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群体特点

2024-10-21

研究生群体特点(共12篇)

研究生群体特点 篇1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研究生教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其来源与自身素质呈现复杂性和差异性, 研究生的教育方法与管理模式的改进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研究生教育方法与管理模式科学与否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优劣, 影响到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 分析当前研究生群体的特点, 探讨研究生教育的人本管理途径, 对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研究生的群体特点分析

作为高校学生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生群体具有高校学生群体的共性, 并体现当代高校学生的特点。总体上看, 他们的思想积极、健康、向上, 表现出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强烈的参与意识[1]。同时,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研究生作为高校中学历层次最高的学生群体, 有其不可忽视的特殊性, 在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诸方面表现出与本科生不尽相同的特点。

1.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生源结构类型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本科生大都是由高中直接升上来的, 不具有明显差异。而研究生的来源却十分广泛, 从招生途径看有保送生、公费生、自筹经费生、定向生、委托培养生、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等;从学生来源看成分更为复杂, 有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职人员、社会各层次人员等。由于他们的年龄、学习和工作经历、家庭背景、婚姻状况、学科背景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 造成他们的读研目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心理生理、人际关系等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

2.研究生群体的思想特点。

当代研究生不但受过良好的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系统的思维方式培养和综合能力训练, 而且在社会经验或阅历上相对较为丰富。因此在思想政治方面他们大都健康向上, 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 思想独立, 对社会道德有较强烈的责任感, 对违反社会道德的不良现象持强烈的批判态度, 注重追求内在价值的自我实现[2]。但是, 一些研究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政治冷漠、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价值观功利化等问题。特别是在面临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实际困难及压力时, 他们的思想更趋复杂化和差异化。

3.研究生群体的心理特点。

大部分研究生开朗、自信、向上, 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态、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我们必须看到, 部分研究生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由于研究生群体内年龄之间差别较大, 以及与之相伴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婚姻状况、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不同, 造成他们的心理特征与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科研、论文、就业等压力使部分研究生出现自卑和挫败感等心理问题;学习生活较为分散、集体活动缺乏、以个体或小团体活动为主, 造成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表现冷漠, 缺乏激情, 也使他们有较强烈的孤独感;年龄差异、婚姻交友障碍等, 使部分学生产生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

4.研究生群体的学习特点。

学术性和研究性是研究生群体的显著特点。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崇尚科学研究, 重视学术能力的开发和积累, 发展模式个性化。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 除一年级有较多的统一上课时间外, 其他时间大多以导师为核心, 围绕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进行学习。研究生的学习大多以自学或导师单独指导的形式进行, 是在导师指导下发现知识、研究知识、发展知识的学习, 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这种学习呈现出分散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二、研究生教育的人本理念与管理途径

研究生心理、思想、学习和群体结构的差异性, 决定了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绝不能仅仅依靠惯例性的政治理论、政策宣传等方面的灌输, 或行为规范等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因此, 必须从思想上改变观念, 在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彰显人的主体性,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结合研究生群体特征, 实施富有个性化、差异化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1.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 尊重学生在学习、科研与社会活动中的个体价值的体现, 正确引导其个性发展符合社会共性需求[3]。因此, 要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各学科实际, 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 建立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在思想教育上遵循“理解、信任、尊重、指导”的原则, 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需求。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对这种需求要有所考虑, 应从研究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出发, 找到平衡点。管理制度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使学生自觉适应教育目标的要求, 实现研究生自我发展与提高。

2.依靠研究生组织, 创新教育管理方法。

对研究生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必须充分依靠研究生组织。在继续建设好传统的研究生组织如研究生学生会、研究生党团支部的基础上, 积极成立一些学术研究、社会实践方面的组织, 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按照研究生教育的需要, 突破传统教育管理的单一工作模式, 逐步向人性化、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管理模式转变[4]。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学术报告会制度, 组织研究生自己定期主讲学术报告, 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从其他学校邀请一些学术名家到学校进行学术交流, 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学术热情;以学科组为单位, 定期面向研究生举办关于本学科前沿领域知识的学术讲座。支持和鼓励研究生自己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讲座、论坛, 让研究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个性与集体观念, 增强学术交流与情感沟通。

3.完善导师负责制, 充分发挥导师的教育管理作用。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最多、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导师。导师不但指导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而且导师的人品人格、道德修养对研究生的思想成长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研究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 由导师来对研究生进行教育与管理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应建立导师工作室, 创造便利学生与导师沟通的学习指导环境。目前正在实施与探索中的双导或导师组模式很有前途。由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能够启迪学生新的思路, 有助于学生在更多的交叉领域取得成就, 实现学术创新。

4.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提高就业能力。

当前, 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要切实考虑他们在就业方面的实际问题, 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专业领域的培训、社会范围的实践,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主学习与更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等社会能力;语言、文字等表达能力;职场应聘考试能力;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的能力等。

5.贴近研究生实际, 为研究生的成才排忧解难。

研究生这一群体, 因为年龄阶段的原因, 身上所要承担的责任要比本科生多,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会更多。可以通过建立包括研究生家庭基本状况、生活经历、学习情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档案,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通过建立完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及时解决学生研究项目和参与导师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 为他们扫清学习过程中的种种障碍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对于研究生中的弱势群体, 必须了解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包括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专长和思想状况, 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定期对其进行心理的辅导, 积极进行情感教育, 在国家和学校各种优惠政策上, 要给他们一定的照顾, 体现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只有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学生才能真正从人本管理中受益。

摘要:研究生群体的复杂化、个性化和差异化, 使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必须从思想上改变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管理理念,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实施人性化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使传统教育方法与创新模式相结合, 使人才培养与个性化教育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从而保证研究生教育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群体特点,人本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光普, 王益民.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3) :87-88.

[2]高平发, 冯宝鹏, 苏宏伟.当前研究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7, (2) :35-36.

[3]柳琼华.关于高校人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 :101-104.

[4]王金宝.关于高校学生工作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16) :18-20.

研究生群体特点 篇2

群体性矛盾的特点分析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矛盾,群体性矛盾是当前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充分认识和把握这类矛盾的规律和特点,是我们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前提,也是有效防范矛盾激化的对策与思路.

作 者:朱其良  作者单位: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刊 名: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OUJIANG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 年,卷(期): 15(4) 分类号:B037 关键词:群众性   矛盾   利益   事件  

研究生群体特点 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 思想特点 教育重点

在高校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培养高素质的党员队伍至关重要。准确把握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遵循重点内容开展党员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

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下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开放,价值观多元化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全球信息互通有无,高校学生党员获取的知识更加丰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多样化。高校学生党员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大量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观点,在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中,他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思想价值、行为方式等呈现出了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

(二)政治观念淡化,理想信念不稳定

有些高校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制度认识模糊,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足,不能清楚的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对社会主义前途存有疑虑、困惑,尤其是少数刚入党的学生党员由于接受党的培养和考验的时间较短,对社会问题、国际国内大事不闻不问,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

(三)知识面广,但辨别能力低

互联网的信息容量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高校学生党员可以在网络中吸取丰富的知识与信息。然而由于网络所承载的信息良莠不齐,各种不同的观点、甚至消极的、反动的思想观点随时出现,各种势力在网络领域的争斗也日趋激烈,增加了高校学生党员辨别真伪、善恶等的难度,同时网络的虚拟特性容易使得高校学生党员丧失现实感,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从而丧失目标、迷失方向。

(四)拥有目标,而践行能力弱

高昂的学费、就业的压力、房价的飙升、父母的期望等使学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是昔日的天之娇子,只有通过各种途径锻炼自己,增强自己的能力,才能让自己具有更强的综合竞争力,在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他们拥有理想、具有计划,但并不清晰,并很少付出实际行动。

二、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重点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涉及诸多方面,我们应该遵循规律从宏观上把握党员教育的重点内容,实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目的。

(一)严格党内生活,强化高校学生党员意识

1.端正入党动机

对入党后的学生党员要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政治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明白加入党组织更多的是要进行奉献,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终形成正确的入党动机。

2.明确党员使命

党的事业也就是人民的事业,青年党员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在大学生入党后应使其明白,加入党组织只是个人追求进程的第一个阶段,在日后的征途中要肩负更重大的责任,面临更多的挑战,要全面提升自己,以应付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这是时代赋予大学生党员的使命。

3.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

宗旨教育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只有明确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大学生党员才能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体现个人价值,并将这一宗旨落实为日常工作、学习的永恒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终身。

4.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对大学生党员是至关重要的。在大学生党员再教育中,必须使广大学生党员切实克服浮躁情绪,努力践行工作踏实、为人诚实、作风朴实的精神,也只有形成正确的成才观念,才能保证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目标更明确,信念更坚定,更易取得成绩,实现人生价值。

(二)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理论修养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加强理论学习的意见,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环节,作为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基础环节紧紧抓住不放,工作学习再忙、活动再多、时间再紧,都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习的时间、人员、内容、效果的落实。最终达到党员理论学习的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2.要坚持贯彻党课制度

不断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定,努力使学生党员坚定立场,提高党性修养,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针对理论学习进行创新

将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着眼于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培养党员意识,以此来提高党员个人的政治素质。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积淀理论知识,进行理论创新。

(三)开展社会实践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锻炼

通过“三个结合”来要求锻炼学生党员。一是党性锻炼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二是党性锻炼与日常社会实践相结合;如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高年级党员担任低年级副班主任等做法,把党性锻炼落到实处;三是把党性锻炼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青年学生党员利用假日作奉献,增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长才干,丰富和发展自己,为将来服务社会、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院党组织可以规定党员自学相应课程,要求学习讨论,谈心得体会,并适当开展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同学们当中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督促、吸引我们的学生党员进行自我教育,用他们的积极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党员教育的自我治理,提高学员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进而能够缓解党组织培养教育任务重的问题,最终达到有效进行党员教育目的。

结语

总之,只有充分了解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把握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方面,才能造就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队伍,尽而真正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楷模先锋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婧妤.强化党员意识,培养高校学生党员归属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

[2]唐立国.论高等院校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J].煤炭技术,2006(7).

