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方法

2024-10-28

课堂学习方法(共12篇)

课堂学习方法 篇1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经常能发现:学生对教材中每个知识点都力求记住以应付考试, 即使班级中最出色的学生也是这么做。他们把理解等同于记忆, 而机械式学习只能使学生获得虚假的知识, 对学生获取真知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没有任何帮助, 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既不能迁移更不能运用。针对机械式学习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 它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 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既然如此,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 就应努力借助有意义学习的相关研究成就, 改变历史学习中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的现状, 帮助学生理解、内化知识, 促进有意义教学。

奥苏贝尔认为, 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可见, 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是有意义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建议教师借助以下几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 赋予学习以意义。

一、组织化策略

所谓组织化策略, 就是按照信息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 对学习材料进行一定的归类、组织, 以便于学习、理解的一种基本学习策略。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记忆学习材料。组织化策略的实质是利用新信息本身的顺序和联系, 发现要记忆项目的共同特征或特质, 从而达到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

可以借助图表、图示等模式将相关信息组成有意义的模型, 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我们在讲述《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中, 可以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进行归类比较进而形成深层次的认识。

在组织化策略的运用中教师除了可以借助图表和模型图, 将大量信息组成有意义的模型, 利用层级结构来表达新信息内部或新旧信息的关系等, 还可以发挥每一章每一节中导语的作用, 对有关知识做一概述, 利用知识概要来统领章节知识。

二、精致化策略

所谓精致化策略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或刚学的新知识形成额外的联系, 从而赋予复杂知识以意义的过程。也就是说, 与原来的旧知识建立联系, 有所扩展, 形成更大的、更细致的知识网络。

首先, 可以借助新信息向外发散,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推论, 形成知识网络。其次, 建立与之前已学内容的联系, 形成更大的知识网络。由于精致化策略是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或刚学的新知识形成额外的联系, 所以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回忆先前的上课内容, 或者帮助学生对新信息进行自我推论, 以增强信息的意义, 或者提供或帮助学生自己形成类比, 比较不同观念的异同。

三、活动策略

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认知, 强调教学活动必须具有目的性, 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并进行深加工, 我们将这种教师组织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加工的过程称之为活动策略。主动学习能够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在活动策略运用时应该注意, 问题解决的形式不仅仅是记忆知识, 最主要用来理解、掌握知识;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要求学生去分析, 而不仅仅是回忆相关信息;对学生得出的结论提供有力的证据, 而不仅仅是得出结论等等。

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意义学习的策略还有很多, 只要能够真正理解有意义教学的内涵,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才能真正地理解, 而不是机械记忆。

参考文献

何成刚主编.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课堂学习方法 篇2

这种复习方法在记忆、复习中效果较好。因为尝试回忆时,进行着各级主动的心智活动,看到成功又会感到成功感,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有利于识记的进行。同时它又是一个自我检查的过程,能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白哪些已经记住,哪些尚未记住,有助于更好地分配复习时间,有针对性地采取补遗复习。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学生可独立运用,无需教师指导和事先制订周密的计划;出不需要特殊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只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就能记忆成功。然而它必须同其它各种复习方法交叉使用,合理安排。在宏观上,综合运用各种复习方法,才能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掌握所学知识的全貌。另外,还要注意同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协调起来,比如渐进复习法和反复复习法。把新知识的学习和旧知识的复习配合起来,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纠正。这种复习方法不受学生年龄特征、接受程度和智力水平的限制,能被广大学习者所使用。

在单元或学科结束后,对学习内容进行总体分析,确定知识要点及其相互联系的复习方法。总结往往就是复习,在总结课上,学生要学会用线条式板书,配合系统复习,展示教材整体结构。其实,这就是系统地复习、巩固知识,应用理论并使其系统化、深刻化的复习过程。为了加强对知识总体的系统复习,教师可借助图表,如单元知识总表、全书知识体系表,还可以提出启发性问题,由学生归纳整理。

谈语文课堂阅读的学习方法 篇3

关键词:课堂阅读 学习方法

一、朗读是学习方法的基础

以读为本,这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读可分为默读和朗读,对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来说,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运用。快速阅读,提取信息,可用默读;而在课堂上的大多数场合,则采用诵读的方式效果更明显。朗读,视之于是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作文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设计了朗读这一教学程序,这只体现了教法,而在阅读教学中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如何培养起朗读的兴趣,如何由朗读去领会课文的内容,即让学生学会朗读这一方法的运用,则是学法的。课堂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领读,齐读;分段落读,分角色读。因文设读,以培养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在指导学生解答问题时,要体现对学生读的方法的指导,从而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诵读去领会、鉴赏课文。

