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资源库

2024-10-23

数字化资源库(共12篇)

数字化资源库 篇1

摘要:文章从信息技术发展、教学模式改革等背景入手, 分析了物流数字化资源库的三大圈层分布和构成要素, 研究了目前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加速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物流数字化,数字化资源库,资源库建设

1 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IT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的《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1]演讲中, 正式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IBM董事长兼CEO彭明盛于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 以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2]的报告, 明确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接着, “大数据” (Big data) [3]概念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使云平台、物联网、B2B、B2C、O2O等先进技术和运营模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先进手段赋予物流活动更多的智慧元素, 使智慧物流正式被人们所认识、接受和推崇。

智慧物流发展的关键在于智力支撑, 因为它是智慧和物流的综合体。所以, 物流智慧的程度取决于从事物流管理与运营人才的智慧水平。一般来说, 智慧物流人才, 除具备扎实的物流基本理论知识和物流基本专业技能之外, 还应该精通IT技术, 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 能够跨界融合, 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 做到物流服务即时化、柔性化和个性化。

伴随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教育应运而生。远程教育、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也在迅速改革。慕课MOOCs[4]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来啦, 微课[5]登场啦, 翻转课堂[6] (Flipped Class Model) 也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些新思想、新模式的推行, 均需要数据库、信息平台的支撑。

2 物流数字化资源库的基本架构

2.1 物流数字化资源库架构的三大圈层

面对网络学习国际化发展趋势, 国家教育部在加速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 各地区也在试图建设区域性的教学资源库, 有志于教学改革的学校或教师也在构建自己的课程资源库。总体来说, 现行的物流数字化资源库由共享库、区域库和个性库三个圈层组成 (如图1所示) 。

第一层, 共享库。其突出特征就是具有国内各行政区域通用的普适性, 不论是课程的筛选还是资源的制作都在考虑专业的最基本属性和国内环境的可接受性。以物流专业为例, 通过区分中职、高职、本科院校三种类型学生的发展特点, 分别选择相应的核心课程, 确立对应的核心能力, 编辑适当的数字化资源, 形成不同层级的教学资源库。

第二层, 区域库。各行政区域为整合区域资源, 彰显本地文化, 发挥区域优势, 提高区域竞争力, 往往要建立区域数字化资源库, 包含地方精品课程、优质核心课程、网络共享课程、优秀案例等等。尤其是各区域的区位优势和地理特征各不相同, 物流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也差别较大, 区域建设自己的数字化资源库显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层, 个性库。这是突出一所大学办学特色、教改特色、课程特色、师资优势、办学条件、学科水平、专业品牌等给力的展示。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最基本的内容应放在物流案例库、物流视频库、物流软件库、物流文献库、物流法规库、优质课程库、特色教材库、能力展示库、互动操作库、形象展示库、创新作品库、创业技能库等等。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第21个成员之后, 更应该根据物流专业在各经济区域发展的前景, 大力充实物流专业工程教育的内涵, 大胆拓展物流开发创造的外延。在智慧经济高潮迭起的今天, 高校数字化资源个性库的建设具有广阔的前景。

2.2 物流数字化资源库架构的基本构成要素

物流数字化资源库架构的构成可以划分为环境要素和平台要素两大部分, 其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2.2.1 物流数字化资源构成的环境要素

(1) 制度与保障要素。突出教育主管部门的整体规划与学校的自主管理, 形成相应的政策、资金、平台方面的保障机制。一是做好统筹规划, 分布实施。抓住物流专业重点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以点带面, 达到推动全面的教学资源建设。二是尽量采用先进的、成熟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可扩展的技术方案, 建立物流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三是做到引进开发, 上下结合。在对现有物流数字化资源进行必要的筛选、整合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数字化资源, 同时积极组织力量开发具有鲜明地方和专业特色的实用信息资源, 以促进物流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推广和应用。

(2) 组织与管理要素。一是学校与教师层面。着重突出在教学一线上物流教师的主体地位, 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促进教师完成教学资源的采集、筛选、取舍、编辑等建设任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进行科学分工与协作, 实现群策群力。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通过科学有效地管理资源, 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资源库, 能够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切实解决物流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困难, 激发教师内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学生学习层面。创新教学模式,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到物流的教学活动中, 通过健全的物流资源库, 学生可以快速便捷地找到需要的资料, 极大地缩短了信息搜索时间, 提高了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借助于数字化的物流学习平台, 学生可以及时地交流最新的学习体会与学习心得, 互相学习, 互相提高。

2.2.2 物流数字化资源构成的平台要素

(1) 软件平台与硬件平台。物流教学软件数量和类型众多, 主要有物联网实训软件、物流大赛软件、物流仿真实训平台、物流作业平台 (如供应链管理与分析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配送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 、物流决策优化平台 (啤酒游戏风险管理软件、多级库存管理软件、配送优化计算管理软件、物流网络博弈管理软件) 、国际物流实训平台 (国际物流模拟平台、国际货代管理软件、国际船代管理软件、国际空运管理软件、报关报检管理软件、国际物流单证制作软件) 、港口物流实训平台 (电子口岸仿真平台、集装箱码头数字化管理软件) 等。物流硬件包括物流设施、物流设备、专业服务器、云平台等。

(2) 数据平台。首先是素材库。一是物流媒体素材库, 它是传递物流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 具体包括:物流文本素材、物流图像素材、物流音频素材、物流视频素材与物流动画素材。二是物流试题库, 它是把物流学科的知识按照科学的教育测量理论, 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的物流教育测评库。三是物流试卷库, 是物流学科重要和典型试卷在计算机中的集合。四是物流电子课件, 物流教学中使用的较为完善的PPT及教学软件。五是物流案例库, 它是物流教学和实验中用到的经典案例的集合。六是物流文献资料库, 包括了物流教学与物流发展方面的重要文献、书籍资料、规章制度与政策文件。七是常规问题答疑库, 解答物流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知识点问题。八是资源目录索引库, 对物流教学中用到的网络资源与非网络资源进行全面的索引列表, 方便检索。九是物流学习评价库, 能够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准确分析教师教学质量, 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其次是专业发展库。专业发展库由物流教学标准库、物流合作信息库、物流职业能力库与物流职业鉴定库构成。物流教学标准库包括物流人才培养方案、物流人才知识结构、物流课程体系构架等方案, 以及具体物流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实训教学规范等标准。物流合作信息库, 收集物流相关企业、港口码头、物流协会、物流研究院的行业动态与最新资料, 加强与物流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物流职业能力培训库是物流职业发展指导资料的汇总, 包括物流师审定的能力标准、评估材料、资格组成、学习策略与培训方案。物流职业鉴定库是物流职业技能检验资料的汇总, 包括物流各工种鉴定考试的安排、流程、大纲、试卷与在线测试等内容。

3 物流数字化资源库构建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 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 逐步暴露了一些问题, 显示出资源库建设和使用缺陷, 丁世敏等从精品课程库的角度, 黄琳娜等从数字化资源共享的视野, 程雷等从高职院校资源库利用现状分析的方式, 揭示了现行教育数字化资源库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针对高校物流专业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状况, 构建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3.1 认识不到位, 缺乏紧迫性

由于许多教师的思维定势仍定格在头两次科技革命的演进历程中, 对以信息技术为主线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所带来的冲击估计不足, 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纸质教学文档津津乐道, 加上对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感到困难重重, 所以, 对数字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思想控制行动, 认识上存在问题必然在行动上没有紧迫感。

3.2 表面文章多, 深度开发低

研究国家、省 (市) 以及高校的物流教学资源库, 为“追逐时尚”而建者较多, 表面上一时轰轰烈烈, 但实际深度开发和推广利用效率较低。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 从精品课程网站、FTP服务到音视频点播系统、个人网络硬盘等, 存储的数据量可以达到TB级别, 因为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组织, 资源的建设和系统的开发实施都各自为政, 共建共享协作显然薄弱。物流专业作为复合产业背景的新兴专业, 有着广阔的开发空间。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 物流专业要有效发挥其人才培养、知识承传、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的四大职能, 在资源库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可以产生许多创新, 但是, 众多教师却因这样和那样的原因没有有效把握资源库开发的机遇, 仍停留在初始的状态中。

3.3 硬件投入少, 技术素养差

资源库建设需要硬件支撑, 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硬件设施有着高度的关联性和契合度。尤其是物流专业, 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验实训条件有着内在的联系。城市配送、供应链运作、冷链工程、低碳物流、物流信息, 甚至3D动画演示, 等等, 课程均需要足够的硬件环境。如果学校资源库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就会更加感到硬件投入不到位, 也降低了资源的应用效果。加上大部分物流专业教师对理解技术、掌握技术、应用技术、管理技术诸环节缺乏基本的技术素养, 无法胜任新技术条件下物流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工作。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技术落后, 传统化的物流教学方式所占比重仍然较大, 传统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 难以满足智慧物流对人才的需求, 同时也对物流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形成了较大的阻碍。

3.4 整合能力弱, 难于互通联

目前物流数字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国家级资源平台、省级资源平台、高校资源平台与研究院所资源平台等多层次物流数字化资源平台。各种资源平台创建时间、规模大小、服务对象、数据格式各有差异, 尤其是建设过程中缺乏标准化意识, 数据的采集缺乏标准和规范, 这就为数据的共享、交换和扩展带来了诸多不便。从整体上看资源平台众多, 但每个平台的资源及其服务群体、人数有限, 平台所能提供的服务全面性、系统性、专业性不足。物流数字化资源分布广泛, 存储管理分散, 各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相关度低, 购买的资源来自不同的厂商, 各自研发的自己的数字化系统, 这些异构的资源难以有效地整合, 加大了平台间互通互联的难度。

