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职能

2024-09-30

信息职能(精选12篇)

信息职能 篇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担负着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和输送实用型技术性人才的重任。但是, 从近些年来的高职人才就业市场情况分析,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 关系着高校的招生, 关系着高校教学质量的优劣, 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高职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发挥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大学生做好就业信息的开发服务工作, 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

1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点剖析

1.1 客观因素

高职教育发展比较缓慢, 从专业的设置、教材的更新、师资的培训到对学生的培养模式, 远远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1.2 主观因素

(1) 职业能力不足。高职高专大学生都有学习职业知识的观念, 但掌握职业技能的观念还不够强, 致使有些毕业生理论基础不扎实, 专业知识不系统, 知识结构不健全, 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等方面。这就使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发生了矛盾。

(2) 择业能力不高。第一, 自我的综合评价不客观, 通常择业期望太高;第二, 缺乏自我推销意识。很多高职毕业生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第三, 就业信息获得能力差, 不能通过客观、科学的途径获取职业信息, 筛选职业目标。

2 高职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现状

近几年高职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从自身的定位、服务意识、服务措施等方面逐步显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但是图书馆藏书体系的建设和情报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借阅、咨询等各项服务工作仍然只是围绕教学科研来进行的, 而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就业有重大影响的就业信息则没有纳入图书馆的正常工作程序中去。实际上许多高校的领导层都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足够的重视, 但对图书馆就这部分领域的开发却少有关注, 许多高职图书馆几乎没有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进行沟通与合作, 在就业信息服务这一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 毕业生就业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今后的招生, 没有了生源的学校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所以说, 从目前和长远的角度看, 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是教育的一种延伸和扩展, 是适应当前和以后发展形势的必修课。

3 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措施

3.1 设立就业信息服务部门

(1) 设立就业资料阅览室。

图书馆投入人力搜集、整理、加工相关的就业信息资源, 使之具体化、专题化, 设立就业资料阅览室, 让毕业生查阅起来更方便, 更加迅速得获得有用的信息。优化馆藏建设, 购进一些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就业指导书籍, 包括个人发展辅导、名人传记、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经济分析与行业法规、就业心理辅导、求职技巧等;订阅一些就业指导及提供就业信息的报纸杂志, 包括就业政策, 就业形势, 社会人才需求趋势等, 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求职指南和及时的招聘信息,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需求以及一些成功的求职经验。

(2) 成立就业信息咨询中心。

高职图书馆应该设立咨询馆员。在开展就业信息咨询之前, 对专职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使从事就业信息咨询的人员在具有图书馆员所具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外, 还具有广博的知识, 具有就业信息市场开拓能力和社交能力, 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并加强与学校院 (系) 、人才市场、政府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的联系和合作,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咨询与指导。

(3) 搭建就业信息平台。

为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高职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先进的网络优势, 与就业指导部门联合搭建就业信息平台。让人专门负责编辑招聘信息、就业资讯等, 并把近年来毕业生签约率、就业率、签约薪酬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组织分析, 发布到学院专门的就业信息网页上, 供毕业生自由查阅;同时毕业生也可以发布求职信息, 供用人单位参考。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桥牵线, 从而避免“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 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尴尬局面。

3.2 利用场馆资源优势, 与学院就业指导部门密切合作

高职图书馆现在大多都具有宽敞的馆舍, 设有的独立的学术报告厅, 图书馆应该有效地利用这些场馆资源配合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定期聘请专家举办各类讲座, 使学生在如何规划和设计自己的人生, 如何平衡专业学习和个人爱好, 如何提高个人素质、如何适应就业环境等方面有明确的思路。邀请用人单位与学生开展交流、座谈等互动活动, 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规则、社会需要、职业发展前景,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就业技能的准备。还可以邀请本校毕业生介绍他们择业、就业、创业的经历, 经验教训等, 扭转大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信息求教无门、求学无路的局面, 帮助他们缩短择业时间, 提高就业成功率。

3.3 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 向学院教学部门提供最新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信息

一般来说, 大部分高职图书馆都有一支由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组成的信息研究与利用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的梯形队伍。特别宝贵的是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图书馆组织人员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 信息分析, 确定市场急需哪方面的人才, 企业对专业人才都有哪些技能需求和能力要求, 研究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等。依据这些信息, 建议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 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加强学科建设和重点专业建设, 及时修改教学大纲, 修订完善教学计划,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增加实训课程课时, 改革教学效果考核方案, 提高教师讲课效果和授课水平。通过改革, 使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符合市场的专业需求, 学生具备的能力适应企业的要求, 仅有如此, 毕业生的就业率才会大大提高。

总之,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 应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配合本校的就业指导部门, 共同努力缩小企业、社会和高职教育之间的距离, 提供就业信息, 搭建就业桥梁, 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摘要:高职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的开发服务工作。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点及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的现状, 提出了几项高职图书馆开展就业信息服务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就业信息,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秦佳楠.高职图书馆参与就业指导的探讨[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

[2]周萍.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25) .

[3]沈秀蒲.高校图书馆要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8 (8) .

[4]黄宇.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10 (1) .

信息职能 篇2

1.负责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

1.1 负责公司信息管理体系工作计划与上工作总结的制(修)订。1.2 负责公司信息管理制度和相关考核标准的制(修)订,并组织实施与考核。1.3 负责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设计(硬件、软件、程序开发规划等)。2.2 负责公司信息化项目的立项审批和预算审核。2.3 负责公司信息化项目的招标、实施和验收。2.负责软件开发管理 2.1 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开发。2.2 负责公司信息系统整体框架的搭建。2.3 负责公司各单位内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2.4 负责公司自主开发系统知识产权的管理。2.5 负责公司架构信息平台及OA系统的开发与实施。3.负责信息系统维护管理 3.1 负责公司广域网的建设与维护。

3.2 负责公司网络安全、数据日常备份、灾备。

3.3 负责公司各单位PC机、服务器及软件的选型、登记、归档。3.4 负责公司及各单位邮箱、视频会议,外部网站的建设。3.5 负责公司架构信息及OA系统的开发与实施。3.6 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实施。4.负责本部门内部工作管理

1.1 负责本部门各类管理、技术规范、制度的建立、完善,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1.2 负责本部门的队伍建设,后备干部培养,对专业人才的配置、任免提供专业意见。1.3 负责本部门设备、工具的维护管理和办公区的环境卫生管理。1.4 负责本部门各类安全、技术的培训与演练管理。

1.5 负责本部门、月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费用预算和费用分析的的制(修)订。

信息职能 篇3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情报信息职能;途径

作者简介:张梦慈(1983-),女,湖南怀化人,助教,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大学图书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学与科学水平不断提升。图书馆为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情报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核心价值与功能的一种体现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情报信息职能,研究这方面已经成为该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图书馆情报信息职能

(一)信息检索教育职能

文献检索是利用文献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文献信息得以充分利用的首要条件。所谓的文件检索,也就是指通过相关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以合理的途径在海量文献中寻出需要的文献。所以,情报检索教育是大学图书馆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便广大学生掌握合理的检索方式与途径,充分利用文献资料。比如说,图书馆可以通过目录辅导法、工具书介绍法、讲座、文献检索课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情报检索教育,提升图书馆读者的文献检索能力。由此可见,情报信息教育的开展也是为了让广大学生深化情报意识、提升检索知识,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情报信息。而且情报基础知识教育的广泛实施,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组织能力,还能有利于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的科研研究能力。此外,更可以增强学生在现代社会信息市场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将情报信息教育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给广大学生科普文献检索知识,另一方面是科普情报信息知识。对于大学生而言,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掌握情报信息知识,不仅有利于学习还有利于工作。而作为传递情报信息存在的大学图书馆,使情报信息职能充分发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高校师生能够更好利用社会现有文化科学知识与最新知识。