研究生群体特点 篇4

1研究背景

1.1 突发事件影响了校园的稳定,构成不安定的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再加上大学生本身的特点以及各方面的诱因存在,校园突发事件随时有可能发生。而突发事件的存在,对高校的正常运作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特别是在各种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形成广泛参与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对和谐安定的校园环境造成巨大冲击,对稳定的社会外部环境形成不安定的社会性因素[2]。

1.2 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大学生校园突发事件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再加上网络容易迅速传播一些非理性信息,极易导致群体性恐慌,如集体罢课、聚众斗殴,散布谣言等事件,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极易产生消极、怨恨,甚至抑郁等负性情绪,近年来高校频频发生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因素。专家指出,突发事件发生后的3到6个月是心理危机的集中爆发期,事件初期的紧张情绪逐渐缓解后,大量心理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

2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几所高校的实证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及行为反应特征并分析其构成维度;同时调查高校相关部门在突发事件中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大学生对此管理模式的态度及反应方式,以此来分析校园突发事件对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影响。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可以帮助高校相关部门更好地掌握大学生在突发事件下的群体心理及行为反应状况,以期对学校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大学生群体科学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心理自我保护意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量表设计

目前还没有研究突发事件对大学生群体行为影响方面的量表,本次调查量表的设计采用专家咨询法、教师、大学生访谈,结合文献分析,梳理出近年来高校客观存在的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行为,自编调查量表。调查表的第一个调查内容是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与行为反应问题。从风险认知、紧张度、事件发展预期、一般情绪、应对行为和未来事件发展预期等6个维度来进行调查。根据需要调整为15个问题(具体问题见表1),以此调查大学生在校期间遇到校园突发事件时相应的心理活动或行为反应特点。第二个调查内容是大学生对相关部门处理突发事件管理模式的态度及反应方式。采用满意(或态度)、信任、承诺三维度来进行研究,该部分设计了8个问题(见表2)。

问题测量均采用Likert7级量表。在进行调查时,针对发生在特定时间的特定事件,请大学生对当时的心理状态及某些行为作出判断,以其中某题为例,题目为“您会紧张、发抖,甚至彻夜难眠吗?”,回答“1”表示“肯定不会”,“7”表示“肯定会”,“4”表示“不一定(中立态度)”,被调查者选择的得分代表他们发生该行为的倾向程度,按照数值大小依次递增,分值越高表示被调查者该行为发生的倾向性越高。调查内容的第二部分方式相同,但回答项的7级描述则根据具体问题做相应调整,如“1”表示对描述内容“强烈反对”,“7”表示“完全赞同”,“4”仍然表“中立”,分值越高表示对学校的管理模式方式越肯定。

由于本次调查量表设计,除了相关文献查询外,还经过了相关专家和一线管理人员的讨论,最后确定问卷调查项目,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调查表的结构效度,通过因子分析结果验证本次问卷构成的结构效度良好。

2.2.2 样本收集

本调查采用面对面的匿名问卷方式,调查对象为成都市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在调查的时候,针对特定的问题,如近期学校发生的学生自杀、学生暴力事件等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共300份,全部当场回收,其中回答符合要求的有效问卷282份,有效率94.0%。其中男性125人(44.3%),女性157人(55.7%);年龄在20岁以下143人(50.7%),20~25岁120人(42.6%)。

2.2.3 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两种统计方法:(1)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由于未查到关于大学生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群体行为的构成维度的成熟量表或实证研究文献,因此为了探索其表现形式与构成维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以期找出本次调查指标的结构维度与关联。(2)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3统计分析结果

3.1 校园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行为与心理特点构成维度分析

本次研究中,首先对数据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检验,进行适用性检验分析,得到 KMO的值为0.784,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P<0.01(卡方值2867.032,自由度198),说明该样本适合作因子分析。进行因子分析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方差最大旋转,把特征值大于1作为选取因子的原则,将15个应对行为提取六个相互独立的因子,分析测量项目及测量指标反映的特征,分别将其命名为“风险认知”、“紧张度”、“事件发展预期”、“一般情绪”、“应对行为”和“未来事件发展预期”等六个因子。

在这六个因子中,“对突发事件的风险认知”维度和“应对行为”的维度的均值都比较低(分别为1.37与2.41),说明大学生认为对事件的风险把握有一定信心,某些应对行为是非常不妥的,发生这样的行为可能性也比较小;在“一般情绪”中,均值为3.51,说明被调查者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情绪较稳定,没有过激或过于抑郁的情绪。其他分析结果见表1。

3.2 大学生对校方管理模式反应的因子分析结果

大学生如对校方处理突发事件的方式感到满意,那么就会有利于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合理性,会更加信任高校管理阶层,也更有利于校园的整体稳定。因此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满意、信任以及承诺等三维度来研究此部分,设计了8个问题。同样,对其维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方法同上。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满意”、“大学生信任”和“大学生承诺”三个维度的均值分别为4.17,4.75与5.01,说明大学生总体上对校方的管理模式还是认可的,但大部分持中立态度。其中“大学生承诺”这个维度均值较高,这与前面“应对行为”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说明大学生有一定的行为自控能力,都希望校园能够稳定,积极服从校方的管理。具体分析结果见表2。

3.3 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群体行为与对突发事件管理模式反应的典型相关分析

注:**P<0.001,说明在所有3对典型变型中,只有第1对典型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

在典型相关分析的两组变量中,一组变量反映的是大学生的群体行为,一组变量反映的是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管理模式的反应。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管理模式反应的指标是:学生满意(X1)、学生信任(X2)、学生承诺(X3);大学生群体行为的指标是:风险认知(Y1)、应对行为(Y2)、一般情绪(Y3)、事件发展预期(Y4)、紧张度(Y5)、未来事件发展预期(Y6)六个指标,主要分析结果见表3。在两组变量中,X有3个变量,Y有6个变量,因此最多可提取3对典型变量。从表3可以看出,在所有3对典型相关变量中,在显著性水平0.01的条件下,只有第1对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达到统计学意义,而另外两对典型相关系数不显著,因此选择第1对典型相关变量分析。通过计算得到标准化的典型系数,则第1对典型相关变量的标准化典型系数表达式为:

V1=-0.682X1-0.632X2-0.247X3; W1=0.752Y1+0.587Y2+0.287Y3-0.174Y4+0.357Y5-0.482Y6

其中,V1代表大学生对管理模式反应的线性结合模型,W1代表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群体行为的线性结合模型。从第1对典型相关变量的标准化系数可以看出,学生满意(X1)和学生信任(X2)对“大学生对管理模式反应”的影响最大,其系数绝对值分别达到了0.682和0.632,而风险认知(Y1)和应对行为(Y2)对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影响最大,其系数分别达到了0.752和0.587。

4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在突发事件中,被调查大学生对事件的风险把握虽有一定信心,但对事件的认知还是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同时他们认为某些应对行为是非常不妥的,自己发生这样的行为可能性也比较小;另外,被调查的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情绪较稳定,没有过激或过于抑郁的情绪。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发展有一定把握,具备相应的行为控制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稳定。(2)校方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模式可以影响到大学生某些群体性行为的发展。大学生对校方处理突发事件的方式不满,将会使事件朝更加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因此,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突发事件心理预警、疏导机制,在危机预警、信息反馈、心理干预等方面,及时而有效地处理当前的事件[3,4]。(3)大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和信任是影响群体行为与心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各高校应提高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水平,多方面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将会有利于减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另外,高校的管理人员,除了要求学生应了解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助于处理困境的经验与方法外,还要积极的开展心病防治[5],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这对于有效预防并及时应对校园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等,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摘要:通过对282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在校园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群体行为与心理特点,运用因子分析发现大学生的群体行为与心理特点可分为六个维度:风险认知、紧张度、事件发展预期、一般情绪、应对行为和未来事件发展预期;突发事件中高校的管理模式对大学生的群体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也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探讨了管理模式与大学生群体行为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校园突发事件,大学生,大学生群体行为

参考文献

[1]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11-15.

[2]于建荣、欧黎明等.应对突发事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7:90-91.

[3]时勘.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及应对.科学中国人[J],2004,2:9-10.

[4]陈伟珂,王子博.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372-374.

研究生群体特点 篇5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处置对策

湖区治安是社会治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长期以来,湖区因争水面权属(界址)、捕捞习惯、交通运输和河道挖硪采沙等引发的群体性纠纷不断发生,有些还会由一般的群体性治安问题演变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湖区群体性事件已日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处理治安问题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切实准确地掌握引发湖区群体性事件的不安定信息,并找出其规律、特点,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时预测、化解、平息这类不安定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以保持经济的稳步发

展和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就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笔者结合公安工作实践,拟对湖区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处置对策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湖区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

(一)规模大,参与人员多,涉及范围广。参与人员一般是以本湖区相关的涉利者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成员(请登陆政法秘书网)为主,行为人具有共同利益、共同目的和“人多势众、法不责众”、“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共同心理,一旦发生纠纷,就极易形成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的“队伍”,男女老少齐参战。

(二)调查取证难,调处难度大。由于湖区水面,人各一方,人走水流,时过境迁,纠纷现场缺乏“旁人”和“中间人”,使案件调查取证难,加之湖区群体性事件的表面往往掩盖着一些历史的或现实的背景,有的还涉及到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情况比较复杂。当纠纷发生

后,常常是上访、械斗、围攻、妨害公务、扰乱公共秩序等多种行为同时存在,参与人的要求和行为往往是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互相交织,处理难度比较大,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流血事件,而事发后对凶手认定及后事处理也就是解决纠纷的一个难点。

(三)有一定的季节性和较强的反复性。湖区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捕涝季节,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反复性,有些事件在某一时期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如水位下降)貌似解决,实际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矛盾,一有诱因出现,便会再次爆发,从而使同一事件屡有发生,多次反复,有的还会引起连锁反应,促使当事双方采取拉据式的报复行为。

