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职能

2024-09-05

维护职能(共9篇)

维护职能 篇1

工会是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要围绕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不断创新载体,进一步增强企业工会活力。在新形势下工会应该如何立足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呢?

笔者长期从事工会工作,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首先要维护好职工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1. 企业是职工赖以生存的根本,

企业发展是维护职工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先决条件。因此,工会组织要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维护职工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来对待,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目标建功立业。随着延长石油集团做大做强的企业愿景,职工上岗竞争意识的增强,广大职工提高自身适应能力,迫切需要各级组织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2. 工会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的重要性,把它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

以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学习型职工为契机,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来,延长石油管输公司通过演讲赛、知识竞赛、安全教育、各种培训等活动,使职工树立了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形成整个企业持续学习的浓厚氛围,实现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统一,在互动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了机关、六个输油处及三十多个基层场站职工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自学成才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用新思想、新技术强健头脑、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学习力、文化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3. 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文体活动下基层活动。

为基层场站职工送去丰富文化生活的书籍和篮球、羽毛球、象棋等文体用品。利用重要节假日开展卡拉ok比赛、登山比赛、趣味小游戏等活动,提高职工的参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培养职工爱企如家的主人翁意识。

4. 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五小成果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使职工干在岗位,学在岗位,练在岗位,奉献在岗位,成为复合型智能型职工,把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创造力最大限度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重点要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维护好职工的具体利益

职工利益无小事。工会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必须围绕职工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随着延长石油的重组,企业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劳动纠纷直线上升,利益冲突更加显形,工会维权面临的压力更加突出。工会组织作为代表职工利益、处理劳动争议的调解机构,所肩负的职责更加神圣和重大。

1. 建立和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网络,坚持双维宗旨。

积极效仿和推广组织建设走在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化解前,化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枫桥经验,抓好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法律监督培训、调研和访谈制度建设,构建起预测、预报、预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由事后调解转向事前预控,做到超前协调,源头控制,把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2. 切实做好改革中的职工稳定工作。

充分发挥监督和维护职能,通过设立监督员、意见箱和信息反馈卡等形式,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强对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保护措施的监督检查,有针对性的解决基层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三、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关键要维护好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

1. 要完善和规范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在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上下功夫

要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整劳动关系的力度,建立健全职工、工会、企业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解、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保护责任及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等各项制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衔接配套的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机制。要把职工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单位遇到的难点问题作为平等协商解决的重点,进一步充实和细化集体合同内容,规范集体合同的起草、协商、兑现程序,完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

2. 深入推行厂务公开制度,在整体提高上下功夫。

全面推进厂务公开向生产经营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延伸。规范程序,注重过程,从公开结果向公开过程转化;明确内容,突出长远,从职工关心的眼前具体利益向生产经营管理领域拓展。

总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党赋予工会的神圣职责,为此,延长石油管输公司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改革、发展、参与、帮扶的过程中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力争做到声音更加响亮、制度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得力、效果更加明显。

维护职能 篇2

――红安县工商局半年综治工作总结

2011年上半年,我局在省市工商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综合治理工作全局,始终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平安活动为指针,认真落实省工商局和县综治委制订的总体规划。切实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认真开展重点治理,全面提高工商管理干部职工的社会治安综治工作理念。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流通领域市场和“三农”市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积极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红安工商系统安定团结的局面,为全县平安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领导重视,建章立制,夯实基础

年初,局党委及综治专班成员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认真学习省、市、县综治委2011年综治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局2011的综治工作,成立了由局长吴永鹏任组长,副局长吴向红,办公室、法制股、监察室、人事股负责人为成员的红安县工商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领导,局长吴永鹏现场与25个股室分局负责人签订了《20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制”,并将综治工作纳入《红安

县工商工作目标责任制》,使综治工作列入领导工程、执法工程,突出了综治工作的重要位置。同时,县局还成立了“法制宣传教育小组”、“执法检查监督小组”、“案件审核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护院队”等组织,把综治工作量化到基层,量化到个人,确保综治工作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半年来,我局结合自身的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实际,局党委一班人,在抓好日常工商监管的同时,时刻不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县局、分局学习、考勤、财产、车辆、卫生、安全消防、暂住人口、档案等管理制度,将综治工作作为目标考核内容记分考核,在制度上保证了综治工作的落实。在综治创建工作中,我局还始终坚持领导重视和全民参与两轮驱动。坚持紧贴基层、紧贴实际,切实解决干部职工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大环境。

二、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促进个私经济健康发展 今年来,我们首先加强了个私协的工作力度,健全了工作机构,按行政区划建立分会18个,按行业分建行业协会5个。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严格履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职能。二是进一步加强了协会党建工作,今年5月10日,对总支和所属6个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党的委员会,让党的组织和温暖延伸到了广大个体劳动者中间。三是在个私经济中开展“千企联千村,共建新

农村”活动,通过发倡议书、组织座谈、深入企业和农村调查、优化帮扶方案等程序,以农村最急需解决的,最直接受益、最能壮大多数村民的项目入手,解决了15户个私企业与行政村帮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认真履行工商职能,全力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 一是根据县委、县政府、整顿六大市场的精神,我们加大了无证经营的查处力度。依靠我局已建立的市场巡查队伍,对无证经营活动进行全面覆盖,不间断的监管。今年上半年共立案25起,结案1起,24起正在调查处理中。