3.5 缺乏独创性, 特色不鲜明

物流学科是一个正在形成和被学术界逐步认可的学科, 其复合性特征有利于应用开发型人才的培养。由于高校所处区域不同, 港口城市、边贸城市、内陆城市等区域特征诉求本地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各有侧重, 这就为高校物流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但由于高校相关部门对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更缺乏长久的整体规划, 政府主管部门也没有制定宏观指导的政策, 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致使各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趋同性明显, 创新性与各自的个性特色不够鲜明, 这也造成了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环节的严重浪费。

3.6 文化氛围差, 绩效评价空

在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要素层面, 大多学校注重资源要素的建设, 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在不断地充实与完善, 却忽略了环境要素的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库开发利用的文化建设。物流数字化资源的制度与保障要素, 管理与组织要素不能即时地予以匹配, 数字化建设成为跟风性、临时性、一次性特点突出, 失去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数字化资源的绩效评价往往组织相关代表召开研讨会完成, 参与者多是与政策制定者同质的学科专家、教研员等, 他们的意见有时与普通教师的意愿并不一致, 而作为数字化资源的主要建设者与利用者的普通教师却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 总体上绩效评价空洞无物。

4 加速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对策

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 近几年已涌现出了一批敢于创新、成效卓著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 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高校, 在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先后出台并实施了“‘321’教学质量工程”、“‘5+5’教学提升工程”, 这些工程均将教学改革和数字化资源建设作为其重要内涵。为使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顺利推进, 学校加大了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 宁波市教育局连续扶植智慧产业人才基地核心引导课程建设。这些政策, 无疑增加了高校资源库建设者的信心。但就全国整体而言, 为加速物流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步伐, 尚需探索可执行的对策。

4.1 推进宏观指导, 突出自主管理

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其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指导、行业参与、学校主导、教师主体。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宏观规划与指导, 引导和鼓励物流专业建设数字化资源平台, 协调各大网络运营商减少和摈弃阻碍网络互通的壁垒, 帮助高校建设好数字化资源联接口与数字化资源系统, 减少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层次, 实现国家省 (市) 和学校三级网络平台构架, 国家设置总体的物流数字化资源中心, 省 (市) 设立区域性物流数字化资源分中心, 学校建立个性化的物流数字化资源中心。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服务地方的重任, 考虑到物流专业与物流产业的紧密结合度, 所以, 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更需要行业或企业的深度参与。就目前状况看, 学校内部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主要受益者毕竟还是自己学校的师生, 所以, 高校自身主导、教师主体的地位不容改变。

4.2 强化技术支撑, 加快教学创新

物流学科作为新兴边沿学科, 其学科的演进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性。作为应用型高校, 其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在学校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物流专业科研与教学, 均需要一流的硬件和前沿的软件支撑。提供条件让物流专业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物流技术, 不断强化技术成分, 以提高物流教师数字化资源的制作和建设水平非常必要。加快物流教学的创新, 实现教师从“表演者”到“导演”的转变, 积极利用物流数字化资源, 合理组织学生展开基于多媒体网络的个性化学习、自主交互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模式、协商式学习、研究性教学、问题求解学习等新模式已是未来发展的导向。

4.3 引入竞争机制, 完善激励制度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尽管相当一部分已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但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容否定。尤其是物流, 其专业地位已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 但物流的学科地位仍没有正式确立。因而, 物流专业的教学更应该挖掘特色, 做出样板。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积级参与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 将物流教师在数字化资源库制作与利用上的责、权、利统一起来, 制定相应政策, 把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奖励、职称评定等挂钩。激励机制的完善可以分为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学校层面分别对待。政府层面站在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和产业振兴的高度, 激励有实力的院校和有作为的教师为资源库建设尽心尽责地去创造, 每年设置固定的财政资金, 以项目的形式征集资源库建设成果。企业需要物流人才的支撑, 因而, 为了自身优秀物流人才的培育和延揽, 从法理上应该拿出一定的资金奖励资源库优秀建设者。学校层面为了自身生存、发展、创优、升级的需要, 也应该在物流这个新兴专业领域合理投入, 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 激励有志者乐意投身于物流资源库的建设之中。

4.4 整合教学资源, 促进合作共享

从物流走向供应链物流就是强化了物流各节点整体最优。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电子商务、物联网等专业有许多共性的课程, 相近专业的教学资源确实存在整合优化的问题。通过积极的引导与支持, 制定合理的政策、给以适当的经费支持、赋予丰厚的专业声望, 加强学校内、学校间、校企间的物流联系, 推动物流数字化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借助于统一集成的资源平台, 积极开展成果分享、经验传播、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活动, 充分地实现协同合作与优势互补。改变数字化资源的评价标准, 突出数字化资源的共享能力与辐射范围, 加大优秀数字化平台的后期资助力度, 大力推动优质物流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设。加强对物流数字化资源知识产权的保护, 保障优质资源的建设者的利益, 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开发、建设、共享、传播、利用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保证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地涌现。在与外部单位的合作方面, 可以契约形式, 采取投入分担、利益均沾的方法来组织和调动个体积极性, 使各方利益都能得到满足, 消除共同组建数字化资源的风险, 形成合作共享的局面。

4.5 创新网络平台, 提升管理效率

物流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和扩展需要网络平台的支撑, 海量的数据需要高效的服务器和先进网络技术予以承载。因而, 要加快打造云计算网络, 创建新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平台, 使巨大的物流信息借助于云计算技术的支持, 实现物流数字化资源库高效的管理与控制, 达到学生与教师只要用电脑、手机通过互联网、Wi Fi、3G网络等接入云端, 就可以便捷地获取需要的资源与服务。在云端还可以就某个具体的物流问题同相关的教师与专家进行深入的探讨, 实现不限时空的虚拟化网络学习。基于云计算的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将极大地降低使用难度, 使用者不需要学习复杂的系统操作方法, 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通过构建具有开放性、高可用性、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伸缩性的分布式数字化资源环境, 将分布于不同区域的信息资源有机聚合在一起高效管理。

参考文献

[1]Al Gore.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21st Century[Z].At the California Science Center, Los Angeles, California, 1998-01-31.

[2]张永民.解读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J].中国信息界, 2010 (10) :23-29.

[3]Tom W.Hadoop:The Definitive Guide[M].O'Reilly Media, 2009.

[4]Johnson, L., Cummins, M., 张铁道, 等.国际教育信息化2013地平线报告[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2) :7-29.

[5]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 2013 (10) :28-30.

[6]白聪敏.翻转课堂:一场来自美国的教育革命[J].广西教育, 2013 (2) :37-41.

数字化资源库 篇2

【摘 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进行概念性描述,分析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11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省区市先后将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职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不断探索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有效途径尤为重要。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概述

顾名思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指基于网络运行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具体而言,它是以数据为核心,依靠计算机网络这一平台,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共享式和互动式特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库和课件库,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库,资源库中的所有资源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可以对其进行使用、传输和拷贝等,而且它是开放性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网络对资源库中的所有资源进行访问和使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旨在为中职教学提供教学支持,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实施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均比较晚,目前仍然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予以有效管理,因而使得中职学校的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只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凭借自己的经验各自为战,难以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我国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并没有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其中,而且在技术处理方式和资源内容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资源库之间信息共享。

第二,整体统一的规划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硬件方面的建设,而忽视了软件方面的建设工作。同时,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缺乏整体统一的规划,在教学软件的购置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随意性,导致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专业教学软件出现重复投资或严重老化的现象。另外,缺乏对自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通常情况下,教师自主开发的各项教学资源缺乏完整性。此外,部分中职学校在建设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会将相同的内容重复放在不同的资源库中,从而造成教学资源内容的冗余。

三、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一)努力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框架体系。要想进一步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首先必须努力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框架体系。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中职学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互换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构建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框架体系时,应该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具体而言,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多媒体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实现多媒体化的信息显示,努力设计出友好型的交互界面,并建立起超文本链接,便于日常使用和管理,能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适用,为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提供良好服务。第二,将网络化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必须具备实时性、共建性、共享性以及开放性等特基本特性。第三,支持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和交互性,实现多种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以及自主式学习等,并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二)不断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设施。要想进一步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还必须不断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设施。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设施除了需要具备一体化编辑机、高配置计算机、数码照相机以及摄像机外,还必须具备基本的音视频、动画、图像以及编辑软件,并且需要接入各种类型的服务器群和超大容量的储存系统,甚至还需要依靠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努力构建出有效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而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拥有几台液晶投影仪方面,以便能够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起来。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进数字化教学的大背景之下,中职学校不仅需要在所有教学场所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并为所有教学工作者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同时,还需要配备高清智能录播室,通过有效运用自动拾音仪器和高清摄像头等实现教师与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全自动采集,并且自动实现教学资源的合成,而针对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教学场所,应该配备移动式定位型自动采集系统,以此来实现教师与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全自动采集,从而使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效率得到切实提高。

(三)不断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师资队伍。要想进一步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师资队伍无疑是有效途径之一。从我国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来看,首先应该建立专门负责审核与指导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的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成员应包括软件开发人员、骨干教师、软件企业专家以及课程专家等。同时,应该以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这一学科为单位,努力建立起包含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在内的教学资源开发团体,并且应该积极聘请相关专业软件企业的技术人员,由他们负责建设项目的论证工作和评估工作。另外,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当中,中职学校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不断开发出新的教学软件,并且还可以利用出版社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设施供应商等资源进行开发,而针对当前部分中职学校还没有条件开发出来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等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先购买再合作开发的方式来实现,从而逐渐提高中职学校科学教师的教学软件开发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不断推进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要想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则必须努力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框架体系不断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设施以及不断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志伟.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尝试与反思[J].当代职业教育,2013(8)

