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

2024-10-03

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精选9篇)

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 篇1

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党最基本的组织单元, 是党联系群众的直接平台, 也是党建工作的最前沿。基层党组织分布广泛, 在各行各业的战线上, 在各级人民政府, 在各个政治组织、群团组织中。基层党组织是人民群众监督我党执政能力的第一平台, 也是党员服务群众的窗口。因此, 搞好基层党建工作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具有重要意义, 是关系到我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环节。

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毛泽东同志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提出了著名的基层党建理论。他提出“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具有不同的地位”, 而“不同地位的基层党组织又具有不同的作用”, 并且强调“基层党支部应建在连上”。这些理论的提出虽然是在战争年代, 但其从“实践出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直至今天仍然适用。

一、扎根基层, 发挥不同党组织的作用

我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服务群众原则。作为基层党组织, 是党直接联系群众的枢纽, 服务好群众, 是党赢得群众依赖与支持的重要途径。毛泽东基层建党理论中特别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具有不同的地位”, 而“不同地位的基层党组织又具有不同的作用”的观点, 这是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刻认识,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基层党建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没有变。即使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不同企业所有制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而私有制企业、合资企业中也纷纷建立了基层党支部。在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下, 党支部无处不在, 上至省市县级人民政府, 包括政府部门及下属企事业单位, 甚至已细化到街道、村、居委会, 甚至居民楼, 使党支部切实深入基层, 使党员干部确实深入“到群众中去”。

在基层党建工作中, 还要根据不同基层党组织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的社会地位,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 根据基层党支部的社会影响力和所能调用的社会资源, 设立不同的党建项目, 紧抓项目落地工程, 以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区域化优势, 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务。

一是通过项目来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除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外, 还加强社区等最基层党组织的“共驻共建”工作格局。在居民委员会、居民楼宇内建立党支部, 使之成为社区、街道、村一级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延伸, 以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同时选取年轻化的党员干部队伍, 主动吸纳年轻业务骨干加入党组织, 以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梯队建设, 使党建工作向年轻化、群众化发展, 以增强党组织的年轻活力。

二是通过书记项目完善党建工作的“一把手负责制”。鼓励基层党组织创建党建工作品牌项目, 并由“一把手”亲自挂帅, 以便于调动区域内的社会资源, 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力量, 与党组织一道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党组织也通过与社会组织的沟通交流, 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在推行“一把手负责制”的过程中, 也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能力锻炼, 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品牌化, 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将党建项目落到实处。

二、服务群众, 需求推动党建工作创新

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支部建在连上”。虽然这个观点产生于战争时期, 正是我党在提高红军战斗力、加强部队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的关键时期, 也是部队建设转型的重要时期。而今天, 我国同样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也正是亟需党建工作转型创新的时期。根据我党历来党建工作的经验, 越是转型的关键时刻, 越需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以使我党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上向前发展, 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紧密而直接, 甚至基层党员干部多采取面对面的形式为人民群众服务, 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己任, 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以促进基层党组织迅速提升为人民服务能力。

首先, 从居民反映的问题出发, 从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寻找切入点。如作为社区一级的基层党组织, 在发现居民小区内出现汽车乱停乱放现象, 并导致小区内交通阻塞, 为居民出行带来很多不便。即可由小区党组织牵头, 与物业公司联合, 发动群众监督、停车位管理等措施;同时还可以小区党支部名义公开吸纳小区内党员干部为党支部委员, 成立小区内停车位管理的书记项目, 以便吸纳社会力量介入, 对小区停车位进行综合治理。其次, 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 以丰富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发展, 需要结合区域内的社会资源, 以及基层党组织所能调用的社会资源, 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党建工作。这正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不同党组织发挥不同作用”的基层党建理论思想。作为信息化时代,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如文化娱乐需求、体育运动需求, 等等, 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主流思想。哪一个基层党组织能够紧扣人民群众的需求, 能够运用好手中的社会资源, 就能跟上时代发展, 搞活区域内的党建工作。如有些基层党组织根据居民需求, 建立了“现代舞学习班”“交谊舞学习班”“书法学习班”等老年培训项目, 传播知识在其次, 重点在于丰富老年群体的业余生活, 使党建工作深入人民群众中间。

三、与时俱进, 打造多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毛泽东同志在基层党建工作理论中还提到了“不同历史时期基层党组织的任务也不同”的观点, 就是要求不同党组织在推动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状况。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来看, 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与时俱进”。在战争年代, 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点大于传播党的先进思想, 吸纳广大人民群众向党组织靠拢, 团结社会各界力量, 为我党最终取得革命胜利而聚集力量。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基层党建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平台, 使党建工作始终走在社会前沿, 既是人民群众了解党组织的窗口, 也是党引领大众舆论、激发社会舆论正能量的重要平台。

在新形势下, 很多基层党组织建立了多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一是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党建工作信息。新媒体包括网络论坛、博客、企业微信公众平台等借助网络和手机移动平台实现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往党建工作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感, 特别是普通人民群众对党建工作并不关心, 导致党建工作在推行中屡遇阻力, 甚至得不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在碎片化阅读时代, 很多基层党组织也构建了自有新媒体平台, 及时、准确地发布党建工作信息, 如老年大学、群众文化娱乐、社区医疗、社区生活服务等信息, 甚至包括社区党员大会、党务工作成绩等信息, 以增加人民群众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响应。

二是针对老年群体、少儿群体, 打造多社区生活服务体系。不同基层党组织应当结合区域内的社会资源, 发挥不同的作用,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当前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以及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一些新需求, 基层党组织可建立以老年群体和少儿群体为服务对象的生活服务体系, 增强社区义诊、社区文化活动、社区食堂等生活服务项目的建设, 以使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践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不同地位基层党组织具有不同作用”的基层党建工作理论思想。

四、树立典型, 构建学习成长型党员队伍

党员队伍建设是我党永葆青春的源泉。无论任何历史时期、任何时代背景下, 党员队伍建设都是党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点, 是我党永葆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武器。毛泽东同志在基层党建工作理论中还特别强调了党员队伍的建设, 并提出加强党员质量、提高思想觉悟的观点。在当前新环境下, 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个别党员违反了党规党纪, 出现了一些经济问题, 归根结底是对自身的思想觉悟要求不高, 疏忽了培养学习型党员的重要性。尤其在基层党建工作中, 对党员自身能力和思想意识的培养极其重要。

