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教学中的临床思维(共3篇)
生化教学中的临床思维 篇1
摘要:生化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贯穿临床思维:教师以临床病例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溯因逆向思维能力;开展讨论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网络、实验辅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关键词:生化教学,临床思维,临床病例
临床思维是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 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1]。在知识及经验积累过程中, 个人对医学模式的不同理解、对医学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以及个人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都决定着临床思维的形成。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是医护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必要条件。
生化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其教学目的是为临床医学教育打基础, 为临床服务。因此, 在生化教学中贯彻临床思维尤为重要。
1 教师以临床病例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把临床病例引入生化教学中, 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开阔了学生视野, 又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2]。
首先, 精心选题。一年级学生因为初涉医学课程, 所以对临床问题比较感兴趣。抓住学生的这种内驱力, 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各章节的特点精心选题设疑。教师在生化教学中, 创造临床问题情景, 让学生用生化知识理解临床问题。然后学生在临床问题情景中分析、论证生化知识, 在临床问题的讨论学习活动中理解生化知识。 (1) 在讲述时, 可用生化知识分析临床问题。例如设问可能发生脂肪肝的原因有哪些?肝内脂肪来源过多;肝功能受损;合成磷脂的原料不足。 (2) 在讲述时, 可用临床问题分析、论证生化知识。例如设问:蛋白质能不能透过半透膜?细胞膜、毛细血管壁均为半透膜, 血浆中的蛋白质因为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可产生胶体渗透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由于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血浆中的蛋白质不被滤出, 正常尿液不含蛋白质。这些与生化知识密切相关的临床病例能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突破。因此, 教师应首先确立具体的学习目标, 然后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作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自然进入章节内容学习, 做到课堂知识密切联系临床, 体现学以致用原则。
教师作为引导者与学生一起带着疑问寻求答案, 无意中也缩小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学生经历了从团团迷雾、渐露曙光到豁然开朗的心路历程, 自信心和征服欲得到了极大满足, 学习对他们而言成为了一次轻松、愉悦的心灵之旅。
2 培养学生的溯因逆向思维能力
临床医生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 不应把思维的目标局限在对疾病表象的认识上, 而应通过现象深入本质, 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医生对具体疾病和患者的问题思考得越深刻, 体会就越多, 认识就越正确, 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就越快。因此, 在教学时, 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展开讨论, 不满足于解决问题的一种答案, 把接受性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 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 不断产生新的答案。在教学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上述思维方式, 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分析复杂的临床病例时, 能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判断[3]。
临床疾病讲述通常采用的顺序为: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生化联系。然而, 临床实践中首先得到的信息是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之后利用这些信息推断患者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变化,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溯因。生化教学中, 为培养学生的溯因逆向思维能力, 教师应常联系病例提出问题,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答。如讲授酮体时, 引入病例:眩晕症患者, 主诉不能进食、乏力、眩晕、恶心呕吐, 经检查血酮体明显增高, 尿中酮体强阳性, 诊断为酮症酸中毒。提问:酮症产生的机制。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习,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 开展讨论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开展讨论式教学, 根据学生的医学知识水平, 对一些简单的病例进行讨论, 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联系, 让学生参与到护理治疗方案的制订中, 可以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以提出问题引导但不直接给出答案的方式创设临床问题情境, 让学生课后充分讨论并进行解答。这种教师事先不设定标准操作程序与答案, 鼓励学生在不断的冲突中去激发创造的激情和探索的欲望的方式, 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如科学的思维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发散性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 是思维者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方向思考问题, 寻求多样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 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思维, 是从一个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和分析问题, 从而寻求全面和正确的解决方式的思维。
