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因素

2024-10-08

指标因素(精选11篇)

指标因素 篇1

1 羊肉品质的评定

1.1 羊肉品质评定的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是凭借视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对羊肉外在品质做出评价的依据, 是人们选择羊肉的主要依据。

1.1.1 羊肉的颜色 (肉色)

羊肉的颜色依脂肪和肌肉的颜色而定, 与羊的性别、年龄、品种、肥度、宰前状态和屠宰、冷藏的加工工艺和水平有关。正常羊肉的颜色是红色, 这是羊肉中含有鲜红色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缘故。羊肉冷冻和保存的温度和时间与羊肉的颜色也有很大的关系。

1.1.2 羊肉的嫩度

羊肉的嫩度是指羊肉煮熟后易于被嚼烂的程度, 或者说是羊肉对撕裂和碎裂的抵抗程度。一般羔羊肉中肌纤维较细, 水分含量也高, 肉的嫩度比成年羊的好。

1.1.3 羊肉的气味 (膻味)

羊肉的气味是羊肉特殊的重要指标之一。羊肉的膻味主要是肉中存在的特殊挥发性脂肪酸, 气味的大小与羊的品种、性别、年龄有关。同时气味的大小还和羊的饲料、饲草和羊舍的环境有关。

1.2 羊肉品质评定的内在指标

一般是指单凭感官难以察觉或确定, 必须借助仪器设备才能进行测定的与羊肉品质有关的各项参数。

1.2.1 羊肉的失水率 (或系水力)

羊肉的失水率是指羊屠宰后肌肉蛋白质发生变化, 丧失保存肌肉中水分的能力。通常把一定面积和厚度的肌肉样品, 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 失去水分的重量百分率称为肌肉的失水率。羊肉的失水率影响羊肉的风味、嫩度、色泽、加工肉的产量和营养等食用品质。

1.2.2 羊肉的p H值

羊肉的p H值是反映羊屠宰后肌糖元的酵解速度和强度的重要指标。用p H值可以判断肉的变化情况, 如肉的成熟和后熟、肌肉中的细菌生长情况等。它不仅直接影响肉的适口性、嫩度、烹煮损失和货架时间, 还与羊肉系水力和肉色等显著相关。p H值的变化速度与存放温度有直接关系。1.2.3羊肉的熟肉率羊肉的熟肉率是指羊肉在特定温度的水浴中加热一定时间后减少的重量。它是度量熟调损失的一项指标, 与系水力紧密相关, 对羊肉加工后的产量有很大影响。熟肉率越高, 反映羊肉在烹饪过程中的系水力越强。通常含水量高的肉, 其熟肉率较低。

1.2.4 营养成分

羊肉的粗蛋白含量低于牛肉, 高于猪肉;粗脂肪含量低于猪肉, 高于牛肉。蛋白质中所含主要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 符合人体营养的需要。羊肉中的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含量都高于牛肉、猪肉、鸡肉, 而且羊肉中所含的硫胺素、核黄素也比其他肉品多。羊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较低, 每100 g羊肉脂肪中含胆固醇仅29 mg, 而牛肉脂肪中含胆固醇75 mg, 猪肉脂肪含胆固醇为74.5~126 mg, 人对羊肉的消化率亦高。

2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

2.1 年龄

羊肉的嫩度受年龄的影响很大, 但从羔羊到周岁阶段变化较小。随着年龄增长, 肌肉组织中脂肪减少, 肌纤维显著变硬, 系水力下降, 胴体品质降低, 嫩度较羔羊肉差。年龄大的羊比年龄小的羊气味大。

2.2 品种

品种不但影响羊肉的产量也影响羊肉的品质。绵羊肉与山羊肉比较, 绵羊肉致密而柔软, 横切面细密, 但不呈大理石纹状, 肉质纤维柔软, 一般肌肉间不夹杂脂肪, 膻味小, 老龄羊肉为暗红色, 成年羊肉为鲜红色或砖红色, 羔羊肉为玫瑰色。育肥的绵羊肌间有脂肪, 呈白色, 质坚脆。山羊肉则呈淡红色, 老龄羊肉色较深, 脂肪含量少, 蛋白质含量可达20.65%, 营养成分与中等肥育的牛肉接近, 肉质却较绵羊肉差一些。肉用羊的气味比本地羊的气味小。

不同品种之间羊肉适口性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细毛羊的胴体比半细毛羊或粗毛羊品种的嫩度稍差, 肉的膻味较大。2006年王永等报道草地藏系绵羊羊肉的嫩度较蒙古羊后代和小尾寒羊嫩。2004年Sen等对绵羊肉、山羊肉的载体脂肪和品质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骨盆脂肪、颜色和软度具有显著差异, 而肾脂肪、大网膜脂肪、肠系膜脂肪总胴体脂肪、气味、汁液和总可口度差异不显著。2003年许冬梅等对宁夏黑绵羊肉品质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 并与滩羊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绵羊肉营养价值与滩羊肉相当, 各种养分含量二者差异不显著;但黑绵羊肉中氨基酸含量较丰富, 尤其是影响肉味的氨基酸含量较滩羊肉高;黑绵羊肉肌纤维直径、贮存损失率较低, 而熟肉率较高。2000年王杰报道, 藏山羊肉的热值高于绵羊肉、牛肉、马肉;粗蛋白质含量也高于绵羊, 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较高, 与牛、马肉接近;肌纤维细、密度大, 肉质细嫩, 品质好。

近几年, 杂种羊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任守文研究表明, 萨安杂交一代羊产肉能力显著提高, 但杂一代羊个别肉质指标较安徽白山羊有所下降。2001年罗惠娣等研究表明, 波尔山羊改良山西本地山羊可显著提高本地山羊羊肉品质。2004年杨富民等研究表明, 波德代杂种羔羊肉色鲜红, 肌间脂肪含量高, 多汁性好, 嫩度适宜, 氨基酸种类齐全, 营养成分全面, 杂种一代肉品质良好。2009年李轶欣等报道, 夏寒杂交一代羔羊的羊肉品质要好于小尾寒羊的羊肉品质。

2.3 性别

性别的不同主要影响到肉的质地和风味, 对肉的化学组成也有影响。公羊的气味比母羊的气味大, 未去势羊较去势羊气味大。未经去势的公羊肉质地相对粗糙, 比较坚硬, 具有特殊的性臭味。此外, 公羊的肌内脂肪含量低于母羊, 但其饲料转化率却比母羊高。一般认为, 公羊去势即羯羊, 肉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2.4 营养与饲料

饲料的种类、品质以及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是影响羊肉品质的关键性因素。在一定的能量水平下提高蛋白质水平可以提高波杂一代羔羊羊肉品质。绵羊采食沙葱后对羊肉的品质和风味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007年赵丽华等的研究表明, 沙葱和油料籽实及其交互作用对绵羊肉的熟肉率、失水率、p H值无显著影响;但沙葱和油料籽实交互作用对羊肉的嫩度有显著影响。宰前补饲维生素D3可以改善羊肉品质, 尤其是肉品嫩度。日粮中添加半胱胺可显著改善波杂一代山羊羊肉半健肌的嫩度, 对背最长肌嫩度无显著影响。2002年赖长华等研究表明, 添加硬脂酸钙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羔羊肉肉色、熟肉率、p H值、失水率和嫩度。2008年褚海义等研究表明, 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可不同程度提高羊肉的熟肉率、嫩度、大理石花纹, 降低失水率, 对p H值无显著影响。

2.5 肥育性能

肉用品种羊或经过育肥的羊, 胴体中脂肪渗入肋骨的瘦肉内, 美国称其为“羽毛状肉”, 即在体侧肌肉内、臀部、腰部肌肉上有条状脂肪, 这种胴体比脂肪少的胴体品质好。此外, 胴体上还覆盖一层脂肪, 这层脂肪对屠宰以后的冷冻起着隔离层的作用, 可以减少羊肉的老化。提高育肥强度可明显改善肉色、熟肉率, 对p H值、失水率、嫩度和肌纤维直径无显著影响。皮下脂肪薄的胴体比脂肪覆盖厚的胴体在冷冻以后容易变老。

2.6 饲养方式

我国养羊生产主要有放牧饲养、舍饲饲养、半放牧半舍饲饲养等形式。从羊肉质地考虑, 放牧饲养最科学合理, 但草场压力大, 羊肉产量低, 无法满足需要。目前提倡的舍饲养羊技术已比较成熟, 但成本相对较高, 羊只体质和羊肉质量有所下降。放牧羊的肉色较舍饲和高营养水平育肥羊的肉色红, 山羊肉较绵羊的肉色红。

2.7 宰后成熟 (排酸处理)