(四)行为野蛮,后果严重,危害性大。

1、经济损失严重。这类事件一旦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

2、发生这类事件轻则伤人,重则死人,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

生命安全。

3、影响恶劣,危害性大。此类事件的发生不仅直接给参与者造成经济、精神损失,而且还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使群众缺乏安全感,严重影响湖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二、引发湖区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水面权属(界址)、捕捞时间界定不清。由于历史的或现实管理方面的原因和湖区地形的变迁以及湖区面积随季节、的变化,使一些湖区权属(界址)界定不清楚,有的甚至多次变更,使现有的划分缺乏权威性,而捕捞时间的界定又有多种方法(按民间传统习惯一般有三种:

1、按季节捕捞,如有的规定立秋后方可捕捞;

2、按水位,如现埂后方可捕捞;

3、按季节兼水位),因而当事双方对采用何种捕捞习惯的不同理解也常常引发湖区捕涝期争议,从而直接导致湖区群体性纠纷的发生。

(二)少数人受利益驱动违规捕捞。

1、违反规定非法围堰,使水位人为地抬

高,从而改变原有的捕捞秩序而引起纠纷;

2、违反捕捞习惯越界捕捞或偷盗;

3、违法使用定置网、电网等有害渔具进行捕捞。

(三)封建宗教势力的介入。有些湖区小纠纷在封建宗教势力和少数不法分子的煽动下,会逐渐从小到大发展演变到矛盾不可调和而最终演变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四)船民、渔民法制观念淡薄和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由于船民、渔民长期漂泊在外,远离组织,当地政府对其行政、法制监控力不强,导致船民、渔民法制观念淡薄,行为随意性增大,一旦发生矛盾,往往一触即发,瞬间酿成纠纷。再加上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双方有关部门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对纠纷当事人的查处打击力度不大,从而助长了部分人我行我素、无所顾虑的非法行为,使问题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三、湖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对策

(一)认真做好水面勘界工作,消除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当事双方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互谅互让”的勘界原则,从讲政治的高度,彻底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站在全局的高度,在尊重历史更要注意现实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水面勘界工作,彻底消除存在争议的“习惯边界线”(无确切依据、无明显标志等由自然惯例形成的界线),并且使这种划分具有权威性和普遍约束力,特别是对争议较多的地方,要作为重点,首先予以确定。同时,与水面权属有关的湖管、水利等部门要健全有关文书、证件管理制度,力求客观、详尽登记有关事项,尽量避免产生扯皮争议的文书档案材料,从根本上杜绝引发湖区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

(二)加强湖区基层组织建设,树立预防群体性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基层组织直接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承担着维

护社会稳定、预防违法犯罪的义务和责任,是维护湖区社会治安与预防湖区群体性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要认真抓好湖区村基层组织建设,在船民、渔民中建立和完善治保组织,强化对湖区生产作业及水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领导、组织和管理工作,制订船规渔约、请示联系、报告制度,不断加大对船民、渔民的行政和法制的监控力度,树立预防群体性事件的第一道防线。

(三)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强化水面治安巡逻,将湖区群体性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的原则,大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要在船民、渔民中建立健全各种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收集渔民思想状态和湖区治安动态,遇事及时报告,努力掌握深层次、苗头性、预警性的情报信息。同时,针对湖区报案难,处理不及时,控制力量薄弱等现状,在湖区合理地布局设置报警点,配备治安信息员,装备能快速反应的处警队,并组织开展全方位 的治安巡逻,努力将湖区群体性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加强区域协作,开展湖区周边联防联谊,努力构建湖区大治安格局。由于湖区多为市、县、乡行政区域边缘分割结合部,许多矛盾纠纷的调处牵涉到多个部门,因此要公正、及时地化解矛盾、查处纠纷,必须依靠当事人双方当局的共同努力,做到分工协作,克服扯皮、推诿和互相指责现象。在处理纠纷时,双方均应以事实为根据,以稳定为目的,严格要求“已方”忠实履行自身职责,管好自己的人和事,为整个矛盾顺利解决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存在纠纷隐患的双方,公安、乡村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联防联治活动,共同制订联防公约和工作制度,通力协作,交流情况,明确责任,融洽感情,这样既能缓和双方紧张的周边关系,又能促使双方权利义务法制化,增强可操作性,堵塞各类漏洞,提高纠纷调控能力,从而有效地维护湖区周边的稳定。

研究生群体特点 篇6

关键词:特殊群体大学生 心理状况 教育建议

本文系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院级课题“学院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NSZY1004)阶段性成果之一。

课题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规划项目(NGJGH2010016)。

▲▲一、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特点

大学校园里的特殊群体主要是指贫困生、生理缺陷学生、环境适应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结构复杂的学生及民族预科生和心理问题学生等,其心理健康水平在很多维度上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他们虽属不同群体,却有其共通性,其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我评价较低,高自尊的同时伴有自卑心理。特殊群体学生在与其他同学的相处中,由于自身的不利境地而产生自卑感,总觉得比别人低一等。大多数特殊群体学生缺乏战胜 挫折的意志,选择自我封闭,顾影自怜。他们想自强自立,但又害怕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陷,害怕别人的鄙夷目光。

同时,特殊群体学生的自尊心比一般大学生强。作为特殊群体学生,对于自身或经济上、或生活上的窘迫讳莫如深,他们想通过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赢得同学 们 的尊重。在这种强烈 自尊意识的作用下,特殊群体学生容易导致自我防御意识过浓,表现为敏感、偏执、易激惹。这种自尊的保护壳十分脆弱,一旦遇到挫折便会走向自卑的一端,使部分特殊群体学生形成自卑与自尊,坚强又脆弱的双重性格。在多次遭遇失败后,很多特殊群体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态度便由焦虑变为冷漠。表现出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终日随波逐流,自暴自弃,无所事事。

第二,人际关系敏感。由于缺乏自信,许多特殊群体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沉默寡言、孤僻、乐群性低的特点。与同学交流,害怕别人问及让自己自卑的事情,如家庭、学业等,很少向别人敞开心扉,少数特殊群体学生甚 至 因 此造成性格的扭曲。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和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与其他同学相比,特殊群体学生交往能力和技巧不足。他们常常把自己游离在集体 之外。其实,他们有融入集体生活的愿望,有与他人交往的渴望,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把他人的关心当作施舍和怜悯。在任何活动中都是躲在人后,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来增强自身的安全感,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有时受到某些同学的歧视、排斥或拒绝,他们会从强装笑脸到自我封闭,甚至用独来独往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从而使自己脱离了集体,切断了与外界的交流。

第三,敏感而又脆弱。由于自卑心理的影响,部分特殊群体学生表现得敏感又脆弱,当别人对其表示关心时,他们会当成是对自己的同情和怜悯;而当别人与其保持距离时,他们又会感觉人情泠漠、内心孤独,这种敏感的心理导致很多特殊群体学生没有朋友。部分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表现得神经过敏,反应过度。对于他人的言谈举止过于紧张。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很渴望成功与友谊,甚至爱情。只要我们适时、适当的给予关注爱护、鼓励支持,相信每位特殊群体学生都会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和人际的善良,这样他们会放下戒备心、虚荣心,摆脱脆弱的灵魂,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学习。

▲▲二、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建议

第一,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情绪教育。情绪是一种与人格、社会适应、创造能力密切相关的心理状况,是心理健康的窗口。 研究表明,较多的特殊群体学生有不良情绪反映,且不善于调节情绪困扰,如果不及时加以调节,消极情绪作用过长或强度过大,都会对身心造成伤害,甚至导致行为偏差。因此应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情绪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进行情绪教育,培养其准确理解、表达情绪的能力,善于用积极健康的情绪直面环境,帮助他们消除或合理渲泄各种消极情感,保持愉快平稳的心境。

第二,培养特殊群体大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成长方面的自觉意识,学会自主地确定个人成长的发展方向、成长计划和发展行动,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顽强进取的精神。对特殊群体学生而言,一方面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相信自己能战胜眼前的困难。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善目前状况,促进自我成长,避免出现“等、要、靠”的不良思想。

第三,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对于特殊群体学生来说,挫折是暂时的,是在特定时期特殊环境下遇到的困难,是可以改变的境遇。对特殊群体大学生而言,优越的条件固然促其成才,但逆境也并非毫无意义。挫折既是打击,也为人提供了成长的机会,磨难是人生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许多名人都经历过生活的磨难,但却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成为了他们刻苦拼搏的强大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最出色的成绩往往是在困境中做出的。正视困难,锁定目标,辛勤努力,必能开拓出成功之路。

第四,帮助特殊群体学生树立健全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健全的人能正确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保持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能积极自我肯定,与外界保持协调一致,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健全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面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培养特殊群体学生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让他们明白虽无完人,也无一无是处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关键是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能因为自身的某些方面处理弱势,便否定自身的全部,抹杀自己的优势,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做到不卑不亢。更不能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势作比较。要引导特殊群体学生确立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位置,不要把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与对自己的整体评价等同起来。

第五,提高特殊群体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是人的全部认识的总称。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尚不成熟,难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影响了他们对对社会、人生和自己的正确看法。因此让特殊群体大学生了解认知的心理过程,调 整认识结构,消除认知偏见,学会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尤其要学会遇到挫折进行正向思维,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事情,学会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作斗争,树立健康健全的认知系统。这样有助于特殊群体学生保持乐观、开阔的视野和心胸,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

第六,培养特殊群体学生健康的人格。人格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人格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也具有可塑性,健康人格是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培养的。特殊群体学生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内外不良因素的相互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特殊群体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导致人格发展缺陷,严重的还引起了人格障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也要使特殊群体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各种心理特征得到健康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协调、健全和完整的心理结构,使其能够在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中,具备开放的头脑、博大的胸襟、健康的身心和超前的意识,具有自主、创造、和谐的人格特征与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小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5