生化教学中, 笔者采用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以病例讨论形式达到培养发散性思维的目的。引入病例患者:男性, 32岁, 因食欲减退、恶心、发热5天入院。体征:体温38.5℃, 脉搏98次/分, 呼吸24次/分, 血压18/12 k Pa。巩膜及皮肤黄染, 颈软, 心、肺正常, 腹软, 右上腹压痛, 肝在肋缘下2 cm, 轻度触痛, 脾未触及。双下肢活动正常。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 (1) 病例中的患者具有哪些病理特征? (发热, 食欲减退, 恶心, 右上腹压痛, 肝在肋缘下2 cm, 轻微触痛, 巩膜和皮肤黄染) ; (2) 通过这些特征推断病灶发生在哪个部位? (肝脏或胆囊) ; (3) 排除肝外其他因素, 正确评估肝功能状态, 还需检测哪些生化指标? (检测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 清蛋白和球蛋白的代谢变化, 检测胆红素在血中、尿中量的变化等) 。当问题基本解决时, 教师要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 及时归纳, 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再如, 讲解酪氨酸代谢时, 联系白化病和白癜风;讲解血糖调节时, 联系糖尿病发病机制;讲解胆色素代谢异常时, 联系黄疸等。
通过以上方式, 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临床思维。
4 在网络、实验辅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随着科技的发展, 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录像等手段, 将医学中大量的有形实体和抽象的概念、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 生动形象的动画活跃了课堂气氛, 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为他们学会并运用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在讲解维生素一章时, 播放维生素缺乏症的电教片, 使干眼病、夜盲症、佝偻病、脚气病、坏血病的知识不再停留于书本的文字表述, 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新颖生动的特点, 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演示方便, 更有利于突出重点、弱化难点, 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验项目中, 也贯穿着临床思维。如在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中, 可以结合临床相关病例进行讲授。比较正常人和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血清蛋白质电泳图谱, 增强学生学习电泳技术的热情, 同时也可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这样使得学生在掌握以后临床实践中的检验项目原理的同时理解其应用, 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实验的兴趣, 改变以往学生在实验课上盲目操作, 只记录实验报告就了事的现象[4]。
5 应用临床病例需注意的问题
对从事基础医学教育的教师来说, 如何将单纯的生化知识引入临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重积累, 既通晓有关生化的医学理论知识, 又掌握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 并能将其选择性地穿插于生化教学中, 引导学生分析、探讨生化机制。
因为临床病例的复杂化, 牵涉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的内容很多, 运用生化知识不能完全解释其原因, 而学生往往抓住具体临床问题不放, 这就要求教师有高超的教学技巧, 注意引导。此外, 也可以在课后留置一些拓展性的临床病例, 引导学生思考疾病临床表现同生化的关系。
医学院校是未来医务人员的摇篮, 要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必不可少。医学生要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在生化教学中贯穿临床思维,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医学生化教学实践中, 我们构建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 注重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分析诊断能力, 全面提升了其临床素质。
参考文献
[1]赵时梅, 杨燕初, 史琳.在病理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11) :52.
[2]李超彦, 李德恒, 张志国.以临床病例为切入点改革生理学教学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23) :49-50.
[3]唐云, 任晓蒙, 张燕辉.在生理学教学中运用活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11) :43-44.
[4]孙吉凤, 张淑芳, 宋英明.刍议模块教学模式下的生物化学案例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2) :53-54.
生化教学中的临床思维 篇2
