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支持治疗

2024-09-25

心理支持治疗(精选9篇)

心理支持治疗 篇1

人工肝支持系统 (简称人工肝, ALSS) 是目前治疗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治疗方法。ALSS能有效地清除各种代谢产物、内毒素及各种有害因子和炎性递质, 补充蛋白质及凝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并改善机体内环境, 为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可以暂时替代肝脏功能[1]。重症肝炎患者由于病情重, ALSS治疗费用昂贵, 担心手术效果、手术穿刺不顺利、或术中意外及担心疾病预后不良等因素, 进而加重了患者抑郁、焦虑、无助等不良心理, 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于2010年10月~2013年3月有128例重症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ALSS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2013年3月本科行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患者共128例, 男98例、女30例;年龄在23~65岁之间, 平均年龄43.1岁;诊断均为重症肝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干预。

2 结果

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手术配合度由医生给予评分。

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 满意度为98%, 观察组患者对手术耐受配合度比对照组高, 手术配合良好。

3 心理护理干预

3.1 术前心理护理

3.1.1 心理评估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估, 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理状态、心理问题的原因等。①知识缺乏。缺乏人工肝支持系统相关知识, 缺乏有利于疾病恢复的饮食、活动休息方面的知识, 以及心理调适的技巧、方法。②抑郁与焦虑。主要原因为患者对疾病预后的担心、治疗费用的担心、股静脉穿刺不顺利的担心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担心。

3.1.2 心理护理具体措施

术前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ALSS的相关知识, 术中配合要点、注意事项及该技术的先进性、安全性, 消除患者的紧张心情。告诉患者重症肝炎急性期饮食为低蛋白、低脂、清淡饮食;尽量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并尽可能调整心态, 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2 术中心理护理

营造温馨的环境,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 调节适宜的温湿度。股静脉穿刺前连接好心电监护仪, 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注意用无菌纱布遮挡外阴部, 避免因暴露引起的心理不适, 维护患者的尊严。股静脉穿刺时, 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巧, 如深呼吸、听轻快舒缓的音乐等。穿刺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操作细节, 以过硬的技术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并认真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通过抚摸患者的额头, 握紧患者的手, 擦拭患者的汗液等动作表达对患者关心和鼓励。由于人工肝治疗时间一般较长, 应指导协助患者活动, 按摩受压部位。避免活动不当引起脱管、堵管。治疗期间可让患者安静休息, 或和患者交流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 有利于患者放松心情。

3.3 术后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回到病房,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一般需要多次治疗, 护士应耐心解释, 解除患者心中的顾虑, 讲述一些成功的案例,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尽量以温和的笑容、亲切和话语、体贴细微的生活护理和细致的基础护理, 减轻患者因不能下床活动等引起的沮丧、烦躁心理。

4 总结

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工作比以前更注重患者心身的整体性, 告别了“生病的人在医护人员的眼里就是没有感情、没有尊严、没有感觉的动物标本的冰冷医疗护理”时代。心理治疗主要是运用各种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基本技巧来解决患者的一些心理问题, 包括生活上的关心和治疗上的督促,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 如同情体贴、鼓励安慰、关心照顾、帮助指导及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疏导情绪的要诀等[2]。通过观察、交谈、评估的方式了解掌握ALSS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心理反应, 根据患者的教育水平、病情特点、经济状况等引起的心理问题, 实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提高了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识, 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 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参考文献

[1]王思文.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患者康复的影响.实用新脑血管病杂志, 2012, 20 (4) :737-738.

[2]曾文星, 徐静.心理治疗:理论与分析.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4:267.

心理支持治疗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底教育部修订和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是走在全省的前列,但是随着近几年一些行政部门政策的变化,特别是在对待心理教师的待遇方面,如开课情况、评职、评优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的这项工作的发展走进了一个瓶颈阶段,如何能使这项工作开创一个新的局面,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构建香坊区心理研修支持团队这一新的工作模式,可以使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走出这个瓶颈阶段,开创这项工作新局面。同时进一步加大我区心理研修团队工作力度。心理支持构建的内容为:

●针对心理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分层次提供辅导支持 ●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提供咨询支持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克服浮躁心理提供疏导支持 ●针对家长应对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心理研修支持团队构建要完成以上内容,必须有一只专业精良的心理教师队伍,还应有设备完善的心理咨询室。

二、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法、行动研究法、三、调研过程

首先开展了对全区中小学校心理教师队伍状况及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我们用了12天的时间进行视导、考察了54所中小学,有效问卷59份(问卷内容附后),与学校领导和心理教师访谈、交流,并实际考察了各校心理教师的配备及教师开展活动状况,心理咨询室建设及使用情况。调研内容:

1、教师配备情况

◆、是否配备心理教师 几名 专兼职

◆、如没有配备是什么原因 ◆、是否固定配备心理教师 ◆、学校有无心理博客

2、开课情况

◆、是否开课 开课年级 每周 课时 ◆、利用什么课时上课

◆、是否有专用教材 教材出版单位 感觉教材如何 ◆、学生上课的反馈情况如何

3、咨询室建设情况

◆、有无心理咨询室 几个房间 面积 ◆、设置地点 是否安静 ◆、是否分设咨询室、活动室等

◆、有无心理咨询室工作规程及开放时间 在适当位置张贴 ◆、咨询室内部布置是否到位(请在已有配置上划√)

硬件:内部装修适合、教师办公桌、电脑、可上网、电话、资料柜、沙发、茶几、椅子、纸巾、饮水机、沙盘、沙盘专用摆件、心理减压发泄器材、信箱、宣传板 其他

软件:学生心理档案软件、心理健康检测管理软件、心理测验量表、教师学生用书籍、刊物 其他

◆、是否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年级 ◆、是否定期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测试 ◆、每年有无经费的投入 大约多少

4、学生咨询情况

◆、每学期咨询学生人次约 一般集中在哪个学年 ◆、咨询内容大多是什么问题 ◆、心理教师是否做好咨询记录及资料的留存 ◆、是否开展过团体心理辅导

5、活动开展情况

◆、学校是否开展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形式有哪些 ◆、学校是否有心理社团 社团名称 ◆、是否定期对全校老师、学生家长进行心理疏导 形式有哪些

6、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7、工作中的困惑

8、对上级教研部门有哪些需求

四、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1、我区的心理教师队伍状况不容乐观。

我区共有心理教师70余名,学校基本配备了1名心理教师,有的学校配备2-3名心理教师。如122中学配备2名专职专业的心理教师,专业心理的教师12名,占总心理教师人数的17%,专职心理教师13名,占总教师的18%,已获得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14名,占总教师的20%,兼职心理教师占82%的,兼职教师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主的有20人占28%,有一些兼职心理教师兼任职务过多,心理工作只是挂名而已,个别学校心理教师从未参加心理教研活动,学校也未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活动,有些学校的心理教师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置的。

2、学校心理课开课率严重偏低。

《纲要》中明确指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目前我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课率是(20所学校)28%,开课率严重偏低。我区开课坚持比较好的学校有风华中学、49中学、星光中学、116中学、文府中学、39中、11中、122中,通乡小学、风华小学,成高子中心校。

3、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情况良好,使用率较低。

95%的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大部分学校还是比较规范的,但是有个别学校在省、市标准化学校验收之后,心理咨询室就撤了,改为其他办公室。但有些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办公室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在走廊间壁出一间咨询室。咨询室的内部设置情况,标准化验收的学校设备比较齐全,如放松椅,沙盘,宣泄球,心理测量软件,也有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办公室或是象会议室,还有学校的咨询室一室多用,咨询室还是其他教师的办公。还有学校的咨询室设置距离学生活动区甚远,不利于学生进行咨询。目前因各种原因还没有建立咨询室有6所学校,60%的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部分档案内容实用价值不高。

4、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多样化。

《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本次调研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各中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以课题为牵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区有22所学校立项研究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2)利用广播站定期对学生进行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学校利用板报定期出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组织学生定期出刊手抄报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5)对学生进行专题心理讲座。(6)利用班会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7)利用心理社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8)通过观看心理影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9)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

(10)利用家长学校为学生家长进行讲座“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5、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1)学校急需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否则开展此项工作难度太大。(2)兼职教师工作量太大,兼职工作经常发生冲突,从专业和时间上无法胜任这项工作,心有想法而力不足。心理咨询根本没有时间进行。

(3)每个学校基本一名心理教师,在集体备课方面存在一定困难。(4)兼职的非专业的心理教师,专业心理知识不足,急需心理专业知识的培训。

(5)咨询室内部设施不够健全,如必要的沙盘,宣泄器具等。(6)部分学校配置的心理测量软件无法使用。

(7)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明确规定心理课时,所以学校无法安排心理课。

(8)心理教师在学校评优评职中,大部分都排在后面,极大挫伤了心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小结:

心理研修支持团队的构建如何决定于心理教师队伍的素质。所以培养一支专业、专职的心理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因为心理教师的工作是为孩子们一生的成长做奠基的。

六、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心理研修支持团队尽快构建起来有力保障。

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督和指导力度,按《纲要》的要求学校配齐心理健康教师,按要求开设心理课和设置心理咨询室。应杜绝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置心理教师和咨询室现象,对该工作应定期进行考核及表彰奖励。

2、心理教师专业化是心理研修支持团队构建的根本。教是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力度聘用专业的心理教师,使心理健康教师这支队伍能够尽快专业化、专职化,使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心理保障。教研部门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更要注重专业化,面对82%都是兼职的心理教师教研活动更要注重有效性、实践性,做到“一对一”帮“手把手”教,进一步加强区域分学段的集体备课。

3、提高心理教师的待遇是心理研修支持团队构建的前提。

学校对待心理教师在评优评职等问题上应享受班主任的同等待遇(《纲要》中明确规定),以提高心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积极性。心理研修支持团队才能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

