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篮技术教学

2024-10-12

罚篮技术教学(共3篇)

罚篮技术教学 篇1

1. 引言

当今世界篮球水平发展越来越快,对抗性也越来越强,尤其是新篮球比赛规则缩短了每次进攻时间以后,使得篮球比赛的对抗愈加激烈,犯规次数也随之上升,而犯规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就是罚篮,特别是比赛的最后几分钟,罚篮命中率的好坏就成为了一场比赛胜负的关键。而且中学比赛毕竟不是NBA,进攻得分相对较少,罚篮得分应该说是最简单的得分方式,也是整场比赛的胜负关键。因此,如何在训练中改进罚篮技术,提高罚篮命中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1 表象训练的理论研究有长远的历史

随着训练效果的逐步确认,表象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训练手段已成为体育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

1.2 表象训练在罚篮教学中的运用原理

运动神经系统把感知过的运动物体、肌肉感受、运动线路等因素以痕迹的方式存入大脑,当遇到适当的刺激时大脑会产生思维而恢复对运动因素的感知。利用表象这一生理特征作为一种方法运用于体育教学中,把复杂的运动技术通过示范感知和强化,形成表象后,通过人脑记忆把实践过的运动因素在人脑中形成相对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再经过综合训练来加深对整个技术动作的掌握,从而加速建立正确的运动定型。

1.3 表象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施表象训练时,要选取良好环境,因为学生身体活动相对静止,身体放松,调节呼吸,集中注意力时,心理活动相对较强。表象训练在一堂课中应有一定时间的保证,但重点还是在技能练习上面。光说不练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但不要忽视表象训练,它使得训练效果达到了单单实际练习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男子篮球队20名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和研究时间

在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男子篮球队中随机抽取20名运动员,并随机分成两队(各10人)。将其中一个队作为实验组,另一队作为对照组。实验时间:2008年10月~12月对研究对象实施教学实验。

2.2.1 实验比较法

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教学,对教学效果进摇行摇比较的对比实验法。表象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 观看老师制作的NBA、CBA著名球星的罚篮剪辑。需要学生认真观看。 (2) 在观看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复述技术要领,并指出这些著名球星的动作要领,分析他们的优点。使学生在脑中反复琢磨,形成正确技术动作的概念。 (3) 在练习间隙或休息时,让学生回忆刚才的动作表象或NBA球星的正确动作表象,使得动作关键环节在表象中再现出来。以便根据正确的表象改进技术动作,在回忆默念中,教师用语言提示,诱导学生进行表象练习。教学内容:罚篮的基本技术,学习时间跨度为:24学时。

罚篮基本技术教学后,对两队进行罚篮技术考核(1min内罚球10次)。考核方法:1米内学生站于罚球线前进行罚球,并自抢自投,以投中个数记得分。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效果增强或者削弱的幅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表象训练是否对于罚篮技术和命中率有促进作用。

2.2.2 数理统计分析法

按照测试要求,查出测试成绩,得出总评成绩,并用百分比进行数据差异性的显著性检验。

2.2.3 文献综述法

参考了体育统计学、篮球技术教学、心理训练等相关书籍,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条件的控制

实验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对篮球的兴趣,以及罚篮基本功掌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其基本步骤如下: (1) 在实验前对两队学生的罚篮技术基本功做测试比较,分为基本功较好、基本功中等和基本功较差三个等级,从基本功中等和基本功较差中各列取8人作为样本,这样在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是相对等值的,说明实验对象分组是相对合理的。 (2) 身体素质对于篮球运动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有必要对所测试的篮球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测试,看看差别是否显著,取仰卧悬垂臂屈伸、仰卧悬垂两腿交换上举、靠墙倒立、仰卧起坐、跳远这五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均属于可比同质样本,p>0.05,故样本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3.2 教学条件的控制

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采用3个月,总学时24学时的教学。教学条件基本一致。由笔者担任任课教师,在教学期间,两个组的教学内容、练习时间、练习次数和方法等条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实验组采用了表象训练。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以第一次篮球课所测投篮为基础成绩,数据统计见表1,经过24学时教学后,测试结果见表2。

由表中数据统计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罚篮命中率无显著性差异。

经过24个学时教学后,对照组罚篮命中率略有上升,由原来的25%上升到31.25%,但前后差异不显著,实验组罚篮命中率却由22.5%上升到45%,增长了将近一倍的命中率,幅度较大且差异非常显著。表现训练法用于篮球罚篮教学对提高命中率、动作的目的性和教学质量都有一定的作用。

4. 结语

将表象训练用于罚篮教学中,是把运动心理学知识运用于体育教学的一次初步尝试。教学实验表明:罚篮技术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法,目的明确,方法简单易行,能唤起学生对实际动作的感觉,同时能强化正确动作概念,有利于使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对罚篮技术和命中率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漆昌柱, 徐培.表象训练的概念及主要研究领域:现状与分析[J].体育与科学, 2001 (3) .