在肌肉内酶的作用下肌肉中的蛋白质分解, 生成一些简单的肽和氨基酸等物质, 以及其他化学变化使肉变得柔软、多汁, 从蛋白质分解物中释放出香美的特殊风味。由于牛羊肉具有冷收缩的特性, 在冷却加工过程中, 容易造成嫩度下降, 影响产品品质。研究发现主要由红肌纤维组成的牛羊肉在10~20℃收缩程度最小, 如果把这类肌肉置于更低的温度 (0~10℃) , 会发生强烈收缩。2006年马俪珍等研究表明, 羊宰后经12~15℃预冷8 h后跟腱吊挂108 h, 可以很好地防止羊肉的冷收缩, 成熟效果最佳。如果绵羊胴体在屠宰以后进行处理, 如在僵死前迅速冷冻或早期冷冻, 可以避免羊肉变老。肉羊宰杀放血后利用电刺激, 可以增加肉的嫩度。向宰后一定时间内的羊肉注射Ca Cl2可以改善羊肉的嫩度。

2.8 解剖部位

同一动物不同部位的肉其组成也有很大差异。羊胴体肉以后臀肉、眼肌、羊排最受欢迎, 肉质优于其他部位。

2.9 宰前状况

包括宰前运输、应激、宰前休息及饲养管理条件均会影响肌肉中的肌糖原含量, 从而间接影响肉的品质。宰前管理不当造成宰前强应激时, 体内儿茶酚胺类激素的浓度升高, 肌糖原浓度降低而乳酸浓度提高, 引起宰后的肉酸化速度加快。同时酸化使肌肉蛋白强烈变性, 发生收缩, 快速失去系水力;p H值降低、甚至肌糖原耗竭, 可导致肌内剪切力增高和肉嫩度下降, 形成品质低劣的PSE肉或DFD肉。 (018)

指标因素 篇2

摘要: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理的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土地整理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关键词:土地整理;可持续性;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一、可持续土地整理概述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土地整理活动是指综合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在环境代价和资源代价最小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最大经济收益的一种发展方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提高土地的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

土地整理通过土地平整,清除影响土地规模利用的障碍物,建设机耕路、给排水沟和农田保护林网,能有效提高整理区农地的生产性能,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降低土地整理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土地整理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些后果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在农地整理过程中必须重视风险测定评价,进行后果的虚拟分析,寻求风险最低的土地整理模式。

(三)增加耕地数量和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机统一

一个土地整理项目不能增加耕地面积,则项目很难启动和运行。为了增加耕地,一些地区经常以减少水域、园地、未利用地或林地为代价,这必然会减少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构成某种影响。因此,可持续的农地整理,必须注重土地数量和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

(四)经济上可行

土地整理能使农地利用节水、节能、节劳、提高产量,而且可以通过新增耕地的60%置换建设用地指标获利,其经济效益是显著的。但是,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降低单位面积上的整理费用,创造更多的投入产出比,依旧是评价农地整理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土地整理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土地整理项目投资的目标,是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前提下,提高土地整理项目区生产效率,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使经济效益得以最大限度的增长。即增加项目区长期的经济财富和福利是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标。因此,经济的持续发展状况是判断土地整理项目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土地整理的直接受益者是整理区域内的农户,其对农户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经整理后产量增加与生产成本降低两方面,从而提高了农户的收入。产量增加的原因可归纳为三项:一是上地整理后有效耕地数量增加;二是土地整理后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三是土地整理后农户对土地的投入与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可能性增加。而生产成本的降低主要是因为:一是由于田块集中节约的劳动成本;二是由于田块规整,实施机械化耕作节约的成本;三是通过完善灌溉设施和田间道路系统,降低的灌溉成本和节约的运输时间。

(二)生态环境因素

可持续的土地整理项目是生态、环境、景观保护与项目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合理平衡,是在不破坏资源环境及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条件下的发展。当土地整理投资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影响,从而使得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生态效应时,这种效应有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即投资行为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带来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所谓正的生态效益;也可能是使得自然生态系统逆向演替,即所谓负的生态效益。因此,能否合理地保护资源,维持或改善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及其景观审美度,提高项目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和均衡性,是判断土地整理项目复合系统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三)组织制度因素

土地整理项目营运的组织机制及管理机制,是土地整理项目持续经营的保障。良好的土地整理组织机构和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土地整理项目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制度是否健全,组织形式是否符合实际,是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组织制度要素。影响土地整理投资项目可持续性的组织制度因素主要包括土地整理组织相关的决策机制、反馈机制、经营管理机制、融资机制等多个方面。

(四)协调性因素

土地整理项目是一个由工程措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组织制度等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结构组合模式,决定了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优化结构组合,能促进土地整理系统的物质、能量、价值和信息流动与交换,产生系统协同放大效应,促进系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度,影响着土地整理项目的可持续性,是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应考虑的重要内容。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使评价体系能准确地反映土地整理区的真实情况,建立土地可持续地整理评价体系应贯彻以下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科学性是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本的原则。构建的指标体系既要能揭示土地整理的效益,又要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但是它并非单纯的理论探索,而是要能发挥实际作用的体系,因此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建立体系就毫无意义。对于不同的土地整理区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生搬硬套。

(二)系统性与完整性原则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要比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区域的发展特征。因此,构建土地整理评价体系时,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整个整理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与其周围环境体系紧密联系的系统。在保证完整性地原则下,充分考虑全局的因素,选取能反映土地整理与社会经济资源结合的特点、能反映土地整理与土地区域、专业化利用相结合的、能考虑到土地整理的广度和深度的各种因子。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体系真正地反映土地整理带来的各种影响。

(三)动态性原则

动态可持续发展有两方面涵义,一方面是土地整理的评价体系必须着眼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需要考虑到若干年后对土地整理的不同投入,将会造成不同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果;另一方面则是针对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而言,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与城镇建设用地逐渐扩展,进行内涵挖潜,土地整理活动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土地整理情况,选取的指标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为了能够客观反映问题,把定性指标量化,把数值运用到指标体系中,最终得出定量的结论。

(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土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一方面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同时工程开展能带动各类相关行业的发展,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可见,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它也能改善土地的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因此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土地整理工程的实施,必然改变当地的生态结构,进而改变当地的生态功能。因此,在评价时,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的综合效益,才能判断实施土地整理能不能使土地永续利用,能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

(六)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促使事物(项目等)的相关群体积极地、全面地介入事物过程(决策、实施、管理和利益分享等)的一种方式方法。通过这些措施的运用,使当地人和外来者(专家等)一起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对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进行分析,从而做出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对计划和实施做出监测评价,最终使当地人从项目中得到收益。有效的公众参与,会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完整和更具有针对性,并使得所提出的评价行动建议更易于被当地人民所接受,为项目的成功运营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庆日,农地整理工程措施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研究,水土保持学报,

[2]董利民,可持续土地整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商业时代,2004

指标因素 篇3

一、文化因素的维度分析

艺术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品,文化构成了其内涵的边界。关于文化因素的内涵界定,学术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见解:(1)文化价值,指在人们文化生活方面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与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等概念相对。这里的“文化”尤其指精神文化,故文化价值也就相当于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相对。(2)一个民族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系统或者一种文化体系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美国哲学家Nozick认为,价值表现为“多样性的统一”,它是一切事物内在价值的基础。而艺术品的价值建构往往具有其独特性,它具有多个维度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等。遵循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根据上文界定,艺术品的文化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维度:

(一)历史价值

该维度主要是用来表示艺术品对当时的人们在能动改造世界时体现出来的熟练技术、历史见证与历史传承等综合反映。它反映在历史进程中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政治、思想、技术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个群体的文化历史或者一个地区的发展历史的相关方面,从而达到真正还原历史的目的。

(二)科学价值

该维度主要是用来表示艺术品对当时人们创造智力、情感和想象图像的技术的反映。它是指文化所能给人类提供的重要而又价值的知识或信息以及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淀而成的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这种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通过有形或无形的载体得以代代相传,标志一个群体的文化认同感。

(三)审美价值

该维度主要是用来表示艺术品对当时人们创造美的艺术品的技术反映。它是指文化在形象、色彩、意境、风情、哲学和宗教等方面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或情绪上的审美感染力。

(四)精神价值

该维度主要是用来表示艺术品对当时人们改变自身以及世界,使之美、善、雅、文明等方面追求的反映。它是指文化自身所蕴藏的在长期生产与劳动过程中积累而成的积极向上、有凝聚力的主观意识和精神,包括发展经验、生存智慧、价值观念和心理结构等内在的精神意识。