4、心理教研部门要为心理教师的成长搭建更多平台。

组织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安排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赛课活动,并按着市教育局的要求,各中小学必须利用地方课时和校本课时开设心理健康课,还应该组织心理教师走出去到先进地区学习,请进来,聘请知名心理专家到我区讲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心理教师快速成长。

5、进一步规范心理咨询室建设和使用。

心理咨询室内部设施的建设要规法和达标,提高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今后每三年对各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一次检查和评估,并评选出咨询室建设示范校、优秀学校,合格学校。(与班主任专业化培训验收同步)。要完善心理研修支持团队的构建工作硬件资金投入要到位,使师生咨询平台尽快建起来。

心理支持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心理支持治疗,不孕不育,效果,作用

近年来,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 不孕不育呈现出明显升高的趋势。造成不孕不育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生殖道炎症或输卵管堵塞。分析不孕不育的原因, 进而针对患者的病情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心理支持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作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7月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不孕不育症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心理支持组和对照组, 各38例。心理支持组年龄26~41岁, 平均年龄 (29.1±2.1) 岁, 经期3~7天, 平均经期 (4.1±0.3) 天;对照组年龄28~42岁, 平均年龄 (28.9±1.9) 岁, 经期4~8天, 平均经期 (4.2±0.5) 天。检测患者的配偶精液, 其精子密度在20×106/m L以上。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针对患者病情, 采用药物治疗。

心理支持组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治疗。建立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 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 与患者进行交谈时,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确定治疗目标, 让家属多理解患者并给予关心,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 并对患者配偶进行体检, 确定是否是由于配偶的原因导致不孕。在患者巩固治疗阶段, 医生要对其进行表扬和肯定, 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L-90评分和治疗后的怀孕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怀孕率比较

心理支持组怀孕率为9 4 . 7 %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L-90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心理支持组的SCL-90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当前女性出现不孕不育的主要因素有输卵管堵塞、黄体功能不足等, 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1]。女性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工作、学习的压力中, 或由于家庭生活不和谐等, 会产生一定的抑郁、悲伤情绪,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临床上治疗不孕不育患者时, 通常会应用心理支持治疗,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

本文主要分析心理支持治疗在不孕不育中的作用, 结果得知:心理支持治疗组治疗后的怀孕率为94.7%,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9%, SCL-90评分变化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本次研究结果较为普遍, 与王卫宁[4]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因此, 采用心理支持治疗效果显著, 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治疗后的怀孕率。患者出现抑郁、紧张心理时, 会引起输卵管梗阻现象, 导致精子不能顺利与卵子结合。女性性情冷淡, 情绪变化, 会增强阴道酸性, 杀死精子, 导致不孕或者受孕困难。不孕不育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询问患者的性生活史以及生活方式, 找出原因, 针对患者病情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5]。同时, 还应了解夫妻生活, 进而了解患者发生不孕不育的因素, 矫正对可能引起不孕不育现象的生活习惯[6]。

社会竞争、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长时间的心理压力是导致患者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 因此,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最重要的就是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并消除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的受孕率, 为更多的家庭带来幸福。患者由于治疗效果不理想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因此, 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结语

综上所述, 心理支持治疗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 心理支持治疗也会更佳完善和成熟, 并广泛应用于不孕不育的治疗中, 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给更多的家庭带来幸福。

参考文献

[1]邓桂英, 王文兰, 欧阳结颜, 关纪红.不孕不育症患者婚姻调适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J].现代临床护理, 2014, 22 (06) :1-5.

[2]陈爱华, 杜宗琪, 李伟, 雷曼殊, 杨怀洁.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治疗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13 (32) :5285-5287.

[3]郝亚芬, 李淑慧.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心理治疗作用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7 (S3) :116-117.

[4]王卫宁, 刘竞芳.探讨患者不孕不育症心理因素及干预措施[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 16 (01) :130-131+133.

[5]刘素琴, 杨小玲.59例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2 (Z4) :31.

心理支持治疗 篇4

空巢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以宁波市266名老年人为被试,采用<老年心理状况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考察空巢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发现,空巢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北京市普通老年人常模;空巢老年人获得的社会支持明显低于非空巢老年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也低于非空巢老年人,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宁波空巢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相关.所以,应该设法提高空巢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以促进空巢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作 者:汪莹 李安彬 陈传锋 WAND Ying LI Anbin CHEN Chuanfeng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刊 名:大庆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7(6)分类号:B844.4关键词: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空巢老年人

