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

2024-11-24

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共12篇)

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 篇1

摘要:健美操只有与音乐达到高度的统一,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艺术性和创造性,健美操音乐的选择范围较广,选择时应注意音乐的强度、色彩、主、副调的对比,把握鲜明的音乐风格原则。实践中应聆听,理解与分析音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编辑与创作,使健美操和音乐艺术达到和谐、完善的境地。

关键词:健美操,音乐,关系,应用

0 引言

健美操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原理,是美妙动听的音乐和自然优美的身体动作和谐的统一。而音乐则给健美操以生命,为其增添了色彩,它可使人闻其声而身如其境。近10年来,健美操以它独特的魅力、风格,风靡全球。音乐的选择与动作的设计是创编健美操的关键,是健美操的两个最主要、最核心的环节。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是健美操的强化剂,它对于突出成套动作的风格、特点,渲染动作的气氛,增强动作的艺术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密不可分。通过音乐的烘托作用,突出了健美操的存在,使两者达到“操中有乐、乐中有操”浑然一体的境界。

1 健美操音乐与动作的关系

健美操音乐和动作有着密切联系。音乐本身是一成熟,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有声无形。最擅长表现事物的运动特征以及传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而健美操动作是有形无声,将音乐艺术的“声”引进到健美操动作的“型”中,使单纯用一种感官感知的动作成为运用两种感官复合感知的健美操,对健美操来说,音乐的使用不是单纯的节拍中,而是激发练习者更有效地完成动作的一种手段。健美操“形动于外情于内”的表演艺术,情与型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将健美操的每个动作、每一个造型、每一个表情变化都融会在音乐中,或者通过身体的自然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内在感情和深邃意境,才能使健美操产生水乳交融的美。

1.1 音乐和动作的风格要统一

音乐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健美操的风格、结构、速度和节奏,音乐选择得好则容易激发创编者的创作灵感和练习者的锻炼激情。创编者根据独特的音乐风格,在创编中根据规则、目的、任务、运动员个性特征,运动水平、难度、特色等因素构思套路的整体蓝图在把所有因素有机地组合成联合动作使之整套动作特点创编与音乐适宜,即与音乐风格相一致的整套动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表达它的内涵所在。

1.2 音乐的节奏与动作节奏协调一致

健美操的组合动作,难度动作,过度动作等必须按照音乐的结构(不同的韵律,重音等)完成,其音乐速度要求在10秒26拍以上,音乐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动作速度的快与慢,选择音乐时应避免单一无主题的音乐,反复使用这种单一纯节奏的音乐,会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快节奏的音乐会使运动员难以在规定的节拍中高质量的完成动作,从而破坏了动作的节奏与音乐节奏的一致性。慢节奏音乐会使运动员做动作无力度,节奏感不强,无激情,会直接影响整套动作的韵律感,但我们可以利用慢节奏音乐作为开始与结束,使之更好的衬托出快节奏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因此在创编中动作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力度情绪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的节奏与动作节奏相一致,才能真正体现出健美操的韵律感和美感。

1.3 音乐与竞赛规则、传统的一致性音乐与竞赛规则一致。

竞赛规则规定:大众健美操的音乐必须在2分45秒至3分之间,且音乐速度必须在10秒20—24拍之间,竞技健美操的音乐速度必须在10秒26—30拍之间。音乐主题则要求是积极向上的,内容是健康的成套音乐的风格与运动员成套动作相配合。

1.4 音乐与锻炼者的个人特点、音乐感悟的一致性

健美操音乐要符合锻炼者的音乐欣赏水平,初级健美操的锻炼者,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还不够强,如果选用的音乐内容较深奥难懂,听不出主题,则会降低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畏惧感,甚至厌恶感,因而要根据锻炼者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动作质量的前提下选一些他们熟悉的,节奏旋律比较规整单一的音乐,随着锻炼时间的增长,锻炼者内心对节奏的熟悉,乐曲的难度可以相应提高。使用不同节拍、旋律和内容的复杂音乐,乐曲由易到难,使锻炼者易于接受,使他们对健美操的锻炼保持新鲜感。

2 音乐在健美操中的应用

2.1 根据动作性质选择音乐

健美操音乐形式是繁多的。有宽广的、激情的、抒情的、欢快的等,但都必须符合动作的性质和要求。音乐节奏的快慢和强弱,音调的优美和谐,关系到动作节奏的快慢,动作力度、动作幅度、动作的高低起伏及运动负荷的大小等。动作粗犷和感情奔放的动作应选择节奏明快,刚健有力的迪斯科音乐,在选好音乐的前提下,只有按音乐节奏准确的左右节奏的美观大方的规定动作,才能体现音乐的优美快乐和激奋的情绪才能得到健美操的节奏感的韵律感的体验。

2.2 根据练习者的体态和个性特点选择音乐

在选择个人音乐时必须符合练习者的个性特点,身体条件,和可能达到的表现力以及音乐天赋等。例如:个性开朗、体态健美、动作富有表现力的练习者,一般可选择音乐宽广,节奏明快,富有情感的乐曲,通过练习者个人特点、风格、与健美操音乐的协调配合,使之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因此,健美操音乐的旋律和风格与练习者的性质、节奏、风格、激情必须融为一体,否则就失掉了健美操的艺术性。

2.3 音乐选择的完整性

由于健美操整套动作乐曲时间不长,音乐主旋律的简短,所以往往要对选好的乐曲进行必要的剪接。在剪接中,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要注意音乐整体风格的统一,音乐节拍的完整性和不同主题音乐的统一性,尽量避免出现“大杂烩”的拼凑,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特别是音乐的结尾与结束动作形式统一,做到音乐停止动作结束。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音乐是健美操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是培养节奏感,表现力和美感的重要因素,而且还能激发所有练习者的情绪,减少疲劳或推迟疲劳的出现。可以说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节奏明快、刚健有力的健美操音乐,给人振奋精神,使人们情不自禁的加入到健美操锻炼行列。当观众把所视之景与所听之律叠在一起,并与自身的遗憾相溶时,则会感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同时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 篇2

“像”是一座桥,使听觉与视觉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爱伦·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 或许“通感”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 ,且时时做偷机取巧之用。大学时听一位音乐教授讲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上的图画》,他诱导我们动用形象思维,去想象出神灵活现的侏儒、古堡、牛车、基辅大门DD并告诉我们这些形象就是乐曲的内涵。虽然素材与作品之间并非隐喻关系,但我总怀疑那位教授的潜在动机是他的“通感”情结。 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我读到了对通感的创作本体论意义上的阐述:“现在,在心理学领域内“联想”理论再也不能令人满意了。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我想,康定斯基所说失效的“联想”,就是修辞意义上的“通感”;富于意味的是,康定斯基也只能用“好比”来结构。 形式跃居为内容(而成为内容的形式将受到新的瓦解),康定斯基完成了令人振奋的一跳。虽然德拉克洛瓦早就说过:“众所周知,黄色、橙色和红色具有快乐和丰富的含义”,但在跑道上运势滑行和腾出地面的一瞬毕竟不同。这一跳是如何完成的呢?我发现“形式”的色彩是踩着音乐摇摆的荷叶跳上“内容”的宝座的DD这只宝座也是荷叶做的。因为“乐曲声直接作用于心灵并在那里激起回响,因为乐感是人所固有的”,只有和音乐相通,色彩才能“直接”地作用于精神。这里,“像”字那座桥梁从平卧忽而竖了起来,音乐变成了雅各的天梯。 似乎是宿命,在上世纪之交,艺术的各领域都有着“九九归一”的抱负。

任何艺术形式,都希望无限地接近音乐,这一思想似乎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里得以完成。在诗歌领域,比如马拉美对音乐性的追求,远远不是寻个押韵、悦耳了,而是一种在“音”中忘却“义”的诱惑。这种诱惑,会让诗歌消弥于乐音之中,会让生活的脚掌脱离尘土,正所谓“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 马拉美是造梦的高手,但我更信服帕斯捷尔纳克的话:“词汇的音乐性在文字语言与口头语言中永远不是单纯发声问题。它也不仅仅产生于元音和辅音的和谐上。它产生于语言与它的意义的关系上。所以意义DD即内容DD应当永远占主导地位。”当“音乐性”这个词泛滥成灾,在消费者的狂热中贬值之时,我更愿意保守地坚持,每种感官每种媒介的独立性,因为“像”不是“是”,爬上“梯子”也不意味着你就能望见天堂;都上了天堂,人间岂不寂寞荒凉?