[2] 牛娜.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9

研究生群体特点 篇7

关键词:护士,工作应激,工作科室,工作时间

现代社会的工作者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应激。护士群体的工作超负荷现象突出,长期处于高应激的工作环境[1,2]。护士高水平的工作应激不仅影响其自身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其工作质量及患者的健康,进而增加护理的成本,影响卫生保健的质量[3]。护士工作应激是医疗行业从业者和职业健康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过去,我国学者也研究过护士群体的工作应激[4,5,6],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科室的护士群体,且研究样本较小,反映问题不够全面。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护士工作应激的表现会存在不同[2]。当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过去的研究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当前护士工作应激的状况。此外,很少有研究系统、全面地考察人口学变量和工作科室对护士工作应激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探索工作年限、工作时间等人口学变量和工作科室对护士工作应激的影响,旨在反映我国护士工作应激的现状,为决策者和医护管理人员提供相应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横断设计和方便抽样法,选取南京市9所医院(包括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三类医院)的女护士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7份,回收率95.4%;筛除无效问卷后,保留下来的有效问卷为422份,有效率88.7%。护士年龄21~51岁,平均(29.0±6.3)岁;工作年限0.5~34.0年,平均(7.5±7.0)年;每天工作时间7.0~12.0 h,平均(8.1±0.6)h。所有护士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护士月收入、文化程度、工作年限、每日工作时间和职称等变量的人数分布见表1。护士来自重症监护室(ICU)、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急诊室、神经内科、手术室、妇产科、针灸科等24个科室,其中急诊室护士人数最多,其分布列于表2。271名护士(64.2%)报告曾在两个或多个科室轮转。

表1 护士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布(n=422)

1.2 方法

(1)人口统计学调查:自编人口学统计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月收入、文化程度、职称、工作科室、工作年限以及是否换过科室。(2)中国护士应激源量表(Chinese Nurse Stressor Scale,CNSS):测量护士工作应激源及其对工作应激的感受。此量表由张静平[5]编制,共有60个条目,分为6个分量表,包括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与护士期望有关的应激源,与接触濒死病人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家庭矛盾有关的应激源,以及与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源。每个条目有两个部分,均为李克特式5点计分,全部条目均为正向计分。第一部分测量护士工作应激源出现的频率,按1-5级评分,从“从未遇到或经历”(1分)到“几乎每天遇到或经历”(5分);第二部分测量护士对该应激源的应激感受,按照影响程度评分,从“无影响”(1分)到“极重度影响”(5分)。另外,两者之积表示该工作应激源对护士的总体影响水平。总量表得分为各分量表得分之和,分量表得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6,各分量表的α系数0.862~0.925。

表2 不同科室护士人数分布及其应激源量表得分的单因素方差检验

注:科室间行Brown-Forsythe检验下校正值为4.875,P<0.001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描述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研究拟以护士的科室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文化程度、月收入和职称)为自变量,以工作应激水平为因变量。由于自变量中,年龄、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是连续变量,而文化程度、月收入和职称是分类变量,故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各类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分组情况列于表1,样本量小于10例的组别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自变量水平之间的护士应激水平差异是否显著,因为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不显著(P<0.05),故在SPSS软件中采用不假定方差齐性的Brown-Forsythe F*统计量作为矫正值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事后检验。用0和1将科室设为虚拟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检验诸多自变量中哪一个变量是护士应激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描述性统计结果

所有人口学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其与护士应激水平之间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见表3。这些变量都与护士应激水平显著相关(均P<0.05),相关系数0.105~0.236。

值得注意的是,年龄和工作年限(r=0.943,P<0.01)、工作年限和职称(r=0.808,P<0.01)、年龄和职称(r=0.842,P<0.01)之间有显著的高相关(r>0.8)。这可能意味着这3个变量对应激的影响有较大重叠,因此本研究选用更有代表性的工作年限(护龄)作为研究变量。由此,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将作为护士工作应激的预测变量。

表3 所有变量的描述统计值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n=422)

科室、月收入、文化程度和职称是分类均值;a P<0.05,b P<0.01

2.2 基于人口学变量和科室组间的护士工作应激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Brown-Forsythe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科室护士之间的总应激水平差异显著(F*=4.875,P<0.001)(表2)。Tamhane事后检验发现,ICU、EICU和急诊室护士的总应激水平均显著高于放疗科(均P<0.001),EICU护士应激程度显著高于医学心理科(P<0.05)、放疗科(P<0.001)和其他科室护士(P<0.01)的应激程度。另外,根据其他分类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护士组之间的工作应激差异显著(F=4.086,P<0.05),且本科护士应激显著高于大专护士(P<0.05);不同月收入护士组之间应激水平差异显著(F=2.914,P<0.05);不同职称护士组之间应激差异显著(F=6.468,P<0.01),且主管护师和护师均显著高于护士(均P<0.05);不同工作年限组之间工作应激差异显著(F=5.201,P<0.01),且工作5年以内的新人,其工作应激显著低于工作5~15年的护士。每日工作时间超过8 h的护士比不超过8 h的护士的工作应激也更大(F=7.072,P<0.01)。

2.3 护士工作应激对人口学变量和科室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为确认影响护士应激水平的重要变量,以工作年限、每日工作时间、文化程度、月收入和科室为预测变量,以护士应激水平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学变量工作年限、每日工作时间、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均不能显著预测护士应激水平(均P>0.05),但在科室变量中ICU(β=0.153,P<0.05)、EICU(β=0.206,P<0.001)、急诊室(β=0.238,P<0.001)、新生儿监护(β=0.110,P<0.05)和康复科(β=0.144,P<0.01)能够显著预测护士的应激水平。整个回归模型能解释8.5%的变异(F=3.589,P<0.001)。这些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人口学变量不能预测护士的工作应激水平,而护士所处科室(或工作环境)能显著预测其工作应激水平。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工作时间长增加护士的工作应激水平,这与已有相关研究结果[7]一致。工作时间长往往意味着工作负荷高和应激事件较多,易造成应激的积累,从而消极影响健康状况。比如,护士工作时间延长会使护士在工作中出现错误和负面事件的可能性增加[8]。另一方面,工作时间长本身也是一个心理和生理应激源,对护士情绪和身体状况不利[9]。

本研究发现不同科室护士间的应激水平差异显著,ICU、EICU和急诊科护士应激水平较高,尤其是EICU护士比其他护士更为突出,而放疗科护士应激程度较低。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6,10]相符。EICU、ICU和急诊室护士工作工作负荷大,更多地面对死亡和负性情绪,护患关系也较为紧张;而放疗科护士工作任务相对单一,所面临的护患关系不紧张,从而应激水平较低。但2005年赵然等[11]未发现科室的影响,这可能是近年来医患、护患关系紧张、医院重点科室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所致,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还发现,工作年限更长的护士可能有较高水准的应激,这也与之前的研究结论[12]一致。工作年限、护士职称和年龄与工作应激水平均显著正相关,这可能因为年长护士有更多的家庭—工作矛盾[13],年长护士出现的更年期症状可能增加她们的工作应激[14]。此外,工作年限长的护士往往由于职位相对较高,会承担更大的职责,如一些教学工作和更多的更重要的管理任务。Kath等[15]发现,担任管理职位的护士有过高的角色负担和管理限制导致的应激。高职称护士往往同时是护龄长的护士,其应激源相比年轻护士更多。

护士应激的进一步研究,也可以在本研究基础上作一些改进,比如考虑采用纵向设计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而婚姻状况、倒班工作制度、睡眠时间、护士性别等其他影响因素也值得考虑。婚姻状况可能影响护士工作应激[12],倒班制度则可通过影响睡眠造成应激[16]。另外,东中西部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不一致,护士应激源存在差异[17]。未来需要更多的跨地区研究来反映我国护士工作应激的整体情况。

研究生群体特点 篇8

一、案件基本情况及特点

2007年以来, 共办理群体性刑事案件25件, 其中妨害公务罪7件, 聚众斗殴罪 (含转化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 8件, 破坏生产经营罪3件, 故意毁坏财物罪2件, 聚众哄抢罪1件,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2件,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2件;被告人为三人以上的13件, 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的重大刑事案件5件。所办理的群体性刑事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一) 聚众性

有众多群众参与, 是群体性刑事案件的一个主要特征。参与人员少则二、三十人, 多则达数百人, 规模大, 社会影响恶劣。大量人员的参与, 既有临时纠合聚集, 也有精心策划而来, 有的案件还具有有很强的组织性, 有酝酿、策划、分工。如陆某某等8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一案, 因对当地政府的计生政策及措施不满, 陆某某等人等人事前经过密谋策划, 召集200多人到灵山县太平镇计生站闹事, 之后演变成打砸事件, 造成多名镇干部及派出所干警被打伤, 计生站办公场所遭到严重损毁。

(二) 暴力性

不同程度的使用暴力, 是群体性刑事案件的另一特征。虽然该类案件大多由于人民内部矛盾引起, 但其中的对抗性因素累积到一定程度会激发, 最后往往演变为暴力。如围攻党政机关、与维持现场的公安干警对峙, 阻碍交通、打砸抢烧, 群体之间的打斗等;暴力手段多样, 从围堵、漫骂威胁等软暴力, 到持械殴打, 甚至使用枪支、土炮等杀伤力极大的凶器, 如犯罪嫌疑人韦某某等人, 纠集村民欲与梁姓群众械斗, 经那隆镇政府工作人员介入劝阻无效, 动用土枪、土炸炮进行打斗, 造成社会极大的恐慌。

(三) 破坏性

由于群体性刑事案件大多是公开进行, 是对社会和法律的公然违背, 与其聚合性负效应相结合, 便体现出比其他犯罪更大的破坏性。如方某某、张某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一案, 犯罪嫌疑人方某某、张某某以要求广西陆屋欧亚糖业有限公司提高甘蔗收购价格为由, 纠集数十名机动车司机到该公司办公楼滋事, 用汽车堵塞公司地磅出入通道, 致命原料无法过磅入厂、被迫停产, 造成直接损失5万多元, 间接损失达50多万元, 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四) 利益性