(五)保护状态

该维度是用来表示该件艺术品对以上几个维度的综合呈现,反映该艺术品的保护现状,也是艺术品价值评估的基础。

二、文化因素的指标构建

(一)各个维度指标的选取

进行指标选择时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1)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相结合,(2)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项结合,(3)肯定性指标与否定性指标相结合,(4)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指标是评估维度下的具体化的形式,维度是评估对象的类型的区分,规定了评估的基本向面,指标则是评估的具体手段,是维度的直接载体和外在表现。在一般情况下,同一个评估维度下都有若干评估指标。本文尝试建立的评估艺术品文化价值的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根据德尔菲法的一般做法,本文将各个指标的得分标准化为0—10分,10分表示满分(最高级),在具体评价时由专家打分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指标的分值。下面依次对每个指标的具体测度依据与得分说明进行详述。

1、历史价值(B1)之知名度(C1):由该艺术品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例如,国际知名、国内知名、省内知名等,10分表示知名度最高,表示为世界范围内知名,分数越低表示知名度越低。

2、历史价值(B1)之古老度(C2):由该艺术品经历的年代远近决定,例如,汉代以前、唐宋时期、清明时期、近代等,10分表示历史十分古老久远,分数越低表示古老程度越低。

3、历史价值(B1)之历史见证度(C3):该艺术品是否见证或推动了历史文化等事件,如和氏璧等,10分表示见证并推动了历史事件,分数越低表示没有见证与推动。

4、历史价值(B1)之历史传承度(C4):该艺术品是否具有技艺、工艺传承的特点、成就与水平等,如法门寺秘色瓷,10分表示传承的工艺技艺很强,分数越低表示传承度越低。

5、科学价值(B2)之文化形象(C5):该艺术品是否带有独特的品质与文化基因,10分表示很独特,分数越低表示越来越不独特。

6、科学价值(B2)之文化特色(C6):该艺术品是否代表独特的地域性、民族独特性。

7、科学价值(B2)之科普认知(C7):该艺术品是否富含科学知识、思想方法或科学精神,10分表示该艺术品的科学内涵十分丰富,分数越低表示含量递减。

8、科学价值(B2)之科学考察(C8):该艺术品是否有科学价值的典型性或者特殊性,10分表示很特殊,分数越低表示特殊性递减。

9、审美价值(B3)之艺术典型性(C9):该艺术品的形象、色彩、意境、技术是否具有典型代表作用,10分表示非常具有代表性,分数越低表示代表性降低。

10、审美价值(B3)之美学特性(C10):该艺术品是否具有观赏性、技术性、协调性和新奇性,10分表示该艺术品十分具有观赏性、技术性、协调性和新奇性,分数越低表示其艺术典型性越低。

11、审美价值(B3)之珍稀性(C11):该艺术品的稀有程度,10分表示非常罕见,分数越低表示越不稀有。

12、审美价值(B3)之独特性(C12):该艺术品是否是独特的、唯一的和不可再生的,10分表示非常独特,分数越低表示独特性降低。

13、审美价值(B3)之地域风格(C13):该艺术品是否带有明显的地区风格,10分表示很有代表性,分数越低表示地域的代表性越低。

14、精神价值(B4)之情感表达(C14):该艺术品是否表现了相关的思想精髓与文化理念,10分表示表现力度特别强,分数越低表示情感表达的力度越小。

15、精神价值(B4)之文化认同(C15):该艺术品变现的自我文化身份确认和情感的广度,是世界的、国家的、民族的,还是地域的,10分表示广度最大,分数越低表示广度越小。

16、精神价值(B4)之宗教信仰(C16):该艺术品是否能够激励向善、激发爱心与潜能,10分表示非常能够,分数越低表示能力越低。

17、精神价值(B4)之社会和谐(C17):该艺术品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全面平衡发展的作用大小,10分表示作用很大,分数越低表示作用越小。

18、保护状况(B5)之真实性(C18):该艺术品是否保持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10分表示该艺术品的真实性很高,分数越低表示真实性越低。

19、保护状况(B5)之整体性(C19):该艺术品是否保持了全部内容与形式,10分表示保存十分完成完整,分数越低表示完整性越低。

(二)各个指标权重的确定

上述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对于评估艺术品的价值来说是不一样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权衡,指标权重反映了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性,而层次分析法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Sat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是运筹学的一种系统分析综合方法,用于求解层次结构或网络结构的复杂评价系统的评估问题,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问题层次化、按照问题的性质与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层次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将最低层次的指标按重要性或者相对优劣次序进行排序的问题。本文已在上文中完成了层次分析法的“明确问题——艺术品的文化价值评估”、“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艺术品文化价值的具体维度与指标”,层次分析法的第三步是构建判断矩阵。根据本文建立的艺术品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特尔非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经过多次专家打分建立数据记录模型,给出判断矩阵A。

Sij表示指标Ci对指标Cj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Sij的取值选中萨蒂1—9分标度法,具体如表1所示。根据以上可知,成对比较矩阵A=(Sij)n×n,满足Sij>0,Sij= ,Sii=1的性质,称为正反矩阵。

层次分析法的第四部是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首先,我们通过求出上述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并将原判断矩阵通过归一化(元素之和为1)处理后的矩阵记为W,故而AW=λmaxW。我们利用EXCEL首先获得判断矩阵A的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并计算其n次平方根,再通过归一化处理我们就获得了矩阵W,从而获得权重向量。我们计算出本文的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为:

W=(0.019,0.047,0.04,0.029,

0.021,0.022,0.062,0.06,

0.019,0.021,0.032,0.035,

0.115,0.073,0.047,0.072,

0.105,0.081,0.101)T

原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AWW-1。我们计算出本文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22.422。为了防止出现逻辑的不一致性错误,因此我们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的检验指标CI= ,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0,CI越大表示矩阵的一致性越差。检验矩阵是否具有让人满意的一致性,我们需要将CI于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CR=CI/RI,当CR<10的时候,我们认为原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就需要对其进行修正。通过计算,我们得出本文的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检验指标CI=0.190,通过查询随机性一致性指标表,我们发现RI(19)=1.6327,则本文的CR=0.116,远远小于10,可见本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是令人满意的。故而本文的权重向量为:

W= (0.019,0.047,0.04,0.029,

0.021,0.022,0.062,0.06,

0.019,0.021,0.032,0.035,

0.115,0.073,0.047,0.072,

0.105,0.081,0.101)T

综上所诉,本文定义的艺术品价值判断中的文化因素评价指标A的表达式如下:

A=0.019C1+0.047C2+0.04C3

+0.029C4+0.021C5+0.022C6

+0.062C7+0.06C8+0.019C9

+0.021C10+0.032C11

+0.035C12+0.115C13

+0.073C14+0.047C15

+0.072C16+0.105C17

+0.081C18+0.101C19

三、有关结论

文化的作用是什么?这其实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问题。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曾这样言说文化:“就像一座旧建筑,人们长年住在里面,使用它、并对它进行翻修。然而,它仍然基本保持原来的面貌,人们也不会把它说成是另一座楼房。在此意义上,文化更像一座旧建筑而不是历史纪念碑。”各种经济制度和政治规则,在表面上似乎已经与文化本身并没有什么关联,但在这种制度、规则得以顺利运行的背后,却仍然是以深厚的文化为基础的,这正是文化的力量。中国艺术品是中国文化孕育之下的产物,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影响。同时,中国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化价值,赋予艺术家、收藏者、投资者以看待和分析艺术品的独特文化背景。因此,对我国艺术品价值研究必须建立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

价格是价值的市场反映。国内艺术品行业有今天的发展,其内在原因在于放开了艺术品市场的定价机制,让市场供需决定艺术品价格,实现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关键性作用。从微观的层面看,艺术品市场比其他的产品市场存在更为严重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因而制度和规则的制定更为重要。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呈现一级市场弱于二级市场的过渡性特征。艺术品评估和鉴定体系也缺少统一的管理部门和公允的中介服务体系。更令学界担忧的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缺乏严谨的美术史坐标而呈现出众声喧哗的乱象。完善艺术品价值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文化内涵,离不开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的共同作用。随着宏观经济深度调整,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和艺术品市场文化转向,未来中国艺术品发展进入了市场建构和制度建设双重攻坚的阶段。一个文明的社会离不开以文化为本源的价值判断。中国艺术品价值判断不仅体现在商业拍卖和财富资本的范畴,更应透过经济表象,建构起未来中国艺术品价值判断中的文化体系。

浅析影响卷烟能源消耗指标的因素 篇4

1 主要产能和耗能设备 (锅炉) 对卷烟能源消耗指标的影响

锅炉既是耗能大户, 又是产能主要设备, 它的能源转化率对卷烟能耗指标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比较两种不同的锅炉 (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 对能源消耗指标的影响。

