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融合

2024-10-02

矫形融合(共7篇)

矫形融合 篇1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 ADS) 是指成年人继发于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退行性改变而出现的脊柱侧凸。发病率女性稍多, 占60%, 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1]。退行性脊柱侧凸多发生于脊柱的胸腰段和腰段, 临床表现多以腰背部疼痛神经根性疼痛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为主, 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治疗, 我科自2009年~2011年起使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26例ADS患者进行矫治,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 我科连续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26例, 男10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66.4岁 (55~79岁) , 平均身高165 cm (152~178 cm) , 平均体质量59 kg (45~90 kg) , 本组病例中术前均存在腰背痛和神经根刺激症状, 21例患者存在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 (1) 无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严重疾病, 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2) 既往无脊柱侧凸病史; (3) 仔细分析病史及查体, 确定疼痛源侧凸范围。本组病例全部经正规保守治疗, 效果不理想。

1.2 影像学表现: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全脊柱X线片检查, 侧凸多累及胸腰段及腰椎, 累及的范围通常较短, 多在T11、12~L5、S1, 其次是L1/2间隙, 顶椎最常位于L3/4或L2/3间隙, 严重者出现矢面状和冠状面的失平衡, 合并椎体滑脱11例 (42.3%) , Ⅰ°滑脱8例, Ⅱ°滑脱3例;旋转畸形17例 (65.3%) , 其中Ⅰ°10例, Ⅱ°5例, Ⅲ°2例。冠状位Cobb's角 (34.6+9.6) °;矢状位腰椎前凸角 (18.3±6.4) °,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MRI检查, 提示均有不同程度椎间盘的突出、神经根孔高度降低、黄韧带增厚、侧隐窝或中央椎管狭窄。

1.3 手术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 俯卧位, 采用腰椎后正中切口, 暴露整个侧凸节段, 剥离椎旁肌至双侧小关节突外缘, 按照侧凸治疗原则固定侧凸范围内端椎节段, 将侧弯范围内全部椎体依解剖标志常规植入椎弓根螺钉, 并C型臂机透视下位置满意。根据术前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 确定严重椎间盘变性突出、椎管狭窄节段, 行椎板减压。彻底减压松解硬脊膜和神经根, 使神经根可自由移动1 cm。切除椎间盘, 将按照腰椎生理弧度预弯的连接杆安放在凸侧钉槽内, 通过凸侧棒的去旋转矫正冠状面侧弯畸形, 然后放入凹侧棒, 并按照胸腰椎生理弧度矫正矢状面的畸形, 再次处理椎间盘, 尽量刮除全部软骨终板, 将咬除的椎板及棘突剔除软组织备用 (植入椎间隙) 椎间隙植入之前修剪的骨粒, 椎间植入大小合适的椎间融合器。安放横连杠, 锁紧所有螺钉尾帽, 透视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位置正确、脊柱侧凸矫形满意、腰椎生理前凸恢复后。于切口下方潜行分离显露髂后上棘, 取松质骨, 必要时加用同种异体冻干骨植于未予减压固定节段之双侧关节突关节, 椎板及横突间, 常放置引流管, 逐层缝合伤口。

1.4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支持、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术后48 h内拔除引流管。患者术后3个月卧床休息为主, 术后5~7 d可在支具保护下坐起或下床大小便, 拆线后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 术后3个月、1年、1年半拍摄X线片。

1.5 主要观察指标:

(1) 腰痛及下肢痛 (VAS) 评分。 (2) 脊柱冠状位Cobb's角改善率, 计算公式:[ (术前Cobb's角-术后Cobb's角) /术前Cobb's角]×100%;脊柱矢状位前凸角的改善。 (3) 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 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 (JOA) 的腰椎评分指数进行测评, 临床症状改善率= (术后JOA评分-术前JOA评分) / (29-术前JOA评分) ×100%。应用螺旋CT扫描重建观察术后腰椎融合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0统计软件, 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所有腰背痛患者都有明显缓解, 21例患者存在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症状亦有明显缓解。腰痛及下肢痛 (VAS) 评分, 术前6~9分, 平均7.5分, 术后:0~5分, 平均:2.1分, 疼痛症状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11~13分, 平均11.6分, 术后18个月21~27分, 平均25.1分, 临床症状改善率76.4%。术前Cobb's角平均 (34.6±9.6) °, 术后3个月Cobb's角平均 (16.8±7.1) °, 改善率56.7%, 术后18个月Cobb's角平均 (18.7±8.4) °, 改善率54.4%;腰椎前凸角术前平均 (18.3±6.4) °, 术后3个月平均 (39.4±5.7) °, 术后18个月平均 (35.5±7.9) °, 椎体旋转平均改善。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18个月X线片检查, Cobb's角及腰椎前凸角丢失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情况:2例高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情况, 予对症支持抗感染等处理痊愈, 4例患者出现对侧下肢疼痛, 予营养神经、对症理疗等处理逐步缓解。本组病例, 随访时间18~36个月, 平均28.8个月, 无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及椎间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 腰椎生理曲度维持好, 椎间隙基本骨性融合, 后外侧植骨亦有较好的融合。

3 讨论

3.1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ADS) 是指成年人继发于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严重退行性改变而出现的脊柱侧凸[2],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背痛、根性疼痛、间歇性跛行及马尾神经综合征等。其病理基础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关节脱位增生、继发的小神经卡压、肌肉痉挛疲劳等, 这些因素均可能单独或共同造成腰背部的疼痛, 研究[3]发现凹侧疼痛常源于关节突关节退行性改变、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脊柱不稳, 而凸侧疼痛常需考虑脊柱畸形以及肌力不平衡所导致肌肉劳损。下肢放射性痛源于椎管狭窄引起神经根受压缺血的表现。另外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也是患者就诊的一个主要原因, 同上述原因一样, 这类患者椎管狭窄的位置常在侧凸最严重的部位, 所累及神经根也往往更广泛。