群体性刑事案件的起因, 往往与不同群体的利益性相关, 利益相关的人群就是群体性刑事案件的主要参与者。当前所办理的群体性刑事案件, 大多由土地纠纷、征地拆迁、行政执法等涉及一定群体利益事件所引起, 其中以山林土地权属利益引发的尤为突出, 占40%以上。如犯罪嫌疑人杨某某身为国营钦廉林场伯劳分场领导, 在采伐有权属纠纷的林木过程中, 动用森林警察、护林员及社会闲散人员与当地盆山村村民进行械斗, 造成村民10多人轻伤, 及武利镇何某某等人聚众哄抢红椎菌案、旧州镇黄某某等人破坏生产经营案等, 均由山林权属利益引发;且该类案件一审后上诉率高, 并常常伴发群体上访事件, 如上述杨某某等人聚众斗殴案, 一审后被告人及被害人双方均不服, 同时提出上诉或要求抗诉, 二审期间均先后组织大批群众到上级部门上访, 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这实际上是群体利益纷争在刑事诉讼中进一步延伸的反映。

(五) 复杂性

群体性刑事案件较一般刑事案件相对复杂, 主要体现在案件调查取证难度大, 到案言词证据粗糙, 不利于对有关犯罪分子的正确认定。在参与人数众多的群体性刑事案件中, 初步收集的言词证据数量多, 但对各参与人员的行为、作用反映得不具体, 而重复取证难度更大, 导致部分案件在证据方面仅能达到“两个基本”即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充分, 未能进一步正确认定和惩罚犯罪。如林某某等人阻挠计生妨害公务、梁某某等人聚众斗殴等案, 因证据不到位, 均不能认定首要分子或策划者, 对所有犯罪嫌疑人只能按一般积极参与者处理, 一定程度上放纵了犯罪。

二、原因

(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段,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 形成了许多不同利益群体, 不同利益群体拥有社会资源不同, 利益要求出现分歧, 一旦遇到某种诱发因素, 便会演变为群体性刑事案件。

近年来, 山场林地等自然资源给农民带来的收入日益明显, 但是由于既往历史的原因, 其所有权属界定不清, 有利可图的农民必然就产权利益进行争夺, 而农村宗族势力的介入干涉, 往往更容易将相关群体聚集起来, 酿成大规模的群体性刑事案件。

(二) 群众法律意识淡薄, 解决矛盾手段激进。

随着国家法治的进一步深化, 群众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 但当前大多数农民还不习惯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维护自己的利益, 容易产生了从众心理、法不责众的心理, 普遍存在着“不闹不解决”的想法, 甚至故意扩大事端, 发展到使用暴力解决, 导致群体行为失控, 使本来能通过法律程序化解的的矛盾演变成群体性刑事案件。

(三) 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相对滞后, 群众表达渠道不畅。

如对农村集体山林土地权属纠纷, 由于历史原因久拖不决, 矛盾随时激化;部分基层干部工作水平不高, 作风不踏实, 脱离群众, 导致干群不和, 他们不善于及时发现群众之间的矛盾, 不善于公正协调和解决群众之间矛盾;行政管理过程中, 执法方式和作风欠妥, 群众一时无法理解和承受, 容易导致采取过激行为来对抗。加之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渠道不畅通, 利益被损害时, 部分群众往往会通过一种激烈的、体制外的非理性方式, 以达到利益诉求。

(四) 案件侦查取证难度大, 是由群体性刑事案件自身特性所决定。

该类案件参与者众多, 案发场面及参与人行为纷乱复杂, 取得的相关证言对案情的描述差异性大, 客观上难以全面、细致地还原案件原貌。另一方面, 参与人群大多具有共同的利益, 又往往持趋利避害心理, 在接受调查时不愿意出具证言、或作出有利于己方的不客观陈述, 且随着时间推移, 相关利益人群认为自己的诉求未能得到及时解决, 不再愿意配合进一步调查, 补充取证的难度更大。

三、检察对策

检察机关在办理群体性刑事案件时, 应当及时认真剖析案件背后隐藏的社会矛盾, 充分把握事件的性质, 在全面研判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工作。

(一) 宽严相济, 依法办案, 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群体性案件是由于人民内部矛盾未得以正确疏导而引发。因此, 检察机关在办理群体性刑事案件案件时, 首先应当坚持惩治少数, 争取、团结、教育大多数的原则, 要准确区分其中的积极参与者与一般参与者, 以防打击过宽。对组织、策划、指挥者及进行打砸抢的骨干分子应从严打击, 而对一般参与者, 则从轻处理、甚至可依法不作为犯罪论处, 即做到“宽严相济, 区别对待”。其次要严格依法办案, 保障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 做到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于法有据。此外, 检察机关办理群体性刑事案件, 要从促进社会矛盾化解的角度, 深入了解案件背后的各种复杂因素, 依法慎重处理, 积极参与调处矛盾纠纷, 以促进社会和谐, 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 加强法制宣传, 开展犯罪预防, 实现社会治安全面综合治理

1. 积极参与法制教育, 增强群众守法意识。

通过普法教育、上法制课等有效形式, 结合出庭公诉、办案等检察业务工作, 大力宣传国家法律和政策,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特别是作为基层的检察人员, 应特别注重加强涉访群众的法制教育, 引导其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建立和完善矛盾疏导排查机制, 积极做好专门预防工作。

检察机关要加强内外部信息沟通, 特别是信访接待过程中, 注意发现容易引发群体性刑事案件的不稳定因素, 要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 防止问题复杂化, 事态扩大化, 同时深入了解群体性刑事案件演变的轨迹, 分析其中的原因和规律, 及时提出预防对策。

3.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要通过办理案件找出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疏忽和遗漏, 采取多种方式如召开联席会议、发出检察建议等, 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自身监督, 规范管理, 以防群体性刑事案件隐患, 确保社会稳定。

(三) 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

基于群体性刑事案件的调查取证难度较大, 在接到案件通报后,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公诉部门要适时提前介入, 及时掌握案件的第一手信息, 为制定下一步侦查措施和处理提供客观依据。 (1) 查阅案件材料、参与案件讨论, 在明确案件性质的基础上, 就下一步的侦查方向与侦查重点提出指导意见, 引导侦查机关全面、客观地收集和固定证据。 (2) 要引导侦查机关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材料, 对于案件涉及多人的, 可以围绕重点犯罪分子的主要犯罪事实进行证据收集工作。 (3) 要根据案件事实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情况, 依法适用强制措施。对于采取逮捕强制措施可能激化群众矛盾、干群关系的, 应当慎用逮捕强制措施。

摘要:群体性刑事案件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 有众多人员参与, 表现相对复杂, 社会影响较大。通过对该类案件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提出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时的应对策略。

研究生群体特点 篇9

关键词:网络群体,虚拟世界,群体认同,信息素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被分类或范畴化,并据此建构个人的社会联系,确立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形成不同的群体。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在大学校园出现新的群体形式——网络群体。

一、网络群体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网络群体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进行沟通和互动的非正式群体,这一群体通常因某一具体的事或物而组织或聚集起来,超越时空,进行对话、交流和集体行动。群体成员间存在频繁的联系和互动,形成了比较明确的成员关系结构。总体而言,网络群体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一)群体所依存的虚拟世界是对现实的反映和延伸。

网络群体主要指向心理群体,传统的心理群体衍生于具体的地域、行业或社会群体,网络群体则脱离了实体的限制,相对独立地存在于虚构的而又对应于现实的网络世界,它是一种虚拟,却又是一种现实中的存在。网络可以实现许多现实社会的功能,如银行、商店、娱乐等,对大学生而言,还存在网上实验室、图书馆等,这些网络功能在现实的社会中都可以找到它相应的存在形式。并且,网络群体有具体的社群形式,如BBS社区、个人博客、OICQ群等,大学生更是这些社群形式中的主要参与者。

(二)网络群体的联系和互动是实质存在的。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人的互动而完成的,各种人际互动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关系是构成宏观社会结构的基本元素。网络群体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有着人际互动的形式和实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网络群体的社会联系是由成员在网上的沟通和互访而形成的结构系统,这种新的互动方式并未改变人际互动的实质。互联网允许个人在网上特定的群体中扮演和拥有多重身份,这种身份不附属于某个具体的人,只表现为理念和思想。正如美国学者谢里·特可夫在相关研究中指出,互联网使用者“确实会在线上扮演角色和建构身份,这的确会创造出社群感。”

(三)网络群体存在群体认同。

“‘表意性需要’是人们集群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是作为网络群体的主要参与者的大学生,他们感情丰富、精力充沛而心理敏感,生活在同辈群体的大环境中,需要在群体的交流中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满足建立归属感、安全感等需要,网络群体提供了满足这些需要的条件。弗洛伊德提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群体认同的形成意味着个体将自己归属于群体,自我认定是该群体的一员,群体认同是群体形成的核心特质。只有群体成员把自身定位为群体的成员,据此获得认同和归属感。并且,这种身份归属感得到了基本的社会共识,群体才最终形成。网络群体的认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同,群体成员基于共同观点、情感等对群体产生归属感,从而建立起“我们同属一个集体”的“我们感”和归属感。

二、大学校园网络群体的新特点

大学校园网络群体的成员主要是大学生,其年龄、行为模式、心理特点、社会地位相近,具有明显的同辈群体的特征,是一个充满矛盾与活力的群体,表现为独立性与从众性并存,理智性和情感性并存,价值观呈现出既分化又趋同的特点,与传统的校园群体相比,其形成方式、成员构成等方面具有许多新特点。

(一)网络群体的参与者高度自主,个体间的交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网络群体的参与者是自由和自主的,可自主选择加入或退出群体,自主控制参与群体交往或活动的时间和频率,以及按需建构和塑造自己在群体中的身份和形象。

网络群体的交往突破了时空限制。在现实生活中,物理空间的接近是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大学校园中传统群体的形成往往决定于环境因素,但网络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共同的态度、价值取向,时空等物理因素被弱化。对每个个体而言,网络既是全球的也是全天候的,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在一起,成为同一个瞬间,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到另一空间,并参与其中。

(二)群体的构成更丰富,群体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网络将大学生群体结构从塔形变成了平面,表现为分散式的社会结构,没有中心、没有层次,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减少,个体活动呈现出原子化的倾向。

网络群体的关系结构不断横向扩张,突破了班级、社团、学校等直接纵向关系结构。学生的价值认同不再依附于学校的行政体系,对校园文化传统的依赖大为减弱,失去了文化、历史延续性,群体越来越缺少某种“纵深”关系。在群体的交往中,更倾向于发展弱纽带性质的交往,即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相互连接,这种联系扩张了社会交往,超越了传统的社会界定的边界。