攀上音乐梯子的色彩是什么样的色彩呢?康定斯基举了红色为例,

“这种红色没有任何独立的冷暖过渡;而且我们应该这样设想:红色调里的各种微妙的变化也是如此。为此我才说这种精神视觉是模糊的。但是既然这种内在声音在没有冷暖倾向的情况下能够持续下去,我们同时也可认为它是明确的。”柏拉图的理想我想在这种奇妙的色彩中实现了。它既为人世所无,又分明存在于我们的内在声音;它既有理性的冰冷明晰,又有感性的温情脉脉,撩人心扉。在我们说“蓝调音乐”时,我想就是康定斯基的蓝。 如果说康定斯基是让色彩向上爬的话,兰波则是让音乐向下滑。因为,对音乐色调的直觉把握并不足以催发我们的想象力,奇妙的是色彩的繁衍能力。“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终有一天我要道破你们隐秘的身世。”元音隐秘的身世是什么呢?如果仅停留在寻找色彩的对应上,兰波的发现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就像只找到通往家园的路径,而对家园的门廊仍然一无所知。于是兰波接着想象到: “A,苍蝇身上的黑绒胸衣,围绕着腐臭嗡嗡地飞行。” “A” 找到了黑色,黑色在人世上找到了一只苍蝇,有点借尸还魂的意思。找到了尸,黑色才不会空虚,“A”才能有安稳的感觉DD这里,我们甚至可以做一次尼采式的形而上学的颠覆:如果没有繁复的生活经验,没有无意识的沉积,我们是否可能对色彩、对音乐的色彩有起码的感知?那么,什么找到了“A”呢?在康定斯基的论证中,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引述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一段词: “灵魂里没有音乐的人,不会为甜蜜和谐的乐声所感动,他们为非作恶,使奸弄诈,他们的灵魂象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这种人是不可信任的,听这音乐!” “他们的灵魂像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我觉得是这段词里最有“音乐性”的两句。出现这两句时,我忽然预感着琴弓绷紧,第一声乐音将从黑暗中勃然而发。没有这两句,那么再“甜蜜和谐”的乐声也会象吊死的幻影一样。

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诗的结构,头三句只是为后两句作铺垫,这是莎士比亚惯用的花招,你会感到,不是“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而恰恰是说话者对音乐一无所知。只有当说话者一步一步走过了“他们的灵魂象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这两句后,他才察觉到自己对黑暗的胆怯,对音乐的胆怯。他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因为开始他在贼喊捉贼。这时,他听到了黑暗中发出的声音:“这种人是不可信任的,听这音乐!” 音乐从黑暗中发出,但我们无法把黑暗理解为色彩,正如黑暗中的无声,我们无法把它理解为音乐。大音虚声,大象希形,我们触到了象与声的极限;太初有道,太初有光,但道人听不见,光人也看不见。我相信,在神的王国里,音与色,本是一体;只有到人的王国,才有音与色的等级。 色彩叫人安心,音乐让人心慌,张爱玲说的是实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常识,常识是人的本性。但人的本性还有一条,就是他总想超越自己的本性,老歌德一年只敢看一部莎士比亚,不知他听贝多芬时会不会战战兢兢。听音看色,是人的本能;听音有色,看色有音,也是人的心灵的本然构造。那么我们在什么层面上谈论音乐与色彩的问题上才能有些意义呢?我好象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 在此,我想引一段杨小彦在《读图时代》中的话: “长久以来,我总是把莱辛所写的美学著作《拉奥孔》看作是文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一个象征性转折......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描写死亡可以尽可能地使用想象力,极力去渲染其中真实的恐怖气氛,人们在阅读当中自己去体会这种气氛并在体会当中去获得审美的升华。可是,如果画家们真的把死亡的景象如实地画出来,人们就会受不了,因为视觉本身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直接性,会导致生理而不是心理的不良反应。所以,莱辛对于“美”的最后规定是在视觉上以不导致生理刺激为底线。的确,从古希腊开始的艺术,为了视觉上的愉悦感,画家们发展出了一种样式,雕塑《拉奥孔》便是这种样式的一个著名的例子,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拉奥孔和他的三个儿子的垂死挣扎是如何变成了优美的形体展示。” 今天,“图已经成为千变万化的足以和文字抗衡的另一类存在,成了文字真实意义上的异化物”。

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 篇3

关键词:舞蹈;健美操;区别;关系;运用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44-01

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健美操以其无穷的魅力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健美操发展过程中,由于大量吸收了舞蹈动作,使其内容和动作形式更加多样。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人对健美操的认识产生误解,混淆了操与舞的关系,在实际运用中产生偏差。为了使我国健美操运动健康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舞蹈与健美操的关系,以及在健美操中合理运用舞蹈动作,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才能更好的加以借鉴。

一、舞蹈与健美操的区别

(一)范畴与内容不同。

舞蹈属艺术范畴。它借助于人的身体动作,塑造人物和生活形象,表现人的社会生活和各种思想感情。它是一门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舞蹈表现形式以及各种舞蹈体系。它们都具有动作性、抒情性、节奏性、流畅性、造型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健美操属体育范畴,它包括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它是以自身为对象,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身体练习为内容并组编成操,达到健身健美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健身健美操具有动作的重复性、对称性、艺术性、连续性、趣味性、娱乐性、静力性、放松性。还具备了简单化、套路化、多变化、节奏感强等特点,并综合了舞蹈、体操以及优美自然的身体动作。其中重复性、对称性、动力性为主要特点。“运动”是舞蹈与健美操的物质手段,不可否认只要运动就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健美操虽然有显著作用,但其根本任务是增强体质。舞蹈虽有健身作用,其最终目的却是表达感情。舞蹈没有观众则无法上演,而健美操则完全不在乎观众。

(二)动作体现的差異。

舞蹈是一门表现的艺术,舞蹈动作设计思想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人物和事件服务。它来源于现实生活;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真善美、伪恶丑,是人体动作的“语言”。健美操动作设计完全不同于舞蹈动作设计,动作本身不代表任何表现人物及感情色彩,它只为健身锻炼服务。设计动作时考虑的是锻炼的目的性、科学性、合理性,其表现形式是动作方向部位、肌肉用力大小、速度快慢、动作协调及动作节奏与音乐配合的准确合理。

(三)音乐特点不同。

舞蹈的音乐特点为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更多的是突出情节性、感情性、高潮性把音乐语言和舞蹈语言结合起来,以表现和反映主题思想。健美操的音乐特点为节奏鲜明强劲,风格热烈奔放,一般采用打击乐为主。现代健美操音乐多取材于迪斯科,爵士、播滚等现代音乐和具有上述特点的民族乐曲。音乐配合健美操动作,人们可根据动作需要选择音乐的节奏和快慢。在集体练习中,音乐起着口令作用,使动作整齐一致,同时更加突山动作的动感和韵律。

二、舞蹈与健美操的联系

(一)舞蹈动作是健美操发展的基础。

舞蹈动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各异,为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动作想象和动作素材,丰富了健美操的内容健美操动作,刚柔结合,以刚为主,动力性是健美操主要特征。动作性舞蹈力度强,幅度大,变化快,节奏分明,刚劲有力,与健美操动作的特点相一致。而抒情性舞蹈舒展、流畅、柔和,与健美操的柔劲相一致。

(二)舞蹈的基本姿态形式及表现力是健美操动作“正确”和“美”的基础。

舞蹈基本姿态、形态的要求概括为;沉肩、挺胸、立腰、立髋、夹臂,形成挺拔的躯干姿势。立颈,收腭,两眼平视有神,形成正确的头部位置。直膝、绷脚,形成舒展有力的腿部线条。基本手位准确、手臂线条流畅,形成优美的手臂姿势。舞蹈的表现力要反映其内涵,把观众带入故事中去,用表情、动作、形体来感染观众。健美操动作“正确性”表现在头部、躯干、四肢的基本位置和身体姿势,形态及动作的路线、方向和部位,立、坐、蹲、跪、卧基本姿势,走、跑、跳、跨、踢的基本动作到位程度和准确性。健美操“美”的表现为动作舒展挺拔、优美大方、流畅和谐,并富有动感美、韵律美、力度美、健康美、青春美、表现美。因此,舞蹈的基本姿态、形态表现力,实际就是健美操“正确”和“美”的所在与基础。

三、舞蹈动作在健美操中的作用

(一)在健身健美操中,应合理选择舞蹈动作。

健身健美操锻炼目的在于增强肌肉,韧带、关节柔韧、力量等基本素质,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内脏器官功能,使人们的身体能匀称、全面得到发展,达到健身健美的目的。选择和运用舞蹈动作时,应注意:1、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点,选择简单、易学、安全、实用、有效的动作,直接为锻炼目的服务;2、要选择与锻炼部位有关的动作。用力必须是紧张与放松相结合,即锻炼部位的肌肉紧张、用力,相反部位则放松。从整体看,动作有力、有弹性、有节奏和韵律;3、动作必须对称,重复多次,幅度要大,才能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