[2]张有杰.浅谈团队协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12)

[3]耿建.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理性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4(9)

数字化资源库 篇3

关键词:西方歌剧 数字网络技术 教学资源库网站 制作剖析

西方歌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它通过整合西方歌剧音视频以及文字等诸多媒体资源运用数字网络技术经过精心设计,使其以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构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与学的模式,为现行的声乐教学提供强大的时空和资源共享。这种现代教学资源模式更能激起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然而,数字网络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还不是很广泛,特别是对于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来说还是很生疏的。因此,要建立如此强大丰富的西方歌剧教学资源库,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怎样才能很好地完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网站的设计与制作呢?笔者有幸参与了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度《歌剧文献研究》这个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该项目负责人是丁冬红副教授。在这个项目中笔者担任是西方歌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网站的设计与制作,这是该项目下的一个子项目。通过网站制作的实践,笔者对教学资源库网站的设计与制作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因此想通过对西方歌剧教学资源库网站的制作过程全方位剖析,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声乐教师如何完成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制作提供一些思路与方法,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歌剧文献研究》这个项目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收集资源。利用资源检索渠道,包括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检索途径,收集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原始材料;第二步整理资源,建立资源库网站。将收集的资源根据不同的载体为所有材料的组织框架,使其成为一个比较系统的、能够便捷地支持教学的资源库,最后是把资源库给予扩展,使之成为一个集教学资源和教学交流为一体的教学网站。笔者参与就是其中的第二步的内容。和笔者同时参与此项目的有任恺老师以及笔者的同学叶丹、李丰和孟繁佳。

在网站制作前期,教学资料的收集是至关重要的。比较国内常用教材的内容与国际文献资源的覆盖面,有关歌剧音乐作品的教学资源,首先在内容上应该拓展覆盖面。所以根据教材对象涉及的乐谱与相关资料,分别在“谷歌”搜索引擎、国际乐谱数据库、维基百科、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中国知网、读秀知识库、图书馆等途径收集原始资料。把大量的资源分门别类的整理好后,就可以开始资源库网站的设计和制作了。

一、西方歌剧教学资源库网站设计思路与结构布局

要建立一个数字化资源库网站首先要从它的需求分析开始。西方歌剧教学资源库网站是根据声乐教学需求而开发的,它收集的是西方歌剧教学资源,其载体形式不一,有影像光盘,有纸质剧本等,其内容庞杂信息量多。收集的西方歌剧作品涵盖面广,有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晚期的100多位作曲家创作的重要歌剧剧目,其中最为重要而且是常规上演的标准剧目就有400多部。同时,西方歌剧作品撰写大都以历史纵向发展时期的特征风格排序的。

基于上述情况, 对于西方歌剧资源库网站制作设计,我们确定的思路是,以歌剧作品创作时间先后为线索进行梳理,将直观生动的歌剧影像资料和严密细致的逻辑论证结合在一起, 在表现形式上采用新的创意,同时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认知规律, 以主题图示, 情境设置,模拟造型,以及影像、声音、文字等丰富的信息表达和多功能的方式进行展示。依照该设计思路, 对该网站结构分四个层面进行布局:①

第一个层面为首页。该层面对网站具有导航作用。它以歌剧作品创作时间为线索,以世纪为时间单位,按照西方歌剧历史的纵向发展,以作曲家的姓名为关键词将页面分为五个块(每个块表示一个时间段)。

第二个层面为第一次首页。这个层面按照五个时间段做成5个网页。在这个层面里,每一个网页将相应时间段里的歌剧作曲家做了一个简短的介绍并一一列出,同时以每个作曲家的名字做一个链接,点击可进入该作曲家的更进一步详细介绍的界面之中。

第三个层面为第二次首页。这个层面以每一个歌剧作曲家为一个网页,在此页面里分作曲家个人简介和作品表两个部分对歌剧作曲家进行较为详细介绍,该层面的网页数为收集的歌剧作曲家的总数。

第四个层面为主页。这个层面以每一部歌剧为一个网页,是教学资源库的主体部分。该层面设计了6个功能模块,即:乐谱浏览、演出视频、分析评论、名曲鉴赏、唱片评介和影碟评介。各功能模块之间, 通过链接建立起一种非线性联系, 点击相应的控制按钮, 可以进入相应的页面,浏览相应的媒体资源。该层面的网页数为收集的歌剧的总数。

根据以上设计思路与结构布局做出如下图1所示的网络结构图, 其中箭头表示链接方向:

图1 西方歌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网站结构图

二、西方歌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网页制作

1.首页

首页是网站的第一个层面。在首页制作时首先要对网站的风格、网页的版面色调等进行整体布局。网页的表头均采用与西方歌剧贴切的具有欧式古典艺术风格的图片,背景颜色选用灰色衬托。

根据首页的导航作用,用歌剧作品创作时间作为航标,用世纪为时间单位将西方歌剧教学资源划分为五个模块,即16-17世纪、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每一个模块之首列出了八位该世纪中有代表意义比较重要的歌剧作曲家,并分别作了链接。同时,在每个模块的右上角“more”字样处做了链接,点击可以进入次首页,浏览该世纪所罗列的所有歌剧作曲家及其剧目资料。endprint

2.次首页

(1)第一次首页

第一次首页是网站的第二个层面,在这个层面里以世纪为单位分五个时间段做成五个网页,分别对五个世纪的歌剧作曲家的生平以及主要的作品做简短的介绍。其中,每个作曲家的名字都做成一个链接,点击该链接可以进入该作曲家的详细介绍栏目。

(2)第二次首页

第二次首页为网站的第三个层面。这个层面是详细介绍作曲家的个人生平与作品。网页布局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生平简介,左边插入作曲家肖像,右边文字介绍生平。下部分为作品表,以清单形式呈现,对每个歌剧作品的幕数、剧本创作人、首演时间、主要登场人物、主要乐曲等等做了简单的介绍。页面的右上角设计了两个锚记,当文字内容较多要多栏显示时,可以不必使用下滑键直接点击该键可以快速点击到需要浏览的专栏中。

3.主页

主页是该网站的第四个层面,也是该资源库网站的主体部分,在这个层面中对每一个歌剧进行详细介绍。这个页面的顶行设计了导航链接,浏览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链接到上一级或下一级页面。页面上部设计了三个功能键:乐谱浏览、演出视频、分析评论;右上角插入了该歌剧剧目的剧照;剧照下方设计了三个功能键:名曲鉴赏、唱片评介和影碟评介;中间主体部分是该歌剧的详细介绍,分概说、剧情两个部分。剧情分演出场次,设计了场次按钮,有文字介绍和视频观赏等。所有设计的专栏都可以通过点击相应的功能链键进入。

三、技术处理

该教学资源库是利用Dreamweaver CSS网络制作工具制作而成的,Dreamweaver CSS是一款由Adobe公司大力开发的专业编辑软件,它主要用于Web页面和Web应用程序的设计、编码和开发。使用Dreamweaver CSS的可视化编辑功能还可以在无需编写任何代码的情况下快速的创建页面,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很实用。在教学资源库网站制作过程中, 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技术处理:

1.网页排版

在网页页面整体的排版设计中灵活地运用表格、层、帧、CSS样式表,合理地运用空间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为保持网站的整体风格,先制作有代表性的一页,将页面的结构、图片的位置、链接的方式统统设计周全,例如:返回首页的链接、表头图片、网页背景功能模块键等等,然后复制出许多基本元素相同的页面,再将相应的内容进行填写。这样网页制作起来不但速度快,而且网页整体性强,修改起来更方便。

2.图片处理

在作曲家肖像图片的处理上,由于作曲家是历史人物,所以笔者用光影魔术手制图软件统一将肖像图设置为复古色调,尺寸为300*310,格式为JPG,由于JPG有压缩格式优势,在网络传输时不会影响速度。在歌剧页面中,加进剧照图片,将所有使用的剧照图片保留原来鲜艳的颜色,这样与作曲家肖像图片复古色调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剧照图片尺寸设置为260*300,格式为JPG。

3.视频处理

在歌剧视频的处理上,由于每部歌剧都是一个整剧,但是在网页的显示上得分成一幕一幕,所以还得将整个歌剧分割开来,笔者运用曦利音视频转换专家软件将整个歌剧按幕分割开。为了使视频在网络传输上顺畅,笔者将视频原来的dvd的格式转换为flv的格式,这个格式同优酷网站的格式一样,格式容量小,播放起来更加流畅。整个视频的参数做了统一标准,分辨率为640*320,帧速度为15,比特率为500左右。

4.背景处理

网页的背景并不一定用白色,选用的背景应该和整套页面的色调相协调。合理地应用色彩是非常关键的。笔者选用F5F5FA的色号与整个网页的复古格调相对协调一些。

四、本网站有待改进的地方

网站制作对于笔者而言是一项新技术的尝试,由于网络技术水平的限制该网站不能达到尽善尽美,很多地方还有待改进。笔者通过对其他音乐教育网站的研究、对比、分析,对该网站进行了一些补充设想,并且将在下一阶段的制作中对该网站进行补充修改。