3.2 Simmons[4]认为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以矫形为目的的治疗方案不同,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彻底减压和重建稳定。Gupta[5]认为对于Cobb's角<30°、椎管狭窄局限于1~2个节段、仅有轻度旋转或侧方滑移≤2 mm的患者为轻度退行性脊柱侧凸, 可考虑单纯减压;如果存在中度或重度的椎管狭窄 (包括中央椎管和侧隐窝) , 合并有矢状面失衡、椎体向前或侧方滑移>2 mm、冠状面Cobb's>30°中的一种表现时, 则需要考虑减压后稳定性重建问题。本组患者均属于后者范围, 均采用了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对于近端融合椎的选择, Kim认为[6]胸腰段 (T11~L2) 为脊柱力学的转折点, 融合止于T11~L2会使头端邻近节段的应力集中, 故近端融合应延长至T10或以上节段, 这样会使脊柱稳定性更好, 手术效果和脊柱功能维持更长久。但是, Shufflebarger研究[7]却发现短节段融合和长节段融合的长期效果并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不过也指出融合终止于旋转半脱位的椎体、矢状位弯曲的顶椎均不明智。远端椎融合至骶骨容易出现腰椎活动度大幅度降低、内固定松动甚至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 原则上尽可能保留L5/S1节段的运动功能。但如果L5/S1有重度椎管狭窄、失稳滑脱、退行性倾斜等器质性畸形, 或脊柱矢状位失衡等情况出现时, 则又必须融合到骶骨。对于脊柱侧凸矫形融合范围的选择目前仍然没有公认的原则。笔者认为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还是应遵循个性化治疗的原则, 不应过分扩大固定范围, 术前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 确定责任节段, 术中导致症状的节段进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 行椎间盘摘除, 椎间融合, 解除病变基础, 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稳定脊柱的同时矫正侧弯畸形, 要注重脊柱矢状位畸形的矫正, 即腰椎前凸的重建。本组26个病例中患者头端融合分别终止于T11~L2, 对有L5或S1神经根症状, 影像学发现L5/S1椎间狭窄, 行L5~S1减压椎间融合于S1, 而L5/S1无根性症状, 椎间隙相对正常, 椎间盘无明显退变者融于L5, 随访未发现矢状位失平衡现象。

3.3本组病例选择顽固性腰痛, 且伴有下肢痛、间歇性跛行等神经根受压症状, 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 我们术前详细了解患者腰腿痛的症状、根据术前查体结合腰椎影像学资料明确受压的神经根节段, 受压的部位, 以确定临床症状源于腰椎侧凸范围以内。以便术中行后路减压时部位更精准。结果也显示本组患者术后腰痛及下肢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 在手术中我们发现L3和L4的神经根受压主要是由于凹侧的椎间孔或其出口狭窄引起, L5和S1的神经根受累考虑凸侧的侧隐窝狭窄引起。手术中给予椎板减压, 大部分截骨切除增生内聚的关节突, 咬除肥厚的黄韧带, 潜行神经根管减压, 使来自神经根后方的压迫彻底解除, 同时切除椎间盘, 椎间植入椎间融合器, 使塌陷的椎间隙高度恢复, 不仅解除了神经根前方的椎间盘压迫, 也使得神经根管的高度得以恢复, 本组早期病例中出现4例患者术后凹侧肢体痹痛, 考虑为恢复侧凸过程中凹侧神经根受牵拉所致, 因为牵拉比压缩对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风险相对要大, 后期在充分松解凹侧神经根并减少凹侧过度撑开的操作后, 情况明显好转。本组病例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基本恢复正常曲度, 说明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能够较好的重建腰椎生理曲度, 使减压及矫形后脊柱获得即刻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同时, 减压节段椎间植骨融合面积足够大, 术后3个月内有效支具外固定, 保证了融合质量, 本组患者全部植骨融合, 远期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Pritchett J W, Bortel DT.Degenerative Sy mptomatic lu mbar scoliosis[J].Spine, 1993, 18 (6) :700-703.

[2]Tribus CB.Degenerativ lum bar scoliosis: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J].J Am Acad Orthop Surg, 2003, 11 (3) :174-183.

[3]Jang JS, Lee SH, Min JH, et al.Changes in sagittal alignment after restoration of lower lumbar lordosis in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f lat back syndrome[J].J Neurosurg Spine, 2007, 7 (4) :387-392.

[4]Simmons ED.Surgicalt 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 with associated scoliosis[J].Clin Orthop Related Res, 2001 (384) :45-53.

[5]Gupta MC.Degenerative scoliosis options for surgical management[J].Orthop Clin North Am, 2003, 34 (2) :269-279.

[6]Kim YJ, Bridwel I KH, Lenke LG, et al.An analysis of sagittal spinal alignment following long adult lumbar instrumentation and fusion to L5 or S1:can we predict ideal lumbar lordosis[J].Spine, 2006, 31 (20) :2343-2352.

矫形融合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6月我院收治60例踝关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其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25~78 (46.8±1.2) 岁;10例为创伤性关节炎, 8例为结核性踝关节炎, 10例为骨髓炎, 2例踝关节置换术失败。观察组:其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29~70 (46.5±1.5) 岁;12例为创伤性关节炎, 10例为结核性踝关节炎, 6例为骨髓炎, 2例踝关节置换术失败。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大体一致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采用踝关节融合术, 取患者仰卧位, 在患侧臀部以垫枕垫高, 向健侧倾斜20~30度。选择踝关节外侧做一弧形长切口, 在踝关节上6cm处顺沿腓胫骨下段下缘弧形切开, 并且绕过外踝。将腓骨肌腱牵开, 剥离骨膜下腓骨。选择踝关节上6cm位置锯断腓骨并下翻, 显露踝关节外侧、胫骨外侧。剥离胫骨外侧面、骨膜下部, 切开关节囊, 内翻足部扩大至关节间隙, 清除病灶、切除关节软骨面, 将软骨下骨面凿刻粗糙、修正关节面, 纠正内外畸形部分。确认踝关节功能, 腓骨嵌入胫骨骨槽, 经足底穿入3.5mm直径的骨圆针进行胫距熔合面固定, 在骨面间歇处植入自体骨或外体骨。紧密加压踝关节面, 以2枚螺钉固定胫腓联合部位, 以1枚螺钉固定腓距骨, 最后缝合切口。观察组加用骨外固定支架技术辅助治疗, 选择距骨穿针外固定支架, 选择距骨体侧中央或偏前部垂直于距骨矢状面打入3mm直径的骨圆针, 若距骨力量尚待提高则可将固定针穿跟骨, 以螺纹标杆连接胫骨外与足部的固定环, 术后进行畸形矫正。踝关节融合角度问题要根据患者性别、职业等进行确定, 男性应该固定于跖屈5°以内, 妇女应该固定于跖屈15°以内。轻微后移或中立位患者外旋外翻150以内最好, 可以预防内翻畸形[4]。术中C型臂摄片, 术后疼痛缓解之后进行适当活动, 定期随访调整外固定支架, 骨面融合后拔除骨圆针, 做康复性锻炼。以生理盐水清洗穿针部位, 针眼处滴酒精进行护理。术后2w尝试行走, 定期接受影像学检查,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适度加压。