教师对课文的领会、鉴赏,主要不是靠参考书,而是靠读,那么,把这一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了读的方法之后,自己去领会和鉴赏课文。多读少讲,在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是完全可以逐步做到的。久而久之,形成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二、質疑是学习方法的深入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对此,古人有许多精到的论述:“常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是向名师“援疑质理。”古人的这些理论和实践都给我们以启示,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

作为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是突出学法的指导。

质疑的方法有求异质疑法,即从相反的角度提出种种问题的方法;发散质疑,即从某事物的不同角度提出各种问题的方法;添加质疑法,即对某人某事的引申、补充的提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或经验,运用以上质疑的方法,摆出自己的钻研课文中所发出的问题,以此为例子,指出善于质疑是深入理解课文的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的关键。这就是教师用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法。

总之,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教给学生在阅读基础上质疑,辅以教师的点拨,就能达到“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诱导”的境界,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创新是学习方法的目的

作为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强调学生不必囿于唯一的一个答案,可以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去理解作品的内容。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为什么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呢?为什么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就不能自成一说,各抒己见呢?为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总是对教参给予的只有唯一的答案的内容不讲或少讲,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课文的特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能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对于提问,也总是运用“你喜欢哪句话”、“你欣赏哪一段”、“你对哪个人物感兴趣”等方式来提问,暗示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不必拘泥于是否符合答案,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回答。同时,对学生反复强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必顾忌别人的看法。

总之,指导学生以创造为目的的学习方法,鼓励创新,激发个性,我们的教学就能从单一的开发智力进入培养创造力的阶段,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仅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更着眼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而有效的进行学习。

课堂学习方法 篇4

一、自主学习的独特魅力

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因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自主学习活动的创设,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学习的创新者, 把学生真正推向主体地位, 凸显数学课堂的独特魅力。

1.自主学习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体验。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而应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自主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 学有所得。另外, 学生在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 自卑感和紧张感逐渐消除, 这对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自主学习不仅在课堂, 课堂学习结束, 大部分学生能走到现实生活当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难易程度。还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体验。可见, 教师“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讲清事实, 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 自己去动手。”实践证明, 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技能, 使学生在“做”中独立制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这种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一旦作为一种固有的特质在学生那里根深蒂固, 将受益终身。

3.自主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身心素质

自主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创造“新知”、发现数学“规律”、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 学生可能会超越课本、超越老师, 在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怀疑, 大胆猜测、大胆尝试, 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他们在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同时, 切实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为了尽情地展示自己个性, 证明自己能力,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锲而不舍、勇攀高峰、乐观开朗的的性格, 使身心素质都得以提升。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有限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放在首位。

1.创设教学情境, 诱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 会把学习看成内心满足, 不是当负担。”可见, 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就会迸发出主动参与的热情,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经说:“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学,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因此,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教学情境的创设, 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学生不管是因为好奇而关注, 或是因爱好而入境, 都能使他们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欲望。例如, 学习《圆》的内容时, 解释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问题, 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动物趣味运动会”的情景, 画面是小鸡、大象和河马分别骑着圆形车轮、方形车轮和三角形车轮的赛车进行比赛, 并配上运动会的背景音乐, 这个情景一出现在课堂上, 问题就自然引出来, 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这样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 有利于增强学科兴趣、培养学科热情。

2.优化课堂结构,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优化课堂结构, 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千方百计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创设自主探索的契机, 严格控制教师分析讲解时间, 为每个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尽力为每个学生的成功提供可能。如在讲解《圆》的内容时, 我安排两个同学为一组, 准备一枚图钉、一根细线、一张白纸和一只铅笔。让学生在图纸上画圆。并不断改变细线的长度, 观察细线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最后全班各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为满足个别喜欢艺术孩子的需求, 我出了一期板报, 孩子用心中圆 (弧) 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学生在参与体验、主动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圆的概念、性质,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成长记录袋, 将自主学习融入学生生活

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回眸自己的成长轨迹,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将自己最满意的作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印象最深刻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易错易混的问题等整理到记录袋里, 教师要帮助学生定期合理的分析, 认识某一阶段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三、结束语

总之, 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可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相信, 只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摒弃过去醉心于自己“艺术表演”的习惯, 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千方百计帮助学生真正走出唯命是从、墨守成规的思想困扰, 就能使数学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放飞、树立自信的过程;使数学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累经验, 走向成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薛巍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初探.小学时代·教师, 2011, (11) .