1.笔者认为可以增加一个研讨专栏,在这个网站里面现阶段多以简介、音乐欣赏(视频音频)为主,不够灵活自由,缺乏互动性,很少有小型的、自由的学术探讨之类的文字资源和视频资源。笔者认为研讨是一种非常自由新颖的做法,这种的形式也值得国内各大专业音乐学院借鉴。可以寻找一个当下流行的话题(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等),组织学生们自由探讨,这样可从另一方面使音乐教育与政治经济等紧密联系,从中探讨音乐教育在其他领域的作用。

2.此网站的教育资源从纵向来看歌剧数目庞大而且介绍详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横向上与其他的音乐科目,其他姊妹学科联系较少。在这方面还得多补充横向上的知识。在当前全球化、多元化教育潮流的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学资源网站在网站设置的理念上还欠缺对当前音乐教育潮流的整体把握和宽广的视野,应当增加一个国际化的资源板块。

3.既然是教学资源网站,笔者认为应该加上一些教学互动的内容:比如说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录像、教案等等。笔者认为现在国内专业音乐院校的网站普遍设立了“精品课程”的资源这个栏目非常好。在此网站里可以尝试着加入一些这样类似的内容。

结语

目前,西方歌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已经建设完毕,其中共包括个1323个文件夹,10686个文件,1179份乐谱,总大小为86G左右。在该教学资源库启动之后不久,学院购买了Blackboard教学平台。这是一个网络化教学交流平台,其优点是提供教师与学生的远程对话交流,支持学生提交作业、参与互动讨论、上传视频、音频等,并支持教师发布教学信息、展示教学内容、管理学生作业、阅卷评分。Blackboard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态学习的网络环境,然而,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面,歌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更体现了其系统化、多样性的优势。所以,西方歌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加上学院的Blackboard教学平台已构成西方歌剧数字化教学系统的最佳呈现方式,两个平台共同架设在学院的服务器上,通过链接结合起来,二者分别发挥着教与学的内容展示着教与学互动的功能。另外,有了服务器的支持,学生可以在线浏览此资源库,甚至可以将自己拥有而资源库缺乏的资料上传共享,利用众多人的力量不断补充和更新资源库的资料。

通过参与西方歌剧教学资源库网站的设计与制作, 笔者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站的设计与制作有了一些认识与提高:数字化资源网站的建设与开发基于数字网络技术,因此要制作一个好的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网站, 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数字网络技术水平,然后通过需求分析以及材料整理等确定设计思路,根据其设计思路对资源库结构进行合理地科学地布局。在制作中,依照科学的基本规律,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地梳理与整合, 准确地呈现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构建满足教学需求的数字化资源网站。

注释:

①丁东红.西方歌剧作品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尝试[J].中国音乐.2009(01):211-251

数字化资源库的出入库策略研究 篇4

但是什么样的数字资源能够补充进资源库, 什么样的数字资源要被淘汰出资源库?这就是数字资源库出入库策略所要解决的问题。

要研究出入库策略, 首先要了解数字资源库的结构。

1 数字化资源库的结构

从不同角度可将资源库结构分为技术结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技术结构是指数字资源库技术上的开发和应用方式。物理结构是指资源库的开发模式、技术架构以及资源库存储方式及其分布情况。逻辑结构则是按资源库的功能从逻辑上划分出相应的构成。出入库是逻辑结构上的概念。但逻辑结构是建立在功能结构和物理结构上的。只有理解了功能结构和物理结构才能更好的了解逻辑结构。所以首先来看一下物理结构。

1.1 数字化资源库的技术结构

数字化学习资源库普遍采用B/S结构。B和S分别指Browser和Server。B/S结构就是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可分为三层:用户接口层、业务处理层和集成存储层。如图1所示。用户工作界面和少部分事务逻辑在用户接口层实现, 大部分事务逻辑在业务处理层实现, 各类数据的存储和备份在集成存储层完成。用户接口层是B/S结构中用户直接接触的部分, 而他们无法也不需要直接接触业务处理层和集成存储层。

对普通学习者来说, B/S框架的资源库具有极大的操作方便性。他们无需了解资源库的业务处理层和集成存储层如何运作, 他们只需要使用WEB浏览器, 不必添加、安装任何插件或程序就可通过友好的界面, 完成和资源库的交互。

对资源库的管理者而言, 通过浏览器就能管理资源库, 操作更加方便, 并且避免了对资源库的直接访问, 从而增加了资源库的安全性。但从实际应用来看, 资源库的管理系统一般采用“B/S+C/S”的结构。B/S结构的优势在于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C/S结构在数据库系统管理、资源批量处理及系统安全性等方面远远优于B/S结构。采用“B/S+C/S”的方式, 可以通过取长补短,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即保持操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又提高资源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1.2 数字化资源库的物理结构

设计结构必须通过物理结构来实现, 数字化资源库的物理结构如图2所示。按B/S结构的三层划分, 用户接口层、业务处理层和集成存储层分别对应客户端、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及资源服务器群。

数字资源库从物理结构上可以简单的分成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承担了大部分的运算和存储任务, 而客户端只是发送事务请求和显示处理结果。这就造成了“瘦客户端胖服务器端”的结构。其中WEB服务器是处理用户事务的核心设备;数据服务器则记录着资源库系统全部的信息, 包括各类数字资源和用户信息;资源服务器群则是各类资源实际存放的物理空间。

应该指出, 资源库的客户端根据权限不同, 也有着不同的种类, 如使用者, 管理者等。资源库的使用者与资源库之间一般采用B/S架构, 只需要通过WEB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 从而与各类资源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发生联系。而管理者与资源库之间采用的是“B/S+C/S”的混合架构。一方面可以通过WEB浏览器来管理资源库系统, 如图2中的方式1, 另一方面可以跳过WEB服务器, 通过不同的客户端直接管理数据库服务器或资源服务器群, 如图2中的方式2。

1.3 数字化资源库的逻辑结构

我们从功能结构上可以把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分成选入库、在用库和待出库, 见图3。选入库是上传的未经审核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汇集, 待出库是被撤出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汇集, 在用库是正在应用资源的汇集。

选入库、在用库和待出库不是指存储不同数字资源的物理空间, 而是指数字化资源在资源库中的状态。我们可以用对资源添加一个“应用状态”属性, 不同的数值对应资源目前的应用状态。这样就可以通过更改资源的“应用状态”属性的数值来改变资源的状态。如我们设定“应用状态”属性有三个值, -1, 0, 1, 分别代表数字化资源处于待出库、选入库和在用库。资源A的“应用状态”为0, 说明其在选入库, 审核合格后, 将“应用状态”改为1, 则其进入在用库, 可以供学习者使用。而资源B的“应用状态”由1改为-1则表明它由于某种原因不再提供给学习者, 转入待出库。这样做有如下的优点:

(1) 从设计结构上说, 通过B/S程序设计, 这次过程可以在用户接口层利用WWW浏览器完成, 非常便捷, 安全性也很高。

(2) 从物理结构上说, 此过程只需要在数据库服务器上操作即可。只需要改变数字资源的属性就做到资源在不同“库”间迅速转移, 从而节约了在物理存储上对资源进行转移的时间。

资源库的入库策略设置在选入库和在用库之间, 用来判断选入库内的哪些资源可以纳入在用库, 类似资源库的入口;出库策略设置在在用库和待出库之间, 用来判断在用库内的哪些资源应该被撤出而转入待出库, 类似资源库的出口。

2 资源库的入库策略和出库策略

所谓入库策略是指选择外部数字化学习资源并将其纳入资源库的原则和方法。出库策略则是指将数字化学习资源撤出资源库的原则和方法。入库和出库策略主要由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属性、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要和数字化学习库自身决定。

2.1 资源库的入库策略

数字化学习资源进入资源库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上传、筛选和标准化。

(1) 上传的开放性。上传是将数字化学习资源上传至选入库。这一过程一定要遵守开放性的原则。上传权限要开放, 不但资源库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享有上传的权限, 学习者和教师也能上传。上传的限制要少, 不论资源形式如何, 只要是内容相关均可上传。但开放并不是自由, 上传最好采用非匿名方式, 可采用实名或注册的方式, 这样能够对上传者有所监督, 有效控制上传的内容。

(2) 筛选的严格性。筛选是根据入库标准对上传到选入库的资源进行选择, 具有严格性。上传后的资源需要进行筛选, 去除不符合要求的资源。这时, 入库策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资源可以纳入资源库。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入库标准。入库标准主要根据学习者需要、数字化学习资源和资源库的属性来制定。数字化学习资源库是为学习者的学习服务的, 所以符合学习者需要是首要的入库标准。另外资源和资源库本身的一些属性也会决定资源能否入库, 如资源的大小、类型和资源库的存储容量等。

筛选过程应该由教师和资源库管理人员共同完成。筛选的第一步应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资源做出内容判断, 如内容有误, 则将资源转入待出库;相符则进入第二步——形式判断。这一步由资源库管理人员负责判断资源的形式是否适合, 如适合则转入在用库, 不适合则转入待出库。

(3) 标准化的通用性。数字化资源进入在用库后还需要进行标准化后才能发布, 提供给学习者使用。标准化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实现不同平台间的资源共享, 二是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标准化的学习参考, 如对学习资源的有效搜索等。资源库的标准化主要是通过元素据标准来实现的。国内外有许多基于数字资源的元素据标准,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学习对象元数据标准》,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前者即LOM, 是LTSC (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 于2002年制定, 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后者是由我国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是以LOM为核心, 并切实考虑到我国教育资源开发的现状后制定的。面对不同对象的资源库应选用不同的元数据标准。资源库必须依托这些得到公认的通用的元数据标准, 才能真正做到标准化。