1.3 疗效判断

依据《踝-后足评分量表》[5]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 治疗后评分在95分以上者为优, 评分在75~94分为良, 评分在50~74分为一般, 低于50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在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踝-后足评分 (70.5±2.9) 分、 (62.5±1.8) 分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的踝-后足评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同时治疗后的观察组踝-后足评分 (70.5±2.9)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62.5±1.8) 分,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随访1年观察组骨性融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 且治疗效果优良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60.00%,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2。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0219, P<0.05)

3 讨论

踝关节融合术是踝关节炎及畸形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融合之后可获得持续性稳定、无痛效果, 但对于部分感染、畸形踝关节手术方法、固定方法的选择受到限制。研究认为对于反复性踝关节手术、踝关节感染、局部条件不佳、骨质疏松等患者有必要在踝关节融合术中辅助使用外部固定技术, 一方面可以提高稳定性, 另一方面还能局部加压, 这是因为软组织牵张截骨矫形加压更适合这类局部病变[6]。

关于选择何种外固定支架, 多数情况选择环形外固定支架, 与远端距骨穿针融合, 在距骨体侧中间稍向前位置与踝关节平行、与距骨矢状面垂直, 由内至外钻入3mm骨圆针, 穿过皮肤和骨皮质, 穿针是确保固定针在同一面上, 避免跟腱牵拉及胫距骨分离, 减少融合面积, 不利于愈合[7]。从生物学角度上考虑外固定支架技术优势明显, 其强度足以抗扭曲、抗折弯, 且能轴向活动、持续加压, 处理局部伤口非常方便, 可以尽快下地[8]。固定期间还能随时矫正成角或移位、旋转, 若局部解剖结构异常要调整支架, 方便置入外固定针和纠正踝部畸形。另外, 对于踝关节创伤植骨操作, 不外乎自体骨或异体骨, 植骨方式可旋转滑槽植骨、胫骨下端植骨融合及踝关节间隙植骨, 植骨后可大大提高融合率[9]。本组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踝-后足评分、骨性愈合率、治疗优良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也就说, 在踝关节创伤患者接受踝关节融合术中应用骨外固定支架技术可以收到更好疗效, 骨愈合率更高,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武志伟, 武士超.创伤性踝关节炎行微创踝关节融合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7 (22) :36-37.

[2]王俊良, 刘玉杰, 李众利, 等.关节镜监视下踝关节植骨融合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 2011, 24 (9) :719-722.

[3]李仕臣, 王文革, 秦国强, 等.微创手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28例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 (1) :95-97.

[4]Barg A, Knupp M, Anderson AE, et al.Total ankle replacement in obese patients:component stability, weight change, and functional outcome in 118 consecutive patients[J].Foot Ankle Int, 2011, 32:925-932.

[5]张涛, 庞桂根, 马宝通, 等.踝关节融合的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2, 20 (18) :1681-1683.

[6]Henricson A, Nilsson J, Carlsson A.10-year survival of total ankle arthroplasties:a report on 780 cases from the Swedish Ankle Register[J].Acta Orthop, 2011, 82:655-659.

[7]孙勇飞, 林志红, 尹善青.经后内侧手术入路显露后踝治疗三踝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 27 (2) :162-163.

[8]王继文.创伤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J].中外医疗, 2010, 29 (35) :189.

矫形融合 篇3

1 首先是教材分析

1.1 教材地位

所用的《假肢与矫形器技术》是由肖晓鸿老师主编, 是卫生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材, 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全面、深入、新颖, 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充分体现教材五性三基的基本要求, 适用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

1.2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第八章脊柱矫形器中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为2个学时。本节课介绍了脊柱矫形器的分类、功能、生物力学原理、头颈部矫形器的种类。

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脊柱矫形器的分类、功能, 掌握脊柱矫形器的生物力学原理、头颈部矫形器的种类。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 掌握学习矫形器的方法, 提高分析、理解、归纳、应用等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康复治疗专业, 勤于思考的精神,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情分析

本次课授课班级是10高职康复治疗技术班的学生, 该班学生在知识方面: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能力差, 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去教学;能力方面:对新事物兴趣, 动手能力比较强, 缺乏对该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心理生理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 且处于叛逆心理较重的青春期。

3 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 在本节内容的讲授中, 根据这一课知识的特点,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 操作演示, 探索发现的教学方法, 配合以模型感受、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 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性, 使教学更直观、形象。任务驱动法, 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启发诱导, 通过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增加求知欲, 提高课堂效率。探索发现, 通过自主探索, 发现规律。

4 教学过程

包括五个过程:抢答式复习提问5min———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5min———回顾旧知, 学习新知55min———分组协作, 知识拓展15min———学生小结, 课堂反馈10min。

4.1 抢答式复习提问

在上课之前有求学生复习有关脊柱的解剖知识, 在这个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可以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 该部分知识是这节课所要讲授内容的基础。同时通过抢答方式调动课堂氛围, 给予平时分的奖励。

4.2 情景导入、任务驱动

让学生观看明星配戴头颈部矫形器的图片及男主角配戴头颈部矫形器打斗的场面的视频片段, 然后提出3个问题, 思考该矫形器的功能有哪些, 提供这种功能的力学原理是什么, 这种矫形器的名称是什么?从而转入脊柱矫形器的教学。

4.3 回顾旧知、学习新知

脊柱的结构、功能和分类这部分知识结合四肢矫形器进行对比讲解。脊柱矫形器的基本功能这部分知识结合四肢矫形器的基本功能讲解, 便于理解和记忆。脊柱矫形器的生物力学原理是重点内容, 它是学好所有脊柱矫形器的基础, 由于比较抽象, 难以理解, 我主要应用举例、比喻的方法, 支撑原理用康复机器人说明, 限制作用用钢铁侠外套说明, 矫正作用用平时常见的气球来进行说明, 同时结合模型进行讲解。通过该内容讲解, 学生不难回答之前设置的问题1和问题2, 学生通过这种完成任务的形式获得成就感。随后通过在学生身上用力的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用力的方式及特点, 便于学生的理解“患者脊柱侧弯该怎么给予外力?”关于12种头颈部矫形器的种类, 主要根据图片讲解其结构及其特点。通过视频了解矫形器的穿戴过程。

