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学校管理论文

2024-10-11

素质教育下的学校管理论文(精选12篇)

素质教育下的学校管理论文 篇1

班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小单位,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层组织, 是塑造集体向着人性化、民主化、创新化发展的重要环境。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教师的教育为主, 学生的强制性接受为辅”, 忽略了学生的主见, 一味强调教师的专管作用; 而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引导”, 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实现自由发展, 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与现今的素质教育理念本质上存在着极大的矛盾, 因此, 要想全民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从班级这个小集体做起, 立足实际, 切实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 做学生的好榜样, 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班级凝聚力。

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一直以应试教育, 考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砝码, 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育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 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性地做出指导, 实现素质教育的尽快转变。

一、传统教育存在很多不足

1. 在教育教学中忽略民主化。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 每个学生是组成家庭的平等的一份子, 他们每个人不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也具有同等的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但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忽略了民主化的重要性。例如, 在进行班干部选举时, 大部分的教师会以认定的形式进行, 将自认为能力强的学生任命为班干部。这在极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使部分班干部产生高傲的心理, 破坏班级风气, 忽视学生的个性意识,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下, 学校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 单纯的以智育为中心, 忽视德育的发展, 造成学校教育的畸形发展。学生本身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都存在本质的差异, 应试化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 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关注甚少。现阶段的教育偏离了教育的以人为中心的本质, 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灵关注, 错失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的本质不单纯是应试教育能力的培养, 更注重的是心灵的开发, 潜力的拓展, 情操的陶冶以及独立发展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单一, 对待学生的错误只是一味的批评甚至惩罚, 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导致学生自信心下降, 厌恶学习。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灵发展, 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实施班级自主管理

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注重学生的心灵成长。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学, 目标是培养创新性的人才, 树立正确的人格, 以人为本, 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竞争能力, 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去获得成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性, 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师独断制,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正所谓, “成功需要鼓励和赞美”,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去关心和鼓励学生, 用爱心去呵护他们, 给他们创造成功的平台。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引导, 对他们的想法和观点进行表扬和肯定。对于后进生, 教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鼓励, 给他们信心, 必要时针对学生的个体特征, 进行档案记录和跟进, 协助督促学生进步。

2. 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化被动为主动。在班级管理中, 可以采用分层管理的办法, 先自主选举班干部,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体作用, 由干部去带动全班的发展。班干部作为班集体的重要份子, 是教师有效实施班级管理的助手, 因此, 教师要想深入管理班级, 首先, 要树立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 鼓励其他同学学习他的优点, 并发扬光大; 其次, 维护班干部的尊严, 班干部在犯错时, 避免当众批评, 降低其威信, 打击其为班集体着想的信心, 但也不可袒护, 可以进行私底下的沟通; 再次, 创造同学交流的空间, 增加同学间的互动, 使班干部能够深入班集体, 获得同学的信任, 有利于班干部实施管理。教师应该放心的将班级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参与班级管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体会他们是班集体的一份子, 自己存在的价值, 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教育, 而是升级为学生能力的培养, 即育人。将讲台交给学生, 教师进行积极引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教师可以多设几个岗位,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 从中得到锻炼和激励。班级管理中, 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有意识的参与和引导, 树立参与班集体活动的信心, 增强责任感, 提高自主动手的能力。

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 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 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全新型人才。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时, 应该改变教学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逐步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全新型人才。

摘要:现阶段, 教育界倡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 摒弃传统的“个人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使学校教育向着全面化、民主化发展,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教育理念, 注重班级管理,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实现自主管理, 真正地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了更好地使现今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完美接轨, 教师应该制定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 面向学生, 培养学生的个性, 加强沟通与交流,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 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目标, 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班级管理,自主管理

素质教育下的学校管理论文 篇2

作者:陈红彦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08-11-27 18:23:14

11月27日下午,我校召开了学生管理经验交流会,会上高校长结合我校实际和当前教育大家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一些宝贵做法,做了重要讲话: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作,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能否成功。因此,校长有责任指导提高全校每一个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另外,造就优秀班主任也是造就优秀教师的前提。有一份对中学教师的调查说明,优秀的教师中只有70%可能成为优秀班主任,而优秀班主任中的100%都具有优秀教师的条件。管理不好班级的教师,就不是一个全面的教师。这是因为在达到学校目标上,教师承担着的领导行为,有时比教学能力更重要。在美国心理学家詹金斯等人的研究中,教师具有的管理行为居第三位,教师的知识能力是第七位。

管理好班级的四个基本思路:教师主导、学生自治、精设方法、常规养成

第一,班主任要树立育人意识。《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者,得也。”“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宗教家精神: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作为一种以育人为首要目的的职业,班主任应当有一种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宗教家的精神,面向全体学生,立志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会做人,健康成长。

我觉得如果我能为这个世界多教育出一个好人,或者能让某人多一点真善美的品质,那就是一种贡献,一种幸福,就算是不枉此生。如果让国家少一个坏人,或让某人的思想少一点假、恶、丑的成分,同样也是一种幸福,一种贡献。„„我感到从成年人做起太难了,最好的选择是从孩子们做起,自然最适合的职业就是教师了。——魏书生

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宁可做笨蛋,也不做混蛋。大教教心!

孙维刚第三轮实验班的建班方针:

第一,诚实,正派,正直;

第二,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争取为人民做较大贡献;

第三,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

事实上,育人也是那些优秀教师取得教学成绩的重要经验。魏书生总结教学成功经验说“只有坚持育人,才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以育人为本,书就好教了。”他在教学改革中,首先是改革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明白:“人活在世上,能不能幸福,最主要的是能不能有一颗好心。”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积极、乐观、实干、豁达、好学的一面,战胜自己消极、悲观、空谈、狭隘、厌学的另一面”。第二,班主任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平等观;2.个性观;3.发展观;4.矛盾观;5.互助观

1.平等观。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础。在国外的课堂上,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视角能和学生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直接面对面地交流,有时会跪在地上和学生交谈。平等意味着班主任应与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相互信任为前提的。为了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要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教师心灵的窗户要始终向学生敞开着,教师应该经常同学生一块开诚布公地探讨对社会、对人生、对班级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看法和认识。只有学生信任了教师,才会接近教师,才会和教师说真话,说心理话,才能和教师交成知心朋友。

建立平等的学生观,教师必须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并主动走近学生。在教学工作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和老师辩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当意见有分歧时,应尽可能同学生商量解决,甚至可以用表决的方式解决,切忌指责、埋怨或强行命令。教师还应当主动地接受学生的监督,并且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

山东省临沂八中王立华是一位年轻的班主任,与新生在班上第一次见面时,别出心裁。他让学生逐一走上讲台,自做介绍;然后将名字写在黑板上,编上号码。64位同学全部介绍完毕,他也像同学们一样,走上讲台,公公整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认认真真地做一番介绍,然后给自己编成第65号。最后,郑重其事地向大家宣布:“我是咱们班第65名成员!”同学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发自肺腑的欢呼声来。以后,学生还可以直呼他的名字。每天早晨和中午的第一节课前,他都会早早到校,站在班级门口,用和蔼的目光、和蔼的语气迎接同学们的到来,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拳拳爱心。

2.个性观。即教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一个班级就像一颗大树,每一片叶子都需要阳光雨露,更重要的是,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马卡连科说,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针对个性特点,选准突破口。每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班主任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有利于选择促使其转化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可以从个性优点开始,也可以从个性弱点开始,因人而异。

例如,某小学有一个外号叫“小霸王”的学生,恃强好斗,学习落后,非常羡慕“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很多同学都挨过他的打,还自诩“勇敢”。一次,突然有几个学生跑来报告:“不好了,校门口有几个流氓在打‘小霸王’”班主任和老校长闻讯跑了出去。老校长是个女同志,她不顾年老体弱,冲上去,歹徒不听劝告,继续拳打脚踢,老校长一怒之下,给了歹徒一记响亮的耳光。歹徒先是怔住了,随后一溜烟儿跑掉了。班主任抓住时机,利用活教材,组织了“什么叫勇敢”的专题讨论,学生的稿件像雪片一样飞来。大家一致认识到,“小霸王”称王称霸,打架斗殴,不是真正的勇敢,老校长为了保护学生,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勇斗流氓,才是真正的勇敢行为。“小霸王”被老校长的行为感动了,积极参加讨论。从此以后,他开始转变了。

3.发展观。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切忌用静止的眼光评价学生,好学生固然会继续进步,后进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班主任不仅要承认后进生可以进步,而且还要理解学生在进步中出现的反复,反复是正常的,学生反复100次,教师仍然可以做101次的转化工作。

有一步美国影片,名叫《教师》,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新泽西州市郊小镇上。在这个小镇上,有一个班级,26名学生,几乎每人都有不大光彩的过去:有人吸过毒,有人进过管教所,有个女孩甚至在一年之内堕过三次胎。家长对这些孩子的内心想法,就是两个字:绝望。而好几任老师也被这些孩子气走了。这时侯,来了一位女教师,名叫菲拉。她来的第一天,给大家出了一道题,说有这样三个人:

第一位曾是战斗英雄,热爱艺术,偶尔喝一点酒,年轻时从来没做过违法的事。

第二位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嗜酒吸烟如命。

第三位曾经多次被校长训斥,每晚喝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而且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

菲拉老师问同学们:谁后来成为了伟人?孩子们给出的答案一致:第一位日后会成为伟人。

可是菲拉老师告诉孩子们:第一位是希特勒,而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

菲拉老师说:“人都有过错的时候。过去并不那么重要,把握现在和将来才是最重要的。”菲拉的话改变了这些孩子的一生。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大都成为有用之才,包括飞机驾驶员、心理医生、基金经理人、法官等等。4.矛盾观。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广阔的世界。“人是广阔的世界,心灵是复杂的宇宙”。每个人都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两个自我的统一体。班主任要善于挑动学生进行两个自我的斗争。

5.助手观。学生是不断地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人,因此班主任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施与者的态度,相信自己在教书育人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了学生的促进。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我不会改变后进学生,是后进学生帮我教会了怎样教后进学生。我总是与学生商量着怎么学,怎么教。

第三,班主任要有转化后进生的责任感

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还要重要!如果说培养一个优秀生是锦上添花,那么转化一个后进生就是雪中送炭。现在很多教师重视锦上添花,只是在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上下工夫,而忽略雪中送炭,缺乏创造适合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法的责任感。这是有悖教育平等理念的,根源在于这些教师专业精神还不很强。转化后进生的六个原则:1.扬长原则 2.对事不对人原则 3.潜移默化原则 4.合力原则 5.可接受性原则

6.偏爱后进生原则扬长原则 好农民,不让最弱的庄稼枯萎;好老师,不让最弱的学生自卑。不少教师不会鼓励学生,更不懂教书育人的真正艺术,他们常常担任着教育警察的角色,不是肯定学生的成绩,而是发现他们的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激励他们,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则将问题放大化。

后进生对批评往往能非常镇静地对付,你给他说优点,他反倒脸红了。有个学生对魏书生说,老师,我学不好的,只考了8分。魏书生说,你一上课不听讲,二不写作业,三又不看书,还能得8分,这是天赋哪!他就来劲了。

潜移默化原则

潜移默化原则: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无痕

第四,科学地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

犯了小错误,罚他给全班同学唱支歌;

犯了重一点的错误,要做一件好事来补偿;

犯了严重错误,要写一份500字的说明书。为什么犯小错误唱歌?陶冶情操 淡化逆反心理

密切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

调节班级气氛 在愉悦中受教育 为什么要做好事?

学生犯了错误做好事,会使歉疚心理得到补偿,获得心理平衡,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分散犯错误的精力,将 观念冲突转化为爱集体、助他人的实际行动,在做好事中获得难得的人生体验,在体验中完善人格。

人在做好事的时候,一般都是积极、上进、善良、勤奋、果断的那一方脑细胞指挥自己行动。这便如同心灵的原野上涌出一股清清的泉水,这清水便可冲刷受污染的那片心田。使人重新恢复自尊、自信、自豪,重新感觉塌实、安全、幸福、快乐。为什么要写说明书?

写说明书,既有利于学生清除各种私心杂念,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采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描绘出自己在犯错误之前、犯错误之中、犯错误之后心理活动的三张照片。

后来,魏书生又发明了两种方法: 心理病历 个人法院审判程序

我们应学习魏书生的精、气、神,取其神似,而非形似。不能机械套用“魏书生班级管理方案”,毕竟,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班主任的主要工夫还是要花在充分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上,以便准确地对症下药。

变我者生,似我者死。

魏书生方法的共同特点: 1.陶情 2.促行 3.练功

当然,对待学生的错误还要学会科学地批评。

魏书生建议班主任在批评学生前首先想一想“糖衣良药”。

批评的语言艺术还表现在批评时教师要站在爱护学生、为学生着想的角度,给学生一个老师是自己人的感觉。这种批评不是居高临下的训斥,也不是狂风暴雨般的批判,而是平等地提建议,友好地讲道理,不仅温暖,而且得体。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爱,谁能把批评变成爱的雨露、爱的阳光,谁也就切实掌握了批评的艺术。

这样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就要注意,一定要坚持与人为善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忌简单粗暴、讽刺挖苦,要对“从何谈起”与“如何深入地谈下去”有一个巧妙的总体设计,还要选择好时机。

二、学生自治 主体性班级管理模式

所谓主体性班级管理,就是依靠学生管理班级。主体性班级管理的好处是:

首先,有利于减少对立,使班级管理自动化; 其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 再次,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

最后,有利于班主任从事务圈里解脱出来。

总之,主体性班级管理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益。

主体性班级管理遵循的原则: 干部能做的事,老师不做; 普通同学能做的事,干部不做。

每位学生对班级的各项制度、规定和活动都有表决权、建议权和批评权。1.魏书生的经验

魏书生是主体性班级管理的较早的优秀实践者。他认为管理好班级,必须依赖每一位学生。他的主体性班级管理体制包括常务班长、值日班长、值周班长,还有各项专项任务的承包人,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使用权力、承担责任、发展能力的机会。2.班级顾问制

北京崇文区前门小学打破班主任以个人意志管理班级、塑造学生的固有模式,尝试建立班级顾问制。班级顾问制是一种教师为学生出谋划策、为学生服务、协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辅导管理方式。班级顾问制的实行,要求教师逐渐实现三个转向,即由前台转向后台,由直接组织指挥转向间接辅导、策划和服务,由自己说了算转向学生们讨论了去办。实行班级顾问制后,教师作为班级管理者的职责也随之改变。学校要求,低、中、高年级的班级顾问要分别做好“教”、“扶”、“放”的工作,即低年级要教方法,中年级要扶一把,高年级要放开手。这种做法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局面,由过去老师说了算、学生做老师的助手变成老师做学生的参谋和顾问。

比如开干部会时,老师主要听学生说,然后发表个人意见,这些意见有时被学生采纳,有时被驳回。通过班级顾问制,学生们的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也越来越轻松,可以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实行班级顾问制以后,学校常规管理和每周例会等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小干部的责任感被空前激发出来,毕业考试前,每个小干部都主动与后进生‘结对子’,结果,那些后进生的考试成绩也都有了很大提高。师生间也形成了一种新的交往关系——由管理型变成了相处型。

3.班干部竞争上岗制

根据班级管理的需要,广泛地设立各种岗位,组织学生竟聘。班干部竞争上岗,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明白当班干部不仅仅是一种荣誉、一种满足,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锻炼机会。4.小学班级“内阁”管理

成都实验小学向尧老师发起。建立两套参与管理的小干部队伍。在组建时,在中队干部的正常编制上,每一个职位都设了两名小干部的名额。通过学生的自荐和同学的选举,确定出中队干部队伍的人员。两套干部队伍分别是由两名中队长来担任组长,由组长自己去“组阁”。每期“内阁”任期两周,轮流“执政”。

从1999年开始,向尧已进行了4轮实验,据说效果很好。向尧从中得出的结论是:要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把管理全面地还给学生,给孩子一个空间,给他们一些自由,让他们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去发现、去体验、去行动,学会相信自己,也学会帮助别人,学会独立思考,也学会合作并与人沟通„„

三、精设方法

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他们的时代特点出发,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所应用的科学的方法应当具有实用性、创造性、教育性。1.办班级日报 2.教室“八有” 3.程序设计和承包制 4.强化学生的自我激励 5.主题周 6.每周选举

7.使用说话接力本控制自习课纪律

愿相互欣赏相伴一生:清华大华附属小学师玫老师发起。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看待同伴。她在一篇《教师日志》中写道:“今天是刘小雅的十岁生日,我把制作好的写满同学们对她欣赏话语的漂亮卡片,作为全班同学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小雅高兴极了!这是个普通的孩子,不爱张扬,可同学们却给了她特别的不凡的肯定。也许这是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同伴的欣赏和评价。我想,如果人生多一些这样来自他人的赞赏,不自信的人也会树立起自信。赞扬是给予缺乏信心的人最珍贵的礼物。”

参加活动的学生中有个叫张淙的同学,老师们大都认为他是落后生,可同学们却发现了他“足球踢得棒”、“爱帮老师干活”、“常说笑话逗大家开心”等好多长处。连他自己也惊喜起来,他说,我现在才知道,逗大家开心也是优点。对于其他的孩子们,在认真写出同伴的长处的同时,也在学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四、常规养成

真正的教育都是养成教育。

《周易·蒙卦》: “蒙以养正,圣之功也。” 中日德育的区别

一个中国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们的出发点是教孩子学做普通人,还是教孩子做人上人?要教孩子做普通人,就不能不在“小事上”训练孩子的良好习惯。而孩子还幼小,就必须通过常规保证他“必有事焉!”常规养成的目的是使我们的孩子“眼中有人,心中有事”。让我们回到幼儿园!