(二)情报信息职能的挖掘利用

大学图书馆收集了各类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若是不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仅让其发挥借阅功能,是难以使情报信息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所以要对图书馆海量的文献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才可以激发情报信息职能的发挥。情报实际上主要来自文献资料,也是情报的原始资料。只有在情报原始资料中加工提取的知识,才具备情报的基本特征。因此,开发利用情报资源是情报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大学图书馆对于文献资源的开发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主要围绕教学内容与科研课题进行开发工作。

二、大学图书馆信息情报职能有效实现的途径

(一)创设情报信息服务结构体系

高校图书馆为了增强情报信息服务效益,完成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与价值,创建情报信息服务结构体系是其重要实现途径。现阶段,创建此方面的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修补传统信息或调动工作人员,而是在原本基础上有了更靠近信息化、专业化道路。比如说把图书馆从里到外、软件与硬件设施完全与信息轨道接洽,将工作模式建立在信息与知识的基础上,在信息服务引导下创设起完善的情报信息服务开放体系,使得职能化、信息化等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时代的到来,更是对以借阅为主的传统服务模式造成了深度冲击,现代化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基础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与情报知识等。因此,情报信息服务结构体系的创建,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学图书馆信息情报职能。

(二)强化图书馆情报信息中心的检索功能

信息检索功能作为给学习、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特定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图书馆较为重要的基本功能。知识经济型社会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新旧信息资源的更换周期在不断缩减,各种先进技术应用周期也在逐渐变短,知识信息开始越来越多元化与分散化。对各类庞杂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提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大学图书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不断提高对情报信息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强化信息检索功能。比如说,大学图书馆可以通过对信息检索进行总结反思,积累丰富的经验,以此选出一种最为高效、低成本、快捷的情报信息检索方式,使得检索功能得以强化。此外,还可以通过培训方式强化广大师生与科研人员的信息意识,增强其检索能力,引导其掌握科学的检索方式与技巧。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严谨地组织图书馆情报信息检索课程教育。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此教育过程中汲取到受益一生的读书方法与检索文献信息技巧。

结束语:

现阶段大学图书馆的情报信息职能想要充分发挥,不仅需要创设起符合时代发展背景与自身图书馆实际情况的情报信息服务结构体系,还需要加强大学图书馆情报中心的信息检索功能。并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扩大情报信息服务范围,全面提升情报信息的服务质量。才能最大限度促进大学图书馆充分发挥情报信息职能,为高校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利用社会现有文化科学知识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曲方,朱天博,宋香云.论大学图书馆的情报信息职能[J].兰台世界,2011,02:76-77.

加强图书馆的情报信息职能 篇4

一、充分认识强化图书馆情报信息职能的重要性

情报信息职能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现代社会通讯技术发达、信息生产量大、内容庞杂, 情报信息资料在激烈的竞争中意味着机遇和发展, 谁最先获得了有价值的情报信息, 谁就会在竞争中占领优势、掌握主动权。因此, 图书馆不仅要保存图书馆情报资料, 还要加强情报信息服务, 发挥情报信息职能。首先, 情报信息需求的全方位化和综合化。读者 (用户) 对情报信息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书目信息, 已扩展到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知识信息。这就要求现代图书馆能够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保障, 开展综合性情报信息导航服务业务。其次, 情报信息需求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读者 (用户) 的情报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的提高, 使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手工操作服务, 而是希望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能通过网络来完成。其三, 情报信息需求的层次化和微观化。面对众多的情报信息资源, 读者 (用户) 需求的仅是自己感兴趣的一部分, 情报信息趋向微观化。同时, 不同的读者 (用户) 群体的利用需求, 也使得情报信息需求显现出层次化的特点。其四, 情报信息需求的集成化和高效化。读者 (用户) 的情报信息不再满足于一般性基础服务, 而是要求对情报信息进行更高层次地开发, 将各个信息的单元集中起来加以利用, 对情报信息的时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切实执行图书馆情报信息导航服务的开发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读者 (用户) 接受服务, 利用情报信息资源来指导客观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信息导航员为读者提供的信息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身属性, 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情报信息有价值的知识点及情报信息资源的原貌, 不做人为修改、添加, 保持情报信息资源的原始客观。

2. 持续性原则。

情报信息导航服务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 需要一个漫长、持久的过程。在知识经济社会, 读者 (用户) 信息导航服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相结合以及局部和全部相结合, 创新服务模式, 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 协调性原则。

创新是系统内之间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包括观念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人员素质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等, 各要素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要想让传统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形式、信息导航服务形式和服务对象等方面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就要充分协调好各个环节和要素的关系, 发挥系统功能的优势。此外, 在积极发展网络信息导航服务的同时, 还要兼顾传统信息导航服务的拓展。

4. 适用性原则。

图书馆加强情报信息职能, 应符合以读者 (用户) 为出发点的要求, 根据读者 (用户) 的知识结构、认识规律、思维能力、适用习惯等来创新服务, 一切围绕着解决读者 (用户) 的实际问题来开展。

5. 特色性原则。

图书馆信息服务要有特色, 应针对个性化的信息读者 (用户) , 创新出有特色的信息导航服务。在信息内容的加工和处理上, 应尽可能地贴近和适应个性化读者 (用户) 的知识结构、智力储备和利用信息的环境, 针对读者 (用户) 所要解决的问题, 提供参考答案。

三、强化图书馆员的情报信息意识

情报信息意识是指情报信息这个客体在人们头脑中的集中反映, 是人们对情报信息的一种价值取向, 虽然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但对情报信息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 导致我国情报信息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社会情报信息意识薄弱。因此, 要发挥图书馆的情报优势, 关键在于从整体上强化图书馆员的情报信息意识, 提高图书馆员的情报素养。

1. 信息产品意识———把文献资料视为一种具有文

化价值、经济价值, 可以进入流通领域的情报信息产品;充分认识到情报信息事业不仅是一种文化事业, 还是一种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独特作用的知识产业。

2. 信息开发意识———衡量一个图书馆的价值标

准, 不是看其馆藏资源的数量, 而是提供信息服务的质量, 即对情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重于对情报信息资源的收藏保管。

3. 社会化意识———大图书馆情报信息意识。

现代图书馆的根本出路在于图书馆信息工作的社会化, 这也是现代图书馆的特征之一, 主要包括情报信息工作的网络化、协作协调、资源共享、面向社会服务等。

4. 读者 (用户) 第一的意识———读者 (用户) 对图书

馆信息的要求, 是推动图书馆信息工作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主要表现为读者 (用户) 本位意识、主动服务意识以及与读者 (用户) 使用意识。缺乏读者 (用户) 第一的意识, 实质上就是缺乏情报信息意识。

参考文献

[1].苏那嘎.图书馆的管理.北京:远方出版社, 2007.4

[2].苏新宁.提升图书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4

市场推广主管的职能信息 篇5

2. 负责线上以及线下推广渠道的建设、维护、投放、评估以及推广物料的设计和制作;

3. 负责市场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

4. 负责竞争对手调研、分析;

5. 负责公司品牌VI和品牌定位的组织实施;

6. 负责网络舆论的建设、监督、维护和公关危机处置,将发现或收集到的客户评价及时反馈给团队;