4.4 分组协作、知识拓展

由于12种头颈部矫形器是重点内容, 采取分组协作的方式:将学生分为6组, 每组学生探究2种矫形器, 要求找出其特点之所在, 每组派一个代表最后总结, 最后看哪组学生总结的最全面给予其平时分的鼓励。该环节结束之后不难回答出第3个问题。在知识拓展方面, 由于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 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 以及电脑的普及, 颈椎病的发病明显趋于低龄化, 所以这里我添加了颈椎病的预防知识。预防知识的讲解从学生上课的坐姿开始讲起, 贴近生活, 易理解。同时这部分知识为下学期要开展的临床康复技术中颈椎病的康复打下基础。

4.5 学生小结, 课堂反馈

环节1:找2位学生对第一节和第二节内容进行总结, 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最后总结, 加深学生的理解。

环节2:完成课堂小测验。

环节3:布置作业, 预习下节课知识。

5 资源整合

校内资源:资源丰富, 解剖模型标本陈列室、康复实训室内有模型标本可用于教学, 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 便于学生学习及记忆。

校外资源:医院、假肢站, 通过在假肢站及医院工作的人员了解矫形器的最新使用情况及其发展动态, 获取矫形器的相关图片及使用视频。

信息化资源:通过网络资源查阅头颈部脊柱矫形器的种类及其应用等。

6 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入图片及视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加强职业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不足之处:没有实物教学, 比较抽象;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

改进措施:争取借实物给学生讲解;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宁志杰.现代矫形器的特点与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5) .

矫形鞋垫的设计与制作 篇4

人类的足部就是身体的“基石”, 足部稳固,其上的躯干、关节、脏腑才会稳定和健康。这就像楼房的地基, 只有打好地基,盖得房子才坚固。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病痛被证实是由于足部结构的不稳定而引起的。

人的身体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行走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但是当环境不能为足部提供所需要的表面代偿,身体就会重新做出调整,允许足部旋转、内侧塌陷、压平足弓等形成代偿机制,尝试获得与地面的接触[1]。 但是,这种代偿机制会导致足部在步行过程中不稳定,会对身体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引起各种病痛。因此, 需要使用一种支撑面来改变坚硬路面,从而适应足部形状,矫形鞋垫就是较好的选择[2]。

依据生物力学设计和制作的矫形鞋垫,可以通过改善足底功能,缓解足底压力,最终达到矫正足部畸形和缓解足部疼痛的作用。矫正鞋垫在欧美国家使用较为流行,但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起步晚,尚处于发展阶段。

1矫形鞋垫概述

矫形鞋垫 ( orthopaedic insole) 通常是指放置于鞋内的用来保护、支撑或改善足部功能的一种装置,属于最常用的足部辅具。其作用是通过对足弓的支撑,可以矫正和改善行走的步态和姿势; 通过重新分布足底压力,可以保守治疗足底的一些疾病。矫形鞋垫还可以通过改善下肢力线,预防老年性骨关节退行性病变。通过调整足部接触地面时的角度以及承重位置点的改变,使人在站立、行走、跑跳时感觉更加舒适、更加有效[3]。

矫形鞋垫按照制作方式可以分为3种: 预制型、定制型和 定制 - 模制型[4]。

1.1预制型矫形鞋垫

预制型矫形鞋垫是指大批量生产的、不经修型可直接给患者使用的各种预制型的足部矫形构件,仅用于给足的特定区域或全足提供一定的支持或减震作用。其特点是方便选配,而且价格比定制和定制 - 模制型便宜。

预制型的矫形构件有以下几种。

1.1.1贴片

按照粘贴方法分类,贴片可以分为外贴片和内贴片,外贴片可以直接粘贴到矫形鞋垫的底部,内贴片需要将矫形鞋 垫正面外 层材料研 磨后使用。

按照粘贴位置分类,贴片可以分为前足贴片、后足贴片。前足贴片用于矫正前足内翻或外翻,后足贴片用于矫正后 足内侧旋 前及后足 外侧旋后。

1.1.2局部垫

( 1) 跖骨垫

跖骨垫被放置于接近跖骨头的位置,其作用是将压力从跖骨头转到跖骨轴。用于治疗前足或横弓存在的问题。

( 2) 跳舞垫

跳舞垫是用来减轻拇趾关节负荷的一系列趾骨垫。用于治疗如拇囊炎或拇外翻。

( 3) 神经瘤垫

神经瘤垫是放置在足底跖骨头之间的小而窄的跖骨垫。用于增加跖间空间,缓解跖间神经瘤或跖骨滑囊炎引起的症状。

( 4) 足掌垫

足掌垫放置在跖骨头远端,起减震作用。

( 5) 足弓垫

足弓垫放置在足弓内侧,起支撑和缓冲作用。

( 6) 骰骨垫

骰骨垫放置于骰骨下方,可以抬高骰骨内侧缘,起到分散足底压力的作用。

( 7) 足跟垫

足跟垫覆盖在后跟杯上,起缓冲作用,用于增加后足减震性,治疗足底筋膜炎。

( 8) 马蹄形垫

马蹄形垫是围绕着后跟外缘的U形垫,可以在后跟中心区创建了一个凹槽,以减轻跟骨负荷,用于治疗跟骨骨刺或跟骨滑囊炎。

1.1.3凹槽

鞋垫材料表面有凹陷,以减轻某些特定区域的负荷。例如放置于舟状骨和跖骨下方的足底筋膜槽。

1.1.4展边垫

( 1) 内展边

内展边是指沿着矫形垫内侧缘的延伸材料,可控制脚的运动。用于矫正足旋前、扁平足和稳定跗间关节和距下关节。

( 2) 外展边

沿矫形垫外侧缘的延伸材料。用于矫正足旋后、高弓足和防止踝关节扭伤。

1.1.5挖槽

( 1) 第1跖趾挖槽

第1跖趾挖槽被放置在第1跖趾关节下或在对应的矫形垫区域挖槽, 使足旋前,有利于第1跖骨的跖屈。 用于治疗拇囊炎和前足旋后。

( 2) 足跟骨刺挖槽

足跟骨刺挖槽被放置在脚后跟中心区域或在对应的矫形垫区域挖槽。 用于治疗跟骨骨刺。

1.1.6补缺垫

在足部前端截趾后空余的区域放置补缺垫,以弥补缺损并托起足弓。 如鞋的内底、大底间改用通长、加硬的钢板或鞋后跟前缘向前延长至跖骨残端之后,这样既可以减少残足末端承重, 改善足底承重功能,又能防止鞋的变形。