一是树立典型, 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为扩大党员干部的影响力, 以点带面地推动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 可采取“党员志愿者与专业社工”联动的模式。比如在环保主题活动的义务宣传中, 由环保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社工负责向广大居民普及环保专业知识, 而基层党组织还可组织区域内的退休党员干部作为党员志愿者协调环保专业人士进行宣传, 以扩大宣传面, 带动更多民众加入环保公益活动行列, 使社会环境保护工作扩大覆盖面。同时, 还可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 由上一级党组织定期对下一级党组织中工作突出的集体或个人进行表彰, 树立典型, 以鼓励其他党组织向其学习, 通过榜样效应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发展。

二是构建学习型党员队伍, 保障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在新环境、新形势下, 我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党员队伍需要高素质、高思想觉悟的人才, 而这样的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 而是在日常管理的一点一滴中磨炼出来的。作为最基层的党组织, 对于广大社会党员、退休党员具有管理职责。定期推出党课、举办党员学习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另外结合党代表大会、党的新动态、新精神举办专题学习讲座, 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学一做”观点就是极好的党员学习与研究课题, 也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基层党建的意义尤为重大。怎样创新、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呢?还需要回归本原, 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基层党建理论, 从为人民服务实践工作的点滴入手, 在平凡的工作中寻找与时俱进的创新亮点, 积极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 与时代接轨, 融入时代的潮流中去, 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切实深入人民群众当中, 使基层党建工作紧跟时代步伐,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构建和谐、服务、进步的基层党组织。

摘要: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是时代玉成的产物, 是我党基层建设的灵魂。它随着时代变迁而与时俱进, 是我党应对不断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构建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方针。在信息化时代, 在社会主义转型的关键时刻, 不同的基层党组织具有不同的地位并发挥不同的作用, “实践出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与时俱进”等重要理论思想, 仍然是指导党建工作创新提升的明灯。

关键词: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罗争玉, 李屏南.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研究[J].湖湘论坛, 2002, 15 (01) :7-9.

[2]石国建.浅析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创新[J].办公室业务, 2015 (10) :134-135.

[3]郭壮.简析新时期党建工作任务与方法的创新[J].才智, 2015 (01) :67-68.

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 篇2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6.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7.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作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重大一个是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中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第一,江泽民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局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就是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江泽民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第三,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公有制在现实中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即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

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其新型性在于:它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性相协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业化,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总之,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的科技成果改造、提升、发国民经济的过程,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重要意义在于:第一,中国能够较快地基本实现工业化,这将使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共享工业化成果,极大程度遏制南北差距拉大;第二,将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第三,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对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从而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权益作出贡献,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又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7.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这是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第一,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第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显著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突破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障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三,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1、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3、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 篇3

一、毛泽东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坚持群众路线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直接阐述了党的三大作风, 即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批评与自我批判的作风。此中, 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既是我党宗旨的体现, 又反映了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历史和现实都在证明, 紧密联系人民群众, 是中国共产党时刻领先的保障, 是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后盾。

以下两个方面是毛泽东“联系群众”党建思想的主要表现。一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的问题, 指出党只有注意、解决并且满足了群众的需要的时候, 党才真正成为组织群众生活的政党, 党的周围才会有群众萦绕, 党也会得到真诚的拥护。其次, 他指出“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1]是获得群众支持的重要方法, 强调为加强党与群众的关系, 需要采取更适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工作方法。要用人民的语言, 用人民理解的方式跟人民交流。只有用人民的语言和方式同人民交流, 人民才能懂得党的关怀, 党才能更好的领导人民。此外, 毛泽东还十分注意军队与人民群众相处的问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说话和气”“买卖公平”[2], 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这些纪律, 这对人民军队获得人民支持有重大推动。

( 二) 坚持任人唯贤

“任人唯贤”是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干部政策。任人唯贤, 是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的保障。任人唯贤才能将这些干部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 使其更多的发光发热, 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奉献出更多的能力。毛泽东还更深入地阐释了“贤”的内涵。贤是能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 能自力解决问题, 有得力的工作能力, 在困难中不摆荡, 具有自己的政治主张, 披肝沥胆地为党、为民族、为国家奋斗。

此外, 毛泽东还指出了党的干部不能沾染妄自尊大的宗派主义、个人英雄主义、风头主义、懒怠和自私自利的作风。

( 三) 坚定理想信念

毛泽东关于理想信念的思想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坚信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经济等基础上总结而成, 形成的关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思想体系, 即共产主义。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奋斗目标是共产主义, 那么所有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以及最终奋斗目标也当是共产主义。毛泽东不止一次要求党员干部学习进修马克思主义, 确确实实地认识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和灵魂。在即将战胜日本法西斯前夕的党的七大上, 毛泽东就直接说到“我们的将来纲领或者最高纲领, 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去的”。[3]

第二, 深信中国革命必胜。中国共产党在二大就提出了最低纲领, 建设国内和平; 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独立; 统一中国为独立的民主共和国。并且在随后的几十年里, 不管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 还是身处艰难的环境下都矢志不渝的坚持着这一信念。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这不是天方夜谭, 而是根据各种革命和反革命的势力进展趋向对比而出的结果。

二、从毛泽东党建思想看今日全面从严治党

( 一) 坚持毛泽东“联系群众”党建思想

一个政党的党性和宗旨的外化就是这个政党的作风即党的作风, 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作风表现。在党执政90 多年来, 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和官僚主义开始突显。习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是一项恒久的工作, 要求转变作风的建设要逐步推进、永不停歇。

要转变作风, 关键在于维持同群众的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已经说明, 中国共产党是属于中国工人阶级的, 是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在平稳发展党的建设的历程中, 必需时刻维持同群众的亲密联系。联系群众就要思人民群众所思, 念人民群众所念, 再想方设法的满足群众的各种需求, 只有设身处地的为群众考虑并且做事落到实处, 群众才会感触到党的体贴与关怀, 进而能进一步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结, 从而实现两者的心连心、手牵手。

( 二) 坚持毛泽东“任人唯贤”党建思想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关键在党, 关键在人。”[4]党是关键, 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的关键领袖地位。人是关键, 在于干部队伍的素质问题。

正如斯大林曾说过的, “干部决定一切”[5]。新时期以来, 由于国际国内情势风谲云诡, 党内在考察干部、使用干部和选拔干部上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解决复杂问题能力、鼓励科学发展不够, 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 某些部门和地方选拔人才公信力不足。如此, 培养和挑选党和人民的好干部, 就成了当下党建工作的要点。在这个问题上, 毛泽东关于识别干部和选用干部的论述, 为今天准确考察干部、正确选用干部提供了科学方法, 指明了方向。任人唯贤, 挑选德才兼备的优秀的领导干部, 考察的标准是: 对马克思主义的热诚信仰, 有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 工作上积极肯干并且有成效, 万事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先。