(二)在竞技健美操中,要根据操的特点和比赛规则,选择和运用舞蹈动作。

竞技健美操是通过竞赛,使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和身体能得到最佳表现和发挥。它以力度强、幅度大、节奏快,变化快为主要特征。力度、幅度、准确性是评价动作质量的重要依据。选择和运用舞蹈动作时应注意:1、手臂形态必须转化成“操”化形态。直臂如棒,屈臂有角,手型成五指并拢或张开等,不能出现兰花指等舞蹈手型;2、掌握好幅度大的标准。健美操中的幅度大,与舞蹈中的动作开是有区别的。人体幅度包括横向、纵向和前后,最大横向幅度是五指并拢直臂向两侧延伸侧平举。最大纵向幅度是五指并拢直臂上举,最大前后幅度为五指并拢直臂前后平举。

四、建议

我国在开展健美操运动中,应注意:

(一)必须正确认识“操”与“舞”的关系,大胆吸取舞蹈之精华,为健美操所用。

(二)健身健美操的动作设计,要考虑锻炼目的,强调动作有效性,实用性和科学性,还要体现“美”的韵律,有一定艺术性。

(三)竞技健美操的动作设计要根据比赛规则、运动员实际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能力,努力向国际水平靠拢。

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 篇4

1 健美操的音乐

音乐是一种表现性艺术, 它以声音来表达创造者和表演者的内心世界 (包括情感、意志、欲望等) , 它是无形的、抽象的、构成音乐形象的声音, 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律的和谐乐音, 它作用于人的听觉, 使感受者产生一定的联想, 进而在头脑中形成富有情感的意象, 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和陶冶。健美操, 尤其是竞技健美操。融“健、力、美”为一体, 是人的形体、动作、造型、线条及队形、音乐等诸多因素的全面展示, 是人体运动技术、素质、艺术修养的综合反映, 是创造运动美的一种复杂运动。当音乐融合到健美操运动中时, 就会以健音乐的表现形式出现, 依据健美操的竞赛规则, 伴奏音乐的质量, 效果等对健美操表演的成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健美操音乐节奏要求有张有弛, 有急有缓, 有轻有重, 有起有落, 有规律、有秩序地联结在一起。

2 健美操音乐与动作的关系

健美操是“形动于外情于内”的表演艺术, 情与形是不可分割的。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 动作是健美操特有的内容, 只有将健美操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造型、每一个表情变化都融合在音乐中, 或者通过身体的自然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内在感情和深邃意境, 才能使健美操产生水乳交融的美。同时, 独特风格的健美操只有在音乐的伴奏下, 才能使它的各种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完美无缺。因此健美操的音乐与动作两者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动作与音乐结合得是否完美是影响健美操质量的关键。

2.1 音乐的选配方法

音乐选配的方法一般有根据动作节奏选曲和根据乐曲性质编排动作两种。根据动作节奏选曲:采用这种方法在编排动作时不受音乐的约束, 可以根据动作难度顺序来编排, 根据动作的风格, 特点, 节奏来选编音乐, 使音乐和动作紧密地配合, 成为一体。在编排动作时, 要注意动作与音乐的节拍的一致, 做到音乐和动作的协调配合。在一般情况下, 动作的编排应当是完整的。

根据乐曲的性质编排动作: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音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在编排动作时可能受到乐曲的某些约束。采用时, 教师应根据选编好的乐曲编排动作。例如:男单的刚劲有力, 女单的柔和优美, 集体项目的热烈气氛及造型和高潮的体现;规定动作和难度动作的特殊声音等等。总之, 音乐的风格和动作的风格要一致。因此, 一套动作的编排要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才能使动作符合音乐, 表现音乐。

2.2 音乐的选择类型

音乐的选择需要一定的艺术性, 音乐选择要容易激发编操者的创作灵感和练习者的激情, 因此在选择音乐时除注意音乐与操的风格统一外, 还要注意健美操是健、力、美的统一体, 强调美与力的结合, 所以健美操音乐旋律要动听, 力求新颖, 富于变化, 节奏鲜明、强劲、规整, 速度适中。健身健美操的音乐速度一般是24拍/10s, 而竞技健美操由于强度比健身健美操要大, 所以音乐的速度也要稍快, 音乐速度在24拍/10s以上, 方能产生强烈的快感。但不是要求一套操的整体音乐的速度是一成不变, 在选择上要注意速度上的对比性, 即可以选用慢音作为开始部分或结束部分, 其作用可以更充分的表现出快板音乐的速度力度, 当用在结束时, 可以给人一种松弛和宁静的感觉以求与前面快板的对比。音乐选择的范围很广;民族音乐、爵士乐、迪斯科和摇滚乐、轻音乐、通俗歌曲和流行歌曲、外文歌曲, 甚至可以选择世界名曲。因此, 选择音乐的类型要根据表演者的素质、表现能力以及操的风格等。

2.3 音乐的编辑

一般选配的音乐通常来源于现有的音乐媒体中的乐曲, 由于一个乐曲的时间长度和对比变化往往不太适应成套动作的要求, 所以还须对其进行剪辑。在进行剪接前, 一定要保证音乐乐句的完整性, 不要动作一完成或时间一到就把音乐卡断。在剪接中, 首先要注意音乐整体风格的统一, 其次, 节拍也是十分需要注意的问题, 两段音乐之间的拍子同样也应有一定的关系, 不要出现前面是圆舞曲节奏, 后面没有经过任何过渡而突然改接探戈节奏的现象, 最后, 要注意整套音乐的节奏和力度的变化, 不要使整体音乐由于从头到尾缺乏节奏和力度的变化而让人感到过于平淡, 应有快与慢、强与弱的对比和变化, 以防止由于音乐节奏过于单一化而使得音乐单调。音乐的编辑通常是先选择一个成型音乐, 在此基础上用电脑进行重新制作编辑, 或是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谱曲创作, 并配上动作音以突出动作的核心部分, 同时动效音也起着点缀作用。

3 健美操动作的设计与编排

3.1 动作的设计

健美操动作的设计除了在风格上要求与音乐的风格相一致外, 还要符合不同的任务和对象;健身健美操的动作设计要求鲜明要统一, 具备健美操特点的对称组合动作;动作语汇力求丰富变换, 具有很强的锻炼实效性。而竞技健美操的动作设计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运动员的特点进行:单人项目要充分表现出自由、奔放、优美和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男性表现为刚劲力度和协调, 女性表现为刚柔相济, 但不失阳刚之气, 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优势;双人和集体项目除应具备单人动作的要求外, 还应有相互交流协调一致的配合, 以体现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及一套集体操的整体性。在动作的连接上, 要求顺势、连贯过渡自然, 尤其是竞技健美操的过渡与连接要注意多样性、突然性、独创性、流畅性、合理性综合运用, 例如下地与起立连接、难度动作的前后连接、托举与动力性配合的前后连接、步伐之间的连接等。

3.2 动作的编排

创编一套效果好、质量高的健美操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首先, 一套动作的创编要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才能保证动作与音乐的风格一致。其次, 动作要符合健美操的项目特点、练习者个人的特点、水平和风格, 单个动作与组合动作的协调组合, 整套动作应该是动作布局合理、组合巧妙、流畅, 从美的开始至美的结束, 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整个动作过程应该是动静结合, 起伏层次鲜明, 节奏多变, 高潮迭起。动作可以选用基本体操、艺术体操、技巧、武术、体育舞蹈等体育项目的基本动作, 把各类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形式等各方面处理成健美操化, 将它们融为一体, 形成健美操独有的技术、动作、风格、特征。动作的编排要有创新性, 不仅表现单个动作的创新, 也应该表现组合动作的创新, 造型的创新, 动作节奏的创新, 根据人体结构的运动规律设计别人所没有做过的动作, 或者改变已有的动作成为一种新的动作, 使人一看印象深刻难忘。也可以创造一些有难度的单个动作或一连串的小动作巧妙组合的联合动作, 促使动作刚劲、有力、明快。总之, 整套动作的布局要新颖, 才能激起观众的感情。

结束语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 它是创编者灵感的源泉, 是影响健美操动作的风格、结构、速度和节奏, 因此, 健美操的动作只有与音乐密切结合, 才能赋予动作以生命。

健美操的动作设计与编排要体现健美操的特点, 要表现出动作创编的独特与新颖, 整体动作结构要合理。

参考文献

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1 篇5

摘要: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舞蹈和音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是以优美的声音创造听觉的形象,舞蹈是以优美的动作创造视觉的形象。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时空流动的音乐舞蹈艺术。舞蹈的美离不开音乐的点缀,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则是音乐的回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编织,美妙的艺术之花。关键词:音乐 舞蹈 互相依存 差异