信息职能 篇6

摘 要: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向高级阶段推进,共享知识的异质性增强。文章阐述了信息化水平提高增强知识异质性的机理,并结合珠三角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施人员的问卷调查与三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的案例,说明信息化主管职能设置应根据技术层面、技术综合层面和知识层面的整合情况进行。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异质性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主管职能 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 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09)03004405

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组织绩效,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相当多的文献证明了ERP实施对绩效提升的正向作用,例如,Davenport),Akkermans,王立彦等。[1-3]然而中国目前ERP实施效率却较低,分析其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限制: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教育和培训、业务流程重组、项目管理、数据精确度和完整性、供应商的支持、软硬件的适应性、用户特征、公司范围内的支持、以及用户参与等。[4-6]

信息属于知识的范畴,因此,信息化成为实现知识有效管理的途径之一。在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知识管理者职能、能力等问题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共享知识的异质性增强,要求知识管理者的职能也随之改变。由此,信息化进程中主管人员的角色、定位应该成为分析关键。然而,目前的文献并没有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考察信息主管职能与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使得组织治理结构与企业信息化关联关系的研究存在空缺,这是引起信息化建设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在珠江三角洲IT企业ERP实施人员的问卷调查基础之上,结合广州五羊摩托有限公司、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隆鑫摩托三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的案例,阐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知识异质性与信息化主管职能设置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知识管理政策提供借鉴。

一、 信息化与信息化主管的角色:来自珠江三角洲ERP实施人员的问卷

纵观目前的研究成果,鲜见有从信息化主管的角度阐述其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为了说明其重要性,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对象为参加信息产业部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广东省管理中心在2008年1月至8月主办的“IT项目管理”和“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培训班的学员。学员来自于珠江三角洲各类型IT企业,共发放问卷610份,回收531份,从中筛选出曾从事ERP实施及相关工作的调查对象的问卷369份进行分析。表1和表2为样本基本情况。

从样本构成看,直接参与ERP技术开发与实施以及技术主管人员占64.93%,并且70.59%以上的人员从业经验在5年以上,因此问卷具有代表性。首先我们关注信息化负责人对于信息化成功的影响,统计结果见图1至图4。

图1 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前提条件

图2 ERP实施失败的主要原因

图3 企业ERP实施负责人

图4 CIO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张喆将ERP实施的成功归纳为高层管理者支持、业务流程重组、教育与培训、合适的ERP软件等方面。[6]据此,我们通过一定的修正进行问卷调查。图1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条件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明确的信息化负责人”占57.35%,成为“运作流程规范”和“有明确的信息化需求”之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作为信息化的缩影,图2是对ERP实施失败主要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缺乏合适的负责人”占33.33%,处于“员工工作模式与ERP流程之间的冲突难以解决”(68.12%)、“公司运作不规范”(53.62%)和“对员工培训不足”(34.78%)之后,而后三者均源于流程重组问题。目前的文献对此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这说明信息化负责人的缺位是目前文献共识之外的又一关键因素。进一步将信息化建设负责人具体化,根据图3的统计,目前ERP实施的负责人主要为首席信息官(CIO),占47.83%,于是我们调查业界人士对于信息化建设中CIO的影响的评价,结果见图4。结果说明,认为CIO对企业影响很大或起决定性作用的占86.96%,只有13.04%的调查对象认为CIO只有一定的影响。

总结以上的问卷调查结果,信息化建设的负责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文献忽略了对于信息化主管能力要求的研究。有鉴于此,下一部分我们将阐述在信息化建设不断向高级阶段推进条件下,信息化主管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二、 信息化的推进、知识异质性与信息化主管的职能设置

(一)信息化进程中的主管职能变迁

企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单部门信息化到跨部门协同,再到基于Internet的商务协同等不同阶段。随着信息化建设阶段性的推进,主管人员的主要活动空间发生改变。如图5,在信息化的低级阶段,主管人员主要从事单部门内的控制工作,此时知识的同质性较强,主要以信息系统开发、操作、维护为主的计算机技术,如空间A。随着信息化阶段的推进,多部门协同运作的比重增加,管理者活动空间由A转变B空间,此时的活动空间覆盖了组织内部的其他职能部门,知识异质性增强。随着Internet下商务协同的发展,管理者活动空间进一步拓展到包含外部供应链的空间C,知识结构从单纯的信息技术拓展到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业务流程重组(BPR)等广泛知识领域,由此,信息化主管人员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需求逐步提高。

如图6,随着信息化从单部门对手工操作的替代到组织内部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再到基于Internet的商务协同,信息化处理的知识从单部门内部专业性强的专门知识扩展到跨领域的综合知识,包括技术、经验、人际关系等,知识异质性不断增强。在这样的信息化路径下,信息化主管的职务设定和能力需求也必将随之转变,例如,从一般的技术主管,如首席技术官(CTO),发展到信息主管(CIO),再到知识主管,如首席知识官(CKO)等高级知识管理者,知识高管的知识架构从单纯的专业技术发展到跨领域的综合知识。由于信息化主管所需要的知识表现为更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异质性,因此信息主管的能力是否符合这一趋势,将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图5 信息化主管活动空间的转移

图6 知识需求、信息化与知识管理者职能的演变

(二)案例:三家摩托车生产企业信息化主管职能状况

在上部分我们阐述了信息化进程中主管职能的变迁,在本部分,我们通过五羊摩托、五羊-本田和隆鑫摩托三家摩托车制造业的案例对比描述这一进程。

广州五羊摩托有限公司①(以下简称“五羊摩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经历了单部门信息化到跨部门协同的转变。早期的信息化在财务部门和产品研发部门展开,这时对信息化管理者的要求重点是强调其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往往“技”而优则“管”,企业计算机技术水平最高的员工自然成为信息化主管。在该阶段,信息化主管的跨领域综合知识不足以直接影响到该企业信息化的进程。随着信息化跨入部门协同阶段,部门主管职能设置的转变进入企业变革视野。

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②(以下简称“五羊-本田”) 自二十世纪90年代初起,先后实施了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和企业资源计划(ERP),信息化关注点逐步转向销售、供应等工作,信息化与业务部门的工作紧密相连。在企业具有内跨部门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成为信息化最高管理者的重点人选。他们对财务与供应、销售与研发、销售与财务等等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和联系具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具有对本企业日常运作和管理的隐性知识。为使信息化管理工作更加有效,五羊-本田开始设置信息中心主任(职能类似CIO)。随着ERP模式的不断深化,五羊-本田与全国各地的供应商、销售公司陆续实现了对接,基于Internet的商务协同逐步建立,CIO的职位设置也由此诞生,到成熟,再到转变。在围绕全国各地销售分公司、专营公司管理、4S店的售后服务维修技能培训所进行的探讨中,已经显现出知识共享和转移的特点。例如,可能通过使用视频、案例推理系统、在线咨询、知识地图等工具对摩托车维修保养知识进行管理,这一工作的展开直接涉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的整合。此时,具有CKO特点的职位呼之欲出。

最近,位于国内摩托车业领先的隆鑫摩托③对产品研发制定了一定的技术规范,将供应商们的知识进行了撮合,在一定的规范下,让他们设计零部件,在确保零件相互匹配的同时,降低了研发成本,增加了企业外部知识的基于Internet的商务协同。这种信息管理模式不仅关注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而且实现了对组织外部知识管理,有效地堵住了企业的知识缺口。在面向整条供应链知识整合的需求面前,高级知识管理者CKO的设立,将反过来推动信息化向商务协同阶段推进。