通过比较, 热效率仅有65%的燃煤锅炉改造成热效率达93%的燃气锅炉后万支卷烟综合能耗下降了46%, 说明锅炉热效率对能耗指标产生重要影响。锅炉的热效率越高, 单位产量综合能耗就越低。

2 卷烟产量对万支卷烟综合能耗指标的影响

我们对2011年全年 (冬季除外) 4-11月份万支卷烟综合能耗与月产量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对月完成产量与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进行相关性分析。由线性回归方程可知, 相关系数平方R2=6395, 相关系数R=0.800, 实验次数n=8, 查相关系数得置信度为0.05, 自由度为n-2=6时相关系数临界值为R (0.05, 6) =0.707, 由于R>R (0.05, 6) , 故回归方程显著, 即卷烟产量与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成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在每年的正常月份 (冬季除外) 卷烟产量越大, 月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越小。

3 季节性变化对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影响

我们选取2011年-2012年冬季、夏季、春秋季节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进行比较分析, 如表2。

表2表明:环境温度越低 (如冬季) 万支卷烟综合能耗越高, 环境温度越高, 万支卷烟消耗越低 (如夏季) , 因为天然气消耗占总耗能的比例越大, 说明, 燃气消耗对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影响占绝对的因素。

4 日产量与日均消耗天然气的关系

我们对2012年全年 (冬季除外) 3-11月份每月日平均消耗天然气与日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由线性回归方程可知, 相关系数平方R2=0.7003, 相关系数R=0.8368, 实验次数n=9, 查相关系数得置信度为0.05, 自由度为n-2=7时相关系数临界值为R (0.05, 7) =0.666由于R>R (0.05, 6) , 故回归方程显著, 即在正常月份卷烟日产量与日综合能耗成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在每年的正常月份 (冬季除外) 每日完成卷烟产量越多, 日消耗综合能耗越小。

5 软硬包产量不匹配对卷烟综合能耗造成的影响

针对软硬包产量不匹配对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造成影响问题, 我们仍取2012年3-11月份 (冬季月份除外) 进行统计分析。

图1为每月实际生产天数、软硬包同时生产天数、硬包单独生产天数日与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关系相关分析图。深兰、浅红、浅黄分别为每月日生产天数、软硬包同时生产天数硬包单独生产天数与万支产量综合能耗的线形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查相关系数表可知, 相关系数临界值为R (0.05, 7) =0.666, R1, R2, R3<R (0.05, 7) , 没有相关性。说明, 软硬包产量不匹配对卷烟综合能耗指标影响没有规律性。

6 分析结论

上述统计分析表明, 为减少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6.1 提高关键耗能设备的能源转化率或能源利用率, 如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空压设备产气效率等。

6.2 采用科学调度方法, 提高月生产卷烟的计划执行均衡度, 增加日产量, 减少批次作业停机时间, 实行集中生产, 集中停产。

6.3 针对天然气消耗是影响综合能耗的关键因素, 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 (尤其在冬季期间) , 采取各项管理措施, 减少蒸汽消耗, 充分利用蒸汽余热, 搞好节能改造, 提高蒸汽的利用效率。

结语

针对影响万支卷烟综合能耗的关键因素, 采用上述方法, 从节能技术改造 (如改燃煤锅炉为燃气锅炉) 、加强能源日常管理等手段, 推进能源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08年至2012年间, 万支卷烟综合能耗由期初的5.30kgce/万支下降到08年的3.47kgce/万支, 减少34.5%, 年均减少8.6%, 综合能耗年均下降4%的目标。

参考文献

[1]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实施指南[S].中国计量出版社 (北京) .2006.

指标因素 篇5

【关键词】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需求

【Abstract】Designed not only to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housing, but also to highlight the healthy el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concept of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to meet the occupa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needs of multi-level for occupants to create a healthy, safe, comfortabl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high quality.

【Key words】Residential;Landscape;Environment;Demands

1. 绪论

(1)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文化历史的东方古国,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讲究“团圆”,因而“家”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极其重要的。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的都市人,每天晚上工作完回到自己温馨的小家里,也是一件让人很期盼的事情。

(2)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便也随之而来了。改善住房条件理所当然成为头等大事。然而,这件事情不是用嘴巴说说那么简单的。“家”也不是只要能满足其功能的要求就可以的。那么,作为住宅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者,我们应该如何在这种多因素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又如何在用户、商家和设计者本身之间找到这个平衡点呢,这便是本次调研想要探究的问题。

2. 调查

2.1 由于地域的限制,只能对邯郸地区的住宅小区进行调查研究。

(1)参加房展会,收集参展楼盘的资料,并与投资方、购买方都可直接接触。

(2)网上搜集资料,到热卖楼盘的官方网站上详细查阅资料。

(3)到小区内做调查,认真听取业主、物业管理人员等站在不同角度提出的意见。

2.2 经过对已进行调查的对象的筛选,最后我们决定将其中四个住宅小区作为文中论述和比较的典型实例来说明问题。

3. 论述

3.1 通过对这四个典型住宅小区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公共设施、小区环境、物业管理等)和设计理念(包括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分析,总结出这几个楼盘的共同点有如下几个:

(1)设计定位清晰。

(2)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都以人为本,力求将小区内部环境与建筑风格及外部自然环境巧妙融合在一起。

(3)绿地率高是这几个楼盘的共性之一。

3.2 在居住区中,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即绿率一般不低于30%,超过50%的绿地率是很吸引购买者的。

因而,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看一个小区的规划好不好,就是看在这里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和范围满足自己的需求,包括基本的居住需求,使用需求以及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

3.3 居住需求需求是人对世界作用的动因,也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表现。日照、通风、安静、方便、安全、经济、美观这几个因素统可以称为“居住环境”,人们对于住房条件的要求,不管是美观耐用也好,功能合理也好,都是从希望有一个优美、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出发的,以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多层次的需求,为居住者营造一处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高品质。也就是说,这样的住宅因该是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

3.4 使用需求室外环境设施(包括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如儿童游戏场地、老年和成年人休息场地、体育活动场所等。绿地率:达到30%以上才能合格,这是国家规定的硬指标。要符合一定的乔木、灌木(小花卉)的比例。绿化覆盖率是指树投影下来的比率,要达到40%以上,但这不是硬指标。

(1)小品:座椅是基本要求,其他的设计本着简洁、使用的原则。植物配置:要多样。按照植物的不同季节变化,选择一定数量的乡土树种,最大限度实现绿化带来的效果,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

(2)水景:要根据小区的自然条件,充分考虑生态之余,为居民创造亲水的条件。

(3)园路:材质环保,注意和园林的协调,园路的渗水性要比较好。

(4)硬质铺地:兼具休息健身功能,提供儿童、老人的休闲、健身空间,促进社区人际交往,培养融洽氛围。

(5)细节设计:从以认为本的理念出发,考虑照明、坡道、标识体系、无障碍等方面的细节,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风格和特色:有创意、有特色。整体风格和特色要符合社区的定位和目标客户群的需求。

3.5 居住建筑是城市重要的物质景观要素,而居住区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的景观不仅取决于建筑的造型、色彩,而更重要的在于群体的空间组合以及绿化和环境等整体设计。住宅组群的设计应力求打破千篇一律和单调呆板的形式,努力创造富有地方特色、充满生活的亲切、明快和谐的居住环境。

3.6 精神需求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形象的社会需求;园林景观具有良好的品质,可以为住户提供舒适的住区环境,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健身、娱乐、休憩等使用需求,同时还能满足人们相互交流,放松身心,陶冶性情等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进而做到真正地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及修养品位的目的。通过国际上对健康住宅的定义,大致用下面这些指标来评价居住环境的好坏:(见表1)

4. 结论

通过对邯郸地区相当数量的住宅小区各方面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并学习了住宅小区居住环境实际的具体步骤、设计重点、应具有的设计理念,从中知道,作为新一代的园林设计、小区规划设计人员,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了解使用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实用且适用的好住宅区。处处从“人性、健康、绿色”着眼,做出优秀的设计呈现给大家,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德华主编.

[2]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邓述平王仲谷主编.