二是巩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专项整治成果,集中推进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管理,落实基层分局食品安全属地监管责任;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点创建活动,加强农村食品放心店建设。

三是加大商品质量监测力度,完善省局季度跟踪监测、市局不定向监测和基层分局快速监测“三位一体”的商品质量监测网络,建立监测信息网上共享平台。我局在各基层分局全部配备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对重点食品的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每月不少于3次。

四是加大市场巡查力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商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组织各类专项执法行动20余次,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五是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传销、各类商业欺诈和商业

贿赂行为,查处违法违章案件102件。广告违法率进一步降低,做到有举报必查,查必告结果。

六是加大同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力度,加强对个体工商户中流动人口的管理,房屋出租户的管理,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及服务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多次与公安、文化、城管等部门协作,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及重点建设项目工地周边综合治理等专项工作。

七是积极服务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和落实工商部门促进全民创业的措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再创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完善就业再就业审查制度,统一审核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和时限,改进登记指导服务,鼓励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等未就业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营,安置帮教开释解教人员。努力把履行职能和优化服务有机结合,推动全民创业成效显著。

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积极做好信访工作

(一)健全日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集中梳理,归口办理,责任明确,措施到位”的基础要求,确立“一把手亲自抓、其余领导分别抓、相关职能机构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定期报告、重大事项随时报告制度,建立不稳定因素排查台帐、回访台帐,实现矛盾纠纷排查规范化、科学化。建立督查督办机制,实行领导督办制度、跟踪督办制度,对矛盾纠纷

排查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措施全面有效落实。

(二)针对影响系统自身稳定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抓住体制改革遗留的问题等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矛盾,开展集中排查调处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防止因排查调处不力造成本单位干部职工集体越级上访或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继续严格执行信访件受理分办制、领导信访值班日和阅批群众来信等工作制度,严格按程序及时办理来自各种渠道的信访事项积极妥善处理突发性上访。做到信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进一步提高办理效率。

五、狠抓宣传,加强培训

一是利用“3.15”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消费者搞好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工作。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二是以“三万”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我们把《物权法》、《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登记管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2000余份,把法律法规宣传送到农民的手上,把经济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让农民知法、守法,用法律知识维权,构建和谐的平安农村,并结合工商部门的工作职能,向社会作出绿色通道登记承诺。三是组织全系统工商

干部学习法律法规,在自学的基础上,举办二期法规培训班,参训人员达300余人次,并结合各自的岗位、职责重点学习,把握主要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

半年来,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例如:一是在文明执法和人性化执法方面还做得很不够;二是在大力推行服务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方面还比较滞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年工作中不断改进,提高工作标准,严格要求,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在省、市局和县委、县政府以及综治委的领导下,继续努力,坚定信心,以饱满的热情向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迈进,为构建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法制社会,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我们新的更大贡献。

维护职能 篇3

近年来,在企业改革深化、经营机制转变、劳动分配机制变化的进程中,工会的维护职能凸显。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更好地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项基本职能。我个人认为突出维护职能重要的是抓好“三项制度”建设,即:职代会制度、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

一、职代会制度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主要手段

职代会是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选举的基本制度。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职代会各项制度是提高职代会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要充实强化职工代表大会职权,坚持凡属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全部提交职代会审议;凡属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方针,须经职代会作出决议后再实施。公司行政定期向职代会报告工作,接受职工群众的评议监督,并把对领导干部的评议与对领导干部的资金、任免挂钩。要进一步扩大民主直选厂长的范围,真正落实职代会的民主选举权。要调整职代会的组织制度。要扩大一线职工代表比例,职工代表中退休职工、不在岗职工务工人员也应占一定的比例。职工代表大会对有关重大问题应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

职代会各项制度如果都能得到落实,就能极大地增强职工群众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效地维护职工的政治权益。

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

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构成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依据,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为核心的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是对劳动关系诸多问题进行共决,劳动合同应在集体合同的规范和保护下,职工与企业进行签订,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也要靠集体合同来进行自我调节。为保证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时效性,要建立健全合同内容公开、履约责任、监督检查、平等协商、履约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和履约奖惩等制度。抓好此项工作使职工的经济权益得到保障。

三、厂务公开制度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形式

厂务公开是落实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体现是提高职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落实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体现,是发挥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民主政治建设,落实代表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是为了扩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厂务公开是职代会的补充和延伸,为此在加强厂务公开制度建设过程中,把厂务公开的原则和要求融汇到职代会制度建设之中。通过深化厂务公开进一步充实、丰富职代会内容,保证公开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把实情及时告诉职工,争取做到形式适当、内容真实、时间及时,保证公开的连续性,防止一阵风,走过场。要坚持边公开边议事的原则,组织职工谏言献策参政议政,使各项决策更加完善。