( 三) 坚持毛泽东“共产主义信念”党建思想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 就将共产主义视作党的精神支柱和最终目标。正因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反复重申信仰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比作是共产党人“钙”, 这个“钙”存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中, 只要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党在精神上就能支撑起一片共产主义的天地。共产党人生存壮大的根蒂就是不断坚定理想信念, 永远恪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少数党员, 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 历经万难成立了新中国,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长, 成为怀抱8200 万党员的全球第一大党。是什么让星星之火燎原? 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热诚信仰! 是对实现社会主义坚韧不拔的信念! 在每个历史时期, 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牺牲的时候, 他们的没有考虑个人的生死, 考虑的只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在新时期, 在面临更为艰难的考验时候, 精神追求更应该被中国共产党员坚守。贯彻始终的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 在面对大是大非时, 面对政治性的挑衅时, 大意凌然的站出来守卫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言而总之, 在党的工作中, 党的建设是一项需要时时抓紧的关键工作。毛泽东思想中包含了一揽子关于党的建设的珍贵财产, 在现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面对时势的不断变化, 我们应该站着先贤人的肩膀上, 脚踏实地, 深刻实践全面从严治党。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笔珍贵的资源, 其中许多理论对当今还有重大启示。十八大以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 其中全面从严治党是新历史时期党的自身建设上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就要使党员干部紧密联系群众、选拔干部任人唯贤以及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毛泽东,党建思想,全面从严治党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3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24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059.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411.

毛泽东的工业化理论 篇4

三、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创新与历史局限

由于毛泽东努力将苏联的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且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探索,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非常值得今天来认真总结和吸取。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伟大贡献。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亦即工业化的速度,是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特点,也是其30年代的成功之处。建国以后,毛泽东曾经提出要学习苏联经验,将苏联的工业化速度作为中国的榜样。八大前后,在对待经济发展速度方面,基于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估计,认为生产关系问题已经解决,加上国际压力和国内人民要求,毛泽东对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产生了过于乐观的估计(当然,这也与我们的信息体系不健全有很大关系),忽视了周恩来、陈云等等提出的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和四大平衡理论,追求经济以“过高”速度增长,并引发了“大跃进”,1961年以后,毛泽东又总结了过去十几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农轻重关系、经济发展速度等问题上都有所创新。总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针对苏联模式的弊病,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了不少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思想,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从三个方面叙述有关工业化理论的探索。

(1)针对苏联提出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提出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是以列宁和斯大林在十月革命成功后,为快速完成苏联工业化任务而提出的思想和政策,由于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上都发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普遍面临着工业化的任务,因此以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理论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共识。对此,毛泽东通过对苏联和自己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反思,对工业化过程中如何协调发展农、轻、重产业提出了新的思想。

在对待农轻重关系方面,虽然优先发展重工业对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至关重要,当时的产业结构也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但是党针对苏联过分长期强调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弊病和几年来的实践,提出了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方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的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

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17] 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谈农业重要性时说:“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要搞好工业化,就应当这样做。”[18]同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专门论述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这样,看起来工业化的速度似乎慢一些,但实际上不会慢,或者反而可能快一些。”[19]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扩大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又提出:“讲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当然,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问题,毫不动摇。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20]

毛泽东在1959底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期间,又多次阐述了上述思想。应该说,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工农业并举的思想,将农业现代化纳入了工业化范畴来考虑,与当时无论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相比,都是一个较大贡献 在对待积累与消费关系方面,根据苏联工业发展很快但几十年内人民生活提高缓慢的教训。毛泽东提出要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者兼顾。毛泽东特别提出要处理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指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那种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鉴于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我们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21]

1956年11月,陈云在商业部扩大部务会议上也指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22]当时任国家经委主任的薄一波在八大会议上专门就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作了发言,提出了积累与消费二者兼顾的“二三四”比例,即: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约占20%左右,国民收入中国家预算收入约占30%左右,国家预算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约占40%。[23]

这里应该指出一点,即苏联的农业萎缩,主要原因并不是苏共忽视农业和对农业挖的过苦,主要是集体农庄制度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点可以从斯大林以后的几十年间苏联始终没有解决农业问题得到证明。但是当时苏联并没有认识到这点,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认识这点。上述1956年“八大”前后党对工业化道路和理论的探索,应该说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但是,1957年的“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反“反冒进”,使得党内外的政治关系变得很不正常。于是毛泽东提出的经济建设高速度和发挥“两个积极性”思想,则在政治高压和“两本帐”的压力下,演化成一场持续3年之久的“大跃进”。其间产生的全民大办工业和“以钢为纲”的思想和理论,违背了上述思想。

1961年国民经济被迫转入调整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思想。1962年9月,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1963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文件提出我国工业发展的方针是:(1)工业和农业密切结合,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并举。二者的关系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2)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密切结合,发展重工业和发展轻工业密切结合。二者的关系是:重工业是建设的中心,但是,可用多发展一些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3)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密切结合,发展基础工业和发展尖端技术同时并举。二者的关系是:基础工业为为尖端技术创造广泛发展的条件,反之,尖端技术又为基础工业创造提高的条件。文件还指出,所谓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就是要有能力为农业、工业、国防、交通运输业提供成套技术装备的基础工业体系。[24]

(2)针对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提出大中小企业并举、城市和乡村工业共同发展的思想。建国初期,针对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过剩以及城市失业问题严重的状况,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关于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思想。

在以往研究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时,人们对毛泽东提出的工业与农业并举、中央工业与地方工业并举的思想关注较多,实际上,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并举、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并举的思想在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958年成都会议在发展工业问题上,提出了发展中央工业和发展地方工业同时并举的方针。中央认为:由于地方工业同农业有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实行这个方针,就可以更有成效地使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和相互支持;就可以把地方办工业的积极性、人民群众办工业的积极性更广泛、更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必然会加快我国工业化的速度和农业技术改造的速度。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指出:“地方