心理支持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9年7月-2009年9月在我社区建档的2型糖尿患者4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有关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脑性疾病及各种精神病急性期。按建档号的单双号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男11例, 女9例, 年龄46~83 (62.55±8.43) 岁, 平均病程 (5.17±2.57) 年, 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2例, 高中学历16例, 初中及以下学历2例。试验组男10例, 女10例, 年龄48~80 (61.75±9.21) 岁, 平均病程 (6.1±1.94) 年, 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3例, 高中学历15例, 初中及以下学历2例。2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试验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指导,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下措施: (1) 集体家庭教育讲座:试验组每月开展2~4次, 每次30min的系列讲座, 参加人员为患者和1位以上的直系家属, 内容为控制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如何正确对待糖尿病, 如何预防并发症等。讲座结束后给予10~20min讨论提问时间, 家属与患者之间, 家属与家属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2) 个别家庭治疗:采取入户和电话追访的方式。每周进行1次, 内容主要是了解家庭生活方式及情感表达方式, 给予情感及心理支持治疗, 教会家属如何正确对待患者, 了解患者服药情况等, 2组均治疗3个月。

1.2.2 检测方法:使用强生公司生产的ONE TOUCH BASIC Plus稳捷基础倍加型血糖仪。每周各采集1次空腹及餐后血糖, 将1~4周、5~8周、9~12周的血糖相加, 取其均数。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在1~4周空腹血糖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4周餐后2h血糖及5~8周, 9~12周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和<0.0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3 讨 论

2型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的慢性终身性疾病[1], 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终生治疗, 患者的血糖控制与否与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糖尿病合并心理障碍的发病率较高[2], 又加上该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往往会给家属带来一定的精神负担, 种种原因, 都会给血糖的控制带来影响。

本次研究显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疗后, 除1~4周的空腹血糖外, 其余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效果更为明显, 证明家庭心理支持治疗是一种适用的社区管理方式。而1~4周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 可能与患者及家属的适应过程有关。

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疗首先能够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应的糖尿病知识, 提高遵医行为, 这也与有关文献[3~5]的健康教育有异曲同工之效。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家属的参与使患者与家属和社区医护人员之间结成良好的治疗同盟, 也更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其次通过其中的情感支持, 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最后, 团体治疗又可以使2型糖尿病的患者之间、家属之间、患者与家属之间产生“同病相怜”的感觉, 有强烈的归属感, 同时相互间的交流无疑能增加患者及家属的自信心。以上都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有着良好的影响。因此, 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疗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社区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方法 。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 对照组给予服用降糖药物和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指导,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疗。观察2组3个月后降血糖效果。结果 试验组1~4周餐后2h血糖及5~8周、9~12周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结论 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管理有效。

社区肿瘤患者心理支持需求调查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2005年11月随机对黄浦区9个社区1 174名现患肿瘤患者进行了需求问卷调查。对其中6个社区的2003-2006年间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开展了心理状态调查, 随机抽取三个街道 (半淞、外滩、董家渡) 的患者定为干预组, 另三个 (老西门、小东门、豫园) 定为对照组, 掌握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

1.2 调查方法

需求问卷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根据社区医师在实际随访工作中所了解到的患者需求初步设计, 经由专家审校而成。分为一般项目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诊断期别、确诊时间、治疗情况等) 和患者需求 (心理需求、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 两大项20小项。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讲解调查表内容及填写要求, 让其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

乳腺癌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研究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心理关心支持来源、满意程度、目前心理状态等。针对干预组, 组建心理支持团队, 定期对其进行心理支持, 主要通过集中讲座和小型俱乐部方式。通过干预前后两次调查来评估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心理状态方面的改变, 干预组和对照组本身前后两次的心理状态的改变。

1.3 统计学处理

针对需求调查问卷, 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 两者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肿瘤患者需求

2.1.1 一般情况

2.1.1. 1 人群分布

男442人 (37.65%) , 女732人 (62.35%) , 男:女为0.60:1;年龄分布:30岁以下21人 (1.79%) , 30~49岁174人 (14.82%) , 50~69岁478人 (40.72%) , 70岁以上501人 (42.67%) 。

2.1.1. 2 职业分布

在职184人 (15.67%) , 离退休830人 (70.70%) , 下岗待业及其他160人 (13.63%) 。

2.1.1. 3 瘤别分布

顺位前5位分别为:乳腺癌219例 (18.65%) , 大肠癌216例 (18.40%) , 胃癌127例 (10.82%) , 肺癌61例 (5.20%) , 膀胱癌61例 (5.20%) 。

2.1.1. 4 治疗情况

手术1 011人 (86.12%) , 化疗545人 (46.42%) , 还有的采取了中药、放疗、对症治疗、免疫等治疗手段。

2.1.2 心理需求方面

在调查的1 174例患者中, 除6.01%的患者认为在精神、心理上不需要帮助外, 其余患者在精神、心理上不同程度地需要家人 (70.14%) 、肿瘤专科医生 (37.27%) 、社区医生 (7.82%) 和邻居同事周围人 (1.60%) 的帮助, 其中家人的帮助列为首位。