维护职能 篇4

关键词:工会组织,职能,和谐社会,作用

1 以注重源头参与为主, 在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上取得新进展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他联系的对象是广大职工, 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是推进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依靠力量。实行民主管理, 同样离不开广大职工广泛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本质就是以职工为本, 主动依法科学维权。要充分发挥工会的特点和优势, 引导职工自觉的站在改革的前列, 识大体, 顾大局, 正确对待和处理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善于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和衷共济, 谋求和谐。在职工民主管理方面, 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本着“职工大家的事大家办”的原则, 注重调动部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对涉及单位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内部管理、人事劳资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重大事项, 积极动员引导职工广泛参与、建言献策, 在保证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实现的过程中保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化。要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公开活动, 在健全和完善党务、政务公开等有关民主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的基础上, 不断拓宽公开的渠道和内容, 着力公开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增强党务政务公开的实效性, 提高党务政务公开的质量。

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风向标。在强化民主管理工作的同时, 要围绕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等环节, 健全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把工会的维权工作切实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从源头上保障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定的机制保障。

2 以安全发展为主题, 在保障职工工作生活秩序方面有新举措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工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就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在共建中共享, 在共享中共建, 才能真正把共建共享的要求落到实处。工会组织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争当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 是共建共享的必然要求, 也是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近年来, 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保护的要求, 以安全发展为主题, 创新载体, 丰富内容, 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和以创建和谐单位、和谐领导班子等一系列形式各样、内涵丰富的争创活动, 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效地保障职工生产生活秩序。我们要充分发挥工会的建设职能, 紧紧围绕工作大局, 积极探索和创新职工经济技术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 总结经验, 深化主题, 创新载体, 丰富内容, 掀起劳动竞赛和学劳模、学先进的热潮, 引导广大职工转变观念, 学习技能, 提高素质, 激发热情, 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 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 施展更大作为, 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3 以和谐稳定为根本, 在帮扶救助工作上取得新实效

工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保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对工会能力的考验。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进一步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 思想感情上更加贴近职工群众, 做到心中装着职工群众, 凡事想着职工群众, 一切为了职工群众。要把维权机制建设与经常性地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结合起来,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能力, 完善服务手段, 拓展服务领域, 注重解决职工遇到的生活、医疗、子女入学等困难, 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要叫响和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 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认真履行职工合法权益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第一监督人的职责, 自觉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 带着深厚的感情和满腔的热情, 关心职工的疾苦, 反映职工的呼声, 为职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 尽心竭力解难事, 坚持不懈做好事, 切实把单位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五家”:即婚嫁乔迁祝贺到家、丧葬遇难安慰到家、生病有事关心到家、感情受挫调解到家, 扶贫济困温暖到家。

要注重团结和凝聚人心。进一步做好职工安康保险和体检工作。积极开展职工文体娱乐、健身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要建立健全帮扶救助工作管理体系, 使送温暖帮扶救助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 管好、用好、发挥好救助资金在维护稳定、创建和谐中的作用。要认真做好帮扶救助和“金秋助学”工作中的生活困难救助、子女就学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以及日常性救助工作, 把好事办好办实, 把组织的关怀及时送到需要帮助的各类人员心坎上, 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4 以素质提升为途径, 在做好女职工工作上突出新特色

女职工是中心职工队伍的重要力量。抓好女职工的教育培训, 提高女职工的综合素质, 对共建共享、促进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女工委员会要本着“动真情、用真心、出真力”的基本要求, 继续开展适合女职工特点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活动, 组织引导女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不断加强女职工工作的基础管理工作, 组织好、开展好“新型女职工综合素质达标”等系列活动, 评比选树女职工先进典型。要切实做好女职工“四期”保护工作, 组织好妇女病普查普治, 维护女职工特殊利益。继续倡导树文明家庭新风活动, 推动职工家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力争实现女职工提升素质增实力、立足岗位学技能、强化维护抓落实、细化管理夯基础的工作目标, 不断发挥女职工共建共享集中的主力等作用。要始终本着“贴近实际、贴近职工、贴近生活”的原则, 组织好群众性文体活动。以“职工之家”为阵地, 认真开展各种具有女工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增强女职工体质, 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 凝聚职工队伍, 陶冶职工情操, 切实把“以人为本、关爱女工”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人力支持。

5 以夯实工会管理工作为基础, 努力在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上达到新水平

工会是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按照“扩大覆盖面, 增强凝聚力”的要求,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要从和谐的视角, 深刻认识工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责任;按和谐的要求, 充分发挥工会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用和谐的思路, 全面增强工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要积极探索党政工共建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研究党政工共建的新形式和新方法, 不断发挥工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鼓励和引导职工参政议政, 努力提高职工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基层工会组织, 切实抓好工会干部的业务培训工会工作理解研究, 提高工会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工会干部要通过学习, 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思想和作风建设,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团结意识和群众意识, 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改进活动方式, 多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多给基层提供帮助、指导和服务, 多办一些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的实事, 聚精会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使工会整体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力争实现“四个增强”、取得“四个新作为”:即增强干部学习能力, 在共建和谐社会上有新作为;增强群众工作能力, 在当好桥梁纽带上有新作为;增强维权工作能力, 在维护社会公平上有新作为;增强教育引导能力, 在提升职工素质上有新作为, 努力把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钟世明.关于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思考[J].中国工运, 2006.12.