从上述具有代表性企业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主管职能变迁路径,如图7。

图7 三家摩托车生产企业信息化主管职能对比

(三) 信息化主管职能设置

上述三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的案例为信息化条件下主管职能设置提供了思路。然而,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主管人员的职能设置比较混乱,由图3可知,除了CIO和CTO以外,还有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营运官(CO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行政官(CAO)等,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信息化主管的知识需求也囊括了战略、财务、运作、行政等各个方面,印证了综合性知识需求的趋势。为此,应为该职位进行合理的职能设置。据此,我们就业界对信息化负责人职责的理解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图8。

图8 对企业信息化负责人的职责重要性的评分

图8为对企业信息化负责人的职责重要性的评分统计,满分为5分。问卷结构表明,目前企业信息化负责人最重要的职能为负责企业信息战略规划(4.09分),而重要性最低的为“知识管理”(3.02)分。但总体而言,各个职能重要性程度比较平均,说明对于信息化负责人的知识需求的综合性、异质性均较强。我们将以上职能划分为技术、技术综合和知识三个层面,技术层面包括信息部门员工招聘培训和主管企业信息技术部门两项职能;技术综合层面包括了解业务部门运作与需求、维持企业信息系统运转和负责企业信息战略规划三项职能;知识层面则包括建立与发展企业信息文化、参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知识管理三项职能,详见表3。

表3 信息化主管的职能划分

如表3,从技术层面到技术综合层面,再到知识层面,知识的异质性、综合性、隐性增强,于是,企业信息化对于哪个层面的重视将对相应的主管发生要求。例如,若企业信息化关注技术层面,则需要设置CTO,发展至技术综合层面,则设置CIO,若发展至知识层面,则需要设置类似于CKO这样的高级知识管理者职位。在具体操作中,难点在于层面之间的权重确定,我们可以结合层次分析法(AHP)、信息部门的维护记录等确定,据此相应进行主管职能的设置。

三、 结语与展望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向高级阶段推进,共享知识的异质性增强,信息化主管的知识结构因此发生改变,从单部门信息化到跨部门信息共享,再到基于Internet的商务协同,企业信息化的主管应经历技术管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三个阶段,信息化主管的职能重心也由技术发展到技术综合,再到知识。

信息是经过处理的数据,而知识是在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者心智模式得到诠释、思考及归纳等处理过程后所产生的一种能直接采取行动的能力。[7]因此,从信息到知识,提升了人的智力、经验在认识事物本质中的作用。从实施过程和条件来看, 企业信息化主要是随着计算机、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而对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知识、特别是大量的隐性知识, 仅由技术性的信息系统还难以实现充分开发、有效管理和广泛应用,对企业各种错综复杂的知识活动、知识与知识活动的主要载体——各类知识员工以及各种信息和知识渠道等也难以实现有效管理。于是,信息化的方向将是 “企业知识化”,[8]其核心是对知识进行不断开发、持续创新、高效管理和广泛应用。

随着企业知识化的不断推进, 知识作为核心资源和关键要素的作用日益突出和强化,企业内掌握熟练技术和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知识型员工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的主体,并从事知识型活动。他们通过不断地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内部网等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 实现全面的知识化管理。于是,信息化主管也将发展为高级知识主管,在企业的知识化中承担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我们相信, CKO(首席知识官)的设立就是这一趋势的重要表现之一。 

注释:

①五羊摩托,为广州市国有企业。

②五羊-本田,广州市的中日合资企业,入选中国摩托车行业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10强。

③隆鑫摩托,为重庆市企业,2007年全国销售量排名第二。

参考文献

[1]Davenport, T.H., Putting the Enterprise Into the Enterprise System[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76(4):121-131

[2]Akkermans, H.A., Bogerd, P., Yucesan, P.E., Van Wassenhove, L., The Impact of ERP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xploratory Findings from a European Delphi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9, 146: 284-301

[3]王立彦,张继东.ERP系统实施与公司业绩增长之关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3):116-137

[4]赵泉午,黄志忠,卜祥智.上市ERP实施前后绩效变化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1993-2003年的经验数据[J].管理科学学报,2008(2):122-132,152

[5]孙长东.ERP管理思想及其实施风险分析[J].管理世界,2002(8):143-144

[6]张 喆,黄 沛,张 良.中国企业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5(12):137-143

[7]林东清.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9

[8]张庆普.同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知识化[J].管理世界,2003(4):144-145



Heterogeneity of Knowledge, Changes of Manager’s Functionsand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ZHOU Yonghong1, CHEN Jinhua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P.R.China; 2.Guangzhou Wuyang Motor Co, Ltd.,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P.R.China)

Abstract:

With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being promoted to a more advanced stage, heterogeneity of sharing knowledge is enhance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s on how the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zation can enhance the heterogeneity of knowledge, and suggests that the informatized arrangement of manager’s function should be made according to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ical level, technical comprehensive level and knowledge level through the survey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implementation professional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cases of three motorcycle manufacturers.

Key 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heterogeneity of knowledge;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manager’s functions;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职能的深化 篇7

关键词: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服务职能

自1938年英国颁布《公共档案法》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档案馆以来, 公共档案馆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国内外档案学界对公共档案馆内涵及如何建设公共档案馆等问题的讨论也逐步展开。我国的公共档案馆各方面建设起步较晚, 2002年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档案与文件收集利用》是我国档案法规中首次明确界定公共档案馆的范围及其基本职责。可以说, 我国公共档案馆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各项职能还不完善。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档案信息需求不断加大, 虽然很多公共档案馆都建立了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 但由于受到制度设施人员的限制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公共档案馆的信息服务职能是其基本职能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档案馆不可避免地将被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 成为社会公众共有的档案信息资源“集散地”和社会公众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地”。同时,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行, 既有利于公共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也对其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档案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前沿阵地, 承担的不仅是保存国家历史文化记忆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出其文化传承和信息服务的职能, 紧跟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步伐, 真正从社会需求出发, 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一、公共档案馆及其信息服务解析

1. 公共档案馆。

在我国, 档案馆是依法保管档案和管理档案工作的机构。作为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 档案馆既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又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对我国档案馆的分类, 我国档案馆主要可分为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 (含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 和企事业档案馆三大类。一般我们所说的公共档案馆包括了国家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因此, 公共档案馆可以理解为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设立的, 以保存公共档案资源为主体, 并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档案馆。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设立保证了档案馆的公共性, 以政府财政支出为其经济来源而设立的档案馆属于国家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是为提高公共科学文化服务的。二是, 馆藏资源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档案馆的本质特征。馆藏资源是公共档案馆存在的物质基础, 其公共性体现了为社会服务的本质特征。三是, 向社会公众开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最终目的。

2. 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信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领域, 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信息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公共档案馆的信息服务与图书馆及其他信息服务不同的是, 档案馆提供的是最原始、有效的信息, 也可以说是一种凭证。档案馆在原始档案的基础上进行有效信息的开发利用, 对档案信息进行有序化的收集是档案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 对档案用户及其信息需求进行研究, 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及时、全面、有效的档案信息。公共档案馆作为国家科学文化事业中心, 为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是其最根本的职能。保存档案的目的是利用, 通过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使档案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是档案工作人员一直需要努力的目标。随着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 必然促使公共档案馆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公共档案馆要不断扩大其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内容, 拓展信息服务范围, 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 推动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总之, 在信息技术和政府信息公开双重作用下, 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职能的深化已是势在必行的。

