个成员被确诊为癌症时,不少家属表现为沉默不语、抱怨责怪他人、无可奈何,不同程度承受强烈的心理压力[6]。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往往病情严重、发展迅速、预后不佳,家属对治疗过程的不了解、对疾病预后的未知及面对失去亲人生命的威胁,感到无助、害怕,从而使焦虑、抑郁增加[7]。研究表明,晚期癌症患者家属有97%存在悲观、焦虑的心理[8]。

3 脑胶质瘤患者家属焦虑的危害

癌症患者家属由于需要照料患者,常常影响工作、生活和睡眠,日常生活被彻底打乱,面对这么多的应激源,导致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应[9]。并且在照护患者的过程中家属多数不告知患者真相,担心其承受不住,在患者面前显出轻松的样子,内心却要承受与亲人即将生死离别的痛苦,表现出一种焦虑、甚至恐惧心理[10]。总之多数癌症患者家属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对娱乐调剂没有心情,属于长期疲惫状态,并且焦虑情绪也易传染给患者[11],甚至引起医患协调不佳,也容易出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的冲突和摩擦[12]。

4 影响脑胶质瘤患者家属心理焦虑的因素

肿瘤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对家属健康有害,也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只有真正了解影响肿瘤患者家属心理焦虑的因素,才能进行针对性干预,减轻或消除家属的焦虑情绪。目前的研究主要从患者家属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付费方式、与患者的亲缘关系、得知诊断的时间、陪护时间以及患者病情阶段、是否知道真实病情、疼痛程度、预后、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是否接受化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1)性别:肿瘤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焦虑水平与性别有关,女性家属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家属[13-16],但也有研究认为男女之间焦虑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年龄:年龄是肿瘤患者家属焦虑和(或)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18]。患者家属焦虑得分与年龄呈正相关[15]。在35岁之后,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18]。(3)文化程度:研究发现不同学历间肿瘤患者家属的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16,19]。(4)职业因素:职业因素不能影响肿瘤患者家属的焦虑状态[19]。(5)付费方式:付费方式可影响肿瘤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14,15]。医疗费用自理家属焦虑程度较享受医疗保险患者家属更甚[13]。(6)不同亲缘关系:亲缘关系也是肿瘤患者家属焦虑和(或)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18]。不同亲缘关系肿瘤患者家属焦急、抑郁情绪检出率有明显差异。配偶组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高于子女组、兄弟姐妹组,父母组高于兄弟姐妹组[20]。(7)得知诊断的时间:家属得知诊断的时间可影响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家属得知诊断的时间越短,焦虑程度越高[14,18]。(8)患者病情阶段:癌症患者家属在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心理状态会出现波动,焦虑分值在发病初期较高,中期时有所回落,晚期时焦虑分值再次升高[21]。(9)家属陪护时间:陪护时间可影响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陪护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15]。经常陪护的患者家属与不常陪护的家属相比,其焦虑程度较高[14]。(10)患者是否知道真实病情:对患者隐瞒真实病情的家属焦虑程度明显比不隐瞒病情的家属高[14-15]。(11)患者疼痛程度:患者疼痛程度也可影响家属的焦虑程度,疼痛严重的患者家属焦虑程度较高[14-15]。(12)患者预后:患者存活期长、预后相对好的患者家属焦虑程度明显低于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的患者家属。中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早中期癌症患者家属[13]。(13)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的家属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患者家属焦虑和抑郁程度在患者手术前1 d较入院时增加。患者手术后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较术前和入院时均有不同下降[22]。重大手术患者家属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一般手术患者家属[23]。(14)患者是否接受化疗:患者是否接受化疗也可影响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接受化疗的患者家属焦虑程度较高[14-15]。

[参考文献]

[1] 周良辅.神经外科[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54-159.

[2] Gousias K,Markou M,Voulgaris S,et al.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of cerebral gliomas in Northwest Greece and study of potential predisposing factors 2005-2007[J].Neuroepidemiology,2009,33:89-95.

[3] 江涛,刘福生.脑胶质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6.

[4] 冀孟菊,康彬.恶性肿瘤患者亲属的健康教育[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4):50.

[5] 王文茹,高睿,李小妹,等.急危重病人家庭应对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12(38):923.

[6] Wilson JH.The family education:a professional resource for families[J].Journal of Psychosocial Nursing,1999,37(6):22-28.

nlc202309030403

[7] 泮燕红,缪建平,徐玲丽.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调查[J].护理与康复,2008,7(10):734.

[8] 朱桂霞,姚兰.癌症患者家属身心状况调查及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5):268-271.

[9] 张孟喜,李艳群.临终病人亲属应激水平与其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4):306-307.

[10] 杨彩虹.手术患者家属心理分析及照护原则[J].南方护理杂志,1997,4(1):31-32.

[11] 张海邻,叶文淑,谢燕京.临终关怀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增刊):148.

[12] 罗滟.ICU护士在患者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2003,9(5):58-59.

[13] 李亚群.118例癌症患者家属焦虑和抑郁情绪调查[J].肿瘤学杂志,2007,13(3):239-240.

[14] 张孟喜,李艳群.癌症病人家属焦虑状态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9(11):53-54.

[15] 于玲,李惠兰,林乐辉.癌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现代医院, 2007,7(6):151-152.

[16] 杜娟,李丽禅,王慧娟.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调查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8,24(16):2892-2893.

[17] 谷俊华,丁琛,石健,等.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家属焦虑状况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2):7-9.

[18] 柯纪定,刘海峰,严培玲,等.肿瘤患者家属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8):941-943.

[19] 王庆珍,辛金玲,路潜.颅脑肿瘤患儿家属术前焦虑状况与需求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8,8(6):17-19.

[20] 柯纪定,严培玲,刘海丰.肿瘤病人家属焦虑抑郁情绪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4):275.