[2]刘雪峰.在共建中共享, 在共享中共建[J].中国工运, 2007.5.

[3]刘健明.关于加强工会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金融工运, 2008.6.

[4]傅福荣.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初探[N]工人日报, 2008.6.10[6].

突出维护职能 构建和谐社会范文 篇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如何通过维护,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促进企业发展,是国有企业工会依法维权的关键。要做好工会的维护职能,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维护职工权益必须依法办事

(一)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维权机制

要结合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厂务公开。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要健全完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争议协调制度。要提升制度动作质量,强化监督检查,保证维权得到落实。

(二)抓好根本维护

企业工会应该按照《工会法》的规定,代表职工群众从根本上参与有关工作,推动落实职代会的职权,做到凡是涉及职工切实利益的重要问题都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让职工有充分的知情权权和决策权。

(三)坚持依法维护

企业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等方面,无论是参与重要制度、政策的制定,还是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都需要依法办事。

二、坚持“两个维护”的统一

企业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在利益协调的格局中,应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做到“两个维护”的统一。

(一)把握“两个维护”

一方面,企业工会要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向企业党政反映、表达职工的意见、要求和愿望,使企业对广大职工的维护更全面,当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工会干部要坚决依法站在职工群众一边;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到企业的整体利益与职工的具体利益的辩证关系,维护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是前提和条件,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是目的和归宿,没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就谈不上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就维护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有利于构建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企业的整体利益和职工的具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工会要积极运用平等协商机制,善于与行政协商,共同寻找二者共同利益的最佳平衡点。

(二)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工会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不能超越历史的发展阶段和客观事实,要在思想方法上实现与时俱进。在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发生矛盾,具体利益又没有条件实现的时候,要说服职工,做好工作。对于职工合理的要求经过努力能办到的,企业工会要积极做工作,求其实现。

(三)谋求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有助于实现职工的根本利益;提高企业效益,有助于实现职工的具体利益;确保职工队伍稳定,促进和谐发展,是职工长远利益的保证。企业工会要与行政密切配合,同舟共济,同心协力实现好、维护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保护、调动和发挥好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其引导到完成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上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完善帮扶机制

(一)建立生活帮扶机制

在经济体制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城市贫困职工。目前社会保障能力又一时难以覆盖,对这一部分职工要积极采取帮扶措施。

(二)建立再就业援助机制

解决大多数困难职工的根本问题是使他们合理再就业。工会组织要采取切实措施,形成有效机制,引导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子女走上稳定的就业之路。由为困难职工送钱送物的输血型,向帮扶困难职工开辟就业门路的造血型转变;由帮扶职工解决眼前困?y的治标型,向强化职工致富就业技能的治本型转变;由节假日探望的临时型,向扶助职工自我发展的永久型转变;同时还要因地、因时制宜,加大培训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建立健全维权机制

凡是涉及到困难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的起草和制定,工会组织都要参与进去,充分表达困难职工的愿望,从源头上实现对困难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要大力促进建立与完善各级工会领导与同级行政领导机关及其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就政策措施出台中涉及职工权益的关键点,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与同级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定期的协商和沟通,提出意见或建议,反映群众的呼声,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

(四)建立困难职工管理机制

解决困难职工的问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仅仅靠工会组织是难以完成的。从工会来讲,要建立与完善困难职工的档案;实行困难职工生活状况定期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保险互助机制、医疗救助机制、教育帮扶机制等。

四、必须提高工会干部素质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要努力做一个时刻与党的路线方针保持高度一致的实践者,自我加压,创新工作,坚定不移地履行维权职责。

(二)完善工会干部选拔机制,要选拔思想政策水平高,热爱工会工作并且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热心为职工服务的人员充实到工会工作岗位上去。

维护职能 篇6

1建立合同制职工维权机制的必要性

建立合同制职工维权机制是医院发展的客观需要。首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发展, 合同制职工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涉及到合同制职工权益的问题尖锐地暴露出来,如劳动就业问题、合法权益与特殊利益保护问题、住房公积金问题等等。其次,随着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合同制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和依赖感进一步增强, 这就要求医院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 必须把维护合同制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要求工会合同制职工的工作应突出维权职能。

2建立合同制职工维权机制的可行性

当前工会合同制职工组织遇到的共性问题是:1基层合同制职工有政治诉求但找不到途径;2合同制职工对涉及到自身权益的政策制定没有话语权;3工会原有的对合同制职工组织工作内容单一,方式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合同制职工的需要。因此,探索符合时代特征、行业特色、合同制职工特点的工会维权工作机制和运行体系势在必行。我院党政及工会十分重视合同制职工的相关工作,在切实维护合同制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有效运作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2.1 为合同制职工维权提供组织保障

我院现有在编职工589人,合同制人员347人。工会组织是依法维护合同制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和保证,针对合同制职工这一特殊的群体和特殊的工作环境,院领导及工会高度重视,将合同制职工全部吸收为工会会员,并全部参加了我院《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工会民主选举产生合同制职工作为职代会代表,参与医院各项重大事项的讨论与决策。