[2]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3]曲葆青, 孟祥军, 柴志铭.表象训练法用于篮球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04) .

[4]陈涛, 邵明海.应用表象训练法进行网球发球教学的实验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1) .

罚篮技术教学 篇2

1 讨论与分析

1.1 体力消耗过于严重

篮球比赛是一项激烈而又紧张的体育运动, 对于运动员体力的要求较高。在比赛过程中, 篮球运动员的肌肉会因为不同的动作而大幅度的收缩以及伸展, 神经系统也经常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 因此, 运动员必须要及时对自身的身体状态进行调节, 从而提高其动作的灵活性。另外,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 力度较大的身体冲撞也时刻存在着, 运动员必须重视自身的体力消耗情况, 在紧张的战术变化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据统计,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过程中, 运动员一般需要来回奔跑80分钟, 同时须配合多次起动、跳跃、防守等篮球动作, 这对于运动员的体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队员罚球时精力过于集中

注意力可以帮助篮球运动员控制自己、摆脱客观环境的干扰, 专心于比赛当中。在篮球赛场上注意力集中程度与罚球失误率关系也较为密切。心理研究表明, 运动技能形成的初期需要人类的意识去控制, 如果注意力过于涣散, 篮球运动员就无法把握罚篮动作的准确性。另外, 一旦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就不再需要过于集中的意识去控制。如果注意力集中程度过大, 超过了技术动作的需要, 反而会破坏运动员心理平衡和一系列的自动化动作的进行, 进一步加重球员的比赛压力和精神负担。由于罚球过程并不需要与队友相互配合, 罚球者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投篮动作上。随着注意力集中强度的不断增大, 运动员的自动化投篮动作则会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进而影响运动员罚篮的准确性。

1.3 时间和比分对罚球的影响

现代篮球比赛需要两支参赛队伍在有限的时间内决出胜负, 因此时间对于比分的影响较大。在比赛的前半部分, 由于时间较为充足, 球队队员比较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技术水平, 但随着比赛时间的流逝, 尤其是比分落后的球队队员情绪波动大、急于求胜的心态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更容易引起失误。调查发现, 在大多数的篮球比赛中, 领先球队和落后球队的罚球命中率都会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高低起伏的状况, 大致趋势是:剩余时间越少, 罚球的命中率越低, 与整场比赛平均值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1.4 影响罚球命中率心态的矫正方法

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导致肌肉僵硬, 缺乏自信心、自我暗示不明、注意力过于集中则会影响运动员罚篮的正常发挥。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于罚篮准确性的影响较大, 因此, 在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对运动员的心态进行合理的矫正和训练, 以提高罚篮命中率。

1.4.1 自信心训练

自信心是发挥运动员技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真正具备实力的运动员同时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如果想要取得比赛的胜利, 增加投篮命中率, 最重要的是拥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心。当运动员每一次投篮时, 如果缺乏必进的信心, 只会错失得分的大好机会。面对逆境不轻言放弃的自信有时则会帮助落后球队扭转战局, 获得最后的胜利, 缺乏自信则会导致过度紧张从而降低罚球命中率。所以我们不能忽略运动员自信心训练。另外, 自信心和狂妄自大是迥然不同的。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自大和傲慢则会毁掉成功。通过合理的训练可以帮助球员区分自信心以及狂妄, 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罚篮, 保证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

1.4.2 念动训练

念动训练就是运用运动表象与自我暗示相结合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心里因素方面的训练, 使运动员在大脑皮层中先呈现出正确的动作记忆表象, 引起肌肉感觉后, 继而做出准确度高、连贯性强的技术动作。念动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 摆脱外界干扰。具体方法是:当运动员罚球时, 首先构思正确的技术动作流程, 然后使注意力集中于回忆成功的动作上, 并与自身的肌肉感觉相结合, 最后按记忆表象有条不紊地做出最佳动作。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运动员有意识的检查、纠正、完善自己的投篮动作, 从而提高罚球的命中率。