高一历史课堂学习方法 篇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构建认知结构。历史知识是不同时代社会生活的写照,并且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历史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应该在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具有历史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产生情感的体验,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历史就在我身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内化文本知识。例如:在教学”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时,我用多媒体表示”干栏式房屋“与”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两幅图,再观看水稻与粟的实物图。学生感受到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培植水稻与粟,为人类的生存作出了巨大贡献,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拉近了古老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这样,原本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变得”活跃“。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要积极展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时事素材,抓住知识的切入点,通过设计鲜活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点。

二、多媒体践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更好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践行生活情境,就经常借助多媒体进行,很受广大学生欢迎。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引入话题:”大家都看过电影《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是一段难忘的、屈辱的历史,虽然那次海战失败了,却留给我们一段沉重的历史反思。“随着多媒体视频的播放,教室里瞬间陷入了沉默,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在不断变化:有愤怒也有欣喜;有失落也有希望。尤其是看到邓世昌英勇就义的时候,很多同学激动地站了起来。播完视频后,学生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欲言又止。看到这种情形,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对这部电影都很熟悉,我们观看电影后对其中的片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请大家打开课本。由于受到视频播放的影响,学生学习新课时都非常认真,取得了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巧设问题体会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上课时通过提出疑问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设置的疑问要有一定的技巧,如何巧妙设问才能让学生进入角色?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从而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我们要巧妙设计问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例如:讲到”南京大屠杀“时,就当时的历史事实与中日关系的现状,尤其是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事实,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日本为什么要篡改历史教科书?(2)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最想对日本首相讲什么?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很感兴趣,积极回答。他们有的认为这是日本想掩盖历史的真相,不愿意把真相让下一代知道;有的学生认为日本没有对军国主义进行认真反省,中国要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日本人民搞好关系,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世界人民都强烈反对战争,争取和平,希望日本的当政者不要违背人民的意愿;日本政府必须向中国人民道歉,必须对曾经严重伤害过的中国人民负责。由对此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探究意识被激发了,对战争更加厌恶,感悟更深。

四、调动学生多感官,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学习方法 篇6

关键词:课改;背景;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对政治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近三年各省的高考题也对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所以也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出背景及内涵

合作与创新精神已经成为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要求的基本素养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而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通过组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让处于不同层次,对知识点掌握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并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真正学会与他人沟通、交往与合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方式方法

(一)小组角色的分配

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都设有两个角色,小组长、展示员。小组长:负责安排同学回答的顺序,并且记录讨论结果和需要提问的问题。展示员:代表小组发言或上黑板展示。这种责任分工的角色每节合作课调换一次。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互相促进。合作中的角色分工是灵活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二)小组具体使用方法

1.问题讨论展示法。自习预习阶段给出九个问题,每组一个。这九个问题可以结合书上每课给的问题,然后结合自己的教案再加一些问题,补够九个问题。上课展示阶段让每个组的组长抓阄,然后讨论,再上黑板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老师做相关点评。

2.学生上黑板讲课法。可以提前一周或两周放假期间布置任务:先小组分配所讲的内容,然后组内选出代表重点准备。

3.巩固知识。首先知识点的整理,可以从每组挑一位同学上黑板来展示自己整理的思路。其次知识点的落实,可以让组员到组长跟前过知识点,组长到课代表跟前过知识点,课代表到老师跟前过知识点。落实知识还可以从每组挑一位同学上黑板来默写知识点。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与注意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1.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上课的授课内容明显比填鸭式教学所教内容变少了,但是变精确了,学生动起来了,有自己的清晰思路了。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小組合作学习时,学生明显很愿意说话表达自己的意见了,睡觉和走神的情况少了。小组成员在交流时将自己的见解大胆表达出来,既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又锻炼了胆量。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想法有他们独特的地方,比如,课堂知识点的总结逻辑思路就是和老师的不一样,是学生自己的逻辑思路。

4.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现代社会正处于合作意识被充分强调的时代,在课堂上实行合作制,关键是让学生如何学会合作,人与人之间如何交流。将来走入社会之后也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以独立学习为前提。首先要处理好个人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其次要处理好集体教学、合作学习和个人学习三者之间的时间分配。一般自习时间就给出相关的学习目标,学生个人学习后并且给出时间相互讨论。上课时间直接进行小组展示和课堂集体教学。