有位记者采访了几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记者问他们,“你们获得诺贝尔奖,首先感谢的是何人?”人们以为诺贝尔获奖者一定会报上他们的导师的大名,谁知道几位获奖者一致认为,应该感谢幼儿园的老师。幼儿园老师培养了他们讲卫生的习惯,对人讲礼貌的习惯,诚实勇敢的习惯,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知错就改的习惯„„这些习惯,是他们一生最大的财富。没有这些好习惯,就不可能走向成功之巅。前段媒体上也曾经热烈地讨论一个问题—— “让我们回到幼儿园”,其实也就是回归幼儿园里所养成的习惯。

中国有句谚语叫:“习惯成自然”。同时,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比如你每天坚持早上起来读书,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优秀能养成一种习惯,邪恶、懒惰也能养成一种习惯。不知在座各位有没有感到,当你睡觉越来越多的时候,你每天都想多睡觉。中国有一句谚语:“越睡越懒,越坐越瘫”,就是坏习惯的作用。习惯的养成几乎是投入产出最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美国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只需要21天的时间。这个21天是个平均数,但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终生受用。就我自己来说,我养

成了一个写日记的好习惯。我觉得这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又轻松,又受益,一点也不苦。当然,如果说有些苦的话,只是在培养习惯的那段时间。但吃了一时苦,换得终生甜。

所以,我建议大家每天培养一些好习惯,哪怕很小,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受益无穷,你的整个学习都会改变:比如,每天坚持读10页书,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天坚持背5个单词,每天坚持背一首诗,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每天比别人少睡10分钟,每天比别人多学习10分钟„„坚持下去,养成习惯,你不能成功,就来找我!只要你终身坚持下去,上帝都会敬佩你!

常规管理和养成教育的关系:

通过常规管理可以养成良好习惯,因此常规管理是实施养成教育的手段。

著名教育家都特别重视常规管理: 如孔子强调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陶行知一方面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倡创造教育,另一方面又强调具有创造素质的人首先要有文明素养,而常规管理则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运用民权的基本原则”,并对各项活动的常规做了严格规定。他办的育才学校仅仅对“饮食”就作了十几条规定。育才学校饮食常规

1.预备钟响,即准备碗筷;

2.盛饭盛汤时,依先后排队,并慎盖饭桶; 3.公筷取菜,另碗分菜;

4.打钟吃饭后,由值日分队长叫口令,一齐开动,不得离开座位到处吃,并不得无故不到;

5.吃饭要细嚼,喝汤吃稀饭,不使出声; 6.需要说话,必须音轻; 7.每桌每人轮流抹桌;

8.值日分队长负责维持整个食堂秩序;9.不得膳委会允许,不得进厨房; 10.水果必须消毒去皮而后吃; 11.不抛剩饭粒; 12.不得剩菜、剩饭; 13.用规定碗筷吃饭;

14.菜碗先用开水洗过,然后盛菜; 15.饭后半小时,不作激烈运动。

张伯苓先生创办南开学校,将严范孙撰写的箴词镌刻在校门侧的大镜旁,要求学生做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这种行为仪表的要求内化为南开师生的精神气质,形成代代相传的优良校风,备受社会好评。周恩来总理就是南开学校第一届毕业生,他的仪态举止令外国元首也仰慕不已。当代我国优秀班主任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常规养成1983年初,孙维刚给他的第一轮实验班立下了班规:不许留长头发,不许穿皮鞋,不许唱庸俗的流行歌曲,男女生不许轻浮地说笑,不开生日晚会,不寄贺年卡。

孙老师班里的学生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们懂礼貌,知道向收发室的大爷和电梯工问好,家长会服务时站得笔直,双手接物,毕恭毕敬。学校劳动,图书馆搬书,都愿意找这个班的学生,因为他们干活儿认真。

魏书生的经验:在他所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间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其精心、周到、严密的程度令人惊叹!

常规养成的具体措施

一是以空间为序,制订岗位责任制,原则是“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

二是以时间为序,设计好各种学段常规。原则是“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

岗位责任制:如常务班长责任制、班委会成员责任制、图书保管员责任制、值日班长责任制、物品保管责任制、分担区责任制、各种专项任务(思想、学习、纪律、体育卫生方面)承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应明确具体,使没有当过班级干部的同学也很易于执行。在魏书生的班里,通过岗位责任制,使班级大到运动会的各项组织工作,小到男女同学的发型,都有了明确的规范。

专项任务承包责任制:把班级工作分为思想、学习、纪律、体育卫生四大类,每一大类具体化为若干小任务,交给每一个同学去承包,使每个同学都有职有权有责,监督别人,也教育自己,在这个主体性行为过程中学生最有益于养成良好习惯。各种学段常规

学段常规的意思是,每做一件事,一定事先安排好具体做的时间,不然的话,做事就常常成为空话。每段时间都要有明确具体有意义的实事可做,这个实事也包括休息、娱乐、吃饭,使学生的生命之舟减少盲目性,增加计划性。经过长期讨论、实践、修改,魏书生班级逐渐完善了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和学年常规。科学地设计一日常规

课前陶醉在一支歌里;语文课前口头作文(解放自我,心无顾忌,怎么想就怎么说);男生跑五千米,女生跑三千米,放学前还要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晚间统计一下一天“三闲”的数量,即:大致说了多少句闲话,做了多少件闲事,闲思用了几小时。订出明天减少一点“三闲”的措施。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体育锻炼普遍地被优秀班主任列入一日常规的内容。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培养吃苦精神,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战胜自我的快乐。

孙维刚的学生除学校体育课安排外,每天放学后,女生跑800米+仰卧起坐,男生跑1500米+引体向上,而且保证每天9小时睡眠。体育、艺术和科学是从不同的方面塑造一个完美的人,有如三足支起人格之鼎。

体育哈佛 体育运动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起飞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想当初,哈佛大学也只是一个地方性小学院,它是在美国内战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这几十年中发展成一所世界级大学的。在这段时间,哈佛涌现了一批声名卓著的教授学者,他们在培养学生时都特别重视体育的作用。他们认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培养性格比什么都要紧,而体育场上的竞技是锻炼青年人性格的最好途径,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对于学生以后在社会上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科学地设计学年常规

立春时节,踏着冰雪寻找生命的踪迹!三八节前后开展“给母亲带来欢乐”系列活动周。要求在活动周里每天帮母亲做一件较大的事,写歌颂母亲的系列作文,召开“为了我们的母亲”的主题班会,举办以母亲为题材的诗歌朗诵会。五月组织到外市爬山或下海的旅游活动。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对于孩子们来说尤其如此。所以,国际教育界有一个潮流,即引导孩子们热爱并拥抱大自然。今天,中国在组织学生到野外活动方面大大倒退了。怕出事,怕打官司。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班级管理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班级管理;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3-0056-02

当前教育界所强调的素质教育,事实上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班级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小的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尤其在讲求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放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班主任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那么,作为一个班集体,能够把几十个互不熟识、个性各异的学生个体联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产生强大的合力,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从学生入学,笔者就着手在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方面下功夫。笔者先为班级制定了“团结勤奋互助进取”的八字班风,要求班级全体成员自觉遵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集体建设做出贡献。接着“新生早训”“校田径运动会”“广播体操竞赛”“歌咏赛”“一年级蓝球赛”“辨论赛”“为班级特困生捐资助学”等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体活动,营造出了团结、融洽、积极向上的集体心理气氛,从而激发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位女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因家庭经济生活非常困难,有辍学的念头。笔者立即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并号召全班学生为她捐款助学,极大地鼓舞了她奋发求学精神,也让其他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综合素质评价优胜班级获得文艺汇演优秀奖等,强化了集体荣誉感,提高和升华了全体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民主建班,以制理班,以人为本,自主管理

首先通过学生自荐上岗,竞选班干部来培养民主气氛,另一方面,再实行充分的民主策略,也就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学生中来”,就是放手让学生集体讨论制定班级管理条例;“到学生中去”,就是让学生不断对照自己所定的条例来衡量检测自己,通过量化打分,来鞭策自己,从而不断进步。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给予”的,而是在主动参和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如在组建班委员会时,笔者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首先给学生们两天时间预备,想想自己竞选什么职务,制订职务责任计划书,预备三分钟的竞选演讲。然后利用周会的时间请参加竞选的学生宣读职务责任计划书及竞选演讲,回答学生们提出的有关新问题,最后进行无记名投票,选出班干部。这一活动使学生们享受到了民主权利,也培养了主人翁责任感。在班上我们还设立了许多岗位,“桌椅管理员”“图书管理员”“黑板清洁员”……使每位学生对班上的各项活动和各岗位全权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后,学生感到集体需要他们,他们有为集体做贡献的具体任务,不仅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也培养了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个性品质。实践证实,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越多,他们的责任感就越强,自我管理能力就会很快提高,班级的面貌也会越好。从而加强了学风和班风的管理,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保障。