(1)建立健全合同制职工维权网络 ,延伸工会工作。医院有5个分工会, 工会小组长30名, 其中合同制职工9名, 比例为30%。合同制职工担任工会小组长 ,负责基层工会工作 ,为切实维护合同制职工权益提供了组织保证,延伸了工会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提高了对工会组织的归属感和信赖感。

(2)强化制度建设 ,确保维权行之有效。为切实维护合同制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合同制职工的劳动权利、劳动安全与身心健康的特殊保护,医院根据国家《劳动法》《工会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省、市有关条例规定,将合同制职工的权益保护落到实处。医院还充分利用职工代表大会,落实有关合同制职工权益保护的议案。例如今年二届二次职代会就通过了《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关于建立合同制工作人员住房公积金的实施办法 (试行)》《关于合同制工作人员激励考核办法 (试行)》。极大地激发了合同制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凝聚力。

2.2 为合同制职工维权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医院工会以构建机制为突破口,重点维护为目标,真心实意地关心合同制职工的需求,将维权工作落到实处,使合同制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1)明确工作目标。医院工会一直以来确立服务意识 ,以职工满意为工作目标,强化为一线职工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深入实际,深入临床,贴近一线职工,倾听职工呼声,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构建畅通的女职工沟通交流的平台。工会工作很有针对性、实效性,得到了广大合同制职工的支持和赞誉。

(2)履行监督职能。《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关于建立合同制工作人员住房公积金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合同制工作人员激励考核办法(试行)》的实行,为合同制职工建立了保障和奋斗目标。医院工会委员会成立监督小组,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每年对医院组织的合同制职工考试进行监督, 定期向工会汇报情况,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3)注重维权实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关于建立合同制工作人员住房公积金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合同制工作人员激励考核办法(试行)》,为合同制职工保护提供了制度的保障。

与此同时,医院工会组织为保障合同制职工的医疗需求,引入健康保障机制, 加大合同制职工健康保险保障力度。自2008年始,工会为全体合同制职工送上了《蚌医二附院职工互助合作保险》,提高了合同制职工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从思想上真正解决了合同制职工的后顾之忧,切实为合同制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经民主测评,医院的合同制职工维权工作,满意率达100%。

医院为合同制职工维权的举措,充分体现“服务以人为本,关爱用心体现”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全体职工的拥护,激励了合同制职工在医院建设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医院组织的历次技能竞赛中,合同制职工均有不俗的表现。我院急诊科合同制护士还荣获“蚌埠好人”“最美医护伉俪”光荣称号。合同制职工在医院发展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建立合同制职工维权机制的前瞻性

维护广大合同制职工的合法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以上仅以我院工会合同制职工维权运作机制为例,而面对合同制职工不同的利益群体,这在客观上要求工会组织需扩大相应服务功能。虽然合同制职工的文化素质、年龄结构、职业背景以及价值取向各不相同, 但是参与医院发展是他们的共同愿望,他们要求建立起能帮助他们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排解压力、解除困难、实现自我价值的新的社会支持与维权网络。这必然要求工会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一个区域性、开放性、社会化的合同制职工工作维权体系,鼓励合同制职工实现自我维权,并为他们提供各种有效的维权服务,逐步营造和完善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确保合同制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得到真正落实。

摘要:合同制职工是单位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单位却没有对合同制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工会努力探索完善合同制职工的维权机制,并提出了符合我院实际的解决办法。

维护职能 篇7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

维护金融稳定, 把县域建设成为金融安全区, 既是县级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 也是县级地方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重要职责。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 各方面积极工作, 形成合力, 才能切实肩负起维护县域金融稳定的重任。现实是地方政府虽设立了相应的“金融办”, 但尚未建立起维护金融稳定的工作机制, 大多数单位和部门对维护金融稳定的认识还不到位, 工作机制的缺失导致了各方面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责任不清, 只把它当作临时性工作应付一下了事, 给人行牵头、协调此项工作带来困难, 严重影响了维护金融稳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协调能力应是执政能力的题中之义。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把协调工作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作为一项工程来筹划和实践, 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领导是服务, 管理是服务, 协调同样是服务, 且相辅相成。要建立实践、内容、效益相统一的新机制, 在形式服从内容的前提下, 实现工作方式和载体的创新, 也就是从现实需要和客观实际出发, 对成本与效益进行科学评估后, 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实现效益的最的大化, 同时实现工作预期的长远影响。现在县级地方政府一般由一名副职领导分工联系协调金融工作, 领导分管工作较多, 联系协调金融工作只是其中一项。由于协调的工作面较窄, 力度和深度不够, 好多工作就停留在会议层面, 落实不到位。如已建立的“金融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信用村镇建设领导小组”、“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等, 由于机制的缺失, 效果大打折扣。在有的地方, 已有人对“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制度提出了质疑, 原因是参与的多, 做事实的少, 不符合务实、高效的行政要求。在地方政府设立专门协调机构, 就是要加大政府协调经济金融工作的力度, 把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协调事项落到实处, 同时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方面的决策参考、工作建议。由县级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 联系协调县域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这样的机制就会具有稳定性、长效性。对维护县域金融稳定, 促进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形成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合力