2.2 资源库的出库策略

数字化学习资源撤出资源库也要经过三个步骤:评价、修改、删除。

(1) 评价的科学性。数字化学习资源库是动态的, 要时刻监控其中资源的运行情况, 经常评价其状态。评价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形式、使用率。当今社会, 知识更新速度极快, 在用库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可能因更新不及时而出现科学性的错误。一旦内容出错, 资源立即转入待出库。另外资源形式也会不适应技术的发展, 如某些文件的格式已被淘汰, 造成此类文件无法使用, 这时也要把资源转入待出库。资源的使用率是评价一个资源价值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资源的使用效率极低 (使用率的高低由资源库的管理者分析制定) , 应转入待出库。

(2) 修改的针对性。待入库内资源各有被撤出的原因, 应针对这些原因, 分析对策, 对它们进行修正。如修正成功则转入选入库, 重新进行入库操作;如果修正失败或无法修改, 则做删除处理。

(3) 删除的慎重性。此步骤的删除是指物理删除, 一旦数字资源被删除, 将很难恢复, 所以删除必须非常慎重。如果资源库的物理存储空间充足, 可以建立专门目录, 备份这些要删除的资源。

2.3 资源库的出入库管理模型

根据上述的资源库入库、出库策略, 可以得出数字化学习资源进出资源库的过程管理模型如图4。

入库过程是“ (1) 上传”→“ (2) 筛选”→“ (3) 标准化”:资源自由上传至选入库, 经严格筛选, 通过筛选者进行标准化后进入在用库, 未通过者则进入待出库。

出库过程是“ (4) 评价”→“ (5) 修改”→“ (6) 删除”:在用库内的资源经过评价, 评价低者转入待出库;对待出库内的资源进行修改, 修改成功者进入选入库再次经历入库过程, 修改不成功者或无法修改者则被删除。

3 结束语

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中, 知识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 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更是不断增长。数字化资源库并非建成后就可以一劳永逸, 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不断更新内容, 以保证能为学习者提供最好的学习资源。出入库策略类似于资源库的门户, 科学设置能够更有效的纳入和撤出资源, 完成资源库的更新。出入库策略的研究在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中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摘要:数字化资源库是开放和动态的平衡系统。它需要不断从外界纳入新的资源, 并对库内资源进行评价, 撤出不符合要求的资源。资源库如何纳入和撤出资源, 就是出入库策略研究的基本内容。只有合理的设置出入库策略才能使数字化资源库保持高效和稳定。通过分析资源库的结构, 本文对数字化资源库的出入库策略做了研究, 得出了一般性的出入库过程管理模型。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库,出库,入库,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巧芬, 杨传斌.基于网格思想课程资源库系统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 2007 (1)

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篇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也进入了网络的新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因此各学校开始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分析如何进行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体系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使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最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一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现有大部分平台开发遵循教学性、科学性、开放性、应用性、层次性和经济性原则,基于SAN网络存储架构、TRS跨数据库检索技术和统一身份认证的门户网站的导航三层技术在校园局域网的基础上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从而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聚集与广泛共享、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服务、确保查询速度、保护知识产权及资源的交互式应用。

而我校是一所中职学校,从资金到技术都没有这个实力,校园网的安全性较差,因此设了两台服务器,把校园网站等对外网的信息放到一个服务器上,把数字化资源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放到另一个服务器上不对外网开放,这样不用怎么考虑外网的入浸。

二、注重技能培养需求开发优质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如何运用教育规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也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资源的构成可以以技术应用型媒体资源为主,同时注重理论与研究型媒体资源的开发。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在专业资源库建设前期,经过充分调研后,结合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应用案例的收集与开发及相关工具的使用作为该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同时做好相关技术素材的整理与制作工作。

内容与技术是数字化资源建设从不同角度划分的两个层面,内容表示该资源要呈现的信息内涵,技术指具体资源用何种媒体、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一般专业教师,对自身涉及到的专业比较了解,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制作一些PPT课件还可以,但是要进行一些深层次数字化媒体资源的开发往往就无能为力了。学校在进行数字化资源整体规划中,要明确哪些是重点资源,对于这些资源可以按课程或专业列子项目成立开发小组,小组成员应由专业教师、IT方面或艺术方面的教师组成,专业教师负责具体资源的内容设计和脚本编写,然后由IT方面的教师选择合适的媒体形式并实现。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涉及到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如何综合运用相关理论设计出实用性、适应性和艺术性强、交互方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数字化资源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具体资源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资源教与学的实际需要,选题必须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根据资源的特点选择好合适的媒体表现形式,确定是制作一幅图片、一个动画或是一个网络版课件。这里有必要特别提一下资源中的课件制作,不要做成简单的“黑板搬家”、“课本拷贝”,设计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如何处理既适合界面美观性又适应教学对象年龄特征的媒体信息是数字化资源设计的关键。数字化资源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多种媒体信息及文献、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通常在进行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单个素材的设计时重点考虑实用与艺术表现效果问题。进行课件、网络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涉及的媒体信息越多,其相互间的协调就越重要,如果对它们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话,极易使人们的感官互相冲突,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媒体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主体是普通教师,各级别的资源库中存储(或使用)的最多的是教师自己制作的资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表现效果,应以教学内容呈现和教学设计的体现为基础,然后再从技术与技术角度考虑如何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数字化资源中的基本媒体素材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如果在资源制作过程中不精心选取素材表现类型,有可能会出现“体积”过大、不便在线播放、呈现效果欠佳等问题。在选择具体媒体素材时,需要了解该素材的属性信息,如动画类素材常见的文件格式有GIF、SWF格式,但两者又有所不同。GIF是最常见的动画文件格式,由多帧GIF图像的合成,SWF是基于Macromedia公司Hockwave技术的流式动画格式,具有体积小、功能强、交互能力好、支持多个层和时间线程等特点,但播放时需要插件。媒体形式确定好以后应尽可能把每一种媒体的属性用到极致,比如文字,要把其字体、字号、颜色等多种属性充分利用,就可以起到向学习者有效地传递信息的作用。

三、积极培训,加强管理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施与管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培训工作,资源设计工作,资源和人员管理工作,等等,适宜采用“一个中心,多个工作小组”的模式来管理整个系统。中心领导负责平台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程序等制定与监督,协调各小组的工作;小组成员主要包括视频资源建设小组、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小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讲授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应用培训小组,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建设与维护小组,学校精品课程开发与维护小组等,分别对相关资源库进行开发与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运转顺畅,工作高效。

数字化资源库 篇6

【关键词】数字化 微课 高职英语 教学资源库

一、数字化环境下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推进,“微课”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类型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获得了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当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大多为九零后,手机以及电脑网络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高職英语教学资源库作为一个服务学生的良好信息平台,具有传统课本教学内容所无法比拟的共享性、即时性、开放性。加之,微课的出现,更是给高职英语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不仅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带来了更多知识获取的机会,更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口语技能的锻炼提升。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大都通过两个方式。一方面是通过购买专业结构的成品学科资源,另一方面是通过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老师与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研发完成。高职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查找到大量的英语学习内容,还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在线测试、与教师在线沟通等方式来提升英语学习的全面性与便捷性。

二、我国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缺乏规范性和通用性。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规范体系,不具备通用性,对教学资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拥有各自的教学资源库,但是没有实现共享与沟通,未形成一个良好有序的系统管理维护体系,造成了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成本增加,而且并没有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资源库的最大效用。

2.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缺乏英语实训素材。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缺乏专业性的素材内容,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优势和特色。甚至很多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库就是一个海量的试题载体,存放着大量的历年考试习题以及各种网络教学内容。还有的高职院校只是把教师的教学备案放入到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里。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里缺乏针对性的实用性教学资源,没有根据学生的就业需要,放置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英语实训素材内容。重复、老旧的教学内容无法调动学生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与自主性比较强,没有新意的资源内容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降低资源库的使用率。

3.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但是我国的高职院校有一些教室的网络覆盖率低,硬件设施水平较低,数据资源库的支撑平台的技术问题较多,存在技术上的缺陷。很多高职院校的资源库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在校园内网上共享使用,校外不能够共享使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库利用率较低。

三、加强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有效措施

1.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资源库的专业管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资源库建设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专业有效的及时管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资源库的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资源管理,第二部分是系统管理,第三部分是用户管理。通过专业团队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资源库的专业管理,可以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维护,提供最大限度的技术支持,能够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不同高职院校之间英语教学资源库的交流与共享,建立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交流平台,让更多的先进实用教学资源更加畅通。

2.严格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准入条件。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要重视英语教学资源的挑选和审查。不仅要注意教学资源的质量水平,而且要结合学生的设备便捷性,让学生充分体验微课的乐趣所在。与此同时,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在入库之前要进行专业的评定,划分出不同的类别与等级。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实用性教学教材的引入,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全面提升自身的英语素养水平,着重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更好的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健全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共享机制。当前,高职学生大都存在机不离手的现象,喜欢使用手机观看视频,结合这一现象,可以大力发展微课教学资源内容,使用图形、动画等方式,编制十分钟左右的语言教学课程,类似的教学学习资源可以更大限度的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总结

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正在随着时代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这也为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在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可以让学生更加充分的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让教师更加透彻的优化教学目标,可以让高校更加便捷的实现教学管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职英语资源库的建设水平一定可以提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柴树虹,李亚军.网络平台与网络教学资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