1.1.7延伸垫

( 1) 莫尔顿延伸垫

莫尔顿延伸垫放置在第1跖趾关节下,限制拇趾的运动范围。用于治疗锤状趾和拇囊炎或拇僵硬。

( 2) 反莫尔顿延伸垫

反莫尔顿延伸垫放置在第2 ~ 第5跖趾关节下,增加拇趾运动范围。 用于治疗拇囊炎、籽骨炎和前足外翻畸形。

( 3) 内翻延伸垫

内翻延伸垫放置在前足区域下, 外侧较厚、内侧较薄。用于治疗前足内翻。

( 4) 外翻延伸垫

外翻延伸垫被放置在前脚掌区域下,内侧厚、外侧薄。用于治疗前足外翻。

1.1.8后跟垫

后跟垫可以粘贴在矫形垫后跟底面,作用是提高跟骨高度。也可以是独立楔形鞋垫,不贴在矫形鞋垫上,用于矫正先天或后天的长短腿或治疗跟腱炎。

1.1.9深后跟杯

深后跟杯用于增加鞋跟杯的深度,为过度内旋足增加稳定性。

1.1.10跖骨垫

跖骨垫置于跖骨头后方,可以分担跖骨头的压力。

1.2定制型矫形鞋垫

定制型矫形鞋垫一般包括一个预制型的基础构件( 见1. 1) ,然后根据患者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对预制矫形鞋垫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

1.3定制-模制型矫形鞋垫

有些复杂类型的足病,尤其是临床用于医疗矫正的患者,其足的特点和病情类型比较复杂,需要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做,即需要特定的矫形鞋作为配合,矫形鞋内需要预 留出模制 的矫形鞋 垫空间[5],以方便放入定制 - 模制型矫形鞋垫。

2足部生理结构及常见疾病

2.1足部生理解剖结构

足部可分为后足、中足、前足3部分。后足是由距骨和跟骨组成,是踝关节最重要的部分; 中足由7块小骨头组成; 前足为跖骨以下部分[6]。

踝关节主要由包围距骨的3个关节面组成: 胫距关节、距下关节、距舟关节。其中最重要的关节就是介于距骨和跟骨之间的距下关节,主要提供踝关节之内翻和外翻的运动[7]。

距下关节为了要应对行走时足部形状的改变,呈现S形立体交叉的关节面,其关节轴线为从内侧前上方,向外侧后下方倾斜。因此距下关节的关节活动主要沿着轴线,自然产生旋前和旋后2种动作。

2.2常见足部疾病

人类的双足除了负载自身的体重外,还要适应行走、跑、跳跃等动作,并且还承担身体所背负重物的重量。

在正常行走的情况下,每迈一步, 足部要承担相当于自身体重3 ~ 4倍的压力,每天每只脚要承受大约100吨的压力。尤其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注重外在的美丽,而足部美丽是外在美的基础。所以,人们尤其是现代职业女性通常会选择鞋头尖、鞋身窄、鞋跟高的鞋来衬托自己的线条美。岂不知这样是给自己的双足上了“枷锁”。

由于选鞋不当引起的足部疾病非常多见。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最常见、最困扰人们日常生活及最为足踝科医师所重视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疾病: 跟痛症、嵌甲、胼胝体和鸡眼、拇外翻畸形、平足症、痛风、糖尿病足、习惯性踝关节扭伤和类风湿关节炎。

3矫形鞋垫的设计与制作

以下重点介绍定制型和定制 - 模制型矫型鞋垫( 简称矫型鞋垫) 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1前期准备

3.1.1确定潜在病因

矫形鞋垫的成功设计与制作与医生治疗足部问题的经验有关。足部彻底的生物力学检查以及步态观察是确定潜在病因的重要途径。

专业医生要对包括第1跖趾关节和踝关节的位置、足弓高度、后足内翻或外翻等情况做出评估。一旦确定病因,医生必须确定治疗目标,如减少痛苦,重新分布足底压力,改善患者足部功能,缓解或阻 止疾病的 进一步发 展[8],为矫形鞋垫的制作以及选取材料提供 指导。具体包括 以下几种 检查。

3.1.2整体姿势检查

整体姿势检查需要检查站立时正面与侧面,双侧肩高度,双侧骨盆高度,骨盆侧面倾斜程度,颈椎至腰椎外观,脚长检查及俯姿、卧姿检查等。

3.1.3足部生物力学检查

足部生物力学检查包括足部外观 ( 足底形状,骨骼排列,关节外观) ,脚趾与足踝关节活动度和足底压力检查等[9]。

3.1.4步态观察分析

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正常行走涉及多个系统的协调合作。骨骼、神经、肌肉系统发生病变,很容易表现为步态异常。所以,步态观察分析在临床诊断和评估骨骼、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步态分析观察是研究步行规律的方法,是下肢功能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明确步态异常的机制和原因,获得定量的步态数据,选择最优治疗策略,以及评价康复疗效[10]。

步态观察分析又可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种。

( 1)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从前、后、侧3个方向,通过目测观察病人在行走过程中关节、肌肉、骨盆的运动情况以及姿势的协调性。

( 2)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一种直观描述步行过程中肢体运动的量化检查与分析手段,为临床评定下肢功能状态提供了一些有效的途径[11]。

3.1.5获取足部造型

捕捉患者的足部造型对于矫形鞋垫的制作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足部模型可以用石膏、玻璃丝袜、泡沫块或石蜡得到。

脚的正确定位,如距下关节中立位置的确定,对于制作精确的足部模型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定位的任何偏差,都会影响 足部模型 的质量和 效果[12]。

3.1.5.1传统方法

( 1) 脚型数据采集

在制作足部模型之前,需先采集脚型数据。常用的方法有足印法和足部照相评估法。

足印法所获得信息主要是足底形状和压力分布情况,缺点是无法得知骨骼排列情形、前后足关系,以及骨骼代偿方式,而且精确性不足、测试过程繁琐。

足部照相评估法的优点是定位快速,同时画线与照相,缩短测试时间。 不仅方便被测者查看自己足部的问题,也利于医生将档案储存于电脑,作为治疗前后比较、研究统计、病情讨论的参考。

( 2) 足部模型制作

石膏模型铸造是一种最常见的足部模型制作方法。病人呈坐立位,腿部伸展,将浸过石膏水的医用纱布裹在足部表面。在石膏未干前,轻轻地推动第4和第5跖骨头,使距下关节处于中立位置,且必须保持这个中立位置直到石膏硬化。然后取出足部留下的阴模,做适当修改。