工业的任务是:为农业服务(这是基本的);为国家大工业服务;为城乡人民生活服务;为出口服务。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是:打破对于工业化的神秘观点,全党办工业,各级办工业,全面规划,加强领导,走群众路线。各省、自治区应该在大力实现农业跃进规划的同时,争取在五年或者七年的时间内,使地方工业的总产值赶上或者超过农业总产值。”中央提出:“各省、市、自治区在制订地方工业发展规划的时候,„„应该包括县、乡、社所办的工业在内,„„县以下办的工业主要应该面向农村,为本县的农业生产服务。„„现在各地县以下工业企业的形式,大体上可分为县营、乡营,合作社(农业社或手工业社)营,县、社或乡、社合营等三种。农业社办的小型工业,以自产自用为主,如农具的修理,农家肥料的加工制造,小量的农产品加工等。”[25]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正式通过社办工业的文件。1958年7月1日,《红旗》第3期发表文章,最早提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不久,毛泽东视察人民公社时赞同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8月份,北戴河会议发布《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全国普遍建立人民公社。而人民公社又在“大跃进”和“大办工业”的热潮中,大力发展工业,形成了建国以后农村工业发展的第一次浪潮。关于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思想,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就提出的,当时主要针对有些人忽视沿海那些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现象提出的。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逐步地建设一批规模大的现代化的企业以为骨干,没有这个骨干就不能使我国在几十年内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强国。但是多数企业不应当这样做,应当更多地建立中小型企业,并且应当充分利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工业基础,力求节省,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26]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法,是毛泽东根据我国财力有限、人口众多、资源技术配置多层次的特点而设计的。

1963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征求意见的《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又提出了实行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由于中小企业具有投资少、收效快、适应性强、便于搞专业化和便于转移等优点,要更多地建立现代化的中小型工厂。

(二)毛泽东正确的工业化思想没有得到全面始终贯彻的原因。

应该说,上述毛泽东关于工业化的认识,都是符合国情和正确的,成为我党的宝贵思想财富,并为1978年以后所贯彻。但可惜的是,直到毛泽东逝世,上述正确的思想不仅难以贯彻始终,而且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工业化的制度安排方面,这个时期的探索不仅没有突破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大框架,反而为了维护和完善这种制度,采用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办法,结果“南辕北辙”,变成“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工作受到严重干扰。

在1956年“八大”前后,针对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曾经提出过一些较好设想。首先,在所有制结构方面,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快速、基本完成后存在的问题,陈云在八大上都提出了“主体—补充”的设想,即社会主义可以存在少部分的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56年底,毛泽东在与工商联负责人谈话时甚至提出“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条约,10年、20年不没收。华侨投资20年、100年不要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27]其次,在对计划经济的认识方面,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于苏联计划体制的直接计划与间接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与自由生产(实际上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设想。但是,自1957年“反右”运动以后,毛泽东将社会上关于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当作资本主义复辟来看待,将党内关于利用市场机制和其它经济成分的一些设想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来看待,导致脱离实际的左倾认识愈演愈烈,直至爆发“文化大革命”,其间许多针对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甚至“大锅饭”的改革要求,都被视为“资本主义”或修正主义,遭到压制和批判。

再从充分利用中国丰富人力资源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来看,毛泽东认识到苏联自上而下的行政性计划管理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他多次探索“权力下放”和发动群众性经济建设热潮,其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如“扫盲运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庆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文革”期间的农村社队企业的发展等。但是由于当时不能从根本上破除计划经济模式,放权和发动群众的结果,往往与预期相反,总是陷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循环,群众运动也往往变成“运动群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紧张的国际环境干扰了协调发展,使“备战”长期成为经济建设的主要考虑之一。毛泽东所处的年代,是世界划分为两大阵营的冷战时期。50年代,朝鲜战争和台湾问题加剧了中国与美国的紧张关系,60年代的中印边境冲突、越南战争升级以及中苏边境冲突都使中国感到安全受到威胁。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毛泽东从列宁和斯大林那里一脉相承的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不可避免的理论。而美国和苏联到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以及民族独立的浪潮似乎也证明了这个理论。

1955年至1956年,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国际关系最缓和的时期,即使如此,毛泽东在1955年仍然指出要备战。[28]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又提出“过去朝鲜战争还在打,国际形势还很紧张,不能不影响我们对沿海工业的看法。现在,新的侵华战争和新的世界大战,估计短时期内打不起来,可能有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和平时期。”[29] 60年代中苏交恶以后,加上中印边境紧张、国民党叫嚣反攻大陆、越南战争升级,使得国家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工业化战略向备战倾斜更加明显。

在上述国际环境下,建国以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安全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备战”的影响,因此加快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为“备战”而调整工业布局就成为工业建设的重要目标。从中国着手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起,备战就成为制约工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因素,当时的工业投资的结构和区域布局,即反映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和向内地倾斜。以后的工业投资也基本上是延续了这个政策,即:一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在整个工业发展中具有突出地位;二是在工业布局方面,更注重向战略后方的工业投资。特别是第三个五年计划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

由于重工业投资大、周期长,又由于投资地点的选择更多地考虑到“备战”的需要,因此投资的效益自然要比投资轻工业和沿海地区低,这又降低了工业本身的自我积累能力,需要国家提高积累率和从农业、轻工业那里提取资金,从而使得毛泽东的农、轻、重协调发展思想难以实现。

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 篇5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理论上丰富民主集中制内涵

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集中制理论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对于民主与集中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述,发展了民主集中制思想,丰富了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内涵。

1. 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矛盾论, 强调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辩证统一的,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认为民主与集中是一对矛盾的两个侧面,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相互促进,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毛泽东认为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统一、相结合。 充分发扬民主权利,党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 只有集中、统一的指导下,保持行动的一致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毛泽东认为既不能过分强调民主,也不能过分强调集中。 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使民主集中制与无政府主义、专制主义划清了界限。 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不会走向两个极端。

2.坚持历史唯物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论断,强调民主的基础性作用。 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坚持民主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要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启发人民群众的智慧, 把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作为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最为可靠的依据。 毛泽东认为,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有认识上的统一,才能充分调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表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党的领导机关才能避免主观主义,达到真正的集中统一,才能使党的决策最科学,最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才能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才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有稳定的政权和经济的发展。发扬民主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地改造世界。 但人民群众认识事物的水平和能力千差万别, 角度和层次也丰富多样,对于事物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中容易形成凌乱和涣散的状态,产生极端的民主主义。毛泽东强调“ 这个自由是有领导的自由,这个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不是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1]760。 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把个人有限的认识同群众无限的智慧结合起来,统一思想、统一实践。集中是对民主意见的概括和升华,形成能够统一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在实践活动中统一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行动, 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二、遵循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毛泽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坚持和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提出了新的理论和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 为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做出了贡献。