生化组的实习的工作在其他同学看来既简单又无趣,而对我来说则是既熟悉而又陌生,以前最喜欢的课程就是临床生化,因为兴趣加上自己的努力,临床生化的理论知识我还是学的比较扎实,所以一直认为生化组的实习应该会比较得心应手,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是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深深的感觉到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工作的要求的还有一定的差距,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生化组的工作作远比想象中的要细致严谨得多,这时才真正领悟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含义,以下是我的实习总结:
实习目的通过生化组的实习,将所学临床生化相关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常用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与独立处理标本的能力,达到能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目的。形成谦虚谨慎、多做、多学、多思考的习惯,树立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思想,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毕业后能胜任临床检验相关医(技)师工作。
实习内容及要求
1.熟悉临床生化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生化室的各项操作规程,熟悉SOP文件操作规程,严格按照SOP文件操作。
2.熟练掌握常用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检验项目原理、方法、临床意义;
3.掌握脑脊液生化、浆膜腔液生化检查项目原理、方法、临床意义;
4.掌握尿液标本的尿蛋白定量、尿肌酐、尿糖等检查项目原理、方法、临床意义;
5.掌握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等仪器设备的原理、使用,以及定标、质控、保养措施及注意事项。了解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及主要参数设置。
6.掌握全程质控原则:进行标本签收、排序、离心和分离,试剂准备,仪器定标、质控和标本测定,结果分析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操作都要注意规范化标准化。
7.培养与应用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培养自学能力和在专业上继续探索与发展的能力,主动运用科技成果于检验工作实践中
实习经过
在生化组的实习,我经过了从刚开始的生疏到后来逐渐的熟练,从经常犯错到错误的逐渐减少犯错误的次数,我每天都在不断进步,取得新的收获:
每天到科室以后首先做得就是开机前准备,检查、清洁加样针,搅拌棒,生化分析仪开机,添加试剂,做质控以及质控分析,接收标本、分类编号、离心、输机上样、检测、审核、异常结果的复查,以及急诊标本的处理,危急值的报告等,生化组日常工作的整个过程已经熟练地在自己的头脑里形成一个体系,我已能够较好的完成每一个步骤从,以生化日立7600为例,介绍我在生化组实习每天要做的主要事情:
开机前准备(检查电源水源,清洁加样针、搅拌棒等)→ 仪器开机自检→添加试剂做定标和质控→质控分析→ 标本前处理→ 样本的检测→ 数据传送(自动)→ 报告审核→实验完毕后的维护工作→关机→标本保存、桌面清洁等
缺点和不足:
1.不够严谨、细心:在实习过程中由于不够严谨、细心,犯了不少错误,比如标本和
化验单不对应,标本扫错条码,输错项目指令等等,所幸的时都被老师及时发现并指正,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培养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杜绝由于马虎大意而导致的错误;
2.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下班回去以后没有对当天发现的问题积极思考,主动与老
师交流太少,如果更积极主动一些,应该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自己可能会收获更多。实习感想
1.通过在生化组的实习,加深了我对临床生化相关知识的认识,将在学校时的理论学习运用于实际工作,熟悉了临床生化日常工作的开展,使我熟练掌握常用临床生化检验操作技能,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与独立处理标本的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在临床生化方面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为今后的学习和工
作打劳了基础;
2.三查三对很重要,只有时刻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树立全程质控的观念,才能把看
似简单的工作做好,确保每一个检测结果有效可靠,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3.溶血、黄疸、脂血等状态对很多检测项目影响较大,应进行认真分析,排除标本状
态、患者自身生理、病理状态、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4.每一个检测项目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并且很多项目对疾病的诊断缺乏特异性,这
就要求我们应该进行多检测项目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病情得出最合理的诊断
5.学无止境,大学毕业并不是学习的终点,在学校期间学习的学习毕竟比较粗浅,且
很大程度上与临床实际有差异,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更注重多学习、勤思考,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学习进步的动力,时刻保持学习的极性,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6.健康所系,性命所托,不管是临床生化,还是其他项目的检验,抑或是其他科室的工作,都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和差错,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病人为中心,树立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思想,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7.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生化组和谐的氛围,在工作上老师们配合得很好,互相帮忙,遇
到问题共同解决;空闲时,分享生活的快乐与烦恼,每天都被这种愉快的工作气氛所感动着。今后无论在哪里学习、工作、生活,都应该积极去寻找对集体的归属感,多为集体考虑,为集体的和谐贡献一份力量。