实践中还可以使用生物发泡材料制取足部模型,这种方法清洁且耗时少。患者同样也是坐着,大腿与地面平行,膝关节弯曲90°角,小腿垂直于地面。将患者的脚轻轻地放在泡沫的中心,临床医生稳定患者的足踝,慢慢向下推病人的膝盖,迫使足部压进泡沫材料。在足部脚趾上施加额外的力,使脚跟、前脚掌、脚趾压到相同的深度,之后小心地从泡沫里抬起脚,就产生了阴模。

不管是哪一种铸造方法,紧接着都是用石膏填充得到阳模。当石膏硬化后,可以根据医生的处方进行修改, 磨平或去除石膏上的凸起或凹陷,为手工加工 矫形鞋垫 提供足底 原始形状。

3.1.5.2数字化方法

由于人体足踝部的外形曲面非常复杂,高精度的三维立体扫描仪可以实现对足部形状的扫描和存储。

3D立体扫描技术是近20年内才发展出来的新技术,立体扫描仪可以将足部曲面形状保存,可用于科学研究,辅助医师临床诊断,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让患者及时了解病情。

矫形师可根据扫描的脚型数据, 配合鞋垫设计软件及CAM设备,量身订制矫形鞋垫。

图1为IQube 3D( 英国Delcam公司) 激光扫描仪,功能强大,易于使用, 精确高效,性能可靠,可应用于矫形鞋垫设计、医疗等领域。它可以支持全负重、半负重或无负重足底扫描。

图2为Techmed 3D ( 加拿大Tech Med 3D公司 ) 手持式扫描仪,主要用于评估各种足部疾病,以及保留足形3D影像资料,用于定制鞋与鞋垫设计。

3.2鞋垫材料选择

矫形鞋垫可供选择的材料范围很广,许多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可以满足制作矫形鞋垫的性能要求,如密度、硬度、耐久性、耐曲挠性、耐磨性、弹性、 反应温度和刚度等。常用材料包括聚乙烯泡沫 塑料、乙烯醋酸 乙烯酯 ( EVA) 、皮革、软木等[15]。

根据硬度不同,这些材料可分为硬式、半硬式和软式,具体选择要依据检查结果与治疗目的而定。对于僵直性骨骼变形,治疗目的主要为调适,应选择软性材质,主要功能是减少剪切力、分散压力、减轻疼痛等。

对于骨骼仍维持相当柔软度的变形,治疗目的主要为矫正功能,应选择硬性或半硬性材质,才能控制足部非正常的动作。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发生小误差,也很容易造成医源性伤害。变形越严重的病患,越无法接受硬质鞋垫。因此这些患者可以考虑先穿较软材质鞋垫,待适应后,再改穿硬质鞋垫。新开发的鞋垫大多倾向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材质制作,同时兼顾矫正与减压等功能。

3.3鞋垫建模及加工

对于定制 - 模制型矫形鞋垫,传统方法是将热塑性材料加热后套在足部石膏阳模上,通过抽真空设备定型。 但这种制作鞋垫的方法不够精确,且制作过程耗时较长。

目前,矫形鞋垫的设计可以通过专业软件来完成,比较成熟的专业鞋垫设计及加工软件如英国Delcam公司的Orthomodel & Orthomill矫形鞋垫设计加工系统和德国Pedcad公司的鞋垫CAD设计及加工系统。同时,也可以使用通用的3D设计软件( 如犀牛) 进行鞋垫的设计。设计时,将通过三维扫描仪获得的脚型数据导入到软件中,根据不同的足部疾病,进行鞋垫的建模[13]。

在鞋垫造型设计中,专业软件的优点在于渲染效果好,在设计结构线的过程中,能清楚地观察到脚型,且可根据足底复杂曲面,自动生成与之较为贴合的鞋垫造型,方便设计编辑。 缺点在于对电脑硬件要求高。通用设计软件( 如犀牛) 的优点在于对线的编辑及关键点的捕捉操作很流畅方便,占用电脑内存空间较小,缺点在于建模步骤较为繁琐[14]。

使用软件完成矫形鞋垫的建模后,还可以通过软件模拟加工过程,观察鞋垫的加工效果。如果无需修改,就可以直接连接到相应的加工软件中,产生加工的刀具路径。最后,在选取的合适厚度、硬度和尺寸的材料上, 使用雕刻机加工制作矫形鞋垫。

4未来发展趋势

实现科学化、数字化、个性化、高效地设计制作鞋垫,是矫形鞋垫的未来发展方向。

科学化是指矫形鞋垫的设计要基于足部生物力学和人体步态生物力学特征,在确定患者的病因,明确治疗目标后,选用合理的材料制作适合患者的鞋垫。

数字化就是在确定脚的形态方面使用新技术,如三维激光扫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矫形鞋垫的设计还有可能纳入传感器来确定步速,鞋内腔的温度、湿度,足底压力或足部受到的剪切力等相关信息。这些传感器可以在反馈信息达到有害水平时提醒患者。

个性化是指不同的患者脚部病症可能不同,即使病症相同,但病因也有区别,所以个性化定制矫形鞋垫可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高效是指如何尽可能减少矫形鞋垫的设计时间,更快、更精确、成本更低地制造出适合客户脚形的鞋垫,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打印原材料成本的逐渐降低,未来亦可使用3D打印机实现鞋垫的加工,质量更容易保证。

5结束语

矫形鞋垫的设计基于许多因素。 先要确定患者足部病因和治疗目标, 再决定使用预制、定制还是定制 - 模制的鞋垫。

乐感按摩矫形器的应用效果观察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符合脑梗死中西医诊断标准[3], 病程7~30 d, 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稳定, 年龄50~80岁, 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房颤所致脑栓塞、严重的下肢关节病变、因周围神经病变或肌肉病变引起足下垂者。入选者共165例, 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行一般康复训练[4], 即护士定时对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 预防患侧肢体关节挛缩, 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锻炼从肢体近端到远端顺序进行, 护士一手将患足保持背屈、外翻位, 脚掌放于床面, 另一手扶持患侧膝关节, 保持髋内收, 完成髋膝关节屈曲动作, 然后进行膝关节伸展运动, 配合小腿三头肌按摩, 每个动作做4~6遍, 2次/d, 床尾置木箱保持足背伸。观察组在上述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使用乐感按摩矫形器, 2次/d。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足下垂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4周观察, 观察组患者中未发生足下垂, 而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发生足下垂, 两组患者足下垂发生率有明显差异, 观察组足下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后足下垂表现为患者下肢伸肌张力增高, 协调异常的一种痉挛模式。痉挛会引起肌肉、肌腱和结缔组织被动和主动特性的改变, 痉挛超过3周, 关节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变为致密结缔组织导致关节挛缩变形[5]。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偏瘫患者尽早接受正确的训练指导方法, 能有效使痉挛受到最大限度的限制, 同时也增强了患者的运动, 提高生活质量, 加速了患者恢复。从观察结果中得知, 越早进行功能训练对大脑的可恢复及可塑性越大, 并改善中枢神经的功能重组[6]。目前预防足下垂的主要措施是护理人员经常用手向上推握患者的足部并活动踝关节, 足部不活动时将被褥、衣物、硬板或垫子等夹在足底与床栏杆之间, 使足部保持背屈位, 但本研究结果显示效果并不理想[7]。而且偏瘫患者多心理抑郁焦虑, 常自暴自弃, 不能充分配合治疗。