2.1.3 康复指导需求方面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的指导和服务以来自康复医生 (77.56%) 为最高, 其次为来自康复护士 (32.06%) 、心理学家、精神保健专家 (29.66%) 、社会工作者或非专业志愿者 (11.02%) 。患者对康复需求的内容依次为治疗后的身体功能恢复 (54.11%) , 康复期心理支持 (32.26%) 和必要时的职业咨询 (18.04%) 。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 肿瘤病人更需要来自家人、朋友的支持和来自医生护士的专业指导。由此可知, 病人需要的是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治疗, 只有双管齐下, 才能使病人真正地康复。

2.2 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干预情况

2.2.1 一般情况

干预前乳腺癌患者共219人, 均为女性, 小于30岁的2人, 30~39岁的2人, 40~49岁73人, 50~59岁的82人, 60~69岁的59人, 大于70岁的1人。其中干预组105人, 对照组114人;干预后乳腺癌患者共208人 (失访11人) , 其中干预组100人, 对照组108人。 (表1)

在干预前, 对干预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年龄分布进行均衡性比较,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因而可作进一步的对照分析。

2.2.2 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效果评估

干预前, 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状态无显著性差异, 可作进一步的对照分析。 (表2)

干预后, 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 (表3)

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就自身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 (表4、5)

由此可知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 并能排除时间因素造成的偏倚。

3 讨论

3.1 心理支持对患者身心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癌症患者大多有明显的心理变化,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恐惧、抑郁、焦虑等, 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本次调查显示, 乳腺癌患者经过干预后, 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比, 患者在心理状态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心理状态方面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而对照组前后两次在心理状态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在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同时给予心理支持治疗有益于患者积极地面对疾病和改变不良的行为, 有益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2]。

3.2 适时心理支持可促进社区肿瘤随访工作高效开展

本项目中, 94%的患者需要来自不同层面的心理支持需求;乳腺癌患者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 这些提示在肿瘤随访中应重视心理支持, 面对癌症患者应及时、正确地了解其各种心理需求, 并应用相应的心理照护方法, 给予支持, 通过这样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 能迅速获取病人好感, 拉近医患距离, 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 患者对随访工作的配合度、依从性会大大提高, 从而为更好更准确地获取随访资料打下良好基础。

3.3 尽可能地动员社会支持系统

癌症患者较比一般患者更需要身心上的关怀和照顾, 更加需要周围人群及社会上的支持和帮助[1]。从患者心理需求的对象看, 主要的支持来自于家人以及医生。家庭与社会是患者的精神支柱, 离开了家人和社会, 患者会感到精神空虚, 失去与癌症抗争的力量。在随访中首先应让患者家属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病人产生不良情绪时, 应作为病人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使其在接受治疗过程中, 承受住心理和躯体上严重的反应, 同时也应争取社会方方面面参与到心理支持系统中来, 如临床医师、患者单位同事和朋友等。

3.4 针对不同癌肿,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支持活动

在解决肿瘤患者共性的心理问题基础上, 针对特定癌肿所特有的心理需求, 及时给予相关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可采取一对一医患交流、患者同伴教育等进行个别疏导, 也可通过组建心理支持团队, 小型俱乐部等集中讲座或咨询, 开展心理疏导或抗癌经验交流等, 使患者正视现实, 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其生存的社会意义, 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珍淑.浅谈癌症患者的心理支持[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3 (4) :230-231.

心理支持治疗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5 年2—5 月, 按经济发展水平选择辽宁省有代表性的3 个城市, 再在每个城市随机抽取3 家三级甲等医院, 共抽取9 家, 三甲医院纳入标准: (1) 在卫生局注册; (2) 男护士≥20名。从每家医院随机抽取20 名男护士, 共180 名, 男护士纳入标准: (1) 工作时间超过半年; (2) 自愿参加本研究。所有调查对象均需知情同意, 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参与本研究的男护士平均年龄 (29.51±6.81) 岁, 工作年限0.5~12.5 年, 平均 (3.52±0.41) 年。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 心理资本问卷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PCQ-R) :该问卷由Luthans编制, 骆宏等在李超平翻译的基础上进行修改[6], 共4 个维度 (希望、乐观、韧性、自我效能感) , 20 个条目, 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点法计分, 得分越高, 表明心理资本水平越高。该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χ2/df=1.821, NFI=0.854, RFI=0.823, RM-SEA=0.064, IFI=0.918, TLI=0.917, CFI=0.923, 提示该问卷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7]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该问卷有3 个维度, 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 共10 个条目, 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重测信度0.95, 各条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6。 (3) 症状自评量表[8] (Self-Rating Scale of Symptom of Mental Health, SCL-90) :共有9 个因子, 即焦虑、抑郁、恐怖、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躯体化、偏执以及精神病性, 使用Likert 5 级评分法计分, 精神症状的检出标准为:SCL-90 总分≥160 分;阳性条目数>43项;任一因子得分>2 分。符合上述标准的任何一项都可认为研究对象存在心理问题。问卷得分越高表明其精神症状越严重, 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1。