[21] 李小云,叶赛娟,卢静霞.50例癌症患者家属的焦虑心理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3):266-267.

[22] 周珠鸣,张燕红,吴明琴.神经外科择期手术家属心理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2):31-33.

[23] 李天艳.外科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程度的分析及护理[J].山东医药,2002,42(26):39.

(收稿日期:2012-02-29)

患者心理焦虑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 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住的患者。CT或MRI检查确定颅内无固定器质性损伤, Glasgow评分8分以上。排除既往精神异常、智力低下、癫痫、其他病史。其中车祸29例, 坠落伤17例, 其他伤14例。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30例, 其中男19例, 女11例, 年龄60~78岁, 平均65岁。对照组 30例其中男23例, 女7例, 年龄61~78岁, 平均65.0岁。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进行评定。受试者均按SAS、SDS量表操作规范的要求, 一次性完成。在研究过程中, 由笔者亲自进行。严格按各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结合患者的亲属或其他照料者所提供的情况, 进行量表评定。

1.3 心理干预措施

干预组患者外伤后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测量SAS及SDS量表后, 开始干预, 首先准确、全面地评估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状况, 通过语言等行为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觉地收集能反应患者心理状况的外在信息。如自我照顾能力、手势、体位、面部表情、眼神接触、语调音量等, 了解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情感及态度, 针对其具体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

1.3.1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护士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 指导患者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 如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恢复缓慢、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 同时心理过于敏感和猜疑, 依赖家人的照顾, 故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树立新的观念和认识, 增强患者自身价值感, 从患者细微的情绪变化中, 发现积极和消极因素, 采取说服、解释、启发、鼓励和对比等方法, 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 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 生活护理

由于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卧床休息时间长, 情绪低落, 抵抗力低下, 易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及并发症, 因此, 应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说明营养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性。颅脑损伤应激反应可产生严重的分解代谢紊乱, 使血糖增高、乳酸堆积, 后者可加重脑水肿, 因此, 及时有效补充能量和蛋白质, 以减少机体的消耗;另一方面, 老年心理障碍患者易出现精力减退, 睡眠紊乱, 所以, 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利于疾病康复和情绪好转。

1.3.3 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干预

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感受, 态度诚恳, 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 表达自己的关心。护士在与其交流时, 应合理应用支持性语言, 并掌握好支持的时机, 这样才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理解关心患者, 耐心听取患者困惑, 解答患者疑问, 修正患者不合实际或不正确的观念, 提供患者所需的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治疗护理措施及预后等, 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提高患者对外来应激事件的适应力, 缓解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还要注意面部表情、姿态、眼神接触等无声语言的流露, 如面对患者时, 发出真诚的微笑, 诚恳的握住患者的手, 让患者充分体验被尊重和理解的感觉, 使患者心中充满安全感和归属感。熟练的操作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非语言交流, 是维系护患关系及沟通效果的纽带。

1.3.4 给予家庭及社会支持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缓解应激事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 社会支持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因此, 除了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的各方面支持外, 更应该告知患者的家属、朋友、同事等, 社会支持对患者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除了给予物质上的支持外, 应更多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关心和照顾, 多探视患者, 与患者沟通交流, 使其能正确面对现实, 增强自尊心和对生活的信心, 分散负性情绪,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收集资料输入计算机, 在SPSS 17.0软件包上完成, 采用随机化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对象有26.7%存在轻度焦虑或抑郁, 71.7%存在中度焦虑或抑郁, 1.6%存在重度焦虑或抑郁。比较两组干预组前后SAS、SDS观察指标, 治疗后干预组2项观察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虽然有好转, 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干预组在经过心理干预护理后, 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P<0.001) 。本文对60例患者进行分析, 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心理因素方面, 人均收入少、家庭负担重、基础疾病多、社会支持差以及颅脑外伤这一外界刺激, 使老年人往往用片面的方式解释这一意外事件的发生, 存在“宿命心理”, 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而且程度较重, 因个体差异, 在认知上容易出现偏差, 在治疗上也因人格特质差异而影响治疗, 从而也导致或加剧焦虑和抑郁, 急性期神经功能损害重, 生活自理能力差者焦虑、抑郁重, 其焦虑抑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疾病了解的不够。所以医务人员应提供病人所需的疾病相关的知识及治疗措施等, 帮助建立良好的治疗心态。研究还发现, 颅脑损伤在临床中男性多于女性, 这主要由于男性在社会各方面活动比女性多, 但女性在颅脑损伤后出现焦虑抑郁负性情绪障碍比男性更高。

参考文献

[1]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 1999:12 (194-195, 235-237) .

[2]陈晓萍.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及体会[J].现代护理, 2008, 11 (5) :20.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研究 篇4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情绪影响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5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心理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来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症状改变情况以及焦虑得分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焦虑患者通常存在心理防御不成熟、效率下降、紧迫感、焦灼、生活沉重感以及缺乏自控感等心理特点。结论: 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心理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心理护理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关键词】 焦虑症;心理护理;临床治疗;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种不具备可证时器质性基础的精神障碍,改变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与素质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1-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焦虑症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为了对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护理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50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5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8例女性,32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3—56岁,平均年龄为43.8岁。在本研的所有患者中,3例患者的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29例患者为高中文化,18例患者为大专及以上文化。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心理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来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症状改变情况以及焦虑得分进行评价。

2 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焦虑患者通常存在心理防御不成熟、效率下降、紧迫感、焦灼、生活沉重感以及缺乏自控感等心理特点。

3 讨论

焦虑实际上就是一种过度紧张的心理,患者出现此类情况的主要原因为过度紧张的心理长期不能得到积极有效地缓解而形成的一种心理障碍[4]。松弛与紧张属于两种相反的心理过程,人如果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不能得到缓解,就很容易出现焦虑症等精神障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或某些事情需要去做时,就会出现一种潜在力量。即适度的紧张,以此来应对目前的状况[4]。人的紧张程度取决于问题的难易程度,总而言之,人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中时出现适度的紧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事后必须及时对其进行调节,避免出现紧张状态长时间不能缓解的情况。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帮助患者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减轻其心理依赖程度