要维护县领域金融稳定, 就必须努力建设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一个地方的金融生态环境和谐与否, 直接影响到这个地方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如依法维护金融债权, 建设诚信社会, 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却问题多多。在对县内银行业清收不良贷款工作的调研中, 我们发现各银行为维护金融债权所打的官司, 仍是胜诉的多, 执行到位的少, 金融法治环境极待改善。在建设诚信社会方面, 地方政府虽也做了一些工作, 但收效不大。因为没有科学的整体规划, 没有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 未形成多方联动、相互促进的合力, 良好的诚信社会氛围是很难形成的。

发展县域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重任历史地落在县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肩上。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瓶颈就是融资难。中小企业贷款难, 农户贷款难, 资金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有若干事例可以说明, 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好, 就会形成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双赢格局, 同样, 也有若干事例可以说明, 由于认识不到位, 沟通和协调工作不到位, 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许多好事都不能做到“把好事办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除了有好的政策引导和政府财政的投入外, 更多的要依靠金融的投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搞经济建设就必须重视金融、研究金融。探讨经济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 密切经济金融之间的联系, 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 既是金融部门的重要职责, 更是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良好的金融生态能形成资金集聚的“洼地效应”, 反之, 则是资金外流。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 各方面密切配合, 积极工作, 才能切实维护县域金融稳定,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县级人民银行要积极主动, 为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献计献策。县域各金融机构要主动配合, 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工作渗透到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从政府各相关部门到乡 (镇) 村组都要协调配合, 形成联动。只要各方面合力推动, 积极创新, 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一定会得到优化, 资金集聚的“凹地效应”也一定会在县域显现出来。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农村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 乡村银行、各种农村小额贷款组织将会迅速发展起来。县里虽有人民银行的支行和银监部门的办事机构, 但巨大的农村金融市场, 除了监督管理难度大外, 协调工作的难度同样会很大, 就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和帮助, 大量的协调工作需要有人做。再就是保险业在县域发展较快, 以嵩明县为例, 现有8家保险机构, 由于县级没有保险监管部门, 协调工作困难重重。维护县域金融稳定,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银行、证券、保险一家都不能少。如何形成共识, 形成合力, 需要政府发挥好沟通协调的主导作用。

三、畅通获取信息的渠道

要保证维护金融稳定工作取得实效, 就需要获得大量的日常监管信息、风险监管信息。只有对大量的、真实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才能对金融风险作出科学的评估和判断。现实是, 由于金融体制的某些方面先天不足, 制约了人民银行全面有效履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如央行的统计制度不完善, 对证券、保险业的情况缺乏了解。我们曾组织专人对县内的保险机构进行专题调研, 县域保险机构近年来发展较快, 但规模小, 且监管缺位。因为县级没有设立保险监管机构, 地方政府也不好管理, 人行要获取保险方面的信息, 不知路在何方。

根据县域金融改革发展的实际, 建立县域金融信息共享机制。维护县域金融稳定的职责主要在县级人民银行, 应赋予县级人民银行相应的职权, 负责收集和加工整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方面的信息, 为科学判断金融机构风险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各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 作出基本的风险评估和判断, 提高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的有效性。与此同时, 县级人民银行应发挥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神经末梢”的作用,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金融稳定工作调查研究, 只要是涉及金融稳定范畴的问题都要想方设法开展调查研究, 要通过调查获取信息, 掌握情况, 作出评估和判断, 该提醒的要提醒, 该上报的要上报, 该处置的要妥善处置。

四、建立健全内部协调机制

在县级人民银行, 由于受机构人员编制的限制, 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人员来负责金融稳定工作, 加之维护金融稳定工作涉及到县级支行每一个内设机构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 如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管理银行结算账户, 管理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负责反假币, 反洗钱, 还有提供再贷款, 依法监测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对高风险金融机构进行救助等。据了解, 目前大多县级人民银行内部还未建立起相互配合、科学有序、共同维护金融稳定的有效机制。县级人民银行应积极建立金融稳定工作内部协调机制, 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要定期不定期地召开金融稳定工作例会, 对辖内各金融机构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掌握基本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防患于未然。对存在一般风险隐患的金融机构要及时作出风险提示, 对存在严重问题的金融机构要作出快速反应, 包括与监管部门沟通协商、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及采取必要措施等。还要科学制定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迅速有效处置辖区的金融突发事件, 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金融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的损失, 建立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协调配合、运转有序、反映迅速、处置得当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维护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 保障辖区经济金融安全, 促进辖区经济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总之, 一定要有机制, 有作为, 履职到位。

金融稳定, 事关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银监分设后, 人民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监测转变到更为超脱的地位, 从现场的、实务的风险监测, 转换到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上来。这一转变, 是与加强央行贯彻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密切相关的,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金融稳定这一平台, 金融是否稳定, 同时又是制定和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切实履行好维护金融稳定职能, 县级人民银行还需进行多方努力。

证明

时代金融5月下半月刊第24页《信用卡盈利模式的营销策略分析》一文作者蔡玮的作者单位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贸学院。

特此证明。

维护职能 篇8

1.1 “游戏规则”的不公允:初次分配中“挤出效应”问题

所谓“挤出效应”, 即在市场效率机制的作用下, 分配格局发生变化, 老的收入分配“游戏规则”被冲击, 而新的收入分配“游戏规则”滞后形成, 从而使新的分配手段对“老”的分配手段的“挤出”, 造成初次分配“公平”机制上的残缺。