三、以爱心与赏识架起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他的整套科学管理方法的基础便是爱的教育。爱是人的秉性,爱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在教书育人中,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一个好的班主任,他不会动辄发怒,而会耐心地给予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他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中的“后进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热爱学生,不以衣食容貌、家庭情况、家长地位看待学生,不以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优劣为转移。不论是男是女,是俊是丑,是倔强是温顺,是开朗是内向,是健康活泼是体质羸弱、生理缺陷等,都一视同仁。二十几年的班主任教学工作中,笔者始终坚持热爱学生,诚心对待学生。笔者在平时喜欢与学生交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笔者发自内心朋友式的友情,慈母般的关爱,搭起了笔者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遇到问题,学生乐于接受笔者的教育、引导。把爱心给了学生,学生喜欢老师,也就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位学生这样对笔者说“老师,我们怕您,敬畏您,我们也非常喜欢您、爱您!您是老师,像妈妈也像朋友!”教师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学生们的爱。

四、以班会课为教育阵地,精心组织好每一节班会课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碎,但班会课绝不能因此成为“琐碎”的一节课。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巨大威力,笔者常常在不同时期对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而为了上好有准备的班会课,笔者已形成了平时阅读书报的习惯,把与教育息息相关的一些哲理名言,真实报道等资料进行汇集,不断充实班会课的素材。在中职任班主任,笔者先后联系了学校举办的人才招聘会的个别用人单位代表,跟学生讨论了“我的未来是什么?”联系身边的各种安全隐患,开展了“生命无价,珍惜生命”等为主题的班会,并组织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讲述排解郁闷的各种方法等。通过一系列的探讨,令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学生们对这些切合实际的班会内容反应热烈,都渴望上班会课。而学生一旦解开心结,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后,又同时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学习,更自觉地遵守班规校纪。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它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在教育中把人的因素,关键是把学生的因素放在首位,班级是教学活动中最小的单位,班级更是素质教育实行关键之所在,所以说班级管理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马立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路径选择[J].才智,2011(18).

[2]张碧华.论素质教育视野下的班集体管理[N].考试周刊,2013-04-19.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班级管理 篇4

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通过班级管理, 不但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更要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学习, 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班主任树立育人意识

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

1. 寓德育于班级管理。

“应试教育”用来要求学生和评价教师与学生的唯一尺度是分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切向“分”看, 忽视了学生德育工作的落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优良传统, 寓思想性于科学性之中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育人的艺术方法应该是班主任终身的追求。

在班级管理中应面向全体学生, 在做到“普遍撒网”的同时, 更加努力做到“重点捕鱼”, 即“四个关注”:关注犯错误学生、关注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关注性格孤僻的学生、关注早恋的学生。

魏书生说:“我觉得如果我能为这个世界多教育出一个好人, 或者能让某人多一点真善美的品质, 那就是一种贡献、一种幸福, 就算是不枉此生”。笔者制定了“播种行为, 收获命运”的班训, 努力在班级中形成诚信、乐观、向上的班风。

2. 创建和谐班级

(1) 促进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积极的环境, 让学生敢于突破常规, 勇于“异想天开”。对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进行帮助和支持, 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前人、超越前人, 提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 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

马卡连科说, 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 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学生亦是如此。“以人为本”, 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教育学生, 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全面了解班级学生个性心理, 夸张性地发挥其优点, 有的放矢, 针对其缺点开展教育工作, 让班主任情感和学生情感交流融合, 产生心理共鸣, 以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3) 理解并乐见学生的发展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优秀的学生固然会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淘气的学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班主任不仅要承认这部分学生可以进步, 而且还要理解他们在进步中出现的反复, 我们应该提倡“注重中间, 促进优秀, 带动后进”。教育后进生也有如治水那样, 引导重于防止, 疏通重于堵塞。后进生的可塑性很大, 应该多表扬, 少批评;多鼓励, 少指责;多谈心, 少说教, 逐步诱导他们向正确的健康的方面发展。

(4) 在班级中树立合作意识和榜样意识

素质教育下, 班主任应该是指导者、合作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了学生的促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首先做到, 而且要做得更好, 更具有示范性, 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采用平行管理的方式

1.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治

班主任要依靠学生管理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有利于减少对立, 利于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 锻炼能力。

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班委会是名副其实的“车头”。笔者在班级中大胆实行“班长内阁制”。班委会中的其他成员, 都由班长自己挑选, 组成自己的内阁。如果当班长不称职的时候, 班主任和班级中超半数以上的学生可以随时罢免班长, 另选新的班长“组阁”。当班长觉得某成员不称职的时候, 班长有权罢免该成员的职务, 重新任命新的成员。这样包括班长在内的每个在职的学生干部就都有了压力, 丝毫不敢懈怠, 始终如一、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

同时在班级中还实行岗位责任制:如常务班长责任制、班委会成员责任制、值日班长责任制、物品保管责任制、各种专项任务 (思想、学习、纪律、体育卫生方面) 承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明确具体, 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2. 注重学生常规养成

习惯决定命运, 细节决定成败。真正的教育都是养成教育。常规养成的目的是使学生“眼中有人, 心中有事”。实行时段责任制, 要求每名学生每做一件事, 事先安排好时间, 减少盲目性, 增强计划性。经过长期讨论、实践、修改, 在班级中逐渐完善了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和学年常规。这样在班级中就形成了一种“班级的事, 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 人人有事干”的局面。以此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学习、纪律、卫生以及其他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三、班主任要精设方法, 提升班级凝聚力和班级荣誉感

现在的青少年朝气蓬勃, 渴望独立与自由。班主任应因势利导, 鼓励他们的新思维, 避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所以, 平时笔者都与他们共同做课余生活计划, 大力支持并参与班级开展一些篮球比赛、歌咏比赛、名曲欣赏等健康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鼓励班级全员参与集体活动,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 通过量化管理,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 运用多样的形式, 给学生搭建一个舞台,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心, 树立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班主任要用爱心来对待学生, 用诚心来打动学生, 用热心去帮助学生, 用微笑去面对学生, 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 用自己的学生去吸引学生。

当然, 对于班集体的管理, 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做法各异, 看法也不同。但认为认为在“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前提下, 多给学生一份民主自由,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少给他们一点束缚和枷锁, 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和目的。

参考文献

[1].尹洪岩.《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

[2].杨太平.《论素质教育下的班级管理》.

新教育理念下的“三好”学校 篇5

2011年,雪枫中学的本科上线人数是356人,2012年本科上线人数升至412人,2013年本科上线人数达到489人。今年,雪枫中学再创佳绩,本科上线人数共计574人,其中,仅“雪枫班”一本就进线7人,二本以上52人。

一所县城普通高中为何能够连续三年本科进线增幅超过15%?领导这所学校取得如此喜人成绩的又会是怎样的一位校长?近日,记者带着好奇的心理走进了这所普通高中。

行走在书香四溢的林荫小路上,偶遇几位刚刚从操场上打球结束的青年教师,他们很高兴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吃好、住好!玩好!学好!”一位帅气的体育老师抢先说道:“前不久,我们校长刚刚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其实,这种荣誉就是对我们学校团结向上、以爱育爱的教师队伍的最好的认可。”寥寥数语,我们若有所悟。跟超级中学比不了生源,比不了师资,他们只能立足现实,开辟新路。镇平雪枫中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发展,开展特长教育;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花样。

吃好、住好:后勤想学生所想 学生无后顾之忧

小李是一名家住学校附近的高三学生,她的午饭以前都是在家里吃的,但是最近,她都选择在学校食堂吃,甚至愿意排很长的队伍。“学校的餐厅现在菜式品种越来越多,饭菜口味越做越好。现在的食堂对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来说就是越来越方便实惠,我也不需要天天往家里赶了。”过去,学校餐厅是“我做什么,学生吃什么”,现在是“学生吃什么,我做什么。”烘焙窗口、清真窗口、茶饮窗口等特色窗口的开设满足了学生的多口味需求。满意的学生越来越多,不满意的学生越来越少。

高三毕业,宿管老师帮小雷把行李捆绑在自行车上,挥手作别之际,小雷突然奔向老师,嚎啕大哭。刚开学一个早读,熟睡中的小雷被一阵呵斥惊醒,小雷正在为接下来可能的批评而编理由的时候,宿管老师如爷爷般慈祥地摸着他的头说:“孩子,昨晚没休息好吧!快起来去教室吧!”从此,小雷再也没有起晚过。在这栋宿舍楼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宿管老师曾笑称,“我有一栋楼的孩子!”他就像学生的父母一样,每天提醒着他们劳逸结合,变天要及时增减衣物„„有时又像朋友一样,跟他们聊生活,谈学习。“如果学生想找你聊天,可是你发现不知道怎么接下句,或者没有共同语言,这样也就做不好学生工作了。”宿管老师很认真的说道。其实,像宿管老师这样的老师在雪枫中学到处都是,每天晚自习放学,从校长到班主任老师,分年级进宿舍查寝,分区域校园巡逻,分楼层教师同住,拉网覆盖校园每个角落,确保学生安全、安静、安心休息。