患者在住院后,其社会角色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其行为也会随之改变。患者在住院后,其社会义务相较于健康时也有所减少,同时还可以享受劳保待遇以及患者的部分特殊权利,再加上患者对自身的细微变化过度关注,患者就会对自己的健康过分担心,同时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内心冲突,使其依赖性增加。此时患者的归属感以及爱心增强,且希望得到医护人员以及家人更多的关爱,否则就很容易出现自怜、孤独等消极情绪,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在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必须尊重患者,用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患者,并站在患者的角度来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建立起健康自控的观念,对患者的依赖心理不能一味的迁就,尽量让患者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自理。

3.2 消除患者的猜疑心理

焦虑症患者在发病后通常容易出现角色冲突、不习惯心理以及猜疑心理,此类情况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表现也大不相同,这与患者的临床体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焦虑性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在客观原因不充足或缺乏时,容易出现恐惧以及紧张不安的情况,同时还有可能出现部分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情况,而其它类型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相对较为复杂。患者的猜疑心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我消极暗示,患者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通常会对一些事物或某些人产生武断猜疑,患者一旦出现此类情况,通常会表现为难以适应环境以及不安。在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最好对患者原有的认识结构进行有效地改变,用唯物主义思维来替代患者之前被歪曲的想法,以此来改变患者的行为。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还必须对患者给予适当的解释、保证、鼓励以及同情,以便于让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缓解。

3.3 针对性护理

在对焦虑症 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反应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以此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一般将情况下,焦虑症患者除了在猜疑心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外,患者在其他方面均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患者出现此类情况可能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求治心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必须尽量为患者创造较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刺激,让患者能够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以便于让药物治疗效果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由于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其焦虑程度也会大不相同,对于此类患者采用同一护理方式来对其进行护理,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最好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

综上所述,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必须对此类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心理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心理护理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楊晶,贾娟,王玉兰等.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8):111-112.

[2] 姚建玲,王艳明,张惠云等.焦虑症患者生存质量评估与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0,05(9):75-76.

[3] 罗燕华,洪蝶玫,蔡志雄等.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焦虑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z2):186.

[4] 武春建,殷松.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5):355-357.

患者心理焦虑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280例, 均为2011年9月-2012年12月于本院急诊救治的患者。280例患者入院时均意识清醒, 无需进行急诊手术;其中男154例, 女126例;患者年龄4~76岁, 平均 (48.6±12.4) 岁;其中重症急诊患者131例, 一般急诊149例;公费患者169例, 自费患者111例。随机将280例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140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14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急诊护理, 如配合医生快速止血;立即遵医嘱给予药物;快速开通静脉输液;监测患者体温、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观察组14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急诊护理同时另开展心理护理: (1) 安抚患者情绪:急诊患者病情急, 患者多数缺乏心理准备而表现有惊恐、紧张不安等情绪[1]。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立即全面了解患者病情、配合医生诊治, 并安抚患者情绪, 使患者从紧张、担忧的情绪中平静下来, 以更好配合各项检查及治疗。护理人员边安抚边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切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在安抚患者时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移情作用, 使患者及家属充分感受自己被重视与关注, 感受到医护人员为患者奔忙, 以逐渐使患者及家属冷静下来并尽可能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与矛盾[2,3]。对出现大小便失禁等患者感觉尴尬的事情, 护理人员要运用专业技术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解决问题以建立良好关系, 同时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并尊重患者。 (2) 消除患者家属紧张:急诊患者家属多数也有焦虑、担忧、易激动等情绪, 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理解, 在做各项抢救护理同时要尽可能向其介绍患者病情, 使其认识到安静、镇静对急诊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并使其保持良好急诊环境以确保顺利开展各项急救工作[4]。在与患者家属交流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表现出耐心、全神贯注的态度, 并细致倾听患者家属心理情绪, 尽可能理解患者家属并站在其立场与角度去解决与沟通问题。 (3) 及时病情通知:对少数病情突然告急、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家属做好病情通知, 以使患者家属有一定思想准备。对少数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的患者, 护理人员在通知家属前也要先告诉家属患者病情危急, 可能有生命危险, 随后再另告知其患者死亡的消息以给予患者家属一个思想缓冲的时间[5,6]。 (4) 重视急救后心理护理:在急救处理后患者病情稳定、留院观察期间, 患者及家属紧张情绪有一定程度放松, 护理人员仍要多巡视、多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并及时进行相应护理;同时要叮嘱患者家属多观察患者有无异常, 并及时向医师及护理人员汇报以防患者病情反复或出现意外[7]。

1.3 观察指标

于入院时及出院时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完成Zung氏焦虑自评表 (SAS) 测定, 并进行对比观察。同时采用本院自拟急诊护理质量调查表现调查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调查表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一般、较差四级, 其中满意与基本满意总和纳入总满意率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焦虑情绪SAS评分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组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焦虑情绪比较

观察组出院时SAS评分明显较入院时降低, 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与入院时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140例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者78例, 基本满意55例, 总满意率为9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 (P<0.05) 。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急诊作为医院对外的一个窗口, 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声誉与生存。由于急诊患者多数病情急骤、渴望获得医护人员的全部关注及最及时的抢救, 如何有效护理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对救治成功具有深远影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对患者心理行为的关注成为了护理研究的重点与热点[8,9,10]。从本研究可以看出, 入院时急诊患者无论病情轻重均有一定程度的焦虑, 这提示必须重视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这既是现代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 也是提高患者急救依从性、确保顺利开展抢救的需要。急诊患者就诊时各种不良心理的产生与患者处于应激状况密切相关, 患者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受患者情绪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从而继发性诱导各项病理生理改变以进一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 必须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并更有效保障治疗疗效。