2.必须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保障。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加以转变,教师不能把自己摆在“监工”的角色。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切实与学生做知心朋友。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参与、多探索,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其次,要有敬业精神。不仅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还要做比“正常”教学更多的工作。再次,要成为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通才。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教学。

3.合作学习任务的难易要适度。合作任务应该是在小组成员合作努力的基础上能够完成的,任务太难,使学生压力大,失去信心;任务太简单,无需合作,个体就能容易地解决,也就失去合作的意义。

4.避免在课堂讨论中出现冷场现象。普通班的一些个别学生经常会抱着事不关己的、消极的学习态度,甚至有的小组还会出现不发言、冷场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讨论之前,教师明确说明学生讨论的表现好坏会作为期中、期末成绩之一,促使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地参与。其次,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提前将讨论的题目发给学生,以便学生课前积极、充分地准备。

参考文献:

伍艳.高中政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与反思.中国校外教育,2013.

幼师生生物课堂学习方法初探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课堂观察, 幼师生现在常用的课堂学习方法有被动听讲、阅读、讨论、观察等, 这些方法并不完全适合幼师生的学习和发展, 也不能促进幼师生的专业发展, 所以学生学习兴趣不大, 缺乏主动性, 不易达到生物教学目标。如果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课堂学习方法, 将对其生物学习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幼师生科学课堂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以2014级五年制幼师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师引导, 学生使用自学讨论法、发现探索法和分析综合法等课堂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经过上学期初建、下学期巩固的过程,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 调整自我学习, 其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都大为提高。

2. 自学讨论法的运用和实践

自学讨论法指在教师指导下,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心理规律, 以教科书为依据, 借助参考资料, 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和意见交流, 独立或半独立地学习新知识, 获取技能的学习方法。

自学讨论法有很多种形式, 适合幼师生的有这样三种: (1) 自学指导式———阅读、质疑、解疑、练习; (2) 六环节式———观察或提问、读、思、讨论、总结、练习; (3) 五段学习式———观、读、讲、议、做。

不同生物课型可采用不同形式。例如, 概念课《爬行动物》的学习可使用自学指导式的学习方法。教师先展示一些关于蛇、鳄鱼等动物的学习资料, 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 学生提出“这些动物和两栖动物一样既能生活在水中, 也能生活在陆地上, 却属于爬行类”的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 进一步学习, 发现爬行动物生殖摆脱水的限制等知识, 进而形成爬行动物的概念。最后再展示一些动物让学生区分, 以巩固对爬行动物概念的掌握。

3. 发现探索法的运用和实践

发现探索式是从幼师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 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材料, 学生发现问题, 并通过设计、亲身实践的探索活动, 解决问题, 使之发现并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

这种学习方法可遵循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检验、分析总结、分享展示六个步骤, 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幼师生性格活泼、思维活跃, 善于发现问题, 能积极通过实验、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 并乐于将结果进行分享展示, 所以特别适合这种学习方式。例如《根的吸收作用》一节的学习。学习了根的形态结构后, 学生很容易理解根对植物体的固定作用, 但会提出“根是如何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细胞的生物学特点作出假设, 通过观察渗透作用的现象,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学生会设计出很多有趣的小实验, 如萝卜条盐水中变软, 葡萄干在清水中吸水饱胀等实验。实验完成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现象, 得出结论, 总结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因。最后可选择课堂讲述或主题壁报板等方式分享展示学习结果。

4. 分析综合法的运用和实践

分析综合法包括分析、综合两部分。分析是将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分解, 并加以整理思考的方法。综合是将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 进行联合, 整体考察的思维方法。分析能学得深入, 综合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二者密不可分。

分析的方法有很多, 如规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综合的方法也有很多, 如系统综合、图文综合、图表综合等。在生物课堂学习中, 很多知识的学习都能用到分析综合法。例如, 学习哺乳动物心脏结构时, 可采用对比分析、图文综合的方法, 将之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心脏结构做比较;学习人体三种血管的特点时, 可采用对比分析、图表综合的学习方法;等等。这种学习方法也适于生物复习课, 有利于知识的连贯性和掌握各章节间的联系, 进而提高学生记忆效率。