在挤出“挤出效应”的过程中, 原有的收入分配“游戏规则”格局中, 资本、智本、绩效、税收等手段强势走高, 而工资手段却弱势走低, 从而产生了分配上“不公平”的问题。“不公平”的实质是工资性分配手段的“游戏规则”动态提升乏力, 工资平衡机制弱化。

1.2 “游戏规则”的破坏:初次分配中的“不守则”问题

所谓“不守则”, 是指通过破坏既定“游戏规则”而获得不当得利, 即特别单位或利益关系人以自己的偏好而改变既定的分配行为、规则、程序和方法, 达到占有超额财富获取的分配的主动权, 从而使分配秩序混乱。

从现实状态看, 人们对收入差距的最不满的还不是“效率机制的挤出效应”问题, 而是收入分配“不守则”的问题。人们对收入分配认为最不可接受的“不公平”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特殊权力破坏既定“收入分配游戏规则”的不当获利者。如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通过不合法手段暴富的富人;对一些特殊行业和特殊人物通过较严重的偷、逃、避税问题而又处理不力形成的富人。

二是利用特殊机会 (政策和法制不健全) 而暴富者。如:利用价格双轨制倒卖计划内价格产品;倒卖进出口许可证和进出口商品额度;利用土地批租, 无偿或低价获得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攫取超额利润;利用证券市场初始阶段的不完善, 采用各种非法或恶意手段利用或操作股市、期市, 大肆“圈钱”;利用股份制改造, 企业兼并、破产、合资等机会, 通过低估国有资产、半卖半送、名卖实送等手段, 大肆侵吞国有资财, 使一部分人中饱私囊。

三是违反市场机制、在“效率”失效的状态下形成部分群体“灰色”收入或财富的占有。如:政府部门及相关的事业单位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而形成的“灰色”收入;部分行业、企业垄断所形成的“额外”收入等。

当下中国令人瞠目结舌的收入分配“不守则”问题, 究竟是怎样造成的?腐败、“灰色收入”、垄断, 到底是收入分配“不守则”的原因还是结果?应当看到,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环境中, 不得不正视的有一种诡秘现象:就是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级差形成现象, 越是靠近权力阶层, 收入越高, 越是远离权力阶层, 收入越低, 经常性出线游戏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收入高, 越是遵法守纪, 收入越低。此情此景, 深深影响着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性”。

沿着这种现象进一步追问, 今天我国收入分配中的主要矛盾, 究竟是贫富差距的矛盾, 还是收入分配秩序混乱与民众收入分配基本权力维护的矛盾?最近不断曝光的诸多群体性事件、网络上的仇官、仇富热议, 媒体的对腐败的情绪性宣泄, 还主要都是针对地方政府在维护社会收入分配“游戏规则”正常运行方面的种种管理失误或不作为。由于这种的管理失误或不作为, 导致了一少部分人利用权力、游戏法律而获取很大的社会性“蛋糕”, 很自然的众多民众基本权利受到侵蚀。因此, 必须明确, 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矛盾, 显然不是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的矛盾, 而是收入分配“游戏规则”管理与民众权利之间的矛盾。因此, 目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点是收入分配秩序的整顿, 保证按既定的“游戏规则”运行, 解决收入分配制度中的“公平”问题。

2 危及收入分配“公平性”的深层次原因

初次分配有一个重要平台, 这就是会计系统。良好的会计环境、完善的会计运行机制是收入分配能否按“公允的既定游戏规则”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条件。既定的分配格局和原则体现在会计层面上, 就是会计行为的规则、程序和方法 (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 。会计行为按照社会既定的会计规则、程序和方法运行, 实质上是对收入分配的既定格局和初次分配秩序的维护。但当会计领域出现问题时, 就会对既定的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冲击, 从而使收入分配格局混乱。

一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实质是改变既定的收入分配格局, 不正当的改变利益关系人的分配关系, 最终是少数人或利益集团采取不正当途径获取巨额的利益。实质是初次分配不再“公允”。

二是会计监督严重弱化“丧失”公平。在收入分配过程中, 会计监督是唯一的日常性、随时性、系统性、闸口性的动态监督机制, 是其他行政、法律等监督的基础或依据。会计监督在维持收入分配既定格局、稳定收入分配秩序上具有无法代替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但是,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中, 会计监督出现严重弱化的趋势和现象, 出现了“会计控制附强现象” (即会计成为分配主体中强者的附属物) 。会计监督职能严重退化, 对收入分配游戏规则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

3 会计在维护收入分配制度“公平性”中的作为

3.1 会计是收入分配制度实施的分配平台系统, 承载着其他各种分配手段和分配形式的组合和运作

企业收入分配必须要在一个分配平台中有序地进行, 通过这个平台达到如下分配要求:一是确定分配总量规模;二是将待分配的不同质产品转化为同质的分配状态 (即价值形态) ;三是将多种分配手段和形式有机组合和运作, 使分配按规则有秩序地进行;四是明晰、及时显现和描述分配状态。这个分配平台系统就是会计系统。