患者心理焦虑 篇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健康信念模式的建立为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模式是指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遵循认知的理论原则, 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健康信念模式的原则和理论对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干预, 制定相关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从而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 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 使患者早日康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焦虑住院患者90例 (其中普外科30例, 肾脏内科20例, 骨科20例, 消化内科20例) 。入选标准: (1) 经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 筛选出的焦虑患者。 (2) 排除有意识障碍、精神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者。 (3) 患者均采取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原则将9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20人, 女25人;年龄26~59岁, 平均年龄45岁。实验组男22人, 女23人;年龄25~58岁, 平均年龄43岁,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运动量、病情及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健康信念模式的原则和理论制定出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健康信念模式在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中遵循以下步骤: (1) 让人们对其危害健康的行为感到害怕; (2) 使他们坚信:一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的行为, 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的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 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3) 使他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在此理论基础上, 分析出健康信念模式的4个关键因素:感知疾病的易感性、严重性, 某些缓解焦虑行为的益处和戒除导致焦虑行为的障碍, 通过这4个关键因素来设计健康教育的具体项目。

1.2.2 健康信念形成的方法

患者的焦虑是影响正常诊疗和护理工作的关键, 健康信念的形成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健康教育是培养健康行为的学科, 其关键是个体形成健康信念[2]。健康信念是指人如何看待自身的健康和疾病, 如何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易感性, 如何采取预防措施, 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及预防措施会产生哪些障碍。护士了解健康信念模式, 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可以从健康信念入手, 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威胁和严重性, 了解健康信念行成的益处和障碍, 树立改变不良行为的信心。护士应根据健康信念模式的原则和理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 定时对患者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在临床工作中, 要将健康信念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 注意挖掘患者自身康复的潜力, 使患者对健康教育不仅要达到“知”, 更达到“信”和“行”。

1.2.3 效果评定方法

采用SAS对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评定, SAS有20个条目, 采用4级评分, 总分80分;50分以上筛查结果为阳性, 得分越高, 表明焦虑越严重。在患者入院当日和健康教育20天后分别用SAS对其进行测定。

1.2.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软件进行系统分析, 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

2 结果

(见表1)

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效果比较见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3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可以促进患者相关健康行为的形成、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 促进患者康复。总之, 根据健康信念模式的4个关键因素, 制定出具体且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 是促进患者康复的行之有效的心理疗法。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患者心理焦虑 篇7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08年期间收住的100例妇科手术患者中, 拟进行子宫切除或卵巢手术的患者。年龄30~65岁, 平均47岁。其中, 高中以上文化水平44例, 占44%, 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56例, 占56%。既往有麻醉、手术史患者5例, 占5%。其余既往均无神经、精神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史。

1.2 方法

手术前1d由护理人员用倾听技术、交谈和观察的方法, 对术前患者进行观察、倾听, 与之交流, 细心的给予解释、指导建议, 心理安慰, 让患者对术前的准备工作有所了解。如术前备皮、饮食, 术前用药, 术中采取的麻醉种类, 切口是否疼痛, 手术的时间等。使术前患者对自身疾病, 术前麻醉及手术过程有一定的认知。对术前患者担心子宫切除后是否对性格、性生活产生影响进行介绍, 以及术前紧张、血压、心率改变、焦虑、失眠等行为, 进行心理干预与护理。

1.2.1 一般性心理治疗,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耐心反复倾听患者提出的问题, 从中收集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资料, 对其健康进行评估。根据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心理健康治疗措施。

1.2.2 采取积极的语言应用, 对待患者和蔼可亲

语言诚恳, 对患者紧张心理进行排解、疏导和安抚,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使其正确对待手术。理解尊重她们, 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 增加其信任感, 安全感。使患者心情放松, 缓解焦虑和压抑的情绪, 易于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手术。

1.2.3 认知疗法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找出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观念, 有计划的告知病情, 介绍手术相关的医疗知识和信息, 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能够进行自身调节, 自我对话, 引导她们接受现实及对疾病的认识。包括应用何种麻醉方式, 术前必要准备, 手术的特点, 注意事项, 预期效果, 术后恢复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调动术后自身控制能力,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实施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 注意个体化和认识能力的实质性转化, 达到预期的心理效果。护理人员需注意自身形象, 贴近病人感情实施术前人文关怀, 对待病人热情亲切、细致、体贴、关怀周到, 使患者觉得可信可亲。医护人员娴熟技术, 严谨工作作风, 使病人感到可敬安全, 自然的放下包袱, 觉得手术对自己是很安全的。才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良好食欲和良好的睡眠, 保持和医护人员配合良好, 使手术得以安全顺利进行, 通过心理护理达到战胜疾病的目标。

2 结果

(1) 由于术前患者出现焦虑情绪, 可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者25例, 占25%, 心率加快者63例, 占63%, 术前情绪不安者81例, 占81%。

(2) 引起术前焦虑的原因:100例患者引起不同程度焦虑的是因为担心术中, 术后切口疼痛6.5%, 担心手术意外2%, 术后性格改变的21%, 恐惧手术88%, 担心肿瘤为恶性30%。

3 讨论

焦虑作为个体或集体在对一个模糊的非特异的威胁作出反应时, 所经受的不适感和自主神经激活状态, 可由各种因素引起, 对于这些因素产生的焦虑, 术前可通过提供有关病人的治疗信息及有关病人情况等环境信息支持,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环境调整, 使患者的认知、感受、情绪和行为得以改变, 焦虑得以缓解或消除。

(1) 产生焦虑的原因分析。患者对手术的认知不足, 术前对病情病因缺乏了解, 担心手术过程中发生麻醉意外, 术中大出血, 术中术后切口疼痛及术后预期效果不理想, 这些都是很强的应激源, 带给患者很大的压力。产生焦虑和恐惧。