8.学会沟通:这点非常重要,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我们要以理解、同情、友善的态度
去和患者沟通,自己能帮的尽量帮,自己不能帮的请教老师,尽量给患者及其家属一个满意的答案。这样不仅能帮助别人,且可减少纠纷。同时我们也要好好和老师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工作上可以更好地与老师配合,学到更多知识,获得更多的经验,思想上也会得到飞跃。从老师们的人生阅历中,我们走的弯路可能会少很多。
9.尽快适应“三变”:生活圈子的改变、思想上的改变、行为上的改变。在这里我们的生活圈子变复杂了,除了接触老师们外也会接触到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我们要懂得如何和他们打交道;在思想上,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简单,而要以多元化的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在行为上,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放纵,我们要谨慎自己的言
行,要知道我们的行为不是我们一个人的事,是关系到学校、医院的形象和声誉。生化组实习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科室实习的起跑线,很多东西又要重新开始,又要迎接新的挑战,唯一可以保持不变的是那颗热诚的心和那股强烈的求知欲。无论是在寒冻刺骨的冬日还是在挥汗如雨的夏日我都会带着一颗热诚的心,全力以赴,善始善终,在工作中不断改进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成长自己,愉快顺利度过苦中有乐,乐中有苦的而又值得珍惜和怀念的实习时光。
在这里我要感谢生化组的每一位老师,感谢他们耐心、亲切的教导,是他们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教育了我,是他们团结协作、融洽的工作气氛感染了我。他们循循善诱给我讲解,他们耐心规范了我的操作,他们给予我很大的信任与鼓励。而我能做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认真负责地工作,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实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检验专业的的优秀人员。
生化汤在产后护理中的新思维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0例产妇, 其中20~30岁600, 30~40岁300例, 40~46岁100例。
1.2 方法
采用交流及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产妇乳汁分泌是否正常;腹痛是否减轻或消失;恶露排除是否正常;食欲正常;婴儿健康成长等。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0例, 实验组行产后常规服生化汤3~5剂, 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特别干预, 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孕妇产后, 由于待产时精力和体力的大量消耗, 加之生产过程中或剖宫产术中的失血和失液, 特别是剖宫产术后还要禁食, 导致身体虚弱, 免疫力下降, 最普遍容易发生的产后并发症是缺乳、下腹疼痛、恶露异常、厌食等。因而产后精心护理是保证产妇早日康复, 婴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我们选择了对产妇及婴儿均无毒副作用的传统的中医中药——生化汤, 于产后常规服3~5剂的方法, 探讨对产妇早日康复, 婴儿健康成长的新方法和新理念。
3.1 生化汤在产后护理中的作用原理
我院所用的生化汤是北京中医院妇产科专家刘奉五的经验方。实际上是《傅青主女科》生化汤的加减。“该方以当归9g为主药, 当归甘辛温, 甘温补脾, 益气血生化之源, 辛能走串通经, 温能化散通血。所以, 当归既能补血而又能活血;川芎3g辛温活血而行血中之气;红花、益母草、石泽兰各3g, 桃仁1.5g均能活血化瘀之品, 且用量小, 少则活血养血化瘀生新, 多则能破血;南山楂6g, 入血分化瘀。本方集中多味轻量的活血药, 群起相辅以活血而生新血为主。另加炮姜1.5g以加强温通之力;甘草1.5g助当归补中生气为佐, 体现了“若欲通之, 则必先充之原则。”⒈血脉充盈, 气血环流畅达, 淤血才能化散而去, 生新而后化瘀。产后多瘀, 产后多虚。故此方最宜, 其功效:养血、活血、化瘀。
3.2 生化汤能减轻或消除恶露异常, 特别是血虚并有淤血者最宜。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500例中恶露异常占4.2%, 对照组占28.6%。
3.3 生化汤能减轻或消除产后腹痛
中医理论认为:淤血不去, 新血不生, 不通则痛。此方不但能补血扶正, 而且往往可使残留脂膜脱净, 以有药物刮宫之效, 使气血畅通, 通则不痛[1]。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中腹痛减轻或消失占98.2%, 对照组占65.6%。
3.4 生化汤能增加乳汁
产后胞宫内‘余血浊液’应畅通尽排, 若阻于胞宫, 则必然影响胞宫恢复, 胞宫阻滞冲任失常, 经隧闭塞, 上下失其通达调畅, 乳汁难下[1]。故认为促进产后胞宫复旧, 降低恶露异常发生率, 可提高母乳喂养率”。乳汁乃气血所化生, 生化汤能化瘀生新, 减少恶露异常, 使乳汁分泌增加并促其通畅。实验组乳汁分泌正常占96.4%, 对照组占62%。
3.5 此外, 生化汤能增加产后食欲, 保证婴儿健康成长。淤血去, 新血生, 气血调畅, 心情舒畅, 胃气下行, 则食欲旺。实验组食欲正常占95.6%, 对照组占70%, 产妇食欲旺, 乳汁分泌多, 婴儿茁壮成长。实验组婴儿健康占9 6%, 对照组占8 2%。
总之, 生化汤运用于产后, 可减少或消除下腹疼痛, 增加乳汁分泌并促其畅通, 改善恶露异常, 增加乳汁分泌, 增加食欲;在促进产妇早日康复同时, 使婴儿健康成长, 也为医护人员减轻压力和强度, 为临床实际工作者开拓了一个新的思维。
摘要:目的保证产妇早日康复, 婴儿健康成长。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生产的1000例产妇进行调查, 采用交谈及问卷调查方式。内容包括产妇产后常规运用中医中药——生化汤对产后乳汁分泌、下腹疼痛、恶露异常、厌食、婴儿健康成长等护理中的效果观察。结果97%以上产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促进了产妇的早日康复, 婴儿的健康成长。结论生化汤常规运用于产后护理中, 有促进乳汁分泌, 减轻或消除下腹疼痛, 减少恶露异常, 增加食欲, 促进婴儿成长等作用。为产后护理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生化汤,产后护理,新思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