二、小结和建议

1.课堂学习方法改革对幼师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自学讨论法能提高幼师生学习参与度,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现探索法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提高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法使学生思路清晰, 逻辑性强, 识记速度快, 学习效率高。

在学习方法的运用中, 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并全面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

幼师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 学会进行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假设、设计实验、小组合作、分享和展示等方法。为其在未来幼教工作中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提出问题, 组织、指导幼儿进行生物科学活动, 科学环境创设等方面, 打下良好基础, 促进其幼教专业技能的发展。

2.建议

指导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法的过程中, 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教者注意。一是, 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并不是所有生物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上述三种学习方法。教师需要熟悉教学内容, 并从幼教专业角度对内容进行分析, 引导幼师生使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促进其学习。二是, 教师应注意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课堂时间有限, 学生思维发散, 需要教师应当具备相当的掌控能力, 不仅掌握好学习方式和时间, 还要防止学生跑偏题、走弯道, 并能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帮助和处理。

摘要:笔者研究发现, 自学讨论法、发现探索法和综合分析法适合幼师生的生物课程学习。灵活应用以上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主动性, 进而促进幼师生的学习, 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 促进其专业发展。

课堂学习方法 篇8

首先引起我强烈共鸣的是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学习伴随我们一生, 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但是, 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判断的问题。”这发人深省的话也是全书的破题之句。作为校长, 我一次次地建议老师:在学生不在进行“学习”的时候, 请您不要上课。可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是:学生坐在课堂里, 并不一定是在学习。我们在平时的课堂观察中, 总是把“教学”作为观察的中心, 观察教师的讲授、提问、反馈、教学组织, 等等, 却很少把学生的学习作为观察的中心。于是, 我们常常会仅仅看到教师的精彩, 而没有深度关注学生学习, 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被遮蔽了。可是教师的教永远无法替代学生的学。因此, 课堂观察要“从‘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型”。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不被看似巧妙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所迷惑而误判了学生的学习结果, 我们才能实现“去蔽”。

首先是理解上的“去蔽”, 去除我们关于“学习”的迷思概念。当我们强调课堂观察要关注细节与现象的时候, 常常忘记了我们是带着怎样的理解进入课堂的, 常常忘记我们是抱着怎样的学习观进入研究的。如果我们没有对何为学习、学生的学习是怎样进行的、我们何以评价学生的学习等重要问题进行过思考, 我们的课堂观察注定是没有深度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让我看到了从对学习的理解到基于这种理解的观察方案的设计, 成为本书的逻辑结构:从理解学习, 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五大领域的确立;而每一个领域的观察方案, 也都遵循着从理解到展开的线路, 比如观察知识与技能类目标的达成, 是建立在对“何为目标达成”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在这种逻辑下开展的课堂观察, 就不会纠缠于细枝末节而走向本质。

其次是观念的“去蔽”, 不是一种被告诉, 课堂观察的“去蔽”功能充分地体现在它所呈现的“证据”上。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其观察的中心“不再指向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而是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质量以及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因素”, 同时在观察中收集与分析学习的证据,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值得注意的是, 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观察工具 (收集证据、分析证据的工具) 。这些工具无一不是作者在与一线教师一起研究的过程中开发或运用过的, 可以被一线教师们拿来运用。

课堂学习方法 篇9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的背景下, 需要教师反思“独白式教学”。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阐释者, 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那么,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知识呢?精心巧妙地设计一套完整的课堂问题是关键。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可以撞击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启发学生去积极地思考。

一、问题设计需要有背景

马克思曾经这样说:“一种美好的心情, 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劳和痛楚。”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环境, 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同时,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合理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好奇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解决的问题,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在这种氛围中, 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集中不同学生的优点, 让学生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问题设计应有可控性

1.把握好问题的难度

要上好一堂成功的有价值的课, 关键在于教师怎样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既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的台阶, 也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这样, 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尽情地发挥, 在知识的海洋上尽情地遨游。

2.把握好问题的梯度

梯度就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做到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 让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 获取新的知识。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 教师可以化整为零, 给学生做好足够的铺垫, 缩小思维的跨度, 降低问题的难度,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 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过程中,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描点法作图, 画出函数y=2x, y=3x, y= (1/2) x 的图象。

问题1:根据这几个函数图象, 请归纳出指数函数y=ax, 当0<a<1时与当a>1时的图象大致是怎样的?并画出它们的草图。

问题2:试着从这两个图象中归纳出上述两种情形下的函数性质?