(2) 患者对医学知识缺乏, 不了解与手术相关的生理解剖知识, 担心术后并发症及对自身的损伤, 担心子宫肌瘤保留卵巢手术会改变女性特征, 术后性格发生改变, 性功能改变, 是否影响夫妻生活。对子宫切除或卵巢术后造成内分泌失调, 是否引起过早衰老、发胖、加之女性生理的特殊性及性知识的神秘感, 导致心理压力增大。

(3) 担心肌瘤性质是否恶性, 疾病不能根治, 手术资金承担问题, 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 产生心理压力, 焦虑。

总之, 根据妇科手术前患者不同的心理变化及要求, 护理人员应积极有效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降低患者心理压力、焦虑程度, 增强其认识能力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 能起到药物难以替代的作用。对今后生活质量是否影响可直接告知。例如, 子宫切除术后保留卵巢不会改变女性特征, 不会降低性生活质量, 告知其卵巢是维持女性特征的重要器官, 不会影响家庭夫妻关系。使患者尽快轻松的接受手术, 视为术前精神用药, 使其顺利度过手术难关。在实施心理护理、心理干预过程中心理护理作为新的医疗模式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护理的实施应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 以全新的形象, 全新的护理理念, 全新的护理技术, 提高术前焦虑心理的护理质量。只有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 才能达到预期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效果, 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建英.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 2009, 15 (31) :106.

[2]罗姝.妇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20) :22.

癫痫患者的心理健康:关注焦虑症 篇8

压力无处不在,与压力有关的心理问题和焦虑症也在不断增加。无论健康状况如何,人们总会面对压力,但癫痫患者的状况无疑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忧虑。现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因此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1癫痫病与焦虑症的关联

1.1癫痫患者易合并焦虑障碍研究表明,癫痫患者患焦虑症的比例比正常人群高1倍[1]。Kessler[2]等人(2012年)在美国国家共病再调查(NCS-R)的调查结果中提到癫痫患者与焦虑症、行为障碍及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的关联,该研究指出,癫痫症的精神病学共病会加重癫痫患者的负担。

Maroufi[3](2014年)在有关癫痫患者的研究中发现焦虑在癫痫患者中很常见,在这项研究中,焦虑症亚临床及临床症状的出现率分别占全部患者的13%及26%左右。德国在门诊96例癫痫患者的调查中,19例患者被诊断为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l例,特定事物恐惧症6例,惊恐症5例,广泛性焦虑症3例,非特异性焦虑症2例,强迫症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1例)[4]。Vicentic[5]等人(2013年)发现,由于焦虑引起的功能性残疾在颞叶外癫痫患者中的发生率最高,而在全身性癫痫患者中的发生率最低。癫痫患者中焦虑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焦虑还是癫痫患者身体机能恢复程度的一个预测因子。

1.2儿童及青少年癫痫患者中,焦虑症状经常出现Rabin[6]等人(2013年)在有关儿童癫痫患者的研究中发现,癫痫的共病性焦虑症可表现为强迫症、特定对象恐怖症、广场恐怖症、恐慌症、分离焦虑障碍。Jones[7]等人(2014年)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癫痫患者的焦虑是自杀和低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

2癫痫合并焦虑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很多因素会增加癫痫患者对焦虑症的易感性。这些因素可以划分为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及医源性因素。

2.1遗传Kalscheuer[8]等人(2009年)在研究中发现了Xq11染色体上中断collybistin基因及18q11染色体上另一个中断点的染色体平衡易位与癫痫症、焦虑症、攻击性及智力迟钝的关系。

2.2癫痫病与焦虑症有共同的解剖基础尽管癫痫或焦虑累及脑内多个结构,仅杏仁核、海马对癫痫和焦虑同时起到了重要的神经生理作用。杏仁核在内侧颞叶癫痫发作中是一个关键结构,在恐惧体验和自主神经及内分泌(通过下丘脑)反应中也起决定性的作用,产生一系列的惊恐症状表现。杏仁核至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传出通路主要涉及回避行为,尤其是惊恐反应。海马在重现惊恐方面起重要作用。焦虑症的重要假说之一是惊恐环路的活化,降低杏仁核和海马神经元的过度传出可理论上改善临床症状。这个机制和癫痫神经元的过度放电有许多相似之处,亦可解释苯二氮卓类和部分抗癫痫药的抗焦虑作用。

2.3癫痫病与焦虑症有共同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对动物和人的研究支持癫痫和焦虑具有共同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包括神经递质系统GABA和5-羟色胺的异常[9]。在内侧颞叶癫痫合并严重焦虑症患者的PET显像研究中,分别在海马及其联络边缘叶和齿状回发现5-羟色胺1A受体的减少[10]。5-羟色胺失调在癫痫患者中很常见,作为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负责情感调节,因而这种失调会导致焦虑。GA-BA在焦虑和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众所周知GABA激动剂苯二氮卓类药物同时具有抗癫痫和抗焦虑作用,而GABA拮抗剂氟马西尼可诱发惊恐症患者的惊恐症状发作。

2.4社会心理学因素儿童患者,甚至成人患者,常常会害怕和担心癫痫的发作,而这可能导致焦虑症状的发生。在癫痫发作过程中,患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也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做出相应的行为,缺少有效应付癫痫症的技巧,这也可能引发焦虑反应。2.5医源性因素某些抗癫痫治疗及癫痫手术后遗症亦可导致焦虑障碍。

3癫痫患者合并焦虑障碍的临床特点

癫痫患者的焦虑障碍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癫痫患者的焦虑发作有一个共同的临床特点,即与痫性发作的时间相关性,它们可能在痫性发作之前或之后发生,也可以在发作时或发作间期出现。