1.严肃党的纪律 ,确定“ 四个服从 ”为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原则。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中提出少数服从多数作为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原则要求。 他认为少数服从多数是党的纪律,少数人的意见必须服从多数人的意见。毛泽东在1938年创作的《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一文中,对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了高度概括“, 必须重申党的纪律:( 一) 个人服从组织;( 二) 少数服从多数;( 三)下级服从上级;( 四)全党服从中央。 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2]360。“ 四个服从”要求共产党员要顾全大局,维护党的统一领导,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要遵守的纪律,是党内政治生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 党员在党内享受充分的民主权利,但是必须遵守党组织的纪律要求。 党组织要积极地听取所有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但少数必须服从多数,全体党员和各个党组织必须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党中央的指示,体现党组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的重要性。“ 四个服从”理顺了党内复杂的关系,减少了矛盾冲突,有利于全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全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严格党的纪律,维护全党的集中统一;有利于纯洁党的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2.确定了党委制度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原则。 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体现,党委制度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方法是党的最高领导原则和制度。 是指导各级党委工作的基本原则, 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一项重要科学方法。毛泽东在党的领导制度方面非常重视集体领导的作用,强调坚持集体领导的重要性。 他认为集体领导保证了战争时期各项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个人的智慧是有限度的,只有把大家的意见集合起来,才会较好地完成工作,党的领导制度必须要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 为了实现集体领导,毛泽东确立了党委制度,党委制度就是全体党员通过党的代表大会推选出党委会委员,按照集体领导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重大问题的最后决定要通过全体党委成员的研究和讨论,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基础上确定的。 集体领导是党委制度的核心,是推动党内民主集中制的重要途径。 集体领导的党委制度可以联系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听取不同方面的各种意见和要求,集中大家的智慧,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毛泽东认为工作的顺利完成是要通过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才能得到保证的。 个人分工负责就是党委做出的决定, 党委成员要分工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分工明确,灵活处理,执行完毕向党委做出报告。

3.密切联系群众路线,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在领导方法上将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联系起来是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对党建工作的一个创新。 毛泽东特别重视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运用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在群众行动中检验意见的正确性,实现正确领导。 毛泽东强调在党的具体实践活动中,要重视群众路线与民主集中制的结合。 民主集中制与群众路线的结合反映了在党内生活中,党员和群众的重要地位。党的方针、政策必须是从民主开始,才能有正确的集中。只有这样,党制定的方针和政策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才能“ 到群众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 毛泽东阐明的民主集中制与群众路线的密切关系, 是毛泽东对民主集中制认识的深化,为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政治基础。

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将民主集中制运用到国 家政权建设中

在党内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同时,毛泽东又将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到国家政权建设上来。他认为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循的普遍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需要,把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作用提到了新高度。毛泽东将党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创造性地运用到国家政治制度建设中,为国家政权制度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始终坚持强调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构建人民政权。在革命斗争时期,从工农兵代表大会“、 三三制”政权,到人民代表会议,在政权建设方面,毛泽东一直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确立了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从法律上明确了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制度。 1954年,我国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把民主集中制运用于政治制度建设上来,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毛泽东在将民主集中制运用于国家政权建设的同时,还将民主集中制运用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 提出实现民主集中制的最终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想要造成一个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3]1060。 为党内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规定了基本方向,激发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基础上,毛泽东为了实现最广泛的民主权利,切实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构建了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等,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思想,为中国的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做出杰出贡献。

摘要: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集中制理论的基础上,与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到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中,正确地规范了党内民主生活和国家政治、经济生活。

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 篇6

毛泽东关于办公室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思想, 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毛泽东抓工作落实的思想。毛泽东一贯强调要把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毛泽东认为:一是务必使领导骨干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 只有强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 才能保障工作的正确方向和工作质量, 也会使各项工作持久顺利地开展。二是一般号召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要重视并善于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 结合实际提出指导意见, 并具体地指导工作实践, 从而避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产生。三是坚持中心工作和一般工作的结合。要正确处理好中心工作和一般工作的辩证关系, 科学有序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四是任何工作任务的下达必须坚持统一领导, 分工负责。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 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充分动员和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达到分工和部署相对统一的目的。

毛泽东重视实践的思想。毛泽东的实践活动, 对他后来成为伟大的领袖人物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担任领导职务以后, 无论工作多忙, 始终坚持自己动手起草重要文件和讲话稿。领导亲自动手, 不要秘书代劳, 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毛泽东从上世纪30年代起就提出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 并认为这不是一般的技术问题, 而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纵观毛泽东的一生, 正是对各项工作的亲力亲为, 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才使得他能了解实情洞察一切, 确保了正确决策。

毛泽东的秘书管理思想。毛泽东主张严格秘书配备制度, 不该配秘书的不许配秘书。毛泽东是主张领导人配备秘书应坚持精干原则的, 他认为秘书太多反而会影响领导人的工作效率。毛泽东坚决反对秘书配备上的不正之风。一是反对乱配秘书。二是反对多配秘书。三是反对滥配秘书。四是反对私调秘书。“秘书帮助为辅”, 并不等于说秘书工作不重要, 他同领导动手相比是辅助性的, 但这种辅助又是领导工作不可缺少的。讲清领导意图, 是毛泽东使用秘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反对一切依赖秘书, 给秘书很大的权力。同时认为秘书岗位是为党培养造就领导人才和理论家的摇篮。

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 篇7

毛泽东的新闻思想是毛泽东伟大思想组成部分的重要部分, 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党和我国社会主义新闻相关工作的成长与发展, 具有独特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充满了中国特色与中国风格, 其培养了无数的新闻工作者, 对中国及与中国有着相同社会背景的国家的新闻事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是我们应该继承与推动发展的伟大思想;同时, 毛泽东新闻思想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来源之一, 促进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发展和传播。

1.1 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形成与其发展

20世纪20年代, 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开始萌芽, 四十年代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开始形成, 20世纪20年代以前, 毛泽东阅读了一些改良派及革命派的一些报刊, 先后接触了资产阶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 并受其启发, 对报刊新闻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从1911-1920年, 毛泽东参加了大量的读报以及与报刊等相关的活动, 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相关书籍, 与马克思主义广泛接触,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改观, 对其新闻思想的形成做了最初的准备工作。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期, 一些报刊及宣传文件等使得毛泽东对报刊的实践日益深入, 为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最高领导, 从而开始了毛泽东领导我党的新闻事业的全新的阶段。延安时期, 我党《解放日报》的创立以及1942年的改版, 我党第一次对党报进行改革, 这次新闻改革对我党新闻实践以及新闻理论进行了总结, 毛泽东的新闻思想自此逐渐走向成熟。1956年对《人民日报》的改版, 所形成的一些新闻理念及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我党在新闻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总结无不促进了毛泽东新闻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的新闻实践当中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是我党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结晶。