舞蹈从产生便和音乐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为舞蹈增添了许多的活性的元素,使舞蹈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而舞蹈让音乐的价值更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的总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现出来,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的节拍或歌唱相伴。要谈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想清楚音乐和舞蹈的概念。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一门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通过人自身来展现,以无声的表达即动作为表现手段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舞蹈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动作行为出现的艺术形式,它是律动变化多端的活动的塑像艺术。影响舞蹈表演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舞蹈本体的范畴,包括舞蹈演员的肢体、必要的舞蹈技术和艺术表现力。演员的肢体指舞蹈演员的自然条件,诸如形象、身材、比例、气质等;舞蹈技术是指扎实的基本功、单人、双人的技术技巧等;而艺术表现力是指对角色的理解、情感的展现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舞蹈演员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影响舞蹈表演的另一类因素是非舞蹈本体的范畴,作为外界的刺激同样会影响到舞蹈本体。舞蹈演员的肢体表现,包含了音乐、文学背景、服饰道具、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等)、剧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在这其中,对舞蹈演员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音乐因素。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旋律也称为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从它们的意义和日常中了解和感悟中,我们可以知道音乐和舞蹈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又相承一脉的统一体。同时音乐与舞蹈之间存在着有共同点。其中在节奏方面,音乐的时间单位是音调和节奏,而舞蹈则是姿势和动作,舞蹈动作律动性的实质就是节奏,而对节奏的感受力称之为节奏感。人的有节奏的动作自然要求音乐来配合,同舞蹈相结合的不是任何音乐,而是节奏比较鲜明的音乐。最容易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是舞蹈,原因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节奏,戏剧、电影、诗歌等艺术形式相比舞蹈而言和音乐的紧凑性还是较弱的。在多人舞蹈中,想要创作出或表演出一个协调而具有观赏性的舞蹈作品,只有有了一个共同的节奏源,才能创作出一个协调有美感的动作。如果没有音乐节奏的规范,舞蹈创作者将无法按照自我心中的节奏来进行编排每个人的动作,而每个人的心理节奏却又是不尽相同的,那么这个舞蹈创作将是失败的,只有舞蹈与音乐具有相同的节奏时,呈现出的节目才是吸引人、成功的。

在内容表达性方面,音乐和舞蹈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审美的一种方式,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志趣,并表现着他们的传统习俗,道德观念以及理想和愿望。它们都来自于生活,并都用自身的表现规律去揭示生活并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每一首音乐,都是作者根据现实或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用节奏和符号来创作的,并不是空洞无内容的,舞蹈也是一样的,都是有实质内容的,是舞蹈创作者用动作来表达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的。从这点可见,音乐和舞蹈都是有内涵的,都是在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和故事。

此外,音乐与舞蹈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其中音乐是听觉艺术,是可以不依附其他的艺术形式而存在的,而舞蹈是视觉艺术,是有动作而无声的艺术形式。人类感情最直接的表示就是语言,音乐善于表达人的内心情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抽象性,并且可以靠听着来联想,能发挥出它的优势,而舞蹈是通过具体的动作来表达要表达的对象的,是要依赖音乐而存在的,当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于表达情感的时候,就要加上身体的动作来共同表达内心的感受。只有当舞蹈和音乐这两者的结合,有声又有动作时就可以产生更鲜明、更准确的形象和更深刻、更细致的感情。

作为舞者若是不了解音乐、不理解音乐、不懂得音乐 是无法诠释音乐的思想内涵的,如此也就不会给人留下美妙的、扣人心弦的舞动作品的。音乐被称作是“声音的美妙组合”,是我们能够容易理解的表述,在舞蹈中,只有能够驾驭音乐的灵性,才能成为真正的舞者。

舞蹈对音乐是本能的需要,因为音乐能在舞蹈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塑造形象等。舞蹈需要音乐来激化,音乐可以作为催化剂进行作用。所以,在欣赏过程中两者既是不可分割的,又是相辅相承的。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优美的音乐相配合,提供了表演者的情感、思想、性格、形象和结构的转化,为创作者及表演者取之不尽的灵感,根据音乐的旋律来创造舞蹈的旋律,音乐的色彩变化对舞蹈多样化的启发,音乐的曲式结构应体现在舞蹈结构中,独特的音乐节奏必将产生独特性格化的舞蹈动作,舞蹈伴随音乐的对比,展开而达到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舞蹈表现情绪变化,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的。舞蹈正是在形体动作与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的有机结合中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例如舞蹈者表演进入意境后,在旋律的体味中,去寻觅动作的源头,一旦捕捉住情感的最佳宣泄点时,舞蹈就不用死记硬背动作,只要对音乐准确的感觉,便可以激情四射激发内心情感,通过外在的形体来表现出来。

任何一首音乐都是一部美妙的作品,深刻的理解音乐的内涵,关键在于要根据音乐作品所提供的全部信息,充分调动我们头脑的想象力听懂音乐的语言,让音乐在头脑中活起来、动起来。虽然音乐不是图画,但它用声音给我们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或是高山流水、鸟鸣幽谷,或是暴风骤雨、电闪雷鸣;虽然音乐不是文学,但它用声音再现了生活的悲欢,或是载歌载舞、心潮澎湃,或是肝肠寸断、生离死别。用美学的术语说,音乐作品中包含有:优美、崇高、和谐、冲突、滑稽、幽默、悲剧性、喜剧性等内容。若我们能够对音乐的理解达到了美学的高度,才是想象力发挥到最佳状态的时刻,此时的创造力与表现力才有坚实的艺术基础。

音乐在舞蹈和舞剧中具有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作用。例如舞剧《好大的风》,在第一段“回忆”中,创作者利用以电声模拟乱风的效果,由小变大,由远至近,把观众带入了故事氛围中。到了舞蹈的第三段“象征”时,把舞蹈推向高潮的是唢呐的呼喊、强烈的鼓声、钹声与弦乐的演奏。最后,伴随着一阵狂风呼啸声,故事进入了结尾,音乐的寓意仿佛是要把这动人的故事吹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为之感动。

综上所述,音乐能为舞蹈增辉,无论是追溯到人类社会最初时期,还是研究现代社会,音乐和舞蹈都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又融为一体,当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时,能为欣赏者带来美妙的享受。

参考文献:

[1]朱立新.试论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特殊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 2006;

[5]林敏;花蝶共舞乐陶陶——浅谈对音乐与舞蹈关系的认识[J];艺苑;2010年04期;

论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篇6

《溪山琴况》想必精通音律的人对此并不莫生,它是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上瀛的关于古代七弦琴表演艺术理论的专著,《溪山琴况》中将古琴的审美总结为24况,其中首况最重要的一说是“私”况,徐上瀛吸收了历史上对“和”这一审美范畴的认识,其审美观同样对于舞蹈实践和教学有所启发。

所谓“琴况”,即琴乐审美之况味。《溪山琴况》中将古琴的审美总结为24况,其中首况,即最重要的一况是“和”况。徐上瀛吸收了历史上对“和”这一审美范畴的认识,从古琴演奏“弦”、“指”、“音”、“意”这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论证“和”的存在,从而为“和”的“首重者”地位赋予理论基础。读完此书,不禁感叹,“和”是古今所有艺术的审美追求。虽然徐氏是在谈论古琴艺术,但其审美观同样对于舞蹈实践和教学有所启发。

“和”况中说:“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这是由技巧谈及内心审美,论及了琴乐的演奏和审美的关系。

所谓“弦与指合”,是指在演奏技术上,要达到对演奏技巧自如运用与纯熟掌握。这其中包括“指下过弦”、“弦上递指”等技法。舞蹈是用身体语言表现艺术形象和艺术情感,“弦与指合”应该是指腰功、腿功、毯子功、足尖功等等基本功的训练。舞蹈和音乐相似,都是技巧性很强的艺术门类。因此,技巧训练是从事音乐和舞蹈实践的必要环节。而且,越是对表演水准要求高,越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甚至是“童子功”的基础。正是因为舞蹈是一门特别赏心悦目的“美的艺术”,所以它对从事舞蹈表演者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除了身高、比例、体重、形象等生理条件,对协调性、柔韧性、表演技能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必然要经历基本功训练的环节。很难想象,一个横叉下不去或腰下不去的舞者如何去完成哪些美丽的舞蹈动作。