3.1痫性发作前焦虑1/3的部分性发作尤其是泛化全面性发作的患者在一次痫性发作数小时到数天前可产生焦虑情绪或烦躁不安,伴随着癫痫的发作停止而结束,也有可能持续到癫痫发作后数小时或数天,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先兆焦虑症状是否是癫痫发作的亚临床部分,但是这些先兆焦虑症状导致患者的惊厥域下降。

3.2痫性发作时焦虑焦虑可能与癫痫发作同时出现,有文献报道大约为10%,并且与致痫灶部位无关。

3.3痫性发作后焦虑2014年,美国Rush癫痫研究中心系统地调查了100例药物控制不佳的部分性发作的癫痫患者,在前3个月内超过50%痫性发作后期的症状被详细记录,将发作后期定义为痫性发作后72h内,结果43例患者发作后期出现焦虑症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4h[11]。

3.4发作间期焦虑Kanner[12]研究表明癫痫发作间期出现焦虑障碍最常见,大约为70%,特别是严重或发作频繁的患者。发作间期焦虑可分为:(1)直接与癫痫相关,如担心下次癫痫发作,由于对癫痫误解或缺乏了解而产生的焦虑;(2)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引起的焦虑,见于将AEDs改为抗焦虑作用较弱的AEDs,或将具有抗焦虑成分的AEDs(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拉莫三嗪)减量或停药引起;(3)类似CCMD-3所述的焦虑障碍,如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虽然已认识到焦虑是癫痫患者症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筛查量表且焦虑常和其他情绪障碍相伴,因此焦虑障碍仍未得到合适的诊断及有效治疗。为了全面认识癫痫患者的焦虑,临床神经科医生可以使用广泛性焦虑障碍-7的简短调查问卷筛查最常见的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7的优点是不包含躯体症状的选项,因此可避免与AEDs不良反应产生混淆。

4对癫痫患者焦虑症的治疗

对癫痫患者焦虑症的治疗往往是一项挑战,因为有些治疗焦虑症的药物会降低癫痫发作的阈值或影响抗癫痫药物的代谢(通过酶系统),从而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目前对癫痫患者焦虑的治疗仍缺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证据,但可以将符合循证医学证据的焦虑治疗适用于癫痫患者。考虑到癫痫患者的具体需求,治疗手段多依赖于个体化的经验治疗,即对癫痫患者的焦虑进行对症治疗。因此需考虑这些症状是否为癫痫发作间期的焦虑、围癫痫发作期的焦虑、因AEDs治疗或是对癫痫误解造成的焦虑。对围癫痫发作期焦虑的治疗主要是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但缺乏直接疗效的循证医学依据。对癫痫误解造成的焦虑可通过教育干预。对癫痫发作间期焦虑症状的处理是治疗的重点,治疗原则同CCMD-3的焦虑治疗。但对于最常见的广泛性焦虑症,有研究认为急性期和维持期均应首选γ-氨基丁酸(GABA)类似物普瑞巴林(考虑到普瑞巴林同时具有抗癫痫和抗焦虑作用)[13]。

选择性SSRI是治疗癫痫合并焦虑症的备选药物,因为它对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较小,而不像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及安非他酮那样会降低癫痫发作的阈值。在SSRI药物中,舍曲林、帕罗西汀甚至依他普仑都是比较安全的[14]。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SNRI)用于治疗癫痫与焦虑的共病也比较安全,但是,长期使用这些抗抑郁药物对癫痫发作成因的影响仍然未知。此外,研究表明,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对治疗癫痫患者的焦虑症有积极作用[15]。

临床发现癫痫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以后,焦虑障碍并非全部都能治愈。癫痫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痊愈率约为60%,如果之后不再维持治疗,约半数以上患者在未来5年内复发。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在最近的一项试验性研究中,Blocher[16]等人(2013年)评估了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儿童癫痫患者焦虑症的可行性,并发现这种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由于焦虑和癫痫同时发生会增加自杀的风险,医生应充分认识这种风险并采取适当的介入措施预防自杀的发生。无论是在急性发作期还是持续期,建议治疗焦虑症联合使用药物与心理疗法(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14]。

癫痫患者的焦虑症往往不能被正确诊断,因而不能接受适当的治疗。癫痫患者的焦虑症会导致较低的生活质量。在儿童癫痫患者中识别焦虑症始终是一项挑战。焦虑被视为癫痫患者较低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及时识别并适当治疗癫痫患者的焦虑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治疗癫痫的医生有必要了解癫痫症所伴随的共病性精神疾病,并能够识别共病性焦虑症。在这种情况下,与心理医生联系是一种有益的做法。在某些癫痫患者中,抗癫痫治疗会导致焦虑障碍,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抗癫痫药物必须停用,而应当在综合评估风险和好处后选择适当的抗癫痫药物。很多患者缺少有效应付癫痫症的技巧,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方面也需要有所改进。

摘要:癫痫患者患焦虑症的比例比正常人群高。癫痫患者的焦虑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很多因素会增加癫痫患者对焦虑症的易感性。这些因素包括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及医源性因素。焦虑可能在痫性发作之前或之后发生,也可以在发作时或发作间期出现。在儿童及青少年癫痫患者中,焦虑症状亦经常出现。γ-氨基丁酸(GABA)类似物普瑞巴林是治疗癫痫合并广泛性焦虑症的有效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也是治疗癫痫患者焦虑症的备选药物。

患者心理焦虑 篇9

【关键词】 脑血管病焦虑症;发病机理;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223-01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中风或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现代抢救水平的提高,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其致残率高,不仅使患者躯体致残,也易导致情感障碍,现在脑血管意外患者出现焦虑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焦虑症患者有明显自我评价偏差,担心、低自尊,自我不和谐等特点,这是导致病情反复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使焦虑症患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长,心理护理有重要作用。现将脑血管意外焦虑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发病机理