“同学们吃好了,住好了,孩子们没有后顾之忧了,就能学好了。”贺校长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露着欣慰的笑容,因为学校做到了。

玩好:丰富多彩第二课堂 彰显“雪中”教育魅力

雪枫中学通过提升第一课堂教学质量、拓宽第二课堂实践机会,积极搭建平台,丰富活动内容,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让同学们摘掉“只会死读书”的帽子,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前规划未来。

“我听到一个坚定的声音:将理想进行到底!”瞬时,礼堂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是“五四”时候雪枫中学“我的梦 中国梦”演讲比赛现场的一个片段。像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雪枫中学时常上演,无不在丰富学生们的第二课堂的同时,给了同学们更好的教育。

学校广播站给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定时不定时组织新闻传媒、播音主持公开课培训,双语主持人选拔大赛,校内、外专题采编播实践训练。“我知道我以后的努力方向了,如果我能早一点遇到您该多好,谢谢您,王局长!”这是曾经为《时间都去哪了》专题采访镇平县教体局王局长的贺珍同学的肺腑之言。其实,参与类似活动而更好的成长的那些孩子的心声又何尝不是如此。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文学社和《拂晓报》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拂晓话剧社为广大戏剧爱好者找到了实现表演梦想的精神家园;篮球赛、足球赛等体育赛事让同学们更健康的去学习;美术、书法爱好者在学校开办书画展;学校国庆节、元旦节、高考助威文艺汇演的舞台上总能看到青春的舞姿、听到梦想的歌声。同学们在适合自己的平台上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未来。

学好:教师全力搞好服务 学生充分发挥潜能

曾经厌学逃避高考 如今发奋冲刺名校

他是雪枫中学的一名普通学生,每次考试成绩在年级根本就不值一提。“周围同学一个比一个优秀,我总是埋没在人群中。”到了高二那年,她的厌学情绪达到顶峰,甚至产生了逃避高考的念头。然而,命运似乎特别眷顾这个男孩。特别是高三班主任程老师对他倍加关怀。如今,他满怀信心,打算奔赴一本名校,继续深造。他就是雪枫中学“雪枫班”的梁崇同学,今年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近50分。“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能考这么好的成绩!太高兴了!”

中考失利 照样能上名牌大学

三年前,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徐高瀚中考发挥失常,没能考上心仪的重点高中。为此,他一度心灰意冷,每天用无聊的涂鸦打发苦闷的日子。这一切,班主任张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老师把整理出来的适合他的学习方案娓娓道来后,他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是雪枫中学老师们的殷殷关爱使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我要冲刺一流大学!”就是这样一个

曾经因中考失利而离梦想渐行渐远的孩子,居然在今年的高考中以音乐专业课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被福州大学录取,实现了他的名牌大学梦。

绘画零基础 执着追求名校设计系

他看似弱不禁风,实则志存高远。他没有绘画基础,却酷爱艺术,并想为人类留下自己设计的作品。张博坦言,如果自己有幸成为东北林业大学环境设计系的学生,既是必然,又是偶然。“刘老师,我被东北林业大学录取啦!太谢谢您啦!”当电话那边传来激动的啜泣声时,班主任刘老师也忍不热泪盈眶。张博同学是复读生,去年刘老师劝他复读的时候,他还曾犹豫过。开学第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自由发言自己的梦想,他说:“我要是能成为一名设计师该多好!”就这样,在刘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走上了艺考路,并顺利实现了名校梦。

为什么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好?也许我们可以从高三年级围绕高考展开的工作,窥一斑而知全豹。

高三开学,分包高三年级的陈校长便带领年级领导深入各个班级了解学情,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合学”教改的效果,及时总结、改进;深入各个学科组了解师情,组织教育教学交流会,开通学科资源网站;全力配合高考工作,打造服务型领导团队。高考百日宣誓大会之后,更是展开了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的充满浓浓爱意的活动。分时期进行高考倒计时(3个月、50天、1个月、半个月、1周)激情教育,分批次(一本、二本、三本)进行学生座谈和学法指导,分学科进行培优补差辅导,任课老师分包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各学科高考电视报告会学习,各学科自命题押题考试,考生入场前候场老师助威激情宣誓,考前家访特辑视频专题,考后家访指导学生填报志愿、跟进贫困生资助计划。也许雪枫中学的这种以人为本的爱可以拿考前激情报告会上最感人的一幕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高三年级教务主任胡主任在舞台上背着一位学生艰难地绕行两圈后,说了一句话,“为了学生,我们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哪怕永远背着孩子前行!”

雪枫中学对学生爱的真诚,爱的细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成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校在今年的高一特长生招生中,请到了南阳师范学院的专家、教授,对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素质评定,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比如,对体育特长生的素质评定从立定跳远、铅球、100米跑上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成才。

当前,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却搞得“踏踏实实”,许多超级中学的学生逻辑思维被禁锢了,导致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与同学们的差距越来越大。

论学校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育 篇6

【关键词】学校教育小学教育节假期“六一儿童节”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的主人翁,因此,如何提供儿童一个良好的家庭、社会或是学习环境,乃是世界各国致力的目标。1925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国际儿童节”的概念。这次大会有54个国家的爱护儿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宣言中,对于儿童精神上应有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危险工作的避免、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以及怎样救养儿童等问题,均有热烈讨论。自此次大会后,一方面藉以鼓舞儿童,让儿童感到幸福、快乐,另一方面也为引起社会重视与爱护,各国政府都先后订定“儿童节”。目前,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儿童的未来,保护儿童的权益。联合国1990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是参与制定国和签约国之一。在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同一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对维护少年儿童的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每年最快乐的时间除了寒暑假之外,估计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因为“六一儿童节”是每一位儿童的节日,很多小学生都希望在这一天可以和自己过生日一样从父母、爷爷奶奶手里得到自己喜欢和要想的礼物,这个礼物可能是一个玩具,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愿望,但是不管怎样,作为现代家庭而言,几乎父母、爷爷奶奶都会满足孩子的心愿,所以“六一儿童节”成为众多孩子日思夜想的节假日。作为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节假日潮气蓬勃是很欣慰的一件事情,但是目前,在教学当中,尤其是“六一儿童节”前后存在的一些影响学生情绪和学习进程的时间屡有发生,笔者就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做简单的阐述。

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六一儿童节”前后,由于学生盼望着节假日的到来和日思夜想自己的节日礼物,很多时候,学生在上课期间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接受讲授,往往在上课时间开小差,所以从教师的授课效果来看,我们认为,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或者社会过分的去渲染儿童节假日,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作为家庭教育,父母的过早承诺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于节日的期盼,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助涨了孩子希望通过节假期来获取礼物和完成心愿的夙愿。而往往在“六一儿童节”结束之后,很多孩子在重新回到学校之后,希望对自己“六一儿童节”经历的事情和得到的礼物进行评价和攀比,都希望自己度过了一个快乐和完美的节日,更希望从中得到同学的赞许和羡慕,这和春节过多的压岁钱、生日贵重礼物一样容易使孩子迷失方向,如果不進行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的习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六一儿童节”前后,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思想引导,使他们懂得“六一儿童节”的意义和引导他们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假日,例如很多学校和教师,就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带领孩子去观看一场革命电影或者参加一个文艺汇演,还有一些学校和老师带领学生去一些附近的养老院或者孤儿院,为那里的老人和孤儿提供自己的帮助,给他们打扫卫生,和他们一起游戏,在“六一儿童节”结束之后,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总结自己假日所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就自己的感想做归纳和总结,并采取正面鼓励和表扬的方式来帮助每一位孩子认识“六一儿童节”的真正涵义,它不是单纯的儿童放假休息和娱乐的节日,更是要求学生学会做对自己、对学校、对家庭和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的提醒日。

在经历了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所度过的每一个“六一儿童节”,我们发现,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学生对于六一儿童节的渴望程度在逐渐提高,而且学生的独立行为表现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到了小学的高年级,很多学生都由过去的由父母陪同一起度过儿童节改为喜欢和同学一起来过节日,这种表现主要来源于学生的成长,属于正常的学生行为,但是作为教师而言,最好是在“六一儿童节”期间能组织学生集体行动,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单独外出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在户外增加与孩子的沟通和对他们的教育。

最后,作为“六一儿童节”这样一个学生在成长阶段特殊的节日,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有很好的沟通和配合,帮助每一个孩子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稳健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安艳.新形势下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1.