所谓“指与音合”,是指在掌握纯熟的技艺基础上,注意琴曲演奏合乎章法、句度,做到“篇中有度,句中有厚,自中有肯”,由此产生悦耳而复有韵味的情感音调。舞蹈中的“指与音合”应当指在掌握一定的基本功后,结合音乐进行技艺美的训练。即舞蹈教学中的组合训练。舞蹈和其它一些竞技体育项目的重要区别在于:舞蹈中的技能技巧要服从于音乐情感、艺术形象塑造的需要。因此,舞者需要熟悉不同风格的音乐和不同风格的舞蹈,恰当的运用身体语言表达音乐。在组合训练中,集中某一风格的音乐,如蒙古、爵士、身韵等,有针对性地训练这一风格的舞蹈动作。如果说“弦与指合”实在积累舞蹈的基本语汇,那么“指与音合”就是在试图将这些语汇组合成符合一定音乐风格的句子和段落。例如:汉族,舞蹈大方、欢快、维吾尔族舞蹈热情、诙谐;藏族舞蹈豪迈粗犷、洒脱奔放;日本舞蹈沉静、内敛;印度舞蹈靓丽、活泼等;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不仅加强了舞者对节奏、音律的感知也同时加深了对不同民族的了解,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舞蹈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发潜能、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当学生的表现爱到老师的肯定学生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就会以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相反当他们得到否定时就会产生挫败感及负面情绪,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用赤诚的爱心搭起师生情感的桥梁,正是因为舞蹈是一门特别赏心悦目的美的艺术,所以这以从事舞蹈表演者的要求近乎苛刻的,除了身高、比例、体重、形象等生理条件,对协调性、柔轫性、表演技能等方面也有很高级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必然要经历基本功训练的环节。舞蹈和其它竟技体育项目的区别在于舞蹈中的技能技巧要服从于音乐情感、艺术形象塑的需要,因此舞者需要熟悉不同风格的音乐和不同风格的舞蹈,恰当做运用身体,语言表达音乐,在组合训练中,集中某一风格的音乐,如蒙古、爵士等,有针对性地训练这一风格做舞蹈动作。

在现实生活中,舞蹈往往是极少数有艺术天赋形象好的学生们的专利,女生比较多,只是在节目、比赛期间突出排练一些作品,参加人数很有限,并没有把客观把它推广普及纳入课程,让所有学生无论男女都受到这一艺术教育,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认识问题,人们只是把舞蹈作为一种专长去培养能增强学生的韵律美,气质高雅美以及对艺术的欣赏水平。

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音与意合”。所谓“音与意合”,即琴乐表演最终要达到的审美境界。作为更进一层的审美要求,《琴况》并未停留在单纯的演奏技艺层面的要求,而是提出了“以音之精义应乎意之深微”,即以演奏技艺达到的精妙细微的乐音表现,来触及人内心深处最敏锐幽深的心理体验。在舞蹈实践中,“音与意合”即成品舞的表演中所要达到的意蕴深刻,感人至深的境界。同样,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以舞之精义应乎意之深微”。当然,要达到这个境界,不仅需要专业上的精益求精,也需要在文化休养上的历练。

不难看出,就舞蹈表演的过程而言,技巧和艺术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但就这一专业而言,将其分开也非常必要。因为在舞蹈实践中,单纯的技巧练习有之,情感表现也有之。这种区分也可以用来解释舞蹈训练的过程,在演出之前,或者在“基功”课上,需要解决的是“弦与指合”和“指与音合”的问题。而在演出中或“成品舞”课上,主要解决的是“音与意合”的问题。

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种“解放”恰在《琴况》“音与意合”所追求的声外之意、弦外之境的审美意境中得道验证。联系到舞蹈界长期存在的重技轻艺,舞蹈作品华而不实、肤浅雷同等时弊,禁不住感慨当代社会艺术领域的文化缺失。笔者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崇尚和谐的文艺创作和表演。而《琴况》中“和”况的审美品格能够给与我们更多的启示。

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 篇7

关键词:健美操,民族音乐,结合

我国是民族众多的文化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舞、曲;封建社会中,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在体育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从古时的“武舞、剑舞”,到现代的“艺术体操、花样游泳以及各种体育舞蹈”中都可以看出体育与音乐总能相互配合。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为目的的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用民族音乐烘托健美操的气氛,表现健美操的特点,不仅使健美操有声有色,而且使我国的民族音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增强了健美操的感染力。

1 民族音乐

1.1 民族音乐的概念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音乐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音乐,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音乐,从整体上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从狭义上讲,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1]。

1.2 民族音乐的形成

民族音乐的形成与它特殊的环境和产生的条件分不开的。从地理环境上看,不同的地形地貌会带来不同的音乐体裁和音乐风格;从社会环境上看,民族音乐不仅限于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而且对音乐的意义和风格也有深刻的意义;从语言环境上看,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语系是区别民族的系统指标之一。在中国的汉民族语言中,由于声调具有明确语义的作用,因此,音乐在其运用过程中发生有意识的音高、力度和音色的变化[2]。

1.3 民族音乐的特点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性格特征,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由于民族音乐长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因此被人们提炼过的必然是最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且内容多是人民思想感情的真挚流露,是人民生活的生动反映。每个人对同一首曲子的理解和演绎都不尽相同,因此在传承过程中加入了个人的风格,这也是民族音乐出现新发展的动力所在;由于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人文风俗、性格特征等不同,因此对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也各异[3]。

2 健美操音乐的特点与功能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是以节奏、旋律等构成的听觉艺术,以独特的表现方式来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灵感、智慧和哲理,直接影响着人类的感情、运动和情绪的变化。“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为内容,以艺术创作为手段,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运动者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进行全身各个关节、各个部位的节律运动,浸入节奏的美境,融化在物我两忘的艺术审美境界,陶醉在乐的旋律之中……”[4]。

2.1 健美操音乐的特点

健美操与舞蹈、艺术体操相比更强调动作的力度。因此,它的音乐更趋于节奏鲜明强劲,旋律悦耳动听,热情奔放。健美操音乐多取才于现代音乐和民族流行乐曲,音乐的强弱变化为动作的力度与起伏造成了内在的条件,使动作与音乐在结构上产生必然的联系,曲调与节奏的变化加之动作起伏从而产生韵律感,从而增加健美操的韵律美。

2.2 健美操音乐的功能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在音乐的伴奏下,才能展现出健美操的生机和青春活力,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气质修养都会得到提高和改善,提高人们的艺术感,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尤其是竞技健美操,它融“健、力、美”为一体,是人的形体、动作、造型、线条及队形、音乐等诸多因素的全面展示,是人体运动技术、素质、艺术修养的综合反映,是创造运动美的一种复杂运动。健美操在音乐的伴奏下,不仅烘托了操的气氛,丰富了操的艺术魅力,表现了操的特色,更增强了操的感染力,使操有形有声还有情[5]。

3 民族音乐与健美操相结合

民族音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在音乐艺术形象的创作上,在表情表达的方式上,在音乐的体裁、形式及各种表现手段上,都独具民族特点[6]。民族音乐与健美操相结合,通过表演充分把音乐的特色,动作的新颖和力度,以及服装表现等融为一体,尽善尽美的动态中表现美的身姿,使观众和裁判受到美的感染与之产生共鸣。在创编动作和选配音乐上,民族音乐与健美操的结合从纵向上继承我们自己优秀的文化遗产,横向上借鉴外国文化的特色与精粹,把“力”与“美”从各方面体现出来。健美操与民族音乐相结合不仅使我国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更为健美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

3.1 民族音乐在健美操音乐的选配方面的运用

健美操音乐在选配方面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选用优秀的具有健美操特色的成品曲子,根据音乐编配动作;另一种是先编动作再选择适当的音乐[7]。把健美操与民族音乐融为一体,不同的动作和风格,配上适宜的民族音乐,旋律清晰、活泼轻松,既可以体现出时尚的健身运动与民族特色的文化、独特的民族音乐以及国际化现代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又可以充分展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健美操”。

3.2 民族音乐在健美操动作方面的运用

音乐是表现健美操意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对于突出成套动作的风格特点,渲染一套动作的气氛,增强动作的艺术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8]。随着民族音乐的节奏变化,在动作的连接处恰到好处地穿插和运用中国古典舞中的手法和腿法,使健美操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造型、每一个表情都融合在音乐中,并且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民族音乐的内在感情。民族音乐与健美操动作这种有机结合的特点能够激发对动作创造的灵感,进而能更好、更美地创造出与音乐相适应的健美操动作来。它不仅表现出中华民族奋力拼搏的意志和时代精神风采,还把健美操动作对“力”的讴歌和对“美”的颂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浓郁民族特色,又将强烈时代精神的健美操音乐表现的淋漓尽致。

4 民族音乐在健美操长久发展方面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贝多芬的音乐使愁苦的人快乐、胆怯的人勇敢、轻浮的人庄重”。音乐是一种表现性艺术,它以声音来表达创造者和表演者的内心世界,它作用于人的听觉,使聆听者产生一定的联想,进而在头脑中形成富有情感的意象,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和陶冶[9]。音乐在健美操运动中烘托气氛、转换节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特的音乐能突出健美操成套动作的风格特点,渲染动作气氛,增强了动作的艺术感。民族音乐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音乐文化,她所内涵的情感与精神,反映了该民族的思想与灵魂。健美操是一项体现健与美的体育运动,通过表演充分把音乐的特色,动作的新颖和力度,以及服装表现等融为一体,尽善尽美的动态中表现美的身姿,使观众和裁判受到美的感染与之产生共鸣。民族音乐与健美操相结合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把特有的民族音乐融入健美操中不仅为中国健美操音乐的出路在纵向上继承我国民族文化的遗产;在横向上借鉴外国文化之精髓,让民族音乐与健美操完美的结合,使我国的健美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要合理的运用音乐所蕴含的艺术载体将音乐完美融合于动作之中,达到“操”、“曲”、合一,以完美体现健美操项目的时代气息。将民族音乐融入健美操,为健美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江明淳.中国民族音乐欣赏[M].人民音乐出版社.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

[3]陈四海.中国民族音乐概论[M].陕西旅游出版社.