数字化资源库 篇7

随着计算机、电子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增长, 以及全球网络使用的普及, 可预见21世纪的教育教学的质量将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和利用的程度。[5]因此, 实现生物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并建立生物教学资源库将对生物教学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将实物生物教学资源数字化并建立教学资源库, 将其与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 不仅可以快速的查找和获取相关信息, 推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 拓展实物教学资源的应用范围, 还将实现最大程度的教学资源共享, 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 避免重复投入, 收获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果。[6,7]

目前国内市场上比较主流的资源库大多以学科分类、年级水平、资源类型、资源格式、教学主题为线索组织, 这种形式方便了用户提取信息, 特别是以主题为线索的资源组织方式, 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受到广泛的认可。[8]以主题为线索的资源库不仅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同时通过建立内部激励机制 (多以电子货币为手段) , 鼓励用户上传自己创设或收集的精品资源, 有效提高了资源库的信息更新问题, 但这些资源也缺乏系统的整理, 降低了资源的应用价值。虽然国内的教学资源库近年来发展迅速, 但生物教学资源库方面, 目前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目前, 在各大高校、自然博物馆、科技馆中, 拥有大量的实物生物资源 (例如标本) 和数字化资源 (例如图片和视频) 。生物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 也都积累了大量的教案、课件和相关资源。尽管这些资源还处于未经整理的最初级阶段, 而且很多资源尚未完成数字化, 无法组成教学资源库, 但它们都为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提供了珍贵的原始素材。2002年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 为资源库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为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方法与步骤

1.1 研究目标

(1) 对实物生物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 并整合各类已经数字化的资源, 建立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

(2) 开展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的应用研究, 编写应用软件、建立网络服务, 探索生物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2 研究内容

(1) 收集各类生物教学资源并完成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包括: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数字化或实物教学资源;高等学校和科技馆、博物馆开发的生物类资源;教研单位自主设计、开发的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等。

(2) 在生物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包括基于网络设备的生物教学软件的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生物教学软件的开发以及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在创新性课程和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等。以便将生物教学软件的开发应用到实处。

1.3 研究步骤

将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依次推进并不断完善, 具体步骤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 (1) 收集生物教学资源。 (2) 初步建立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 (3) 基于已有的资源进行软件开发和网络平台建设。第二阶段包括: (1) 增加和完善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内容。 (2) 将建立好的生物教学资源库应用于教学实践并收集反馈和意见。 (3) 根据反馈获得的意见完善软件和应用。第三阶段包括: (1) 生物教学资源库生物教学资源库推广和大面积应用。 (2) 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资源库的内容和软件功能。

其中, 生物教学资源的收集应贯穿于各个实施阶段, 注意事项如下。

(1) 与高等学校、科技馆和博物馆合作, 开展实物生物资源的数字化工作以及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和整理工作。 (2) 按照统一的标准和主线对数字化的资源进行校对、归类和规范化, 初步建立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 (3) 在实验学校开展资源库应用, 将资源库与生物教学实践相结合, 收取反馈意见。 (4) 根据实际应用对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进行调整, 针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调整应用软件和网络平台。

2 讨论

生物课程的实施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资的优劣, 本文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于生物教学实践, 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探索性经验。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是中央电教馆“十二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 开展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法研究, 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进行应用导向和机制创新。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的价值还在于其通用性。目前, 许多省份都出版了针对该省的生物教材, 一些针对教材的实物资源和数字资源并不能与课程紧密结合。而教学资源库不存在教材的适配问题, 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整合适用所有的教材,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 几乎每一堂课都涉及实验或演示的内容, 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资源的组合和应用向学生传授知识, 展示瑰丽的生物世界并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总之, 开展生物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本文提出了建立数字化生物教学资源库的一般性方法, 未来还要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 开发出实用的应用软件和平台。

参考文献

[1]白茹, 孔令治, 济一农.基于高校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的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9 (4) :85-88.

[2]岑如奕.改革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J].中学生物教学, 1994 (5) :8-9.

[3]次仁德吉.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J].西藏科技, 2013 (2) :34-37.

[4]冯双宏, 毛道云.基于网络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学术交流) , 2007 (10) :1146-1147.

[5]高芹.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师专业知识的意义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 2010 (17) :30-32.

[6]刘建波.开发利用地方资源促进教学目标达成[J].基础教育课程, 2009 (12) :42-43.

[7]徐秋云, 李远蓉.试论新课标视野下化学师范生的知识结构[J].科技经济市场, 2011 (5) :118-120.

数字化资源库 篇8

目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难点在于以下2点: (1) 课程信息量大与教学学时少之间的矛盾。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包含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两部分内容, 知识范围广泛, 信息量大, 理论知识点繁多难懂。在比较少的学时内, 学生接受吸收大量的知识信息有一定难度。 (2)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不够。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课程, 由于课程缺少实践环节, 而低年级大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缺乏工程背景而使得知识点的学习抽象化, 综合分析问题及工程实践能力过于低下。

面对以上问题, 应深化教学改革, 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积极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实现教育创新, 达到教学目的的总体优化, 提高教学效果。

1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内容

机械制造基础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材及教案、各类型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试题库、工程案例教学素材库及工艺技术虚拟仿真素材库等 (如图1所示) 。本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一种综合性、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能够促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 优化课程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

1.1 电子教材及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庞大, 知识点多, 由于学时有限, 为满足教学要求, 在保持经典的核心教学内容基础上, 须适当精简优化教学内容。为此, 将依托课程教学网站, 建设精炼的电子教材及电子教案, 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和体系。其中, 电子教材在纸质版教材的基础之上, 将增加大量的图片、动画与视频, 将抽象的理论问题进行直观解析, 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引入材料成形技术及机械加工工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视频, 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而且也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电子教材与教案不仅是一项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手段, 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1.2 工艺技术虚拟仿真素材库建设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涉及理论教学内容多, 同时又与实践联系紧密。因此, 要充分利用动画、仿真等学习方式, 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为此, 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 以虚拟仿真、动画等形式, 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向学生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各种先进工艺技术的工艺过程, 将学生们带到生动形象的知识世界, 巩固强化材料成形工艺及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利用UG, CATIA, Pro/Engineering, SolidWorks等有限元模拟建模软件, DEFORM, ANSYS, Pamstamping等材料成形分析软件, Flash, 3DS MAX动画制作软件建立铸造、锻压、焊接及机械加工模拟仿真素材资源库。

如基于Solidworks工程软件对不同齿轮加工方法加工原理的三维动静态仿真, 在加工直齿圆柱齿轮时, 对滚齿、铣齿、插齿3种方法的加工原理进行动态演示, 对比展现各方法加工时齿面成形原理的不同。从而让学习者理解为何滚齿、铣齿不能加工多联齿轮。直观的图片和动画应用于课程教学中, 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1.3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建设

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中包含根据不同需求设计制作的不同类型的课件。除包括教学课件以外, 还包括咨询答疑型课件、试题型课件、工艺模拟型课件等, 教师或学生都可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咨询答疑型课件, 是在教学授课中对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与讲解, 教师应用这类课件时, 可与学生互动讨论与交流;学生在应用时, 可以对课程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寻找答案。试题型课件, 是按小节将各种试题进行分类汇编制作课件, 题型包括填空、单选与多选、结构工艺性分析及问答题等题型, 按各小节的内容归纳题型, 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熟练掌握与应用。工艺模拟型课件, 是将课程中的材料成形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 将工程实践性强、抽象难懂的加工工艺问题具体化、直观化, 提高学生对工艺过程的理解。各类型课件制作完成后, 将在课程网站上运行, 以方便学生应用。

1.4 工程案例教学素材库的建设

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 建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综合性、专业性和贴近工程实践的教学案例及案例分析。将工程大背景引入教学环节, 利用取材于实际工况的真实工程案例, 为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场景, 从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理论知识, 并尝试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还体现了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育理念。为此, 建立有关铸造结构工艺性、锻压结构工艺性、焊接结构工艺性教学工程案例;建立铸造工艺设计、自由锻工艺设计及焊接工艺设计工程应用案例, 详细制订各案例中零件结构工艺分析及零件工艺规程;建立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分析工程案例, 建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程案例。所选的工程案例不仅真实而且能揭示所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 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

1.5 试题库技术平台的建设

为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 将研制出具有随机抽题和具有记录反馈信息功能的教学试题库测试系统。试题类型将更加注重工程实际, 设置工程类题目, 如:结构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法选择、工艺路线拟定和工艺规程设计等, 使测试内容更加符合课程要求, 贴近工程实际, 注重工程实际应用, 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通过题库建设, 实现教考分离, 进一步明确教学基本要求, 突出工程特色, 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规范授课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2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途径

依据网络教学特点, 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网站为依托, 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1) 利用现有教材, 优化课程知识体系及结构。利用Authorware7, Dreamweaver, Flash等相关软件制作机械制造基础练习题库及试题库。按章节进行题库建设。

(2) 利用Authorware, PPT及Flash等相关课件制作软件, 制作各类型课件, 精炼素材内容。运用CATIA, Solidworks, Pro/E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 运用Solidworks的animator插件和cosmonmotion插件, Pro/E的机构运动仿真软件, 对机械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及动画演示。

所建设的电子版教材与教案, 工艺技术虚拟仿真素材库, 各类型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试题库以及工程案例教学素材库等所有资源库都将链接在课程网站上, 以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复习检测。

3 结束语

(1) 机械制造基础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2) 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了多层次、开放式的教学平台, 形成了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环境;

(3) 工艺技术模拟仿真及工程案例素材库建设了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现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强化。

机械制造基础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和学习参考, 也为授课教师准备了多样化的教学素材, 也将为所有在校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相关知识提供自学教学载体, 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实现教育创新, 达到教学目的的总体优化,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宝玺.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6) :15-19.