会计活动过程, 就是各种分配手段和分配形式组合和运作的过程, 初次分配的实现贯穿于会计的确认、计量、汇总、记录、解释的整个过程中。会计分配的主要手段是确认和计量。会计通过确认和计量对社会产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不同分配利益主体之间分配, 形成社会产品的归属谁、何时归属、归属多少的分配结果。

要保证企业形成的社会产品在社会范围内有序分配的进行, 各利益分配主体, 首先要解决的是“知道”问题。通过会计反映下列信息: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规模是多少?社会产品补偿值和增加值的划分和确定是如何进行的?社会产品是如何分配的?社会产品的分配是否被各分配主体所公允、接受?如何保持社会产品利益的可持续分配的分配状态?分配后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如何?等等。这些信息是保证社会产品有序分配、实现收入分配制度预设目标的前提条件, 也是社会发展公平与效率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基础。

各会计信息使用者之所以对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完整有规范的严格要求, 关键在于会计信息对各利益相关者在追逐利益分配行为决策过程中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3.2 会计是对收入分配运行状态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控制系统

社会确定的会计信息处理和释疑的规则、程序、方法, 本质上是社会产品分配的“游戏规则”, 即对社会产品分配秩序的规范和控制。也就是说, 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会计规范实质上是解决对社会产品如何分配、怎样分配等问题, 是协调在企业收入分配中各利益主体的分配矛盾冲突的规则和规范。任何违反企业收入分配的“游戏规则”的行为, 都会对既有的分配格局形成冲击, 危及有关分配主体的利益。

初次分配过程中, 时刻充满着公平与效率对立统一矛盾、各分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矛盾, 这些矛盾的解决协调, 是通过社会公认的既定分配格局进行的。在会计活动中也时刻受到相关利益主体试图改变既定分配格局的困扰, 会计承担着促使初次分配活动按既定规则进行的社会责任, 即会计的监督功能。

4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公平性”维护的关键点——重塑会计监督功能

会计监督职能严重退化, 进而导致会计责任划分不清, 会计风险无人承担。多年来层出不穷、面广量大的会计恶意虚假陈述、大量的巨额经济案件、硕鼠性质的贪污腐败、账外资金行贿、巨额现金回扣等事实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大量案件揭示出来, 多数是靠群众的匿名举报, 既不完全是会计监督职能正常制衡的结果, 更为严重的是相当数量的会计人员受利益驱动成为主动丧失监督的狼狈, 且相当多会计从业者坦然处之, 对会计法规、制度的权威性敬畏和无条件遵循程度有退化倾向。在这一会计环境下, 不可能实现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 更不能保证收入分配按既定目标格局有效进行。

为此, 重塑会计监督功能, 提升会计的社会性责任, 已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公平性”维护和建设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李雁争.收入分配改革有望获得实质性突破[N].上海证券报, 2010-08-18.

[2]高书生, 宋军花.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现状、趋势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8) .

维护职能 篇9

“亚硝酸盐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非食品原料, 个别不法商贩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添加该类物质, 虽然生产的粥制品看上去比较粘稠, 但长期食用也会对人体产生极大损害, 那么我们平时如何辨别早餐点出售的粥到底是否添加亚硝酸盐呢, 下面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识别方法……”2015年春节前, 滨海新区大港人民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针对最近办理的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件, 拿着《食品安全防范小妙招》给社区居民们讲解法律知识和生活小常识。

前不久的一个早晨, 居民小赵在早点摊位买了一份儿小米粥, 回家食用后出现了恶心、呕吐、头晕、嘴唇发青等现象, 到医院检查有中毒现象, 公安机关经侦查发现个体流动商贩张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遂将其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 据他交代, 为了增加粥的粘稠度和口感, 自己煮粥时私自添加了“硝”, 而所谓的白色粉末状的“硝”正是产生亚硝酸盐的源头, 受害人食用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办案人员发现, 国家明令禁止的非食品添加剂, 小商贩们竟然可以在菜市场买到, 这也给办案人员敲响了警钟。众多小商贩分散经营, 食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如何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确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大港检察院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 制定了解决方案, 决定立足案件, 延伸检察职能, 采取多项措施, 切实维护食品安全, 回应百姓关切。首先, 向辖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制发检察建议书, 明确指出此案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督促相关部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特别是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 依法规范个体经营者经营行为。同时, 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检查, 要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各阶段受理的违法线索和办理的行政违法案件情况进行自查, 避免对涉嫌犯罪的案件以罚代刑、有罪不究。其次, 摸清底数, 针对辖区286个流动摊点, 工商部门联合制定了《个体工商户守法经营责任承诺书》, 让所有流动餐饮摊点的经商户都郑重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做出郑重承诺。同时, 向广大商户讲解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食品安全领域的几个罪名犯罪构成要件, 切实增强个体工商户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 做到守法经营。该院还编写了食品安全防范小妙招和法律小常识, 积极开展法制宣传, 提高群众参与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犯罪的积极性, 强化食品安全监督, 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法制素养, 截至目前, 该院已深入社区、学校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和手册600余份。

上一篇:产量与品质下一篇:尊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