1.2 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我党在自己的新闻事业实践过程当中, 逐步形成并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这是我党新闻相关事业所必不可少的优良传统。在我党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 以为人民服务为党新闻事业的宗旨, 实事求是, 尊重新闻的真实性, 艰苦奋斗、不断积极进取, 将党的新闻事业壮大繁荣, 这些都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的内容。

首先, 毛泽东新闻思想中首要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 毛泽东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新闻报道必须要具备真实性,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是无产阶级做好宣传工作的首要前提与条件, 只有保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才会充满活力。要想坚持新闻的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事新闻工作还必须要做到结合实际, 不同的时间, 针对不同的人都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新闻工作还得要保持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就要快与新, 并且还得要准。其次, 毛泽东的新闻思想还有做好新闻工作, 还要贴近群众, 走群众路线, 要不断依靠广大人民来建设好我党的新闻事业, 新闻工作是我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要动员全党做新闻, 要依靠广大的人民做新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办新闻必须要坚持的路线, 党员干部要积极参加和关心新闻事业, 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首先在党内走好群众这一路线, 办新闻要依靠全党。新闻工作的创办要面向广大人民, 要善于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多倾听群众的呼声, 要反映广大的人民的实际情况, 满足广大的人民的意愿, 发动广大群众的力量, 集中广大群众的智慧到党的新闻相关工作与事业当中来。新闻的报道一定要在内容与形式上与群众相贴近, 新闻报道一定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国家一系列政策了解的需要, 要能够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意愿, 要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 报道形式要活泼鲜明, 语言要通俗易懂, 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引导广大群众统一起来, 办人民满意的新闻。最后, 毛泽东新闻思想还着重强调新闻工作者的人员素质及修养。毛泽东认为, 新闻工作的繁荣壮大, 与高素质的新闻工作队伍是万万分不开的。新闻从业者必须要对党忠诚, 坚决拥护党, 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党的先进文化知识,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 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念武装自己,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深入到基层当中, 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 积极锻炼, 谦虚地向广大群众学习, 戒骄戒躁, 要不断丰富新闻理念, 学习新闻专业相关知识, 积累新闻实践经验, 能够做到用新闻的武器对党的政策进行大力宣传, 要有渊博的学识及独到的眼光, 高瞻远瞩, 善断多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具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该理论来源于马列主义新闻思想以及毛泽东的新闻思想, 是对人类先进的新闻理论与思想的消化与吸收,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最新理论成果, 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我党的宝贵财富与思想武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对于推动我国的新闻事业的传播与发展, 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壮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来源与基础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的两个主要来源便是马列新闻思想和毛泽东新闻思想。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起源地是在欧洲, 这主要是以马列新闻思想为代表, 马列新闻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根源, 后来毛泽东总结了马列主义的新闻思想, 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慢慢形成了以马列主义新闻思想为基础, 以毛泽东新闻思想为主要代表的具有中国鲜明特征的社会主义新闻思想,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先导, 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的发展及快速成长奠定了基础。

从1978年, 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导向, 进一步对新闻工作的地位做了加强与明确, 为新闻工作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是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密不可分的。首先, 建设高效的市场经济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形成的经济基础。党的十四大以来, 把新闻以及广播影视等纳入到了第三产业的范畴,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初步形成, 随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不断丰富与发展。其次, 我国大力建设民主的政治, 这同时也为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确立了在政治方面的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新闻它本来就是民主政治做特有的一种产物, 新闻与民主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七大指明了新闻事业以及舆论监督的方向, 进一步加强了新闻传播的有利地位,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以及发展。最后, 我国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确立了先进的文化理念, 文化不仅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 同时还能够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建设先进的文化, 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发展先进文化的理念必会使我国新闻相关事业得到繁荣与发展。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内容

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以及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是在新形势下党的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所作出的全新的阐述, 是符合当今时代背景下新闻事业发展与需要的理念。它包括了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引导人, 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服务等相关的内容。

首先,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所要坚持的核心内容便是党性原则, 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新闻工作一贯坚持的优秀的传统,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新闻相关工作与事业的重要前提。一方面, 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要对党的路线及各项方针政策做到积极、准确的宣传;另一方面, 还要接受党的绝对领导, 遵守党的纪律, 听党的指挥。其次, 该新闻思想还必须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最高宗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 将新闻事业为人服务的宗旨的阐述集中体现在,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宗旨, 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这是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群众路线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最后, 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还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新闻媒体的基础功能便是反映舆情, 并对舆论进行引导。我国的广大新闻媒体必须要自觉地把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作为一项基本任务来完成。

3 毛泽东新闻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影响

构建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新闻理论是我国新闻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总体上的这个发展大方向, 其阐述的必须是社会主义新闻相关工作的本质;二是必须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要能够满足我国当今环境下新闻事业的发展需求。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联系与依存。因为只有社会主义的新闻, 才是具备我国鲜明特色的新闻, 而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新闻, 反映的正是社会主义新闻的本质。这些都是毛泽东新闻思想所具备的,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以及其发展, 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毛泽东新闻思想为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新闻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及理论来源。

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构建具有我国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的基石, 是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思维逻辑的起点。毛泽东新闻思想虽然接受了很多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的内容, 但其核心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思想,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它是我国无数个共产党人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探寻与摸索, 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同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相结合的历史产物。毛泽东新闻思想所涉及到的新闻理论, 如新闻的宣传观、舆论观和自由观等一些观点, 以及党性原则、群众路线等基本原则,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支撑, 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与发扬的伟大思想。

参考文献

[1]张首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来源和主要内容[J].新闻战线, 2013 (7) .

[2]曹征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J].新闻世界, 2016 (1) .

[3]郑保卫.论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历史地位[J].当代传播, 2011 (3) .

[4]杨祖恩.论毛泽东新闻思想[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0) .

[5]陈怀平, 朱田凤.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J].新闻知识, 2009 (6) .