1.2.2 资料收集调查员为10 名在校学生, 经过统一培训, 于2015 年2—5 月通过匿名方式收集资料。发放问卷过程中, 调查员向研究对象讲解本研究的目的及填写要求。对于被调查者受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不能理解的条目, 调查员应给予耐心通俗的解释。共发放问卷2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180 份, 有效回收率为90.00%。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方法有均数、构成比等描述性分析以及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男护士心理资本水平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 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各维度得分情况:希望维度得分为 (3.53±0.61) 分、乐观维度得分为 (3.59±0.33) 分、韧性维度得分为 (3.62±9.57) 分、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为 (3.70±0.51) 分, 说明男护士心理资本水平尚可。对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的4 个维度得分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发现各维度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F=3.34, P=0.000) ;对4 个维度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韧性维度得分与希望维度得分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同时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希望及韧性维度得分。

2.2 男护士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

年龄≤40 岁的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得分要高于其他年龄组 (P<0.01) ;工作年限>5 年的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得分高于护理年限短的男护士 (P<0.01) ;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得分明显低于本科、研究生学历者 (P<0.01) ;轮班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得分高于不轮班者 (见表1) 。

2.3 男护士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男护士心理健康的9 个方面为因变量, 心理资本各维度为自变量, 对男护士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首先将人口统计学变量带入回归方程, 其次将心理资本各维度带入回归方程, 最后将主观支持带入回归方程。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希望维度对焦虑、抑郁维度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 (P<0.05) , 而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 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增加了12%和14% (见表2、3) 。

3 讨论

研究表明[9], 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及工作绩效有直接影响, 同时还影响企业绩效。本研究主要探讨男护士心理资本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 男护士的心理资本问卷各维度平均分均在中位数之上, 这提示男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尚可。进一步比较分析, 发现男护士希望维度得分偏低, 表明男护士对其职业前景不是很乐观。同时研究结果显示, 男护士的心理资本是其精神症状的负向预测变量。在本研究当中评价男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是症状自评量表, 因此推出男护士的心理资本可以反映其心理健康状况, 即男护士心理资本量表得分越高, 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符合本研究调查之前的预测。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护士职业素质的基础, 也是护士成才的基本动力。国外大量研究证明, 如果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 就不能应对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对于男护士的心理问题更应引起注意, 因为男护士更容易受到质疑, 人才流失严重[10]。笔者研究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后, 建议通过以下途径改善和提高男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1) 定期请高校心理学教师在医院内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讲授健康的生活方式、常用释放压力的方法, 由于休息时间不同, 医院管理者可以分批安排男护士听取讲座; (2) 由心理学专家设置心理应激训练场景, 鼓励男护士积极参与现场演练, 体会突发应急事件出现后如何面对、如何调整自己, 进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 建立沟通平台, 如微信朋友圈、QQ群等, 让男护士在工作之余分享自己的心情以及工作经验等。

本研究结果提示, 医院管理者在提升男护士心理资本量表得分时, 要格外注意韧性以及希望维度得分。只要管理者采取必要的措施激发男护士积极的力量, 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满怀激情地工作, 那么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然会提高, 行业服务质量也会进一步提升。

本研究仅限在辽宁省的9 所三甲医院, 而要想得出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 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 以了解当前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芳, 许瑞, 肖丽英, 等.我国男护士现状研究[J].全科护理, 2010, 8 (6B) :1579-1580.

[2]Luthans F, Avolio B J, Avey J B, et al.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 Psychology, 2007, 60 (3) :541-572.

[3]Luthans F, Luthans K W, Luthans B C.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Bus Horiz, 2004 (47) :45-50.

[4]Thomas A W, Russell C, Douglas G B.The moderating role of employee Positive wellbeing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J].Occup Health Psychol, 2007 (12) :93-104.

[5]Avey J B, Luthans F, Smith R M, et al.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wellbeing over time[J].Occup Health Psychol, 2010 (15) :17-28.

[6]弗雷德·卢森斯.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7]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8]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

[9]Sigurd W, Paul T, Jarle Eid.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safety in the offshore oil industry:Explo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positive safety climate[J].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13, 9 (1) :42-53.

有效教学的心理学支持探究 篇8

课程的诞生, 主要是为了解决知识无限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 课程好比是一个凸透镜, 聚焦在对最有价值知识的选取和组织安排上, 为的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就应运而生, 什么是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所谓“教学”, 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有效的理念下采用一些策略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 最终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具体而言, 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包括三重含义:第一个就是有效果, 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地评价。第二个是有效率, 是指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 用经济学中的术语来说, 可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产出 (效果) 与教学投入的比值, 或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百分比。三是有效益, 是指对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的规定, “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地把握。

二、有效教学的心理学支持探究

(一) 利用积极心理学构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主张对人类积极的品质进行充分的挖掘, 利用积极心理学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的乐趣及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素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让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

1.利用积极心理学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和幸福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幸福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关注的中心之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 和一般人相比, 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更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 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 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 他们也能应付自如。人身上一定存在着某种优胜于其他生命形式的源泉, 这一源泉就是人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教师要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源动力, 比照自身的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要做好自己,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和幸福的体验, 增强学习的动力, 教师也要树立良好的心态、正面的形象给学生树立榜样, 让学生也能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障碍, 增强学生的承受力和适应力。