1.4.3 集中适当的注意力

集中适当注意力可以帮助篮球运动员摆脱外界因素的干扰, 以稳定的情绪面对激烈篮球比赛中的罚篮。注意力不仅仅由由运动员的精神控制, 它也随着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情感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适当的注意力就是在运动员身体和情感都处于最佳兴奋状态的同时又能最充分发挥出自己应有技术水平的一种注意力状态。日常训练中, 教练员可以通过模拟比赛现场的方式进行专门的罚球训练, 使运动员在紧张的环境下适当的调控自己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同时不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1.4.4 专门化感觉训练

专门化的感觉训练是现代篮球训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一种优秀篮球运动员对于篮球特殊的控制和支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运动员清理脑中的思绪, 突出个人篮球技巧, 进一步提高罚篮的准确性。因此, 教练员应该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心理素质的特征、比赛经验的积累等三个方面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训练。

2 具体训练内容

2.1 心理状态的稳定性

篮球比赛是两个小组之间面对面在有限时间内的竞争, 不仅是动作技术的较量更是一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考验, 有时临场的突发状况如观众的叫嚣、同队球员受伤等, 都会大大干扰运动员的情绪, 破坏正常的运动心理, 而他们的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往往直接影响罚球的命中率。因此, 运动员在罚球时, 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 摈除杂念, 以平和自信的心态协调投篮动作才能把握战机。因此, 在平时的训练中, 教练员应对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进行合理的训练, 例如开展专业的心理训练课程和实战模拟, 通过训练增强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 以提高临场的心理素质, 使其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面对关键时刻的罚篮, 从而提高罚球的命中率。

2.2 心理素质的特征

每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处事态度差异较大, 而每一位运动员心理素质也迥然不同。教练员不仅应该锻炼运动员的篮球基本动作和战术, 而且应针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特征, 利用多种训练方法, 因材施教, 即有针对性的对于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进行正确的指导, 挖掘运动员的个性潜力。例如, 当运动员的心理过于紧张时, 应指导其在赛前有意识的调节呼吸, 做一些缓和的动作或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 从而从紧张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 而对于情绪较为低落的运动员, 教练则应给予口头鼓励, 同时指导其做些活跃的准备活动, 激发争胜的欲望以增加其比赛的自信心。

2.3 比赛经验的积累

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 应该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通过实际比赛经验的积累可以减少失误、磨练运动员们实战的毅力, 同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罚篮, 进而帮助全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 结语

全文论述了在篮球比赛中影响罚球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心理因素。球队教练员应认真观察球队队员每场比赛的罚球表现, 并且对于队员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 掌握他们比赛中的心理活动, 然后设计出更为科学的心理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 提高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 (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郭永波.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5]叶国雄, 陈树华.篮球运动必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6]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

罚篮技术教学 篇3

选择哈尔滨师范大学男子篮球队队员作为专家的测试对象;哈尔滨师范大学非篮球专业男学生作为新手的测试对象对不同水平测试人员在罚篮过程中的注意指向进行分析。在测试中,每个测试人员连续罚篮10次,罚篮过程中测试人员是在录音机播放的指导语下进行操作。

一、研究结果分析

1. 不同水平组注视不同部位时间的差异特征

从对不同运动水平组测试人员,罚篮过程的眼动注视时间分析结果来看: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被试人员在罚篮过程中,注视点主要集中在篮圈的前沿、沿上、前沿左上和黑框四个部位。而在这四个部位上,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测试人员的注视时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即p<0.05。如,在篮圈前沿上,高水平组注视前沿的时间长于低水平被试组;在篮圈沿上,高水平组注视沿上的时间短于低水平被试组;在篮圈前沿左上,高水平组在此区域的时间短于低水平组;在篮圈黑框上,高水平组注视黑框的时间明显短于低水平被试组。

2. 不同水平组注视轨迹差异特征

从对不同运动水平组测试人员,罚篮过程的眼动注视轨迹分析结果来看:高水平组测试人员在罚篮过程中,眼睛注视轨迹比较简单、主视点比较集中、范围较小,轨迹清晰。这说明高水平组测试人员在罚篮过程中,不仅有明确的注视目标,而且注视移动轨迹较为规律。而低水平组测试人员在罚篮过程中,眼睛注视点比较多、范围较大,轨迹比较复杂,没有规律可循。通过对比两组被试注视轨迹得知:高水平组被试在罚篮过程中注视轨迹比较简单、注视点比较集中;低水平组被试在罚篮过程中的注视点比较多、注视轨迹比较复杂。