[2]刘达玉, 张崟, 卫苟.基于卓越计划的应用型创新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26 (1) :34-36.

[3]陈慧南.开发立体化教材和网络课堂,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2005 (7) :12-14.

[4]李旻.“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1, 40 (6) :97-99.

数字化资源库 篇9

1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现状

随着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的普及, 职业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受到普遍的重视, 数字化资源建设也取得了教大的进展。但是, 目前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并未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这些数字化资源也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究其原因,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还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1.1 教学资源质量不一, 优质资源缺乏

目前, 我国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划, 许多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资源建设重数量、轻质量, 往往只是课件、教案、习题、试题等教学资源的简单堆积和拼凑。另外, 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库大多只提供资源, 而缺乏资源整合工具, 导致资源库结构设计缺乏不科学, 资源分类不规范, 资源内容相互包含重叠。

1.2 资源库平台功能不健全, 资源共享度较低

由于建设水平不一, 各职业院校已建成的数字化资源平台功能并不十分健全, 有的资源平台职能提供单一的数据资源服务, 而不具备完善的教学功能。数字化资源的共享问题也成为职业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瓶颈”。资源共享难的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是资源的知识产问题, 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规范, 明确共享者的权利和义务;也可以借鉴百度文库的方式, 实行收费共享。其次, 资源的共享也包括对资源的有效组织。这就要求资源共享者能对已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集成, 依据教学规律, 针对教学目标, 从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过程。另外, 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 由于资源库建设者专业技术水平的局限, 多数建设者往往只重视资源库本身, 却忽视对资源库平台的选择和管理, 导致优质资源的共享都停留在初级阶段, 共享理念和共享手段缺乏先进性和科学性, 因此并没有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1.3 资源库使用效率不高, 信息化服务水平低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 许多职业院校前期确已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 也建成了具有一定质量的资源库, 但由于学校对资源库的后期管理和使用缺乏监管, 很少有引导学生使用资源库的做法, 从而导致学生很少浏览课程网站和利用课程资源库。目前, 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 教师习惯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学生则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 完成教学任务, 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探究性;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呈现形式单一, 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也是造成资源利用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 很多教师没有大量时间和精力浏览资源库, 也很少有教师把资源库中可利用资源转换成自己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当然也就谈不上向学生介绍资源库对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导致资源库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的重要原因。

2 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建议

2.1 资源开发者应开发新颖、实用的教学资源, 丰富资源库

除了传统的课件、电子教案、习题试题, 简单的音视频等资源外, 资源建设者可以适当增加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产品介绍、企业生产流程解说、企业经营管理和营销案例等, 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又能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也可以带动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因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资源建设者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注重资源的多元化和层次性, 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的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

2.2 合理选择资源库平台, 统一资源库建设标准, 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可以提高资源的共享性。资源库建设标准主要包括, 一是资源库的开发标准;二是资源库运行平台的选择与管理。各职业院校在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之前, 应该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 制订具体的资源库开发标准, 以引导资源建设者资源建设的一致性, 从而提高其共享功能。在制定开发标准的时候, 要涵盖课件资源、题库系统、音视频以及各种教学数据的建设标准。同时, 还要兼顾相关的技术标准, 制订统一的资源分类明细, 确定其分类属性, 以实现不同平台之间数据的自由交换、方便资料使用者查找和使用。

2.3 鼓励和引导相结合, 提高资源库利用效率

有效使用是建设数字化资源的根本目的。因而, 各职业院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对数字化资源的学习和利用。鉴于现有的优质数字化资源共享性差的问题, 各职业院校可以从总体层面做好沟通过协调工作, 或者可以以定期付费的方式让教师获得这些优质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权, 以解决教师在使用数字化资源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这样既可以提高资源库的使用效率, 也提高了优质数字化资源的共享性。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引导者, 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引导, 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的程度。此外, 为了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资源建设者要结合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习惯和偏好, 设计出符合学生喜好的资源库用户接口, 并适当美化网页界面, 增加一些上传、下载、聊天、娱乐、用户空间等功能, 以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 从而促进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建设水平。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为教学服务的, 所以无论在标准、内容还是功能上都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需要, 要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变更和发展而做出相应调整。所以,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不断充实的动态的完善过程, 资源建设者要让系统具有可伸缩性和扩展能力, 适应教学的变化, 跟上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3 结语

构建以使用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为目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法, 也是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充实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深化和促进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将学校和企业有机地融合, 依托先进的网络环境和可靠的硬件设施, 才能更好的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 实现会计专业的数字化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卢卓.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 2011 (14) :55-57.

[2]王鑫, 王华新.建设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的新思路[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2) :169-176.

[3]戴勇.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3) :80-81.

数字化资源库 篇10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 数字化终端日新月异, 使得建立适合师生教学需要的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了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这种必然主要体现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通过构建丰富而实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借助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和资源管理平台, 实现数字化的教学模式。

1 专业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路线及内容

1.1 开发路线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

由于支持资源有限, 难以像央财专业资源库建设那样大手笔搞建设, 课题组秉持“人无我有, 突出重点, 贵在参与分享”的原则,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考评、取证与继续教育、社会服务等四大功能, 总目标是建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包括内容平实、实用快捷的合理化、结构化、动态化等特点。开发路线如下:

一是按照企业的营销工作流程, 将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对接, 依据对岗位技能和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建设基于职业化、面向岗位任务的课程资源。

二是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 开发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营销岗位群的分析, 确定武汉城市圈市场营销专业岗位需求。

三是结合教学、考评、继续教育与取证、就业与社会服务等四大功能的实际需要, 在核心课程资源要素建设的基础上, 建立6个基本型、6个特色型总计12个专业教学资源中心。如图1所示。

1.2 开发内容

1.2.1 专业定位

每年开展一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 形成《市场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报告》, 通过确定本专业的服务面向房地产、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 分析行业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岗位及相应能力的需求状况, 就业主要面向市场调查与分析、销售、营销策划和客户服务四个主要领域, 专业能力包括系统的市场分析能力、较强的推销能力和娴熟的销售与沟通技巧、较强的策划能力、良好的客户关系维系能力等。

1.2.2 课程资源开发内容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主要基于市场调查与分析、销售、营销策划和客户服务等四个主要岗位任务, 确定“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与推销”、“市场营销策划”、“营销渠道开发与管理”、“网络营销”等6专业核心课程。可能内容包括教学课件、习题库、业务平台、案例库、资料库以及视频库、课程标准 (或教学大纲) 、教材、电子教案 (或活页讲义) 等。课程资源建设内容涵盖了课程建设的基本要素。如表1所示。

1.2.3 素材资源开发内容

在各门课程资源要素建设的基础上, 结合教学做一体化、考评、取证与继续教育、社会服务等四大功能的实际需要, 开发6个基本型和6个特色型资源中心。其中, 6个基本型资源中心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 以6门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 按照资源类型, 以图片、视频、动画、文献、案例、习题等表现形式全方位展现市场营销专业资源库, 如表2所示。

6个特色型资源中心则是以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为主线, 就虚拟实训、职业考证、专业竞赛、专业服务、专业风采、行业资源等特色型资源素材进行设计、制作、收集、归并, 如表3所示。

2 专业资源库开发的预期效果及不足

2.1 预期效果

2.1.1 有利于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及推广。

通过整合市场营销专业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研究课题等教学资料, 提供可以借鉴的教改经验交流、教学资讯交流窗口, 为武汉城市圈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高职院校教师带来更多的共享资源和实践机会。通过在线留言、讨论等功能, 实现对相关问题的讨论, 将营销专业教学资源经验在其他财经类专业加以推广。

2.1.2 强化继续教育、取证和社会服务功能。

该平台贯穿于营销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 可以为营销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知识补充、职业技能训练等在线服务, 更为重要的该平台为广大学生或营销从业人员提供就业或择业服务信息, 提供相关行业企业介绍、发展前景、招聘信息等最新资讯。

2.1.3 促进朝阳专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市场营销专业一直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通用性强的朝阳专业。由于各职业院校专业定位不同, 导致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 有的院校定位于房地产营销人才培养, 有的定位于医药营销人才培养, 有的院校定位于连锁或超市营销人才培养等。

2.2 不足

2.2.1 缺乏一批著名或特色行业、企业参与。

要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就必须始终坚持以行业企业为依托, 依据企业人才需求确定高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 建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吸纳不同业态、不同地域多家企业共同投入项目建设, 借行业协会平台, 以企业成熟技术与先进技术应用为重点, 特别是在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课程开发、实训项目确立与实施等方面, 该专业资源库仅仅限于武汉城市圈的部分中小企业, 缺乏引领作用。

2.2.2 缺乏相关院校的参与。

营销专业资源库建设不能单一依靠一所或几所高职院校之力, 要集思广益, 取众家之所长, 集合国内本专业优势院校, 共享资源之前首先应是共建资源。通过项目的顶层设计、需求调研, 开发核心课程, 整合优质教学资源, 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制定专业教学标准, 建成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教学资源库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学东, 李贤彬, 刘庆华等.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4) .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何晓青.高职实训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7) .