目前脑血管意外中的焦虑症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大脑边缘系统、额叶发生病变的病人较容易发生焦虑、重度焦虑者卒中部位发生在额叶占72.7%,中度焦虑发生在边缘系统占44.4%[1]。另外脑血管意外患者家庭经济情况、社会支持、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就业能力的改变等均可使患者的心理平衡失调,从而导致焦虑的发生,所以心理社会因素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发展以及心理干预有很大关系。

2 各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脑血管意外急性期、康复期及后遗症期均可发生焦虑、well等[2]研究显示,脑血管意外后焦虑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6.9%,于艳馥等[3]研究显示,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焦虑症的发病率为40%,何建阳等[4]研究显示,脑血管意外后病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高达66.9%,Anne等[5]研究显示,脑血管意外后焦虑发生在20%-40%,由于病人来源、评定时间、评定方法不尽一致,其结论有较大的差异,有报道低者18%,高者62%。

2.1 急性期

2.1.1 心理特点 脑血管意外起病急骤,对自身、家庭皆为突发事件,患者没有足够思想准备,同时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不知道疾病的特点和预后,致使多数患者对死亡、躯体瘫痪过度恐惧而焦虑不安,且患者初入院,由于对环境、医务人员的不熟悉,对现有治疗抱有怀疑态度,不能有效配合治疗。

2.1.2 心理护理 护士应以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行为去了解、熟悉病人,掌握病人病前的适应能力、性格、人格,以便制订并实施心理护理。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病人因不了解病情和预后,常表现为焦虑,慌乱甚至恐惧,此时鼓励病人面对现实,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防止和减少继发运动障碍,避免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能尽快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同时鼓励患者家属陪练,获得家属的关心和支持,从而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结。

2.2 恢复期

2.2.1 心理特点 由于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的恢复速度比较快,许多患者容易盲目乐观,期望值过高,但由于急性期进入恢复期后因急于求成而逐渐失望、悲观、焦虑抑郁。

2.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以关心、体贴、支持的态度与患者接触,酌情惊醒心理疏导,耐心解释病情,宣教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对疾病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多鼓励患者,多组织集体活动,并请疗效显著的患者现身说教来鼓励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与治疗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6]

2.3 后遗症期

2.3.1 心理特点 由于脑血管意外易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大小便失禁者,且进入后遗症期,康复速度比恢复期还慢,患者情绪会高度消沉,对疾病失去信心,甚至放弃治疗。同时患者由于长时间承受情绪的折磨,性情大变,表现为急躁、易怒,患者躯体的瘫痪、就业能力的丧失,昂贵的住院医疗费用,患者惧怕拖累子女,常出现自卑、无用、甚至出现厌世情绪等。

2.3.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急躁,不厌烦,细心护理,帮助患者改变这种消极的心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继续坚持康复训练,并教会患者一些生活自理的小技巧,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依赖,在护理工作中多观察及多巡视,尤其注意善于从患者的言语、行为中发现他们的异常,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少危险因素,防止自杀。

3 小结与愿望

对脑血管意外焦虑病人的心理干预,培养他们新的自我认知模式,树立新的客观疾病观念。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脑血管意外病人后遗症的降低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在与医护人员长期互动交流中增强信心,从而适应和回归社会,患者在自我和谐及自尊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变,同时也增加治疗的依从性。[7]

参考文献

[1] 谢静.脑卒中后焦虑障碍与卒中部位的关系(附32例临床分析)[J].临床研究,2008,23(4):538-539.

[2] Wells KB,Golding JM,Burnham MA.Psychiatris Disorders in a sample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With and Withoat chronic medical comdition[J].Am J Psychiatry,1998,145:976-978.

[3] 于艳馥,王艳辉,唐希存.脑卒中后伴焦虑障碍36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4):538-539.

[4] 何建阳,徐艳,江文仙.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调查及心理干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6):815.

[5] 张伯全,包锦卿,王庚鑫,等.脑卒中后焦虑及心理干预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15-418.

[6] 贾海燕.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康复医学杂志,1999,14(2):85.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篇10

2006~2008年我院收住焦虑症患者50例, 其中, 女30例, 男20例;年龄24~55岁, 平均 (42±2) 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8例, 高中文化程度29例, 高中以下文化程度3例。

1.2方法

采用焦虑量表 (SAS) 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2 患者心理特点及分析

2.1 患者心理特点

焦虑症患者大都存在以下一种或几种心理特点:

2.1.1 缺乏安定、自控感

患者常会因轻微的刺激而产生较强的反应, 如普通的电话铃声, 门口闪过的一个人影都会使患者大惊失色, 情绪极不稳定, 稍有拂逆就会烦躁、生气, 甚至勃然大怒。

2.1.2 生活压力、沉重感

患者常感到生活沉重, 压力太大, 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是出于个人意愿和兴趣, 只是为了不被社会主流淘汰, 为了占有名利和地位。特别是在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中, 这种被动的应付, 决定了不会有好的效果, 而这不好的效果又会使患者产生焦虑、胆怯心理, 使患者在下一次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之前就心事重重, 产生预期性焦虑, 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2.1.3 焦灼、紧迫感

患者常有火烧眉毛的感觉, 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觉得许多事情都到了非办不可的地步而自己又无精力、无能力去完成, 心情过度紧张而得不到缓解, 休息时惦记着要做的事情而不能有效地放松, 工作时因过分焦虑而影响部分患者常常怀疑自己得了某种不治之症而且坚信不移。