3. 不同水平组注视频率的差异特征

从对不同运动水平组测试人员,罚篮过程的眼动注视频率分析结果来看,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被试人员在罚篮过程中,注视频率只在前沿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即p<0.05;而在篮圈沿上、篮圈前沿左上和篮板黑框上,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一方面说明,高水平在罚篮中将篮圈前沿作为主要的瞄准参照点,而低水平组在罚篮中还没有建立相对固定的罚篮参照点;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水平组在罚篮过程中眼睛注视的稳定性高于低水平组。

二、讨论

1. 男子不同水平组注视不同部位时间的差异形成制因

高水平组注视前沿的时间明显长于低水平组;低水平组在注视沿上、前沿左上及黑框的时间长于高水平组;这一结果可能与两水平组掌握动作的熟练程度有关,高水平组在罚篮过程中,眼睛注视的位置较为稳定,在长时间的训练中,眼睛的注视位置就会选择认为比较重要的区域长时间注视,别的区域注视的时间会极其短暂,有的区域甚至不再注视,这样在长期的训练中,条件刺激得到强化,形成稳定的动作动力定型。相反,低水平组由于对技术动作掌握的不牢固,在罚篮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

2. 男子不同水平组注视轨迹差异形成制因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男子不同水平组在罚篮过程中眼动轨迹有较大差异。具体原因可能是高水平组具有较长的篮球专业训练经历,在罚篮过程中有自己习惯的注视位置,动作技能掌握的较为熟练,具有稳定的动作动力定型,所以在罚篮过程中眼动轨迹清晰、范围小等;低水平组大多对篮球罚篮技术掌握不熟练,缺乏足够的练习,没有形成稳定的动作动力定型,在罚篮过程中没有习惯的注视位置,所以在罚篮过程中眼睛的注视轨迹紊乱,注视的范围也较大,没有具体的注视目标。

3. 男子不同水平被试注视频率的差异形成制因

注视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注视的次数。[5]注视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对视觉信息的加工速度。注视频率高,说明在单位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加工的速度快。注视频率低,说明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信息少,加工的速度慢。高水平组测试人员建立明确的罚篮参照点和具有较高的注视稳定性,源于高水平组对罚篮技术掌握的熟练,而这种对技术的熟练掌握是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形成稳定的动作动力定型,罚篮过程中有习惯性的注视位置,且较稳定,所以在罚篮过程中眼睛注视的频率较低,说明其注视点稳定;相反,由于低水平组没有经过系统的、长期的训练,导致对技术掌握的不熟练。

三、结论

第一,不同水平组在罚篮过程中注视的区域及时间不同,高水平组被试在罚篮过程中更多的注视前沿,且注视时间长;低水平组在罚篮过程中主要注视沿上、前沿左上及黑框等区域,且注视的时间长于高水平组。

第二,高水平组被试在罚篮过程中更多的注视前沿,且注视时间长;低水平组在罚篮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注视点,且在不同点上注视的时间要短于高水平组。此外,高水平组在罚篮过程中注视的轨迹清晰、简单,范围小且主视点集中,低水平组在罚篮过程中注视轨迹复杂、紊乱、范围大且注视点分散。

第三,不同水平组在罚篮过程中在不同区域注视频率不同,高水平组注视频率低于低水平组注视频率,高水平组罚篮过程中注视的稳定性高于低水平组。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实验研究等方法,对不同等级男子篮球运动员罚篮过程中的眼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组在罚篮过程中注视的区域及时间不同,高水平组被试在罚篮过程中更多的注视前沿,且注视时间长;低水平组在罚篮过程中主要注视沿上、前沿左上及黑框等区域,且注视的时间长于高水平组。

关键词:篮球,男运动员,罚篮,注意指向,眼动特征

参考文献

[1]刘致勇,刘志伟.篮球罚篮的训练初探[J].中国体育科技,1995,31(5):48-49.

[2]张运亮,李宗浩,孙延林,等.篮球后卫运动员专项认知眼动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39-41.

[3]王明辉,李建民,闫苍松.篮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准确性和速度差异性的眼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774-776.

[4]常金栋.模拟篮球运动情境中运动决策的实验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08.

上一篇:动力设备拆装下一篇:模具制造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