二、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职能深化的价值分析

1. 体现公共档案馆的核心价值。

公共档案馆的根本特征是全方位向社会提供服务, 使馆藏档案资源为全体公民所共享。公共档案馆的信息服务是以馆藏资源为基础、以为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为目的的规范化服务体系。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职能的深化就是要创造有利于档案信息开发和便于信息用户利用档案信息的服务环境, 提供多种信息服务路径, 充分发挥档案各个方面的作用, 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档案馆是社会公众获得历史知识和科学文化的场所, 以为公众利用档案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理念, 真正体现了公共档案馆的核心价值。

2. 保障信息公平, 消除信息鸿沟。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时空限制等原因造成的信息失衡不仅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还隐藏着社会不稳定因素。保障信息公平是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公共档案馆不仅是政府机关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 又是为人类保存文化遗产与为社会提供集体记忆的“记忆仓库”, 更是信息的专门提供者、传播者, 它们有使公民实现信息公平的独特优势。公共档案馆通过发布记录历史原貌的档案信息和利用网络降低用户成本等方式保障信息公平。同时,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畅通信息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信息的公平。

3.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促进社会和谐。

我国现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政府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共档案馆作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部门, 是政府推行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公众通过政府公开的现行文件了解政府工作并实行强有力的监督。公共档案馆为公众利用现行文件创造优质的环境, 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更加方便易行, 保障了每个公民的知情权, 在为社会公众了解历史、服务现实、规划未来、维护和保障全体公民的各项民主权益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深化公共档案馆的信息服务职能, 有助于保证公众利用档案信息的公平性, 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

三、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职能深化的路径

1. 引入价值创新观念。

价值创新是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 不断提供不同于以往的、更高层次的产品或者服务, 从而使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相对于竞争者而言, 能给顾客创造更高的效用。公共档案馆作为公共服务部门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价值创新, 尤其是在信息时代, 只有在价值创新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与时俱进, 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吕元智在《基于价值创新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一文中探讨了在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中应用价值创新模式的意义, 该模式以用户价值为核心, 本质在于积极主动地为用户创造新价值。可理解为, 该模式的应用是对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理念的重申。公共档案馆引入价值创新观念既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 也是深化其信息服务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2. 加强文化传承和信息传播功能。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 与其他种类信息相比, 更具有历史事实的凭证价值。公共档案馆是保存社会历史档案的场所, 从某种意义上讲, 它保存的是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 承担的是文化传承的重大责任。一个档案馆之所以能成为公共档案馆, 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馆藏内容具有社会性。因此, 公共档案馆要扩大馆藏来源, 使所保存的档案能够体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不断增强文化传承功能。同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档案不再是某个社会阶层的附属物, 而应该为社会发展服务。政府信息公开更是为公共档案馆的信息传播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公共档案馆要充分利用政府的信息资源, 一方面为公众提供大量的有效信息, 另一方面, 以此为契机建设公共档案馆为真正的公众信息“集散地”。

3. 建立档案信息化服务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档案信息利用不再是单一的档案原件或复制件的利用, 档案也不仅仅只具有凭证和历史文化作用, 而是对将档案内容经过整理、存取、加工等过程之后形成的深层次档案信息的利用。尤其是随着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的不断建立, 数字档案信息的增多更要求档案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档案信息化服务系统。档案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建立是档案信息服务职能深化的表现, 依然以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利用为目的, 并对档案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信息的需求。档案信息化服务系统包括档案馆办公自动化系统、馆藏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档案目录数据库等内容。

4. 建立服务反馈机制。

建立公共档案馆的信息服务反馈机制是促进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连接档案馆与信息用户的桥梁, 有利于档案馆与信息用户的双向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档案部门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 档案用户则通过意见反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档案部门改进的同时得到满足。建立档案信息服务反馈机制还有利于改变长久以来社会对档案部门的认识。建立信息服务反馈机制是对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职能的深化, 根据反馈意见建立符合公众需求的档案馆。公共档案馆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评价体系, 以此督促档案部门做好自身工作并不断改进, 在社会前进的大潮中谋得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锐.加强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若干思考[J].山西档案, 2006 (2) .

[2]冯惠玲.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宗培岭.公共档案馆建设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一) [J].浙江档案, 2006 (7) .

论信息技术对会计职能的影响 篇8

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它集中体现着会计本质。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导致的变革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会计的传统职能。可以说,会计在信息技术之前之后的职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改变。明确地认识这些改变,是会计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以及适应信息技术的更快更新发展所非常必需的。

一、前信息技术时代的会计面貌

会计最初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郭道扬教授在其著作《会计发展史纳》中称其为“人类会计行为的萌芽阶段———原始计量、记录时代。”并认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最初的会计行为———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已经发生了。”此时会计行为表现为直观“绘图记事”、“刻符记事”、“结绳记事”、“书契记事”等。之后,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农业经济时代,职能逐渐从简单的记录充实到可以记录完整的账目,核算更多的内容。18世纪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后,大机器生产与专业化社会人生产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发达,生产效率提高,社会分工精细。工业经济开始取代农业经济占据社会经济的土导地位委托经营制的产生推进了所有权、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会计随着社会的要求也开始发展变化,计量与记录的内容范围变得广阔,核算的经济业务类型复杂,可以提供更加细致的会计信息。

在这一阶段,会计不仅是简单的记账,亦具有计量和记录的作用,并反映经济主体相关利益者所需要的信息,实现两权分离而产生的受托责任监督职能。会计的工作对象更加复杂化,会计的记账方法、科目设置、账簿体系等都更加精细和完善,相关的法规也越来越成形和具体。会计人员从业时,要按照较为规范的方式,运用更科学、系统的记账方法,区别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然后记录入账簿体系,期末编制出反映会计报告。这一阶段尤其强调对成本的核算。可以说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已经脱离了农业经济时代的较为简易的账目计量、记录的模式,而进入了对相对复杂的对经济主体进行系统的账务处理的模式。并且这种基本模式除了不断的演进之外,基本上一直延续运用到近现代的会计体系之中。

二、传统的会计职能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传统会计的基本职能主要是事后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的反映,以及对企业运行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督。企业这个基本的会计主体参与着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着生产运营,发生着资金流转,产生着利润实现和分配,体现着经济资源的配置。这整个的过程如何为利益相关者所确实地了解,即通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基本信息。会计通过核算职能的实现,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然后通过账务处理记录入账,再进行计算、分类、汇总,最后编制出会计报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权益变动状况。将经济活动转化为量化的信息,通过报表呈现给相关者。核算是传统会计数千年来颠覆不破的基本也是核心的职能,也是会计原生的最强人的功能所住。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另外,会计在进行核算的同时,也会实现一定的监督职能。对于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的同时,依据法律法规对其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核查是否有违反国家相天法律法规和行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行为存住,以及其他会损害社会或企业利益的不合理行为存在。这种监督体现在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格性、合法件进行及时的审核,对实物及款项进行关注,督促建立和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内部的预算、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会计行使监督职能时所采取的行为,有些并不直接关联到核算职能的行使,与日常记帐和报表编制没有较大影响。但是监督职能的行使可以使企业的运营在诸多方面更加完善、合理和合法。虽然最初的会计职能以记账即核算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监督职能早已经在会计业务范围内产生并发展成形,成为会计职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项。其与核算一起,成为传统会计的两大重要职能。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职能