2.1.6 不成熟的心理防御

焦虑症患者在焦虑发作的时候, 正是其内心冲突无法继续压抑、有释放的强烈愿望之时, 因此会采取投射、抱怨、幻想和分裂的防御方式。

2.2 分析

焦虑实际上是一种过度紧张的心理, 及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 它是由于一种过度紧张的心理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而形成的精神障碍。紧张和松弛, 本来就是一种截然相反的心理过程, 长期持续的紧张状态可造成诸如焦虑症等的精神障碍, 长期持续的松弛状态也不是正常的生活状态。当生活中遇到需要做的事情或克服的困难的时候, 人们会调动潜在的力量也就是适度的紧张, 去应对目前的情况, 当然, 紧张的程度还取决于问题的难易程度, 比如一个普通的感冒, 就没有必要如临大敌, 调动一切的能量紧张起来。总之, 随时、随事处于适度的紧张或松弛状态, 这就是正常、有效的自我调节, 而焦虑症患者正是这种功能出现了障碍。这类患者性格中往往有胆小、谨慎、爱面子、虚荣或自卑的一面。他们谨小慎微, 唯恐自己哪句话、哪件事得罪了谁、招来白眼或责备, 伤了面子。因此, 他们说话做事都违心、努力地去迎合别人, 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微妙、复杂, 人生观、价值观评判标准呈现出多元化。所以, 纵使千般小心、万般谨慎, 对某一个人也不可能众口一词地说好, 往往是讨好了这个又得罪了那个。这时, 患者就会不知所措, 心理冲突也就出现了, 紧张、焦虑也就开始了。生活不是真空, 如果这些负性性格因素一直伴随着某人, 紧张、焦虑也就会随之而来。

3 护理对策

3.1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自控”观, 减轻依赖心理反应

患者住院后, 由于社会角色发生转变, 其社会行为也随之改变。他们减少了健康时的社会义务, 又可享受患者的特殊权力和劳保待遇, 加之经常注意自身的细微变化, 过分担心个人健康以及常伴有明显的内心冲突, 使其依赖性增强。这时, 他们的爱心和归属感增强, 希望得到医护人员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否则会产生孤独、自怜等消极情绪, 不利于康复。因此, 启发患者对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对所患疾病的正确认识, 使其主动参与改变自身的病理状态, 学习合理的应激方法, 增强自信, 从而建立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 减轻依赖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持Rogers的观念, 以真挚、尊重、同感的态度对待和尊重患者, 并设身处地地理解患者, 使其感到医院、医务人员是可以信赖的。在此基础上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自控”观, 不迁就他们的依赖心理, 尽量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自理[3]。

3.2 采用“认识领悟”方法, 消除猜疑心理反应

猜疑、不习惯心理反应及角色冲突, 在不同类型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 这与其临床特征有关。癔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是发生意识改变状态或感觉和运动功能脱失 (有临床症状而无相应的体征) 现象;焦虑性障碍的突出特征是在缺乏或没有充足的客观原因时产生紧张不安或恐惧的内心体验并有相应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其他类别神经症临床特点则表现较复杂, 疑病、抑郁或易兴奋、疲劳等。而患者的猜疑心理大都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 由于缺乏根据而引起对某些人或事无端的猜疑, 因此, 表现出不安, 难以适应环境。对此类患者应指导其改变原来的认识结构, 解除歪曲的想法而代之以面对客观现实的思维方法, 从而改变其行为。给予患者同情、鼓励、保证以及解释其疾病症状[4]。在病区内开设阅览室、提供有关疾病的书籍供患者阅读, 让恢复期患者现身说法, 并要求患者对他所猜疑的人和事做调查, 以使其自我察觉、自我探索、自我认识, 使之否定自我病态行为模式并接受新的体验, 循序渐进, 达到减轻或消除猜疑的目的。

3.3 区别不同个性特点进行护理

不同个性倾向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反应, 除猜疑心理反应差异有显著性外, 其余差异无显著性。其原因与患者有强烈的求治心理、生活环境改变后不适应和患者之间的相互情感交流的影响等有关。对此,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人际 (护患、病患) 关系和休养环境, 尽量减少不良的心理刺激, 使其尽快适应环境, 发挥药物效应。应当指出的是, 不同个性的患者猜疑心理不同, 这与其个性特点有关, 如内向不稳定型患者多具有犹豫不决、喜思考、注意力集中、胆小怕事等特点, 认为自己病情很严重, 对医护人员的解释将信将疑, 而表现出疑窦丛生、不安等。因此, 应了解和掌握不同患者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以及与疾病相关的重大生活事件, 在此基础上, 多与其沟通、交流, 给予心理支持及疏导, 对暗示性强的患者多给予良性的心理暗示。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需要和兴趣将为成功地进行心理护理打下基础。总之, 护理人员应着眼于神经症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需要, 以医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 以最佳的护理行为去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5]。

3.4 安置患者于安静舒适的病房

避免与精神症状丰富的患者同居一室, 特别是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 避开一切激惹患者的因素, 以免加重其焦虑情绪。关心、体贴患者, 对患者因焦虑而产生的痛苦体验表示出理解和同情, 尽可能满足患者一切不超出原则的要求, 建立良好的值得信任的护患关系, 为提高患者对以后心理护理的依从性打下基础。护理人员自身应具备热情、爽朗、善良、宽容的性格, 并以这种胸怀去对待患者、家属及身边的每一个人;热爱生活, 朝气蓬勃, 以自身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患者。对患者进行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宣教, 使其客观地认识疾病,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帮助患者认识自身性格与疾病的关系, 尝试并努力战胜自己, 鼓励患者在人际交往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 有效地改变自我。护士对患者在此方面取得的哪怕是点滴进步, 也应适时予以肯定, 以激励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焦虑症患者50例, 进行心理护理分析, 用SAS、SCL量表于护理前和护理后进行测评。结果:焦虑症患者大都存在以下一种或几种心理特点, 如缺乏自控感, 生活沉重感, 焦灼、紧迫感, 效率下降感, 心理防御不成熟等。结论:心理护理可缓解焦虑症患者的情绪。

关键词:神经症,焦虑症,心理护理,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祖承.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59.

[2]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667-668, 680.

[3]曾慧.心理与精神护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4]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42, 145.

上一篇:一喷三防下一篇:民族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