数字化资源库 篇11

1、知识与技能:学会管理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管理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促使学生形成对个人数字化信息进行科学管理的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励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培养他们在数字化社会科学管理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理解个人和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内涵。

2、教学難点:掌握信息管理工具的使用,并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演示法、自我探究法以及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今年暑假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夏令营活动:参观故宫、八达岭、奥运场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为了更好的体验这次活动,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我们出发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从而布置任务———“网络畅游”:让学生上网搜索与参观地点有关的信息,将自己喜欢的网站添加到收藏夹中,漂亮的图片下载保存到本地计算机中。

【设计目的】虚构这一活动,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此时布置任务一,让学生体验收藏夹和资源管理器的功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合理、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并提高效率。同时让学生体验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养成科学的使用和管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习惯。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巡视全场,及时讲解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不会的操作可以观看相应的“参考视频”和“知识要点”。巡视过程中发现操作熟练的同学,请他演示完成自己的某个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体现了个人信息管理又要兼顾集体交流,加强小组协作学习。同时向学生展示教师自己的电脑硬盘空间,教育学生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文件和文件夹要按照一定的主题分类存放,合理的科学的使用电脑资源。

准备工作二——“精打细算”:出发前,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是必须要做的,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大家想带多少钱”?假设每位同学就带500元,该怎样来合理的支配自己的费用?既要玩得愉快,又不能做“日光族”,下面我们对自己的费用开支先来进行一个预算设计。

教师打开事先设计好的“活动费用预算表”,让学生对照“自费清单”,完成“预算表”。

【设计目的】回顾刚学的Office软件,借助Eecel这个软件来规划自己的开销,教育学生合理消费,尤其是住宿生要合理的支配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不能成为“月光族”,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据说,松鼠有一半时间会忘记自己的果实藏在什么地方,我们也经常为自己没有事先作好安排而懊恼,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计划地合理开销,有条理地生活。

二、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次“夏令营活动准备工作”完成的很好,都使用了计算机来管理我们的个人数字化信息,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操作,更重要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数字时代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够选择适当的工具来管理自己的信息资源(简单介绍PDA和BLOG),养成良好的信息资源管理习惯,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数字化社会中的合格人才。

三、教学反思

数字化资源库 篇12

随着高校信息化工程的深度发展,建设的重点已从信息基础设施转变为信息资源建设。标准化、规范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是网络教学的前提条件,能够实现高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高度共享,支持创造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并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基于教学资源库的教学也越来越普及。近年来,各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建设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但相对校园网络硬件建设的迅速发展,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还无法满足高校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重复建设严重,资源内容滞后,维护和更新步伐缓慢,缺乏资源共享,资源的利用率低

资源库建设大都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资源的文件格式、分类标准、处理过程和信息交换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系统间兼容性较差,致使各资源库无法互联互通协同检索,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许多学校注重校园网硬件建设,轻视或缺乏应用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070325),全国教育

建设,突出表现就是网络环境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教学资源库从内容到形式上却相对滞后,不能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造成资源内容陈旧,使用者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教师的教学设计成果得不到及时地上传与共享,学生的学习作品得不到及时的呈现,影响了师生使用资源的积极性,降低了资源库的利用率。

2. 部分高校忽略了对资源库后期应用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研究

优秀的资源应用平台,尤其是适用于课程整合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缺乏,致使资源库难以深入应用,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3. 盲目堆集资料,重数量轻质量

当前资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原创的教学资源与教学实践整合的成果也越来越多,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优质资源内容匮乏,适合学科需要、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自学需要的资源稀少的状况。究其根源是许多学校在资源库建设上没有充分考虑资源的教育性和教学性,只追求数量而不讲究质量,只追求完整而不讲究特色,资源库成了学科教案、课件、网络课程、素材及试题等素材的简单堆积。

4. 资源内容扩充偏重“拿来主义”,忽视自主研发

目前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搜集购买;二是从网上下载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三是自主研发。搜集或购买成品资源即“拿来主义”,节约了课件制作的时间,但对各学校具体学科的教学实际需要而言,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教育实用性差。教师自主研发资源能更好地紧密结合学科知识、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境和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情况,有利于建设有自我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5. 注重硬件环境建设,缺乏具有相应操作水平的教师队伍

许多学校具有先进的网络工作环境,拥有广阔的网络空间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但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跟不上学校硬件环境的建设,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对素材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和创新。

6. 教学资源库缺少资源

已有的教学资源库缺少资源,特别是缺少与专业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且已有的教学资源缺少实用性,忽视师生的教学需求,缺乏针对性。

7. 偏重技术的开发,忽视系统的教学设计

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使得目前网络课件的交互性、智能性较差。有相当的网络课件仍停留在“书本搬家”和“电子翻页”的水平。

二、高校校本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

针对目前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满足学校需求且符合学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学资源库,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标准化与科学化相结合

标准化是实现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的根本保障。因此,资源库建设应严格依据相应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具体开发过程,制定统一的资源分类细则和数据文件格式,确定资源分类属性和赋值标准,实现不同平台之间数据的自由交换、查找和利用,便于网络化共享使用。组织资源制作课件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实际的需求,重点设计和制作网络教学中急需的资源。同时资源库的建设也必须要有科学性,而不是学科素材、电子课件、网络课程等数字化资源简单的堆积,要按照学科知识的特点来进行资源分类和建设,紧紧围绕学科知识点这个中心,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 共建与共享相结合

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提高教学资源的组织性和可利用性,将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避免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的低水平重复开发,更好地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

3. 教育性和学科专业性原则

建设资源库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因而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功能上都要充分考虑本校学科特点,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学活动为中心,根据学科知识点来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资源,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交互及时的学习环境。

4. 技术前瞻性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为了使高校教学资源库能满足师生不同的教学学习需要,并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平滑升级,系统设计和实现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前瞻性。这不仅包括数据库所选用的结构、数据所采用的格式和分类方法等开发内容的先进性,而且也包括开发平台、操作系统、编程模式等具体开发的先进性。要广泛吸取国内外在该方面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最成熟、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同时,也应坚持性价比最优和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学校的财力和需要,尽可能选用适用、够用的设备、技术和软件,提高投资效益;任何一项资源库建设工作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已成为当前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应使系统具有可伸缩能力和扩展能力,能随着软硬件环境和应用需求的变化和学科、课程的发展,不断“内化”系统内外需求,实现“软件进化”;应使系统具有可管理性,具有一定的监控和评测机制;应保证提供资源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以流动生成、不断更新为特征的动态资源库。

三、高校校本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应用的策略

1. 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形成资源建设与教学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对资源库的建设、应用要有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和使用网络教学资源,探索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新模式,对建设中成绩突出、贡献大的单位或个人要给予奖励,包括教学成果奖和发放奖金、主动提供设备、投入经费等。

2. 教学资源库的全面评价

资源评价是资源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不仅仅是区分资源是否合格,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使资源建设者建设出更高质量的资源,使使用者能有效地筛检所需的资源。

3. 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无论是哪种途径的资源开发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对教师的培训至关重要。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学校要经常有针对性地举办不同类型的学习班,采取研讨式、经验交流式、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进行,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适应现代化教学。

4. 以“资源普及”促进“资源应用”,以“平台建设”提高“资源意识”

由于教育观念的限制,“资源普及”仍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资源应用”首要解决的问题,要想做到深入应用,必须让广大教师知道资源的位置、内容、效果,使他们愿意使用。资源库的使用者是广大师生,资源库在提供丰富产量的同时,应该强调“平台意识”,资源库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应该根据教师的需要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5. 资源库的应用应着眼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

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将资源库中资源与教学实际有机整合,做到教学最优,而不是完全的拿来主义。

四、高校校本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

教学资源库建设包括了资源内容建设和资源平台建设这两个密切相关的环节。资源内容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石,当前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以媒体素材、试题、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等六大类资源作为主要建设内容。

学科资源库的结构层次:学科资源库按其数据粒度与构成方式可分为3个层次,即基础资源库、集成库和课件库。基础资源是学科资源中最低级的资源,包含了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最基本素材,按媒体形式分类组成文本库、图形图像库、动画库、音频库、视频库。集成库是以学科知识点为分类线索的教学资源和表达方式的集合,是制作课件与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元素集。集成库按使用功能可分类组成各个子库,如多媒体教学数据库、资源呈现方式库、教学策略库、积件库;多媒体教学数据库按教学要求可分类组成名词术语库、教学案例库、试题库、参考资料库、常见问题库等;教学策略库包括各种教学策略的建议,如讲授、问答、启发、演示、练习、实验操作、成功的教学经验与方式等。将不同的策略方式设计成可填充重组的框架,以简单明了的图标或图片表示出来,方便教师查阅、下载;积件库由许多讲解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所需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积件所组成。积件是一种微小课件,其内容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某个章节或某个综合性的专题等,教学功能较为单一。积件可以直接用于网络教学,也可以用来灵活快速地构造完整的课件;课件库是教学资源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可以直接使用的课件、案例、网络课程等。

教育的先进程度体现在它自身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的程度上,教育信息化的先进程度则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各领域的渗透程度。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的教育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21世纪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新动力,让我们共同努力,致力于建设满足自身需要的丰富、安全、便捷的教育信息资源库。

摘要: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国教育掀起了教育信息化的热潮,校园网在高等院校已日益普及,但由于网上教育资源的缺乏,使得许多高校校园网并未发挥应有的教学功能,教学资源的建设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建立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原则、应用策略,并对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廖芹,黄志炜,郝志峰.大学数学资源库动态资源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06,2:31~33

[2]李焕勤,郭峰.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5,(15)4:53~58

[3]李克东.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上一篇:资质审批下一篇:5岁以下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