当信息时代米临,信息技术的发展首先给管理带来巨大的变革,改变了人们旧的管理观念和模式。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处理迅捷,效率提高,而成本却相对低廉,从而为扩大信息处理和传递范围,及时、准确、充分地处理和传递各种信息提供了可能,大大拓宽和加深了会计的信息源,使会计不再单单只从书面的原始凭证中获取信息,逐步突破了会计信息获取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将会计繁重的手工劳作之中解脱了出来,令会计人员可以有条件去进行更多的管理工作。新的信息环境也使社会经济变得复杂,许多新生业务的产生,金融市场、商品市场等环境对信息的依赖日益加强,都令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再能满足传统会计模式和方法下所能提供的有限信息。故此,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对会计信息处理和利用的制约、指导作用有所淡化,进一步改革信息处理和信息利用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可能,为会计发展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迈入管理领域,实现管理职能创造了条件、提高了要求。

会计的管理职能在18世纪晚期便初显端倪。最初的体现是基本于成本核算的复杂而产生的一些成本核算方法,比如分批成本制度、分步成本法、成本性态分析,以及因制造费用比重增大而产生的制造费用分摊方法等等。而会计的管理职能真正成形则是到了20世纪初。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发表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成本制度、预算管理和差异分析等与泰罗科学管理直接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来 (余绪缨,1983) 。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会计的管理职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拓展。会计人员在完成正常核算职能的基础之上,还开始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管理信息。除了仍然隶属于会计领域的成本会计之外,会计还开始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未来期预测、长短期决策分析等相关的管理活动。并且这些由会计来实现的管理活动过程,对整个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的管理职能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

四、会计战略职能的拓展

20世纪80、90年代,信息技术继续飞跃,导致整个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流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经营管理信息的量化、收集、处理、报告,分析系统完全可以按固定的程式进行,并进一步灵活组合。所“生产”的信息不仅数量多,而且及时、准确,可以保证贴近第一时间的反映。即时制(JIT),全面质量管理(TQM), 弹性工作系统(FWS)等创新机制的运用使得企业内部管理者得以更深刻地了解企业在经营运作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同时,信息化社会之中,竞争更加加剧,企业面对日益扩大的全球化市场,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换代产品,更要集中精力关注市场上客户的需求,更要深刻了解和适应市场变化与竞争对手状况,需要实现业务扩展和客户需求满足中的及时信息反馈。

在这样信息技术发展情况下,会计的职能也随之向更高的战略层次加以拓展,开始向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向迈进。例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产生,而“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应用又有助于“企业再造工程”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胡玉明,1998) 。会计开始协助企业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进行价值链分析、产品属性成本计算、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质量成本计算、战略成本计算、竞争对手分析、战略预警分析、战略目标管理等。

在这样的信息技术环境之下,企业开始突破企业内部的局限,步入战略角度来谋求发展,更多要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企业战略来考虑。无论是水平、弹性的结构,还是对外的兼并、收购行为,都是为了配合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可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已经开始具有战略职能,开始着眼于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均衡。并且这种战略职能也必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加深和拓展。

参考文献

[1]高建立.论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 (1l) .

[2]郭道扬.论会计职能[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7, (03) .

[3]李翔.信息化背景下中国企业会计职能拓展[J].会计研究, 2005, (06)

[4]戚啸饱, 明汉辉, 赵红英, 金宁.ERP系统背景下企业会计功能转变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 (03)

[5]申香华.信息技术与会计价值超越[J].会计研究, 2005, (06) .

[6]阎达五, 张君瑞.论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J].中国会计电算化.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教育职能研究 篇9

(一) 学校领导对信息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以来,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教学辅助部门而存在, 和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其他部门相比, 自然处于次要地位, 顺理成章地, 学校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也有所降低。大家知道,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 如果没有领导充分的重视, 那将是寸步难行。作为主抓图书馆工作的学校领导, 应该看到: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思想上理应受到高度的重视,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足够的支持, 以便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教育职能。

(二) 学校的学习风气不浓厚。

这里的学习风气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理想、精神、态度、习惯、行为等在整体上的综合反映, 是衡量学校风气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学风的好坏, 决定着学校育人环境的优劣, 关系着学校发展的兴衰成败。目前, 高校的一些大学生受社会“一切向钱看”、“重关系, 轻能力”, “实用主义”等大环境的影响, 放松了自己的学习, 没有自觉养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健康向上的良好学风, 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教育职能成功实现。

(三)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1. 信息意识缺乏导致不善于捕捉信息。

目前普遍的现象是:大学生对信息需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 没有形成个人独立学习的能力, 对图书馆的资源利用不感兴趣或不够重视, 不主动地利用大学图书馆获取课堂以外的信息, 信息意识淡薄。虽然有些大学生经常上网却只是满足于休闲、娱乐和聊天, 经常浏览学校的主页, 却很少关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对信息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 对信息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 不善于捕捉信息。

2. 信息道德欠佳产生不良信息行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有部分大学生存在信息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的现象, 不能有效地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侵害。如不少大学生往往只对图书馆的藏书、环境、技术设备等感兴趣, 而忽视对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学习, 在图书馆资源利用中, 不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不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的为了满足个人的信息资源的需要, 恶意下载电子资源, 损坏图书、期刊, 侵害他人共享信息的权利, 更有甚者, 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散布虚假或不良信息等。

(三) 信息组织和检索知识匮乏造成信息检索能力较差。

信息检索包括信息的组织、存贮和检索。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忽视前者, 对文献信息组织过程中的一些知识和概念掌握不够, 从而直接影响到信息检索的效果。信息检索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信息检索效率低或者检索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如许多大学生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电脑, 但由于缺乏把专业知识与信息检索方法相结合而获取信息所必需的检索技能, 无法通过计算机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导致检索结果的不理想。

(四) 图书馆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图书馆领导者缺乏应有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目前, 许多图书馆领导确实能够把握信息时代的脉搏, 更新观念, 积极进取, 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为推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献计献策, 这将有利于图书馆信息教育职能的实现。但是, 也有的图书馆领导干部思想比较落后, 甚至墨守陈规, 固守教条, 缺乏现代管理学观念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很难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 这势必影响图书馆基本职能的发挥, 从而影响图书馆信息教育职能的实现。

2. 对信息教育的特点认识不足。

信息教育的特点:一是知识性。知识来源于信息, 知识对大学生的信息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二是技能性。在大学生的信息教育中, 我们往往对信息教育的知识性、技能性、价值性、创新性和过程性认识不足, 不能紧紧围绕信息教育特点开展大学生信息教育, 努力做到知识与技能并重, 突出创新特点, 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馆信息教育的职能, 进而真正实现由信息向知识转化、知识向能力转化和能力向技术转化的逐步提高, 增强大学生自我超越的创新能力。

3.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不能满足信息教育的需要。

虽然与其他部门相比, 高校图书馆拥有得天独厚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不能充分体现信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有的高校图书馆虽然印刷型文献很丰富, 但缺乏电子资源的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第二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结构不尽合理, 缺乏科学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结构的动态规划, 不能充分体现信息教育的特征, 不能反映教学用书的范围和特色。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教育职能的策略

(一) 充分重视信息教育并将其纳入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

在信息社会中, 人的信息素养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能力, 在人必备的能力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也是学习型社会人们进行终身学习必备的素质。还应该认识到, 近些年来, 信息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 其问题的核心是人们要学会如何去适应信息社会, 也就是说, 人们除了具备最基本的读和写的能力以外, 还应该具有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能力, 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 以及在新的形势下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 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要营造良好的图书馆信息教育的网络信息环境, 离不开各种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完善的硬件资源和丰富的软件资源是信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必须加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建设。在硬件上, 首先要加强学校校园网的建设, 建立数字化的图书馆, 并开设公共检索系统、公共流通系统、光盘检索系统、网上查询系统和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等。