(三)网络群体成员流动性大,群内的结构不稳定

大学校园的网络群体是开放性群体,充分体现了青年人的特点,群体的成员始终是流动的。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现实生活的差异不决定他们在网络群体中的地位,群体成员的地位取决于个人在技术上的优势或风格上的独特,群体的领导者属于一种“意见领袖”,通常是视野开阔、态度积极,并能提出引人注目的观点的个性突出成员。群体领导者权威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新成员的不断加入和崛起,网络群体领导者随之变动。

(四)网络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呈现出既趋同又凸现个性的趋势。

1. 网络群体内成员的价值观出现趋同的趋势

依照心理学一致性规律,人和人之间的态度、兴趣、爱好等某些相似或一致的特征,能促进彼此间的相互接受或喜欢,双方的相似性越多越能产生相互吸引,在诸多相似性因素中,态度是最重要的,持有相同观点的人会很快聚合起来。网络群体正是一个基于共同观点、情感等因素而建立起来的群体,群体成员的兴趣、情感、态度等同质化。同时,高度共享、无限扩大了网络信息资源在迅速和便利的交换中,丧失了目标和方向,为了交换而交换,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理性的选择,听不到不同的声音,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变得高度一致。

网络构筑了一个“信息共同体”,个体可以直接而同时接触不同的文化和人群,全球范围文化、信息的共享成为可能。这在客观上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与求知欲望,也使他们的信息和知识来源同质化,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将逐步变得一致。而且在网络世界中,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冲突、融合成为常态,打破了传统价值观念的孤立、隔绝状态,价值观念的同构、整合趋势出现。

2. 网络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倾向个体

以往,在相对封闭的国家、地区范围内流行的相对公认的价值观正被全球性的网络传播所打破,受众关注的重点由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正性转向多样性和包容性。专制的淡化,权威的分散和下放导致个体价值的凸现和放大,个体结群的着重点由地理距离接近转向心理趣味的接近。

网络是个性化的媒体,个体可以按需在网上选取信息,信息的量身订制可能,网络传播中受众驱动式的传播机制已逐渐取代原有的以传播者的价值观为主导的模式;大学生依据各自的爱好、观点形成不同的意见团体。在网络传播和世界范围的市场化浪潮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更为重视个人体验、个人利益和个人实现,他们的目光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从社会转向个体,网络群体成员的价值观重点倾向个性化。

(五)群体的道德约束力弱化,去个性化倾向明显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丧失了个人理性和独立的判断,做出与日常行为不一致的举动。去个性化使人表现出行为与认知标准不一致,可能加入到冲动的、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大学生年轻、情绪化的特点以及网络匿名性特点使去个性化的现象频繁出现于网络群体。由于个体在网上可匿名或使用假名,使外界和他人难以辨认其真实身份,个体出现了“集体无意识”的现象,网络群体变成了“无名氏”,造成责任分散的结果,群体成员丧失了身份和责任感,变得任意行动、为所欲为。

三、对大学校园网络群体的引导与教育

网络群体对大学生成长有重要的影响,拓宽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提供了交流知识与经验的平台,扩展了社会交往范围,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认知和培养。但其特殊的信息交流和群体互动形式容易导致人际交往异化并造成人格缺陷,甚至可能引致人格自我分裂与认同危机。基于此,必须对网络群体进行有效的引导,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校园网络群体存主要指向心理与观念群体,在校园生活中缺乏现实的载体,容易被忽视,应当正视它的存在并把它作为思想教育的对象和途径。

(一)教师特别是辅导员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想教育的具体操作模式以说服教育为核心,其最大的特点是控制性和封闭性。通过封闭式的教育,过滤不良信息,控制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理想化”教育,以培养其健全完善的人格。但在信息时代,教师不再享有信息的优先权,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控制和封闭不仅变得不可能,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对思想教育内容的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教育效果的短效和不稳定,甚至加剧了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失衡。因此,在对网络群体进行教育与引导的过程中,应当改变思想观念,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采用渗透式的思想教育方法。

1. 充分重视思想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现代社会,学生将通过多种形式,不仅依靠教师,还通过网络群体或伙伴进行学习,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7年的教育发展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应该“唤醒学生的兴趣、好奇心与个人热情;引导受教育者学会工作、研究、发明,学会参与教育过程。”学生应该变成自身教育的主人,思想教育应从“灌输信息”为主转变为“引导选择”和“灌输信息”并重。应当将道德发展的过程定位为一个借助学生自己的努力探索、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应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而是要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指导和自我选择。

2. 重新审视与确立教师的角色和定位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以在线的形式进行的。这种沟通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由于是一种虚拟的沟通环境,对于网络群体活动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以网络为载体的符号、声音或图像表现形式,失去了现实的教育环境,主动的沟通意识对网络辅导教师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主动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教师才能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指大学生不仅要对信息有选择、处理、创造的能力,还必须具有团队精神,愿意与他人合作,遵守道德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信息素养是在网络时代学生探索和自我建构的精神资源,必须让学生学会数字化生存。

1. 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法律意识

网络交往虽然是一种摆脱了现实束缚的自由交往,但它更需要规范的约束,自觉的规范意识是自由交往实现的基本前提。失去规范,自由交往将失去存在的基础,同时也会因对共同利益的损害而损害交往主体的利益。只有通过规范意识的培养,并帮助大学生将这种规范意识上升为理性的道德自觉性,才能实现网络群体的健康发展,避免网络群体出现去个性化的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文精神

从根本上说,合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从而也是人类生存的方式,任何单个人的存在都是以群体存在作为前提的,这决定了合作的必然性。网络群体中的合作精神有助于群体规范的形成和遵守。

在崇尚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网络时代,以片面强调“功利性”为主要特点的狭隘功利主义科学观在高校的普遍流行。这种观点片面强调科学工具价值,将科学技术的力量绝对化,导致了大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的地位日渐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备受冷落,文化价值理念和主体意识被忽略,直接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念混乱,失去了道德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出现网络伦理失范,网络犯罪泛滥现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选择、处理、创造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忠恕之道”、“推而广之”,强调仁爱,强调宽容、平和、不强加于人的心态,是一种中庸、和谐的文化。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自我把握和自我完善,个体道德的影响直接贯穿于整个道德体系中,强调个人对群体的责任,这对于网络群体中过分追求个性化、群体责任感淡漠的倾向是一种很好的引导与调整。同时也可以避免和减弱网络中西方文化的侵袭和冲击带来的危害,正如张岱年等哲学家所提出的“我们越是全球化并在经济上互相依存,我们就越是做着合符人性的事情,我们越是承认我们的特性,我们就越想紧紧依靠我们的语言,越想紧紧抓住我们的根与文化。”

研究生群体特点 篇10

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指的是直接在中等职业学校内部发生, 或虽未在学校内部发生, 但是主体和内容与学校有关的群体性事件, 其表现形式为聚众闹事、斗殴、示威等。

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现状

近年来, 中职学校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偶发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大多因为学生对某些问题的不满引起。比如, 2006年9月, 发生在广西南宁的某职业中学学生打群架事件, 起因仅为一年级新生军训结束, 少数新生喝酒夜归高声喧哗, 影响高年级学生休息, 双方发生口角, 而校方处置不力;再如, 2007年7月在广东惠州一电子厂, 来参加半工半读学习的三所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保安工作方式简单、粗暴, 屡次殴打学生, 激起共愤。因厂方未能妥善处置, 发生了数百人持械寻找打人保安、讨要说法的群体性事件, 在寻找打人保安未果的情况下, 打砸员工宿舍楼门窗、楼梯扶手等。

中等职业学校群体性事件呈现的特点

有以下六个方面。

1.诱发因素的多样性。群体性突发事件诱发因素多样, 很难预知。它可能因团体利益受损而爆发, 也可能因个人利益受到伤害而聚集起来表达诉求。学校突然停电、停水都可能引发学生集体哄闹。

2.事件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是各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激发的, 一般具有突发性特征。平时各种不明显的矛盾在各自相对独立的运动中叠加和积累, 不断地发展变化,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在这个时候, 如果出现了一个诱因, 就会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导火索。因为这个诱因的出现是偶然的, 群体性事件也因此表现出了突发性。

3.组织行为的隐蔽性。现在学生手机的普及率非常高, 只要一声招呼, 通过手机群发这样的“空中大字报”, 马上可以通知几十甚至上百人, 其行为十分隐蔽, 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很难掌握。

4.个体的从众性。参与学校群体性事件的个体在群体性事件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从众性。在学校群体性事件中, 大多数个体最初并不了解事情的情况, 多持观望的态度, 但是在策划者的鼓动下很容易地裹挟进了群体性事件中, 变成了参与者。

5.目的的单纯性。学生们的要求往往很简单, 如尊重休息权、要求厂方给个说法、追回失窃财物等, 不具备诸如计划生育、劳资纠纷、拆迁纠纷等社会群体性事件明显的功利色彩。

6.行为的非暴力性。虽然在这些群体性事件中, 有学生采取了打砸、破坏公共设施等比较极端的做法, 但并没有伤及他人。而且总的来看, 这些行为本身并不包含深刻的敌意和仇恨, 只是学生受现场情绪感染, 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模仿、升级, 并逐步失去了平时应有的辨别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从而表现出对自己承担的来自包括生活、就业等方面压力的一种发泄。因此, 也不具备其他社会群体性事件那样极强的破坏力。

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

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虽多种多样, 但在发生的潜在因素或深层次原因上仍具有一定的共性, 可以从学校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来分析。

学校内部因素

学校内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学生管理力量不足且主体单一, 忽视了广大师生能动性的发挥。首先,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各中职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快速增长。学生增加了, 但学生管理人员却未相应增加, 这无疑增大了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难度;其次, 参与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的多为学校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 未能充分利用党团组织、学生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各类学生社团及组织自身具有的感召力也未能吸收, 广大教职员工的危机意识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