问题3:比较函数y=2x 与y=3x 之间的图象, 说出指数函数当a>1时, 底数a的变化对图象有何影响?

问题4:比较函数y=2x, y= (1/2) x 的图象, 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问题5:根据上面对函数y=2x 与y= (1/2) x 的图象的讨论, 请说出y=3x 关于y轴对称的图象的函数是哪一个?

问题6:根据上述两个问题, 你能得出两个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更一般的结论吗?

3.把握好问题的角度

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不同侧面的知识延伸, 因此按问题的角度设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容的广度:从内容上, 尽力拓宽思维角度, 举一反三, 求活求异、力求新颖, 可以直问, 也可以曲问;可以一题多问, 也可以多题一问, 总之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另一类是知识的深度:问题的提出不能只是浮于表面或仅为了作秀, 而要围绕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 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彼此关联, 前后呼应, 使所有问题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系统, 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深刻完整的印象。

例如:在一节立体几何的复习课中, 我安排了这样的一个题目: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8, 侧棱长为6, D为AC的中点。

(1) 求证:A1B1∥平面C1DB。

(2) 求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

(3) 求直线BB1与面C1DB所成角的正弦值。

(4) 求平面C1DB与平面CBC1所成角的余弦值。

(5) 在线段AB1上是否存在点E使C1E与平面C1DB所成角为30°。

在同一个题目背景下, 从不同角度求解了立体几何中的角度问题, 使学生对立体几何的角度问题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的设置, 迎合了近几年在立体几何方面的高考热点, 有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根据学生的求解, 将学生中的典型求解方法进行点评, 总结运用综合分析方法以及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法求解这类问题时的基本步骤, 是一次很好的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机会。

三、问题要重精而轻多

在平时的上课中, 经常会有教师不重视问题提出后的效果。课前没有仔细钻研教材, 分析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堂上盲目地提问, 真正给学生思考、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少之又少。久而久之, 学生不爱回答问题, 更不爱去思考问题, 只等老师呈现答案。因此每个问题都必须根据学生情况, 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同时, 问题的表述也要明确、准确、严密、精练, 不让学生在问题的理解上费劲, 重点把握不准确, 找不到切入点以致无从下手。避免学生看到问题就害怕、不敢往下思考, 题目未做就先败在心理上。更不能提出有错误的问题, 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因此, 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重视教学反思, 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 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使之收到举一反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总之, 课堂教学提问是新课程下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它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主线, 也是教学的终点。问题的设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做到收放自如, 能够擦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力求新颖,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参考文献

[1]马泽强.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J].考试周刊, 2011 (70) .

课堂学习方法 篇10

一、自主探究式, 让课堂学习有准备。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要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 必须做好准备。教师根据学习内容, 从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交流展示的形式等设计问题、编制导学单。通过导学单引导学生知道探究什么和怎么探究; 怎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导学单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支架和方向。

例如 《圆柱的表面积》的导学单中这样设计问题:

1、什么叫表面积? 回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并计算下列长方体表面积。

如图, 长6 厘米, 宽和高都是2 厘米, 求它的表面积。

2、找一个圆柱, 摸一摸圆柱体的侧面、底面、表面。

3、想一想圆柱体的表面展开会是怎样的形状呢? 找一个圆柱剪一剪吧。

4、想一想圆柱表面展开图与原圆柱有怎样的关系? 圆柱的表面积怎么计算? 量一量、算一算吧? 你一定能行的哦!

导学单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清晰表面积的概念及回顾学习方法, 为学生进行计算找到了知识的 “生长点”。接下来通过 “摸一摸”、“剪一剪”、“想一想”、 “算一算”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为圆柱表面积的学习积累了足够的感性和理性经验, 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课堂便少了 “观众”, 多了参与者。

二、交流展示式, 让课堂学习有冲劲。

学生在课前根据导学单已进行了独立的探究与思考, 都带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发现和疑问进入课堂。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探究成果的冲动或请求别人解答困惑的需求。教师可直奔主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分享探究的发现; 在组内互学的基础上以组为单位上台交流。展示时由基础差的学生先说, 基础好的同学倾听思辨, 补充纠正。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 每位学生都是有备而战的参与者, “展示”不再是优秀生的 “专利”。