[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指标因素 篇6

1 优质鸡肉品质的评定指标

1.1 p H值

p H值是衡量肉质的一个关键参数, 肉中重要鲜味物谷氨酸钠的呈味效果受p H值的影响, p H值在6.0左右时, 鲜味最强, 大于7.0鲜味消失, 强酸性条件下鲜味减弱[1]。优质鸡屠宰后45 min左右的p H值在6.0~6.5之间[2], 如果p H值低于5.8, 同时伴有肉色灰白和大量渗出现象, 判定为PSE (pale soft exudative) 肉 (常见于猪) ;如果在此期间p H值不下降或下降很少, 屠宰后24 h p H值高于6.0, 并伴有肉色暗褐色和表面干燥现象, 判定为DFD (dark firm dry) 肉 (常见于牛) [3]。p H值在不同品种间或同一品种不同部位间都略有差异, 如鸡腿肉平均比胸肉p H高0.5个单位, 这可能导致了二者之间存在风味差异[1]。

1.2 肉色

肉色是肌肉外观评定的重要指标, 其对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强烈的影响, 但本身与肉的营养价值无直接关系。我国部分地方鸡种间肉色差异显著 (<0.05) , 即使是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肉色也存在差异, 这与肌肉中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的含量有关[4]。此外, 性别、日龄、生长环境等都可以成为影响肉色的因素[5]。

1.3 系水力

系水力是指肌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其原有水分与渗透添加水分的能力。系水力的高低取决于品种、年龄、屠宰前状况、屠宰后肉的变化及肌肉的不同部位, 且直接影响肉的风味、营养成分、质地、嫩度、多汁性等食用品质。有研究指出地方鸡腿肌系水力低于肉鸡, 成年鸡低于雏鸡, 脂肪多的禽肉低于脂肪含量少的禽肉[6]。

1.4 嫩度

嫩度通常用剪切力来表示。生理遗传、饲养方式等宰前因素和屠宰后胴体保藏的处理方式、烹调方式及时间等宰后因素都可以影响和制约嫩度。有研究表明肉鸡不同品种之间嫩度差异极显著, 相同品种不同性别之间嫩度差异显著[7]。

2 优质鸡肉品质的影响因素

2.1 遗传因素

品种、性别、日龄、解剖部位等均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优质鸡肉品质。品种间不同类型肌纤维密度与嫩度、失水率呈负相关[8]。脂肪沉积的部位随着日龄不同而有所不同, 14周龄前, 公母鸡风味无显著差异, 14周后, 公鸡胸腿肉比母鸡的有更强的风味[9]。这可能与各种营养成分的沉积有一定关系。

2.2 营养因素

通过调控基因来改良肉品质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因此营养调控肉品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黄玉米能提高鸡肉的嫩度, 小麦配燕麦能使鸡肉更鲜美[5];蛋白质水平与腹脂率呈负相关[10];不同的蛋白质饲料对鸡肉品质及风味的影响也不同, 如饲料中添加大量鱼粉易使鸡肉产生鱼臭味[11]。

维生素对鸡肉品质也具有改善作用, 已报道对鸡肉品质有影响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2及生物素[12]。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对鸡肉品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饲粮中1.15%的钙能降低肉仔鸡腹脂率, 减小肌肉剪切力[13];有机镁能提高肉鸡的抗氧化能力, 改善肉品质, 提高耐储存性[14];硒可改善肉色, 降低鸡肉的贮藏损失[11]。

2.3 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对改善鸡肉品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科学调控饲养温度、湿度、通风、饲养密度及饲养方式来有效改善鸡肉品质。有研究表明放养母鸡肉质好, 含有较多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15]。

2.4 屠宰前及屠宰后影响因素

屠宰前的应激对肌肉的嫩度、颜色、多汁性等影响很大, 能导致肌肉体温升高, 乳酸积累和ATP消耗加剧。屠宰时是否完全放血也影响着鸡肉的品质, 如不完全放血, 在影响肌肉色泽的同时还会加速微生物的繁殖, 降低肉品质。屠宰后是否保留内脏及内脏的保留时间、肉品的保存温度和时间也构成影响肉色和脂质氧化的主要因素[16~17]。

指标因素 篇7

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 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兰州市某医院2008年至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病人的住院费用原始数据库及相关病例。

(二) 研究方法

从各年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展开分析, 通过医院信息库进行历史查询, 对各年医保病人的明细费用和次均费用以及各项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比重进行调查、统计、汇总和对照, 进而对影响医保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了一些降低医疗费用的对策及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基本情况

表1显示:各年人均住院天数、备药率、药品使用率均达到指标要求, 各年自付比例呈现每年递减的趋势, 但仍偏大, 次均统筹费用超标, 可见各年次均医疗费用偏高。通过医院信息库进行历史查询, 共收集医保病例488例, 其中:2008年148例, 2009年164例, 2010年176例;总费用4521891.34元, 其中:2008年1409295.62元, 2009年1439838.86元, 2010年1672756.86元。

注:该表中所列指标定额为目前当地医保管理部门所制订定额。

(二) 结果分析

表2显示:各年医保病人的治疗费用均在各年度总费用中最高, 其次为药品费用, 可见在整个医疗过程中, 主要花费在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2008年这两项费用占当年总费用的54.32%, 2009年为54.67%, 2010年为54.10% (见表3) 。

注:次均医疗费用=总医疗费用/当年总住院人次

表4显示: (1) 2009年次均医疗费用比2008年减少742.76元, 减少比率为7.80%, 究其原因, 2009年全市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 这次调价主要是降低了部分偏高的大型仪器设备的检查治疗费用, 对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一定幅度的下浮。另外, 2009年人均住院天数比2008年缩短了4天 (见表1) , 也使该院2009年次均床位费、次均治疗费、次均护理费等有所下降。 (2) 2010年次均医疗费用较2009年增加了724.80元, 增长8.26%, 分析原因主要是次均药品费用增加162.81元, 是由于本院2010年新进入的某些药品价格较高引起的, 这些药品在《医保目录》中属于乙类药品, 因此无形中也增加了病人的自费比例;次均检查费用增加94.67元、次均化验费增加68.82元, 主要是因为2010年本院开展了一些新的检查项目和化验项目;2010年人均住院天数比2009年延长了9天 (见表1) , 主要是个别衰退型病人治疗周期较长引起的, 结果导致2010年次均治疗费、次均床位费、次均护理费均高于2009年。

三、对策及建议

(一) 从保方来讲, 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是医保改革政策顺利进行的制度保证

该院各年次均医疗费用偏高, 自付比例偏大, 其原因一方面是患者的需求不同, 如果有特殊要求, 比如住高档病房、特殊检查等医疗保险不予支付的项目, 经履行签字确认手续后, 由个人负担;另一方面, 是医疗保险方给予医院的定额多年不变, 当住院费用达到一定数额, 医院为了平衡, 必然会加大使用自费药品等的比例。因此, 笔者建议医保管理部门, 适时、适当调整指标定额, 综合各方面因素, 通过政策引导, 比如每两年或每三年调整一次医保定额、采取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办法等, 可以适当缓解自付比例偏大的问题。

(二) 从供方来讲, 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1. 落实医保政策, 规范医保管理。

医保考核指标的完成程度反映国家的医保政策在医院的具体落实情况, 因此, 医院必须重视医保管理, 要适应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转变观念, 在医保管理工作中不断探索经验、宣传政策、强化管理、健全制度, 努力将国家的医保制度与惠民政策贯彻好、落实好。

2. 缩短住院天数, 提供优质服务。

住院费用的构成反映卫生资源消耗的分配情况, 而医疗费用的控制包括价格控制和服务量控制。2009年全市价格调整后本院医疗费用与2008年相比较的结果, 尤其是检查、化验和治疗费用的比例变动, 证实了价格控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而服务量的控制主要由提供服务的医院 (供方) 和接受医疗服务的病人 (需方) 两方面来实现,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是从这两方面同时入手进行的, 这就要求医院在现有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既要加强对医保病人统筹费用的控制, 同时, 也要加强对病人自付费用的控制, 避免提供过量的服务和药物, 事实证明, 缩短无效住院天数是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有效措施。因此, 尽量缩短住院天数, 要尽可能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 努力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

3. 增强费用意识, 完善控制机制。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在保障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情况下, 增强病人的费用意识, 减少不必要的用药、检查和治疗, 从而达到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卫生资源浪费的目的。从本文统计分析来看, 各年次均医疗费用偏高, 主要是次均治疗费用和次均药品费用所占比重较大, 所以目前控制这两项费用是控制医保病人费用上涨的主要突破口;另外2010年该院开展了新的检查和化验项目后, 导致当年次均医疗费用比2009年有所提高, 说明检查费用和化验费用在医保总费用中所占比重也不可忽视, 因此, 有效完善费用控制机制, 对医保病人进行合理的检查、化验、用药和治疗, 才能合理应用医疗保险的统筹基金, 避免浪费, 有效利用有限的资金为更多的需要治疗的参保患者服务。

4. 调整费用结构, 注重细节管理。

从费用结构来看, 各年医保病人的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都是在当年总费用中最高的, 所以控制这两项费用的增长是执行医保政策的关键。笔者认为, 对医保病人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的控制应注重细节管理, 进行环节监控:

首先, 定期检查医保三项目录及药品目录的维护及物价执行和政策落实情况, 确保医保住院病人的用药和治疗均符合国家物价及医保政策要求。

其次, 成立医院专家组, 对出院病案实行“双审制”:一, 实行病例审核, 即由专家审查用药、治疗等是否合理, 药品用量及治疗项目等是否符合病情需要, 是否符合医保政策及制度规定、有无变相违规等;二, 实行费用审核, 即由收费结算人员审查是否有重复收费、分解收费现象, 费用是否错记、漏记、多记以及住院医嘱与有关费用是否匹配等, 以切实、有效地维护医保病人及医院的利益。

第三, 建立预警机制, 重点对总量控制情况、自付比例、药品比例、自费药比例和人均费用等进行监控, 发现超标现象及时“黄牌”警告, 并督促相关科室及时整改。

第四, 在药品使用上, 对超范围用药、超量用药、超指标用药进行审核监控, 杜绝“大处方、人情方”, 指导并保证每个医生都切实做到合法用药、合理用药。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出一个和谐而有序的医保用药环境。

最后, 笔者从今年二月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制定出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了解到, 将于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的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 对医院药品将实行进价金额核算法, 取消药品的进销差价科目, 并将医保病人住院费用中统筹费用的超出定额部分从医疗收入中扣除。期待新的医院财务及会计制度的全面执行, 对于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与医保病人的费用控制以及医院如何从财务角度寻求更好地完成医保考核指标, 均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淑蓉.借鉴管理式医疗突破医疗保险费用控制难点 (J) .中国发展观察, 2007 (5) .

指标因素 篇8

一、薪酬管制的衡量

国内对于薪酬管制程度的度量有两种:一是陈冬华和陈信元等 (2005) 、陈信元和陈冬华等 (2009) 所采用的相对薪酬作为薪酬管制的衡量变量;二是辛清泉和林斌等 (2007) 所采用异常薪酬和薪酬作为薪酬管制的度量方式。我们统计发现与陈冬华和陈信元等 (2005) 研究结果一致,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薪酬在绝对值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国有企业的相对薪酬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因而直接采用薪酬或者异常薪酬作为薪酬管制程度的度量方式似有不妥之处。又因为管制的方法不同, 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就有所不同 (Verret, 2009;Dittmann和Maug等, 2010) 。

将经理人薪酬与国有企业普通员工平均收入关联起来 (相对薪酬) 是我国薪酬管制所采取的主要方式, 因此, 本文借鉴陈冬华和陈信元等 (2005) 、陈信元和陈冬华等 (2009) 的做法, 将总经理薪酬与员工人均薪酬的比值作为薪酬管制程度的度量。该比值越大, 管制程度越弱。研究中采取的计算公式如下:

相对薪酬 (RPAY) =总经理薪酬/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总经理的现金薪酬) / (员工人数-1)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有企业的薪酬管制, 以及验证相对薪酬作为薪酬管制度量变量的合理性, 本文从政府控制、管理层权力等几个角度展开理论分析, 然后再通过实证验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从而给出上面问题的答案。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990和1991年, 我国分别在深圳和上海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大量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公司形式在交易所上市。通常只有较小比例的股份向公众发行。几乎所有这些上市公司首次公开招股 (IPO) 后, 多数所有权最终由政府控制。但是, 政府控制也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机构的金字塔形的所有权结构来实现 (Porta和Lopez De Silanes等, 1999;Xiao Qiong和Guy等, 2008) 。政府的最终控制权允许政府在高层管理人员、投资和劳动力调配等重大问题上有一定程度的权威。这样, 政府可以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干预, 以追求政治或社会目标 (Shleifer和Vishny, 1994;Boycko和Shleifer等, 1996) 。

虽然, 政府保留拥有控制权的股份不可自由转让, 但通过金字塔所有制结构可以有效地实现权力下放。随着金字塔层级的不断增加, 政府对公司的商业决定进行事前或事后干预变得越来越困难。Fan和Wong等 (2007) 认为, 金字塔所有制结构让政府把决策权下放给可信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他们发现上市公司有较长期的目标, 而且更容易受制于市场和法律以及在 (地方) 政府面临较少的财政和失业问题时, 上市公司控制层级更长。沿着La Porta等 (1999) 与Fan和Wong等 (2007) 的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上市公司和最终控制人中间连接层级的数目来测度政府控制的程度, 即中间层数越多, 政府对上市公司控制越弱。政府控制减弱后, 政府对管理层薪酬进行管制的影响力也会削弱, 由此我们提出假设1:

假设1:政府控制减弱, 薪酬管制的效果减弱

薪酬管制的对象是高管的薪酬。事实上, 这种管制无疑是针对高管本身, 因此, 管理者所拥有权力的大小就可能是影响薪酬管制的重要因素之一。通俗地讲管制有可能管住权力弱小的管理者, 而无法管住权力强大的管理者 (王克敏和王志超, 2007;吕长江和赵宇恒, 2008) 。吕长江和郑慧莲等 (2009) 发现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既存在激励效应, 又存在福利效应。股权具有激励型效应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更低的两职合一等情况, 而福利型效应下公司两职合一的概率平均而言大于对照公司 (吕长江和郑慧莲等, 2009) , 这说明管理层权力强大 (两职合一是衡量管理层权力的重要指标) 的企业更容易设计出福利型股权激励契约。权小锋和吴世农等 (2010) 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管的权力越大, 其获取的私有收益越高。这些研究成果充分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权力对薪酬契约的制定产生了显著影响。

本文认为管理层权力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国有企业的高管有动力也有能力为规避管制而努力。陈冬华和陈信元等 (2005) 发现国有企业的相对薪酬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的相对薪酬, 他们认为这是薪酬管制存在的经验证据。由于国有企业薪酬是受到政府管制的, 而非国有企业的薪酬并未受到管制。当管理层面临不同的薪酬制度时, 基于自利的动机, 管理层又该如何选择呢?管理层是否会寻找可能的机会来缓解薪酬管制?当拥有更多控制权时,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对薪酬管制产生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我们认为, 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有动力也有能力为缓解薪酬管制做出努力, 因而我们尝试检验管理层权力对薪酬管制的影响, 以验证上面分析的合理性。由此提出假设2:

假设2:管理层权力越大, 寻租能力越强, 薪酬管制的效果愈弱。

三、研究设计

1. 主要变量。

(1) 管理层权力 (POWER) 。本文借鉴卢锐和魏明海等 (2008) 、吕长江和赵宇恒 (2008) 、纳超洪 (2009) 的研究成果, 选择以下3个变量衡量管理层权力: (1) 总经理任期 (TENURE) 。本文采用手工的方式在清华金融数据库中采集了总经理最初担任该职务时的时间, 然后用搜集到的总经理任期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就得到总经理任期的指标。 (2) 两职合一 (DUAL) 。总经理是否兼任董事长, 当总经理兼任董事长取1, 否则为0。我们并没有考虑这一类样本的两职兼任情况, 如总经理离任, 当年新上任的总经理在任不满一年 (在数据的梳理中发现, 部分总经理兼任副董事长, 我们在后面的数据处理中, 曾将这一类别归为两职合一, 但并未改变文中结论, 因而此处两职合一仅指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更为合理的是应该考虑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在任满一年的样本, 但由于报告中并未给出董事长最初的任职年限, 数据搜集难度大, 故而仅控制了总经理的个人特征) 。 (3) 大股东持股比例 (LSH) 。计算公式为第一大股东持股除以总股本。

(2) 国有企业 (SOE) 。我们采用La Port等人的标准, 将最终控制人控制的持股比例达到20%作为衡量最终控制人属性的标准, 将控制人属性分为国有控制与非国有控制。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最终控制人为大学。我国许多上市公司是由大学控制, 大学虽然属于国有, 但是其运行的机制与其他行政单位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我们将这一部分样本予以剔除。根据上述原则, 本文设置了最终控制人类型 (SOE) 这一变量, 最终控制人属国有的视为国有企业。

(3) 金字塔层级 (LAYER) 。采用最终控制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层级来衡量, 金字塔层级越长, 政府控制愈弱。

2. 模型设计。

在综合上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 借鉴陈信元和陈冬华等 (2009) 一文的模型, 本文用如下模型来检验本文提出的主要假设:

为了使模型更具有说服力, 在模型中控制了包括公司业绩、公司规模等一些可能影响薪酬管制的变量: (1) ROA——公司业绩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 。企业良好的业绩会降低薪酬管制的效果。 (2) SIZE——公司规模。我们采用公司期末主营业务收入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公司的规模。 (3) LEV——财务杠杆。本文用公司的期末资产负债率来衡量。由于国有企业与金融业之间的关系, 财务杠杆可能会给企业提供更多的自由现金流, 从而降低了薪酬管制的效果。 (4) GSH——总经理持股比例。总经理的股东身份会给其带来更强的寻租能力, 弱化薪酬管制的效力。 (5) IDD——独立董事比例。 (6) 在模型中还增加了行业 (IND) 和年度 (YEAR) 作为控制变量以保证模型的解释力度。其中行业虚拟变量以综合类 (M) 为基准设立, 年度以2005年为基准设置。