2.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综合协调能力弱。在学校内部, 现行的应急管理组织多为临时性的松散组织, 对于实施持续有效的应急管理而言存在着先天不足:一是临时成立的工作小组在工作内容和人员构成上不具有延续性, 因此危机处理后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够有效总结和保留;二是危机处理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合作, 临时成立的小组每次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各相关机构协调, 往往错失工作良机;三是临时领导小组难以形成一套成熟的应急处理操作方案并付诸实施;四是还没有有效建立相应的应急培训和教育机制。以上种种不足, 使学校在面对突发群体性事件时的整合能力与应对能力大打折扣。

3.学生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是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索。在近些年的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 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因为学生的切身利益直接受到侵害引发的。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利益问题。如校园内的盗窃案件居高不下, 学生手机、MP3、衣物等经常被盗, 而学校保卫部门侦破、防范乏力, 致学生产生强烈不满情绪;二是人身安全问题。学生在校内、周边, 被社会闲散人员殴打、敲诈、抢劫等, 让学生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三是办学条件问题。中职扩大招生以后, 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十分有限, 客观上影响了教学、住宿条件以及食堂伙食的质量导致学生和家长不满意。

4.少数学生素质较差、法制观念淡薄。中职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后, 普遍实现了“零门槛”入学, 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升高中上大学无望后才来中职就读, 素质普遍较差, 而且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 以自我的价值判断作为衡量事物是非的标准, 精力充沛, 易冲动, 缺乏细致思考, 崇尚哥们儿义气, 将社会公德、学校纪律、法律观念统统置于脑后。加之对家庭贫困的无奈, 对社会一些现象的迷惑, 对就业前景的迷茫, 有的学生心里总像装着一团火, 遇上适当的时机就可能爆发。

学校外部因素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增快、容量增加。同时, 新闻媒体在当前激烈的生存竞争环境下, 报导只为了追求发行量和销售业绩, 对一些社会负面事件报导较多, 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形成“法不责众”、“众意难违”、“人越多就越有理, 问题就越容易解决”、社会对学生包容”以及在社会上客观形成的“小闹小解决, 大闹大解决, 不闹不解决”等错误思想, 对学校群体性事件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效预防、妥善处置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

要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必须从提高认识、理顺体制、加强教育、强化管理等方面入手。

提高认识, 增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责任

感当前, 社会问题和学校内部问题相互交织, 导致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增大了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因此, 上至学校领导, 下至普通教职员工, 必须要提高认识,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基本方针, 树立“以防为主, 堵疏结合, 重在疏导”的意识, 群策群力, 共同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调动一切力量, 服务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工作

首先, 加强班主任、宿舍管理员、护校队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队伍。班主任、宿舍管理员、护校队员和学生的接触最直接, 对学生的了解也最深, 他们既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和指导者, 也是学生遇到困难、困惑时的求助对象和倾诉对象。因此, 对于群体性突发事件, 他们的应急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他们要努力做到: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做好防范工作;妥善处置, 及时上报。其次, 加强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学生社团建设, 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维护学校稳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是先进青年汇聚的集体, 在学生中有着极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类学生社团及组织是兴趣、爱好相投的学生集合体, 相互之间有着众多的共同语言, 具有独特的感召力与影响力;而广大教职员工在学生中有崇高的威望, 如果能充分调动这三大力量参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以人为本, 切实解决好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以“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无小事”为基本出发点, 在教学、管理、生活和其他工作中,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如采取提高教师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切实措施,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使广大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为以后建功立业打下良好基础。教学质量上去了, 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自然就提高了, 由此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同样的道理, 学校在办好食堂、兴建学生体育活动场地、加强学生宿舍管理, 尤其是治理乱收费、解决学生就业等方面, 应真正做到从学生利益出发, 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想学生之所想, 办学生之所需。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切实解决好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是预防和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本之策。

加强教育, 增强学生维护学校稳定的自觉性

紧密联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态势及学生的思想实际, 通过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 不断增强学生维护学校稳定的自觉性。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大力弘扬和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感恩意识, 不断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 增强为祖国、为人民、为亲人成就一番事业的责任感。二是加强创业教育, 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身理想和价值而奋斗。三是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传播法律知识, 弘扬法制精神,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形成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校园氛围。特别要教育和引导学生通过正常渠道, 依法反映问题, 表达意愿, 拒绝盲目从众。

设立职责明确的应急管理机构, 制定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应该是常设机构, 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挂帅, 由各个行政部门联合组成。这个机构成员在平时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 还要防范和预警突发事件的出现。当群体性突发事件出现时, 他们就应快速地起到处理危机的作用。此外, 还应根据本校校情, 制定尽可能详细、具体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预案, 做足准备, 防患于未然。

果断处置, 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群体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 应尽快查清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确定事件发生的类型、判断事件波及的范围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采取行之有效的果断措施, 尽快予以平息。有预案则按预案执行, 无预案或没有制订完整的应急预案的情况下, 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应遵守以下原则: (1) 报告畅通原则。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 将事件实际情况向学校有关部门如实报告。同时, 根据具体情况, 就地采取应急措施。 (2) 宜早不宜迟原则。事件发生后, 学校相关领导必须迅速到达第一线, 这样, 既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 又能形成现场的指挥中心, 稳定学生情绪, 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是关心他们的。久拖未决或相持不下, 只会引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围观、参与, 从众人数越多, 处置事件的难度就越大。 (3) 迅速查明情况原则。情况明, 决心才能大, 处置才能果断。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应迅速查明学生聚集的原因、人数及主要诉求并向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汇报。 (4) 果断处置原则。对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 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按照“疏堵结合, 以疏为主”的原则, 迅速调动校内一切有利于化解参与者情绪的资源, 做好化解情绪、控制事态发展的工作。 (6) 做好善后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总结经验教训, 并举一反三, 对工作的薄弱环节加以整改。二是进一步修改、完善预案, 使之更加实用, 便于操作。三是做好后期处置。对有违法和违纪行为学生的处理要慎重, 要选择恰当时机进行, 避免引起反弹。

总之, 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 其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与教育工作者, 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要时刻保持警觉, 提高认识, 加强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保证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努力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

参考文献

[1]唐娜娜.武汉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现状调查报告[EB/OL]. (2006-08-15) .http://tuguling.blog.163.com/blog/.

[2]王江南.高校保卫部门处理突发事件的几点思考[EB/OL]. (2005-3-17) .http://www.jstvu.edu.cn/baowei/zhian.htm..

[3]姜寿山.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之策[EB/OL]. (2008-01-06) .http://www.sxzys.gov.cn/jt_mt.asp?id=1886.

[4]杨犁民.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特征和对策分析[EB/OL]. (2007-2-10) .http://www.jnabao.com/article_view.asp?id=22.

弱势群体犯罪问题研究 篇1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弱势群体中最需要关注的对象是因为农民工第二代犯罪的研究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犯罪问题的思考和探析,就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提出一些见解,来更好地应对这一社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大量流动,主要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然而,城乡二元制体制的原因,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所享受的权利和待遇严重不公正和不平等,农民工进城的时候出于各种原因把孩子留在农村,并由祖辈或者其他亲属代为监护。对于留守儿童的定义,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教授认为,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方,不能长期与父母或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现状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现状,这里采用了几组数据:安徽省来安县法院2009年刑事案件与2008年相比,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量占整个刑事案件的9%,而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占到未成年人犯罪的80%;2012年与2011年同期相比,则上升到了28%。进一步调查发现,犯罪的“留守儿童”中,有48%与没有外出的父亲或母亲单独生活在一起,52%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其中,父母外出打工3年以上的占27%,一年中只能见到父母一面的占47%,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的有31%。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特点

1、犯罪类型多样化,以财产性犯罪为主,犯罪率居高不下。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和信息的影响,在犯罪类型上主要涉及贪利性犯罪,比如盗窃、抢劫等。

2、犯罪动机和目的的盲目性,随机的暴力性犯罪表现是突出特点。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和学校的管教,法律意识非常淡薄。另一方面,农村经济落后,留守儿童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往往以满足金钱欲望为主,财产型犯罪最多,且暴力化倾向明显。

3、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几乎无人管教,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儿童又容易模仿其他同伴的天性,小偷小摸、游手好闲、厌学辍学的情况较多。犯罪主体的平均年龄仅为15.5岁。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的缺失

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为了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背井离乡在外地打工,但由于农民工收入普遍不高,不得不将孩子放在农村由亲属抚养。父母在城市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孩子与父母缺乏精神上的交流和道德上的教导,长期以往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发生偏离,性格孤僻,遇到挫折和困难无人帮助。

·学校教育的不当

农村留守儿童多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学校教育伴随着儿童的成长阶段,是第二任教师,良好的学校教育对儿童的成才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农村师资力量普遍不足,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形式传统,失学率高,学校对儿童的人格、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疏导和教育很少。学校教育的松散、放任,儿童离开学校后学习积极性下降,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主要是社会不良风气和环境影响。社会不良风气特别是社会文化市场的负面影响是未成年人罪犯的重要诱因。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儿童的价值观极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网络的日益普及,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犯罪获得不良信息的重要来源。网络中的暴力、色情、犯罪等信息是直观且形象生动的,极易误导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暴力、色情镜头往往教会未成年人犯罪手段,儿童本身缺乏是非判断的能力,随意出入网吧、娱乐场所,这是犯罪发生的社会诱因。

·政治因素

1、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的体制性因素。城乡差别在我国历来就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逐渐放松,城乡间人口出现大规模自由流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但依附在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导致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却没有对农民开放,他们不能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社会资源分配权利,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使得农民工把子女带到城市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城市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设置各种壁垒,这些都与农民工的弱势地位相关联。

2、社区功能的弱化

农村社区是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封闭的环境逐渐被打破,人员流动加强,大量农民工进城,同时也将不健康的信息从城市带回农村,这些不良信息诱发了青少年的犯罪意识,某些地方出现了“行乞村”。另一方面,我国基层组织力量偏弱,资金有限,人员素质不高,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犯罪问题视而不见,难以胜任日益复杂的农村社区管理工作。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预防和对策