[2]魏红伟.从大学新生看中小学素质教育应加强的几个方面[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9.

[3]王星.“德育教育”提法商榷[J].今日教育.2005.

[4]刘健.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1999.

[5]杨安队.“七一”讲话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

[6]万丽琴.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

[7]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实时报道[J].网络科技时代.2003.

[8]季江平.高校德育教育方式初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

作者简介:

【1】许红梅(1967~),女,大专, 小学高级教师,湖南常宁市宜阳小学教师。

优质教育视域下的学校管理探究 篇7

一、学校优质教育的内涵及构成

优质教育这一概念, 最早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卓越教育报告书》, 该报告书中提出了教育的“3E”原则, 即追求卓越、提升效益和重视公平。这里的卓越教育与优质教育含义等同, 其关注的核心就是要提升教育质量。学校优质教育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应试教育, 它并不单是升学率高的教育, 它注重在办学实践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注重学生阳光心态、健康人格、自信心的养成, 在合理配置学校各种优质资源的基础上, 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品牌效应。学校优质教育主要由优质的文化资源、优质的制度资源、优质的教师资源和优质的物质资源四个方面构成。

1. 优质的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学校开展优质教育的前提。优质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既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理想与目标。开展优质教育需要学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作指导, 这种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结合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提炼出来的。二是价值认同。这种价值认同是指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的认同。这种价值认同既是学校优质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合理性的彰显, 又是全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内在驱动力。三是文化规则。文化规则主要包括显性的行为规范和隐性的心理契约。其中行为规范主要是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现出来的, 作为规范和约束师生行为的硬性准则。而心理契约主要是在被认同的办学理念的影响下, 师生自觉形成的、统一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

2. 优质的制度资源

制度资源是学校开展优质教育的保障。优质的制度资源由学校内部规章制度和学校外部规章制度构成。这两种相辅相成的内外制度, 是学校协调各种关系、调配各种资源、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就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而言, 它包括了正式的规章制度和非正式的行为规范。正式的学校规章制度涉及学校组织工作、人事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方面, 它保障了各项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能够有效地推动优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优质教育的开展需要正式的规章制度作保障, 同时也离不开非正式的行为规范与其互补。非正式的行为规范是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合理有效的、彼此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潜在行为准则。就学校外部制度而言, 主要是指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政府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规章制度, 它是明确学校与外部主体关系、地位、责任、权利的重要依据。

3. 优质的教师资源

师资资源是学校开展优质教育的关键。优质的教师资源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教师应具备崇高的职业精神。教师作为一个神圣的职业, 它既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 又能够塑造学生的精神人格。优质的教育要求教师要深刻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 尤其要重视崇高的教师职业精神的养成。二是教师应具备超强的综合能力。教师的综合能力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同等重要。教学工作是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研究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综合能力既是优质教师资源的基本要求, 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三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师资源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优质, 而且要求整个教师队伍在学历、职称、年龄方面的结构合理, 这样才能保证教师队伍具备强大的生机和竞争力。

4. 优质的物质资源

物质资源是学校开展优质教育的基础。优质的物质资源包括已有的维持师生生活学习的各种资源和这些资源的调配管理机制。首先, 学校的优质教育不仅体现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上, 而且体现在学校的各种生活学习设施中。优质资源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与成长, 有利于教育理念的贯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其次, 能否合理有效地进行物质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是发挥优质资源作用的重要保障。学校在资源配置过程中, 要与办学理念和育人标准相一致, 既要体现学校的本质属性, 又要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比如校内生活与教学环境的设计, 就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方便舒适的设计理念。

二、优质教育视域下学校管理的基本取向

1. 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学校优质教育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的主要体现。学校的服务意识主要是一种教育服务。就传统的学校教育而言, 学校的服务意识不强,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具有绝对的管理和支配学生的权威, 教师常常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一味地进行知识的讲授和灌输, 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消极的接纳知识的地位。优质教育要求学校具备教育服务意识, 要重视学生作为学校教育消费者的主体地位,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要保证学生个体受教育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公平公正。学校践行教育服务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营造优质育人环境;二是转变师生关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权利,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转变效益与效率的关系, 通过合理配置各种资源, 开展质量与绩效管理, 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2. 以师生为本

以师生为本是学校优质教育管理宗旨的根本体现。学校管理一般具有三种倾向, 即以社会为本、以学校为本和以师生为本。这三种管理取向既相互影响, 又相互制约。从学校的教育社会功能来讲, 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 因此学校管理应该是以社会为本;从组织系统论角度来讲, 学校的任何活动的开展, 都是为了保障学校自组织的稳定发展, 因此学校管理应以学校为本;从知识传播和育人角度来讲, 学校教育是为了满足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因此学校的管理活动应该以师生为本。无论是哪一种取向, 所有功能的实现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参与, 各种目标的实现也都是由教师和学生的合作而实现的, 学校教育与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应该落在教师和学生身上。因此, 管理者要力戒“官本位”的思想, 淡化权利意识, 强化服务意识, 主动促成自身从“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同时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3. 开放式管理

开放式管理是学校优质教育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体现。传统的学校教育大多采用的是封闭式的管理模式, 管理权牢牢地掌握在领导手中。在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控制下, 教师和学生都是被动的管理对象, 学生几乎没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在这种闭塞的环境里,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管理的意识得不到培养, 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优质教育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教育, 它崇尚的是卓越、公平、自由、民主。因此, 学校优质教育需要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使管理变得更科学有效。要实施开放式管理应着重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主体多元化, 将教师、学生、家长纳入到学校管理之中, 做到群策群力、共同治理;二是管理方式灵活化,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 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事务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做到方法得当、功效结合。

4.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学校优质教育管理评估的重要体现。评价活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学校优质教育实施的质量与效果。传统的评价方式都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对于行政部门的考核、教师教学的考核、学生学业的考核都是以最终的结果为衡量标准, 这种只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评价, 既不能深入了解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 又不能有效地进行问题反馈, 难以提出合适的改进策略。学校管理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追求效率和效益, 而是要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发展性评价作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化评价方式, 能够很好地规避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 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最终能够达到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双赢发展。

三、优质教育视域下改进学校管理的基本策略

1. 变革学校的管理思想

要深入开展优质教育, 应积极转变学校管理思想。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 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学校是由不同生活背景和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师生员工围绕教学活动组织在一起的专门机构。学校要想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 必须整合学校中积极的价值观念, 将个体的、游离的、独立的个人或群体价值观念整合在一起, 凝炼为一个核心价值理念, 实现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行为的统摄与引领作用, 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办学目的。首先, 要重新认识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由“主动—被动”关系向“双向—主动”关系转变, 明确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责权利, 调动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成为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监督者。其次, 学校管理者要重新审视管理行为, 将绝对权威向相对权威转变, 管理者应将管理视为服务, 管理是一种为被管理者提供发展机会的行为。再次, 要重新认识学校管理的职能, 由维系学校组织权力的创建向学习型组织转变, 使学校管理能够从人的内在需要出发,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管理效能。

2. 优化学校的管理组织

根据学校组织权变理论的观点, 学校组织要想继续生存, 就必须使自身同变化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优质教育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应试教育, 它追求的是卓越、效率和公平, 因此, 学校需要重新审视校内外环境和挑战, 通过优化学校管理组织结构, 以满足学校优质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第一, 优化学校管理组织结构。学校管理组织结构是指学校组织内部各个行政、教学部门之间正式规定的关系形式。优质教育发展决定了学校管理组织结构的特殊性, 要求学校要具备双重系统的组织管理结构。一方面是以师生为本的行政管理系统, 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是以学术自治为主的教学管理系统, 为教师自我价值实现提供空间。第二, 优化学校管理组织人员行为。在学校优质教育发展进程中, 要重视学校管理组织人员的行为变革。一方面, 校长位于学校管理的金字塔尖, 对组织管理具有宏观的决策力和领导力, 校长积极转变角色, 由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转变。另一方面, 要调动组织基层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增强教师对学校优质教育的认同感, 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组织的基层力量。

3. 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

管理行为既是管理理念的具体表现, 也是贯彻管理理念的关键。优质教育是学校发展的目标与核心, 以此衍生出来的学校管理理念需要在办学实践过程中予以体现, 要渗透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之中, 并内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管理、教学、学习行为, 这样才能够使学校管理理念得到彰显。规范学校管理行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合理设计制度内容。任何理念都需要转变成制度, 这样才能够得到贯彻与执行。学校要将优质教育办学理念以制度的形式予以呈现, 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必须在思考和开展工作过程中内化和认同这一理念, 从而达到规范管理行为的目的。二是要推行科学和人本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学校管理者要在科学的组织管理理论的指导下, 合理地设计和建构管理模式, 同时要将人本化的管理思路应用于现代化的科层管理结构之中, 促进管理组织的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向扁平化的管理结构转变。