[4]魏纯镭,赵元祥.健美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王梅.论健美操音乐的功能与选配效益[J].山东体育科技,2000(1):102~103.

[6]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高等音乐出版社.

[7]胡胜昔.论健美操音乐的选配[M].体育世界,2007,7.

[8]黄斌.浅析音乐在健美操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8(29):215.

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 篇8

中共中央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低俗趣味的文化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方向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物质形态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全校师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能够反映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和信念,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所在,是一个学校的校魂。它对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又能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实现校园安定有序运行。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火热开展,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健身运动,它具有改善形体,提高心肺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的功能。在健身的同时,又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更能增强锻炼的效果。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和充实了校园文化,同时提高了本身的价值。它为满足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广阔天地,给校园文化注入新鲜空气,使之更丰富多彩,并增强了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 大学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关系

很多人一直认为体育是一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野蛮行为,事实上体育不仅有其外在的身体活动形式以及设施、器材等物质形态体系,又具有内在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等,是一种体育文化活动。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追求的就是一种公平公正的严谨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对教师和学生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并有效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文化品位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 大学校园文化促进健美操运动的发展

3.1 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健美操运动的广泛普及

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使健美操运动在高校得更广泛的普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推广简便易行的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制状况的体制健身方法。”健美操运动对体育设施、场地要求不高,它可以在公园、广场、室内、室外甚至只需一块小场地和一台录音机就可以进行。无论什么地点、无论什么时间、无论什么人数,都能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从事健美操练习,步入社会同样可以作为手段进行锻炼。年轻时可以进行速度快、节奏明显的青年韵律操、青春健美操、跑跳健美操等练习,而到了中老年为了适应身体机能的需要,可以进行老年健身操、形体姿态操等节奏缓慢项目的练习。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了健美操运动的广泛普及性和适应性。

3.2 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强化专业基础,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拓宽专业口径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公平竞争、公开竞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求真务实的体育道德精神来培养和教育感化师生,并能积极反映出各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在大学生运动会和其他校内大型活动中,组织小型团体健美操比赛,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技能,在全校师生面前得到展现,使学生学习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折射出学校在健美操运动方面的办学水准,促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各校学生健美操运动的技术水平,同时进一步提高健美操专业训练队学生的竞技水平、道德风貌及社会竞争性,反映出各高校的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各高校之间为促进彼此的相互交流,促进各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提高健美操比赛也日趋频繁大学生由于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能力比较强,精力旺盛,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比赛中规则日趋完善,水平明显提高,展现高校的综合校力。

4 健美操运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4.1 健美操运动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支鲜艳之花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不断增强,追求健与美的心理趋势与日俱增。寻找好的锻炼方式成为人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健美操这类初始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经过广泛地吸取体操、迪斯科等舞蹈及其他体育艺术门类的动作,而注入力度,增加负荷,借助音乐的节奏、旋律及风格调控动作,体验情感,并逐步在相关科学理论指导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发展成为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通过身体练习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目的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它还具有很强的创造性、艺术性、娱乐性和群众性,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化艺术活动。它以自我锻炼、自我塑造、追求健与美全面协调发展的特点而为大学生所接受,很多大学生将其作为自己的健身活动,因而健美操在高校蓬勃发展。

4.2 健美操运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4.2.1 健美操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美的功能

“健美”作为一种非常积极的健康观念和现代意识,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健美操是在轻快的音乐节奏中,通过一定的身体练习方式,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及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心脏的功能,对提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机能也有良好的影响。开展健美操运动,不但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而且引导着大学生追求健康美,使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抵制了消极颓废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

4.2.2 改善体形,培养端庄体态

追求形体美是大众人群选择健美操的直接动机。形体美主要指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健美操动作的创编,其动作和程序有明确的对整体和局部目标的针对性。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通过长期的练习,能矫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培养正确端庄的体态,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气质内涵,进而表现出优雅的仪态和意气风发的感觉。其次,健美操练习还可消除体内多余的脂肪,保持人体吸收与消耗的平衡,降低体重,保持健美的体型。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才是大学生所追求的高层次的人体美。

4.2.3 激励功能

健美操运动是校园体育的组成部分,具有激励功能。反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深化教学改革带来新动力。同时,可驱使兴趣参与者形成非正式的群体流,这种从众心理现象有着强烈的校园“繁衍”作用,更有力地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4.2.4 具有健康,活泼,高雅的娱乐功能

健美操运动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体育运动它能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感觉,大家在运动当中一起跳、一起锻炼,共同欢乐、互相鼓励,有些人甚至因此成为终身的朋友。因此,健美操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同时还具有健康,活泼,高雅的娱乐功能,使人在锻炼中得到一种精神享受,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给大学校园生活注入了新鲜空气,提高了大学生休闲娱乐活动的品味。

4.2.5 能够调节心理活动,陶冶美好情操

大学生进行的健美操锻炼,是一种没有激烈竞争和压力的运动。使人在轻快的音乐中,充分的自由伸展和跳跃,让人的整个身心情不自禁地陶醉在美的韵律当中,忘记所有烦恼和忧郁,使疲惫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并为校园创造了良好的精神和体育氛围,给学生拓宽了自我表现和心理宣泄的环境,使学生得以从学习压力,心理失衡等方面得到放松,成为消除情绪障碍,缓减和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状态。

4.2.6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终生受益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深入,高校中,大学生不只追求近期的健身效益,更追求长远的终身效益。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应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而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也应是“终身体育”,学生不仅在校期间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以健康的体魄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达到适应环境、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健美操相对其他项目而言,其“活动寿命”较长,适应广泛。

5 小结

大学健美操运动的发展丰富并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它能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风度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健美操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使学生掌握终身锻炼技能,保持体育锻炼效应的连续性,终身受益。还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生在校期间的有利时机,积极丰富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在社会主体文化背景下,健美操运动与校园文化建设围绕人和社会两条主线,自成体系,但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养全面专业的健美操人才,使得校园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光来,等.健美操[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侯金芸.浅析健美操在女大学生余暇体育中的价值[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23(2):98-99.

[3]白如娇,刘宏坤.谈校园体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4(8):445-446.

[4]杨乐.体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山西体育科技,2008,28(1):83-85.

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 篇9

关键词:健关操,音乐素质

一、音乐素质概念的界定

关于音乐素质, 前苏联的差异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认为, 音乐素质包括一般的音乐能力和特殊的音乐能力, 一般的音乐能力包括:鲜明的想象力、创造能力、顽强的意志力;特殊的音乐能力包括与音乐紧密相关的情绪和听觉的差别能力。笔者结合文献资料及专家访谈, 综合健美操专业分析出其包括:音乐的收集、音乐风格的感知能力、专业音乐的创编能力、音乐的节奏感、音乐的记忆和音乐的想象动作创编能力。

二、调查样本描述

为了保证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本次针对整个2010-2011届的广西学校拥有体育院系开设健美操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收回问卷845份, 有效问卷781份。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是运用计算机Microsoft Excel中的数据透析表格功能进行自动统计和分析的。被调查对象中, 所有学生均为学习本专业1年以上, 其中大学本科占67.7%, 专科占30.1%, 研究生占2.2%。这些学生来自于国内的1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农村和城市比例分别为29%和71%, 男、女生分别为37.8%和62.2%。。本文调查问卷经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大学等单位10位相关专家审阅, 其内容效度符合要求。本问卷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 (Consistency) 评定方法。数据通过SPSS软件计算, 得到皮尔逊 (Pearson) 相关系数γ为0.776, 符合统计学的要求。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音乐的收集

根据本问卷对健美操专业学生音乐收集调查, 结果如表1、2所示:

由此得出, 学生音乐收集大多来至于网络下载, 与其方便快捷;消耗少的特点密不可分, 符合学生特点;而在音乐收集数量上, 大部分专业学生对于平时的音乐收集较为注重, 收集的音乐相对丰富。