3. 样本与数据。

本文选取2005~2008年深沪两市非金融类纯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对样本作如下处理: (1) 发生总经理变更的样本公司予以剔除。 (2) 剔除当年IPO样本公司。 (3) 剔除相关变量不全的样本。 (4) 删除ST、PT类样本。 (5) 对所有的连续变量在1%水平上做Winsorize处理。最后实得样本3 502, 其中非国有企业样本1 203, 国有企业样本2 299。本文涉及的主要财务数据来自清华金融数据库, 其中总经理的薪酬、任职年限以及最终控制人的类型均系手工搜集。

四、实证分析结果

1. 相关性分析 (见表1) 。

在相关性分析中, 我们更关注管理者寻租能力 (两职合一、在任时间和大股东持股比例) 与相对薪酬之间的关系。表中数据说明, 管理者层权力确实能够降低薪酬管制的效果, 衡量管理者权力的三个指标均与相对薪酬之间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意味管理层权力越大, 薪酬管制的效果越弱。

注:表格对角线上方是皮尔逊检验, 对角线下方是斯皮尔曼检验结果。*、**、***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和1% (双尾检验) 。

2.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为了检验管理层在面临不同的薪酬机制时, 可能采取的行为, 我们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合在一起回归后, 再分样本进行回归。由于薪酬管制仅存于国有企业中, 因而我们重点分析管理层权力对相对薪酬的影响。以此来判断相对薪酬是否是薪酬管制合理的衡量指标。回归结果见表2, 其中第一列是全样本回归结果, 第二列是非国有企业回归结果, 第三列是国有企业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和1% (双尾检验) 。

经过对其回归数据分析, 可以发现:

国有企业的相对薪酬与非国有企业相比, 仍然存在显著差距, 与我国存在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理论预测是一致的。上述发现, 可以看做是国有企业存在薪酬管制的经验证据 (陈冬华和陈信元等, 2005;陈信元和陈冬华等, 2009) 。回归数据显示, 用以衡量政府控制程度强弱的金字塔层级的相关系数为正, 这一结果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其意味着金字塔层级的增大 (政府控制程度减弱) , 相对薪酬逐渐会变大。上面的回归数据验证了本文假设1。

在全样本与子样本中, 两职合一与相对薪酬之间保持正相关, 但非国有企业相关系数的显著性较弱, 在这一衡量管理层权力的变量上, 并未验证本文的假设。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其余两个衡量管理层权力变量的回归结果。在全样本中, 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相对薪酬负相关, 且通过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但在分样本检验的数据中, 非国有企业的样本大股东持股比例虽然对相对薪酬产生负向影响, 但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上面的数据说明, 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相对薪酬显著负相关, 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 管理者寻租能力越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因此相对薪酬越低。换言之, 当缺乏有效的大股东制衡时, 管理者寻租能力较强,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有动机也有能力扩大相对薪酬降低薪酬管制的效果, 验证了本文的假设2。

我们再来分析总经理长期在位对相对薪酬的影响。全样本中, 总经理的任期与相对薪酬正相关, 且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与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回归结果类似, 总经理的任期对相对薪酬的影响在两个分样本中的回归结果是有显著差异的。非国有企业的总经理的任期与相对薪酬之间负相关, 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国有企业的总经理的任期与相对薪酬正相关, 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与大股东持股比例一致的结论。相比非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权力大的管理层有动力也有能力扩大相对薪酬, 降低了薪酬管制的效果。上面的分析意味着假设2基本得到证实。

其他对相对薪酬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公司规模和公司业绩, 这两个变量在所有的样本回归中, 均对相对薪酬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说明当企业规模大时, 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之间的相对薪酬差距较大, 这也意味着当企业变大对管理者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时, 企业必须支付给高水平的管理者更高的工资, 从而导致相对薪酬变大, 薪酬管制的效果降低。企业业绩的提升, 能够有利于管理者从业绩提升中获得更多的益处。

3. 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上文的结论, 我们将企业的业绩采用净资产收益率 (ROE) 来衡量、企业的规模采用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来衡量, 重新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回归, 其结果并没有改变本文的结论。

五、研究结论

国有企业的相对薪酬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 这说明国有企业的相对薪酬确实受到管制。本文研究发现, 政府控制与管理层权力和相对薪酬之间的关系符合理论的预期, 这证明相对薪酬可以作为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合理性。同时, 本文的研究发现影响相对薪酬的因素很多, 因此在薪酬管制的研究中, 如果采用相对薪酬作为衡量变量, 可以借鉴辛清泉和林斌等 (2007) 、Gu和Wang等 (2010) 的做法, 采用异常薪酬的方式来衡量, 以控制相关因素对薪酬管制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政府控制和管理层权力两个角度, 研究相对薪酬作为薪酬管制的衡量变量的合理性, 并对影响相对薪酬的因素进行分析, 为将来研究薪酬管制在选择变量时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薪酬管制,政府控制,管理层权力

参考文献

[1].Gu Z., Wang K et al..Government Control andExecutive Compensation:Evidence from China.Working Paper, 2010

[2].Porta R.L., Lopez De Silanes F..Corporate Ownershiparound the World.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9;54

[3].陈冬华等.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经济研究, 2005;2

[4].陈信元等.地区差异、薪酬管制与高管腐败.管理世界, 2009;11

[5].吕长江, 赵宇恒.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效应研究——基于管理者权力的解释.管理世界, 2008;11

[6].王克敏, 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 2007;7

指标因素 篇9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越。在我国的高速公路中, 沥青路面占有很大一部分, 沥青路面具有很好的平整性, 行车中舒适性能很好, 但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中,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沥青路面病害严重, 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车辙损坏,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 也制约了我国公路建设的前进。因此, 为保证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和行车安全, 研究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车辙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1 有效掌握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与质量。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与质量对获得理想平整度路面产生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要严格剔除一系列不利的因素, 确保理想的道路建设效果。如果在混合料中发现直径比较大的石块, 应该将其立即筛选出来, 因为较大的直径会直接干扰集料的良好级配, 同时产生离析现象, 影响沥青道路的压实度。所以, 在施工过程中要选择大小适宜的集料, 有效把握集料中细长扁平颗粒所占的份额及压碎数值, 给摊铺机作业提供有利支持及保障, 实现提升沥青路面平整度和稳定性的根本目标。

1.2 严格按照各项技术要求开展施工作业。

具有差异性的道路基层在施工过程中, 应该严格按照满足自身实际情况的技术规范来开展工作。严格挑选使用的原材料类型, 确保其质量到符合准要求, 各种类型的混合料在颗粒组成范围、石料的压碎值、含泥量、含水量等方面都必须满足技术规范指标。在摊铺各种材料的时候, 应依据试验数据及材料明确松铺系数, 从而实现虚铺厚度的有效控制。切实按照沥青道路平整度及压实度的标准要求进行碾压, 没有铺设上层的区域不允许车辆通过。

1.3 空隙率。

空隙率就是沥青路面的混合料的空隙大小不仅要适合沥青路面的强度及耐久性, 还要考虑到温度高时混合料内部的膨胀率, 膨胀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空隙率的控制情况, 如果空隙率超过规定的指标路面就会因为高温膨胀引起泛油及变形, 从而形成车辙。

1.4 沥青面层的厚度。

要想把车辙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沥青面层的厚度多少为宜, 这是业界一直很难下定论的一个问题, 但无可否认的一点是面层的厚度确是影响车辙的重要因素。

1.5 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对沥青路面高温性能的影响可以归结为荷载、轮胎气压、行车速度、车流渠化等。通常轮胎气压是适应车辆荷载的, 荷载越大则轮胎气压越高。荷载作用时间越长, 相同交通量所引起的路面变形越大。

1.6 温度。

温度直接影响着沥青的性能, 在高温条件下, 如果沥青路面再重到重压, 很容易发生车辆损害, 高温是车辙损害发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 车辙控制指标和标准分析

2.1 路基顶面容许竖向压应变指标与容许车辙。各国根据本国的气候、交通等具体条件, 提出了各自的容许车辙标准, 如表1所示。

2.2 稳定度和流值。

稳定度是针对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而言, 稳定性高的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就强, 所以出现车辙的可能性也小。流值是针对混合料的可延展性来讲的, 稳定度与流值的比值也可作为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一个控制指标, 这个指标称为马歇尔模数。从防止路面产生车辙考虑, 马歇尔模数宜取较大值。我国对稳定度和流值的标准如表2所示。