使用乐感按摩矫形器从急性期开始保持良好的肢体位, 抑制偏瘫肢体异常的运动模式, 为中远期的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有效防止了因关节挛缩而引起的足下垂、内外翻及肌腱萎缩, 消除或减轻功能缺陷。装置还配有MP3音乐播放器, 研究表明音乐能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8], 使肌肉放松, 减轻、缩短痉挛期, 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让患者积极主动地进行康复治疗, 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 消除抑郁焦虑, 达到音乐-心理-运动三位一体综合康复, 最大限度的使患者恢复正常或较正常的生活劳动及社交能力[9]。我科设计的乐感按摩矫形器采用两块合板, 在使用时更加方便, 通过合板间的配合作用, 以达到固定合板与地面间的倾斜角度, 从而使患者在床上可以使用该装置, 既简单又方便;设置在合板上的时钟与基板上MP3音乐播放器, 可方便患者查看使用时间的长短, 且在治疗功能的基础上多了一份娱乐功能。同时该装置清洁消毒方便, 可以为多例患者使用。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乐感按摩矫形器的设计、制作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6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行一般康复训练, 观察组加用乐感按摩矫形器, 观察评估两组预防足下垂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足下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预防足下垂装置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对于易发足下垂的患者应在疾病早期应用, 以预防足下垂的发生。

关键词:足下垂,预防,乐感按摩矫形器,效果观察

参考文献

[1]吕冬梅.应用防患肢外旋鞋预防足下垂的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05 (17) :1614-1614.

[2]唐元明, 舒彬.踝足矫形器在脑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改进[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12 (39) :7703-770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99-99.

[4]Tay VK, Mohan PC, Liew WK, et al.Foot drop after ethanol embolization of calf vascular malformation:a lesson on nerve injury[J].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13, 36 (4) :1165-71.

[5]王廷国.不同病程康复介入对脑损伤后足下垂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10 (8) :75-76.

[6]王广玲, 黄秀芹.预防足下垂支架的制作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5) :328-328.

[7]Roerdink M, Lamoth CJ, van Kordelaar J, et al.Rhythm perturbations in acoustically paced treadmill walking after stroke[J].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 2009, 23 (7) :668-678.

[8]宋涛, 许光旭, 龙丽华, 等.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5) :21-23.

医院假肢矫形中心建筑设计的优化 篇6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调查对象如表1所示。

(一) 具体的研究方法

1. 现场调查

重点把握各类典型医院的假肢中心的平面布局及使用状况。

2. 访谈调查

通过访谈的方式, 了解假肢中心内部的患者流线、假肢制作流程、使用方便及不便之处。

3. 绘制功能泡泡图

绘制建筑空间内展开的各种活动场景、优化流程并绘制功能泡泡图。

4. 提出合理方案

解明石膏修型室、树脂成型室等特殊房间的设计要点, 提出功能合理的假肢中心的设计方案。

(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

1. 假肢组成部件及其基本制作工序

假肢主要包括两大组成部分, 分别是专门为患者定制的假肢接受腔以及仿照正常肢体进行批量制造的支撑部分, 此外还包括必要的装饰部件。其中, 假肢接受腔直接佩戴于患者的残肢部位。

目前, 大部分假肢是按照以下基本工序进行制造的: (1) 获得铸型:假肢矫形师用预先调制的浆状石膏包裹患者残肢, 待石膏凝固后取下, 所得的壳体即为肢体铸型; (2) 制作石膏模型:向铸型内灌注浆状石膏, 取得残肢阳模, 并量取肢体某些特征部位的尺寸 (如关节) , 根据数据进行手工修型, 得到大致准确的石膏模型; (3) 制作树脂接受腔:通过树脂热成型技术制作适合该石膏模型的树脂腔体; (4) 打磨装配:经过精细的机械打磨、调整修改、患者试戴以及试戴满意后与支撑部件进行组合装配等步骤, 最终完成假肢的成品制作。

假肢中心内的患者流线、工作人员流线、房间布局等均按以上基本流程进行布置。

2. 患者流线及具体制作流程

初次就诊:患者经挂号、候诊, 至矫形师诊室接受诊断并取得矫形处方;然后前往假肢展示厅, 选择品牌及款式;挑选完毕至取型室, 由假肢矫形师进行石膏取型, 并测量残肢的特征尺寸;取型结束, 患者进行清洁淋浴后离开。

石膏修型:假肢矫形师根据取型得到的数据与石膏铸型, 制作出残肢的石膏阳模, 并用石膏锉、调刀、纱网等工具进行反复打磨与抛光处理。

树脂成型:根据石膏模型, 使用真空热成型设备制作树脂接受腔。

患者复诊:假肢接受腔制作完成后, 患者前来复诊, 进行试戴, 并就试戴过程中感到不适之处提出意见, 由假肢矫形师进行修改调整。通常需要重复若干次的调整或重新制作, 才能得到令患者满意的假肢接受腔。

打磨:制作最终的假肢部件, 然后进行打磨处理使其表面光滑。

组装:进行假肢装配及缝纫工作, 制成假肢成品。

成品交付与训练:假肢成品交付后, 患者在训练室经过一定的适应性训练后离开。

3. 分区

假肢矫形中心可按上述患者流线及假肢制作流程分为就诊区与制作区。就诊区包括门厅、候诊厅、评定检查室、矫形师诊室、假肢展示厅、试戴室及训练室等;制作区包括原材料库房、石膏修型室、树脂成型室、打磨室、缝纫室、装配车间、成品库房及办公室等;就诊区与制作区共用取型室。