4. 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学校优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完备、健全的规章制度予以保障。优质教育视域下的学校管理, 不仅要体现在管理理念、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上, 而且更要体现在科学系统的组织管理制度上。良好的管理规章制度、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学校管理部门实施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客观依据, 也是学校按照一定程序办学的重要规程。学校在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时, 要遵循合理性、合法性、合程序性、个性化等原则;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要广泛宣传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约束性, 要养成遵循规章制度的习惯性, 要调动领导带头遵守的示范性。在更新和改进规章制度的过程中, 要注意把握管理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规章制度的导向性。

【注: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和立项的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章程建设问题研究” (课题编号:CJF13073) 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优质品牌学校, 已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是关键。文章以优质教育为研究视角, 深入阐释了学校优质教育的内涵与构成,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优质教育视域下学校管理的基本取向。文章从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行为和管理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在优质教育视域下改进学校管理的基本策略。

浅谈素质教育形势下的班级管理 篇8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一种微妙复杂的情感因素, 处理师生关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就要对学生有一片爱心。学生是独立的个人, 他们懂得爱, 也需要爱。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把师爱当成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人这样比喻:教育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师爱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对班级学困生的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老师爱学生, 所以学生更愿意把老师当作朋友, 有了这样融洽的感情交流。教师就能更好地开展班级的管理工作。

二、以点带面, 发挥班干部的管理和模范带头作用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础

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支柱, 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得力助手, 所以在管理教学中发挥其管理和模范带头作用十分必要。首先要树立班干部的威信, 作为班干部应有较强的处理事情的能力, 能让同学们心服口服。其次对班干部应落实实权,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让其为班级发展做贡献。再次要设法增加班干部与周围同学的相容度。班干部应报有一种为同学们服务的思想, 而不能凌驾于同学之上。

三、强化集体意识,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是管好班级的关键

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 要求我们在激烈竞争的同时, 又要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因此, 具有合作精神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教育应当体现社会这一特点。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具体地讲就是要使学生不仅有知识、能力, 而且要学会关心他人和与他人合作。教师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 也应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让大家都关心班集体, 为班级振兴献计献策。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四、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者

新课程强调,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课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 让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提出任务以启发、吸引和鼓励学生思考;细心倾听学生的见解;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把学生的见解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表述, 以形成概念;决定何时提供信息, 何时阐明问题, 何时把问题模式化, 何时给予启发;决定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广度;观察个别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

素质教育下的学校管理论文 篇9

长期以来,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渐渐发展成国家实施教育改革内容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创新教育”理念这个大背景下, 更应该创新国内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 结合高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创新教育管理理念, 从而提高高校的教育管理效率, 为国家培养更多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 进一步推进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

2. 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 大部分高校都还在使用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实施教育管理, 使用这样管理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有很大的约束力, 随着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 制度管理方式有很大的缺陷, 制约着学生个性方面的发展, 难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此外, 高校的教育管理方式缺乏一定的时效性, 教学管理理念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很多教学管理只是注重对形式上的管理, 缺乏具体的管理方法, 还有部分管理人只是依照相关制度实施管理, 没有结合学校的发展情况, 导致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局限, 对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高校教育管理观念落后

现阶段, 很多高校教育管理理念还一直处于传统的教学经验与教学习惯对教育实施管理的阶段。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对教育管理缺乏一定的改革, 教育管理的方法比较陈旧与保守, 不愿意尝试和创新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 以至于教育管理模式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难以适应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此外, 很多高校的管理者还一直停留在“管”的层面, 并不重视开展相应的高校教育活动, 难以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向着民主化、制度化及科学化等方向发展。

2.2 管理形式缺少实效性

新形势下, 高校教育管理最大的缺陷是管理形式缺少一定的实效性, 仅仅只是注重对教育管理的制度、方法及内容等形式层面上的管理, 缺乏实际的管理模式, 并且管理的模式不够完善[1], 难以从本质上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及科研能力等。

虽然当前教育单位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可以保证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规章制度只能约束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上的表面行为, 难以发挥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作用, 很难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削弱了教育管理形式的实效性, 很难调动老师对教学的积极性, 同时可能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产生一定的限制, 不利于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3 管理结构缺少科学合理性

当今高校的教育管理团队在安排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部分学校将管理职位当成是安排“闲杂人”的位置, 高校在教育管理模式上缺乏有能力、有素质的管理团队[2]。此外, 高校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限, 致使管理模式难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目标。在信息时代与经济发展的今天, 落后与陈旧的管理模式会制约老师的教育管理水平及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就难以满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长期以来, 对高校的声誉及后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 高校教育管理措施

随着“创新教育”理念的推出, 很多高校教育管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高校的管理人员不断研究与实践管理理念全面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发展, 能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

3.1 完善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推动下, 国内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发生较大的转变, 主要表现在高校先进的教学方式与创新的教育管理观念上。因此, 高校教育管理者为了能够适应教育模式的发展, 必须不断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体制, 不断完善高校教育管理评价体系, 有效地发挥高校教育管理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 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个性化发展[3]。

相应的实施策略是高校、学院、系别三者之间实行分层教育管理机制。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 可以把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任务根据学院、系别的不同区分开来, 每个学院和系别都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 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 积极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 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2 建立创新型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在“创新教育”理念下, 创新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创新型的行政管理体制;一个是创新型的学术分析管理体制。在面临目前的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教育大众化等一系列挑战和机遇的情况下, 国内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构建一个健全、创新型的行政管理体制。

在掌握高校教育活动本质的基础之上, 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 以便服务与满足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需求, 真正地考虑到高校教育管理价值与文化价值, 使高校老师的教育管理活动与学术研究在自主指导下, 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目标。此外, 高校还应该开展分层管理制度, 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利。高校在管理学生方面可以实行学分制,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 老师可以利用当前的教学资源,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同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专业, 自由地选择要学习的课程, 完成学校要求的学分, 这样可以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创新型的学术管理机制是针对教育事业中的学术进行创新, 科学、有效地实施管理, 高校的管理人员根据教学活动和学术发展规律, 依赖于专家对学校内部具有学术性的工作进行一定的学术分析、课程设置及师资培养等相关的教育管理活动。

3.3 创新高校的教师管理

高校老师是培养具有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老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对实施学生培养计划有直接的影响。因此, 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推动下, 高校管理者必须不断创新教师团队管理, 构建较健全的高校教师晋升机制、有效的奖惩制度等, 为老师在高校的发展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 使老师可以吸收到更多的教学知识, 进而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实施这样的管理制度, 不仅能够增强高校教师对教学的成就感, 还可以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 高校管理者通过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 从教育管理的实际出发, 制定出创新型的高效教育管理理念, 充分支持学生个性方面的发展, 形成“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思想。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实施改革, 努力推进教育改革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进一步提升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从而推进高校教育管理朝着创新型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弓成.试析“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J].办公室业务, 2012, 10 (13) :152.

[2]洪宇.创新教育视角透视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改革[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14 (3) :20.

素质教育下的学校管理论文 篇10

一、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依然采用制度管理形式,主要体现在学生守则上。这种教育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行为,规范了学生的学习。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管理制度逐渐突显出它落后的一面,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以及自觉性得不到很好地培养,影响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教育制度上的缺陷之外,高校教育管理形式也缺乏时效性。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观念与手段都相对落后,一些管理内容流于形式,仅停留在表面管理阶段。还有的管理人员过度地依照制度进行管理工作,不能结合实际情况,致使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受到限制,这是不利于教育改革与学生素质的培养的。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必须进行创新,以提高管理效率。

二、“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策略

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不断进行学习、研究与实践,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能够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创新实用型人才。笔者基于多年的高校教育管理经验,结合“创新教育”理念的理论知识,提出以下高校教育管理策略。

第一,完善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发生很大的改变,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手段的先进化上,同时也体现在教育管理观念的创新上。因此,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为了适应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必须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具体实施措施是校、院、系分层管理制度。这种教育管理制度是将整体的管理任务按照院系的不同,细分为不同的小任务,各个院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制定人文性的激励制度与学分管理制度,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喜好选择课程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创新高校教师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实用型学生的基础,也是关键力量,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因此,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必须创新高校教师管理,建立健全的教师晋升制度、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以及完善的薪酬激励制度,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与机会,使高校教师都能够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这种教师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成就感与价值感,同时也为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第三,建立信息化的高校教育管理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行业中的应用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样,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透明度与公平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高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将管理信息公布在高校管理网络上,并加设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与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公开性与权威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积极研究“创新教育”理念的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高校教育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创新的管理方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改革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促使高校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同步,一步步地走创新发展之路,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为国家培养创新的、高素质的人才,在促进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使高校教育管理持续不断地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

摘要:“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它不仅影响着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影响高校教育管理的进行。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探索创新的管理策略,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促使高校教育管理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进而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教育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①孙劲忪.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与创新策略[!].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7).