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 篇8

一、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理论的基本特点

1.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

毛泽东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业化道路问题的研究过程中, 十分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方面,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 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物质基础只有一个, 就是大工业, 大工业是无产阶级立脚的物质基础。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 从俄国国情出发, 把建立和发展大工业当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他说:“社会主义的唯一的物质基础, 就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2]斯大林按照列宁的说法, 进一步明确指出了工业化的必要性。他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作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 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燃料、金属等等) 。归根结底, 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 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工业化的任务不仅要增加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的比重, 而且要在这种发展中保证受资本主义国家包围的我国在经济上的独立, 使我国不致变成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属品。”[3] 新中国成立后, 在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 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参照前苏联的经验, 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就当时世界来看, 主要有两种工业化类型:一是以英美为代表, 经济的发展是原发性的, 采用渐进的方式, 从轻纺工业到重工业, 辅之以海外投资和殖民掠夺, 以市场经济为主;二是以前苏联为代表, 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 实行高积累、高投资, 采用赶超的方式,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来实现工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 为了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基本上都是采取赶超型发展方式。

另一方面, 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同时, 又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苏联的经验教训, 开始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从1953年开始, 新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在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下,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努力, 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但无须讳言, 由于没有经验, 当时基本上是照搬前苏联的办法, 缺点和错误也不少, 主要是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忽视农业、轻工业;过分重视增加积累, 忽视群众生活, 特别是农民的利益;不注意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等等。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 开始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1956年4月,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 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产必需品, 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 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必须处理好。”[4]24在比较了两种发展重工业的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 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后, 毛泽东认为, 从长远观点来看, “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 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 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4]251957年2月,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 对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作了进一步阐述, 他指出:“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 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 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4]240-241在吸取了“大跃进”的沉痛教训后, 1959年,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提出了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思想。1961年后, 通过对国民经济计划的调整, 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 毛泽东正式提出“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并指出要把农业放在首位, 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坚决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 逐步建立起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完备的工业体系。毛泽东提出的这一方针从指导思想上正确地解决了我国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之间的本质联系, 标志着符合我国国情和客观经济规律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初步形成。此后, 虽然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侧重和反复, 但它始终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指导方针。

2.注重调查研究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 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5]从1956年2月开始, 毛泽东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 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的一些领导同志也参加了这些汇报会。这是建国以来中共中央领导人对经济建设问题进行的一次时间比较长、内容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 毛泽东摸清了很多情况, 思考了很多问题, 在思想理论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轻工业部门的汇报会上, 毛泽东了解到轻工业投入少、见效快, 但问题是国家以重工业为中心, 对轻工业投入少, 现有轻工企业设备陈旧, 潜力不能发挥。毛泽东说:“轻工业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 很重要, 能多搞尽量多搞些。”他还说:对现有企业要进行技术改造, 这个问题重要, 这方面的潜力很大。由此引起他思考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他说:“多搞些轻工业, 就是多搞些重工业。只要有原料, 有销路, 尽量搞。”[6]

二、毛泽东“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思想的现实意义

1.毛泽东“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思想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毛泽东“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思想的同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 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7]的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8]并对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部署。从毛泽东提出“走工业化道路”到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着我们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和重大发展。

2.毛泽东“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这个具体国情出发, 提出以农业为基础,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思想。毛泽东的重农思想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满足农民衣食住行的需要, 满足农村社会再生产的需要, 满足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把农业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中考虑, 把农村繁荣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考虑, 把农民放到国民收入分配中通盘考虑。通过“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乡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 统筹城乡发展, 努力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促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从而有利于全面小康的实现。

摘要:毛泽东在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同时注重调查研究, 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理论, 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当前的中国, 毛泽东的这一理论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的工业化,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146-147.

[2]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7.

[3]斯大林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4:112.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09.

[6]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论调查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263.

[7]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毛泽东基层党建理论 篇9

1 执政基础:新民主主义的统一战线

为谁执政、依靠谁执政, 是关系执政基础的基本问题, 也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抗日战争爆发后,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国革命战争形势从土地革命战争转向民族革命战争。在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各阶级性特性后, 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 , 不但小资产阶级 , 而且民族资产阶级, 有了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性”[1]P158 这样,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就不能适应国情的需要。结合以往局部执政的实践经验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毛泽东提出:“如果说, 我们过去的政府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府, 那么, 从现在起, 应当改变为除了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外, 还要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2]P156“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 而且是代表民族的”。 [3]P158在此基础上, 1936年9月, 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那么, 新的民主共和国包括哪些成分呢? 毛泽东进一步分析:“它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及一切国内同意民族和民主革命的分子, 它是这些阶级的民族和民主革命的联盟。”[4]P260

1939年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文中进一步提出 :“在抗日战争中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内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 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 它既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 也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 而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专政。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 不问属于何党何派, 都有参加这个政权的资格。”[5]P648 为建立新民主义的统一战线, 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巩固和扩大这一党的执政基础,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政策, 来实现群众利益、体现党的意志。在政权建设方面, 毛泽东提出并指导实行“三三制”原则;在经济活动中, 毛泽东领导指挥了“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运动, 发展根据地经济, 融合军民关系。此外, 针对形势的变化, 中共中央及时调整了土地政策, 提出“减租减息”, 实行“二五减租”。1942年, 中共中央进一步规定地主要普遍减租减息, 同时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新的土地政策, 既调动了农民的抗日与生产积极性, 保障农民的人权、地权、财权, 又联合了大多数地主, 进一步巩固了新民主主义的统一战线,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 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自诞生之日起, 中国共产党就把人类的解放事业作为不懈奋斗的目标。而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执政理念, 是延安时期明确提出来的。1944年9月8日,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演讲中, 首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 他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们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6]P10041945年4月,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 进一步系统阐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7]P1094-1095

延安时期, 毛泽东一直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原则。毛泽东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各项政策, 都是为着团结一切抗日的人民, 顾及一切抗日的阶级, 而特别是顾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的”[8]P808“每句话, 每个行动, 每项政策, 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 , 如果有了错误, 定要改正。”[9]P1128 同时, 毛泽东认为, 维护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 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 “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他认为, “为了革命, 为了抗战, 我们向人民要东西是完全合理的”, “但这只是做了一个方面的工作, 而且还不是第一个方面的工作。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10]P467 延安时期, 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 边区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工商业, 设法减轻农民负担, 给人民实实在在的实惠, 赢得了广泛而可靠的群众基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和发挥民众的作用。正如毛泽东指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 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 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 什么都无从谈起。要民众, 虽危险也有出路;不要民众, 一切必然是漆黑一团。”[11]P202 正是在此理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就有了动力和源泉, 更大程度地凝聚民众智慧、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因此, 毛泽东在七大上满怀信心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最忠实的代言人, 谁要是不尊重中国共产党, 谁就是在实际上不尊重最广大的中国人民, 谁就一定要失败。”[12]P1087 在根据地, 正是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调整政策的依据,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党得到了边区人民的真情拥护, 不断巩固和扩大组织和政权基础。