二、优化功能泡泡图

根据上述场景, 完成功能泡泡图, 见图4。

三、设计要点

(一) 位置与分区

假肢矫形中心宜设置在地上一层, 其就诊区与制作区应分别设置独立的出入口。

(二) 取型室

取型室旁应设置淋浴间, 以便患者取型后清洁。

(三) 石膏修型室

修型室内的地面应做局部下沉并架设地面金属格栅, 以便收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石膏碎屑, 下沉范围外要预留一定距离, 用于摆放其他类型的操作台或存放材料、用具或杂物的货物架。每张操作台上方都要悬挂吸尘设备, 室内净高应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由于地面沾满石膏粉尘后容易打滑, 在进行室内铺装设计时应选择适宜的材料。此外, 室内还应设置洗手池。

(四) 树脂成型室

接受腔在制作过程中常产生有毒气体, 因此成型室应安装排风设备。此外, 树脂成型室还应尽量与石膏修型室、试戴室联系方便。

(五) 打磨室

假肢打磨设备作业时会产生振动及噪音, 设计时需考虑采取减震防噪措施, 此外还应安装吸尘设备。

(六) 成品库房

由于假肢成品常常具有浓烈的气味, 成品库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七) 训练室

下肢残疾人士需进行一周左右的适应性训练。

四、设计方案

如图9所示, 将假肢中心的内部空间分为患者就诊区及假肢制作区, 两者分区明确且联系方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假肢中心的设计要点在于缩短患者流线、便于残疾人使用并使建筑空间假肢制作流程。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功能泡泡图及设计方案旨在抛砖引玉, 供广大设计人员参考。 (编辑吕志新)

参考文献

[1]陈海勇, 何成奇, 何红晨, 张伟.康复医学中心规划设计体会[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0 (11) :70-72

[2]陈薪宇, 谢添实.记者走基层:帮肢残人士“修复”人生的天使[EB/OL].http://www.fjsen.com/d/2011-09/20/content_6030368.htm, 2011-09-20/2014-01-20

痉挛性脑瘫肢残矫形围手术期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60例痉挛性脑瘫畸形矫正手术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41例, 女性患者19例。年龄最小1岁, 年龄最大15岁, 其中1~5岁患者21例;5~10岁患者19例;10岁以上患者20例, 平均年龄7.5岁。该组患者采用股内收肌、闭孔神经切断术23例;采用“vulpius”术式8例;采用腘绳肌松解术19例;采用胫神经运动支切断术5例;采用股四头肌松解术2例;采用胫后肌转移替代胫前肌术2例;采用腓骨长短肌转移替代胫前肌术1例。

1.2 手术指征

(1) 神经状态及智力情况:患儿应智力良好, 智商在70%以上, 有治疗欲望, 并能在手术后配合康复治疗。 (2) 肢体固定畸形影响康复训练情况, 术前经过正规康复训练治疗, 且有一定疗效, 但有些手法难以矫正的畸形影响运动功能改善者, 宜施术矫正该畸形。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1) 参与病历讨论, 全面了解治疗方案。该院开展的痉挛性脑瘫外科治疗方法, 主要有神经切断术、软组织松解术、肌腱转移替代术、截骨手术等。在护理工作中要视具体情况做好术前护理准备工作, 制定较详细的护理方案。

(2) 术前心理护理。尽管脑瘫患者接受治疗的年龄不同, 疾病轻重表现不同, 但他们都有着正常人所体会不到的苦恼和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伴有弱智者除外) ;年龄小者往往惧怕手术治疗;患儿家长也存在许多顾虑, 我们应以仁爱和关爱之心鼓励他们, 认真介绍本次手术的治疗原则, 让家属及患者能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

(3) 术前康复训练。为了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大部分患儿在术前就应实施康复训练, 时间以2周为宜。这段时间要在动态与静态交替中观察患儿的异常姿势与运动障碍特点, 让手术的设计更合理;同时也使患者掌握术后将要采取的康复训练方法、适应将要建立的新运动模式, 这是十分重要的, 否则有的患者术后短时间内可能还不如术前运动状态。同时指导患儿做卧床深呼吸、有效咳嗽、轴线翻身等的训练。

(4) 术前插导尿管。中等以上手术及全麻病人, 术前必须留置尿管。一般情况下, 儿童对插尿管都有恐惧心理, 依从性差, 从人性化出发, 最好到手术室, 在麻醉后进行插尿管。

(5) 皮肤准备。手术当日皮肤用肥皂水清洗后剃阴毛和体毛, 剃毛范围应超过切开上下各20 cm为宜, 最好再用75%乙醇棉球擦洗消毒、无菌巾包裹、送人手术室。

(6) 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病人。做好术前病人的生命体征的检测与记录, 除去病人所有佩戴, 携带病历, 严格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手术室护士执行病人交接。

2.2 手术后护理

(1) 术后病人回到病房, 了解病人的麻醉情况及生命体征, 做好病人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和记录。全麻病人要了解复苏情况, 清醒后要注意观察呼吸道通畅与否。体位采取平卧头偏向一侧。

(2) 术后24 h执行一级护理常规, 随时巡视, 做好护理记录, 及时发现术后异常情况, 如伤口大量渗血、血压骤然下降、呼吸道不通畅或窒息等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及早处理。

(3) 注意几条管道的管理: (1) 吸氧管的通畅, 注意氧流量、血氧饱和度变化; (2) 引流管的通畅, 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状、数量; (3) 导尿管的通畅, 观察尿量、颜色; (4) 输液管道的通畅, 脑瘫患儿术后液体总量要足、滴入速度宜缓、输液时间宜长。

(4) 压疮的预防。手术后病人通常怕痛不敢翻身。容易压伤

摘要:目的 总结痉挛性脑瘫肢残矫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经验, 探讨利于患儿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8年4月—2012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进行了解除高肌张力、反射亢进和紧张性痉挛, 挛缩松解和截骨矫正等矫形手术。结果 该院60例患者通过配合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术后功能锻炼以及出院后指导, 明显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进行手术的60例脑瘫患儿, 由于采用了积极有效, 针对性、完整性、全程性的术前术后护理, 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痉挛性脑瘫,肢体畸形,矫正术,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田向阳.痉挛性脑瘫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2012, 28 (7) :94-95.

[2]曹春明, 李强, 杨嵩巍.498例痉挛性脑瘫所致下肢畸形的康复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2011 (21) :2691-2692.

[3]张兰亭, 尹彪中, 李如求.脑性瘫痪治疗与康复工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3.

[4]历橘华.小儿脑性瘫痪[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5.

上一篇:制度转型下一篇:X轴坐标