②孟祥林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内涵新解[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

新理念下的教育管理 篇11

关键词:新理念;常规;管理;师资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17-01

一、我国的基础教育近年来取得很大成果,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教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有所提升。但我国的基础教育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求得有差异的发展。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一节老师的‘独唱音乐会变成‘合唱音乐会。”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教师,一定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利用工具学习的能力。教育要和学生的幸福、未来、发展紧紧联系起来。

1、我校根据实际制定并实行了“精细化封闭式”常规管理模式。在这一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学校特制定了中午“每天一小时”的作业时间,这时同样有教师管理,组织学生进教室做作业、预习、复习,不在楼道或操场上打闹,学生有疑问,教师可以帮助解决。

2、为了更好地加强班级管理,学校实行了“班务讲评”活动。利用每天课间操后的5分钟时间,班主任和班辅导组织班干部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日讲评活动。对上一日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及时反应给教师和本班学生,并及时得到改正。这项活动的好处是“当日事当日毕”,不留后遗症。

3、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组织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了“兴趣小组”并且制定了《课外兴趣小组实施方案》。每位辅导教师都有教案,活动有记录。此项活动的开展,活跃、丰富、充实了校园文化生活。

4、为了适应本学期推广的“和谐互助”式教学模式,学校又对作息时间做了调整,在下午第二节课后又加了一节自习课,本节课由专人管理,负责预习第二天需要上的课,列出提纲、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预习,为正常上课做好准备工作。

二、抓教学常规检查促发展

我们学校在常规检查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检查促提高,在教学常规六个环节的检查中我们以科任教师自查,科组长组织互查,教务处组织抽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师每学期两次的自查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科组长组织的互查能通过检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教务处的抽查能了解教师的工作态度、教育能力,为校长调控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我们的检查形式多样,有抽查学生作业,有随堂听课,有召开学生座谈会,我们检查目标明确,注重实效,在检查中做到公平、合理,检查也完全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而不是挑老师的毛病,教师很乐意接受我们的检查,有利于校园的和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立足于校内交流的师资培训

创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学校教师中同样存在着年龄、学科等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教师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的专业化有待发展。面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够高的现实,如何发掘教师的潜能,提高我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成为摆在学校领导面前的首要任务。学校领导考虑再三,除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以外,更注重于了校内的交流与学习,充分发挥各教研组在学校分层管理和过程管理中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骨干教师的学科带头人作用。同时学校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也要上一节“示范课”,教师间通过听课、评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顾客导向”下的成人教育管理 篇12

(一) 成人教育的自身特性

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承担各种社会职责和角色的“成人”, 这是成人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成人是经济社会各项建设的主力军, 这就决定了成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直接和紧密, 成人教育天然地成为产业界和成人学员强化自身竞争力的利器;同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特别是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下, 人们日益把接受教育和培训作为一项人力资本投资, 用人单位和成人自身常常以顾客的角色自主选择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市场渐渐成形, 成人教育办学机构作为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市场主体地位也日益凸显。另外, 成人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 国家投入的经费非常有限, 成人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存于一定数量的顾客。成人教育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成人教育办学机构在是否需要开展营销实践上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只有以顾客为核心, 才能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

(二) 成人教育的供求矛盾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社会经济结构加速变迁, 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人们要想胜任工作, 就必须持续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终身学习逐渐从理念走向实践, 这都对成人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 诸多成人教育办学机构却固守计划经济时代普通教育的传统, 自我封闭, 缺乏及时应对社会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 很少考虑用人单位和成人学员的需要, 往往只根据自己的师资、设备等条件开设学科专业, 制订教学计划, 偏重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这种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 挫伤了顾客参加成人教育的积极性, 传统成人教育面临生源萎缩、机构锐减、资金不足、师资流失等生存和发展困境也就不足为奇了。要解决这种严重的供求矛盾, 成人教育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实施“顾客导向”, 按需办学, 直接有效地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从而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三) 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

成人教育办学机构的教学与服务主要通过市场法则来运作, 委托单位和成人学员享有自主选择成人教育服务的权力, 办学机构之间的竞争, 归根结底就是对“顾客”的竞争, 如果不能够有效满足顾客的需求, 得不到顾客的认可, 其市场份额就会被竞争者蚕食, 渐渐遭到淘汰。另外, 按照WTO条款的规定, 凡是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育活动均属于教育服务贸易的范围, 这就意味着成人教育办学机构不仅要面对激烈的国内竞争, 也将面临更加残酷的国际化竞争, 国外的教育培训机构经过了长期的市场经济洗礼,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顾客导向的运作模式, 办学实力雄厚。成人教育机构只有实施“顾客导向”, 贴近顾客需求, 提升服务质量, 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 应对国内外竞争者的挑战。

二、“顾客导向”成人教育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 改革成人教育管理体制

成人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实施“顾客导向”的成人教育管理的前提。当前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很大程度上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管理方式, 政府在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与课程计划、收费标准等成人教育办学各个环节的行政化、指令性管理极大地限制了成人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 抑制了成人教育机构的办学积极性、主动性, 成人教育办学机构无法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 无法有效满足顾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要。因此, 要实现“顾客导向”的成人教育管理, 政府首先要转变职能, 由大包大揽、高度集中统一, 转变为宏观调控、综合协调、业务指导, 给予成人教育机构足够的办学自主权, 确立成人教育办学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

(二) 建立和完善“顾客关系”管理

1.了解顾客需求。

了解顾客需求是“顾客导向”的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起点, 也是成人教育机构进行市场定位的前提。对顾客的需求把握不准, 成人教育就没有坚实的市场基础, 招生宣传做得再多, 也难以吸引顾客的参与, 因此, 在招生工作中, 要运用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定位等市场营销方法, 深入细致地进行顾客需求分析, 并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准确进行市场定位, 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 开展招生工作;另外, 不能将思维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市场条件, 要变被动为主动, 不仅仅是适应市场, 而且要预测可能的市场变化, 引导顾客需求, 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在顾客需求显现之前, 有组织、有计划地调动与配置资源, 开发顾客需求的专业和课程。在教育教学开始前, 还要进一步了解顾客的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访谈、顾客座谈会等形式了解顾客对课程和教学、各项管理和服务的期望和要求, 并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实施、学校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的运作等方面充分考虑顾客的这些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受自身知识经验、认知水平以及分析能力等的限制, 许多时候顾客自己也不十分清晰自己真正需要的什么, 因此, 成人教育机构不能只是简单地听取顾客的陈述, 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顾客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自己的真正需求, 并提供可行的教育解决方案。

2.测量满意程度。

顾客满意是“顾客导向”的成人教育管理的基本目标, 顾客满意度也是评价成人教育管理实效的最重要的指标。因此, 建立科学合理的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 及时收集顾客的反馈信息, 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服务是“顾客导向”的成人教育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常规工作。一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借鉴企业征求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反馈意见的做法, 通过问卷调查、信函交流、抽样访谈等方式获得顾客对办学机构提供的各项服务的评价信息, 包括教学服务、图书馆服务、学生管理与支持服务、校园氛围、生活服务等一切与顾客相关的服务项目, 以及对服务提供者的评价信息, 从而得出顾客预期值与实际感受之间的差距, 为成人教育办学机构进行改进提供依据。这要贯穿整个成人教育过程, 持续进行, 不断获得反馈信息, 进而不断改进教育服务。二是在成人学员毕业后, 也要跟踪调查, 进行顾客满意度的评估, 检验顾客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这是成人教育办学机构进行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 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值得注意的是, 质量是成人教育的生命线, 也是成人教育持续发展的根基, “顾客导向”的成人教育机构不能盲目地追求顾客满意, 一味地简单迎合顾客的需求, 甚至降低要求, 要坚持教育育人的本质和专业水准, 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唯有如此, 成人教育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三) 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案例

“顾客导向”的成人教育管理有利于改善成人教育的运行机制, 提升成人教育的服务质量, 增强成人教育机构的竞争力。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尚不完善, “顾客导向”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尚不成熟, 因此, 在坚持进行“顾客导向”成人教育管理的探索实践中, 要注意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从国内来看, 在传统成人教育机构陷入困境之时, 各种社会力量举办的特色鲜明的成人教育项目却有声有色、繁荣发展, 例如各种实用技能培训、运动保健、家庭教育培训等, 有效满足了不同顾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国外看, 以阿波罗集团公司、阿格西教育集团、德夫里技术学院等为代表的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日渐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具变革性的力量, 对于改进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认真研究这些“顾客导向”的成人教育办学机构的营销策略、运作机制对于传统成人教育机构的转型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林.成人教育市场与成人教育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6) :150-153.

[2]周嘉方.走向管理社会化与运作市场化——新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05 (2) :87-91.

[3]刘奉越.“顾客导向”管理: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新理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 (3) :24-26.

[4]任俊生, 宋平平, 孙皓.我国高等教育营销的新理念:顾客导向[J].改革与战略.2008 (6) .

上一篇:故障重构下一篇:影像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