2.利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

积极心理学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 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维度:1) 正性的利己特征2) 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 感觉独立, 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高帮助, 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个性特征中, 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

在同样的学校环境中为什么有些学生可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能够抱着“失败是成功之母”心态努力进取最终获得学业上的进步, 而其他一些学生则在遇到学习困难或者不佳的师生或者同学关系时, 精神不振, 不仅学业上倒退甚至出现了变态的人格。运用积极心理学, 我们可以多多的鼓励学生认识自己、包容别人, 树立良好的心态,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

3.利用积极心理学调动学生群体的活力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 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组织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优势能力, 而不是修正缺陷。教学中, 我们要有意营建激励和引导的教育机制。创造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的积极品质和正面思考的教育制度, 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标, 释放学生内在的活力和潜力, 增强学生抵抗外界困难的免疫力。

(二) 利用心理学策略营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中, 我们同时感受了很多有助于有效教学的心理学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问题情境, 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 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 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 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 学生都不会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 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 学习动机才会强烈。问题情境如何构建?当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完全适合或完全不适合时, 是不能构成问题情境的;只有在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既适应又不适应的情况下, 才能构成问题情境。

教师必须熟悉教材, 掌握教材的结构, 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 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才可以形成问题情境。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潜在的学习愿望才可以变成实际的主动的学习的行为, 学生会以更高的热情来接受所讲授的任务并进行积极的探索思考,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利用比较和变式来促进学生的领会力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比较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关事物加以对比, 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关系。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理性的和感性的材料, 如何能够快速的、准确的理解这些材料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条件。在面对学习材料时, 教师要教会学生比较的方法, 通过分析, 把不同的对象的各个部分以及之间的相互联系区分开来, 才能比较它们的异同, 更好的理解材料。

一些概念或者规则上肯定存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教师在列举的时候既要列举相关方面的, 也要列举不相关的, 这样学生才可以排除概念的无关特征。在教学实际中, 要充分发挥变式的积极作用, 防止其消极影响。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 尤为值得大家的关注。有效教学是建立在各种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 也必须用各种科学理论来进行指导和实施。

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改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的理念。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有哪些心理学方面的策略支持方面的研究?研究中, 我发现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构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 认知心理学对于高效的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也有重要的意义, 在心理学策略方面, 对于高效的课堂建设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研究 篇9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

随着高校扩招、教育产业化等教育形态的改变, 贫困生一族成了高校的特殊群体。自马加爵事件发生后, 大学生心理问题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高度重视。教育界和业内人士对国家资助政策, 学校资助策略、贫困生的认定、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问题成因、心理教育机制、高校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等问题都纷纷做了研究和探讨。研究可谓是有广度、也有深度。5年过去了, 贫困生支持工作在各高校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实施, 并取得了跨越性的进展, 成绩卓然。但在资助工作的过程中, 更多的学校只执行了正式支持, 而忽视了非正式支持。很多学校在对贫困生给予正式支持的同时也给予了大量的非正式支持, 但在支持的过程中, 忽视了贫困生特有的自尊和自我保护等心理需求, 给他们造成了二次创伤。

“高校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的研究”课题组主要是根据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即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 (1) 生存需要; (2) 安全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站在贫困生心理本质需求的基础上, 来研究心理支持的多元化操作。特别强调了经济脱贫和心理脱贫并举, 也就是非正式支持要和正式支持相结合。并且特别研究了资助过程中对人性的尊重, 把支持做到顺势而为, 满足贫困生自我保护的需求, 避免对贫困生造成二次创伤。

下面就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人的五个层次需要的角度来详述一下贫困生心理支持多元化的策略。

1 生存需要

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需要, 这是最本能的需要。如果一个贫困生连生存都出了问题, 你和他们探讨其他的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 徒劳的。

生存需要要靠正式支持来满足。包括已经被普遍采纳的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如筹措资金、划拨专款、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措施。对资助的执行情况, 课题组做了“2006-2007学年省属

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调查问卷”。此番调查显示:在这项工作上, 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监督机制。因此学校要派专人负责, 对此项工作进行长期的评估和监督, 以便把该项工作有序、有效地落到实处。