2.3 蠕变。

粘弹性是沥青混合料的特性, 也是形成车辙的直接原因, 正常温度下沥青的粘弹性表现得还不是很明显, 但在炎热的夏季粘弹性Á就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路面车辙及永久变形直接发生。近年来采取蠕变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指导设计, 有效的控制了混合料的稳定性。

2.4 动稳定度和相对变形指标。

这两个指标都反映了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的抗变形能力, 但侧重点不同。我国《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052-2000) 中, 动稳定度的含义是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每产生1mm变形时, 所承受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计算公式如下:

DS-动稳定度, 次/mm;d1-荷载轮作用时间t1 (一般为45min) 时的永久形变, mm;d2-荷载轮作用时间t2 (一般为60min) 时的永久形变, mm;C-试件尺寸系数。室内制的300mm×300mm×50mm的试件为

1.0, 路面切割的宽150mm的试件为0.8。

相对变形率指标是法国和美国最早提出的, 其意义为在规定作用次数、时间下所产生的变形与试件总厚度的比值。这个次数根据实际交通荷载和沥青混合料使用要求不同而不同。

公式 (2) 式中:δ-试件相对变形;△l-试件产生的总形变, mm;L-试件厚度, mm。

可以看出尽管相对变形和动稳定度指标都测量了荷载作用下试件的变形, 但相对变形更直接反映了荷载作用下试件的变形情况 (即车辙深度) , 而动稳定度仅是一个间接的评价指标。这两个指标都反映了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的抗变形能力, 但侧重点不同, 结果也有些不同。图1所示为动稳定度相同的两根形变曲线, 可以明显地看出其车辙深度不同, 二者不吻合。

3 结语

车辙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集料的级配和形状纹理、沥青品种和用量、空隙率、沥青路面厚度、交通条件、温度等。目前, 车辙控制指标主要有路基顶面容许竖向压应变、稳定度和流值、蠕变、动稳定度和相对变形, 各控制指标均存在不足, 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

[1]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2]张登良.沥青路面工程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4201-202.

[3]朱永灵.沥青路面的车辙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 1988.

[4]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5]沈金安, 李福晋, 陈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分析与防治对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12191-192, 197-198.

[6]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指标因素 篇10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代谢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血管内皮功能/肱动脉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60-02

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内皮功能是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舒缩功能指标之一,笔者观察了3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的肱动脉血管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并与未合并MS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纳入标准:(1)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所规定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3次非同日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2)在辽宁昌图地区居住5年以上。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脑卒中患者。(3)心脏超声图像探测不满意者。(4)服用各种影响心功能药物患者。本研究选取辽宁省昌图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男41例,女33例,年龄45~79岁,平均(58.23±16.39)岁。

1.2 方法

1.2.1 MS诊断标准 选择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MS的诊断建议为本研究MS诊断标准。

1.2.2 肱动脉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测定方法肱动脉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测定使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E33心血管专用彩超诊断系统,探头频率7.0 MHz,探测深度4 cm,受试者仰卧位,右上肢外展15°,掌心向上,探头位置肘上2~3 cm处,同步记录心电图。受试者分别接受测量休息时肱动脉内径基础值(D0),再进行反应性充血试验:将血压计袖带置于上臂远端,加压到300 mm Hg,持续4 min后放气,60~90 s后内测肱动脉内径(D1),休息10 min,待前壁血流恢复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3.5~4 min再次测定肱动脉的内径(D2)。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分别代表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NID),以肱动脉内径基础值的百分数表示[即△%=(D1或D2-D0)/D0×100%]。入选对象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测定检测时间均在开始治疗前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肱动脉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用()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MS患者39例(52.70%,合并MS组),35例高血压患者未合并MS(47.30%,对照组)。两组患者肱动脉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常合并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较常见的有肥胖、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因此也被称为代谢性高血压,1999年WHO组织将上述危险因素聚集现象命名为MS,其中也包括高血压病。MS加重了与血压有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扩大了血管内皮功能及其它靶器官损害。一般认为,人体血管内皮系统具有多种重要生理角色:(1)调控血管壁通透性,管理生物活性分子及营养物质流动。(2)调控血管壁内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作用。(3)调节血流、血管壁张力、血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4)调控炎性反应及血管源性反应。目前国内涉及高血压或其有无合并MS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专项研究较少。笔者连续选择新近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他们进行肱动脉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检测,并按有无合并 MS进行分组。观察结果显示,合并MS组的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毋淑珍等[1-4]同类观察结论接近,提示合并MS会加重原发性高血压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其机制可能为,在高血压作用下,动脉血管受到剪切力增加,引发血管内皮受损,同时合并各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后,致使血管舒缩活性物质比例失调,血管内皮受损加重。

综上所述,高血压病患者常常存在着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代谢因素可在高血压病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上述各项指标异常进展[5]。因此,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中除了控制血压之外,还应该制定全面干预代谢异常计划。

[参考文献]

[1] 毋淑珍,范萍,吴俊荣,等.代谢综合征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7):521-524.

[2] 王红卫,杨潮武,李行勇,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加重血管内皮功能损害[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8):742-744.

[3] 赵勇军,霍猛,张刚.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检测[J].河北医药,2006,28(8):736-738

[4] 张曹进,陈富荣.代谢综合征与内皮功能障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5,11(1):58-60.

[5] 陈慧琳,王连平,虞秉刚.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7):44-45.

(收稿日期:2012-02-08)

指标因素 篇11

1. 临床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研究资料

将本院在2013年5月一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74例当作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74例病人中男女比例为40:34,病人的年纪在25岁一45岁,其平均年纪约(35±3.48)岁;20例病人出现有肝硬化症状,24例有肝性脑病,30例属于肝肾综合征;在所有病人中,21例表现有腹腔积液,25例属于继发感染,28例有消化道出血症状。全部病人都采用清蛋白或血浆、甘草酸制剂、对症处理及营养支持进行治疗,有的病人使用前列腺素E或促肝细胞生长素,HBVDNA载量较高的病人采用拉米夫定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1.2 方法

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对于乙型及丙型的肝炎病毒学检测应以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酶标仪及雅培3代试剂进行操作,而丁型、甲型的肝炎病毒病人标志物检测的试剂采用北京贝尔生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提供的。HBVDNA的定量应通过PE7300荧光定量中的PCR分析仪来进行;采用德国的AD-VIA—12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病人血常规进行检测[2,3]。

1.3 判断预后的标准

根据出院时病人的转归情况分为好转、无好转,对于出院时无法对其预后进行判断的病人,应对其进行相应的随访,直到病人预后转归为止。判断病人是否属于好转的标准是:病人腹胀、乏力及食欲不振的症状显著好转;总胆红素小于85ymol/L、总红胆素与基线化验的结果相比降低50%以上;且PTA大于40%,具有Lc基础的病人PTA大于30%且与基线的化验结果比较上升10%以上。与上面几项标准相符的病人判断属于好转,反之则没有好转。其中基线化验是病人入院时第一次化验的结果、病情转重进行确诊后属于慢性的重型肝炎检验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参照本研究及文献数据的具体特点,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对所对病人预后有影响的因素进行进行研究,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直至将有意义的所有单因素筛选出来。多因素的分析则采用Logistic回归。

2 结果

2.1 单因素

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预后有影响的单因素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超过1.2、PTA低于20%、白蛋白低于30gL、总胆红素大于等于513μmol/L、CHE小于4000U/L、CHO小于1.6mmol/L、HBV DNA水平比较高、PLT小于50×109/L、较高HBV DNA水平,以上的这几项都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单因素。

2.2 多因素

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之后发现,检验指标中有五项是影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其分别是:白蛋白小于30gL、CHO低于1.6mmol/L、较高水平的HBV DNA、PTA小于20%、PLT低于50×109/L。

3 讨论

在一些相关的报道中显示,慢性的重型乙型肝炎病人中,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比较多,而这所有的影响因子中,CHE、ALB、PTA、CHO的降低会使肝细胞的合成功能遭受到严重的损害,且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总胆红素上说明肝细胞同样会遭到严重破坏,上面的这几项指标均对病人的预后有较大影响。因此,临床中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进而才可以采用适合的方法对病人实施治疗,使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相应的提升,进而帮助病人战胜疾病,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4,5]。

参考文献

[1]肖基海.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13,45(4):384-385.

[2]高世成,艾罗燕,马秀英.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11,43(1):617-618.

[3]丁剑波,郝新洁,李秀惠.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2,62(21):563-565.

[4]秦景桃,陆建春,史建国.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J].医学综述,2013,83(42)1654-656.

上一篇:“知新”策略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