2、音乐风格的感知能力

音乐风格在音乐范畴, 风格指的是各种音乐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和声、肢体和曲式等富有个性的结合方式。这些要素的特殊结合方式能产生一种显著的或独特的音响。根据查阅资料分析, 音乐风格种类繁多, 包括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乡村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重金属、电子音乐。后期发展至流行音乐、民族音乐、轻音乐、R&B等等。根据本问卷对健美操专业学生音乐收集调查, 结果如表3所示:

由于音乐风格的界定, 对于各种风格喜爱不同, 调查现实学生对于音乐风格分辨能力一般, 对于主流如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爵士及摇滚类了解较多。

3、专业音乐的创编能力

调查专业音乐创编手段结果如表4显示:

由此看出, 学生对于音乐创编手段的掌握不够, 大多使用已有创作单曲直接采用, 对于剪辑、编排、特效等手段的能力不够。

4、音乐的节奏感

调查显示, 约97%的学生能够明显随音乐的节奏而肢体运动。健美操从某方面可以说是节奏的艺术, 节奏在健美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健美操动作的节奏是各种动作起止之间的时间关系, 但是在节奏的体验与表现方面声音比动作更独立, 音乐能离开健美操而存在, 但健美操失去了音乐则不可能, 因此, 健美操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是一致的。故而专业学生普遍因为平时接触节奏性较强的音乐和肢体节奏协调性学习, 节奏感较好。

大众健美操一至六级音乐风格、节奏、速度均分明, 且均是学生学习过的内容, 结果表现为学生的专项音乐记忆能力较好, 对于专业领域的音乐分辨能力较强。

对于根据音乐想象动作创编, 学生的个人创编组数普遍不高, 由于部分学生对于音乐主题和节奏的不熟悉是一部分原因, 更主要的原因是根据音乐创编动作的经验不够, 且想象的元素不够丰富导致的。

四、结论与建议

1、音乐的收集和感知能力的培养应当对学生进行视觉性和感官性的教学, 运用VCD、录音带、CD等电化教具示范, 并规范性的要求学生收集明确风格的音乐, 使学生得到对音乐的风格和节奏等最初的个人理解性认识, 让学生建立对健美操音乐的最初表象和完整的感知, 以提高感知能力。

2、音乐的节奏性培养应该让学生随心所欲、自由发挥, 表达出自身对音乐节奏的体验.这样, 才能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节奏, 并使之在运动中定型和巩固, 在培养音乐节奏感的同时, 又培养了动作的节奏感, 还间接培养了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运用语言描绘情景;扮演体会情景等来激发和强化学生对音乐的内心体验等, 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 从而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 也可运用讨论法、启发法、发现法等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己探索音乐教学内容的某一知识, 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对健美操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郁文武:《乐教育与教学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年。

[2]王玉琴:《我国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音乐现状评析》, 《山东体育科技》, 1995 (01) 。

[3]王丹:《竞技健美操音乐的选配与编辑》, 《大家》, 2010 (15) 。

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 篇10

关键词: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大学健美操,关系

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指的是在大学这一个特定的范围内, 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与体育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上讲, 所谓校园体育文化就是所有的师生及员工在健身运动、体育教学、体育设施建设和运动竞赛等活动中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 就是指所有师生员工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既拥有深刻的内涵, 又拥有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体育文化与德育、美育、智育等一同构建了校园文化群, 它也同群众体育文化、竞技运动文化一同构建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二、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1. 健身功能

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现象, 在高校中正蓬勃发展着。体育不仅仅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 还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记忆和清晰的思维。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 血液循环会加快, 心脏功能会提高, 呼吸系统会改善。大学生还在生长发育的阶段, 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

2. 娱乐功能

对于大学生来说, 体育文化是对校园生活良好的调节剂。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 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体力脑力进行恢复, 还可以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娱乐。诸如体育舞蹈、健美操等体育竞赛, 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是放松身心的途径, 丰富了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也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3. 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又被叫做美化功能, 可以作为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动力。体育文化就是要人们去欣赏它、发展其中之美, 之后去体验。与此同时, 审美功能在校园体育文化中是潜移默化的, 而且融入了校园每个人情感之中。校园是充满感情的世界, 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 填充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空缺, 从而提高与美化了我们的精神境界。如缺乏情感的熏陶, 欠缺审美的修养, 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贫乏、单调, 校园生活就不会有美感和光彩。对于现今大学生来讲, 健康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欣赏、展示与创新的展示平台, 从而使他们获得多元化的体验并且极力按照美的规范来塑造自己。

三、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健美操之间的关系

1. 健美操在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影响及地位

健美操运动可以说是现今高校流行和传播最为广泛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 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美操是在当今快节奏生活方式下,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文明病”蔓延开来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健身运动。这些初期是以健身为目的运动不断吸收迪斯科、体操等舞蹈和其他体育类的造型和动作慢慢演化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注重力度、增强负荷, 加之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健美操, 而且逐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拥有明确目的性、科学性与针对性, 也渐渐发展为集舞蹈、体操与音乐为一体的以健身心、健美和健身为目的的新型体育项目。同时它还有非常强的群众性、娱乐性与创造性, 因而被推崇为适应性极广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它以自我锻炼为主, 兼顾自我塑造与最求健美的协调统一的发展而被现代大学生所接受, 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给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健美操在很早就传入了我国, 引入之初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正逐步在国内高校中迅速普及与推广, 在很短时间内就成为大学生体育的热点。其健美、健身的时效性、组织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等吸引着大学生在闲暇时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健美操的行列中来, 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加强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同时健美操活动的积极开展带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升温, 不仅是校园的广场, 而且运动场、表演台和体育馆都所处可见健美操爱好者矫健的身影, 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建设。校园的体育文化活动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健美操所具有的凝聚力, 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众多情趣相近、兴趣相同的人连结在一起, 进行一些表演或是竞赛的形式来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有效地调动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健美操活动的带动下, 体育文化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不仅丰富了体育文化内涵, 而且促进了整体高校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 健美操与校园体育文化相辅相成

(1) 增强体质。

健美操具有有氧代谢运用的特性, 长时间、大密度、高强度的训练, 会对身体各个关节、韧带, 以及主要的内脏器官和肌肉群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 进而有效提高心脏系统、呼吸系统的技能, 有利于发展学生耐力、灵敏度、柔韧性、速度等运动素质。

(2) 提高审美能力, 完善个性品格。

健美操本身是一种健身与美的创造。练习健美操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美的体验与展现。学生在人体美的实践中, 自己去感受、去鉴赏、去表现和创造美的感情和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同时提高主体的审美意识。大学生进行健美操运动, 会使情操、精神境界得以升华, 从而可以不断完善自我, 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

(3) 高雅的娱乐功能。

高校校园与社会其他社区一样存在着多种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空间。有健康也有颓废, 有高雅也有低俗。健美操以充满时代气息的面貌迎来了健康, 驱走了颓废, 那令人震撼的旋律, 那欢快的节奏、强力的节拍, 让人耳目一新, 给大学的校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给高校休闲生活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 也提高了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层次。

大学健美操与校园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健美操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形式, 既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又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

[3]陆守芹.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J].湖北体育科技, 2008.1.

浅谈音乐与情绪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音乐 情绪 审美

艺术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人头脑中主观意识固有的,而是艺术家头脑中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如采茶,是中国民间歌舞体裁的一种,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如广东、江西、福建等省的汉族地区,也称采茶歌,采茶灯等。采茶本是人们生活中的劳作,把它用艺术化的形式加以表演,形成采茶这种艺术的歌舞形式,采茶中的舞蹈动作一般是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以及盘茶、送茶等动作。有时也模仿生活中的动作,如梳妆、上山以及表示青年男女爱慕之情。

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艺术,是以声表情,抒情的艺术,所谓“乐者出于人心”,是人情绪的表达。生活中的矛盾引发人内心的情感,感情一被引出,必寻找物质以表现其自身,在发声上表现,形成音乐。音乐的本质是激发唤起人的情绪,其音响运动方式是类比情绪的运动方式。

艺术家在创作中在体验生活获得表象基础上,将生活表象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形成典型意象。音乐不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形式,而只是表现从其中体验到的情感。如赣南采茶戏,安远民歌《斑鸠调》是流行于江西地区的小调,形式活泼。歌曲赞美了斑鸠鸣叫、桃花盛开、杜鹃吐艳、秧田翠绿的大好春光。歌曲具有林田乡村的韵味,由于赣南的林木四季常青,林中的鸟儿也十分繁多,四季啼鸣。而那斑鸠的声音更是使得人们陶醉,于是产生了表现斑鸠歌唱的《斑鸠调》。

赣南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适宜作物的生长。勤劳的人们在此劳作,开辟田亩,建设家园。其风景形成一副美丽的图画,这种具有田园风味的诗情画意也必然融入赣南人们的歌曲舞蹈之中。