(三) 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是馆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一个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馆员应该具备很高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馆员进行大学生信息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 它决定着图书馆实施大学生信息教育的成败。馆员的信息能力主要是指馆员获取、利用、评价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具体包括:一是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工具, 特别是网络信息传播工具。二是掌握信息检索的技术和方法, 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三是了解信息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四是能够利用各种信息源和信息技术找到需要的信息并传播信息, 使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 加强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

浅析信息时代会计服务的新职能 篇10

1.1 关于其信息服务

它为需要信息的人带来一定的帮助,所以,从一定的层次上来看,它是一项非常独特的信息服务工作。此项活动不单纯的进行在单位自身之中,而且还应该为单位的外在提供一些银行等的工作,而且能够体现单位的信息,能够适应时代特征。

站在大的层次上来看,它活动的客体是结合单位在运作工作中,单位对财会信息的规定而明确的。站在财会的层次上分析,单位运作的意义有两个,首先是获取最多的利润,其次是确保有优秀的偿还水平。所以,单位在运作的时候,单位财会信息不但要对早就开展的经济事项进行体现,还应该对单位的经济事项的信息开展全方位的管控,要及时的向单位反馈内容,这样便于其能够更加迅速更加有效地管控单位的状态,提升单位的管控水平。

这样来讲的话,财会是一项可以迅速的体现单位经济要素的活动,其可以经由核算单位的经济信息及时公平的体现给单位,为单位的管控活动等提供优秀的维护条件。所以,财会服务在单位经济事项中具有非常优秀的功效,为单位的管控带来不仅非常深层次而且很有内涵的财会信息,其在体现单位经济要素时,可以为单位带来非常灵便的信息体现形式,提升了单位管控的宽泛特征。因为单位并非是独自运作的,其有着社会特征,迎合市场的和单位的外层次开展沟通工作,所以其服务不单纯的局限在单位之中,还应该包括和单位经济活动有联系的人。所以,该项活动不单纯的是对于单位自身的财会管控工作者来讲的,还可以对单位的外在提供服务工作,我们坚信,由于时代高速前进,而且伴随有关法规的颁布,其服务客体和形式也会出现变化。

1.2 关于其决策服务

该项服务工作关键是为单位的经济带来一些量化内容,确保单位在经济领域开展决定活动。对单位来讲,它的该项决定活动,一般反应在如下的一些层次之中。

(1)单位在运作的时候,开展经济事项之时,需要根据会计服务提供的经济信息的反馈来进行资金的筹措,而且明确资金数量,具体的时间和方法等要素。(2)当单位扩张的时候,单位的负责者要结合其反馈的内容来分析投资工作,而且要明确相关的规划,明确投资的具体趋势。(3)在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会计服务会向企业及时地反映市场动态分析的相关数据信息,企业负责人会根据反馈来的信息来决定是否加大生产或降低生产力度,有效地从根本上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4)企业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企业的负责人要根据会计反映的信息来调整产品的上市价格,确定产品的推销方案以及推销方式等。(5)企业的盈亏情况要根据会计服务的信息进行直观的反映,会计服务要对各部门的生产销售情况进行信息统计,最终决定公司利润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3 会计的社会服务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财会服务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此时其活动领域不仅仅是以往的对单位的经济要素进行体现,此时变成了一种有着综合意义的活动。现在,像是财会事务等全新的要素的出现,使得其过去的模式受到干扰,将过去的财会工作领进全新的层次之中,它关键的体现在如下的几个要素中。(1)对资本供应者提供的信息,包括分析师会议、报刊发行、财务报表以及实情手册。(2)对供应商和客户来说,他们会要求会计服务为其获取相关产品及服务质量方面的信息。(3)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会计服务能为其提供诸如需求就业、环境影响、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内容。(4)为专业人士提供的服务包括:相关工作信息、就业政策、补贴等。(5)对事业单位提供综合性质的服务,其中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此外还能负责承办政府交办的成果推广会,技术交流交易会等业务。(6)对中小型企业以及乡镇企业的服务包括;咨询诊断、人才的培训、信息的提供、新产品的开发、成果的推广,以及进行技术改造、帮助企业有效地进行市场开拓,建立科技支撑体系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7)对企业的管理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技术素质、以及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如何履行会计服务的新职能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会计新职能做好服务工作,要做好以下方面。

2.1 建立健全会计服务机构

2.1.1 会计人员的选用要严格,针对社会服务的不同性质和多样化,招聘的专业范围要大,招聘人员的专业性要强,人员的素质要高。

2.1.2 在工作人员就职前,要组织相关机构对其进行培训。

2.1.3 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对服务对象要进行详细的了解,资料准备要足够充分,服务过程要保质保量。

2.1.4 会计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各司其职,对工作负责,对客户用心,保证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2.1.5 注重会计服务新职能的宣传,

相关部门可拟定一套宣传方案,并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宣传,宣传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大型公共场合,宣传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操作。

2.2 注重会计服务水平

2.2.1 有关的单位要落实好对工作者的综合素养的培训工作,要关注服务的品质。在活动的时候,规定工作者要有着非常优秀的职业思想,要恪守本分,要进最大努力的确保顾客满意,对于顾客提出的要素等要认真的分析,而且要向相关机构合理的反映,进行创新。

2.2.2 保证回头客。对于第一次合作的客户,一定要保证好服务的质量,即使在不盈利的情况下,也要为客户办理好一切业务问题,为客户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保持服务的良好形象,为再次合作提供保障。

结语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所有要素都呈现出其崭新的一面,财会活动不单纯的是分析经济要素,此时关注多样化特征。关注新职权的探索和服务等活动,其可以确保财会活动能够更加的适应时代的进步,在财会活动的新要素中切实的创新,为整个国家和大众提供全新的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伟真.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比较与协调[J].河南财政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信息职能 篇11

关键词:部室;职能;服务;区队;

中层管理者全面认识自己的角色并正确定位,对企业生存与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使企业停滞不前,正所谓赢在中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层管理者要发挥好承上启下的支撑作用,在煤炭企业中,职能部室是夹在矿层与区队之间的特殊中层,部室职能的发挥在煤炭企业中有更高层次的特殊要求。

1.问题的提出

煤炭企业机构设置中,从上到下依次为矿层、生产部室、区队,按照系统抓,抓系统的职责分工,矿层管理部室,部室管理区队,因此,职能部室是夹在矿层与区队之间的特殊中层,部室职能发挥的好,可以成为上层的左膀右臂,中流砥柱,成为区队的良师益友,可以为区队排忧解难,如果部室职能发挥的不好,就会出现可有可无,或者是矿层与区队之间的“传话筒”,无法替上级出谋划策,更谈不上服务区队,那么怎样发挥部室职能服务公司安全生产呢?