2 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对于贫困生而言, 应该包括生存安全和心理安全两种。

生存安全指衣能蔽体、食能果腹等这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不缺失。生存支持已在生存需要里陈述过了。现在我们重点看一下心理安全的需要。首先看一下贫困生的共性心理特点: (1) 自卑与自尊交织。 (2) 焦虑与抑郁并存。 (3) 敏感与孤僻共生。 (4) 无奈与愧疚交错。 (5) 嫉妒与怨恨相伴。 (6) 虚荣与依赖互融。 (7) 逆反与偏激同生。可见贫困生的心理敏感而脆弱。他们通常会像蜗牛一样小心谨慎地保护自己。我们在短时间内很难很有效地来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或更新他们的认知, 所以我们在对他们进行心理支持的同时, 必须对他们周围的人进行关爱教育。要提醒同一个宿舍的人, 说话方式、生活习惯, 尽量不要给同宿舍的贫困生造成心理压力。更不能有鄙视的态度和轻视的行为。要保证贫困生生活的环境基本安全, 没有人为创伤。正所谓环境塑造人。通过周围的伙伴, 营造温馨的环境, 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安全的, 不会随时遭遇冷暴力。这就要求各班级、各系要定期举行班会或其他形式的友谊大联欢活动。促进贫困生和周围人的接触, 也促进周围的同学对贫困生的了解和理解, 进而融洽他们的关系。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贫困生往往会因为贫穷而自卑, 又会因为自卑而经常游离于集体之外。归属感缺失, 会给他们造成强烈的孤独感。他们渴望爱和被爱, 但又极度缺乏爱和被爱的勇气。这就容易造成他们的自闭心理。

贫困生的幸福指数是很低的, 一点点的支持就能让他们感觉非常的幸福。同样, 一点点的伤害, 就能让他们感觉非常的难过。宿舍、班级是个集体。人们对集体是有向心力的。离开了集体, 人就成了沙漠里的鱼。所以要特别关注贫困生和所在集体的相溶性。这就要求班导和心理老师要定期走访他们的宿舍。了解他们宿舍的气氛是否和谐。适当地做一些小团体辅导, 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一个集体。人和人本就是相互支持, 相互取暖的。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属于这个集体中的一分子, 并且也享有爱和被爱的权利。

4 尊重的需要

贫困生的心理异常敏感, 因此他们把自尊和被尊重会看得更重。重庆交通大学推出了一项“温暖工程套餐”, 在固定的窗口, 贫困生就能吃到这样的荤素搭配。不过, “温暖套餐”推出一年多来, 大部分贫困生碍于面子不愿光顾, 预计每天卖2000份的“温暖套餐”, 每天只能卖出400份。

贫困生的自尊需要一是指平等性, 二是指选择性。平等性是指和集体中其他同学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因其是贫困生而被无形中剥夺了该享有的权利和不被要求履行该尽的义务。比如参加学校各项或等的权利均等性;贫困生对他人的关爱等。选择性是指贫困生本人有选择是否接受支持和接受什么形式的支持的权利。很多贫困生虽然生活得很艰难, 但他们宁愿自力更生, 艰难度日, 而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也有很多贫困生不喜欢公开性的支持等等。这是他们你独立和自由的愿望使然。

贫困生被尊重的需要指公平性和主动性。公平性是指在班级、学校的各类竞争性质的活动中, 不能在其有能力获胜的情况下而却被剥夺获胜的机会。主动性是指贫困生需要自己主动地参与各类学校活动, 而不能因其是贫困生就被迫参加一下自己十分反感的活动或接触自己异常反感的人。很多时候, 学校或个人考虑到怕增大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出于好心, 而不让他们参加各类竞选活动;或为了增强他们的人际效应而强迫他们去参加一些根本不感兴趣的活动或接触自己非常反感的人。这样做就剥夺了贫困生被尊重的权利。

有太多的单位和个人在执行贫困生支持的时候忽视了贫困生这种尊重的需要。擅自给予支持, 或给予带有伤害性的支持。比如有很多学校到了冬季给贫困生统一发放了棉服。但很多贫困生拒绝接受这样的支持。认为棉服就是标签, 等于走到哪里都在向别人告知自己的贫困, 他们认为自尊受到了伤害。这在心理咨询当中叫二次创伤, 即在已有的创伤基础上, 又产生了新的创伤或者是重新揭开了来访者的伤口。这在心理工作当中是应当极力避免的。否则利弊难分, 无功而为。让支持丧失了原本的意义, 很可能还适得其反。

支持的实施一定要注意满足被支持者的尊重需要, 这样才能收益支持之效。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一点在贫困生身上也不例外, 而且更具破冰意义。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创新模式调查问卷”中我们设置了“你认为贫困生最需要的反贫困机制”选项。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开放式和自我反贫困。由此可见, 大多数贫困生还是愿意通过自我实现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从而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同。

对贫困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们要注重对他们的全面支持。包括信念的建立, 志气的激励, 技能的培养, 机会的提供等。“信念的建立, 志气的激励” 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来完成。根据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存在的显著性差异特点, 设定团体辅导的目标:探索自我, 体验信任, 发挥潜质, 建立自信, 要详细地制订整个活动的方案及程序。每次活动都要有效地完成一个明确的主题。“技能的培养, 机会的提供等”可以通过校内勤工俭学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完成。

总之, 对于贫困生的心理支持, 要本着多元化, 人性化的原则, 力求落到实处, 力争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文利.高校助贫制度尚需完善[N].光明日报, 1998.

上一篇:移动推荐系统下一篇:绿色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