曲调为两句体乐段,五声徽调式,节奏富有跳跃感。其旋律以大二度,如徵羽(56)、商宫(21)、角商(32)等和小三度,如宫羽(16)、角徵(35)等上下行级进为主,而“56216”的乐汇贯穿其中,音列大部分以sou、la、do、re四音为主,整个音的进行以五声音阶的级进为主。具有赣南茶歌的音调特征,主要乐汇不断在乐曲中以各种方式出现。赣南灯歌的调式以徵调式为多,羽调式次之,其余调式较少。《斑鸠调》可以说是灯歌音乐的典型代表,调式建立在徴调式上,作品出自于赋有“采茶戏摇篮”之称的赣州安远县,其中采茶戏也是从这里传到了梅州、福建等地。

在徵调式山歌中,主音常用于各个音型的起落上。商音也具有显著地位,常作为高音点的长拖腔,而羽音在该调式中也占有较重要的位置,羽音出现的非常頻繁。而角音处于较为次要的位置,基本处于经过音的位置。

歌词衬腔中对鸟叫的模仿,更使歌曲荡漾着春天的生机,令人欢欣喜悦。艺术在表现情感时候,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要把它客观化,从主观体验者退为客观观赏者。

在模仿鸟叫时候,运用了衬词如“叽里咕噜、咕噜叽里”及装饰音(前倚音及下滑音),使得音乐听起来更为生动有情趣,形象的描绘了斑鸠在春天到来时竞相争鸣、展示着春天充满勃勃生机的情景。

乐曲开头小波浪的旋律线条和前紧后松的节奏音型,音调在羽音(调式的二级音)上较多强调,第二句的旋律完全重复,整体上突出了欢快优美的音乐情绪。曲调大多欢快优美,节拍节奏规整,节奏音型有较多重复,歌舞的戏份很浓。在结构布局上,第一段的结构模式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的音乐发展模式,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变化重复,这样的结构方式对音调和情绪的统一无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整体上突出了欢快优美的音乐情绪。“灯歌”多用于人们对喜庆节日的庆祝上,音调常常带有舞蹈性,比较欢快优美。

欣赏时,音乐以其节奏的长短、高低、急缓的关系使得听者所费的心力和所用的心的活动也不一致,使听者心中自起一种节奏与音乐的节奏相平行,这种高而缓或地而急的心力活动,听者心中遂感觉一种欢欣鼓舞或抑郁凄恻的情调,使得听者能够体验到其中的情感情绪。

这首作品它的节奏既不同于自由的山歌号子节奏,又和舒展的小调节奏不一样。这首作品二拍子的节拍配以较为紧密型的节奏,很好地为欢快的旋律音调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开始的切分节奏,很有舞蹈的意味,让人联想到载歌载舞的画面。

音乐的欣赏是一种移情的过程,使得本来是物理的东西可以具有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以有生气。如书法,横直钩点等笔墨原来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文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感觉到“骨力,姿态,神韵”。这都是把墨涂的痕迹看做有生气有性格的东西,都是把字在心中所引起的意象移到字本身上面去。又如切分节奏,很有舞蹈的意味,让人联想到载歌载舞的画面。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上,物才能呈现出我所见到的形象。

音乐艺术与现实有距离,不能站在实用的态度看。若只是关注有用的功利,则无法欣赏本身的形象,无法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绪,无法感受其中的美。若任何事情只为追求实用,那就只需要有可以遮体的布匹即可,何必还要要求衣物有不同的颜色、样式呢?要无所为而为,本着审美的态度去观察体会。

把自己的意蕴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的形象,并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模仿物的形象。

音乐之所以为音乐,是有其特殊性的存在的,音乐不是一种情感的语言,能够明确的对应其所指的含义,也不是自我表现的情绪的发泄手段,艺术所用的情感是经过组织过的。音乐中的情感是更具普遍意义的。

而只有经过艺术决定的行为才是艺术创作,艺术的情绪是通过人们分享的而不是传播的。虽然每个人的对音乐的情绪反映会不一样,但是“由于人的共性,又都会分享到一种重要的人类感觉”。

作者简介:

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 篇12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本科船海专业和土木专业的男生,共75人。其中船海专业学生为对照班,男生37人;土木专业学生为实验班,男生38人。

实验时间:2010年9月到2011年6月,共进行了一个学年的系统实验。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前

对两个班的男生分别进行了身体成份和身体素质五个项目(立定跳远、50米跑、1000米跑、实心球掷远、单杠引体向上)的测验,将所得数据作了统计学处理,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进行了“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身体成份和身体素质基本相同(见表1)。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与身体素质五个项目的指标呈低度相关(1)(1rl<0.4),(见表2)。

1.2.2 对照班

只上健美专项课,每周一、三、五各两学时,其中两学时课上练习,其余四学时安排课后练习,并规定练习内容和负荷量。一年后,对身体成份和素质重新进行检测。实验班和对照班所不同的是每次课上练习基本上安排上肢或躯干部分肌肉练习,练习50分钟,后40分钟分别进行身体素质五个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练习,特别是50米、1000米跑和立定跳远等速度、耐力和弹跳方面的素质训练。一年后对身体成份和身体素质重新进行检测。

1.2.3 数理统计

将两个班前后所测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1.2.4 参数计算

(1) 体密度DB=1.0913-0.00116(上臂皮脂(mm)+肩胛下皮脂(mm))

(2) 体脂%=(4.570/DB-4.142)×100 (%)

(3) 体脂肪量=体重(Kg)×体脂% (Kg)

(4) 去脂体重=体重(Kg) (1-体脂%/100) (Kg)

(5) 去脂体重/身高指数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两个班所测得的原始数据做了统计学处理,并进行了“t”检验,证明所测得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从表2可见: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与身体素质五个项目的指标之间均呈低度相关。(1r1<0.40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一年的实验,对实验班学生的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五个项目进行了检测。身体成分的改变,特别是去脂体重的增加与人体运动能力水平的关系程度如何进行了数理统计和分析,现将实验结果分述如下:

2.1 实验后两班学生身体成份的对比分析

从表3可见,经过一年的健美训练,实验班学生身体成份确实得到改变:体重增加,虽然差异不太显著,但由于总脂肪量没有增加,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增加较明显都有比较显著的差异。证明开设健美课对于改变学生身体成份,增大肌肉体积是行之有效的。

2.2 实验后两班学生五项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从表4清楚看出,对照班只进行健美练习(力量练习),对身体素质五个项目并不做技术指导和速度、弹跳、耐力等素质方面的训练,一年后,50米、1000米、立定跳远成绩虽有提高,但不显著,而实心球掷远和单杠引体向上两个项目,成绩有较大提高,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与运动能力之间不一定就是平行关系,而只是与使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增加的有关项目关系密切。健美训练只是通过力量练习达到发达肌肉的目的,实心球掷远和单杠引体向上基本上属力量性项目,特别是单杠引体向上,因而单杠引体向上的成绩提高的幅度最大。前后顺序是单杠引体向上>实心球掷远>立定跳远>1000米跑>50米跑。

实验班除了进行健美训练外,还对身体素质五个项目分别施加技术影响和速度、弹跳、耐力等素质方面的练习。一年后,其各项成绩都有较大提高,差异显著。实心球掷远和单杠引体向上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与实心球掷远、单杠引体向上的密切关系大于技术指导,而技术指导和素质练习与50米跑、1000米跑、立定跳远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大于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

2.3 实验后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与身体素质五个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lrl>0.7为高度相关;0.4<1r1<0.7为中度相关;lrl<0.4为低度相关。 (1)

从表5中分析得出:对照班经过一年实验后,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与50米跑、1000米跑和立定跳远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低度相关;与实心球掷远和单杠引体向上的关系为高度相关。实验班经过一年实验后,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与50米跑、1000米跑和立定跳远之间的关系为中度相关。

3 结论

1.通过实验,充分证明在高校开设健美课,对于塑造学生健美体型,改变身体成份,增强力量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与运动能力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只是与使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身高指数增加的有关项目关系密切。

3.健美训练使力量素质得到增强,至使实心球掷远和单杠引体向上这两个项目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单杠引体向上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个难度较大的项目。

4.健美训练虽然是一种综合性的体育活动,但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塑造人的健美体型。要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还必须加强除力量素质以外其余各方面素质的训练。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民健身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火热程度,健美运动在此时更是越发普及。在高校,健美训练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健美运动能够塑造人的体型,通过力量练习来发达肌肉,从而提高身体素质。本文就健美训练与身体素质五项指标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得出相应结论。

关键词:健美训练,身体素质,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文斯.吉龙达,罗伯特.肯尼迪(美).男女健美精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健美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卢晓文,程路明.健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山区学校运动会的开展下一篇:视神经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