2.中层职能部室基本职能

虽然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层管理者所需要的素质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些素质是每一位中层管理者所必须的,中层的基本职能大体包括主动性、执行力、关注细节、影响力、培养他人的能力、带领团队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

3.管理服务区队具体方法和内容

3.1技术管理服务

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是职能部室的强项,也是职能部室的主要业务,各个采掘区队在实际生产中,需要部室给予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尤其是遇到特殊时期,才能真正发挥部室职能。

各个区队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理论丰富,现场经验缺乏,中层有责任负擔起培养他们成才的义务,通过技术业务上的帮助,传授现场与技术结合的经验,培养他们如何在生产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使他们早日成才。

3.2团队建设服务

管理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富有发展潜质的中层管理者表现出团队取向的工作风格,他们乐于协同作战,他们善于营造一种团队协作、平等沟通的文化氛围;团队合作对中层管理者的最终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3沟通协调服务

职能部室应该主动负责队与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例如,责任划分,职责分工,作业范围界定,工器具之间的相互使用等等都需要部室来管理、沟通与协调,使之达到共同目标。

区队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往往需要几个部室之间为之服务,此事,就会出现部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如果部室之间不协调,会导致区队无法施工或者返工现象,因此,作为主管部室就需要主动协调几个相关部室之间的工作,本着安全、高效、节约的法则来共同指挥生产,使区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职能部室的中层,本身就是矿层与区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有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区队反映给部室,需要部室与矿层之间沟通协调,因为现场有许多与理论和实际不符合的地方,此时,部室应主动与矿领导说明实际情况,与矿上共同商议,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区队提供服务,会获得区队的认同和尊敬。

3.4组织计划服务

职能部室为区队提供生产条件,例如需要开工一条巷道,职能部室就需要为区队考虑好设计、通风、排水、供电、供风、运输、运料、安全设施、压风自救、净化水幕、机电设备等各个系统,并且组织相关单位加工制作提供相应的生产材料,当生产条件具备时,区队自会组织生产,作为职能部室此时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职能 篇12

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的一切。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而且加快了知识与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与范围。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个体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而并非他固有的知识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体育教育产生影响,同时对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和体育教师的权威地位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2. 体育教师传统的角色地位发生动摇

学生从各种媒介中接受的各种体育知识、审美意识等决不少于体育教师的给予,甚至他们从媒介中得到的东西比教师还多。大众传媒在学生了解体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教师则丧失了在学校中唯一的指导和信息垄断的地位。专家调查显示,75%的专家认为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体育教师的传统角色地位发生了变化。很多专家认为有些体育教师的知识陈旧、对有些体育的新知见闻的了解少于学生、对传媒思想准备不足,应对能力比较差。教师对学生接受媒介影响而带来的变化有一种的难言的陌生感,颇感不适。专家调查显示,体育教师对此所产生的反应是:漠视为75%、忧虑为40%、观望为40%、退缩为70%、放弃为45%、反对为25%。教师们深感自身用于教育学生的知识贫乏,驾驭学生的能力日渐衰退。

3. 体育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新时代的大学生体育教育工作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信息化”必将带来一套全新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了使高校体育教师能力有所提高,必须对以下几点切实理解和把握。

3.1 电子信息的发展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传播内容必须扩展。

高校体育教师必须看到这一点:在这个时代,大学生通过各种新增的多元化媒介,完全可以接收到不亚于教师的信息量,因技术进步带来的这种信息分享的趋向平等,使体育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必将受到威胁和挑战。在这种时代,大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观察来认识和评判各种体育现象。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教师的作用应更多地在于向大学生传递以自己的运动和人生阅历为奠基的体育体验,因为这种“体验”来自运动阅历,来自丰厚的体育文化积淀,来自有意义的人生选择,来自最真实的个人情感体验,而这恰恰是成长中的大学生所缺少和向往的。

3.2 电子信息的发展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必须着力于具有全面的体育教育结构。

“电子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将更具有现代化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他们将不可能再满足于教育工作者的那种单一、狭小的教育面,他们将需要更多方面、更多数量的体育信息,由于成长中的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生成与电子信息文化的扩展有直接的、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新时期的大学生体育教育内容必须有意识地添加进主导的现代“体育文化信息”涵量。大学生将更易形成多维度体育价值观和积极的体育行为方式。对体育教师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增强在成长教育中对大学生特点的感觉、把握显得十分重要。

3.3 电子信息的发展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

过去,在谈到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时候,人们常常用“一桶水”与“一碗水”来作比喻,即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教育者的体育教师,面对许多新兴媒介,已经远远不能达到这个理想的要求,更多的则是对媒介的了解、掌握的程度不如学生,因此,学校对学生使用媒介的指导和管理往往无从下手。当代,人们对体育教师应具备能力和品质有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品质外,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趋向,对中西体育文化较强的理解力,敏锐而正确的判断力,识别、抵制传媒的负面影响的能力,具有应用现代传媒工具的能力、了解体育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利用传媒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4. 科学指导是体育教师的新使命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广泛发展,成为学生了解体育知识的大课堂。然而它没有固定的老师,没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于选择、判断能力很弱的大学生来说,它不可能因材施教,故教师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

4.1 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有着传统教育手段无可比拟的功能和优势: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各种信息通过传媒会在较短时间内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传播渠道多、信息量大,广播、电视、报刊和计算机网络每时每刻都在传递着各种信息,事件的来龙去脉、背景资料、发展趋势等交待得清清楚楚;涉及报道面广,受众如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适应了大学生兴趣广泛的心理特征。这些功能和优势,对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的影响无疑更加直接和突出,它在体育教育中有着传统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运用传媒开展体育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讲授体育课与发挥传媒作用的关系。大众传媒所具有的功能特点,决定着它在体育教育中只能起辅助作用。教育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教育形式、内容与教育对象结合得紧不紧密。结合得紧密,则效果好;反之,则效果差。

4.2 在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中,对接受体育信息的渠道和内容加以选择和规范。

大众传播媒介为适应多层次、多方面受众的需要,所提供的信息也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在利用传媒过程中,必须注意做好“选择”和“规范”工作。

首先要注意把握时机。如电视、网络等媒体传递信息迅速,讲求时效性,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借以进行体育教育必须把握时机。

其次要注意选择内容。一方面,大众传播信息渠道多,媒体提供的信息量大,大学生不可能全部接受。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传媒提供的信息内容也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时有错误的、消极的东西充斥其中。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信息内容的选择,利用传媒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

4.3 正确运用大众传媒,通过及时有力的思想引导克服其局限性。

除了对大学生运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进行必要规范外,还要做好引导工作。这是因为首先,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体育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体育价值观念多元化,使人们对许许多多的体育现象看法不尽一致。其次,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体育信息内容上具有多重性和随意性,有时会使正处在成长期的大学生“难辨是非”。

4.4 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

信息时代,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教育客体,而是教育的主体。在传媒环境中,大学生应十分重视对自身媒介素质的培养。政府在制定各项大学生政策时,也应充分鼓励和激发大学生的传媒自律意识。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不断通过自律引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信息选择能力。信息时代,大学生应拥有如下的七种能力:第一,知道何时需要信息的能力。第二,确定解决特定问题需要何种信息的能力。第三,找到所需要信息的能力。第四,正确判断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第五,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恪守信息道德规范的能力。第七,敢于怀疑和批判一切错误信息的能力。

5. 结语

对于“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的把握,当是新世纪大学生工作理论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1世纪是“大众传媒”盛行的时代,大学生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要依据新世纪大学生个体与群体的生存状况及大学生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来进行。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 教育将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 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时期教育的重点, 信息技术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 教育必将面临一系列的变革, 高校教师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转变职能:由传统的“教”转向“导”, 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激励者, 由权威的知识拥有者转变为持续的学习者。

关键词:大众传媒,高校体育教师,职能

参考文献

[1]王毅, 安红.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3) .

[2]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 2003.

[3]王宇飞.网络教育环境下师生的传播行为研究[J].成人教育, 2005, (11) .

[4]蒋联明.信息技术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湖南师范大学, 2006.

[5]李丽, 傅国华.高校教师职能定位辨析[J].高等农业教育, 2007, (09) .

上一篇:租金补贴下一篇:自我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