笔者在一次 《圆柱表面积》教学时, 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拿出了自己剪的圆柱表面展开图, 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一位学生展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侧面展开图———平行四边形。起先受到同学们的否定, 后经过讨论、互学, 大家明白了 “如何剪开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如何剪开圆柱侧面展开是平行四边形”, 还探究了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三、疑问互助式, 让课堂学习有乐趣。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 增加课堂学习的乐趣, 我们在导学单中设计 “我的疑问”这一环节,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每节导学案中都有这样的设计:

通过自学, 你还有什么问题, 请写下来。课堂内, 小组讨论互相解决问题。

问题1:______________

解决结果: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结果:__________

有了问题后, 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可通过自学独立解决; 也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实践解决; 若小组内解决不了, 再向全班提出来, 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每位学生都期盼自己的问题是 “有价值”的, 被选中是 “荣幸的”。

四、追问研讨式, 让课堂学习有深度。

学生自学、生生互学可以解决教学中很多问题, 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 教师要根据新学知识的重难点, 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追问, 引导学生的探究更加贴近学科本质、满足学生深层次需求, 引导学生持续体验、深入思考、积极交流, 对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 在《图形的认识》复习课时, 可以设计如下两个追问的问题:

1、看到一个平面图形, 你能想到立体图形吗? 如看到, 长10 厘米, 宽6 厘米, 你想到哪些立体图形呢?

2、你觉得面与体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上述追问帮助学生进一步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 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构建 “图形与几何”知识网络; 学会整理知识, 领悟学习方法, 反思自己 《图形的认识》的学习情况, 提高对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而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一个人、一个小组能完全完成的, 需要全班同学不断地进行完善补充, 有时还需教师进行梳理归纳。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 提出疑问, 交流展示、追问研学, 让学生参与其中, 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 从 “被动学习”走向 “主动学习”。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实现了学生的深度参与, 也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精彩不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物理课堂激发学习兴趣方法初探 篇11

【关键词】兴趣; 初中生; 学习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各环节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着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完成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的教学,且还有助于学生持久积极探索、灵活拓展应用所学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及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长期在一线教学,对激发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作了些许有益尝试,列举如下,以供与诸位专家、同行交流共勉。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在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创造合理的情境,提出与教学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可先创设以下情境:①透过老花镜看紧靠镜子的物体,跟原来相比有何不同?②透过老花镜看远处物体物体又会怎样?③透过圆形金鱼缸看金鱼会变大;透过装水的杯子看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现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这又是为什么呢?这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现象。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可以使荧光屏的画面变明变暗、声音变大变小呢?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解释却感困难,这必然引起学生兴趣趣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二、利用课外,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实验学习兴趣

“物理”以实验探索解决学生对抽象概念、规律的理解,而初中孩子爱动、好玩,所以师生的教与学就不能局限于课堂,作为课堂交流的延伸,课外合作学习的自由度更大,时间更充分,范围也更广。

利用生活中的现有条件,将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及课外有趣的实验搬进“第二课堂”指导学生试验、观察现象,激发创造与想象力。如纸锅绕水、瓶“吞”鸡蛋、气球提杯、细线割冰、能浮在水面的硬币等能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的现象尽量让学生练习解释,有些暂时还不能解释则着重观察现象,以期为今后学习留下深刻印象。真正达到“玩物益智”的目的,这尤其有利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这一来让学生在课外实验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获取直接知识与经验,感受成功;二来也能及时引导学生小制作、小发明,即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知识“好玩、更有用”。无疑将会鼓励学生更乐意去发现、探索和思考,解决问题。所以,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设计魅力教学方案,才更能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三、巧设实验,精心引导,激发学生应用学习兴趣

物理有趣是因物理知识抽象,而初中生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因此,为了克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困难较大的实际,教学形式要新即溶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也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蕴含着极大的魅力寓教于乐。如我在初二“引言”“水煮金鱼”的活动教学时,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我在原演示实验的玻璃试管中装水加放了一条小金鱼,在实验前设问:若将装有金鱼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小金鱼会怎样?学生纷纷不加思索地举手回答:“鱼肯定会死”,结果究竟如何?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个个聚精会神地观察老师的实验操作:如图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至试管上部的水已沸腾了。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小金鱼怎样了?这时学生惊奇地回答,小金鱼仍自由自在地游动。难道这金鱼有神奇的耐热能力吗?不是,你想知道基中之奥妙吗?于是,我找了几位同学用手摸摸试管底部,再让他们说出感觉。原来试管上部的水虽沸腾了,但试管底部的水仍是凉的,这就是金鱼不死的原因。从而为初三学习“热传递”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也可以拓展知识补充“热的良导体”及“不良导体”的概念及分类。通过采取这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代替简单枯燥的传统讲授教学,且不仅限于课本,而是活学活用拓展“物理”知识的应用教学,使学生感到学物理知识有趣而实用。