3 执政方式:党的一元化领导

所谓一元化的领导, 是指“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 形式 , 它应该领 导一切其 他组织 , 如军队、政 府与民众 团体。”[13]P128

1942年 , 《中共中央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一元化的领导原则。其实, 毛泽东历来重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使无产阶级跟资产阶级呢, 还是使资产阶级跟随无产阶级呢? 这个中国革命领导责任的问题, 乃是革命成败的关键。”[14]P262全面抗战爆发前夕, 毛泽东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 明确指出:“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领导,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建立, 和平民主抗战的目的就不能实现, 祖国就不能保卫, 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就不能成功。”[15]P262 延安时期, 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中多次强调, 要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

具体说来, 党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领导权主要是通过政策、党团工作和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来实现的。毛泽东指出:“所谓领导权, 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 也不是盛气凌人的要人家服从我们, 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 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 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16]P742 受战争环境和局部执政条件的制约, 党在延安时期主要通过政策实现对根据地的领导。这就要求党的政策必须保证正确性和科学性, 对此, 毛泽东十分重视, 强调“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 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17]P1298 其始终将政策和策略作为党的生命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延安时期。为了确保党对政权的领导, 毛泽东提出了共产党员“以质量取胜”的思想, 在论述“三三制”原则时, 他指出:“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 因此, 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 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 不必有更多的人数。”[18]P742 即改变过去党的领导方面以数量代质量的状况, 各级党组织都慎重考虑将有影响、党性强、善于工作的共产党员作为人选, 经民主选举输送到抗日政权系统中去, 使得党的指示和决议得以变成政权工作的指导, 从而实现党对政权的领导。此外, 延安时期, 党十分注重加强政权系统的党团工作, 一方面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基础组织, 另一方面通过政权系统中党员和干部的带头示范、宣传教育, 使得非党人士接受“我们的建议”, 借以实现党对政权的领导。1942年9月, 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党对‘三三制’政权之领导的实现 , 有赖于政权系统中党员干部之言论行动的一致及其对党的决议的绝对服从。”[19]P128 也就是说, 要加强政权系统中的党团工作, 发挥党员的集体力量来实现党对统一战线政权的领导。 [20]P23

一元化的领导, 无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的就是党和政府的关系。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实现对政权的领导, 党建立了与政权机构一一对应的领导系统, 并将同级政权以及各种群众组织置于自己的统一领导之下, 但绝不是“以党代政”、“一党专政”。对此, 毛泽东明确指出:“党要执行领导政府的任务;党的主张办法, 除宣传外, 执行的时候必须通过政府的组织。国民党直接向政府下命令的错误办法, 是要避免的。”[21]P73 毛泽东还进一步强调指出, 在各抗日根据地内, 在政府、参议会及一切已有或应有党外人员工作的部门中, “党支部不得直接干预行政领导, 更不得代替行政领导。在行政关系上, 党员必须服从行政的领导。在党外人员担任行政领导责任的部门中, 该地或该部门的党组织及党员对行政工作有不同意见时, 应取适当方式, 与党外人员协商解决, 不得直接处理。某些地方党政不分的现象, 应该纠正。”[22]P396为正确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 提供了理论指导。

党领导一切, 无疑关系着民主。这样的执政方式, 是不是会扼杀民主呢?事实恰恰相反。从抗战一开始, 毛泽东便将民主与抗战联系在一起, 认为“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 “民主是抗日的保证, 抗日能给予民主运动发展以有利条件”[23]P274, “对于抗日任务, 民主也是新阶段中最本质的东西, 为了民主即是为抗日”[24]P274, 并要求“以民主制度的普遍实行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25]P130 他指出, 在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的民主选举中, “当人们选举他们所欢喜的人去办政府的事的时候, 办的很不错, 这比派官办事制度要好得多”。[26]P130 毛泽东关于“民主”原则的倡导和民主政治的定位, 在实践中体现为实行民主选举、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

4 执政思考:破解“历史周期率”

延安时期, 结合局部执政的实践和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毛泽东对党如何执政、怎样执好政进行了深入思考, 为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政权、实现全国执政做了理论和思想准备。面对黄炎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叹问, 毛泽东胸有成竹地指出, 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新路, 即民主, 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这样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大家都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思考 , 就是关于执政规律的探索。以民主为原则开展建设和施政, 不仅使政府真真切切代表人民利益, 做到执政为民, 而且为党今后在全国执政提供了成功范式。

在高举民主大旗的同时, 毛泽东高度重视另一关乎执政党和政权存亡的问题———腐败。历史上, 无论是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 还是封建政权的更迭, 一般都是开国励精图治, 欣欣向荣, 但终究会因奢靡、腐败, 走向衰亡, 跳不出兴盛、腐败、灭亡的历史轨迹。腐败可谓是政权之敌, 人民之敌。

建立政权之后, 根据地和党内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情绪, 特别是在即将步入城市, 转向全国执政的关键时期, 毛泽东要求全党同志要对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前的几次骄傲, 几次错误, 引为鉴戒。他指出:从党内看, “因为胜利, 党内的骄傲情绪, 以功臣自居的情绪, 可能生长”;从党外看, “因为胜利, 人们感谢我们, 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 而“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 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 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 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27]P1438 毛泽东要求全党要“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8]P1438-1439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民主政治建设, 建立了“最民主”、“最清廉”的人民政府, 不断巩固和扩大了党的执政基础。

延安时期, 毛泽东对党的局部执政思想的丰富和拓展, 不仅为根据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更为重要的是为党开展全国执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延安时期, 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苏区局部执政实践的基础上, 对党在延安的局部执政进行了理论和思想指导, 提出了以新民主义的统一战线为执政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党一元化领导的执政方式等执政思想, 并对党的执政规律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延安时期,毛泽东,执政

参考文献

[1][2][3][4][5][14][15][21][23][24]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6][7][8][12]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9][17][27][28]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10][22][25][26]毛泽东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 1993:467.

[11]毛泽东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36.

[1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6.

[16][18]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1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6.

上一篇:TOD模式理论研究下一篇:中国现代农业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