留守儿童是农民工问题的必然产物,是我国从城乡统筹角度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城乡二元制结构和“三农”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将会继续存在。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犯罪,应当实行综合治理,使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得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保障。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改革城乡户籍制度,使依附在户籍制度上不合理、不公平的社会保障等福利得到纠正,农民工进城务工后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当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后,政府应当对其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制度上给予保障,废除现存的歧视和乱收费政策,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儿童生活在父母身边能得到健全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学校教育。

·强化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具有学校和社会不能比拟的优势,但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与远在城市的父母缺乏沟通和交流,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很少,农民工应当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外务工的同时,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和情感沟通,多倾听孩子的心事和遇到的困难,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必须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在这方面,农村社区可以发挥一定功能。

·改革学校教育

第一,要改革教育模式,加强对儿童的素质教育、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生理教育,为儿童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第二,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小学阶段,主要结合思想品德课进行,初中阶段应以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主,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第三,从师生关系来预防犯罪,教师应当和学生加强接触和互动,对儿童遇到的问题和挫折进行帮助,对学生鼓励式教育,学生在关爱中学习和成长,将会大大减少犯罪的机会。

·发挥社区功能,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农村社区应当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基层组织的作用不能被忽视。第一,在农村大力开展成年人喜欢的文化、体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建立兴趣小组、文体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同时净化校园周边的环境,治理整顿网吧等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开放的网吧给予罚款、停业整顿,情形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第二,社区还应当对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全面的指导和培训,向家长讲授和传播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观念,承担起父母的监护责任。

·完善未成年人的犯罪立法

未成年人不同于成年人,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上都未成熟,没有独立的价值观,立法应当对其特殊的加以保护。我国已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这两部法律原则性很强,可操作性很弱。一些学者提出制定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在刑事方面,设立对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累犯制度,放宽减刑和假释的条件,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刑事保护政策等。在民事立法上要细化《义务教育法》,将侵害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行为进行处罚。在教育立法上,对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进行特殊的保护政策,减少入学门槛,消除歧视。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法学院)

基于群体智能的群体机器人研究 篇12

近几十年来, 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不但使传统的工业生产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并且对人类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分布式结构的多机器人系统研究, 如AC-TRESS, CEBOT。但要求机器人个体具有复杂的通信和决策系统, 这就使得机器人非常复杂, 从而大大提高了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将从生物群体所具有的群体智能的特性应用到多机器人系统的设计非常有意义。我国对群体机器人的研究起步较晚, 中科院、上海交大、哈工大、东北大学已开发出各种形式的群体机器人,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以制造环境应用多机器人装配为背景, 建立了一个多机器人协作装配系统。

群体机器人系统比单机器人系统具有更强的优越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群体机器人更容易设计也可降低成本, 可以分享讯息并提高效率, 并可以增加系统的强健性和扩大整体系统的性能表现。例如当机器人遭受地形阻碍时, 可以设计许多简单机器人在不同的分区工作, 并妥善设计其工作分配和交接, 即可免去设计繁复的障碍跨越机构, 既增加设计的难度, 也增加机器人的重量, 衍生许多电源和驱动能力的问题, 或是单一机器人以试误的方式去探索环境并跨越障碍, 可以将这样试误过程的经验, 分享给机器人伙伴, 以节省其他机器人试误所需花费时间, 人类文明的发展, 即是这样通过资讯的分享和分工合作, 把伟大的文明和科技水准创造出来。许多有社会结构的昆虫和动物, 也是利用分工和分享的行为, 来完成共同的目的, 像是蚁群、蜂群、狼群、象群等, 甚至可以牺牲个体的生存, 来成就整体的目标或是群体的生存。

2 生物系统中群体智能的介绍

在自然界中, 一些动物群体单个个体智能并不高, 然而通过交互、协作表现出来复杂的群体行为。群体中没有统一的指挥, 每个个体必须在环境中表现出自主性、反应性、学习性和自适应性等智能特性。如鱼群、大雁、蚂蚁等生物。鱼群中每个个体通过靠近、避免碰撞、对齐三条规则来实现群体有秩序的游动。在的蚁群社会中, 决策更多的是一种分布式的群体行为, 而不是主从行为。生物学家格拉西 (Grassé) 通过观察白蚁的筑巢过程发现:激励白蚁产生建筑动作的原因不是来自于个体自身, 而是来自于巢穴的结构。在筑巢过程中, 虽然整个群体看起来非常有组织和协调, 但是每一个个体只是各行其是, 并不关心同伴的工作。格拉西将白蚁的这种由于工作环境的改变而激励个体行为的机制称为Stigmergy。

群体智能的思想是从群体性生物的群体行为出发来设计算法或分布式问题的求解过程。这些群体活动的动物或昆虫, 它们的特点之一就是虽然不像人类有明确的指挥中心, 但是它们运动起来劫可以步调一致, 整齐划一如一个人一般。比如蝗虫群、蜂群, 飞行、降落时彼此之间的距离非常近, 但在高速的转向、起降中绝对不会发生碰撞。

3 群体机器人研究内容

所谓群体机器人技术, 就是利用仿生学原理, 模仿群体活动的动物或昆虫运动的特点, 来制造可以运用于工程、医学以及军事领域的机器人。

群体机器人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群体机器人系统的通信, 群体机器人系统的协作与控制, 群体机器人系统冲突问题的解决。

群体机器人的通信问题是整个系统的关键。缺乏了彼此间的沟通和资讯传播, 就无法实现所谓的群体效果。群体在完成某项任务时, 个体必须掌握局部范围内环境信息以及其它个体的状态等信息,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通信来了解感知范围内其它机器人的意图、目标和动作以及环境信息, 然后通过协商机制协作完成复杂的任务。群体机器人系统通信包括显式和隐式通信两种方式。显式通信是通过特殊介质, 直接高效地实现机器人间的通信, 但在通信的实时性方面有一些要求, 针对适用于多机器人系统分布式控制结构的特定环境的通信机制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隐式通信是如同蚂蚁觅食一样, 个体在所经过的路径上留下信息素, 其它个体通过该个体留下的信息素快速的寻找食物源。机器人也可以在环境中留下特定的信息, 通过传感器感知外界环境信息以及其它机器人留下的信息, 机器人之间通过非直接交互来获取信息, 但对复杂任务完成能力要差些, 若能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则群体机器人系统将能灵活地应对各种动态的环境以实现对复杂问题的解决。

群体机器人的冲突包含, 任务的冲突、路径的冲突和空间的冲突等, 群体系统的冲突会造成系统的混乱, 影响群体系统的效能, 解决冲突除了要有妥善的控制机制和讯息沟通, 还需要专属的解决策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以集中控制的方式来解决, 另外则是设计主从架构来施行控制。

4 群体机器人的应用

在一些人类难以到达的区域, 群体机器人可以得到应用。例如矿难事故中的人员搜救、军事上应用、消防上用于代替消防人员灭火和营救受困人员和地震救援等。搜救任务是群体机器人系统应用比较多的一个领域, 比如在事故比较频繁的煤矿事故搜救工作中, 目前主要依靠专业和非专业救援队来搜救, 在瓦斯浓度大或者有坍塌危险的环境中, 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使得搜救的难度非常大, 但是机器人可以胜任这些工作。但是用于矿井下探测和救护的群体机器人, 目前由于制造成本以及技术水平, 还难以投入使用, 主要集中在试验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的机器人辅助搜救系统曾经参与了灾难搜救工作, 其中仍然需要工程师的干预和操作, 没有实现完全自主。

军事上有波音公司研发出第一个运用群体仿生学技术的无人驾驶军用试验飞机。在该型试验机取得成功后, Atair的智慧降落伞又得到了美国陆军和特种部队的青睐, 这种降落伞也成为美军第一种使用群算技术的先进装备。该型降落伞以5个一组, 可以在极近的间距内一起投放, 而互相不发生缠绕, 为美军空降师和特种部队在狭小区域内投送大量兵力提供了可能。美军方还计划与Atair公司合作, 进一步研制用于地面感测器、声纳系统, 以及精确指导炸弹投放等领域的系统。而Atair公司的总裁普雷斯顿则表示, 这项技术还可应用于固定翼的无人侦察机。

消防机器人在应用层面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遥控消防机器人-当消防人员难以接近火场, 或是有爆炸危险时, 可以使用这类型的消防机器人, 可以是履带车或是轮型车拖行消防水管, 接近火源时喷出大量的水和灭火泡沫, 以达到灭火的效果。消防侦察机器人———可以巡逻, 以感测装置察觉火灾的发生, 可通知消防人员前往灭火, 并且可以使用机器人所附加之灭火设备先行灭火。攀登营救机器人———主要在大楼或险峻环境执行任务, 可以攀爬大楼墙面并自由移动, 可执行灭火行动或是营救受困的灾民。救护机器人-在火场中营救受困的灾民, 除了有感测器以收集环境资讯之外, 尚具备机器手臂, 可以将受伤昏迷的灾民抬移到机器人上的救护平台, 以免继续遭受火灾现场之灾害侵扰, 并施与新鲜空气, 以保持灾民的健康状态。

5 总结与展望

随着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群体机器人系统应用逐渐推广到工业、军事、医学等各个领域。群体机器人的出现, 使得人类在没有任何危险的状况下, 顺利的完成以前艰苦或者危险领域的作业。未来战争中会出现的群体无人战斗机相互配合完成作战任务, 以及携带炸弹或侦察设备的机械蟑螂、机械蜜蜂也将出现在战场之上, 力求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可以展望不久的将来群体机器人系统的应用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目前, 群体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还集中于理论研究, 只有极少数转化为实际应用, 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 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还富有很大的挑战性。

摘要:本文首先对群体机器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以及群体智能理论进行了阐述, 讨论了群体机器人技术中的群体通信、群体控制、系统冲突等主要研究内容, 并对该领域内的几个应用进行了介绍, 最后提出了未来几个群体机器人系统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群体机器人,群体智能,通信,控制,冲突

参考文献

[1]刘柞时, 张海英, 林桂娟.群体机器人研究的现状和发展.RTA, 2004 (1) , 38-41.

上一篇:播音主持艺术要素下一篇:初中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