四、精心设问,表达幽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物理学中许多知识是前后相连、自成一体系的,而中学生的思维缺乏连贯性,往往停留在表层认识上,学习兴趣难持久。所以,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语言风趣、讲解生动,精确地设问,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发现原有认识的片面性,从而产生强烈求知欲望;或再多问一个学生易产生疑惑的“为什么”,就会使他们对学习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智能潜力、有效提高思辨能力。例如《电压》一课新课导入可作如下提问:1 、导体中要有持续电流须几个条件?学生照本宣科:“a .电源、b.电路要接通”。接着追问:“电流怎样形成的?”学生答:“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继续追问:“是什么使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学生答:“是电源”。“哦,是王母娘娘”,老师诙谐地将“电源”喻成“王母”,而正负电荷分别喻成“牛郎”和“织女”,电线是“鹊桥”,且只要有“鹊桥”,总有牛郎“主动”过桥……老师接着演示小灯亮的电路验证学生回答的正确性;同时,还可以借助先进教学手段多设计几种不同电路加以配合,使学生在连续的兴趣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老师再接着用一废电池换原来新电池重做实验发现灯不亮了,老师问:“为什么不亮呢?”学生会说:“那是廢电池。”老师问:“为什么新电池会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呢?电源究竟是靠什么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呢?”此时,学生回答不上,必定疑惑、急切等待教师的解答,这时就激起了学生的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投入新内容学习,教学效果必会大大提高。

课堂中有效课堂评价的方法和实施 篇12

一堂课教师的有效课堂评价,不是作秀,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对知识深入探讨的兴趣。一堂课成功与否,不只在于有完整的上课流程、完美的教学组织语言、频繁的师生互动,更在于老师和学生双向的交流过程、老师灵活的教学语言、机智应变语言能力的发挥、整体深刻理解文本和学生实际后焕发的自然而然的创设和生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做到:

1. 一语中的,激活思维活力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满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断。在课堂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用常用语言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结果等进行判断,再进行褒奖、指导。这种评价要避免过于枯燥和重复的用语,语言要恰到好处不能言过其实,让学生觉得你在敷衍他。有立意新颖的回答老师可以欣喜的说:“你分析的角度很独特,让老师感觉到你敏锐的观察力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反常表现没有完全表达清楚的,可以中肯的说:“老师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下次可以从两方面的问题结合回答,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这样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正确的一面更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没有伤到他的自尊心,也让他们从内心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鼓励他们下次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2. 捕捉课堂亮点,学会欣赏优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用恰当的语言在课堂适当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开启他们的心智,产生灵感,回答的问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老师和学生会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课堂效果也是极为融洽,每节课也成为教学的艺术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欣赏和赞美,要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让学生不断获得互动的动力,增强他们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同时体验参与的快乐。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才会充满勃勃生机。

3. 灵活运用语言,妙语生花课堂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进行课堂评价时,机智幽默、生动优美的语言更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机智幽默、生动的评价语言,更是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以愉悦的心情去主动、生动地学习,从而使课堂生花,为教学增色。我想一位呆板严谨的老师,学生最多怀有敬畏之心,而没有亲近之意;而一位浑身充满着诙谐的艺术幽默、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的老师,同学们肯定愿意分享自己对老师教学内容的观点和感受。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应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随机应变,用自己内在的魅力,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4. 尊重个性差异,给予时间成长

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在平时应注意他们都学会了什么,喜欢什么,想学什么,关注他们的状况及其变化,尊重差异,用合适的语言给予评价。对于基础稍微欠缺的学生,要给他们合理宽松的空间,具体的指导,耐心的解释,注重引导,适时评价;给他们考虑的时间和发展的空间,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不气馁,用勇气用实际行动去完善自己,更积极地投入学生中;对基础好知识全面的学生,评价中给予肯定的同时,可以做更深层次的引导,更好地提升他们专业知识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节课里,都能感觉自己有参与、有收获、有进步,不是一个“局外人”。所以当具体的评价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老师的语言评价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进入更加积极的思维状态,产生出奇思妙想,这也正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冻土路基设计下一篇:免疫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